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当强推遇到短打

辩论-当强推遇到短打
辩论-当强推遇到短打

首先,鸣谢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萌学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浙师大校队上学期比赛的各种状况,为我们提供了这篇自由辩的教程。经管辩在此转发,希望本文能够给予初学者一些好的思路,给予辩论爱好者们更多的思考。如果给诸位带来任何助益,都将是我们的荣幸。

正文如下:

一、开头随便说说

自由辩论几乎是大陆辩论赛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被很多人视为重中之重。自由辩论分胜负、谁自由辩表现好谁获胜、接下来是比赛最为紧张激烈也是最精彩的环节,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自由辩论起源于新加坡电视台所举办的电视辩论赛,从1990年的亚洲辩论赛到1993年的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在我们可见的影像资料中,自由辩论都是比赛极重要的一部分。新加坡制作为电视辩论赛的赛制,设立两队各4分钟的自由辩,原因很简单。电视台出于转播需要,方便切换镜头;同时又为了增加比赛精彩度,双方你一言我一语。所以一方坐下后一方才能站起来,镜头跟上,双方分开计时,此起彼伏。

谈及辩论风格,我认为很大程度由自由辩决定。比如最早的花辩,无数华丽辞藻的堆砌,数不尽的排比修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借我借我一双慧眼,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参见1997年之前的比赛。之后自由辩风格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不同地域大抵存在这么几种。

2001年风光无限的武大引来众多模仿,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汉派打法。其自由辩采用大量事例,平行例证,通过抛例子、讲段子稳步推进战场,语言风趣幽默,现场效果强。到了05、06年,这种推战场的打法发展到了极致,由一般推变成强推。以武汉大学为首,在华中地区乃至大江南北,蔚然成风。自由辩论根本不理对面讲什么,统统自顾自的推,推完一个再推一个,“说完这个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个”,推、追、踩、结、转,技术动作之娴熟无与伦比。推完三个战场,收工,场上两队都是如此。其时,对技术的迷恋和追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随之后来的就是变革者的高喊。汉派从神坛被推下地狱,各种痛定思痛、流氓无耻卑鄙、辩论已死等等,而有人在高喊的同时用得更为得心应手。

在大陆之外,台湾、马来西亚原本都是采用奥瑞刚赛制的政策性辩论,更像议员讨论国事,显而易见的不同就是没有自由辩。在新加坡的电视辩论兴起后,马来西亚的辩手讲逻辑、重交锋,以攻代守,形成鲜明的短打。台湾则分剑气二宗,气宗重数据资料,以治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辩论,自由辩多是不断举出某个期刊某篇论文中某个专家的研究,形成数据流;剑宗则重价值,自由辩多打打太极,好的坏的都承认,先都拿过来,再分一分挑出其中重要的,倡导无招胜有招。

我认为,对于自由辩而言,就是技术的较量。因为其本身就是为了吸引眼球而设立,短时间内你来我往的说话基本无助于对论题的深入研究。无论强推、短打、数据流,都是通过技巧把论点更好的展现给大家。在双方的立论都没大问题的情况下,自由辩拼的就是哪边把论点更好地表演给大家。毕竟立论已经在那里,不可能有队伍自由辩讲新论点,比的就是怎么讲老论点。

怎样的自由辩是好的,标准各一。我认为就看场面优势,攻势压住、主线牵牢、多出时间,这些优势都是普通观众看得到的,自由辩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得到。这些都要技术。立论不错自由辩没打出来,立论不咋地自由辩打出来了,这两种我倾向后者,胜负再看看总结有没有人能力挽狂澜。剑宗的打法在核心论点没有点透之前,自由辩忙于解释、节奏偏慢,场面被动,所以非得等黄执中来拯救世界。

这不是技术流的拥趸,而是理性的分析。在内容优劣之外,立论讲明观点重清晰悦耳,质询或攻辩等求共识做铺垫,那自由辩万事俱备当然就得仰仗技术操作来好好表演了。

二、六个可见的悲剧

1.四个人比不过一个人

很常见的悲剧,在赛前的彩排中,熟悉立论、准备大量事例的上场四个人,有时候往往比不过一个人。印象深刻,省赛前江超大神以一敌四,所向披靡。这不是说这个“一”无敌了,不是说这个“四”实在太烂。其实随便换个别的“一”来,也很可能敌“四”。

问题在哪里?一个人单兵作战,很清楚自己前面说了什么,后面要说什么,主线超牢,攻势连贯,一张嘴巴排山倒海。四个人集团作战,不知道前面那人说了什么,后面我要说什么,主线游移,攻势卡壳,四张嘴巴还会自相矛盾。于是悲剧发生了。

通过磨合培养默契,要多听队友说了什么。事先准备的套路,队友打到这里轮你了,你就继续追着打。队友临场反驳对方,轮到你了,你就得跟上接着反驳打。经常性地没有扩大战果,打一下就走,只见四个人各自说各自的。还经常性的一个点都由一个人一条龙反驳,只见某位同学不停地连续站起来。其他人在看戏吗?因为没有倾听队友,接不上队友的思路。不听队友说什么,只会东一下西一下,攻击点分散,攻势不连续,悲剧。

2.抢话出风头

几乎场场都有的悲剧。三个人一起站起来,几乎异口同声的一句“对方辩友”,意识到不对,坐下。接着还是两个人站了起来,有甚者要连续三次以后才终于恢复到一个人都说话的局面。或者三人同起,一人大臂一挥把另外两位压了下去。抢话以后,节奏完全打乱。

这个大忌其实源于自身的爱出风头,对队友的不信任。当然正面的讲是有责任心,勇于扛起大旗。但更多的还是过于自我,少了很多团队的考虑。

一支成熟的队伍一定能够有默契,自由辩必定有人具有较多的开火权,有人牺牲作陪衬。这点四个人必然有共识,大家一起准备一起奋战,看的是同样的资料,你想说的我知道,我能说其实你也能,何必去抢,多给队友一些信任。同时,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我知道这话由你讲更好,这时要由你站起来缓一下节奏,那就让让有何妨呢?一个眼神的交流,嗯,放着我来!一个细微的触碰,好,交给你了!

3.缺少现场反驳

一味推进自己的战场,从来不理对方说什么,于是自由辩成了双方各自的独角戏。你扔五个例子,我丢四个数据,拼吧,看谁的例子多,段子好笑。完全自说自话,振振有词,这便是05、06年左右汉派强推的典型。

这其实源于理念上的一些偏差。博取观众的信任、与对方辩友交流,这些倡导以及对强推的批判在后来很大程度扭转了这种过分的局面。

学会倾听,倾听对手说了什么。哪怕是扣帽子也扣得有理有据、态度友善。摘下对方的主要论点,结合赛前的准备。那么就可以吹响反驳的号角了,抓漏洞什么的,还是需要连续性,火力集中且持续一段时间。

4.不知变通

比缺少现场反驳更糟的是过度依赖准备,不知变通,事先准备了这些例子觉得非得都问出去,事先定好的计划觉得非得这么走。天哪,于是只会默默地推战场,一个一个推,但其实对方压根没鸟你,爱推不推。这往往是强推遇到短打时的悲剧。

没有一成不变的战术,没有只胜不败的套路。瞬息万变的战场一定需要变。对不同的对手用不同的战术,对不同的辩题用不同的战术,对不同的立场用不同的战术。对手较弱,立场稍优,有大量事实证据,典型优势局,那必然预设强推战场,用排山倒海的事例压过去。实力相当,缺少事实证据,又持反方,稍不利局,果断坚持短打,拆对方逻辑,削弱事实可信度,以攻代守。立场明显弱势,辩题不好打,硬碰硬必死,那只能立论出奇招,自由辩拼技巧,争取拉平博取同情分。

偶像说有次打比赛,听完攻辩之后发现对方的线很偏,与己方事先预估不符。这时自由辩果断抛弃所有材料,裸辩上阵。因为偏的线自己没想到,必然有漏洞觉得对方不会这么打,对方打得就是出其不意,这时候就应该死命咬上去,狠狠咬。如果还按事先老一套按部就班那就是死。

同样自由辩上来推了一会儿战场,发现对方不接招,居然短打。那果断改变战术,也应该短打起来,直接见招拆招。如果还傻傻推,等你推完势必留给对方1分多钟来鞭尸。很多比赛中会发现,自由辩后期一方节奏突然加快,就是为了抢出最后的时间,不能洞若观火往往吃亏。比赛中的选手必须具有大决断力,一人发起后就统一步调,该扔掉决不留恋,该死咬决不松口。

5.主线混乱

拉牢主线是我认为自由辩制胜的重要指标。对于弱势对手,强推战场的优势是通过大量事例追问,把对方带过来。一旦一方技巧不足势必被对手带走,跟着对方的问题不停解释,自己的线已经没了,问题也抛不出去,完败。对于接近的对手,短打能够通过逻辑进攻,拆解对方的主线,你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对面的线被冲得七零八落,羞于再提,小败。

观众在听完自由辩以后说,听不懂一方说什么。那么必然这方主线混乱。好的自由辩拉住主线,必然观点清晰、立场鲜明。整个4分钟讲透一个问题,火力点集中、持续时间长,在不断的炒冷饭过程中,观众一次次的吸收、强化、再强化。而推战场能较保险地展示自己的主线。

6.节奏过慢

自由辩是短时间内表演论点,时间利用率尤为重要。一方用时已满,一方还有大把时间鞭尸,用时这部分观众必定觉得多出时间的一方不错。当然也存在完全压着打,一边被打得说不出话来,最后留了很多时间的情况。

提高时间利用率,每次发言只表达一个意思。观众喜欢的是什么,此起彼伏嘛。如果自由辩变成各自30秒的小反驳,那有什么意思。作为观众台下看的时候,常常为场上选手着急,“一个意思表达好了还想再说,可以坐下了。”有甚者,站起来,先反驳对方,再总结我方,最后抛问题,三个步骤非常完整,时间基本用去30秒。没有必要的。

一次性大量信息的输入只会使场下听众们耳不瑕接。左耳朵刚进去,右耳朵就出去了,不是自己出去的,因为第二层意思来了,把刚听的第一层意思赶了出去。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讲了30秒,有效果的可能只有10秒,还可能因为厌倦感甚至负效果。

对手呢?乐呵呵地听你讲,时间花花地流走。讲了30秒,他站起来只需要轻松地抽其中一句顺接下去就可以了。说得多错的更多。场下听众疲倦,对手也懒得听你啰嗦,队友更是压力大,不清楚你想表达什么。你一口气问了对方三个问题,对方当然挑一个最简单地回答你就是了。你一口气反驳总结再提问三部曲,对方不可能既回应你的反驳、反驳你的总结、回答你的问题、提自己的问题也搞个四重奏吧。捡个容易的直接问回来,刚才你的长篇大论已经随时间飘逝了。这是自由辩,不是驳论,不是攻辩小结,不是总结陈词。

所以,减轻压力,相信队友。4分钟时间,尽量拉长,节奏带快,回合增多。反驳漂亮,坐下,让对手头痛去。总结漂亮,坐下,问句“是不是呢?”。提问简短,坐下,越短的问题,指向性明确,对方怎么逃。一次30秒的发言拆成三次10秒的发言,效果就出来了,信息量少了,接受度大了。何必一次说完,留着给旁边队友等会说多好。反驳总结提问三重意思,每次侧重表达一个,其余忽略或带过,由队友后面补充,层层递进,配合也出来了。

语速放慢,提问:“饭吃了吗?”简洁明了,对方不容易逃避。噼里啪啦提问:“下课后有没有和某某去杏园吃饭?”过于啰嗦,对方随便揪了前提就逃走了,“我觉得杏园的饭不大好吃。”这个到底算回答了吗?模棱两可。

三、强推技术详解

任何一个技术必然是配合其他技术使用的,现今的比赛中也很少有队伍自由辩强推到底了。对于某一优势论点,多采用强推,使优势进一步扩大。

哪些优势论点?一般辩题两个持方,有一方会具有较多的事实依据,有多数人支持。

比如“蚁族不应该坚守大城市”,这个对于蚁族的生存困境具有大量例子,租房十几平米、吃泡面盒饭、上班挤公交、看病看不起、工资低工作差等等围绕大城市生活境遇差这个点。而支持大城市的则主讲拼搏理想,比较虚,面对对方事实层面的强推攻势,压力山大。

比如“春晚不应该植入广告”,普通观众对广告深恶痛绝,正方站在盈利角度讲,没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面对各种广告铺天盖地的轰炸,容易崩溃。汇源果汁、国窖1573、鲁花花生油、搜狐视频、某品牌大衣等等,战场很容易铺开去。

还比如人肉搜索弊大于利、高薪不能养廉、XXX不该合法化等等,这些立场凭借大量事实,容易使观众接受,产生共鸣。这样的论点就属于好操作的。而有些论点难操作,要讲理论晦涩难懂,要讲逻辑斤斤计较,自由辩短短时间就很容易被动挨打了。

找准切入点,找到己方最占据优势的部分,确定主线,寻找例证、类比、譬喻,这样才能使用强推战术。如果找的点根本推不动,没推几下就卡死,那在场上反而吃亏,浪费时间又达不到目的。

第一回合

任务:提出核心问题

用语:请教您;请问

举例:请问大众传媒能不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评述:抛出核心问题,简洁明晰,指向性强,对方不容易回避。选取己方较有优势的论点作为主要战场。抛出去的时间也很有讲究,一般在质询攻辩理清逻辑前提、扫清概念障碍的情况下,自由辩第一轮就抛出去了。而有时候往往战场没扫干净,定义有分歧、前提有纠缠,太早推出去阻碍会很大。这时选择自由辩中期推出,可能一马平川效果更好,当然这对发起者的节奏和局势掌控具有很高要求。

第二回合

任务:展开具体例子

用语:对方辩友没有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举例:没有电视报纸这些大众传媒,我们怎么知道千里之外伦敦的奥运盛况呢?

评述:核心问题提出后必然需要具体例子跟上,否则一轮下去就断,效果一点没有。例子能把干涩的提问生动化、具体化,给观众以形象感。而在第二回合展开例子则避免第一轮信息冗长,先突出核心,后层层递进。所以这一轮的展开是必须的,而且往往不接对方的提问,直接推自己的。而对方也一般不会接第一轮的提问,所以“对方辩友没有回答我方四辩的问题”这话很顺口。

第三回合

任务:接对方攻势

用语:我已经告诉您了;我方在立论里说的清清楚楚;您不要乱扣帽子;当然不是啦

举例:按您方观点,所有人对信息都无法筛选,那读史书能不能了解历史呢?

评述:不大可能有队伍这么快就被带走不反驳。赛前准备必然可以预估对方的主要进攻点,想好反驳的方法,举例子、用类比等等进行归谬。面对对方对信息真假难辨、混淆视听的质疑,战略上第三回合需要接一下攻势,不能一直逃避。之前的立论以及攻辩过程中,必然需要强调人的主体性以及大众传媒的自律性规范性。媒体的生存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良心,提供假信息的传媒显然给自己找麻烦;人作为信息接受者具有识别能力和删选能力,不至于盲目无知。如果之前对于这些前提没有讲透或者压根没提,那推战场绝对卡住。前面有了铺垫,这里的反驳选择人的主体性这点打回去,就能有效果。

第四回合

任务:继续展开例子

用语:您没有回答…的问题,那么我们再来看看…

举例:对,从史记中能够接近历史的真相。您没有回答西欧伦敦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东亚,大众传媒有没有帮我们了解中日韩的岛屿争端呢?

评述:大量平行例证的攻势是推战场的最大武器,它能使局部优势迅速扩大化,那么一个例证之后必须有后续的跟上。这边存在一个分叉口,前面几个回合对手抵抗顽强反击有力,那么可能会纠缠住。这时,技巧上有信心就诚恳地解释清这些前提性的问题,不急着推下去,赢要赢得漂亮。实力相当,一解释就会被带走,那不妨厚着脸皮溜走吧,直接往下推,不理它了,留到后面再补刀,咳咳。

第五回合

任务:追问

用语:…的问题不回答,…的问题您也没有给出答案;刚才的问题您都不愿意回答…

举例:读各家史书能明辨是非,读新闻怎么就不能了解真相。西欧的问题不回答,东亚的问题您也没有给出答案,我们到底怎么了解奥运会和太平洋局势呢?

评述:有了攻辩时候对前提的一些落实,自由辩不需要长篇大论去解释对方的质疑,几个类比反问能够化解进攻。而对于自己的核心观点,抛例子、再抛例子、追问几乎是推战场必须的,如果对面确实难以自圆其说,“对方辩友始终避而不答”,“请您务必正面告诉大家”,呃,不妨多追几轮,进一步扩大优势。

第六回合

任务:踩掉

用语:所以您也看到了;其实对方辩友的意思很明确了

举例:所以您也看到了,大众传媒为我们带来什么,原来不知道的变成知道了,这还不是更接近真相吗?

评述:其实很简单,第一回合的那个问题,为了说明什么?第六回合把那句话说出来。中间那些过程都是铺陈,都是为了这句话有更强的说服力,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对方辩友不会友善客观的帮我们总结,我们提到问题,推的战场需要自己收尾。抛了问题,追了问题,对方辩友错了,错在哪儿,我们要在伤口上踩一下。而且要以他们的目光来看,这样这个事实就更可信了。不止我们,您也看到了这个事实,您其实也是这个意思,观众朋友们其实也看到了,对不对?

第七回合

任务:小结加切转

用语:对于…我们已经达成一致;前面我们达成两点共识

举例:我们达成一点共识,传媒能够提供大量信息帮助我们认知,您方无非就是质疑信息的真假,请问你……?

评述:第六回合踩掉以后说出观点,这里小结要再落实确认一下,把优势战场牢牢巩固,不要溜走,再大旗一挥,下一个战场。一般而言,优势的核心观点其实不多,自由辩这样完整地推掉一个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可能推两三个战场,就算推完,也不如一个来的有说服力,印象深刻。把最核心的观点一句话作为这一个战场去操作,磨的更细腻,效果能更好。其实举例中我们发现,如果先推信息真实性这个战场也许效果能更好,顺着下去而不是倒着来。“前面我们达成两点共识,传媒有其自律性,读者有其自主性,那我们再具体看看传媒的作用,请问您大众传媒能不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一条线就顺了,多个战场的逻辑顺序也很有讲究。

在这一部分的最后,还是强调,目前几乎不存在强推到底的自由辩,更多后期会进入肉搏战。需要炒冷饭提主线;指出对方漏洞;回答对方问题等等。具体下文再谈。

而推战场更多的是一种揽举证责任的行为,摆出大量证据证明我是对的,短打则刚好相反。

四、短打技术详解

何谓短打?我的理解是,通过“打”来缩“短”攻防的时间。其显著特征有以下几个:

第一,自由辩多数回合耗时极短,最后有较多时间空余。

第二,对于对方的提问一般不回答,同类问题一次性回答。

第三,以攻代守,主要从逻辑上拆解对方的论点。

援引黄执中的评价:好处是攻防多线独立,一招不中,转眼后势再起。加上逻辑密集强悍,对阵时一句顶一句,招招进手,百花撩乱。先发制人、寸土不让,精神得外弛内张。凌厉刚猛,无坚不催。这家伙

玩的是降龙十八掌。

先谈举证责任。一方要证明己方观点,必须提供证据,负举证责任。比如要提供各类数据和例子上的支撑。而短打则很少负举证责任,很少去证明自己对,而是攻击“你这样证明不了什么”、“你证明方法不对”、“你的证据有问题”等等,来说明“对方辩友,你无法证明你方观点”。

在法律上,控方起诉被告杀人,负举证责任,必须有证据。比如目击者甲昨晚看到被告杀人,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人证。那被告的辩护律师要怎么办?辩护时,是不是一定要证明被告没有杀人?是不是一定也要提出人证“目击者乙昨晚一直和被告在一起”呢?其实不需要。

因为法律上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你的证据存疑、你无法提出有力的证据、你无法证明我有罪,那么我就暂时无罪咯,因为你负举证责任,但你无法证明,你的起诉失败了。辩护律师会提出一份医院的报告,证明目击者甲是高度近视者,由此他可能看错了。控方无法证明他没看错,证据存疑,无效。

当然回过来说,被告的律师其实现在也负了举证责任,要证明目击者甲是高度近视,但这个显然比较容易证明。

通过这段看似与辩论无关的话,我们能了解负起举证责任一方其论证压力之大。削弱对方证据可信度比自己举证来论证容易得多。对方辩友的进攻很轻松,可以提出种种质疑,这就是短打。它在自由辩短短时间内拆解对方各种观点、论据,形成场面上的进攻优势。

但短打对于己方论证其实没有帮助。短打一方的聪明之处就是以攻代守,通过进攻彻底打乱对方节奏和逻辑线。然后偷偷地粗略地论证一下自己的立场,少担一些举证责任。但在观众看来,一方攻势如虹,一方疲于奔命;一方反驳有力,一方解释不清;一方时间早早用完,一方剩下一分多钟继续可以在伤口上撒盐、可以救死扶伤补漏洞、还能光明正大地论证自己立场因为对方只能看不能驳。高下立判。

所以一旦发现对方短打,马上调整战术。加快自己节奏,抛掉原来战场,也尽量短打对抗。多进攻对方漏洞,反复逼着对方自己论证。“您从来没有论证过自己的立场。”在双方均势的情况下,对方的论证力度会不够。

以下介绍短打的一些常用招数。

第一部分,逃

用途:自然顺接

常用语:

9.对方喜欢……那我就来…….

8.既然对方谈到……,那我们就来看一

看……

7.说到……我就想到了……

6.刚才对方谈到了……

5.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4.我们来看看……好不好

3.好一句……那我们看到……

2.那我倒想请问了……

1.那我来告诉您……

评述:这九种自然顺接的用语,对于对方任何提问,都能成功逃跑,过渡到自己的问题。比如对方提问:“其实贩毒是冰山一角,现在全世界的有组织犯罪,还有偷渡、卖淫、造假、洗钱、走私,请问其中哪一种不是为了钱呢?”上述九句话随便哪句都能接上。大家不妨一试。

这九种也有不同。

6-9的逃感觉还比较文气,你说到这个那我就顺水推舟也来谈谈。其实嘛,对方说到什么不要紧,是你自己主动逃跑想谈什么的。

1-5的逃则脸皮渐厚了,短打嘛节省时间,表面的客气反而虚伪,直接另起一头,问自己的,其实说出来也非常自然。

用途:提出质疑

常用语:

9.让我们想一下.

8.大家想一想

7.到底是……?

6.问题是……

5.那我就不明白了/很奇怪了/搞不懂了

4.您有所不知……

3.真的有问题吗?/没关系吗?

2.难道不是吗?

1.真的是这样吗?

评述:这九种提出质疑的用语,简直更为万能,不仅利于自由辩逃问题不露痕迹,同时还是陈词时吸引大家注意的连接词。尤其是“真的……、难道……、那我就……、想一想”这四个系列,还可以化出更多变体,大大节省接问题的时间。简单的质疑之后就可以直接提问,节奏带快。

用途:简单带过

常用语:

10.没有问题

9.不知道

8.说得好

7.很简单

6.不一定啊

5.恰恰相反

4.当然不是啦

3.是啊

2.不对

1.错

评述:相较于前面两类自然顺接和提出质疑,简单带过更为快捷、无形。前文提到了为了带快节奏,一次发言尽量只表达一层意思,那么为了突出提问,对于反驳的这层意思能更省则更省。“当然不是啦,请教您……”“不对,如果…的话……”短促有力的字眼,更能突出后面所要表达的意思。

逃是主动的行为,而不是被动的躲避。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时间,为最后留出空隙。对于对方的很多问题,回答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何必浪费宝贵的时间。对方推战场时的三四个例子,只需要回答一次就可以了,同类问题没有必要重复作答。对方提问本身就有逻辑矛盾,以进攻化解,快速带过之后马上类比打回去。

所以短打中逃是基础,没有战略性的逃避,根本实现不了时间的优势。对于对方的各种提问,一概逃掉。当然除了逃还有其他后续动作的配合,一味的逃怎么能算短打。

第二部分,打

用途:推回去

常用语:

11.您方从一辩到三辩都没有给出论证

10.是不是不能通过……来论证……

9.我不知道这个论证能说明什么

8.这不能证明您方观点啊

7.您方要论证的是……而不是……

6.那推论能推出什么呢?

5.请教您两者因果关系在哪里?

4.您给我举出一个例子……

3.什么叫……麻烦您解释一下

2.那请您告诉大家……

1.为什么……您论证一下

评述:这一套打法的核心在于“为什么”。对方的所有推论、事例、数据等等都可以质疑“为什么”,从而轻松地推回去。

对方提出观点,负有举证责任。而其往往在抛问题、举例子的时候,简单化,省略了中间复杂的推论过程;片面化,举极端的例子以偏概全等等。这些都成为可以质疑的内容。在法庭上,一旦被告对证据质疑,控方律师必须传人证物证出来,接受法官的检查,因为负有举证责任嘛。

辩论场上,逻辑推论往往不严密,很多重要环节模糊化。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在推论时没有排除其他可能就直接得出结论。定义概念标准常常作出主观取舍,存在很大讨论的空间,以此为根基展开的论述当然有漏洞。事例、数据的选取上其实只能证明一个小前提,却拿来证明结论。类比、譬喻有时更加与论题无关。

上述种种,“为什么……请您论证……”对方需要解释的东西很多,直接推回去,自己以逸待劳。对方如果解释,势必花去一定的时间,而且在自由辩的短交锋中,解释的意义不大;对方如果不解释,那么这条论证基本废了,“所以您也无法自圆其说嘛”“所以这不能证明您方观点嘛”,“您方从一辩到三辩都没有为我们论证,说来说去也只是一个有问题的数据,这样的观点又怎么能使人信服呢。”

多问“为什么”,逼对方多负举证责任,说不清楚逻辑必然混乱。所以在准备的时候,仔细检查论点的逻辑链,推论有没有漏洞,如果有的话想好应对方法,不至于被动。

用途:接问题驳

常用语:

11.……就代表……吗?

10.这不代表……也不代表……

9. ……不等于……嘛

8.就算是……也会……

7.是不是只有……才……

6.所以您方认为只要……对不对

5.所以说不是……而是……

4.所以没有百分之百只是一部分嘛

3.只是……而已嘛

2.你只告诉我……

1.所以说只是…而不是…

评述:与上文的“为什么”相对应,这组动作的核心在于“所以呢”。顺着对方的逻辑帮他往下推,帮他推出那个错误的结论。

对于公民纳税主要靠道德自律还是法律他律,“因为马克思说过内因决定外因,所以您方充其量只证明了自律决定了他律,什么时候论证过更重要。”A决定了B,其实很像A是B的基础,很难去证明更重要。自律还包括了道德自律和法律自律。况且对于公民纳税而言到底内因是不是道德自律?对于个人而言自律确实是内因,他律是外因;但对公民纳税这个社会行为而言,内因恐怕是完善的税收制度,外因是其他部门的教育监管,根本和自律他律无关。

对方的论证逻辑是按他的想法推论的,但其实和上文说的一样会有多种可能性;你可以要求他进行论证,排除这种可能性;也可以帮他说出这种可能性,让他解释。对方的推论很多时候只能/只是论证一部分,片面偏激。这部分还往往是我们双方都承认的共识,那有什么意义。

对实体书店政府应不应该保护。正方列举大量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房租高、营业面积小、税收高等等,有数据有案例,然后说明政府应该保护。反方很简单,“所以你只是说明了实体书店需要保护,是不是

需要保护政府就应该?”“所以我家旁边的烤鸭店生意不好、经营困难,是不是政府也应该去保护?”“所以政府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减低税率、减少成本、提供补助等等,是不是可以就应该?”“所以我可以帮我方二辩去考试,那是不是就应该去?”

当逻辑链缺少一环时,一旦被打,全线崩溃。政府有没有职能对书店这一产业扶持?

用途:树靶子打

常用语:

12.这是您方逻辑推导的结果啊

11.原来在您眼里

10.对方以为呢……

9.我们能不能说……

8.所以我们看到……

7.如果连…都不算…

6.所以如果今天…

5.如果真的…,那…

4.如果……等于……,那……

3.对方辩友的逻辑很奇怪

2.所以按您的逻辑

1.按照对方同学的观点

评述:既然短打,不能老是简单的推过去推下来地玩太极推手,推了半天进攻还是不够凌厉。要归谬,树起靶子来打。

赛前准备的时候,大致可以猜到对方有哪些论点,一般也不会很多。准备好类比、事例,可以进行一下分类。自由辩对方不管提问什么,属于这个类别里的,绝对不回答他的问题,直接站起来“按照对方观点,……,那母猪也会开飞机了。”坐下。树个靶子,啪,打掉。对方还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只能傻傻说:“母猪当然不会开飞机。”多试几次之后,对方的主要进攻点就会再一次次的被顶回去后,失去火力。

这种树靶子的优势在于打完就走,速度快,来不及反应;生动形象,现场效果好;都是反打,硬顶有压迫感。

比如,网络用语污染了我们的语言,马来亚的立场是丰富。面对对方容易产生混淆的进攻,自由辩很

多次类似树靶子打,堪称经典。

所以说有混淆就是污染语言,我说好辣,到底是形容食物好辣还是前面辣妹好辣,是不是正统语言也在污染我们语言呢?

所以我们要教他在正确的场合使用,不是教他这个语言是污染文化的,好像我说帅,到底是将帅的帅呢,还是你好帅的帅?

总结完全错误,我们发现相声也有错音错字,难道说相声都在污染我们的语言吗?

如果分辨不了对语言本身就是污染的话,那很多种语言,我们只要多学一种语言就会污染,那是不是全世界的语言都在污染呢?

如果混淆等于被污染,那多音多义字也很容易造成混淆,多音多义字污染我们语言吗?

不止多音多义字呢,我们还有英文马来文,写得很像的,是不是语言都在交叉污染呢?

这里只是找出部分树靶子打结构比较完整的,还有很多都灵活运用了,没有一一摘抄。

再举早恋是毒酒的例子,对方强调早恋使得多少多少孩子自杀,使得多少多少孩子承受心理压力,容易崩溃。

推回去:这些自杀的原因都是因为早恋吗,您论证一下?

补刀:所以有很多原因导致自杀嘛,你都归罪早恋,对早恋公平吗?

推下去:所以你只是告诉我有几个人自杀,不是绝大多数人对不对?

补刀:所以早恋只对少数人有毒,是不是它本身就不是毒酒呢?

树靶子打:所以承受心理压力就是毒酒,那期末考试也让我很有压力,是不是考试也是毒酒?

不止考试啊,剩男剩女们每天面临着婚姻的压力,所以婚姻也是毒酒啊。

用途:指出错误

常用语:

12.这好像有悖于我们常识吧。

11.您的板子很重,但是不是打错对象了

呢?

10.这和辩题有什么关系呢?

9.您这是对……的误读

8.对方老是把……弄混淆了

7.您忽略了我们讨论的一个重要前提

6.您会提出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您没有理

解…

5.所以一切都是您对……了解不够

4.对方辩友……存在明显问题

3.我实在不能理解对方同学的逻辑

2.对方辩友的观点很荒谬

1.请不要……

评述:除了上述三种主要的“打”以外,指出对方错误有时也比较直接,不回答就纠错。而且这些话基本很万能,有类似逃的性质,更像纠缠而不是打,压迫感不是特别强。

这几句主要针对对方在定义、常识、前提等犯的明显错误。第一次听到时,一般就善意指出一下,往往是在被盘问的时候。自由辩短交锋就不太客气的直接用上面的招数打回去了,指出对方问题对方可能还不认,打回去了才让他难堪。后面总结的时候可以再拿出来狠狠打一打,不让它有反咬的机会。

第三部分,结

用途:总结对方观点

常用语:

11.您说的很好

10.我听明白了

9.所以您是想告诉大家

8.所以其实对方辩友告诉我

7.您方论证逻辑很简单

6.很简单嘛,您无非是说

5.对方整场比赛都谈一个……问题

4.您反反复复抛例子就是告诉我们

3.您说来说去只是告诉我们

2.对方观点只有一个

1.对方从一辩到四辩无非告诉我们

评述:如果说逃省时间,是基础;打不客气的重拳,是核心;那结就是短打保驾护航的后备。面对如潮进攻,一味逃跑怎么算短打,及时总结对方观点至关重要。

对方强推战场,四五个例子堆过来,基本都是简单带过不回答,可以选择各种方式打回去。看这轮攻击时间差不多了,有一位辩手站起来,帮对方来总结一下他们的所有攻击,说来说去只有一点,很友善的一次性回答。对方从一辩到四辩无非告诉网络用语容易混淆嘛,我们解释的很清楚了,多音多义字、不同语言之间也都会混淆啊,这是污染吗?

一般而言,这轮总结效果是有的,对方对于反打回去的几个例子很难解释。后面再打混淆,那就“您说来说去还是再谈混淆嘛”,两次之后对方羞于再提。猜论比较准,一般不会出现恶意扭曲对方观点,乱扣帽子的情况,对方其实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总结对方观点的目的很简单,归纳进攻、理清思路、集中回应,显得我们有礼貌,向观众表示:不是我们逃问题,是对方老是问无聊的问题,明明已经回答了很多遍,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用途:总结对方提问

常用语:

6.对方不知道,代表……都不知道吗

5.您列举了那么多弊端,有哪个是只

要……就能立竿见影解决问题的

4.那是您方信口雌黄的,现实当中……

3.您方不要危言耸听

2.对方不要这么极端

1.您方举来举去也是哪怕那一个例子

评述:这一部分比较废,既像上面总结对方观点,又像扣个帽子逃问题,也很少有队伍用,这几句常用语“危言耸听”、“极端”、“一个例子”、“信口雌黄”基本就是说完就逃跑,问自己的内容。观众也不大可能觉得是危言耸听,效果不大。

用途:总结我方观点

常用语:

10.我方承认…但请您注意一点…

9.对方辩友您说的都对,但是不是…

8.在…问题上我们没有争议,您说的我们

都承认,但我们来看看…

7.其实今天我们争论的焦点是……

6.其实对方辩友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5.前面我们达成两点共识

4.我们不是已经达成共识了吗

3.很高兴与对方同学达成一致…

2.所以对方辩友也承认了…

1.所以您也看到了

评述:总结对方和总结我方是短打保驾护航的关键,一个能在场上及时准时总结的辩手无疑具有极强的大局观和节奏感,带动着这个战局的发展。总结对方的观点,能发挥短打以攻代守的优势;总结我方观点,则更类似于推战场步步为营。

短打少揽举证责任,但不是不揽。己方好不容易通过拆解对方逻辑,抢到一个优势点,打掉对方一个重要论据其实也是对己方的证明。攻势霹雳巴拉凌厉的很,这时有个人站出来夯实基础,把战利品确定一下,对节奏的把控很有帮助。前面已经有的战果,可以拿来用,比如对于大众传媒的自律性问题,已经打掉了,之后当然不必再理对方的无聊问题,“对方辩友您已经承认了传媒具有自律意识”。节省了大量纠缠的时间。

同样的,大胆承认对方的某些进攻,“在……问题上我们没有争议”,这样也能明确自己立场,不和对方过多纠缠无聊问题。比如实体书店政府保护的问题,“对,我方也认同政府可以做很多事,减免税收、降低成本,但可以就等于应该吗?”完全没有必要和对方纠缠政府的能力问题,本来就是嘛,直接承认,进而进攻为什么应该。

第四部分,其他不属于短打特有的技巧

用途:回答强调

常用语:

8.我方从来不否认……

7.我们告诉对方同学的是……

6.还是那句话

5.我再一次回答这个问题

4.回应您

3.所以我方的回答您根本不看

2.对于这个问题我在立论里解释得清清楚

1.这问题我方已经回答过了

评述:由于存在死缠烂打的情况,适当强调也是有必要的。但不需要较真,回答过一次了后面也不需要反复解释,反而显得理亏。搭一句以后继续自己的进攻。

用途:追问

常用语:

15.您看不到没有关系,那是不是看不到就不存在了呢

14.对方同学侃侃而谈但从来没有正面回答,我换个问题来问

13.其实您再三回避无非是想逃避一些事实

12.我们举出…和…的例子,你都没有正面回答

11.一直再问您方,您方不回答,那我们一点点仔细来看

10.您从来没有论证自己的观点

9.我刚才已经问过您了

8.我们来讨论问题,可是您却始终不敢正面告诉大家

7.对方辩友不要急

6.我方先提的问题您好歹先回答一下嘛

5.简单的问题需要简单的答案

4.所以……的问题你不看

3.刚才这个问题很关键,请你务必正面告诉大家

2.对方辩友始终避而不答

1.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方一辩的问题

评述:果然追问套路博大精深,其实都挺猥琐。有进攻自然会有追问,几个归谬当然也需要逼对方给出合理的解释,所以追问也是增进配合,发起如潮攻势所必须的。

用途:防栽赃

常用语:

11.您又乱扣帽子,我何时有这个意思呢

10.您从来不听我方说什么,只顾着强推战场,在最后几秒钟把

您的论点说完

9.我们的答案和你的答案不一样就说我们从来没有给出过答案

8.这并妨碍我方的观点啊

7.您说我没有回答问题,是您把…理解得太狭隘了

6.为什么我们没有说过的话,对方说我方说过了呢

5.是您方二辩误解我们

4.您不要急着来给我们扣帽子

3.我方没有这么论证过

2.我方从来不是这个逻辑

1.我方从来没有说过,您方的归谬太荒谬了吧

评述:有追有逃有栽赃,当然也有防栽赃。人在江湖飘,流着点心眼防流氓是必须的。特别是攻辩小结和总结陈词,最有必要把栽赃的东西给扔掉,同时从辩论的意义、辩论的本质等宏观课题上恶心对方。

用途:扯

常用语:

6.您如果要想问我一个问题,我要正面的回答您的话,

我们都得有个共同且正确的前提吧,如果您前提有点误区

的话,我是不是应该指出,让您纠正一下呢

5.如果您给我30秒的时间,我只能用一个形容词回答

的话,我怎么能把我的意思表达清楚,怎么能纠正您前提

的错误呢

4.对方同学您反复问我们,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待会

儿请您告诉我

3.对方辩友请让我说完好吗?

2.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是讨论…好不好

1.对于这个辨证的命题,我们怎么能用简单的是或者

不是来判断呢

评述:在被盘问过程中,存在一部分人扯,我其实是比较反感的。说了有时候等于没说,但拖住节奏、浪费时间也未尝不可。自由辩短打是不存在这种战术的了。

五、当强推遇到短打

本文写到这儿,基本接近尾声。强推揽举证责任,扩大局部优势至胜势的局面。短打则在立场不利,没有太多事实佐证的情况下,逃问题、总结回答抵挡强推的例子攻势,再从逻辑层面拆解,打破对方的主线。

作为一种类似于空手套白狼的战术,一个乞丐能够战胜一个富翁,必然赢在乞丐够熟练够用心、富翁够呆板够大意。一方在优势立场上强推输给短打就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对于成熟的队伍而言,基本上能够两种技巧灵活运用,重强推者偶尔也能加快节奏;重短打者对一些核心观点也能步步追击。

短打缺少己方的论证,其实不然。在前面逃、打、结好几个回合以后,高效率的攻防在最后往往能够省出近40秒左右的时间。迎来了短打真正的春天,可以叫鞭尸,也可以叫缺席审判。2001年马来亚国辩半决赛四位辩手居然鞭了整整3轮,共13个回合;决赛对武大也鞭了5个回合;2010年马来亚国辩半决赛也鞭了5个回合。

正是这大把的时间,才是短打的最大优势。可以救伤员、杀敌人、树大旗等等。毕竟能在紧张的交锋中挤出时间来,这多么可贵。

而且我们看到……

还不止……

不但如此……

自辩论文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 任课教师 专业、年级 研究生 成绩

技术的高度发展引发技术工程 摘要:现代技术已经远远的超越了它的简洁含义!已经演绎成为复杂的全方位的多种学科技术工程!含义将更加复杂。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关键词:现代技术;发展;技术工程;自然科学; 在对技术的本质做出了说明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技术的概念。什么是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技术,但是要真的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那么简单。对于技术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起点。给一个现象下定义,无非就是给出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对内涵的揭示就是要把握其本质,对外延的概括就是要界定其范围。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技术现象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此的纷繁复杂。而关于技术的历史却又是那么的浩繁,在这个背景下,要想给技术概括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高度概括和抽象的定义,就会陷入困境。但是,这个问题又是如此的重要以致于所有的研究者都无法回避。所以在技术哲学中,还是给出过很多的各式各样的定义或类似定义的东西。陈昌曙先生在《论技术》一书中说:对技术做整体考察的人们中间,似乎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技术定义。技术定义上的严重分歧,一方面反映了技术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技术现象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继续发展。在众多的分歧中,我们粗略分为广义地和狭义的界定。 狭义的技术界定认为: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这种界定是比较明确的。把技术仅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在人工自然界的范围内。但是,这样就会必然的忽略一些非人工自然的技术形态。比如管理技术、语言分析技术、心理分析技术、社会调查技术等技术形态。而这些技术现象对于当今的社会同样是十分广泛和重要的。同时,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技术是主体智慧的凝聚和外化的结果。狭义的界定只关注物化的技术形态而把主体智能排除在外了。这样来看,显然是片面的,没有深刻把握住技术本质的。广义的技术界

辩论赛总结陈词

四辩的总结陈词首先肯定是致谢和问好“谢谢主持,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晚上好”(在你发言之前肯定会有主持介绍说最后有请反方四辩做总结陈词,所以要先谢谢他,显得有风度。最好在说的时候面带微笑向主持15°鞠躬)接着简单剖析辩题“今天很荣幸和正方辩友在这里交流关于追星利与弊的问题,我方观点是“追星弊大于利”(这里一定要吐字清楚有力,“弊”的音调可以稍微高一点)。请注意,我方一直强调的是追星有弊有利,但是总体来说弊大于利,而不是全然否定追星有利这一面的存在,正方辩友一直强调追星有利处,不知道是否有点有失偏颇呢?”接着可以说一些正方在辩论中的失误点或者对正方的总结陈词予以反驳这个要随机应变。做好笔记。反方四辩的好处就是是全场最后一个发言,就算你说正方如何他也没机会反驳了,所以总结陈词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若是正方在攻辩时没有正面回答你们的问题,也可以在这里再次强调“在攻辩时正方还未回答我方**的问题,不知道是否是想逃避什么呢?” 接着是强调你方的论点“我方认为追星弊大于利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这里就要看你们的反方论点在哪里,要结合之前一、二、三辩的内容,并且加以提炼和强调比如追星让人过度关注明星而忽略了学业啊,比如追星导致模仿明星的穿着打扮而使家庭负担加重啊等等,还可以掰点数据出来比如“根据教育部统计,在学习不好的学生里,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中学生有追星的经历”这种数据,正方不可能去查的,就算查到了辩论会也结束了,中国人就是相信统计的东西。最后再给加强语气,渲染一下气氛,“同学们,当你们还在研究周杰伦的新发型的时候,某某已经在思考%%%啦!”做个希望什么的,就可以结束了。要注意的是发言时间,写好稿子后自己读读,看看多久,正式辩论的时候肯定会语速放快的,把握好节奏。

辩论赛总结陈词模板

辩论赛总结陈词模板 导读:本文是关于辩论赛总结陈词模板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范文一: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模板】 四辩总结陈词,既是对本方观点的再一次申述、总结,又是一个最终的升华、点睛。 写好总结陈词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与其他选手全面分析、讨论辩题,了解其他辩手的观点。 2、全体辩手根据辩题和讨论情况,制定一个总体的功防策略,每个人负责一个或者几个重点问题。 3、四辩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要照顾本方观点,同时加以升华。 4、四辩的总结陈词,在比赛前可以根据辩题的情况事先写好,但是在比赛中,应当根据对方的实际辩论情况,随机应变加以修改,争取做到在最后陈述时:既顾及、重申本方观点,又弥补对方再辩论过程中对本方的攻击,同时还能起到攻击对方弱点、再次全面揭示对方缺陷的作用。 关键是第四点,如果做好了,可以说是一石三鸟。这就要有较强的总结概括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当然,事前对变体的认真分析认真准备也是很重要的。 【范文二:反方辩论赛总结陈词】 各位评委,各位辩友,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反方作最后的陈词。刚才,双方辩友都围绕各自的主题展开了精彩激烈的辩论,但是在正方辩友的辩论中我方有两点感受: 1、正方观点过于理想主义。正方辩友列举了一系列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未及时施行救助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但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现状,没有考虑基层政府的财力状况和强行救助所带来的后果和风险。 2、错误地理解了我方本意。我们双方的辩题中都有实行救助四个字,所不同的是实行救助的定语“应强行”和“不应强行”,正方错误地将我方不应强行施以救助的概念偷换成了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不施以救助,由于概念性的错误,使得对方的辩论显得南辕北辙。 反观我方,观念已经极为清楚,即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应该施以救助,但不能强行施以救助。这不是否认人性的关怀,而是立足于现实的考虑。在这一点上,我方已经在法律层面和实际层面都占有了先机。 在此我想简要总结一下我方观点: 一、强行救助缺乏法律依据。孙志刚事件发生以后,2003年,国务院推出了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办法。标志着彻底废除了原来的强制救助收容遣送回原籍的救助制度,开始实施对流浪乞讨人员自愿救助制度,这是一个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重大历史进步。试想,如果再确定一个强制救助的制度,谁能知道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每一次强制是否都真的是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已经成年的孙志刚

Essay四大类型及写作技巧

1. 辩论文 Argument essay: Title: Purpose: Asks the question, describes the issue or dilemma Description: Contains key words about content and process. Introduction: Purpose: Includes a statement of position (or main thesis) Description: This introduces the issue to be discussed and gives essentia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t focuses on and perhaps defines the key words and gives a list or a route map of what is to follow. Main body: Purpose: Presents a case or argument Description: Each new main point should have its own paragraph. You should us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arguments you make in this section, referencing your sources appropriately. Conclusions: Purpose: Reinforcement of the statement of position Description: This sums up how the points in the body of the essay have made a case for your answer to the question. It should include a reference to the wording of the title. 2. 议论文 Discussion essay: Title: Purpose: Asks the question, describes the areas or issues to be discussed Description: Contains key words about content and process. Introduction: Purpose: The issues under discussion are spelt out Description: This introduces the issues to be discussed and gives essentia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t focuses on and perhaps defines the key words and gives a list or a route map of what is to follow. Main body: Purpos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Description: You should use evidence to support and challenge the issues you cover in this section, referencing your sources appropriately. You can either deal with all of the supporting and all of the challenging evidence separately or you can take each issue in turn and compare the the supporting and challenging evidence.

辩论赛总结陈词范文大全

辩论赛总结陈词范文大全 辩论赛总结陈词怎么写?来看看范文吧,下面是搜集的辩论赛总结陈词范文,欢迎阅读。 各位评委,各位辩友,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反方作最后的陈词。刚才,双方辩友都围绕各自的主题展开了精彩激烈的辩论,但是在正方辩友的辩论中我方有两点感受: 1、正方观点过于理想主义。正方辩友列举了一系列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未及时施行救助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但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现状,没有考虑基层政府的财力状况和强行救助所带来的后果和风险。 2、错误地理解了我方本意。我们双方的辩题中都有实行救助四个字,所不同的是实行救助的定语“应强行”和“不应强行”,正方错误地将我方不应强行施以救助的概念偷换成了对流浪乞讨的未成 年人不施以救助,由于概念性的错误,使得对方的辩论显得南辕北辙。 反观我方,观念已经极为清楚,即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应该施以救助,但不能强行施以救助。这不是否认人性的关怀,而是立足于现实的考虑。在这一点上,我方已经在法律层面和实际层面都占有了先机。 在此我想简要总结一下我方观点: 一、强行救助缺乏法律依据。孙志刚事件发生以后,xx年,国务院推出了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办法。标志着彻底废除了原来

的强制救助收容遣送回原籍的救助制度,开始实施对流浪乞讨人员自愿救助制度,这是一个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重大历史进步。试想,如果再确定一个强制救助的制度,谁能知道对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每一次强制是否都真的是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已经成年的孙志刚尚且死于强制救助的制度,谁能保证未成年的孙志刚能在强制救助中能幸免于难?我方认为强制性救助制度是非常可怕的制度设计。 二、强行救助缺乏财力支撑。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救助是需要强大的财力保障的,无论是解决这些孩子的衣、食、住、行,还是管理、教育、医疗、遣送都需要钱,而现在基层政府的财力状况我们乡镇长班的学员最清楚,就是一个入不敷出的吃饭财政,乡镇政府仅用21%的财力却供养了占71%的财政 供养人口,即使自愿的救助都显得力不从心,更不敢奢谈强行施以救助。虽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总得先有玫瑰呀。 三、强行救助放大了政府的责任风险。追述过往,政府曾经做 过很多强行的事情,比如强行结扎,强行人流,强行拆迁等等,为此政府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其中包括金钱和威信,如果对流浪儿童再强行救助,流浪儿童的监护责任也就自然地转移到了政府身上,如果在监护期间再出现一个未成年的孙志刚事件,试问现在政府还有多少金钱和威信可以随意挥霍?中国人口多,发展的积怨大,任何一起未成 年的孙志刚事件都完全有可能酿成类似于“瓮安事件”的群体性事件! 四、强行救助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强行是强制的同义词,我 认为所有的强制都应该是针对一种非法行为,比如控制流浪儿童的犯

辩论式议论文

辩论式议论文 模版1 Some people believe (argue, recognize, think) that 观点1. But other people take an opposite side. They firmly believe that 观点2. As for me, I agree to the former/latter idea. There are a dozen of reasons behind my belief. First of all, 论据1. More importantly, 论据2. Most important of all, 论据3. In summary, 总结观点. As a college student, I am supposed to 表决心. 或From above, we can predict that 预测. 模版2 People hold different views about X. Some people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观点1, while others point out that 观点2.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former/latter opinion holds more weight. For one thing, 论据1. For another, 论据2. Last but not the least, 论据3. To conclude, 总结观点. As a college student, I am supposed to 表决心. 或From above, we can predict that 预测. 模版3 There is no consensus of opinions among people about X(争论的焦点). Some people are of the view that 观点1, while others take an opposite side, firmly believing that 观点2.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former/latter notion is preferable in many senses. The reasons are obvious. First of all, 论据1. Furthermore, 论据2. Among all of the supporting evidences, one is the strongest. That is, 论据3. A natural conclusion from the above discussion is that总结观点. As a college student, I am supposed to 表决心. 或From above, we can predict that 预测. 图表式作文 It is obvious in the graphic/table that the rate/number/amount of Y has undergone dramatic changes. It has gone up/grown/fallen/dropped considerably in recent years (as X varies). At the point of X1, Y reaches its peak value of …(多少). What is the reason for this change? Mainly there are … (多少) reasons behind the situation reflected in the graphic/table. First of all, …(第一个原因). More importantly, …(第二个原因). Most important of all, …(第三个原因). From the above discussions, we have enough reason to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near future. The trend described in the graphic/table will continue for quite a long time (if necessary measures are not taken括号里的使用于那些不太好的变化趋势). 提纲式作文 1.对立观点式 A.有人认为X 是好事,赞成X,为什么? B.有人认为X 是坏事,反对X,为什么? C.我的看法。 Some people are in favor of the idea of doing X. They point out the fact that 支持X 的第一个原因。They also argue that 支持X 的另一个原因。

辩论赛总结陈词大全_礼仪

辩论赛总结陈词大全 一场辩论赛,特别是在双方实力相当时,一份出色的总结陈词往往能奠定最后的胜利。下面是橙子搜集整理的辩论赛总结陈词大全,欢迎阅读。 辩论赛总结陈词范文谢谢主席,大家好! 我想很诚恳的告诉大家,今天我陈词中很多资料都是来自人肉搜索,不得不感谢现代搜索工具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乃至于这个辩题、这场辩论的出现,都说明了网民的整体理性在发挥作用,将迷途的网民们向好的方向引导,这难道不是利大于弊的一个极好表现吗?对方辩友雄辩的口才、诚恳的风度确实非常感人,但细细想来,这似乎并没有遮盖住他们立论上的某些偏误。 首先对方辩友是以点盖面,以偏盖全,将人肉搜索的定义缩小缩小再缩小,可谓是一叶障目。我方一辩从一开始就很清楚的告诉对方辩友什么是人肉搜索,而不是搜索人肉。(简单事例) 其次对方辩友今天一再提到一些负面的人肉搜索案例,似乎就想因此断定人肉搜索就是坏的。可是我方一再明确的告诉大家,有光必有影,也许你不喜欢影的黑暗,那么我们是应该干脆把灯关掉还是开更多的灯让影淡化呢? 再次对方今天一直纠结于以暴制暴的问题,为什么对方辩友可以一句一句如数家珍的道出人肉搜索的各大事例?不正是因为,这些事1 / 4

例因其特殊性与特别性而走红了吗?对方辩友拿这些走红了的不妥事件来说,是否有失偏颇呢? (以上均为假设性问题,且措辞有待商榷) 那么分析过对方的误区,我将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 我们已经很清楚的告诉对方辩友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肉搜索,其搜索对象又是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事实上准确的说,人肉搜索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网络互动的形式。 人肉搜索有利用净化社会风气,方便草根监督。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进入自由表达的“民主时代”,崇尚良好的道德风尚,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虐猫事件”、“华南虎事件”、“辽宁女事件”、“猥亵门事件”均是网民自发揭露丑恶,还原事实真相的典型案例,其中的大部分事件当事人没有触犯法律,但却受到了整个社会的谴责。好人被“人肉搜索”,会让更多人去关注人间的真善美,鼓励更多人去行善。而坏人被“人肉搜索”,至少会对一些本想做坏事的人形成威慑力,毕竟千夫所指的滋味谁也受不了。于是“人肉搜索”在客观上便形成了一种看不见的道德压力,或许可以督促人们进行自律,远离恶行。 网络知识共享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可以说互联网最完美地体现了这一前景。人肉搜索引擎是一场充分发动群众互联网的革命,使团结互助美德发扬光大.每天它都在默默地为网友排忧解难回答问题,无形中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潜移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若没有人2 / 4

苏格拉底的申辩论文

苏格拉底的申辩 【摘要】我们已经度过了生命最初的二十多个年华,我们正在步 入人生中最绚烂的青年时期,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 初步形成或者正在形成。对于怎样看待自己,怎样正确的把握自己,我们却知之甚少,也从未认真踹度过。读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蔡月华混合0801 0800000118 【正文】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于公元前399年70岁时被判 处死刑。据记载,他是一个大好人,是各种美德的典范:智慧、谦逊、节制、勇敢、正义、公正守法、不贪财等等。可是,在雅典这 样一个民主制的国家里,他为什么会被判处死刑呢?柏拉图的著作《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的就是他在法庭上的辩词,这些辩词说 明了他被判处死刑的前因后果,并且集中的表达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他说:尽管我并不以为我们人中间有谁知道什么真正美、真正好的东西,可我还是比他好一点,因为他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而 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 他运用了简单的逻辑证明了一个在今天看来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没 有谁是最智慧的。首先,他让神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比他更智慧了。 所以他就是当时人当中最智慧的了。然后,出于对自己的不够智慧 这一事实的自知之明,他找到了一个政界受敬仰的人士,他指出, 如果神是对的,那么他就是最智慧的人,于是人们常常信奉的那些 所谓的最智慧的人就不是真正最只会的人了;反之,如果人们一贯 信以为真的那个政客是最智慧的,那么神就是不对的,除非神在撒谎,而神撒谎与本性不合。这就犯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要么神 是错的,要么人们心中认为最聪明的人不是最聪明的。

苏格拉底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我想,他是要求我们认识自己,同时客观的去看待神灵,打破习惯性的思维,不要盲目的 给别人带上万能的光环。 其实,苏格拉底被控告的原因在于:亵渎旧的神灵,创立新的神;蛊惑青年,教唆他们反对他们的父亲。本质上,哪怕是法律上,他 的这些罪名都是不成立的。因为从头到尾他只是在与各种各样的人 谈话,考问他们的智慧,启发思考,并没有创立新神和教唆青年的 动机。 但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他的思想确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教育人们要认识自己,要确立独立思考的原则。而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对 于其他任何人的看法都要抱着换衣的态度,只相信经过自己头脑认 为真的东西。那么,理所当然的,旧的神与父亲的权威,都是应该 被怀疑的对象。实践证明,青年人听了苏格拉底的谈话以后,往往 就不那么驯顺了。 我想,苏格拉底其实只是在起一个推动者的作用,因为本质上,思 考的还是人们自己,并且人们有权利接受苏格拉底的教化,最佳的 结果是人们在自己仔细思考后接受苏格拉底的思想。我们需要认识 自己,需要知道人应当怎样活着,是盲目的活着还是自觉地活着, 是浑浑噩噩的活着还是时常反思,时常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 个自觉的人。 苏格拉底为什么一定要指出这个问题呢,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他询问了很多人,上至官员,下 至工匠,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是无所不知的,而实际上他们只对 自己所熟悉的行业有精确的知识,对于其他的只是则不知其所以然,是没有经过追问的。然而他们却已不知为知。所以苏格拉底得出: 只有知道自己的无知的人才是聪明的人。因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 无知,才会谦虚而不自大,才会去进行思考、求知,进而知道自己

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完整版

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学大家好: 很高兴与对方辩友进行这场友谊辩论赛,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我方进行总结陈词。 首先,由我进一步阐述我方的论点,我方并不否认大众传媒中有小部分的人弄虚作假,制造谣言,但这并不会影响大众传媒给我们带来真相,也不会因此而扩大真相与公众间的距离。在开篇立论时我方一辩就大众传媒动机和能力等方面来看,大众传媒确确实实拉近了公众与真相的距离。 我方已经从:产生、运转和最终输出的结果,三个层次告诉大家,大众传媒的发展史,就是大众传媒适应传媒客观规律,更好的满足大众需求的历史。大众传播的信息,正在从视角单一走向多元,从混乱走向专业,从平面走向立体。细节更加充足,挖掘更加深刻,得到的反馈更加及时,这,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众媒体。事实上,当信息分类越详实,证据越充足,视角越多元的时候,我们的分析比较也就越有价值,使得我们更可能接近事情的真相。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大众传媒缩短了我们和真相的距离。 纵观整场辩论赛,我方一不小心攥住了对方辩友的大问题,但由于时间有限,下面我就 只列举其中较为严重的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1,定义的问题: 2,偷换概念:没有把握这场辩论赛的重心 3,以偏概全:对方以偏概全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 4,恶意逃避:对方反复对XX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呢? 5, 断章取义 6,颠倒对象 真相不是非黑即白,我们每个人也不是全知全能。因此,探求真相的意义不应该仅仅是一 个结果,更应该是我们探求的过程。在探求真相的过程中,是我们对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比 较,努力还原出最接近真相的事实。所以我们今天评价这个辩题,其实就是在探讨大众传媒到底 有没有为我们在探求真相的过程中提供起到帮助。今天追求的其实并不是真的求一个答案,就像 辩论一样,这是一个论证过程胜过结果的事。这种过程才是逼近真相的过程,而并非结论本身, 现在,现在大众传媒还在发展,任何发展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存在着不足。我们今天讨论这个辩题的意义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大众传媒?我们应该肯定他,还是否定他?我们是推他一把还是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们是应该给新闻更多的管制?还是多给各阶层表达声音的机会?一个求真的社会应当是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应当是鼓励不同的声音的社会。今天中国想要真正变成一个公开透明,就必须充分发展大众传媒,使大众传媒成为大众自己的传媒!谢谢大家!

辩论论文

辩论论文 辩论的本意是辩难论说,是就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展开争论。在中国,辩论的历史十分悠久,起码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到了魏晋,玄学家开始讲究辩论的风度,常常是辩者幅巾奋袖,谈辞如云;听者或捧手叹息,或抚掌大笑,或一坐欢然。自此以后,能以达观的心态参与辩论的文士代有其人,并逐渐形成了民族文化中的一种良好传统。 高中的时候参加过好几次,一直都是做二辩和三辩,我就说辩论赛的经历吧。辩论赛最重要的就是淡定,其实你外表很镇定就打破了对方的气场,这也是一种攻略。辩论赛很多时候赢得就是气势。刚拿到辩题的时候你先自己想想,然后查查资料,可以上网查类似的辩题,看看人家怎么辩,从中提取你需要的,认为最能站住脚的东西。把观点逐个列出,然后再与我们的组员讨论。查资料的时候组员间要分开查,避免观点重复,希望能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也要从对方辩友的角度思考,把他们的观点逐条列出,分析后逐一反驳。也要想想自己该如何陈述,反复推敲,不要让对方找到破绽,如果有该如何绕回来。你也可以就着这个思路,挖个坑,让其跳进去,表面好像被抓住了破绽,但是实际你是引他入死穴,这就靠你们灵活的运用了。最最主要的就是一定要有信心 作者父亲送给她一个珍贵的羚羊木雕,她把木雕作为礼物送给了她很有义气好朋友,好朋友送给她一把小藏刀。但作者妈妈发现木雕不见了,就问作者,作者说她送给了朋友。作者的妈妈逼她要回木雕,她迫于无奈去找朋友要换回木雕,朋友的妈妈知道后让那个朋友把木雕换给了她,她也把小藏刀还给了朋友。她以为朋友会生气,但在她回家的路上,朋友追过来,把小藏刀再次送给她,说,你拿着,咱们还是好朋友。作者很感动,但觉得自己的父母不理解她,很沮丧。 整体把握 本文说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子女的行为遭到父母反对,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处于弱势地位,当然只得被迫服从,但是子女的心理受了伤害,子女与父母的感情多少要受点影响。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子女靠父母培养。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不如怪自己事前没有讲清楚。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面去看,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展摆在第一位而谓之享受过程时,实际上已经将目标的结果事先确定了。正如人的认识是由感性到理性的逐步提高一样,其过程只是结果的条件因素。也就是说,根据自身的条件因素来确定目标和结果后,才会产生同时去注重和享受发展过程的态度。所以,在任何事物中,结果是第一位,过程是第二位。

辩论赛正方总结陈词

亲爱的评委、同学们: 你们好。 关于科学技术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这个话题,在发表我的观点之前,我想先做个对比在古代,人们迷信鬼神,认为人的一生是天定的,生老病死是天来掌控的; 在现代,人们通过科技的发展,证明了迷信思想是不可取的,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这样才换来了反方在这里和我们同台竞技的机会! 在古代,许多人得了重病,大夫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痛苦地死去; 可现在,通过科技的发展,大部分疑难杂症已能成功治愈,而你我也能因此享受四世同堂的幸福。 在古代,通迅十分不方便,甚至家中有人去世,远在它乡的游子要等一个多月才会知道,而因此内疚一生! 可如今,通迅已变得十分快捷、便利。手机、电视、报纸、电子邮件等,现已成为拉近人与人距离的一种新方式,甚至有人因此而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 以上所举的例子,只是科技发展为人类造福事例的冰山一角。科技发展得如此迅速是古代人想都不敢想的。为什么电视上、报纸上,几乎天天说要提倡科技发展,因为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圆的?是科技的发达;通迅的便捷是什么造成的?也是科技的发达;身患重病的人为什厶能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还是科技的发达!如果说科技的发展是错误的,那么,伽利略、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发明家、科学家,为什么要将自己宝贵的一生献给科学?为什么要将那么多宝贵的时间用在一个魔鬼的身上呢?难道他们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吗?有谁认为他们的死毫无价值,又有谁认为他们为科学献身是毫无意义的呢? 科技的发展当然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本来这些影响应是很小的,也是可以通过科技来修补的,可有人却把这些负面影响放大。如果人类能自觉正确的使用火药,难道还会有人将战争归咎于无辜的火药吗?如果人类能够可持续的利用自然资源,合理运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难到会有严重的环境污染吗?当你我都没有食物充饥时,难道你还会坚强的对我说转基因食品不能吃吗?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事情正在上演,而有些人不但不自省,反而一味的把责任指向“科技”,熟不知天使般的科技只是被少数魔鬼的人类利用罢了!用刀杀人,罪不在刀,而在人也!! 我不禁想问:当有人一身科技装备,穿着科技制造的华丽衣服充满着现代气息却在大肆宣传科技是魔鬼时,难道你们还会相信他们的言论吗?

学科论文常见的写作形式和体裁

学科论文写作形式和体裁 学科写作目标和能力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们既不是一般化的写作能力目标,更不是单一英语学科中写作能力的复制和移植,而是具有学科特征的专门化的写作能力要求,因此各学科领域的写作形式和体裁要求各不相同。以下是比较常见的几种写作形式和体裁: 一、叙事(Recount)。叙事文是对发生在过去事件的描述,是回顾过去一系列事件,并按照发生的顺序写作的体裁形式,目的在于向读者描述发生了什么和什么时候发生。具体形式体现为英语、历史和科学学科里的新闻报道、电视采访、目击证词、演讲、信件和人物传记等。 叙事文的结构主要包括故事要素和事件经过两部分。故事要素一般在叙事的起始部分,告诉读者谁、什么、哪儿和何时等基本要素。事件经过是叙事的主体,按照发生的前后顺序,描述事件的发生经过。在叙事中,过去式是常用的时态,能将已经发生的事件以流水的形式呈现出来。绝大多数词汇是陈述性词汇,客观和真实地陈述所发生的过程。 二、说明(explanation)。说明文主要是解释事情如何和为何发生,常常是步骤的描述而不是事件的陈述,目的在于让读者了解事情的每一个步骤并知道理由。它们广泛应用在各种学科之中,如地理和科学中的自然世界、历史和体育中的人类和个人世界、英语中的情节和角色分析、视觉艺术中技术效果如何实现、工艺课中设施设备如何运用等。

说明文一般从现象描述开始,锁定所要说明的对象,之后解释现象是怎么发生的,说明现象的起因、发展和变化,这是说明文整个篇幅的主干。说明文的词汇基本上以专用名词、术语和抽象词为主,抽象词一般是主要概念词,在写作时应将动作过程联系起来。与此同时,说明文的语言特征是泛化的、普遍的,而不是具体的、个人的。所用的时态常是一般现在时,能给予读者不受时间限制和永不改变的感觉。 三、辩论(Discussion)。辩论文是展示给读者不同的观点,如赞成或反对、积极或消极、好处或坏处等正反两面,然后权衡、分析和综合,并展现个人观点。常见的形式是辩论稿、给编辑的信、新闻报道、论文和时事访谈。 写作辩论文一般会有三步,首先是说明将要讨论的主题,包含了关于这个主题的问题、作者的观点或者定义、背景及概述;其次是辩论文的关键和核心,主要是赞成的观点和理由,以及反对的观点和理由;最后就是总结辩题并给予个人观点。辩论文的语言特征非常明显,具有结构和意义双重功能,将个人的观点和立场清晰地表达出来。说理性论文强调作者一定要顾及不同的观点,然后理性、逻辑地一一分析观点背后的理由,从而证明观点,架构逻辑。 四、故事(Narrative)。在语言特征上,故事文和叙事文有点相似。两者区别在于叙事文侧重于重现过去发生的事件,故事文是基于事件矛盾、焦点和问题解决的层进展现,并需要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而且,故事文的内在结构比叙事文更复杂,包括背景渲染、情节起伏变化、角色的反应和感受、矛盾的激发和解决。此种体裁在英语

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x

辩论赛四辩陈词格式:(注意:时间为4分钟) 四辩总结陈词,既是对本方观点的再一次申述、总结,又是一个最终的升华、点睛。写好总结陈词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与其他选手全面分析、讨论辩题,了解其他辩手的观点 2、全体辩手根据辩题和讨论情况,制定一个总体的功防策略,每个人负责一个或者几个重点问题。 3、四辩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要照顾本方观点,同时加以升华。 4、四辩的总结陈词,在比赛前可以根据辩题的情况事先写好,但是在比赛中,应当根 据对方的实际辩论情况,随机应变加以修改,争取做到在最后陈述时:既顾及、重申本 方观点,又弥补对方再辩论过程中对本方的攻击,同时还能起到攻击对方弱点、再次全 面揭示对方缺陷 的作用。 纠错+解释辩题+阐述观点+在本观点的角度,遥想,升华辩题 例子1 总结陈词(人类社会应当重利轻义) 谢谢主席,大家好。 听了对方辩友的慷慨激昂的陈词,我终于发现,不管是对方辩友还是我方, 还是全场的在座的各位,我们都同样心怀着对社会进步,对人类幸福的美好追求, 正因为如此,我方才深深感到为了我们这一共同的追求我方必须让大家看到,利 与义于人类社会的本质意义何在? 在逻辑本质上,义是为了实现利而产生的道德准则,因此利才是基础的根本 的,义是相对的非根本的;利是社会发展的不变源动力,而义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现代的男女平等观念难以成为古代的义,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也难以完全

被东方接纳一一因此今天我们说重利轻义,就是要更重视对义的出发落脚点利这一实质的把握,而非对义这一形式的固执。 而今天对方辩友在逻辑上犯的主要错误则是对利的片面解读,他们似乎认为 纸醉金迷是利,而享受生活不是利,私欲满足是利,而社会繁荣不是利,苟且偷生是利,而民族兴旺不是利,正是由于对方的这种偏见,把得小我之小利损大我之大利的行为说成了是重利轻义,却没有看见,我们心中的是非观、善恶念,都是基于人类共同利益这一基础。所以那千千万万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士,给他们力量让他们一往无前的绝不是一句义的空谈,而是义背后亿万国民的实实在在的生命与幸福。 而即使我们真的对这个根本真理视而不见,像对方一样用纯粹实用主义的态度去看待这一问题,仍可以看到重利轻义应是社会的选择。 义本应是人类的一种自律,而非异化了的一种他律,这种自律正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共同幸福。但纵观历史,我们却常常看到人们由于对义的执念阻碍了社会进步一一人们曾以为天经地义的君君臣臣的封建伦常却大大阻碍中国在近代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宗教道义桎梏了人们的思想,文革时代的错误的道德价值观让我们失去了十年的大好发展机会,西方社会对市场绝对自由的固执信念带来了一轮轮的金融海啸。而当今社会泛滥的背离大众根本利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本位主义,本质上因为义脱离社会诉求而产生缺位,所以唯有通过重利轻义的态度使义回归到利的本源,义才能实现自身价值造福社会。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或许真理本身并不美丽,但它却是一切真善美的源头。人类有着追求崇高接近绝对的本能欲望,所以或许我们早已习惯

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

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正方个人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 -正方个人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谢谢主席: 对方辩友是嘈嘈切切错杂谈,大错小错落一盘,浮云岂能遮望眼,且听我等慢细言。 第一比较性辨题,两者谈更,前提是已经承认两者皆重要,对方只谈其一,不重比较,严重偏题。 第二今天讲究择业,择业是在已有的社会职业内如何选择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对方一再将择业范围扩大化,再次偏题 第三对方一味的夸大主观能动性,抱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态度看问题,夸大个人能力。 第四个人需要不等同于个人兴趣,对方三度离题。 第五个人利益该服从集体利益,但我们不是说要取消个人利益的追求,在二者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讲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必要性。 接下来我将针对我方观点进行总结陈词: 大路苍苍,左右彷徨,站在择业的关口,敢问路在何方,诚然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起飞,共此艰难抉择一色,然而不管其价值取向如何,其终极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家国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想要更快实现上述目标,无疑,以个人需要为重,将会更有效的实现上述目标,理由如下。 第一实效性所谓术也有专攻,性之所近,力之所能,长其所长,凭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技术优势无疑将会更大限度的实在个人价值。 第二资源性,所谓物尽其才,人尽其力,以个人需要为出发点,能更有效的实现社会的人力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你让一个搞软件开发的去种地无疑是大材小用。 第三务实性国家对我们有不同的需要,国家到底需要你干什么没人能给出答案,每个人的答案也都各不相同,我们只有在自己合适的岗位上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方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我们立志如山,行道如水,我们十年磨一剑,总该试试剑上的光华,我们在择业的过程中,必然以趋之,追逐己见,因为我们早已把对社会的奉献指向了自己曾经信念的执著。 不管我们最终归宿如何,是科峰探险,为五星增辉,还是商海一游,荣归故里,我们都不会辜负年轻的使命,不辱年轻的勇锐。 故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以个人需要为重,与祖国需要紧密结合,才是每一个大学生最理智的选择。 与对方辩手共勉罢,社会不会怜悯脆弱的眼泪,做出功绩才能倒祭苍生,人,踯躅于慢慢征程,那就让完美的终结为时代命名。 劝君择业莫愁堂,个人需要细思量。性之所近方成事,力之所能是才郎,精谙世道还己任,明察秋毫系泽光,十年一剑行未了,不负专攻长所长。 最后重申我方观点,个人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㈢关于4辩总结可以用到的一些固定语句 这些语句都是在我打辩论的时候和看视频的时候自己总结的,在适当的语境都能

辩论式作文的写作技巧

辩论式作文的写作技巧 李凤成 【什么是辩论式作文】 辩论式作文,就是命题者针对他人已有的观点、态度,让写作者进行感知、思考并进行辨析的一种作文。观点、态度明确,有利于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意蕴丰富,则给学生广阔的立意空间,进而产生更多精妙的构思。 辩论式作文与驳论式作文有一些相同之处,比如都会着眼于对方言论中的矛盾之处,但辩论式作文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就是:揭露对方的矛盾,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说得更直白一些,驳论文是以驳倒对方为目的,而辩论式作文则是从矛盾入手,理性思辨,得出真理。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周玄毅强调:“辩论的真正核心是说服。”辩论式作文有利于开阔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统筹分析的能力。 【辩论式作文有哪些类型】 辩论式作文主要有三种:比较式、利弊式、是非式。 一、比较式 比较式辩论作文是就试题材料中的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比较、鉴别,最终做出选择,写作任务如写信、演讲稿、倡议书等,写作时应主要抓住事物的两方面来思考,还可以导入第三方,让比较式辩论走向深入。例如2015年全国卷一卷的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 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 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 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 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 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上述试题任务明确,而且基本的方向是确定的——小陈父亲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因为涉及多个对象,这些对象的做法有些合适,有些不合适,考生在写作时就需要进行“权衡”,说清是非,做出选择。 再比如2019年浙江卷的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 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 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 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辩论赛辩论总结陈词

辩论赛辩论总结陈词 反方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众观整场辩论,我不得不很遗憾地指出,对方辩友你们一直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从根本的辩题上进入一套貌似完美的谬论,把观众和评委拖入了一个误区,但是天理昭昭,真理是藏不住的,请听我一一道来。 在与不同的对手较量的时候,虽然能够很好洞察出自己与对方辩手能力的强弱以调节自己应如何对待该场比赛的心态,但是就整个辩论环境适应力不强。从时政到大专我们一共经历了10场比赛,但有8场都是在经常学习的教室进行,对环境的相对适应。而有2场决赛的举办都是在国际会议厅和学报告厅,要面对比平时更多的观众和更专业的评委,越是想好好表现但却适得其反,对于环境的适应就明显下降,从而不能发挥出平时应有的水平。 1月24日早,我校三农学社于12号楼105教室举办辩论赛,旨在“锻炼口才以及临场应变能力”,该社团会长担任主持人,骨干以及会员参加此次活动。 第一,何谓城市化?化是一个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进行,虽然对方也不否认,可是在交锋中你们为什么总是以静态的观点去看问题呢?你们总是把城市化美好化,这怎么能行呢?试图引起观众和评委的共鸣,这是你们的计策,但是这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二,对方对生活质量的理解,我们说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两个概念,为什么你们只是抓住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说证明生活质量的提高呢?我们什么时候又说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是偏重于精神不偏重于物质呢?生活质量有质又有量,对方您不是不明白,只是装得稀里又糊涂。 第三,历史的车轮是前进的,这是人类发展的科学文明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自然是提高的啊,可是你们的结论是城市化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这怎么可能呢?你这不是牵强,也不是凑巧,根本就是导向了杀人之说。 听听真理的阐述,城市化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从产生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生产方式的探索,作为工业化的产物,城市化的存在,固然有其合理性,固然有其必然性,这我们都承认,但是作为一种政策选择、发展模式,城市化使人口和资源大幅度集中于部分城市!这不但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而且使原来的城市功能受到了巨大的损害,城市化产生严重的“马太效应” ,造成城乡差异悬殊,并使城市化走上通过生态破坏疲建的不归之路,这其中城市化带来的弊端已被城市化的实践和社会学的理论所证明。 纵观人类发展,西方学家提出城市化规模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在近代,又有人提出了人口数量与平均管理更体现了人性的蜕变和衰退之说啊!处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是我们时代发展的主体和主流啊!从伦敦到芝加哥,从刚才对方辩友提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