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白塔桃果实性状基因型判定

晚白塔桃果实性状基因型判定
晚白塔桃果实性状基因型判定

晚白塔桃果实性状基因型判定

摘要:通过自交试验,判定晚白塔桃果实性状基因型如下:果实形状的基因型为sasa,表现为圆形,果毛受一对显性基因GG调控,果肉颜色的基因型应为Yy,溶质基因型为MM,硬溶质基因型stst,核粘离性基因型为ff。大部分质量性状基因型为纯合。

关键词:晚白塔桃;果实性状;基因型

桃的很多经济性状为质量性状,多为一对基因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模式。在进行桃育种过程中,明确亲本主要性状的基因型是进行正确亲本选择的关键。我国是桃起源中心,拥有丰富的桃资源,很多地方良种都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可以利用这些宝贵材料培育出优异品种。晚白塔桃是山东青州一带的地方品种,具体来源不详,自花结实,品质甚佳,深受消费者喜爱。经过多年考察,认为该品种是一个优良的晚熟资源,遂进行了自交与栽培试验,以明确其基因型,为下一步杂交工作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2003年春选择树势强健的6年生晚白塔桃,于大营期套袋进行白花授粉,秋季获得503粒自交种核。2004年春季播种,获得20株自交苗。自交植株于2006年开始结果,调查果实性状。调查内容包括: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毛/无毛、果肉颜色、果肉质地、粘核/离核等。2007、2008年重复上述调查内容。测定方法按照《桃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自交后代单果重在92.43~267.23g之间分布,自交群体平均单果重为192.31g,株系间平均单果重变异系数为24%。将果实重量分成5级,其级次分布如图1。其中第1级次平均单果重为109.91g,占自交后代总数的5%,第2级次平均单果重为144.87g,占自交后代总数的20%,第3级次平均单果重为179.83g,占自交后代总数的35%,第4级次平均单果重为214.79g,占自交后代总数的15%,第5级次平均单果重为249.76g,占自交后代总数的25%。而晚白塔桃的平均单果重为253.21g,所以其自交后代中有25%的株系单果重与亲本相差不大(保持型),有75%的株系单果重明显低于亲本(衰退型),“衰退型”与“保持型”的比例为3:1。

1判断显隐性性状

1、判断显、隐性性状 此类试题从表现型来看,是对性状的显、隐性作出判断;从基因水平看,是对基因的显、隐性作出判断。所以一旦判断出某种性状是由显性还是隐性基因控制,同时也就可以对个体的基因型作出判断。 解题规律:(1)选择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如果后代出现了新的性状,且比例较大,则可以判定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选择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如果后代只表现某一种性状,则可以判定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研究性状的遗传时,首先应该判断所研究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其次要明确控制相应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这是解决遗传类习题的规律。 解题规律:(1)若通过一次杂交就可以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则一定要选择雄性为显性性状,雌性为隐性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雄性只表现隐性性状,雌性均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后代雌、雄个体中表现型相同且都有显性和隐性性状或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种群中个体随机杂交,如果后代雌雄中表现型及其比例相同,则为常染色体遗传,如果后代雌雄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不同,则为伴性遗传。(3)正交和反交法,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且性状的出现与性别有关,则为伴性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但性状的出现与性别无关,只与母本性状一致,则为细胞质遗传。 3、判断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判断纯合子与杂合子,即判断是否可以稳定遗传;还可以与基因空谈相联系,对突变后的个体基因型进行判断。隐性性状的个体基因型为纯合子,所以判断个体基因型一定是对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判断。 解题规律:(1)测交是最常用的方法,将显性性状的个体与隐性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显性性状的个体为杂合子;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显性性状的个体则为纯合子。(2)自交是最简单的一个方法,亲本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如果后代有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杂合子,反之亲本为纯合子。 4、判断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分离定律和自由定律,即判断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还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问题。 解题规律:(1)从遗传规律的实质这一角度出发,可以通过鉴定花粉基因组成来判断是否符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通过测交的方法判断。(3)通过自交的方法进行判断。 5、判断是否是可遗传变异 生物的变异有可遗传和不同遗传两种情况,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环境条件的改变都可以引起变异,所以判断生物的变异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相当于判断是受环境因素还是遗传因素影响。 解题规律: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以观察其性状是否改变。

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定

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定 夏茂林阳宾 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在解遗传题时,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些同学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往往不知如何入手,致使答案出错,为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该方法,下面对此作一归纳介绍: 1. 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高茎×矮茎→高茎,则高对矮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B→A,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2. 性状分离法: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高茎×高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A→A、B,B为隐性性状。 例 1.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1)上述两对性状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显隐性的定义,2号紫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只有白色,则白色相对于紫色为显性性状;不抗虫与抗虫杂交,后代只有不抗虫,则不抗虫相对于抗虫为显性性状。(2)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确定了显隐性性状,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及亲代的性状表现就可推知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答案:(1)白色不抗虫(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aaBB Aabb AAbb] 例2. 兔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和褐色等,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控制。兔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青色兔×白色兔→F1(b1b2)为青毛幼兔

四点共圆

四点共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1.圆幂定理; 2.图Ⅰ:相交弦定理。如图,AB、CD为圆O的两条任意弦。相交于点P,连接AD、BC,由于∠B与∠D同为弧AC所对的圆周角,因此由圆周角定理知:∠B=∠D,同理 ∠A=∠C,所以所以有:即: 图Ⅱ:割线定理。如图,连接AD、BC。可知∠B=∠D,又因为∠P为公共角,所以

,线段PT所在的直线切圆O于点C,BC、AC为圆O的弦,∠TCB、∠TCA、∠PCA、 ∠PCB都为弦切角。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等于它所夹的弧的 圆周角度数。 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中角的平分线将对边所分成的两部分和两邻边成比例(反之也成立)。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也有类似性质。设AD、AE 是∠A 及外角的平分线,则有AB/AC=BD/DC=BE/EC。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反之也成立(可用于证明切线)。 斯特沃特定理(Stewart): 海伦公式。 梅涅劳斯定理 塞瓦定理 托勒密定理(Ptolemy) 西姆松定理(Simson) 欧拉定理 ( Euler ) 费马点(Fermat ) 三角形重心的性质: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 : 1 。 2、重心和三角形 3 个顶点组成的 3 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 3 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6 三角形垂心的性质:设△ ABC 的三条高为 AD 、 BE 、 CF , D 、 E 、 F 为垂足,垂心为 H; 1、锐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的垂心在直角顶点上;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

角形外。2、三角形的垂心是它垂足三角形的内心;或者说,三角形的内心是它旁心三角形的垂心。 3、垂心 H 关于三边的对称点,均在△ ABC 的外接圆上。 4、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 7 个点可以得到 6 组四点共圆,有三组 ( 每组四个 ) 相似的直角三角形,且 AH · HD=BH · HE=CH · HF。 5、 H、 A、 B 、 C 四点中任一点是其余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垂心 ( 并称这样的四点为一个垂心组 ) 。 6、△ ABC ,△ ABH ,△ BCH ,△ ACH 的外接圆是等圆。 7、在非直角三角形中,过 H 的直线交 AB、 AC 所在直线分别于 P 、 Q,则AB/AP · tanB+ AC/AQ · tanC=tanA+tanB+tanC 。 8、三角形任一顶点到垂心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的距离的2 倍。9、设O ,H 分别为△ABC 的外心和垂心,则∠BAO=∠HAC ,∠ ABH= ∠ OBC ,∠ BCO= ∠ HCA 。 10 、锐角△的垂心到三顶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其内切圆与外接圆半径之和的2 倍。11 、锐角三角形的垂心是垂足三角形的内心;锐角三角形的内接三角形 ( 顶点在原三角形的边上 ) 中,以垂足三角形的周长最短。 12 、西姆松定理(Simson 西姆松线):从一点向三角形的三边所引垂线的三垂足共线的充要条件是该点落在三角形的外接圆上。 13、设锐角△ABC 内有一点 P,那么 P 是垂心的充分必要条件是:PB*PC*BC+PB*PA*AB+PA*PC*AC=AB*BC*CA。 三角形内心的性质:设 I 为△ ABC 的内心,连 AI 交△ ABC 外接圆于点 K,则 1 ①∠BIC=90°+2∠A;S=pr,abcr=p· AI· BI· CI 8 ②三角形一内角平分线与其外接圆的交点到三角形另两顶点的距离与其到内心的距离相等(即K 是△ BIC 的外心)。反之,I 在 AK 上且 KI=KB,则 I 为△ ABC 的内心。 1 ③P 为△ ABC 的内切圆与边 AB 的切点,则 AP=p-a=2(b+c-a)。 三角形外心的性质: abc ①设 O 为△ ABC 的外心,则∠BOC=2∠A 或 360° -2∠A; R=4S 。△②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边的距离之和等于其内切圆与外接圆半径之和。③设H 为△ABC 的垂心,则 OH ? OA ? OB ? OC 。 面积方法所谓面积方法,就是在处理一些数学问题时,以面积的有关知识为论证或计算的手段,通过适当的变换,从而导得所考虑的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到结论。由于平面上的

四点共圆的判定和性质

四点共圆的判定和性质 四点共圆的定义:如果同一平面内的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则称这四个点共圆,一般简称为“四点共圆”. 证明四点共圆有下述一些基本方法: 方法1:从被证共圆的四点中先选出三点作一圆,然后证另一点也在这个圆上,若能证明这一点,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方法2:把被证共圆的四点连成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若能证明其两顶角为直角,从而即可肯定这四个点共圆. 方法3:把被证共圆的四个点连成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且两三角形都在这底边的同侧,若能证明其顶角相等,从而即可肯定这四点. 方法4:把被证共圆的四点连成四边形,若能证明其对角互补或能证明其一个外角等于其邻补角的内对角时,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方法5:把被证共圆的四点两两连成相交的两条线段,若能证明它们各自被交点分成的两线段之积相等,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或把被证共圆的四点两两连结并延长相交的两线段,若能证明自交点至一线段两个端点所成的两线段之积等于自交点至另一线段两端点所成的两线段之积,即可肯定这四点也共圆. 方法6:证被证共圆的点到某一定点的距离都相等,从而确定它们共圆. 上述六种基本方法中的每一种的根据,就是产生四点共圆的一种原因,因此当要求证四点共圆的问题时,首先就要根据命题的条件,并结合图形的特点,在这六种基本方法中选择一种证法,给予证明. 判定与性质: 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和为180度,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如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O,延长AB至E,AC、BD交于P,则A+C=180度,B+D=180° ∠ABC=∠ADC(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BE=∠D(外角等于内对角) △ABP∽△DCP(三个内角对应相等) AP×CP=BP×DP(相交弦定理) AB×CD+AD×CB=AC×BD(托勒密定理) 托勒密定理及证明: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O,那么AB*CD+AD*BC=AC*BD 证明:作∠BAE=∠CAD,交BD于点E ∵∠ABE=∠ACD,∠BAE=∠CAD ∴△ABE∽△ACD ∴AB:AC=BE:CD ∴AB×CD=AC×BE ∵∠BAC=∠EAD,∠ACB=∠ADE ∴△ABC∽△AED ∴BC:DE=AC:AD ∴BC×AD=AC×DE ∴AB×CD+BC×AD=AC×BE+AC×DE=AC(BE+DE)=AC×BD

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如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在高中生物遗传定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常常遇到对生物性状的显隐性的判定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一些同学心中的死结,不解不快,解又难以解开,带来挥之不去的烦恼。那么,怎样来分辨它们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现以口诀形式总结如下,与读者共享。一、“同生不同,同显” 解释:“同生不同”意即两个表现型相同的生物杂交,其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新类型;“同显”即亲本的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而后代中的新类型则为隐性性状。例1:两只黑色的豚鼠,一窝生出4只小豚鼠,其中2黑2白,鼠色基因用A和a表示,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解析:两黑色亲本,生出白色子代,符合“同生不同”,由“同显”可得:黑色是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白色为隐性性状,由基因a 控制;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都是Aa。遗传图解如下:亲本:黑色(Aa)×(Aa)黑色子代:白色(aa)黑色(A )二、“不同生同,同显” 解释:“不同生同”意即两个不同表现型的亲本,生出同一表现型的的子代(父本类型或者母本类型);“同显”即后代的这种相同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例2:玉米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D和d控制,一株高茎玉米和一个矮茎玉米杂交,后代全是高茎,试写出双亲的基因型。解析:一高一矮的两个亲本生出全高的子代,符合“不同生同”,由“同显”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矮茎是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DD(高茎)和dd(矮茎)。遗传图解如下:亲本:DD(高茎) × dd(矮茎)子代:Dd(高茎)例3:豚鼠的黑毛与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Cc控制),毛粗糙和毛光滑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现有表现型为黑粗与白粗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有黑粗和黑光两种表现型,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解

性状显隐性的判断习题训练

遗传学定律巩固1 一、基础过关: 1.交配类型:杂交、自交、测交 杂交;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是指生物自体(内部)交配的过程。多见于植物体自花受粉或单性花的同株异花受粉过程。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最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杂种一代与隐性个体相(杂)交,用来测定。 2.性状类: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称。 相对性状: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F1中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的相同位置上,能控制一对的基因。(如控制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是D,和控制矮茎的遗传因子d ,D和d 就是一对)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如D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如d 4.个体类:纯合子、杂合子 纯合子:遗传因子(后来叫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 杂合子:遗传因子(后来叫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 5.P代表: ,X代表:,F1代表:, F2代表:,○X代表,♂代表:♀代表 6.遗传因子假说要点: (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遗传因子是存在的,互。(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是存在的。 (3)F1在形成配子时的遗传因子要,分别进入的配子中,随配子给后代。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二、题型过关: 1.判断显隐性:方法: 例1: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例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2)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B和b 分别表示花色的显性、隐性基因。甲组合为×。 乙组合为×。丙组合为×。 丁组合为×。戊组合为×。 (3)为了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应采取的杂交组合是。 例3:某科学家分析,一条纯雌性金鱼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由正常眼突变成为龙眼,用该金鱼与正常眼雄鱼杂交,F1中雌雄金鱼均有正常眼,也有龙眼,问正常眼和龙眼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哪个? 例4:某种植物的紫花(E)与白花(e)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列三组杂交实验,写出每组亲本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第一组:紫花×白花→紫花 第二组:紫花×紫花→ 602 紫花 + 201 白花 第三组:紫花×白花→ 198 紫花 + 192 白花 第一组_____________;第二组___________;第三组_____________。 例5:家兔的毛色中,褐色毛与黑色毛是由一对遗传因子(B和b)控制的。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兔,甲、乙为黑色雌兔,丙为黑色雄兔,丁为褐色雄兔。已知甲和丁交配,子一代全是黑色小兔;乙和丁交配,子一代中有黑色的,也是褐色的。请回答: (1)有褐色毛与黑色毛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 (2)甲、乙、丁三只兔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利用甲、乙、丙、丁四只兔来鉴别丙兔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例6:某植物育种人员种植了一批中国本地的豌豆品种,为了研究该豌豆种子种皮的圆粒和皱粒的显隐性,该育种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组实验结果 第一次实验:(1株)圆粒豌豆父本×(1株)皱粒豌豆母本;收获了346粒种子,全部是皱粒 第二次实验:将第一次实验获得的部分种子做父本与皱粒豌豆母本杂交;收获1846粒种子,全部是皱粒第三次实验:将第一次实验获得的部分种子做母本与皱粒豌豆父本杂交;收获2002粒种子,全部是圆粒第四次实验:将第一次实验的部分种子进行自交,收获了2499粒种子,全部是圆粒 根据该育种人员的豌豆育种实验结果,你认为豌豆种子粒型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四点共圆的判定与性质

四点共圆的判定与性质 一、四点共圆的判定 (一)判定方法 1、若四个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则这四个点共圆。 2、若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和为180°),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点共圆。 3、若一个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点共圆。 4、若两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同旁,并且和这条线段的两端连线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点和这条线的两个端点共圆。 5、同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共圆。 6、若AB、CD 两线段相交于P 点,且PA×PB=PC×PD,则A、B、C、D 四点共圆(相交弦定理的逆定理)。 7、若AB、CD 两线段延长后相交于P。且PA×PB=PC×PD,则A、B、C、D 四点共圆(割线定理)。 8、若四边形两组对边乘积的和等于对角线的乘积,则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托勒密定理的逆定理。 (二)证明 1、若四个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则这四个点共圆。 若可以判断出OA=OB=OC=OD,则A、B、C、D 四点在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上。 2、若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和为180°),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点共圆。 若∠A+∠C=180 °或∠B+∠D=180 °,则点A、B、C、D 四点共圆。

3、若一个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点共圆。 若∠B=∠CDE,则A、B、C、D 四点共圆证法同上。 4、若两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同旁,并且和这条线段的两端连线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 两个点和这条线的两个端点共圆。 若∠A=∠D 或∠ABD=∠ACD,则A、B、C、D 四点共圆。 6、若AB、CD 两线段相交于P 点,且PA×PB=PC×PD,则A、B、C、D 四点共圆(相交弦定理的逆定理)。

第40天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

第40天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列关于性状显隐性或纯合子与杂合子判断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 B.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 C.甲+乙﹣﹣→甲+乙=1∶1﹣→甲为显性性状 D.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两种花粉﹣→杂合子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甲×乙﹣→只有甲,这说明甲为显性性状,A正确;甲×甲﹣﹣→甲+乙,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这说明乙为隐性性状,B正确;甲+乙﹣﹣→甲+乙=1∶1,这属于测交,据此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C错误;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两种花粉﹣→杂合子,D正确。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2.老鼠毛色黑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3.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3∶5 D.亲本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4.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行间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 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 B.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3∶1 C.都是隐性个体 D.都是显性个体

四点共圆例题及答案

证明四点共圆的基本方法 证明四点共圆有下述一些基本方法: 方法1 从被证共圆的四点中先选出三点作一圆,然后证另一点也在这个圆上,若能证明这一点,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方法2 把被证共圆的四个点连成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且两三角形都在这底边的同侧,若能证明其顶角相等,从而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若能证明其两顶角为直角,即可肯定这四个点共圆,且斜边上两点连线为该圆直径。) 方法3 把被证共圆的四点连成四边形,若能证明其对角互补或能证明其一个外角等于其邻补角的内对角时,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方法4 把被证共圆的四点两两连成相交的两条线段,若能证明它们各自被交点分成的两线段之积相等,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或把被证共圆的四点两两连结并延长相交的两线段,若能证明自交点至一线段两个端点所成的两线段之积等于自交点至另一线段两端点所成的两线段之积,即可肯定这四点也共圆.(根据托勒密定理的逆定理) 方法5 证被证共圆的点到某一定点的距离都相等,从而确定它们共圆. 上述五种基本方法中的每一种的根据,就是产生四点共圆的一种原因,因此当要求证四点共圆的问题时,首先就要根据命题的条件,并结合图形的特点,在这五种基本方法中选择一种证法,给予证明. 例1 如图,E、F、G、H分别是菱形ABCD各边的中点.求证:E、F、G、H 四点共圆. 证明菱形ABCD的对角线AC和 BD相交于点O,连接OE、OF、OG、OH. ∵AC和BD 互相垂直, ∴在Rt△AOB、Rt△BOC、Rt△COD、 Rt△DOA中,E、F、G、H,分别是AB、 BC、CD、DA的中点,

即E、F、G、H四点共圆. (2)若四边形的两个对角互补(或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四点共圆. 例2 如图,在△ABC中,AD⊥BC,DE⊥AB,DF⊥AC. 求证:B、E、F、C四点共圆. 证明∵DE⊥AB,DF⊥AC, ∴∠AED+∠AFD=180°, 即A、E、D、F四点共圆, ∠AEF=∠ADF. 又∵AD⊥BC,∠ADF+∠CDF=90°, ∠CDF+∠FCD=90°, ∠ADF=∠FCD. ∴∠AEF=∠FCD, ∠BEF+∠FCB=180°, 即B、E、F、C四点共圆. (3)若两个三角形有一条公共边,这条边所对的角相等,并且在公共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有公共的外接圆. 【例1】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C=12°,且∠A∶∠B=2∶3.求∠A、∠B、∠C、∠D的度数. 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

高中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定学法指导.doc

高中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定 夏茂林 阳宾 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在解遗传题时,起着关键的作用。一些同学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往往不知如何入手,致使答案出错,为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该方法,下面对此作一归纳介绍: 1. 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高茎×矮茎→高茎,则高对矮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 ×B →A ,A 为显性性状、B 为隐性性状。 2. 性状分离法: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如高茎×高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 ×A →A 、B ,B 为隐性性状。 例1.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 、b 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 、a 和B 、b 表示),请回答: (1)上述两对性状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 、白色抗虫b 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显隐性的定义,2号紫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只有白色,则白色相对于紫色为显性性状;不抗虫与抗虫杂交,后代只有不抗虫,则不抗虫相对于抗虫为显性性状。(2)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确定了显隐性性状,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及亲代的性状表现就可推知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答案:(1)白色不抗虫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aaBB Aabb AAbb ] 例2. 兔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和褐色等,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 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 基因的等位基因控制。兔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青色兔×白色兔→F 1(b 1b 2)为青毛幼兔 黑色兔×褐色兔→F 1(b 3b 4)为黑毛幼兔 F 1(b 1b 2)×F 1(b 3b 4)→F 2青毛兔:白毛兔=1:1 (1)根据上述实验推出b b b b 123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 ①__________对b 4为显性;②__________对b 3为显性;③_________对b 2为显性。 (2)一只灰毛雄兔与群体中雌兔交配,后代中灰毛兔占1/2,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褐毛兔各占1/8。该灰毛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与数量性状遗传知识有关。数量性状是由多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呈共显性而表现出累加效应。根据青色兔×白色兔→F b b 112()为青毛幼兔,说明b 1对b 2为显

遗传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判断方法

遗传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判断方法 1.常规判断方法: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杂合子的性状为显性; ②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不同性状,则亲本性状为显性; ③子二代比例为3/4的性状为显性;w.w.w.k.s.5.u.c.o.m ④群体遗传中,一般占有相当大比例的性状为显性。 2.根据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种数来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有关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显性个体的基因型的判定,教材和有关参考书上多是用子代的个体数量之比来判定。此方法有两个不便:一是要求子代个体数量较多时,才有可能符合理论比,即使符合理论比,在自由组合的情况下,也增加了同学们的计算难度;二是在子代数量较少时或在图形题中,理论比就不适用了,同学们就无法着手判定了。我们现将利用“子代数量比”改为利用“亲子代表型种数”来判定。方法如下: 1)子代的表现型能充分得以表现。 下面我们来观察几组性状遗传现象。注意它们的亲代和子代各有几种表现型。 小结:从上例中可看出,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种数相等时,不能判定性状显、隐性;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种数不相等时,能判定性状显、隐性。且仅为1种性状的亲代或者子代的那种性状一定是显性性状。小结口诀如下: [口诀]:亲子不同,一为显性;亲子相同,不能断定 即亲本与子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不相同时,仅为1种的性状的亲代或者子代的那种性状一定是显性性 状。如果亲本与子代的表现型种类数相同时,则不能判定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例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么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解析:根据‘亲子不同,一为显性;亲子相同,不能断定’的思路就很快可以理解上述问题了。 (1)由于亲本和子代中都有无角和有角两种,因为‘亲子相同,不能断定’,所以不能确定无角和有角的显隐性关系。 (2)根据‘亲子不同,一为显性’的原则,可采用‘一头无角公牛与多头无角母牛交配’或‘一头有角公牛与多头有角母牛交配’的杂交实验来进行确定它们的显隐性关系。 例2: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的,下表示有关豌豆种子形状的三组杂 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后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圆粒皱粒 一皱粒×皱粒0 102 二圆粒×圆粒125 40

显隐性性状的辨别方法

显隐性性状的辨别方法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显隐性性状的判定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定义法(杂交法) 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F1为显性杂合子。 举例:高茎×矮茎→高茎,则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可用公式表示:A×B→A,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A×B→B,B为显性性状,A为隐性性状; 但:A×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 ②自交法 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举例:高茎×矮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双亲表现型为显性,基因型为Dd。 可用公式表示:A×A→既有A、又有B,B为隐性性状; B×B→既有A、又有B,A为隐性性状; 但:A×A→A(或B×B→B),则A、B为纯合子,但是判断不出显隐性关系,只能采用杂交法。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①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分离比为1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具有两对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个性状都为显性性状,分离比为1的两个性状都为隐性性状。 3.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 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二、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区分方法 区分原则: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 1.植物区分方法: ①自交法: 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 (最简便)若后代无性状分离显性,则亲本可能为纯合子。 ②测交法: 待测个体×隐性个体→若后代出现隐性性状个体,则待测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待测个体可能为纯合子。 ③花粉鉴定法(玉米糯性与非糯性): 待测个体的花粉→碘液→一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全为蓝色或红褐色→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④花药离体培养法: 待测个体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植物→若只有一种性状,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有不同性状,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第41讲 显隐性判断的解题方法

第41讲显隐性判断的解题方法 教学目标:①归纳显隐性判断的解题方法. ②结合近年高考试题,体会高考答题规范。 教学重点:①解题方法。②原则总结。 难点:关于数量总结分析过程 教学过程: I适用范围: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随机交配的自然种群。共有三种情况:(一)已知A,a基因频率相等或相差不大。 (二)已知A,a基因频率相差很大 (三)未说明A,a基因频率 (一)已知A,a基因频率相等或相差不大时 若后代出现新类型新类方案1.①雌雄同株时,取多株个体自交 (但相互授粉,自由传粉,自然种群) 若后代不出现新类型亲 ②雌雄异株(体)时,取多对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 若后代出现新类型新类型为隐性性状。 若后代不出现新类型亲代性状为隐性性状。 方案2 杂交 取多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假设为果蝇黄体色,灰体色)若后代黄体色多于灰体色黄体色的为显性性状,灰体色的为隐性性 状 若后代灰体色多余黄体色灰体色的为显性性状,黄体色的为隐性性

状 例题1(2005年高考题)21分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1)不能确定。 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其他正确答案也给分) 例题2 2006年全国高考理综31题(20分)

高一生物显隐性的判断

高一生物空中课堂学案14 探究一:显隐性的判断 (1)杂交法: ①若A×B→A,则A为显性,B为隐性。 ②若A×B→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③若A×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 即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2)自交法: 具有同一性状的亲本,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则说明亲本为杂合子,子代中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 离比占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例题1:观察羊的毛色遗传图解,问题: (1)毛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 (2)白毛羊与白毛羊通过有性生殖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 羊, 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之为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例题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的枣红马杂交,生出了20匹黑马和20匹枣红马.据此可知何种颜色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A. 黑色 B. 枣红 C. 黑色或枣红 D. 无法确定 探究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测交法(已知显、隐性性状) 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2)自交法(已知或未知显、隐性性状) 待测个体自交→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当待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待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采用,但自交法较简便。 (3)鉴定纯合子、杂合子还可以用花粉鉴定法 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如果花粉有两种,且比例为1∶1,则被鉴定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 例题3: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纯合子 B.纯合子的细胞中无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C.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D.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都是杂合子 例题4:若玉米的黄粒对白粒为显性,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遗传因子组成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 【归纳总结】 鉴别显隐性及是否纯合的最佳实验方法 (1)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 (2)鉴别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自交法和测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3)鉴别动物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法; (4)提高显性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谭家学(湖北省郧县第二中学442500) 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定是解遗传题的关键,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判断方法,就能快速解题。下面介绍几种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一、根据定义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如亲本是高茎×矮茎→子一代只表现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二、根据性状分离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如亲本是高茎×高茎→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则新出现的矮茎是隐性性状,与亲本相同的高茎为显性性状。 三、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如亲本是高茎×高茎→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高茎:矮茎=3:1,则占3份的高茎为显性性状,占1份的的矮茎是隐性性状。 四、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在遗传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正常,其子代中有患病的,此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如图A );“有中生无为显性” 即双亲都患病,其子代中有正常的,此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病(如图B )。 五、根据可能性大小判断:如果没有上述规律可循,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若该病在系谱图中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最可能是显性遗传病;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最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例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 紫花×白花→紫花 ④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解析】根据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 份A B

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的判断

每日一题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的判断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豌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5紫花+105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9紫花+106白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性关系,④错误。综上所述②和③可以判断出显隐性关系,故选B。 解题必备 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根据定义直接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若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依据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来判断:若两亲本的性状相同,后代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而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这可简记成“无中生有”,其中的“有”指的就是隐性性状。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表现型相同的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对应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学霸推荐 1.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2.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红花×红花→红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3.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3∶5 D.亲本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答案 1.【答案】B 故D选项错误。 2.【答案】B

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谭家学(湖北省郧县第二中学442500) 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定是解遗传题的关键,只要掌握一些正确的判断方法,就能快速解题。下面介绍几种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一、根据定义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如亲本是高茎×矮茎→子一代只表现高茎,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二、根据性状分离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如亲本是高茎×高茎→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则新出现的矮茎是隐性性状,与亲本相同的高茎为显性性状。 三、根据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如亲本是高茎×高茎→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高茎:矮茎=3:1,则占3份的高茎为显性性状,占1份的的矮茎是隐性性状。 四、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在遗传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正常,其子代中有患病的,此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如图A );“有中生无为显性” 即双亲都患病,其子代中有正常的,此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病(如图B )。 五、根据可能性大小判断:如果没有上述规律可循,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若该病在系谱图中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最可能是显性遗传病;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最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例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 紫花×白花→紫花? ④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解析】根据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则占3份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占1份的是隐性性状,可知②中紫花占3份即为显性性状,白花占 1 A B

显隐性性状的辨别方法

一.显隐性性状的判定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定义法(杂交法) 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F1为显性杂合子。 举例:高茎×矮茎→高茎,则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可用公式表示:A×B→A,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A×B→B,B为显性性状,A为隐性性状; 但:A×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 ②自交法 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举例:高茎×矮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双亲表现型为显性,基因型为Dd。 可用公式表示:A×A→既有A、又有B,B为隐性性状; B×B→既有A、又有B,A为隐性性状; 但:A×A→A(或B×B→B),则A、B为纯合子,但是判断不出显隐性关系,只能采用杂交法。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①具有一对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分离比为1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具有两对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个性状都为显性性状,分离比为1的两个性状都为隐性性状。 3.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 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二、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区分方法 区分原则: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 1.植物区分方法: ①自交法: 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一定为杂合子; (最简便)若后代无性状分离显性,则亲本可能为纯合子。 ②测交法: 待测个体×隐性个体→若后代出现隐性性状个体,则待测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待测个体可能为纯合子。 ③花粉鉴定法(玉米糯性与非糯性): 待测个体的花粉→碘液→一半呈蓝色,一半呈红褐色→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全为蓝色或红褐色→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④花药离体培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