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改革的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改革的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改革的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研究

【摘要】我国自2009年4月6日实施“新医改”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时期,广大医疗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公立医院的改革被视为医改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公立医院所在的社会政策环境主要包括“供给”、“支付”和“监管”三部分,根据从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改革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发展Reform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cal reform context of public hospitals

Abstract:China since April 6, 2009,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health care reform has been the cause of China's health is in the depth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majority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re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is the biggest problem considered to be the work of the medical reform, social policy environment where public hospitals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 of the "supply", "pay" and "regulatory" from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and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aspects to analyze their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 : new health care reform, public hospital reform,

compensation mechanism, regulatory mechanism, developing,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是建设现代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综合改革。“十二五”时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时期。○1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09 年4 月6 日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这是一项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重大任务。从公立医院的组织属性来看,公立医院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及在其运行中由国家提供经费补助的社会公共事务。但从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的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的公立医院改革大多是围绕一些比较容易推动的项目来进行,比如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住院医师培训、医院集团化等,在深层次的关键问题上并没有触及,比如人事制度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和管办分开等。显而易见公立医院的改革存在很大的难度,新一轮的医改将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作为改革的核心,而公立医院能否回归公益性关键在于改革以药养医的不良补

偿机制也是新医改的深水区,是不敢轻易触碰的,也就是说目前公立医院改革到了最难点的一个阶段。

1. 公立医院改革的难点

1. 1 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补偿的渠道主要有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及财政补助。在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医院收入的补偿机制成为了医改的热点,将公立医院补偿有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收费标准,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而“以药补医”的逐步取消势必会引起各大利益集团的抵制。

此外,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公益性,合理的补偿是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的基本保障。○2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关于政府补贴是“补供方”还是“补需方”,一直存在着争议。国务院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提出了“供需兼补”的基本方向,但主要向需方倾斜。而有些观点单纯强调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认为政府干预和市场竞争是一个不可兼容的选择。对于过度“市场化”要警惕,因为其极具有把公立医院改革重新拉回计划经济时期的风险,最终出现由政府包办所有医疗服务的现象。1.2 财政补贴范围及方向难以确定。

政府的财政补助应有两个原则,一是财政补贴的范围不能包括由于医院经营不善而导致的亏损,否则与原本的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差别。二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如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服务建设等,应得到政府财政补贴的重点倾斜。但就目前来看,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很多补偿项目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投入也很不到位○3。

1.3 医疗服务收费需要规范。

医疗服务收费近年来,医疗设备、卫生材料的价格不断增长,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医疗服务的成本急剧提高,而服务价格却没有得到及时调整,无法体现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价值。有统计显示,技术性护理及一般诊疗项目成本回收率极低,平均仅为38%,并且与劳务费呈明显负相关。体现技术劳务和知识价值的挂号费、手术费等在价格形成和调整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4。种种牟利行为使得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进一步淡化。政府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力度,导致医院丧失了正常的补偿能力○5。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未能如实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医疗服务收费长期低于实际价值。只有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才能使医疗服务市场走上良性运转的轨道。如何制定准确反映实际价值,体现医务工作者专业技术、劳动量、职业风险等因素的价格,是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必须先解决的问题。

2. 医疗供给体系改革

2.1 多元化办医格局迟迟未能实现。

包括各种诊所在内的民营医疗机构数量不少,但都规模小、服务水平低,无法与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型公立医院抗衡,这是整个医疗服务市场始终无法被激活的原因。允许、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加入医疗服务市场,是改变公立医院垄断局面的必然举措。如果在行业准入、税收、用人和参与医保定点等方面,民营医院无法享受与公立医院同等的机会,多元化办医格局将无法实现。

2.2 办医主体未能真正去行政化。

试点中涉及体制、机制最深的是“管办分开、政事分开”这两个问题。履行办医职能的机构的设计方式目前有“内”、“外”、“上”、“下”四种○6。但公立医院试点所尝试的大多只在形式上,管办不分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突破,法人治理结构大多都只是议事性而非决策性机构。这是实现医疗服务提供者真正“独立”的一大阻碍。

2. 3 医疗服务未能有效疏导。

积极引导患者向基层分流,在这次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中受到很大重视,并采取了非常有力的措施: 加大基层体系建设、积极推行社区首诊制度等。但双向转诊并没有得到有效推广,这与各医疗服务机构有很大关系。现有体制下,各医疗服务机构都是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患者转到其他医院就意味着利润的流失。一些医疗机构多不愿意,这使得双向转诊操作难度加大。双向转

诊“转上不转下”、社区首诊依靠政策强制推行。所以说目前公立医院改革体制机制还需要更加进一步的深度完善。

3. 监管体系未能完善

3.1监管部门

在监管机制方面目前主要的问题是要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的监

管主体、监管内容和监管程序,建立公立医院的长效监管机制○7。公立医院的监管涉及行业行政监管和医保基金监管两大部分,从目前来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管办分开之后,卫生行政部门如何适应新的变化,依靠何种手段有效监管医院,管办分开是当前公立医院改革的最大难题,也是改革的主要难点之一。对卫生部门来说,管办分开意味着转型上的困难,必须要从原有上级主管部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向现代意义上的依法监管转变。实践中许多卫生部门对此并未有充分的准备和认识,因此始终无法实现突破。卫生部门的行业监管需要依法而行,因此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细化与可操作性。二是医保机构如何面对庞大复杂的医疗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的谈判,有效的谈判机制首先依赖于充分发育的医疗服务市场,即医保机构可以有选择权和淘汰权。其选择的标准不是以“公立”或“私立”来判断,而是以服务的效益来判断。因此,监管的效果依赖于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实现。

3.2 资金的监管

资金监管是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运行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保

障政府投入使用得当关键的环节。资金监管的好坏关系到政府补偿的效果以及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程度。因此,政府需要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建立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绩效评估机制,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的原则,对公立医院财政资金支出进行监督和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资金使用效果○8,引导和约束公立医院提供成本效果较好的医疗服务。

3.2.1加强补偿机制的监测

医院发展离不开资金,因此对医院资金必须集中管理、统一调配、有效监督,加强资金收支的监督管理。健全医疗服务成本及价格监测体系,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及成本构成要素的监测,为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建立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提供依据。在医疗这一重要的社会消费领域,需要给公众真实客观的信息,加强宣传和沟通也极为重要○9。

4. 完善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的建议

《意见》中明确: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将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解决。结合其《意见》,并借鉴国内、外对医院补偿的成功经验的文献,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完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补偿主体多元化

对于医院的补偿数额大、期限长,仅靠单一补偿主体难以承受资金压力,为了分担资金压力,应建立多元化的补偿主体,建议由

政府、医疗保险机构、社会以及医院共同补偿。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在众多补偿主体中,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明确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责任,实现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制度化。医疗保险部门视基金结余情况给予适当支持。在分担比例上可借鉴德国的做法,即医院的投入成本由州政府财政负责解决,运营成本由疾病基金会负责补偿○10。同时,应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可通过建立慈善基金等方式,鼓励社会和个人进行慈善捐赠。当然,在各界对医院补偿的同时,最关键的还在于医院自身在新形势下经营模式的转变。医院应更加注重深化内部改革,更加注重医院内部的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质量、改善医务服务态度及服务流程以吸引更多的患者,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对自身的补偿。

4.2 补偿方式合理化

合理的补偿方式应该是一种既能彻底切断药品利润与医院收入

间的利益关系、减少药品滥用,又能充分调动医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补偿方式。例如江苏镇江市实行的按人头补偿的方式:政府或医疗保险部门在年初制定出每个人头的药品费用补偿标准,年末根据在该院就诊的实际人头数和年初制定的补偿标准给予医院相应的药品补助。采用这种补偿方式,医院得到的补偿数,仅与就诊人头数有关,医院开药越多损失越大;同时,医院为了获得更多的补偿,提高服务质量以争取更多的患

者。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医院得到更好发展,同时也符合政府推行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宗旨。

4.3 补偿金额科学化

药品加成取消前,公立医院的医疗成本主要靠药品利润补偿,但是,各医院到底应从药品中获取多少利润来弥补经营成本才算合理,并没有统一标准。医院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诱导药品需求,造成药品费用加剧上涨,患者看不起病。取消药品加成后,科学核定补偿标准,使补偿金额既能满足医院的经营需求,又能兼顾其它补偿主体的承受能力,成为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需解决的另一难点。就是按照每个人头的补偿标准。社会平均人头成本的引入,统一了各医院的人头补偿标准,各医院为获得较高利润,尽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而这又会引起社会平均人头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平均人头成本的减少,从而降低人头补偿标准,实现药品费用控制的良性循环。

5. 公立医院改革在具体实施中发展

“十二五”期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心将逐步从基层上移至公立医院,涉及体制机制改革问题更多、更复杂,需要理清在改革中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5.1 改革优先顺序的发展关系

一项改革措施是否能够取得应有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还取决于各项措施的实施时间顺序。取消药品加成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施医药分开的好政策,但由于

这项改革措施实质是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改革,因此,这项改革政策必须要与医疗服务的价格调整、政府投入或医保补偿水平的调整相衔接,并且后者必须要先改或者同时改革,才能确保取消药品加成改革的成功。另外,再如支付方式的改革实质是价格体系的改革,只有取消按项目定价的政策,才能确保按病种或按人头预付取得相应的效果。否则,价格仍然是按项目管理,支付方式又是按病种付费,改革的效果是无法全面体现出来的。

5.1.1 支付制度改革的完善

补偿机制改革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其改革成败不仅关系到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与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民众基本医疗服务的有效保障。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重建医疗机构及医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供方费用控制和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关键。

5.1.2 医保支付

从国际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来看,公立医院补偿渠道改革不仅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而且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及地区,包括政府预算尤其医疗保险基金在内的公共筹资是公立医院成本补偿的主要来源。从卫生服务筹资的角度看,各国及地区公立医院主要补偿来源是政府财政补贴尤其是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虽然在不同的卫生体制国家,政府补偿的方式并不相同,但公立医院固定成本和社会功能投入,始终由政府

财政补偿,而经常性的运营成本主要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患者根据补偿比例自付一部分费用,至于医保支付与患者自付的相对比重,取决于不同国家医疗保障的水平。目前,我国以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为主体的基本医保制度已经覆盖了95% 以上的城乡居民。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到2015 年,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因此,在全民医保下,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结构主要由医保支付、患者自付与政府补贴三部分构成,而医保支付即将或者已经成为公立医院主要补偿途径。相应地,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必然成为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关键。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就是要把原来的医疗服务供方主导医疗费用的格局改变为医保经办机构与公立医院协商谈判,表现为医保机构在协商谈判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改变医疗机构的盈利模式,使第三方医保机构成为医疗行为规范与控制的有力监管者○11。

5.1.3 以预期付费制为主的支付方式

以预期付费制为主的支付方式是补偿机制改革的主要趋势在现代医保市场,由于疾病经济风险与医疗服务供方行为间存在密切关系,特别是医患市场交换关系的不对等,供方主导医疗服务过程并对医疗服务费用的增长具有主导作用。所以,医疗服务供方行为被纳入到医保系统的制度设计中,从而使供方医疗服务利益和医保基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

样就形成了一种由需方、供方、支付方组成的三方关系,这是当今社会医保系统构成的基本形式。作为三方关系中关联各方利益的第三方,医保制度充当了医疗费用的关键调节角色,不但要保证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来保障国民的健康权益,还要通过费用支付与分担方式来约束医患行为,以实现医疗资源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在医保支付成为公立医院主要补偿渠道的前提下,医疗服务供方费用控制的主要职责在于医保机构。在世界各国,医保机构主要通过付费方式或补偿机制的不断改革来遏制医疗服务费用,而医保付费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采取各种补偿方式的组合,促使供方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至于具体的补偿水平和补偿方式,主要由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谈判决定。目前,支付制度改革已成为国际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虽然改革方式不尽相同,但均将预期付费制支付方式尤其是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和总额预算制,作为取代传统的按类目预算制与按项目支付的改革措施,以达到约束公立医院医疗成本与适度激励的双重目的。在预期付费制改革主导趋势下,大多数国家及地区在积极进行多种预期付费制支付方式混合或与后付制支付方式混合的形式,以消除单一支付方式的负面效应而追求综合优势。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医保支付的比重与改革医保支付制度,从而让医保支付标准和补偿水平更具有可控性和预见性,这也是全球性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

趋势○12。

5.2 职能与资源的发展关系

职能与资源必须相匹配。实施公立医院的管办分开,是要强化卫生行政部门的全行业管理,而绝不是削弱其对医院的管理职能。绝不能因为成立了新的公立医院办院主体,因此就把卫生行政部门的人员、资源简单地划归新成立的办院主体,工作的重点与热情都关注到新机构的运行。这样就本末倒置了。新的办院主体实质上仅管理少数几家同级政府所属公立医院,代表政府举办所属的公立医院,而卫生行政部门要实施全行业的监管,从过去仅关注本级政府所属的几家医院,扩大到关注区域内所有的医院,实质上是职能与任务更重了。所以,监管应该配备更多的资源。

5.3 基础环境与改革的发展关系

很多改革措施需要有良好的基础环境作支柱,缺乏必要的准备可能会导致很好的改革措施被扼杀在摇篮里。如按病种付费的改革措施有利于激励医院降低成本,是一项很好的改革措施。但按病种付费的改革需要有良好的电子信息系统、良好的医疗流程、成本信息以及诚信体系为支撑。如果缺乏一些必备的准备,可能导致不必要需求的行为,进而增加患者负担。另外,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事服务费也可能导致类似的问题。如果守法诚信体系缺乏,取消药品加成可能难于真正切断医药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遵纪守法与

正确的补偿方式共同作用下才能真正实现医药分开。

6.《2011 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采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等多种形式确定政府办医机构,由其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能,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绩效考核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任用”。探索去行政化,可以在医院内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之类的法人治理结构,还可通过建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对公立医院实行分类管理,探索医师多点执业方式、实现形式和管理办法改革等等○13。

6.1 在新医改中加强基层医院建设。

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是:没有好的就医场所、没有基本医疗设备、更没有人们有需求看病的医生,人们对基层医院不信任。因此,要使医疗服务有效下沉,实现社区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居民就医看病的习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科学规划医疗服务资源等。在短期内,可通过邀请专家坐诊的方式来推动医疗服务下沉,长期来看,应从根本上着手,在全科医生、技术设备条件等方面切实提高。在国家层面,则要科学规划基层医疗机构和中心医院的资源配置,使两者能分工不同,重点有不同。在医疗资源的配置上,要对基层医疗机构重点倾斜。建设和发展县级医院,既是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市三级医院不可推卸的义务。城市三级医院帮扶县级医院,不能只停留在派专家治疗疑难病症等传统的工作方法层面,更多的是要以

管理、技术等要素为枢纽,有组织规划地将城市优良医疗资源重心向县级医院下移。更需要注意的是,城市三级医院帮扶对象不能一味追求数量,需要在全面考虑院长工作时间、专家能力的前提下支援,否则支援医院会不堪重负,最终使帮扶只能变为形式。

6.2 支付体系的建立必须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建立医保基金监

管的有效谈判机制依赖于充分发育的医疗服务市场。因此,实现多元化办医格局对于监管体系意义重大。同时医保机构应拓宽覆盖面,使医院收入中来自医保支付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样医保

的谈判能力才会越来越强○14。在行业内,应建立公立医院信息披露制度,增加公益性投入的效率考核和披露制度,公共资源投入,例如土地、固定资产、各种政府补贴、税费优惠、无形资产等,都应包括在成本核算和报告制度之中。要区分政府对医院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对公共卫生项目给予专项补助或单独列支。加强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绩效的监管,完善财政补偿核算制度,建立公立医院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较大规模的公立医院可设医院总会计师,也可实行轮岗制,对公立医疗机构财务主管人员实行委派制○15。

7.新一轮的公立医院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影响公立医院改革推进有很多因素,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再到微观层面有各种因素,从体系上看,有供给、支付、监管三大影响体系。所以,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涉及多方政策的综合性改革,必须将内外环境相结合,从整体运行环境及不同角度来考虑。

在支付体系中,可通过节资开源建立长效的补偿机制,规范财政补助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在供给体系中,可实行县级医院托管模式,对公立医院实行分类管理,大力发展基层医院;在监管体系中,可随着支付和供给体系的完善,逐步建立有效的医保基金监管和行业自我监管。但无论哪一个措施,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涉及面很广,公立医院在新一轮的改革中更是举步维艰,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大力支持,更是公立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公立医院的改革被认为是关注度最高、困难最多、牵扯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改革区域,是决定新医改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过去的3 年中,公立医院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下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若能在明确公立医院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并能协调各方各界力量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公立医院将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国发[2012]11 号)[Z].

[2]罗力,刘芳,舒蝶等.中国公立医院经济补偿规律和成本管制的必然性[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8):3-5.

[3]胡伟力,伍林生.试论作为系统工程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J]重庆医学,2011,40( 19) : 1960 - 1962

[4] 刘凡, 钟泽菁, 龚勋, 等.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J].医学与社会, 2008, 21(2): 33.

[5] 邢晓辉,李从东.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财政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 2010, 30(11):1-2

[6]廖新波.“上下内外”的公立医院改革[J]中国社会保障,2011,( 1) : 84.

[7] 李璐,方鹏骞. 基于政府行为视角的公立医院监管困境解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8): 1-4.

[8]陈瑶,朱晓丽,肖龙华.我国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理论与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12):36-39.

[9] 刘岩, 任苒, 班肖仲, 等. 城市综合性医院合理补偿渠道探讨[J]. 中国医院理, 2002, 22(8): 8-9.

[10] 侯建林,刘金峰.德国医院管理及对我国卫生改革的启示[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9):569

[11]许素友.医疗费用的供方成本分担及其启示[J].中国医疗保

险,2011(2):54-57.

[12]赵仲华,范文英.国外医疗保险的供方控制策略及借鉴[J].科技

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94-96

[13]李华,俞卫.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进展和难点[J].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2011,4( 7) :

28 - 30

[14]胡薇.公立医院改革的三大核心争议: 谁来办、谁出钱、谁监管[J]行政管理改革, 2011,6( 6) : 47 - 50

.[15]董云萍.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学生就业形势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学生就业形势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16-05-18T15:13:20.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姜曼玉[导读] 中国医科大学我们应辩证地考察其影响,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医学生就业。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 110137) 【摘要】新医改在推动我国医药卫生改革的同时,对医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辩证地考察其影响,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医学生就业。 【关键词】新医改;医学生就业;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396-02 新医改是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既为所处医学教育环境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和支撑,也使医学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本文就新医改对医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及相关解决对策进行了探究。 1.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就业形势影响因素 1.1医学毕业生人数上升,大中型医院新增岗位不足且就业层次逐渐拉高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各大医学院校近几年也连续扩招,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同时就业市场在按照其本身固有的规律在逐步朝制度化、法规化方向完善。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各大医疗机构和用人单位都在实施改制和精简人员。[1]随着就业层次逐渐拉高,更多医学生走向考研之路。 1.2 基层医院招人难,凸显社会需求与择业趋势矛盾 新医改表明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重心将向下转移,城市重点补充社区,农村重点补充乡镇。目前,新医改正有序地在全国推进,但医学生基层就业并不顺畅。因为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总体上医学毕业生仍偏向大中型医院,基层医院就业岗位虽多,但很少会有人选择。 同时,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基层医院对人才的需求有脱节。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技能训练,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全科医学等学科培养。如医学毕业生要应聘基层岗位,需要再经过长时间培训。 1.3医学高校就业指导相对滞后,缺乏针对性 大部分医学高校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宣传就业政策,就业趋势,就业观等,但一方面,医学生对医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医学高校对就业市场的特点和变化把握还不够到位,就业指导内容和形式单一,没有形成与医学生专业特性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模式。 1.4 医学生个人存在就业观念上的误区 医学生多存在就业观念的更新与就业市场的变化不同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供求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此极不适应的是医学生的就业观念相对滞后。医学专业学制长,培养成本高,同时,医学教育缺乏培养医学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理念的有效措施,因此医学生和其家庭普遍存在就业期望过高的心理状态,认为高考考高分进入医学院校,毕业时一定要想办法进入大医院工作,这些心理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定位不准确,心理不平衡,最终影响了医学生的顺利就业。 2.解决对策 2.1 健全完善相关政策 随着医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县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到居民的认可。这些医疗机构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为缓解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因此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是解决现阶段医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措施。政府应健全和完善和落实鼓励医学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基层医疗的财政投入,改善医疗单位的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2 深化医学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一方面要合理调整医学院校的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更多全科医学、社区医学、及急救医学等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人才,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我们医学毕业生在基层“用得上,留得住”。[2] 2.3 加强医学高校就业指导和思政教育 建立一支专门的就业指导队伍来指导学生的就业,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多种疏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多元化的就业平台,将一些医疗机构请进来招聘,同时向一些用人单位推荐优秀学生。[3]邀请卫生部门的有关专业学者,开设相关讲座,宣传有关应用面试、维权法规、单位分析等方面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海滨.医学生就业心理和观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04:62-63 [2]裴丰庭,齐玉龙.新医改政策下医学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建设[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03:80-83. [3]纪春艳. 新时期就业形势下医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对策[J].中国市场,2013,42:191-192.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分析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国家颁布了新的医院管理改革条例,新的管理条例给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完善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提高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对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有利于降低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的运营成本,能够有效促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医改财务管理公立医院 现在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就医的服务质量,因此对我国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分析 (1)财务部门缺乏较强的风险意识 随着我国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实施,我国医疗保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现在的医疗市场存在着财务风险和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了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难度越来越高。根据我国公立

医院财务管理的情况发现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严重缺乏风险意识,并且对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没有重视,从而导致在资源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缺陷问题,同时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防范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公立医院出现很严重的财务危机,给公立医院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公立医院的长远发展。 (2)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整体有待提升 从新医改背景公立医院的运行情况来,医院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强,少数管理人员并不是科班出身,这些情况导致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同时公立医院没有按时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提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说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在各种复杂性和多样性情况的影响下,其财务管理根本没有充分发挥出作用,从而没有办法适应和满足新医改背景下的相关要求和管理机制。 (3)没有科学定位财务管理目标 我国公立医院目前的财务主要是包括两部分,公益收支和经营收支,于是这就给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果说在公立医院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医院管理人员没有合理调节好公益收支和经营收支关系的话,就会导致管理人员只注重医院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公益性的情况,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够科学,从而不能满足新医改中的预付和报销等多种形式的财务结算工作需要。 (4)预算编制还不够完善 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新医改背景下一部分公立医院存在着预算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办公室管理探索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办公室管理探索 随着我国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深入,对医院办公室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办公室管理对医院的发展和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医院如何有效开展管理工作需要医院管理者结合新医改政策,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医院的办公室管理机制,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以期能提高医院办公室管理质量和水平。 标签:新医改;医院办公室;管理 医院办公室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它具有沟通医院各部门、科室的作用,从而推动其正常运行,不仅有利于展现医院形象和管理水平,还有利于展现其在医院的协调作用。因此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要不断探索医院办公室管理工作,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进而有效开展办公室管理工作,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1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办公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办公室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办公室作为医院的中心枢纽,需要医院办公室在较短的时间内处理好事情,对其工作实效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但若是其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则会大大降低医院办公室的工作实效性,影响管理的执行力度,从而阻碍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还有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只积极参与对自身有利的工作,其余工作则懈怠处理或者不处理[1]。 1.2 责权不明确 医院办公室需要与其他科室和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其工作内容复杂繁琐,且存在一定的交叉,这样很容易导致责权不明确的问题。医院办公室在开展管理工作时由于分工不明确,责权不明晰,实际工作执行人和责任人也就无法落实到位,各部门之间难以协调合作、相互推诿,从而严重阻碍医院开展办公室管理工作,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1.3 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由于办公室管理工作流程单一,内容枯燥且繁琐,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反复的劳作之中被大大减弱。同时医院缺乏奖罚管理机制和合理的晋升模式,也在逐渐消退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4 管理模式缺乏创新 部分医院办公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仍然依靠原有的工作经验来处理事务,从而导致墨守成规、观念滞后的现象,不敢创新甚至是不愿意创新去解决新事务和新问题[2]。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医院的整体目

中国的新医改方案基本背景

中国的新医改方案基本背景 2009年1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改方案。这样,始于2006年的新医改政策过程终于完成,其间经过了广泛的跨部门磋商和公众讨论。 2007年,针对城市居民实施了综合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06年至2008年间继续扩大。 长达的三年医改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将面向城市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覆盖至退休人员、国有企业、大学生和农民工。 2.农民工可以在其医疗保险登记地以外的地方报销医疗费用。 3.医生晋升职称前须到农村义务服务一年。农村医疗服务一直是中国医疗卫生政策的一大挑战。 4.对到农村诊所服务满三年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提供学费补贴。 5.减少并最终消除医院对药品销售收入的依赖。 6.将部分公立医院将转为民营医院。 2011年前要完成的主要措施包括: A.到2011年,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提高到90%,并从2010年开始,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每人每年提供120元的财政补贴。 B.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由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这些药物的生产和流通由政府监管,并纳入医疗保障体系。 C.改善地方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包括: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偏远乡村的诊所、小城市的社区卫生中心。 D.努力平衡城市和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E.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主要是使公立医院远离市场体制。 新医改还承诺:未来3年内,在农村地区建立2000所县级医院和5000所乡镇卫生所。 前景和挑战 在相当大程度上,医改计划反映了一种与日俱增的共识,即医疗是一种公共服务,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行。在过去的十年里,医疗费用、药费和诊疗费用的高企,是私有化和将市场规则强加给医院和医生的直接结果。新医改方案是认识到过分市场化已经导致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特征 1、自主性。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体现。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直接地接受、认识教育信息载体的机会,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保障,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情境性。探究式教学创设激发学生学习举的“易起反应”的、与生活、生产、科学、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和人文情境,实现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在具体情境中获取知识信息、解决问题等,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的空间,感受知识及科学方法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及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交互性。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不断地从教育信息载体中感知、提取信息,进行“交互”,更重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经验世界,知识水平有参差,存在个性,从而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让他们相互争辩、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还可培养共同协作的精神,对知识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 4、实践性。探究式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实践性,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现实情境中,从问中学,从做中学,关注与外界交互、处理知识信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关注学生通过上述过程形成摇篮有实践能力,能独立处理信息、应用知识的教育效果,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并没有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抛开,而是使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综合性的教与学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程序。 1、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问题是提出或明确要从学科实际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社会生活,以一定的情景作为铺垫,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的不能偏离、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能明了所提出问题的指向性,不能仅仅为了提问而提出问题;当然问题的提出,最好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应尽量在课提出,要让学生有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形式制定一定形式的学习方案。 2、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查阅报刊及文献资料,可利用网络资料上网查询,可以走访有关老师及专家,可以去有关部门咨询,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收集资料要丰富,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资料。 3、验证假设。 验证是学生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关键。允许学生验证时犯错和出现重复,甚至失败,然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根源所在,并增加适当的素材,指导学生重新进行假设、验证。 4、导出结论。 通过学习,学生既搞清了问题的实质,又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从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到导出结论;从传授知识到德育教育;从激发探究兴趣、挖掘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思维到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重过程、重发展、重探究和重育人的教学理论。 三、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实施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积极的亲身体验,可以逐步养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关于质疑、勤于思考,并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

新医改背景下某公立医院运行情况分析

新医改背景下某公立医院运行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医药价格改革背景下某公立医院运行情况,探讨医院发展存在的问题,提供发展建议。方法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某公立医院改革前后运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新医改后,该医院门诊人均费用降低,但整体运行效率欠佳,收入结构不合理,药品、卫生材料成本占比大,政府投入较少。结论落实财政投入,加强成本控制,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院薪酬体制改革,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 标签:医改;公立医院;运营效率;成本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of a Public Hospita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cal Reform RAO Liu-zhen1,2,CHEN Ya-guang3 1.Nanhua University,Hengyang,Hunan Province,421000 China; 2.Chenzhou Hospital,Nanhua University,Chenzhou,Hunan Province,423000 China; 3.Chen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Chenzhou,Hunan Province,42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peration of a public hospita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cal price reform,to explor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hospital development,and to provid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Methods Excel 2010 and SPSS 19.0 software were use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operational data of a public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 Results After the new medical reform,the per capita cost of the hospital was reduced,but the overall operating efficiency was not good,the income structure was unreasonable,the cost of medicines and sanitary materials was large,and the government invested less. Conclusion Implement financial input,strengthen cost control,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service system,promote the reform of hospital salary system,and improve the overall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hospitals. [Key words] Medical reform;Public hospital;Operational efficiency;Cost 医药价格改革对中国城市公立医院产生严重冲击,医院合理收入减少,政府建议提升医疗服务价格又使医院迎来新机遇,弥补亏损收入。如何应对改革对医院造成的影响、抓住发展时机,值得管理者深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公立医院医改工作总结

公立医院医改工作总结 篇一:县医院公立医院医改工作总结 XX县人民医院 20XX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 20XX年医院在县卫计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狠抓优质窗口服务活动、便民惠民措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药品零差价销售、加强学科建设等公立医院改革相关工作,有效缓解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20XX年推进医改工作主要做法及措施如下: 一、落实便民惠民措施,优化就医环境。 在住院部投入10余万元为部分病房、职工办公室等加装了空调,改善了诊疗环境;改建了住院部和门诊厕所配套设施,增设了不锈钢防滑扶手和衣钩;每个病区及门诊大厅安装了电能热水炉,保证了患者24小时有开水供应及使用。 二、取消药品加成,让利于民。 20XX年,县人民医院被省卫生厅确定为首批取消以药补医试点医院、第二批综合改革试点医院。20XX年10月1日零时起,正式实施了取消以药补医实施方案,所有药品均按进价销售,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于20XX年2月16日起按照市发改局下发了关于取消“以药补医”价格补偿标准的通知要求,对住院诊 查费、护理费、床位费进行了调价,分别是在其现有标准基础上调增

8元/床日、7元/护理床日、5元/床日,调增的费用纳入医保、新农合统筹范围,未增加患者负担。 20XX年10月1日按照我市《关于印发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经费补偿办法的通知》(X发改价格〔20XX〕116号)要求实行了新的收费调整(之前的调价恢复到20XX年收费标准),调整项目及标准为: 1、门、急诊诊查费分别为8元、10元/次(上调6元); 2、住院诊查费为14元/次(上调9元); 3、Ⅰ、Ⅱ、Ⅲ级护理费22元、18元、14元/日(上调9元); 4、专家门诊诊查费副主任医师诊查费9元/次、主任医师诊查费11元/次、门(急)诊留观诊查费13元/次(都上调6元)。 调增的费用纳入医保、新农合统筹范围,未增加患者负担。20XX年1月-12月累计取消加成的药品(品规)数826种,占医院药品(品规)总数比例100%,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让利群众约536.52万元。20XX年1月-11月累计取消加成的药品(品规)数874种,占医院药品(品规)总数比例100%,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让利群众约495.51万元,(从20XX年起至今累计让利1728万元) 20XX年取消加成后的财政落实补助金额为85.40万元,占年度取消药品加成额的17.23%。 三、加大人才引进和设备投入力度,细化科室,不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20XX年引进医疗技术人员31人,其中护理人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界定 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等一系列的整体性的活动。或者是教师对自己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或认为课堂教学设计是关于课堂教学与学的计划,既是教育技术学的主要领域,又是教科学的重要主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地学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可以用冯校长的精髓之句来概括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调识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使教与学和谐一致。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主要从教学设计所包含的主要要素来谈谈。 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操作 (一)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目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要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2.目标要清晰明确具体。即:要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母语,热爱自己的民族这个目标就是很具体明确,学生一看便知道掌握什么内容。 3.因材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甚至让学生参与目标的研制与确定,这个目标的设置,对于学生而言,同学们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在课前看课文去设定自己应能完成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成功地驾驭这些目标。 (二)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 教学内容要精当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选择和加工;二是基于整体思路的问题筛选。 第一内容选择和加工确定。用教材的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合理性的加工。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这就要求教师不但熟悉教材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业务能力。

研究论文:浅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9903 财务分析论文 浅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一、相关概述 在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围绕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出台了相关意见。在新医改意见中,将减轻居民医疗负担,减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目标,旨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制。在新医改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上了日程,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通过健全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确保医药卫生体系的规范化、科学化运行。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所处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近些年来,伴随医院业务的不断拓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项目资金投入的金额越来越大,这些都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在新医改背景下,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增强财务管理的科学性水平,提高医

院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着力解决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已经成为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应当针对医院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等相关财务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考核工作,并将财务运营活动、财务管理活动和财务应变活动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财务管理强化医院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整合,进一步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在医院发展战略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对医院总体战略和子战略起到支撑作用。医院管理者应当根据自身管理需求和行业发展特点,从财务战略、理财能力、财务资源以及财务执行力等方面进行强化。其中财务资源是指医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控制以及拥有的能够进行货币计量的有形、无形资产。而财务执行力则是医院财务预算等相关活动能否严格落实到位,它既是财务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关系到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而理财能力则是医院管理者能否具有专业的财务知识,能否通过资金筹集、投资和分配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同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财

新医改背景下

新医改背景下“看病难、看病贵”探讨 郭金有 【摘要】放眼看中国,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和成因,重点探讨“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局面是否在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下改善,提出现代医改政策与民生改善工程能否真正切切落到实处,推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零差率”、“中医中药适宜技术”等举措是否能从微观上得到理想的治理。首先必须确保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凸显政府职能,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经济活动,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这一中心任务后,提出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性的主要矛盾在新的政策实施后能否进一步遏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服务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对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种探索。 【论文关键词】看病难看病责医疗体制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大学生下基层药品零差率中医适宜技术 展望当代中国,随着国家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因人口众多,贫富领域不均等客观原因,当代中国“缺医少药”的现象还待进一步完善,“因病返贫、因病致困”的格局随着现代医改政策的实施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医”、“药”、“专业技术”等等科学领域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标准化、国际化,古往今来,人类的健康问题始终摆在首位。 1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分析: 1.1首先“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正如字面上所表达的那样应该分为“看病难”与“看病贵”两个问题来看待:要分析这两个问题必须搞清主体与对象,即谁在喊看病贵和难、难和贵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看病难”在城市中主要体现在优质医疗资源缺少,医术水平高且可以信任的医生难找。但是反过来讲,不管什么病谁都想看高级医生、住高级医院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满足的。在农村主要表现在一般医疗资源缺乏,医务人员人数偏少、总体医疗技术水平偏低,所以对病人应进行合理分流,根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小病到基层,大病才上大医院。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诊疗水平,对于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慢性病等病人的信任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只讲看病难,而是要作具体分析。“看病贵”指医疗费用个人负担超过了患者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其中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覆盖的广度和强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我国在于医疗保险方面的覆盖面很窄,据统计约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绝大多数患者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的三重负担。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一卫生系统:改善绩效》得出的结论是,在被评估的191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公平性位居188位,倒数第四。 1.2“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在新旧体制更换等原因长期积累造成的,为此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18次连续药品降价,涉及品种规格多达万余种,2007年对医药卫生系统的商业贿赂问题也重拳出击。尽管如此,问题的解决不能期待一蹴而就,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必须要有长期努力的思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先是从病人的方面来剖析:中国病人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当中绝大多数是农民,约占37%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他们缺乏有关医疗保险的法律和法规,没有对医疗保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预见,所以一去到医院,就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吴峰 教学设计,形象地说,就是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学设计要从三方面去把握: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要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地处理教学中的每个具体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教学设计有多方面的作用,但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从1999年——2009年课程改革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各种理论体系的雏形基本浮出水面,有的被广大教师所肯定,有的成为教师们争论的焦点。我省从06年秋开始,经过省级全员培训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09年6月已经顺利完成了一轮高中三年的实践并进行了第一次高考,基本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初被誉为改

革热点的,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走班上课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并无操作性,成为一句空话,综合素质测评和学习水平考试结果的利用率低,也成为一些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念更新,教师教学方式优化,必定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们历来追求“井然有序”,我们历来赞许“环环相扣”,我们历来推崇“行云流水”,我们历来要求“设计严密”,我们历来追求“人人称道”。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要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替代讲授,灌输式教学。真正将这些教学理念和方式落到实处,课堂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有的“秩序”,需要用一种新的秩序取而代之。由此不难看出教学设计和传统备课有一定的差别。 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而设计,传统备课为教师的教做准备;教学设计侧重于在理念指导下的统筹安排,传统备课侧重于目标指导下的教学规划。 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传统备课最本质的不同是,设计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备课是为教师的教而准备;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具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它是凭借系统科学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解决方法,构建教学系统的科学,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和方法更趋最优化,最优化是我们教学工作追求的理想状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将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理论设计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

浅析新医改背景下的药事管理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4687583.html, 浅析新医改背景下的药事管理改革 作者:崔聪颖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0期 摘要:在最近几年,我国的医药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药品价格普遍偏高,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会从中收取回扣。医疗保障事业是我国发展的一项基础事业,相关问题的出现会给我国的基础建设和国民生活带来消极的影响,并引起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随后,我国办法了新医改的政策,对当前的医药形式进行改革。在新医改的背景之下,我国的药事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进一步的推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建设。笔者将从新医改背景下医药管理中的问题入手展开分析,并结合问题的本质原因来找寻合适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药事管理;新医改;问题;改革; 一、序言 我国在2009年颁布了新的医改政策,该政策对我国的药品供应的保障体系以及基本药物制度列出来具体的改革方案,该政策的推出使得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的水平的得到了提升,但我国的医疗保健事业的改革却依旧在前进。在当前局势下进行医疗改革,其实面临的困难是很多的,医院方面进行改革也有一定的难度。从总体情况来说,现在我国医改的形势并不乐观,需要面对很多的棘手问题,但是不得不说,对着问题的解决和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会更加的完善。在新医改的背景之下,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药品供给的模式,改用新的技术型模式取代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将患者作为服务活动的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对药事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从而推进医院各项事务的快速发展。 二、目前我国药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药事管理的业务较为单一 药事管理工作并不仅仅是要对药剂科进行管理,还需要对药品、药监以及制剂等多个环节进行管理,当然,在新型药品研发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有药事管理进行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来保障药品的质量。同时,药事管理工作者还需要对医护人员提供与药品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且要与意识的选药工作相结合,保障选药过程中的安全化和规范化,在对用药情况进行检测的时候,其实也需要运用到药事管理。可是从我国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药事管理工作业务的服务面很窄,管理层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药品选择方面,医院更看重的是药品带来的经济效益,对药品相关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关注不足。也就是说,我国医院的药事管理工作的主要业务及时对药物进行发放,在较为高级的药品研发和药品选用方面并没有用武之地。 (2)缺乏医学方面的人才从事药事管理工作

新医改背景下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与完善

第33卷第9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9 2012年9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2012 新医改背景下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与完善 马纯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3) 摘 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最基本的单位,根据对湖南乡村两级卫生医疗卫生机构的调研,目前主要存在乡镇卫生院公益性质不明确、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服务条件不完善、卫技人才不完备等四方面的问题,在新一轮医改启动的背景下,亟需从强化责任、明确性质、定向投入、健全服务、充实人才等五方面着力加以完善和解决。 关键词:新医改;乡村医疗卫生;现状;完善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9-0108-02 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在农村最基层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9年4月7日国家公布新医改方案,规定三年内将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并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为在新医改中有效建设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们对湖南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湖南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得到普及,全省农村已实现了全面覆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不断健全,条件逐步改善,保证了全省每个乡镇有一所卫生院,建有5926个村卫生室。但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 (一)公益性质不明确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的枢纽,是农民就近就医的主要场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调整后的乡镇卫生院由政府举办”。但由于前些年乡镇卫生院时而上划县管,时而下放乡管,政策的不稳定性导致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不顺,削弱了乡镇卫生院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的枢纽作用,乡镇卫生院职能不准、定位不清,转向了办院谋生,忽略了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职能,使农村卫生事业一度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全省绝大部分县(市)没有为乡镇卫生院确定编制性质,乡镇卫生院无固定可靠的经费投入保障,均为自收自支单位,主要依靠在医疗服务中创收解决工资待遇及运转收稿日期:2012―06―06 作者简介:马纯红(1977―),女,湖南怀化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经费,其公益性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导致农民对服务差、收费多不满意,乡镇卫生院对条件差、病人少不满意。 (二)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 调研中发现,各地受财力限制或基层政府重视程度不同,投入比例与额度差别大。截至去年底,全省乡镇卫生院用于项目建设资金达10.54亿元,国家和省财政投入4.14亿元,其他需县级财政配套和乡镇卫生院自筹。县级财政财力弱且随意性强,“财政状况好一点,县里主要领导高兴一点,卫生局长肯跑一点,卫生投入就多一点”,调研中不乏这样的反映。同时,乡镇卫生院负债较重。据统计,全省已完成建设任务的1880所乡镇卫生院中,建设负债达3.38亿元,平均每所负债18万元。沉重的债务进一步削弱了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质。由于缺乏财政保障,一些乡镇卫生院已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有的乡镇卫生院职工轮流上班或不上班,抽出时间搞副业,有的乡镇卫生院则被迫停业,只是每月新农合患者去医院报销药费时才开门营业几日。 (三)服务条件不完善 乡镇卫生院原有基础差,项目资金量少,远不能满足农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目前全省有近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功能不全,相当部分乡镇卫生院的经营场所仍是60年代的建筑,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危房面积多,而且缺乏基本的检查设备与医疗设施,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只拥有100mAX光机、B超机、显微镜各一台,外加"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老三件,这些设备功能低,只能用于简单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等项目因为没有配套设备而无法开展。如岳阳某区能勉强开展三大常规检验的乡镇卫生院只有4所,全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仅6892平米,实际床位仅110个。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普及,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设备、技术等软硬件建设滞后进一步呈现,双方的供需差距也进一步拉大。村卫生室建设难度更大,全省有43000个村卫生室需要建设,现在建设的还不到七分之一。尚未建设的村卫生室条件简陋,根本无法达到标准村卫生室要求。 108

新医改深化给公立医院带来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新医改深化给公立医院带来的困境和应对措施新医改从全方位、多部门、跨层次的角度持续深化,从医疗、医药、医保 等方面联动稳步推进,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意义重大。在改革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因为诸多内外机制的问题,部分公立医院陷入了经济困境。该文主要对新医改深化带给公立医院的困境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措施。 标签:新医改;公立医院;困境;措施 [Abstract] The new reform should continuously be deepened from all aspects,many departments and many levels,and be steadily promoted from medical and medical insurance,which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relieving the problems of “being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to see a doctor” and ensuring the physical health of people,even though the obvious effect is obtained in reform,some public hospitals fall into the economy dilemma due to the problem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chanisms,and the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dilemma brought from the public hospitals by deepening the new medical reform and puts forwards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New medical reform;Public hospital;Dilemma;Measures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公益性方面正在不断完善,患者看病就医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健康得到了进一步保障。然而,医疗改革一方面将公立医院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减少医院医药收入,还运用医保支付制度控制其所收费用,医院面临着病人流失、业务收入下降、成本上升等困境,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使公立医院适应医改新形势、采取新举措、建立新机制,加强医院管理,是医院必须面对的问题。 1 医改深化过程中带给医院的困境 困境一: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通过取消药品加成来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但由于目前医疗服务的定价还无法真正体现医务工作者的劳动量和劳动价值。各种药品、医疗用品的成本却要受市场经济增长影响,使医疗服务的收入普遍不抵医疗支出,因此药品加成的取消将大幅减少医院收入,而政府所能增加的补助有限,同时公立医院因自身发展需求,为改善医疗环境吸引更多患者,引进各种技术,购置先进设备,导致医疗运行成本逐年增加[1]。 困境二:在全民医保制度下,医保是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而通过医保支付来实行供方费用的控制是国际趋势。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就是通过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加快支付方式的改革。各地正在积极开展医保支付新制度的试点,如山西目前实行的就是年度总额控制,在总额范围内按医保规定比例支付,超出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改革的研究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研究 【摘要】我国自2009年4月6日实施“新医改”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时期,广大医疗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公立医院的改革被视为医改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公立医院所在的社会政策环境主要包括“供给”、“支付”和“监管”三部分,根据从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发展。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改革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发展Reform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cal reform context of public hospitals Abstract:China since April 6, 2009,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health care reform has been the cause of China's health is in the depth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majority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are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 The reform of public hospitals is the biggest problem considered to be the work of the medical reform, social policy environment where public hospitals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 of the "supply", "pay" and "regulatory" from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and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aspects to analyze their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 : new health care reform, public hospital refor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