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古代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26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与教育学案

第26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与教育

考点1|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两弹一星”和“神舟”五号

1.“两弹一星”

(1)概念:是指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目的: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3)成就

①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6年,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③中国先后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实现核能的和平利用。

④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⑤1975年,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2)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航天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3)2008年9月,“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

1.成就

(1)20世纪50年代先后制成小型和大型电子管计算机。

(2)70年代,中国相继研制成功每秒百万次以上的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

(3)90年代以后,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4)2001年7月,中国研制成功“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2.意义:对中国国防、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三、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1.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水稻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带头人。

2.成就:1973年育成“南优2号”杂交水稻。

3.影响

(1)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袁隆平提出的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3)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教材补遗]__“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史料二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两弹一星”显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史料二:“给反革命的……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打破了美国和苏联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归纳邓小平论述“两弹一星”研制的重大意义。

提示:①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④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⑤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根据史料二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提示:时代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史论归纳]

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主要因素

(1)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5)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推动和需要是重要动力。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B [题干中“1970年”是关键。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1970年”“空间大国”等信息可知,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B项正确;2003年,中国才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老工程师回忆文革时说:“由于当时批判反动学术权威,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专制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敢于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当时这种现象推动科技突破的成就是( )

【导学号:67930080】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神舟”号飞船实验成功

A [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方红1号”于1970年4月成功发射。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99年,“神舟”号飞船试验成功。因此在文革期间取得的科技成就只有“东方红1号”的成功发射。综上所述排除B、C、D三项,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3.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C [据材料“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两弹一星”对于本国、本地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都有较大影响,体现了济世的作用,故C项正确;A项范围只限于我国,错误;B项也只限于中国经济,错误;“两弹一星”成功后,地区及世界仍然有紧张与动荡,故D项错误。]

4.1960年中科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这一现象( )

A.反映了新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B.体现了“科技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

C.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

B [材料无法体现科技突飞猛进,故A项错误;通过“中科院学部委员既有科学家也有工农大众”“69项学部论文和报告中劳动模范占据了13项”的信息可知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少数劳动模范,故C项错误;“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新中国的教育事业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提上日程。

②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提出:1957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含义: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4)意义

①“双百”方针正式成为中国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方针。

②“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带来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春天。

(5)成就

①出现许多革命历史题材和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精神产品。

②戏剧舞台和银幕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2.对“双百”方针的破坏

(1)原因:“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了极左思潮的破坏,一些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

(2)表现

①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被点名批判,如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

②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被肆意迫害。

③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种、剧目被停演,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3)影响:严重影响了文艺的发展、繁荣和学术的进步。

3.欣欣向荣的新时期文艺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文艺领域经过拨乱反正后,“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2)表现

①短篇小说《班主任》产生了较大反响。

②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长江万里图》《白鹿原》深受读者欢迎。

③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④艺术:杰作频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1.奠基时期的教育事业

(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成为紧迫任务。

②内容

a.借鉴苏联经验,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b.确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

③措施

a.对高等学校的院系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b.1951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形成了新的教育系统。

(2)教育方针

①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②制定:1957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③意义: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3)成就

①到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

(1)表现

①各地中小学纷纷“停课闹革命”“红卫兵”大串联。

②高考被废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教育革命”。

(2)影响

①中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冲击,人才奇缺。

②整个民族文化素养大大下降,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3.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1)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了拨乱反正。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2)措施

①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②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③1985年,提出要把教育摆到战略重点的地位。

④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⑤1999年,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3)成就

①基础教育蓬勃发展

a.1986年,国家实施义务教育法。

b.到2000年,中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②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方针,得到高速发展。

③高等教育大发展

a.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新管理体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

b.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使高等教育规模发生历史性变化。

c.实施“211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

d.成人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教材补遗]__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调整

国外因素:国际局势的推动与苏联教育模式的吸引。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

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料二“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史料三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

——邓小平[史料解读]

(1)史料一:“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双百”方针的目的。

(2)史料二:“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夸大了当时文学中存在的问题。

(3)史料三:“不要横加干涉”→为文艺创作提供宽松的文化环境。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指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

提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现代科技和繁荣文学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史料三中邓小平的观点对文艺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提示:主要说明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

(3)结合史料,总结“双百”方针的曲折与新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史论归纳]

对“双百”方针的全面认识

(1)从内涵来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问题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2)从背景来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3)从基本精神来看,“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

(4)从受挫原因看,“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

(5)从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文化就能

兴旺发达。

史料一“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这种模式强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科学人员,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于是中共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理科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史料二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浙江初中三册语文课文收录的文章统计表。

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史料三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模仿苏联教育制度”→照搬苏联模式;“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偏重工科,削弱人文社会学科。

(2)史料二:“马列经典著作和政论文章”“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由以马列原著和政论文章为主到突出经济;“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由偏重本地和工农业建设的文章到所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3)史料三:“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柱状图→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教育落后;改革开放后,各层次教育发展迅速。

[史料运用]

(1)史料一中的教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这些做法有何现实意义。

提示: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对外实行“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意义:为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输送工业建设人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二中导致语文教材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三个面向、科教兴国等教育方针的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

(3)史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提示: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史论归纳]

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建立人民教育事业,使得人民在教育领域内恢复和掌握了主权。

(2)进入全面建设时期,推行全日制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1956年1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术、艺术、技术的水平,并使新一代得益。为了发展自由讨论,又必须与党内、党外各种各样的宗派主义门户之间进行适当的斗争。”陆定一的言论( )

【导学号:67930081】A.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去政治化的要求

D.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

A [据材料“1956年……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双百”方针的特点,“双百”方针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故A项正确;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在文革结束后,故B项错误;“学术问题去政治化”的说法过于片面,没有涉及艺术、技术问题,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也不是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故D项错误。]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

A.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C [依据题意可知,在20世纪中期,上海的影院既可以放映香港影片,也播放反映大跃进的影片,这表明当时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明确表述,排除。]

3.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 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 )

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D [据材料“1951年至1958年……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处于“一五”计划的工业化建设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大量工科专业人才,故D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故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也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故B项错误;1951年至1958年中国也没有进行文化教育全面改革,故C项错误。]

4.1977年8月4日,邓小平提议召开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即向大家表态说:“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这说明( )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

C.“左”倾错误仍在文化领域延续

D.加快了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步伐

B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邓小平对文革期间“教育革命”的纠正,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邓小平对文化领域“左”倾错误的纠正,故C项错误;材料是恢复高考制度,与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无关,故D项错误。]

(对应学生用书第227页)

主题一现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指南针”——“双百”方针

[主题立意]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文化教育界和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但是,1957年夏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随后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的一系列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使“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文艺工作者惨遭迫害,文学艺术领域一片凋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文学艺术创作走向繁荣,有力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双百”方针成为现代中国文艺的“指南针”。

[知识交汇]

实行“双百”方针的现实意义

(1)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有利于促进文学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3)有利于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

(4)有利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主题二“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实施——现代中国科技、教育的发展

[主题立意]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科教兴国”必须处理好科技、教育、经济三者关系,科技、教育、经济三位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因而重视教育,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倡导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

[知识交汇]

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对应学生用书第228页)

近年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

高考真题体验——找规律

1.(2017·全国卷Ⅱ)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 [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从题干无法判断出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否得到解决,A项错误。材料只是表明高等教育的发展,没有提及其与生产劳动的关系,B项错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各类人才,这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D项正确。] 2.(2015·全国卷Ⅱ)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没有改变,A 项错误;学习俄语的热潮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文化教育改革与学习俄语没有必然联系,C项错误。]

3.(2013·全国卷Ⅱ)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A [从材料看,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开设的必修课以恩格斯的著作为教科书以及文化部举办的科学知识展览会,目的都是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宣传唯物主义理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B项;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高考命题预测——明趋向

视角1 从国际局势发展角度命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美国的敌视和中苏关系的恶化,加之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新中国的安定,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政府开始研制“两弹一星”,最终取得巨大成就。解题时应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分析解答。

[对点1] 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C [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视角2 从教育与国家战略的调整角度命题

为了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方针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如: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是学习苏联经验,因此掀起了学习俄语的高潮;工业大学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等。解题时应从我国建设的大的社会背景方面分析。

[对点2] 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 )

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形成了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文革结束后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故A项排除;紧扣题干中“1985年5月”并联系时代背景可知,为了当时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适应了经济改革的要求,1985年的我国进行如题干中的教育改革,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故C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5年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D项排除。]

视角3 从新时期的教育成就角度命题

伴随着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很大成就。如恢复高考、实施义务教育、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等。解题时一般需要结合史实解答即可。

[对点3]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1949~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单位:所)

B.改革开放后,教育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C.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D.21世纪以来,由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职业中学日益萎缩

C [1949~1956年,职业中学数量为零,说明当时教育体系不够完整,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而不是在改革开放后,故B项错误;1995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教育的全面发展,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正确;按照表格材料,进入21世纪后,职业教育继续发展,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