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科技与教育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科技与教育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科技与教育教案

第22课科技与教育

课型:新课

课标内容: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冯如和他的飞机;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京师大学堂;科举制度的废除。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国铁路之父”、“中国工程之父”的名字及其贡献;知道“中国飞行

之父”及其贡献;知道知道化学工业中“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者;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事实。

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材料,如詹天佑、候德榜等人的爱国精神表现在何处?找出他们的共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慨括历史问题

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詹天佑和候德榜的卓越成就,认识到中国人具有杰出的创造发明才能,使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欢悦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献身科学、为国争光的信念。

重点:詹天佑、侯德榜、京师大学堂、科举制的废除。

难点:理解科举制的创立和废除。

教法:1.合理安排课本内容的顺序。

2.主线贯穿法。可以用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贯穿本课内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3.典型事例分析法。

4.提问引导法。

5.材料运用法。

6.归纳法。

学法:1.挖掘教材比较概括: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取得成就的原因是共同的(精神、意识、品质、文化素养等),但具体表现又有所区别(学科领域、时代)。

2.讨论探索:联系原始遗存的知识举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17—120页并看插图,回答以下问题:

1.詹天佑是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詹天佑主持修建的,

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_ __年,冯如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3. 1926年,中国化学家侯德榜研制的“_______”在万国博览会上

荣获金质奖章。后来,侯德榜又研制出,这种制碱法

被称为“_______”,使中国制碱技术跃居世界前列。

3. 是中国第一所国家创办的近代新式大学,也是当时

的最高学府。

4. 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度,流传年的科举制度

终于走到了尽头。

(二)交流学习

1.詹天佑、候德榜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2.你认为詹天佑、候德榜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精神?

达标测评

2.当你出远门坐火车时,会联想到中国人独立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

铁路,它是()

A.淞沪铁路

B.京广铁路

C.京张铁路

D.陇海铁路

3.他主持设计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他是()

A.李四光 B.詹天佑 C.候德榜 D.邓稼先

4.在中国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止于()

A.1860年 B.1894年 C.1898年 D.1905年

5.结束了我国完全依赖进口纯碱的历史,使中国制碱工业跃

居世界前列的是()

A.张謇

B. 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

6.下列学校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的是() A.同文书局B.京师同文馆 C.南通师范学院 D.北京大学

课堂小结:本课的主题是颂扬进步的国人,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习西方、赶西方的感人事迹和爱国精神,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通过对新式学堂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再到科举制被废除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的进步

第22课科技与教育

一、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二、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三、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

1.京师大学堂的设立

2.科举制度的废除

课后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料试卷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 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 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 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 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 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 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 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 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 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 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4.教师强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 汪洋大海之中。 目标导学二:中共七大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的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 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 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 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 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 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23课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内战爆发 一、重庆谈判 1、目的: (1)国民党: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2)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2、结果:(1)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①时间:1945年10月10日 ②内容: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 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2)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①时间:1946年1月10日 ②地点:重庆 2、意义: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P111材料研读:说说大家为什么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1)中国人民饱经西方列强的侵略、军阀割据混战、日本法西斯侵略。他们厌倦战争,要求和平民主。(2)毛泽东赴重庆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国内和平、民主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希望。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1、全面内战爆发 (1)时间:1946年6月 (2)标志: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2、发动全面进攻 (1)时间:1946年10月 (2)表现: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3、发动重点进攻 (1)时间:1947年3月 (2)表现: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1、作战原则和方针 (1)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2)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2、战果: (1)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2)①毛泽东、周恩来率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②彭德怀—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沙家店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③华东野战军—山东孟良崮战役。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练习题-精选文档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主要原因是( C ) A.国民党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B.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C.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D.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的困难 2.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中国抗战历史后整理了如下图片,你认为他们小组汇报的主题是(A) A.同舟共济全民抗战 C.得道多助国际支援B.浴血疆场民族壮歌 D.港澳侨胞力援救国 3.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出现的叛徒是(C) A.张自忠B.杨靖宇C.汪精卫D.宋子文 4.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出战前致信将士们:只要敌人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将军是在哪场战役中为国为民族而牺牲的( B ) A.台儿庄战役B.枣宜会战 C.武汉保卫战D.反扫荡战斗中 5.抗战时期,一父亲送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子(D)

①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③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A.①③ B.②④②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④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D.①②③④ C.①②④ 6.1941年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同志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一题词是抨击国民党制造的哪一惨案( C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皖南事变D.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 7.中国共产党某次重要会议闭幕词:“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据此可知这一大会是( C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8.有人认为: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下列对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评价正确的是(D) A.开天辟地 C.生死攸关B.星火燎原 D.灯塔指引 9.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C)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8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0课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体会中国军民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 知识目标:掌握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的经过和意义。了解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经过和意义。 3. 过程目标: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评价历史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2.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自由阅读法等。 四、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习近平与连战握手照片。 师: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国共两党领导人的这次握手发生在什么时候? 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照片发生在2015年9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时,是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又一次握手。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不分党派,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换来的。”的确如此,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组织的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两党相互配合,共赴国难驱逐日寇。首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2、指出本课由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组成,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阅读。【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图片人物,感知人物与历史史实的关联。在老师详细的讲解下,带着立场学习本课。 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目标展示任务明确 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的经过和意义。(重点) 2、了解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经过和意义。 3、体会中国军民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4、正确评价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难点) 【学生活动】阅读本课学习目标,明确重点与难点,带着任务学习本课内容。第二环节:背景分析整体感知 展示图片: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 师:根据前面所学,同学们知道了自“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开始了对中国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先后挑起了“七七事变”、发动了“淞沪会战”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华北以及华东地区。为了加紧侵略中国,日本军部继续向我国南部侵略,同时紧逼国民政府陪都重庆,于是,便有了本课的三次战役。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前面所学,整体把握三次战役的大的历史背景, 第三环节:战役分析重点掌握(一)台儿庄战役胜利舞人心 1、背景分析: 师:展示《徐州会战前期形势图》,找出徐州的地理位置,明确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提问: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带反思-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指导学生在了解 史实的基础上,提高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相关的地图、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和表达历史观点 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右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 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台儿庄战役》 2.教师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提示:日本企图把从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

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3.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5.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武汉会战 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提示:万家岭大捷。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武汉会战》 4.教师提问:武汉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何影响? 提示:整个战场对中国不利,武汉陷入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离武汉,武汉会战结束。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 灭。 5.教师讲述:武汉会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之下,日军占领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兵力严重不足,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目标导学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情况。 提示: 时间1941年12月 经过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长沙城下 鏖战,打退增援长沙的三路日军和长沙外围的日军。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获得会战胜利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优质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9月2日上 午9时, 标志着二 战结束的 日本投降 的签字仪 式,在停 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如右 上图)。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 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 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 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 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 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

时间 1945年4月 地点 延安 内容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 央领导机关;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的方向。 目标导学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日本逐渐走向失败的过程? 学生归纳:①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陷入困境。→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③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掷一颗原子弹。→④1945年8月,苏联向日本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 目标导学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一 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共 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 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三、课堂总结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21-22课知识点汇总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侵占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林彪指挥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和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4、结果:歼灭日军1000多人 5、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 的神话。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一)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时间:1938年 2、目的:为了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3、主要内容:①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 ②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③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4、影响: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决抗战的决心和信心。(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建立:(1)概况: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2)战略总后方(指挥中枢):延安 2、发展措施:(1)军事:展开人民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 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 (2)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3)经济:实行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3、作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敌后战场的地位: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 2、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者: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识点1 全民族坚持抗战 1.背景 (1)日本对华策略改变: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 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内各方的态度: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表现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2)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3)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4)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5)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6)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7)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3.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知识点2 中共七大 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 (1)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全民族坚持抗战的情况;知道抗战时期的中共七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的。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并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全民族坚持抗战和中共七大的召开。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全民族坚持抗战 (1)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侵华政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日本侵华政策调整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应对的? 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3)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抗战情况如何?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2.中共七大 (1)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是什么? 时间:1945年4月。地点:延安。 内容: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在中共七大上,确立为指导思想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左图中的指挥 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并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回答: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2.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学生回答: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4.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保卫大武汉 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22课教案新人教版

第21、22课 集备内容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 2、能力目标:根据课文和插图中有关的资料,讲解、分析魏源的典型事迹, 指导学生“照方抓药”,主动学习有关其他三人的史实 3、德育目标: 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等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 学赶超世界先进文化,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值得我 们学习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概括主题思想兼而习之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史实和文学艺术巨匠的成就 2、能力目标:讨论探索清末新式学堂教学内容与今天学校教学内容异同之 处 3、德育目标: 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 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是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需继 承发扬 二、教学重点:以新课标制定是新式教育的开端和近代文艺巨匠 三、教学难点:以新课标制定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易于混淆的知识点 四、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搜集资料的方法。而学生间的 交流合作也达成了某种默契。另外,由于各班都配备了电脑,学生 查阅资料较便利。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尽量查找资料自学。 五、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1、新式学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怎样? 2、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学艺术巨匠。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1、你知道五四运动到1949年间中国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吗? 2、请你根据下表,找出字母所示的内容。(先找到标明之,后组织“接龙 回答”)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张自忠和左权的典型事迹,以及全国各界团结抗战的情况,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明确论从史出的基本观点;根据中共七大的背景和内容,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重点 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 (展示相关图片、播放视频) 上述活动就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教师:(讲解)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深感兵力不足,对国民政府实行政治诱降,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党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第20 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1.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材料中“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指() A.万家岭战役胜利B.台儿庄战役胜利 C.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D.豫湘桂战役胜利 2.“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以上文字是对哪一次会战的描述() A.徐州会战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 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下列哪些城市失守后() A.武汉、广州B.北平、南京 C.北平、天津D.上海、南京 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该阶段() A.武汉保卫战B.第三次长沙会战 C.第二次长沙会战D.豫湘桂战役 5.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该战役()A.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B.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C.有效地破袭了日军的交通线 D.使日军基层军官损失殆尽 6.中国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格“看”战役】 (1)表格中战役的名称是什么?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电讯“显”战役】 寇酋松浦中将率一〇六师团全部……犯我……万家岭……此役为本线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 (2)该电讯中赞扬的战役发生于哪次会战之中?该战役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析”战役】 1941年12月—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12-22课知识要点概要

初二上历史复习提纲(12-22课 2013.12 第 12课 1. 1927年 8月 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占领了南昌城。起义军南下广东, 准备在广东建立根据地, 途中队伍遭到失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湘南。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 1927年 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失败, 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大城市长沙的计划, 向农村进军, 于是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1928年 4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 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三支革命武装会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的余部; 湘南农民起义武装 ,这就是井冈山会师。会师后军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一万人,朱德任军长, 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 13课 1. 1933年 10月,蒋介石调集 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博古、李德等人指挥错误, 红军奋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 。 1934年 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 8万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 长征初期,红军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损失过半,毛泽东提出不去湘西,改向贵州前进。于是,红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 3. 1935年 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 4.1935年 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5.1936年 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二、红四、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 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1.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 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材料中“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指() A.万家岭战役胜利 B.台儿庄战役胜利 C.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D.豫湘桂战役胜利 2.“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以上文字是对哪一次会战的描述()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下列哪些城市失守后() A.武汉、广州 B.北平、南京 C.北平、天津 D.上海、南京 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日。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该阶段()A.武汉保卫战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第二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5.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该战役() A.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B.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C.有效地破袭了日军的交通线 D.使日军基层军官损失殆尽 6.中国正面战场抗击了大量日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格“看”战役】 (1)表格中战役的名称是什么?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电讯“显”战役】 寇酋松浦中将率一〇六师团全部……犯我……万家岭……此役为本线空前恶战,亦为空前胜利。 (2)该电讯中赞扬的战役发生于哪次会战之中?该战役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析”战役】 1941年12月—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民党军队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甚至战略反攻阶段最大的胜利——湘西会战都无法与之相比。 (3)材料中“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指出这次会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知识点1 台儿庄战役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同时,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2.经过 (1)时间:1938年3月。 (2)指挥者: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3)过程: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日军倚仗优势火力,猛攻三昼夜,冲入台儿庄内。经过激烈巷战,日军占领台儿庄大部分地区,中国军队顽强据守南关一角。在台儿庄内激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起全面反攻。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 3.影响: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提示】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军事上,有助于固守徐州;在政治上,鼓舞了军民坚持抗战的士气。 知识点2 保卫大武汉 1.日军进攻武汉:1938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武汉。 2.保卫武汉 (1)概况: ①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 ②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③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两百多名军官加强力量。 (2)结果: ①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②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单元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习题 新人教版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01 知识管理 知识点1台儿庄战役 经过: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影响: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知识点2保卫大武汉 经过:________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并在江西________重创日军。 结果: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影响:日本企图迅速________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________。 知识点3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________年12月,日军对________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消极________、积极_____________。1944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________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02 基础过关 知识点1台儿庄战役 1.有首歌唱道:“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歌词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2.“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内,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的指挥者是( ) A.佟麟阁 B.李宗仁 C.彭德怀 D.赵登禹 3.下图显示了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以下关于该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知识点2保卫大武汉 4.“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这一首歌曲最有可能创作于( ) A.1931年 B.1935年 C.1937年 D.1938年 5.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13-22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13-22课练习题 1、红军长征(1934.10-1936.10)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1933年10月,蒋介石对()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冲破(四道封锁线)→过(湘江)(剩三万多人)→贵州(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卢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10月会宁)(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各是什么? 答:时间:1935年1月 内容:(1)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2)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红军长征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答:

5、()年9月18日,日军关东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事变爆发了。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举行(“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城,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但是,(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6、什么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西安事变发生后,党中央派()等到西安进行调停。 8、()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9、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企图南下占领华北。1936年,日军分三路包围北平。()年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蓄意挑动战争的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1937-1945)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同步练习:第20 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要想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纪念馆 A. B. C. D. 2.《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里有句歌词:“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与歌词相关的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3.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豫湘桂战役 4.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共赴国难。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的会战有 ①淞沪会战 ②太原会战 ③徐州会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盟军与日军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会战胜利(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彻底地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6.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达“宁愿全国化为焦土亦不屈服之决心,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李宗仁的抗战志向与决心在哪次战役中得到体现 A.血染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7.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带反思-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指导学生在了解 史实的基础上,提高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相关的地图、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和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你知道右图中的指挥官指挥了哪次著名的战役吗?他所代表的中国军人是怎样英勇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台儿庄战役》 2.教师提问: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提示:日本企图把从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

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3.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5.教师强调: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目标导学二:武汉会战 1.教师讲解: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6月,日军大举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说一说武汉会战中的著名战役。 提示:万家岭大捷。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 3.多媒体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武汉会战》 4.教师提问:武汉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何影响? 提示:整个战场对中国不利,武汉陷入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离武汉,武汉会战结束。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5.教师讲述:武汉会战后期,日军占领广州。在日军的疯狂进攻之下,日军占领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兵力严重不足,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目标导学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情况。 提示: 时间1941年12月 经过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长沙城下鏖战,打退增援长沙的三路日军和长沙外围的日军。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获得会战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