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说课稿_生命只有一次说课稿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说课稿_生命只有一次说课稿
未来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说课稿_生命只有一次说课稿

《灾难之中的救护》说课稿

新民乡中心学校李林

一、说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本,贴近生活为内容”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我在教学中,始终积极实施新课程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充分思考、想象与表达,构建学生展示独特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思维活动的有效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既发挥个体能动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的教学效果。

二、说教学内容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灾难之中的救护》是未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自然灾害与救助”为主题,包括两个个主题活动:“自然灾害的威力”和“灾难之中的救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灾难中一些自救自护、互帮互助的方法。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灾难中的英雄少年”让学生感受同龄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气、意志和爱心,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紧接着通过不同的自然灾害,让学生掌握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2、说重点、难点

依据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我把重点定位为:通过展示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习自然灾难中一些自救自护、互帮互助的方法。

依据教材内容及五年级学生对自然灾害还停留在初浅的认识,我把难点定位为:了解和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先进事迹,感受同龄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气、意志和爱心,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3、说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和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先进事迹,感受同龄人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气、意志和爱心,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能力: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及在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

掌握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救措施。

三、说教法、学法

基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在上课开始采用多媒体,运用情境导入法,吸引学生兴趣;在教学时的引导过程中,采用语言渲染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法:现场演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自救措施。

四、说学前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汶川地震中的英雄少年的故事,了解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的设备情况,我选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手段的运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认识灾难之中救护的重要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课的开始,我通过播放多媒体“地震”课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境,接下来进行本课的学习就顺理成章了。】

(二)学习灾难中的英雄少年故事,加深认识

故事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从中学到了同龄人身上的一些优秀品质。【设计意图:这样的故事渲染,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二、掌握灾难之中救护的方法。

(一)地震之中的救护方法

1、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了一些自救措施,并且学会了逃生方法。

2、进行现场演习、同桌交流等方式掌握了在不同地方应该采用怎样的自救方式。

3、做一些判断题,巩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

(二)其它灾难之中的救护方法

通过视频观看、交流汇报等方式,又让学生了解了其他自然灾害中的救护方法。

三、课外实践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救护知识

四、板书:

15灾难之中的救护

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

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1 设计 2 3 一、说教材 4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三节5 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 6 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进一步研7 8 究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9 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的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0 11 (一)教学目标: 12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13 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14 单的实际问题。 15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 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6 17 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18 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19 (二)教学重点: 20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1 (三)教学难点: 22 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23 (四)教学准备: 24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彩色笔等。

(五)学情分析 25 26 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有关知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利用商27 不变的性质这一知识迁移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中来。 28 二、说教法、学法 29 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0 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31 32 1.折--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分别折出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 33 2.画--让学生用彩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 来表示。 34 35 3.想--1/2、2/4、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和"1/2"大小相等36 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37 4.问—从 1/2=2/4=/4/8"中,你发现了什么? 38 5.用--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安排教39 学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40 41 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分数的42 意义,又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准备。 43 (2)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4 通过学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发45 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46 (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7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问题,48 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单元课题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课型新授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2、视听《致春天》。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3、学唱曲调。(1)教师范唱曲调。(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 5、表演歌曲。 三、课后小结第一单元课题《春雨蒙蒙地下》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表演歌曲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 2、欣赏歌曲范唱。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4、师生接唱。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二、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三、课后小结第一单元课题聆听《春水》课型新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2、过程与方法: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难点:用二声部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9、可组织学生表演唱,并作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驯鹿》《冬猎》这两首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点: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教学难点:了解月琴、柳琴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两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0××│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教师总结。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

五年级下册说课稿_5

《5.草船借箭》说课稿 一、说教材 《草船借箭》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而“草船借箭”就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小故事。《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讲述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为顾全大局,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暗算,说明诸葛亮有胆有识、谋划周密、才智过人。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本单元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不但要让学生在阅读和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民族文化,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二)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3.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三)教学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三、说学情 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学生对于故事的历史背景比较陌生,学生又对《三国演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下册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凤冈县进化镇三联 完小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北国之春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欣赏歌曲《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感受北京的生活气息. 2.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重点: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初听歌曲 启发学生介绍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归纳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北京景观。 3、再次聆听歌曲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不同段落旋律的不同特点。 4、播放录音 让学生跟着录音哼唱第一段旋律并朗读第二、三段歌词。 5、组织简短的讨论 让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自己认为最好听的部分”或

者是“自己认为最有特色的部分”,并说出原因,教师总结。 6、请学生跟着录音进行歌表演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反思与重建: 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这首歌曲,使学生进一步感受 北京的生活气息. 2. 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重点:二声部学习 教学难点:分句教唱后集体练习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 师:从电视上你们看到的北京很美,北京天安门很壮观。请 你详细说说你对北京的印象。 生一一回答。 师小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很美,北京的歌更美。下面我们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2、继续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播放录音听赏 ⑴学唱第二声部:①分句教唱后集体练习 ②个别能力强的学生轮流跟琴唱③分组练唱 ⑵找俩能力强的示范两声部合唱 ⑶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声部,另一组唱二声部 3、进一步进行歌表演 4、师生总结结束教学。 《北京的孩子逛北京》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的出处。简要介绍歌剧《傲蕾一兰》的主要内容,并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 3.播放范唱录音或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在钢琴伴奏下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要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的位置。 5.唱熟第一段曲谱后,填词演唱。 6.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钢琴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 7.教师可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8.教师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驯鹿》《冬猎》《鸿雁》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三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录像片段,导入教学。 2.介绍这三首作品的出处、作者。 3.欣赏《驯鹿》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月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4.欣赏《冬猎》《鸿雁》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展示柳琴的乐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伦春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让学生谈谈书上所列两段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说课稿.doc

第一课《草原》说课稿 一、说教材 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五十年代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写下了《内蒙风光》,本文就节选自《内蒙风光》。《草原》这篇课文,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受到草原人民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 本文通篇文质兼美,堪称写景、抒情的典范佳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取舍教材是关键。因此,我将此文教学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我今天所要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基于本文又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 2.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并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兴趣。 3.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语言,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好。 而对于生长于南方小县城的孩子,草原是遥远、陌生的,因此,如何让学生突破时空障碍,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的景美,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就成了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怎样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体会草原的景美呢?首先,我将注重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默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配乐读。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次,我将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本文第一自然段的语句美,意境也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形象,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及想象能力。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意 教学目标: 1、“春水”、“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感受相同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2、继续用自然、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学习切分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态环保导入: 同学们,平时我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生答略)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词语? 二、学习歌曲《小鸟小鸟》 1、聆听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拍子、拍号及情绪。 2、学唱曲调: (1)老师范唱曲调: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 律? (2)学唱第一部分、复习6/8的指挥图式。 (3)学唱合唱部分曲调。 3、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跃、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3)填入歌词要唱的更有感情 4、纠错:注意指导合唱部分的和谐;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 休止符。 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歌曲《小鸟小鸟》 1、分声部演唱歌曲。 2、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导入: 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3、初步聆听,想: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7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1课时《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音高准确、声音和谐统一。 2了解歌曲是一首达斡尔族歌曲,了解“傲蕾·一兰”的相关资料介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边唱能边加入简单的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歌曲,能自己自由的创编歌词。体会二声部的演唱,为下节课做准备。教具运用:电子琴、实物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开始上课。 二、设计问题: 我们都是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孩子,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同民族的同学,请你说一说,都有那个民族的?你对这个民族的了解给大家讲一讲吧。(学生可以自由回答,师做适当的介绍补充) 三、学唱歌曲 1、师做介绍,在呼伦贝尔的最北面,是美丽的莫力达瓦,生活着很多达斡尔族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2、设问,播放视频短片回答问题。 3、引入新课,并介绍歌曲选自歌剧《傲蕾·一兰》 4、家乡美,有什么美景呢?听师完整的范唱,找到答案。 5、按节奏读歌词,跟节拍进行练习。 6、跟琴模唱第一段歌曲的旋律,唱乐谱。 7、师弹奏歌曲旋律,生自己练习填词唱,不足之处师给予指导。 8、跟琴完整的练习歌曲的演唱。 9、师示范简单的达斡尔族舞蹈动作,请生模仿。 9、边唱歌曲,边加入歌表演。 四、巩固创新

1、歌曲中唱的家乡的美景镇的是很美,你能说说你自己家乡的美景吗? 2、学生自由的发言 3、有这么多的美景,我们把它写出来唱一唱吧。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词创作。 5、把学生创作的歌词进行展示,大家唱一唱。 6、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7、聆听歌曲二声部的演唱,下节课学习二声部。 五、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来表达对这首歌曲的理解,下节可我们可以一起分享! 第2——3课时《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解北方民族的生活,感受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场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聆听音乐,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段落、情绪、力度等。 教学重点、难点 1. 欣赏乐曲、感受月琴、柳琴的音色美。 2. 如何感受音乐中“怡然自得”的生活情绪和安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教材分析 1.《驯鹿》 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刘锡津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分《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曲。乐曲通过这四首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作者曾深入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采风,选取了内蒙古、鄂温克、赫哲和鄂伦春等民族生活和劳动中最具有特征的场景为内容,以简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四幅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画。 2.《冬猎》 《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

第一单元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说课稿

1 古诗三首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古诗三首》是三篇古诗,分别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和《村晚》。这三首诗都是宋诗,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古代乡村的生活风貌,充满景趣与情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结合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结合重点词句,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是三首古诗,也是本学期的第一课。学习古诗,要多读,朗读时除了读准字音外,还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读准诗歌的节奏与断句。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重点是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古代生活画面之美,教学时对于诗歌的关

键句要作重点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内涵。本课课后安排了一次小练笔,因此要让学生准确了解诗歌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将古诗改写成小短文。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和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结合课文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课堂上主要是能把古诗读得流利、顺畅,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公众号:xxyw100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课前要安排预习,教学流程如下: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童年的生活都是充满乐趣的,我们一起看看千年前,儿童们天真烂漫的生活吧。 二、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课件出示生字。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昼耘桑晓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提示易写错的字:“耘”的偏旁是“耒”,不要写成“未”。

五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阿喽喽人教新课标

阿喽喽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阿喽喽》。 一、说课标课标解读: 小学音乐课标里学段目标与本课相关的描述是: 1、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活动。 2、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二拍子、三拍子的律动感。 3、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 4、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5、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做简单评价。 二、说教材教材分析: 《阿喽喽》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彝族儿歌,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嘹亮、自豪,第7-10小节低回歌唱,形成对比,使第11-14小节更显开朗。第二乐段较为口语化,旋律中不时交织着三拍子,非常亲切、真挚,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和表演性。歌曲很适合表演唱,可以让学生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是学生发挥创造力的一个好机会。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过渡语:根据教材特点,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我确立了以下学习目标: (1)体验、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彝家山寨发生的巨大变化,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彝族儿童看到家乡巨变时的喜悦心情。 (2)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亲切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 (3)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1、学会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够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四、说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多的音乐课熏陶和培养,已经具备和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如:旋律的高低、音乐的节奏特点、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他们自信、有感情地演唱,能与他人进行合作,能对自己或他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说课稿

精心整理 吹起羌笛跳锅庄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吹起羌笛跳锅庄》。 一、设计理念 音乐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教学理念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弘扬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在《吹起羌笛跳锅庄》这一课中,我以音乐为主线,将歌曲、舞蹈、与乐器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与表现音乐,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材分析 1.2.3再由自主探究拓展延伸 把学生分为两组,引导他们试着用打击乐编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进行比赛,比赛时当一组用课堂打击乐伴奏时,另一组的学生演唱歌曲。比赛结束让学生们进行自评,在进行客观的互评,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之中,有利于养成整体评价的习惯。不仅如此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良性竞争与展示。教授简单的锅庄舞蹈动作,引导学生边唱边跳。对于学生们的表现我都给予鼓励,以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也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 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好的兴趣小组,如:器乐组、舞蹈组。让部分同学用打击乐伴奏,其余同学围成一个大圈圈,随着歌声欢快的跳起锅庄舞。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整节课我坚持“教

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体验感受音乐,使孩子们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音乐、学习音乐、表现音乐。 各位评委老师,我今天的说课到此完毕,谢谢 美丽的夏牧场 一、设计理念 音乐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教学理念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弘扬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在《美丽的夏牧场》这一课中,我以音乐为主线,将歌曲、舞蹈、与乐器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与表现音乐,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材分析 《美丽的夏牧场》选择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这是首一段体式歌曲,4/4拍,运用民歌旋律发展中最简朴的手法,将第1、2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音域不宽只有六度,很适 三、 1、 2、 3、 四、 五、 六、 1 歌舞、 2 让 在学会歌曲后,我再回放一遍歌曲,请同学们找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一三乐句完全重复、二四乐句完全重复,第六句相对二四句有一些小变化。在这里我会让同学们思考,除了齐唱,还能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表演这首歌曲吗?于是我让学生自由分组,让他们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男生女生、独唱等等)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的空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突破教学难点,并培养他们相互协作的精神。 3、整体表现 根据学生好动好表演的特点,我让学生用三角铁、碰钟、手鼓等为歌曲伴奏,用打击乐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体现哈萨克族的能歌善舞的风格特点,学生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及最喜欢的打击乐进行歌曲的表现,这样让学生信心满满的参与。 4、自评师评 表演结束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对这堂课进行了评价,让学生分组讨论、自评,对自己表现较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3.月是故乡明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功成名就之后仍怀念自己的家乡,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作者巧妙设题,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作为文章的题目,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作者巧妙安排文章结构。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文章中对于景和事的描述都是为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服务的。在文中,作者通过对故乡月亮的具体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捉知了、看月亮、游玩、做梦这些童年趣事都跟月亮有关,写这些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这样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它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对比,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最后作者直抒胸臆“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瑞士、莱蒙湖、平沙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耄耋、燕园圣地、点缀”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3)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小学五年级音乐说课稿精选范文合集

小学五年级音乐说课稿精选范文合 集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创编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合作探究法,快乐探究法,直观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及时地以语言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五年级音乐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学五年级音乐说课稿范文一:春雨蒙蒙的下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发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儿迎着阳光开放,碧绿的柳条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欢乐的小鸟在云中歌唱,绵绵的春雨似晶莹的银丝轻轻地飘若人间,又像纯洁地甘露滋润着世间万物。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敬请指教。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春雨蒙蒙的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册第六课,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 《春雨蒙蒙的下》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

优美,两声部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2)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3、教学安排: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难以掌握二声部合唱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划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三度音程听辨训练,熟悉旋律,律动。第二课时:感受歌曲,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下面重点说一说本课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歌曲情感。(2)提高学生两声部合唱能力,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教学重点: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1)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2)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4、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实物投影仪学生:有关春景的诗词、春天的植物(柳枝、花草等)、绘画工具

五年级下册说课稿_1

2.祖父的园子 【说课稿】 一、说教材: 《祖父的园子》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主要写了祖父园子中各种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语新鲜自然、率真稚拙。充满自由想象的表达方式,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文章犹如一幅清新和谐、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是一篇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朗读训练、言语训练的范本。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生活。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我”跟随祖父做着看似相同实则完全不同的活动,祖父是劳作,而“我”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祖父没有批评,甚至没有一丝责怪,是完全理解甚至是赞同的。祖父给与“我”足够的宽松氛围,让“我”自由快乐的成长。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尽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我”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本文善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课文中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实际却是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寄情言外,清新自然。 作者语言选择很有意思,大量使用短句表达情感。文中选择短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了自由快乐的感情,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再则,语言儿童化、口语化,更显童年的稚气和童言的天真无忌。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说课材料

第一课春景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初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上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小牧笛》说课稿

上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小牧笛》说课稿上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小牧笛》说课稿一、说教材、说学生 教材分析 《小牧笛》选自上音版音乐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欣赏、学唱具有浓郁民族民间风格特点的乐曲、歌曲,感悟民族文化,使学生感受不同音乐的不同情绪,抒发对生活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音乐知识技能方面涉及认识2/4、3/4变换拍子,并能用正确的节拍、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也可用较规范的动作为歌曲指挥;初步认识我国常见民族乐器--笛子。本课为本单元第一课时综合课。 我选择的内容是:学唱歌曲《小牧笛》和欣赏乐曲《牧笛》。正确听辨、拍击2/4、3/4节奏乐句,并能用正确的节拍、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歌曲《小牧笛》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商调式,为一段体结构,2/4、3/4变换拍子。节拍、节奏的变化使歌曲充满生气,歌词朴素、简练,生动地勾勒出农村风景画,抒发了孩子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歌曲的结束音使用了滑音,使歌曲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 乐曲《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创作的舞蹈音乐改编的,也可称为《新小放牛》。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 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引子清新明快,将人们带到了新的农村生活。第一段小快板表现了年轻人在放牧嬉戏时的快乐心情。第二段慢板优美、动人,抒发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现和发展。《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恰当的运用了气息控制,深刻的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1.古诗三首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诗三首》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课本选入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诗,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一大块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全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2.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字词,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

(完整版)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五年级音乐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概貌 (一)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兴趣、能力与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 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体验、感受、实践、创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 质与能力。 2.以审美为核心 充分发挥音乐的本体作用,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拓展音乐教材的文化内涵,强调音乐与人,音乐与自然,音乐与 民族,音乐与科技的联系,把音乐学习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 4、以德育为主旋律 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材特点 1.以主题单元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通过“听听”,“唱唱”“认认”“练练”等栏目形式,进行音乐欣赏、歌唱、音乐知识欣赏的学习以及各方面内容实践操作和技 能训练。在课文中,上述各栏目按照“听听”,“唱唱”“认认”“练练”等栏目顺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感性入手,欣 赏入手“的精神,把教学实际的需要而做多样化的设计安排。 2.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努力将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和世界经典作品介绍给学生,把孩子引进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体现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多元文化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 听听:

(1)欣赏由筝等乐器演奏的乐曲,感受和熟悉这些乐器的音色。 (2)感受和体会我国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乐合奏的表现效果。 (3)通过欣赏知道冼星海的简单生平及其创作的作品。 (4)初步学会用自己学的音乐知识从整体上感受音乐的情绪和形象。 认认:变拍子,波音记号,倚音记号,知道它们的唱法。认识 D.S 和D.C两种反复记号。 唱唱: (1)初步学会在歌唱中用比较圆润的声音长较高的和较低的音。并注意发声位 置的统一。 (2)在二声部歌唱时初步做到声部和谐注意均衡。 (3)学会用力度、速度和音色的变化,用表情地歌唱。 练练: (1)视唱一个降号调的简单旋律。 (2)听辩和感受各种常用音程的音响效果。 (3)学会为旋律填入结束音。 (4)学习按指定的情景创作简短的旋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从听觉、感性入手,容知 识技能和音乐形象与一体,强调感性知识的认识和技能技巧的运用, 培养学生演唱能力。本学期学会4/4拍的歌曲,认识re.mi.常用力度记号、重音、顿音。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等练习,相互渗透、相互 补充,发展思维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掌握音的长短、音的强弱、接龙游戏和节奏谱等。 四、班级情况分析: 现有3个班级由我任教,在教学中,我觉得各班的基础相差较大。现个别班级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些,反应快些,但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慢些,所以我要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要加强教育。特别即将使用新教材,我要以新教材为依据,在“听”、“唱”、“练”、“创”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游戏创作等,在唱歌 的发生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要加强视听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节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全面提高音乐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