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杉科技IDDC与CRAID技术

宏杉科技IDDC与CRAID技术
宏杉科技IDDC与CRAID技术

MacroSAN IDDC与CRAID技术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

1. 典型案例

某用户配置了16块1TB磁盘做RAID5,承载其在线关键业务。运行3年后,磁盘开始陆续损坏,发现其重建过程漫长。在其业务未中断的情况下,完成一次重建所需时间长达5天,这种情况还不是最糟的。更糟的是,在某次重建过程中,重建进程完成到60%时,重建过程被异常中止,RAID 组fail,整个数据卷损坏,数据丢失。经检查发现,在重建过程中,该RAID组中的另一块磁盘发生了读错误,导致磁盘failed,被RAID组踢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1、磁盘属于消耗品,发生老化后,会产生潜在故障盘或假象故障盘;

2、故障盘或假象故障盘都将导致RAID组重建;

3、大容量磁盘RAID重建时间过长,重建过程风险巨大;

4、潜在故障盘将导致RAID重建失败;

什么是假象故障磁盘

简单的说,假象故障磁盘就是在使用中发生错误告警,但返厂后经检查发现该磁盘没有任何物理损坏,检测为正常的磁盘。

为什么会有假象故障磁盘

通常是与设备运行环境有关的,比如磁盘受到外力导致的振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磁盘工作失灵,这种失灵往往在消除振动后可以恢复。

●磁头在盘面的水平方面振动,会导致磁头与磁道偏离,磁头与目标磁道位置偏离过大,超

过了伺服机构能响应的允许值,此时磁头根本无法定位,造成工作失灵;

●磁头在与盘面垂直方向的振动,导致磁盘盘面与磁头距离的变化,磁头和盘片的间隙过大,

造成磁头感应到的信号电压不足,磁盘无法读/写;

什么是潜在故障磁盘

简单的说,潜在故障磁盘就是已经存在损坏扇区,但在设备运行状态中却显示为正常的磁盘。为什么会有潜在故障磁盘

由于磁盘本身属于易耗品,存储设备长期在线运行后,根据业务类型及机房环境不同,磁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这些老化磁盘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扇区,而损坏扇区在没有IO读写触发的条件下,通常不会被存储设备感知。这种未被感知,但又存在一定损坏扇区的磁盘,就是潜在故障磁盘。一般情况下,潜在故障磁盘在非RAID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磁盘中的部份文件埙坏或丢失。若存在于配置了RAID组的存储环境中,其危险性将及有可能会乘以N倍的数量放大。

故障磁盘的危害

●冗余RAID组重建频繁:存储设备长期在网运行后,由于机械设备老化,磁盘假象故障发

生的机率增加,并且会有越来越多的潜在故障磁盘转化为故障磁盘,这些磁盘的陆续损坏

导致了频繁的RAID组重建。传统存储设备的RAID组重建过程中,会大量消耗读写性能,尤其对于大容量磁盘,重建时间过长。因而往往会影响到用户业务的正常访问,且易出现

冗余RAID组重建失败,发生数据丢失的事故。

●冗余RAID组重建失败:根据冗余RAID组原理,特别是采用积偶效验算法的RAID组,

如RAID5、RAID6,在进行RAID组重建时,需要读取该RAID组中其它成员成盘上的所

有数据,来计算被替换故障磁盘的数据。对于长期在网运行,磁盘老化较严重的设备,往

往会隐藏着一定的潜在故障磁盘,一旦这些磁盘在重建过程中转化为故障磁盘,该RAID

组会立刻失效,重建失败,导致该RAID组所有数据丢失。

2. 问题与挑战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数据量越来越多,磁盘容量越来越大,发生磁盘损坏的比率也越来越大,如何解决磁盘故障对存储带来的危害成为重要课题目。

问题:

1、磁盘属于消耗品,一般3年左右,发生机械老化;

2、发生老化后,会产生潜在故障盘或假象故障盘;

3、故障盘或假象故障盘都将导致RAID组重建;

4、大容量磁盘RAID重建时间过长,重建过程风险巨大;

5、潜在故障盘易导致RAID重建失败;

挑战:

1、变被动重建为主动检测;

2、提高RAID容错度;

3、降低磁盘误判;

4、提高错误修复效率;

5、减少数据丢失风险;

3. 磁盘维护新方式-IDDC主动式磁盘诊断中心

基于多年存储维护经验的深刻理解,MacroSAN开发了一套可以在不增加任何附加投资的条件下,最大化提高磁盘及RAID组安全性的,智能存储磁盘维护检测修复工具。

IDDC:Initiative Disk Diagnosis Center,主动式磁盘诊断中心

该诊断中心包含了4个模块(磁盘检测、快速修复、坏块复位、磁盘诊断),它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策略定期对磁盘进行错误检测,用于发现磁盘中是否存在错误码。再根据错误码叛断磁盘错误类型,并进行相应的坏块修复、磁盘迁移或磁盘修复等操作,以提早处理磁盘潜在故障隐患,降低RAID组重建损坏机率,提高设备稳定性。

●磁盘检测:

对所有磁盘进行周期性全盘检测,提前发现故障;

支持磁盘检测速率动态调整,不影响应用性能;

发现问题的磁盘交由诊断中心统一处理;

●快速复位:结合CRAID的局部重建机制,可快速修复磁盘逻辑错误,降低全盘重建机率。

●坏块修复:经过检测的磁盘发现存在坏块(扇区)后,会触发磁盘自身的remap机制,将

坏块的指针重定向到好的保留扇区中。然后调用RAID组的校验功能,重建该数据块,确

保数据一致性。

●磁盘诊断:所有告警磁盘、故障磁盘会在诊断中心进行复诊并尝试修复,减少磁盘故障误

判。修复后的磁盘自动转为全局热备磁盘。

3.1. 磁盘检测

对所有磁盘进行周期性全盘检测,提前发现错误并交由磁盘诊断中心统一处理。该功能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模块实现:

3.2. 快速复位

磁盘子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磁盘错误处理,在收到磁盘返回的磁盘错误之后,根据不同的错误,可以采取不同的错误处理方案,包括:

重试,即针对磁盘可恢复的临时性故障(磁盘的假故障,比如震动引起的读/写错误),磁盘子系统对命令进行重试;

对磁盘下电再上电,即从硬件上复位磁盘,尝试修复磁盘错误,结合上面提到的RAID 基于Cell的局部重建机制,复位磁盘过程中新写入的数据可快速完成重建,恢复RAID

的数据冗余性;

磁盘错误透传,由RAID进行处理。

3.3. 坏块修复

发现磁盘坏块(扇区),根据RAID信息重建数据,触发磁盘自身的remap机制,实现坏块替换

磁盘在出厂前会留有一部份备用扇区,当正常使用的扇区出现损坏的情况下,磁盘会启用remap 自动修复机制,将损坏扇区重定位到备用扇区,这样磁盘的整体容量和功能就不会受到影响,对于用户来讲,这个磁盘还是一个完整的好盘。

采用remap机制把备用扇区替换到原始扇区后,虽然磁盘的功能得到恢复,但是原始扇区中的数据是已经丢失的,IDDC的坏块修复功能可以根据RAID组校验信息,计算出损坏扇区中的数据,并进行恢复,这个过程只是针对产生坏扇区的部份,而不需要对整个RAID进行重建,重建过程所耗性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4. 磁盘诊断

所有告警磁盘、故障磁盘会在诊断中心进行复诊并尝试修复,减少磁盘故障误判。修复后的磁盘自动转为全局热备磁盘。

磁盘检测中心对磁盘进行扫描后,会根据发现的磁盘错误类型进行标记,如warning盘、fail

盘等,并通过相应的功能模块将这部分磁盘替换出来,转移到磁盘诊断中心

由于磁盘检测时只能对磁盘进行全读操作,对于一些逻辑错误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所以磁盘诊断中心会对磁盘进行全写操作,并对逻辑错误尝试进行修复。

可以通过磁盘诊断中心修复的磁盘会被设置为热备磁盘。不能通过的会被设为fail磁盘,并会通过通知模块提醒用户更换。

4. RAID维护新方式-CRAID

根据前面的统计分析,存储系统的硬件故障90%以上是磁盘故障,而故障磁盘中,只有12%是完全的物理损坏,88%属于部分/完全可用。如果磁盘发生错误后立即被踢出阵列,一方面客户需要为100%的故障磁盘买单,另外一方面客户还需要承担故障磁盘被踢出阵列到被更换过程中其他磁

盘再次故障所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ODSP存储软件平台在分层次、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对多个层次上进行了磁盘错误处理,其目标是:“尽量尝试修复,尽可能减少踢盘”,以提高用户的投资回报率,提出基于Cell 的RAID同步和重建技术。

Cell,形象称之为“细胞”,指带“活性”的数据单元,是存储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引入Cell 的概念后,资源管理层次如下图所示,在具体的实现上,首先用物理磁盘创建RAID,然后把RAID 的可用空间根据指定长度(默认1GB)划分为多个Cell,创建LUN时,系统自动分配空闲Cell,破除了LUN与RAID、Disk之间的捆绑关系,使RAID的最小维护单位由原来的磁盘变成了更小更灵活的Cell,实现了完全的虚拟化存储架构。

4.1. CRAID基于Cell的重建功能

按照Cell维护健康状态,突破了传统RAID对可容忍的磁盘数目的限制。比如,传统的RAID5支持1块磁盘故障,第2块磁盘故障时,RAID失效,不能继续使用。在ODSP存储软件平台的实现中,只要磁盘出错区域不在同一个Cell内,RAID中的数据仍然可以访问,即RAID可容忍非同一个Cell内多个磁盘发生介质错误,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出现RAID中所有的成员磁盘上都存在介质错误,但是数据仍然可以访问,提高了存储产品对硬盘的容错性以及业务连续性。同时,针对多个磁盘出错区域在同一个Cell内的情况,ODSP存储软件平台继承了物理的处理方式,即这些磁盘错误仅影响当前的Cell,其他Cell仍然可以继续访问,使得错误的影响范围降到最小。

4.1.1. 快速重建

区别于传统RAID先踢盘再重建的方式,CRAID的快速重建可只重建错误磁盘上的损坏数据块,未发生错误的区域直接使用拷贝方式将数据块复制到热备盘,重建完成后,再将错误磁盘转移至IDDC磁盘诊断中心处理,该方式可明显降低重建过程对RAID组性能造成的影响。

4.1.2. 局部重建

类似于快速重建,但不是重建热备盘,而是只对原盘的变化部分进行重建,使其同步。适用于磁盘未损坏,但发生过闪断或人为误操作,短时间内拔出又插回的情况。该方法可重建5分钟内磁

盘不在位过程中所丢失的数据,重建时间短,极大降低RAID组受影响程度。

4.1.3. 优化重建

仅重建被LUN使用的Cell,未使用的Cell不重建,如下图,仅重建Cell1、2、3、4,Cell5、6不需重建;

重建调度时,优先重建存在介质错误的Cell,然后再使用拷贝的方式重建其他Cell,以尽可能的避免该Cell所处的其它磁盘发生故障导致的Cell损坏;

支持多重重建,可同时重建多个故障磁盘,如一个RAID组中的两块磁盘所处的不同Cell存在坏块,可以两个Cell并发重建,提高重建总体效率。

4.1.4. 全盘重建

与传统RAID组一样,适用于磁盘被拔走或者磁盘严重故障不能继续使用的情况使用。

4.1.

5. IDDC+CRAID处理流程示例

IDDC磁盘诊断中心与CRAID优化同步重建技术相互联动,形成了一套对于磁盘的自动检测、故障处理,以及RAID快速恢复的智能处理流程,在提高设备易用性和可维护性的同时,更是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4.2. CRAID基于Cell的同步优化

4.2.1. 按LUN同步

如上图所示,如选择按LUN同步,则只需同步图中的Cell1、2、3、4即可完成同步,余下的Cell可在创建其它LUN时再做同步。该方法可大幅缩短同步时间,对于随机读写要求高,又急需使用的环境,该方法较为有效。

4.2.2. 快速同步(全0同步)

校验RAID组在初始同步时会计算每个条带的校验值,做过校验的条带会大大提高小数据的随机写的性能,采用所有数据块写0的方式进行同步,刚好可以符合RAID5异或算法的校验规则,不需要再将条带中的所有成员读出做异或校验计算,相比常规同步方式,可提高同步速度约50%,但需同步完成后才可用。适用于随机写要求较高,又不急需使用的环境。

4.2.3. 不同步

根据用户的业务类型,也可以选择不做同步,RAID立即可用,对于大文件的顺序写基本不受影响,随机写性能低于同步之后的性能,可在写入时再进行数据同步,适用于随机读写操IO少,但又急需使用的环境;

4.2.4. 在线同步(校验同步)

RAID立即可用,后台进行数据同步,同步完成前,对性能影响较大,同步完成后,随机写较快。适用于随机写性能会逐步增长的业务环境。

5. 传统存储与IDDC+CRAID比较

6. IDDC+CRAID带来的好处

石油钻井新技术研究毕业论文

石油钻井新技术研究毕 业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石油钻井新技术研究 年级专业层次:2013秋中原油田钻井技术高起专培训班学生姓名:xxx学号:000000 中国石油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论文完成时间:2015年3月1日

石油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来提升行业水平。并且石油工业现在是现代行业的重中之重,钻井技术以及采油方法成为了发展这个行业的关键,固井和完井技术的先进则决定着油水井的增产、增注。石油钻井是一项复杂的技艺工程,需要诸多方面的工种协调密切配合才能使钻井顺利完成。钻井主要的工种有钻井、内燃机、石油泥浆。这是紧密联系的三兄弟。有人形象比喻说:“石油内燃机犹如人的心脏、钻井液(泥浆)犹如人的血液、石油钻井犹如人的骨骼。”我认为这种比喻有一定的道理。石油钻井就是由这三种主要的工种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钻井体系。钻井技术不断发展,对钻井液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套管钻井新技术、连续油管钻井新技术等几方面对现今钻井新技术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钻井;石油钻井;钻井新技术;套管钻井;水基钻井液;无渗透钻井液

2.1.2山前高陡构造和逆掩覆体防斜问题 (2) 2.1.3钻头选型和钻井效率问题 (2) 2.1.4井漏问题 (2) 2.1.5井壁稳定和井深结构问题 (3) 2.1.6固井问题 (3) 2.1.7深井钻进中套管严重磨损问题 (3) 2.2重点研究方向 (3) 2.2.1提高钻前压力预测精度 (3) 2.2.2高陡构造防斜打快 (3) 2.2.3防漏堵漏技术 (3) 2.2.4特殊工艺井技术 (4) 2.2.5小井眼钻井配套技术 (4) 3.1.2套管钻井的优点 (5) 3.1.3套管钻井的范围 (6) 3.1.4套管钻井的准备条件 (6) 3.1.5套管钻井的参数设置 (6) 3.2水基钻井液新技术 (7) 3.2.1无渗透钻井新技术 (7) 3.2.2水基成膜钻井液技术 (7) 3.2.3纳米处理剂基础上的钻井技术 (8) 3.3应用钻井新技术控制污染 (9) 3.3.1小井眼钻井工艺 (9) 3.3.2多功能钻井液技术 (9) 3.3.3分支井钻井技术 (9) 3.3.4应用新型钻井液体及添加剂 (9)

井筒钻井新技术介绍

钻井新技术介绍 交流材料 编写人:刘修善刘月军 华北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2001年11月

目录 一、水平井钻井技术·····························································································2 二、分支井钻井技术·····························································································5 三、大位移井钻井技术···························································································8 四、地质导向钻井技术······················································································11 五、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14 六、欠平衡钻井技术··························································································18 七、小井眼钻井技术··························································································21 八、连续油管钻井技术······················································································24

宏衫产品(全)

MS1000系列产品概述 MacroSAN MS1000是宏杉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监控专用存储产品,产品采用开放数据存储平台(ODSP:Open Data Storage Platform),有效满足监控应用对于存储设备在可靠性、大容量、规模部署及易用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可广泛适用于各种行业各种规模的监控系统。 图示:MS1000系列存储整机视图 MS1000系列产品功能与特性 (一)专业的监控存储,稳定可靠 1、基于Cell的RAID技术(CRAID) CRAID(基于Cell的RAID)技术是宏杉科技在RAID机制上的一项创新技术。CRAID通过更精细的资源管理单元——Cell来实现对磁盘的精细化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系统对于磁盘故障的容忍度,减少数据处于临界危险状态的机率,而且能数倍地提升磁盘故障后的恢复效率。MS1000的CRAID技术能够做到:容忍多块磁盘故障:在RAID组内,只要同一Cell内的两个数据块不同时出现故障,RAID组允许多块磁盘发生介质损坏,而数据不会丢失。借助CRAID技术既能解决传统RAID6、RAID10磁盘浪费严重的问题,降低成本,又能解决2块及以上磁盘出现介质错误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甚至可以作到所有磁盘出现介质错误,系统和数据依然正常,极大增强可靠性。 容忍任意三块磁盘物理故障:传统RAID方式,RAID5/6的磁盘利用率较高,但数据丢失风险较大,RAID5只允许坏1块磁盘,RAID6只允许同时坏2块磁盘;相对之下,RAID1/10等安全性较高,但空间使用率只有一半,并且同为镜像的两块磁盘一旦同时出现物理故障,数据同样丢失。在保证数据安全、磁盘空间使用率和性能的基础上,宏杉科技CRAID2.0技术,打破了传统RAID技术的瓶颈限制,采用三重数据校验机制,可允许同一个磁盘组中任意三块磁盘出现整盘物理故障,数据不丢失。 数据重建时间减少80%:传统的RAID机制数据重建恢复过程非常漫长,尤其是2TB等大容量硬盘普及后,数据丢失风险大幅升高。据统计,在正常的监控业务流量下,2TB硬盘故障的重建恢复时间长达5天—30天。MS1000通过下述几项技术,能够减少80%-95%的数据重建恢复时间,大大提高了存储系统的数据保护能力。 (1)只对已写数据的Cell进行重建,空闲Cell不重建。 (2)只重建数据发生变化的Cell,不对整个硬盘进行重建。 (3)只对发生介质错误的Cell进行校验重建恢复,其它Cell通过拷贝的方式重建。 2、主动式磁盘诊断中心(IDDC)

宏杉存储MS3000、MS5000维护手册

MacroSAN MS5000 MS3000系列产品 维护手册 文档版本:V1.1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373462.html, 400-650-5527

目录 MacroSAN MS5000 MS3000系列产品 (1) 维护手册 (1) 1硬件状态检查 (3) 1.1 产品外观 (3) 1.1.1 SPU外观 (3) 1.1.2 DSU外观 (12) 1.1.3 电源模块外观 (17) 1.1.4 磁盘模块外观 (18) 2存储界面介绍 (19) 2.1 运行ODSP Scope (19) 安装JRE6.0 (19) 打开ODSP Scope (20) 设备管理界面介绍 (21) 2.2存储界面查看 (21) 2.3控制器日志查看 (22) 2.4RAID信息查看 (23) 2.5LUN信息查看 (24) 3诊断日志及配置信息收集 (25) 3.1诊断日志收集: (25) 3.2保存诊断信息: (26) 3.3配置文件收集: (26) 3.4保存配置文件: (27) 4开关机流程 (28) 4.1开机顺序 (28) 4.1.1启动存储控制器 (28) 4.1.2启动物理服务器 (28) 4.1.3启动物理服务器上的业务 (28) 4.2关机顺序 (29) 4.2.1停止物理服务器上的业务 (29) 4.2.2关闭物理服务器 (29) 4.2.3关闭存储控制器 (29)

5注意 (31) 1 硬件状态检查 1.1 产品外观 ○i说明 MS5000/MS3000/MS2500系列存储设备的外观相似,在下面的描述中以MS5000系列存储设备的外观为例进行说明。 1.1.1 SPU外观 1. SPU前正视图 SPU的高度为4U,前正视图如图1-1所示。 图1-1SPU前正视图

宏杉CRAID3.0技术白皮书-20170401

MacroSAN CRAID3.0 技术白皮书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概述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技术于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Patterson 教授等首次在论文“A Case of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中提出,其基本原理是由多个独立的高性能硬盘驱动器组成的硬盘系统,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数据冗余的技术。 作为一种成熟、可靠的硬盘系统数据保护标准,RAID技术自诞生以来一直作为存储系统的基础技术而存在,但是近年整个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数据取代计算成为信息计算的中心。这促使人们对数据愈加重视,不断追求海量存储容量、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等,因此传统RAID 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为了满足数据增长的需求,硬盘设备制造商不断地提升技术来增加硬盘单位存储密度,如今,高容量硬盘企业和消费市场已经非常普遍。那么当这些高容量硬盘出现硬盘故障而需要进行数据重构时,传统RAID会有哪些缺点? 硬盘故障导致数据丢失时,RAID组通过异或算法,通过校验数据和其他数据盘数据得到丢失的数据的过程为数据重构。在这里以7.2K RPM 4TB硬盘为例,在传统的RAID5(8D+1P)中,其重构时间在40个小时左右(无流量压力情况下)。重构的进程会占用系统的资源,导致应用系统整体性能下降,而当用户为了保证应用的及时响应来降低重构的优先级时,重构的时间还将进一步延长。此外,在漫长的数据重构过程中,繁重的读写操作可能引起RAID组中其他硬盘也出现故障或错误,导致故障概率大幅提升,极大地增加数据丢失的风险。 另一方面,传统RAID受限于硬盘数量,在数据容量剧增的年代无法满足企业对资源统一灵活调配的需求,同时数据重构时影响数据的读写性能,那么怎么来提供数据的读写性能呢? 针对传统RAID的以上问题,宏杉科技提出了全新的CRAID技术。 2.技术实现 CRAID技术是宏杉科技针对传统RAID的缺陷,在传统RAID技术之上的革新。CRAID1.0技术提升了故障硬盘的重建效率,CRAID2.0技术允许RAID组中任意坏三块盘,数据不丢失,而CRAID3.0技术则提升了数据读写性能和缩短重建时间。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校园招聘简章【模板】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校园招聘简章 公司简介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acroSAN Technologies Co., Ltd. 中文简称:宏杉科技)成立于2010年5月,是集存储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及服务于一身的中国自主高技术企业,总部位于杭州,在杭州和深圳设有研发中心,在全国35个省会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公司研发人员占51%,90%以上人员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宏杉科技是全球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最早的中国投票会员。凭借团队在存储领域超过十五年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宏杉科技推出了MS全系列存储产品,成为全球存储领域中少数具有从低端到高端全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能力的高科技企业。宏杉科技根据中国用户的使用特点,推出了SDAS对称双活、双矩阵高端多控、CRAID、IDDC、ICMT等业界领先的存储技术,大部分技术为全球首创。成立以来,宏杉科技保持每年超过销售收入15%以上的研发投入,已申请数十项发明专利,在传统IT走向以云计算、大数据、VR/AR、AI、IoT 为代表的“新IT”过程中持续创新。2016年,宏杉科技推出全系列全闪存阵列产品,数据中心最高可用级别的V4引擎;发布了面向企业级云计算的CloudSAN架构和产品,融合了分布式技术和存储高性能高可用技术,是云计算承载企业级业务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获得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宏杉科技已成为全球存储行业最具创新力、最专注于用户数据价值的专业企业。 招聘岗位: 【研发类】: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硬件开发工程师、驱动软件工程师 【市场类】:销售工程师、产品经理(售前工程师) 【技术服务类】:技术支持工程师 岗位要求:(各岗位具体要求请见下面“岗位详细”) 1、电子、通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2018届研究生和本科生;(销售岗位专业不限) 2、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技术基础; 3、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全面,通过CET-4; 4、积极上进,诚实守信,身体健康; 薪资范围: 本科:10~13万,硕士:12~15万

北京金钻芯科技中科院存储技术解决方案

北京金钻芯科技中科院存储技术解决 方案 1

中科院存储技术解决方案 中科院某中心存储系统需求 1、集中存储 为了满足应用系统对于存储的需求,并考虑到性能、扩展性、可靠性等因素。中科院某中心计划建设存储区域网络(SAN),来统一为应用系统提供存储服务。这样即能够有效的提高整套系统的存储利用率,简化管理和维护的工作量,而且有利于实现数据的集中备份;同时利用SAN-存储局域网的融合性和可扩展性,实现“服务器群-SAN网络-存储池”新一代IT架构,保护用户投资,降低用户的总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中科院某中心的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包括 AIX\Solaris\Linux\Windows等主流的操作系统,SAN需要能够支持这些异构的环境。而且在整合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成本的因素,如交换机、主机适配器(HBA)等。 2、简化管理 存储设备在一个企业中的异构化现象十分普遍,为保证存储空间的可管理性和减少SAN结构的复杂性,方案应采用先进、简便的SAN技术和相应的管理软件,保证大数据量简便管理并能够充分发挥系统性能。 3、存储容量的需求

综合考虑到各类存储需求后,中科院某中心预计第一期整体需要存储空间为30TB。其中重要的在线数据为10TB,需要提供网络硬盘功能实现存储资源的20TB。在在线数据中,有4TB的重要的数据库信息需要系统提供高等级的数据保护。 4、存储容量扩展 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库和各种应用系统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存储空间。这就要求存储系统能够方便的扩充存储空间。 5、完善数据管理 中科院某中心承担着繁重的科研工作,为了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完善数据管理工作,实现更好的数据存储和保护。 6、系统实施规划 在系统实施规划上,中科院某中心能够按照存储设备的规划,分步实施整个系统。 存储架构设计方案

宏杉科技双活存储解决方案介绍

MacroSAN 双活存储解决方案介绍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

1. 解决方案概述 在信息社会里,数据的重要性已经毋容置疑,作为数据载体的存储阵列,其可靠性更是备受关注。尤其在一些关键应用中,不仅需要单台存储阵列自身保持高可靠性,往往还需要二台存储阵列组成高可靠的系统。一旦其中一台存储阵列发生故障,另一台可以无缝接管业务。这种两台存储都处于运行状态,互为冗余,可相互接管的应用模式一般称之为双活存储。 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传统的双活存储方案无法由存储阵列自身直接实现,更多的是通过在服务器上增加卷镜像软件,或者通过增加额外的存储虚拟化引擎来实现。通过服务器上的卷镜像软件实现的双活存储,实施复杂,对应用业务影响大,而且软件购买成本较高。通过存储虚拟化引擎实现的双活存储,虽然实施难度有一定降低,但存储虚拟化引擎自身会成为性能、可靠性的瓶颈,而且存在兼容性的限制,初次购买和维护成本也不低。 宏杉科技的对称双活存储(Symmetrical Dual Active Storage,简称SDAS)是一项专门针对双活存储方案的创新技术。通过宏杉科技对称双活存储技术,可以不需要引入任何第三方软硬件,直接通过两台同档次的MS系列存储阵列实现两台存储的双活工作,互为冗余。当其中一台存储发生故障时,可由另一台存储实时接管业务,实现RPO、RTO为0。这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新型双活存储技术。 宏杉科技的SDAS技术,不仅支持近距离的双活存储系统,而且支持上百公里甚至更远的远距离双活数据中心。近距离的双活存储可以采用更加高效的光纤交叉直连的方式进行组网部署,远距离的双活数据中心采用交换机连接方式,再配以仲裁者机制进行组网部署。宏杉科技的SDAS两套存储之间的链路不仅可以支持10GE以太网,而且在业界率先支持40GE以太网技术。40GE具有目前以太网应用领域中的最高的传输带宽,可以大大降低同步数据传输时延。 目前宏杉科技的MS3000、MS5500、MS7000存储产品都已经支持对称双活存储技术。

钻井技术概况及新技术简介

钻井新技术 吴红建137******** QQ:286657189 E-mail : whj_818@https://www.360docs.net/doc/884373462.html, 石油工程学院 2014年9月

目录 钻井技术概况 1 钻井新技术简介2

(1)油气勘探发展现状 我国陆上剩余油气资源丰富,剩余油气资源量集中在岩性地层油气藏、前陆盆地、叠合盆地中下组合与成熟盆地精细勘探等四个重点勘探领域。 油气勘探开发发展现状与趋势 石油资源 255 73.63 181.4 50100150200 250300可采资源 探明可采储量 剩余可采资源量 亿吨 天然气资源 27.5 3.36 24.1 5 10152025 30可采资源 探明可采储量 剩余可采资源量 万亿立方米 资源探明率 29% 资源探明率 12%

针对六个趋势,亟需发展新一代石油地质勘探理论和配套的勘探工程技术,为勘探部署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 复杂化,呈以下趋势: 从简单构造向复杂冲断带发展从中浅层 向深层、超深层延伸 成熟盆地 进入精细勘探阶段 天然气勘探 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构造圈闭 向岩性地层圈闭发展 从碎屑岩为主向 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勘探发展 油气勘探六大趋势

钻井工程的特点 (1)钻井工作量和井数不断增加 1999~2007年钻井数对比 年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全世界49410719407547468631747188427893803118164125447美国187002999432894289103049837257377105396260335加拿大125001848018017142001962221671242053115230494俄罗斯211055775140550046504630487038504581中国石油730463736746667778858873105771178213800

石油钻井助剂-产品介绍

高粘乙烯基单体多元共聚物防塌降失水剂B L A-H V 产品介绍 高粘乙烯基单体多元共聚物防塌降失水剂 BLA-HV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高分子量的丙烯类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主要用于提高钻井液的粘切、降低滤失量,能够满足盐水钻井液现场的需要。 产品特点 增粘效果显着,可用于无固相钻井液中: 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 耐Ca++Mg++至4000ppm; 耐温至150℃; 低荧光,可应用于探井; 适宜的pH值范围为7—。 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用于提高钻井液的粘切,可适用于无固相钻井液中,低荧光,可用于探井。 配成胶液使用,胶液最大浓度为8-12%;在泥浆循环温度高于40℃,循环周期大于1h的施工条件下,也可直接加入循环泥浆中,但加量稍大,起效稍慢。 推荐加量为循环泥浆量的-1%,首次加量应不低于%。 包装和储存 采用三层复合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 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

应以工业化学品处理,处理时应使用防护工具。 中粘乙烯基单体多元共聚物防塌降失水剂 BLA-MV 产品介绍 中粘乙烯基单体多元共聚物防塌降失水剂 BLA-MV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中高分子量的丙烯类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主要用于提高钻井液的粘切、降低滤失量。 产品特点 增粘效果好,可用于无固相钻井液中: 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 耐NaCl至饱和,耐Ca++Mg++至1000ppm; 耐温至150℃; 低荧光,可应用于探井; 适宜的pH值范围为7—。 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增粘效果好,可适用于无固相钻井;低荧光,可适用于探井。 配成胶液使用,胶液最大浓度为10-15%;在泥浆循环温度高于40℃,循环周期大于1h的施工条件下,也可直接加入循环泥浆中,但加量稍大,起效稍慢。 推荐加量为循环泥浆量的-%,含盐量越高加量越大,对于饱和盐水和复合盐水泥浆首次加量应不低于%。 主要技术指标 包装和储存 采用三层复合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 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 应以工业化学品处理,处理时应使用防护工具。 低粘乙烯基单体多元共聚物防塌降失水剂 BLA-LV

宏杉科技IDDC与CRAID技术

MacroSAN IDDC与CRAID技术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

1. 典型案例 某用户配置了16块1TB磁盘做RAID5,承载其在线关键业务。运行3年后,磁盘开始陆续损坏,发现其重建过程漫长。在其业务未中断的情况下,完成一次重建所需时间长达5天,这种情况还不是最糟的。更糟的是,在某次重建过程中,重建进程完成到60%时,重建过程被异常中止,RAID 组fail,整个数据卷损坏,数据丢失。经检查发现,在重建过程中,该RAID组中的另一块磁盘发生了读错误,导致磁盘failed,被RAID组踢出。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1、磁盘属于消耗品,发生老化后,会产生潜在故障盘或假象故障盘; 2、故障盘或假象故障盘都将导致RAID组重建; 3、大容量磁盘RAID重建时间过长,重建过程风险巨大; 4、潜在故障盘将导致RAID重建失败; 什么是假象故障磁盘 简单的说,假象故障磁盘就是在使用中发生错误告警,但返厂后经检查发现该磁盘没有任何物理损坏,检测为正常的磁盘。 为什么会有假象故障磁盘 通常是与设备运行环境有关的,比如磁盘受到外力导致的振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磁盘工作失灵,这种失灵往往在消除振动后可以恢复。 ●磁头在盘面的水平方面振动,会导致磁头与磁道偏离,磁头与目标磁道位置偏离过大,超 过了伺服机构能响应的允许值,此时磁头根本无法定位,造成工作失灵; ●磁头在与盘面垂直方向的振动,导致磁盘盘面与磁头距离的变化,磁头和盘片的间隙过大, 造成磁头感应到的信号电压不足,磁盘无法读/写; 什么是潜在故障磁盘

简单的说,潜在故障磁盘就是已经存在损坏扇区,但在设备运行状态中却显示为正常的磁盘。为什么会有潜在故障磁盘 由于磁盘本身属于易耗品,存储设备长期在线运行后,根据业务类型及机房环境不同,磁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这些老化磁盘中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扇区,而损坏扇区在没有IO读写触发的条件下,通常不会被存储设备感知。这种未被感知,但又存在一定损坏扇区的磁盘,就是潜在故障磁盘。一般情况下,潜在故障磁盘在非RAID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磁盘中的部份文件埙坏或丢失。若存在于配置了RAID组的存储环境中,其危险性将及有可能会乘以N倍的数量放大。 故障磁盘的危害 ●冗余RAID组重建频繁:存储设备长期在网运行后,由于机械设备老化,磁盘假象故障发 生的机率增加,并且会有越来越多的潜在故障磁盘转化为故障磁盘,这些磁盘的陆续损坏 导致了频繁的RAID组重建。传统存储设备的RAID组重建过程中,会大量消耗读写性能,尤其对于大容量磁盘,重建时间过长。因而往往会影响到用户业务的正常访问,且易出现 冗余RAID组重建失败,发生数据丢失的事故。 ●冗余RAID组重建失败:根据冗余RAID组原理,特别是采用积偶效验算法的RAID组, 如RAID5、RAID6,在进行RAID组重建时,需要读取该RAID组中其它成员成盘上的所 有数据,来计算被替换故障磁盘的数据。对于长期在网运行,磁盘老化较严重的设备,往 往会隐藏着一定的潜在故障磁盘,一旦这些磁盘在重建过程中转化为故障磁盘,该RAID 组会立刻失效,重建失败,导致该RAID组所有数据丢失。 2. 问题与挑战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数据量越来越多,磁盘容量越来越大,发生磁盘损坏的比率也越来越大,如何解决磁盘故障对存储带来的危害成为重要课题目。 问题: 1、磁盘属于消耗品,一般3年左右,发生机械老化; 2、发生老化后,会产生潜在故障盘或假象故障盘; 3、故障盘或假象故障盘都将导致RAID组重建; 4、大容量磁盘RAID重建时间过长,重建过程风险巨大; 5、潜在故障盘易导致RAID重建失败; 挑战: 1、变被动重建为主动检测;

MacroSAN MS3000产品介绍

MacroSAN MS3000产品介绍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

1. 产品概述 MacroSAN MS3000是宏杉科技推出的新一代中端存储产品,其融入了大量先进设计理念和架构技术,为中小型数据中心提供安全可靠、资源弹性部署的存储平台。 在硬件架构上,MS3000采用了包括大容量缓存扩展、PCI-E 2.0、SAS 2.0、SSD 等先进技术,构建高性能的存储平台。在资源管理上,MS3000采用基于Cell 的虚拟化技术,通过创新的ICMT 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弹性部署。在可靠性上,MS3000采用双控全冗余模块化设计、可支持四控多活配置,提供丰富的数据保护特性,此外通过创新的CRAID 技术和IDDC 磁盘诊断安全机制,将磁盘故障导致的宕机时间和机率减少80%。MS3000基于开放式数据存储平台(ODSP ),能够通过接口开放、规格功能定制、行业特性开发移植等方式,将存储系统真正与用户业务系统无缝融合。 按照产品配置的不同,MS3000可分为MS3100 、MS3300。 2. 产品特点 (一)高性能体系架构 在架构设计上,MS3000采用大量业界先进技术,包括大容量缓存扩展、PCI-E 2.0、SAS 2.0、SSD 等,构建高性能的存储平台。 (1)高带宽总线技术 PCI-E 2.0技术:在每个控制器的内部,MS3000采用了16个PCI-E 2.0通道。单个PCI-E2.03.5英寸磁盘扩展柜 2.5英寸磁盘扩展柜 MS3000存储控制器 MS3000整机视图

通道的带宽为5.0Gb/s,16个PCI-E2.0通道的总带宽达到80Gbps。MS3000采用多条PCI-E 2.0总线连接前端主机通道、后端磁盘通道及缓存镜像通道,保障整个系统端到端的性能匹配。 SAS 2.0技术:SAS技术近几年在带宽、稳定性、兼容性、效率等方面都已超越FC技术,已经成为存储阵列主流架构。而SAS 2.0技术的成熟商用,使得SAS的领先优势更为明显。在SAS 2.0标准中,单个SAS通道带宽达到6Gbps,四路宽端口的带宽达到24Gbps。MS3000采用SAS 2.0技术构建后端磁盘架构,每个控制器自带2个四路SAS宽端口,总带宽达到96Gbps。 (2)大容量智能缓存管理 缓存调度是存储阵列的核心机制,也是影响存储控制器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上限制,传统存储阵列缓存容量小,扩展困难,而且调优管理非常复杂。在云计算环境下,存储的并发I/O访问量快速增长,数据存取热点变动频繁,对存储缓存的容量要求也急剧增长。与此同时,大容量缓存对于存储的缓存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S3000在支持大容量缓存的同时,采用业界领先的智能缓存管理机制,大大提升了缓存效率。 ●容量按需配置:缓存大小是决定存储阵列档次的重要标准,通过增加缓存能够显著的提升 存储性能。在缓存大小上,MS3000支持8-64GB灵活配置,用户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选择。相对于采用更高产品型号来增加性能的传统方式,这种通过扩展缓存来提高性能的方式,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全局智能调度:MS3000采用智能缓存调度机制,对全局性缓存进行管理。不仅单个控制 器内的读、写缓存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而且两个控制器的缓存也无需对称分配,以充分发挥控制器的性能。在具体调度策略上,读、写缓存被划分为预留、共享、突发三大区块,以满足LUN实时变化的性能需求。在这种机制下,LUN在大压力下获得大缓存空间,在小压力下获得小缓存空间,既保证单个LUN不存在性能瓶颈,也使得整个系统的缓存使用非常高效。 ●数据安全可靠:在缓存数据安全性上,不仅采用了缓存镜像机制,而且具备掉电保护功 能。在外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写缓存里的数据能够被下刷保存到存储阵列的前四块磁盘(保留磁盘)里。当供电恢复后,能够从保留磁盘中将数据恢复回来。 (3)高性能SAS/SSD磁盘 SAS磁盘技术:SAS磁盘是磁盘领域的一次技术变革。SAS磁盘在继承SCSI磁盘稳定、可靠性等优点的基础上,还具备大量新的特性,比如6.0Gb接口速率、双冗余接口、全双工模式、兼容SATA磁盘等。由于这些优势,SAS磁盘已经成为了主流的磁盘技术,并且将服务器、存储阵列两个不同领域的磁盘进行了统一。如今的SAS磁盘不仅同时支持15000/10000/7200转三种速率,而且还支持2.5/3.5二种尺寸,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高性能SSD磁盘:SSD磁盘的高性能已经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MS3000将这一领先的磁盘技术融入高性能体系架构之中,大幅提升磁盘的IO响应能力。此外,通过自动分层存储和自动

我国石油钻井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石油是重要资源之一,它的开采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当前的石油开采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国内无比巨大的石油使用需求。石油钻井是石油开采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出油率和石油开采效率,所以,研究石油钻井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 由于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时间较短,暂时还无法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无法满足国内对石油资源的开采需求。通过分析石油钻井技术现状,总结出以下几点不足: 1.1 技术不完善 石油钻井技术不完善体现在该技术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各种情况下对各类石油矿井的开采需求。目前我国石油钻井技术可以在一些地下环境相对简单、埋藏不是很多的石油资源区域进行钻井作业,而无法在一些地下环境相对复杂及埋藏极为深的石油资源区域进行开采作业。 1.2 钻井效率低 现阶段我国石油钻井效率十分低下,而导致钻井效率低下的原因来自于设备的落后。钻井设备寿命不长,在钻井工程期间,由于设备老化或损坏,需要进行设备的维修和更替,这就造成钻井周期的延长,降低了钻井效率,还加大了石油钻井的成本[1]。 1.3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 目前,我国石油钻井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一方面,石油企业在选聘工作人员时,往往注重工作人员的作业经验,而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年龄都偏大,自身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石油钻井工程还处于半自动化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维持正常作业。而这方面的人才又十分稀缺,石油企业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不得不找非专业的人才来填补人力上的不足,从而降低了员工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2]。 2 我国石油钻井技术发展趋势 2.1 加大新油气藏的开发力度 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我国一直探讨的问题,也是今后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而石油是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又是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一旦资源储量被开采完,就无法再为各国提供石油资源。现阶段,很多已被开采的石油资源已经处于中后期阶段,石油储备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而当下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在今后阶段内,如果不加大对新油气藏的开发,必然会造成石油资源供给不足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形势,各个国家都加大了对新油气藏的开发力度,同时也注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提高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也是提高石油产量的关键所在。在开发新石油资源的同时,也注重对老油井的再开发,利用先进技术,来挖掘过去落后技术下被漏掉的石油资源。所以,今后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在于对新油气藏的开发,另一方面则是对现有油气井的深度挖掘。 2.2 钻井技术向自动化发展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自动化、智能化已经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自动化、智能化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观察石油技术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它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及自动化技术有很大的联系。传统石油钻井技术第一次改革应该在1985年左右,当时在国际社会中,科研人员已经把石油钻井技术和信息采集、处理手段相互结合,延伸出“随钻XX”等各项技术,如随钻测井等。该项技术的内涵就是在下钻过程中,可以通过设备来跟随钻进行实时测量,从而为钻井人员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再此之后,石油钻井技术朝向数字化发展,并在今后阶段不断完善,使其技术更加自动化、数字化,并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这一技术的研发和改进也不断提高石油开采效率,使石油开采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未来阶段,石油钻井技术必然会朝着智能化发展,即不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主观判断,而由计算机来分析数据和信息,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在面临各类事故时,也能快速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类型、事故大小,并得出最为合理的解决事故的对策。 3 我国石油钻井最优技术的应用 3.1 优化钻井设计程序 优化钻井设计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并按照平衡钻井要求来进行各类数据的测量、分析。如地下各地质分层的深度、厚度,地下泥浆的粘度、密度等。并以这些数据、信息作为依据,设计出合理的井身结构,选用合适规格的套管柱。(2)采用先进 我国石油钻井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艾华英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油田海外工程公司沙特公司 河南 濮阳 457001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其次研究了现阶段最优石油钻井技术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石油钻井新技术的推广方式。 关键词:石油钻井 新技术 推广 应用 Transfer and application of new oil drilling technology in China Ai Huaying Zhongyuan Oil?eld,Puyang 45700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oil drilling technology in China,the application and transfer of new technology in this field are also described. Keywords:oil drilling;new technology;popularization;application 103

浅谈石油钻井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史自虎

浅谈石油钻井新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史自虎 发表时间:2018-05-23T10:24:43.8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作者:史自虎 [导读] 摘要:针对于石油而言,主要是一种较为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较为巨大的贡献。 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一公司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针对于石油而言,主要是一种较为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较为巨大的贡献。因此在对石油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谨慎适度,保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石油资源所带来的破坏。在对石油进行勘察的过程中需要对石油钻井技术进行妥善选择,并且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石油的开采质量以及开采的成功率,所以对石油钻井技术进行创新发展对于石油勘探工作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是具有着重大的帮助。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石油钻井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之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关键词: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发展;分析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各个行业对于石油能源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虽然我国的石油钻井技术在能源开采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仍然有着很大的优化和上升空间。为了保证石油勘探质量,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有效的保障石油开采过程的安全性能,提高和优化我国石油钻井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钻井新技术思维应用 我国石油钻井技术发展到今天,无论在工艺装备还是在技术经验上都已相当成熟,如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及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等,尤其是井下一体化控制平台的建立,使系统的适应性等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初步探究井下的状况以便于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对连续作业状态进行远程监控的目的。这些不仅降低了石油开采的经济成本,还使钻井的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 1、大位移井钻井技术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深水和地下有着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但是由于受到结构多样、地形复杂、岩层较厚等因素的影响,勘测开采的难度极大。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利用大位移井来实现石油地质开采的目的。随着石油钻井的需要和技术进步,针对大位移井的实际情况,需分析其具体的工况和特征,研究科学合理的开采措施,在开采的过程中利用可控偏心器和变径稳定器的优势,从而有效清除井内钻屑,以及解决钻柱摩擦阻力大的问题。 2、连续油管钻井技术的应用 针对油层断层多、深埋地下和分支众多的特征,通常应用连续油管钻井技术。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在工程实践中有分支多、井筒距离长、分离效果好和压力高等技术特点,不仅可以解决平衡欠压的特点,还可以达到良好分离的效果,是其它钻井技术的结合与创新。连续油管钻井技术不再局限于油管传统的结构特点,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分支较多的钻井技术,有着下钻时间短、设备简单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钻井的安全系数,降低钻井成本。 3、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 在石油钻井工作中,还要合理使用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该技术在很久以前就被踢出来了,但是由于我国科技水平较低,导致对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的研究不够全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具备较多的优点,将其科学、合理应用在石油钻井工作中,不仅能够避免井内的液体流入地层,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石油开采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 4、地质导向钻井技术 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是一项在导向钻井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钻进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把地址导向仪与导向工具紧密联系起来,使测井、钻井与油藏工程技术有效的衔接以及融合,从而实现了随钻控制的目的。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在进行指导的时候主要使用的地质参数为电阻率,该技术能够准确判断储层特定、地质构造和钻头轨迹,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钻井的采收率以及成功率,并且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为石油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5、信息计算机平台和井下一体化控制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把井下开采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石油开采的远程管理与控制。一体化控制平台对于井下复杂的工况,可以实现实时的监控,及时反馈开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且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此外,它还可以全程追溯井下钻井技术,准确有效的为技术人员提供信息和数据,以提高技术人员分析的准确性;同时,一体化平台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计算机平台和井下一体化控制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人员的数量,实现了及时有效的数据输出任务管理和随时随地的协调管理。 二、我国石油钻井新技术的推广 1、加大对新技术的宣传 要推广石油钻井新技术,首先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宣传。过去很多新技术就是因为宣传不到位,导致各个石油企业无法了解该技术的功能及优势,使新技术的推广极为缓慢。在信息时代下,可建立一个专门用于石油钻井新技术讨论及推广的平台,当新技术研发成功并实践之后,可在该平台推广,从而让所有石油企业了解该新技术。当然,我国石油企业可自主组建考察团到国外进行考察,从而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提高国内石油钻井的整体水平。国家也应该积极引导石油企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宣传引入新技术的优势,使各石油企业重视新技术的学习及应用。 2、加大对新设备的引进力度 新技术和新设备密不可分,没有新设备也无法保证新技术的应用。所以,当前形势下,我国石油企业应该加大对新设备的引进力度,提高资金投入力度。淘汰一些已经落后的设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设备,从而使整个石油钻井作业符合现代生产理念,并提高作业效率、石油开采率。 3、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首先,改善用人机制,摒弃过去“讲资历”的用人准则,引入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如要求其必须掌握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操作技

MacroSAN MS系列存储设备 快照和复制特性 图形界面用户手册(CH, V1.00).pdf

MacroSAN MS系列存储设备快照和复制特性 图形界面用户手册 文档版本:V1.00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884373462.html, 400-650-5527

声明 Copyright ? 2010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及其许可者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本手册的内容,且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本手册。 本手册仅作为操作参考,由于软件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手册的内容可能滞后于最新的软件版本,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本手册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商标信息 MacroSAN、ODSP、ODSP Scope、宏杉均为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的商标。 对于本手册中出现的其他公司的商标、产品标识及商品名称,由各自权利人拥有。

目录 MacroSAN MS系列存储设备快照和复制特性........................................................................................ 1-1图形界面用户手册.............................................................................................................................. 1-1声明.......................................................................................................................................................... 1-2商标信息 .................................................................................................................................................. 1-3目录.......................................................................................................................................................... 1-4图目录...................................................................................................................................................... 1-8表目录.................................................................................................................................................... 1-10第一部分:概述 ..................................................................................................................................... 1-11 1前言..................................................................................................................................................... 1-11 1.1 读者对象.................................................................................................................................... 1-11 1.2 资料指南.................................................................................................................................... 1-11 1.3 资料约定.................................................................................................................................... 1-11 1.3.1 资料描述约定................................................................................................................... 1-11 1.3.2 其他约定.......................................................................................................................... 1-12 1.4 资料获取方式............................................................................................................................. 1-12 1.5 资料意见反馈方式...................................................................................................................... 1-12 1.6 文档结构.................................................................................................................................... 1-12 2 ODSP存储设备概述........................................................................................................................... 2-14 2.1 ODSP存储设备简介 .................................................................................................................. 2-14 2.2 ODSP存储设备典型组网介绍 .................................................................................................... 2-14 3 ODSP Scope控制台........................................................................................................................... 3-15 3.1 ODSP Scope简介 ..................................................................................................................... 3-15 3.2 运行ODSP Scope前准备工作 ................................................................................................... 3-16 3.2.1 ODSP Scope要求 ........................................................................................................... 3-16 3.2.2 搭建管理网络................................................................................................................... 3-17 3.3 运行ODSP Scope ..................................................................................................................... 3-17 3.3.1 安装JRE ......................................................................................................................... 3-17 3.3.2 打开ODSP Scope ........................................................................................................... 3-20 3.3.3 ODSP Scope界面介绍 .................................................................................................... 3-22 3.3.4 查看ODSP Scope版本及版权......................................................................................... 3-23 3.3.5 管理设备.......................................................................................................................... 3-24第二部分:快照和复制基础功能............................................................................................................ 3-26 4快照和复制基础功能简介.................................................................................................................... 4-26 4.1 快照预留内存简介...................................................................................................................... 4-26 4.2 快照资源简介............................................................................................................................. 4-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