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气词_吧_的情态意义

试论语气词_吧_的情态意义
试论语气词_吧_的情态意义

试论语气词 吧 的情态意义

周士宏,岑运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说话者在描写客体事件、传达客观命题内容的同时,也要表达他个人的主观看法和态度,这部分内容称为情态(modality)。汉语的情态主要借助于语气词来表达,其中 吧 是一个表信疑之间 不确定 的情态语气词,可以用在陈述、疑问和祈使句中。作为话语缓和成分, 吧 的主要功能是削弱句子的肯定性口气。 吧 的所有用法都由 吧 的情态意义决定的。

[关键词]信疑情态;不确定;话语功能[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8)06-0056-04

[收稿日期]2008-08-30

朱先生认为,用于特指问、选择问、反复问之后的 吧 是吧2,这些句子相当于祈使句省去了句首的 你说 一类的话,因此,不表疑问,是吧2 。

吧 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常用的语气词,但其

在句子中的语法意义、话语功能是什么却一直未有定论。关于语气词 吧 的研究,争论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 吧 是否表疑问语气? 2. 吧 的语法意义到底是什么?3.与此相关的是 吧 的分合问题,即 吧 到底应该看作一个语气词,还是分立为两个或更多个语气词。

本文认为 吧 是信疑之间表 不确定 的情态语气词,是一种话语缓和成分(miti gator),其作用在于削弱句子的肯定口气。

下面我们简述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然后从语料出发,考察 吧 的分布及语法意义,最后尝试从交际策略角度解释 吧 作为话语缓和成分(mitigator)的使用动因。

一、 吧 的分合

从总体上看,以往对 吧 语法意义的概括主要有两派观点:一派观点主张 分 ,即根据 吧 在句子中用法区分意义,用法不同意义也不同。一派观点主张 合 ,认为 吧 是一个语气词,句子的意义是由 吧 和语境、句式等相关因素共同决定的。

1.主张 分 的观点

朱德熙先生根据 吧 出现的句式环境,将 吧 分成两个:吧1表疑问,吧2表祈使

,

[1](p.211)

例如:

(1)今天星期三吧1?(2)你把它吃了吧2!

吕叔湘将 吧 的分布和意义概括为5种:(1)用

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建议等;(2)

用在问句的末尾,一般有揣测的语气;

(3)用在句中停

顿处,用于举例、让步小句,用于交替的假设,有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意思。(4)用在 好 、 行 等应答语的后面,表示同意;(5)用在 动+就+动 的句子的末尾,表示 没关系 、 不要紧 [2](pp.56-57)。为节省篇幅,每一种用法只举一例(吕叔湘例):

(3)你好好儿想想吧。(4)这座房子是新盖的吧?(5)就算你正确吧,也该谦虚点。(6)好吧,就这么办。

(7)丢就丢了吧,我另外给你一个。

我们认为,从描写的角度看,将 吧 分成两个或多个清晰明了,但这种提取语法意义的做法混淆了句子的语气意义和语气词的意义,并没有剥离出 吧 的语气意义。举例来说,如果去掉例5中的 吧 ,句子仍然有让步的意义,这是因为,让步的意义并不是由 吧 赋予的,而是由 就算 也 决定的。因此,上述根据用法判断语气词意义的做法并不可取。

2.主张 合 的观点

另一派观点主张 合 ,以胡明扬、陆俭明代表。胡先生认为 吧 是一个语气词,可以出现在各类句子的后面,不论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吧 不表祈使和疑问,只赋予说话内容不肯定的口气[3]。陆俭明先生认为 吧 可以用在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后,但不能用在感叹句后。 吧 是半个疑问语气词,表 信

疑之间的口气 [4]。两位先生对 吧 语气意义的概括非

2008年第6期(总第212期)

THE NORTHERN FORUM

No 6,2008Total No 212

常相近,即表示半信半疑、不肯定的态度。但有两点分歧值得注意。第一, 吧 是否可以出现在感叹句中。胡先生先生认为, 吧 可以出现在感叹句中,而陆先生持否定观点。我们在胡明扬的几篇相关文献 和我们自己搜集的语料中都未见到感叹句的用例,而且根据我们下文的分析, 吧 的语法意义决定了 吧 不可能出现在感叹句中。第二,在由非疑问形式W和 吧 构成的 吧 字疑问句(W+吧)中, 吧 是否负载疑问信息。胡先生认为,句中疑问信息由超语段成分负载,与 吧 无干;陆先生认为, W+吧 无论表疑问还是表陈述,句末都用降调,因而 吧 负载疑问信息。邵敬敏通过语音实验证明,疑问句 有五里地吧? 和陈述句 有五里地吧。 在调域的高低宽窄, 吧 字的高低长短上都有明显不同,这说明 W+吧 表疑问、表陈述时的超语段成分确有不同,所以可以认为 吧 不负载疑问信息[5](p.88)。

比较而言,朱德熙、吕叔湘对 吧 的处理只是归纳了其出现的环境,这对语法教学有一定帮助,但没有抽象出 吧 的语法意义。胡明扬和陆俭明的处理似乎更合理一些,排除了句子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语气词意义的概括也更有弹性,但陆对 吧 的 疑问语气词 定性有问题,而胡对 吧 出现环境的概括不够准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论的可信性。此外,二者都未谈及 吧 的话语作用。

我们认为, 吧 可以用在疑问句、陈述句和祈使句中,是一个表达信疑情态的语气词,是一种话语缓和成分(mitigator),其作用是削弱句子的肯定性口气。 吧 的所有用法都可以由此得到统一的解释。

二、信疑情态和 吧 的不确定语气

1.疑问句和陈述句中的 吧

说话者在描写客体事件、传达客观命题内容的同时,也要表达他个人的主观看法和态度,这部分内容称为情态(modality)。根据F.R.Pal mer[6],情态是说话人对句子所表达的命题或命题所描写的情景的观点和态度。情态分成分成两类:知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和义务情态(denotic modali ty)。 前者既涉及说话人对命题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认知,也适用于显示说话人对他所说的话的承诺程度。后者涉及道德上负责任的施事所从事的行为的必然性或可能性 [7]。英语的情态主要通过情态动词传达,对汉语来说,情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语气(口语中一般称 口气 ),语气助词是主要的表达手段。汉语中表达情态的语气词很多,如 啊 、 的 、 了 、 吧 、 呢 等。本文只讨论表不确定语气的 吧 。

吕叔湘把狭义语气分为三种:与认识有关的语气、与行动有关的语气和与感情有关的语气[8](p.262)。这三类语气大致上对应三类句式: 1.陈述句与疑问句; 2.祈使句;

3.感叹句。吕叔湘认为, 信 (确定)、 疑 (疑问)是狭义语气的核心内容。这种信疑范畴的表达称为 传信 与 传疑 ,一般而言,直陈句是用来传信的(强调是传信的极端形式,表示 确认 ),问句是用来传疑的,在疑问范畴内部还可以根据疑问性的强弱分出 测度 、 询问 、 反诘 等次范畴。如图

:

这只是一个粗疏的划分,有些(次)范畴之间有一些交叉,例如测度和陈述之间、疑问和商议之间就存在一定的连续性,正是这种连续性,使我们有可能把 吧 在几种句式中的语气意义放在一起来考察。

我们首先看 疑问 范畴。吕叔湘指出, 疑问 是一个总名, 疑 和 问 虽然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它们却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方面,有传疑而不发问的句子,例如 也许会下雨吧 可以用问话的语调(如8a),也可以不用问话的语调(如8b);另一方面,也有不疑而故问的句子,例如 这还用说 (如9)等于说 这不用说 如:

(8) a.也许会下雨吧?(测度)

b.也许会下雨吧。(测度)

(9)这还用说?(反诘)[8](p.285)

(8a)用的是疑问语调,表测度;(8b)用的是陈述语调,表尚存疑惑、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实际上也是一种测度,测度语气介乎信疑之间。(9)在语气上是反诘,有疑问之形而无疑问之实,实际上是一种确认的情态。只有询问句才是疑而且问,如(10):

(10)前次的信你收到没有?(询问)

(10)是真正的 问 句,我不知道你收到没有,我问你。因此反诘、测度、询问虽然统称为疑问语气,但其信疑程度是不同的。其中测度是处于 信、疑之间 的一种情态语义,正因为其处于信疑之间,在形式上才既可以使用陈述句,也可以使用问句。这里,我们要注意区分一对概念: 作为内容的信疑情态与作为形式的句式。疑惑和确定是对句子所表达的命题的心理评估,询问和陈述是这种心理评估的表达方式 [9](p.33),形式和内容并不一一对应。戴耀晶敏锐地观察到疑惑与询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疑可以对物、对事、对人,是一种心理言语行为;问则只是对人,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 [10]疑

胡明扬: 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 , 中国语文 , 1981年第6期;胡明扬: 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 , 汉语学习 , 1988年第6期;胡明扬: 陈述语调和疑问语调都 吧 , 语文建设 ,1993年第5期;胡明扬: 单项对比分析 制定一种虚词语义分析法的尝试 , 中国语文 ,2000年第6期。

问句的特点是有疑有问,陈述句的特点是无疑无问,测度句和反问句的特点是具有二重性:测度句或者有疑有问,或者有疑无问,其二重性主要表现在说话人方面;反问句或者是无疑有问,或者是无疑无问,其二重性主要表现在听话人方面。

语气词与言语行为如陈述、询问和命令等没有必然的联系,与他们有必然联系的是说话者对说话内容的 疑 、 信 态度。因此,从本质上说,语气词是说话人对命题疑信态度的语言表达形式,随着信疑度的不同,表现为强弱不同的 口气 。 吧 所体现的正是介于疑

信之间的 不确定 口气。

为了证明我们的观点,我们看几个例子:

(11)A 张三一定走了。B 张三一定走了吧。C 张三一定走了吧?

(12)A 张三可能走了。B 张三可能走了吧。C 张三可能走了吧?

(13)A 张三走了。B 张三走了吧。C 张三走了吧?上面三组例子中,A 组是一组陈述句,其基本功能是提供信息,无论这个信息本身是必然的、盖然的还是实然的。B 组加了 吧 以后,全句都增加了 不确定 的口气。值得注意到是(12A )与(12B)的差别,单独用副词 可能 也可以表示不肯定的情态,但B 中的 吧 的使用,增加了这种 不确定 的口气。B 组和C 组在书面上的差别是逗号与问号的差别,但在口语中,人们几乎感觉不到这两者的差别。其实这种现象很好解释。说话人在使用B 组句子的时候,只是表达了自己 不确定 的态度,是测度性的陈述,但在C 组中,不仅包含了说话人的测度,还向听话人发问。陈述、测度和询问之间的关系可以图示为

:

C 组问句的特点是说话人心中有所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希望听说人消除自己对所问内容的 不确定 性,因此听话人最有价值的回答是 确定性 的答复,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例如,对(13C)的回答可以是:

(14)A 走了。B 没走。C 不知道。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回答,如:(15)A 走了吧。B 没走吧。

但15的回答显然不是问话人所期望的答复,不是理想的应答。事实上, 吧 字陈述句在对话语体中作为应答语出现的频率是相对较低的。

因此, 吧 在疑问句和陈述句中都表达 不确定 的信疑态度,这一点无论在陈述句还是疑问句中都是一致的,疑问句中的疑问语气是由语调表达的,和 吧 没关系。

2.祈使句中的 吧

我们平常说话,除了陈述事实,获得信息之外,还可以支配行为,这就是祈使语气。被支配的以听话人为主,但也可以包括言者本人。祈使的语气有刚柔缓急的

差别,因而可以有命令,请求,敦促,劝说等分

别 [11](p.305)。这种分别除了依赖语调之外,口语中还经常借助语气词。其中 吧 经常使用在表示商量、建议的祈使句中,以降低命令的口气。如:

(16)天也不早了,咱们走吧。(比较:天也不早了,咱们走!)

(17)你不用写信了,我去告诉他吧。(比较:你不用写信了,我去告诉他!)

吧 字祈使句之所以口气要缓和一些,也跟 吧 表 信疑间不确定 的情态意义有直接的关系。祈使句一般都是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影响听话人(有时包括说话人),说话人的主张如果坚决果断,不容对方质疑,则是直接的命令句;但在很多情况下, 说话人往往有所主张而不敢确定,或者出于礼貌原因而征求对方的同意,这便是商量或建议的语气。商量语气一方面与祈使语气相近,因为同跟行动有关;一方面又与测度语气相近,因为同是定而不定之辞 [11](p.318)。测度与商量在语气意义上的相近性,使得 吧 也可以用在表示祈使意义的问句中。如:

(18)天也不早了,咱们走吧?

(19)我告诉他吧?(你要不要我告诉他?)

这种以不确定的疑问表达委婉的建议的祈使现象在世界很多语言中都存在,如:

(20)May I have your name,please?(我可以知道您的尊敬大名吗?=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21)C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sal t?(能请您把盐递给我一下吗?=请把盐递给我,好吗?)

商量语气,原则上是一种问话。要是语气坚决,也可以不用询问,即不征求对方的同意,这就是建议而不是商量了。这种无待商量的建议,如果希望对方做什么,就是祈使;如果表达自己将做什么,即为宣布 我 的打算。如:

(22)A 你先去吧!我还没准备好。(建议)B 你先去吧?我还没准备好。(商量)

(23)A 我先去吧!我准备好了。(建议)B 我先去吧?我准备好了。(商量)

由商量到建议,语气词 吧 不确定的情态意义得到保留并逐渐扩展、固化,成为表达委婉口气的标志。虽然 吧 既可以出现在祈使句中,又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

但二者在情态意义上存在同一性。

可见,在祈使句中,语气词 吧 表现的仍是 信疑态度 ,仍有 不确定 的口气,只不过在疑问句和陈述句中针对的是客观事实,而在祈使句中针对的是支配别人(有时包括自己)做某事的不确定性。

三、 吧 的分布

上文我们论述了 吧 在陈述句、疑问句以

及祈使句后的用法,从句子类型上来讲,这三种句类是 吧 出现的主要环境。据张晓峰的统计, 吧 在祈使句、疑问句与感叹句中的比例分别为:63 3%,20 5%,2 9%。[10](p.33) 吧 在这三类句子中用例已经占总用例的85 7%,占绝大多数,另外一小部分出现在句中,即主位、述位之间。从这个数字中我们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 吧 不能出现在感叹句、选择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中。为什么不能用于这些句式?

我们已经知道 吧 是一种表信疑情态的语气词,其作用在于表达说话人不确定的语气,而感叹句的功能是表达说话人强烈的感情,这和 吧 的不确定语气是相冲突的,因此 吧 不能出现在感叹句中,如:

(24)你这人,真可恶(*吧)!

(25)你好糊涂(*吧)!

吧 不能出现在选择问句和特殊疑问句中(Wh疑问句),这也是由 吧 的情态意义决定的。特殊疑问句和选择问句都具有明确的疑问信息,如果在其后加上 吧 这种不确定的语气词,就会跟原句的意义发生冲突。

从分布上看, 吧 出现的另一类环境是句中位置。如[2](pp.56-57):

(26)即使是个螺丝钉吧,我们也不应该浪费。

(27)大伙儿选我当队长。当吧,能力有限;不当吧,又不好推托。

(28)饭吧,夹生了;菜吧,还烧焦了。

(29)原先吧,我跟她根本就不认识。

(26)中的 吧 出现在假设分句的后面,仍有 不确定 的语气意义,表达的是对当前所谈论话题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 假设小句很多都是由疑问句(测度、商量)转成,假设小句提出某一问题作为拟议的对象(话题),后面的小句对此做出说明,两个小句刚好合成一个整句 [11](p.50)。如果这类假设句叠用,如(27),就会产生两难或两可的意义,但这种意义并不是由 吧 产生的,而是句式意义。(28)、(29)可以看做是 若论饭吧 、 若论菜吧 及 要说原来吧 等假设句的省略式,此时, 吧 有标志话题转换的篇章组织功能。

四、 吧 的话语功能

上文我们讨论了 吧 的分布环境及语法意义,但我们没有太多触及 吧 的话语意义。在很多情况下, 吧 在句字中的使用并不是强制性的,那么 吧 的话语意义是什么? 吧 的使用动因是什么?看下面一组例子:

(30)我说,你昨晚怎么过来?不可能(吧),昨天晚上下那么大的雨,你怎么过来?

(以揣测代替肯定)

(31)看你吞吞吐吐的样子,有什么事(吧)?

(以疑惑代替询问)

(32)外面太吵了,我们把门关上(吧)?

(以商量代替建议)

(33)你先去(吧)!我这会儿走不开。

(以建议代替命令)

上面这组例句,有陈述句(30),有疑问句(31),也有祈使句(32)、(33),去掉 吧 ,句子仍然成立,但在口气上显得比较直接、强硬。加上 吧 ,句子肯定口气受到了削弱。因此我们称 吧 为一种话语缓和成分(miti gator)。

人际交往,尤其是言语交际,是双方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展开、推进的一个互动参与过程,其间离不开说话人对语言形式与策略的选择,以实现推进话语进展或 以言行事 (saying-doing)的作用。说话人在表达信疑态度时,不管是陈述句还是祈使句,如果口气很肯定,听话人就无法参与进来,无法推进话语继续发展 [12]。为此,说话人会采用一些缓和性成分,在汉语中大量体现为语气词。这些缓和性的语气词是对言语行为的一种修饰,可避免直接表达某一观点或思想,以减少某一言语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或减低某一话语以言行事的用意。 吧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句子的肯定性口气,增加了与对方商榷的空间。因此 吧 在祈使句和疑问句中大量使用是由交际策略决定的。

[参 考 文 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3]胡明扬.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J].中国语文,1981,(6).

[4]陆俭明.关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J].中国语文,1984,

(5).

[5]邵敬敏. 吧 字疑问句及其相关句类比较研究[A].第四届国

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

[6]F.R.Palmer.Mood and M o dal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1986.

[7]廖秋忠. 语气与情态 评介[J].国外语言学,1989,(4).

[8]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9]张晓峰.现代汉语语气词 吧 、 呢 、 啊 的话语功能研究

[D].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0]戴耀晶.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11]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12]冉永平.言语交际中 吧 的语用功能及其语境顺应性特征

[J].现代外语,2004,(4).

(周士宏: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博士;岑运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责任编辑 陈 默]

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文言文常见18语气词用法和分析 一、两个语气词连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例如: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译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人;现在我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例句中的“也已”是限止语气兼论断语气。语气重点在“已”,它同“矣”,可译为“了”。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不算常见,其中较多的是“也已”、“已也”等。 2.陈述语气词和疑问语气词连用。例如: ①然则夫子既圣矣乎?(《孟子·公孙丑上》)【译句:那么您已经是圣人了吗?】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译

句: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③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译句:你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例①是疑问语气兼报道语气,语气重点在“乎”,可译作“吗”。例②是委婉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表肯定的反问语气,语气重点在“与”,它同“欤”,可译为“吗”。例③是较舒缓的疑问语气兼判断语气,语气重点在“邪”,它同“耶”,可译为“呢”。三例语气的重心在疑问。 3.陈述或疑问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连用,重心在感叹语气。例如: ① 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译句:孔子说:“没有谁了解我啊!”】 ②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译句:难道不是为了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呀?】 ③ 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译句:(这个道理)难道只是限于伶人吗?】 ④ 呜呼,亦盛矣哉!(张溥:《五人墓碑记》)【译句:啊!也够盛大隆重了啊!】 ⑤ (齐宣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译句:(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凭借德行使人民生活安定吗?”】 例①~④均为感叹语气兼陈述语气,语气重点在“夫”或“哉”上,“夫”可译为“啊”,“哉”分别可译为“呀”、“吗”、“啊”。

现代汉语 综述 语气词

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班级:汉语国际教育二班 学号:BC14820226 姓名:张震

摘要:现代汉语语气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对近三十篇有关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概况的论文进行综述,其中主要对语气词的意义用法,分布,连用,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

目录 序言 一.语气与语气词----------------------------------------1 二.语气词的分类----------------------------------------1 三.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及用法------------------------------1 3.1基本语气词---------------------------------------1 3.2派生语气词---------------------------------------1 四.语气词的分布------------------------------------------1 4.1句中---------------------------------------------1 4.2句末---------------------------------------------1 五.语气词的连用------------------------------------------1 六.结语-------------------------------------------------1 参考文献---------------------------------------------1 后记-------------------------------------------------1 序言 孙苹的《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从语气词的名称、语气词的分类

英文语气词大全

~Oops.. (错了的意思) ~Wow! (惊讶) ~Eh.. (和Er 意思一样) ~O.. (OH 的意思) ~Rawr.. (生气的意思) ~Awww (觉得可爱或可惜的意思) ~Uh.. (和Er/Eh 意思差不多) ~Uh-oh. (表示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Mm.. ~Meh. (和Er/Eh/uh 意思差不多) ~Mhm. (恩/是的意思) ~Nah. (不是/不好的意思) Ho 哦 英语拟声词和惊叹词表达的感情或感觉或当时的情景Ah! 羡慕,满意 Aha! 满意,愉快,胜利 Ahem! 唤起注意 Alas! 遗憾,悲痛,不幸 Bah! 轻蔑,厌恶 Brrr! 寒冷 Darn!(Darn it!) 愤怒,失望 Eeeek! 害怕 For goodness sake! 惊奇,害怕 Gad! 惊奇,不赞同 Gee! 惊奇,赞美 God!(Good god! Great God! 惊奇,恐惧 My God! Oh, God!) Good gracious! 惊奇,恼怒 Goodness! 惊奇,害怕,恼怒 Gosh! 惊奇 Heaven forbid! 惊奇,害怕 Heaven help me! 惊奇,害怕 (Good) Heavens! 惊奇,害怕 Help! 求助 Hey! 惊奇,喜悦,疑问,或唤起注意 Hmmm! 思考 Ho(a)! 惊奇,满足,喜悦或唤起注意 I’ll be darned! 惊奇 Jesus(Christ)! 不满意,失望,痛苦,惊恐 Look out! 警告 Mmmm! 品尝满意

Mercy! 惊奇 Mercy me! 惊奇 My! 惊奇,羡慕 My,my! 惊奇 My goodness! 惊奇,害怕 My word! 惊奇 Oh! 惊奇,诧异,害怕,疼痛 Oh, boy! 激动,惊奇,惊喜(男女都可说)Oh, dear! 惊奇 Oh,my! 惊奇,羡慕 Oh, no! 害怕,惊奇,失望 Oho! 惊奇 Oh-oh! 遇到不顺心的事 Ouch 疼痛 Ow! 疼痛 Oh, well! 无可奈何 Psst! 唤起注意 Say! 唤起注意,或想起什么 Shit! 愤怒,厌恶,沮丧 Thank God! 宽慰,感谢 Thank goodness! 感谢 Tsk-tsk! 不赞同 Tut-tut! 不满,不耐烦 Ugh! 厌恶 Unbelievable! 惊讶 Watch it! 警告 Watch out! 警告 Well! 惊奇,宽慰 Well, I never! 惊奇,愤怒 Well,well! 惊奇 Whew! 如释重负 Whoopee! 高兴 Whoop! 欣喜,兴奋,或因手脚笨拙而感到尴尬Wow! 诧异,惊讶,羡慕,快乐 Yuck 厌恶

普通话水平测试常考音变

普通话中的音变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 [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 能干n ?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n ?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y ányǔ([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 运气y ùnq?(词组。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y ù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

汉语语气词

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类数量较少、几乎可以全部列举、一般不再增加的词类。从《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五版)中可以查找到的语气词不足一百个,仅八十多个;且迄今为止,现代汉语中语气词的数量比较固定,新出现的语气词极少。因此,我们认为语气词是一个封闭词类。 作为封闭词类,语气词的一个很重要特点就是其大多都出现频率高或较高,这也是汉语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它可以表达各种语气和口气,并表现出细微的差异。并且一个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而一种语气也可以由多个语气词表达。因此语气词在汉语语法和表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语气词意义比较空灵,使用又多依赖于语用因素,在句法结构上并没有明确的形式依据,使得语气词的研究在很长时间内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虽然出现了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论文和书籍,但由于语气词本身具有复杂性以及学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总难取得共识。不过由于语气词绝对数量有限,是一个封闭词类;这就为语气词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本文对语气词的语音、作用等问题进行考察并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些分析和考察不仅有利于我本人对语气词的认识也有利于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本文注意研究三个典型的语气词:"了、呢、吧"。最后我们介绍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纠正法。 本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 第二章:语气词"了、吧、呢"的研究 第三章: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的常见错误及纠正办法

一.选择题材的理由 语气范畴是语法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是人类特有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语气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语气范畴的研究也具有特别的意义。无疑,要研究语气范畴,语气词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研究之一,因为语气词是语气范畴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标志。然而,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语气词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语气词的研究还没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其原因是语气词的意义过于空灵,即使与同为虚词的其它词类相比其语法意义的难以捉摸也是首屈一指的了。 由于上述的理由,我就决定选择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该题。 二.研究目的 本文对语气词的语音、作用等问题进行考察并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些分析和考察不仅有利于我本人对语气词的认识也有利于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注意研究三个典型的语气词:"了、呢、吧"。最后我们介绍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纠正法。 三.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语气词,尤其是这些典型的语气词"了、吧、呢"四.研究任务 第一:研究语气词的语音、作用 第二:研究语气词"了、吧、呢" 第三:介绍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时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纠正办法。 五.研究范围 为了实现研究目的,本文对现代汉语语气词进行研究。但是由于时间所限本文研究的范围较小,研究时间较短。 六.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但因为本论文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使用并结合这几个方法:收集、分析、综合、调查统计等研究方法。 七.论文结构: 本文包括三章: 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 第二章:语气词"了、吧、呢"的研究 第三章: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的常见错误及纠正办法

汉语拼音大全50431

一年级拼音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汉语拼音知识要点: 一、熟读、熟记《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顺序不能错,中间不能遗漏,特别是翘舌音在平舌音前的顺序要牢记。 二、易写错的字母: 1、声母:b-d, p-q, 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2、f的第一笔写反,t 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写反。 3、韵母:a,u,u的第二笔竖写成了竖弯。 4、ai-ui, ei-ie, ui-iu, ou-iu, ie-ue, un-un 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5、整体认读音节:yu, ye,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u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u。 三、易错的知识点: 1、整体认读音节只有16个,不要把yan, you, wo, ya, er 等误认为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易错的地方:第 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 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 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3、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 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 记标调规则:有a不放 过,没a找o,e; i, u 并 列标在后。 4、j, q, x 只和u相 拼,不与u 相拼,j, q, x 和u在一起时,u上 两点要去掉,如ju, qu, xu, jue, que, xue, juan, quan, xuan中的都是去 掉两点的u,不是u 。 在这些音节中要写成u, 分开时要记住写成u。 5、同样记住,yu, yue, yun, yuan 中的u 其 实是去掉两点的u,不 要加上两点还写成u。 6、音节拼写要注意: 声调不要忘记标,有的 轻声音节不要标调。 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不要 忘记写,如jia, qia, xia, jian, qian, xian, jiang, qiang, xiang , jiong, qiong, xiong 等三拼音 节中的i 不要漏写。 两拼音不要写错:有复 韵母iu 的音节中的iu 不要写成iou, 正确的 音节是:miu, diu, tiu, niu, liu, jiu, xiu, qiu。 牢记:you 不要写成 yiu或yiou。 7、音节读音容易错的地 方: 有声母n, l 的音节要分 清鼻音和边音,很容易 把鼻音n 读成边音l。 平舌音和翘舌音容易混 淆读错。 前鼻音和后鼻音容易混 淆读错,特别是后鼻音 容易读成前鼻音,如朋 友的朋,蜻蜓的蜻,等 等。 8、音节容易错的还有: 抄写音节或选择音节填 空时容易抄错或漏掉声 调、字母等,这样的错 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一、汉语拼音部分 1.掌握23个声母,24 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 音节。 2.能正确拼读音节。 3.能看图辨析音节的正 误。

语气词研究

一.选题理由 语气范畴是语法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语气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语气范畴的研究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要研究语气范畴,语气词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研究之一,因为语气词是语气范畴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标志。再说,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语气词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上术的理由,我就决定选择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该题。 二.研究目的 本论文对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等各种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些分析和考察不仅有利于对语气词本身的认识也有利于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本论文注意研究一些典型的语气词,如"了、呢、吧、的、吗"本文也把汉语语气词和越语语气词进行对比并分析越南学生在使用语气词的常见错误及提出纠正法。 四.研究任务 第一:对语气词与语气系统进行比较全面考察 第二:研究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 第三:研究语气词"了、吧、呢、的" 第四:介绍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中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纠正法。 六.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许多,但因为本论文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使用并结合这几个方法:收集、分析、综合、调查统计等研究方法。

七.论文结构: 本论文包括三章: 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 第二章: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的研究 第三章:语气词"了、吧、呢`、的"的研究 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 1. 语气词的基本性质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表情达意。不同的句子表示不同的意思,首先是凭借不同语义内容的词语。语言还有转情的功能,比如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情态和作用就不一样。具有语气词使汉语有别于一部分印欧语系语言的一个明显特点。在语气系统中语气词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结构成分一起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词类语气词表现出来的语法性质可以归纳为三点: 1.1.语气词后一般有语音停顿。 以前各位学者对语气词语法性质的论述总是强调"语气词一般位于句未"这一点。近些年来,有学者再次提出了句中语气词的问题。不管是句未语气词还是句中语气词都是用在语气的停顿处。 跟聪明的人啊,我也不抖机灵儿了。 1.2.语气词可以连用:语气词的连用涉及到好几个问题: (1)能够连用的语气词是指位于句未的语气词,位于句中的语气词一般都不能连用。 (2)能够连用的语气词主要是但音节的典型的六个语气词,即"的、了、吧、呢、吗、啊"双音节的语气词一般不能连用。

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 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 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 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 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语气词“啊”的音变.doc

语气词“啊”的音变 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啊”的音变规律如下: 1、前面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时,“啊”读作ya,同“呀”。 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啊”读作wa,同“哇”。 3、前面的音素是-n时,“啊”读作na,同“哪”。 4、前面的音素是-ng时,“啊”读作nga。 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和er时,是儿化韵时,“啊”读作ra; 6、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时,“啊”读作[ZA]。“啊”的音变例说: 1、ya—(在a、o、e、i、ü、ê音素后面时,不包括ao、iao):快打啊!就等你回家啊!夸啊!大家快来吃菠萝啊!都是记者啊!好新潮的大衣啊!日子过的真快啊!快帮我解围啊!你怎么不吃鱼啊?这孩子多活跃啊! 2、wa—(在u音素后面时,包括ao、iao):您在哪儿住啊?他普通话说得真好啊!还这么小啊!屋顶还漏不漏啊?看你一身油啊! 3、na—:(在-n音素后面时)这件事儿可不简单啊!笑得真欢啊!买这么些冷饮啊!发音真准啊! 4、nga—(在-ng音素的后面时)小心水烫啊!小点儿声啊!行不行啊?不管用啊! 5、ra—(在舌尖后元音-i、卷舌元音er的后面时,在儿化韵后面时)没法治啊!随便吃啊!什么了不起的事啊!他是王小二啊!这儿多好玩儿啊! 6、[ZA]—(在舌尖前元音-i的后面时)烧茄子啊!这是第几次

啊?他就是老四啊!“啊”附着在句子的末尾是语气助词。由于跟前一个音节连读而受其末尾音素的合音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啊”是音变是一种增音现象(包括同化增音和异化增音)。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啊”的读音有不同的变化形式。另外“啊”的不同读音,可用相应的汉字来表示。 1、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e、i、ü、ê的,读作“呀”(ya)。快去找他啊(tāya)!你去说啊(shuōyq)!今天好热啊(rèya)!你可要拿定主意啊(yìya)!我来买些鱼啊(yúya)!赶紧向他道谢啊(xièya)! 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包括ao、iao)的,读作“哇”(wa)。你在哪里住啊(zhùwa)?他人挺好啊(hǎowa)!口气可真不小啊(xiǎowa)! 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多好的人啊(rénna)!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4、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啊”(nga)。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gnga)!注意听啊(tīngnga)!最近太忙啊(mángnga)! 5、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i(前)的,读作“啊”(za);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后)的,读作“啊”(ra)。今天来回几次啊(cìza)!你有什么事啊(shìra)!你怎么撕了一地纸啊(zhǐra)!掌握“啊”的变读规律,并不需要一一硬记,只要将前一个音节顺势连读“a”(像念声母与韵母拼音一样,其间不要停顿)自然就会念出“a”的变音来。用汉语拼音拼写音节时,“啊”仍写作a,不必写出音变情况。 语气词“啊”出现在句末或句中时,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其读音会发生变化。“啊”的音变规律如下: 1、前

语气词啊的研究

语气词“啊”的研究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字“啊”的使用频率一直居高不下,在不同的语境中,“啊”的词性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当它单独使用可以帮助人们表达附加意义,使表达内容感情色彩更加丰富明显。因此,“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一笔。 【关键词】辨析、语音学、规范 一、语气词“啊”与感叹词“啊”的辨析 啊,叹词,表示赞叹或惊异。在不同读音中,“啊”具有不同理解。大多数留学生由于语言知识有限,不能依据不同的的背景来选择“啊“的读音,因此通常会造成使用上的偏误。同时,除了读音问题之外,在“啊”使用过程中也仍须注意语境问题,使之可以在表达感叹的基础之上,结合后面出现的句子,通过丰富的语音变化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 “啊”在词类中既属于拟声词中的叹词,即表示感叹和呼应的声音又属于语气助词,即附在句子末尾表示某种语气。通过分析发现,“啊”字在很多句子中充当了很特殊的又很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从例子中可以看出当“啊”以“āáǎà”四个声调使用时,其词性多是以叹词为主,而当“啊”以“a”使用时,则更偏重于作为语气助词出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啊”字在句中的作用以及对语义的影响,可以说他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我们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1)二者读音不同。“啊”作为语气助词一般读轻声,如“千万小心啊!”而叹词“啊”一般不读轻声,读本音。如“啊!真漂亮”。(2)语法特点不同。语气助词“啊”一般附在句末或句中的停顿处,不作句子成分;而叹词“啊”经常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不跟任何词语发生基本的句法结构关系,充当句子的独立成分。如“你来啊!”“啊,上课了”。前者的“啊”附在句末,不作句子成分,是语气助词;后者的“啊”独立于句子的结构之外,充当独立成分,是叹词。 二、语气词“啊”的音变的语音学原理 关于语气词“啊”的音变,各种现代汉语教材均早有定论,且说法基本一致。对此,笔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此,想从音变的原理出发重新深入探讨一下这

最新普通话变调大全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 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 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 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 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 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例:埋马(35)——买马(24)、坟场(35)——粉场(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35)——挤死了(24)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24,第二音节由214(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 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 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 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为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 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 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 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馆、管理/组、手写/体、举手/礼、蒙古/语、讲演/稿 第一个音节21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老虎、水/产品、苦/水井、小/组长、党/小组、好/领导 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 特例(上声变调中的):A法子(35轻)、主义(35轻)、晌午(21轻)/(24轻) 上声变调小结: 上声读全调机会很少。 上声读半上(211)很多。半上变化不大,第一个音节读211,第二个音轻音音节。 上声读24机会多,仅次于半上211,24的机会少。

汉语语气助词“吗”、“呢”、“啊”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语气助词“吗”、“呢”、“啊”研究 姓名:金浩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指导教师:何洪峰 2011-06-0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使用语气助词表达语气是汉语的特点之一。一个语气助词可能表达多种语气,一种语气也可能由多种语气词表达。此外,语气助词的音变现象能使一个语气助词有若干不同的读音,而每种读音都由不同的汉字来反映,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看,就增加了教学的复杂性。要把汉语各语气助词所表达的语气和说话人的态度、感情、情绪梳理得清清楚楚,确实不那么容易。在中国人之间,由于有共同的语感,表情达意自然畅通无阻,不需要作过于细致的分析。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则非做到这一步不可。所以把现代汉语的语气助词作为研究对象很有价值。 首先,看下面的例子: (1)有人不知道吗? (2)有人不知道呢? (3)有人不知道啊? 我们通过本文的总结可以发现这四句话的用词、语调、语序等都完全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句末使用了不同的语气助词。即使是同样的一句话,如果使用不同的语气助词,那么整句话的含义也就不同。 本文先对现代汉语疑问句的种类进行了分析,对构成疑问句的成分进行整理。同时,分析各成分的组合形式,然后归纳整理,说明其语法功能和特点。由于许多学者对于语气词的分类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本文经过细心取舍,精选了常用的三个疑问语气词“吗”“呢”“啊”作为其研究对象,加以分析,详细探讨。 本文主要使用离析法分析,将句末的“吗”“呢”“啊”去掉,然后,将有语气助词的句子与没有语气助词的句子相比对照研究。即把不同的语气助词放在相同的语境中逐一比较,找出相同的句子在语气上的差别和一个语气助词确切的语气意义。这样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语气助词研究中根据语感随文释义的弊病。 现代汉语专职的疑问语气词只有一个“吗”。除了它以外,其他疑问语气助词“呢”“啊”在问句中是有选择性的,可用可不用。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使语气更为

“啊”字的音变规律

“啊”字句首作叹词和句末作语气词时,由于受到前后语流和音素的影响,会发生音变。掌握“啊”字的音变规律,有利于我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说话。 一、“啊”字的调变 “啊”字在句首作叹词时,声调会发生变化,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表示惊异、赞叹时读一声。如: “他不禁大声‘啊’地叫了起来。” 2. 表示追问时读二声。如: “啊,你说什么?” 3. 表示惊疑时读三声。如: “啊,他竟能干出这等事?” 4. 表示应诺或明白过来时读四声。如: “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二、“啊”字的音变 “啊”字在句末作语气词时,由于受到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时发生如下的音变: 1.“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a、o、e、i、v时,读ya。如: “漓江的水真清啊!”“桂林的山真奇啊!”

2.“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 u(uo)时,读wa。如: “桂林的山真秀啊!” 3.“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 n时,读na。如: “桂林的山真险啊!” 4.“啊”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 ng时,读nga。如: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 5. “啊”字的前一个音节是zhi、chi、shi、er时,读ra。如 “多好的同志啊!”“快开门啊!” 6. 啊”字的前一个音节是zi、ci、si时,读[za]。如 “你应该多写几个字啊!” 掌握了啊字的音变规律,说话、朗读时就能作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根据“啊”字的音变,书写时可以有形式上的区分。如“呀”、“哇”、“哪”,也可以用一个“啊”字表示。但在朗读时,一定按照“啊”字的音变规律去读。在汉语拼音拼写时,一律写成“a”。(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等语气。就印欧语来讲,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达的。就汉语而言,因为没有词形变化,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一)句尾语气词 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这些语气词放在全句的最后,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语气词的数目是有限的,句子所能表达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语气词除了它的基本用法之外,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也往往有所不同。 1、也 “也”字位于句尾时,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例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 “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 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3、乎,与(欤)、邪(耶) “乎”、“与”、“邪”都经常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其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得也最普遍。 在是非问句里,发问者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这种“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如: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况”字等相呼应。例如: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兼爱上》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在声调 一、普通话的声调共有四类不同的音高变化,简称四声。 在汉语里,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尽管声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则表示不同的词义。如拼音“zhuzi”,由于声调不同,它可能是“珠子”、“竹子”、“主子”、“柱子”或“铸字”。如果把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为五度,那么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为: 第一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 第二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 第三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4 第四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 音变 一、变调 (一)上声变调 1、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4(为“全上”)。但只有在读单音节或 者上声音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4调值读全。特别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项及第二项测试中强调这一点。如:走,甩,想,大胆,历史,一起,宽广。在朗读和说话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一般都不读全上,只读半上211。 2、当上声音节位于非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 时,只读半上211。如:

好书,火车;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 3、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音节变阳平,后一音节仍读全 上。如:领导,演讲,了解,厂长,处理,尽管 4、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 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第 三个字仍读全上,如: 展览/馆,虎骨/酒,管理/组,勇敢/者,手写/体,草稿/纸,水彩/笔, 洗脸/水 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面一个字变半上(211),中间 一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 如: 很/理想,老/保守,纸/雨伞,请/允许,小/拇指,冷/处理,小/海岛 5、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分节,然后按照 以上变调规律变调。如: 永远/友好, 请/往北/走,给你/两碗/炒/米粉 (二)“一”和“不”的变调 1、“一”的变调: (1)“一”的本调为第一声阴平,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读单音节字词、处在词句末尾或者表示序数时仍念本调。如: 一、一二一,统一,第一,始终如一,一九三九年;(2)“一”在非去声前(阴、阳、上)变去声。如:一斤,一天;一瓶,一年;一桶,一小时;

汉语拼音大全

一年级拼音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汉语拼音知识要点: 一、熟读、熟记《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顺序不能错,中间不能遗漏,特别是翘舌音在平舌音前的顺序要牢记。 二、易写错的字母: 1、声母:b-d, p-q, 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2、f 的第一笔写反,t 的第一笔写反,j 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 写反。 3、韵母:a,u,u的第二笔竖写成了竖弯。 4、ai-ui, ei-ie, ui-iu, ou-iu, ie-ue, un-un 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5、整体认读音节:yu, ye,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 u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u。 三、易错的知识点: 1、整体认读音节只有16个,不要把yan, you, wo, ya, er 等误认为整体认读音节。 2、声调易错的地方:第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3、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记标调规则:有a 不放 过,没a 找o,e; i, u 并列标在后。 4、j, q, x 只和 u 相拼,不与 u 相拼,j, q, x 和 u 在一起时,u 上两点要去掉,如ju, qu, xu, jue, que, xue, juan, quan, xuan 中的都是去掉两点的 u,不是 u 。在这些音节中要写成u ,分开时要记住写成u。 5、同样记住, yu, yue, yun, yuan 中的u 其实是去掉两点的u,不要加上两点还写成u。 6、音节拼写要注意: 声调不要忘记标,有的轻声音节不要标调。 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不要忘记写,如jia, qia, xia, jian, qian, xian, jiang, qiang, xiang , jiong, qiong, xiong 等三拼音节中的i 不要漏写。 两拼音不要写错:有复韵母iu 的音节中的iu 不要写成iou, 正确的

普通话语流音变--语气词“啊”的音变教案

普通话的音变 ——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14学前教育五年专叶素英 教学目的: 1、掌握语气词“啊”在句末时,受前面音素影响下,会发生音变现象。 2、熟练掌握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并能准确地呼读出变化后读音。 3、能熟练地在口语或朗读时读出“啊”字的音变。 教学重点: 掌握语气词“啊”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地呼读语气词“啊”的音变。并能在会话或朗读中正确呼读其音变现象。 教具准备:PPT课件,网络资源 教学程序: 一、课前口语练习 1.请几个同学说一句带有“啊”的句子。 2.读带有“啊”的词语 3.听音乐《洪湖水,浪打浪》,感受音乐的魅力。注意歌词中“啊”的变化。 二、引入新课 通过注意上面歌词中“啊”字有音变现象引入新课,并揭示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揭示思考问题,探讨“啊”的音变规律。 (1)、语气词“啊”在什么情况下产生音变现象? (2)、“啊”字的音变规律主要取决于什么? (3)、“啊”字的音变规律有哪些,读什么,怎样用汉字表示? 2、师生共同探讨上述问题。 3、老师利用课件讲述“啊”字的音变规律,并带学生读出啊字的音变: A.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ɑo(ɑo iɑo除外) e ê I ü的,啊读yɑ,写作“呀”。例如 (1). 原来是天上的呀(啊)?(朗读作品3号)

(2).好大的雪呀(啊)?(朗读作品5号) (3). 再从家乡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呀(啊)?(朗读作品9号) (4). 应该奖励你呀(啊)?(朗读作品39号) (5). 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啊)(朗读作品39号)! (6). 会不会下雨呀(啊)! B.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u(包括ɑo iɑo)时,啊读wɑ,可写作“哇”。例如: (1).家乡的桥哇(啊),我梦中的桥?朗读作品18号) (2).狗该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哇(啊)!朗读作品27号) (3).雪花飘哇(啊)飘! C.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啊”读nɑ,可写作“哪”。例如: (1).这才这般鲜润哪(啊)!朗读作品25号) (2).小心哪(啊),别把手指割掉了! (3).你是哪里人哪(啊)? 4.走路小心哪(啊)! D.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nɡ时,“啊”读nɡɑ,仍写成“啊”。例如: (1).唱啊(nɡɑ)唱,嘤嘤有韵!(朗读作品22号) (2).人和动物都一样啊(nɡɑ)!(朗读作品22号) (3).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啊(nɡɑ)!(朗读作品25号) (4).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nɡɑ)! E.前面的音素是-i(后)、r(er或儿化韵)时,“啊”读作rɑ。仍写作“啊”。例如: (1).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啊(rɑ)。! (2).随便吃啊!(chi)(rɑ)! (3).多美的花儿啊(rɑ)! (4).三四一十二啊(rɑ)! F.前面的音素是-i(前)时,“啊”读[z]ɑ,仍写作“啊”。例如: (1).要好好练字啊[z]ɑ!好孩子啊[z]ɑ! (2).你真自私啊[z]ɑ!去领工资啊[z]ɑ! 四、小结: 小结本节学习内容,并小结出语气词“啊”的音变表,指导学生找出各音素对应的韵母,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写作时,语气词可以统一写成“啊”,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 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 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 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 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 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例:埋马(35)——买马(24)、坟场(35)——粉场(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35)——挤死了(24)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24,第二音节由214(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 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 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 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为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 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 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 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馆、管理/组、手写/体、举手/礼、蒙古/语、讲演/稿 第一个音节21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老虎、水/产品、苦/水井、小/组长、党/小组、好/领导 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 特例(上声变调中的):A法子(35轻)、主义(35轻)、晌午(21轻)/(24轻) 上声变调小结:

试论语气词_吧_的情态意义

试论语气词 吧 的情态意义 周士宏,岑运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说话者在描写客体事件、传达客观命题内容的同时,也要表达他个人的主观看法和态度,这部分内容称为情态(modality)。汉语的情态主要借助于语气词来表达,其中 吧 是一个表信疑之间 不确定 的情态语气词,可以用在陈述、疑问和祈使句中。作为话语缓和成分, 吧 的主要功能是削弱句子的肯定性口气。 吧 的所有用法都由 吧 的情态意义决定的。 [关键词]信疑情态;不确定;话语功能[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8)06-0056-04 [收稿日期]2008-08-30 朱先生认为,用于特指问、选择问、反复问之后的 吧 是吧2,这些句子相当于祈使句省去了句首的 你说 一类的话,因此,不表疑问,是吧2 。 吧 是现代汉语口语中一个常用的语气词,但其 在句子中的语法意义、话语功能是什么却一直未有定论。关于语气词 吧 的研究,争论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 吧 是否表疑问语气? 2. 吧 的语法意义到底是什么?3.与此相关的是 吧 的分合问题,即 吧 到底应该看作一个语气词,还是分立为两个或更多个语气词。 本文认为 吧 是信疑之间表 不确定 的情态语气词,是一种话语缓和成分(miti gator),其作用在于削弱句子的肯定口气。 下面我们简述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然后从语料出发,考察 吧 的分布及语法意义,最后尝试从交际策略角度解释 吧 作为话语缓和成分(mitigator)的使用动因。 一、 吧 的分合 从总体上看,以往对 吧 语法意义的概括主要有两派观点:一派观点主张 分 ,即根据 吧 在句子中用法区分意义,用法不同意义也不同。一派观点主张 合 ,认为 吧 是一个语气词,句子的意义是由 吧 和语境、句式等相关因素共同决定的。 1.主张 分 的观点 朱德熙先生根据 吧 出现的句式环境,将 吧 分成两个:吧1表疑问,吧2表祈使 , [1](p.211) 例如: (1)今天星期三吧1?(2)你把它吃了吧2! 吕叔湘将 吧 的分布和意义概括为5种:(1)用 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建议等;(2) 用在问句的末尾,一般有揣测的语气; (3)用在句中停 顿处,用于举例、让步小句,用于交替的假设,有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意思。(4)用在 好 、 行 等应答语的后面,表示同意;(5)用在 动+就+动 的句子的末尾,表示 没关系 、 不要紧 [2](pp.56-57)。为节省篇幅,每一种用法只举一例(吕叔湘例): (3)你好好儿想想吧。(4)这座房子是新盖的吧?(5)就算你正确吧,也该谦虚点。(6)好吧,就这么办。 (7)丢就丢了吧,我另外给你一个。 我们认为,从描写的角度看,将 吧 分成两个或多个清晰明了,但这种提取语法意义的做法混淆了句子的语气意义和语气词的意义,并没有剥离出 吧 的语气意义。举例来说,如果去掉例5中的 吧 ,句子仍然有让步的意义,这是因为,让步的意义并不是由 吧 赋予的,而是由 就算 也 决定的。因此,上述根据用法判断语气词意义的做法并不可取。 2.主张 合 的观点 另一派观点主张 合 ,以胡明扬、陆俭明代表。胡先生认为 吧 是一个语气词,可以出现在各类句子的后面,不论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吧 不表祈使和疑问,只赋予说话内容不肯定的口气[3]。陆俭明先生认为 吧 可以用在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后,但不能用在感叹句后。 吧 是半个疑问语气词,表 信 疑之间的口气 [4]。两位先生对 吧 语气意义的概括非 2008年第6期(总第212期) THE NORTHERN FORUM No 6,2008Total No 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