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新时期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然后从学生、管理人员和学校三个层面探讨解决学生管理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现状;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时间不长,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加强和改善学生管理工作是当前和今后高职院校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试图从当前高职管理的现状和学生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入手,探讨新时期下高职学生管理的新方法、新对策。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许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升格而来的,大多数学生管理者停留在中专管理者的水平,持有传统的管理思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

1,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缺乏沟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存在着脱节

在对学生的管理中,管理人员通常是从上级文件出发,以完成任务似的对学生进行管理,缺乏主动性,缺乏对学生的了解,缺乏对学生的需求针对性,因此,管理和被管理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

2,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在大部分教师与教辅人员的眼里,学生就是学生,老师就是老师,彼此之间地位是不同的,老师并没有把学生平等对待,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训斥姿态,因此,很难被学生接受,管理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下高职学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也伴随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如下:1,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不积极

新时期下,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个正处于我国经济腾飞的时期。学生成长时的家庭经济相对宽裕,很少有学生经历过贫困的洗礼,再加上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父母等长辈视作掌上明珠,很少参与社会劳动,因此,他们大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新时期下的高职学生学习不积极,也是跟他们的成长经历相联系的。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很多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反,不少学生从小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差,上课不专心,自学不用心,不愿刻苦学习。因此,学习不积极也是新时期下高职学生的一个特点。

2,学生生活铺张浪费

21世纪以后,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学生家庭经济也相对富裕,学生手上就出现了较多的活动“资金”。在我国,2002年开始推行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到2007年已得到全面推广,这使在校学生的资助比率达到25%,再加上学校的各种奖助学金以及勤工俭学等,使原本贫困的大学生也“富裕”起来,使得很多学生的生活都开始铺张浪费并相互攀比,他们追求名牌,大搞聚会,买高档的数码产品等,最终导致了生活的堕落和学习的散漫。

3,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学校的课外活动都没有真正贴近学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于课外活动积极性不高,因此,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的学生较少,甚至少数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也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各种评比。在缺乏对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兴趣的同时,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网络,藉此来打发相对较多的课外时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他们可以隐蔽真相和真心,与他人自由平等地交谈各种话题,可以在网络上浏览自己喜欢的各种信息,可以欣赏自己喜欢的最新的电影,最酷的音乐,各类明星八卦。网络是自由的天堂,是娱乐的天堂,因此学校里的课外活动就显得多余,最终导致了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策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实践,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适应时代要求。对高职院校来说,学校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对象,又是学校赖以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要把管理工作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摆在同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管理策略的改进。要促进高职院校的管理,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层面着手,来探讨学生管理的问题。

1,学生层面

高职院校管理的主体对象为学生,因此,管理要以学生为核心,抓好了学生,就抓住了管理的基础。高职院校要通过教育和管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扬优良传统。

(1)树立典型

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管理,摆脱管理人员对学生领导似的管理,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在学生中树立正面典型,以学生来带领学生。在树立正面典型的同时,也要适当树立反面典型,以此来告诫少数学生。在树立典型时要注意把握“以正面典型为主,反面典型为辅,正反结合”的原则。

(2)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不单纯地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往高校一般实行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的、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使学生处于从属的和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管理工作常出现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甚至在学生管理中形成比较严重的对立情鳍。鉴于此,学生管理中宜推行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

2,管理人员层面

管理人员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正确引导,是对学生管理的根本。但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复杂,注重个性,一味的管理学生难免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应该改变管理理念,注重沟通,让班主任、辅导员主动走进学生生活中,去亲近学生,加强沟通,了解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处理学生中的某些问题。管理人员走进学生中,可以与学生建立感情,可以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只有走进学生中,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老师也才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

另外,管理人员在课外活动的安排上应该做到适当和合理,尽量安排有利于对学生发展同时又备受学生喜好和接受的活动,而并不是一味的按照以往的“惯例”或其他学校的经验来

安排活动。课外活动要有丰富性和趣味性,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问题上,管理人员应该采取鼓励和动员的方法,而不能强制学生参与,否则将会起到反面的作用。只有良好的课外活动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较好地解决学生沉迷网络的“顽疾”。

3,学校层面

学校在管理方面应该起着宏观管理的作用。也就是说,对于学生的管理,学校应该从宏观方面把握,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养工作,建立起良好的学生管理人员培养机制。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肩负着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任,要把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摆在同等重要地位,建立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各教育部门紧密配合的管理机制;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创建和谐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自身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专业特色、学生特点、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实际,积极探索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高职院校重职业技能培养,轻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法不多。”[1]一些高职院校只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价值性。他们注重教给学生一门技术,一种生存技能,但却没有解决好学生的政治信念、伦理道德等问题。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有时出现“学校成空喊、老师不想管、学生有反感”的局面。

(二)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不清,有被边缘化、局部化、应试化等趋势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缺乏自己的学科支撑、专业建设,因而,学校重主体学科建设、主体专业建设,轻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物力、财力保障,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被边缘化情况。另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往往被看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门工作,与其他领导干部、教职工无关,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形成教育“合力”,逐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局部化趋势。此外,很多高职院校虽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主

阵地、主渠道,但多数偏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考核,忽略学生的内化和践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应试化倾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在领导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在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都与《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三)高职院校生源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较大的挑战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统考统招录取的普通高考学生,少部分对口升入高职的3校生(即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极少数学校还有五年一贯制高职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生源渠道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呈多样化。高职学生是高考招生第三或第四批次,普遍理论功底较差,人文知识欠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尤其是对待学习的态度都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思进取,自律性较差等等,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较大的挑战。

(四)缺乏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

不少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现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理论功底不深、实践经验不足等情况,极个别高职院校甚至未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和相关专业学历的行管人员也在教学,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人人都可以上的现象。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缺乏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大多只是忙于完成学生管理的基本事务。此外,高职院校多数是近些年来由以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在育人理念、制度建设、教育资源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把握高等职业教育方向,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牢牢抓住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和行业需求,大力推动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1]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为根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活动主体、发展主体和权利主体。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行动指南。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大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具有很强的职业性、行业性。受教育的主体和培养目标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有很大的差异,

因而,高职教育不应成为“本科压缩型”,应有自己的培养特色。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这个特殊的受教育主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大学生具有准职业人的基本特性,处于职业生涯的准备期。企业不但要求他们应有高超的职业技能,更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合作能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这些特点,既满足高职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又要考虑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构建起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包括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机制等方面的教育体系。根据《意见》要求,高职院校要做到以人为本,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领导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另一方面教职员工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各方面的利益和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好服务。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理想化、空泛化等问题,必须向具体务实转变。根据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人的认知具有阶段性,教育必须紧密联系认知发展水平,推动认知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因而,高职院校更加需要依据高职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和思想道德水平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度、深度、进度,从而体现针对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意见》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应突出以下方面: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1]尤其是高职大学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不少学生缺乏自信,不求上进。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吸收和渗透“六个为什么”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是突出职业道德素养培育。高职院校作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各行各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培养对象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相应行业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指出“:主张职业教育者,同时必须注重职业道德,而公民教育实合公民道德与公民职业两者而成,彼此均有不可须臾离之势。”[2]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3]另外,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又指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4]可见,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培育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高职大学生的内在需要。

三是加强创新精神培养。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演讲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5]21世纪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争夺也达到白热化。谁拥有了充足的创新人才,谁就能抢占未来科技的制高点,谁就会取得未来世界的话语权。高等学校是塑造人才的摇篮,必然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因而“,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6]

高职大学生将来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有着深厚的基层优势。在未来的岗位上,日积月累,他们会获得丰富的一线经验。这些经验只有通过理论升华和不断实践,才能够变成成果,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培养高职生的创新精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实际,重点培养学生以下3种精神:一是踏踏实实、严谨认真的务实精神,二是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进取精神,三是艰苦奋斗、甘于献身的创业精神。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学生践行途径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始终把受教育者视为单一、纯粹、被动的客体,在教育方法上往往采取灌输形式,其结果导致教育活动的枯燥、机械,效果甚微。21世纪,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受教育者们在教育活动中不论是所处的地位、扮演的角色、选择信息等方面都与过去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需从单向灌输向互动交流转变,同时做好以下3个结合。

1.理论讲授与舆论引导相结合。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通过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要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同时,随着数字化校园时代来临,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自由获取各种信息。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以及色情暴力画面大量充斥大学生视野,对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务必做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2.解疑释惑与心理疏导相结合。高职大学生由于信仰模糊、理论知识欠缺、社会阅历浅、容易情绪化,当他们遇到很多理论观点、社会热点等问题时严重认知失调。如果不加以及时的解答、沟通、疏导,他们很容易接受错误观点甚至作出不良行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引经据典,更要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及时化解学生思想困惑,做到以知启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科学、公正、客观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面对日益激烈社会竞争和高校不断扩招,许多学生在应对人际交往、恋爱、经济困难、就业压力等问题时表现出越来越脆弱的心理素质,严重心理失衡,甚至出现自杀或反

社会行为。因而,学校应建立专门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健全预防机制。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学会自我调适,做一名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大学生。

3.情境体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恩格斯曾经说过,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7]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8]可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教育,还应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把理论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信仰。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专科院校相比,具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和行业背景,主要表现为工学(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因而,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实训的优势和校企联合育人这一平台,围绕高职生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四)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9]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效工作队伍,健全管理制度、保障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1.加强组织领导。高职院校应成立以党委书记或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各部门领导参加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检查总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

2.加强队伍建设。要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关键是要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高职院校应依据专兼结合原则,积极选拔、培养一批由优秀党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历不高、专业不符等状况,学校应积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评优评奖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专业课教师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安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建立起一支稳定、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同时,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10]要求,所有教职员工都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努力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学生在接受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强化制度管理。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规定、政策,明确职责任务,拟定考核办法,加大监督、评估和激励力度。同时,要完善有关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规章、制度,让学生逐步自我约束、监督,实现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4.保障资金投入。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落实经费投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学科

研条件,为学生社团活动、参观考察、实习实训等活动提供物力、财力支持,为全校师生员工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总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人为本,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简介:王建华、吴映清、任心甫,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人民网2004-10-14.

[2]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210.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R].央视网2001-10-24.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R].人民网2001-10-24.

[5]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7.

[6]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光明日报,2002-09-0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2.

[8]董平等编校,(明)王守仁,吴光,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2,133.

[9]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6.

[10]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宣讲家,2007-10-01.责任编辑谢培丽93

转载请注明出眉山职业技术学院https://www.360docs.net/doc/7212984456.html,

本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212984456.html,/Article/sxzzyt/201006/10349.htm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之我见

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之我见 假期时我有幸阅读了几本关于学生管理方面的好书,读过之后感触颇深,结合自己这几年在中专任教以及担当班主任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感想现总结如下: 中专与普高虽同属中等基础教育的范畴,但中专生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行为思想、综合素质,心理状态等方面与普高学生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因为这些孩子基本上来自于初中学校被普高筛选了的落榜生,经历了中考的失利之后,加之绝大部分原来就属于受家长和老师冷落的“差生”,许多学生可以说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走进中专的大门,再加上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和歧视,家长对中专的浅薄和盲目,致使学生心理严重不平衡,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一般高中生的特殊心态。因此,对中专的班级管理,也就不能不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以期取得预定的效果。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需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运用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方法,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适应市场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的大批高素质人才。 一、正确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 1、生源决定学生普遍特点 目前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技术发展的变化,中职学校的生源已由城镇非农业户口转变为以农业户口为主的农村生源,造成的显著特点是: (1)不仅生源整体文化素质低,而且个体差异性较大。 (2)虽然生源整体经济状况较差,但个体上仍存在一定经济差异。 (3)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也有着较大差异。 (4)农村生源较为朴实,吃苦精神好于城镇生源。 2、把握学生个性化特点 (1)某些学生心理落差较为严重,自卑心作祟。 (2)某些农村学生经济落差较大,且容易歪曲消费理念,以女生表现尤为突出。 (3)中职学生单亲家庭相对较多,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以上是我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现的一些学生的特点,作为管理者的我们应该紧抓这些特点,因材施教的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但在学生管理方面我们班主任也存在很多不足和弊端,没有很好的切合中职学生心理和性格的特点,给管理工作造成障碍。 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现状的主要弊端 1、片面只关注“好生”,导致了学生思想分化 一些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在管理中对部分的“问题生”从没有正眼看过,在心中就肯定了

90后高职学生特点

90后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及方法学生管理论文 【摘要】90后大批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这些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学生具备了带有浓重时代和社会特色,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给高职大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新路子,以创新的思想促进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进展。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管理 目前,90后大学生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相对于“70后”、“80后”大学生有了很大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学生特点。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管理者面对学生的变化应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经验,成为广大高职学生管理者的新课题。 一、“90后”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新特点 1.“快餐”文化的影响知识较丰富,但缺乏深度 网络是90后学生离不开的学习工具,从网络等媒体中学生可以轻易的获得各种文化信息,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心智发展超前。但正是这种便利让“90后”大学生出现了“浅阅读”文化现象,获得了大量信息,却没有进一步学习和借鉴。通过虚构的世界学习,缺少了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很容易出现内心的空虚和无助。在高职院校因为生源的成绩相对较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年龄关系自我控制力较差,存在着依赖网络的现象,不愿与老师、同学相处交流,在班级中成了“隐形人”。 2.思想独立具有反叛意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现阶段社会文化思想的“百花齐放”,多种思想的碰撞,使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不是盲目的接受某种思想和理念,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我性,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理想和信仰。许多“90后”的大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但是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学校和集体出现意外事件,比如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和不满。“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自我意识增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漠等不足。而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家庭类型相对较多,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这些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比较淡漠,往往产生社会、家庭对自己是不公平的想法,内心世界从童年开始变“老”。 3.效益观念盛行,功利行为增多 功利行为的增多主要和现在社会阶段竞争激烈、就业难对大学生造成的压力有关,信息的普遍性让他们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在大学生生活中所有的行为都以是否有利于今后找工作有益为评判标准,当班干部、入学生会。入党这些对学生今后顺利就业能起到重要作用的活动和行为成为学生们重视的事情,而且很多学生在阐述自己的目的时直白的表达了参加活动的目的,而且认为这样做很正常,大家都在这样做,已经得到大家所共识的。 4.内心情感丰富,但敏感且脆弱 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使得“90后”大学生接受的思想相对开放,更容易表达内心的情感,对于恋爱观有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由于没有经历过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进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易导致一步错步步错现象大频率的发生。二、高职学生管理的方法 面对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诸多的挑战和问题,积极探索适应现阶段学生特点的科学规范的、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成为学生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管理机制 改变传统学生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空间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往的学生管理主要是命令式的,学生管理者具有绝对的权威,而现阶段“90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竞争且个性独立,他们希望被尊重,不喜欢被强迫接受某种观点和理论,根据这些特点应该提倡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生管理者应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习和工作的方向,并且在其过程中给予提示和警告。 2.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体在思想上的差异 针对学生家庭、受教育水平不同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以道德宣讲、理论灌输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对思想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应积极的了解并以朋友的角色沟通交流,建立相互的信任,让学生愿意接受劝慰和指导。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附件2 编号 2009 年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研教改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负 责 人: 张国廷 联系电话: 138******** E - mail: hpi-zgt@https://www.360docs.net/doc/7212984456.html, 项目完成时间: 2010.6 推荐单位: 电子工程系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二○○九年三月

填表说明 一、申请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 达明确、严谨,一律要求用打印稿件。 二、申请书一律用 A4 复印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一式二份,由所在单位审查和签署意见后,报送教务处教学科。

一、简表 项目名称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项目类别 A、综合研究B、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 C、教育教学管理 D、其它 项 目简况 起止年月 2009 年 6 月至 2010 年 6 月 姓名 张国廷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4. 专业技术 职务 /行政职务 讲师 最终学位 学士 主要教学 工作简历 担任全院高职学生《大学音乐欣赏》《影视鉴赏》课 时 间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2006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研究与实践》 结项 2008 主编《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材 通过成果鉴定 项目主持人 主要教学 改 革 和 研究成果 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 工作单位 分工 李楠 1984.2 助教 电子工程系 学生自助 王柠 1983.10 助教 电子工程系 毕业管理 姜燕 1982.5 助教 电子工程系 学籍管理 杨雯静 1985.3 助教 电子工程系 日常管理 项 目组 主要成员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改 革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 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导致目前高校学生 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1.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每学期发表两篇论文。 2)、在学生管理中忽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管理理念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相脱节,针对以上 问题,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学生管理经验,及时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交流学习。 3)、建立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4)、针对高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建立电子工程系大学生论坛。 5)、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中层领导联系班级制度,积极配合联系班级的领导干部,及时沟通,共 同搞好班级建设。 6)、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我系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学生自觉签订了安全 承诺书,这是我系对学生安全教育的举措之一。 7) 、我系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辅导员--心理部--心理委员--学生),定期进行心理排查,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8)、建立一套紧急事件应急预案,能够及时高效的应对突发事件。 9)、针对学费收缴率低的问题,系领导高度重视,专门立项。 10)、为提高就业率,我系完善毕业生数据库,加强信息渠道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确保就 业工作顺利开展;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就业多样化;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完善信息网络的建设 。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规定

高职院校考务管理规定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考务管理规定为加强考试管理,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建设和维护优良的学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一、考试命题 (一)考核方式 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也要进行考核。考核可采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大型作业(设计)、调研报告或论文等方式进行,也可以多种形式结合使用。 (二)命题基本要求 1.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的覆盖面应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反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着重检查学生对本门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情况,同时要通过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适当,并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 2.命题工作应由课程负责人完成,教研室负责人、各学院教学院长分别对试卷内容进行审核。 3.由多位教师讲授的同一门课程,原则上实行教考分离,统一采用试题库或试卷库出题,使用一份试卷,并组织集体阅卷。 4.试卷采取统一格式,试题表述要简明、准确,符号使用规范,试卷需注明课程名称、考试类型(开卷、闭卷)、A(B)卷等相关信息。

5.凡考试课程要求同时交付A、B两套试卷,并附有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A、B两套试卷难易度、覆盖面及题量应相当,于考试前两周由命题教师送教研室负责人,由教研室负责人随机抽取一套作为考试题,另一套保存在教研室作为补考试题。答案或评分标准由命题老师负责保管。试卷由各教学单位负责印刷。 6.实施口试的课程应设立由3人以上组成的考试小组,其中主考1人。考试以抽签方式进行,考生抽签后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准备时间,然后回答考试小组提出的问题。 7.实训课的技能检测由各专业教师组织完成,评分标准及评价操作程序应提前向全体学生公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3—5人评委组,每位同学参与技能检测均应在同班不少于50%的学生面前完成检测全过程。 8.命题教师、授课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为学生划定考试范围或押题。 9.各门课程的考核试题要求在三年内重复率不超过50%。 二、考试时间安排 1.必修考试课程一般安排在考试周内进行。选修考试课程一般应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1周内进行。 2.考试周内课程考核的时间、地点由教务处统筹安排,各教学单位具体实施,并在考试前1周公布。一经公布,不得更改,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由学院申请,报教务处审批。 3.非考试周内的课程考核时间、考试地点由开课学院安排,并于考试前1周内报教务处备案,并及时告知学生。 4.补考时间一般安排在次学期开学后第2~3周内。教务处负责统筹安排考试时间,各学院负责提前通知监考教师和学生。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模式守旧、思想教育政治工作不到位、学生后勤缺乏保障等问题,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意见,以期能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性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分迅猛,但随着高职院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成效果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妥善化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业已成为各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影响因素 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各类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目标。如何培养和造就具有高素质、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 .缺乏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基本上沿用传统模式,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对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种管理还没有摆脱传统管理把学生只当作管理对象的缺陷, 尤其是没有真正把握高职学生工作的特殊性。长期以来, 学生管理实施方法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性, 学生管理仍然是处于金字塔管理系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工作方式基本上是向下传达精神、向上汇报工作。可以说, 基本上是进行外部控制, 而不是主动地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或经验指导和帮助学生成才, 更不能唤醒学生内在的创新之魂。这种管理只是告诉学生“不准做什么”, 而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做, 如何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成为人才”, 从而使学生产生茫然、抵触甚至逆反心理。现有的管理模式忽视了高职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除了少数学生干部有机会锻炼组织管理能力外, 绝大多数学生几乎被剥夺了培养和锻炼这种能力的机会。在这样

浅析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及管理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及管理方式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相对薄弱,存在着政治积极性低、自信心低、自律能力差等思想道德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发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标签:思想教育;学生特点;教育管理方式方法 1.高职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接受专科教育,普遍存在低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他们入学后的行为特征、学习态度、心理意向等方面与其他本科生有显著差异。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和调查,我发现高职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自我控制差 通过几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根据中国国情,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往往会在家里备受宠爱,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对学生的管理跟不上,学生自控能力差,缺乏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此,这些学生往往综合能力不强,学习能力也较差。 1.2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已经进入了职业学院,只要他们每门课达到60分,他们就可以这样无忧无虑地度过三年,然后顺利拿到毕业证书。事实上,当他们面临毕业时,他们意识到他们学的太少,他们学的社会知识是多么浅薄。所以我们学生管理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使他们不仅能参加活动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此外,它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很多举行有意义的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学校很有办法,我们学校每年将举行有学校风采的“百色职业学院艺术节”和“百色职业学院歌舞晚会”,两个品牌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1.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从学生入学之初就养成的,因此大一学生的辅导员和教师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提高学习动机、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为学习和成功服务、加强研究性教学、加强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 1.4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他们

生源多样化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生源多样化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3-8-22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6期供稿作者:舒爱平 [导读] 高校学生管理者与学生的接触是相当多的,也是从事非专业教育的重要教育者。 舒爱平/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由于教育涌入面向大众化的潮流,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生源结构随之也发生了转变,生源多样化的状况使得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大。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多生源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提出进行成功成才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实行新的“三自管理”、加强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生源;学生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高职生在校人数逐年增多,但高职院校对于优秀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弱,高职生源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学生管理力量薄弱,高职学生管理难的问题日渐突出。本文拟通过分析高职多生源学生的特点,积极找出对策,创新教育管理方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对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具有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职多生源学生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普高生,二是通过单招单考招收的三校生,即中专生、职高生和技校生,三是五年一贯制学生,其中又分为2+3、3+2考试招收的中专、中职生。从质量上说,第一类生源一般是全国“统招统考”高考录取的普高生,经过高中三年的系统学习,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经过高考的磨练,在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是素质算比较好的一类,教育管理起来还算好。但普通高校扩招后进不了普通高校的高中生才进入高职院校,这部分学生大多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自控能力较差,比较多地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不强、目标意识不清、视野不够开阔等问题;第二类生源在中职阶段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实践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不全,较普遍地存在着学习方法不当、态度不明、自觉性较差等问题;第三类生源有相当一部分考不上高中或虽然考得上高中,但高中毕业后考大学希望不大的学生,初中毕业就进人了高职院校,年纪还小,有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入校无需门槛,在校五年学习期间没有高考的压力,这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够好、缺乏自律和自控能力。生源多样化,学生组成复杂、层次不齐、录取分数不高、理论知识基础相当薄弱等现状,给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二、高职多生源学生的特点分析 本人从事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工作四年,每个学期所带班级不低于5个,学生人数都在200人以上,通过入学时对学生档案的收集;下班走访谈心;心理咨询教育;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学生资助管理等日常工作发现高职学生具有下列几个特点:一是学生大部分来自于乡镇和农村,兄弟姊妹多,还有少部分家庭出现问题,是单亲或父母离异,父母关系紧张,孩子缺乏爱,身心受到伤害;或是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打工,无暇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家庭教育缺失;大部分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教育方法或是教育方法简单,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但又无能为力。二是学生在校有诸多的不适应,表现在面临来自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下,学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他们习惯老师天天陪伴、督促、被动接受知识的中学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一无所知,进入大学以后,面对学习需要自主、大量的学习时间要求自己安排等,他们本人从

浅谈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浅谈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沙德艳 [文章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使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学校外部环境、学生主体、学校及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出发,指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关 键 词]新形式;学生管理;以人为本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学分制、二级学院等教学管理改革的全面推广,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考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原来受单一计划经济影响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日益显得僵化,学生管理观念和教育手段的落后日益凸显,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扩招,使得学生管理的内容与日俱增,高校学生管理面临一系列的转变。譬如,学生工作的部分管理职能正在向服务职能转变;大学生就业正在由计划分配向自主择业转变;固定学制正在向弹性学制转变;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转变等等,这一系列转变都需要有新的、系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方式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办法尚未完全形成。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原有的学生教育管理单一模式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革原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新体制。 第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首先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有关干部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已不占明显优势。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尤其是凶杀、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的冲

学生管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学生管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管理工作是测试个人能力和责任心的工作,作为一名管理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上,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学生管理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学习和参阅。 学生管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1本学期,我部以上级德育工作意见和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为指导,以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以科学规范的德育管理为保证,倡导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开展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班主任管理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班主任考核制度,使班主任工作规范化、正常化、制度化,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及学生干部队伍素质,为学校和—谐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意识,以“当文明教师、做文明学生”为主题,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为主要任务,坚持不懈地实施学生德育教育和常规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素质,积极地推进了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建设。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管理水平 1、一个学期来,部学生处在务实创新上做了一些努力,抓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各项工作力求有实效、高效率。如对班主任各项活动的出勤、班会的组织以及

对学校要求的落实等方面能坚持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向主管领导和有关负责人反馈;督促相关负责人及时制定年级、班级工作计划;同时,每周学生处都进行工作回顾,做好小结,为开展好下一周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矗面对学校目前1400多名学生,我们在工作中颇感人手紧、任务重,为了学生处人员的工作职责,我们要求学生处工作人员继续做到“三勤”、“四跟”、“五到位”,即口勤、腿勤、耳勤;跟早操、跟课间、跟课外活动、跟晚自习;思想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检查到位、教育到位。两位学生处干事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均能做到发现问题后及时到达事发现场,处理问题快速坚决、不拖拉。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深入实际、深入课间、深入学生,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能对违纪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切实达到了管理育人的目的。 2、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队伍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德育工作的质量的高低,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始终是我部德育工作的重点。本学期来,为切实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政教处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一是经常深入到班主任之中,了解或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二是在班主任例会上,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都要渗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的工作中,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的工作量,为了使得学生的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开展,如何实现高效和科学的管理就成为促进学校的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目前,我国的各大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还在不同的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的现状展开讨论,对于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也对于解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在各大高校中,学生的人数规模都很巨大,所以对于每一个高校来说做好相应的学生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开展其他的教学和行政工作的先决条件,学生的管理工作出现了问题以后,就会对高校的其他的日常的管理工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进而对学校的良好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今,我国的高职的各方面的教学的水平都在不断地提高,整体的管理的水平也都有着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学生的管理的工作上,还是在不同的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要引起我们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们的重视以便可以提高管理水平。 一、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方面的问题。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被管理的主体就是学生,而我们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们由于在课业上面都不是很理想,对于学习也都缺乏足够的热情。而且在其他的方面,也缺乏对于自身的有意识地管理和相应的行为上的约束的能力,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埋下了隐患。还有就是有一些进行学生管理方面的学生干部本身的素质也都不高,对于管理工作的管理能力也都有所欠缺,对于很多的学校的管理的条款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高职的学生群体中缺乏良好的学习的氛围和环境。 高校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由于工作的方式与方法都还是很老旧,相应的管理的理念也都存在着过时的特点,对于如今日渐增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以前没有出现过的问题现在也都出现了,原来的管理的思想当然也就不适用了。而且现在高职院校的很多的管理的部门,对于本部门的针对学生的管理服务方面的职能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这些职能上的转变,也需要高校在相应的规范制度上面有所执行的依据。不仅如此,还有着很多的高校的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方面就完全不能够胜任这份管理上的工作,难以达到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的要求。比如说学生的管理人员本身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并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 提要本文讨论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针对这些特点和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管理;管理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大众化发展时期,人们开始对高等教育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更进一步的认识。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五年进行了大规模扩招,在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中,高职高专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在校高职学生的心理变化客观规律,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努力做好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长远意义。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深入研究探讨当代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把学生的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局面,是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特点 1、个人理想和现实差异的心理矛盾。他们也曾有过远大的理想,有很高的个人目标,期望能踏进重点本科院校,他们也努力过,付出过,竞争过,而由于“命运”不如人,未能如愿,看着昔日的同窗好友高兴地进入了理想的大学而心理失衡,甚至怀疑自己,进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没有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荣誉感,不敢正视自己的身份,甚至逃避现实。 2、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等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也在明显的下降,专科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也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只要考生过了专科提档线就可以上,所以其文化基础可想而知。这对于学生本身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3、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适应。虽然此类学生圆了大学梦,但进校后,由于自身基础不牢,学习能力差,各方面的素质都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过高考的无硝烟战争,尝尽了高中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肩负着家人、朋友和自己的期望,艰难地度过了高中生活。如今,进入了大学生活,有些学生就有了“如释重负”、“熬出头”的感觉,加上传统想象中大学生活是自由、轻松、美好的,促使其进一步放松自己,他们认为没有了新的挑战,没有了竞争意识,反映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没有组织观念、没有时间观念、上课经常迟到,甚至无故旷课,不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个人素质的提高,缺乏公民道德意识,对学习、集体活动缺少热情,过分地强调自我性,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时代紧迫感。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虽然有幸跨进了大学,但实际上更需要严格管理,反而极力反感学校对他们加强管理,经常对学校的管理进行指责,甚至说:“我都是大学生了,应该给我更多的自由空间,你们的管理就如同中学一样”。他们想问题、提建议不是从自身特点出发,而是把一切归咎于学校管理方式的死板僵化。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学生管理新思路探索

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学生管理新思路探索 发表时间:2020-01-16T10:44:45.77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作者:刘彩珍 [导读] 高职院校建设的目的是为我国提供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提供更多的途径。而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特征,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200) 摘要:高职院校建设的目的是为我国提供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提供更多的途径。而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特征,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抓好此项工作关系到学校管理工作的全局。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根据学生特点,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深入研究目前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确保管理行之有效。 一、高职院校学生特征 1、信息量大,知识匮乏。事实上,在21世纪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虽然高职学生对传统的教学知识理解程度不深,但信息网络时代为其提供了另一个信息知识环境。在网络爆炸式的轰炸下,高职学生往往过早地接触社会,呈现出娱乐化、消极化的思维倾向,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其影响变得浮躁与虚夸。同时,随着网络知识的不断改革,高职学生对网络虚拟世界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并借助游戏、直播等平台来宣泄自己的情感,虚拟环境中没有责任感,致使现实环境中的责任感教育也都消耗殆尽。此外,外界的过度娱乐化增加了信息量,会使学生产生“异想天开”的投机取巧思维,不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与职业技能的获取,致使专业知识匮乏。 2、注重权益,明确消费。与往届高职院校学生相比,当代“00后”学生呈现出更加正直及果敢的性格。他们要求公平正正,不会因家庭环境与个人生理障碍而拒绝或诋毁他人,也不会因缺乏自我能力而贬低自己。作为教育消费的“00后”,高职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在选择生活道路时,他们倾向于选择更实用的“技术化”教学,希望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意识及创新能力,对专业教学有明确的教育决策意识及平等的受教育水平。明确的目标决定实际行动,当代高职生善于维护受教育权,勇于表达自我,这使得当代高职生的个性行为特征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3、思想成熟,家庭压抑。结合经济的发展,当代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其一出生就备受父母关注。很多家长对孩子抱有望子成龙的心理,并让他们参加大量的补习班与培训班,这些片面的鼓励行为及高期望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并且大多数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这将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许多高职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与生活咨询,了解专业技术人才的薪酬和技能要求,在家长的帮助下也有了一个“前程规划”,所以走上了高职教育的学习之路。在这样的环境中,高职学生有着成熟的思想和目标,但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他们往往有一定的自卑感及压力感。这些压力感及自卑感长期以来无法得到处理和发泄,这将导致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管理中不可避免的漏洞。 4、自尊心强,有功利心。事实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比较年轻,没有接触过社会。因此,与以往生活质量好、教育环境好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内心会感到焦虑和自卑,面对新的生活,高职生不知道如何倾诉内心的苦闷,在生活与学习上会有很强的自尊心及防御性。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时间短,接触社会早,导致专业技能不熟练,思想修养不深入,价值观不牢固,行为方式形成得不到持续巩固。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早期接触社会带来的不利因素会导致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功利思想及行为。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重视度不够。要想在新的形势下打开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使高职院校更快地发展起来,务必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从目前管理工作的队伍来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有人心不稳、配置不合理、人员缺乏等问题存在,无法给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管理保证。 2、学生自身心理存在问题。当前,很多学生自身的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如自卑、孤僻、冷漠等,这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压力过大,形成严重的自卑感,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质疑自己,逐渐变得更加沮丧和气馁,学习的目标模糊和不明确,缺乏很大的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自制力不足,这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而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在管理学生时,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现状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教学,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更好的重视,没有积极的疏导和引导学生向积极、正向、乐观的方向去学习和努力。 3、教育管理方法滞后。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很多教职人员缺乏一定的管理方法,高职院校也缺乏比较健全和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来推动和规范教职工的学生管理工作行为。一些老师的学生管理思维和观念比较落后,管理方式和模式比较传统和机械化,直接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基于此,高职院校的领导和老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改革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和途径,旨在更好地管理学生,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策略 1、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这需要做两方面工作:1)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这一方面可让学生学习法规法纪、校规校纪方面下手,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白自己的行为后果。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以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2)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体现管理过程,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建立科学、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高职学生年龄、思想特征等方面的特点,应不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改变高职学生的整体面貌,同时,针对学生素质、自主性、自律性及文化水平的差异性,要建立一种松而紧、宽而优的科学管理方式塑造他

关于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职院校学生难管,是一个普遍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1、文化基础较差。由于大学扩招、高职兴起,成绩较好的初中生大多流向高中,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成绩整体较差。其次,市场竞争激烈,迫于办学压力,中职学校均采取免试入学,客观上造成中等职业学生基础较差、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一大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学习目的明确,上中职学校就是要学一技之长,以求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因而对实验实习课兴趣较浓。 2、农村学生占大多数。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职的大部分适龄生源分布在广大农村,而城镇相对较少。其次,经济和生活环境上的城乡差别,反映在对下一代的培养取向也有所不同,城镇多希望子女向大学发展,而乡村则由于种种原因,进入中职学校的居多。农村学生有诚实、耐劳、吃苦的优良品质,推荐就业均受到企业的好评。 3、自我约束力不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入学年龄大多在14—15周岁,且多为农村学生,属未成年人,思想不稳定,可塑性大,往往会把入学前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到学校里来,如好动、自由散慢等,给学校管理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人为本,提

高素质,全面发展。 4、问题学生占大多数。现在的中专生都是90年代出生的,他们的父母都是60年代中期出生的,他们都大部分加入了打工的行列,对小孩的教育都放给了小孩的爷爷、奶奶及外公外婆,越代管理更容易出现代沟,学生有问题找不到沟通的对象。现在的中学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必然就会引导学生追求高分,考不上高分的同学就放弃追求,甚至消沉下去,只有到网络中去找快乐,这样必然会让他们沉腻在网络中。分析上面这些特点,是从比较客观的角度去审视他们的特点,但是当我从更近的距离去看这些孩子们的时候,我发现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渴望,同时也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只是我们的老师很少有这样的耐心去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我努力试着去让他们和中学生不一样:不让他们看很多的死版的教材,而多让他们看课外书;不让他们记很多的英语单词,而多让他们了解各个国家不同的人文和习惯;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中职院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投入了大量精力来加强学生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然而,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特点,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点思考作为参考。 一、学生管理模式的新理念、新思路鉴于中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变化给学生工作带来的影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规定

高职学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一、为维护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 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学院全日制高职在校生。 三、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章高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俭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的权利。 (四)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 (五)对学院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院、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 二、义务 (一)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业。 (四)按规定交纳学费及有关费用。 (五)遵守学院的管理制度。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入学与注册 一、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到我院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院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学生患病、意外受伤等)不能按期入学者,持有关材料提前到学院办理请假手续。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二、新生入学后,学院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由学院根据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院将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处。 三、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院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院申请入学,由学院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院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四、学期开学时,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集中到教务处办理注册手续,其他人不得代替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提前办理请假手续,暂缓注册,否则按旷课处理。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超过两周不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五、未按时返校注册逾期不足两周的学生,返校后,到教务处补办注册手续。 第四章学制 学院全日制高职学制为三年 第五章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一、学生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院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活动。学生上课、实习、军训等都应进行考勤,不能参加者必须事先办理请假手续。对旷课的学生,根据旷课时数及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学籍。缺课累计超过某门课程教学时数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考核,并视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以补考机会。 二、学生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考核成绩载入成绩册,归入本人档案。考核可以采用闭卷、开卷、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大型作业(设计)、论文等多种形式。 三、课程考核按考试课、考查课、实践课等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计分方式。 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载,平时成绩占课程成绩的比例应根据教学环节或课程的不同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