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实现局域网组播

VC实现局域网组播
VC实现局域网组播

VC实现局域网组播

在局域网中,管理员常常需要将某条信息发送给一组用户。如果使用一对一的发送方法,虽然是可行的,但是过于麻烦,也常会出现漏发、错发。为了更有效的解决这种组通信问题,出现了一种多播技术(也常称为组播通信),它是基于IP层的通信技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下面将简要的介绍一下多播的概念。

众所周知,普通IP通信是在一个发送者和一个接收者之间进行的,我们常把它称为点对点的通信,但对于有些应用,这种点对点的通信模式不能有效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例如:一个数字电话会议系统由多个会场组成,当在其中一个会场的参会人发言时,要求其它会场都能即时的得到此发言的内容,这是一个典型的一对多的通信应用,通常把这种一对多的通信称为多播通信。采用多播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一个发送者和多个接收者之间进行通信的功能,而且可以有效减轻网络通信的负担,避免资源的无谓浪费。

广播也是一种实现一对多数据通信的模式,但广播与多播在实现方式上有所不同。广播是将数据从一个工作站发出,局域网内的其他所有工作站都能收到它。这一特征适用于无连接协议,因为LAN上的所有机器都可获得并处理广播消息。使用广播消息的不利之处是每台机器都必须对该消息进行处理。多播通信则不同,数据从一个工作站发出后,如果在其它LAN上的机器上面运行的进程表示对这些数据“有兴趣”,多播数据才会制给它们。

本实例由Sender和Receiver两个程序组成,Sender用户从控制台上输入多播发送数据,Receiver端都要求加入同一个多播组,完成接收Sender发送的多播数据。

一、实现方法

1、协议支持

并不是所有的协议都支持多播通信,对Win32平台而言,仅两种可从WinSock内访问的协议(IP/ATM)才提供了对多播通信的支持。因通常通信应用都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的,所以本文只针对IP协议来探讨多播通信技术。

支持多播通信的平台包括Windows CE 2.1、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NT 4、Windows 2000和WindowsXP。自2.1版开始,Windows CE才开始实现对IP多播的支持。本文实例建立在WindowsXP专业版平台上。

2、多播地址

IP采用D类地址来支持多播。每个D类地址代表一组主机。共有28位可用来标识小组。所以可以同时有多达25亿个小组。当一个进程向一个D类地址发送分组时,会尽最大的努力将它送给小组的所有成员,但不能保证全部送到。有些成员可能收不到这个分组。举个例子来说,假定五个节点都想通过I P多播,实现彼此间的通信,它们便可加入同一个组地址。全部加入之后,由一个节点发出的任何数据均会一模一样地复制一份,发给组内的每个成员,甚至包括始发数据的那个节点。D类I P地址范围在244.0.0.0到239.255.255.255之间。它分为两类:永久地址和临时地址。永久地址是为特殊用途而保留的。比如,244.0.0.0根本没有使用(也不能使用),244.0.0.1代表子网内的所有系统(主机),而244.0.0.2代表子网内的所有路由器。在RFC 1700文件中,提供了所有保留地址的一个详细清单。该文件是为特殊用途保留的所有资源的一个列表,大家可以找来作为参考。“Internet分配数字专家组”(I A N A)负责着这个列表的维护。在表1中,我们总结了目前标定为“保留”的一些地址。临时组地址在使用前必须先创建,一个进程可以要求其主机加入特定的组,它也能要求其主机脱离该组。当主机上的最后一个进程脱离某个组后,该组地址就不再在这台主机中出现。每个主机都要记录它的进程当前属于哪个组。表1部分永久地址说明:

地址说明

244.0.0.1 基本地址(保留)

244.0.0.1 子网上的所有系统

244.0.0.2 子网上的所有路由器

244.0.0.5 子网上所有OSPF路由器

244.0.0.6 子网上所有指定的OSPF路由器

244.0.0.9 RIP第2版本组地址

244.0.1.1 网络时间协议

244.0.1.24 WINS服务器组地址

3、多播路由器

多播由特殊的多播路由器来实现,多播路由器同时也可以是普通路由器。各个多播路由器每分钟发送一个硬件多播信息给子网上的主机(目的地址为244.0.0.1),要求它们报告其进程当前所属的是哪一组,各主机将它感兴趣的D类地址返回。这些询问和响应分组使用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它大致类似于ICMP。它只有两种分组:询问和响应,都有一个简单的固定格式,其中有效载荷字段的第一个字段是一些控制信息,第二字段是一个D类地址,在RFC1112中有详细说明。

多播路由器的选择是通过生成树实现的,每个多播路由器采用修改过的距离矢量协议和其邻居交换信息,以便向每个路由器为每一组构造一个覆盖所有组员的生成树。在修剪生成树及删除无关路由器和网络时,用到了很多优化方法。

4、库支持

WinSock提供了实现多播通信的API函数调用。针对IP多播,WinSock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实现方法,具体取决于使用的是哪个版本的WinSock。第一种方法是WinSock1提供的,要求通过套接字选项来加入一个组;另一种方法是WinSock2提供的,它是引入一个新函数,专门负责多播组的加入,这个函数便是WSAJoinLeaf,它是基层协议是无关的。本文将通过一个多播通信的实例的实现过程,来讲叙多播实现的主要步骤。因为Window98以后版本都安装了Winsock2.0以上版本,所以本文实例在WinSock2.0平台上开发的,但在其中对WinSock1实现不同的地方加以说明。

二、编程步骤

1、启动Visual C++6.0,创建一个控制台项目工程MultiCase。在此项目工程中添加Sender 和Receiver两个项目。

Receiver项目实现步骤:

(1)创建一个SOCK_DGRAM类型的Socket。

(2)将此Socket绑定到本地的一个端口上,为了接收服务器端发送的多播数据。

(3)加入多播组。

①WinSock2中引入一个WSAJoinLeaf,此函数原型如下:

SOCKET WSAJoinLeaf( SOCKET s, 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name, int namelen, LPWSABUF lpCallerData, LPWSABUF lpCalleeData, LPQOS lpSQOS, LPQOS lpGQOS, DWORD dwFlags );

其中,第一个参数s代表一个套接字句柄,是自WSASocket返回的。传递进来的这个套接字必须使用恰当的多播标志进行创建;否则的话WSAJoinLeaf就会失败,并返回错误WSAEINVAL。第二个参数是SOCKADDR(套接字地址)结构,具体内容由当前采用的协议决定,对于IP协议来说,这个地址指定的是主机打算加入的那个多播组。第三个参数namelen(名字长度)是用于指定name参数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第四个参数lpCallerData(呼叫者数据)的作用是在会话建立之后,将一个数据缓冲区传输给自己通信的对方。第五个参数lpCalleeData(被叫者数据)用于初始化一个缓冲区,在会话建好之后,接收来自对方的数据。注意在当前的Windows平台上,lpCallerData和lpCalleeData这两个参数并未真正实现,所以均应设为NULL。LpSQOS和lpGQOS这两个参数是有关Qos(服务质量)的设置,通

常也设为NULL,有关Qos内容请参阅MSDN或有关书籍。最后一个参数dwFlags指出该主机是发送数据、接收数据或收发兼并。该参数可选值分别是:JL_SENDER_ONLY、

JL_RECEIVER_ONLY或者JL_BOTH。

②在WinSock1平台上加入多播组需要调用setsockopt函数,同时设置IP_ADD_MEMBERSHIP 选项,指定想加入的那个组的地址结构。具体实现代码将在下面代码注释列出。

(4)接收多播数据。

Sender实现步骤:

(1)创建一个SOCK_DGRAM类型的Socket。

(2)加入多播组。

(3)发送多播数据。

3、编译两个项目,在局域网中按如下步骤测试:

(1)将Sender.exe拷贝到发送多播数据的pc上。

(2)将Receiver.exe拷贝到多个要求接收多播数据的pc上。

(3)各自运行相应的程序。

(4)在Sender PC上输入多播数据后,你就可以在Receiver PC上看到输入的多播数据。

三、程序代码

Receiver.c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CASTADDR "233.0.0.1" //本例使用的多播组地址。

#define MCASTPORT 5150 //绑定的本地端口号。

#define BUFSIZE 1024 //接收数据缓冲大小。

int main( int argc,char ** argv)

{

WSADATA wsd;

struct sockaddr_in local,remote,from;

SOCKET sock,sockM;

TCHAR recvbuf[BUFSIZE];

/*struct ip_mreq mcast; // Winsock1.0 */

int len = sizeof( struct sockaddr_in);

int ret;

//初始化WinSock2.2

if( WSAStartup( MAKEWORD(2,2),&wsd) != 0 )

{

printf("WSAStartup() failed\n");

return -1;

}

/*

创建一个SOCK_DGRAM类型的SOCKET

其中,WSA_FLAG_MULTIPOINT_C_LEAF表示IP多播在控制面层上属于"无根"类型;

WSA_FLAG_MULTIPOINT_D_LEAF表示IP多播在数据面层上属于"无根",有关控制面层和

数据面层有关概念请参阅MSDN说明。

*/

if((sock=WSASocket(AF_INET,SOCK_DGRAM,0,NULL,0,

WSA_FLAG_MULTIPOINT_C_LEAF|WSA_FLAG_MULTIPOINT_D_LEAF|

WSA_FLAG_OVERLAPPED)) == INVALID_SOCKET)

{

printf("socket failed with:%d\n",WSAGetLastError());

WSACleanup();

return -1;

}

//将sock绑定到本机某端口上。

local.sin_family = AF_INET;

local.sin_port = htons(MCASTPORT);

local.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if( bind(sock,(struct sockaddr*)&local,sizeof(local)) == SOCKET_ERROR ) {

printf( "bind failed with:%d \n",WSAGetLastError());

closesocket(sock);

WSACleanup();

return -1;

}

//加入多播组

remote.sin_family = AF_INET;

remote.sin_port = htons(MCASTPORT);

remote.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 MCASTADDR );

/* Winsock1.0 */

/*

mcast.imr_multiaddr.s_addr = inet_addr(MCASTADDR);

mcast.imr_interface.s_addr = INADDR_ANY;

if( setsockopt(sockM,IPPROTO_IP,IP_ADD_MEMBERSHIP,

(char*)&mcast,sizeof(mcast)) == SOCKET_ERROR)

{

printf("setsockopt(IP_ADD_MEMBERSHIP) failed:%d\n",WSAGetLastError()); closesocket(sockM);

WSACleanup();

return -1;

}

*/

/* Winsock2.0*/

if(( sockM = WSAJoinLeaf(sock,(SOCKADDR*)&remote,sizeof(remote), NULL,NULL,NULL,NULL,

JL_BOTH)) == INVALID_SOCKET)

{

printf("WSAJoinLeaf() failed:%d\n",WSAGetLastError());

closesocket(sock);

WSACleanup();

return -1;

}

//接收多播数据,当接收到的数据为"QUIT"时退出。

while(1)

{

if(( ret = recvfrom(sock,recvbuf,BUFSIZE,0,

(struct sockaddr*)&from,&len)) == SOCKET_ERROR)

{

printf("recvfrom failed with:%d\n",WSAGetLastError());

closesocket(sockM);

closesocket(sock);

WSACleanup();

return -1;

}

if( strcmp(recvbuf,"QUIT") == 0 ) break;

else {

recvbuf[ret] = '\0';

printf("RECV:' %s ' FROM <%s> \n",recvbuf,inet_ntoa(from.sin_addr)); }

}

closesocket(sockM);

closesocket(sock);

WSACleanup();

return 0;

}

Sender.c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CASTADDR "233.0.0.1" //本例使用的多播组地址。

#define MCASTPORT 5150 //本地端口号。

#define BUFSIZE 1024 //发送数据缓冲大小。

int main( int argc,char ** argv)

{

WSADATA wsd;

struct sockaddr_in remote;

SOCKET sock,sockM;

TCHAR sendbuf[BUFSIZE];

int len = sizeof( struct sockaddr_in);

//初始化WinSock2.2

if( WSAStartup( MAKEWORD(2,2),&wsd) != 0 )

{

printf("WSAStartup() failed\n");

return -1;

}

if((sock=WSASocket(AF_INET,SOCK_DGRAM,0,NULL,0,

WSA_FLAG_MULTIPOINT_C_LEAF|WSA_FLAG_MULTIPOINT_D_LEAF| WSA_FLAG_OVERLAPPED)) == INVALID_SOCKET)

{

printf("socket failed with:%d\n",WSAGetLastError()); WSACleanup();

return -1;

}

//加入多播组

remote.sin_family = AF_INET;

remote.sin_port = htons(MCASTPORT);

remote.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 MCASTADDR );

if(( sockM = WSAJoinLeaf(sock,(SOCKADDR*)&remote, sizeof(remote),NULL,NULL,NULL,NULL,

JL_BOTH)) == INVALID_SOCKET)

{

printf("WSAJoinLeaf() failed:%d\n",WSAGetLastError()); closesocket(sock);

WSACleanup();

return -1;

}

//发送多播数据,当用户在控制台输入"QUIT"时退出。

while(1)

{

printf("SEND : ");

scanf("%s",sendbuf);

if( sendto(sockM,(char*)sendbuf,strlen(sendbuf),0, (struct sockaddr*)&remote,sizeof(remote))==SOCKET_ERROR) {

printf("sendto failed with: %d\n",WSAGetLastError()); closesocket(sockM);

closesocket(sock);

WSACleanup();

return -1;

}

if(strcmp(sendbuf,"QUIT")==0) break;

Sleep(500);

}

closesocket(sockM);

closesocket(sock);

WSACleanup();

return 0;

}

四、小结

本实例对IP多播通信进行了探讨,实例程序由Sender和Receiver两部分组成,Sender用户从控制台上输入多播发送数据,Receiver端都要求加入同一个多播组,完成接收Sender 发送的多播数据。

实验6 虚拟局域网的配置(参考答案)

实验6 虚拟局域网的配置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端口VLAN(port VLAN)的功能和配置方法,熟悉端口VLAN的应用。本实验将在一台交换机上实现VLAN的划分。 二实验要求 1. 设备要求:计算机2台(装有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装有网卡),交 换机1台,UTP直通线2根,console电缆1根; 2. 每组2人,合作完成。 三实验预备知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通过逻辑地划分成为一个个网段来进行管理的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 VLAN扩大了交换机的应用和管理功能。VLAN是建立在物理网络基础上的一种逻辑子网,因此建立VLAN需要相应的支持VLAN技术的网络设备。当网络中的不同VLAN间进行相互通信时,需要路由的支持,这时就需要增加路由设备——要实现路由功能,既可采用路由器,也可采用三层交换机来完成。 VLAN的最大特点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灵活的划分。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方法是较为常用的,许多厂商的交换机产品都支持这一功能。本实验将在一台交换机上实现端口VLAN的划分,给学生一个从概念到应用的初步认识。 1. VLAN优点 使用VLAN具有以下优点: 分割广播域 一个VLAN就是一个逻辑广播域,通过对VLAN的创建,隔离了广播,缩小了广播范围,可以控制广播风暴的产生。 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性 通过路由访问列表和MAC地址分配等VLAN划分原则,可以控制用户访问权限和逻辑网段大小,将不同用户群划分在不同VLAN,从而提高交换式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网络管理简单、直观 对于交换式以太网,如果对某些用户重新进行网段分配,需要网络管理员对网络系统的物理结构重新进行调整,甚至需要追加网络设备,增大网络管理的工作量。而对于采用VLAN 技术的网络来说,一个VLAN可以根据部门职能、对象组或者应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划分为一个逻辑网段。在不改动网络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地将工作站在工作组或子网之间移动。利用虚拟网络技术,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负担,降低了网络维护费用。在一个交换网络中,VLAN提供了网段和机构的弹性组合机制。 2. VLAN的划分

局域网聊天系统(详细设计)

局域网聊天系统 详 细 设 计 成绩:

目录 1.功能需求 (1) 2.数据库设计 (1) 2.1 基本表设计 (1) 2.1.1 表结构汇总 (1) 2.1.2 T_Users表结构设计 (2) 2.1.3 XXX表结构设计 (2) 2.2 视图设计 (2) 2.2.1 视图汇总 (2) 2.2.2 XXX视图设计 (2) 2.3 存储过程设计 (3) 2.3.1 存储过程汇总 (3) 2.3.2 XXX存储过程代码 (3) 3.服务器端设计及实现 (3) 3.1 启动服务器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3) 3.1.1 界面设计 (3) 3.1.2 流程 (4) 3.1.3 关键代码 (4) 3.2 消息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 3.2.1 界面设计 (3) 3.2.2 流程 (4) 3.2.3 关键代码 (4) 4.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5) 4.1 注册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 4.1.1 界面设计 (5) 4.1.2 流程图 (6) 4.1.3 关键代码 (6) 4.2 登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6) 4.2.1 界面设计 (5) 4.2.2 流程图 (5) 4.2.3 关键代码 (6) 4.3 聊天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7) 4.3.1 界面设计 (8) 4.3.2 流程图 (8) 4.3.3 关键代码 (9) 5.人员及分工 (9)

局域网聊天系统 详细设计1.功能需求 图 1 项目功能结构图2.数据库设计 2.1 基本表设计 2.1.1 表结构汇总 表 1 基本表汇总

2.1.2 T_Users表结构设计 表 2 用户表(T_Users)结构设计 2.1.3 XXX表结构设计 表 3 XXX(xxx)结构设计 2.2 视图设计 2.2.1 视图汇总 2.2.2 XXX视图设计

IP组播通信机制及其实现_刘波

组播是一种将数据从一个成员发出 介于单播与 (Unicast)广播 之间 而广播是指将数据发送给网络中的所 有站点采用单播方式网络通信量 大 网络中的每个站点都将接收到数据 这样会浪费较多的主机资源 发送站点向某一特殊地址即组播地址IP (IP ) 发送数据 无关站点将不接收这些数据避免资源浪费在上有较广泛的应用计 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组播通信机制 1 IP 组播地址与组播组(1) IP 组播地址是类 地址与IP D IP 224...239.255. 之间与之间的地址是255.255224...224.0.0.255为路由协议以及其它低级拓扑查找与维护协议保留的 例如代表子网内的所有路由器 它们只能由协议使用 对应同一个组播地址的目 标主机构成一个组播组数据将发给属于该组播组的各个成员 永久性组播地址和暂时性组播地 IP 址 用于固Internet 定的组播组该组播组始终存在 用户可自由选择 可以采用相同的组播 IP 地址但如果组播的范围是跨网络的 解决方法最好是由一个 IP 网络管理机构统一分配监 测网上各主机的响应 再尝试另一个 IGMP 地址 组播的控制层面与数据层面(2)IP 组播通信包括控制层面与数据层面[3] êy?Y2???1??¨êy?Yè?o??ú×é3é?±???? ′??í ′??úò???ì?êaμ?×é3é?± ???? ×é3é?±??ê?ò??úμ?óé?ù?úμ??o?e ×é2¥×éμ?′′?¨ è?oóò??ú μ?êêê±éê???óè??àó|μ?×é2¥×é ?T?ù????2??? ?ùóD×é3é?±??ê?ò??úμ? è?o?3é?±???é×?óéμ??óè?ò???×é2¥×é ′??úò????ù?úμ? êy?Yμ?′?ê????ü?ú?ù?úμ?ó?ò??úμ???????DDò2?éê????òμ? ??óéò??ú μ?·¢3?μ?êy?Y???á±??ù?úμ??óê?μ? ?T?ùêy?Y2??? ?ùóD×é3é?±??ê?ò??úμ? ?ùóD×é3é?±???ü?ò×é?ú????3é?±·¢?íêy ?Y 组播在控制层面与数据层面上都是无根的 组成员数目与网络拓扑可动态变 化 则不必加入该组播组则必须先要加入该组播组 用于管理组成员加入 IP 或脱离组播组 它利用 协议使用地址通知子网上的所有路由器 表明在该子网上存在属于那个组播组的成员 刘波 讲师 操作系 1968~ 统 2000-11-23 组播通信机制及其实现 IP 刘波 1??Y 组播通信可有效减轻网络负担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通信方式并采用实现了一个 IP Winsock2多方会话系统MultiChat IP 关键词 组播路由 AbstractMulticast communication is a very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which can lighten greatly network loads and av  6 计 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2001年6月June 2001 中图分类号 1000 0131 A

VC实现局域网组播

VC实现局域网组播 在局域网中,管理员常常需要将某条信息发送给一组用户。如果使用一对一的发送方法,虽然是可行的,但是过于麻烦,也常会出现漏发、错发。为了更有效的解决这种组通信问题,出现了一种多播技术(也常称为组播通信),它是基于IP层的通信技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下面将简要的介绍一下多播的概念。 众所周知,普通IP通信是在一个发送者和一个接收者之间进行的,我们常把它称为点对点的通信,但对于有些应用,这种点对点的通信模式不能有效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例如:一个数字电话会议系统由多个会场组成,当在其中一个会场的参会人发言时,要求其它会场都能即时的得到此发言的内容,这是一个典型的一对多的通信应用,通常把这种一对多的通信称为多播通信。采用多播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一个发送者和多个接收者之间进行通信的功能,而且可以有效减轻网络通信的负担,避免资源的无谓浪费。 广播也是一种实现一对多数据通信的模式,但广播与多播在实现方式上有所不同。广播是将数据从一个工作站发出,局域网内的其他所有工作站都能收到它。这一特征适用于无连接协议,因为LAN上的所有机器都可获得并处理广播消息。使用广播消息的不利之处是每台机器都必须对该消息进行处理。多播通信则不同,数据从一个工作站发出后,如果在其它LAN上的机器上面运行的进程表示对这些数据“有兴趣”,多播数据才会制给它们。 本实例由Sender和Receiver两个程序组成,Sender用户从控制台上输入多播发送数据,Receiver端都要求加入同一个多播组,完成接收Sender发送的多播数据。 一、实现方法 1、协议支持 并不是所有的协议都支持多播通信,对Win32平台而言,仅两种可从WinSock内访问的协议(IP/ATM)才提供了对多播通信的支持。因通常通信应用都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的,所以本文只针对IP协议来探讨多播通信技术。 支持多播通信的平台包括Windows CE 2.1、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NT 4、Windows 2000和WindowsXP。自2.1版开始,Windows CE才开始实现对IP多播的支持。本文实例建立在WindowsXP专业版平台上。 2、多播地址 IP采用D类地址来支持多播。每个D类地址代表一组主机。共有28位可用来标识小组。所以可以同时有多达25亿个小组。当一个进程向一个D类地址发送分组时,会尽最大的努力将它送给小组的所有成员,但不能保证全部送到。有些成员可能收不到这个分组。举个例子来说,假定五个节点都想通过I P多播,实现彼此间的通信,它们便可加入同一个组地址。全部加入之后,由一个节点发出的任何数据均会一模一样地复制一份,发给组内的每个成员,甚至包括始发数据的那个节点。D类I P地址范围在244.0.0.0到239.255.255.255之间。它分为两类:永久地址和临时地址。永久地址是为特殊用途而保留的。比如,244.0.0.0根本没有使用(也不能使用),244.0.0.1代表子网内的所有系统(主机),而244.0.0.2代表子网内的所有路由器。在RFC 1700文件中,提供了所有保留地址的一个详细清单。该文件是为特殊用途保留的所有资源的一个列表,大家可以找来作为参考。“Internet分配数字专家组”(I A N A)负责着这个列表的维护。在表1中,我们总结了目前标定为“保留”的一些地址。临时组地址在使用前必须先创建,一个进程可以要求其主机加入特定的组,它也能要求其主机脱离该组。当主机上的最后一个进程脱离某个组后,该组地址就不再在这台主机中出现。每个主机都要记录它的进程当前属于哪个组。表1部分永久地址说明: 地址说明 244.0.0.1 基本地址(保留) 244.0.0.1 子网上的所有系统

基于JAVA局域网聊天程序设计与实现(附源代码)

局域网聊天课程设计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聊天工具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已经受到网民的青睐。目前,出现了很多功能强大的聊天工具,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腾讯QQ、MSN-Messager等等。 即时通讯软件,是每一个上网用户都需要的工具,它除了能够让您迅速地在网上找到自己的朋友和伙伴之外,还可以实时交谈和传递信息,截止到目前,全球约有近3亿多人使用即时软件,正因为即时通讯软件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和增长的市场,所以各个公司都盯上了这个最大的市场,一时间,即时通讯市场硝烟四起。 对等网络(peer-to-peer,简称P2P),应用最初出现时和现在并不相同。事实上可以认为它是若干不同技术以及流行趋势相结合的产物。以下是导致P2P技术发展最重要的趋势:首先,一些新技术与软件工程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将工作分散的趋势。P2P计算正是这种分散工作趋势的结果。其次,在企业应用集成等因素的驱动下,过去十年渐渐形成从集中的单机系统转向分布式系统。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全面的分布式计算也就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关键词:局域网聊天 P2P jav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the chat tool as a communication tool, has been popularly accepted by netizens of all age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owerful chat tools, of which Tencent QQ, MSN-Messager are much more prevalent.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is necessary for every one who connects to the internet, which can not only provide you a prompt way to find friends and partners online, but can provide you the convenience of internet relay chat and information delivering. Up to now, there are about 300 million people using real-time software all over the world. As more and more corporations have focused on this market with growing potential, which has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uses, the competitions among these corporations are extremely fierce. The initial application of peer-to-peer network (peer-to-peer, referred to as P2P) is not the same as it is now. In fact, it can be regarded as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and fashion trends. Below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rends that have led the development of P2P technology: First of all, the integra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new technologies led to a working dispersion trend. As a result, P2P computing was born. Then, in the past decade, it has turned fro m a single centralized system to distributed system due to the motivation of factors such a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At la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owever, a comprehensive distributed computing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Keywords:LAN chat P2P java

组播综合实验

组播源发现协议(MSDP:MulticastSourceDiscoveryProtocol)描述了一种连接多PIM-SM(PIM-SM: PIMSparseMode)域的机制。每种PIM-SM域都使用自己独立的RP,它并不依赖于其它域内的RP。该优点 在于: 1. 不存在第三方(Third-party)资源依赖域内RP。 2. PIM-SM域只依靠本身的RP。 3. 接收端域:只带接受端的域可以获取数据而不用全局通告组成员。MSDP可以和其它非PIM-SM 协议一起使用。 PIM-SM域内的MSDP发话路由器与其它域内的MSDP对等设备之间存在一种MSDP 对等关系,这种关系 通过TCP连接形成,在其中控制信息进行交换。每个域都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到这个虚拟拓扑结构。这种 拓朴结构使得域能从其它域发现组播源。如果组播源想知道含有接收端的域,那么PIM-SM中的标准源 树建立机制就会被用于在域内分配树上传送组播数据。 MSDP使用TCP639端口建立对等连接(高ip侦听,低ip连接),和BGP一样,对等间连接必须明确配 置,当PIMDR在RP注册源时,RP向所有的MSDP对等体发送源激活消息,然后其他MSDP路由器将SA泛洪, 为防止环回,现检查MBGP,再检查BGP Message-Type 23.16.2 实现域间组播策略 对于一个多ISP的域间组播设计,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如下图是一个常见的多ISP域,每个自治系 统间BGP路由器使用了RR。

建立域间的组播策略分为如下3个步骤 1.建立整体的域内组播策略 2.建立整体的域间组播策略 3.建立将客户连接到网络基础设施的实施策略 23.16.2 建立整体的域内组播策略 在4个ISP相互之间部署组播服务之前,必须在各自的网络中实现域内组播。域内组播实现一般 采用PIM-SM协议。 常规的配置流程如下: 1.首先在全局启用组播 在全局配置 Ip multicast-routing [distributed] 后面的distributed参数是用在Cisco 7500 12000等支持分布式交换的路由器上面的, 同时需要启用 Ip multicast multipath 该命令用于:如果存在针对某个单播路由前缀的代价相等的路径,对于匹配 该单播前缀的各个组播数据包,路由器可以使用不同的逆向路径转发接口进 行数据转发,负载均衡基于(S,G)而不是基于包。

用Visual C++在局域网实现IP多播

用Visual C++在局域网实现IP多播 在局域网中,管理员常常需要将某条信息发送给一组用户。如果使用一对一的发送方法,虽然是可行的,但是过于麻烦,也常会出现漏发、错发。为了更有效的解决这种组通信问题,出现了一种多播技术(也常称为组播通信),它是基于IP层的通信技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下面将简要的介绍一下多播的概念。 众所周知,普通IP通信是在一个发送者和一个接收者之间进行的,我们常把它称为点对点的通信,但对于有些应用,这种点对点的通信模式不能有效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例如:一个数字电话会议系统由多个会场组成,当在其中一个会场的参会人发言时,要求其它会场都能即时的得到此发言的内容,这是一个典型的一对多的通信应用,通常把这种一对多的通信称为多播通信。采用多播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一个发送者和多个接收者之间进行通信的功能,而且可以有效减轻网络通信的负担,避免资源的无谓浪费。 广播也是一种实现一对多数据通信的模式,但广播与多播在实现方式上有所不同。广播是将数据从一个工作站发出,局域网内的其他所有工作站都能收到它。这一特征适用于无连接协议,因为LAN上的所有机器都可获得并处理广播消息。使用广播消息的不利之处是每台机器都必须对该消息进行处理。多播通信则不同,数据从一个工作站发出后,如果在其它LAN上的机器上面运行的进程表示对这些数据"有兴趣",多播数据才会制给它们。 本实例由Sender和Receiver两个程序组成,Sender用户从控制台上输入多播发送数据,Receiver 端都要求加入同一个多播组,完成接收Sender发送的多播数据。 一、实现方法 1、协议支持 并不是所有的协议都支持多播通信,对Win32平台而言,仅两种可从WinSock内访问的协议(IP/ATM)才提供了对多播通信的支持。因通常通信应用都建立在TCP/IP协议之上的,所以本文只针对IP协议来探讨多播通信技术。 支持多播通信的平台包括Windows CE 2.1、Windows 95、Windows 98、Windows NT 4、Windows 2000和WindowsXP。自2.1版开始,Windows CE才开始实现对IP多播的支持。本文实例建立在WindowsXP专业版平台上。 2、多播地址 IP采用D类地址来支持多播。每个D类地址代表一组主机。共有28位可用来标识小组。所以可以同时有多达25亿个小组。当一个进程向一个D类地址发送分组时,会尽最大的努力将它送给小组的所有成员,但不能保证全部送到。有些成员可能收不到这个分组。举个例子来说,假定五个节点都想通过I P多播,实现彼此间的通信,它们便可加入同一个组地址。全部加入之后,由一个节点发出的任何数据均会一模一样地复制一份,发给组内的每个成员,甚至包括始发数据的那个节点。D类I P地址范围在244.0.0.0到239.255.255.255之间。它分为两类:永久地址和临时地址。永久地址是为特殊用途而保留的。比如,244.0.0.0根本没有使用(也不能使用),244.0.0.1代表子网内的所有系统(主机),而244.0.0.2代表子网内的所有路由器。在RFC 1700文件中,提供了所有保留地址的一个详细清单。该文件是为特殊用途保留的所有资源的一个列表,大家可以找来作为参考。"Internet分配数字专家组"(I A N A)负责着这个列表的维护。在表1中,我们总结了目前标定为"保留"的一些地址。临时组地址在使用前必须先创建,一个进程可以要求其主机加入特定的组,它也能要求其主机脱离该组。当主机上的最后一个进程脱离某个组后,该组地址就不再在这台主机中出现。每个主机都要记录它的进程当前属于哪个组。 表1 部分永久地址说明

局域网聊天程序的实现

分类号:TP311.1 U D C:D10621-032-(2007)6165-0 密级:公开编号:2003032147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学位论文 局域网的聊天程序的实现 论文作者姓名:吴剑辉 申请学位专业:网络工程 申请学位类别:工学学士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王海春(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2007年06月10日

局域网的聊天程序的实现 摘要 网络通讯是目前计算机用户进行交流最普遍的方式,各种各样的聊天软件也层出不穷;服务提供商也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通讯服务功能。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局域网聊天程序思路和方法。系统使用流行的Delphi7.0开发软件,采用Socket技术实现网络通讯。数据库使用Delphi自带的Database desktop。系统采用典型的C/S(服务器/客户端)构架。系统主要实现了用户注册、登录、聊天、服务器管理等功能。本系统从需求分析、系统的设计、具体功能的实现都严格遵循了软件设计工程的思想。 关键词: Socket; TCP/IP; C/S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 Chatting Program Abstract Network is the most popular wa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er users, therefore a lot of chatting softwares come out; on the other hand, mor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 provided by the ISP.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LAN chatting program which are developed on Windows. This system is developed by the Delphi7.0 software, and uses the Socket technology to implement network communications. Database using its own database desktop. Software is based on C/S architecture. The system mainly implements the functions of user registration, login, chatting, server management etc.From requirement analysis, outline design, detailed design to coding, function tes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ction in this essay absolutely follow the process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Key words:Socket; TCP/IP; C/S

局域网内组播的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课题名称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001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颜国风、韩宁 2013年06 月20 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课题局域网内组播的实现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001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颜国风、韩宁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3 年 6 月20 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3 年 6 月20 日

1.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性质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与动手的能力;验证理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网络安装及调试技术,并能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网络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2.设计内容 2.1 课程设计题目 课题1:路由器独臂路由和策略路由的研究 课题内容: (1)根据下面拓扑图搭建网络环境; (2)利用路由器使终端电脑实现3层路由交换; (3)配置DHCP服务器; (4)根据目的地址不同使终端服务器访问外网走不同的路径; (5)完成测试并写出详细报告。 课题2:园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对园区网络的整体设计,了解和熟悉园区网络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并对整个局域网的构成有更深的了解。 一、课题内容:

(1)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出园区网络的结构; (2)根据设计的结构,画出网络拓扑结构; (3)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规划vlan和IP的分配; (4)配制路由器和交换机; (5)完成测试并写出详细报告。 二、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园区网络已经成为各单位的必要基础设施,通过单位内部的电脑互联,可为员工内部网上办公提供便捷和效率;通过与Internet的互联,可为员工通过网络与外部进行业务联系并获取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具体 网络需求如下: (1)一栋3层的办公楼,每层10个网络点; (2)要求采用核心、接入架构。核心交换机实现冗余热备,并用双链路进 行链路绑定(冗余热备用VRRP技术,链路捆绑用Trunk); (3)接入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之间实现链路冗余(利用STP技术); (4)需要连接Internet(利用NAT技术); (5)办公楼有3个部门,每个部门单独vlan,并规划好IP地址; (6)终端PC通过DHCP获取IP; (7)部署FTP和DHCP服务器。 课题3:局域网内组播的实现 课题内容: (1)搭建简单的3层交换网络 (2)部署1台组播服务器,2台终端电脑 (3)配置组播服务器,使能通过组播发送视频文件 (4)配置交换机,启动二层组播IGMP协议,使终端电脑能在跟服务器同 网段内利用组播接收视频 (5)尝试启动三层组播PIM协议,使终端电脑能在跟服务器不同网段内 利用组播接收视频 (6)完成测试并写出详细报告 课题4:路由协议及防火墙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局域网即时聊天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摘要 局域网即时聊天通过进行文本聊天和语音聊天来实现彼此沟通、交流信息。 本次局域网即时聊天程序设计主要用了Visual C++编程环境,实现了在LAN中 在线用户的文本、语音交互。 在设计里涉及到了网络通信基本原理和Socket编程及语音处理API技术。 由于程序是在TCP/IP环境下运行,所以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服务器端和客户 端是通过建立Socket链接来实现聊天功能。 本次设计主要着重于语音聊天部分,在本次论文里主要以语音聊天的流程和 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及Socket处理为主说明。 关键词: Visual C++编程环境网络通信基本原理 Socket编程语言处理API

Abstract The local area network chats immediately through carries on the text to chat with the pronunciation chats realizes each other communication, the exchange information. This local area network chatted the programming mainly to use Visual immediately the C++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has realized in LAN the on-line user's text the pronunciation interactive Involved in the design to the network correspondence basic principle and the socket programming and the pronunciation processes the API technology. Because the procedure is in TCP Under the IP environment moves, therefore divides the server end and the client side. The server end and the client side are through establishes Socket to link realizes chats the function. This design mainly emphatically chats in the pronunciation the part, mainly between the flow and various modules relations and the socket processing which chats by the pronunciation primarily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Visual C++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network communication fundamentals Socket programming sound API.

基于Qt的p2p局域网聊天和文件传输软件要点

基于Qt的局域网聊天和文件传输软件设计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通过网络的局域网通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比如说现在非常流行的QQ局域网通信软件就解决了人们在网络中交流的需求。 基于Qt的P2P局域网聊天和文件传输软件,是基于TCP/IP协议中的TCP 和UDP协议完成的一个能够完成局域网通信和传输文件的软件,该软件实现了局域网内的通信,使用该软件作为通信和传输文件的工具,既简单又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TCP, UDP , 文件传输;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dependent on the network. Instant messaging via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for example, it is now very popular QQ instant messaging software to solve the needs of people 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Based on P2P instant chat and file transfer software is based on TCP / IP protocol in the TCP and UDP protocols to complete a to complete the instant messaging and file transfer software, the software realized the LAN communication, the use of the software as a communication and file transfer tool, which is simple and safe. Key word:computer network,TCP, UDP , file transfer;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JAVA局域网聊天软件

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题目:局域网聊天 摘要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多,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由此而产生的聊天工具越来越多,例如,国外的ICQ、国内腾讯公司开发的OICQ。基于Java网络编程的强大功能,本次毕业设计使用Java编写一个聊天系统。 一般来说,聊天工具大多数由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外加服务器端用于存放客户数据的数据库组成,本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架构模式通过Java提供的Socket类来连接客户机和服务器并使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相互通信,由于聊天是多点对多点的而Java提供的多线程功能用多线程可完成多点对多点的聊天,数据库管理系统用SQL Server2000完成并通过JDBC-ODBC桥访问数据库。 本系统建立在JAVA平台上,系统的设计使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系统采用C/S结构,客户端与客户端以及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通过Socket传送消息。使用JAVA语言编写,开发工具采用Eclipse。服务器端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采用了多线程技术,可以在单个程序当中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线程,执行不同的任务。大大增强了程序对服务器资源的利用。 聊天系统完成后将可进行多人对多人的聊天,对好友进行添加、删除,对新用户的注册,发送消息、接受消息等等功能。 关键字:多线程;客户机/服务器;JA V A ;Socket ;Eclipse ;TCP/IP

Abstract as the network become more and more developed, people become more and more lean to the network, and can not leave with out it. This caused the chat materials become more numerous, as the overseas ICQ system, the OICQ system that invented by Tencent Co., and so on. So we create a network chat medium just like the QQ.Java network programming based on the power, the use of Java designed to prepare graduates a chat system. In general, the majority of the chat tool for client and server program in addition to server-side storage of customer data for the database,the system uses a client / server architecture model the adoption of Java provided Socket class connect client and server and between the client and server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s the chat is to provide point-to-multipoint and multi-threaded Java function to be completed by using multi-threaded chat and more point-to-multipoint,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SQL Server2000 the completion and adoption of JDBC-ODBC Bridge access the database. The system built on the JAVA platform, the system design using object-oriented technology and object-oriented design principles. System uses the C / S structure, client and client-side and server-side client and send messages through Socket. The use of JAVA language, development tools using Eclip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erver-side process, the use of multi-threading technology, which can process in a single run at the same time a number of different threads,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tasks. Procedures greatly enhanced the use of server resources.

C语言用UDP 实现局域网聊天程序源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CLIENT_LOGIN 100 #define CLIENT_CHAT 200 #define CLIENT_QUIT 300 #define SERVER_CHA T 400 #define SERVER_QUIT 500 struct node { char name[20]; struct sockaddr_in client_addr; struct node *next; }; struct message { long type; char name[20]; char mtext[512]; }; struct node *create_list(void); void insert_list(struct node *, char *, struct sockaddr_in *); void delete_list(struct node *, char *); void recv_message(int , struct node *); void send_message(int , struct sockaddr_in *, pid_t ); void client_login(int , struct node *, struct message *, struct sockaddr_in *); void client_chat(int , struct node *, struct message *); void client_quit(int , struct node *, struct message *); void server_chat(int , struct node *, struct message *); void server_quit(int , struct node *, struct message *);

ip组播设计与实现

学年论文﹙设计﹚ 题目 IP组播技术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0年 6 月 25 日

IP组播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介绍了ip组播技术的传输方式、地址、体系结构、应用模式、以及利用window 的WinSock的API应用编程的基本命令和方法步骤 【关键词】ip组播;ip地址;机构体系;组播协议;WinSock;API编程 The ip multicast engineering research with realizes Abstract:Introduced the ip multicast technology's transmission mode, the address, the architecture, the application pattern, as well as use window WinSock the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basic command and the method step Key words:ip multicast; ,ip address, Organization system, Multicast agreement, WinSock, API programming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以全球互联网(internet)为代表的各种网络在近十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网络带宽越来越高, 用户数量越来越多, 视频点播(VOD/AOD)、远程教学、新闻发布、网络电视,多站点文件传输、多媒体远程教育、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等新类型的多媒体业务将成为新一轮运营竞争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 采用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型将重浪费网络资源, 相同的数据可能在网上传播很多次, 在一些带宽较低的链路上, 极可能引起严重的通信瓶径,就必然带来了网络拥挤问题。为了缓解网络瓶颈, 人们提出各种方案, 主要包括采用:链路聚合技术, 以增加互连带宽采用服务器的集群技术,以改变网络流量结构、减轻主干网的瓶颈应用Qos机制, 把带宽分配给一部分应用采用IP组播技术,有效解决网络的拥塞等,IP组播技术以其独特的优越性使它成为当前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佼佼者。 1 IP组播技术 1.1组播简介 谈IP组播技术之前我们先说说IPv4定义包的的几中传输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