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不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_单安山

东北地区不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_单安山
东北地区不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_单安山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第44卷第6期44(5):96~100

2013年6月

June 2013

东北地区不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单安山,周长路,张圆圆,贾志强,尹淑彤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哈尔滨

150030)

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东北地区饲料原料中6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 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

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A 、T-2毒素)含量,了解东北地区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采集黑龙江、吉林地区玉米(60份)、DDGS (12份)、玉米蛋白粉(10份)、玉米胚芽粕(8份)、玉米蛋白饲料(11份)、饼粕类(15份)等饲料原料共116份,进行6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较普遍,特别是玉米副产品(DDGS 、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较严重,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含量高,超标率高。

关键词:饲料原料;霉菌毒素;污染中图分类号:S767.5;X1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369(2013)06-0096-05

单安山,周长路,张圆圆,等.东北地区不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4(6):96-100.Shan Anshan,Zhou Changlu,Zhang Yuanyuan,et al.Detection of contents of mycotoxins in different feed ingredients in Northeastern China[J].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3,44(6):96-10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etection of contents of mycotoxins in different feed ingredients in Northeastern China/SHAN Anshan,ZHOU Changlu,ZHANG Yuanyuan,JIA Zhiqiang,YIN

Shutong(School of Animal Sciences and T echnology,Institute of Animal Nutrition,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Six kinds of mycotoxins (Aflatoxins B 1,Zearalenone,Deoxynivalenol,Fumonisins,

Ochratoxin A,T-2toxin)contents in feedstuffs were determined using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method in the study for knowing the mycotoxins contamination situation in feeds in Northeastern China.One hundred and sixteen feedstuffs which were corn (sixty),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 (twelve),corn gluten meal (ten),corn germ meal (eight),maize gluten feed (eleven)and some kinds of meal (fifteen)were collected from Heilongjiang and Jilin areas,and six kinds of mycotoxins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amination of mycotoxins was common in samples,especially in corn byproducts (DDGS,corn gluten meal,maize gluten feed).The contents of Zearalenone,Deoxynivalenol and Fumonisins exceeded the limit standards and were higher than other mycotoxins.

Key words:feedstuff;mycotoxin;contamination 收稿日期:2013-03-13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6)

作者简介:单安山(1958-),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E-mail:asshan@https://www.360docs.net/doc/7b16764901.html,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产生有毒次级代谢产物,谷物在生长、加工处理和仓储过程中均可感染霉菌。霉菌在饲料中大量繁殖,引起饲料霉变及营养价值降低。畜禽如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饲料,可发生中毒现象,影响动

物免疫机能,造成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导致动物死亡[1-3]。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影响养殖业和饲料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加重,动物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程度及范围日趋明显。王金勇对来自世界各地4327份样品进

网络出版时间2013-6-2513:59:43[URL]https://www.360docs.net/doc/7b16764901.html,/kcms/detail/23.1391.S.20130625.1359.023.html

单安山等:东北地区不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第6期行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有检测样品中,各霉菌毒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黄曲霉毒素27%,玉米赤霉烯酮40%,呕吐毒素59%,烟曲霉毒素51%和赭曲霉毒素27%[4]。

我国气候特征复杂多样,各个地区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各异,南方多发洪涝灾害,北方以旱灾居多,一般认为霉菌毒素污染多发生在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水平较低。陈代文等报道,我国各个地区、各个季节饲料原料和各类配合饲料产品均有霉菌毒素污染,检出率可高达70%~100%[5]。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我国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主产区之一,为了解东北地区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状况,本研究进行6种常见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 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A 、T-2毒素)调查。以获取东北地区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基础数据,为饲料生产和养殖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1

样品来源与检测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11年7~9月采集黑龙江(包括哈尔滨、绥

化、齐齐哈尔、七台河、佳木斯、大庆等)、吉林(四平、榆树等)等地区玉米(60份)、DDGS (12

份)、玉米蛋白粉(10份)、玉米胚芽粕(8份)、玉米蛋白饲料(11份)、饼粕类(包括豆粕、豆饼、菜

籽粕等共15份)等饲料原料,共116份。采样时,

按照GB/T 14699.1-2005《饲料采样》[6]要求进行采

样,从可能受污染区域多次、多点采集具有代表性样品。每份样品不少于1kg ,粉碎过20目筛,样品在测定前密封保存于-20℃冰箱中。1.2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

B 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

毒素A 、T-2毒素6大毒素含量。试剂盒购自北京华安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按照试剂盒提供方法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总体污染情况

全部饲料原料样品,包括玉米、DDGS 、玉米

蛋白粉、玉米蛋白饲料、玉米胚芽粕、饼粕类中霉菌毒素检测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看出,在被检测116份样品中,黄曲

霉毒素B 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A 、T-2毒素检出率均为100%,其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最高含量为1656.13μg·kg -1,平均含量为505.58μg·kg -1,超过限量标准,超标率达50.86%;其次为呕吐毒素、伏

马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 1,最高含量分别为2447.69、6871.61和57.43μg·kg -1,超标率分别为37.07%、19.83%和2.59%;赭曲霉毒素A 和T-2毒素没有超标,其平均含量分别为5.79和3.42μg·kg -1。

表1

全部样品6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

Table 1

Detection results of six kinds of mycotoxins in all samples

注:黄曲霉毒素B 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 分别参照GB 13078-2001、GB 13078.2-2006、GB 13078.3-2007和GB 13078.2-2006,其限量标准分别为:20、500、1000和100μg·kg -1;伏马毒素和T-2毒素分别参照美国FDA 标准和前苏联粮食标准,其限量标准分别为:5000和100μg·kg -1。下表同。

Note:The reference standards of Aflatoxins B 1,Zearalenone ,Deoxynivalenol and Ochratoxin A are the standards of GB 13078-2001、GB 13078.2-2006、GB 13078.3-2007and GB 13078.2-2006,respectively,and the standard of limit are 20,500,1000and 100μg·kg -1.The reference standards of Fumonisins and T-2toxin are U.S.A FDA standard and the food standard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respectively,and the standard of limit are 5000,100μg·kg -1.The same as

below.

·

·97

第44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2玉米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被检玉米样品中,6种霉

菌毒素检出率均为100%。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 1均有不同程度

超标,超标率分别为55%、41.67%、26.67%和3.33%,平均含量分别为458.44、969.66、3259.05

和5.76μg ·kg -1,最高含量分别为1283.13、1641.19、6871.61和57.43μg·kg -1;赭曲霉毒素A 和T-2毒素没有超标,平均含量分别为5.54和2.35μg·kg -1。结果表明,在被检玉米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污染情况较为

严重。

表3DDGS 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

Table 3Detection results of six kinds of mycotoxins in DDGS

表2

玉米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

Table 2

Detection results of six kinds of mycotoxins in corn

从表3可见,在被检DDGS 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检出率均为100%。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 1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分别为75%、50%、41.67%和8.33%,

平均含量分别为831.21、1061.63、4284.30和

6.50μg·kg -1,最高含量分别为1656.13、2324.40、565

7.50和34.39μg·kg -1;赭曲霉毒素A 和T-2毒素没有超标,平均含量分别为14.16和10.86μg·kg -1。

以上检测结果表明,与玉米样品相比,DDGS 样品中

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污染更严重。2.3玉米蛋白粉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由表4可见,在被检玉米蛋白粉样品中,6种

霉菌毒素检出率均为100%。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分别为60%、40%和20%,平均含量分别为654.95、1101.97和3600.94μg ·kg -1,最高含量分别为1114.74、2232.19和5973.68μg·kg -1;黄曲霉毒素B 1、赭曲霉毒素A 和T-2毒素没有超标,其中平

均含量分别为3.28、4.31和3.19μg·kg -1。结果表明,玉米蛋白粉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最为严重。

2.4玉米胚芽粕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从表5可见,在被检玉米胚芽粕样品中,6种霉

菌毒素检出率均为100%。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5%和37.5%,平均含量分别为452.56和877.91μg·kg -1,最高含量分别为1183.41和2160.37μg·kg -1;黄曲霉毒素B 1、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A 和T-2毒素没有超标,平均含量分别为2.20、3170.25、2.60和0.58μg·kg -1。结果表明,玉米胚芽粕样品中,虽然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虽然也比较普遍,但平均水平比较

低,只有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较为严重。

·

·98

单安山等:东北地区不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第6期表6

玉米蛋白饲料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

Table 6Detection results of six kinds of mycotoxins in maize gluten

feed

表4玉米蛋白粉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

Table 4Detection results of six kinds of mycotoxins in corn gluten meal

表5

玉米胚芽粕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

2.5玉米蛋白饲料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玉米蛋白饲料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见

表6。从表6可见,在被检玉米蛋白饲料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检出率均为100%。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分别为54.55%、36.36%和9.09%,平均含量分别为605.99、1104.24和3349.78μg·kg -1,最高

含量分别为969.21、2447.69和5426.25μg·kg -1;黄曲霉毒素B 1、赭曲霉毒素A 和T-2毒素没有超标,平均含量分别为3.92、4.92和5.87μg·kg -1。

以上结果表明,在玉米蛋白饲料样品中,虽然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虽然也比较普遍,但平均水平不高,只有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

存在超标情况。

2.6饼粕类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饼粕类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见表7。

从表7可见,在被检饼粕类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检出率均为100%。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3.33%和6.67%,平均含量分别为288.71和464.80μg·kg -1,

最高含量分别为590.90和1562.55μg·kg -1;黄曲霉毒素B 1、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A 和T-2毒素没有超标,平均含量分别为3.17、1933.46、3.40和1.57μg·kg -1。结果表明,饼粕类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污染水平比较低,只有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

毒素超标。

·

·99

第44卷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表7饼粕类样品中6种霉菌毒素测定结果

Table7Detection results of six kinds of mycotoxins in some kinds of

meal

3讨论与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在被检的116种饲料原料里,

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污染情况

最严重,超标率分别为50.86%、37.07%和19.83%,

而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和T-2毒素污染水平较低。这与王金勇报道结果[7]一致。

近年来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饲料和养殖企业

寻找较廉价饲料原料,以DDGS为主玉米副产品成

为最佳选择。敖志刚等报道,DDGS中霉菌毒素污染

比较普遍且检出水平更高[8],是由于DDGS生产过程

中对毒素浓缩效应,抽样检测中呕吐霉素超标率不

高,但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超标严重,

应引起高度重视。雷元培等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

相色谱法测定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原料及全价饲料中

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调查研究发现,和其他原

料及全价饲料比较,DDGS中ZEN含量严重超标,其

平均含量为882.68μg·kg-1,超标率为41.18%[9]。

本调查研究发现玉米加工副产品,除玉米胚

芽粕外,DDGS、玉米蛋白粉和玉米蛋白饲料中各

种霉菌毒素检出率和含量均高于玉米,因此副产

物中霉菌毒素污染程度比玉米本身更严重,污染

较严重的霉菌毒素为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

伏马毒素。王金勇和刘颖丽[10]调查研究发现,在玉

米副产品中,DDGS和其他玉米副产品(如玉米

皮、胚芽粕、蛋白粉)霉菌毒素污染主要类型也是

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这与本

研究发现一致。因此饲料中大量使用DDGS、玉米

蛋白粉和玉米蛋白饲料等玉米副产品,会造成动

物全价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严重超标,在生产中

应引起高度重视。

6种霉菌毒素在东北地区饲料原料中污染情况较普遍,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伏马毒素在样品中含量和超标率较高,且玉米副产品(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蛋白饲料)污染情况更严重。

[参考文献]

[1]Marin D E,Taranu I,Bunaciu R P,et al.Changes in performance,

blood parameters,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in

weanling piglets exposed to low doses of aflatoxin[J].J Anim Sci,

2002,80(5):1250-1257.

[2]Mishra H N,Das C.A review on biological control and metabo?

lism of aflatoxin[J].Crit Rev Food Sci Nutr,2003,43(3):245-264.

[3]Tedesco D,Steidler S,Galletti S,et al.Efficacy of silymarin-phos?

pholipid com plex in reducing the toxicity of aflatoxin B1in broil?

er chicks[J].Poult Sci,2004,83(11):1839-1843.

[4]王金勇.2011年全球霉菌毒素调查报告[J].中国畜牧杂志,

2012,48(14):49-52.

[5]陈代文,张克英,吕美,等.“三认识”饲料霉菌毒素[J].饲料与

畜牧,2010(3):8-9.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4699.1-

2005饲料采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7]王金勇,刘颖莉.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

污染调查报告[J].今日养猪业,2012(1):30-31.

[8]敖志刚,陈代文.2006~2007年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霉菌毒素

污染调查报告[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52-154. [9]雷元培,马秋刚,谢实勇,等.抽样调查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及饲料

原料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状况[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5):905-

910.

[10]王金勇,刘颖莉.2012年上半年中国饲料和原料霉菌毒素污染

情况调查报告[J].饲料工业,2012,33(22):40-43.

··100

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被称为中国猪群健康的“第一杀手”,又被称为饲料中的“隐形杀手”,复合性霉菌毒素中毒症则被称为“底色病”,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可见一斑。然而危害虽大,损失虽重,霉菌毒素却未能引起相关人士的足够重视。又到了霉菌最易滋生的季节,笔者对霉菌毒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做了些整理,希望通过此文再次给养殖业敲响霉菌毒素的警钟。 1.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污染现状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霉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的产毒素霉菌为曲霉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霉菌又可分为田间霉菌和贮藏霉菌。已知的霉菌毒素有数百种,多数没有得到充分研究。主要的致病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ON),赭曲霉毒素(OTA),呕吐霉素(DON),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它们在动物体内可产生多种生理作用,如肝毒、肾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以及类似雌激素效应,等等。 有害霉菌来源主要有饲料、垫料和环境。饲料从生长、收割、运输、加工、包装、贮存,直至进入食槽都可能使霉菌不断生长,尤其是当湿度饲料含水量合适的条件下。因此霉菌毒素污染一般具有群发性和无传染性,地域性和季节性。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则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多数情况下属于慢性霉菌毒素污染,症状轻微出现较慢且不典型, 而且引起的损害具有多样性,中毒症状也复杂多样。同一霉菌毒素对于不同动物造成的危害也不一样。例如,猪对DON非常敏感(1ppm),但是18ppm的DON并不影响来航鸡的增重。蛋鸡对DON的耐受程度更高。而且污染浓度不高时,检测也有难度。 霉菌毒素看不见摸不着,无嗅无味。即使那些看上去的“好”粮食,也可能存在霉菌毒素污染。FAO国际粮农组织报道:世界谷物中25%遭到霉菌毒素污染。09年的一个调查对国内244份饲料样品共进行了2023项次检测,完全没有检测出霉菌毒素的样品仅16份,占样品总数的6.6%,只检测到1种霉菌毒素的样品数35份,占样品总数14.3%,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193份,占79.1%,同时检测到含4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135份,占样品总数的55.3%。同时检测到ZON、DON 和FUM B 的样品数147份,占总数的60.2%。而且据权威机构调查统计,不仅原料中存在10%-25%的霉菌污染,饲料加工过程中还存在25%-50%的霉菌污染,饲喂系统则存在50%-100%的霉菌污染,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养殖场所投喂的均是遭到霉菌毒素污染了的饲料。 因为霉菌毒素中毒大多是慢性中毒,畜禽可能在表面上症状不明显也不典型,或虽然出现了症状但却被畜禽错综复杂的疾病所掩盖,所以,在临床上霉菌毒素的危害往往被人忽视,只有当中毒症状比较严重,出现了死亡的时候,才受到关注。应该提出的是近些年来,霉菌毒素对养殖业造成的危害变得越来越严重,说霉菌毒素是养殖业的隐形杀手,但现在看来,霉菌毒素的危害已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它和其它几种免疫抑制病引起的免疫抑制是我们养殖业疫病变得复杂的主要原因,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霉菌毒素的影子,这就是霉菌毒素造成危害的有力证据! 2.霉菌毒素的协同作用 霉菌毒素还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几种霉菌毒素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副作用比一种霉菌毒素单独作用的副作用要大的多。由于协同作用的存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和中毒症的单一霉菌毒素的含量低于试验控制条件下引起同样毒性效应的剂量。所以即使饲料中每种毒素的含量都不超标,也会引起畜禽的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间的互作可改变中毒的临床症状,导致一系列诊断特征不同于单独作用的症状之和。实际生产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综述) 易中华1 吴兴利2 (1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 ) 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 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动物对霉菌毒素的临床反应与其它化学毒物的反应相似,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症,并具 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急性中毒可产生毁灭性影响,而且由于可疑饲料在检测前就被采食,中毒难以诊断和治疗。由于大量化学结构不相关的霉菌毒素产自不同真菌,很难准确指出某特定疾病发作是何种毒素造成的。动物慢性中毒症可降低生产性能、降低体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肉和蛋的产量、抑制免疫并增加疾病发生率、损害重要组织器官、扰乱繁殖性能,引起的经济负面影响是急性发病和死亡的几倍。饲料和食品中的霉菌毒素有致癌的潜在危险,还有一些微妙的未知毒性作用,这与全球关注的健康危机紧密相关。现将饲料中几种常见霉菌毒素的中毒症及危害介绍如下: 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 Aspergillus flavus )的一种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黄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 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以毒素B1、B2、G1和G2的毒力最强,在紫外线照射下,B1、B2呈蓝紫色荧光,G1、G 2呈黄绿色荧光,它们都具有致癌作用,导致动物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 其中又以B1 的致癌性最强。当B1 进入机体后,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催化下,转变为环氧化黄曲霉毒素B1,再与DNA及RNA吉合,并发生变异,使正常肝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可见,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肝毒性很强的毒素。黄曲霉毒素作用机理是影响细胞膜,抑制RNA合成并干扰某些酶的感应方式,中毒症状无特异表现,按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临床可表现为发育迟缓、腹泻、肝肿大、肝出血、肝硬化、肝坏死、脂肪渗透、胆道增生等。其毒性因剂量、中毒持续时间、动物种类、品种、饲粮或营养状况等因素不同而不同(见图 1 )。家畜对黄曲霉毒素的 易感性其顺序是:小鸭>小猪>犊牛>肥育猪>成年牛>绵羊。 图 1 黄曲霉毒素攻毒递增剂量与豚鼠肝脏变化。上排最左边豚鼠未接毒,下排最右边豚鼠接毒剂量最大。注意到,豚鼠肝的苍白色随黄曲霉毒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黄曲霉毒素摄入剂量过大时可致死,亚致死量可产生慢性毒性,长期摄入低剂量黄曲霉毒素可致癌(Sin nhuber 等,1977;Wogan和Newberne,1967)。一般情况下,动物年龄越小,其敏感性越高;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具有更强的耐受性;营养状况越差越容易发病;怀孕母畜比未怀孕母畜更容易产生反应。黄曲霉毒素已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强烈关注,因为黄曲霉毒素广 泛存在于被污染的花生、玉米、大豆、油类等食物中,是人类致癌的潜在因子。虹鳟鱼是早期研究黄曲霉毒素的试验动物,它们对黄曲霉毒素很敏感,其半数致死量按等比例混合黄曲霉毒素B1和G1计算为0.5?1.0 mg/kg(Lee等,1991)。饲粮中黄曲霉毒素的肝细胞恶性瘤致病几率高达8.0 x 10-8。虹鳟鱼在早期发育阶段对性疾病很敏感。将鱼苗或胚胎浸在黄曲霉毒素含量为0.5 mg/kg 的水中半小时,9 个月后30%?40%的鱼患有肝细胞癌(Sinnhuber 等,1977)。根据Lee 等(1991)综述黄曲霉毒素在对鱼的毒性,黄曲霉毒素导致加利福尼亚州鱼苗孵化场黄曲霉毒素中毒症流行,并很可能是鱼肝癌流行的原因。据调查,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棉籽粕是发病的原因。虹鳟鱼采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逐渐发展为肝癌(Sin nhuber 等,1977)黄曲霉毒素的中毒症在哺乳仔猪、生长猪、育肥猪和种猪上有报道。临床和病理症状包括:体增重减速,饲料转换效率下降,中毒性肝炎,肾病变,全身出血(Hoerr 和Andrea ,1983 ;Miller 等,1981 ,1982)。黄曲霉毒素对猪的毒性作用因年龄、饲粮、含量和中毒持续时间等的变化而 变化。猪从断奶至上市,饲粮黄曲霉毒素耐受量为0.3 mg/kg(Monegue 等,1977)。猪饲喂了毒素含量

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及蒙脱石的脱霉应用——饲料脱霉剂分析

霉菌毒素的危害及蒙脱石的脱霉应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6764901.html,/G_ZYtuomeijing.html 韩秀山1,许家亮1,陈法荣2,王国中2,谌刚3,曾路3 摘要:霉菌毒素是仅次于二噁英对人类食物链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因素,防治霉菌毒素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就霉菌毒素的产生、中毒机理、危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蒙脱石在防治霉菌毒素中的应用,强调饲料中添加蒙脱石是必需的,蒙脱石是唯一的一种由人药演变为饲料添加剂的品种,对饲料脱霉效果极佳,并且安全绿色,是国际上首选推荐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关键词:霉菌毒素;危害;机理;饲料;养殖;吸附剂;蒙脱石 霉菌毒素是农作物或动物性蛋白因霉菌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数百种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在动物体内有不同的毒性、代谢途径和靶器官。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存在于几乎所有的饲料原料和人类食品原料中[1-4]。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它疾病产生混淆。2002年美国饲料年报中将霉菌毒素列为仅次于二噁英的对人类食物链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因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7%的粮食、饲料等农产品遭受霉菌的侵蚀。 1霉菌毒素的产生及中毒机理 1.1霉菌毒素的产生 饲料原料受霉菌感染较多的是农作物或动物性蛋白。 农作物的饲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大麦、稻谷、高粱、糠麸类和糟渣类等以及豆粕、棉籽粕、花生粕、葵花粕等。 一般而言,霉菌毒素主要是由4种霉菌属所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梭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umonisin毒素等)。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上述的几种毒素即为现今普遍认识的8种主要毒素。 一般把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仓贮性霉菌主要是指贮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该类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左右,相对湿度为80%-90%,路曲霉例外,可在田间感染,低温下亦可繁殖;田间霉菌则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梭霉菌属(镰刀菌属),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最适生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也会繁殖,也就是说在冬季此类霉菌

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及其脱毒方法

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及其脱毒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张军民) 霉菌毒素是次生性的真菌代谢物,全世界极为关注。据估计,全世界供应的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有几种方法一直被用来对收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进行脱毒或灭活处理,但是其作用极不稳定,或者不实用。 一、霉菌对饲料的危害自从1960年英国火鸡X-病爆发,世界开始注重对毒素中毒的彻底调查。已知有300多种真菌产生毒素,但除几种毒素外,人们对它们产生的毒素所知甚少。已知的重要的毒素有: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这些有霉菌分布各异,都已从范围广泛的各种谷物及混合饲料中分离。真菌生长: 曲霉属菌属曲霉科,大多数真菌污染事件都发生在操作不当的收获、运输、饲料原料和混合饲料储藏过程中。饲料水分含量12%或以上,相对湿度80~90%和温度在10~42℃都足以使真菌生长。而霉菌对饲料造成严重的危害。微生物活动是导致贮藏饲料霉变的主要原因,微生物个体极小,在其未大量繁殖前,常不易被发现。当发现霉变颜色时,说明微生物繁殖已处于旺盛阶段,饲料品质已受到严重破坏。 1、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质损失。 据研究,导致饲料霉变的孢霉菌,属一种腐生微生物。该微生物自身不仅不制造营养,而且常可通过分泌多种酶分解饲料养分,供其生长繁殖。因此,凡被霉菌污染的饲料,营养物质含量大大降低,并散发一股难闻的霉味。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全世界每年被真菌污染的各类谷物、油料种子和饲料,约占其总量的10%左右。可见,霉菌是影响全世界农业、饲料业和养殖业发展的一大危害,必须预以高度重视。 2、引起发热,使贮料发生质变。 霉菌在消耗饲料营养物质的同时,还释放出热量。料温升高的结果,使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发生变化。首先使蛋白质发生质变,出现蛋白质溶解度降低,纯蛋白减少、氨态氮增加、蛋白质利用率和氨基酸含量下降。 3、产生毒素污染饲料。 在本文中重点强调霉菌毒素对谷物和饲料的污染及其可能的脱毒方法。霉菌毒素是次生性的真菌代谢物,至今仍是全世界受到重大关注的一个领域。霉菌毒素如果有的话一般是以微量污染物的形式存在于农产品中,其浓度范围以每克中含有多少纳克到多少微克计。对霉菌毒素的大力研究以进行了将近40年。1961年分离到了第一组霉菌毒素并对它们进行了描述。它们由黄曲霉毒素组成。这是对1960年在动物中爆发的严重急性病进行研究的结果。1965年,继黄曲霉毒素的发现之后又识别了另一组重要的霉菌毒素-赭毒素(Ochratoxins)。 二、霉菌毒素分类及危害霉菌毒素中毒的典型情况一般是由于发生急性临床症状。这

霉菌毒素对鸡有哪些危害

霉菌毒素对鸡有哪些危害 最近接到很多养殖户朋友咨询冰冰都是说,鸡群前期都很好,伤亡率突然升高,伴发有呼吸道,鸡群有蔫鸡,过料、拉稀甚至是水泻。 东东养鸡联盟:剖检病鸡,肝脏肿大有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充盈,眼观肠壁上有绿豆大小的出血斑,肾脏肿大,腺胃乳头糜烂,鸡内金易剥离。 这样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从根源上分析,这是很普遍的霉菌毒素诱发的疾病。养殖户越来越懒,养殖过程中需要的湿度和每天被剩下的饲料。 很多人会不注意,久而久之,被剩下的饲料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中发酵了,霉菌毒素也随之而来。 霉菌毒素的危害大家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破坏也是最严重的。

一、霉菌毒素对鸡的8大危害 1、霉菌毒素能引起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诱发免疫抑制。 2、霉菌毒素会造成经常性的拉稀,肠道病久治不愈,饲料便频繁发生,采食量减低,体重下降。 3、霉菌毒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消化道的破坏相当严重。能引起口腔溃疡,嗉囊的炎症以及病情后期的假膜,溃疡性以及增生性腺炎,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形成溃疡,肌胃角质膜易剥离。 角质膜增厚以及角质膜下形成出血溃疡,肠道脆性增大,肠粘膜脱落、坏死。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降低。 4、霉菌毒素中毒可导致肝脏多灶性肝细胞坏死,机体的解毒机能会大大降低。

5、霉菌毒素会造成种鸡产蛋下降、蛋壳质量下降、受精率和孵化 率下降,孵化中胚胎死亡多见。 6、霉菌毒素对肾脏的损害表现为肾小管发生变性而阻塞,产生尿 酸盐沉积,从而导致鸡群痛风症的发生,不明病因腿病增多。 7、霉菌毒素对血管壁的损伤使血压上升,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使 鸡群腹水症多发。 8、出现伸颈张口呼吸现象,解剖可见肺实质内有黄色的干酪样物 俗称“霉菌肺”,病变气囊或肺部疑似霉菌病变斑的抹片常可发现霉菌菌丝,霉菌培养基培养可分离到霉菌(最近分离主要是烟曲霉)。 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很严重,也是很多养殖场都头疼的的一大问题。 二、目前市面上解决霉菌毒素的方法有: 1、无机霉菌毒素吸附剂(硅铝酸盐类) 2、有机霉菌毒素吸附剂(酯化甘露聚糖)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精)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它疾病产生混淆。目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着重点是抑霉、杀霉,饲料及其饲料原料无肉眼可见的霉变即可,然而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至今仍是全世界畜禽及谷类饲料安全无时不存在的自然威胁,它的来源、生成及其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困扰,比如,饲料配方不变,饲料品质却出现时好时差的情况;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接种,可是畜禽抗体水平上不去;畜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易感性提高、疾病频频发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霉菌及其霉菌毒素的产生、来源、危害和预防措施做如下概述。 一、霉菌的产生: 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其繁衍下代是以种子或孢子的形式。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土壤中的霉菌孢子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孢子迅速萌发,便可明显看见发霉的现象。这些霉菌繁衍起来会产生更多的孢子去感染其它种子。在田间,植物受霉菌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壤的水份、播种期、收割期、轮作期、施肥、植物的品种、植病的发生、杂草、鸟类及害虫等。当作物收割后,通常会带有某些霉菌,在干燥的过程中,霉菌会受到破坏,所以不易察觉,然而许多霉菌孢子会存活下来,并且在贮存期间、制作饲料的过程中开始萌发生长。 一般把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仓贮性霉菌主要是指贮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该类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左右,相对湿度为80%~90%,赭曲霉例外,可在田间感染,低温下亦可繁殖;田间霉菌则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梭霉菌属(镰刀菌属),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最适生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也会繁殖,也就是说在冬季此类霉菌仍会生长,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这些霉菌生长。 二、霉菌毒素的来源: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程、饲料的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对畜禽造成很大危害的便是由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一般而言,霉菌毒素主要是由四种霉菌属所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梭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Fumonisin毒素等)。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上述的几种毒素即为现今普遍认识的8种主要毒素。所有的霉菌毒素生物及化学特性皆不同,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不同的原料将产生不同的霉菌毒素。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霉菌毒素是一些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霉菌产毒仅限于少数产毒霉菌的部分菌株。不同的霉菌可产生同一种霉菌毒素,而一种霉菌可产生几种霉菌毒素。 霉菌根据生长条件划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田间霉菌是指镰孢菌属、青霉菌属和麦角菌属等野外菌株,这类霉菌通常是谷物在生长过程中就已感染。仓储霉菌主要是指饲料或原料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曲霉菌产生的,其他曲菌、放线菌、镰孢霉菌和青霉菌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所有动物均对黄曲霉毒素敏感,不过不同动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在家畜中以仔猪最为敏感。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母猪饲喂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毒素会通过母乳传播而造成仔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此外,黄曲霉毒素还会干扰肝脏的解毒功能以及损害免疫系统。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菌等所产生的一种毒素,分为A、B两种类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较大,主要侵害猪的肾脏和肝脏。赭曲霉毒素可以造成猪的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化功能紊乱,肠炎,甚至腹泻,脱水多尿,伴随蛋白尿和糖尿。妊娠母畜子宫黏膜出血,往往发生流产。中毒后的病理变化以肾脏为主,可见肾脏肥大,呈灰白色,表面凹凸不平,有小泡,肾实质坏死,肾皮质间隙细胞纤维化;近曲小管功能退化,肾小管通透性变差,浓缩能力下降。 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其危害主要是造成猪只的呕吐,同时降低采食量。呕吐毒素也属于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剂,它在猪体内可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如皮肤和黏膜)和免疫器官均可产生影响,降低猪群的抵抗力。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由禾谷镰孢霉菌产生,是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临床症状因感染剂量和年龄不同而异。玉米赤霉烯酮对猪影响最大的部位是生殖系统。较低的浓度会诱发女性化现象,较高浓度会干扰排卵、受孕、植入及胚胎的发育。可造成后备母猪或小母猪出现假发情和阴道脱垂或脱肛。该毒素会造成怀孕母猪的流产和死胎、初生仔猪出现八字腿及外阴部肿胀。 T-2毒素

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综述

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综述 由于产生毒素的霉菌无处不在,以及我们对大多数有利于霉菌生长和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控制不力,造成食品和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难题。在各种农产品上生长着的各种各样的霉菌,这些霉菌都能产生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有毒的化合物,有些甚至是致癌的。霉菌毒素有很多种(CAST,2003),包括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和M1(Aflatoxins,FB1、FM1);赭(棕)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A);杂色(柄)曲霉毒素(Terigmatocystin);展青霉素(Patulin,PTL);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F-2));串珠镰刀菌素(Moniliformin,MF),三硝基丙酸以及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richothecenes)的T -2毒素(T-2toxin,T-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Diacetoxyscirpenol,DAS)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近期的报道中指出,全世界至少99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87%,针对粮食和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都有相关的规定。在未来的几年里,与不断变化的全球气候有关的气象突发事件的增多将进一步向我们提出挑战。霉菌毒素污染给食品企业、粮油加工企业、畜禽养殖场以及饲料的加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霉菌毒素检测常用的方法如下几种: 一、薄层层析法: TLC法是针对不同的样品,用适宜的提取溶剂将霉菌毒素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经柱层析净化,再在薄层板上层析展开、分离,利用霉菌毒素的荧光性,根据荧光斑点的强弱与标准比较测定其最低含量。TLC法样品前处理繁琐,且提取和净化效果不够理想,提取液中杂质较多,在展开时影响斑点的荧光强度。 二、色谱法: 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一直是最重要的霉菌毒素的化学分析方法。现在比较普遍的霉菌毒素的分析方法还是液相色谱法,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该法快速而准确,但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仅限于专业检测机构获得科研和调查分析、监测使用,未能在企业及基层广泛推广使用,而且其结果的滞后效应大大降低了对生产实际的指导效果。 三、免疫化学检测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基于抗体与抗原或半抗原之间的选择性反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生物化学分析法。通常具有高的选择性和很低的检出限,广泛用于各种抗原、半抗或抗体的测定,一般可分为荧光免疫法、发光免疫法、免疫法及电化学免疫法等非放射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其中在饲料霉菌毒素检测中应用较广的主要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由于其快速、灵敏、准确、可定量、操作简便、无需贵重仪器设备,且对样品纯度要求不高等特性,特别适用于饲料厂、粮油/食品加工厂、养殖场等企业进行原料或成品的检测以及工商质监部门现场检测。 该类方法有以下特点: 1) 灵敏度高 2) 干扰小:抗体抗原的免疫反应特异性很强,结构类似物、荧光物质、有色物质对检测的干扰很小。 3) 操作简便快捷:由于特异性强,简化了样品的预处理和提取纯化过程,同时操作步骤也非常简便,测定时间也短。 4) 安全性高,污染少,成本低廉:不需要昂贵的测定仪器,所用试剂也相对较少,特别是因为灵敏

霉菌与霉菌毒素的危害.总结

在养殖生产实践中,人们对霉菌危害的认知多限于已经形成的明显病症。例如:禽的曲霉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另一方面,人们对霉菌滋生和霉菌毒素传播的条件的认知,又多限于是高温高湿地区或高温高湿季节。实际上,霉菌及毒素的危害远比人们通常的认知要严重的多,霉菌的扩散与污染也远比人们通常的认知要广泛的多。有人说,我们这个地区从未发生过一例霉菌病或是霉菌毒素中毒症。那只是说没有出现明显的典型症候或者是出现了而被误指成别的症候了。 霉菌是一种多细胞真菌微生物,通过种子与孢子繁殖生长。霉菌及霉菌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草、饲料、谷物原粮、养殖环境、动物体表。霉菌孢子还可以随风或灰尘飘散到各处,在适宜的环境中可大量繁殖,引起污染传播。 一般认为,曲霉菌属中的烟曲霉菌是常见致病力最强的主要病原。其他如黄曲霉菌、黑曲霉菌、杂色曲菌等均有强弱不等的致病性。曲霉菌孢子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热120度或煮沸5分钟才能杀灭,对化学品也有较强抵抗力,如2.5%福尔马林、水杨酸、碘酊等,需经1~3小时才能将其灭活。那种认为霉菌可以自生自灭的说法是不对的。 曲霉菌主要侵害畜禽的呼吸器官,在禽类中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鹌鹑、鸽等,以幼禽多发,常见急性群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禽多为散发。病变特征为肺及气囊炎症和小结节为主,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在临床病例中,病禽的一些症状时常被经验不足的兽医误指成其他病。例如:烟曲霉菌致病后,病禽头颈伸直呈沙哑的水泡声呼吸、甩鼻、打喷嚏、眼部潮红肿胀、溃疡,眼鼻分泌物增多,下痢、扭颈、共济失调,成年禽呈慢性经过性发育不良、消瘦、贫血、停产、呆立、少食、羽毛粗乱,还有剖检中的脏器肉芽肿、腺胃肿胀等。受黄曲霉菌侵害的幼禽和成禽表现为少食、叨料、腹泻或稀便混血、双翅下垂、脱毛、消瘦、鸡冠苍白、产蛋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等。因此,强调鉴别诊断上要注意与雏鸡白痢、支原体、大肠杆菌病、雏鸡脑脊髓炎、雏鸡新城疫等的区别,确有必要。又如白色念珠菌病又称霉菌性口腔炎,俗称鹅口疮。患病鸡、鸭、鹅表现为精神不振、少食、消瘦、羽毛脏乱、嗉囊胀满,挤压有痛感,下痢,雏鸭还会有急促喘气,叫声嘶哑等症,确诊此病特别要注意病禽口腔、食道,看是否有灰白色假膜和溃疡,多数还会有眼睑、口角出现痂皮,呈白色丘疹样,后蔓延成片。 曲霉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被污染的垫料和饲料。因此,饲养管理不善是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这不仅包括了高温高湿地区和季节,也包括了育雏室内昼夜温差大、阴暗潮湿、通风不良、雏群拥挤、营养不良等局部小环境因素。即使在低温低湿的外部环境中,局部小环境差仍能引发本病。又如:孵化室及种蛋库根据需要在冬季多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又不通风,形成阴暗、潮湿、发霉的环境。霉菌孢子很容易穿过蛋壳侵入而致胚胎感染死亡或是幼雏出壳不久死亡,也可能在出雏过程中,幼雏吸入霉菌孢子而感染发病,这有时被误认为是支原体经蛋传播的发病。还有的如烟曲霉性肉芽肿,则是因畜禽饲料中长期添加土霉素等使肠道正常菌群受到破坏,真菌趁虚而入引起。 霉菌的危害除了直接引发患病外,更主要的是产生隐形杀手—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次生代的真菌代谢物,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包括许多霉菌所产生的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预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b16764901.html,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预防 作者:达富兰薛万朝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5年第01期 摘要: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自原料、加工及储存过程中霉菌的繁殖和污染。由于霉菌生长繁殖和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无法控制,造成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及饲料的问题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同时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介绍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的来源、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现状以及对动物的危害和防控措施,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饲料;霉菌毒素;污染;危害 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1],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 程、饲料的生产、贮存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由于产生毒素的霉菌大量存在,加之都大多数霉菌生长繁殖和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无法控制,造成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和饲料的问题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给粮食生产者、畜禽养殖者以及食品和饲料加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霉菌及霉菌毒素 霉菌是多细胞微生物,以孢子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中。土壤中的霉菌孢子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孢子迅速萌发,便可明显看见发霉的现象。霉菌毒素主要是由四种霉菌属所产生[2],分别是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麦 角菌属和镰刀菌属。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毒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镰刀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等。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自原料、加工及储存过程中霉菌污染和繁殖,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桔霉毒素、麦角毒素等。迄今为止已经有350多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上述的几种毒素为现今普遍认识的几种主要毒素。所有的霉菌毒素的生物和化学特性皆不同,见表1。 2 我国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现状

猪场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控制策略

猪场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控制策略 ?点击次数: 726 ?日期:2014-04-08 10:11 ?编辑:admin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评论 霉菌毒素是一些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霉菌产毒仅限于少数产毒霉菌的部分菌株。不同的霉菌可产生同一种霉菌毒素,而一种霉菌可产生几种霉菌毒素。 霉菌根据生长条件划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田间霉菌是指镰孢菌属、青霉菌属和麦角菌属等野外菌株,这类霉菌通常是谷物在生长过程中就已感染。仓储霉菌主要是指饲料或原料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曲霉菌产生的,其他曲菌、放线菌、镰孢霉菌和青霉菌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所有动物均对黄曲霉毒素敏感,不过不同动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在家畜中以仔猪最为敏感。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母猪饲喂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毒素会通过母乳传播而造成仔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此外,黄曲霉毒素还会干扰肝脏的解毒功能以及损害免疫系统。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菌等所产生的一种毒素,分为A、B两种类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较大,主要侵害猪的肾脏和肝脏。赭曲霉毒素可以造成猪的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化功能紊乱,肠炎,甚至腹泻,脱水多尿,伴随蛋白尿和糖尿。妊娠母畜子宫黏膜出血,往往发生流产。中毒后的病理变化以肾脏为主,可见肾脏肥大,呈灰白色,表面凹凸不平,有小泡,肾实质坏死,肾皮质间隙细胞纤维化;近曲小管功能退化,肾小管通透性变差,浓缩能力下降。 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其危害主要是造成猪只的呕吐,同时降低采食量。呕吐毒素也属于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剂,它在猪体内可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如皮肤和黏膜)和免疫器官均可产生影响,降低猪群的抵抗力。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由禾谷镰孢霉菌产生,是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临床症状因感染剂量和年龄不同而异。玉米赤霉烯酮对猪影响最大的部位是生殖系统。较低

各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标准

各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标准 1.关于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T)限量标准: a)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所属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推荐食品、饲料中AFT最大允许量标准为总量(B1+B2+G1+G2)小于15ppb; b)美国联邦政府法律规定:奶牛饲料中的AFT总量(B1+B2+G1+G2)不得超过20ppb,其它动物饲料中的AFT总量(B1+B2+G1+G2)不得超过300ppb。 2.关于T-2毒素的限量标准: a)前苏联提出的T-2毒素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为100ppb; b)以色列规定谷物饲料中T-2毒素不得超过100ppb; c)我国《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允许量(GB 21693-2008)》规定,在猪、禽配合饲料中,T-2毒素的允许量必须≤1mg/kg,即≤1ppm(1000ppb)。 3.关于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简写ZEN)的限量标准: a)澳大利亚规定谷物中的ZEN的含量不能超过50ppb; b)意大利规定在谷物和谷类产品中ZEN的含量不能超过100ppb; c)法国规定植物油和谷类当中ZEN的含量必须低于200ppb; d)欧盟规定仔猪日粮中ZEN的最高限量为100ppb; e)我国《饲料卫生标准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允许量(GB 13078.2-2006)》规定配合饲料和玉米中ZEN的最高限量为

500ppb。 4.到目前为止,各国针对伏马毒素还没有一个广泛的限量标准;关于伏马毒素(Fumonisins)的限量标准问题,这两天我尝试查找了一些资料: a)瑞典规定人类食物中伏马毒素限量为1ppm; b)2001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发布公告,规定人类食用玉米中伏马毒素最高限量为2ppm; c)2001年FDA的畜牧医学中心(CVM)也发布了动物饲料中伏马毒素的最高限量指导性公告,规定其限量范围为1-50ppm。其中规定伏马毒素在马饲料中应低于5ppm,猪饲料中应低于10ppm,肉牛和家禽饲料中应低于50ppm。 5.针对以上各项中所出现的ppm、ppb这些单位,相信有很多人还不很明白,这里附带作一下单位说明: a)ppm即百万分之一,相当于1ppm=1g/t=1mg/kg=1μg/g; b)ppb即十亿分之一,相当于1ppb=1mg/t=1μg/kg=1ng/g; c)换算关系:1ppm=1000ppb。

一定要小心,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一定要小心,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文 一定要小心,饲料中的“霉菌毒素” 当您的爱鸽吃进了沾有“霉菌毒素”的饲料之后,通常不会迅速引发中毒现象,但是 当您进行种鸽配对或比赛鸽参加竞翔时,在不知不觉中种鸽繁殖能力或赛鸽翔绩表现了不良结果,导致产生严重后果,并无法追查出真正原因,造成莫名其妙的损失。 所谓霉菌毒素,相信很多养鸽朋友不认识它。但如果提起黄曲毒素就有很多朋友明白。其实“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黄曲毒素只是其中的一种。假如人吃了含有黄曲 毒素的食物会影响健康,最明显的是引起肝脏方面的疾病,严重者甚至于死亡。我们都晓得所有用于养鸽的饲料几乎全是农作物,其种类也繁多,诸如谷物、豆类、油籽类、杂粮类等,来源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也有分季节性的农作物。有时 候储存条件及至运输过程所产生变化等诸多因素,也都会促使这些农作物容易受到霉菌丛生,而招致霉菌毒素的残留。本文就以霉菌毒素为主题,详细介绍有关的资料提供给养鸽朋友参阅,呼吁大家在往后使用饲料时,能够注意到保存条件,防止不必要的挫败。 认识霉菌毒素:首先要认识的是霉菌毒素和我们熟悉的抗生素,两者都是霉菌的代谢物。而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毒素,就是霉菌趋附在各种谷粒表皮作为有机基质生长后所产生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谢物。这些霉菌毒素有一部分排出于生长的基质中,有一部分则存在于霉菌体内。当鸽子摄取食入含有毒素基质(被污染的养鸽饲料),有 时候甚至只接触到含有毒素的饲料,也会发生局部性的中毒。 霉菌毒素与环境:要了解的是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是因环境适合霉菌生长所致,主要视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而有所不同。其衍生蔓延的程度也会因季节与每年气候变化而有差别。所以在亚热带地区特别容易导致霉菌的繁殖丛生,因而产生了霉菌毒素之污染。这些霉菌毒素污染了我们饲养信鸽时一直在作为主要饲粮的谷物、豆类及一些油籽类等农作物,其主要原因乃是上述农作物含有丰富的醣类(主 要为淀粉质)和适量的蛋白质,是提供霉菌生长的最好基质。尽管这些农作物本身 都拥有一层保护膜可以避免霉菌的入侵,然而在生长期间遇到被昆虫咬伤,或者在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Vol. 16 No.l Mar. 2019 第16卷第1期 2019年3月 河北交通教育Hebei Traffic Education 文章编号:JiLl 100161(2019)01-0054-04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及其危害任宏伟甘双友朱桂银崔红黄东晓 吕铁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0500353) 摘 要 随着饲料储存周期的延长,霉变问题成为困扰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的严重问题。文 章介绍了几种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其危害,为饲料及畜牧业生产中科学认识霉茵毒素, 适当选用防霉剂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饲料霉菌毒素危害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 A Common Mycotoxins in Feedstuff and Their Hazards Ren Hongwei Gan Shuangyou Zhu Guiyin Cui Hong Huang Dongxiao Lv Tie (Hebei Jiaot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 Shijiazhuang 050035) Abstract : With the extension of storage cycle of feedstuff, mildewing has become an extremely disturbing problem in feedstuff industry and livestock husband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common mycotoxins in feedstuff and their hazards , which serves as reference for getting a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mycotoxins in the production of feedstuff and livestock husbandry as well as for prop -erly choosing anti-mildew agent. Key words : feedstuff; mycotoxin; hazard 随着饲料储存周期的延长,霉变已成为困扰 饲料业和畜牧业生产的严重问题。据统计,饲料原 料在入厂时往往就已经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尤其 以鉄皮、豆粕、玉米粕、花生粕等粮油副产品污染 最为严重,特别是花生粕,几乎100%受到污染。 2014-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对饲 料进行抽检发现,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 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出率都在九成以上; 2016年我国养殖业因霉菌毒素损失超过160亿 元;2017年饲料及其原料被污染的情况更加令人 震惊,黄曲霉毒素及玉米赤霉烯酮的检出率竟然 已达到100%o 虽然,目前黄曲霉毒素超标率逐渐 下降,但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超标率却呈 上升趋势,其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超标率高达6 0%0另外,在饲料原料中,往往是多种霉菌毒素 同时污染,污染一种霉菌毒素的约占65%,污染 两种及两种以上霉菌毒素的约占35%O 这些数据 说明霉菌毒素污染饲料的形势愈演愈烈是毋庸置 疑的,其污染及对养殖动物的危害已是不容忽视 的严重问题。1霉菌毒素的主要危害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指霉菌在其污染的 物品中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它们可以通过饲料进 入动物体内,干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代 谢,引起动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反应,侵害动物的 内脏器官,影响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并诱发 多种疾病。 收稿日期:2018-11-26基金项目: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科研项目重点课题"饲料液体保水防霉剂的研制与应用”,项目编号:¥-201301? 作者简介:任宏伟,女,1966,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饲料微生物学。

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综述

?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综述 由于产生毒素的霉菌无处不在,以及我们对大多数有利于霉菌生长和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控制不力,造成食品和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难题。在各种农产品上生长着的各种各样的霉菌,这些霉菌都能产生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有毒的化合物,有些甚至是致癌的。霉菌毒素有很多种(CAST,2003),包括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和M1(Aflatoxins,FB1、FM1);赭(棕)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A);杂色(柄)曲霉毒素(Terigmatocystin);展青霉素(Patulin,PTL);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F-2));串珠镰刀菌素(Moniliformin,MF),三硝基丙酸以及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richothecenes)的T-2毒素(T-2toxin,T-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Diacetoxyscirpenol,DAS)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近期的报道中指出,全世界至少99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87%,针对粮食和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都有相关的规定。在未来的几年里,与不断变化的全球气候有关的气象突发事件的增多将进一步向我们提出挑战。霉菌毒素污染给食品企业、粮油加工企业、畜禽养殖场以及饲料的加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霉菌毒素检测常用的方法如下几种: 一、薄层层析法: TLC法是针对不同的样品,用适宜的提取溶剂将霉菌毒素从样品中提取出来,经柱层析净化,再在薄层板上层析展开、分离,利用霉菌毒素的荧光性,根据荧光斑点的强弱与标准比较测定其最低含量。TLC 法样品前处理繁琐,且提取和净化效果不够理想,提取液中杂质较多,在展开时影响斑点的荧光强度。 二、色谱法: 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一直是最重要的霉菌毒素的化学分析方法。现在比较普遍的霉菌毒素的分析方法还是液相色谱法,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该法快速而准确,但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仅限于专业检测机构获得科研和调查分析、监测使用,未能在企业及基层广泛推广使用,而且其结果的滞后效应大大降低了对生产实际的指导效果。 三、免疫化学检测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基于抗体与抗原或半抗原之间的选择性反应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生物化学分析法。通常具有高的选择性和很低的检出限,广泛用于各种抗原、半抗或抗体的测定,一般可分为荧光免疫法、发光免疫法、免疫法及电化学免疫法等非放射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其中在饲料霉菌毒素检测中应用较广的主要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间的毒性互作效应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间的毒性互作效应 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它们可在农作物生长和收获期间及加工后的作物上生长。饲料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一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偶尔还伴有其他霉菌毒素的污染。目前,绝大多数报道的是单一霉菌毒素对各种动物的影响。近年来,养殖业更加关注多种霉菌毒素污染和中毒的问题。这种关注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几种霉菌毒素协同作用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副作用比一种霉菌毒素单独作用的副作用要大,即实际生产条件下引起动物生产陛能下降和中毒症的单一霉菌毒素的含量低于试验控制条件下引起同样毒性效应的剂量(Swamy,2003)。另外,几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于饲料原料和全价料中是常见的,如在同一种谷物中,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往往同时并存。因此,一种谷物在自然条件不大可能只受一种霉菌毒素污染(Trenholm等,l989)。即使每种原料只含有一种霉菌毒素,将众多原料配合成一种饲粮,这种饲粮就含有多种不同的霉菌毒素。随着谷物原料国际贸易的增长,饲料中含有来源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原料成分的概率大大增加,这提高了动物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病率。这些来源于世界不同地理区域的饲料原料混合后,又增加了动物日粮中同时含有多种霉菌毒素的可能性。实际生产条件下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和某些不可预期的中毒现象,可能是由于不同霉菌毒素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霉菌毒素问的互作可改变中毒的临床症状,导致一系列诊断特征不同于单独作用的症状之和。这使霉菌毒素互作的田间诊断变得困难,同时也强调了描绘霉菌毒素互作的具体内容的必要性。霉菌毒素间的互作效应也为消除霉菌毒素污染而采用统一的分析方法的发展带来挑战。一种解毒措施可能有效降低某一种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但另一种霉菌毒素可能仍以毒性水平存在。 1霉菌毒素互作效应的分类 霉菌毒素互作效应是指2种或超过2种霉菌毒素同时存在于饲料中时,这些霉菌毒素对动物毒性反映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当几种霉菌毒素联合饲喂时,其互作效应可分为加性效应、亚加性效应、协同效应、增效效应和颉颃效应(Klaasen等1991;Kubena等,l988)。加性效应(Additive effects)是指2种霉菌毒素的组合作用等于二者单一作用的累积相加。协同效应(Synergistic effects)指2种霉菌毒素的组合作用高于二者单一作用的累积相加。多种霉菌毒素在日粮中同时存在而导致的毒理学协同效应,增加了霉菌毒素中毒的严重性(Speijers等2004)。上述2种互作效应在镰刀菌属的毒素间最常见,发生得最严重。研究显示,与饲喂纯化的霉菌毒素相比,饲喂自然污染霉菌毒素的饲料产生的中毒症状更为严重(Trenholm等,l994)。亚加性效应(Lessthan additive effects)发生于2种霉菌毒素的组合作用低于二者单一作用的累积相加。增效效应(Potentiative effects)是指一种霉菌毒素对某组织或器官不产生毒性作用,但摄入另一霉菌毒素后,前者使后者毒性增强,如萎蔫酸就是一种最常见的镰刀菌毒素Bacon等,l996),它可增强呕吐毒素的毒性(Smith等,l997),但在没有其他霉菌毒素存在的情况下萎蔫酸的毒性就非常弱,以致在生产中很少检测饲料中的萎蔫酸含量(Smith等1991;Smith和Sousadias,1993)。颉颃效应(Antagonistic effects)是指一种霉菌毒素干扰另一种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这种情况较少见。 2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毒性互作效应 2.1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属霉菌毒素间的互作效应 在黄曲霉毒素和T一2毒素单独存在或同时存在的毒性研究中发现,当日粮中同时存在这2种霉菌毒素时,二者的相互作用是可累加的,表现为加性效应;或弱于累加性,表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