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鹰嘴骨折术后尺神经受压谈肘部骨折的功能康复

从鹰嘴骨折术后尺神经受压谈肘部骨折的功能康复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一、A1 1、右腕部跌伤,拟为桡骨下端骨折,具备下列哪一项即可诊断 A、腕部肿胀 B、手指伸屈运动障碍 C、桡骨下端压痛 D、腕部瘀斑 E、餐叉样畸形 2、保存断肢的适宜温度为 A、-8℃ B、-4℃ C、0℃ D、4℃ E、8℃ 3、最易引起股骨头坏死的骨折是 A、股骨上段骨折 B、股骨头下骨折 C、股骨中段骨折 D、股骨颈基底骨折 E、股骨开放性骨折 4、患者哪个部位骨折时脱穿衣服必须先脱左上肢,先穿右上肢 A、左上肢骨折 B、右上肢骨折 C、右下肢骨折 D、左下肢骨折 E、骨盆骨折 二、A2 1、患者男,34岁。因车祸而致右下肢开放性骨折,大量出血,被送来急诊。在医生未到之前,接诊护士应立即 A、详细询问车祸发生的原因 B、向医院有关部门报告 C、给患者注射镇静剂 D、给患者使用止血药 E、给患者止血,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 2、患者,女,30岁,因车祸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术后3天,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正确的方法是 A、患侧运用握力器进行前臂肌肉舒缩运动 B、患肢爬墙运动,以活动上臂肌肉 C、用手推墙动作,以活动胸大肌,三角肌 D、运篮球动作,以活动上肢各肌群 E、提重物练习,以促进骨痂愈合

3、患者男性,28岁,诊断为尺骨骨折,入院22天,日前可出现下列哪项并发症 A、休克 B、血管、神经损伤 C、脊髓损伤 D、脂肪栓塞 E、关节僵硬 4、患者男性,58岁,诊断为Colles骨折。请问该患者可出现的典型畸形是 A、正面看呈枪刺刀样 B、正面看呈银叉样 C、侧面看呈鹰爪样 D、局部肿胀 E、缩短畸形 5、患者男性,25岁。外伤后出现肘部关节肿胀,可以帮助鉴别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的表现是 A、手臂功能障碍 B、肘部剧烈疼痛 C、是否触摸到尺骨鹰嘴 D、肘后三角关系失常 E、跌倒后因手掌撑地而受伤 6、男性,26岁,跌倒时手掌着地,自觉肘部疼痛难忍。活动受限,立即去医院诊治。医生检查所见:肘关节处于半伸位,肘可扪及肱骨下端,肘后三点关系失常,肘后饱满肘关节活动障碍。考虑为 A、肱骨髁上骨折 B、桡骨上端骨折 C、尺骨上端骨折 D、肘关节脱位 E、肘部软组织挫伤 7、患者,女性,40岁,右肱骨骨折行内固定术后,护士的健康宣教错误的是 A、早期主要进行肢体的等长舒缩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B、中期逐步活动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动静结合 C、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 D、活动量应固定,始终一致 E、主动和被动活动相结合 8、患者,女性,26岁。户外登山时不慎致左大腿骨折。护士接诊应首先注意的并发症是 A、脂肪栓塞 B、神经损伤 C、筋膜间隔综合征 D、休克 E、缺血性骨坏死 9、患者男,65岁。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骨转移。今晨起床时,左小腿疼痛,肿胀,不能行走。X线示左侧胫腓骨骨干双骨折。导致该患者骨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健康指导

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 的健康指导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骨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健康指导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骨折康复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防止发生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 骨折病人术后的功能锻炼分3个阶段:骨折早期、骨折中期和骨折后期。 1 骨折早期功能锻炼 骨折早期指术后1~2周内。 临床特征:患肢局部肿胀、疼痛、肌肉痉挛、血液回流差,骨折处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 功能锻炼的目的: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功能锻炼要点 抬高患肢以消除肿胀 患肢肌肉做舒缩运动 例如,前臂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上臂仅做肌肉舒缩运动,而腕、肘关节不活动。如股骨骨折,可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督促指导并检查病人每日多次进行肌肉的收缩锻炼,每次大约20分钟。 身体其它各关节均进行正常的功能锻炼 通过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消除肿胀,减少肌肉之间的粘连,延缓肌肉的萎缩,给骨折部位造成一定的生理压力,促进骨折的愈合。 2 骨折中期功能锻炼 骨折中期指术后3~6周起到8 ~ 10周这段时期。 临床特征:软组织创伤已基本愈合,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位日趋稳定,但肢体肌肉逐渐萎缩,肌力明显减弱,关节内有粘连。 功能锻炼的目的: 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功能锻炼的要点 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运动 指导并帮助病人逐步活动骨折部位的远近端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如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例如,股骨骨折可进行撑臂提臀,屈曲髋、膝关节活动。但此时骨折尚不牢固,无论是主动用力屈曲关节或者有人帮助被动屈曲关节,都应慎重,严防再次骨折。 通过活动,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运动能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反之,关节长期固定就会引起僵直、疼痛。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靠滑膜液运送,并需要在正常压力才能吸收,如果关节不活动或活动范围小,滑膜液达不到全部关节面,得不到滑膜液和营养的关节面就会发生退行性改变[2]。所以,要尽量使关节能有最大幅度的活动范围。 3 骨折后期功能锻炼 骨折后期指骨折临床愈合后。 临床特征: 永久性骨痂形成,恢复骨之原形,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功能锻炼的目的: 恢复肌力和关节的活动度,主要以抗阻力为主。 功能锻炼的要点 上肢提重物,下肢踢沙袋,也可配合蹬车、划船等各种锻炼方法。 对不同关节主动锻炼的活动范围有所不同。例如,髋关节除了练习伸、屈以外,还要练习外展、内收与内外旋转,直到能盘腿为止。而膝关节主要练习伸、屈活动,肩关节活

四肢骨折功能锻炼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肌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1)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2)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3)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4)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 11)。

(3)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 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 12)。 (4)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 13)。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的通知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 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基本原则 在疾病早期规范开展康复诊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早期康复诊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患者安全原则。保证患者安全是开展早期康复诊疗的核心要求。康复诊疗活动应当由康复医师和具备执业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实施。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了解治疗效果,避免引起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及出现新损伤等情况。 二、循序渐进原则。康复治疗的方法、强度、时间、频度等剂量参数应当从小到大,合理递增。 三、个体化诊疗原则。应当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及专科治疗情况、功能障碍范围及程度等,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诊疗方案。 四、多学科合作原则。康复专业人员与其他临床专科医 务人员应当充分沟通,建立团队工作模式,综合专科优势,共同制订实施康复诊疗方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一、首次诊疗时间 骨科临床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况,肢体神经功能和循环功能,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前提下评定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等。根据病情评定患者的转移、站立、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三、康复治疗 根据评定结果并结合病情,视情开展以下康复治疗。 (一)体位摆放与处理。 (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肌腱萎缩和骨化性肌炎等。 (三)骨折局部治疗。消肿、止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根据骨折部位及固定方法,实施骨折部位的等长收缩运动和相邻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 (四)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开展转移、负重及步行训练,必要时进行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 四、注意事项 (一)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制定患肢负重时间进度表。 (二)康复治疗不应引起患者明显疼痛,运动量应当循序渐进。 (三)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或并发症时,应当调整或暂停康复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热、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固定不稳定、伴发不宜康复治疗的疾病以及患者不配合等。 运动创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一、首次诊疗时间 临床专科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四肢骨折后的功能评定与康复治疗

1 概述 1.1 骨折的定义 骨折(Fracture)是指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 连续性发生中断。 1.2 骨折的分类 1.2.1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 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1.2.2 根据导致骨折的原因,可分为外伤性骨折、 疲劳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 1.2.3 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 稳定性骨折。 1.2.4 根据骨折的程度,可分为不完全骨折(裂纹 骨折、青枝骨折)和完全骨折(横骨折、斜骨折、 螺旋骨折、粉碎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凹陷 骨折、骨骺分离)。 1.3 骨折的愈合 骨折愈合过程是通过血肿诱导,纤维血管性肉 芽组织机化,软、硬骨痂形成乃至重建,以恢复骨 的连续性及结构。 一般将骨折的愈合分为四期,即肉芽修复期、 原始骨痂期、成熟骨板期和塑型期。其愈合过程, 各期之间是相互交织演变的。 1.4 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训练是骨折治疗的三 大原则,也是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骨折的整复(复位)在临床上分为解剖复位和 功能复位,其复位方法分为手法复位(闭合复位) 和切开复位两种。 骨折的固定分为外固定和内固定。常用的外固 定方法主要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 四肢骨折后的功能评定与康复治疗 Functional Evalu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Fractures in Extremities 引和外固定器等。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 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和加 压钢板等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处予以固定之。 功能训练是骨折后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应鼓 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训练,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止 或减少后遗症、并发症的发生。 1.5 康复目的 康复目的是采取积极措施,以消除创伤及长期 固定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促进骨折愈合和 功能恢复。 2 康复评定 2.1 骨折的诊断 2.1.1 症状:骨折发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局 部肿胀、瘀斑、畸形(成角、旋转、重迭等),肢 体活动障碍。 2.1.2 体征:局部压痛和叩击痛,异常活动及骨擦 音。若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时,往往出现运动功能障 碍或感觉功能障碍。 2.1.3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确定骨折部位、程 度及骨折类型的常规检查。 2.2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当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时,方可拆除外固定,进 行功能训练,逐渐恢复患肢功能。判断骨折临床愈 合的标准是:(1)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 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己模糊不清;(4)拆除外固 定后,在上肢若能向前平举l kg重物持续达1分 钟;在下肢若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 并多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临床愈杜宝琮,男,教授、主任 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 康复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物 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名誉 主任委员、国际物理与 康复医学会国家学会会 员、中国超声医学与工 程学会理事。 杜宝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110001) DU Bao-cong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位于距桡腕关节面2.5~3cm内的松质骨骨折。桡骨干皮质骨向松质骨移行部以远部分,为解剖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常见,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1/6。腕关节是人体中结构最复杂的关节,也是全身活动频率最高的重要关节。桡骨远端骨折损伤机制复杂,骨折类型多样,治疗方法灵活。如果治疗不当,容易导致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僵硬,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给患者造成不便。 尺桡骨远端三柱理论 桡侧柱为桡骨远端外侧半,包括舟骨窝和桡骨茎突,对于桡侧的腕骨具有支撑作用,一些稳定腕关节的韧带也起自于此。中柱为桡骨远端的内侧半,包括关节面的月状窝(与月骨相关节)和乙状切迹(与尺骨远端相关节)。通常情况下负荷,来自月骨的负荷经由月骨窝传递到桡骨。尺侧柱包括尺骨远端、三角纤维软骨和下尺桡关节,承载来自尺侧腕骨以及下尺桡关节的负荷,具有稳定作用。 临床表现 (1)外伤史明确 (2)患者伤后出现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骨折移位明显时,桡骨远端骨折可出现典型的“餐叉手”、“枪刺手”畸形。 (3)检查腕部肿胀,有明显压痛,腕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皮下可出现瘀斑,尺桡骨茎突关系异常,则提示桡骨远端骨折。如果腕部有骨擦音、异常活动,不要反复尝试诱发骨擦音,以免引起神经和血管损伤。 (4)腕部神经、血管肌腱损伤发生率不高,但需充分重视。骨折向掌侧移位可能导致正中神经、桡动脉等损伤。骨折向背侧移位可能导致伸肌腱卡压。(5)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及其它合并伤。 2影像学评估 (1)X线检查 评估桡骨远端损伤的首选检查。多数骨折、脱位、力线不良、静态不稳定等,都很容易从标准的x线检查鉴别。标准的前后位及侧位X线可测量出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等重要参数。 (2)CT检查 CT检查尤其是三维CT检查,可以明确骨折块的移位方向、角度,明确关节面的塌陷程度,发现隐蔽的腕骨骨折,特别是普通X线难以诊断的涉及舟骨窝、月骨窝的桡骨远端骨折,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且CT检查对于桡骨远端三柱理论的应用,尤其是传统X线检查容易疏漏的中间柱损伤,包括月骨关节面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MRI检查 在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中也不可替代。MRI检查是评估桡腕骨间韧带撕裂、三角纤维软骨(TFCC)损伤、软骨损伤以及肌腱损伤的最准确评估手段。此外,MRI 还对于腕关节创伤性或非创伤性疼痛、炎症性疾病、腕骨骨折、缺血性坏死等伤病的诊断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肢骨折功能锻炼方法

上肢骨骨折手术临床康复的临床体会 1锁骨骨折的康复 患者受伤后,对骨折行妥善固定,保持功能位置,整复固定后行患侧部位远端及对侧健康肢体有计划活动,从手指、手掌、手腕前臂到肘关节,按照这个顺序由远向近,活动次数由少逐渐增多练习。姿势挺胸提肩,肩关节外展后伸,如挺胸双手交插动作。增加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可以带动患处肌肉血管收缩、舒张、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先在医生护士指导下被动活动,逐渐形成主动训练,训练中手法轻柔,力度适中。正常肩关节姿位:外展50。,前屈20。,外旋25。,肩前屈、肩关节环转活动、两臂作划船动作等,关节功能如不能得到充分恢复,则必须保证其最有效的起码的活动范围。即以关节的功能位为中心,扩大活动范围。如果锁骨骨折伴合并伤不能立即整复的情况下,只能平卧保持复位和固定,在指导早期功能锻炼时,禁忌作肩前屈、内收等动作。定期机能评价,为下步活动调整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2肩胛骨骨折的康复 一般情况下提倡早日伤肢功能锻炼。在使用颈腕带或三角巾悬吊固定伤肢2~3周内进行伤肢远端手指抓握.手腕旋转端杯子、端碗、拿筷子.肘关节前屈等活动,配合按摩,恢复肌肉张力,协调肌肉间支能力配。固定2~3周后进行肩关节主动活动,首先由患者自己掌握,一般开始不过分活动,双手叉腰外展、前屈、后伸、内收、双手放下来。避免急于求成,过分牵拉肌肉,又防止放任自流,一味轻视功能锻炼,注意心理寻视。按照正确指导方式循序渐进,每天指导、检查信息反馈,以便调整方案。 3肱骨上端骨折的康复 首先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作用和意义,在思想上认识,在行动上合作。早期:一般在伤后2周内,此时损伤部位肿胀消退,骨痂尚未形成,锻炼方式主要限于肢体原位不动,自主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练习握拳、伸指及腕、肘关节活动,练习次数由少到多,频率由慢到快,主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体力而定。手术病人术后在伤肢无痛苦的情况下,即可开始伤肢未固定部位功能锻炼。中期:骨折后3~4周,损伤反应消失,骨痂逐步生长成熟,开始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很重要

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很重要 功能锻炼目的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肌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功能锻炼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不少人认为骨折手术后要卧床静养为主,不宜随意活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恢复。其实不然,专家指出,骨折功能锻炼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和促进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骨折的锻炼可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那么骨折锻炼的作用是什么呢? 临床上根据骨折的术后恢复情况可将骨折的锻炼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早期阶段在骨折后1-2周内,功能锻炼以患肢肌主动舒缩为主,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中期阶段在骨折2周以后,此期比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目的是防止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晚期骨折已达到临床愈合标淮,外因定已拆除。此期继续加强骨折周围及全身关节的活动,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 骨折后锻炼非常重要,骨折的治疗并不是简单的复位、固定、等待康复就可以的,锻炼在骨折的治疗中也是有着不小的作用,因此骨折治疗又有“三分治疗,七分锻炼”的说法。锻炼的好处很多,不但可以帮助康复,还能够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骨折后锻炼有三大好处: 第一,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骨折后,骨折处的软组织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伤肢会出现肿块。肿块如果不及时消除,就会导致相应软组织粘连,甚至变硬。这种粘连还会发生在肌肉与肌腱内、肌腱与滑膜间以及关节内,从而影响肌肉收缩的功能。所以骨折后有很多人都会觉得骨折周围的关节活动得不如以前,有的甚至肿胀出现畸形。而通过功能锻炼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二,促进骨折愈合。通过功能锻炼,伤肢肌肉进行反复舒缩活动,可使骨折纵向挤压力加强,骨折缝隙变小,骨折部更为稳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促进骨折的愈合。功能练习还可以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第三,预防血栓形成。长期卧床的骨折病人,肌肉由于没有舒缩运动,血循环会变慢,血液在受损的血管内缓慢流动时易形成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较大,从血管壁脱落下来,随血液进入全身循环,可导致心、脑、肺等重要器官梗塞,甚至引起猝死。而通过功能锻炼,可以使伤处周围血管壁的弹性增强,使血液循环通畅,预防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骨折后进行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三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进行合理的锻炼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发生关节僵硬和粘连,对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

骨科康复学习知识重点归纳

骨科康复 1、骨科康复定义:是一门在骨伤科领域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评 定及治疗的学科。既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科,也是骨科学的一个分支。 2、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1)功能康复;2)整体康复;3)重返社 会;4)提高生存质量。 3、骨科医师的康复理念:1)不仅要救死扶伤,而且要防残治疗; 2)不仅重治疗,而且也重康复;3)不仅重视手术过程,而且 重视其功能结果;4)不仅从治疗的观点出发设计手术术式,而 且也从防残的观点出发设计手术术式;5)不单靠手术者个人的 技术和贡献,而且依靠康复团队的协作促进功能恢复。 4、康复医师的观念更新:1)康复要从临床早期开始,强化临床康 复意识;2)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本身的技术,也要熟悉相 关疾患的临床处理;3)不仅要强调“科内团队”,还要组成“跨 科团队;4)不仅要重视非手术康复疗法,而且要重视必要的骨 科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价值和作用。 5、骨科康复的服务对象:所有因骨骼、肌肉、肌腱、关节、韧带、 关节软骨等运动系统病损而导致功能障碍的患者都是骨科康复 的服务对象:主要收治病种包括四肢骨折、关节脱位、脊柱脊 髓损伤、截肢、手外伤、运动创伤以及颈椎病、下腰痛等。6、骨创伤患者最常遇到的问题:1)肢体肿胀、疼痛;2)关节挛 缩、活动受限;3)肌肉萎缩、肌力下降;4)承重及平衡功能

下降;5)步态异常;6)骨质疏松;7)心肺功能下降;8)生 活自理能力低下。 7、骨科康复的主要任务:1)消除肿胀和疼痛,加速创伤愈合;2) 维持/增加ROM,预防挛缩畸形;3)增强肌力,预防肌肉萎缩; 改善承重及平衡功能,矫正异常步态;4)预防骨质疏松;5) 增强心肺功能;6)提高ADL及职业劳动能力;7)提高生活质 量(QOL)。 8、骨科康复常用治疗技术:1)持续被动运动(CPM),主要用于防 治制动引起的关节挛缩,促进关节软骨、肌腱和韧带的修复, 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消除,配合其 他治疗促进肢体功能恢复。2) ROM训练,主要用于改善关节 功能,预防粘连,防治关节挛缩,促进肿胀消退,减轻疼痛, 提高肢体活动能力。3)关节松动术,在出现关节活动障碍时用 于减轻疼痛,松解粘连,增加关节活动范围。4)肌力与耐力训 练,主要作用为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心肺功能等。5)平衡与步态训练,主要用于改善肢体活动 能力和步行能力,增强步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6)水疗;7)假肢的装配;8)矫形器的应用。 9、骨科康复治疗(1):第一阶段:骨折端未愈、复位固定或牵引 3天后、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与疼痛减轻。开始治疗。治 疗方法:1).未固定关节的主动运动;2).稳定性骨折的等长运 动;3).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固定2-3周后可进行CPM或不负

骨科常见术后功能锻炼新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 一 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一)锁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z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 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 图2 前臂内外旋转 图3 腕、肘屈伸 z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 图5 抗阻力腕屈伸 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 z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 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 z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图8肩前后摆动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图9 爬肩梯 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 ?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 z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z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 z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2)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的功能康复训练 特别提醒:伤筋动骨100天,病友不可操之过急,功能训练需根据自己骨骼恢复状况,一点点增加强度和科目,不可一次猛加训练量。自己骨骼恢复状况一般用拍X光片和自己感受是否适应来简单判断。 (1)术后第3天。开始趾关节活动。各脚趾轻微活动,会有一些不灵便和神经麻的感觉。每天3-4次,每次50下。 (2)术后第5天。开始踝关节活动。脚背用力往后拉,为今后下蹲练习打基础,参照健康的脚的角度,一般80-90度就可以了。每天3-4次,每次100下,要用力。 (3)术后第7天。开始膝关节活动。这个是一个比较艰巨的锻炼,非常必要、无法偷懒、耗时长、有时候练起来还有点吃亏。一开始会碰到膝盖弯曲时听到里面的筋咔咔直响,很不顺趟。膝盖弯曲,从180度—90度是第一个阶段,从90度—45度是第二个阶段,从180度—45度是第三个阶段,从45度—15度左右是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每天4-6次,每次10下,正常情况下10天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 (4)术后第10天。开始抬腿练习。练习大腿和小腿的力量恢复,特别是大腿的力量恢复,很重要,避免大腿肌肉萎缩。 (5)术后第12天。开始组合练习——抬腿、屈膝(第一阶段)、弯脚背、动脚趾。每天至少4-6次,每次20-50下。特别的,屈膝练习要忍住酸胀的疼痛用力下压,弯脚背也是要忍住酸麻硬的障碍,但也要注意,只能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可强来。 (6)术后第20天。屈膝(第二阶段)练习。这个阶段有时会遭受到医生给你施加的外力,因为90度是个坎,有些人难以突破(俺就是),医生乘我不注意突然一用力,把我压的哇哇直叫,但后来,我就这样突破这一关了。同时趾踝和大腿组合练习继续。 (7)术后第28天。屈膝(第三阶段)练习。这个其实是对前面练习的整理和巩固提高。 (8)术后第30天。健腿下地练习力量。这个有早有晚,因人而异。但是下地之前一定要适应2天,因为长期卧床,健康的腿突然下地也会感觉力量不足,膝盖打弯,往地下只跪的,搞不好还会伤及伤腿。 (9)术后第32天。伤腿血液循环训练。就是人还在床上,但让伤腿开始垂立,不着地,不承力。伤腿会明显变色,先变红,再变黑,再变成紫红发花,脚也开始肿,有胀的感觉。把脚倒立或是平放,会很快恢复。 (10)术后第35天。单脚落地+架双拐。这个也是一个练习的巩固,对健腿力量练习的巩固,对伤腿血液循环的巩固,同时也开始练习操作拐杖。 (11)术后第45天。伤腿(脚板)尝试轻轻触地,但不承力。脚掌会有轻微胀的感觉。 (12)术后第49天。练习正坐。双腿平放,伤腿从不加力点地到自然放置。期间伤腿会肿,会变颜色,小腿会发硬,大腿会酸,这都很正常,有个过程。 (13)术后第53天。练习双脚落地+架双拐,但伤腿不承力。其实就是练习走路的姿势啦,伤腿最好不要用力,仅仅是挨着地做个样子罢了。 (14)术后第56天。练习伤腿的力量。家里有条件的,可以买个体重秤,自己用伤腿一点点地踩称,每天增加2-3kg的目标。注意不要操之过急,一旦感到有不适,立刻停止。 (15)术后第60天。练习“架双拐+伤腿承力走路”。当伤腿可以踩秤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周荣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伤肢肿胀疼痛,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如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股骨骨折做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不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活动。此期间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 骨折中期伤后2周后伤肢肿胀消退,疼痛减轻,骨折端纤维连接,并逐 渐形成骨痂,骨折部趋于稳定。此期锻炼的形式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逐步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伤后5-6周,骨折部有足够的骨痂时,可以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和力量,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骨折后期伤后6-8周骨折临近愈合后,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 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 功能锻炼以病人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锻炼时患肢轻度肿胀,经晚间休息后能够消肿的可以坚持锻炼,如果肿胀较重并伴有疼痛,则应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待肿胀疼痛消失后再恢复锻炼。如果疼痛肿胀逐渐加重,经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并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或骨折部位突发的疼痛时,均应警惕发生新的损伤,暂时停止锻炼并及时做进一步的检查处理。 功能锻炼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中心。上肢要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重点在训练负重行走能力。 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外展运动;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做上肢内收运动;尺桡骨干骨折不能做前臂旋转活动;痉腓骨干骨折不能做足的内外旋转运动。 骨科常见疾病的术后功能锻炼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一)锁骨骨折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等。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 做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患肢上举爬肩梯(手指爬墙法),抗阻牵拉(手拉滑车)法;反掌上举法;肩、肘屈伸法;。但在骨折2周内应 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3注意事项: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

骨科患者的功能锻炼 无论是骨还是软组织,骨关节的疾患或创伤(包括手术创伤),对病损部位或其邻近组织都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 如局部出血、肿胀、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以及肌肉废用性萎缩等。只有正确认识组织反应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利于伤病的恢复。在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措施中,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是密切关联的三个环节。本文着重讨论功能锻炼问题。 一、功能锻炼的要求 1、上肢功能锻炼的要求在于恢复、促进手的功能; 2、下肢的主要功能是站立和行走,要求各主要关节不仅要稳定,而且要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脊柱是全身支柱,腰背肌的锻炼就十分重要。 3、功能锻炼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必须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作。 二、功能锻炼的程序 1、早期:主要指骨折后1~2周以内。此期外伤反应明显,肢体肿胀疼痛较重,一般靠近损伤部位的关节不宜活动,但可尽早开始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只使肌肉收缩但不活动关节),即使牵引和石膏制动下也可进行肌肉收缩练习;而远离损伤部位的肢端未固定的关节,则可以练习活动。如前臂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也可做前臂及上臂肌肉的收缩练习(腕关节不要活动)。又如髌骨骨折石膏制动后,未固定的时开始功能锻炼,应视手术情况而定。如关节、肌腱粘连的松解手术,手术后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骨折内固定物如果十分坚固,术后也可早期开始关节的活动。 2、中期:一般指骨折后3~6周。这时损伤反应已消退,肿痛已减轻,骨痂逐步生长。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收缩活动外,邻近的关节也可开始活动练习。如上肢肱骨干骨折外固定后,可开始练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但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3、晚期:一般指外固定去除后,可依据病情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的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如需要进行被动活动,则手法必须轻柔,严禁暴力。对有些患者可运用牵引装置辅助活动,使迅速恢复各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三、功能锻炼的方法 (一)上肢部位:包括肩、肘、腕关节及前臂四个部位骨折的功能锻炼。 1、肩关节:凡是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部位的骨折部位的骨折都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 (1)钟摆或划圈活动:弯腰,上肢下垂与地面垂直,作悬重回旋动作(划圈),或作钟摆样两侧摆动; (2)仰卧位:双手放在头部枕后,两肘向前、后活动,作肩关节外展,外旋活动;(3)双手扶椅背,背朝椅背,缓慢下蹲,练习肩关节后伸; (4)患侧手扶墙壁,练习患肢上举; (5)双手持一木棍作上举动作,或用健手握住患手上举,利用腱肢带动患肢外展,上举、前屈; (6)用健手手背摸背部最高点,摸到肩胛骨处,再以患手手背向健侧手手背靠拢。练习肩关节后伸、屈曲。 2、肘关节:凡肱骨髁上骨折、肱骨下骨折、前臂上骨折及肘关节挫伤固定术后,均需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是将前臂平放于桌面上,以健手固定患肢上臂,作肘关节屈伸活动。注意事项:为了有利对于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伸肘功能,对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要先开始练习屈肘功能。每次练习后,将患肢固定悬吊在最大屈伸位。 3、前臂:凡前臂骨折患者均需作前臂旋转运动。 方法:将肘关节屈曲90°将上臂贴于身体两侧,作主动旋前,旋后动作。 4、腕关节:凡前臂下骨折,腕关节挫伤骨折,均需作腕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是将两手相握,用健手带动患手作腕部背伸,掌屈、内收、外展等动作。或双手对掌,前臂与身体平行、两手用力推。 (二)下肢部位:包括髋、膝、踝关节三个部位的功能锻炼。 1、髋关节:凡髋部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均需进行功能锻炼。方法是给患肢脚穿上丁字鞋,木板置于患者床上,在木板上水平位练习髋部外展、内收。 2、膝关节:凡股骨干、粗隆间及髌骨肌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及骨牵引患者,均需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方法 :

脊柱术后功能锻炼

脊柱术后功能锻炼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一、颈椎疾病 常见颈椎疾病包括颈椎损伤、颈椎病、颈椎肿瘤、手术后康复与功能锻炼有共同特点(一)、术后处理 1、颈推前路手术后康复与功能锻炼 (1)、术后24h应视为合并症多发期和危险期,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及神志。注意观察病人四肢的感觉,运动有无障碍,观察病人声音有无嘶哑,面部有无异常。 (2)、严格头颈部制动,术后1周内患者应卧床,可在患者头颈两旁各放置1只沙袋,以固定头颈部,24-48h后拔除引流条,5-7天拆线,拆线后行颈围领或头颈胸石膏外固定,外固定时间在8周以上,对有些骨折脱位病人外固定可达3-6个月。 (3)、术后24-48h应给予流质饮食,观察病人吞咽与进食,情况好转后给予普通饮食。 (4)、出院前应拍片复查,出院后每2周拍片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植骨块或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有无松动、移位等情况。 (5)、除去外固定前行四肢、肌肉、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6)、拆除外固定后行颈部功能锻炼(动作要领见后) 2、颈椎后路康复与功能锻炼 (1)、术后24h内严密观察肢体运动及感觉变化,以了解有无血肿压迫脊髓,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术后仰卧位,卧床1-2周,枕颈部用S形枕保护,以防对颈后区产生压力。 (3)、术后24-48h后拔除引流管,8-10天拆线。 (4)、术后2周可戴颈围领下床活动,做四肢、肌肉、关节功能锻炼。 (5)、外固定时间应根据手术对颈椎稳定性影响来确定,如果是融合手术,外固定12周后除去颈围领,做颈部功能锻炼。 (6)、出院前拍片,除去外固定前应拍片复查。 (7)、一般不需要取出内固定材料。 (二)、功能锻炼 1、动作要领

(推荐)下肢骨折功能锻炼

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 术前: 1.胫骨结节牵引的患者练习三点支撑抬高上身和臀部,患者两手支起臀部并将健肢蹬起,每隔2小时做1次,夜间睡眠时间隔稍长,每隔3-4小时做1次,每次抬起至少5秒。 2. 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用力使踝关节背屈伸伴足趾屈伸,以及足趾每日屈伸200次。 术后: 1.术后第1天做深呼吸,并开始足趾及踝关节背屈活动。 2.术后2~3天进行健侧和上肢练习,协助手拉吊环抬高臀部,每组20次,每日三次;做患肢肌肉收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收缩与放松的时间均为5秒钟,每组20-30次,每日8-10组;拔除伤口引流管后,协助病人在床上坐起,摇起床头30°~60°,每日2次。 3.术后7天继续做患肢肌力训练,增加髋部屈曲练习,病人仰卧伸腿位,收缩股四头肌,缓缓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使髋屈曲,足尖保持向前,注意防止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不宜过大(﹤90°)。保持髋部屈曲5秒钟后回到原位,放松5秒钟,每组20次,每次5-6次。直腿抬高训练,保持外展中立位不能内收,每天5次,每次5下。

髌骨骨折 术前: 1.练习三点支撑抬高上身和臀部,患者两手支起臀部并将健肢蹬起,每隔2小时做1次,夜间睡眠时间隔稍长,每隔3-4小时做1次,每次抬起至少5秒。 2. 锻炼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用力使踝关节背屈伸伴足趾屈伸,以及足趾每日屈伸200次。 术后: 1.术后第1天进行踝关节屈伸,收缩与放松的时间均为5秒钟,每组20-30次,每日8-10组。患肢用垫枕抬高,保持中立位,膝关节屈曲10~15°。 2.术后第2天协助手拉吊环抬高臀部,每组20次,每日三次;做患肢肌肉收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收缩与放松的时间均为5秒钟,每组20-30次,每日8-10组;拔除伤口引流管后,协助病人在床上坐起,摇起床头30°~60°,每日2次。避免引起伤肢疲乏、疼痛,避免冲击动作和任何暴力,所有锻炼尽量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3.术后7天通过早期的锻炼后,伤肢肿胀减轻或逐渐消失。术后中期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最佳时期,上下推移患者伤肢髌骨,防止髌股关节面粘连,避免髌骨关节炎的发生。正确指导患者进行伤肢膝关节的主动伸屈锻炼,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可以从10~20。开始,在最大屈曲位停留5~10秒,每天5~6次,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基本原则 在疾病早期规范开展康复诊疗,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家庭与社会的负担。早期康复诊疗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患者安全原则。保证患者安全是开展早期康复诊疗 的核心要求。康复诊疗活动应当由康复医师和具备执业资质的康复治疗师实施。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了解治疗效果,避免引起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及出现新损伤等情况。 二、循序渐进原则。康复治疗的方法、强度、时间、频度等剂量参数应当从小到大,合理递增。 三、个体化诊疗原则。应当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及专科治疗情况、功能障碍范围及程度等,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诊疗方案。 四、多学科合作原则。康复专业人员与其他临床专科医 务人员应当充分沟通,建立团队工作模式,综合专科优势,共同制订实施康复诊疗方案,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四肢骨折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一、首次诊疗时间 骨科临床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循环功能,在不影响骨折稳定性的前提下评定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等。根据病情评定患者的转移、站立、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三、康复治疗 根据评定结果并结合病情,视情开展以下康复治疗。 (一)体位摆放与处理。 (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肌肉萎缩、肌腱萎缩和骨化性肌炎等。 (三)骨折局部治疗。消肿、止痛、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根据骨折部位及固定方法,实施骨折部位的等长收缩运动和相邻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四)根据患者病情,适时开展转移、负重及步行训练,必要时进行辅助器具的使用指导。 四、注意事项 (一)根据骨折固定方式,制定患肢负重时间进度表。 (二)康复治疗不应引起患者明显疼痛,运动量应当循序渐进。 (三)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或并发症时,应当调整或暂停康复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发热、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骨折固定不稳定、伴发不宜康复治疗的疾病以及患者不配合等。 运动创伤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一、首次诊疗时间 临床专科处置完成后24小时内。 二、康复评定内容 (一)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尺桡骨骨折的护理

尺桡骨骨折的护理 观察要点 1.局部肿胀、畸形、疼痛等情况,是否有早期骨筋膜室综合症前期症状。2.患肢感觉及运动情况,是否合并神经损伤,伴有麻木等症状。 术前护理及非手术治疗 1.心理护理由于骨折后患肢手的协调性及灵活性丧失,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患者易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应做好患者安抚工作,并协助生活料理。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饮食,促进骨质愈合。 3.体位患肢维持在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4.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前臂高度肿胀或外固定包扎过紧或组织肿胀加剧以后造成相对过紧可导致骨筋膜室综合症。出现5P症状,应立即拆除一切外固定。术后护理 1.保持有效固定钢板固定后,用长臂石膏托将患肢固定于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3-4周。髓内钉固定者,则用管型石膏固定4-6周。 2.功能锻炼 a)早中期:从复位固定后开始。2周内进行前臂和上臂肌肉收缩活动。第1 日:握拳、屈伸拇指、对掌、肩前后左右摆动、水平方向的绕圈运动。 第4日:在健肢帮助下行患肢肩前上举、侧上举及后伸。第7日:肩部 主动屈、伸、内收、外展,手指抗阻练习。第15日:肱二头肌等长收缩 练习。3周内,禁做前臂旋转活动。第30日:增加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 习,做手推墙动作。 b)晚期:骨折基本愈合,外固定去除后开始。第1日:肩、肘、腕与指关 节主动运动。第4日:增加肱二头肌抗阻力及等长、等张、等速收缩练 习。第8日:增加前臂旋转的主动练习、助力练习、肱三头肌与腕屈伸 肌群的抗阻力练习。第12日:增加前臂旋转的肌力练习。还可增加作业 练习,训练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健康教育

骨折功能锻炼

骨科病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锻炼的意义及原则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的恢复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致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的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略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情原则,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功能锻炼的临床作用 1.促进肿胀消失。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4.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 运动方案制定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的目的来进行的。 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2周)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经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未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 ⑴ 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反复交替进行,增强手的握 ⑵ 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增强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用力做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3)被动活动:向心性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骨折中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3-6周)

此期特点是,骨折肢体肿胀和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损伤基本修复,骨痂已逐步形成,骨折断端初步连接,接近临床愈合。 ⑴ 此期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继续做肌肉舒缩锻炼,逐步恢复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 ⑵ 由被动到主动逐渐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 ⑶ 对于下肢可做平卧、抬腿及下床负重练习;对于上肢可做举臂抬肩、屈肘、握拳伸指等主动关节活动,有条件可进行医疗体操训练等,另外还可以进行柔和的持续牵拉。 ⑷ 患肢下地负重分三步走:第一步:以双拐和健肢“三点”支撑身体重量进行地面活动,但患肢不负重;第二步:在“三点”支撑的同时,让患肢足尖轻触地面进行半举重;第三步:患肢以全脚掌着地,进行全负重活动。 ⑸ 循序渐进地训练,一方面在训练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可逐渐增强患者的信心。 骨折后期的功能康复锻炼(骨折临床愈合期6-8周)此期骨愈合已较坚固,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关节活动范围已逐步恢复正常。 ⑴ 功能锻炼不仅强调局部的锻炼,还必须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 ⑵ 坚持全身活动,逐步恢复肢体的功能。 ⑶ 对于肢体活动功能仍有不同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常用方法双下肢踝泵运动即患肢在皮牵引状态与健肢一起做静力性屈伸踝关节运动,并于背屈极限位置保持数秒,15-20次/组,每日2-3 组。此法除预防下肢肌肉萎缩、腓总神经压伤外,对于促进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均有重要意义。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