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十大情事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

《聊斋志异》狐仙鬼魅十大情事

鲁迅先生在评论《聊斋志异》时说“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娇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可谓一语中的。

狐鬼故事在中国古小说中渊源久长,而蒲松龄特别注意于此并擅长于此,颇有值得推究之处。作为一个有如此才华的文学家,他的内在情感的活跃是无可怀疑的;在他痛苦的生活经历中,渴望得到某种情感上的安慰,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从明末到清初,封建礼教、程朱理学的重新抬头使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处于低抑的状态,而蒲松龄也受此影响甚深。但另一方面,这种思潮既已发生,使自然情性得到满足的要求就不可能被彻底截止。只是,当小说以具有现实社会身份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女性为主人公时,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对她们提出现实伦理的约束;而只有在写狐鬼一类女性形象时,由于这些人物是超脱于社会固有结构之外而无法以礼教的准则衡量的,作者内心的欲望便会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在一种“伦理疏隔”的虚幻场景中,人的自然情感便得到了较为自由的抒发。

这应是蒲松龄对狐鬼特别感兴趣的原因。但即使如此,作者心理上的阴影还是会对小说产生影响。那些人与狐鬼之间旷男怨女的短暂结合,缺乏世俗生活的明朗欢快,而总是给人以幽凄的感觉。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婴宁》

书生王子服在元宵灯会偶遇佳人,他捡起姑娘丢落的梅花,相思成疾。表兄吴生诳他说女子是他的表妹,在西南三十里的山里。王子服一人入山寻找,见到佳人,不想竟是自己的姨妹,叫婴宁。婴宁本为狐产女子且随鬼母长大,全然不知道人间的礼数,憨纯无比。当子服向她求寝时,她竟然以“不惯与生人睡”相答,并将此事告诉鬼母。

后来,婴宁和子服一起归家。王母和吴生都疑心是鬼,但见她成日爱花爱笑,不避太阳,就让她和子服结为夫妻。婚后还惩治了邻家的浪荡子。一天夜里,婴宁告诉子服她的生事,并求他迁其鬼母的坟与自己的生母和葬。

又过了一年,婴宁生下一子。在娘怀里就不怕生人,和婴宁一样。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聂小倩》

书生宁采臣为人豪爽,洁身自爱。

一次他坐在金华一座庙里,同坐的还有一个叫燕赤霞的书生,有奇异的收妖的本领。一女鬼夜里前来勾引宁采臣,被他严词拒绝。第二天,有两个兰溪的过路人在隔壁离奇死了。当晚,女鬼又来,告诉他自己叫聂小倩,被恶鬼胁迫,求他帮助自己脱离苦海。宁采臣按小倩说的把她的尸骨迁到了里自家不远处。小倩随他回到家中。宁采臣妻死后,宁采臣娶小倩为妻。

一天,小倩告诉宁采臣说金华的妖怪就要来寻仇了。于是,宁采臣拿出燕赤霞给他的辟邪的牛皮袋挂在床前。这时小倩已经有了人气,不再害怕辟邪的东西了。第二天晚上,妖怪果然来到,被收服在牛皮袋里化作了数斗清水。

后聂小倩为宁采臣生得二子,皆有功名。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辛十四娘》

明朝正德年间,一姓冯的书生清晨遇一娇艳动人的美人,傍晚时分见美人从一座破庙里出来又回去。于是冯生进去一探究竟,对一老头说明自己爱慕女子之心,并硬闯闺房被赶出。在回家的路上,又误入自己祖母的弟弟的鬼宅。鬼宅的老太太答应为外甥提亲。

果然,冯生和十四娘结成秦晋之好。

后冯生几翻得罪楚银台的公子被害下狱,在辛十四娘的努力下才得以脱险。但经此事后,十四娘对冯生很失望,看透尘缘。第二天容光大变,日渐衰老,半年后像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婆了。尽管冯生照顾的很好,还是一病不起,溘然逝去。留下丫头做了冯生的妻子。

后来,老仆人在太华山见到辛十四娘骑着一头青骡子,对老仆人说“冯郎还好吗?回去告诉他,我已名列仙藉了。”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香玉》

一个姓黄的书生坐在崂山下清宫里读书。院里有几棵耐冬和几株牡丹。一天,黄生看见一穿白衣的女子在花丛中忽隐忽现,后来又看见一个穿红衣的。他对白衣姑娘顿生爱慕之心,写诗想念,不想,竟感化女郎成其好事。女郎告诉他自己叫香玉,红衣的叫绛雪。直到园里的一株牡丹被买走,才知香玉是花精。

黄生得知牡丹枯萎死去,就作了50首情诗悼念香玉。

终于感动花神,让香玉重生。在香玉柔弱生长的时候,绛雪就陪黄生读书。后来,香玉完全恢复,和黄生过上了夫妻一样的生活。

10年后,黄生死去。他死前说“我死了会变成牡丹花下的一株红色花芽,长五瓣叶子。”

果然如他所说。

3年后,道士的徒弟把黄生化身的牡丹砍掉,随后,园里的耐冬和牡丹相继徇情而死。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公孙九娘》

顺治年间,莱阳的书生到济南去祭拜自己的亲友,遇见死去的同县的朱生央求他给自己做媒,把同样是鬼的莱阳生的侄女嫁给他。莱阳生同意后,在侄女家,他邂逅了天仙一般的公孙九娘。由朱生牵红线,人鬼结合。

一天,九娘哭着要求莱阳生把自己的尸骨重新迁到母亲的坟旁,并告诉他,人鬼殊途,不宜久留,别了送给他一双罗袜。

但终因她死后埋在乱葬岗中而使莱阳生无发寻找,终于导致二人爱情失败。

过了半年,莱阳生又去济南,,天色暗下,只见一地鬼火,旧地重游,无限惆怅。隐约中看见公孙九娘在坟岗之间,莱阳生连连呼唤:“九娘,九娘……”却始终不见公孙九娘回答。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白秋练》

书生慕蟾宫和父亲到湖北一带跑船做买卖。无事便在船上读诗。不久,被一个叫白秋练的女子仰慕,使其害病。天黑后,女子的母亲和一婢女领白秋练到船上,慕生念情诗将其病治好,见她美貌,便和她共床枕一晚。

后来随父亲回家后,思念成疾,其父只好带他又来到湖北慕生和白秋练相遇的地方。当晚,白秋练来到船上,这次换了是她给慕生念情诗,将其救活。两人由此结合,过了三年生了一个小孩。

一天,白秋练告诉他自己是一条鲤鱼精,现在龙王要招她为妃,并恳求慕生救自己的母亲和让她免于被龙王占有。在白秋练的指点下,慕生遇一道士,得以救回白秋练。

后来慕生的父亲死后,一家人搬到湖北,再也没有故乡。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阿宝》

广东一个叫孙子楚的名士,为人憨厚,手有六指。别人怂恿他向一大富商提亲,想娶其女儿阿宝。阿宝开玩笑叫他把六指砍断,他果然那样做了。清明这天,他在路上遇见阿宝,魂魄便呆呆地靠在她的衣带上回了阿宝的家,在阿宝的梦中不顾一切地像她求婚。孙家通过喊魂才把他叫醒,阿宝很受感动。

到了浴佛节时,子楚再一次遇见阿宝,相思更重了。化作一只鹦鹉朝夕守在阿宝的身边,终于让阿宝下决心嫁他为妻。

过了三年,子楚病死。阿宝哭的死去活来,连眼睛都看不见东西,不吃不喝,绝食三天,又要上吊。这一切终于感动了阎王,让子楚复生。子楚活转过后,不久,高中了进士。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连城》

云南晋宁人乔生为人讲义气,才华出众。一个姓史的举人为自己的女儿选女婿。乔生虽然很穷,但很有才华,得到了史举人的女儿连城的欣赏。连城被迫与一盐商之子订婚,但不久得了怪病,要成年男子的胸肉做配药才可以治疗,并答应谁愿意就把连城嫁给他为妻。于是乔生毫不犹豫地来到史家掏刀割掉自己胸口的肉。但连城的病好后,史举人食了言,没有把连城嫁给乔生。

没过几个月连城竟死了。

乔生前去吊唁,也悲痛过度而死。

在阴间,两人重逢。乔生在朋友的帮助下和连城双双还魂。哪知盐商贿赂贪官,把复生的连城判给了他家。连城在盐商家不吃不喝,并要上吊,盐商没有办法,只好放连城回家。

最后,乔生和连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娇娜》

一个叫孔雪笠的书生,性情文雅仁厚,善作诗。一次路过一家大门,被请进去做客,还做了这家公子的老师。过了半年,正当夏天,孔雪笠的胸口上长了一个碗大的脓疮。公子让表妹娇娜前来医治。娇娜美貌的面容让孔雪笠惊为天人,一时竟忘了疼痛。经过娇娜的医治,孔雪笠的病也日渐好转,而孔雪笠也对娇娜暗生情素。孔雪笠对娇娜思念之情渐渐难以抑制。

公子不知道孔生中意娇娜,却将另一个表妹阿松嫁给了孔生。而不久,娇娜也嫁与吴郎。两人本以萌发的爱情升华为友情。

一天,公子告知孔生他和娇娜,阿松都是狐狸,恳求孔生帮他们避开雷击。结果,孔生冒着被雷击的危险救下娇娜,而娇娜为救孔生两人肌肤相亲,接吻送丸,让孔生起死回生。也是这一天,娇娜的丈夫吴郎一家没有避过劫难。

娇娜只好和表哥一起前去孔生家。

孔生有空就去陪他们兄妹下棋,饮酒。两人再没有谈及儿女私情,终究有缘无份。

《聊斋志异》十大情事之《小翠》

狐精小翠幼时受过王御史的救命之恩,为抱恩,她主动嫁给王御史的傻儿子元丰为妻。小翠和元丰整日嬉笑打玩,常常惹得王御史和夫人不高兴。小翠还假冒丞相和皇帝作弄王御史的对头王给事中。

婚后三年,没有儿子。两人分床而睡,夫人很不高兴。一天,小翠把元丰放在大瓮里,灌上热水,盖上盖子将他蒙死。一顿饭后,元丰醒过来,再也不疯癫了,两人也不再分床而睡,倒变的形影不离了。

一年后,王御史丢了官职,正准备将一个价值千两的花瓶拿去贿赂大官,谁知小翠失守把它打碎了。王御史狠狠呵斥了小翠,小翠离家出走。一天,元丰路过村外花园时偶遇小翠,元丰和小翠一起还家。此后,小翠的声音和相貌渐渐地变成了另一个人。

小翠让元丰另娶一房媳妇,元丰听从小翠的话。等新娘过门后才发现和变化后的小翠一模一样。这时小翠留下手绢和一块玉佩离去了,原来她早就为自己找好了替身。

鲁迅先生在评论《聊斋志异》时说“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娇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可谓一语中的啊!

蒲松龄在明末主情浪漫主义思潮的延续下,强调男女爱情交往过程中“真情”的意义和可能产生的巨大能量。

《婴宁》中,当王子服向婴宁求寝时,她竟以“不惯与生人谁”相答,正是李贽“赤子之心”和“童心说”的最好注脚。

《阿宝》中,孙子楚情痴换得阿宝的眷顾,当子楚死后,阿宝以死感动阎王,更是把“赤子之心”发挥到极点。

《连城》中,连城和乔生同赴鬼蜮,又凭借爱情同还人间的故事不正是《牡丹厅》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续篇吗?

当然其中也有很浓郁的感伤情怀。

《公孙九娘》的结局是莱阳生和九娘的人鬼决绝。

《香玉》的结局是是黄生死后,香玉和绛雪双双殉情而死。

《娇娜》的结局虽然没有用死来让人刻骨铭心,但这种明明靠近着,却又咫尺天涯的无奈更让我们久久叹息。

而其中的《小翠》和《辛十四娘》也是用小翠的离去和十四娘名列仙藉来让人留着浅浅的遗憾。

可能真正留有完美的就只有《聂小倩》和《白秋练》了。

一个美丽的女鬼和一个洁生自爱的书生;一个痴情的鲤鱼精和一个摇头作诗的书生。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初中版9篇(全新篇目)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初中版九篇 盗户 顺治间,滕、峄之区,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后受抚,邑宰别①之为“盗户”。凡值与良民争,则曲意左袒②之,盖恐其复叛也。后讼者辄冒称盗户,而怨家则力攻其伪,每两造具陈,曲直且置不辨,而先以盗之真伪,反复相苦,烦有司稽籍③焉。适官署多狐,宰有女为所惑,聘术士来,符捉入瓶,将炽以火,狐在瓶内大呼曰:“我盗户也!”闻者无不匿笑。 (选自《聊斋志异》)注:①别:另立户头的意思。②曲意左袒:有意袒护。③稽籍:查看户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①盖恐其复叛也盖:_______ ②后讼者辄冒称盗户辄:_______ ③适官署多狐适:_______ ④而怨家则力攻其伪劣力:_______ 2、下列加粗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邑宰别之.为“盗户”/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而先以.盗之真伪/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反复相.苦/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D、宰有女为.所惑/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3、请将文中划线的言句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巧用曲笔,用“狐”事妙接“盗户”事,深具讽意,既体现了志怪的特点,又含蓄地表现了主题。文中使“狐”事和“盗户”事有机结合的关键语句是哪一句?请找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因为②就,总是③适逢④竭力 2、A 3、(术士)用符(把狐狸)捉进瓶中,将要用为烧(它)。 4、“我盗户也!” 耳中人 蒲松龄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窃喜。自是每坐辄闻。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之。一日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俄觉耳中习习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心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忽有邻人假物,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甚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9、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笃信导引之.术,寒暑不辍。(的) B、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他) C、小人闻之.,意甚张皇。(声音) D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地方) 10、文中“行之数月,若有所得”,谭晋玄最想得到的是。(用文中的两个字

柳氏子——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柳氏子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无何,子病,翁故蓄善骡,子曰:“骡肥可啖,杀啖我,我病可愈。”柳谋杀蹇劣者。子闻之,大怒骂,疾益甚。柳惧,杀骡以进,子乃喜。然尝一脔,便弃去。病卒不减,寻死,柳悼叹欲绝。 后三四年,村人以香社登岱。至山半,见一人乘骡驶行而来,怪似柳子。比至,果是。下骡遍揖,各道寒暄。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但问:“在此何作?”答云:“亦无甚事,东西奔驰而已。”便问逆旅主人姓名,众具告之。柳子拱手曰:“适有小故,不暇叙间阔,明日当相谒。”上骡遂去。众既归寓,亦谓其未必即来。厌旦俟之,子果至,系骡厩柱,趋进笑言。众曰:“尊大人日切思慕,何不一归省侍?”子讶问:“言者何人?”众以柳对。子神色俱变,久之曰:“彼既见思,请归传语:我于四月七日,在此相候。”言讫,别去。 众归,以情致翁。翁大哭,如期而往,自以其故告主人。主人止之,曰:“曩见公子,情神冷落,似未必有嘉意。以我卜之,殆不可见。”柳啼泣不信。主人曰:“我非阻君,神鬼无常,恐遭不善。如必欲见,请伏椟中,察其词色,可见则出。”柳如其言。既而子来,问曰:“柳某来否?”主人曰:“无。”子盛气骂曰:“老畜产那便不来!”主人惊曰:“何骂父?”答曰:“彼是我何父!初与义为客侣,不意包藏祸心,隐我血资,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言已出门,曰:“便宜他!”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主人呼之出,狼狈而归。 异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怨毒之于人甚矣!” (选自《聊斋志异·柳氏子》)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便问逆旅主人姓名旅舍,客舍 B.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询问,追问 C.趋进笑言催促 D.曩见公子,情神冷落先前,从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厌旦俟之.久之.曰 B.杀骡以.进众以.柳对 C.一人乘骡驶行而.来既而.子来 D.柳如其.言察其.词色,可见则出 7.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一项是()(3分) A.言者何人B.何不一归省侍 C.彼是我何父D.在此何作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西川四十余岁,生了个儿子,溺爱异常。言无不从,儿子生病,要把家中那头肥骡杀来吃。柳西川想换一头瘸腿的,儿子便寻死觅活。 B.柳氏子死去几年后,村里人却在泰山见到了他。他骑着一头骡子,对村里人颇为客气,谦恭有礼,谈笑寒暄,但一谈起他父亲就变了脸色。 C.柳西川跑到泰山想见儿子,客店主人认为神鬼无常,劝他先藏起来。柳氏子满怀仇恨陈说的一番话语,令藏在柜子里的柳西川冷汗淋漓。 D.作者认为,一下子得到很多很多钱财当然快乐无比,可偿还起来就不那么好受了;而将家产几乎破费净尽,到了阴间还念念不忘,这怨恨也太厉害了。

佟客——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佟客 董生,徐州人,好击剑,每慷慨自负。偶于途中遇一客,跨蹇①同行。与之语,谈吐豪迈;诘其姓字,云辽阳佟姓;问何往,曰:“余出门二十年,适自海外归耳。”董曰:“君遨游四海,阅人綦②多,曾见异人否?”佟问异人何等,董乃自述所好,恨不得异人之传。佟曰:“异人何地无之?要必忠臣孝子始得传其术也。”董又奋然自许,即出佩剑,弹之而歌;又斩路侧小树以矜其利。佟掀髯微笑,因便借观。董授之。展玩一过,曰:“此甲铁所铸,为汗臭所蒸,最为下品。仆虽未闻剑术,然有一剑颇可用。”遂于衣底出短刃尺许,以削董剑,脆如瓜瓠,应手斜断如马蹄。董骇极,亦请过手,再三拂拭而后返之。邀佟至家,坚留信宿。叩以剑法,谢不知。董按膝雄谈,惟敬听而已。 更既深,忽闻隔院纷挐③。隔院为生父居,心惊疑,近壁凝听,但闻人作怒声曰:“教汝子速出即刑便赦汝。”少顷,似加榜掠,呻吟不绝者真其父也,生捉戈欲往,佟止之曰:“此去恐无生理,宜审万全。”生皇然请教,佟曰:“盗坐名相索,必将甘心焉。君无他骨肉,宜嘱后事于妻子;我启户为君警厮仆。”生诺,入告其妻,妻牵衣泣。生壮念顿消,遂共登楼上,寻弓觅矢,以备盗攻。仓皇未已,闻佟在楼檐上笑曰:“贼幸去矣。”烛之已杳。逡巡出,则见翁赴邻饮,笼烛方归,惟庭前多编管遗灰焉。乃知佟异人也。 异史氏曰:“忠孝,人之血性;古来臣子而不能死君父者,其初岂遂无提戈壮往时哉,要皆一转念误之耳。昔解缙与方孝儒相约以死,而卒食其言;安知矢约归后,不听床头人呜泣哉?” 邑有快役某,每数日不归,妻遂与里中无赖通。一日归,值少年自房中出,大疑,苦诘妻。妻不服。既于床头得少年遗物,妻窘无词,惟长跪哀乞。某怒甚,掷以绳,逼令自缢。妻请妆服而死,许之。妻乃入室理妆;某自酌以待之,呵叱频催。俄妻炫服出,含涕拜曰:“君果忍令奴死耶?”某盛气咄之,妻返走入房,方将结带,某掷盏呼曰:“咍,返矣!一顶绿头巾,或不能压人死耳。”遂为夫妇如初。此亦大绅者类也,一笑。(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跨蹇(jiǎn):骑着毛驴。②綦(qi):很。③拏(ná):纷乱。④坐名相索:点名要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慷慨自负每:常常B.适.自海外归耳适:刚刚 C.烛.之已杳烛:点燃D.乃.知佟异人也乃:才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董生“慷慨自负”的一组是(3分) ①董又毅然自许②君遨游四海,阅人綦多,曾见异人否? ③斩路侧小树以矜其利④邀佟至家,坚留信宿⑤董按膝雄谈⑥自酌以待之,呵叱频催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生有狂妄白大的缺点,既不白知,也不知人。遇到佟客,夸耀自己的宝剑何其锋利,然而其剑根本无法与佟客削铁如泥的利刃相提并论。 B.父亲被盗贼拷打时,董生壮气冲天,寻弓觅矢,要与盗贼拼命,其行为恰恰印证了他是一个孝子,最终还是佟客仗义出手,帮其退贼。 C.蒲松龄认为,想要尽忠孝,是人人都具有的基本品质,然而,最终是成为义士还是懦夫,往往就在一转念之间。 D.某快役发现妻子与人私通之事,十分恼怒,强令妻子自缢以谢罪,可最终还是没能忍下心。 9.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董乃自述所好,恨不得异人之传。 (2)叩以剑法,谢不知。

聊斋志异·赵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公,湖广武陵人,官宫詹,致仕归。有少年伺门下,求司笔札。公召入,见其人秀雅,诘其姓名,自言陆押官,不索佣值。公留之,慧过凡仆。往来笺奏,任意裁答,无不工妙。主人与客弈,陆睨之,指点辄胜。赵益优宠之。 诸僚仆见其得主人青目,戏索作筵。押官许之,问:僚属几何?会别业主计者约三十余人,众悉告之数以难之。押官曰:此大易。但客多,仓卒不能遽办,肆中可也。遂遍邀诸侣,赴临街店。皆坐。酒甫行,有按壶起者曰:诸君姑勿酌,请问今日谁作东道主?宜先出资为质,始可放情饮啖;不然,一举数千,哄然都散,向何取偿也?众目押官。押官笑曰:得无谓我无钱耶?我固有钱。乃起,向盆中捻湿面如拳,碎掐置几上,随掷遂化为鼠,窜动满案。押官任捉一头裂之,啾然腹破,得小金;再捉,亦如之。顷刻鼠尽,碎金满前,乃告众曰:是不足供饮耶?众异之,乃共恣饮。既毕,会直三两余,众秤金,适符其数。 众索一枚怀归,白其异于主人。主人命取金,搜之已亡。反质肆主,则偿资悉化蒺藜。仆白赵,赵诘之。押官曰:朋辈逼索酒食,囊空无资。少年学作小剧,故试之耳。众复责偿。押官曰:某村麦穗中,再一簸扬,可得麦二石,足偿酒价有余也。因浼一人同去。某村主计者将归,遂与偕往。至则净麦数斛,已堆场中矣。众以此益奇押官。 一日赵赴友筵,堂中有盆兰甚茂,爱之。归犹赞叹之。押官曰:诚爱此兰,无难致者。赵犹未信。凌晨至斋,忽闻异香蓬勃,则有兰花一盆,箭叶多寡,宛如所见。因疑其窃,审之。押官曰:臣家所蓄,不下千百,何须窃焉?赵不信。适某友至,见兰惊曰:何酷肖寒家物!赵曰:余适购之,亦不识所自来。但君出门时,见兰花尚在否?某曰:我实不曾至斋,有无固不可知。然何以至此?赵视押官,押官曰:此无难辨:公家盆破有补缀处,此盆无也。验之始信。夜告主人曰向言某家花卉颇多今屈玉趾乘月往观但诸人皆不可从惟阿鸭无害。——鸭,宫詹僮也。遂如所请。公出,已有四人荷肩舆,伏候道左。赵乘之,疾于奔马。俄顷入山,但闻奇香沁骨。至一洞府,见舍宇华耀迥异人间,随处皆设花石,精盆佳卉,流光散馥,即兰一种约有数十余盆,无不茂盛。观已,如前命驾归。押官从赵十余年,后赵无疾卒,遂与阿鸭俱出,不知所往。(选自《聊斋志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名著阅读《聊斋志异》专题训练

名著阅读《聊斋志异》专题训练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狼》《鸽异》都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 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中的“志” 的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D.《聊斋志异》中主人公黄生与牡丹花妖相恋,黄生病逝后,化为一株无花牡丹,陪伴在 花妖左右。这个故事的篇名是《香玉》。 2.《聊斋志异》中虽然有许多鬼狐神怪,但并非表明蒲松龄相信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实际上, 蒲松龄笔下的神鬼世界,不过是对社会现实的暗喻,从各个角度去揭露人性的丑陋与人生 世事不尽如人意之处。以下各篇与揭示的主题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梅女》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 B.《叶生》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 C.《画皮》颂扬了爱情的坚贞与纯洁。 D.《王六郎》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歌颂。 3.从题材和内容来看,《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可以分为几类?各有什么代表作品? 4.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说:“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谈谈你对此语的理 解。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狠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两狼—两狼穷追—两狼逼人—两狼。文中 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志异”就是“记录奇异的故事”。可见,作者是把这个故事当 成一个奇事逸闻来写的,主要突出故事之“奇”。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个故事“奇” 在哪里? (3)狼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狼持什么态度?

《聊斋志异·郭生》阅读答案附翻译

《聊斋志异·郭生》阅读答案附翻译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沈:弄脏。②狃:因袭。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询问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友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玩味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记载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也 B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以是益疑狐妄 C 郭具言所苦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3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 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于是渐不信孤 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席方平——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席方平 席方平,东安人。其父名廉,性戆拙。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隙,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日:“羊某今贿嘱冥使榜我矣。”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席惨怛不食,日:“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冥,代伸冤气矣。”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盖魂已离舍。 席觉初出门,莫知所往,但见路有行人,便问城邑。少顷,入城。其父已收狱中。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席怒,大骂狱吏:“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遂出,写状。趁城隍早衙,喊冤投之。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席愤气无伸,冥行百余里至郡,以官役私状,告诸郡司。迟至半月始得质理。郡司扑席,仍批城隍覆案。席至邑,备受械梏,惨冤不能自舒。城隍恐其再讼,遣役押送归家。投至门辞去。 席不肯入,遁赴冥府,诉郡邑之酷贪。冥王立拘质对。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以千金。席不听。过数日,逆旅主人告日:“君负气已甚,官府求和而执不从,今闻于王前各有函进,恐事殆矣。”席犹未信。 席状告甚急,亦尽罹刑罚苦难矣。然不改初心,遂欲告之于玉帝。会逢二郎,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则其父与羊姓并衙隶俱在。少顷,槛车中有囚人出,则冥王及郡司、城隍也。当堂对勘,席所言皆不妄。三官战栗,状若伏鼠。二郎援笔立判。顷刻,传下判语,令案中人共视之。又谓席廉:“念汝子孝义,汝性良懦,可再赐阳寿三纪。”使两人送之归里。席乃抄其判词,途中父子共读之。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俟之终日,渐温而活。又索抄词,则已无矣。 自此,家道日丰,三年良沃遍野;而羊氏子孙微矣,楼阁田产尽为席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席方平》,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颇不直席直:对着 B.逆旅主人告日逆旅:旅店 C.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官廨:官署 D.而羊氏子孙微矣微:衰落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B.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 C.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 D.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席方平的父亲被奸人所陷害,方平魂人城隍庙为父亲申冤。那城隍得了贿赂,便说席方平告的不是事实,没有道理,不准他的状。 B.席方平偷偷跑到阎王府,控告郡司、城隍的贪赃枉法。席方平因为告状太急迫,因此受尽了各种刑罚,吃尽了苦难。 C.席方平面对的阴司地狱,分明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封建社会的曲折写照。那狱吏、城隍、冥王正是现实社会中大小剥削者、压迫者的形象。 D.席方平的申冤并不单纯是一般意义的报复报仇,而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他这种反

聊斋志异《大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大鼠 蒲松龄 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 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关闭。③逡巡:从容,不慌不忙。④啻:仅;止。 ⑤龁:咬。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1)适异国来贡狮猫 (2)众咸谓猫怯 (3)既而鼠跳掷渐迟 10.对画线句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看到这种情况以后,才知道猫是害怕了才赶忙躲避,并不是在等待老鼠疲乏下来。 B.看到这种情况以后,才知道猫是害怕了才赶忙躲避,并不是在等待老鼠懒惰下来。

C.看到这种情况以后,才知道猫的躲避,并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疲乏下来。D.看到这种情况以后,才知道猫的躲避,并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懒惰下来。11.选文中描述的大鼠极其凶悍,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 答案: 9、(1)正巧(恰逢);(2)都(全);(3)缓慢(迟缓) 10、C 11、(1)老鼠体型很大,横行宫里,鼠害肆虐; (2)大鼠一次次吃掉了企图捕食它的民间佳猫; (3)大鼠不等狮猫吃掉它便主动多次进攻狮猫,不依不饶,很凶悍。 (学生依照文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 【译文】

三生——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三生 刘孝廉,能记前身事。自言一世为缙绅,行多玷。六十二岁而殁,初见冥王,待如乡先生礼,赐坐,饮以茶。觑冥王盏中,茶色清彻,己盏中,浊如胶。暗疑迷魂汤得勿此乎。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 俄顷,稽前生恶录,怒,命群鬼捽下,罚作马。即有厉鬼絷去。行至一家,门限甚高,不可逾。方趑趄间,鬼力楚之,痛甚而蹶。自顾,则身已在枥下矣。但闻人曰:“骊马生驹矣,牡也。”心甚明了,但不能言。觉大馁,不得已,就牝马求乳。逾四五年间,体修伟。甚畏挞楚,见鞭则惧而逸。主人骑,必覆障泥,缓辔徐徐,犹不甚苦;惟奴仆圉人,不加鞯装以行,两踝夹击,痛彻心腑。于是愤甚,三日不食,遂死。 至冥司,冥王查其罚限未满,责其规避,剥其皮革,罚为犬。意懊丧,不欲行。群鬼乱挞之,痛极而窜于野。自念不如死,愤投绝壁,颠莫能起。自顾,则身伏窦中,牝犬舐而腓字之,乃知身已复生于人世矣。稍长,见便液亦知秽,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为犬经年,常忿欲死,又恐罪其规避。而主人又豢养,不肯戮。乃故啮主人脱股肉,主人怒,杖杀之。 冥王鞫状,怒其狂猘,笞数百,俾作蛇。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遂矢志不残生类,饥吞木实。积年余,每思自尽不可,害人而死又不可,欲求一善死之策而未得也。一日,卧草中,闻车过,遽出当路,车驰压之,断为两。 冥王讶其速至,因蒲伏自剖。冥王以无罪见杀,原之,准其满限复为人,是为刘公。公生而能言,文章书史,过辄成诵。辛酉举孝廉。每劝人:乘马必厚其障泥,股夹之刑,胜于鞭楚也。 (选自《聊斋志异·三生》,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言一世为缙绅,行多玷玷:缺陷 B.俄顷,稽前生恶录,怒,命群鬼捽下稽:核查 C.责其规避,剥其皮革避:逃避 D.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缘:因为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了刘孝廉对前身为人时“行多玷”的悔改的一组是(3分)() ①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②主人怒,杖杀之③缘壁而上,穴屋而出 ④遂矢志不残生类⑤饥吞木实⑥害人而死又不可 A.②③⑤B.①③④C.④⑤⑥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孝廉一世为士大夫,但行为多有不端,死后到了阎王殿里,阎王倒茶给他喝,但他看见自己杯子里的茶水浑浊得像胶,于是他偷偷地倒掉了。 B.阎王查知刘孝廉生前的恶行,大怒,罚他托生为马。过了几年,小马长得高大健壮,主人和奴仆们骑它时,都不加鞍垫,两腿一夹就叫它跑,使它非常痛苦。 C.刘孝廉托生为狗后,常常愤恨得想死,又怕罚期不到再罪加一等。于是故意咬主人,使主人皮破露骨。主人非常愤怒,就把狗杀了。 D.阎王后来又罚刘孝廉托生为蛇,从此,刘孝廉下决心不残害生灵。后来故意让车轮轧死,阎王认为它这是无罪被杀,宽恕了它,准它服罪期满复生为人。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⑴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3分)

狼聊斋志异阅读答案

狼聊斋志异阅读答案 【篇一:《狼》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 二、填空。 1、《狼》选自原文共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作者字,? 号,世称,山东淄川人,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 集《》。“聊斋”是他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 是。 2、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惧狼→ ()→ () 三、理解默写 1、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 性格的句子是: 2、表现狼狡猾的句子是: 3、表现二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 4、表明“一狼洞其中”的目的的句子是 5、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是 6、从文中找出表现狼贪婪、凶恶本性和狡诈阴险的句子。 贪婪凶恶: 狡诈阴险: 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目似瞑()(2)意暇甚() (3)屠自后断其股()(4)乃悟前狼假寐() (5)缀行甚远()(6)两狼之并驱如故() (7)一狼仍从()(8)屠大窘() (9)顾野有麦场()(10)屠乃奔倚其下() (11)乃悟前狼假寐()(12)屠暴起() (13)恐前后受其敌()(14)一狼洞其中() (15)其一犬坐于前()(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7)狼亦黠矣()(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④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 (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 (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 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七、选择题 1.下列是对本文的寓意的说明,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b.不要被像狼一样的人的假象所迷惑,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九、翻译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十、“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十一、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狼: 屠夫: 十二、结尾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 十三、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 哪些启示? 答案 二、填空。 1先生,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 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 异的故事。 2.遇狼御狼杀狼 三、理解默写 1、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的性格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

《聊斋志异》名著导读

《聊斋志异》名著导读 作者简介:《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幻

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聊斋志异》在叙述、描写人和各种灵异之物的交往时,往往按照同类相应、同气相求的模式安排故事情节。同类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指的是同类事物能够彼此趋近,产生感应,实现生命层面的沟通。《聊斋志异》的许多故事,就是以同类相应、同气相求为契机而发生、延展的……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

阅读聊斋志异心得范文大全

阅读聊斋志异心得范文大全 阅读聊斋志异心得范文一 这几天,我以很快的速度看完了一本厚厚的《聊斋志异》。是什么东西这么吸引我呢?哦!原来是里面的情节写得很精美。尤其是书中的《赵城虎》这则故事特别好玩儿。它讲是一只通人性的老虎。 一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的儿子上山砍柴,不料被一只饥饿的老虎给吃了。老奶奶听说后嚎啕大哭,但是又一想光哭有什么用,还不如到县衙去告状。她到了县衙后带着哭腔说:“我的儿子被老虎吃了。”县官遗憾地回答道:“我们只逮捕人,不逮捕老虎。”听了这句话,老奶奶又大哭了起来。县官没办法,只好问左右两边的人有没有人肯去捉老虎。要知道捉老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所以没人肯去。 正在这时,一个人醉熏熏地走了出来说:“我去”,说着拿起公杖就走。但等他酒醒了,立刻就后悔了,只好双手空空地回来了,结果挨了板子。第二天清晨,他就去菩萨那里诉苦。他刚刚要回去,忽然,一只老虎扑了进来。那人吓坏了。但那老虎不但没有要吃他的意思,反而觉得很羞。于是,那人把老虎带到县衙去审问。审问过后,老虎就经常去帮助老奶奶。于是老奶奶就和这只老虎相依为命了。

我觉得《聊斋志异》真是书中自我介绍的“曲折离奇的鬼怪故事,百读不厌的古代奇书。” 阅读聊斋志异心得范文二 我觉得,很多人听见《聊斋志异》这本书的名字就会害怕。当然,里面讲的都是一些鬼故事。我也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从小到大,只要有人讲和妖魔鬼怪什么沾边的鬼故事,我就会跑得远远的,捂着耳朵不听。 前几天,我刚看完《封神演义》的时候,姥姥就拿来了一本原版的《聊斋志异》说让我看。当时我就呆住了,我本来就胆小,姥姥为什么还要让我看这些?姥姥好像看出了我的顾虑,对我讲,《聊斋志异》里面的鬼故事并不是那么可怕,每一篇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特别是原版的,里面都是文言文,顺便可以锻炼我的阅读理解能力。我听了姥姥的话,心中顿时平静了许多。姥姥看我接受这本书了,便让我到她房间里,她指导我来读。 我跟姥姥来到她房间,翻开《聊斋志异》,天,映入我眼帘的是满篇的文言文,我又往后面翻了翻,天,一篇译文也没有。姥姥笑了笑,先让我翻开一篇自己比较熟悉的。我想了想,前几天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罗刹海市”,就先读那一篇好了。我翻到那一篇,姥姥先是让我自己出声地读一遍,接着让我自己试着翻译一下,最后帮我把自己理解错的那些再给我讲一遍。读了几篇后,我猛然觉得读文言文没什么难的,而每一篇也的确告诉了

细柳——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细柳 细柳娘,中都之士人女也。或以其飘枭可爱,戏呼之“细柳”云。柳少慧,解文字。而生平简默,未尝言人臧否。但有问名①者,必求一亲窥其人。阅人甚多,俱言未可,而年十九矣。父母怒之曰:“天下迄无良匹,汝将以丫角老②耶?”女曰:“我实欲以人胜天,顾久而不就,亦吾命也。今而后,请惟父母之命是听。”时有高生者,世家名士,闻细柳之名,委禽③焉。既醮④,夫妇甚得。生前室遗孤,小字长福,时五岁,女抚养周至。 福年十岁,始学为文。父既殁,娇惰不肯读,辄亡去从牧儿遨。谯诃⑤不改,而顽冥如故。母无奈之,因呼而谕之曰:“既不愿读,亦复何能相强?但贫家无冗人,便更若衣,使与僮仆共操作。不然,鞭挞勿悔!”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数日,苦之,泣跪庭下,愿仍读。母返身面壁,置不闻。不得已,执鞭啜泣而出。残秋向尽,休无衣,足无履,冷雨沾濡,缩头如丐。里人见而怜之,纳继室者,皆引细娘为戒,啧有烦言。女亦稍稍闻之,而漠不为意。福不堪其苦,弃豕逃去;女亦任之,殊不追问。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不敢遽入,哀求邻媪往白母。女曰:“若能受百杖,可来见;不然,早复去。”福闻之,骤入,痛哭愿受杖。母问:“今知改悔乎?”曰:“悔矣。”曰:“既知悔,无须挞楚,可安分牧豕,再犯不宥⑥!”福大哭曰:“愿受百杖,请复读。”女不听。邻妪怂恿之,始纳焉。濯发授衣,令与弟同师。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⑦。 (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释】①问名:古代婚姻礼仪之一,指男方去女方家提亲。②以丫角老:终身做姑娘。 ③委禽:送聘礼,表示定婚。④醮(jiào):嫁。⑤谯诃:责备呵斥。⑥宥(yòu):宽恕。 ⑦游泮:进县学,成为秀才。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3处)(2分) 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答案】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一般是在梳理句意的基础上,按句子的结构和句子的意义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给他穿上破衣服,叫他去放猪。回家就让他自己拿个碗,和那些仆人们一起去吃饭”所以,这句话有四层意思,根据要求断三处,按照意思“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断开即可。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未尝言人臧否 ..()②辄亡.去从牧儿遨() ③数日,苦.之()④哀求邻媪往白.母() 【答案】①好坏②逃跑,逃学③对……感到苦④禀报告诉对……说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做这类题目一定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极调动课内积累,首先思考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有几个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如第①题中的“臧否”,可联系《出师表》一文中“陟罚臧否”中的“臧否”,不难判断出是“好坏”的意思。第②题中“亡”可借助《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可判断为“逃跑”,再结合语境,理解为“逃学”;第③题中“苦”,可联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苦其心志”中的“苦”,但此处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作“对……感到苦”;第④题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好哀求邻居老妇人去和母亲说,“白”译作“禀报”“告诉”“对……说”都可以。 (3)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或以.其飘枭可爱/今以.蒋氏观之 B.福不堪其.苦/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便更若.衣/曾不若.孀妻弱子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画皮

画皮 太原王生早行,遇一女郎,抱襆独奔,甚艰于步,急走趁之,乃二八姝丽。心相爱乐,问:“何夙夜踽踽独行?”女曰:“父母贪赂,鬻妾朱门。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所弗堪也,将远遁耳。”问:“何之?”曰:“在亡之人,乌有定所。”生言:“敝庐不远,即烦枉顾。”女喜从之。生代携襆物,导与同归。女顾室无人,问:“君何无家口?”答云:“斋耳。”女曰:“此所良佳。如怜妾而活之,须秘密勿泄。”生诺之。使匿密室,过数日而人不知也。生微告妻。妻陈,疑为大家媵妾,劝遣之,生不听。偶适市,遇一道士,顾生而愕。问:“何所遇?”答言:“无之。”道士曰:“君身邪气萦绕,何言无?”生又力白。道士乃去,曰:“惑哉!世固有死将临而不悟者!”生以其言异,颇疑女。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无何,至斋门,门内杜不得入,心疑所作,乃逾垝垣,则室门已闭。蹑足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急追道士,不知所往。遍迹之,遇于野,长跪求救,请遣除之。道士曰:“此物亦良苦,甫能觅代者,予亦不忍伤其生。”乃以蝇拂授生,令挂寝门。临别约会于青帝庙。生归,不敢入斋,乃寝内室,悬拂焉。一更许,闻门外戢戢有声,自不敢窥,使妻窥之。但见女子来,望拂子不敢进,立而切齿,良久乃去。少时复来骂曰道士吓我终不然宁入口而吐之耶取拂碎之坏寝门而入径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妻号婢入烛之生已死腔血狼藉陈骇涕不敢声。 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道士怒曰:“我固怜之,鬼子乃敢尔!”即从生弟来。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远。”问:“南院谁家?”二郎曰:“小生所舍也。”道士曰:“现在君所。”二郎愕然,以为未有。道士问曰:“曾否有不识者一人来?”答曰:“仆早赴青帝庙,良不知,当归问之。”去少顷而返,曰:“果有之,晨间一妪来,欲佣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尚在也。”道士曰:“即是物矣。”遂与俱往。仗木剑立庭心,呼曰:“孽鬼!偿我拂子来!”妪在室,惶遽无色,出门欲遁,道士逐击之。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道士以木剑枭其首。身变作浓烟,匝地作堆。道士出一葫芦,拔其塞,置烟中,飗飗然如口吸气,瞬息烟尽。道士塞口入囊。共视人皮,眉目手足,无不备具。道士卷之,如卷画轴声,亦囊之,乃别欲去。(节选自《聊斋志异·画皮》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嫡妒甚,朝詈而夕楚.辱之楚:打 B.生代携襆物,导.与同归导:引导 C.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意:意料 D.欲佣为仆家操作,室人止.之止:使……停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问:“何之.”?B.①生以.其言异,颇疑女 ②答言:“无之.。”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C.①妪仆,人皮划然而.脱D.①乃逾垝坦,则.室门已闭 ②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故事情节跌宕曲折的一组是 ①抱襆独奔,甚艰于步。②生以其言异,颇疑女。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③睹此状,大惧,兽伏而出。急追道士,不知所往。④明日使弟二郎奔告道士。⑤女子已失所在。既而仰首四望,曰:“幸遁未远。⑥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卧嗥如猪。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⑥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聊斋志异·棋鬼》阅读答案(附翻译)

《聊斋志异·棋鬼》阅读答案(附翻译) 广东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已:停止 C.父愤悒赍恨而死赍:怀着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系:捆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公礼之,乃坐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C.酌之以酒,亦不饮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D.自晨至于日昃于今七年矣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A.①③⑤B.②⑤⑥C.①②④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柳秀才(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翻译

《柳秀才(聊斋志异)》阅读答案及翻译 柳秀才 明季,蝗生青兖间,渐集于沂,沂令忧之。退卧暑幕,梦一秀才来谒,峨冠绿衣,状貌修伟,自言御蝗有策。询之,答云:“明日西南道上有妇跨硕腹牝驴子,蝗神也。哀之,可免。”令异之。治具出邑南。伺良久,果有妇高髻褐帔,独控老苍卫,缓蹇①北度。即蒸香,捧卮酒,迎拜道左,捉驴不令去。妇问:“大夫将何为?”令便哀求:“区区小治,幸悯脱蝗口。”妇曰:“可恨柳秀才饶舌,泄我密机!当即以其身受,不损禾稼可耳。”乃尽三卮,瞥不复见。 后蝗来,飞蔽天日,竟不落禾田,尽集杨柳,过处柳叶都尽。方悟秀才柳神也。或云:“是宰官忧民所感。”诚然哉!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缓蹇:迟缓艰难的样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下列各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季,蝗生青兖间季:末年 B.梦一秀才来谒谒:拜见 C.迎拜道左道左:道旁 D.瞥不复见瞥:瞥见,看见 解析:选D。D项中的“瞥”,应解释为“一瞥之时”,喻其短暂,即“倏忽,一下子”。 参考译文: 明朝末年,青、兖二州发生蝗灾,并渐渐蔓延到沂县。沂县的县令对此很担忧。这天在公堂幕后休息时睡着了,梦中见一位秀才前来拜见,秀才头戴高冠,身穿绿衣,状貌修伟,自称有抵御蝗灾的好办法。问他有什么办法,秀才回答说:“明日在西南道上,有个妇人骑着一头大肚子母驴,她就是蝗神。向她哀求,可以免却蝗灾。”县令感到这个梦很奇怪,就置办好酒食早早来到城南。等了很长时间,果然有个妇人,梳着高高的发髻、披着褐色斗篷,独自一人骑着老驴,缓步往北走着。县令当即点燃香烛,捧着酒杯,迎上前去,恭谨地站在道旁,并捉住驴子不让走。妇人问:“您想干什么?”县令便哀求道:“区区小县,希望能得到您的怜悯,逃脱蝗口!”妇人说:“可恨柳秀才多嘴,泄露我的机密!那就让他身受蝗害,不损害庄稼就是了。”于是饮酒三杯,转眼间不见了。 过后蝗虫飞来,遮天蔽日,却不落在庄稼地,只是云集在柳树上,蝗虫经过的地方,柳叶全被吃光了。县令这才明白梦中的秀才就是柳神。有人说:“这是县官忧民所感动的。”确实如此啊!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