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对城市规划和布局的影响——以元明清北京

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对城市规划和布局的影响——以元明清北京
中国道家哲学思想对城市规划和布局的影响——以元明清北京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遗址公园景观创新理念

1与遗址公园相关的概念 遗址是遗址公园的主题,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均是围绕着遗址展开的,因此,首先要明确遗址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遗址的定义为“毁坏的年代较久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我国现存有大量的遗址,如北京皇城根遗址、陕西秦始皇陵遗址等,国外著名的有意大利罗马竞技场、庞贝古城遗址等。 遗迹、古迹、文物、文化遗产这四组概念与遗址即包含相同的内容又有各自不同的领域,极易混淆。因此将这几组概念进行对比,以便进一步明确遗址的含义。 (1)古迹:《高级汉语大辞典》对古迹的定义为“古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强调古迹以历史文物建筑为主体。它既可以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各类楼阁庙宇等单体建筑,也可以是一座完整的古典园林。 (2)文物:《高级汉语大辞典》对文物的定义为“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古迹属于文物。 (3)遗迹:《现代汉语词典》对遗迹的定义为“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从定义上看遗迹的范围包括了遗址、古迹、文物。 (4)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规定,它包括纪念物(Monunents)、建筑物的群组(Groups of Buildings)和历史地段(Historic sites)三个部分。“纪念物”:从历史的、艺术的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的建筑作品、纪念性的雕刻和绘画作品,具有考古价值的构造物、碑刻、洞窟和各种遗迹;“建筑物”:分散的或者互相联系的建筑群。这些建筑物,由于它们的建筑艺术、它们的一致性(Homogeneity)或它们在风景环境中的位置而具有突出的、普遍的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历史地段”:从历史、美学、古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工工程或人力与自然合成的工程以及如考古现场等区域”。[2] 那么从以上概念看,这几组名词的关系可用以下图解表示: 遗址→古迹→文物→遗迹→文化遗产 从以上论述中可明确遗址的所属范畴,那么对遗址的保护也就属于文物古迹保护甚至文化遗产的保护领域,这也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点,例如圆明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演绎自身的传奇,同时对我们后世社会发展也有很大作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在历史的洪流中,统治者一般会采取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儒内法”,而道家思想一直被放在若即若离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道家的作用也被大家忽略了。作为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一的道家文化虽然有其时代的固有弊端,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在道家学派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道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是物质世界的本原。道可以用于区分自然界万物的良否和判断人类社会生活的善恶,认识了道就可以认识世界万物。道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经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思想家,比如说老子、关尹、列御寇、庄周。学习道家的思想有利于我们了解道家思想的利与弊,从而我们可以吸取其中的精华,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政治理想方面,道家的思想家们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社会,把“道”或“至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高境界,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一的状态作为社会理想。他们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历史,带有浓重的复古倾向,否定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性特征,轻视人类社会的伦理原则和价值标准,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相违背,但是他们的观点体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揭示了人与人质之间利害冲突不可避免的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敢于批判敢于否定,勇敢批判现实,改变现实。 在政治主张方面,道家提倡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不尚贤使民不争;第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第三,绝圣齐贤,绝仁弃义;第四,慎征罚。道家认为如果不尚贤就可以制止社会纷争,他们虽然想制止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但是他们错误的理解了尚贤与争之间的关系,尚贤并不是社会纷争的根源,不尚贤不能从根本上制止社会纷争。道家认识到了物价过高会引发百姓的负面情绪,使民“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民众对于稳定统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没认识到货物的贵重与否取决于货物的内在价值,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而且难得之货也不是产生盗贼的根源。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去寻找问题的根源,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道家主张统治者对待战争应该慎重,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能发动战争,战争必然导致经济的萧条,而且道家也反对横征暴敛,体恤民众。虽然他们的政治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专制主义政治服务的,但是相比于一般的统治术高明得多。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可以借鉴,政府应该维护人民合法利益,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家应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采取高明的管理策略。而且道家思想在历史上曾经被应用于实践,在休养生息上效果十分显著。从汉高祖至文景时期,由于秦朝的苛政和连年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百姓困苦,政局动荡,统治不稳,统治者无法取得完全的剥削利益,于是被迫采纳黄老学说(“黄”,指传说中的黄帝;“老”,指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黄老学说即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引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的清静无为思想,实行“与民休息”及“轻徭薄赋”、“约法省刑”等政策,对农民做出一些让步,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刚刚建立的西汉封建政权,由于这些措施,很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布局差异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 在规划和布局上的差异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与自然结合以及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集中体现在都城建设上。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长安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元大都的规划吸取了春秋战国时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成就了北京城中国封建时代规划和建设的辉煌。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是以秦咸阳 改造重建而来的。故秦咸 阳幸存的建设基础自然对 汉长安空间产生影响。汉 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 方向,有渭河流经,为配 合地形及现状,长安城形 制是不规则的斗形,东垣 平直,其余三面墙随地形 河渠曲折,充分体现了设 计师巧用地形、不拘成规、 面对现实、因地制宜的观 念及强烈的现实主义精 神。西汉长安城的总体空 间结构布局显示,因其利 用秦代遗留的建设基础, 形成“前朝后市”的格 局。以市为主,结合手工 作坊和居住闾里等聚集在城北,成为集中的经济区;城南则以宫室以主,联系相关的官署、府库及贵族达官的“甲第”形成政治区。这实质上是继承战国综合城廓分工规划概念传统的产物所形成的有组织的外廓空间结构。 长安城空间结构形态各异:宫室、市集、居住、手工作坊、礼制建筑等,这些分区在城市总体布局框架下形成。建章宫有架空复道与末央宫相通,打破了“择中立宫”的传统布局。城内五宫采用沿长安城中轴线—安门大街呈东西对列的形制来布置,与秦咸阳渭南诸宫沿中轴东西布列的方式相似。长安城实行“一城多市制”,聚集九市于城北,横门附近是长安城工商业重心,规模庞大,可渡渭河组织区域经济。长安城是按阶级,按职业组织聚居的。一般的居住地段称闾里,居住闾里的布局遵循“仕者近宫,工商近市”的传统来安排的,反映封建社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城市设计特点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城市设计特点 北京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作为古都,虽然它的历史不如西安、洛阳来得悠久,但是它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精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理论最完整的体现。 一、元·大都 ⒈历史背景 元朝是我国古代第一个 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一执 政的国家。元世祖忽必烈的开 疆拓土,奠定了我国版图的大 致轮廓。国家的强盛稳定同时 也促进了农业纺织业商业等 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⒉设计特点 ①选址 自然条件:北边临水便 于漕运 人文条件:元朝为蒙古族 统治,发家在北方;历史上经 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东移(河运 海运);北京在当时版图地理 位置上居中,便于交通和地理 控制。 ②布局(如图) 元大都是少见的与旧朝古都并存的都城。大都的新建都城在旧朝金都城以北。 建筑布局:遵守周王城制,充分体现儒家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的思想。如方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外廓,内以卫君外以守民;内城居中靠南,是因为引入水系北部为泽地,不便建房;轴线对称,宫殿为主体,并且胡同的定制限定了房屋建筑空间。 交通布局:引入水系便于漕运;遵从《考工记》的城制,旁三门,棋盘路网;南北线长,东西线短;道路大,宽,规划整齐。 商业:国家稳定,经济繁荣,交通规划出现了三个市:北面积水潭斜街市及与以往不同的“朝前市”——靠城市西南、东南门 二、明清·北京 ⒈历史背景 明朝的建立恢复了汉人的地位,人没有官方等级划分,居住、交易没有严格限制。清朝同样也是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朝代。宗教

信仰浓厚,兴建寺庙、喇嘛庙。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宗教寺庙种类比较多,并且由于元朝的胡同制限定占用地块,新建寺庙没有严格规划限制,选址不限,随意插入 ⒉布局(如图) ①选址 明——在原元大都的旧都上改建。北部泽地太广,故南迁,加强外廓御敌,呈凸形。 清——原明都,改建部分很少。 ②布局 建筑布局:更加 严格遵从《考工记》。 轴线对称,内外方 城,居中内城宫殿为 主体,体现中央集权 皇权至上;住宅突破 胡同定制;左祖右 社,拓宽前方空间, 增设天坛等;缩短南 北线,便于防御。 交通布局:基本 是旁三门,棋盘路 网。道路宽阔,规划 整齐。 商业:有固定市 场。东南西北四面靠 门均有集市,便于贸 易。 三、总结 《周礼·考工记》是我国古代完整的规划理论。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基本是遵循《考工记》的要求建造。元新建大都和明清改建的都城是对《考工记》最完整的体现,是我国古代规划理论的精髓。作为一个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和文化中心,它们的交通,居住,绿化,商业布局等等都继承了我国几千年规划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深究和学习。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 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 由此看来,苏轼思想中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确实是对他的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处处为国家人民考虑是苏轼不断创作的源泉,并以此为创作主要内容,引起有志之士的注意,从而达到救世济国的目的。 另外,苏轼还吸收了佛家思想有益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苏轼文学作品的豪放风格。佛家思想主张在现世求得一种自由解脱,而要在现世求得解脱,关键在于“自性真空”,使心灵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也就是说,要摆脱人世间的有无、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佛家所崇尚的这样一种超然玄悟的心性正好被苏轼应用于文学创作中来。如其《薄薄酒》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擂玉种万人祖送归北邝,不如悬鹑百结独坐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色万世忙,夷齐、盗路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柞忧乐两都忘。这里把上层社会所向往和夸耀的富贵功名贬得一文不值,显示出绝然不同于世俗的人生价值观念。苏轼认为人生贵适意,他的“薄富贵”、“轻生死”都是为此他希望摆脱尘世的一切束缚,实现人生的最大自由。诗的结尾一句是要求在醉中达到这一境界,紧接着第二首又对这一点做了否定“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终于以一切皆空的领悟获得更为彻底的超脱。这些思想无疑烙有佛禅及老庄的印记。当然,这里的消极成分是应该批评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思想也表现了一种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仕途上重重忧患的信条。因此,即使在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能泰然自若,自得其乐,并创造出最乐观、最淡泊的诗文。苏轼作品中追求一种自然、朴实、幽远的艺术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禅诗的影响,并且这种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钱新 摘要:道家思想中国传统艺术 前言:学习了宗教与艺术之后,我对中国的道家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我明白了任何的宗教都有其相应的文化艺术来展现,越是灿烂的艺术越是有其高深的宗教思想涵盖在其中,在西方,基督教,其相应的西方绘画中,最典型的画像就是其耶稣的生平事迹,当然我们东方也有,离我们最近,影响较大的就属我们的佛教,道家思想。接下来我要讲的正是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主题: 道家的基本精神是自然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勉强妄为。老子思想认为“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状态,而“无为”则是保持这一状态的基本方法。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本人就是一个"隐君子",相传他在周朝做过藏书管理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他退隐了,写下《老子》一书。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管理员,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都表明美在于超功利的自然无为。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法则,老子的“无名”、“致虚极,守静笃”、“静观玄览”的审美认识观和他所创造的关于艺术创造和鉴赏的“虚”、“静”、“妙”、“味”等一系列审美范畴,为中国传统美学重视整体意象、重视直觉感悟的诗学理论和无言独化、求解言外的审美趣味开启了先河,从老子的这些思想出发,庄子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刘勰提出“标自然为宗”,司空图提倡“妙造自然”,苏轼认为“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等等,中国古典美学由此一脉相承,引申出了崇尚自然、含蓄、冲淡、质朴的审美价值。 中国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传统,是中国古典美学审美价值观的突出体现,深受儒、道、佛审美思想的影响,成为举世睹目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画从题材上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表现形式上分主要有工笔画、写意画两种,但不管是题材还是表现形式,中国绘画艺术受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其描绘物象多取材于自然,在物象的描绘手法上,多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讲究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并讲究整体的统一,这些都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统一,特别是中国美学中的“意境”说,其根基的就是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体现。中国绘画讲究“以形写神”,追求的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绝似又绝非像物者的真通”(徐悲鸿语)。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从老子的“天人合一”到“庄周梦蝶”的变化不断推到道家思想的成熟,也逐渐扩大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春秋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在时代的舞台上演绎自身的传奇,在后世社会的发展中影响深远。在现在的社会中道家思想更能为我们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辩证法、虚实相生、无为、寡欲 哲学 道家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老子充满智慧的辩证法思想和无为都为后世留下了毛贵的财富,其中“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著名的辩证词汇,不仅反映早期哲学思想所闪烁的光辉,更看到道家哲学的深邃。 道家倡导无为,但无为并不是简单的不做什么,而是不要过分的干预事物的发展,不要盲目的插手自己不该干的事情,违背了人的天性和自然规律最终会受到惩罚的。 其中“揠苗助长”的故事广为人知,这也反映了道家哲学的现实意义,在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庄子那里,他更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灵魂的超脱,《庄子》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起舞,睡醒之后却在思考是庄子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子,其思想的深邃与旷达无人能及,《庄子》中有鲲、鹏那样的庞然大物,也有朝菌、蟪枯等微小之物。但在庄子眼里,他们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自己追求的目标。 其中辩证法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庄子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竟然鼓盆而歌,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合情理的举动,但在庄子看来这也许是一种解脱为什么他不能为这种解脱而高兴呢?老子作为辩证大师更是出类拔萃,其辩证法的思想令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道家主张寡欲,寡欲不是节制欲望,而是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一步步的踏入欲望的沼泽而难以自拔,消减欲望、知足者常乐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庄子》中记载了楚王想请庄子担当宰相的故事,但是庄子却在名与利的诱惑下选择了自己要过的生活,那种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那种无所羁绊的生活为后世众多学者所向往。 水在道家思想中无处不在,老子说“上善若水,大智若愚”水对道家来说是不可

元大都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手法

元大都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手法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在元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 来,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 东经马甸、祁家豁子。马甸附近士城墙高12.5米、宽31米。 德胜门外,有一处名叫土城关的地方,即为元代建德门遗址。 元大都城是元太祖忽必烈用18年时间建成。大都城的 城墙共 2.8万余米,用土夯筑而成。元大都城的兴建,选 址在金中都城东北郊外,为今日北京城奠定了基础。它的规 划设计继承了我国历代都城建设的传统。元大都城垣的最北 部分,在明初北墙南移时,遗存城外,俗称土城。 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淀段,以成功地解决文物保护、园 林绿化、污水截流等问题获得200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称号。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全长4200米,宽100米至160米, 总面积47万平方米。 该改公园朝阳段还是北京新建应急避难场所的示范、教育基 地。设计人员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防灾避难手法,划定了市民应急避难疏散区,建立了应急简易所、应急供水装置、布设应急供电网,安装了应急通讯电话,设立了应急避难所标志。据说公园具有抗御地震强度达8级的功能,是北京第一个减震防灾、应急避难的城市公园。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公园分为海淀和朝阳两段,全长9公里。是北京城区内最大的带状公园,集历史遗迹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休闲游览于一体。在黄亭子恢复了旧时"燕京八景"之一 "蓟门烟树"景区,并建元代武士雕像。沿墙有小月河,园内多植洋槐、松树,毛白杨和核桃树等树木。“龙泽鱼跃”景区湿地园面积达17000多平方米,是城区内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种有千屈菜、睡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游人置身其中,可感受到郊野风光的自然情趣。 沿河岸可以步行浏览自然风光。的确是闹市中的一个好去处。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绿化覆盖率达73%,小月河将遗址公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河南侧为土城遗址保护区,北岸为绿化景点建设区。小月河为主体水景区。沿小月河还修建有五个木质游船码头和六座形态各异的跨河小桥,使两岸不同风格的美景相互连接,巧妙融合。公园改造后建成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龙泽鱼跃三个一级景区,六个二级景区分别为“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水街华灯”、“角楼古韵”。 “蓟门烟树”是公园最西端的起点,城台保留清乾隆御制“蓟门烟树”题词,被称为燕京八景之一,象征着古城北京发展的早期阶段。 “大都建典”和“大都盛典”遥相呼应,再现了元大都建设场景和鼎盛景象。“大都盛典”用大型群雕表现了元大都建都盛典的主题。群雕以长80米、高60多米的忽必烈和元妃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布局差异教学文稿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布局 差异

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清北京城 在规划和布局上的差异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与自然结合以及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集中体现在都城建设上。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区分的规划形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到了先导作用。长安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展示了唐代的建筑技术和文化发展水平。元大都的规划吸取了春秋战国时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成就了北京城中国封建时代规划和建设的辉煌。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是以秦咸阳 改造重建而来的。故秦咸 阳幸存的建设基础自然对 汉长安空间产生影响。汉 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 方向,有渭河流经,为配 合地形及现状,长安城形 制是不规则的斗形,东垣 平直,其余三面墙随地形

河渠曲折,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巧用地形、不拘成规、面对现实、因地制宜的观念及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西汉长安城的总体空间结构布局显示,因其利用秦代遗留的建设基础,形成“前朝后市”的格局。以市为主,结合手工作坊和居住闾里等聚集在城北,成为集中的经济区;城南则以宫室以主,联系相关的官署、府库及贵族达官的“甲第”形成政治区。这实质上是继承战国综合城廓分工规划概念传统的产物所形成的有组织的外廓空间结构。 长安城空间结构形态各异:宫室、市集、居住、手工作坊、礼制建筑等,这些分区在城市总体布局框架下形成。建章宫有架空复道与末央宫相通,打破了“择中立宫”的传统布局。城内五宫采用沿长安城中轴线—安门大街呈东西对列的形制来布置,与秦咸阳渭南诸宫沿中轴东西布列的方式相似。长安城实行“一城多市制”,聚集九市于城北,横门附近是长安城工商业重心,规模庞大,可渡渭河组织区域经济。长安城是按阶级,按职业组织聚居的。一般的居住地段称闾里,居住闾里的布局遵循“仕者近宫,工商近市”的传统来安排的,反映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权贵所居的府邸,多布置在城中及北邻宫地段。一般居民间里则集中在城的东北角,即宣平门大道以北地段,邻近东西二市处。 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处于关中腹 地,四面有险可依,易守 难攻,便于居高临下,控 制东部中原地区;城址正 处在函谷关东西交通大干

儒释道对苏轼性格的影响

儒释道对苏轼的性格影响苏轼的性格很复杂,有儒家内核,又有道家精神,兼有佛家的境界。因而在政治上有其保守的一面,也有其开放的一面。表现在变法上的犹豫就可以看出。 2.1 苏轼的儒家内核 儒家入世思想对苏轼影响最大的是其政治人格。他时刻把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作为自己立世的标准,“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成为他一生行为的信条;借助佛老超越佛老,而未消极出世、陷入个人的痛苦,因而苏轼超然卓绝的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称道。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苏轼对儒家思想的自觉继承与坚守。 苏轼最早接触的更多的是儒家典籍,因此儒家思想在其人生中占据着深层次的地位。正如他小的时候问母亲,如果自己是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愿意一样。还有他关心社会矛盾,体察百姓疾苦。如“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坐;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岁晚三首?馈岁》)[7]还有在黄州之时,“救治时疫,养育孤女”[10]等等善举,无一不体现他的天下为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文情怀,也就是儒家的真正精髓。他的政治生涯,本可以顺风顺水的,但是由于心中的执拗,却饱受排挤,处处受制,险些丧命,及时行将就木的人生最后几年,也是在酷热难耐的海南岛度过的,一生虽然总能得到上司的赏识,虽说名满天下,粉丝无数,上至太皇太后,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吟唱着他的诗词。可是政治生涯确实艰辛。苏轼自幼就聪颖过人,七岁知诗书,十岁即有当世志。其弟苏辙回忆“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考“制科”时,他曾对北宋王朝的腐败现状,写了《策略》、《策别》、《策断》等篇文章,提出“立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弊政的主张。而在他考礼部进士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更是提出了“天下归仁”的理想:“以君子长者之道得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这种德治仁政的政治思想成了苏轼后来一生从政贯彻始终的基本指导思想。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苏轼自幼开始接受爱物仁人、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从而成就了他“奋厉而有当世志”、“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的浩然之气。这种济世救民的思想进朝为官后就更加明显了。他殚精竭虑,积极上书,希望能够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在《思治论》奏章中,他指出北宋国力衰弱的三大因素是:“无财”、“无兵”、“无吏”,进而提出“丰财”、“强兵”、“择吏”三方面的改革目标和措施,指出这是宋王朝政权能否巩固的关键问题:“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而天下之大事也。” 这种德治仁政理想体现在处事行为上就是忠君爱民。苏轼的忠君不是愚忠,而是直言敢谏,公心为国。他与王安石激进变革、司马光的保守不同,提出渐变改革。以致既不取悦于变法新党,也不见容于力废新法的旧党,最后,自求改派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辗转周折。然而即使被贬他也恋恋不忘君主朝事,认为“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和子由苦寒见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那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渴望报效国家的雄心,让多少士大夫追慕不已;其中“亲射虎,看孙郎”的年轻英武的孙郎就是苏轼想要效法的对象,把自我形象融入“太守”、“孙郎”、“魏尚”的形象中,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使自己一展宏图,实现富国强民的梦想。“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虽然形同囚犯,但他依然作诗,“愿为穿云鹘,莫作将雏鸭。”(《给友人陈慥》)。在到黄州的谢表中他写道:“贪恋圣世,不敢杀身,庶几余生未为异物,若获尽力鞭棰之下,必将捐躯矢石之间,指天誓心,有死无易!”(《与滕达道书》)其肝胆忠烈,不惧不悔,死而后已的壮烈情怀,足以感天动地! 如果说忠君是苏轼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部分的话,那么爱民惠民则是苏轼坎坷一生的

北京城的“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

话说北京城的“里九外七皇城四” 在老北京人中,有两句顺口溜,即“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 在我小的时候,这是人人皆知的两句顺口溜。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少能听见有人念叨了。那么,何谓北京城的“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又指的是什么? 人们习惯把北京称作北京城。因为北京的历史上,确确实实有城。城外的河叫“护城河”。 北京历史上不但有城,而且是三层城。三层城外都有“护城河”。这就是顺口溜说的第一句,“里九外七皇城四”这“里九”是说北京的里城,有九个城门。“里”,是指里城。“九”是说北京的里城有九个城门。这九个城门是: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外七”指的是外城有七个门。这七个城门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西便门,广安门,右安门。“皇城四”说的是皇城有四个门。这四个门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另外,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是北京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门!事情是这样的,民国十五年,因交通需要,在宣武门和正阳门之间,扒开城墙,开了一个门,起名叫“和平门”日本侵略北京时期,又开了“复兴门”和“建国门” 1968年,文革期间,因战备需要,把北京城,拆了。在城墙原址下,修了一期环城地铁,在地上,修了二环路。在城门的原址,城门作为地名,全保留下来了。

据史料记载,北京和北京城,修建于明成祖永乐五年。从公元1407年,永乐大帝开使北京和北京城的修建,到1420年,即永乐十八年完工。历时十三年。 与里城有关的几个名词:1前三门,2四九城,3九门提督。 1、前三门 明永乐十八年,北京城修好后,周长有四十里,设九个门。明灭亡后,满清入主北京,北京三层城,清朝全部按原样保留,只改动了几个城门的名子。 北京的里城,是四四方方的一座城。里城的懂,西,北三面,各两个门,共六个门。唯独南面设三个门。即: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俗称前三门。在前三门中,正阳门居中,俗称前门。南面三个门,再加东,西,北三面的六个门,共九个门。这也体现古代九为大的思想。 2、四九城 四九城,就是指北京,或北京城。四九城,从字面上说的是,皇城的四个门,内城的九个门。在我小的时候,真正的老北京,还不说北京,就说四九城。去年,电视剧《乔家大院》热播,演到乔致庸来北京开票号,他说:“名天到四角城去转转”底下字幕写的是“四角城”,我一眼就看出剧中工作人员不懂这句话,哪来的“四角城”从未听说过。 3、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是个官名。“九门提督”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卫戍司令。“九门提督”权力很大,是带兵的武将,还有行政权。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就当过“九门提督”。这个名词在电视剧中常出现。 今天,北京城早已不是昔日的北京了。光现代化的立交桥就300多座。有些立交桥,我坐车上去照样犯晕。 何谓北京城的“九门八典一口钟”? “九门八典一口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事物呢?其实这句话说的是北京明,清时代的报时和报时工具,以及报时形式。现在还有一些人,把时间称为“钟点”就是来源于此。其实,“钟点”是两个事物。“钟”是“钟”,“点”是“点”﹙在史料里,叫点,典都有﹚ 说一说数字“九” “九门”,就是指里城的九个城门。北京城是四四方方的一座城,周长40华里。为什么有九个门?为什么城门是单数?原因就出在前三门上。北京城东,西,北三面各有两个城门,唯独南面设三个城门。一是因为设一个地为独特的正阳门。二是因为在当时,数字里,九为大。我们知道,数字分奇数和偶数。我国古代,把奇数“九”视为奇数最大。把“十二”视为偶数最大。把九乘十二的积,即一百零八,视为数的最大。这一思想,在古典文学里常有表现。我举几个例子:《水滸传》里有一百零八将。穆桂英大破天门一百零八阵。数字用得最多的属《西游记》。师徒四人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

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从《前赤壁赋》看儒释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赏析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

苏轼诗词与道家精神

苏轼诗词与道家精神 时谚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可见苏轼的诗词在他所处的时代或是后来的时代,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他的诗词似乎成了天下民生的晴雨表。这是苏轼“达者兼济天下”的一面。而苏轼的诗词大多给人留下“豪放”和“旷达”的印象。这种两面性其实源自于始于老庄的道家精神,之后是陶渊明,再后来是李白,这种矛盾心境是如此地一脉相承。苏轼的为人为文也正传达出中国传统文人的这种精神特质,在独善和兼济之间常常摸棱两可,不能两全。苏轼的诗词常常出乎其外,又入乎其内。这正说明了苏轼的人生观及其诗词的美学风格深受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的影响。 儒家美学是以孔子、朱熹为核心的“以和为美”;佛家美学是以唐代禅宗美学为核心的“空”、“清”;道家美学则是以“老庄”为核心的“妙”、“自然”。东坡诗词中蕴涵着道家美学丰富的“妙”与“自然”。其中,“妙”是不可言的,是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如“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诗多出于天成,“纵意所如,触手成春”。他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不必苦心经营,就如——“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自然天成的美景,除了陶公笔下的幽静、自然能让我陶醉,此外就是东坡的信手拈来了…… 道家是通过向万物学习获得智慧,它向宇宙万物致敬,它认为人是很渺小的,而宇宙是神秘和无限的。一如东坡在《赤壁赋》中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宇宙浩淼的喟叹,对生命短暂的惋惜和无奈充分表达出苏轼的道家思想。此外,宇宙万物是无穷而又伟大的,它包容和蕴涵着许多人生的哲理,这一点在东坡的诗词中也是比比皆是:“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庄子为个体寻找生命归属,关注的是独立的生命,对个体的生老病死都有自己的思考,他有一种典型的“为个体立命”的思想内涵。生命的存在不光是天下的生物,一切物质都有它们的灵性。陶公也是很喜欢庄子的,他的诗歌意境悠远、平淡、真实,对自然生命尤为尊崇。那著名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一股对自然无限的崇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远意境,“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妙意横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存在就是一种价值”这样的说法是被普遍认同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无论是人的精神活动还是万物个体的物质活动,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此时的价值并没有贵贱之分,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独立存在的。这种对万物灵性的肯定,对个体生命的尊重的思想观包含在苏轼的诗词之中。“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其主。”“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且看东坡那细致的工笔画:“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无论是微风还是云霞,在他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它们拥有着自己最独特的地方。东坡诗中还有以七喻来描摹奔水的:“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他将奔水的各个状态都描绘的很鲜活,似乎这已不只是奔水了,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在向我们呈现着那精彩的人生…… 庄子崇尚自由,他说:“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我们且不论东坡那“满肚子装的‘不和时宜’”有哪些,他的诗词在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而且也时刻为着这份自由努力。苏轼在他的诗词中也常常表达他对自由的神往。“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我欲乘风归去”,“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寓于物而不居于物”。你可以在这个物体当中,但是你不能依赖于这个物体;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