高二政治第八课易混、易错点辨析

高二政治第八课易混、易错点辨析
高二政治第八课易混、易错点辨析

高二政治第八课易混、易错点辨析

nba(体育)

2014-02-02 1745

第八课一个根本观点:实践的观点(既属于认识论,也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

强调一个结合:世界观同人生观、价值观的结合

贯穿一个思想教育中心:提高参加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相结合道路的自觉性

一、对“实践”概念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实践是我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误区二、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

误区三、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改造自然界

改造客观世界实践

改造人类社会

改造世界

改造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实践仅指改造客观世界(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而不包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二、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和第二个特征的关系

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贯穿于实践过程

智力使用作用、改造相互渗透

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实践对象

体力相互结合

有机结合形成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三、关于认识的几个问题

(1)认识的来源:实践

(2)认识的获得途径(手段):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3)认识的根本任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认识的根本目的:指导实践

(5)认识的基础:实践

(6)认识的对象:客观事物

(7)认识的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不断地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8)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势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会更深入。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五、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

目的改造思想(核心)改造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做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统一

改造世界

改造自然

改造客观世界

改造社会

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区别:

直接经验是指通过亲身实践而总结得出的经验。间接经验是从他人那里,主要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经验。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从他人那里获得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两种途径。

联系:

(1)二者最终都来源于实践,间接经验在我为间接经验,在别人仍为直接经验,是别人经过亲身实践而总结得出的。

(2)就知识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不开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因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3)既要强调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又要看到读书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既不能因为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否认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也不能因强调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而否认读书的重要性,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七、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比较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

区别:

内容不同改造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改造人们的思想、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目的不同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促使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不断进步促使个人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也使个人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地位不同处于基础的、决定的地位处于从属地位

联系: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人们不断地改造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的双重目的。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第七课主要围绕一个中心——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

一个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一个观点——个人利益观(强调社会利益,为社会做贡献和社会理想的重要性,但也要说明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

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应注意的问题

(1)讲人的本质指人类的本质,不是某个人本质。

(2)讲人的本质是与动物相比较而言的本质。

(3)本质属性不等于唯一属性,人类还有其他属性。

二、人的自然属性与其他动物的自然属性的关系

区别:

(1)人类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存、活动和欲求等方面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其他生物的自然属性是指自然本能的属性。

(2)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自然性中渗透着人的社会属性,其他生物则只有自然属性,而无社会属性。

联系:

(1)人与其他动物一样,是由蛋白质、糖类、脂类、水等物质构成的有机体,同样要经过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物过程和生化过程,以维持个体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人要依赖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资源和生态环境,包括水、光、热、土壤等无机成分。这些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都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4)都具有本能和欲求,即生存的欲求和性的欲求。

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区别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表现不同:

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②人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③人有类似动物的自然欲求。①人是社会的产物②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③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层次不同较低层次的属性较高层次的属性

产生条件

不同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生理遗传因素带来的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联系二者统一于人之中,是客观存在的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自然性就没有社会性

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受人的意识指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

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正误判断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错误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正确的,因为只有每个人做出贡献,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到“我为人人”,社会才会存在和发展下去;个人只有用自己的贡献去满足社会的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才会真正出现“人人为我”的局面。

五、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形式

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形式有两种形式: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物质贡献指生产出有形的产品。精神贡献一是指精神生产的产品,如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的教书育人等;二是先进人物在做贡献时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特别是高尚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

六、理想、空想、幻想

1、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经过努力有实现可能的设想,即关于未来的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即理想。它是人们对现实中客观事物发展的未来可能性的反映。它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实践性、超前性。

2、在个人生活中,对于未来目标的种种不切实际的设想就是空想。

3、幻想是由人们的愿望和社会需要所引起的对于美好未来的特殊想象。那些不符合实际,不存在实现可能性的幻想,只能是虚构的想象,会成为有害的空想。有的幻想符合现实生活的要求,有实现的可能性,但不表现为现实的奋斗目标。这类幻想有助于激发人们展望未来,拓宽思路,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七、我国人民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

比较内容表述

理想性质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与庸俗理想

内容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时间长短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崇高理想

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关系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

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高二政治第六课易混、易错点辨析

一、社会存在与物质,社会意识与意识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而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社会意识。

3、物质和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回答世界的本质问题的两个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有两种情况:一是社会意识变化落后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阻碍其发展。比如目前存在的某些封建迷信思想。另一种是社会意识可能先于社会存在

而出现,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起着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

三、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

①是一种关系。它表示的是人与各种事物之间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关系

②具有客观性。一事物是否有价值,不是由人主观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该事物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的属性和成分,所以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决定于客体所具有的属性。

③具有多样性。如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哲学中的价值比具体领域中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它是对具体领域中价值的概括和总结,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④具有社会性。指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往往受到社会实践水平、社会历史发展条件制约。⑤具有主体性。指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必须以主体需要为转移。四、哲学领域的正确价值观标准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观标准

哲学领域的正确价值观标准初级阶段的正确价值观标准

不同点

内容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符合人类的根本标准符合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符合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层次最高价值观标准阶段价值观标准

适用时期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

相同点二者都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联系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前者对后者具有指导意义,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的要求。在我国坚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标准是一致的,共同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实践。

五、个人正当利益与个人主义

个人正当利益个人主义

含义指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个人正常生活、劳动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

方向、目的把社会集体利益也就是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集体利益手段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获得个人利益采取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等手段谋取个人利益

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辩证关系

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概念解释集体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人存在和发展必要条件

原理归纳:

一致性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二者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

矛盾性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

方法论要求:

坚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保卫集体利益,同时,要求集体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反对个人利益之上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忽视和损害个人正当利益,片面强调集体利益的思想和作为

认识误区:

坚持集体主义就应当放弃个人利益;追求个人利益就是坚持个人主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都是应当的。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的来源: 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常见错误说法“哲学是哲学家头脑里自发产生的”。 2.哲学的定义: ①本意角度:爱智慧。注意爱智慧≠智慧本身。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变聪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注意:从主体角度看——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并非人人;从特点角度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③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而不是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④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常见错误说法: 第一种情况颠倒二者的顺序,如哲学是具体的基础,或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第二种情况乱加定语,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从性质上来看,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非科学的哲学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而,简单的说哲学能促进社会或是人的发展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情况混淆关系,误认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际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此外常见错误说法还有夸大哲学的作用,如哲学=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的产生或发展等等。 ⑤时代精神角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注意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只有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但是,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的反映。此外还要注意真正的哲学≠马哲,在不同的时代,真正的哲学是不同的,而在当下,马哲就是真正的哲学,所以说“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哲”说法错误,说“马哲是真正的哲学”说法正确。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常见错误将二者的位置颠倒,注意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世界观也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所起的作用也是双重的,正确的促进、错误的阻碍(即正促错阻)。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存在、物质——意识,这两组词语是固定搭配,不能混着用如“思维——物质、存在——意识”。 5.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观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第一方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的基本观点就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观点。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关系问题包含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马哲的范畴,其内容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7.不能简单的认为凡是唯物主义的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的都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本原复杂问题简单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但本质是正确的坚持了唯物主义这个大方向。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自然学科意义上的原子,在历史观上犯了唯心主义错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总体来说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缺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自然观赏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在历史观上坚持实践的观点,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综上所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本质正确同时也有缺陷不足,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进行简单定性。 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是世界的本原。 正确区分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关键在于理解这种精神是在人自身之内,还是在人自身以外。对该部分知识的考察通常是通过古人的话来分析属于哪一种派别。常常容易犯错的如下: ①存在即被感知——某一事物存在与否取决于是否为人所感觉到,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类似比如“我思故我在”、“心想事成”、“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等等。 ②未有此气,先有此理——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这里的“理”是客观精神。常见的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在事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气先”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气”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类似举例,如“形者,有生之本”(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等等。 特别提醒: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②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③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④不能认为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016《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概括和总结) 3、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不一定是科学的关系) 5、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注意:哲学)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注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注意: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注意: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注意:应该是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2、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注意: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一种发展) 3、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注意:颠倒了二者) 4、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注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5、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注意: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6、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 (注意:对传统观念要一分为二地对待) 7、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注意: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 8、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注意: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9、规律有好坏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10、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11、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2、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注意: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13、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注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4、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1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注意: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6、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也不能直接作用) 17、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才对事物有反作用 (注意:不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有反作用) 18、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注意:要看是否符合规律和客观条件) 19、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注意:反作用的大小不是由意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的) 20、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不一定是正确反映) 21、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注意:客观实际是出发点) 22、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23、因为规律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必须把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注意:规律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 24、决策者要避免失误,关键要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注意:关键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25、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6、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注意:还要受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 27、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2017届《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201612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2016/12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1-2课)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科学。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或学说。) 2、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6、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7、牛顿第二定律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具体科学知识,不是世界观) 8、哲学“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看法是错误的。书本P9)9、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说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10、凡哲学都能给人们提供具体、正确的指导方法。 (凡哲学都能给人们提供提供方法指导,不一定都是具体的、正确的) 11、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指导具体科学) 1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问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易错易混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①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②联系: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②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4)关于哲学与时代精神 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对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是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③并不是说所有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这样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升华。哲学并不等于真正的哲学,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非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哲学是什么?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例 1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B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例2.“世界上没有一种美能同有自知之明的美相比,能同客观的承认自己带来的恬静相比”,这句话体现的哲学思想和下列表述一致的是:C A.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B.量力而行永远是成功的基本要素 C.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科学态度,也是一种美德 D.知人不易,自知更难,有自知之明的是哲人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领域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2)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①哲学是科学和艺术的基础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200道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哲学的基础知识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好奇心;哲学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有哲学才有生活 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1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各不相同 1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 19、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所有哲学都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哲学理论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哲学对社会变革总是起促进作用 2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22、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 23、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4、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26、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7、哲学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是人们努力想象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 28、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29、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总结;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30、哲学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1、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32、哲学是一个理论体系,具体科学则不是 33、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就是方法论 34、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具体科学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 35、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36、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定领域,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3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足在于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同时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是不断发展的物质世界 39、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马哲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巅峰 40、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4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42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第一单元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既承认是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提醒: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提醒: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提醒: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2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注意: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意: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注意: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 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 (注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注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注意: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注意: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也不是相互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注意: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注意: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学习哲学可以使人聪明,但使人聪明的学问除了哲学还有具体科学) 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 1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注意:片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 (注意: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9、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 第一单元 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 【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得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得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得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就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就是包罗万象得与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 4、哲学就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与人生价值认知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得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得关系。 【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得关系。 6、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得第一方面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7、哲学得基本问题就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得关系问题,而不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得内容:一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二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得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就是唯心主义。 【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自得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得哲学就是对问题得高明认识与解决问题得巧妙方法。【提醒】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得具体办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得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提醒】只有真正得哲学才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12、物质决定意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提醒】实践得观点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得观点。 【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单元 14、自然界及其规律就是客观得,社会发展规律与人得思维规律就是主观得。 【提醒】任何规律都就是客观得。 15、顺从自然就是防灾减灾得根本出路。 【提醒】防灾减灾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只就是顺从自然。 16、自然界得事物就是按自己得意志行事得。 【提醒】自然界得存在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17、运动就是物质得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得变化之中。 【提醒】物质得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运动就是物质固有得根本属性,不一定就是显著得变化。 18、运动就是有无条件得、永恒得与相对得;静止就是有条件得、暂时得与绝对得。 【提醒】运动就是绝对得;静止就是相对得。 19、认识与改变规律就是克服困难得条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第一单元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既承认是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提醒: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提醒: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提醒: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2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或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唯物论部分 。)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客观存在”应为“客观是在”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4、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5、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6、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2019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集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易混易错 1.“哲学是智慧”与“哲学是爱智慧”的区别 二者有很大区别,我们承认“哲学是智慧”,但是更强调“哲学是爱智慧”。 (1)“哲学是智慧”: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这表明了智慧的主要内容,而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2)“哲学是爱智慧”:对智慧的“爱”和“追求”体现了哲学的自觉意识。哲学智慧不是现成的,要获得它,首先必须对它有执着追求之心、无限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激荡出无穷的智慧。 2.哲学的任务与哲学的作用 (1)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任务不等于哲学的作用,任何哲学都能起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但不能认为所有的哲学都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能否完成哲学的任务,关键在于哲学本身是否科学,科学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非科学的哲学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所以,只有真正的哲 3.全面理解哲学与实践的关系 (1)哲学依赖于实践 ①一方面,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的源泉。 ②另一方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发展。“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这些追问和思考概括的是人们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认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哲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 (2)实践需要哲学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哲学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理论指导和思维前提。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 哲学可以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方法。(×)(不能) 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的标准(×)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概念等)夸大为世界的本原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史上最根本的斗争是物质和意识的斗争。(×)(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不具有,实践具有) 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能动作用,≠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人能能动的认识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另一方面人能能动的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是客观的.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7.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消灭、创造、发明规律)

《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易错易混点(用)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易错易混点一、第二单元逻辑框架 二、第二单元常考知识点 本单元的考点要求: 三、在上述考点上学生易混淆的知识 1.物质、意识: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意识和物质不可分○√】 ◇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相互依赖○×;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意识是大脑的特有的机能○×; ◇错误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正确的认识才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传统观念要一分为二地对待】 ◇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 例当年我国组织力量攻关,短时间内率先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研制出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并在特殊人群接种中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 例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央行取消了利息税并多次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的这一做法体现了: ①符合实际的认识才具有能动作用 ②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例漫画“植‘数’造‘零’”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 识点整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有正误之分) 2.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错,它们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意: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注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唯物主义也有不科学之处,唯心主义也有可取之处)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标准) 3.哲学的基本问题等同于哲学的基本派别。(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注意: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精华) 2.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是先导) 3.哲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错) 4.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

修改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不是世界观,而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4.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5.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学科) 6.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7.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8.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9.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10.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 1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12.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3.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 14.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片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6.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7.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哲学通过人民的社会实践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18.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19.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2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唯物论部分】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注意:“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4.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5.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6.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7.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8.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9.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无论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0.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