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离合词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离合词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离合词

离合词(Separable Disyllabic Verbs)

1.语法

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

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构造,以词为基本单位。

词法研究的是词的内部构造,以语素为基本单位。(注意:不是“字”)。词的内部构造,即语素是怎样组合成为词的。

2.词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没有构造问题。

合成词:由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有内部构造问题。。

由词根加词根构成的合成词有下列几种类型:

1)并列式:

道路、开关、手足(n.) 、调查(v.)、奇怪(adj.)、根本(adv.)、自从(prep.)、而且(conj.)

2)偏正式:

飞机(n.)、热爱(v.)、鲜红(adj.)、至少(adv.)、不但(conj.)

3)陈述式(主谓式):

冬至(n.)、心疼(v.)、年轻(adj.)

4)支配式(动宾式):

名词:主席、司机

动词:

形容词:讨厌、满意、卫生、无聊、悦耳、刺眼、动人

副词:到底、照旧

5)补充式(动补式):

动词:证实、揭穿、改善、纠正

6)重叠式:

爸爸、哥哥、姐姐、星星、娃娃

3.离合词:VO(v.d.)(Detachable Verb、Discrete Verb)

1/4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

趣可理解为趣味兴姑且理解为可提起你兴致的事物 兴趣即为可以提起你兴致对你有吸引力你喜欢、向往的事物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的交际原则 在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课堂上,汉语语法是无法回避的教学内容,对遣词造句规则的讲解自然也是教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既反映教师的经验,也显示教师的功底。 许彩华(2007)曾使用自陈评定量表和自传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发现老教师讲解语言点的能力更强,对课堂的控制感更好,对教学的情绪体验也更积极。同时也发现对外汉语教师从业之初的难点主要是:用学生能懂的方式讲解语言点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两个难点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是一致的,具有跨时间性。 对汉语语言点的讲解,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从来也不主张大量使用语言学术语进行语法分析式的讲解,因此让学生明白一个语言规则,最可行的方法就是举例子,伴以简单而又到位的归纳。 然而怎么举例,举什么例子,举多少例子,以怎样的语言或样式来归纳,都需教师对语言形式有高度敏感。这种敏感来自深厚的语言学功底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并且对语言结构的使用环境和场合有恰当把握,更要考虑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及其对语法学习持有的务实态度。 本文拟就代表汉语语法特点的几个语法点举若干教学实例,来说明在给学生语法示例时,看似信手拈来的例子,其实经过精选挑选甚至创造,必须是将语法结构与语义、语用、语境甚至学习者实际结合起来考虑的典型例子。这些例子不但担负着说明语言规则的作用,而且鲜活益智,易于理解,从而令学习者过目不忘,并可能成为他今后学习的原点。 一 凡教留学生汉语的,谁都知道解释“了”破费周折,凡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也都觉得“了”的用法不好把握。尽管语法书和各家对“了”的语法意义及其用法说明或简或繁,都言之成理,但学生遇到的问题却是很难将这些规则一一对应到语境中去。句尾助词“了”表示“状态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是国内学者都认可的说法,李讷、Chang,VincentWu-chang、屈承熹等海外学者则将句尾助词“了”称作已然体或叙述体标记。然而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关心的是该怎么用“了”来还原“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这些抽象的意义,什么时候在叙述一个事件时必须用上“了”。 经验告诉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一旦将“了”的用法跟“变化”、“叙述体”、“肯定语气”等概念纠缠在一起,是相当被动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设法跳出学生的追问,举出典型用例来说明,还要充分信任学生的体悟力。这里介绍笔者惯用的一个讲解句尾助词“了”的案例,并借此尝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一下“了”的功能。

离合词的教学

离合词 常见的离合词: 1.洗澡、刷牙、洗脸、睡觉、起床、见面、聊天、帮忙、上课、开会 2.道歉、生气、认错、操心、吵架、撑腰、争气、吹牛 3.生病、看病、发烧、住院、受伤、养伤 4.跳舞、唱歌、游泳、骑马、跑步、散步、打球、打拳、跳绳 5.照相、录音、保密、打工、当兵 6.招手、鼓掌、理发、点头、抬头、喘气 7.请假、考试、放假、毕业、出国、结婚、离婚、做寿、成家、打仗、办事 8.下雨、下雪、让座、谈话、带头、超车、带路、过瘾、出力、争光、 常用介词搭配:(离合词后面有宾语) 1.注:加黑:常用。 下划线:有重复。 2.(比较)生气:生他的气 对他生气

使用特点: 例1:帮忙 例2:游泳

练习:改错 (留学生常见错误) (1)误带宾语:如: *作为班长,他经常帮忙我们。 *她唱得很好,大家都鼓掌他。 *昨天我们谈话了很多事情。 (2)动态助词“着、了、过”位置放错。如: *我们都鼓掌着欢迎他们。/我看见他时,他正跑步着。 *我们下课了就去操场踢球。/我们见面了以后,谈了很多事情。 *我们见面过。/我从来没有撒谎过。 (3)重叠形式有误。如: *爷爷饭后经常散步散步. *他对点头了点头了。 (4)结果补语位置有误。如: *上课完,我们去看电影吧。 *理发完我去洗澡。 (5)时量补语位置有误。如: *我们洗澡了一个小时。 *她生病了三个星期。 (6)带情态补语时有误。如: *她唱歌得非常好。 *她跳舞得非常出色。 (7)趋向补语“起来”位置有误。如: *他突然鼓掌起来。 *我同屋一感冒,就发烧起来。 (8)动量补语位置有误。如: *他结婚过两次。 *我抽烟过几回。

(完整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 一、基本教学情况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教学对象:中低级水平留学生 学生人数:3名 授课学时:45分钟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引导、图示使学生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个生词,并学会其读音、写法; 2、通过讲解新词语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并能在交际中使用; 3、适当对这些关于“在饭馆儿”的词语作出解释,从而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要求 1、要求能正确的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 2、要求能够正确书写每个生词 3、要求能运用本课生词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运用的场合。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语境具体,有助于理解。教师可采用动作表演、自由对话、分组对话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更好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常出去外边的饭馆吃饭?” “有。” “那你们都是怎么点菜的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关于“在饭馆儿”的的词汇,认识一下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生词导读: 给学生发印有18的生词一张纸,生词上方标注有拼音,给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熟悉。接下来用ppt展示生词,分成三组,分别让每个学生读6个,如果学生发音错误,教师进行纠正。 (三)讲解生词: 1、“正好”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上展示一张同学们坐在一起吃饭的图片,教师给出一个情景,“大家正在吃

饭,Adam正好来了” (3)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正好”的意思,引导后讲解时“这时候,刚刚好”的意思 (4)练习:模仿上面的情景,让学生分别造一个有“正好”的句子。 2、“门口”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走到教室门口,向学生提问:“老师站在哪里?” (3)向学生讲解“门口”的意思是站在门外面的意思。 3、“清蒸”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插入一个关于“清蒸”的短视频,向学生讲解清蒸是做菜的一种方法(3)向学生拓展其它的做菜方法,如炒,煮等。 4“味道”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 上展示四张关于“酸甜苦辣”的图片 (3)提问学生图片中的四种事物尝(吃)起来怎么样? (4)向学生讲解味道是舌头对于食物的感知,只有吃东西的时候才有感觉。 (5)练习:让学生就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造一个关于“味道”的句子。 5、“嫩”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中展示两组图片,分别是“婴儿和老人”“嫩芽和大树”,采用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嫩字的理解。 (3)讲解嫩的意思是“初生而柔弱”或者“幼稚” (4)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嫩的东西,教师加以引导和纠正。 6、“香”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教师准备两个东西:香水和樟脑丸 (3)教师将香水拿到鼻子前面做深呼吸的动作,表示很香水;当把樟脑丸拿到鼻子前,捂住鼻子,表示难闻。用动作演绎加深学生对“香”的理解,并告诉学生香的反义词是“丑”。 7、“菜单”“叫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首先先展示菜单的图片,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菜单 (3)教师准备好一份菜单,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当服务员,一个当手里拿着菜单的客人。让学生演绎一个情景:你在餐馆拿着菜单该怎么做 (4)当客人将菜单上想吃的菜告诉服务员时,跟学生说这就叫做“叫菜”。 8、“新鲜”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一组图片进行对比:一个鲜红的苹果和一个放久了的苹果 (3)向学生讲解新鲜的意思是:新鲜形容物品生产日期很近,没有遭受过多的污染。 (4)练习: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新鲜的东西,举出几个。 9、“清淡”的讲解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在ppt展示两组关于食物的图片:大鱼大肉和蔬菜水果,很浓的汤和很清的汤。 (3)向学生讲解清淡的两张意思:颜色、气味等不浓;食物含油脂少的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

语法40项 1.助词“着” 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持续。 ?让每位同学拿起一样东西,然后开始教学。 ?归纳并板书“V+着”,指出其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让学生描述教室里的东西,如“教室的门关着”“老师戴着眼镜”,等等。 ?以对话的方式练习存现句: 地图在哪里挂着? 地图在墙上挂着。 老师在哪里站着? 老师在教室前面站着。 让学生归纳格式:“A+在+地方+V+着”。 操练,用“着”描述学生的外貌和穿着,让别的同学猜测描述的人是谁。 2.句末“了” 句末“了”主要有三种用法: 1.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 2.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 3.肯定某个事实。 ?先讲解1,“太……了”中的“了”表示感叹语气,用于评价。芒果太贵了。

玛丽太漂亮了。 天气太好了。 ?再讲2,关着门,让学生描述。门再打开,引导学生说“门开了” ?板书“句末V/Adj+了”表示发生了变化,再给出几张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 ?最后讲3,展示例句 我们是朋友10年了,我们早就是朋友了。 3.量词 ?汉语的数词和普通名词之间有量词。 ?“个”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是比较通用的个体量词。 一个面包 一个学生 一个杯子 ?根据具体情况做一定的解释:扁扁平平的是“张”,长长细细的是“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练习,教师帮助纠 正和积累,每次积累的数量不宜过多,5个一组,1-2组比较合 适。 ?可以通过量词填空和量词搭配比赛的方式进行课堂练习,活跃气氛。 4.介词结构中的方位词 ?给出偏误

衣服放在床书本在桌子 ?汉语表示方位,必须在名词后面加上方位词(上、下、左、右、里、外、前、后……) ?讲清楚“处所”和“普通名词”的区别: 在学校上课在商店买东西字典放在教室 在床上躺着书放在桌子上衣服挂在衣柜里 ?帮学生建立“在……上”“在……之中”的框架,然后给出房间布置图或地图进行练习。 5.离合词的个别教学 把离合词放在格式中进行教学。 玛丽和谁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一面。 ?“玛丽见面同学”是错误的。 ?帮助学生总结“见面”的用法。 6.离合词的总结性教学 ?当学生学习了若干个离合词之后,就可以进行总结性教学。?请同学回忆学习过的“离合词”,如:见面洗澡游泳跑步结婚帮忙 ?讲解离合词的特点:V和O之间可以加入“着、了、过”,还可以加入表数量和性质的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 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是指一种集词法与句法于一体的,其内部语素可离可合的,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进行扩展的特殊语言现象。离合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汉语学习者在进行离合词的学习时往往困难重重,然而汉语教学界目前尚未提出科学、系统的离合词教学法。针对这一点,笔者从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离合词的教学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善方法。 标签:离合词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离合词是指一种集词法与句法于一体的,其内部语素可离可合的,中间可插入某些成分进行扩展的特殊语言现象。离合词在现代汉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据赵金铭先生统计,《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2500多条[1],而且还在增加。有相当数量的离合词是高频词,而且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就必须进行教学的,再加之其自身的特殊性,使离合词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从教材编写、教学原则、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对离合词的教学进行了系统研究,以使汉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離合词。 一、教材编写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教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在“离合词”教学方面做得较好的却寥寥无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汉语教材的编写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离合词在生词表中应有所标注 据调查,目前大多数汉语教材对离合词不标注词性,只以拼音分写的形式加以提示,这种做法常常使留学生在使用离合词时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应当在生词表中对离合词有所标注,可采用《现代汉语词典》里标注离合词的方法,将离合词标注为“/”,或者在离合词后面直接加“离合词”字样,如“懂/事”“狠心(离合词)”等。另外,高书贵、任雪梅认为应同时兼顾离合词的“相对固定”和“可分离”两种特性,除整体标注外,对组成成分中的自由语素应单独标注。“将单纯动词‘游’‘唱’等做主要词条处理,而动宾结构离合词附着其后,也便有了在生词表中存在的理由。”[2]相信这一方法也会行之有效。 (二)离合词扩展式及其搭配要着重安排 截至目前,笔者所看到的教材中,大部分在离合词的扩展形式方面做得较少,即便是有所体现,也比较凌乱,没有规律性可言,只有陈灼老师主编的《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一书在“词语搭配与扩展”一项内容中,收入了离合词搭配与扩展的变式。因此我们在教材中应当着重安排离合词的扩展式及其搭配,确保离合词及其扩展式在教材中能够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如第14课出现的生词“握手”,在第15和第25课课文中便应再次出现了其重叠形式“握握手”。这样就能巧妙地

方位-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内容:指路,方向方位(前边,后边,左边,右边,往前走,往左转,往右转等) 教学对象:初级,欧美,年龄8至16岁。 教学时间:1课时(40-45分钟) 教学目标:对象初步掌握各方向方位的说法,所有学生能听懂指令,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基本正确说出指令。对汉字暂不做要求(或日后再学习)。 教学要求基础:已掌握一定的建筑物名称,例如学校,医院,超市,银行等。 教学材料:课堂必要教具(桌椅,黑板,粉笔等),一个球(或类似物体),一条手绢。 教学步骤: 1. 学生椅子排列成圈状。学生围坐。教师站在中间。教师一边做示范一边说:“球(或任何学生已经学过的物体名称)在我的前边。球在我的后边。球在我的左边。球在我的右边。” 慢速重复若干次以后,学生自然能理解“前边,后边,左边,右边”的意思。 2. 请一位学生(例如Tom)站到中间,教师说指令:“球在Tom前边”,Tom需要将球置于自己前边。如果他做得对,其他学生需要予以肯定,做错了也需要指出。以此类推。请几位学生轮流上来做。 3. 请两位学生上来比赛。此时不再采用球。只需要用手指示方位即刻。两位学生闭起眼睛(以防互相抄袭)。教师说一个包含方位词的句子,例如:“学校在前边!”,学生手指前边。看谁先做出来,就算获胜。以此类推。做了几次之后,可以请下面在座的同学来喊口令,视学生原有水平而定,如果原来水平较高,可以喊整个句子,如果原来水平很低,只要喊出方位词“前边”等就可以了。 4. 教师一边做示范一边说:“往前走”,自己往前走一步。“往左转”,自己往左转身。慢速重复几次,学生就会明白。可能有学生对于“前边”和“往前走”的区别不太明白,教师可以适当解释,“前边”是静态的,“往前走”是动态的。(先用动作解释,学生仍不明白,则可以辅以适当的学生母语)。 5. 教师用学生的母语(英语)声情并茂地讲一个故事(此步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教学设计目标而定,年龄较小的孩子适用,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视情况而省略;有些学校的教学要求是尽量不说英语,则省略,有些学校允许说英语,则可以讲):有一天Tom去看望住在森林里的朋友Jerry。但是他走进漆黑的森林后迷路了。他正在害怕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小仙女,对他说:“往前走”,于是Tom往前走,小仙女说“往左转”,于是Tom往左转,然后??哈哈,他找到了Jerry的家! 〔教师一边说故事,一边在事先站在台上的学生身边做动作,例如说到“漆黑的森林”时,教师突然拿出一条手绢系住该学生的眼睛;说到“小仙女说”的时候,教师声音放轻,显得神秘,故作附在该学生耳边说话的样子,但要保证全班都能听到;说到“Tom就往前走”时,如果该学生本身没有自然做出反应,教师就在背后轻推其一下,示意其往前走一步。以此类推。学生很快就能明白教师的意图,并且都会积极踊跃尝试。〕 6. 教师自己先充当小仙女若干次,引导台上的学生走到指定的“朋友”家(就是某个坐在台下的学生)。如果时间允许,并且学生对该指令已经比较熟悉时,教师可以选择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充当小仙女,事先告诉其要走到哪个“朋友”家。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设计

【课文】 我的腿被自行车撞伤了 罗兰:你的腿怎么了? 玛丽:星期天我骑车上街的时候,被一个小伙子撞倒了,从车上摔下来把腿摔伤了。 罗兰:要紧吗? 玛丽: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罗兰:还疼吗? 玛丽:还有点儿疼。 罗兰:伤着骨头了没有? 玛丽:我被撞倒后,小伙子马上叫了辆出租车,把我送到了医院。大夫给我检查了一下,还好,没伤着骨头。 罗兰:那个小伙子是哪儿的? 玛丽:是外语大学的大学生。昨天他还来看过我。他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我说,没什么,你又不是故意的。 罗兰:街上人多车也多,骑车上街的时候,一定要特别小心。 玛丽:可不是! 【课程名称】《我的腿被自行车撞伤了》 【教学对象】初中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 【授课时数】2课时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第1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解生词及其运用的语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词,并能够在生活中熟练使用; 2.通过对语法知识点得讲解和操练,使学生掌握语法点的结构格式和语义功能,并能运用其进行表达; 3.通过课文讲解,使学生能准确朗读,理解大意并可以复述文章主要内容。【重难点】 1.“腿”、“撞”、“要紧”等生词的讲练; 2.“被”字句等语法结构的讲练 【教学方法】 1、生词:扩展法及情境法 2、语法: (1)设置情境;通过替换练习,从而使学生掌握结构格式及语义功能; 3、课文: (1)在词语、句法练习时,可以让学生重复课文中得句子,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能自动化地说出来; (2)把课文中重要词语、句法用空格替代,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不看课本而能把这些空格补上去; (3)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4、练习:叙述课文、运用所学自由对话等。 【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词语是区别词的是()。 [A] 平常[B] 日常[C] 丰富[D] 富有 2、下列各组动词中都是不及物动词的是()。 [A] “出发”和“进行”[B] “咳嗽”和“毕业” [C] “成功”和“觉得”[D] “学习”和“休息” 3、成语“赏心悦目”的结构类型是()。 [A] 主谓并列[B] 述宾并列[C] 定中并列[D] 状中并列 4、下列各词中,不是集体量词的是()。 [A] 对[B] 群[C] 件[D] 打 5、“他连一口饭都没吃。”这一句式是()。 [A] 比较句[B] “把”字句[C] “连”字句[D] 被动句 6、教学语法又叫(),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 [A] 教材语法[B] 专家语法[C] 课堂语法[D] 学校语法 7、下列属于介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的句子是()。 [A] 进来参观的客人[B] 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 [C] 让他过去的时候[D] 不好的征兆 8、在受事主语句中,当主语是无生命体或者虽然是有生命体但不至于被误认为是后面动作的施事的时候,就可使用()。 [A] 意念被动句[B] “把”字句[C] “由”字句[D] “被”字句 9、“绝”和“绝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上。 [A] 句类[B] 肯定和否定[C] 音节[D] 位置 10、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非持续性动词的是()。 [A] 死[B] 听[C] 看见[D] 倒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姓名:李曼 学号:2013140016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年级:13级 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 教师:刘吉艳 作业题目: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1、直观法 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公式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出去、进去、出来、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 2、情境导入法 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昨天来了没有? 学生:他昨天没来。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你昨天去哪儿了? 这种闲聊其实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3、语境教学法 语法规则都是从一个个典型的语境中抽象出来的。与其空讲规则,对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讲解,不如再重新回到语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己发现、总结语法规律,从而掌握语法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或创造语境。 以副词为例,副词意义抽象,它们的意义体现在与句中以及前后句其他成分的关系中,体现在句子的内容与说话人的态度的关系中。例如“简直”一词,它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状态达到很高的程度,含有夸张语气。但是,不说明说话人、行为者的主观态度,就不能充分揭示为什么它具有强调作用和夸张语气。例如:“妈妈平时总唠叨我找对象的事,这次听说有人要给我介绍……简直不知道怎样打扮我好了。”该句说明了“妈妈”天天急着让我找对象,“简直”的强调,夸张语气也就突显出来了。 4、对比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教学文稿

1、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那为什么这种联系既经确定之后就不能随便改变?如何理解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取决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谓“能指”,是指显示的事物,所谓“所指”,是指被代表的事物。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这个“禁止通行”和“可以通行”就是“所指”,红绿灯就是“能指”。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音表到与意义内容的结合并不依赖于因果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每种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因而必须承认每次结合都是偶然的,都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同一种事物,每种语言都以不同的声音或文字来表示,这也是各种语言之所以不同的重要原因。如果音义结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必然的,人类语言就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符号进入符号系统之后,它就要受到该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必须按照某一语言的结构体系组成话语,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2、你是如何看待现代汉语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文化时期,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从春秋延至秦汉,四方异族有的被中原统治者征服融合,有的流散他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与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复杂过程。属于长江文化的“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包括长江流域一带和中南半岛的一大片区域,在秦统一中国是,这些民族大部分成员,与中原人民共同组成了汉民族。中国北部边界地区为阿尔泰语系的人所管辖,因此阿尔泰与在汉语的一发力留下很多痕迹。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是其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融入汉民族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四声理论的建立2、书面语口语话倾向产生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3、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答: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北方言区7闽南方言区8粤方言区9晋方言区10平话方言区 3、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 4、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有哪些? 答:语素,词,短语,句子 5、怎么确定汉语的语法单位? 答:语法单位不能按音节来切分,应当按照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切分。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复习过程

基本语法项目(40项) ●主语—谓语—宾语 我学习汉语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 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区别:A还是B ?// A或者B 4.定语:1.的+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5.状语: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 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 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形容词/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 谓语+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1)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试卷一 一、填充题(10%,每空1分,共10题) 01、语法这一术语包括三种含义,即()、语法科学、语法教材。 02、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一种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 03、可以代替各类实词、具有替代功能的词是()。 04、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方式一般为(),例如“讨论讨论”。 05、代词和其他实词的区别反映在()功能上。 06、表示第一人称复数时,(“”)方便表示“包括听话的人”和“不包括听话的人”。 07、“下棋可以训练人的思维”和“思维训练可以用下棋的方式”两句中的主语分别由()短语担任。 08、“我们觉得这个人不错”和“我们希望考完了再去旅游”两句中的宾语分别有()短语担任。 09、“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这个病句的错误是()。 10、“当时钟敲响十二下时,开始了另外的一天”这个病句的错误是()。 本文档由知识社https://www.360docs.net/doc/811599545.html,分享 二、单项选择题(16%,每题1分,共16题) 11、划分词类的标准应该是()。 A、意义 B、形态标志 C、语法功能 D、音节结构 12、谓词性词语是指()。 A、能充当谓语的词语 B、不能充当主语、宾语的词语 C、名词性词语 D、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 13、助动词的语法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中区别于一般动词的是()。 A、可以单独做谓语 B、可以用“X不X”格式表示询问 C、不能带助词“着、了、过” D、可以单独回答问题 “红通通”、“通红通红”都是形容词,下列语法特点不全都适合它们的是()。 14、“红”、 A、都可以做谓语 B、都可以受“很”修饰 C、都可以修饰名词 D、都不可以带宾语 15、下列一组词中全部是介词的是()。 A、其实、把、关于 B、被、似的、对 C、被、对于、于 D、所以、把、被 16、“仿佛一只雄鹰浮在天空一般”中的“仿佛”和“一般”分别是() A、动词和助词 B、副词和助词 C、动词和形容词 D、副词和数量词 17、“有饭吃”和“有人吃”这两个短语分别是( )。 A、兼语短语;兼语短语 B、兼语短语;连动短语 C、连动短语;兼语短语 D、连动短语;连动短语 18、把短语分成主谓、述宾、偏正等类别,主要根据是()。 A、短语的语法功能 B、短语内部的结构层次 C、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 D、短语内部成分结合的松紧程度 19、“他去请”、“去请他”、“请他来”分别是()。

浅析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交流的手段。各种语言都有其独特性:语音、语法、文字等不同。我們理解一个句子,不仅要懂得每一个词的构成及其所表示的意义,还要了解词与词之间发生的关系,了解它们是如何组合成一个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此外,句子与句子如何组成语段,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语法讲的就是语言的构词、造句以及连句成段的规则。它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组成词组、词或词组组成句子、句子与句子组成语段的规则等。 标签:交流;语法规则;理论性;实用基础;语义 一、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 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是有区别的。语言学语法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规则的体系来进行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以明晰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则,偏重于理论性;而教学语法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来进行传授的,目的是应用,使学习者能够正确运用语法规则进行表达,偏重于实用性。明确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语言教学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教师既要注意不断吸收语言学语法研究的成果,因为这是语法教学的基础,又要在教学中考虑到语法的实用性,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汉语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共有四级,即语素、词、词组、句子。如果从语法教学培养学生组词造句、连句成段能力的基本目标出发,语法分析单位还应包括语段。 (一)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是意义上不能再分析的最小语法单位。尽管语素具有它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和它起语法作用的意义,但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必刻意停留在这个环节上。 (二)词 比语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是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所谓“最小的”,就是说词的意义是整体融合的,不能任意扩展,当中不能插入别的成分。如:“马路”不是“马的路”,“打算”不是“打和算”等。 (三)词组 词组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如:“学习语法”“看得清楚”“世界地图”“非常高兴”“对人很热情”“给他打电话”等都是词组。 (四)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与词组

浅谈对外汉语中的语法教学问题

浅谈对外汉语中的语法教学问题(——副标题……) 姓 名 院系 专业对外汉语 班级 学号 指导 教师 答辩 日期 成绩

论文题目:对外汉语教育中的语法教学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 作为对外汉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法教学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对外汉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几种语法偏误,并且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加以论证;论文最后从几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育教学策略语法偏误 Title:Research on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 Summary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method. The topic is supported by the discussion of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grammar system teaching method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end, author summarized all kinds of methods used in Chinese grammar teaching and pictured the Chinese grammar system.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as a foreign language; grammar; system; strategies; methods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章首先简要回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确立,然后系统地总结各家之说,附以笔者个人的观点和总结。 标签: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引言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问题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且存在着是否需要体系、有无体系和是否形成了体系之争。争论也促进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主要对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这一体系的建立进行回顾。 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产生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是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它不仅是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也是编写教材、进行汉语水平考试标准和等级大纲的重要依据。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随着1958年《汉语教科书》的出版而定型,它奠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基本模式,被称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奠基之作。 此书完成于结构主义语法风靡中国之时,它吸收了结构主义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语言研究同步进行,创造了“理论——实践”双向研究的成功范例,所确立的语法系统和对语法项目的选择、切分、解释、编排等注意到了外国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和学习汉语的难点。基本上体现了合理性和实用性,然而这一新的体系也必然存在弊端。 随着新的语言理论和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出,特别是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套语法体系的局限性也不断暴露出来。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这一语法体系提出质疑,并提出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的语法体系。 二、主要研究概况 对外汉语语法体系需要修改,相关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如何修改,是修改还是重建,各家的看法并不一致,以下是近20年来不同学者对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修改意见。 (一)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 崔永华(1990)认为,《汉语教科书》中的语法体系理论基础太陈旧,体系

离合词

第一章汉语部分词类及其教学 三.离合词及其教学 (一)什么是离合词 离合词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或语素)和其所支配的名词性成分(或语素)组成的语言形式。如“散步”、“睡觉”、“游泳”、“起床”、“鼓掌”、“唱歌”、“跳舞”等。从词汇意义的角度看,它们很像一个词,但从语法的角度看,中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语法学界有的认为这种语言形式是词;有的认为是短语;还有的说是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成分。由于“离合词”的说法已为大家所熟知,我们仍称之为“离合词”。 (二)常用离合词 为了便于大家熟悉离合词,我们把常用离合词列举如下: 帮忙、过瘾、成家、出力、喘气、道歉、见面、做寿、招手、唱歌、照相、谈话、让座、争光、受伤、带路、抬头、打工、带头、开会、操心、点头、请假、跑步、做操、打拳、洗澡、散步、聊天、跳舞、离婚、生病、撑腰、睡觉、争气、打球、看病、骑马、认错、刷牙、跳绳、洗脸、起床、录音、游泳、住院、超车、打仗、当兵、坏事、理发、吹牛、考试、鼓掌、毕业、发烧、生气、吵架、放假、养伤、办事、出国、下雨、下雪、上课、保密。 (三)留学生离合词偏误 留学生在学习离合词时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是很多的,而且所出现的偏误也有一定的共性。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留学生在离合词方面所出现的偏误: (1)误带宾语:如: *作为班长,他经常帮忙我们。 *她唱得很好,大家都鼓掌他。 *昨天我们谈话了很多事情。 (2)动态助词“着、了、过”位置放错。如: *我们都鼓掌着欢迎他们。/我看见他时,他正跑步着。 *我们下课了就去操场踢球。/我们见面了以后,谈了很多事情。 *我们见面过。/我从来没有撒谎过。 (3)重叠形式有误。如: *爷爷饭后经常散步散步. *他对点头了点头了。 (4)结果补语位置有误。如: *上课完,我们去看电影吧。 *理发完我去洗澡。 (5)时量补语位置有误。如: *我们洗澡了一个小时。 *她生病了三个星期。 (6)带情态补语时有误。如: *她唱歌得非常好。 *她跳舞得非常出色。 (7)趋向补语“起来”位置有误。如: *他突然鼓掌起来。 *我同屋一感冒,就发烧起来。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方法

对外汉语教案设计方法 备考汉硕可以交流扣~壹贰玖八叁陆七零四五 1. 教学目标与要求: l “目标”是笼统的,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l “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 * 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掌握、了解、理解、区别、分辨、拼读、使用、运用、表达----- 2 . 教学重点: 抓语言项目: l 语音:声调、轻声、儿化、语流变调; l 词汇:近义词、同音词、多义词、联绵词、成语、惯用语 l 语法:量词、语气词、助词、“把”字句、各类补语、特殊句式、语序 l 功能——意念(介绍、请求、同意、反对、感谢、道歉、看法、意愿---) 3 . 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 l 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 l 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l 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l 其他: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4 .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 步骤: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 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方式(以100分钟为例) (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 * 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 内容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 方法:提问、回忆、讲述、对比、游戏……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句子

一、句子概说 一个句子的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分、一定的结构方式、特定的句调、一定的意义。 二、句子的结构成分(句法成分) (一)主语和谓语 语法学家对主语和谓语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主语是对谓语动词而言。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主语指话题。 中国又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老王,我昨天还见到他。 1、作主语的成分 主语可分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 名词、代词经常作主语。 数词、数量词也能作主语。 动词、形容词也能作主语。 名词性、谓词性短语也能作主语。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我们爱语法。 七等于五加二。 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教室里乱哄哄的。 他去比较合适。 吃得太饱不好。 锻炼身体很重要。 他们几个都累坏了。 放光的不都是金子。 我的男朋友很傻。 去北京查资料很必要。 注意: 昨天艺术家们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艺术家们有一场精彩的演出。昨天上海大剧院里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昨天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昨天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上海大剧院里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一般名词﹥处所名词﹥时间名词 2、作谓语的成分

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 名词也可作主语。 名词性、谓词性短语可作谓语。 我们开始吧。 身体好。 他呀,傻子。 主席作工作报告。 大家举手表决。 我看完了。 同学们选他当代表。 他的学问比我好。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 3、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1)施事主语 (2)受事主语 (3)中性主语 我说。狼吃羊。 报纸看完了。 叙述性谓语

描写性谓语 判断说明性谓语 狼吃羊 这件衣服好 知识就是力量 (二)动语(述语)和宾语 动语和宾语是共现共存的两个成分。 1、作动语的成分 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 我想回家。 学好外语。 讨论并通过了他的结婚问题。 有没有烟。 我不赞成派他去。 2、宾语的构成材料 宾语和主语相似,也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两种。景琦紧紧抱住她。 我买洗面奶。 买了五本。 这间客厅有六十多平方米。 学习语法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