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该不该相信?

风水,该不该相信?

如今在信息化社会,风水、算生辰八字、看老黄历等现象依然活跃在中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县城以及老年人群体,此类现象特别突出:结婚搬家要选吉日,甚至是未来职业命运都围绕着风水轮流转。风水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风水是不是迷信?我们要不要相信?这些问题值得年轻人思考,因为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风水的存在是不是动摇了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只要好好学习就能改变命运”的信念呢?

一、风水理论的源流和发展

“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段话出自晋人郭璞所著的《葬书》,这是“风水”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郭璞简明扼要地说明了“风水”理论的根本:以“生气”为核心,以藏风、得水为条件,以寻求一个理想的墓葬环境为着眼点,以福荫子孙为最终目的。对于如何界定风水的好坏,郭璞的观点是:“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后世风水师们的主要工作,便是寻求能够藏风、得水、具有生气的吉地,用于安葬或是修建住宅,以便人们的发展繁衍。然而中国数千年的“风水”观念却并非从晋代才突然产生。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墓葬中,一具尸骨的左右两旁赫然出现了用蚌壳砌筑的、图案极为清晰的“青龙”、“白虎”图形。有学者认为,这两个图形是古人对于天上星象在地上投影的理解,这与后世的“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概念隐隐相合。到了风水术大肆张扬的魏晋南北朝,管、郭璞这样的风水宗师开始逐步完善过去有关风水的理念,并将其上升为一种理论。

《辞海》里,“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 《辞源》:“风水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旧时迷信,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 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风水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从以上工具书中对“风水”下的定义可以看出,“风水”在当代中国

还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但可以明确的是,风水和迷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而大众又常常容易将两者等同。

二、风水是不是迷信?

1、风水是否科学?

2006年“风水”要在上海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生活美学学会的这一申遗举动,引发了各方的激烈争议。该学会会长张良仁提出,倡导“天人合一”等内容的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当之无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有关专家坚决反对,认为诸如风水先生等纯属迷信糟粕,申遗影响恶劣。而沪上有关部门的态度则相当谨慎,而在张良仁等人看来,风水和端午节,乃至昆曲一样,都拥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风水申遗的初稿中明确写道: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倡导“天人合一”的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说。在该稿中,甚至把风水上升到了是“一门科学”的高度,认为“风水在建筑选址上实际是一门地质、地形、地貌选择的科学”,然而笔者的疑问是,在风水和科学的连接处,是否符合科学的逻辑推理的过渡呢?还是仅仅是个人的主观决断?

2、能不能理清风水中科学、神秘和迷信的成分?

先看两个学者对此问题的理解。

俞孔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 :风水的可珍惜之处在于其承载了人类和华夏先民关于自然灾难的认知及适应方式和理想的景观模式,风水说的荒谬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唯气论)的荒谬;用当代科学去肯定或批判风水,则同样是荒唐的,因为那根本就是前科学时代的产物,是前科学时代的文化现象,根本就与科学两回事。区分风水中科学、神秘与迷信的成分是没有意义的。

于希贤(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首先,我认为西方的科学与中国的风水运用的是两套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区分风水中科学、神秘与迷信的成分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我认为风水中包含了能被现代科学解释的成分、完全错误的成分(可以称之为“迷信”)以及现在还不能下结论是真理还是谬误的成分(可以称之为“神秘”)。比如《葬书》中就有关于水汽循环的理论,与现代地理学中论述大气循环的理论相当,这部分就是所谓科学的成分;风水学中“五音图宅说”(指依照人的姓氏选择住房)是错误的,早就被人批过;而“福荫反气说”(指阴宅对后代有影响)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对它的正确与否下结论,因此属于不可知的成分。不论怎样,风水的本质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环境的和谐,我研究风水就是要找到这种和谐。

笔者认为,区分风水中的科学、神秘和迷信的成分是比较难的,因为神秘,所以从科学的方法里很难区分出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也没有绝对的标准衡量,然而恰恰存在这种介于黑色和白色的灰色地带,也给予了迷信的存在空间,算命、算卦层出不穷,无知的领域给了人相信的理由,也给了不相信的理由。风水中科学的成分很少,神秘的成分与糟粕分不清楚。科学的成分中主要是和环境有关的部分,如方向、风向等,如北京胡同多是东西向的,且四合院没有后窗户,这是因为北京的风向以南北向居多,这样设计可以合理避风,假使没有风水理论,我们也能够根据经验和科学如此设计。

三、风水是否需要发扬光大?

1、不管风水是否有用,都是人类文化遗产

所有文化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历史环境,许多文化现象对当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的,因为环境变了,我们并不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因此不需要用同样的方式去适应环境。它是我们认识彼时彼地人的生活方式的途径,是揭开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对待它们的科学态

度是解读它,认识它,并通过它来探索未知,而不是用现代的标准去评价它。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类的遗产,不管是否对当代有用。用功利的标准来衡量文化遗产是很危险的。风水理念蕴含着古代中国人内心对于世界的认识,它不应该被我们随意摒弃。所以对于风水学说,绝对地肯定,盲目地崇拜,会导致迷信;绝对地否定,盲目地贬低,则难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筑学领域中的风水学说,犹如一座矿山一样,在等待着人们去开采、冶炼、制造和利用,我们不能指望一镢头就挖出个拖拉机来。

2、风水中也有实用的部分

把祖坟从这个山脚迁到那个山头,你下半辈子就可以官运亨通?换一个店面你就可以财源广进?接受了现代自然科学熏陶人们很容易心存怀疑。其实迁祖坟未必会福荫官运,换店面却是可以广财源的,因为这其中有交通、人流,以及周边环境等不同的因素,都对客源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个相对繁华的闹市区、繁华地段也有生意相对较好的旺铺的缘故。风水在中国大陆在1949年之后的几十年间,几乎销声匿迹,现在虽然多年前开始兴起,但是远不如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当地的华人除了起居,最在乎的就是商铺的风水,开店要请风水先生给建议,生意不好了首先就怀疑是不是风水不好。其实对普通人来说,风水只是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的一项实用技术,他们未必懂得堪舆,他们主观地感知风水。一间青山绿水之中通风敞亮房子要比喧嚣市区中阴暗潮湿的房子适于居住,这是谁都能判断出来的。

3、警惕借“风水”之由损害公众利益

原山东省泰安市市委书记胡建学,听了某位“大师”说自己命中有当副总理的命,只是还缺一座“桥”之后,颇费苦心地让一条国道改线,强行越过一个水库以修建出一座大桥。最终,胡建学因为贪污被判处死缓。香港中银大厦的建筑设计贝聿铭曾说:“香港的风水先

生好比律师,他们无处不在,你不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就寸步难行。”贝聿铭把中银大厦比作雨后春笋——中国传统中再生和希望的象征。但是风水先生却说:在他们眼里,大楼是一柄三棱尖刀,每条棱都是一个寒光四射的刀刃,向外辐射着杀气。风水师为购房者提供买房、装修咨询等一条龙服务,他们收入不菲,市场活跃。据南京“风水文化培训班”介绍,他们的报名学员中不乏大学教授、博士硕士以及政府官员。“看风水”已经从农村文化,转为中国城市中上阶层的一种时髦。风水的糟粕与实用,如果认识不到位,很容易就能像上述例子中的人一样,陷入风水的误区,耗费财力人力,严重时对社会国家产生危害。

四、结束语

现代风水流行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它的信仰者的市场有多大。因此,不妨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全民科普教育上,而不是召开研讨会去证明风水到底是不是迷信。毕竟,当科学知识越来越充实和先进时,公众会自己做出选择。笔者认为,中国文化遗产要保留,但是,当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必然会将风水中的迷信和糟粕冲淡,那未知的灰色领域渐渐变成白色,被人们所掌握,能够更加理性、自信的决定自己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