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大智禅师(唐)

百丈大智禅师(唐)

唐朝百丈大智禅师二十条丛林要则的第四条。这二十条要则原文是:

1、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3、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4、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5、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6、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7、留众以老成为真情;

8、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9、语言以减少为直截;

10、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11、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12、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13、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14、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15、待客以至诚为供养;

16、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17、凡事以预立而不劳;

18、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19、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20、济世以慈悲为根本。

百丈禅师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百丈大智禅师”,就是唐朝的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720年-814年),圆寂后谥“大智怀海禅师”。怀海禅师师从马祖道一,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改革家、革命家。他设立了“百丈清规”,为禅宗群人制定了规章制度。怀海禅师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名言传世,一改印度和尚的寄生生活状态。 “丛林”,就是禅堂、庙,就是和尚的聚居地。“要则”,就是简要的法则,概括、纲要。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接。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学习百丈禅师“丛林要则”(2009-03-17 15:46:59) 1、丛林以无事为兴盛;“无事”是很高的境界。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非常欣赏美国企业界流行的一句话:“什么是好企业?就是企业内部没有

激动人心的事发生。”无事不是不做事情,而是无事记挂心头。怀海禅师认为,没有事情,就是兴盛的标志。 2、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念佛,是净土宗的修行手段,成功靠简洁的一句句诵念阿弥陀佛的日积月累。禅修是挖金矿,指望觉悟指望一下子抱个大金娃娃。怀海禅师提倡稳当可靠的天天积攒的方法,虽然他自己身为禅师等于天天买彩票但并不指望中大奖一夜发财暴富。 3、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精进就是努力进取的意思,怀海禅师以为严守戒律,就是努力进取了。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你是释迦的儿子,你不守他的戒律,你也得不了道。你是亿万富翁的孩子,老子看不上你死后他把钱捐了你一文也得不到。 4、疾病以减食为汤药;这一条很实用,这一条大多数人不知道也认识不到。哺乳动物唯一被科学证明了的可以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饥饿,据说饥饿可以刺激脑垂体里的长寿细胞。和尚有“过午不食”的戒律,天天不吃晚饭,每晚都应当很饿的,岂不知这暗合了科学的道理,等于天天都在服用长生的汤药呢。 5、烦恼以忍辱为菩提;菩提:觉悟、智慧。人生在世,不如意事七八九,烦恼常常不期而致。能忍就是智慧,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也。能安定、自然的忍住,就是大人物,就能成就智慧。 6、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化解是非、口舌,关键一招就是不要辩解。这看似保守的一招,实际上进攻性很强,怀海禅师以为不辩是解脱的手段。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发生了一场你说我忘恩我说你修正的事关主义

悟道诗

悟道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国清寺,有僧名拾得,与寒山交友。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贤化身)号称“三圣”。又以三者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 二、唐.庞蕴《联灯会要》卷六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庞蕴(?——八○八),唐代著名在家禅者。字道玄。世称庞居士、庞翁。湖南衡阳人。曾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齐峰、百灵、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禅林硕德频相往来。后参礼马祖道一,于言下领旨,顿悟玄机。元和年间,偕家人躬耕于鹿门山下,其妻、子均因之彻悟。遗有《庞居士语录》。 三、唐.大梅法常《景德传灯录》卷七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法常大师(七五二——八三九),唐代僧。湖北襄阳人。

师志于禅,初于马祖道一处参学。后隐于大梅山(浙江鄞县)静修。一日,一僧奉马祖之令,至大梅山对师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马祖闻之而谓:“梅子熟也!”自此法誉大彰,学人四至。 四、唐.黄檗希运《宛陵录》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八五○),唐代僧。福州闽县人。幼出家于洪州黄檗山,聪慧利达,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相貌殊异,额肉隆起如珠。至洪州谒百丈怀海,得百丈所传心印。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的心要,时河东节度使裴休镇宛陵,建寺,迎请说法。门下有临济义玄、睦州道踪等十数人。所述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广行于世。 五、唐.香严智闲《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香严智闲(?——八九八),唐代僧。青州(山东益都)人。初从百丈怀海出家,后谒沩山灵佑禅师,不契,泣涕辞去。偶于山中芟草,瓦砾击竹作声,廓然有省,乃悟沩山秘旨,因嗣其法。住于邓州香严山,化法大行,净侣千余人,世称香严禅师。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十五)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五) 行看流水坐看云历代禅诗鉴赏【十五】辽金元明清及近代(1) 赠天纪 ☆圆至 拈笔诗成首首新,兴来豪叫欲攀云。 难医最是狂吟病,我恰才痊又到君。☆圆至(1256—1298)元僧,字牧潜,号天隐。尝遍历荆襄吴越诸地,后居建昌之能仁寺。精研禅理,且阅书无数;工于古文,诗亦清婉,与本诚(觉隐)、大欣(笑隐)以诗自豪相颉颃,并称“三隐”,为当时三位最著名的诗僧。著有《牧潜集》七卷及《唐诗说》。【赏析】这是一首诗兴豪狂的赠友诗。 天纪是诗僧的诗友兼僧友,工诗善答,隐居山中,超尘脱俗。这首赠诗,将两位诗友间令人开怀又令人钦羡的狂吟病,表现得一览无遗,也将诗友间亲密自在的浓情,表现得如火如荼。信笔拈来皆妙品,说明诗人灵感不绝,立意常新;兴来豪叫欲拿云,说明诗人并非苦吟深酌,而是依兴而发,豪气干天,气势如虹。诗人自嘲这是一种狂吟病,最难收拾的是一方才罢一方又起,此起彼伏,永无绝期。首二句诗意张扬,尾二句似转折抑落,而张扬更甚。起承转合,自得其

妙,实为佳构。 晓过西湖 ☆圆至 水光山色四无人,清晓谁看第一春? 红日渐高弦管动,半湖烟雾是游尘。 【赏析】衲子较常人本别具一格,其描写胜景西湖的诗作自然不同凡响,气色高华。 清晓时分,平湖薄雾初起,四下阒无人迹,是一幅最自然本色的湖光山色,这才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这是西湖一天中最美丽的景色,这样清新悦人的景色,谁有幸第一眼亲睹芳泽?自然是心与大自然相契的僧家了。 西湖景色在常人眼中有“浓妆淡抹总相宜”之妩媚,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旖旎,有“叠爝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妖艳。但是作为无一丝挂牵,无一点尘缘的出家人,则喜爱的是西湖的清旷与幽明,此处再举一诗无妨。元僧梵琦(1296—1370)作有《晓过西湖》为:“船上见月如可呼,爱之且复留斯须。青山倒影水连郭,白藕作花香满湖。仙林寺远钟已动,灵隐塔高灯欲无。西风吹人不得寐,坐听鱼蟹翻菰蒲。”描绘的是秋晨的西湖的清旷秀丽,风格疏朗质朴,写景淡雅清幽,同样饱具释子气度。

《百丈清规》与沩山道场的兴隆

《百丈清规》与沩山道场的兴隆 ◎湖南省博物馆沈柏村 沩仰宗是禅宗一花五叶中最早伸展出来的重要一叶,其在唐代由灵祐、慧寂创宗,至今已1100余年。千百年来,其传承发展相续不绝。(这是我们通过对《敕修密印三修宗谱》、《大沩山志》等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后,可以得出的结论。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均一般认定此宗于五代宋后“五世而斩”,这与沩仰宗传承发展的事实不尽相符。沩仰宗五代宋以后传承发展的研究空白,有待填补)。 在中国禅宗史上,开宗最早的要数沩山宗,而道场规模至为宏大的恐怕亦非该宗祖庭沩山莫属。 当年灵祐祖师(公元771-853年)来到处处峭壁荆榛,四周数百里迥无人烟的沩山,与猿猱为伍,以橡栗充饥,孤居七载,而山下绝无来者,正萌另择道场之想时,安上座携数僧从百丈处前来护法,由是徒众日盛,共营梵宇。使荒无人烟的大沩山不久便成了“千五百人善知识”共住的大道场,襄阳连率李景让“乃奏请山门号同庆寺”(《高僧传·灵祐传》)。从此以后,“天下禅学辐辏焉”(《沩山语录》)。缁素之间,参学者往来络绎,如青原系宗禅的石霜、夹山、德山等大德,均有参学于斯的经历。俗家弟子如相国裴休、山南东道节度使李景让以及湖南观察使、后为相国的崔慎由,以及曾任州道节度使、观察使的韦宙、郑愚等,皆亲为灵祐祖师徒列(《祖堂集》)。敬信、支持、崇重加礼,令沩山名高天下,俨然成为当年湘地禅教中心,在当时的十方丛林中,其规模之盛罕有与颉颃者。 追溯沩山道场的奠立,缅怀灵祐祖师的弘法圣迹,后之学者有责任对沩山祖庭的隆盛作一番历史的考察,沩山之所以能够盛极一时,固然当推灵祐祖师的法德高尚;与弘法中的种种善巧方便与无碍慈悲;同时也不能忽视当时丛林诸多大德的奖掖,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灵祐祖师最早将后来普传天下的“百丈清规”付诸实践,且形成甚为完备的丛林管理制度体系。使沩山道场成为中国丛林建设中“农禅并重”模式最早和成功的典范,而堪当其时天下十方共修之丛林式大学堂者,《百丈清规》之贯彻实施乃其根本之增上善缘。 释迦一代教法,戒律为其根本,般若为其心脏,密法为其精髓。但当佛教初传入华,至东晋初,出家人仅依循经西域传译来之部分经律,过着纯然脱离家庭,完全禁欲的出家生活,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寺院制度可循,而我国最初之定制僧团生活轨范者,当首推东晋之道安。据梁《高僧传》记载,在道安领导下的僧团制定之僧尼规范,大概可分作三项:(一)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食法;(三)布萨、差使、悔过法。然此一仪范,仅属我国僧制之雏型,仍不足称为中国佛教之特色丛林制度。至梁武帝时,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法门至于六祖慧能大师,此一“前佛后佛,以心传心”的法门,方大弘其道,盛极一时,且如日丽东方,光照至今。马祖道一及其弟子百丈怀海禅师,乃鉴于中国的风土民情与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改变佛教东来的制度,因地制宜地创立了中国佛教的丛林制度,并由百丈禅师正式订为清规。如《禅门正统》载:“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定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是为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之由。自此尔后,中国丛林寺院制度才逐渐形成具体而完备的规制。因此,百丈定清规也是禅师对中国佛教的最大贡献。 《百丈古清规》二卷,系糅合大小乘律而成,当时流通极广,但原本于唐宋之间即已散佚不存,虽有元代之东阳德辉奉敕重编的《敕修百丈清规》,但规约内容已不复原来之面貌。后世一般欲窥知《古清规》之体制大要者,多依据宋代杨亿之《古清规序》中的详细引录,以及宋代僧宗赜所编的《禅苑清规》之记载。 仅从《景德传灯录》,亦可了解古清规之创立旨意大约。百丈定下了方丈、长老、法堂、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 (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本来只是苏州城外一座小寺,自从张继此诗流传之后,成为一处名胜古迹.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天宝十二年(公元年)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盐铁判官.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暮年诗人家地诗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可知他家世代是诗人.他地诗见于《全唐诗》者,只有四十余首,其中可能还混入了别人地诗.但宋人叶梦得说:“张继诗三十余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地诗,在南宋时已仅存三十余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如果这首《枫桥夜泊》诗没有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地名字.这首诗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地千古绝唱.他中了进士后,倒没有写出什么好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后来被收入《唐诗三百首》,才使这首诗传诵于众口.我们知道,《全唐诗》收录多位诗人地多首诗歌!诗作能被收入《唐诗三百首》着实不易. 对《枫桥夜泊》诗,曾有诸多疑问.关于这首诗地诗题,就有人产生了怀疑.有人说,如果张继地船就停泊在寒山寺外枫桥下,那么他听到地半夜钟声,一定就从岸上寺中发出,为什么他地诗句说是“姑苏城外寒山寺”,而且这钟声是“到”客船呢?《中兴间气集》选此诗,题为《夜泊松江》,应是此诗地原题.诗中第一句“乌啼”,有人以为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此句中地“霜满天”,有人说,“霜,不可能满天.” 但庾信《和裴仪同秋日诗》曰:“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杜甫《季秋江村》诗曰“渭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看来,“霜满天”似可理解为“满地是霜地深秋天气”.对第二句地“江枫”也有不同地理解.有人认为,江,指寒山寺大门西侧地江树桥;枫,即枫桥.喻守真编著《唐诗三百首详析》谓,“霜满”、“江枫”,隐指时令为秋.陈新注《唐

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

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编集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 师。讳文益。余杭鲁氏子。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落发。弱龄。禀具於越州开元寺。属律匠希觉师。盛化于明州郧山育王寺。师往预听习。究其微旨。复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觉师。目为我门之游夏也。师以玄机一发。杂务俱捐。振锡南迈。抵福州参长庆。不大发明。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地藏问。此行何之。师云。行脚去。地藏云。作么生是行脚事。师云。不知。地藏云。不知最亲切。又同三人举肇论。至天地与我同根处。地藏云。山河大地。与上座自已。是同是别。师云。别。地藏竖起两指。师云。同。地藏又竖起两指。便起去。雪霁辞去。地藏门送之。问云。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云。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云。在心内。地藏云。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余。日呈见解说道理。地藏语之云。佛法不恁么。师云。某甲词穷理绝也。地藏云。若论佛法。一切见成。师于言下大悟。因议留止。进师等。以江表丛林欲期历览。命师同往。至临川。州牧请住崇寿院。 开堂。日中坐茶筵未起。时僧正白师云。四众巳围绕。和尚法座了也。师云。众人却参真善知识。少顷升堂。僧问。大众云集。请师

举唱。师云。大众久立。乃云。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与大众举一古人方便。珍重。便下座。子方上座。自长庆来。师举长庆棱和尚偈问云。作么生是万象之中独露身。子方举拂子。师云。恁么会又争得。云和尚尊意如何。师云。唤什么作万象。云古人不拨万象。师云。万象之中独露身。说甚么拨不拨。子方豁然悟解。述偈投诚。自是诸方会下。有存知解者。翕然而至。始则行行如也。师微以激发。皆渐而服膺。海参之众。常不减千计。 上堂。大众立久。乃云。只恁么便散去。还有佛法道理也无。试说看。若无。又来这里作么。若有。大市里人丛处亦有。何须到这里。诸人。各曾看还源观百门义海华严论涅槃经诸多策子。阿那个教中。有这个时节。若有。试举看。莫是恁么经里。有恁么语。是此时节么。有甚么交涉。所以道。微言滞于心首。常为虑之场。实际居于目前。翻为名相之境。又作么生得翻去。若也翻去。又作么生得正去。还会么。莫只恁么念策子。有甚么用处。僧问。如何披露。即得与道相应。师云。汝几时披露。即与道不相应。问。六处不知音时如何。师云。汝家眷属一群子。师又云。作么生会。莫道恁么来问。便是不得汝道六处不知音。眼处不知音。耳处不知音。若也根本是有。争解无得。古人道。离声色著声色。离名字著名字。所以无想天修得。经八万大劫。一朝退堕。诸事俨然。盖为不知根本真实。次第修行。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如何直到三祇果满。他古人犹道。不如一念缘起无生。超彼三乘权学等见。又道。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也须体究。若如此用多少气力。

禅诗(十)

禅诗(十) 圆至(1256—1298)元僧,字牧潜,号天隐。尝遍历荆襄吴越诸地,后居建昌之能仁寺。精研禅理,且阅书无数;工于古文,诗亦清婉,与本诚(觉隐)、大欣(笑隐)以诗自豪相颉颃,并称“三隐”,为当时三位最着名的诗僧。着有《牧潜集》7卷及《唐诗说》。赠天纪拈笔诗成首首新,兴来豪叫欲攀云。难医最是狂吟病,我恰才痊又到君。【赏析】这是一首诗兴豪狂的赠友诗。天纪是诗僧的诗友兼僧友,工诗善答,隐居山中,超尘脱俗。这首赠诗,将两位诗友间令人开怀又令人钦羡的狂吟病,表现得一览无遗,也将诗友间亲密自在的浓情,表现得如火如荼。信笔拈来皆妙品,说明诗人灵感不绝,立意常新;兴来豪叫欲拿云,说明诗人并非苦吟深酌,而是依兴而发,豪气干天,气势如虹。诗人自嘲这是一种狂吟病,最难收拾的是一方才罢一方又起,此起彼伏,永无绝期。首二句诗意张扬,尾二句似转折抑落,而张扬更甚。起承转合,自得其妙,实为佳构。晓过西湖水光山色四无人,清晓谁看第一春?红日渐高弦管动,半湖烟雾是游尘。【赏析】衲子较常人本别具一格,其描写胜景西湖的诗作自然不同凡响,气色高华。清晓时分,平湖薄雾初起,四下阒无人迹,是一幅最自然本色的湖光山色,这才是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这是西湖一天中最美丽的景色,这样清新悦

人的景色,谁有幸第一眼亲睹芳泽?自然是心与大自然相契的僧家了。西湖景色在常人眼中有“浓妆淡抹总相宜”之妩媚,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旖旎,有“叠爝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妖艳。但是作为无一丝挂牵,无一点尘缘的出家人,则喜爱的是西湖的清旷与幽明,此处再举一诗无妨。元僧梵琦(1296—1370)作有《晓过西湖》为:“船上见月如可呼,爱之且复留斯须。青山倒影水连郭,白藕作花香满湖。仙林寺远钟已动,灵隐塔高灯欲无。西风吹人不得寐,坐听鱼蟹翻菰蒲。”描绘的是秋晨的西湖的清旷秀丽,风格疏朗质朴,写景淡雅清幽,同样饱具释子气度。本诚(生卒年不详)字觉隐,自称辅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等。品局高洁,诗书画三绝。草书得怀素法,画以写石、茭蒲、溪鸟为妙,诗共“三隐”之名。性喜山水,着有《凝始子集》。江亭晚秋独倚清江秋思长,晚潮初上水亭凉。海门风起双峦暝,一抹银花涌夕阳。【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风华俊逸的写景佳作。诗歌描写的是诗人在秋暮之所见,抒发的是绵长的秋思,舒展的是与自然水乳交融的情怀。首二句写晚潮初上时的清江景色,突出一个“凉”字,抒发的是释子的幽怀与心如止水的心境。尾二句挥椽立笔,大书江上夕阳之壮美:在暮色四合的时分,海风渐渐地强劲,但见清澄的秋江碧水翻着晶莹的浪花,捧着一轮金灿灿的夕阳,在远方的地平线翻腾浮跃。这是何等美丽的秋暮,此景中人,抱持的是

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叫文化,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0分) 西方讲文化,CULTURE,它原来的含义是一种栽培、培养,文化就是一种培养,具体讲就是培养人的。() A. 错 B. 对 3 【判断题】(10分) 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A. 错 B. 对

4 【判断题】(10分) 抛弃不合理的,传统方不致一足落网而全身受缚;接受合理的,传统始得与现实相安无事。所以马克思说“一切合理的,都应该成为现实的。”() A. 对 B. 错 5 【判断题】(10分) 科学的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人文与社会的进步。() A. 错 B. 对 6 【判断题】(10分) 人文学科求美,社会学科求善,这与自然科学求真是不完全一致的。() A. 错

B. 对 7 【判断题】(10分) 中国文人做学问有三个要点,即文学有三要:“不读《春秋》,不能忘世;不敬《老庄》,不能涉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A. 错 B. 对 8 【判断题】(10分) 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导致专制政体的早熟和长期延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 A. 对 B. 错 9 【单选题】(10分)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 A. 科技文化 B. 制度文化 C. 政治文化 D. 科学文化 10 【单选题】(10分)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出自:() A. 《大学》 B. 《诗经》 C. 《易经》 D. 《庄子》

传统的主要受儒家、道家影响的文论话语已不能完全传达他

北宋中叶以后,随着禅悦之风的盛行,宋代士大夫的审美心态大为改变,传统的主要受儒家、道家影响的文论话语已不能完全传达他们的审美观念。同时,由于宋诗创作中佛教的思想资源、语言材料及表达方式的不断渗入,特别是宋人受参禅启示而对诗歌文本的重新认识,使得很多传统文论话语在解释新的文学现象时,都未免显得方枘圆凿。宋代诗学极需要与“法眼”相对应的一套新的文论话语,来填补传统文论话语的不足。于是,大量的禅宗术语被引进诗学,形成了宋诗学“以禅喻诗”的鲜明特色。下面就以几个宋代诗话中常见的术语来看禅学对其影响: 一.反常合道 惠洪《冷斋夜话》卷五《柳诗有奇趣》条引东坡云:“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其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这是评价柳宗元的《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去掉结尾两句,这首诗的“奇趣”在哪里呢?试为解释之:烟消日出本当为渔父形象出现之时,却曰“不见人”,此乃“反常”;然而,青山绿水中传来欸乃摇橹之声,暗示渔翁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此乃“合道”。这种解释是否正确另可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反常合道”这一术语在诗论中的首次出现。《易?屯》象曰:“十年乃字,反常。”谓女子十年乃孕违反常道。《春秋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经”即“常”之义。又《易?系辞下》:“巽以行权。”韩康伯注:“权,反经而合道。”古人认为道之至当不变者为经,反经合道为权。尽管“反常合道”的思想出现很早,但作为固定的语言搭配或术语,却常常见于禅宗的语录中。如《古尊宿语录》卷二十三《汝州叶县广教省禅师语录》:“问:‘如何是论顿不留朕迹?’师云:‘日午打三更,石人侧耳听。’云:‘如何是语渐返常而合道?’师云:‘问处分明,觌面相呈。’”又卷二十六《舒州法华山举和尚语要》:“上堂云:‘语渐也,返常合道;论顿也,不留朕迹。直饶论其顿,返其常,是抑而为之。’”而“论顿”、“语渐”两句,最早出自唐释飞锡所作南阳慧忠国师碑文(注:日本无著道忠撰《禅林句集辨苗》“返常合道”条引《事苑》卷一《忠国师碑文》曰:“论顿也,不留朕迹;语渐也,返常合道。”(见《禅书辞语类聚》第一册第261页,日本花园大学内禅文化研究所印行)案:据《宋高僧传》卷九,《慧忠国师碑文》为唐释飞锡所撰。),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九《唐均州武当山慧忠传》也称其“论顿也不留朕迹,语渐也返常合道。”可见“返(反)常合道”是禅宗最常见的话头之一。苏轼借此宗门语来说明诗歌的创作原则。“反常合道”就是超乎常规而合乎常理,诗歌不同于历史、哲学著作之处,就在于它的虚构性、想像性以及非逻辑性,表面上似乎违背生活常规,而实质上更深刻地体现出人的存在的真实。尤其是诗歌的语言,常采用一种“矛盾语言”,更是在自相矛盾的叙述中呈现出一种“形而上的真实”。在这一点上禅宗语言和诗歌语言有很多共通之处,如前引叶县归省禅师的“日午打三更,石人侧耳听”就是典型的矛盾语言。可见,“反常合道”这一宗门语引进诗论,有得于宋人对诗歌与禅宗本质的新认识。 二.句中有眼 黄庭坚诗云:“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任渊注:“谓老杜之诗,眼在句中,如彭泽之琴,意在弦外。”(《山谷诗集注》卷十六《赠高子勉四首》其四)可见,句中之眼相当于弦外之意。黄氏亦用来评书法:“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九《自评元右间字》)“余尝评书云: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直须具此眼者,乃能知之。”(同上卷二十八《跋法帖》)“余尝评书: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至如右军书,如《涅槃经》说,伊字具三眼也。”

湖北天门的名胜古迹

湖北天门的名胜古迹 天门,古称竟陵,为湖北省17个省辖市之一、武汉城市圈成员。下面整理了湖北天门的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雷八家遗址位于湖北天门佛子山镇雷畈村雷八家湾东的张家坟头,遗址长45m、宽20m。1955年挖石龙水库干渠雷石支渠时发现,遗址上暴露出大量石斧、石箭簇与陶杯、陶碗、陶鼎足、陶豆把以及陶纺等。后来支渠改道时,挖土填沟,又采集到红陶杯(喇叭型)、陶鬲足、陶纺轮以及夹沙红陶片等。经鉴定,这些陶制器物均属原始社会晚期村落遗址的遗物,属新石器时代。1956年11月15日经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门的名胜古迹;;五华山五华山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距天门市中心城区约25公里 一、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四〈次舍纪;南陵县;隐静寺〉载:“隐静寺,县西三十里,唐时建。张佑诗:‘合流厨下水,对耸殿前山。涧碧鸟声回,泉清僧步闲。’李白诗:‘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岩种朗公橘,门深杯度松。’”唐时隐静山寺属南陵县。 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刊刻的《太平府志》(以下称《乾隆太平府志》)卷三〈地里志;山川;繁昌县〉载:“隐静山,在邑东南三十里铜官乡,高二百八十丈。旧传杯渡禅师栖隐地。峰五:曰碧霄,

曰桂月,曰鸣磬,曰紫气,曰行道。有泉二:曰金鱼、喷云。金鱼在碧霄峰,喷云在桂月峰下。旁有洞,曰宿猿,亦称卓锡寺。当五峰之会,巑岏拱合。右瞰西庵,左顾降福殿。钟磬鞺鞳,从松涛竹浪中出。距寺二里许,双松对峙,势若虬蠖,为杯渡手植。古涧委折,殷雷轰地,肺间胜览,无过此者。” (以上所记,清雍正六年内府刊印《古今图书集成》已载。《古今图书集成》系清康熙年间陈梦雷等原辑,雍正初蒋廷锡等人重编的类书。见内〈方舆汇编;职方典〉第八百十一卷〈太平府部;山川考;繁昌县〉。道光六年《繁昌县志》卷之一〈舆地志;山川〉过录刊载。)一、《乾隆太平府志》卷十四〈古迹志;寺观附;繁昌县〉载:“隐静寺,在县东南三十里隐静山,一名五峰寺。刘宋(420-479年)杯渡禅师建,旧额‘江东第二禅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改普慧禅寺。嘉佑三年(1058年)建阁,藏御书百二十轴,郭祥正记。又建单传阁,列三十五祖,何麒记。明洪武初(1368年为洪武元年)改今名,后历有修葺,明末(1644年为崇祯末年)就圯。崇祯七年(1634年)僧真融等重建寺。有水、米、盐、酱池,创寺时诸物从中出。寺左太子坟,朝代未详。相传暹罗国(泰国旧名)王子瘗此。马鬣封存,蹋之声如洪钟。寺后有降魔塔,有御赐金经玉鸭碑。” (《古今图书集成》第八百十四卷〈太平府部;祠庙考;寺观附;繁昌县〉已载。《道光繁昌县志》卷之四〈营建志;寺观〉亦录。) 二、《道光繁昌县志》卷十六〈艺文志;记〉载北宋郭祥正〈重修隐静寺御书阁记〉。全文:“圣年御天下垂百有馀年。滋煦生息,内恬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黄龙四家录第二) 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 西安徐禧序 熙宁二年洪州黄龙山南禅师宴寂。郡以其徒心师继焉。而升座于县之云岩院。余邀同学十数人。焚香侧立。以听其所谓示众者。前此。余知有师矣。至是益信异之。遂定就学四年造焉。舍于堂之西房者。逾两月。早暮就学。一以其法。六年余游京师。复道山中。明年得告将家款师于寒溪之下岩院。由初比此亲承。而闻者甚详。旋踵忘之。莫能记也。 又明年。余为御史。其徒子和。乃集录其所尝闻。以属余为序。余复之曰。和孰为道。而汝师妄言之。孰为言。而汝曹妄听之。孰为言。且听者。而邀余妄序之。虽然汝师。既常妄言之矣。汝曹又尝妄听之矣。吾独不可为汝妄序之耶。若是而且以为妄也。则又何所往而不妄知乎。何所往而不为妄。则庶乎可以不妄矣。 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 侍者子和录 门人仲介重编 师上堂。时在法座前。大众集定。良久微笑曰。便恁么休去。已是欺谩。还相委悉么。有则便好乘时。如无。且莫错向水中拈月。遂升座。焚香。奉为 今上皇帝。祝延圣寿。龙图永固。凤历长新。国界安宁。法轮常转。 师乃趺坐。拈起拂子曰。若唤作拂子。达磨一宗。埽地而尽。不唤作拂子。平地生波澜。到者里。一似倚天长剑。谁敢当锋。拟议则丧身失命。而今还有击不碎底汉。试定当看时有僧。出众礼拜。师曰。不知是不是。僧曰。也不得放过。师曰。不信道问道本无言。因言而显道。学人上来。乞师指示。师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僧曰。莫便是为人处也无。师曰。却不惺惺。僧曰。若不登楼望。焉知沧海深。师曰。深底事作么生。僧便喝。师曰好一喝。僧曰。洎合放过。师曰。似此衲僧。却堪持论问如何是豫章境。师曰龙沙浪阔。鹤岭峰高。僧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把虬龙杖。闲寻叫月猿。僧曰。人境已蒙师指示。向上宗乘事若何。师曰。不是知音者。徒劳话岁寒。僧曰。与么。则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尽唱太平歌。师曰。礼繁即乱问未登此座时如何。师曰。一事全无。僧曰。登后如何。师曰仰面观天不见天。僧曰。与么则有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师曰闲言语。 复曰。大凡穷究生死根源。直须明取自家一片田地。教伊去处分明。然后临机应用。不失其宜。只如锋铓未兆已前。都无是个非个。瞥尔爆动。便有五行金土。相生相克。胡来汉现。四姓杂居。各任方隅。是非锋起。致使玄黄不辨。水乳不分。疾在膏肓。难为救疗。若不当阳晓示。穷子无以知归。欲得大用现前。但可顿忘诸见。诸见既尽。昏雾不生。大智洞然。更非他物。珍重。

石屋清洪禅师语录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 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原序 昔。达磨大师壁观少林。惟以一言传心。默示真体。使人自证。初无多说。是以。二祖夙慧天禀。颖悟超然。故于密授之际。直证其妙。乃曰。了了常知。言不可及。达磨始印之曰。即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其后。四世相传。皆默证其体。而不显言。至荷泽神会禅师。则记达磨有悬丝之谶。虑恐宗旨灭绝。遂明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至是。而真心之体。显白于世。潜符密契者。不为不多矣。然而此心之知。虚灵寂照。性自神解。非世所谓仗境托缘之知。而为其体也。自唐以来。诸祖相传。列派分宗。行棒行喝。至于擎叉舞笏。挽弓辊毬。各立玄门。建化不一。究其大机大用。无非直显心体之妙。至不得已。而有上堂入室示众等语。观其激扬开导。要皆肆口而说。直截无隐。始及南宋以后诸师。渐乃组章绘句。流为造作。甚至有短拙新巧之论。使学语无稽之徒。转相沿袭。大为有识所耻。殊不知。直指之道。以心传心。必惟自证。才涉言诠。即第二义。而况务为造作者耶。余每与通宗达士。语至于此。未尝不为之大息焉。福源住山石屋珙公。早得及庵之传。居山三十余载。入定观心。妙达真体。故其言语不是造作。宝自胸襟浑然流出者也。读其山居诸偈。绰有寒山子之遗风。以及上堂示众诸语。一皆切直谛当。有足警发于人。岂学语者。可以意识而模仿之哉。呜呼。古道澜倒之秋。邪说方炽。寥寥宇宙。作者无闻。安得起斯人于寂光净居。而共论兹事焉。 洪武十五年岁在壬戌春三月。前景德灵隐禅寺住山沙门释豫章来复序。 尝闻。佛道不在文言。岂离文言而具佛道。众生不能证佛。诸佛未曾分别众生。乃佛入众生不觉。众生至佛不修。故曰。一坑无异土。源流即是水。譬喻风水相投。不期而偶。水无风而不波。风无水而不浪。风体本无其形。入水成章。池水定静衡平。迎风鼓动。水风两无交涉。动静之相安在。直示不二法门。生佛了归一体。入于圆宗。方为斯旨。道不在文言。三藏至今不绝。流行万世。教是证宗之理文。谓宗入教。宗是达教之体诠。谓教明宗。后学之要。必不可少乎。然。古人机 唾露泄渗。往来普引后贤。心解力浓。?警行践。缘至一旦廓然而彻。乃化上行之衣传。绵延后代。续祖灯之源流。谛信拈提。今石屋语录。近世者希。先德归去时遥。迹遗墨流。阅其文字。知古衷言不可轻为者。老古锥。三十年居山。足不入阃。尽忘尘晓。清志坚澹。利不干怀。舍片云消归灵岫。演半偈襟胸月朗。开毫裂天河。浚川无际。涌一泉智水。流出宝藏。逝游峰顶。清逍云外。实非抱息寒禅。枯根未绝。岂是坐井观天。不知方外。此老。真为如来的派源流。一气法末也。因清坚大师。仰古道风。闻悦怡畅。欣觅不胜。久望刊流。后揽一本。翻刻承布。若于斯文。普愿尝夫便觉出广长舌。行人道曲。履步咸正。有智踏无为之乡。无虑超乘戒之急。世色易辩。一相难分。特使无知无所不知。希逢者也愿乐欲闻。 光绪十三年。重刻石屋语录。闲居月塘乡野。谨序。 No. 1399 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卷之上

敦煌卷子中三种禅宗文献考辨

敦煌卷子中三种禅宗文献考辨 赵益 ((古典文献研究)1992年(1989一1990)) 一、《禅门秘要诀》 敦煌卷子中题(禅门秘要诀》者初步发现有五种: 5.4037号原卷题“禅门秘要诀”,前半部为今本(永嘉证道歌》开首十六句, 后半部为四言渴句,乃是今本《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抉择”至“绝言绝虑,无处不通”一段,下紧接今本最后两句:“言语道断,非去来今”。此后还有一些其他渴句, 再下为《禅月大师赞念法华经》。 5.5692号前半部为四言渴句:“禅门秘要,志(至)道无难,唯嫌抉择,……良 有取舍,所以不知。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疑多虑。”案前四字“禅门秘要”实为该 卷标题。后半部为一散体歌渴,从语体上看,颇接近宋时的语气,如“则无言别无 语,无方无语名不取,无量劫来不思议,即应即舍生净土,莫谤喜,莫谤愁,欢喜忧愁 早晚休。……” P.2104号卷首题“禅门秘要诀招觉大师一宿觉”,题下全为《永嘉证道 歌》,后附今本(信心铭》“至道无难”至“言语道析,非去来今”一段。再下还有一些 其他渴句,与5.4037号同。两卷的抄写者显然认为(禅门秘要诀》即由今本(永嘉 证道歌》与今本(信心铭》及其他渴句组成,或者本来即为一独立体。 P.2105号大致与P:2104号相同。 P.4638号题“大伪警策和尚集”,接续题下而书写之《信心铭》字数与今本大 致相当,乃为一完整内容。惟于今本首句“至道无难”上多出三十八句。案大伪灵 佑虽有语录传世,但其书形成亦恐在《景德录》之后,则P.4638号之抄写当然也较 晚,故有增添拼接之痕迹。 根据以上五种敦煌卷子可知,今本题隋僧璨所撰之《信心铭》,虽然(景德录》、 《四家语录》等云三祖所出,究无实证(案《信心铭》原收录于北宋景德元年承天道原 所编《景德传灯录》卷三十“铭记Q歌”中,同时亦收有付大士之《心王铭》,法融之《心铭》,以及佚名之《息心铭》等。《四家语录·百丈大智禅师广录》中亦有“三祖云”四次引用,字句与《景德录》同。但《大智广语》之成书,是否较,《景德录》为早,却颇难断定)。同时,早在三十年代,胡适就曾据此对《永嘉证道歌》产生了怀疑。胡适 《海外读书杂志》(载《胡适禅学案》,台湾正中书局)有曰: 我在巴黎发现一卷子,有太平兴国五年的字样,其中有一件题为:“禅门秘要诀招觉大师一宿觉”(益案即P.2104号)。我抄出细读,始知为世间所谓《永嘉证道歌》的全文,后来校读一遍,其中与今本几乎没有什么出入。我现在还没有考出招觉大师是谁,但我们因此可知此文并不是玄觉所作,原题也不叫做《证道歌》,本来叫做《禅门秘要诀》。……我们竟可以进一.步说,所谓永嘉禅师玄觉一直是一位乌有先生,本来就没有这个人。那位绰号一宿觉的和尚,叫做招觉,生在二十八祖之说已成定论的时代。(益案敦煌本与今本《证道歌》中皆有“西天二十八祖”云云)。··…玄觉有《永嘉集》十篇,为一卷,旧说是唐庆州刺史魏靖所集,其中并无‘<证道歌》。向来的 人因此疑、(永嘉集》是伪作的,现在看来,《证道歌》与玄觉无关,《永嘉集》不收《证道 歌》,也许倒可以证明《永嘉集》是一部较为可靠的书。 案前举五种敦煌卷子中与今本《永嘉证道歌》完全同一内容而题为“禅门秘要 诀招觉大师一宿觉”者为P.2104,P2105两种,有其一部分者为5.4037。虽然三卷

诗与禅(一)

诗与禅(一) 关键字:诗禅禅宗是最具中国气派的佛教,也可以说它是中国自己的佛学。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以来,到唐代禅宗的建立,花了60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对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漫长的消化过程。禅宗的通达、印“放的精神,质朴明快和讲求实际的作风,都是中国固有的民族性格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禅宗一出现,就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其影响迅速扩大到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文学的影响当然也非常显著。唐宋时期,诗人与禅僧交往是一种很时髦的事,象唐代的王维、韦应物、刘禹锡、颜真卿、权德舆,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等人,都与禅僧过从甚密,他们都是禅的爱好者,有的甚至是忠实信奉者,所写的诗有着浓厚的禅味。杜甫是一个“一饭未曾忘君恩”的典型的儒家诗人,但连他也说过:“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韩愈是个排佛很激烈的人,但他后来也忍不住和禅僧交往起来,可见禅宗对当时诗人的吸引力。再从禅僧方面来看,由于禅宗扫除了种种戒律和坐禅仪式,他们也就有充裕的时间去与公卿文士交往、去涉猎外典、去搞艺术。禅宗中的诗僧很多,如唐代的灵一、清江、皎然、灵澈,五代的贯休、齐己,宋代的惠崇,参寥、洪觉范都是很著名的,他们在诗中除了证性谈禅之外,也吟咏世俗情,文人士大夫很欣赏他们的作品。此外,在禅家内部的参禅悟法的功课中,诗歌也是很重要的工具,祖师开示机缘,门徒表达悟境,往往离不开诗。诗与禅的联系既然如此密切,那么人们从理论上来探讨二者的关系,也就是很自然的了。概观唐以后的人对诗禅关系的看法,似乎可以归结出这样几种意见,一是诗禅相异说,二是诗禅相似说,三是诗禅相同说。对于这几种意见,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它们哪个对、哪个错,因为它们有各自的不同角度,所以意见难免有互相抵牾的地方。但如果拨开这些浅层上的现象,我们即可发现各派理论在深层上的相互补充,它等待着我们今人在综合各代各派意见的基础上把它发明出来。 一、诗禅相异说 如果从较为外在的角度来看禅的宗旨,它与诗的对立性是很明显的。佛家所主倡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自性,而禅宗则把这种自性看成是每个人的空明静寂的本来心情,六祖惠能说:内见自性不动,名曰禅。就是说,禅家是以发现自己的本心,回复到自己本心为归依的。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这种“本心”,它实际上是不被外界所惑、不动心起念,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当然也更没有感情活动的--种主观状态。惠能所谓“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就是这种境界。黄檗曾把佛心比作恒河的沙子:“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它没有喜怒哀乐之情,因此也就能处处自在,而诗则完全相反。按照中国传统的见解,诗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喜怒哀乐的感情,它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而且中国传统诗论中所特别推崇的是诗人的忧患意识,强调悲愤的感情是好诗的来源,古人赏乐以悲为美,司马迁说诗经三百篇都是“圣贤发愤之所作”,韩愈讲“不平则鸣”,以及后人所谓的“诗穷而后工”、“不愤不作”等等,都是这种例子。如果说,一切感情都属于佛家所要扫灭的“烦恼”之列,那么悲愤的感情是表现得最直接、最强烈、也最折磨人的烦恼,所以也就更为佛家所不容。韩愈有一篇《送高闲上人序》,是写给-位叫做高闲的和尚的,他是个书法艺术的爱好者,特别喜欢学张旭的字。但韩愈老实不客气地告诉他:书法是情感的表现,张旭的书法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他“喜怒窘穷,忧悲愉陕、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而僧人却是“一生死、解外腰,其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心中没有张旭的情感,只是外在的学习张旭的笔法,“未见其能旭也”。韩愈这里所说的虽然是书法,但其道理尤其适用于诗。后来明末人陈宏绪说:“诗以道性情,而禅则期于见性而忘情,说诗者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而咏歌之,申之曰:发乎情,民之性也。是则涛之所谓性者,不可得而指示,而悉征之于情。而禅岂有是哉?一切感触等于空华阳焰,漠然不以置怀,动于中则深以为形,而况形

农禅并重 回归自然—— 药山寺的农禅生活走笔

农禅并重回归自然——药山寺的农禅生活走笔 惠雯的最朴素生活2016-08-04 11:14 文/李黎图/药山寺提供 七月流火,药山寺生态农业园的水稻田里一片繁忙景象,两台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中不停穿梭,寺院僧众与居士、村民们一起顶着烈日在收割过的田地里打包运送、捡拾稻穗,他们头戴斗笠,汗流浃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稻田深处,树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的是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的禅诗:“见山忘道山犹扰,见道忘山山更幽;云散水流天地静,一声长啸白云头。”

药山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药山镇药山村境内,原名慈云寺。唐德宗贞元初年(公元785年),药山寺的开山祖师惟严禅师于从衡山迁居澧阳(今湖南津市市),在此住山四十多年,接引四海学人,播扬南禅宗风。 惟俨禅师示寂于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享年八十四岁。继他之后,还有多位高僧住持过药山寺,他们的公案及语录在史料中广有记载。其中,较知名的有药山忠彦禅师、药山可琼禅师、药山利昱禅师、药山用和禅师、药山宣禅师、药山寻肃禅师、药山义铣禅师、药山省贤禅师。 唐肃宗时期,药山寺便已成为“荆南佛国”的核心寺院。到晚唐时期,以药山为中心,全长仅五十多公里的道水河谷中,先后建起了近五百所寺院庵堂,成就了晚唐澧州辉煌的佛教高峰。当地人口耳相传,寺院鼎盛时期,殿宇达20进,后枕月亮山,前抵兔儿山,需“骑马关山门”。据记载,作为当时湘西北第一大道场,药山寺形成了“僧徒葺居,禅室接栋鳞差,其众不可胜数”,形成“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灯明” 的壮观景象。 漫漫千载,药山寺屡遭废兴,从会昌法难到五代禁佛,从宋朝冷遇到元代战火,文革期间更是遭到毁灭性的破坏。2013年12月,应津市宗教局邀请,明影法师继承祖师遗风主持药山寺恢复重建工作。当时,留在他面前的是几间仅存残垣漏瓦的殿堂,以及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的惟俨祖师“化成塔”。

百丈寺

千年古刹--百丈寺 一、百丈寺的历史嬗变 百丈寺在百丈山风景名胜区百丈山大雄峰下,即“大智寿圣禅寺”,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十年(794),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 唐大历年间(766--779)邑人甘贞施山建庵,初名乡导庵,后往小雄山普化院(今罗市镇萝卜潭瀑布对面)延请怀海禅师在此住持,遂将庵更名为百丈寺,并在此弘扬佛法长达20年之久。 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光王李忱为武宗所忌,晦迹云游,在此出家修行。会昌六年(846),李忱即位,于宣宗大中元年(847)敕赐“大智寿圣禅寺”匾额,赐租赡僧,于是百丈禅寺声名远播,僧俗趋之若鹜,朝圣者众,柳公权、邵猛虎勒碑于寺之灵境亭。 南唐时(937--975)徙寺于西北,随废。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原址重建,丞相张无尽(商英)为之记。寺院复兴,时有三寺五庙四十八庵。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寺西大宝胜轮塔遭毁。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高僧东阳德辉住持重修法堂,并且增加庙堂,供奉祖师怀海,曰:天下师表阁,直承郎国子博士黄溍作记。元顺帝至元元年,东阳德辉奉敕重新编辑《百丈清规》,颁行于全国。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僧以逋赋获罪,田没于官,碑不

复存,寺粮仅存八石。 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僧忠智奏准本寺前后荒址许开荒赡寺。 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田丈过重,而寺僧遂有荒赋之累。万历二十二年(1594),县令冯烶躬至山巅,为本寺减荒抵饷。寺僧克难维持。 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清丈归户公正,复照原册升荒署县事,瑞州府同知洪其清,査旧减荒抵饷之例而踵行之,寺僧之累始苏,寺院日渐由衰转盛,山门大殿,梵宇层楼,内及宏敞,归制颇壮,后有凌云亭、师表阁,“师表阁”三字系明崇祯时乐安王所书。 康熙年间(1662--1722),南昌知府叶舟重建,规模不详。 雍正十二年(1734)奉旨敕修,内府颁图改造,耗资七千余金,香火复盛。 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石达开军驻寺十余日,毁佛像及僧房,寺遭焚毁。 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李秀成军路过奉新,寺院再次被火烧,经卷与师表阁俱烬,百丈寺所存还有双塔寺、西竺庵、五云寺、仙姑庵、回龙庵、中峰寺、祝圣寺、桥背庵、观音寺。其余佛殿皆朽坏。 同治六年(1867),僧清德、石兰一众化缘修葺佛殿四栋,装修佛像,后渐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