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看懂经济新常态

10分钟看懂经济“新常态”

央视《新闻联播》近日对于“新常态新征程”的系列报道,使得“新常态”这一经济新名词为广大公众耳熟能详。那么什么是经济“新常态”,它意味着什么,对于广大投资者未来的投资决策又有何影响呢?本报记者为您做一个梳理。

[“新常态”背景研判]

“三期叠加”下的中国经济

要想弄清楚中国经济“新常态”,就要先说“三期叠加”这个名词。

“三期叠加”最早来自于新华社一篇关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文章,这篇文章中提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做出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

所谓“增长速度换挡期”,就是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所谓“结构调整阵痛期”,就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所谓“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中国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现在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

基于上述判断,文章进一步提出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就是既不冲出“上限”,又不滑出“下限”。“上限”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

[“新常态”主要特征]

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基于三期叠加的判断,在5月11日,新华社稿件《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中第一次出现了“新常态”的描述。报道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将这一“新常态”概念结合此前的“三期叠加”,概括为“习近平常态(Pinormal)”,即: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二是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三是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保持政策定力,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

随后,《人民日报》的一系列文章对“新常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人民日报》题为《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评论员文章,更将“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视作新常态下的主要特征,认为中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

在同一篇文章中,“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徐彪更认为:新常态=进入7.5%增速通道。在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核心就在于围绕7.5%进行“区间调控”。

[“新常态”决策思路]

就业要比GDP增长更优先考虑

为什么7.5%还要加上“区间调控”,这就必须说到“新常态”下的另一个核心问题:中央领导人在决策时,最关心的是什么?

李克强今年6月曾对此有一个解答,他指出:中国今年确定了GDP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CPI涨幅3.5%左右等主要目标,只要有利于支撑比较充分的就业,经济增长比7.5%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的。

显然,在李克强看来,就业的优先级要比GDP的轻微下降更高。

而这一调控思路,近期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中国金融》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模式》的文章,更是做了调控政策选择上的进一步阐释。

马骏说,如果政府宏观调控目标是保GDP,那么最有效的手段(即同样的财政刺激资金带来的GDP增长)是投资于“铁公基”,因为其投资的乘数效应远大于1。相比来说,刺激消费的乘数效应一般小于1。但是,大量投资于“铁公基”会加大杠杆率和潜伏在未来的金融风险。如果政府的调控目标是就业水平,那么应该用同样的钱更多地去支持消费、中小企业、服务业。虽然这对GDP增长的提升不太明显,但能创造更多的就业。

如果政府的调控目标是将失业率稳定在合理水平,那就不光要看刺激政策能提供多少新的就业,还同时要看劳动力供给的变化,如果劳动力供给增长减速,那么为了维持失业率所需要创造的就业就会更少一些。从中长期来看,我们的调控目标应该从保GDP增长逐步过渡到保证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即均衡失业率)。

[“新常态”操作办法]

调控从西医式转向中医式

那么,在“新常态”经济格局下,在7.5%的增速区间和关注就业的大背景下,未来宏观调控会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认为,可以形象地认为未来调控将从传统“西医式”转向“中医式”。

管清友指出,以往调控更倾向于从需求端入手,通过“大投资”、“宽货币”实现总量宽松、粗放刺激,弥合产出缺口。这种思路类似于西医疗法,一生病就要吃止疼药、打抗生素,对疼痛的容忍度低。然而,这一方法往往有严重后遗症,管清友认为眼下严重的产能过剩和债务风险,无疑就是此前2009年4万亿元政策保住经济增长同时带来的后遗症。

在管清友看来,未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将是“中医式”的,主要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他认为,未来调控思路将如习近平所言,“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具体到财政政策上,管清友认为我国将告别传统在投

融资中占主导地位大量资金投向基础建设的“建设型财政”,而是通过简政放权,变为“开渠引水”的“服务型财政”,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建设和服务,同时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资重点从经济建设向服务民生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