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颐】古玺汇编49-93

【罗福颐】古玺汇编49-93
【罗福颐】古玺汇编49-93

吴让之篆刻作品经典赏析

吴让之篆刻作品经典赏析 吴让之一生精研邓石如篆刻,对邓石如篆刻的各种样式加以锤炼、整理,使之穗妥、精致。再加上对汉印的体悟,以及浑厚的篆书修养,刀笔相融,完美地呈现出他的艺术魅力,以致于吴昌硕认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吴让之在篆刻上取得的成就和他的篆书是分不开的,其篆书和篆刻互为滋养,相互渗透,是同一种思想在不同材质上的共同体现,承载了他的艺术思想。“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其一生留下了大量的篆书作品,是皖派书家中弘扬邓石如篆书而能旁滲多方的集大成者。 吴让之强化了皖派长于冲刀的流派特征,独创了“披削法”,能充分表达笔意,有如铁笔作书,直接了当地把他的篆书形质,还原在石面上,充分在表现了其篆书的婀娜多姿,圆转流畅。用刀如用笔,使得所作更具韵律感和笔墨情趣,有“神游太虚,若无其事”之妙。 篆法与刀法的相互生发和直接对应,使其作品更能传达情绪,表达感情,篆刻作为一种抒情的方式,在他的作品里被表达得极为透彻,从而为篆刻史展现了一幅水墨淋漓、多姿多彩的优美长卷。 经典解析: 吴熙载印 此印师法汉私印而隶意更足,刻痕爽利,有如书写。布局钗对角呼应,边界有三处崩残,既团聚了气脉又修饰了留红,吏红地具有节奏感,也强化出了左右两排之间留红

的醒目、明确,突出了印眼所在。两块精巧的留红一上一下,醒目耀眼,宛如双眸,从而能“真放在精微”了。回到印面上,用刀极为随意,单双刀结合,深凿浅刻并施,刀痕组合有速度感,节奏奔放,自是大匠把式。 熙载之印 此印分布平整,书法谨严,而印面效果又能如此生动,则归功于吴氏刀法。该印用刀浅行、深凿并施,信手拈来,随意之极。少数线条在深刻的基础上“披削”加宽,既精确了留红又加强了章法的对比关系。“载”字崩残并笔是视觉重心,具力量惑,突出了留红的呼应。印面刀光剑影,用力极其抒情,披削法的运用既准确地表达了书写性又呈现出苍浑醇厚的质感,神采奕奕。 仲陶

古文字研究1-24总目中华书局

中化书局古文字研究1——24期总目 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 唐兰:《殷虚文字二记》 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 胡厚宣:《说》 张颔:《侯马盟书丛考续》 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 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 裘锡圭:《说“弜”》 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 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 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 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 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 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 张政烺:《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 张政烺:《中山国胤嗣壶释文》 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 孙稚雏:《中山王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 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 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姚孝遂:《商代的俘虏》 李家浩:《释“弁”》 [日]岛邦男:《禘祀》 [日]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 肖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 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 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 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 附:图版 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于省吾:《释盾》 裘锡圭:《释柲》 李学勤:《关于组卜辞的一些问题》 萧楠:《论武乙、文丁卜辞》

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 张政烺:《周厉王胡簋释文》 林沄:《琱生簋新释》 商承胙:《秦权使用及辨伪》 马国权:《战国楚竹简文字略说》 李家浩:《战国布考》 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 姚孝遂:《〈殷虚卜辞综类〉简评》 贾平:《读〈殷虚文字甲编考释〉》 [日]松丸道雄:《散见于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 4、《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胡厚宣:《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问题再商榷》 于省吾:《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辨》 夏渌:《学习古文字散记》 裘锡圭:《甲骨文字考释》 陈炜湛:《卜辞文法三题》 常玉芝:《说文武帝——兼论商末祭祀制度的变化》 刘宗汉:《释七、甲》 李学勤、王宇信:《周原卜辞选释》 陈永正:《释》 5、《古文字研究》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于省吾:《墙盘铭文十二解》 赵诚:《墙盘铭文补试》 张政烺:《哀成叔鼎释文》 林沄:《对早期铜器铭文的几点看法》 张振林:《试论铜器铭文形式上的时代标记》 张颔:《韩锺鐱考释》 伍仕谦:《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初探》 杨五铭:《两周金文数字合文初探》 张亚初:《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陈世辉:《金文韵读续辑(一)》 孙稚雏:《保卣铭文汇释》 商承祚:《〈石刻篆文编〉字说》(二十七则) 饶宗颐:《中山君考略》 陈邦怀:《战国楚帛书文字考证》 罗福颐:《近百年来对古玺文字之认识和发展》 于豪亮:《古玺考释》 马国权:《缪篆研究》 李裕民:《侯马盟书疑难字考》

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远绍千年历史,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它姐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兼涉镌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至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包含了中国艺术的精粹。 怎样欣赏一件篆刻作品?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老年朋友,由于年龄原因,大都无法再从系统的、高深的理论入手,笔者试图以王守桢老师最近新作中的一方“高瞻远瞩”朱文印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只作抛砖引玉之用,如有不当之处,望老年朋友指正。 欣赏一件篆刻作品,一般从篆法(又称笔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着手。 一、笔法,即线条,线条是汉字书法的脊梁,王老师形象地称之为“零件”,线条要优美流畅、舒展明快、婉转多姿。如图所属示,高瞻远瞩四个字的线条优美舒展,特别是“远”字中的两笔(注1);字的笔画的起笔、收笔交代清楚(注2);同一方印中出现两个“目”,设计则-有所变化(注3)显得生动有趣,突现了“零件”的优美。 二、章法:章法又称布法,王老师独创的“五个原则加留空”,则是章法的最高境界。 1、中线,如图(注4)“远”字与“嘱”字的中线同在一条垂直线上,显得挺拔有力。 2、对称,中线左右线条要对称。如“远”、“嘱”(注5) 3、间隔,笔画间的间隔要匀称。如图中“高”、“瞻”、“瞩”笔画之间的间隔相等匀称,几乎无可挑剔。 4、重心,每个字的重心应在字的中心位置,因为汉字一般为上密下疏,因此每个字的重心应略微偏上1/5为好。(注5) 5、印中平行两字的底线、重心要一致,同在一条平行线上。 6、留空,印面要注意留空,上下留空、左右对称留空。这样才能达到“密不容发,疏能跑马”,“虚实相顾”、大红大白的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印中每个字不是孤立的,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要有线条的穿插,有的地方相连,有的互相呼应,有的沾边,且要有粗细变化。再看“瞻”字的一撇(注6)甚至大胆突破框框,体现了王老师独特的胆识,真是惊世之笔。达到了“耐人品尝”的隽永韵味。 三、刀法,王老师治印,刀法不拘一格,切刀、冲刀均有之,起笔收笔交点代清楚,特别是几处回锋笔的处理、崩裂的处理,加强了线条的力度,体现了线条的婉转多姿。

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 唐兰:《殷虚文字二记》 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 胡厚宣:《说》 张颔:《侯马盟书丛考续》 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 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 裘锡圭:《说“弜”》 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 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 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 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 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 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 张政烺:《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 张政烺:《中山国胤嗣壶释文》 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 孙稚雏:《中山王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 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 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姚孝遂:《商代的俘虏》 李家浩:《释“弁”》 [日]岛邦男:《禘祀》 [日]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 肖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 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 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 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 附:图版 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于省吾:《释盾》 裘锡圭:《释柲》 李学勤:《关于组卜辞的一些问题》 萧楠:《论武乙、文丁卜辞》 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 张政烺:《周厉王胡簋释文》

曾翔篆刻作品欣赏

曾翔篆刻作品欣赏 中央数字频道收藏天下频道(北京111)《艺海传真》:“春秋笔法·狮子吼”曾翔798作品展专题片重播时间:2018/05/18 星期五11:42 19:49 03:57 2018/05/20 星期日 14:36 02:38 北京111,廊坊88,厦门81,青州94,曲阜112,潍坊93,济南94,上海144,大连69,齐齐哈尔114,南京136,杭州133,重庆129,福州83,南宁89,青岛100,烟台109,淄博153,济宁112,泰安89,聊城150,其他地市以当地广播电视频率为准!谢谢关注!百度搜索“收藏天下直播”亦可观看。 曾翔篆刻作品欣赏: 艺术家曾翔曾翔,祖籍湖北随州,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湖北书法院副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 曾翔作品如来美术文化周刊对话曾翔:写意篆刻强调文人意趣 写意其实不简单美术文化周刊:为什么强调“写意篆刻”?曾翔:我们的传统艺术一般分为两个方面:工笔和写意。写意的艺术属于文人雅玩,更讲究情趣,讲求精神寄托。国家

画院杨晓阳院长提倡“大写意”,我们说“写意篆刻”也是有意强调篆刻艺术的写意精神,这正好也是针对当前篆刻领域里面的一种缺失。大家都在一窝蜂地追摹所谓的典雅、工稳、精致、流美那种制作的篆刻风气,我们因此就想提倡一下写意精神。 这些年的美术展览,工笔画屡屡获奖,写意画反而不行。这可能与我们大的社会环境和审美是相关联的。大家认为,写意精神越来越缺失,印章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不能不受到影响。提倡什么,往往就是什么缺失了。比如,我们要提倡舍己救人、吃亏是福,实际上就是这些东西少了,多了也就不必提倡了。古人的篆刻没有写意和不写意之分,我们提倡“写意篆刻”也是这样,是因为写意精神缺失了。 曾翔作品大宜子孙 美术文化周刊:工笔画在造型、技法、画面整体上的优劣好判断,对于写意画,却没有清晰的、公认的判断标准。写意篆刻是不是也面临这个问题?写意的篆刻更强调个人的表现,比如,字的篆法合不合规范,多一笔少一笔,在表现自我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符合传统规范,是否也有一个度的把握? 曾翔:一些人认为写意就是简单,不合乎规范,写意就是有点胡来,这是一种误导。实际上,真正好的写意是非常讲究的,可能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也不行。写意的标准往往比那

古文字研究现状

一、古文字系統整體研究的現狀 自1899年殷墟甲骨文發現之後,百餘年來大量先秦和秦漢的文字資料相機被發現,很多學者對古文字進行了整理和研究,現在已經形成了專門的學科——古文字學。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中國古文字學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古文字編和字典的編纂 百年來,甲骨文字學研究成就斐然,1920年王襄的第一部甲骨文字典《簠室殷契类纂》出版以後,主要的成就還有商承祚的《殷墟文字類編》(1923年)、朱芳圃的《甲骨學文字編》(1933年)、孫海波的《甲骨文編》(1934年初版,1965年修訂)、金祥恒的《續甲骨文編》(1959)、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1989年)、李宗焜的博士論文《殷墟甲骨文字表》(1995年)、日本島邦男的《殷墟卜辭總類》(1967年)、姚孝遂和肖丁合作主編的《殷墟甲骨刻辭類纂》(1989年);另外,沈建華、曹錦炎合編的《甲骨文字形表》(2008年)是現階段對甲骨文字形整理的最新、最具參考價值的研究成果,也是本文的參考材料之一。 西周春秋金文字編及字典主要有:容庚的《金文編》(1925年初版,1985年第四次校訂出版)是一部相當完備的研究金文形體方面的字典,全書共收金文計一萬八千余字,是根據歷代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中的三千多器的銘文拓本或影印本臨摹的。已考釋的約兩千多字左右,大體依據《說文》的次序編排,每個金文都注明出處,書末附器目和檢字,以便檢查。周法高的《金文詁林》(1975年)、陳初生的《金文常用字典》(1987年)和戴家祥主編的《金文大字典》(1995年)等這些研究成果都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堅實的材料基礎,開拓了我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對戰國文字作了系統性的研究的有湯馀惠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初版的《戰國文字編》,中華書局出版的由何琳仪主編的《戰國古文字典》(上下冊),將眾多零散的戰國文字資料彙集一處,為研究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另外,戰國時期的文字以楚文字為主,對楚文字研究的學者也比較多,字編類就有曾憲通的《長沙楚帛書文字編》(1993年)、郭若愚的《戰國楚簡文字編》(1994年)、滕壬生的《楚系簡帛文字編》(1995年)、商承祚的《戰國楚竹簡彙編·字表》、張守中等人共同編寫的《包山楚簡文字編》(1996年)、《郭店楚簡文字編》(2000年)、

最新古文字研究124辑总目

古文字研究124辑总 目

《古文字研究》第1-24辑总目 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 唐兰:《殷虚文字二记》 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 胡厚宣:《说》 张颔:《侯马盟书丛考续》 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 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 裘锡圭:《说“弜”》 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 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 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 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 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 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 张政烺:《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 张政烺:《中山国胤嗣壶释文》 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

孙稚雏:《中山王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 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 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姚孝遂:《商代的俘虏》 李家浩:《释“弁”》 [日]岛邦男:《禘祀》 [日]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 肖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 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 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 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 附:图版 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于省吾:《释盾》 裘锡圭:《释柲》 李学勤:《关于组卜辞的一些问题》 萧楠:《论武乙、文丁卜辞》 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

0190古文字研究的今天

古文字研究的今天 李学勤 这几年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今天在这里讲出来,和大家交换一下意见。 近百年以来,对于我们研究古文字的人有两次千载难逢的机缘,第一次是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我们特别有福气,今天这是第二次。自1899年往上推100年,拿破仑南征埃及,组织了一个“埃及研究所”,随军远征。1799年,在埃及尼罗河口罗塞塔发现一块石碑,即“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碑上刻有古埃及圣书体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对照的铭文,为释读古埃及文字提供了钥匙。整整100年以后,甲骨文的发现,把中国古代的可信史推到了商代。应该说,如果没有甲骨文的发现,就没有今天的古文字学。罗振玉、王国维的古文字学,基础就是甲骨文的发现。清代小学是以《说文》作为根基的,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也没有跳出《说文》这个圈子,是旧瓶装新酒。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不但是从量上增加了古文字材料,而且是在古文字学研究的范畴上补充了一个新阶段。古文字研究者的思维方式也随着改变,慢慢习惯根据出土的材料,重新认识古文字演变的源流,整个框框都变了。 罗振玉和王国维是古文字研究两个时代的过渡,他们之间有些差别,王国维已经是新的时代了。1925年,王国维到清华任教,应学生邀请作公开讲演,题为《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发现之新学问》。他指出新的发现带来新的学问,举出当时著名的“四大发现”。这篇讲

演稿最早发表在《清华周刊》上面。现在,四大发现变成了四大学科: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文书档案学。 在70年代,我与裘先生都曾在原北京大学红楼工作,整理新出土的秦汉简帛材料。那时候,因为有一些重大发现,需要各个学科的专家集中起来工作。过去,秦至汉初文字材料很少,一开始看云梦秦简时,有人说是汉简,因为我们过去没有见过秦简。今天看秦简多了,里耶就出土上万支。至于战国古书,孔安国看过,束皙看过,我们只看过传抄的古文《尚书》等的传抄材料。如用楚文字抄的《老子》,我们过去怎么能够看到呢?这真是千载难逢。 战国文字的发现和甲骨文的发现一样,补足了古文字演变历程的一大块。从宋代以来研究商周青铜器的铭文都是依据《说文》,小篆与金文中间隔了一大块。这个距离太大,有些字不能解释。50年代初,我在考古所,陈梦家先生对我说:你这么学甲骨文不对,应该先学《说文》,然后往上倒推着学习——战国文字、春秋文字、金文、甲骨文。我今天也对学生讲,学习古文字最好倒推着学。文字的演变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中间缺了一块,必然会影响到我们释读。现在因为有了一系列新的发现,从理论上说,我们考释古文字可以贯通。 活在今天,居然有这么便利的条件研究古文字。我们有这么多新发现,现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所经过的区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地区,随着工程的进行,以后提供给我们的考古材料一定是大量的,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在,随着出土的古文字材料很多,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就是

《古文字研究》总目(1-24辑)

《古文字研究》总目(1-24辑) 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 唐兰:《殷虚文字二记》 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 胡厚宣:《说珴》 张颔:《侯马盟书丛考续》 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 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 裘锡圭:《说“弜(jiàng)”》 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 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 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 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 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 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 张政烺:《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 张政烺:《中山国胤嗣壶释文》 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 孙稚雏:《中山王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 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 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姚孝遂:《商代的俘虏》 李家浩:《释“弁”》 [日]岛邦男:《禘祀》 [日]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 肖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 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 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 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 附:图版 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于省吾:《释盾》 裘锡圭:《释柲》 李学勤:《关于组卜辞的一些问题》 萧楠:《论武乙、文丁卜辞》

汉字分化研究现状分析

第41卷第2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月 Vol.41 No.2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r. 2019 ────────── 收稿日期:2018-04-11 修回日期:2018-08-08 作者简介:张蔚然(1995-),女,辽宁盖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 -27- 汉字分化研究现状分析 张蔚然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摘 要:从汉字分化的概念、汉字分化的方式、汉字分化的影响及其展望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于汉字分化深入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汉字;汉字分化;分化方式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9)02-0027-03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9.02.006 Study on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ZHANG Wei-ran (College of Literatur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81,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modes, influences and future of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re summarized in order to benefi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Key Words: Chinese characters; Chinese characters differentiation; differentiation mode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从殷商的甲骨文算起,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汉字在不断演变,其音形义都发生了变化。在形体上,从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再到隶书、草书、楷书,以及派生的行书,出现了形体简化、形体合并、形体繁化的趋势;在语音上,出现了同音替代、多音字分化等趋势;在字义上,出现了同义替代、多义字分化等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对汉字的分化进行研究,如李荣《汉字演变的几个趋势》、林沄《古文字学简论》、裘锡圭《文字学概要》都提到了汉字分化;20世纪90年代,程荣《古文字分化问题探讨》、宋开玉《汉字的分化与合并》、王蕴智《殷周古文同源分化现象探索》等对汉字的分化做了针对性的研究;进入21世纪初,郝士宏《古汉字同源分化研究》、蔡永贵《汉字字族研究》等都对汉字分化有所阐释。本文主要以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专著和近几年中国知网收录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汉字分化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汉字分化的概念 在研究汉字分化时,很多学者首先说明了什么是汉字分化。裘锡圭在讲解多义字分化时,首先解释了何为多义字,具有两种以上意义或音义的字,通常是由于语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等原因形成了“一字多职”的现象,并且不间断地出现[1,p223]。裘先生认为多义字分化就是把一个字分化成两个或几个字,使原来由一个字承担的职务由两个或几个字来分担,分担职务的新造字是分化字,分化字从出的是母字。林沄介绍了汉字的分化,认为分化是在原字形的基础上赋予各种区别性的标志,从一个字派生出几个不同的字,分别承担原有音义的某一部分[2,p81-120]。程荣认为汉字分化一般指异义同形字演化为异义异形字的过程。多数情况是一个字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后在使用中孳乳出新字,分担了原字的某一个词义[3]。 各家对于汉字分化前后的字的称谓并不相同,现将已有研究成果的名称对比列于表1。

二十世纪的中国古文字研究综述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用户名 自动登录找回密码 密码登录注册 快捷导航 盛世青铜论坛景星麟凤排行榜免费中介申请论坛帮助勋章兑换区 本版 搜索 盛世青铜?盛世青铜论坛?古玩讨论交流区?古文字与古文献?詹鄞鑫:二十世纪的中国古文字研究综述 返回列表 查看: 89|回复: 3 詹鄞鑫:二十世纪的中国古文字研究综述[复制链接] 煜充 版主

主题贴数41 贴精华4帖子54 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 电梯直达1楼 发表于2012-1-8 16:17:55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字学发展迅速,古文字研究是中国文字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文字学和文字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习惯所称的“古文字学”,其实际含义是古汉字学,它以古汉字及其载体作为研究对象。所谓“古文字”,其含义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通常指遗留下来的商周秦汉实物上的文字,但广义的“古文字”应包括所有古代实物资料文字。古文字因载体的不同而形成不同分支,如甲骨文字、青铜器文字、简牍文字、帛书文字、玺印文字、货币文字、陶文、石刻文字等。其中有的方面因规模宏大且内容丰富而形成专门学科,如甲骨学、青铜器铭文学、简牍学等。

古文字学的前身属于金石学(《四库全书》列入“史部”)或器物学(《四库全书》列入“子部”),在旧的学术分类中并不从属于“小学”。由于它跟古器物和考古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逐渐形成一门融文字学、训诂学、文献学、博物学、考古学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而其中着眼于古文字的整理、认识、解释等方面的那部分,则可看成是文字学的组成部分;而对于古文字文献的语法、词汇等语言方面的研究,习惯上也都归入文字学的范围。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初,古文字研究发展快,作品多,因主题限制,除少数有连贯性的作品之外,一般不再涉及。 古文字综合古文字学理论方面的论著,早期有孙诒让《名原》(1905 )。《名原》从文字学角度总结孙氏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成果,注重分析汉字偏旁和说明字形的繁简变化,对汉字的原始情况及演变原因也作了一些探索。裘锡圭评价此书“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金石学和传统文字学的圈子,是古文字学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一部著作。”(《中

古文字研究16-24

《古文字研究》总目(16-24辑) 16、《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高明:《从甲骨文中所见王与帝的实质看商代社会》 张永山:《试析“锡多女贝朋”》 朱凤翰:《论殷墟卜辞中的“大示”及其相关问题》 连劭名:《甲骨刻辞中的血祭》 刘钊:《卜辞所见殷代的军事活动》 柯昌济:《〈殷墟卜辞综类〉例证考释》 饶宗颐:《由〈尚书〉“余弗子”论殷代为妇子卜名之礼俗》刘启益:《读〈论金文月相与西周王年〉后记》 张颔:《孳方鼎铭文考释——谨以此纪念于老》 陈公柔:《说媿氏即怀姓九宗》 李学勤:《令方尊、方彝新释》 刘宗汉:《〈()方彝〉考释》 刘雨:《跋考古研究所藏彩绘本〈西清古鑑〉》 17、《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黄盛璋:《三晋铜器的国别、年代与相关制度》 曹锦炎:《吴越青铜器铭文述编》 曾宪通:《吴王钟铭考释——薛氏〈款识〉商钟四新解》 李家浩:《攻五王光韩剑与王光戈》 何琳仪:《者钟铭校注》 陈振裕:《湖北出土战国秦汉漆器文字初探》 朱德熙:《望山楚简里的“ ”和“ ”》 林沄:《说戚、我》 裘锡圭:《释“建”》 罗琨:《释家》 汤余惠:《关于字的再探讨》 徐兆仁:《释》 张亚初:《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吴振武:《古玺合文考(十八篇)》 李零:《古文字杂识(六篇)》 黄锡全:《古文字考释数则》 [美]夏含夷:《试论周原卜辞字——兼论周代贞卜之性质》 姚孝遂:《再论古汉字的性质》 赵诚:《甲骨文行为动词探索(一)》 [日]高岛谦一:《甲骨文中的并联名词仂语》 戴家祥:《斟点〈名原〉书后》 单周尧:《读王筠〈说文释例•同部重文篇〉札记》 史树青:《麟为夷兽说——兼论有关麒麟的问题》 王恒杰:《“耒”“力”一器考》 18、《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 沈之瑜、濮茅左:《卜辞的辞式与辞序》 李学勤:《殷墟甲骨分期的两分说》 裘锡圭:《甲骨缀合拾遗》 陈炜湛:《有关甲骨文田猎卜辞的文字考订与辨析》 连劭名:《甲骨刻辞丛考》 彭裕商:《组卜辞分类研究及其它》 方述鑫:《论“非王卜辞”》 晁福林:《从甲骨卜辞看姬周族的国号及其相关诸问题》 [加]许进雄:《第五期五种祭祀祀谱的复原——兼谈晚商的历法》张亚初:《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陶正刚:《灵石商墓亚羌铭试析》 刘启益:《西周穆王时期铜器的初步清理》 刘雨:《南阳仲爯父簋不是宣王标准器》 李仲操:《西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 19、《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黄盛璋:《燕、齐兵器研究》 李步青、王锡平:《建国以来烟台地区出土商周铭文青铜器概述》

古文字研究124辑总目

《古文字研究》第1-24辑总目 1、《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于省吾:《寿县蔡侯墓铜器铭文考释》 唐兰:《殷虚文字二记》 张政烺:《释它示——论卜辞中没有蚕神》 胡厚宣:《说》 张颔:《侯马盟书丛考续》 高明:《侯马载书盟主考》 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 裘锡圭:《说“弜”》 马国权:《两周铜器铭文数词量词初探》 陈世辉:《略论〈说文解字〉中的省声》 李学勤:《岐山董家村训匜考释》 张振林:《中山靖王鸟篆壶铭之韵读》 姚孝遂:《契文考释辨证举例》 徐锡台:《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地名浅释》徐锡台:《探讨周原甲骨文中有关周初的历法问题》 张政烺:《中山王壶及鼎铭考释》(与姚文合于一处) 张政烺:《中山国胤嗣壶释文》 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 孙稚雏:《中山王鼎、壶的年代史实及其意义》 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 林沄:《从武丁时代的几种“子卜辞”试论商代的家族形态》 姚孝遂:《商代的俘虏》 李家浩:《释“弁”》 [日]岛邦男:《禘祀》 [日]前川捷三:《介绍著录明义士旧藏甲骨的新刊二书》

肖楠:《甲骨学论著目录(1949—1979)》 2、《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 上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考释》 下编:《昭王时代青铜器铭五十三篇的综合研究》 附:图版 3、《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于省吾:《释盾》 裘锡圭:《释柲》 李学勤:《关于组卜辞的一些问题》 萧楠:《论武乙、文丁卜辞》 张永山、罗琨:《论历组卜辞的年代》 张政烺:《周厉王胡簋释文》 林沄:《琱生簋新释》 商承胙:《秦权使用及辨伪》 马国权:《战国楚竹简文字略说》 李家浩:《战国布考》 孙稚雏:《天亡簋铭文汇释》 姚孝遂:《〈殷虚卜辞综类〉简评》 贾平:《读〈殷虚文字甲编考释〉》 [日]松丸道雄:《散见于日本各地的甲骨文字》 4、《古文字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胡厚宣:《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问题再商榷》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

“遇负杖入保者息”郑玄注语析疑 (首发) 侯乃峰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 《礼记?檀弓下》有如下一段话: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童)汪踦往,皆死焉。 这段文字本身甚为浅显,意思也很容易理解。然而郑玄在注“遇负杖入保者息”一句时说:“遇,见也。见走辟(避)齐师,将入保,罢(疲)倦,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休息者。保,县邑小城。”对郑玄这句注语的理解却存在着不同意见。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选有此文,对“遇负杖入保者息”一句的注解说: 负杖,把杖(扁担之类)放在颈上,两手扶着,等于今天的横挑。保,城堡,后来写作“堡”。息,歇息。当时战事很紧,鲁军不利,人们逃避齐军,走累了,所以负杖入堡休息。1 可以看出,这段注解其实相当于郑注的白话翻译。然而对于郑玄的注语,裘锡圭先生表示怀疑。其文曰: 疲倦休息,怎么会“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呢?郑说难信。此文“负杖”似与“杖负”同意,就是拄杖而负物的意思。当时鲁国民穷役重,为公家负物的服役者力不能胜,拄杖而行,所以公叔禺人见之而有“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之叹。2 两种理解的分歧很大。但我们认为,这两种解释都与郑注本意有出入。细读

原文,“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一句的主干是“遇……息”,即“遇到……(什么人)在休息”。再看郑注,“见走辟(避)齐师,将入保,罢(疲)倦,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休息者”一句的主干正是“见……休息者”,意即“见到如何休息的人”,与原文密合无间,则郑注所说的是休息之情态无疑。看《古代汉语》的理解,以为是“横挑”,则“入保者”在休息时当然是放下挑子,而不会把挑子放在颈上休息,故此理解与郑注本意不合。裘先生一方面以为原文“负杖”是“拄杖而负物”,此种理解若是作为“负杖入保者”行走时的情形无疑是正确的(但并非郑玄注语所说的休息之情态)。另一方面,此说又准确抓住了郑注的句子主干,以为郑玄注语所说是“疲倦休息”之情态,但裘先生似乎是将郑注“加其杖颈上”理解为“加其杖(于)颈上”,遂以为郑注错误而撇开不论。 郑注其实不误。既然“遇负杖入保者息”一句的主干是“遇……息”,即公叔禺人见到“负杖入保者”时,他们正在休息,而郑注所云正是“负杖入保者”休息时的情形。裘先生将“负杖”理解为“拄杖而负物”是可信的,之所以对郑注生疑,想是未曾见过山区居民“拄杖而负物”者休息时的情形。笔者在童年时曾听村中老者讲述过一段往事:在清末民初,村中(在鲁东南)有一群背盐人,经常到江苏东海县靠海的煮盐人家去背盐。因为两地中间有座山,道路坎坷,无法用车辆运输。每个背盐人都持有一根特制的半人多高的棍子,上端有个天然长成的近似于“丫”字形的树杈,平时走路拿在手中当作拄杖用,以节省脚力。在他们背盐回来的路上走累了需要歇息时,就把手中的拄杖竖直放在地上,把背上的盐袋搭在拄杖上的“丫”字形树杈中间。这样一来,盐袋的重量几乎全部落在了拄杖上,背盐人就可以乘机松口气,休息一下。短暂歇息时不能把盐袋放到地上,也不能坐下,因为盐袋很沉重,是绑缚在身上的,放下去再背上很麻烦,坐下去再起来也很费劲。同时,因为盐袋的质量不好,如果用没有“丫”字形树杈的直棍子做拄杖,那么在如此休息时直棍子上端就有可能戳破盐袋。又因为休息时盐袋的全部重量几乎都落在拄杖上,而拄杖下端仅一个支点,重心不稳,而且休息时背盐人的双手是空闲的,为防止拄杖和盐袋歪倒,所以要用两手抄后扶持住拄杖。 笔者幼年时乍闻此事,对村中这群背盐人想出的这个办法很是佩服。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逐渐接触到更多类似的情形,认识开始改变。比如,有

欣赏 陈巨来篆刻作品欣赏

欣赏陈巨来篆刻作品欣赏 陈巨来:一代宗师赵叔孺先生弟子。便专玫元朱文。乃师叔孺赞他“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我国杰出的篆刻家,著名书画家、诗人,其篆刻被人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 陈斝(1905-1984) 字巨来,后以字行,号墒斋,别署安持,安持老人,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幼承家学,篆刻初从嘉兴陶惕若,十九岁起拜一代宗师赵叔孺先生为师。赵先生指导他认真以《十钟山房印举》为本,学习汉印。又由叔孺老师介绍得识富于收藏的吴大澂之孙吴湖帆,吴慷慨将家藏汪关《宝印斋印式》十二册借其参考,经潜心研究七个寒暑,使他的治印炉火纯青,更为工稳老当。后又得见平湖葛书征辑《元明清三代象牙犀角印存》,便专玫元朱文。乃师叔孺赞他'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他自言平生刻印不下三万方,全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都请他刻制元朱文考藏印,当代书画大家张大千、溥心畬、吴湖帆、叶恭绰、冯超然、张伯驹、谢稚柳等用印,大多出自巨来之手。著有《古印举式》《盍盖斋藏印》《安持精舍印存》《安持精舍印存》。陈巨来(一九○五——一九八四),原名斝,字巨来,后以字行,号塙斋,斋名安持精舍,晚年自号安持老人。浙江平湖人,

生于福建,辛亥革命后移居上海。早年曾从嘉兴陶惕若游,弱冠之年间业于二弩老人赵叔孺门下。时《十钟山房印举》适由涵芬楼影印行世,赵师即指点由此研习秦汉玺印,兼及赵之谦、黄士陵两家。陈朝夕探求,艺事大进。稍后又因赵师推介,得识沪上名书画家吴湖帆,吴氏认为他的刻印颇与明代篆刻家汪关的意趣相契,遂出示家藏珍本《宝印斋印式》十二册予其参考。他于此研习七个寒暑,遂由汪关直入两汉堂奥。汪关的刻印,致力于汉铸印风格,于工稳严谨中寓流动意趣,烂铜印斑谰剥蚀的自然风貌经过他的艺术手法呈现出朴茂高古、雄深瑰丽的情趣。陈氏心领神会,更广泛采集资料丰富他的创作。吴大徵、陈介棋、吴云、罗叔言、黄宾虹诸家藏古玺印之精严者均悉心双钩廓填,不爽毫发,成《古印举式》正续两集。陈氏又得见平湖葛书徵辑《元明清三代象牙犀角印存》,便专攻元朱文,遮观宋元明名迹收藏印,穷其源流之变,融会贯通,独步当代。赵叔孺题识曰:「陈生巨来,篆书醇雅,刻印浑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平生治印三万余钮,海内外书画名家,收藏家如叶恭绰、张大千、溥心畲、冯超然、张伯驹等竞相委其治印,并为全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作元朱鉴藏印记甚多民国时期,赵叔孺活跃于海上印坛之初,正是吴昌硕声誉如日中天之时。诚如沙孟海在《沙村印话》中称:「历三百年之推递移变,猛利至吴岳老,和平至赵叔老,可谓惊心动魄「前无古人。」陈巨来也在《安

名家篆刻欣赏

名家篆刻欣赏 1.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他青少年时勤奋好学,因家贫,又住在僻乡,见闻有限。后在友人、师长的指导下,如饥似渴地把全心倾注于琳琅满目的碑拓之中,花了五年时间,临摹过几百本碑帖,学成了篆书;又花了三年时间,把隶书学到手终于成为清代杰出的书法家和篆刻家。他在书法上的苦心钻研,悟出了"求规之所以为圆,与方之所以为矩者"的妙理,并运用到篆刻艺术上,创造了"圆劲"的一派,后人称为"邓派",这在篆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他还吸取罗聘"刚健婀娜"的画梅理论,灌注于自己的篆刻创作之中。"婀娜"是一种阴柔的美,如果片面地追求婀娜,容易变成纤弱;"刚健"是一种阳刚之美,把"刚"与"柔"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达到完美的境界。 邓石如的朱文印,如"燕翼堂"线条婉转,夸张屈曲,又很刚健;白文印也流动圆转,独创一格。他的篆刻艺术成就,在我国篆刻发展史上有其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印从书出,书从印入",把篆刻与书法紧密联系起来。著有《完白山人印谱》。 春涯

笔歌墨舞 家在四灵山水间 我书意造本无法

意与古会 2.文彭 文彭(1498--1573)明代篆刻家。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他饱读诗书。能书画,精研文字学。他的父亲文征明是著名的艺术家,也能篆印,在家庭的熏陶下,他曾自己在象牙的印材上篆刻,但刻不动,只好又请刻工刻。后来,他得到四筐青田冻石,始自己篆刻。 文彭刻的印在当时流传很多,但没有辑成印谱。后世所流传的,伪作极多。历来论者认为文彭的篆刻雅正秀润,风格遒劲。他的篆刻创作在当时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矫正了过去那种纤弱好奇、有悖篆法、气格低劣的恶习,使篆刻走上了雅正的道路;二、诱发许多文人投身到篆刻艺术中,产生了我国篆刻艺术的第一个流派--吴门派,他成为篆刻艺术流派的始祖。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乐琴书以消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