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纲要》的变化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18172425.html,

从《纲要》的变化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

作者:段晓璇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通过纵向梳理两个《纲要》的发展变化,分析、比较其不同之处,总结、概括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促进幼儿园课程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纲要比较变化分析幼儿园课程趋势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03-01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中介或桥梁。[1]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2](以下简称旧《纲要》)和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以下简称新《纲要》),是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指导不同时期幼儿园教育的法律性文件。通过纵向梳理《纲要》的发展变化,分析、比较其不同之处,总结和反思这场改革,以期为促进幼儿园课程更好的发展。

一、新旧《纲要》的比较

(一)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中的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4],有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两种,相对应的教育任务是注重发展幼儿的个性

和注重为社会服务。

旧《纲要》中,总体而言,课程以工具性价值为主要取向,过分考虑知识和社会需要而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忽视幼儿的经验和兴趣。如“幼儿园的教育任务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频繁使用“教给”、“学会”、“知道”、“认识”等词语,更突出了对幼儿实行的“双基教育”,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新《纲要》中,通篇都能体现出“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内在价值的取向,如“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富有个性的发展”等,“…,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价值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价值实现的支柱和具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