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总复习(人卫第三版)重点

社会医学总复习(人卫第三版)重点
社会医学总复习(人卫第三版)重点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证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医疗卫生服务四个方面的扩大: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态及其变动规律;研究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

内容: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

2)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

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

三次卫生革命:

1.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3.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

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产生背景:1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2疾病谱和死因普的改变,3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的形式:环境康健医学模式,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健康:WHO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地完好状态。”

疾病是一种病理状态(生物尺度),病患是病人说明病理状态的方式(感觉尺度),患病是病人对病理状态感觉的反应(行动尺度)。

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亚临床状态:亦称无症状疾病,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出现紊乱的病理表现,而且还有防御、适应与生理性代偿反应。亚临床状态虽然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存在着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反应的临床检测证据。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恒常性与累积性、交互作用。

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机制:1.感知觉系统—社会因素作用的门户。2.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社会因素作用的中介。3.中枢神经系统—社会因素作用的调节控制器。

一、社会经济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包括人的衣食住行及卫生服务、社会保障的方面。

二、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之间,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经济水平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1.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不良行为生活方式。3.社会负性事件增多。4.现代社会病的产生。5.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6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

社会阶层:由财富、权力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经济地位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指标。

第三节社会发展因素与健康

一、社会制度中对卫生政策及人群健康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是政治制度。

二、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生活群体。

三、家庭结构的建立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的确定为标志。最常见最基本的家庭类型是由父母和未成年子女所组成的核心家庭。

四、家庭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生育、生产和消费、赡养、休息和娱乐等四个方面。

五、家庭关系失调主要表现为夫妻关系失调,父母与子女关系失调等。

六、联合国规定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为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为老年型社会。

七、性别比例=男性人口数/ 女性人口数×100,略大于一百为正常。

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

文化的类型:智能文化、规范文化和思想文化

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性、稳定性、民族性

教育具有两种功能:1.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即对人的智能规范。2.传播社会准测,即对人的行为规范。教育影响的健康途径:①教育影响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②教育影响人们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能了解预防保健的重要性,对健康服务能够更合理的利用;③教育可以通过影响收入、社会凝聚力等其他社会因素影响人群健康。

心理因素与健康

一、刚性人格的特点:责任感、控制感、挑战性。

二、A型人格:具有敌意、匆忙和竞争。冠心病。

三、C型人格:过分的顺从、忍让和自我克制,情绪压抑,爱生闷气。宫颈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肝癌和恶性黑色素瘤。

生活事件:指日常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

健康相关行为: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按照行为对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基本特征为有利性、规律性、和谐性、一致性、适应性。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分类:

1.从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可以分为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

2.从调查的目的来看:可以分为现况调查、病因学研究等。

3.从调查事件的时间序列来看,可以分为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

4.从具体收集资料的方法来看,可以分为观察法、访谈法、信访法等。

5.从调查对象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全面调查法和非全面调查法。

二、德尔菲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预测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场未来发挥在那趋势的预测结论。

三、第一手资料是由曾经经历过某事件的人撰写的。第二手资料是由那些未经过某一事件,而是通过访问或阅读第一手资料的人撰写的。

四、抽样的方法可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1.概率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2.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定额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烟。

第二节现场调查方法

一、观察法的优点:1.资料的可靠性较高。2.具有一定的时间弹性;由研究内容决定。3.具有一定得到费用弹性。

二、深入访谈: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根据访问提纲,通过与研究对象的深入交谈了解其对某些问题的想法、感觉与行为。步骤:1.准备工作。2.调查对象的选择。3.设计访谈提纲。4.访谈员选择与培训。5.现场访谈。6.访谈结果分析和撰写报告。

三、专题小组讨论法:是通过召集一小组同类人员,对某一研究议题进行讨论,得出深入结论的定性研究方案。

四、选题小组讨论法:是一种程序化的小组讨论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寻找问题,并把所发现的问题按其重要程度排列出来。

问卷设计

一般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

设计原则: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

常见问题答案的格式:(五种)填空式、二项选择式、多项选择式、图表式、排序式

问题设计的常见错误:双重装填、含糊不清、抽象的提问、诱导性提问、敏感性问题。

问题的排列:先排列容易回答的、无威胁性的问题;先排列封闭式问题;问题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检验信度的问题须分割开来。

信度(reliability):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即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效度(validity):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有效性

第七章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以不同健康状态下人们的健康需要为向导,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针对各种健康危险进行性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

健康危险因素: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使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潜伏期长、特异性弱、联合作用、广泛存在。

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1.环境危险因素、2.心理行为危险因素、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个人健康危险因素:1.行为生活方式。2.环境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5.疾病史。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1收集死亡率资料;2收集个人危险因素资料;3将危险因素转换成为限分数;4计算组合危险分数;5计算存在死亡危险;6计算评价年龄;7计算增长年龄;8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评价年龄(Appraisal age):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按照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预期死亡率水平求出的年龄称评价年龄。

增长年龄(achievable age):根据已存在的危险,提出可能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后预计的死亡水平求出的评价年龄。

五、1.健康型(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2.自创性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的差值大)。3.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小)。4.一般性危险型(评价年龄接近实际年龄)

六、群体评价:1.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2.危险因素的属性。3.分析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危险程度=危险强度×危险频度。

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

第一节社会卫生状况及评价

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同年不满1周岁的婴儿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X1000‰即:同年未满1周岁的婴儿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总数的比值(婴儿死亡数:出生后(活产)不满一周岁因各种原因死亡的婴儿数。活

产:胎儿脱离母体时(孕期满28周)有过呼吸或其他任何一种生理现象(心跳、随意肌收缩脐带搏动)的婴儿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社会卫生状况的敏感指标。

1.婴儿死亡率在绝大多数国家相对其他各年龄死亡率而言是最高的。

2.婴儿死亡率对平均期望寿命和人口增长影响很大。

3.婴儿死亡率的分母是当年的出生活产数,不受人口构成的影响,具有可比性。

4.婴幼儿时期,对社会经济、环境和卫生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

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DFLE)以残疾作为观察终点,代替普通寿命表中的死亡。它运用现实寿命表的计算原理,通过扣除处于残疾状态下所消耗的平均寿命,从而得到无残疾状态下的预期平均生存年数。

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新指标

1. 减寿人年数(PYLL)(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一年),在目标生存年龄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

2.无残疾期望寿命(LEFD)(以残疾为观察终点)LEFD是质量较高的生命过程,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水平。

3. 活动期望寿命(ALE)是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为基础计算而得。

4. 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病残调整生命年),系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21世纪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1.健康状况存在着普遍的不公平性:在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的公平程度;在发达国家,则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公平程度。

2.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重要改变

3.健康问题的复杂性。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政策基础:1.健康是人类发展的中心。2.卫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体目标:1.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2.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改善健康的公平程度。3.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民利用这一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社会基础:1.承认享有最大可能的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2.重视政策、研究和服务提供过程的伦理方面,3.消除个人和群体之间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4.消除性别歧视,强调性别平等。

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 health care PHC):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预防医学笔记整理

绪论 一、预防医学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环境—人群—健康”作为工作模式,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制定其预防策略和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达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年益寿目标的学科。 2、预防医学的特点: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个体和群体,以群体为主,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突出预防为主观念,实施三级预防策略和措施;研究重点是健康影响因素以人群健康的关系;重视与临床医学结合,将预防整合于临床实践中,强调疾病的积极预防作用,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重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3、医学模式:解释和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的整体思维和方法及行为方式。(医学模式的转化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预防的影响:从治疗服务扩大到临床预防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4、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决定因素: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最主要>、环境及卫生服务) 5、三级预防策略与措施的主要内容(重点)答案见书第七页表格 6、我国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流行比较严重; 妇幼保健工作比较薄弱; 农村卫生发展依然滞后; 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 1、环境: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和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且基本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地区、人迹罕至的荒漠等。原生环境存在着许多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例如清洁的水、空气等都对健康起促进作用,但原生环境对人群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有的地区的水或土壤出现某些因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 次生环境: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下,原生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迁徙和转化、能量与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如耕地、种植园等。 2、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由于地理地质原因,使地壳表面的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有的地区土壤、植物、煤和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少,导致该地区人群中发生某特异性疾病。 3、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性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之间的比例,始终保

医学免疫学人卫版第七版重点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1.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亦称为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阑尾等。Lymphocyte homing 2.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 3.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有利于传递免疫信息,动员各种免疫细胞迁移至病灶。 第三章~ 第八章 1.Antigen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 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一般具有免疫原形和抗原性两个重要特性。 2.Epitope 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又称为抗原决定 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可分为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 3.Cross-reaction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 应,称为~。 4.Superantigen(SAg) 超抗原某些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 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被称为~。主要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化学性质主要为细菌外毒素、逆转录病毒蛋白等。 5.Adjuvant 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 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称为~。如卡介苗。 6.Mitogen 丝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刺激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 细胞和有丝分裂,激活一类淋巴细胞全部克隆,被认为是一种非特异性淋巴细胞多克隆激活剂。广泛应用于体外集体免疫功能检测。 7.Antibody 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 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8.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 攻膜复合物由C5b6789n组成的复合物,可插入细胞 膜,通过破坏局部磷脂双层而形成“渗漏斑”,或形成穿膜的亲水性孔道,最终导致细胞崩解。 9.Interferon(IFN) 干扰素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干扰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的功能。可分 为Ⅰ型(包括INF-α,INF-β等)和Ⅱ型(INF-γ)。 10.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 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CD。 11.cell adhension molecules(CAM) 细胞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识别,细胞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可分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和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 12.MHC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其主要功能是以其产物提呈抗原肽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 在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结构十分复杂,显示多基因性和多态性,传统上分为Ⅰ、Ⅱ、Ⅲ类。Ⅰ、Ⅱ类主要参与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Ⅲ类主要参与调控固有免疫应答。 13.linkage disequilibrium 连锁不平衡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文章价值】无我享受【文章附属】医学美容教育网【文章属性】基务性理论研究【责任编辑】number one 【文章语种】汉语【起稿日期】2015-02-04 医学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与促进人群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社会医学重视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及疾病的影响,重视那些主要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如社会病、意外伤害、精神疾病、性病、艾滋病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发展及流行规律,重视社会病因研究及制订社会防治策略。 社会医学尤其重视某些特殊人群,如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及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企事业职工等“高危人群”。他们不仅人数众多,还由于生理、病理及生产、生活方式容易受到健康危险因素的影响,需要对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其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社会卫生措施。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可以概括为:通过社会卫生调查,掌握社会卫生状况,特别重视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变动规律,发现主要社会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即保护人群健康状况的策略与措施,为卫生事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包括为政府及相关的管理和决策部门制订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确定卫生工作重点、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科学组织卫生服务、加强卫生事业的监督和评价。

在我国,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并解决中国的社会卫生问题。 同时,通过研究世界卫生状况及其发展规律,了解世界各国面临的社会卫生问题及全球卫生策略,借鉴世界各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追赶世界各国现代医学发展的潮流。因此,在社会医学研究内容中应该包括国际卫生保健的基本任务。 一、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概念是:该定义表明,应该从社会、心理和生理三方面积极维护和促进健康。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传统观念的转变、在疾病防治和医学教育计划中,需要强调影响人群健康既有生物因素,又有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对有些疾病来说,心理和社会因素往往要比生物因素更为重要。通过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等社会医学评价技术,采取综合性卫生措施,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二、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社会卫生状况是由人群健康状况和人群健康影响因素两部分组成。通过系统分析社会卫生状况的现状、特征、变化及发展趋势,从

社会医学笔记

社会医学笔记 第一章 重点 掌握社会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 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基本理论 人类的双重属性 社会属性、生物属性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定义 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指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保护和促进健康。) 性质 具有医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研究内容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研究对象 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寄生虫、地方病 第二次卫生革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第三次卫生革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 任务 医学基本任务: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通过社会卫生调查,做出社会医学诊断,提出相应的社会医学处方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 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3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

社会医学的特点 研究内容的广泛性 研究因素的复杂性 实践性与时代性 第二章医学模式 重点 掌握医学模式的概念 现代医学模式概念、内涵及影响 熟悉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医学模式 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得出的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又对医学的发展起着激励作用 医学模式的特点 产生的社会性、存在的普遍性、作用的广泛性、发展的渐进性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概念: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所有疾病和死亡的原因归于四个要素 不健康的行为因素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产生背景 生物医学模式难以解释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引起健康问题 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 人类对健康需求的与日俱增 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第三章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重点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念及理论框架 社会因素对键康的影响 将健康融入所有社会政策的理念及行动框架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念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笔记一

---------------------------------------------------------------最新资料推荐------------------------------------------------------ 1 / 3 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笔记一 医学影像诊断学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影像诊断学教研室 欧阳羽 ◎什么是影像诊断学? 影像诊断学是: 借助影像诊断设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 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 科。 影像诊断学是: 借助影像诊断设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以了解人体解剖 与生理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学 科。 医学影像学: 影像诊断学+ 影像介入学 ◎医学影像学包含哪些内容? 放 射诊断学; 介入放射学; 超声成像; 同位素成像; MRI, DSA, ECT 成像等。 -RAD, teleradiology ◎影像诊断学的发展 1 895年- 伦琴(Rontgen) - 放射诊断学 20世纪50-60年 代 超声,同位素成像 70-80年代 CT , MRI, ECT DSA, 影像诊断学 特别是70年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影像诊断进入了一 个崭新时代(诊断+治疗)形成特别是70年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 影像诊断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诊断+治疗)形成 医学影像学 ◎现 状与未来 一 一 影像诊断设备的高速发展与更新换代 1 X 线机

TV 透视;摄片影像数字化 CR,DR 2 高档 CT, MRI ,DSA 特别是螺旋 CT 及应用软件(CTA, 重建及内窥镜等)。 二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成为三大治疗体系之一(外科、内科)。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广泛应用,成为三大治疗体系之一(外科、内科)。 三、影像数字化和 PACS 及远程诊断。 计算机辅助检测 CAD (computer aided detection) 计算机辅助诊断 CAD 四、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形态、功能、及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分子影像学包括形态、功能、及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分子影像学-研究)。 她已成为应用高科技最多、发展最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 研究)。 她已成为应用高科技最多、发展最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 五、临床诊断,治疗与医学影像的关系更密切 DSA CT MRI DR 乳腺钼靶机◎学习医学影像学时注意事项: 、各种检查技术的成像原理及图像特点、掌握图像的观察分析方法、识别正常与异常表现以及代表的病理基础及诊断中的意义、了解各种检查的价值与限度而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但非病理诊断,因此需结合临床材料,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但非病理诊断,因此需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版题库

精心整理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D 2 A C 3 A 4 A 5 A 6 A C 7 A C 8 A C 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NK细胞 D、上皮细胞 13.属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T、B淋巴细胞 二、填空题 1.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2.免疫系统由、和组成。 3 4 5 6 7 免疫 1 2 1 A C 2.T A C 3 A、肝脏 B、扁桃体 C、肠系膜淋巴结 D、脾脏 4.既可来源于髓样干细胞,又可来源于淋巴样干细胞的免疫细胞是()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NK细胞 D、树突状细胞5.淋巴结的胸腺依赖区是····················································() A、皮质区 B、髓质区 C、浅皮质区 D、深皮质区 6.脾脏的胸腺依赖区是······················································() A、红髓 B、白髓 C、脾小结 D、PALS

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答案

- 第一章绪论 一、重点难点 重点: 1.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伟大贡献;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学的主要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难点: 1.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工作方式。 ) 二、考点测试 (一)选择题 A1型题 1.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照顾家中伤病者,形成主要的照顾方式是 A.“自我保护”式 B.家庭式 C.宗教式 D.社会化服务 E.护理社团 2.中世纪护理仅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其原因是 # A.生活经验缺乏 B.社会重男轻女 C护士分工不明确 D.护理工作繁重

E.宗教的束缚和影响科学 3.护理专业的诞生是在 世纪中叶世纪中叶 世纪中叶世纪初期 世纪中叶 4.南丁格尔接受短期的护理训练是在 ] A.凯塞威尔斯城护士训练班 B.圣托马斯医院护士训练班 C.英国伦敦护士训练班 D.佛罗伦萨护士训练班 E.战地医院护士训练班 5.南丁格尔扭转了英国朝野轻视护理工作的观念,其主要原因是 A.出身名门与上层社会交往密切 B.南丁格尔具有渊博知识 C.克里米亚战争中卓有成效的工作 D.撰写多篇着作指导护理工作 E.创立了科学的护理制度 6.国际护士节选定为每年的 \ 月12日月12日 月21日月5日 月12日 7.国际护士节时间的确定是根据 A.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 B.南丁格尔诞辰纪念日 C.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D.宣布南丁格尔奖章的日期

】 E.南丁格尔逝世纪念日 8.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的护士团最终使士兵的病死率由42%降到 9.南丁格尔发表的论着中被认为是护士必读的经典着作是 A.医院札记 B.护理札记 C.护理福利札记 D.卫生统计札记 E.护理社会学札记 10.南丁格尔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是于 年德国年美国 - 年英国年英国 年意大利 11.“护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有组织性、实务性及科学为基础”,提出此观点的护理学者是 A.奥瑞姆 B.罗伊 C.雷宁格 D.南丁格尔 E.纽曼 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 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 C.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精神医学模式 E.生物一心理医学模式 1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特点不包括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8版题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免疫是指·······························································() 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 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 2.免疫对机体是····························································()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 D、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 3.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5.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称为··············()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6.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7.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8.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非特异性 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有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获得性 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C、无免疫记忆 D、特异性 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

影像学笔记

影像学笔记

一、名词解释、 1、医学影像学:一门应用医学影像学设备,观察病人体内器官形态和功能,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2、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3、人工对比:人工导入某种物质,使原本缺乏天然对比的组织、结构间形成明显密度差,从而提高显示率的方法就称为人工对比 入的物质叫做对比剂或造影剂。 4、流空效应:存在于磁共振成像中,由于信号采集需要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 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就叫做“流空效应”。如心血管内快速流动的血液。 5、骨龄:是指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及骨骺和干骺端骨性愈合的年龄。(对诊断内分泌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畸形 征有一定价值) 6、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见于炎症、肿瘤、肉芽肿) 7、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要是血液供应中断(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于骨缺血性坏死和外伤骨折后) 8、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恶性肿瘤累及骨膜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肿瘤继而破坏骨膜所形成的骨质,其边缘残存 呈三角形高密度病灶,称为骨膜三角。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征象。 9、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动,断端向掌侧成角 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10、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现为骨小梁和骨皮质的扭曲,看不到 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11、骨“气鼓”(骨囊样结核):骨干结核初期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故称为骨“气鼓 骨囊样结核。 12、骺离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骨折时,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13、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14、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由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15、肺门角:肺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为肺门角,而相交点称肺门点,右侧显示较清楚。 16、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Ⅰ型),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少数为成人。X线: 表现呈“哑铃状”,包括:①原发浸润灶②淋巴管炎③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17、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代替,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气肿、肺 肺结核、肺泡癌等。 18、龛影:钡剂涂抹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影像。溃疡型食管癌可见边缘不规则的局部向外凸的龛影。 19、充盈缺损:钡剂涂抹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它是因管壁局限性肿块突入腔内所致。 20、憩室:食管壁向外囊袋样膨出,有正常黏膜通入,与龛影不同。 21、半月综合征:为进展期胃癌的龛影表现,多见于溃疡型癌。其表现为:形状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 影位于为轮廓内;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其轮廓不规则而锐利,环堤上见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压迹),这些充盈缺损之间有裂隙状钡剂影(裂隙征)。 22、双管征:CT检查,胰管、胆管扩张形成,是胰头癌的常见征象。 23、支气管气像:在肺实变的高密度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24、肺上沟癌:也称潘科斯特(Pancoast )综合症"、"肺尖肿瘤"、"肺尖癌"包绕肺的顶端(即肺尖)的地方,形成了胸壁的一个 区域。来自颈部、支配上肢的感觉和运动的神经纤维均经此区进入上肢。 25、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并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等对一些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有以取 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材料,以明确病变性质。 二、填空题 1、数字X线成像(DR)依其结构可分为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X线荧光成像(DF)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像。 2、 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重要的改进实现了数字X线成像。优点是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 4、 CT不同于X线成像,它是用X线束对人体层面进行扫面,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获得的重建图像,是数字成像而不是模拟 5、 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阶图像。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 X线吸收系数。

社会医学考点笔记

社会医学 绪论 社会医学内涵 社会医学定义:就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问题一门学科,它研究社会人群的健 康状况,探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以保护和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保证人的积极全面发展。目的:促进人群健康(直接),保证人们积极地全面发展(根本) 性质: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学科。是社会学和生物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社会医学内容: 1、社会健康状况 2、人群健康影响因素 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研究的内容演变 第一次卫生革命:传染病、寄生虫、地方病 第二次卫生革命: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 第三次卫生革命: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基本任务:促进人群健康,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 4、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 5、重点关注脆弱人群健康 6、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社会医学的基本观点 1、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疾病、健康的社会决定性 3、积极健康观 4、大健康观 5、高危健康观 6、健康公平观 积极健康观: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因此人们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疾病防止,而是积极的要求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祛病延年,建立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保持心理平衡,活的更有意义和价值。 大健康观: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更是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才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高危人群:指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如妇幼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贫困人口及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等人群。 高危环境包括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 高危反应:指机体对刺激缺乏适应或耐受,当身心和社会刺激到达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后,导致一些疾病 卫生服务提供的横向公平:指所有同样卫生服务需要的人可以获得完全相同的卫生服务 纵向公平:指卫生服务需求大的人群应该比那些需求小的更多的获得所需的卫生

《医学免疫学》人卫第9版教材--高清彩色_41-80

第四章抗体31 解,产生不同的水解片段(见水解片段部分)。不同类或亚类的Ab絞链区不尽相同,例如IgGl、IgG2、 IgG4和IgA的絞链区较短,而IgG3和IgD的絞链区较长。IgM和IgE无皎链区。 二、抗体的辅助成分 除上述基本结构外,某些类别的Ab还含有其他辅助成分,如J链和分泌片。 (—)J 链 J链(joining chain)是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糖蛋白(图4-3),分子量约15kD, 由浆细胞合成,主要功能是将单体Ab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多聚体。2个IgA单体由J链连接形成二 聚体,5个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接,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接形成五聚体。IgGJgD和IgE常为单 体,无J链。 IgM 分泌型IgA 图4-3抗体分子的J链和分泌片 分泌型IgA(SIgA)二聚体和IgM五聚体均由J链将其单体Ab分子连接为二聚体或五聚体。分泌片(SP,图中橙色球 组成的肽链)为一含糖肽链,是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lgR)的胞外段,其作用是辅助SIgA由黏膜固有层,经黏膜上 皮细胞转运,分泌到黏膜表面,并保护S I g A皎链区免遭蛋白水解酶降解 (二)分泌片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又称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 SC )(图4-3),是分泌型IgA 分 子上的辅助成分,分子量约为75kD,为含糖的肽链,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并结合于IgA二聚 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SIgA)。分泌片具有保护SIgA.的饺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的作用,并 介导SIgA二聚体从黏膜下通过黏膜上皮细胞转运到黏膜表面。 三、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在一定条件下,抗体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为各种片段(图 4.4)。木瓜蛋白酶(papain)和胃蛋白酶(pepsin)是最常用的两种蛋白水解酶,借此可研究Ab的结构和功能,分离和纯 化特定的Ab多肽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从钗链区的近N端,将Ab水解为2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Fab)和1 个可结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Fc)(图4-4)。Fab 由V L^C L和V H^C H 1 结构域 组成,只与单个抗原表位结合(单价)o Fc由一对C/和C H3结构域组成,无抗原结合活性,是Ab与 效应分子或细胞表面Fc受体相互作用的部位。 (二)胃蛋白酶水解片段 胃蛋白酶在絞链区的近C端将Ab水解为1个F(ab>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图4-4)o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教学大纲 Image Diag no sis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71 (理论总学时32/实践总学时39)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相关各专业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和常见病的基本病变影像学变化。 (二)了解影像学诊断的成像原理,诊断价值及其限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概况。 (三)了解影像学中各种检查方法,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及应用范围,并能在临床工作中正确使用。 (四)学会观察、分析各种影像的表现、方法和诊断原则。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是以解剖学、病理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要 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基础知识。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临床CT 诊断学》李果珍主编《X 线诊断学》荣独山主编《CT 与 MRI 影像解剖学图谱》姜树学主编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考核分三部分:包括平时实习课考核、期末理论知识考核、期末实习读片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 10%,理论知识考核占 70%,期末实习读片考核占 20%,要求三项成绩总分相加大于 60 分为及格。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性,理论与实习课课时数比约1:1.25 。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配以大量的影像图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为直观的理解。实习课分为四部分,包括带教老师简单介绍实习内容要求、带教老师讲解见习片内容、学生独立读片及带教老师疑难解答、带教老师分析学生在阅片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重点内容做总结分析。

医学免疫学(第八版)考试习题完整版

1、怎么理解免疫的现代概念? 识别和清除异物抗原、耐受/发生免疫应答、有利,也可能有害 2、免疫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中枢,外周),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模型,分泌型) 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为什么说免疫是一把双刃剑? 4、比较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作用慢而强。 1.解释名词 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结合的物质。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半抗原: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由B细胞表位(半抗原)和T细胞表位(载体)组成,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此类。 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由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可分为TI-1Ag和TI-2Ag。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交叉反应:由共同表位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两种以上的抗原结合发生反应。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交叉抗原(共同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抗原 2.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有哪些?

*抗原的异物性 *理化性状 *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机体方面的因素 3.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有何不同? 特点TD-Ag TI-Ag Th 细胞+ - 体液免疫+ + 细胞免疫+ - 回忆应答+ - 产生抗体类型IgG为主IgM 举例细菌病毒等脂多糖,荚膜多糖等 蛋白质抗原 4.异嗜性抗原有何临床意义。 5.如何理解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名词解释: 补体: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中及细胞膜上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可介导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成分,称为补体系统。补体的固有成分,调节蛋白,补体受体 MAC(攻膜复合体):c5b与c6 c7 c8 c9 结合形成的c5b6789n 免疫黏附:C3b与免疫复合物(IC)共价结合并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CR1结合, IC被运送至肝、脾清除的作用。 1、试比较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 1 页共 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 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 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 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 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 2血管照影 三 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 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四肢关节: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和关节束。软骨和束为软骨组织不显示,关节间隙为半透明影。

人文医学知识点汇总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考试(初级)复习要点 一. 医患沟通重要性 1.医患沟通问题的原因 (1)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只注重生物医学 (2)医疗卫生体制方面,资源分配不合理,超负荷工作,力不从心 (3)医生个人方面:医德不良,漠不关心,对沟通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沟通技能,不分场合使用专业术语,生理心理疲劳,过分依赖设备、医患性格差异。 (4)病人及家属方面:不善言辞,焦虑心境,恐惧心理 2、改善医患重要性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核心 提倡对病人有效治疗必须对病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需要进行全方位关注。(2)良好有效医患沟通的益处: 1)提高医疗效果:建立医患信赖关系,有助于对病情诊断,减缓症状,控制病痛,减轻患者焦虑,有助于病人严格遵守医嘱,执行医疗计划。 2)增加医生满意度 3)增加病人满意度:满足病人心理社会需要 4)降低医生被投诉甚至被人身攻击的可能性:诊断更准确,病人治疗效果期望更现实 3、医患沟通的能力模型(1)能力定义 能力组成:知识,与生俱来的功能,后天学习的技能,其他如性格、兴趣与态度等。(2)六维医师能力模型(美国医学教育资格认证委员会建立的) 1)对病人的治疗与保健 2)医学专业知识 3)在科学及实践基础上改善与提高医疗方法 4)人际沟通能力 5)承担职业责任及遵从职业道德的职业化素养 6)具有系统化的视野并利用系统化的资源来更好地服务病人 4、从多个角度来了解医患沟通能力 一个较为全面的医患沟通能力模型可从以下几方面定义(1)医患沟通的心理成分 1)情感与态度(对待职业与病人的态度,对待医患沟通重要性认识) 2)医患沟通基本知识 3)医患沟通技能 (2)医患沟通的功能成分(主功能模型,包括三类医患沟通技能)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①尊重病人 ②与病人进行伙伴式交流③跟于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④对患者表示同情⑤良好的医德医风 2)与病人沟通以了解病情:①开放式问话 ②专注聆听病人叙述 ③在病人表述困难时给予帮助 ④在不清楚的地方要求病人给予进一步解释 ⑤了解病人的期望 ⑥了解病人对其病情的想法和担心之处 ⑦通过适当的因来来收集有关病人不同方面的信息⑧对病人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总结 3)向病人解释病况 ①用病人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病况②与病人一起讨论可能的治疗方案③了解病人执行治疗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④运用一些有效的办法激励病人执行治疗方案(3)医患沟通所应用的工作任务

2015人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考研复试真题复试参考资料复试流程保过辅导

人民大学社会人口学院考研考试内容初试复试重点-育明考研 考研复试真题,复试分数线,复试大纲,复试资料,复试经验,面试注意事项,专业课重点笔记,复试热点,复试时政热点 (2016管理类考研复试资料、复试真题、复试热点、高分保过咨询育明斯泰郎杜老师QQ:893.241.226)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人口学院考研概况(育明考研考博) 中国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社科类专业见长的名校,社会人口学院大类更是其王牌专业,不论是在师资配置、学术水平、教学质量,还是在学生素养、社会认可度等诸方面,都属国内一流水平。整个人大每一个学院都有其特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大社会人口学院考研的相关情况。 (2016人大考研复试资料、复试真题、复试热点、高分保过咨询育明斯泰郎杜老师QQ:893.241.226)复试内容: 学术学位硕士生的复试内容如下。 (1)专业综合课笔试(100分) (2)外语笔试(50分) (3)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150分) (4)外语听力测试(20分) (5)外语口语测试(30分) (6)专业加试:针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或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复试时,要对其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加试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复试内容以各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简章为准。 6.复试时须提交材料:考生复试时须提交《本科课程学习成绩登记表》和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毕业生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于入学报到时补交),对不符合有关规定者,我校不予复试、录取。 应届毕业生复试时要签署“承诺书”,承诺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各科成绩合格,能够按期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入学报到时如不能提交毕业证书原件和学位证书原件(境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如不能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书认证书),立即取消录取资格。 (2016人大考研复试资料、复试真题、复试热点、高分保过咨询育明斯泰郎杜老师QQ:893.241.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