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艺术欣赏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

外国建筑艺术欣赏

开卷考试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翻译,论述等

主要内容:

古典建筑,古典主义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西方古典柱式,现代主义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至1970年代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建筑,解构主义建筑。

世界近现代建筑

建筑创作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

衷主义

古典复兴: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对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艺术风格的复兴

浪漫主义: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对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的复兴

折衷主义:对历史上各种知名建筑格式的混用

一、古典复兴(新古典主义)

18世纪下半叶,欧洲大陆重新燃起对古典艺术和建筑的热情,在当时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推动下,具有新思想的建筑师对晚期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柔靡、艳俗、脂粉气深感厌恶,他们崇尚符合理性科学的艺术观,寻找能表达革命激情、同时代合拍的艺术形式;同时,18世纪考古成就打开了欧洲人的眼界,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以他们特具的魅力倾倒了欧洲,建筑师云集罗马,建筑创作传向古代的古典艺术,这就是建筑史上的古典复兴,又称新古典主义。

法国:复兴古罗马

英德:复兴古希腊

美国:二者皆有

1、法国的古典复兴和“帝国式”

法国巴黎万神庙(圣吉纳维夫教堂):直接采用古罗马庙宇的正立面构图,但却有哥特式结构的轻快和希腊建筑的明净庄严。

帝国风格

19世纪初,法国拿破仑执政时代,在巴黎建造了许多国家性的纪念建筑,用石头象征法兰西帝国的永恒,表彰拿破仑及其军队的光荣业绩,这些建筑追求

宏大壮阔,威武雄伟,从构思到形式都与古罗马帝国的建筑同出一辙,因而被冠之为“帝国风格”。

巴黎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古罗马帝国建筑式样的翻版,外观雄伟、壮丽,内部吸收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手法。

2、英国

爱丁堡中学:几乎完整地再现了雅典卫城的山门。

不列颠博物馆:

3、德国

柏林勃兰登堡门:上部为罗马凯旋门的女儿墙和四马拉车,下部为希腊雅典卫城的山门。

柏林宫廷剧院:

4、美国

美国国会大厦:复兴古罗马,具有罗马万神庙的造型。

二、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为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在欧洲文学艺术领域的一种思潮。它从发扬个性、创作自由、反对冰冷僵化的古典艺术,走向复活中世纪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没落封建贵族怀古忆旧的黄昏情绪,和小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抗。在建筑上

表现为复活中世纪的建筑形式,和追求趣味非凡的异国情调,贵族府邸模仿中世纪城堡建造,城市中高竖起哥特式尖塔,园林中出现东方的宝塔,如此等等,由于它更多的以哥特建筑形象出现,又被称为“哥特复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30年代,为先浪漫主义时期,始于英国,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塞堡和哥特风格,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代表作品:英国布赖顿皇家别墅——模仿印度伊斯兰礼拜寺的形式

19世纪30年代—70年代,真正成为创作潮流的时期,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又称“哥特复兴”。

代表作品:英国国会大厦——采用亨利第五时期的哥特垂直式

三、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欧洲建筑舞台上出现的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其建筑特点是:追求纯形式的美,讲究比例,推敲形体,没有严格的固定程式,反对古典主义的刻板教条,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格式,或自由柔和各种式样,因而又称“集仿主义”。折衷主义是适应19世纪资本主义商品化而产生的,建筑以

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各种商业性的需求,满足有产阶级猎奇的嗜好,因而各种建筑形式,东方的、西方的、古代的、中世纪的纷纷出现,包括希腊、罗马、埃及、拜占庭、哥特等风格,样式一时在城市长杂然并存,汇于一堂。(集仿式综合历史上各种建筑式样)代表作品:巴黎歌剧院

巴洛克+古典式。即具有卢佛尔宫东廊式样,堆砌许多巴洛克的装饰。

巴黎圣心教堂:拜占庭式建筑风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一、探求新建筑的先驱者

二、工艺美术运动

19世纪50年代在英国出现,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思想的反映。

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

热衷于手工艺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反对机器制造的工业品,建筑上主张建造“田园式”住宅,反对古典建筑形式。

消极:把用机器看成为一切文化的敌人(否认建筑

工业化)。

代表作品:魏布设计的“红屋”。

平面布局:从功能出发;

材料:当地产的红砖建造;

外观:不加粉饰,摒弃传统装修,表现材料的质感;

影响:是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

三、新艺术运动

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真正改变建筑形式的信号),受当时激进的新印象派画家塞尚、梵高、苏拉等的影响。

目的: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反对历史式样,想创造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

装饰主题:模仿自然界生长的草木形状的曲线。

材料:铁构件,主要表现于室内。

创始人:凡·德·费尔德(用流动的、有节奏的线条描写事物,认为这些线条应做到黑白分明才有力量)。

实例:霍尔塔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室内装饰采用模拟植物枝条卷曲的铁饰(植物形花纹与曲线的铁饰)。

局限性:只限于艺术形式与装饰手法,只是在形式上反对传统形式而已,并未能全面解决建筑形式与内

容的关系,及于新技术的结合问题。

四、西班牙的戈地(高迪,1852—1926)

在建筑艺术探新中另辟一条道路的人,以浪漫主义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中去,在自我陶醉中追求建筑的艺术效果。吸收了东方的风格与哥特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的形式,精心的研究者他独创的塑性建筑。

代表作品:巴塞罗那米拉公寓

五、奥地利、荷兰、芬兰的探新

1、维也纳学派

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在艺术造型上提出与传统决裂,认为每一种新的格式均源于旧形式,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

作品:维也纳地下铁道车站(保留有新艺术派特点的铁花装饰)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线条简洁,废除所有装饰,使用简单的形体组合)

2、分离派

成立于897年,由19位年轻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组成,代表人物:奥别列区、霍夫曼。

建筑上:强调建筑的经济性与实用性,认为艺术的

构图应以几何形体组合为主,提倡与传统分离,反对传统建筑上多余的装饰,提倡在某些实墙上作重点装饰,手法为“新艺术派”,但不用新艺术派的曲线,而以致线条为主,外形多采用大片光墙面及简单的立方体,使建筑走向简洁之路。

代表作品:1898年奥别列去设计的“分离派展览馆”(有收分的形体,对称的构图)

1905年霍夫曼设计的“斯都克莱特住宅”(构图活泼自然,楼梯通高玻璃窗)

3、反对装饰的路斯

维也纳斯坦纳住宅(1910)

(也纳斯坦纳住宅反映了设计人什么样的观点?简要评述其观点。)

外部完全没有装饰,形体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讲究比例、墙面和窗子的关系,完全不同于折衷主义的建筑形式。

⑴反对装饰,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主张建筑以实用为主,提出“装饰就是罪恶”;

⑵强调建筑物的比例、墙面和窗子的关系,门窗不考虑对称而以需要而定;

⑶主张形体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

“装饰就是罪恶”:即反对装饰,主张建筑以实用

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对建筑的艺术性加以否定,认为凡适用带东西都不必美观。

4、荷兰的贝尔拉格

1903年,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外形简洁,清水砖墙,不加粉饰,内部大厅采用钢拱架与玻璃顶棚,体现了新材料与新结构的特点,同时借用了传统建筑的符号。

建筑观点:提倡“净化”建筑,主张建筑造型的简洁明快及材料的质感;主张城市有计划的发展,且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合理规划道路系统,注意人民生活需要,适当布置绿地与室外公共活动场地,要有风格统一的市容。

5、芬兰的老沙里宁

芬兰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为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作品:赫尔辛基火车站(形体简洁,空间组合灵活)。

第三节美国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是住宅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指19世纪70年代集中在芝加哥的一些美国建筑家,围绕现代高层建筑设计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他们的设计方式、风格和设计思想影响了美国和欧洲的设计家,对于促进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建筑造型:趋向简洁与创造独特的风格。奠定了美国“摩天大楼”的建筑设计原则和形式基础。

学派的创始人:詹尼,最具世界性影响作用的建筑家:沙利文。

沙利文

1899—1904年设计的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立面采用了典型得“芝加哥窗”形式的网格式处理手法。

提出“形式随从功能”(Form follow funotion)“形式永远随从功能,这是规律”(Form follows funotion and this is the low)

规定了高层办公建筑在功能上的特征:

地下层:设备层(锅炉、机械设备间);

底层(地面层):商店、银行、邮政等服务设施,宽敞、明亮、出入方便;

二层:与底层联系方便,功能相似,灵活分割,开大玻璃窗;

标准层:相同的办公室,柱网排列相同,光线明亮;

顶层:设备层(水箱,机器房)。

外形分三段:裙房、主体及檐部。

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建筑探新运动中的作用:

①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为现代建筑摸索了道路;

②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芝加哥成了现代高层建筑的故乡;

③建筑艺术反映了新技术的特点,简洁的立面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精神;

二、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美国著名现代建筑大师赖特在美国西部融合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思想,而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特点是手法上力求新颖,摆脱折衷主义常规,在布局上同大自然结合,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⑴平面常作十字型,以壁炉为中心,把起居室、书房、餐室都围绕着壁炉布置,卧室常放在楼上;

⑵室内空间既分隔又联成一片,根据不同需要有不同的净高;

⑶起居室窗子较宽敞,与自然有密切联系;

⑷层高较低,出檐较大,室内光线暗淡;

⑸建筑物外形反映了内部空间关系,高低不同的墙垣、平缓的屋面、深远的挑檐、层层叠叠的水平线条与垂直的大烟囱统一起来;

⑹外部以深色的木窗与白粉墙形成对比;

⑺内部尽量表现材料自然本色与结构特征,以砖木结构为主,木屋架作为室内装饰暴露在外。

典型例子:芝加哥威利茨住宅(1902)

伊利诺州罗伯茨住宅(1907)

芝加哥的罗比住宅(城市型,1908)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建筑

战后初期的建筑流派

战后初期,古典复兴和折衷主义建筑还很流行,但由于旧形式与新的建筑类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到20世纪20年代,欧洲经济复苏,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新建筑的发展,由于建筑的革新运动是多方面的,在战后初期,有很多种流派对新建筑的形式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

1、表现派(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20世纪初(1906)在德国、奥地利产生的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

认为:⑴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主观感觉和体验,目的在于引起观者情绪上的激动。⑵手法上力求个性和个人的独创性,强调象征性。

建筑上:

⑴主张革新,反对复古,但却用一种新的表面处理代替旧的建筑式样,同建筑技术与功能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⑵造型上比较奇特,强调象征。

实例:孟德尔松设计的爱因斯坦天文馆

用混凝土和砖塑造了一座混混沌沌多少有些流线型的形体,上面开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窗洞,墙面上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突起,整个建筑造型奇特,难以言状,表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表现出神秘感的流线型造型)

2、未来派(未来主义,Futurism)

20世纪初(1908)在意大利出现的现代文学艺术流派,否定过去,赞美未来,歌颂艺术,认为新时代的美就是高速美、力度美。

未来派绘画:用各种手法表现动作和速度。

关于城市的主张:高大的阶梯形楼房,电梯放在

建筑外部,林立的楼房下面是川流不息的汽车、火车,以立交桥的方式分别在不同高度上行驶,表现出城市的运动感和速度感。

意义:反对复古主义建筑,赞美现代文明,将一种新的审美观带到艺术中去,推动了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

桑·伊利亚:许多未来城市和建筑设想图----为现代建筑奠定了发展方向和基础。

3、风格派与构成派

1917年,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由画家、雕刻家、建筑师组成,其在俄国的一个分支称为“构成派”。

⑴最好的艺术是基本几何形象及色彩要素的组合,只有它们具有永恒意义;

⑵画画常为直线的组合加上不同的色块;

⑶雕刻常是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和板片组合。

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简单地立方体,光光的板片,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并施不同色彩。

(结合里特维德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谈谈风格派艺术是怎样把握绘画、雕刻和建筑的)

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把建筑艺术当成

构成式的雕塑艺术。

现代主义建筑的成熟

一、概况

“现代建筑”:广义——泛指在20世纪出现的各种现代建筑;

狭义——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实质上是以好几个现代建筑大师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流派的总称,包括三个方面:

1、“理性的”、“功能主义”、“唯理主义”,是现代建筑大主流——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

2、有机建筑——赖特;

3、建筑的“人情化”——芬兰的阿尔托(奥尔托)。

二、历史背景和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发展

早在19世纪末,许多建筑师对现代建筑作过多方面的探索,提出过许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观点,但都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没有产生出一批成熟而有影响的实际建筑物。

1919年,格罗皮乌斯成立“包豪斯”学校;

1923年,勒·柯布西耶出版《走向新建筑》;

1919—1924年,密斯玻璃和钢的高层建筑示意图。

至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观点,有了一批有影响的建筑实例,有了包豪斯这样的基地,革新派迅速扩大,步伐渐趋一致。

1927年,德国,(德意志制造联盟)斯图加特举办住宅展览会,展出的住宅:突破传统框框,发挥了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各种新材料的性能,在较小的空间中解决功能问题。

外观:没有装饰的简单的外形,都采用了平屋顶,光洁的白色墙面,灵活的不对称的布局,大小不一的门窗布置,都有较大的玻璃面积,清新朴素的外貌。

三、现代主义的共同点

1、强调时代性,建筑应随时代而发展,建筑应核工业相结合。

2、以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注重使用时的方便、效率。

3、积极主张采用新材料、新结构。

4、强调建筑的经济性(并不是单纯的造价,而是空间)。

5、主张创造建筑的新风格。

6、强调空间是建筑设计的主角,空间比平面和立面都重要,产生“空间+时间”的建筑构图理论。

7、摒弃表面装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思潮

一、概况

1、二战后,建筑思潮的主要特点

⑴现代建筑设计原则的普及;

⑵建筑形式五花八门;

⑶美国成为设计思潮的主动力。

2、现代建筑的共同点

⑴以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⑵注重发挥新结构、新技术的特点;

⑶注重经济性;

⑷把空间当作建筑设计的主角;

⑸反对守旧,强调形式与内容一致的灵活造型;

⑹反对附加装饰,提倡美应和适用及建造手段结合。

“理性主义”强调建筑与建筑师的社会责任,重视建筑的经济性和社会性。

“有机建筑”强调建筑的生活趣味,重视同周围自

然景色的配合及创造诗意的环境。

3、阶段划分

⑴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下半叶,欧洲“理性主义”的成长、普及与充实时期,也是某些方面片面突出与片面发展时期。

以密斯为代表的讲求技术精美的情向;

“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阿尔托为代表的地方性与“人情化”的倾向;

赖特的“有机建筑”。

⑵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现代建筑”形式上五花八门时期,也是第一代元老开始受到第二、三代挑战的时期。

“粗野主义”与“典雅主义”平分秋色;

前一阶段的倾向仍活跃以及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⑶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形式各异各有千秋的“现代建筑”仍占主导地位,一支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现代建筑”设计原则,自称“现代主义之后派”的思潮涌现出来。

后现代主义;

解构主义;

新现代主义;

新地域主义等。

4、设计方法

重理和偏情

二、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和提高的倾向

在设计方法上重理

“功能主义”(讲究功能)

“国际式”(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长窗)设计上:提倡面向工艺,同技术结合。

工作方法:注重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提倡共同协作。

缺点:过分强调功能和技术,否定历史,过分强调建筑的客观性与时代的普遍性(似乎只有共性,没有个性),手法比较生硬,形式比较雷同。

没有倡导人,没有代表人物,只是一种思潮,在坚持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与方法的同时,对其缺点和不足作了充实与提高,注意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兴趣需要。

代表作品: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49—50),设计:TAC事务所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研究中心(60—61),设计:布劳耶

西水桥学校(1954),设计:TAC

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58—60),设计:荷兰建筑师凡·艾克

何塞·昆西公立学校(1977),TAC

三、粗野主义倾向

设计方法上重理

20世纪50年代下半叶到60年代中期流行于欧洲。

特点: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粗鲁的组合。

代表人物:

柯布西耶:马赛公寓、印度倡迪加尔高等法院

史密森夫妇:亨斯顿学校、谢菲尔德大学方案

斯特林和戈文:兰根姆住宅、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鲁道夫: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

丹下健三:仓敷市厅舍

以及伦敦南岸艺术中心、伦敦国家剧院等

四、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设计方法上重理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下半期流行于美国

特点:全部用钢和玻璃建造;

结构与施工非常精确;

内部没有或很少有柱子(全面空间);

外形纯净透明,清澈的反应建筑的材料、结构和内

外国古代建筑教案

课课课题: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时: 1课时 型: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下期 教材分析 : 本课所讲的内容主要是从古代建筑的兴起及其发展演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各种风格的建筑进行赏析、移情于景,增加学生对外国建筑风格,以及艺术表现的理解,以达到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外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及其艺术风格特征和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增加对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提升对外国建筑的欣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 对建筑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学会从多方位去欣赏建筑艺术,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外国经典建筑的欣赏能初步掌握其艺术风格理念,了解外国建筑的艺术语言,提升美术素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对外国古代建筑经典作品的欣赏、体验,以及风格的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外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1. 教法:讲述法 2. 学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配套图片等。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通过起立的形式上下课 二:引入新课:(5分钟)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说了中国的古代建筑,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代表性的 建筑《》(可由提问的方式激发大家的热情,由学生举例,再顺势引入今天的课题)那么大家又知 道哪些外国古代的建筑呢?学生甲:埃及的金字塔;罗浮宫;比萨斜塔??师:不错,这些都是 外国古代有名的建筑。在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优秀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 像古埃及、古印度的建筑。那么建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三:讲授新课:(20分钟) 人类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制社会建立后开始。 (一):埃及建筑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埃及,在它建立了奴隶制以后,营造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 念性建筑物。除了被人们常提到的金字塔外,还有著名的卡纳克神庙,是世界最壮观的古建筑之 一。(播放关于埃及卡纳克神庙的幻灯片,及其简介,插入音乐)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 继埃及之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类型是神庙。它创建并完善了以石制的梁柱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 柱子、梁枋和两坡顶的山墙共同构成建筑的主要立面。经过不断完善,形成“柱式”,创造了多利安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西方古典建 筑的艺术特点的重要方面。它经过古罗马的发扬光大,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建筑体系,即西方 古典建筑体系。古希腊最著名的典型事例是举世闻名的雅典卫城(播放关于埃及的柱式和雅典卫 城的幻灯片,及其简介,插入音乐) 2.古罗马的建筑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传统与成就。特别是古罗马时期,她依靠雄

52高中美术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特别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有所了解。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有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提问:欣赏完了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比较大的有哪些? 学生回答: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东罗马帝国建筑、中世纪教堂建筑及古代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等。 师生一起作一张表格:展示图片,小结的形式。 国家地区 建筑特点 建筑类型 建筑风格 代表建筑 中国 木结构;庭院式组群布局;创造丰富的艺术形象 宫殿、园林 东方建筑 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江苏无锡、苏州园林等 古埃及 石柱结构 陵墓、神庙 埃及建筑 卡纳克神庙 古希腊 石制的梁柱结构,形成多利安、爱奥尼亚、科林斯柱式等。 神庙 希腊建筑 雅典卫城 古罗马 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泥土结构;券拱结构。 神庙 罗马建筑 万神庙

东罗马帝国(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内部空间宏伟而有变化。 教堂 拜占庭建筑 圣索菲亚教堂 法国 高耸峻拔、轻盈灵巧;内部大面积彩色玻璃窗画;柱式与拱券结合。 教堂 哥特式建筑 夏特尔教堂 印度尼西亚 塔 佛教建筑 婆罗浮屠 印度 陵墓 伊斯兰建筑 泰姬陵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⒈顾凯之的两幅传世作品?《女史箴图》与《洛神赋图》 ⒉《韩熙载夜宴图》由哪五个部分组成?(请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形容五个部分内容)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二、新课讲授: ㈠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⒈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⒉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⒊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首先是柱式。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三种柱式:多利克式——粗壮有力,显得浑厚而刚毅(象征男性) 爱奥尼亚式——修长挺拔,显得秀丽而典雅(象征女性) 科林斯式——顶端雕饰上精美的花纹,显得华丽美 观(在比例、规范上与爱奥尼克相似,柱头有了变化) ⒋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 这是雅典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建筑的格局形式为“围柱式”。“帕提侬”原意 为“处女宫”,

西方古代建筑欣赏(古罗马建筑及其特点)

古罗马建筑及其特点 1引言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2 典型建筑 2.1君士坦丁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一座三个拱门的 凯旋门,高21米,面阔25.7米,进深 7.4米。由于它调整了高与阔的比例,横 跨在道路中央,显得形体巨大。凯旋门的 里里外外充满了各种浮雕,表面上看去, 巨大的凯旋门和丰富的浮雕虽然气派很 大,但缺乏整体观念。原因是凯旋门的各 个部分并非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创作的,甚 至其中的大部分构件是从过去的一些纪念性建筑,如图拉真广场建筑上的横饰带、哈德良广场上一系列盾形浮雕以及马克·奥尔略皇帝纪念碑上的八块镶板,拆除过来的。尽管如此,它仍不失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凯旋门,尤其是它上面所保存的罗马帝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是一部生动的罗马雕刻史。 2.2 大斗兽场 大斗兽场是连接的拱券支撑的,在它 的表面,罗马人巧妙地“贴”上了一层古 希腊柱式,它在表面虽然只起装饰作用, 却好像比拱墩更突出地起着实际支撑的 作用。他们将多立克柱式放在最下层,让 人感到它们在有力地支撑着上面巨大的 重量。第二层的爱奥尼柱式显然是一种过 渡,它们优雅地举起斗兽场院的上半部分。科林斯柱式被放在最后一个承重层,它们华贵的仪态使斗兽场充满生机,好像花环盘绕在斗兽场的顶部。由多立克到科林斯的性格过渡的顺序,被罗马人恰到好处地发现和运用了。 2.3 万神庙

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 穹顶直径达43.3米,顶端高度也是43.3米, 其中央开了一个直径8.9米的园洞,可能寓 意着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的某种联系。 墙厚6.2米,每浇筑1米左右,就砌1 层大块的砖。墙体内沿圆周发8个大券,其 中7个是壁龛,一个是大门。龛和大门也减 轻了基础的负担。基础深4.5米,底厚7.3 米。基础和墙的混凝土用凝灰岩和灰华石作骨料。 面阔33米,正面有长方形柱廊,柱廊宽34 米,深15.5 米;有科林斯式石柱16 根,分三排,前排8 根,中、后排各4 根。柱身高14.18米,底径1.43 米,用整块埃及灰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柱头和柱础则是白色大理石。山花和檐头的雕像,大门扇、瓦、廊子里的天花梁和板,都是铜做的,包着金箔。 3 总结 我们发现以上三例建筑具有多处共同点,这其实也是古罗马建筑的普遍特征。 3.1 拱券 拱券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是它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罗马建筑典型的布局方法、空间组合、艺术形式和风格以及某些建筑的功能和规模等等,都同拱券结构有血肉的联系。正是出色的拱券技术才使罗马无比宏伟壮丽的建筑有了实现的可能,使罗马建筑那种空前大胆的创造精神有了物质的根据。 3.2 火山灰混凝土的使用。 大大促进古罗马拱券结构发展的是良好的天然混凝土。古罗马混凝土所用的活性材料是一种天然火山灰,它相当于当今的水泥,水化拌匀之后再凝固起来,耐压的强度很高。这种混凝土中加入不同的骨料,可以制成不同强度和容量的混凝土,以便用于不同的位置。浇注混凝土需要模板,拱券和穹顶木板做模板,墙体则用砖石做模板,而且事后并不拆掉,所以使得墙体很厚。 3.3 柱式 古希腊建筑中的三种柱式均被罗马人所继承,其中科林斯柱式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此外,罗马人还发展了两种新的立柱:一是托斯卡柱,它与古罗马建筑里的多立克柱相似,不同点在于柱身上没有凹槽,而且多了个柱础(更加简洁实用);另一个是组合柱式,就是在科林斯式的柱头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克式的涡旋(变华丽为奢华)。 为了适应多层或高大建筑的需要,罗马人还在柱子的使用方面做出了2项重大发明:一个是叠柱法(大斗兽场),按楼层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如果还有第四层,则用科林斯壁柱;另一个叫巨柱式,以一种巨大的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建筑。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

一、长城的修筑主要经历了那些朝代,各个朝代又有哪些建筑特征,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自秦朝后,共有十五个朝代修建或维修过长城,分别是: 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 二、故宫的建筑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明清两代的故宫有无建筑艺术上的异同, (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其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其在结构方面之努力,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 (二)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既以木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砌。建筑物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为“隔断墙”,非负重之部分。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 (三)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 (四)外部轮廓之特异: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他系建筑,乃造成其自身风格之特素 三、简述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以宏村建筑为例),主要从工艺特整和建筑风格来阐述, 宏村建筑是典型的徽州建筑风格,层层跌落的马头墙高出屋脊,有的中间高两头低,微见屋脊坡顶,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古徽州建筑素来以素雅奇巧见称,其色淡雅,粉墙青瓦;其形独具匠心,依山作墙,顺水成溪,墙外山水秀美多情,墙里庭院曲径通幽;并之以复杂多变的架梁构造,精巧繁复的纹饰雕刻,古朴大气的装饰摆设,形成别具特色的徽派建筑风格。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

中外建筑赏析 董帅 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201222050104 摘要:本文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空间、建筑观念等方面对中外建筑艺术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中外建筑艺术在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比较分析,从而使人们对中外建筑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建筑艺术;材料;结构;空间;观念 引言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而中国和西方的建筑艺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木材与石材 中外古代建筑差异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 二、木构与石构 2.1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艺术体系,是从木构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

无论是宫廷殿阁,还是佛寺道观,抑或是亭台楼榭,我们看到的中国建筑,都离不开木构主体的支撑。 中国故宫 2.2西方传统建筑 西方传统的建筑以石结构建筑为主。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建筑艺术体系,却是以石构为基础发展至今。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调。则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中西方古代建筑设计经典作品

中西方古代建筑设计经典作品分析 在建筑风格多样化的今天,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历程是曲折而又漫长的,其中涌现出不少的经典建筑,它们不仅仅是一种风格的象征,也可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同时还极大的影响着后续的建筑风格,它们是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建筑设计师们思想的结晶,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明清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到达了最后一个巅峰,故宫是其代表作之一。故宫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心,占地 1087亩,合72万多平方米,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建筑传统和独待风格。 故宫始建于1406年,是明代永乐皇帝由南京迁都北京时所建的宫城。从总体布局上说,它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所谓的外朝和内庭。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武英殿作为两翼,为行使朝政的主要场所。内庭由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和东西六宫构成,为皇室的生活居住区。按四根柱为一间的传统进行计算,共有近万间之多,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宫殿群由紫禁城围护,城高10米,外又围以52米宽的护城河。整座城开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南门为午门、北门为玄(神)武门,东门为东华门、西门为西华门。城的四角各建有一座角楼。整个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

规则,主次有序,并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使空间丰富多变。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在城墙墩台上建有一组建筑。正中是宽九间的庑殿顶重檐大殿,两侧有联檐通脊的殿阁伸展而出,四隅各有一个高大的角亭。这一组建筑称五凤楼,巍峨壮丽、气势浑厚。进午门,经过一个大庭院,再过金水桥,入太和门,即是外朝的三大殿,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依次建筑在一个呈工字形的高大基台上。基台高8.13 米,分3 层,用汉白玉砌筑而成。每层当中都有石雕御路,边上都装饰有栏板、望柱和龙头。据统计,有透雕栏板1414 块,刻有云龙翔风图案的望柱1460根,龙头1138个。这些石雕装饰,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同时,在结构功能上又起着排水的作用。栏板下,以及望校上伸出的龙头口中,都刻有小洞口。每当下雨,水由龙头流出,恰似千龙喷水,蔚为大观。太和殿又称金鸾殿,是皇帝发布政令和举行大典的场所。殿高 35.05 米,宽63.96 米,深 37.20米,是故宫最大的建筑,也是现存全国最大的木构建筑。它的结构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即,先在栓础上立木柱,柱上架大梁,梁上立小矮柱(瓜柱),再架上一层较短的梁;自大梁而上可以通过小柱重叠几层梁,逐层加高,每层的梁逐层缩短,形成重檐;在最上层立脊瓜柱,在两组构架之间横搭檩枋;在檩上铺木椽,椽上铺木板(望板),板上苫灰背瓷瓦;由于梁架逐层加高,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 杭师院附高罗雪峰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特别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有所了解。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有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配套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fwsir.):提问:欣赏完了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比较大的有哪些?学生回答: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东罗马帝国建筑、中世纪教堂建筑及古代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等。 师生一起作一张表格:展示图片,小结的形式。 国家地区 建筑特点 建筑类型 建筑风格 代表建筑 中国

木结构;庭院式组群布局;创造丰富的艺术形象 宫殿、园林 东方建筑 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江苏无锡、苏州园林等 古埃及 石柱结构 陵墓、神庙 埃及建筑 卡纳克神庙 古希腊 石制的梁柱结构,形成多利安、爱奥尼亚、科林斯柱式等。 神庙 希腊建筑 雅典卫城 古罗马 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泥土结构;券拱结构。 神庙 罗马建筑 万神庙 东罗马帝国(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内部空间宏伟而有变化。

教堂 拜占庭建筑 圣索菲亚教堂 法国 高耸峻拔、轻盈灵巧;内部大面积彩色玻璃窗画;柱式与拱券结合。 教堂 哥特式建筑 夏特尔教堂 印度尼西亚 塔 佛教建筑 婆罗浮屠 印度 陵墓 伊斯兰建筑 泰姬陵 注解:一、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特别是西方古典建筑的特点,有所了解。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对古代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有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配套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提问:欣赏完了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比较大的有哪些? 学生回答:古埃及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东罗马帝国建筑、中世纪教堂建筑及古代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等。 师生一起作一张表格:展示图片,小结的形式。

注解: 一、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的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因此,谈西方建筑及其风格,就不能不首先谈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首先是柱式。古希腊的“柱式”,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这些柱式,不仅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而且其比例规范也无不显出和谐与完美的风格。从外在形体看,三种柱式各有特点,陶立克的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爱奥尼克,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中外建筑艺术的欣赏

中外建筑艺术赏析 摘要:本文通过赏析中外代表性古建筑,了解不同国家建筑艺术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加深对传统建筑艺术认识的同时,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建筑,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对引领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起到一种启发作用。 关键词:建筑艺术建筑文化木结构石材结构建筑保护 建筑可以算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艺术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建筑艺术,它是形成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也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中外建筑艺术都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外国建筑体系是以石材结构为特色的独立建筑,属于砖石结构系统,中外建筑体系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近现代中外建筑艺术,都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界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建筑艺术的产生大约在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后,中国原始建筑在北方古文化、南方古文化的

许多地域留下了重要遗迹。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是距今八千年的原始部落,这里发掘出半穴居房址一百七十余座,被誉为“华夏第一村”。而南方古文化建筑也由于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而引人注目这里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干阑式建筑遗存,在石制、骨制、木制工具的条件下,己能采用榫卯结构,并已具备多种榫卯类别。这表明早在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和杭州湾地区的木结构已经达到惊人的技术水平,这一时期的原始建筑是中国土木相结合的建筑体系发展的技术渊源。夏代和商代是这一建筑体系的萌芽期,两代不仅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在旁土台上的大殿,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也形成了。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材料,注重结构设计,以大屋顶为特征,利用斗拱结构和支柱来分散屋顶压力,结构优良,抗震性极好。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到东汉时期已经明确形成台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形式,南方许多地区经常采用台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在唐朝以屋架层、铺作层、柱网层的组合为特征的结构复杂的殿堂形构架非常盛行,木构架建筑体系可以说在唐代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中国古代木建筑中,最特别的也是最具特色结构构件是斗栱,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化,斗栱的作用是承托和出挑屋檐部分的重量,它扩大了柱头支座的受力面积,增加了支点,减少了梁的弯矩和剪力,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在唐宋及以前的木构架中,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到了明清时期,

中西方古代建筑之比较

中外古代建筑对比 序号:83 学号:1111081129 姓名:王玲摘要:西方古典建筑文化是欧洲建筑文化的源泉,中国古典 建筑文化是东方建筑文化的精华。中西古典建筑文化均有各自的 法式,都在历史上起过不朽的作用,但是由于背景的不同,中西 古典建筑各自按着自身的美学思想在发展,由此反映出了不同地 域文化的特色。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发展与进步与 其所在的文化、环境、经济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民族 不同、文化各异,还有如审美理念、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 内容,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建筑文化表现形式。 对比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我们可以发现,既有许多不同点, 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它们各自形成了一种制度和法式,目的在 于保证质量和取得统一和谐的艺术风格。至于采用的方法则可以 因地制宜,灵活应用。甚至有些手法相互背道而驰,但都同样可 以取得和谐的效果,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 从历史上看,西方古典建筑文化发源于古代的希腊,罗马帝 国继承了古希腊的成就,使古典建筑进一步成熟,从而形成了西 方世界的建筑范例。西方古典建筑艺术最杰出的成就是创造 了古典柱式。在希腊古典时期曾经创造了三种古典柱式:多立克、

爱奥尼亚和科林斯柱式式。罗马帝国时期,杰出的皇家建筑师维特鲁威在总结古希腊与罗马共和国建筑经验的基础上,于公元1世纪出版了一部《建筑十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建筑学理论著作,它不仅在当时的帝国范围内对建筑起到了指导与规范的作用,而且还对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文艺复兴和近代时期,对古典建筑形式的应用也更为自由了。正是由于西方古典建筑融理性美与视觉美于一体,因此才创造了雅典卫城帕特侬神庙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这样举世无双的杰作。 一、中西古代建筑文化的表现 (一)建筑环境的东方信仰—风水 “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自古以来,我们的先祖就把选址定居作为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在风水中,把大地是做有生命的物体,就像人体内有血液流动一样,视大地为龙,而气在大地中运行,聚气之地视为“龙穴”,在那里建造城市、寺院、住宅以及陵墓。 在西方,欧美的风水研究史也很长,他们研究风水的原因大概是不理解为什么历史上东洋的经济发展要快于西洋。起先,他们认为是儒学的作用,后来又转移到了风水的研究上来。在欧美研究中国的书中,以及在讲述中国人思考方式时,都会论及风水。他们把风水视为宗教、世界观和科学思想。

西方古代建筑艺术史论文

西方古代建筑艺术史课程随想 转眼间,期末将至,西方古代建筑艺术史这门课程也即将告一个段落。回顾一个学期来的学习,陈文捷老师详细、精彩地讲解,大屏幕上美轮美奂的图片,让我这个对建筑和艺术不甚了解的人从心中发出了种种惊叹。惊叹西方古代建筑技术的高超,惊叹西方古代建筑所体现出的艺术的永恒和传承,惊叹西方古代建筑所散发出的历史韵味,惊叹西方古代建筑大师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我将这些惊叹和感想整理一番,以随想为题来谈谈我从这门课程中所得到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西方古代建筑的发展史展现了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 意大利建筑史学家布鲁诺·赛维曾经对建筑的意义作过一个经典的描述:“建筑的意义几乎囊括了人类所关注事物的全部,若要确切地描述其发展过程,就是等于书写整个文化本身的历史。”在陈老师的讲课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是在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陈老师自己也说过,虽然是在讲授西方古代建筑艺术史这门课程,但有时候大家听起来会觉得是在上一门历史课。 有人将建筑称之为“凝固的音乐”。西方古代不同时期的建筑,各自构成彼此不同又相互关联的乐章,当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便在我们面前演奏出一首永不沉寂的交响曲。 古代西亚和埃及作为西方建筑艺术的发源地,构成了交响曲的第一个乐章,掀开了西方古代文明的第一页。古西亚文明常被人们称为文明的摇篮,其诞生地――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国家的地区。月神庙,萨尔贡王宫和一直以来为人们所追寻、向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无一不拥有令人为之一震的宏大规模。贯穿其中的各种雕塑,五条腿的斯芬克斯,体现了古人对艺术的独到见解。雄伟宏大的金字塔堪称人类历史最悠久的里程碑,向人们展示着埃及法老的不可一世,神圣庄重的太阳神庙则象征着神的至高无上。从中可以看出,西方早期的“君权神授”思想和神灵在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时至今日,面对那些残存的古代西亚和埃及的建筑遗址,我们仍不禁赞叹在文明诞生之初时,古人建筑工艺的高超和艺术上的深厚造诣。 接下来的古希腊建筑代表了西方古典建筑的最高成就,其古典柱式系统影响深远。在这些经典建筑中既有供奉神灵的帕提农神庙,也有供人娱乐的埃比道拉斯露天剧场,以及民主的诞生地――柱廊广场。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展现了人神之间的和谐关系,相对于古代西亚和埃及神灵不再是那么的令人畏惧,而是越发的“可爱”和人性化。西方文明尤其是欧洲文明深受古希腊的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在此有了一个飞跃,民主制政体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古罗马继承了之前的建筑成就,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艺术。在古罗马拱劵迎来属于它的辉煌时代,而且罗马人将希腊的古典柱式结构和拱劵结合起来,创造了著名的劵柱式,并运用其建造了罗马大角斗场,凯旋门等。古罗马用于法庭、交易所和会议厅的大厅性建筑――巴西利卡,成为了中世纪基督教堂一直沿用的基本形式。被誉为“永恒之城”的罗马城,现代结构出现前跨度最大的建筑――万神庙,豪华宏大的千人大浴场等建筑,不仅展示了

智慧树知到《外国建筑赏析》2019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建筑”这两个字最早是哪国人发现的?答案:日本人 第2章单元测试 1、古埃及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 答案:陵墓 2、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时,是否有金属工具?答案:没有 3、古希腊建筑重要遗产是: 答案:“柱式” 4、适合石料的结构型式是: 答案:梁柱 5、罗马大角斗场(斗兽场)建成于: 答案:公元82年 6、罗马万神庙落成于: 答案:公元128年 7、罗马戴利先浴场同时可容纳: 答案:3000人 8、拱卷结构的最大优点是: 答案:增大建筑跨度 第3章单元测试 1、哥特教堂的建筑特征包括:

答案:半圆拱、尖拱、飞扶壁 2、哥特式教堂是基督教教堂建筑的:答案:异军突起、大放异彩、工匠智慧 3、文艺复兴建筑的最著名代表作是:答案:圣彼得大教堂 4、文艺复兴建筑恢复了: 答案:希腊罗马的柱式 5、文艺复兴建筑的思想背景是: 答案:人文主义 6、巴洛克建筑注重什么?: 答案:装饰 7、巴洛克建筑的形象: 答案:繁杂 8、文艺复兴建筑的的影响: 答案:久远 第4章单元测试 1、何为“水晶宫”? 答案:1851伦敦世博会 2、1851伦敦世博会用什么材料造: 答案:铁、玻璃 3、“水晶宫”的设计者原先是什么人?答案:园艺匠

4、1889巴黎世博会建造的机器馆跨度为: 答案:115米 5、1889巴黎世博会建成的埃菲尔铁塔高: 答案:300米 6、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为何工期很短? 答案:铁与玻璃由工业生产、构件在工厂中预制,现场拼装7、伦敦世博会“水晶宫”表明工业革命对古老建筑业有:答案:重大影响、影响将持续加深 8、“水晶宫”为什么不采用传统建筑方法? 答案:时间来不及、内部光线不亮 第5章单元测试 1、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是: 答案:必然的 2、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主要由于: 答案:工业化 3、提倡现代主义建筑的旗手有: 答案:勒柯布西耶、密斯、格罗皮乌斯 5、“包豪斯”是: 答案:新型设计学校 6、“包豪斯”主张: 答案:改革设计教学 第6章单元测试

《中外建筑艺术欣赏》教案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认识中国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 表达自己对雕塑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能力目标: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中国雕塑作品作出正确的评述。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雕塑作品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美术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态度和健康的审美 心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中国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对雕塑作品进行材料、表现形式与内容特征的分析、评述。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雕塑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 1、阅读欣赏,初识雕塑。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阅读课本提供的雕塑作品的图例和文字,使学生在上课的第一时间里对雕塑作品有初步的印象。 (2)你喜欢雕塑吗?你家附近有雕塑吗?你见过的雕塑作品是怎样的?教师提出些简单的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讲授新知,认识雕塑。 (1)教师利用教室电教设备或直接展示课前制作的课件或有关雕塑作品的画册、图片,供学生再次欣赏雕塑作品。 (2)教师简要讲述雕塑的起源、中国雕塑概况及雕塑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理性认识雕塑。(3)教师从雕塑的艺术表现和艺术特征方面引导学生认识雕塑。 3、讨论探索,感悟雕塑。 (1)教师再次组织学生欣赏课本上的雕塑图片,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引导学生从作品的题材、材质、造型手法、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欣赏、认识雕塑作品。 (2)学生6-8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把课前收集到的雕塑图片、画册等摆到桌面上欣赏。(3)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几张不同材质、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雕塑作品,供学生讨论

建筑欣赏(中西方不同)

建筑欣赏 建筑是城市的成长史中最不能抽离的部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历史,并在成长的过程中积累和养成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气质、性格和魅力。在不同的阶段,建筑有属于那个时代的风貌与特征,以及属于特定时代的梦想。 在西方古代建筑中,据我了解是指从古希腊到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建筑吧。主要以石块砌垒的。在西方古代的所有建筑风格上,我主要比较欣赏以下几种建筑风格。大概有古希腊的、古罗马的、拜占庭的、哥特式的、巴洛克的、洛可可的等建筑风格。在此我借机展示一下这些风格的主要内涵和艺术的高超: 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可以算作是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的。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主要有三种,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陶立克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爱奥尼克,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科林斯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陶立克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帕提农神庙、阿菲亚神庙;以爱奥尼克柱式为构图原则的伊端克先神庙和帕加蒙的宙斯神坛;以科林斯柱式为构图原则的典型作品列雪格拉德纪念亭等。代表性的建筑群体是雅典卫城。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古罗马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曾经指出,建筑的基本原则

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这可以说是对古罗马建筑特点及其艺术风格的一种理论总结。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代表有古罗马大斗兽场、古罗马的潘泰翁神庙。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色彩灿烂夺目。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菲亚教堂是集中式的。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中央大穹隆,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内部空间丰富多变,穹隆之下,与柱之间,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射入时形成的幻影,使大穹隆显得轻巧凌空。教堂内部空间曲折多变,饰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 哥特式建筑大多是教堂建筑。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外观的基

中外建筑赏析

中外建筑赏析 建筑可以算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艺术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建筑艺术,它是形成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艺术也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中外建筑艺术都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外国建筑体系是以石材结构为特色的独立建筑,属于砖石结构系统,中外建筑体系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近现代中外建筑艺术,都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界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材料,注重结构设计,以大屋顶为特征,利用斗拱结构和支柱来分散屋顶压力,结构优良,抗震性极好。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到东汉时期已经明确形成台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形式,南方许多地区经常采用台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在唐朝以屋架层、铺作层、柱网层的组合为特征的结构复杂的殿堂形构架非常盛行,木构架建筑体系可以说在唐代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中国古代木建筑中,最特别的也是最具特色结构构件是斗栱,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化,斗栱的作用是承托和出挑屋檐部分的重量,它扩大了柱头支座的受力面积,增加了支点,减少了梁的弯矩和剪力,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在唐宋及以前的木构架中,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官式建筑普遍以砖墙代替土墙,墙体防水性能好,已不需要过大的挑檐,斗拱的结构作用逐渐简化,斗拱的数量也由少变多,它已经成为装饰性和等级标志的象征了,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宫殿建筑则是其中最瑰丽的奇葩。以北京故宫为代表是典型木制宫殿建筑群,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上,它们都显示了皇家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群。 西方的建筑包括东方的印度建筑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以前,基本上都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建造的,属于砖石结构体系。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左右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和神庙,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第一批巨石建筑。古埃及的艺术与法老的绝对权威和其特殊的宗教信仰——对死后生活的崇拜有直接关系,埃及人确信,人死后将到另一个永恒的世界去生活,现实世界不过是一个暂短的过度,只要保存好尸体让灵魂有所归宿,修建一个永恒的栖身之地——陵墓,才能让法老顺利升天,所以陵墓成为古埃及人最重要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早期陵墓是用“泥坯砖”来建造,后来为了防止陵墓被盗掘,开始采用更具永久性的石头建造,古埃及陵墓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它的造型,它由原来的梯字形演化到我们今天看到的金字塔型经过了漫长的过程,金字塔的外部造型很简单,但内部却充满着神秘,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让金字塔更具精神上的魅力。古希腊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最初的神庙是长方形带柱廊的木建筑,到公元前七世纪围柱式的石建筑才成为希腊建筑的主要形式,希腊神庙建筑的基座、柱子、檐部之间的关系都有定型的做法,这种梁柱结构体系叫做柱式,古典柱式是希腊建筑的精髓,以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为代表,为西方古典柱式奠定了基础,并对欧美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在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出现了一系列的伟大建筑,以

西方建筑赏析之金字塔

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金字塔 尼罗河河谷一直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涵盖不同结构浩大的古埃及欧式建筑的文明建筑遗迹,其中包括吉萨大金字塔和吉萨的狮身人面像,是其中最大和最有名的。 由于木材稀缺,在古埃及的两个主要建设使用的材料是太阳烤的泥砖和石头,主要是石灰石,而且砂岩和相当数量的花岗岩。从石古王国起,一般保留墓葬和庙宇,而甚至为皇家宫殿,堡垒,寺庙专用区和城镇的城墙,庙宇建筑的附属建筑用砖。来自石头金字塔的核心已经挖掘在该地区,而石灰石,现在磨灭,被用来面对金字塔来自尼罗河的另一侧,有被挖掘,摆渡跨越,在切旱季才可以拉进了金字塔。 埃及的许多城镇已消失,因为他们靠近尼罗河谷的耕地面积被洪水淹没的河床在千年缓慢上升,或作为肥料的农民用他们建的砖泥。别人是无法访问,新的建筑物已被竖立在古老的。幸运的是,埃及气候炎热干燥,保留一些泥砖结构。例子包括代尔AL-麦地那村。此外,许多庙宇和古墓幸存下来,因为它们是建立在高地上,尼罗河洪水的影响,并建造的石头。 因此,我们了解古埃及建筑,主要宗教古迹的基础上,大规模的结构特点是厚,很少开口的倾斜的墙壁,可能回荡在泥墙用于获取稳定的施工方法。以类似的方式,阴刻和断然模型表面装饰的石头建筑,可能来自泥墙面装饰。虽然在第四王朝的使用弓,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员额和门楣结构,外墙和密集的列支持块巨大的石头建造的平屋顶。 许多埃及纹饰图案是象征性的,如金龟子,或神圣的甲虫,太阳盘面外墙和内墙,以及列和码头,被覆盖着的象形文字和图案的壁画和雕刻,绚丽的色彩画。和秃鹫。其他常见的图案,包括棕榈,纸莎草植物叶片,花蕾和花的莲花。象形文字被用于装饰目的,以及刻有记录的历史事件或法术。此外,这些图案的壁画和雕刻,让我们了解古埃及人的生活,状态,发动战争,他们的信仰。这是近年来探索古埃及官员的墓葬时更是如此。 符合天文重大的事件,如夏至,冬至和春分,秋分等需要精确的测量,在特定事件的时刻,古埃及庙宇。可能已被测量最重要的寺庙,仪式由法老亲自进行。 古埃及建筑的发展史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一是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二是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实例。三是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

智慧树知到《中外建筑艺术赏析》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外建筑艺术赏析》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椅背浮雕人物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A:陶渊明爱菊 B:王羲之爱鹅 C:苏东坡爱砚 D:米芾拜石 正确答案:米芾拜石 2、这幅木刻纹样中有花瓶、月季花、佛手瓜、蝴蝶,代表的是()寓意 A:福寿双全 B:平平安安 C:平安富贵 D:四季平安富贵 正确答案:四季平安富贵 3、这幅苏州园林漏窗纹样有花瓶、有荷叶、有荷花,代表了()美好寓意A:和和美美 B:花开富贵 C:一品清廉 D:一路荣华 正确答案:一品清廉 4、《渔樵耕读》是中国建筑装饰中采取比较多的纹样,其中的“耕”是指()A:尧

B:舜 C:禹 D:黄帝 正确答案:舜 5、以下四幅四爱图分别表现了()含义 A:王羲之爱鹅(兰) B:周敦颐爱莲 C:林和靖爱鹤(梅) D:米芾爱石 E:陶渊明采菊 正确答案:王羲之爱鹅(兰),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鹤(梅),陶渊明采菊6、中国传统建筑中“悬鱼”构建具有()功能。 A:避免火灾的镇宅符号 B:祥瑞符号 C:典故“悬鱼太守”,表示为官清廉 D:遮风避雨 正确答案:避免火灾的镇宅符号,祥瑞符号,典故“悬鱼太守”,表示为官清廉7、这一幅中国传统年画《钟馗舞剑》的整体组合代表的是()美好寓意。A:钟馗除魔 B:钟馗辟邪 C:辟邪降福 D:福在眼前

正确答案:福在眼前 8、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各具特色分别是指() A:印度建筑体系 B:伊斯兰教建筑体系 C:中国建筑体系 D:欧洲建筑体系 E:埃及建筑体系 正确答案:伊斯兰教建筑体系,中国建筑体系,欧洲建筑体系 9、《世界遗产操作指南》关于世界遗产标志(徽标)使用的规定中指出,各国在使用该标志时,可用自己本国的语言来代替()国家语言。 A:法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正确答案:西班牙语 10、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图案是()遗址发现的“四鸟绕日”为原型。 A:四川成都金沙文化遗址 B:陕西西安半坡文化遗址 C: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 正确答案:四川成都金沙文化遗址 11、中国古典建筑铺地纹样经常使用“暗八仙”,起到辟邪的作用,以下“鱼鼓”代表() A:张果老 B:何仙姑 C:吕洞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