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岩溶勘察报告

岩溶地区岩溶勘察报告
岩溶地区岩溶勘察报告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位于**,建筑面积约28840m2,拟建大楼为地上19层,设有2层地下室,地下室停车位197个,±0.00=1083.5m,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075.8m,地下室总高度为7.7m,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个建筑平面呈矩形展布,长边呈东西向展布,长为60.7m,短边为57.9m,本工程塔楼最大柱荷重为21000kN ,对差异沉降敏感。拟建筑物由**设计。受**委托,我公司接受了该工程的主体及基坑边坡(报告另出版)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充分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及邻近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调查,经过综合分析研究,拟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

地为二级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工作任务及内容

根据设计要求及勘察委托,本次勘察内容和要求为:

(1)查明场地范围内地形地貌特征。

(2)地貌成因类型及地貌单元的划分。

(3)查明建筑物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提供不良地作用防治工程所需要的计算指标及参数。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地层的渗透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

(5)判断建筑场地类别和地基土类型。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结合拟建物结构、荷载特征和场地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本次勘察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下:

(1)拟建物地基持力层选择及其强度问题;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范围及发展趋势预测;

(2)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三)使用的标准、规范及依据

本次勘察评价根据委托、按照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等规范及业主提供的《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勘察技术要求》,结合以往勘察经验及当地建筑经验开展勘察工作。

(四)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为完成上述勘察任务,在充分收集邻近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拟建物的结构类型特征,采用如下勘察手段及方法。

1、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了解和收集场地附近地质构造概况,地层分布,岩层产状,岩溶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概况等资料。

2、钻探:土层钻探采用冲击法,岩层采用回转钻进的方法,保证土层采取率85%以上,岩芯采取率65%以上。

3、勘探点的布置:本次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拟建物勘探孔根据底层平面图,塔楼及地下室按一柱一孔及剪力墙的角点布置。共布置82个勘探孔(钻孔编号为ZK1-ZK82),由于ZK23、ZK32、ZK81、ZK82位于堡坎及配电室变压器附近,无法施钻,待该处设施拆除后进行施工勘察。由于在施工过程,在钻孔

ZK11、ZK26、ZK49、ZK80号孔内发现溶洞,对其进行了加孔(ZK11加1个,ZK26加1个,ZK49加1个,ZK80加3个,共6个)勘探,共计完成84个勘探孔(注:基坑勘察报告不在本报告内)。

4、勘探深度:钻孔深度满足钻入中风化完基岩10—15.0m的同时,亦满足孔深=地下室深度+基础埋深+5D(地下室底标高根据业主提供的二层底标高(1075.8m)推算,D:预计桩径=1-2.0m)。如遇溶洞、溶蚀裂隙或岩体严重破碎部位,则加深钻孔深度。

5、钻孔定位、测放

钻孔测放定位根据总平面图、柱位平面图,以甲方现场指定的A(**):X=2940562.459,Y=373303.153,H=1086.10;A2(公路边):X=2940563.360,Y=373345.186,H=1081.78作为测放依据,使用DJ-620型全站仪进行测放各孔位。

6、钻孔超声波测试:为了判断地基岩体的完整性,便于对岩体质量单元的划分,本次勘察在场地中共布置超声波测试钻孔30个,对场地内基岩层采用SD-1型声波检测仪进行单孔岩体纵波波速测试,测点垂直间距按0.2m控制。

7、孔内剪切波测试:为判别场地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对(ZK18、ZK21、ZK60、ZK62)4个勘探孔进行土层剪切波测试。

8、地微震测试:为掌握场地的地震效应,对场地进行三个点(ZK18、ZK21、ZK60附近)地微震测试。

9、勘察期间,该大楼的浅层地热试验孔正在施工,孔深80-120m,因此利用距拟建场地约20m的浅层地热孔进行了抽水试验,该孔位于贵州有色地质招待所门前,孔深80-120m,由于地下水位较深,且水量较小,故采取简易抽水试验。抽水试验作一次降深,并作好相关记录。

10、岩土样试验:为获得地基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本次勘察采取土样23件,采取岩样20件,,进行室内物理力学指标测试,取地下水水样2件作水质化学分析。本次勘察使用全站仪一台,超声波测试仪一台,机械岩芯钻七台进行勘察作业,勘察工作于2010年5月9日进场,2010年5月11日施工,截至2010年6月1日结束外业工作,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完成工作量情况见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

(一)气象

按照贵州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贵州省建筑气象标准》(黔DBJ22-01-89),贵阳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冬春半干燥、夏季湿润型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

15.3℃,最冷1月平均4.9℃,最热7月平均24.0℃,极端最高37.5℃,极端最低-7.8℃,年平均降雨量1197~1248mm,集中于下半年,年平均风速2.2m/s,全年以北东风为主,年平均日照时数1277.74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无霜期261天。

(二)地形地貌及工程环境

拟建工程项目场地位于**,交通方便,场地地势较平坦,场地分为南北两个台阶,均为旧办公楼拆除重建,相对高差约5.2m左右,在区域地貌上位于贵阳盆地边缘,为低中山溶丘地貌。

据现场实地调查及访问:拟建工程东面基坑开挖边线距**2层食堂(澡堂)及5层办公楼最近为5.0-6m,该两栋大楼基础为条形基础,以红粘土作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约1.5m左右;南面基坑开挖边线距离现有5层及8层住宅楼8-10.0m,该两栋住宅大楼基础为条形基础,以红粘土作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1.5m左右;西面基坑开挖边线距冶金厅8层住宅楼9m,该住宅楼地面标高为1079.2m,基础为条形基础,以红粘土作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约1.5m左右;西北角基坑开挖边线距冶金厅9层住宅楼5m,该住宅楼地面标高为1082.5m,基础为条形基础,以红粘土作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约1.5m左右;其北侧为原办公室活动用地,无重要建(构)筑物。宽15-20m,且在红线范围内。

根据调查及访问了解,拟建场地中无重要管线通过。

(三)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贵阳市地处苗岭山脉中段,地势南北高,中部低,拟建场地位于贵阳向斜仰起端东冀,场地内未发现大型断裂构造,东侧600m地段有一条次级断层通过,岩层为单斜产出,产状为倾向225°,倾角40°,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白云岩。

(四)岩土构成

经钻探揭露,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杂填土(Q ml)、第四系红粘土(Q dl+el)、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白云岩。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第四系填土(Q ml):主要组成物有粘土、碎石、砼碎块等,结构松散,不均匀,厚度在0.50— 1.00m之间,其中0.00-0.50m为砼地面。

2)第四系红粘土(Q dl+el):褐黄色、棕黄色,结构致密、质细、均匀、富韧性,偶见裂隙,含铁锰质氧化物及母岩风化残块,层厚为 2.2~20.4m,本次钻探最薄为2.2m,最厚为20.4m,埋深标高为1061.24-1079.88,呈硬~可塑状。硬塑状红粘土层厚为2.2~11.9m,场地内均有分布;可塑状红粘土层厚为0~10.8m,褐黄色,厚度极不均匀,最厚10.8m,场地内局部有分布。

4)安顺组(T1a)基岩:灰-灰白色、肉红色白云岩,以中厚层为主,夹部分薄层,细-中晶结构,时夹溶塌角砾岩,节理较为发育,按其风化程度分强风化及中风化。

强风化白云岩:镐可挖掘,岩体为软岩,呈鳞片状及土状。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土状、粉砂状,厚度为0.5-5.7m,多数在1.0m左右,岩心采取率40%-70%之间,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中风化白云岩:浅灰色、灰白色、肉红色,中厚层状,细-中晶结构。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面被泥质、铁锰质胶结,见方解石脉,溶孔(2-1.2mm)、溶隙较发育,溶孔局部粘土充填。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长柱状,局部砂状;岩心采取率70%-90%之间,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f rk为27.36MPa,为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五)岩溶发育基本特征

场地岩溶较发育,岩溶各向异性明显,竖向、侧向溶蚀交替出现,沿其岩溶发育走向、倾向追踪呈条带状分布特点较明显,以垂直溶蚀为主。

经统计钻孔遇溶洞(隙)达36个,塔楼部分38个勘探孔中有16个钻孔遇溶隙(洞),钻孔遇洞(隙)率42%;基岩钻探揭露厚度为1692.00m,本次钻孔遇洞(隙)总高度83.6m,平均线线洞隙率为6.00%,表明场地岩溶发育程度为强发育。

除了已经形成空间形态的溶隙、溶洞外,地层中还有一些微小溶蚀晶洞发育,破坏岩体质量,降低岩体工程性能。场地岩溶形态发育特征如下:

1、基岩表面溶蚀:基岩表面经长期溶蚀风化形成由溶槽、溶沟、石牙组成的起伏面。是在古地貌基础上发育的结果。

2、溶洞(垂直高度大于0.5m):钻孔遇到的溶洞有32个(详见溶洞、裂隙统计一览表,表2),占洞隙的86.0%。其中绝大部分为全充填或半充填,充填物为可塑—软塑状红粘土,局部由风化碎块充填。

溶洞、裂隙统计一览表表2

(六)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该区属于乌江水系**流域汇水范围,拟建场地北侧约600m处为**,河面标高约1048m,与拟建场地(1082.5m)高差35.50m,拟建场地历年来未被洪水淹没,场地四周无较大地表水系。故,地表水体对拟建场地影响小。

2、地下水

根据调查、钻探、初见水位,终孔水位及静止水位观测成果:场地土层孔隙度相对较高,基岩强风化层因风化裂隙发育,使上覆土体、基岩强风化层成为赋存地下水的良好介质。按含水介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动力特征的不同,场区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赋存于上覆杂填土和红粘土体中,初见水位埋深4.0~7.0m,无统一稳定水位,主要来源于降雨及当地生活用水。

节理裂隙水:场区基岩由白云岩及溶塌角砾岩组成,构造裂隙较发育,节理裂隙发育段存在裂隙水,其赋存在节理裂隙中,根据钻孔初见水位、稳定水位的量测,水位线在1070.7-1058.3m之间,且无明显规律,由于观测时间短,该水位含钻孔施工滞留水及大气降水,不能真实反映地下水情况,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分析,该区地下水位埋深在20m以下(约1060m标高左右)。

3、抽水试验及水量

根据现场浅层试验孔提筒抽水资料分析表明(孔径φ160、孔深35.00m、0-15.0为土层、提筒为φ71岩芯管、长1.30m,因场地地下水水量较小,只能做简易提筒抽水试验,),5月28日15:00分开始提水(初水位为18.5m埋深标高1063.0m),于16:40分(共计100分钟)水位降至孔底25m(标高1056.50m)处,于1月17日9:00水位恢复至21.5m(标高1060.0m) ,孔内水补给较缓慢。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及生活用水向下渗漏在上部土层中形成的上层滞水以及岩溶裂隙水,地下水水量小。

4、地下水位及基坑涌水量预测

根据施工观测的结果,勘察期间,大部分钻孔为干孔,水位在1070.7-1058.3m之间,无统一地下水位线,且无明显规律,由于现测时间短,该水位含钻孔施工滞留水及大气降水,不能真实反映地下水情况,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并结合其浅层地热孔的观测结果,该区地下水位埋深在20m以下(约1060m标高左右)。

基坑开挖后,大部分位于红粘土中,且位于稳定地下水位之上,其基坑涌水量受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控制的上层滞水影响,为防上层滞水,对基坑开挖的影响,基坑开挖后,可使用挖取集水坑集水,用潜水泵抽排坑内集水的明排措施,基坑排水较为容易。

5、地下水设防水位的确定

场地距北面的**段**约600m,1991年洪峰高程为1050.17m,1996年洪峰高程为1052.49m,拟建场地地下室标高为1075.8m,与**相对高差较大,故**对本场地影响很小。根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后,地下室底板位于场地地下水位以上,场地地下静止水位为1060.00m,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075.8,故地下室可不考虑地下水的

抗浮稳定和强度问题。

6、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场地附近无污染源,地下水主要为大气降水,根据本次勘察所取1件水样的水质分析报告可知(详见水质分析报告),水质类型为[C]CaⅠ型水,即为碳酸盐钙质水,对混凝土结构物不构成碳酸盐侵蚀性;无氯盐、无镁盐、硫酸盐等腐蚀性,环境类型为Ⅱ类(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见表3)。

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表3

三、场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

1、总体稳定性:场区工程地质测绘与勘察表明,场区内无区域性活动断层通过。场内及邻近地段无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高陡边坡存在,仅拟建物在基坑开挖后形成最大高度约11.7m的基坑边坡,但可通过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场地总体稳定性良好。

2、环境稳定性:场地平坦,不存在环境稳定性问题,但当地下室开挖后,将形成高 6.7-11.7m的人工边坡,在施工中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保证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3、场地地基稳定性:场地地基存在浅-中部岩溶发育,但易于处理,处理后的地基总体稳定。

4、场地建设适宜性:场地稳定性良好,岩层顶部○3-1单元(强风化白云岩)破碎岩体厚度小,而下部○3-2及○3-3单元(中风化白云岩)在钻探控制深度内,未见软弱夹层、断层及其它不良地质作用,该层分布稳定连续,承载力高,满足拟建工程对地基强度的要求。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二)地震效应评价

1、场地卓越周期

为对建筑抗震提供设计依据,本次勘察进行了3个点的地微震测试,经测试成果整个场地地微振卓越频率为10.96Hz;卓越周期0.091秒,详见《场地土地微震测试报告》。

2、场地地震效应分析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版,拟建场地属于中硬场地土地基,主要特征如下:

Ⅰ、场地岩体为较硬岩类与局部洞隙并存,其间洞、隙充填物虽强度低,但对抗震有利,可使地面加速度峰值变小,对抗震波具吸收、衰减作用。

Ⅱ、场地及周围地形较平坦,基岩稳定,对抗震有利,贵阳市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Ⅲ、整个场地地微振卓越频率为10.96Hz;卓越周期0.091秒。

3、场地类别:根据钻孔剪切波速测试成果,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场地上覆层平均厚度为8.5m,划分等效剪切波速值Vse=252m/s,判定建筑场地土的类型属中硬土,建筑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三)岩土体特性分析

1、土的工程性状

场地内的土体构成为杂填土、红粘土两层。由于旧办公楼场拆除场地,其杂填土主要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平均厚度为1.5m,分布标高为1082.2-1083.25m,其成份杂乱,均匀性差;红粘土整个场地均有分厚,且较为稳定,厚2.2-20.4m,分布标高为1061.24-1079.88m,成分较均匀,呈硬-可塑状态。本次勘探过程中选取ZK18、ZK21、ZK60、ZK62四个钻孔的土层进行了PS波速测试,从时距图和波速图上看,纵、横波时距曲线基本呈线性曲线,杂填土层的Vs值在147~149 m/s;红粘土的Vs值在

105~488 m/s;通过计算,测试孔土层的剪切波的等效波速值Vse=252 m/s,详见《剪切波测试报告》。

2、岩体工程性状

○1岩石坚硬程度

场地基岩为灰白色白云岩,根据采取白云岩岩样作室内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白云岩16.93-43.95MPa,其平均值为27.36MPa,为较软岩类。

○2完整性指数的确定

岩体完整性指数K v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K v=(Vp/ V0)2

Vp ----在钻孔岩体中测得的纵波速 V0----取值按中风化白云岩V0= 5629m/s

经计算,各岩体单元的完整性评价结果如下:

强风化白云岩层:波速范围为1575—2413m/s,平均波速为1984m/s,完整性指数0.12,为破碎岩体。

中风化白云岩(岩芯破碎)层:波速范围为3210—3849m/s,平均波速为3421m/s,完整性指数0.38,为较破碎岩体。

中风化白云岩(岩芯较破碎)层:波速范围为3612—4380m/s,平均波速为3919m/s,完整性指数0.49,为较破碎岩体。

综上所述,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岩体完整性为破碎至较破碎岩体。

○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判定

根据场地内岩体的坚硬程度和完整性程度,该拟建场地的强风化白云岩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中风化白云岩层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四)岩土体工程单元划分

根据场地内岩土体的时代及成因,岩体完整性、岩体纵波波速值、岩芯采取率、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等因素定性、定量指标综合分析,将场地岩土体分为三个单元层,即○1、○2、○3三个单元,然后根据岩土体的物质组成及物理力学性质,将○2单元分为二个亚单元,即○2-1、○2-2单元,○3单元分为三个亚单元层,即○3-1、○3-2,○3-3。现将各单元层工程特性分述如下:

○1单元:由杂填土组成,其中杂填土层的Vs值在147~149 m/s。

○2-1单元:为硬塑状红粘土层,场地分布较稳定,且厚度较为均匀,其Vs值在105~488 m/s。

○2-2单元:为可塑状红粘土层,主要分布在其溶沟溶槽地带,厚度变化大。

○3-1单元:由强风化白云岩组成,风化强烈,散体状结构,岩芯呈半岩半土状,波速范围为2575—2413m/s,平均波速为1984m/s,完整性指数0.12,平均值为0.16,为破碎岩体。

○3-2单元:为中风化白云岩及溶塌角砾岩组成,中厚层状,细至中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砂状,波速范围为3210—3849m/s,平均波速为3421m/s,完整性指数0.38,为较破碎岩体。

○3-3单元:为中等风化的白云岩组成,中厚层状,细至中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及长柱状,波速范围为3612—4380m/s,平均波速为

3919m/s,完整性指数0.49,为较破碎岩体。

(五)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及地基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1.土层

杂填土层(○1):杂填土分布较广泛,结构松散,成分杂乱,均匀性差,力学性质差,但在地下室开挖后,都被清除,因此其研究意义不大;

红粘土层(○2):区分布较为稳定,厚度较大,其基坑边坡为土质边坡。根据勘察期间所取的23件原状红粘土样测试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4)。

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4

建议其红粘土取值如下:

硬塑状红粘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 粘聚力C k=45.0kPa, 内摩擦角φk=6.6°,γ=15.6 kN/m3

可塑状红粘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185kPa, 粘聚力C k=32.0kPa, 内摩擦角φk=4.6°,γ=16.4 kN/m3

2.基岩

根据本次勘察时采集的岩石样品测试成果,按规范以岩样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测试数据为基础,确定场地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过程见表5。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表表5

中风化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按式:fa=f rk3ψ计算承载力特征值,考虑场地中风化白云岩属较破碎岩体,按其完整性指数(Kw=0.49),其折减系数取0.13,计算得:

中风化白云岩(○3-3 Kw=0.49):f a=27.36MPa30.13=3.556MPa≈3500kPa

由于场区节理裂隙发育,○3-2层岩体破碎,不能取得试验所需的块样,根据《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6.3.2-3,相同岩性的较完整和较破碎岩体单元之间,可通过完整性指数比拟。根据声波资料,该场地中风化白云岩(岩芯较破碎)纵波速平均值为Vp=3919m/s,完整性系数为0.49,中风化白云岩(岩芯破碎)纵波速平均值为Vp=3421m/s,完整性系数为0.38。计算如下:

f ab=(K wb/K wy)3f ay=0.38÷0.4933500≈2700kPa (DB22/46-2004式6.3.2)

式中:f ab—被比拟岩体单元的承载力特征值;

f ay—单轴抗压试验确定的岩体单元承载力特征值;

K wb—被比拟岩体单元的完整性指数;

K wy—已确定承载力的岩体单元的完整性指数。

中风化溶塌角砾岩受胶结情况不同,且厚度变化大,分布一均,其差异较大,不能获取统一的承载力特征值。故不建议该层作持力层。

(注:中风化溶塌角砾岩受胶结情况不同,其差异较大,满足不了统计要求,其出露较少,根据其取样的分布、试验结果及现场岩芯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经验,考虑与其中风化白云岩(Kw=0.38)取同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本次勘察中的钻探,岩石样品测试成果,结合我公司在相同地质背景条件、相同地层及岩性的勘察成果,建议场区岩石单元承载力特征值如下表:

地基岩体单元的承载力特征值表6

(六)地基基础持力层评价

1、土层

场地中○1单元的杂填土厚度极不均匀,且地下室开挖后,全部将被清除,故在本场地无须考虑作持力层。

场地中○2单元的红粘土虽有一定的厚度,但承载力较低,地下室开挖后,部分将被清除,拟建物荷载较大,在本场地,不宜作拟建物的持力层。

2、岩层

场地中(○3-1)单元强风化白云岩,由于风化强烈,强度较低、厚度小,分布不均,不能选作持力层。

场地中(○3-2)单元中等风化白云岩及溶塌角砾岩,岩芯破碎,岩体较稳定,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在上部荷载较小的部位可选择(○3-2)单元岩层作地基持力层。

场地中(○3-3)单元中等白云岩,岩芯较破碎,岩体稳定,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是理想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结合上部建筑结构特征及荷载情况,地下室及电梯井荷载较小的部位,选择(○3-2)单元岩层作地基持力层;塔楼部分应选择(○3-3)单元中等风白云岩作地基持力层。

(七)基础型式与埋深选择建议

根据拟建物荷载分布特征、地基岩体承载力强度及持力层的埋深,基础型式可选择桩基础或筏形基础。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当地下室按1075.80m标高开挖后,场地内基岩由于溶蚀作用,其起伏变化大,且部分基岩有出露,部分为硬塑粘土层,局部为可塑粘土层,地基均匀性较差,如采用阀形基础,要想调整不均匀沉降,显然从技术上比较困难,同时造价亦会相应上升。而下伏基岩承载力高,故建议选择桩基础比较适宜。基础埋深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遇溶洞、溶隙其顶板力学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揭穿其顶板,将基础置于稳定的(○3-2或○3-3)中风化基岩上(详见各桩位基础埋深及地基承载力建议表,表7)。

各桩位基础埋深及地基承载力建议表表7

四、结论与建议

1、本次勘察采用多种勘察手段和现场物探测试,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工程性质、场地地下水、地基、基坑开挖及边坡处理等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设计时请合理使用有关资料。

2、场地区域稳定性:地基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只需对基坑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进行支护。

3、虽该场地地下水位较低,但上层滞水对基坑边坡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雨季施工时,水的浸泡,将软化、扰动土质边坡土体,建筑施工中应采取排水措施,准备排水设备。

4、拟建物周边已有建筑物较多,基础施工前,应收集邻近建筑基础资料,制定相应施工方案,保护周边人身安全、建筑物安全。如需爆破,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采取小药量及微差爆破技术。

5、挖孔桩施工时,在开挖到基础底标高以上0.5m时,应禁止爆破,以免形成松动圈,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

6、场地及周围地形条件较平坦,地层产状较稳定,对抗震有利。整个场地地微振卓越频率为10.96Hz,卓越周期0.091秒。

7、场地地下水静止水位为1060.0m,位于地下室底板标高以下,地下室底板可不考虑地下水抗浮强度。

8、场地土的类型属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9、地下室及电梯井荷载较小的部位,建议选择(○3-2)单元中等风化白云岩层作地基持力层;塔楼部分应选择(○3-3)单元中等风化白云岩作地基持力层。其饱和单

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分别为f rk=21MPa和f rk=27MPa,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fa=2700kpa和fa=3500kpa,基础型式采用桩基础。

10、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为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11、基坑开挖后,在场地四周将形成6.7-11.70m的岩、土质边坡,需对其基坑边坡进行勘察与支护设计,确保施工安全。

12、场地广布碳酸盐类岩石,在长期的岩溶化作用下,场地岩溶发育较强,且极不均匀,故基基础开挖施工中,难免遇特殊情况,当不能满足设计需进一步勘察时,建议按规范进行施工阶段的勘察。

13、由于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勘察期间,有4个勘察孔无法钻探,施工场平(或孔桩开挖)后,需进行补勘。

14、施工中如遇有关岩土工程问题,请与我公司联系,协商解决。

地质灾害详细勘查物探勘察报告

地质灾害详细勘查 物探勘察报告 惠州建安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2020年4月

1 绪言 1.1 目的任务 近几年来惠州市博罗县高莞镇丁村上袁屋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地面出现多处裂缝,其中一处房屋墙面塌落、多栋房屋墙面出现横向和纵向裂缝;灾害发生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立即赶赴现场进行了应急处理;受惠州市博罗县高莞镇人民政府委托,我公司对高莞镇丁村上袁屋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进行物探勘察工作。 本次探测的目的是通过地球物理方法(简称物探)探明高莞镇丁村上袁屋场地范围内的各种岩溶洞隙和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的位置、规模、埋深、发育程度及规律;岩溶堆填物性形状;对居住房屋的影响;并提出治理建议。 本次探测要求: (1)探明该场地范围内不良地层的分布情况,如软弱地层的形状、大小和埋藏深度等; (2)探明该场地范围内岩溶(溶土洞)的发育状况、分布位置、形状、大小、埋藏深度、充填状况以及在空间的相互联系状况等。 1.2 勘查依据 本次勘察和室内资料整理工作,均执行如下规范、规程: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6)《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94); (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8)《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9)《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 0170-1997); (10《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T/T 0073-1993); (11)《电阻率测深技术规程》(DT/T 0072-1993)。 1.3勘察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我公司于2018年4月10~21日采用高密度电法、地震反射波法对勘察场地范围进行物探勘察工作。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1。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 2017-10) 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二O一七年一月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2017-10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 校对: 审核: 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

月1年2017 期:日察勘 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目录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 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 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 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 2.1 地形地貌、气象 3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 2.3 区域地质概况 3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 2.5 不良地质作用 5 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 2.7 水文地质条件 5 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 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 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 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 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 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 4.结论与建议10 5.说明11 图表第二部分 1. 图例1页 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 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 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 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2017-10 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目录 6. 钻孔柱状图8页 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 2017-10 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机场线岩溶勘察作业要求

武汉市轨道交通机场线工程岩溶专项勘察 钻探生产管理及作业方案 一、项目概况和主要任务 机场线起于在建天河机场交通中心的机场站,止于2号线一期工程起点金银潭站,线长19.53Km。根据出刊成果,管委会站至府河段揭示灰岩和白云岩等可溶岩,且较发育,钻探揭露溶洞呈全填充状,中小溶洞高度约0.5~5.0m大者高达11.5~12.4m。 为确保地铁建设、运营安全,将对机场线进行岩溶专项勘察。本次勘察线长约5.3Km,范围为右CK8+455~右ck13+790。勘察沿线主要为长江、府河的Ⅰ、Ⅲ级阶地,属河流堆积平原,地面高程19.5~40m,起伏较大,且湖塘遍布。场区地下水主要分为上层滞水和岩溶水,上部滞水埋深0.6~1.6m;岩溶水存于溶洞和裂隙中。 本次勘察任务主要目的是通过岩溶专项勘察(钻探),了解岩溶发育规律、溶洞或土洞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特征,查明岩溶与非岩溶底层界线。 本次钻探目标性内容包括: 1.进一步查明洞穴、溶槽、土洞等岩溶发育情况; 2.查明拟建工程范围和影响地段各种岩溶、洞穴的位置、在垂直与水平方向分布、连通性及规模、埋深、岩溶充填物性状; 3.查明地下水各项指标参数和岩溶层的水文特征。 钻探计划工作: 常规钻孔731个、32890m,溶洞规模布孔40个、1800m,横剖面布孔20个、800m,物探异常验证孔30个、1350m;取土样45组、岩样45组和水样3组;抽水试验15孔;水位观测40孔;长期水位观测3孔。 计划于2014年5月30日完成钻探野外作业。 二、钻探要求及专项技术难点处理措施 据现场查勘,沿线街道和建筑密集,现场施工条件极为复杂。因此,钻探项目部将详细规划生产管理和作业制度规章,务必各尽其职,积极主动地解决各项困难,要求生产管理协调岗位人员必须提前协调好当地政府、居民关系,达成满意的临时占地、用水、青苗赔偿协议,并及时解决之。同时要求现场作业人员注意保护作业周边环境,善待附近居民,避免直接与周边居民冲突。 钻探作业必须按照项目部下达任务书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作业基本要求如下:

高密度电法实习报告(物探)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习报告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11/5

一、实验目的 在实际地质勘察的工作中,物探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其具有使用方便、快捷、成本小的优点,可以迅速的获取工程区域的相关地层地质情况。高密度电阻率法又是其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物探方法,是工程地质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所以我们有必要熟练的掌握高密度电阻率法的试验方法和数据解释。 二、实验原理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结合电剖面和电测深的直流勘探方法,它是在常规电阻率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仍然以岩土体的电性差异的为基础,研究在施加电场的作用下,地下传导电流的变化规律。但它相对传统电阻率法而言,具有观测精度高、数据采集量大、地质信息丰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一次布极可以完成纵、横向二维勘探过程,既能反应地下某一深度沿水平方向岩土体的电性变化,同时又能提供地层岩性纵向的电性变化的情况,具备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的综合探测能力。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探测深度随着供电电极距的增大而增大,当隔离系数n主次增大时电极距也逐次增大,对地下深部介质的反应能力亦逐步增加。由于岩土剖面的测点总数是固定的,因此,当极距扩大时,反映不同勘探深度的测点将依次减少。通常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观测电极的中点、深度为na的点位上,整条剖面的测量结果就表示成为一种倒三角梯形的电性分布及工作剖面。 此次试验高密度电法用到两种装置: α排列(温纳装置AMNB):Kα=2πa β排列(偶极装置AMBN):Kβ=6πa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测区: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东区教学楼南侧草坪,测区地势平坦,地表植被除傍边有一排行道树外均为矮小杂草,见图1。 图1 测线布置方式:沿正东的方向布置单条侧线,电极间距a=8m,共n=32个电极。装置方式为温纳四极和偶极法依次进行。 步骤: (1)检查实验仪器; (2)将所用钢钎沿测线方向间隔一定距离插入土层中,要求与土层良好接触,将测线固定在钢钎上,使其相互接触; (3)将测线与仪器连接,进行电阻检测,检查各段测线与钢钎是否良好接触; (4)根据布设情况,选定参数及试验方法,开始测量; (5)将所得的视电阻率数据运用反演软件RES2DINV进行数据处理; (6)根据数据处理得到的地层剖面情况结合所测区域的地质情况,做出合理的

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研究

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研究 谢文 桂林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地质勘察往往因为岩溶发育的不确定性以及隐蔽等客观性陷入困境,在实际的地质勘察过程中要谨慎认真地做好具体的勘探工作,以便于取得较好的勘察结果。本文详细论述岩溶地区的地质勘察方法,通过对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深入研究为实际的勘探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工程应用 Abstract:The complexity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in karst area,often because of karst geological survey uncertainty and hidden trouble such as objectivity,in the actual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process carefully to do specific exploration survey results,obtained better.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karst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in detail,through in-depth study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provide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Key words:karst region;engineering geology survey;engineering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642.25 0前言 岩溶别名喀斯特,指的是以石灰岩、白云岩等为典型代表的可溶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发生溶解溶蚀的现象,通常在地下流动水的作用下还会形成一系列的洞穴、裂隙等地质构造。在岩溶发育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长期侵蚀可溶性岩石,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岩溶地貌与形态,流水的作用使得岩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相应岩石的强度也会下降,此时岩层是不稳定的,无法为上部建筑物提供可靠的承载力。岩溶地区的工程项目建设首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工程地质勘察,具体了解地下岩层的岩溶发育情况,掌握岩溶分布区域以及发育规律,以便于认知地下岩层的实际情况,收集有用的地质数据,为工程建筑的后续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是保障建筑物整体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必须认真对待。1岩溶地基简述 岩溶地区往往地下岩层各种溶沟、裂隙丛生,严重时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岩层整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岩层上部建筑的安全。岩溶地区各种建筑物必须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地基之上,建筑物在建设开工之前必须对岩层地基有清晰的了解,依据碳酸盐出露条件等,岩溶地基可

桥梁勘察报告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随着鄂尔多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成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继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原工业发展中总量小、增长粗放、发展缓慢、污染严重、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鄂尔多斯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以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集群,开创工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位于东胜区罕台镇境内,场地内地势较为平缓,略呈缓坡状起伏。距康巴什新区9km,东距210国道0.7km,南距青春山50万伏变电站2.8km,西至补洞沟河沿,北至打坝渠,面积约为25km2。本次实施的基础设施包括产业区内道路、场平、供水、供热、供电、供气、排污及处理、排水(雨水)、通信、弱电、绿化等项目。拟建桥梁位于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内,为该工程的子项之一。四座桥梁横跨区内唯一季节性雨水冲沟——补洞沟,连接补洞沟两岸待建道路。 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经济贸易局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项目补洞沟桥梁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勘察分两个阶段进行。初步勘察野外工作开

始于2007年11月14日,结束于2007年12月4日,历时21天,对拟建补洞沟1桥、2桥、3桥及4桥进行初步岩土工程勘察

;2008年3月6日,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对本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建补洞沟4桥由于桥位更改,不在本次详细勘察任务之列,故我院对补洞沟1~3号桥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为保证成果资料的完整性与统一性,满足设计部门的使用要求与方便,我院综合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成果,编制本报告书。 1.2勘察目的与任务 根据拟建工程方案设计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按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拟建场地为Ⅱ类,拟建桥梁为中桥;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拟建主要构(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按详细勘察要求进行,其目的是为本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基基础设计及工程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依据相应规范要求,结合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及拟建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勘察工作的具体任务为:(1)调查了解拟建桥位场地的地形地貌与环境地质条件,详细查明拟建场地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以及对工程安全和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提出防治或整治措施的建议。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 岩溶的定义及分布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称为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其中较着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因中铁城际规划建设有限公司的勘察业务,已开展至贵州等地,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岩溶发育是较常见的地质现象,因此了解岩溶地区岩溶的勘察特点,并研究如何采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岩溶发育条件及各种岩溶洞隙的位置、规模、埋深等特性是有必要的。 2 勘察工作量布置 岩溶地区勘察之前,应充分收集拟建场地周边的工程地质资料,了解当地治理岩溶、土洞和塌陷的经验。在布置工作量,下达勘察任务书的时候注意各规程规范中的要求,在岩溶地区勘察工作量布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拟建建筑基础型式 了解拟建建筑荷载大小,应针对拟采用的基础型式布置勘探点。当条件复杂时每个独立基础均应布置勘探点,当采用一柱一桩基础时应逐柱布置勘探孔。 岩溶稳定性的影响 勘察工作的布置应方法多样化和过程动态化 由于地下岩溶的发育有隐蔽性、多样性和空间位置变化大的特点,在进行工作量布置时应注意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多数勘察报告勘察手段比较单一。 对于埋藏较浅的覆盖型及裸露型岩溶地基,可以适当采用井探、槽探等方法查明浅部岩溶洞隙的形态。而对于埋藏型岩溶地基,在勘察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取得岩土层信息,如果出现岩溶发育较严重的场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岩土测试、静探、物探等手段,进一步查明松散裂隙及隐蔽土洞等的埋藏位置。同时勘探点深度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以满足基础设计和稳定性验算的需要。 边坡岩溶勘察 3 勘察报告编写

岩土勘察报告

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 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2010年4月

工程名称: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 勘察单位: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证书等级:乙级 证书编号:241138-ky 院长:熊建坤 副总工:程林 审定: 程林 审核:程林 工程负责:王寿成 校对:程林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勘察等级及依据 (一)勘察等级 (二)勘察依据 三、勘察手段及工作方法 四、完成工作情况 五、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气象,水文 (二)、地形、地貌 (三)、地质构造 (四)、场地岩土构成 (五)、岩溶发育特征 (六)、水文地质条件 六、场地地震效应评价与抗震设防 (一)、场地岩土的抗震性能与地震效应分析(二)、抗震设防 七、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均匀与建筑适宜性 (二)、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与地基参数 (三)、地基基础方案及承载力特征值 八、结论与建议

附图表 1.拟建物和勘探点位置图共 1页 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2条 3.工程地质柱状图共19页 4.岩石试验报告共1张

一、工程概况 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拟建的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位于兴仁县屯脚镇马路河地带,由山西省冶金设计院设计,设计主要建筑物由焦炉、煤塔、烟囱、熄焦塔、变电所、粉焦沉淀池、锅炉房、水池、冷却塔、冷鼓、电捕、洗脱苯房、硫铵房组成,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沉降不敏感,2010年3月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勘察目的是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适宜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为设计提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依据。 根据拟建筑物的结构特征,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特点,确定本次勘察任务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岩土构成、特征、厚度及分布情况。 (2)、查明场地岩溶发育特征及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成因、类型、分布,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 (3)、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腐蚀性。 (5)、划分场地类别,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6)、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7)、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地基均匀性。 (8)、提出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及建议。 二、勘察等级及依据

岩溶地区勘察规范---要点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溶勘察 4.1. 5 初步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 2 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的地段,勘探点应予加密; 3 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4 对岩质地基,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勘探孔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本节第4.1.6条~第4.1.10条的规定。 4.1. 6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间距可按表4.1.6确定,局部异常地段应予加密。

4.1.8 当遇下列情形之一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深度: 1 当勘探孔的地面标高与预计整平地面标高相差较大时,应按其差值调整勘探孔深度; 2 在预定深度内遇基岩时,除控制性勘探孔仍应钻入基岩适当深度外,其他勘探孔达到确认的基岩后即可终止钻进; 3 在预定深度内有厚度较大,且分布均匀的坚实土层(如碎石土、密实砂、老沉积土等)时,除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规定深度外,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可适当减小; 4 当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勘探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 5 对重型工业建筑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条件适当增加勘探孔深度。 4.1.9 初步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应结合地貌单元、地层结构和土的工程性质布置,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l/4~l/2; 2 采取土试样的数量和孔内原位测试的竖向间距,应按地层特点和土的均匀程度确定;每层土均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其数量不宜少于6个。 4.1. 10 初步勘察应进行下列水文地质工作: 1 调查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补给排泄条件,各层地下水位,调查其变化幅度,必要时应设置长期观测孔,监测水位变化; 2 当需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图时,应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层位,统一量测地下水位; 3 当地下水可能浸湿基础时,应采取水试样进行腐蚀性评价。 4.1.11 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工程地质学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Engineering?Geology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 【学分数】: 【总学时】:40 【实践学时】:8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课程系统地讲授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及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系统概括了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适量安排一定时间的参观及试验。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动态,能从系统的、动态的角度认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今后研究与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有关的工程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初步应用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程地质问题,能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工程地质问题的定量评价等。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中的地质思维逻辑,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学习前必须学习《动力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层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工程力学》等课程。 四、课程内容 绪论 一、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二、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分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三、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四、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重点了解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工程地质学分科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 重点: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的概念;工程地质学的意义 第一章土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 第一节土的粒度成分 粒径、粒组概念;粒组划分;粒度成分测定与表示;土按粒度成分分类; 第二节土的矿物成分 土中矿物成分类型;矿物成分与粒度成分的关系;粘土矿物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第一节土中的水与气体

勘察报告(定稿)

1. 前言 由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新建的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松垭加油加气站位于绵阳市松垭镇,绵盐路南西侧,场地附近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受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委托,承担了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松垭加油加气站场地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根据收集得到的设计资料,拟建建筑物由站房、油罐区、加油棚、压缩机房组成,各建筑物工程特征详见表1。站房和油罐区场地整平标高为446.95,±0.00标高为447.00;加油棚和压缩机房场地整平标高为446.80,±0.00标高为447.00。 主要建筑物工程特征表表1 2. 勘察工作 2.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及技术标准 2.1.1本次勘察目的:为各建筑物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提供岩土技术依据。 2.1.2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图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 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及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是、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 出整治方案建议。 3、查明场地的地层结构、岩土组成、厚度、坡度、埋藏深度等变化情况,评价地基岩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性。对基础方案进行论证,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应论证其可行性,并提出处理方案建议。 4、评价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评价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 5、查明场区地下水情况,评价其对建筑物的修建与使用的影响程度,并对水和土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2.1.3本次详勘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008年6月确认继续有效) 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此外,甲方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总体设计图等设计文件属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依据。 2.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中3.1节的规定:拟建筑物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报告

目录 1绪言 (2) 1.1工程概况 (2) 1.2交通情况 (2) 1.3场地情况及气候条件 (2) 1.4外业工作情况 (3) 1.5仪器设备 (3) 1.6技术标准和依据 (3) 2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4) 2.1地质条件 (4) 2.2地球物理特征 (5) 2.3煤矿采空区塌陷形成机理 (6) 3工程物探勘测 (6) 3.1工作方法原理 (6) 3.2工作布置 (7) 3.3质量评价 (8) 3.4数据处理 (8) 3.5资料解释 (8) 4异常区的圈定 (9) 5结论 (10) 附图:《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平面示意图》 《地震映像P1剖面》《地震映像P2剖面》 《地震映像P3剖面》《地震映像P4剖面》 《地震映像P5剖面》《地震映像P6剖面》 《地震映像P7剖面》

1绪言 1.1工程概况 受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委会委托,太原市辉海岩土工程钻探有限公司承担了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物探勘察。本次工作外业从2010年5月1日开始,5月6日结束。 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村民住宅楼用地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占地面积约1800m2,场地西面为迎宾南路,北侧为规划道路。 本次工作目的是:通过地面调查和物探勘察,重点查明在工作区域是否有采空区存在,如有则圈定采空区分布范围,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地质技术依据。具体任务是: 根据场地情况布置物探工作剖面。 采用物探方法圈定采空区的分布范围。 1.2交通情况 该工程场地位于北留镇南留村附近,场地外围为乡村公路,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设施便利。 1.3场地情况及气候条件 1、场地条件 由于工程场地占地面积约1800m2,场地已平整。场地局部开挖沟壑,场地条件比较便利,地震映像工作分段进行。 2、气候条件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阳城年平均气温11.7℃,7月份平均24.6℃,1月份平均-3℃,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全县河流均属黄河水系。西起索泉岭,东至三盘山为南北分水岭。分水岭以北主要有沁河、芦苇河、获泽河。全县地下水、地表水总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精选文档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 几点问题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 岩溶的定义及分布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称为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其中较着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因中铁城际规划建设有限公司的勘察业务,已开展至贵州等地,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岩溶发育是较常见的地质现象,因此了解岩溶地区岩溶的勘察特点,并研究如何采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岩溶发育条件及各种岩溶洞隙的位置、规模、埋深等特性是有必要的。 2 勘察工作量布置 岩溶地区勘察之前,应充分收集拟建场地周边的工程地质资料,了解当地治理岩溶、土洞和塌陷的经验。在布置工作量,下达勘察任务书的时候注意各规程规范中的要求,在岩溶地区勘察工作量布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拟建建筑基础型式 了解拟建建筑荷载大小,应针对拟采用的基础型式布置勘探点。当条件复杂时每个独立基础均应布置勘探点,当采用一柱一桩基础时应逐柱布置勘探孔。 岩溶稳定性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条列举了对二、三级建筑可不考虑岩溶稳定性影响的5个条件。但在布置勘察工作时并不清楚下部岩溶发育情况,因此如果不满足第1点,就应该有部分或全部勘探孔钻入基岩。 勘察工作的布置应方法多样化和过程动态化

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第九章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一.概述 岩溶作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岩溶: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国际上通称为喀斯特 大的地貌形态及蚀变:峰丛(溶蚀) 峰林(溶盆) 地表形态:溶蚀平原;正形态(突出地表);负形态 地下形态:溶洞、溶隙、暗河 二.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1.索科洛夫认为的岩溶发育的四个基本条件:①具有可溶性岩石;②岩石是透水的;③水必须具有侵蚀性;④水在岩石中应处于不断运动状态 2.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①具有可溶性岩石;②具有溶蚀能力的水;③具有良好的水循环交替条件 3. 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 ①碳酸盐岩岩性的影响 比溶蚀度=试样溶蚀度/标准试样溶蚀度 比溶解度=试样溶解速度/标准试样溶解速度 、越大,岩石的溶蚀强度和溶蚀速度也越大 灰岩>云灰岩>泥灰岩>方解石>大理岩>泥质灰岩>灰云岩>泥质灰云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 对于灰岩:泥晶>粒屑>亮晶;

对于白云岩:泥晶>细晶>中晶>粗巨晶 ②气候影响 气候直接影响着参与岩溶作用的水的溶蚀能力,控制着岩溶发育的类型、规模和速度。主要有:气温、降雨量、降水性质、降水的季节分配及蒸发量大小的变化。 降水量大的地区比降水量少的地区岩溶发育强烈;温度较高的地区常比温度较低的地区岩溶发育③地形地貌的影响 地形地貌条件是影响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的重要因素。地表的陡缓直接影响降水渗入量的大小。当其他条件一样时,因地形地貌所形成的补给区和排泄区的高差越大,距离越短,地下水的循环交替条件越好,岩溶发育强烈,深度也越大。 ④地质构造的影响 断裂的影响:断裂的产状、性质、密度、规模及相互组合特点,决定着岩溶的形态、规模、发育速度及空间分布。 褶皱的影响:一般来说,褶皱核部比翼部的断裂发育强烈。,因此核部的岩溶比翼部发育强烈。岩层组合特点 ⑤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a. 稳定期:侵蚀基准面(地下水位置)稳定,岩溶发育; b. 地壳上升:地下水下降,侧向岩溶作用较弱,垂向岩溶发育。 c. 地壳下降: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减弱,岩溶作用也减弱,可能发育有覆盖型岩溶 间歇性上升;间歇性下降;震荡性升降 三.岩溶去水库渗漏问题 渗漏形式:

浅谈关于岩溶区地质工程勘察技术

浅谈关于岩溶区地质工程勘察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对岩溶区地质勘察技术进行论述,从形岩溶区成因和性质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相关勘察技术方法。 【关键词】岩溶区地质勘察技术 随着工业不断地发展,地球污染也日益严重,所以我们很多的地理专家学者要研究地质方面,来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岩溶区又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区地貌是典型的地貌特征,它拥有着地址特殊性,气候特殊性,农作物果实的特殊性。这三种特殊性就值得我们去研究,但是也是由于这些特殊性,很多传统的地质勘察方法都不适用该地区。要想更好地了解和勘察岩溶区地质,就要有更好的勘查技术。所以本文针对岩溶区地貌地质勘察技术进行以下探讨,希望能给予相关专业读者借鉴。 1 岩溶区成因和特殊性及分布 1.1 岩溶区地貌成因 要想研究岩溶区岩溶区地貌的勘测技术,就必须知道岩溶区是怎么形成的,岩溶区是经过很多年的风化,由于该地区底下水源丰富,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造成石头塌陷反复产生这种地质机械力作用和风化、水的侵蚀等化学作用产生的,所以岩溶区地貌会呈现出多种地貌,因为未塌陷之前是一种地貌,即将塌陷又是一种地貌,塌陷的形成溶洞又是一种地貌。由此可见大自然造物者是伟大的,创造了这种地貌。 1.2 岩溶区性质 岩溶区地貌不仅地表不同,就连产生果实、谷物也不同,地表区别主要是岩石组成不同,地表形态类型属正地形的主要有峰林、孤峰、残丘、岩溶区丘陵和石芽。由于岩溶区地貌影响气候,所以果实,谷物也不同。这就是岩溶区的特殊性。 2 岩溶区地质勘察目的和勘测技术 2.1 岩溶区地质勘察目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用科学的放法,通过科学仪器或者机械手段得到地质层的一些资料,然后经过专家、学者的分析的一个过程,根目的是要了解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等等。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而地质勘测的目的是了解不同表

物探报告

勘查地球物理概论

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利用地壳内部各种岩(矿)石间因密度差异而引起的重力场变化来查明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重力场 地球上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物体的重量和自由落体运动都是重力作用的表现。 地面上一切物体都要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其一是地球的全部质量对物体的引力,其二是 物体在自转的地球上受到的惯性离心力C,重力P就是它 们的矢量和(图2-1-1)。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遵从万有引力定律。按照这个 定律,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质点间的引力F,与它们 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其模量为: (2-1-1) 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在SI制(国际单位制)中, G=6.67×10-11m3/(kg?s2)(米3/千克?秒2)。F的方向 沿着两质点的连线,单位为N(牛顿)。 地球对某一质点的引力,就是地球内所有质点对该质点引力的合成。如果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密度分布,原则上可以通过积分算出这个合力,它的方向近似地指向地心。 (图2-1-1) 重力作用质量为m的质点在自转的地球上要受到惯性离心力C的作用,C的大小与地球自转角速度ω的平方和该质点到自转轴的距离R成正比,其模量为: (2-1-2) C的方向垂直于地球自转轴,并沿着R指向球外。显然,惯性离心力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的。 事实上,惯性离心力是相当小的,其最大值也仅为平均重力值的三百分之一,因此重力基本上是由地球的引力确定,其方向大致指向地心。 地球周围具有重力作用的空间称为重力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作用于质量为m0的质点上的重力P的模值可表示为 P=m0g 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显然 (2-1-3) 上式左端表示单位质量所受的重力,即重力场强度。由此可见,空间某点的重力场强度,无论在数值或量纲上都等于该点的重力加速度,且二者的方向也一致。为叙述方便,今后如无特殊说明,我们提到的重力即是指重力加速度或重力场强度。 【重力位】从场力做功的观点出发,重力场的特征还可以用重力位来表示,重力场中某点的重力位W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由无穷远移至该点时场力所做的功。等重力位面称水准面,

设计、勘察、检测规范在岩溶区桩基方面的矛盾与解决方法

设计、勘察、检测规范在岩溶区桩基方面的矛盾与解决方法 李学文饶其荣 (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广州510800)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设计、勘察、检测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在岩溶区桩基方面出现的矛盾,介绍了岩溶区桩基勘察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设计、勘察、检测、规范、岩溶区、桩基、矛盾、解决方法 0、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岩溶区总面积达36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1]。而在广东省内,岩溶区,占我省面积的1/6。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施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在岩溶区兴建。岩溶区建设项目通常使用大口径崁岩桩基础类型,岩溶成为困扰建设方、设计方、勘察方和施工方的主要问题之一。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规定嵌岩桩持力层做了明确规定[2]。 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对岩溶地区桩位岩溶勘察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3]。 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06-2003)中对桩底持力层的检测也做了明确规定[4]。 但在岩溶区,许多工程实例均表明三个规范存在矛盾之处。 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后续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简称为设计规范、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简称为勘察规范、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06-2003)简称为检测规范。1、现状与实例 设计规范规定:“嵌岩灌注桩端以下3倍桩径且不小于5m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应无岩体临空面。” 勘察规范对岩溶地区桩位岩溶勘察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规范以强制条文的形式规定,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溶时,应进行岩溶勘察(5.1.1条,P52)。当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时,尚应进行专门的桩基勘察(5.1.2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完整版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 几点问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岩溶地区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 岩溶的定义及分布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称为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其中较着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因中铁城际规划建设有限公司的勘察业务,已开展至贵州等地,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岩溶发育是较常见的地质现象,因此了解岩溶地区岩溶的勘察特点,并研究如何采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岩溶发育条件及各种岩溶洞隙的位置、规模、埋深等特性是有必要的。 2 勘察工作量布置 岩溶地区勘察之前,应充分收集拟建场地周边的工程地质资料,了解当地治理岩溶、土洞和塌陷的经验。在布置工作量,下达勘察任务书的时候注意各规程规范中的要求,在岩溶地区勘察工作量布置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拟建建筑基础型式 了解拟建建筑荷载大小,应针对拟采用的基础型式布置勘探点。当条件复杂时每个独立基础均应布置勘探点,当采用一柱一桩基础时应逐柱布置勘探孔。 岩溶稳定性的影响 勘察工作的布置应方法多样化和过程动态化 由于地下岩溶的发育有隐蔽性、多样性和空间位置变化大的特点,在进行工作量布置时应注意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多数勘察报告勘察手段比较单一。 对于埋藏较浅的覆盖型及裸露型岩溶地基,可以适当采用井探、槽探等方法查明浅部岩溶洞隙的形态。而对于埋藏型岩溶地基,在勘察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取得岩土层信息,如果出现岩溶发育较严重的场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岩土测试、静探、物探等手段,进一步查明松散裂隙及隐蔽土洞等的埋藏位置。同时勘探点深度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以满足基础设计和稳定性验算的需要。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物探说明

1.0.4通用工程勘察收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1工程勘察收费=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1±浮动幅度值) 2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工程勘察技术工作收费 3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基价×实物工作量×附加调整系数 4工程勘察技术工作收费=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技术工作收费比例 1.0.5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 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是按照本收费标准计算出的工程勘察基准收费额,发包人和勘察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工程勘察收费合同额。 1.0.6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基价 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基价是完成每单位工程勘察实物工作内容的基本价格。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基价在相关章节的《实物工作收费基价表》中查找确定。 1.0.7实物工作量 实物工作量由勘察人按照工程勘察规范、规程的规定和勘察作业实际情况在勘察纲要中提出,经发包人同意后,在工程勘察合同中约定。 1.0.8附加调整系数 附加调整系数是对工程勘察的自然条件、作业内容和复杂程度差异进行调整的系数。附加调整系数分别列于总则和各章节中。附加调整系数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附加调整系数不能连乘。将各附加调整系数相加,减去附加调整系数的个数,加上定值1,作为附加调整系数值。 1.0.9在气温(以当地气象台、站的气象报告为准)≥35℃或者≤-10℃条件下进行勘察作业时,气温附加调整系数为1.2。 1.0.10在海拔高程超过2000m地区进行工程勘察作业时,高程附加调整系数如下:

海拔高程 2000~3000m为1.1;海拔高程 3001~3500m为1.2;海拔高程3501~4000m为1.3;海拔高程4001m以上的,高程附加调整系数由发包人与勘察人协商确定。 1.0.11建设项目工程勘察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勘察人承担的,其中对建设项目工程勘察合理性和整体性负责的勘察人,按照该建设项目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的5%加收主体勘察协调费。 1.0.12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不包括以下费用:办理工程勘察相关许可,以及购买有关资料费;拆除障碍物,开挖以及修复地下管线费;修通至作业现场道路,接通电源、水源以及平整场地费;勘察材料以及加工费;水上作业用船、排、平台以及水监费;勘察作业大型机具搬运费;青苗、树木以及水域养殖物赔偿费等。发生以上费用的,由发包人另行支付。 1.0.13工程勘察组日、台班收费基价如下: 工程测量、岩土工程验槽、检测监测、工程物探 1000元/组日 岩土工程勘察 1360元/台班 水文地质勘察 1680元/台班 1.0.14勘察人提供工程勘察文件的标准份数为4份。发包人要求增加勘察文件份数的,由发包人另行支付印制勘察文件工本费。 1.0.15 本收费标准不包括本总则1.0.1以外的其他服务收费。其他服务收费,国家有收费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国家没有收费规定的,由发包人与勘察人协商确定。 7 工程物探 7.1 技术工作费 工程物探技术工作费收费比例为22%。 7.2 工程物探工程物探实物工作收费基价表表7.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