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重叠

动词重叠
动词重叠

动词重叠:

动词重叠是汉语很有特色的一个语法现象,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学生关于动词重叠的偏误主要涉及重叠后的语法意义,重叠后充当的句法成分,也涉及到动词的重叠形式。下面就这些问题分别进行分析:

(一)动词重叠的形式:

1.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主要有两种:AA式,如:看看、说说、想想、问问、催催等。

A一A式,如: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问一问、催一催、敲一敲等。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时,一般在中间加上“了”。如:

他看了看表,发现自己还是来早了。

他敲了一敲门,里面没人应,他就走了。

2.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只有一种,即ABAB式,如学习学习、休息休息、讨论讨论等。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不发生在过去,如果表示过去,在中间加上“了”。

另外,我们还应该告诉学生,还有一种重叠形式,即离合词只能重叠前面的动词性语素。如:见见面、洗洗澡、睡睡觉、散散步、理理发、帮帮忙、跳跳舞、唱唱歌等。这种重叠形式如表示已经发生的动作,只能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了”。如:

我们只是见了见面,并没有多说。

昨天他给我帮了帮忙就走了。

(二)动词重叠的范围:

我们只告诉他们汉语中的动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学生把握起来还是很难。到底哪些可以重叠?哪些不可以。也是对外汉语教材和老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的。

汉语中大部分动作动词和小部分心理动词都可以重叠,但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关系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则不能重叠。对比如下:

看看、听听、想想

*能能、*会会、*应该应该、*进进、*来来、*是是、*有有、*在在、*使使

可以重叠的动词大部分是持续性动词或者虽不能重复,但可以多次进行。一次性动作动词即一次就结束不可能重复进行得不可以重叠。对比如下:

走、看、听、唱、买

*原谅原谅、*成立成立、*花花、*来来等

可以重叠的动词一般是人的意志可以支配的动词。对比如下:

*丢丢、*忘忘、*病病、*掉掉、*迷失迷失等人力不可控

*生长生长、*流流、*落落、*弥漫弥漫、*塌塌等自然界的运动

另外,动词重叠多用于口语中,书面语少用。对比如下:

(三)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我们只告诉他们汉语中的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短时、轻微和尝试的意义,学生把握起来还是很难。重叠后到底表示什么意义?也是对外汉语教材和老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的。

(1)表示时间短,带有持续语义特征的动词,重叠后相对于动词单用,具有了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例如:

你在这里等等我,我马上回来。

你在这里等我,我马上回来。

(2)表示尝试,动词重叠形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带有尝试的特点。这种句子一般表

示期望、使令的意思。例如:

这颜色挺好的,要不您试试。

我觉得这面条不错,快尝尝。

(3)表示与其轻缓、委婉。在表示祈求、亲昵、谦恭和随便的句子里,动词重叠可以使句子带上轻微、舒缓、委婉的语气。例如:

明天我打算去逛逛商场。

我退休后,经常和朋友聊聊天,下下棋,倒也不怎么寂寞。

*我送送你一下儿。

(四)动词重叠的偏误分析

从正面明白了动词重叠的有关问题,那么我们来看看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他们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

A类偏误:

*爷爷每天都要到河边散步散步。

*我昨天和朋友聊天了聊天。

*她虽然很喜欢那件大衣,可翻翻了钱包,不好意思地走了。

*他想一想了,还是决定不去。

前面我们说过,离合词的重叠形式应该是AAB,而不应该是ABAB;动词重叠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一般应在中间加入“了”,而不能放在后面。

B类偏误:

*我突然听到了敲敲门的声音。

*我试试衣服的时候,钱包丢了。

汉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作定语是自由的,如唱的歌、唱歌的人,但动词重叠不能作定语。

C类偏误:

*请你把这个问题说说清楚,好吗?

*我女朋友下星期要来北京,我的房间很脏,我要打扫打扫干净。

汉语普通话里动词重叠后不能再带补语。因为动词重叠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短时”也好,“量少”也好,都是一种不定的量,即在量上是不定的。而结果补语所表示的都是一种确定的结果。这二者是不协调的不一致的。另外,动词在使用中往往带有尝试的表达功能,既然表示尝试,那就意味着结果尚未出现。从这方面来看,动词重叠也不能和结果补语同现。当然,我们要说明一点:在南方一些方言中,单音节动词重叠后再带结果补语的情况普遍存在,但我们讲的是普通话的语法规范。

D类偏误:

*考完试,我要好好玩玩几天。

*让我用用一下儿你的词典,行吗?

前面我们说过,动词重叠表示短时或量少,也就是说,动词重叠本身已经包含了量的意义了,而时量、动量补语也是表示量。正因为如此,在同一个句子中,在已经重叠的动词后,就不能再出现时量、动量补语。二者只能用其中之一,不能同时出现。

E类偏误:

*我想试试一件衣服。

*你最好想想一个办法。

汉语中动词重叠后带宾语时,宾语前如有数量词语作定语,数量词语应该是确定的。否则动词就不能重叠。而上述偏误句中宾语“一件衣服”和“一个办法”都是不确定的,所以都是错误的。如果换成确定的“这件衣服”、“这个办法”句子就可以成立。究其原因,应该是因为能重叠的都是自主动词,即都是动作者有意识进行的,所以其受事对象对动作者来说

应该是一个确定的目标。

F类偏误:

*小王,请你来来。

*这是我们的礼物,请你收收吧。

“来”、“收”都是一次性动作动词,我们前面说过一次性动作动词不可重叠。

G类偏误:

*老师进来的时候,我们正在讨论讨论她。

*见到他后,我一直想一想,他是谁呢?

“正在”、“一直”表示后面的动作正在进行当中,这与动词重叠表示短时、量少相矛盾。

动词重叠

“动词+名词”中的动词重叠情况及其进入“把字句”的条件限制 一、动词重叠 谈到动词重叠,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哪些动词可以重叠,哪些动词不能重叠,即动词重叠的条件限制是什么,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动词表示的动作是可以反复进行的,表示的动作是动作者主观上可以控制的。这其中单音节动词重叠的较多,而且多是主体能控制的动作动词。非动作动词(是、为),存现动词(在、具有),心理动词(希望、爱),能愿动词(要、愿望),趋向动词(上、上来),有结果意义的动词(看见、到)一般不能重叠,本文以主体能控制的单音节动词为例来说明问题。 二、动词重叠的形式 关于什么是动词重叠,各语法学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仅限于AA 式,包括ABAB式(李人鉴1964);第二,包括AA、A一A、A了A、A了一A四种(范方连1964)刘月华(1984);第三,除了AA、A一A、A了A,A了一A外,还包括A着A 和AABB六种常敬宇(1996)李宇明(1996)” ①本文的重点不是讨论什么形式才算是动词重叠,所以我们对上面的问题暂置不论,但是从上面可以看出,不管语法学家怎么争论,他们是对于vv是典型的动词重叠式是没有疑义的,本文就是要以可重叠的单音节动词(v)的重叠式(vv)为研究说明的对象的。 三、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朱德熙先生说“我们认为,动词重叠的基本意义是减少动量,并非单指动作的轻重,也不是指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 ②杨平说“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是减少动量,包括动作时间的长短、次数的多少、力量的轻重、社会价值的高低等” ③谈到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学术界的看法也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表示动作反复多次(王还,祝敏彻);第二,表示动作轻微,量少(王力,丁声树);第三,表尝试的意义(赵元任,吕叔湘);第四,表示委婉的语气;第五,表示轻松、随便的意味(赵新);第六,刘月华同志认为: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或进行的次数少,而像上面的一些看法即认为动词重叠有时有尝试义,有时有轻松、悠闲的意味,有时表示委婉的语气。这些都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动词重叠所具有的与其基本语法意义相联系的不同功能的表达。上面的关于动词重叠意义的六种观点指的是包括v一v,v了一v,v了v在内的动词重叠的意义而不仅仅是(v)的重叠式(vv)的意义。本文在独立思考并在参考以上观点的基础上认为:(v)的重叠式(vv )主要表达的是一种轻松、随便的意味,并认为:可重叠的单音节动词在与不同的名词组合时有时可说有时不可说的主要原因在于动词重叠的这种轻松、随便的意味和与之组合的名词的语义特征有时相容有时排斥的缘故。下面将举例具体说明。 1、买买东西——买买东西 ※买房子——买买房子 ※买车——买买车 穿穿线——穿穿线 ※穿衣服——穿穿衣服 生生豆芽——生生豆芽 ※生孩子——生生孩子 我们可以说:买买东西,穿穿线,生生豆芽,但是却不能说:买买房子,买买车,穿穿衣服,生生孩子。什么原因呢,这和动词重叠后的意义有关,动词重叠后表示一种轻松、随便的意味,而买房子,买车都是人生活中的大事,一般情况下要花费人生的大部分积蓄,不是件随便轻松的事情;再说穿衣,自从人类有了文明以后,穿衣就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在里面,在任何公共场合,穿衣都是必须的最基本的礼貌要求,是件相当严肃的事情,我们只在童话中看到过不穿衣服的皇帝在公共场合露面(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决然不会发生这样的事的。所以穿衣对我们来讲是必须的而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生育对整个人类来说是物种繁衍所必须的,而对于母亲来说生育的过程是十分艰辛和痛苦的,绝不是件轻松随便的事情。所以上面所述都与轻松、随便的意味不符,也就不能用动词重叠式,相对来讲,买东西,穿线,生豆芽则是日常生活中很轻松随便的事情了。 2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可以说:吃吃饭,喝喝水,睡睡觉的,也许有人要问,同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为什么上面的动词不能重叠而吃饭,喝水,睡觉,就可以重叠使用呢?人不能不吃饭,不能不喝水,也不能不睡觉,这不也是很严肃的话题吗?其实它们和上面的买房子,穿衣服,生孩子是不一样的。因为,吃饭,喝水,睡觉的一次性动量可多可少,吃一次饭可多吃也可少吃,喝一次水可多喝可少喝,睡一次觉可时间长也可时间短,这种可控制的因素本身就含有一种随便的语气在里面。而相对来讲,买房子,穿衣服,生孩子,则不可分,动作只能一次性完成:买房子就要一次性买完而不能今天买一点明天买一点;穿衣服也只能一次性穿好而不能一次穿一半;生育孩子更是如此,只能一次性的完成。这种强迫的意味和一次性完成而无重复可能的限制也决定了它们不能和轻松、随便的重叠词联合使用。 从另一个角度讲,吃喝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有一种文化内涵包蕴在里面。去饭馆吃吃饭,去茶座喝喝茶不是一定饿了,渴了才去的,而是已经成为放松、休闲、随便的代名词,这也是它们之所以能重叠的原因。所以二者是不同的。 3、还有一些词

动词重叠形式的意义

内容摘要:动词重叠是汉语中极富特色的语法形式,无论动词重叠的范围还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向都是语法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动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语法形式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动词重叠的形式 1、A——AA式 尝尝玩玩问问想想走走看看听听坐坐谈谈 2、A一A式 ^ 写一写歇一歇看一看听一听坐一坐想一想 玩一玩搁一搁评一评劝一劝找一找转一转 3、A了A式 看了看坐了坐歇了歇揉了揉想了想算了算 找了找转了转提了提谈了谈笑了笑指了指 4、A了一A式、A了几A式 摆了一摆摸了一摸侃了一侃说了一说挑了一挑 哼了两哼拜了两拜摆了两摆 5、A他一A式、A了几A式 笑他一笑试他一试赌他一赌等他一等 ) 6、A不A式

看不看赌不赌试不试留不留走不走抄不抄 7、A着A着式 说着说着想着想着数着数着看着看着听着听着 8、A来A去式 数来数去说来说去想来想去看来看去转来转去 9、ABAB式 打听打听解释解释唠叨唠叨照顾照顾准备准备 交待交待整理整理讨论讨论比划比划指点指点 10、AAB式 ) 帮帮忙点点头散散步洗洗澡下下棋打打球 算算帐看看报过过瘾拉拉票诉诉苦窜窜门 11、A一AB式 赶一赶面记一记帐通一通风浇一浇水干一干活 12、A了AB式 下了下棋点了点头挤了挤眼咬了咬牙撇了撇嘴 摇了摇头理了理发浇了浇水散了散步算了算帐 13、AABB式 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蹦蹦跳跳比比画画躲躲藏藏摇摇摆摆 拉拉扯扯来来往往走走停停进进出出哼哼唧唧嘀嘀咕咕 ¥ 以上所列举的13种形式中, 1到8属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 9到13中有双音节单纯动词的重叠形式,如嘀嘀咕咕、吆吆喝喝、唠唠叨叨等;

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

论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 徐艳平 (衢州学院中文系,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是句子层面的问题,其动词能否重叠并不完全取决于句中的核心动词,也会受句式和其它成分的制约。整体来看,把字句动词重叠后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较强的劳作性、宾语为受事宾语、排斥给予、索取类动词、明确的目的性。 关键词:动词重叠把字句句子层面特点 一、问题的提出 陆俭明先生曾在《90年代现代汉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1990)一文中列举了两组把字动词重叠句: (1)甲把马刷刷! 把衣服洗洗! 把文章改改! 把酒热热! 把房子修修! 把白薯煮煮! 把作业收收! 把报纸看看! 把裙子熨熨! 把黑板擦擦! 把面包烤烤! 把书念念! 把被子晒晒!把桌子挪挪!把车锁换换!(2)乙*把马骑骑! *把衣服买买! *把文章写写! *把酒喝喝! *把房子盖盖! *把白薯运运! *把作业交交! *把报纸借借! *把裙子穿穿! *把黑板扛扛! *把面包吃吃! *把书还还!*把被子卖卖!*把桌子送送!*把车锁拆拆! 同样是“把”字祈使句,甲、乙两组句子的基本格局相同,但甲组句能说,乙组句不能说。为什么?自陆俭明先生提出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问题以来,这一问题得到语法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都在论文或著作中把它作为尚待解决的重要语法问题来对待,也有人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 高平平(1999)从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凡是能表示一定动作行为的并能够持续、重复的动词都可以重叠;反之,凡表示非动作行为、不能持续重复的动词或表示一定量的动词,一般不能重叠使用。”姜守旸(2000)从受事宾语的处置结果明确与否进行了解释。于洪亚(2008)认为把字句动词重叠的限制条件是:“1、‘把’后的名词必须是与动词组合的能够单说的自由语素,2、名词与重叠动词组合后要能产生某种预期的结果,或者至少要发生某种变化。”他们的解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却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原因就在于以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仅仅是针对动词或宾语进行探讨,都是从某一特定角度着手的,而忽略了句式的影响和制约,缺乏全局的研究思路。正像周国光先生(1999)在提到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问题时所说的:“两组句子中的动词都是重叠形式,但是有的可以重叠,有的不能重叠。为什么?是否与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关?如果有关,那么决定能否重叠的语义特征是什么?就目前的研究来说,还没有提取出相应的语义特征给以比较满意的解释。” 二、把字句中的动词重叠是句子层面的问题 我们认为,一个句子能否成立并不仅仅取决于其核心动词,也会受到句式或其他因素的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探析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探析 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陈素玲学号:04101204 指导老师:杨丽忠 摘要:动词重叠是汉语中极富特色的语法形式,无论动词重叠的范围还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向都是语法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动词重叠的形式和语义条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分析,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分析了动词重叠式的各种语法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动词动词重叠语法形式语法意义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动词重叠的研究起步比较早,至今涉及和专门论述它的论著和论文数以百计,可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0年代起一些学者在介绍动词重叠的同时开始涉及到重叠后所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6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70年代末以来又相继发表了一系列专门探讨动词重叠的文章,专家们就动词重叠的范围、意义、语用功能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90年代末以来对动词重叠的一种特殊形式——AABB式的关注,以及近来结合方言的研究都使动词重叠研究的脚步更加沉稳有力,使动词重叠的语法规律更趋明朗。 对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研究,黎锦熙最早指出:一种动作方开始与继续地进行,又表快完成之趋势,可用重叠法。王力先生认为重叠是动作本身含有的某种性质,并概括为“短时貌”。他把“短时”解释为“说话人所想象的时间”,这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吕叔湘承认动词重叠式是动词变化形式,并总结为“短时态(尝试态)”,这同王力的观点具有一致性。俞敏较早指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属于“量”的范畴,朱德熙进一步将“量”分为动量和时量,认为动词重叠表示时量短或动量小。邢福义则提出“短暂性摆动”的见解。朱景松也同意这一观点,他强调“量”的心理因素,使“轻量说”的解释更为合理。此外,还有“稍微一下”(丁声树)、“少量”(范方莲)、“轻微体”(张静)、“量或尝试”(王还)、“加强、减弱、加繁动作”(何融)、“不定量”(李人鉴)、“强度体”(龙果夫)等看法。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动词重叠

动词重叠的形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1月 Jour nal of Q iqihar U niversity(Phi&Soc Sci) January.2005 [收稿日期]2004-10-12 [作者简介]张晓涛(1971-)男,黑龙江海伦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动词重叠的形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张晓涛 (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关键词]动词;重叠;形式 [摘 要]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指出动词重叠并不是动量组合,它与动量补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时也分析了造成人们对动词重叠形式认识差异的原因:从客观上说,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词和短语的界限不很清楚,动词重叠后,究竟是词还是短语没有明显的标记,造成分辨上的困难;从主观上讲,人们所持的标准不同而导致认识上的不同。最后,在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将动词重叠划分为十种类型。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05)01-0088-03 The Type of Verb Repetition and Problems Related to This Phenomenon ZHANG Xiao tao (Harbin Normal U 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Key words:verb;repetition;type Abstract:T 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Verb Repetition is very different from complement of quantity of the ac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 parison.In addition,it finds out the reason w hy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f the type of Verb Repetition,w hich are objective and subjetive aspects.Verb Repetition is divided into ten dif ferent kinds after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一、对动词重叠的定性 现代汉语动词常常可以重叠使用,这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但动词重叠式究竟是什么?是动词的变形形态还是动量组合?至今在学术界还有分歧,这种认识上的不一致将直接影响到对动词重叠式类别的确定,因此在研究动词重叠的形式之前,有必要对动词重叠的性质加以分析。 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动词重叠是一种动量组合:范方莲通过与动量组合的比较后得出结论: 所谓动词重叠实际上只是动量组合的一种形式,不是另外一种语法格式 。毛修敬也主张是动补结构,与范文所不同的只是认为这种重叠表示的语法意义不是 量 ,而是 动程 ,这个动程体现着量。而黎锦熙、刘世儒两位先生则认为: 一般都把重叠法归入 形态学 ,其实,在汉语中,它是基本上应该归入 结构学 的,何以呢?因为重叠中的后一个词,实在是一种 动量 词的性质,它和它前面的词是一种 动副(副词) 的关系,可以说,动词的重叠法就是由这种 关系构成的一种 动副 型短语(词组或叫 动补 型) 。 确实,动量补语与动词重叠常常可以互换。比如, 看一下 、 研究一下 也可说成 看看 、 研究研究 ,意义和意味基本相同,因而人们往往将它们相比附,甚至有的说动词重叠的后一动词 跟专有的动量词没有什么两样 。其实,用这种类比法认为动词重叠就是一种动量组合的看法是不太可靠的。因为即使是 看一下 、 研究一下 这样的动量补语也不表示数量,而表示情态。 退一步讲,就算 看一下 、 研究一下 这样的动量补语表示 量 ,也不能推断 看看 、 研究研究 就是动量组合,因为表示 量 并不是动量短语所专有。 看来,以 量 作为标准来判定动词重叠就是动量组合的方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事实上,动量补语与动词重叠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试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 (1)他只看了一遍那本书。

动词重叠

动词重叠: 动词重叠是汉语很有特色的一个语法现象,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学生关于动词重叠的偏误主要涉及重叠后的语法意义,重叠后充当的句法成分,也涉及到动词的重叠形式。下面就这些问题分别进行分析: (一)动词重叠的形式: 1.单音节动词重叠的形式主要有两种:AA式,如:看看、说说、想想、问问、催催等。 A一A式,如: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问一问、催一催、敲一敲等。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时,一般在中间加上“了”。如: 他看了看表,发现自己还是来早了。 他敲了一敲门,里面没人应,他就走了。 2.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只有一种,即ABAB式,如学习学习、休息休息、讨论讨论等。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多不发生在过去,如果表示过去,在中间加上“了”。 另外,我们还应该告诉学生,还有一种重叠形式,即离合词只能重叠前面的动词性语素。如:见见面、洗洗澡、睡睡觉、散散步、理理发、帮帮忙、跳跳舞、唱唱歌等。这种重叠形式如表示已经发生的动作,只能在第一个音节后面加上“了”。如: 我们只是见了见面,并没有多说。 昨天他给我帮了帮忙就走了。 (二)动词重叠的范围: 我们只告诉他们汉语中的动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学生把握起来还是很难。到底哪些可以重叠?哪些不可以。也是对外汉语教材和老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的。 汉语中大部分动作动词和小部分心理动词都可以重叠,但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关系动词、存现动词、使令动词则不能重叠。对比如下: 看看、听听、想想 *能能、*会会、*应该应该、*进进、*来来、*是是、*有有、*在在、*使使 可以重叠的动词大部分是持续性动词或者虽不能重复,但可以多次进行。一次性动作动词即一次就结束不可能重复进行得不可以重叠。对比如下: 走、看、听、唱、买 *原谅原谅、*成立成立、*花花、*来来等 可以重叠的动词一般是人的意志可以支配的动词。对比如下: *丢丢、*忘忘、*病病、*掉掉、*迷失迷失等人力不可控 *生长生长、*流流、*落落、*弥漫弥漫、*塌塌等自然界的运动 另外,动词重叠多用于口语中,书面语少用。对比如下: (三)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我们只告诉他们汉语中的动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短时、轻微和尝试的意义,学生把握起来还是很难。重叠后到底表示什么意义?也是对外汉语教材和老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的。 (1)表示时间短,带有持续语义特征的动词,重叠后相对于动词单用,具有了持续时间短的特点。例如: 你在这里等等我,我马上回来。 你在这里等我,我马上回来。 (2)表示尝试,动词重叠形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带有尝试的特点。这种句子一般表

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班级:08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XX 内容摘要:动词重叠是汉语中极富特色的语法形式,无论动词重叠的范围还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向都是语法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动词重叠的形式和语义条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分析了动词重叠式的各种语法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动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语法形式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谈谈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一、动词重叠的形式 关于动词重叠的形式,包括AA式,如:尝尝,玩玩,问问,想想,走走,看看,听听,坐坐,谈谈。A-A式,如:写一写,歇一歇,看一看,听一听,坐一坐,想一想,玩一玩,搁一搁,评一评,劝一劝,找一找,转一转。A了A式,如:看了看,坐了坐,歇了歇,揉了揉,想了想,算了算,找了找,转了转,提了提,谈了谈,笑了笑,指了指。A了-A式,如:摆了一摆,摸了一摸,侃了一侃,说了一说,挑了一挑,哼了两哼,拜了两拜,摆了两摆。还包括A着A着、AAB、AABB式。这主要是对动词重叠性质的认识不同、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和汉语本身的原因所致。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形式中,有的属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有的有双音节单纯动词的重叠形式,如嘀嘀咕咕、吆吆喝喝、唠唠叨叨等;有合成词的重叠式,如摇摇晃晃、指指点点、研究研究、拉拢拉拢、粉饰粉饰、洗洗澡、散散步等;还有单音节动词重叠后的加合形式,如来来往往、走走停停、进进出出等。 二、谈谈重叠与重复 说到动词的重叠,首先要区分重叠和重复。重叠是一种词汇的形态变化,通过形态变化来使这个词的语义稍作改变;而重复则属于一种语言运用的技巧,是一种辞格,用这种形式来增加整个句子的语气,增强表达感染力。如“看看”“听听”“想想”等是单音节动词重叠,但是如“哭,哭,哭!除了哭你还能干什么?”“玩儿,玩儿,玩儿!就知道玩儿!”这些句子中的“哭,哭,哭”和“玩儿,玩儿,玩儿”就属于重复。 三、动词重叠的形式分析 动词重叠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AA式:听听、看看、笑笑、想想。 2.ABAB式: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解释解释 3.A一A式: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聊一聊。 4.A了A式:洗了洗、等了等、想了想、笑了笑。 5.A了一A式:听了一听、想了一想、看了一看 6.AAB式:说说话、听听歌、散散步。 7.AB了AB式:研究了研究、了解了了解、打扫了打扫。 8.AABB式: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四、动词重叠所表示的语义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通过其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重叠动词都有它相应的基式,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在语句中把基式变为重叠式。因此,重叠式和基式所表达的语义是有所不同的。“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表示动作的量的,所谓动作的量可以从动作延续的时间长短来看,也可以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前者叫做时量,后者叫做动量。”现在就从时量和动量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动词的重叠式作为现代汉语中一种非常特殊的语法现象,一直吸引着不少学者对它进行研究。动词重叠之后和原来的动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有所不同,用法也有不同的侧重,因此动词的重叠式具有丰富的表意作用,在现代汉语中的用途也很广泛,可以表达多种语法意义。 一、动词的重叠形式 动词的重叠形式很多,具体有AA式、AAB式、ABAB 式、A一A式、A了一A式、A着A着式、A不A式、A 来A去式、AABB式这几种动词重叠的形式。 二、动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 AA式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是AA,如“想想”。AA式重叠是单音节动词重叠的主要形式,这种单音节动词在句法成分上,可以充当谓语、主语和宾语,其重叠后的形式也可以做谓语。例如,“你碰碰嘴唇”,在这句话中,“碰碰”就是做谓语成分,表示主语“你”发出的动作。AA式重叠的动词从时量上看一般表示动作短暂,如“说说”“玩玩”,这两个词都是表示“说”“玩”这两个动作的时间不长,比较短暂。 AAB式

动词的重叠式还有AAB式,如“说说看”。AAB式在句法成分上可以作主语、宾语和谓语,这与动词原形的句法功能一致。例如,“你想想看”,在这句话中,“想想看”是做谓语,和“你想”中的“想”所做的句法成分相同,都加在主语的后面做谓语成分,表示动作的发生。 在语法意义上,AAB表示动作的时量短或者动量小,在语气上也显得缓和些。例如,“好吧,我只管说说看”这个句子中,“说说”看表示“说”的这个动作量小或是时量短,表明说话人的一种不确定态度。 ABAB式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式是ABAB式,如“研究研究”。ABAB 式可以做谓语,动词本来是及物动词,重叠之后仍然可以带宾语,动词原来是不及物动词,重叠之后一般不可带宾语。例如,“你再好好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吧”这个句子中,“研究研究”做“你”的谓语,表示动作的发生。 在语法意义上,动词的ABAB式一般也表示动作的时量短或动量小,并且时量短和动量小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指点指点”既可以表示“指点一会儿”,表时量,也可以表示“指点一下”表动量,在这个重叠式中,动作的时量短和动量小结合在了一起。 A一A式 动词重叠还有A一A式,如“想一想”。在句法成分上,

动词重叠语法意义二题

动词重叠语法意义二题 殷晓明 从50年代至今,语言学界对汉语的动词重叠现象作了许多论述分析,关于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更是众说纷纭。动词重叠表动作 轻微 或 少量 ,是被大多数人接纳的一种说法,而汉语中有一类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却与此正相反,表示反复多次的动作行为,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表 尝试 是动词重叠又一得到普遍认同的语法意义,但早在60年代就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究竟孰是孰非?本文试图对涉及这两方面问题的各家说法分别作一简单的回顾,并略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 关于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丁声树、王力、朱德熙等人的看法大致相同。丁声树等著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认为:动词重叠表示 稍微 一下 。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 提出: 动词重叠表 短时貌 ,即表时间极短,而由时间短可以生出 稍 略 的意思。 朱德熙 语法讲义 认为: 重叠式动词表示动作的时量短或动量小。 范方莲认为: 所谓 动词重叠 实际上只是动量组合的一种形式,不是另外一种语法格式。 并将这种组合的意义分为两种:其一表示定量,即 一次 ;其二表示不定的少量,即不止 一次 ,就其意义来说,这与表 轻微 、 少量 的说法仍是一致的。张静把动词重叠看做动词的 轻微体 。另外表动作的减弱、表委婉语气、表轻松随便的意味等众多说法,也都可以归入上述说法之内。 不同于此的说法也有很多:比如李人鉴认为动词重叠表示不定量;毛修敬指出: 动词重叠是一种情态,这个情态表现为一个动程,这个动程体现着量,这就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朱景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 激发、凸显或表达重叠式主体的能动性,从而对动作、行为、变化进行定向控制 等等。种种说法体现了人们对于这一问题可贵的探索。 在讨论语法意义的同时,各家对动词重叠范围的界定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只包括 VV 式(V代表动词),有的认为也包括 V一V 式和 V了V 两式,或者更多。本文要重点提出讨论的 V1V1V2V2 式,如 说说笑笑 、 进进出出 等,大多论者在讨论动词重叠时是将之排除在外的。很显然,这类重叠的语法意义与表 轻微 少量 一说正相反,表示动作的反复多次,正如何融所提到的 加繁动作 。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的看法,如赵元任就将之视为生动重叠的一种。 语法意义上的迥异正是人们将其排除在讨论之外的原因之一。但若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汉语中的动词重叠从产生直到唐宋,其语法意义多是表示动作的反复与持续,而非现在多数论者所认为的是表 轻微 少量 。如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中的 行行 是 走了又走 ,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李白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中的 望望 是 望了又望 ,王钅英 唐诗中的动词重叠 一文正说明了这一点。看上去这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发生了逆转,而太田辰夫在 中国语历史文法 中提出了这样的看法:现代表 轻微 、 少量 意的 VV 式重叠是由 V一V 式省去 一 而来,与古来表动作反复多次的 VV 式无关。赵元任 中国话的文法 中的看法与此相似。我们在对 元曲选 中的动词重叠进行考察时不难发现, V一V 式占多数,表 轻微 、 少量 意的 VV 式极少,且大多有与之对应的 V一V 式,这似乎可以看做是两种形式过渡的一种状态。范方莲也认为现代 VV 式是 V一V 式省略了 一 ,同时怀疑 V1V1V2V2 式是由表动作反复多次的 VV 式发展来的。因而现代 VV 式和 V1V1V2V2 式的起源可能完全不同,具有截然不同的语法意义也就不足为奇了。将矛盾的现象加以综合考察较之孤立地看待,显然更能取得较为合理的解释,往往还能有意外的发现。另外在解释共时的语 50 语文学刊 2002年第2期

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

原载《中国语文》,1998(2):83-92. 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 李 宇 明 内容提要 本文考察与“动量”和“时间”有关的动词重叠式的若干句法问题。认为:动词重叠式排斥数量词语的主要原因是,动词重叠已内蕴有不能用数量词语标示的量的意义。这种内蕴的量,其一,使动词重叠式更具动态性,所以不能带以数量词语开头的无定有指的宾语,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时也受到较大限制;其二,带来动词时间因素的变化,动词重叠式只有已然和未然之分,不再具有一般的体的时态特征。并由此提出了研究“量”“时”这两个重要的动相范畴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动词重叠主要有三种类型:a)单音节动词以Aa方式重叠。ⅰb)一般双音节动词以ABab 方式重叠。ⅱc)动宾式双音节动词多以AaB方式重叠,如: 唱歌---唱唱歌 跳舞---跳跳舞 道歉---道道歉 理发---理理发 一些结构比较特殊的双音节动词也须以AaB方式重叠,如: 游泳---游游泳 洗澡---洗洗澡 鞠躬---鞠鞠躬 动词重叠式中间嵌“了”和“一”,形成“V了V”、“V一V”和“V了一V”等变体形式。本文把这些变体形式也都看作动词的重叠式。 动词重叠是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涉及动词重叠的论文和著作数以百计,高论迭出,异彩纷呈。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a)动词重叠的方式和可重叠的动词范围; b)动词重叠式的历史由来及其在方言中、民族语言中的表现; c)动词重叠与其他的词类重叠以及动词带数量补语等相关现象的比较; d)动词重叠式的语法、语义及语用性质; e)动词重叠之后句法功能的变化。 其中d)e)两个方面是近些年讨论的热点。本文在前贤时哲的研究基础上,讨论有关动词重叠式句法功能方面的四个问题: a)动词重叠式对数量词语的排斥; b)动词重叠式对宾语有指性的特殊要求; c)动词重叠式与常见时间成分的组配特点; d)动词重叠式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所受到的限制。 通过这些考察,以期加深对动词重叠的性质和重叠之后的一些句法特点的认识,并对动量范畴与时间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一、动词重叠式与饰动数量词语 动词重叠式有排斥数量词语的强烈倾向。本文所说的数量词语,包括量词、数量组合和指量组合等语言单位。从句法功能上看,数量词语有修饰名词性成分的“饰名”数量词语,有修饰动词性成分的“饰动”数量词语。饰动数量词语在语义上主要表示动作的动量和时量等,在语序上有前饰(出现在动词之前)和后饰(出现在动词之后)两个句法位置。 动词在一般情况下都可受数量词语修饰,但重叠之后却都不能再接受数量词语修饰,哪怕是动词重叠式处在非谓语的位置上。比较: 一天跑十里~*一天跑跑十里 考察五天~*考察考察五天 三场比赛~*三场比赛比赛比赛了三场~*比赛了比赛三场 砍了两刀~*砍了砍两刀打几巴掌~*打打几巴掌

汉语言文学-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汉语言文学-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txt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内容摘要:动词重叠是汉语中极富特色的语法形式,无论动词重叠的范围还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向都是语法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动词重叠的形式和语义条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分析了动词重叠式的各种语法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动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语法形式 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动词重叠的研究起步比较早,至今涉及和专门论述它的论著和论文数以百计,可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0年代起一些学者在介绍动词重叠的同时开始涉及到重叠后所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6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70年代末以来又相继发表了一系列专门探讨动词重叠的文章,专家们就动词重叠的范围、意义、语用功能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90年代末以来对动词重叠的一种特殊形式——AABB式的关注,以及近来结合方言的研究都使动词重叠研究的脚步更加沉稳有力,使动词重叠的语法规律更趋明朗。 对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研究,黎锦熙最早指出:一种动作方开始与继续地进行,又表快完成之趋势,可用重叠法。王力先生认为重叠是动作本身含有的某种性质,并概括为“短时貌”。他把“短时”解释为“说话人所想象的时间”,这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吕叔湘承认动词重叠式是动词变化形式,并总结为“短时态(尝试态)”,这同王力的观点具有一致性。俞敏较早指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属于“量”的范畴,朱德熙进一步将“量”分为动量和时量,认为动词重叠表示时量短或动量校邢福义则提出“短暂性摆动”的见解。朱景松也同意这一观点,他强调“量”的心理因素,使“轻量说”的解释更为合理。此外,还有“稍微一下”(丁声树)、“少量”(范方莲)、“轻微体”(张静)、“量或尝试”(王还)、“加强、减弱、加繁动作”(何融)、“不定量”(李人鉴)、“强度体”(龙果夫)等看法。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动词重叠的形式和影响动词重叠的语义条件进行总结和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分析动词重叠式的各种语法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动词重叠的形式 关于动词重叠式,研究者们的看法存在着分歧。有的研究者认为只有动词本身的重叠一种格式,即AA式。多数研究者认为,动词重叠包括AA、A-A、A了A、A了-A四种形式。还有的认为,除了这上种形式外,还包括A着A着、AAB、AABB式。这主要是他们对动词重叠性质的认识不同、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和汉语本身的原因所致。至于哪种说法更合理我们不作探讨,只将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形式举例如下: 1、A——AA式 尝尝玩玩问问想想走走看看听听坐坐谈谈 2、A一A式 写一写歇一歇看一看听一听坐一坐想一想 玩一玩搁一搁评一评劝一劝找一找转一转 3、A了A式 看了看坐了坐歇了歇揉了揉想了想算了算 找了找转了转提了提谈了谈笑了笑指了指 4、A了一A式、A了几A式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研究解析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的 语法意义研究解析 李敬国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内容提要 如何理解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文章对研究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的语言学者们的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解析,指出在心理因素的条件下理解 短时 和 轻量 是正确把握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的关键。 关键词 动词重叠式;语法意义;心理因素;短时;轻量 中图分类号 H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2)01-0028-04 一、动词重叠式的范围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interativ e)的范围很宽。如果我们用A代表一个单音节动词,用AB代表一个双音节动词,那么A A和A BAB就都是动词重叠式。然而,事实上语言学界讨论的动词重叠式还不只这两类,动词重叠式还可以包括在已重叠了的动词中间插入 一 、 了 或 一了 的形式,在重叠了的动词中间加 来 末尾加 去 的形式,在重叠了的动词中间加 不 的形式,双音节动词只有前一音节重叠后一音节不重叠的形式等。本文无意仔细分辨动词重叠式的区分标准,但是,因为众多动词重叠式所能概括的语法意义并不都属于一类,所以,我们只在AA式,ABA B式和已重叠了的动词中间插入 一 、 了 或 一了 的形式范围内讨论语言学者们讨论最多的一类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问题,其余动词重叠式不予涉及。AA式和A BAB式又可以写作VV式,是现代汉语中最为典型的动词重叠式。这类重叠形式中间加数词 一 ,也是常见动词重叠形式。邢福义(2000)说: V V和V V是同义形式,从时量和分量上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二者的细微差异,主要是说话口气上有不同的语值。VV是自由式,用V V显得很随便;V V 是郑重式,用V V往往是为了对某种短暂行为作特意的强调。在使用频率上,郑重式V V大大低于自由式VV。 动词重叠式中间有时态助词 了 ,是表现完成体的动词重叠式,完成体与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经常二体合一,例如: 她看看艾艾的两只手,光光的;捏了捏口袋,似乎有个戒指,掏出来一看是顶针圈儿。 ( 赵树理文集 第一卷第303页)其中 看看 等于说 看了看 ,与后面的 捏了捏 用法相同,都是表完成体的动词重叠式。所以,带 了 的动词重叠式与不带 了 的动词重叠式应该属于同一个系列的动词重叠式。 由动词语素重叠而形成的叠音复合词不是动词重叠式。例如:谢谢、嚷嚷(r ng rang)、吵吵(ch o chao)等词。这些词在语音形式上与动词重叠式相近,但它们属于造词法问题,不像动词重叠式那样,属于用词法问题。修辞学上讲的反复格,在形式上也有动词的重复或重叠出现,也不属于动词重叠式。修辞学的反复格是为追求表达效果而两次或多次使用同一个词的情况,动词重叠式是一个动词的言语表现的具体形式。 动词重叠式有比较统一的有规律的语言构造形式。俞敏(1954)早就对动词重叠式内部轻重音表现做出过说明,他说: 汉语的实体词差不多都有重叠式,动词的重叠式较比简单。可以用两句话说明白:一、单音缀(即单音节。 笔者注)的动词重叠以后,第二个音缀是轻音;要是有a元音的话,变成e或者 ,没有显著的调形。二、双音缀(即双音节。 笔者注)的动词重叠以后,第三个音缀把重音丢了,变成中音。 李珊(1993)对A BAB动词重叠式的语音形式用语图仪做了测试研究,她说: 北京话ABAB 的语音构造实际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常用的,如 呼吸呼吸 ,其音高频率(按Hz计算)是 178 136 111 95 ,是均匀地逐渐递降;一种是不太常用的如 奉承奉承 ,其音高频率是 191 100 99 77 ,也呈递降。 语言学者们无论

动词的重叠

关于动词重叠的问题 在一次给高级学生上课的课堂中,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说了一个句子“我也好向你取经取经。”我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应该是“取取经”,但是学生的记忆里动词重叠只有AABB和ABAB式,完全没有AAB式,即使我列举了很多常用的短语比如“看看电视,聊聊天,散散步”等等来证明AAB式的存在,但学生却还是不买账,对老师的权威产生了怀疑,一定要我从头讲一遍关于动词重叠的问题,当时完全没有准备,虽然蒙混过关了,但是心里总是放不下,所以下课后把这个问题重新整理一下,供以后借鉴并参考。 关于动词重叠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可重叠动词的特征,也就是哪些动词可以重叠;二是重叠后的作用,也就是为什么要重叠;三是重叠的形式,怎么重叠。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1. 除了能愿动词(会、可以)、趋向动词(过来、上去)、关系动词(是、叫、像)、存现动词(有、在、发生)、使令动词(让、请)等动词外,大多动词都可以重叠;2. 可重叠的动词大多是可持续性的;3. 可重叠的动词一般也是可以由人的意志支配的。后两条特征主要是由于重叠的作用所决定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重叠的作用,尽管不用教材上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是不外以下几点:1、表示时间短,相当于动词+一下儿,如“等等我”=“等我一下儿”;2、表示尝试,一般有期望使令的意思,如“有时间来看看我”;3、表示语气轻缓、委婉,如“退休以后,他平常”看看书,写写字,养养花,倒也自在”;4、表示次数少,如“他向我们摆摆手就进去了”。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目前有些争议的问题,那就是动词重叠的形式。这里采用大多参考书上看到的也是本人赞同一种观点: 汉语动词的重叠形式有以下几种: 1、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为AA式,如:看看、走走、等等、坐坐、想想…… 2、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为ABAB式,如:休息休息、研究研究、讨论讨论、考 虑考虑…… 3、离合词的重叠形式为AAB式,如:游游泳、看看书、跑跑步、吃吃饭、打打篮 球…… 4、另外还有几个变形式,A了A(坐了坐),A一A(看一看),A了一A(听了 一听),AABB式也可以看作是AA式的一个变形,如:说笑---说说笑笑、敲打---敲敲打打,说、笑、敲、打其实是四个单音节的动词。只有极个别的几个双音节动词(据统计8821个HSK词汇中仅3个是这种重叠形式:摇晃、摇摆、躲藏)用于AABB式的重叠,但是重叠后其实是形容词属性。 不管总结的形式是什么,我们的语言就在那里。可以把他们放在一个个框架里方便老师讲授,方便学生学习记忆,但是语言是为交际服务的,是有生命的时刻在变化的事物,虽然我也是一名教授汉语的工作者,但我还是坚信,最终掌握一门语言掌握的决不仅仅是掌握课堂、书本上归纳的规则和公式,而是运用,运用之妙在于一心,这才是语言之大美。

对外汉语中如何教授动词重叠汇总

对外汉语如何教授动词重叠 班级:130304 姓名:张凝丹学号:3213001189 摘要: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动词词形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汉语的口语交际中经常会使用到动词重叠的形式。汉语的动词重叠有多种形式,不同形式表达的语法意义也不同,这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本文试着从动词重叠式的形式、语法意义、动词重叠的条件等方面讨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该如何教授动词重叠。 关键词:动词重叠对外汉语教学 一、明确动词重叠的教学内容 教师只有清楚明确教学内容才能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和课件设计,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在对外汉语动词重叠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楚动词重叠的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动词重叠的形式 动词重叠中,单音节动词重叠较为简单,其重叠形式为: (1)“AA”式:看看、说说、听听、猜猜、尝尝等。 (2)“A 一 A”式:看一看、听一听、坐一坐、尝一尝、猜一猜等。 (3)“A 了 A”式:看了看、听了听、坐了坐、笑了笑、尝了尝等。 (4)“A 了一 A”式:看了一看、听了一听、坐了一坐、尝了一尝等。 这些重叠形式都是动词在组合关系中发生的形态变化,它们表达意义各有不同。“A 了A”是“AA”的完成式,表示已然状态。而“A 一 A”本质上和“AA”是一样的,“A一A”可看作是“AA”的语音扩展。首先我们来看看“AA”式和“A 一 A”式。试比较以下两组句子: (1)你出门的时候叫叫我。 你出门的时候叫一叫我。 (2)我们明天去看看小王吧。 我们明天去看一看小王吧。 通过以上两组句子的对比,我们发现,“AA”和“A一 A”可以自由地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并不会造成语义上的差异。因此,“AA”和“A 一 A”是同一语法单位的两个自由变体。二者的区别只是在于说话语气上,“A 一 A”比“AA”显得要要郑重一些。所以,在动词重叠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要跟学生讲清楚这一点。 双音节动词重叠的情况则较为复杂。“ABAB”式是双音节动词重叠的常见的基本形式,如:休息休息、锻炼锻炼、考虑考虑等。但是双音节动词也有“AABB”的重叠形式,这种形式的动词重叠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合成动词的重叠:摇摇摆摆、抄抄写写、缝缝补补,另一种是单纯动词的重叠:嘀嘀咕咕、唧唧歪歪、唧唧咕咕。 另外,我们还应该告诉学生,还有一部分动宾结构的双音节动词,尤其是离合词,能够以“AAB”的形式重叠,例如:“洗澡”可以重叠为“洗洗澡”,“睡觉”可以重叠为“睡睡觉”,“理发”可以重叠为“理理发”等。“AAB”式在语法意义、表达功能等方面都和动词重叠的AA式非常相近。在这些重叠式中,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以及双音节动词的“ABAB”式,是整个动词的重叠;而双音节动词的“AAB”式和“AABB”式则是构词成分的重叠。 我们认为,在初级阶段应先从动词重叠比较简单的AA式(A一A式)和ABAB式开始讲授,先让学生对动词重叠有一个初步印象,形成使用动词重叠的习惯,再进一步学习其他的

动词重叠的方式和时体意义

动词重叠的方式和时体意义 动词重叠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在时体研究方面颇有争议。本文主要介绍了动词重叠的方式和由来,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动词重叠的时体特点。 标签:动词重叠持续性终止点时体特征 动词重叠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对于汉语动词重叠的方式、时体特征、语法意义、以及重叠后的句法问题等,各家的论述有同有异。Smith(1991)认为,汉语的动词重叠表示的是一种封闭的情状,具有动态、持续、非完成的语义特征,语义上具有完整体的特点,兼具情状和视点两方面的特征。戴耀晶(1997)认为,汉语的时体系统中包括动词重叠所表示的短时体、“起来、下去”所表示的始续体和延续体、“在、着、了、过”标记的进行体、持续体、现实体、经历体。 本文主要从动词重叠的方式和来源以及重叠后时体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对动词重叠中这些颇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动词重叠的方式及由来 (一)动词重叠的方式 本文所要讨论的动词重叠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单音节动词的“VV”方式重叠。例如:看看、听听、说说、找找。 2.双音节动词的”V1V1V2V2”方式重叠。例如: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蹦蹦跳跳。 3.双音节动词的“V1V2V1V2” 方式重叠。例如:辛苦辛苦、冷静冷静、凉快凉快、休息休息。 4.动词的“VVN”的方式重叠。例如:唱唱歌、跳跳舞、喝喝茶、打打牌、理理发、送送礼。 5.“V了V”是在动词“VV”之间插入“了”组成,是动词重叠式的一种变体形式。例如:踢了踢、笑了笑、拉了拉、尝了尝。 6.“V一V”是在动词“VV”之间插入了“一”组成的,也是动词重叠式的一种变体形式。例如:睡一睡、看一看、试一试、闯一闯。 7.“V了一V”是在动词“VV”之间插入“了”和“一”组成,是动词重叠的另一种变体形式。例如:看了一看、笑了一笑、愣了一愣、走了一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