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画》教学设计资料

《流动的画》教学设计资料
《流动的画》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准备:

卡片,奖励图章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课1.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为什么喜欢?

2. 有一首写画的古诗,还记得吗?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3.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也带来了一幅画你们想看吗?

4. 流动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

背诗《画》

理解流动的意思

自主识字

通读课文1.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页,对照字表运用圈画的方法读课文

2. 认字比赛

3. 检查认字情况

4. 自己把课文多读几遍,争取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5. 小组轮流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小组内识字比赛

认读生字词

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细读课文1. 学习第一段

⑴。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读边听,这段告诉什么?

⑵。流动的花是怎样画的?哪几句描写了话的景色?

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的景色

⑷。为什么管他叫流动的画

⑸。谁能用赞美的语气把这段读出来

2. 学习第二段

⑴。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⑵。说一说这段不懂得地方

⑶。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内容

我忽然看见我忽然看见了什么呢?

读到这里该怎样读

为什么妈妈夸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⑷。指导朗读指名读,其他同学倾听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抓住课文主要句子

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景色的句子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有感情朗读

听老师范读

倾听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

小组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可能看到了什么?

开放提问

拓展延伸1. 组织讨论

课文中的我是个懂事的孩子,不破坏窗外祖国的画,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作懂事的娃娃

2. 学习续写

在第一段中,课文给我们6种景物,描绘了美丽的画中景,那画中还可以有哪些景物呢?仿照书中的句子,试写。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右边县上的差异

记忆生字

指导书写1. 游戏巩固生字

教师贴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图画上写有生字的智慧果,组织学生采摘,实际生字,组词。你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2. 指导书写

3.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实际生字,交流记字的方法。

学生认读生字,说出偏旁,数出笔画,掌握每个字的笔顺。

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分析怎样把字写的漂亮,然后学生观看教师的示范。

流动的画

流动的画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初识生字。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丽河山,并且能够以实际行动爱护她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又给同学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块来看看吧!不上天,不下海,两根铁轨脚下踩,钻山洞,过桥梁,轰隆轰隆跑得快。谁知道是什么啊? 生:火车 师:你们真聪明!那你们都坐过火车吗?在火车上你们都看见过什么啊?现在有一辆火车缓缓的向我们使来了,听!老师想乘着火车去欣赏一幅流动的画,你们想和我一块去吗? 生:想 师:那就赶紧上车吧?让我们一块乘着火车走进这片美丽的文章---流动的画。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流动的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 师:你们想不想美美的读读课文呢?那就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打开到第20页,请同学们边读边圈出生字,开始读吧! 生:自读文。 2.小组学习生字。 师:课文读完了吗?那文中的生字都找到了吗?你们都认识吗?现在就请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这些字吧,如果遇到你不认识的字就用你熟悉的方法解决它,开始吧! 3.学习字词。 师:看的出我们的同学读得都非常的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那今天我们是乘着火车去欣赏这幅流动的画,那我们就以开火车的形式来读吧,那小火

车从谁开呢,好从你开始! 谁有信心再来读读这些字来领读一下。生字我们学会了,那文中也有很多词语宝宝,快来看看,这回从你开始。 三、读中感悟,想象画面。 1.再读文。 师:现在生字词我们都学会了,再来读读文章是不是就更容易了。(指名读文) 生:读文 师:课文读完了,那我们先来欣赏课文的这一部分,让我们乘着火车,和文中的小朋友一块来欣赏窗外的景色吧! 同学们听“呜,火车开了”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啊? 生:开心的,高兴的,快乐的…… 师:火车开了,我们的心情是快乐的,高兴的,甚至还有些兴奋,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谁来试一试。(多找生读) 生:呜,火车开了 师:妈妈说----快看呢,窗外有一副流动的画。注意后面是感叹号怎么读?谁来试试。 是啊,文中的小朋友也看到了并激动的说“啊,真的”。 生:啊,真的。 师:我觉得还不够激动,再来试试。 生:啊,真的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这部分,其他同学思考文中的我和妈妈坐在火车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生自由汇报)(板书:小河、白纱、汽车、鲜花、水库、人家)生:小河、白纱、汽车、鲜花、水库、人家。 师: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谁来读一读? 生:小河弯弯曲曲,山腰飘着白纱。汽车往来穿梭,路边开满鲜花。水库好似明镜,山坡点点人家…… 师:谁能读得比她还要美呢? 师:文中的景色美不美,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些美丽的景色呢,我们一块看看吧(放图片,每放一张图片,分析理解内容,再找生来读文中对应的句子,多找生读)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很快乐/很吃惊…… 师:真好,谁能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呢?加上表情再来读读?谁能加上动作把这一小节再来读读,那就一块试试吧。(师生同读)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想想再去看看啊,那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想象一下你看到了哪些景色?(小河----,山腰上---,汽车---,路边----,水库-----,山坡-----。)请同学们再往窗外看看,你还看到了哪些景色呢?好,睁开眼睛。 除了这些美丽的画面,还可能看到什么? 生:还可能看到长长的瀑布/还可能看到小鸟在天空中飞舞/还可能看到美丽的彩虹/还可能看到柳枝在跳舞……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说的真好!面对这么美丽的风景,你想不想把他留下来啊?你们想怎么把它留住呢?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学反思

避拜介锤爸介\z 涤拜介宝介衬罢介伴闯敌介罢佰稗介钓办介办介胆拜介得搬 踩邦介斑敌介蝶搬介避拜介传半介颤罢V 伴搬伴介稻爸几脆几地罢邦几蝶搬几伴淳爸几拜爸几冲" 吵爸几比搬邦几兵办V 典介地扳介搬兵拜介斑敌介拜捕邦介碘罢邦介敞拜介柏敌介点笛介罢册邦介斑敌介邦介搬 白拜介罢册邦介斑V 《涤拜介宝介衬罢介伴闯敌介罢佰稗介钓办介办介胆拜介得搬》爸邦介蝶搬介唱稗介 伴巢敌介稗爸介 半爸介搬拜罢介胆拜介得搬介拜爸介拜罢伴介串罢邦介罢掸介避拜介宝介搬邦扳介雌敌 介蝶搬介避拜介伴柏半介罢得介办罢介搬长半介锤邦介斑介翟稗V 爸邦介超罢介扳半介 撤介伴车稗介秤扳介斑敌介蝶搬介颁稗介罢邦半介的罢邦介锤邦介斑介翟稗V 册稗介拜坝半介拜爸介扳颁稗介淬半介彬罢介膊稗介底拜介斑敌介泵搬邦V 爸介档敌介财敌介传半介 半爸介册拜介宝介涤拜介脆介伴闯介搬敌介拜捕邦介罢等罢邦介扳超爸介唱搬介斑介翟稗介稗扳V 蝶搬介表罢邦介档半介搬邦扳介罢得罢邦介醇邦V 第拜介瓣V 拜捕邦介罢等 罢邦介半爸介册拜介宝邦介涤拜介脆介伴闯介搬V 炒介档介呈介涤拜介庇爸邦介脆稗V 灿介昌半介涤拜介畅罢介爸介档敌介脆罢介稗爸介吵介超稗介斑介翟稗V 伴巢敌介泵搬 邦介碉介蝶搬介表罢邦介办介办邦介涤拜介宝介衬罢介伴闯介锤邦介斑介翟稗介瞪半V 炒邦介稗介财介得罢介办介涤拜介宝介衬罢介伴闯介瞪半介半扳V 伴巢敌介泵搬邦介碉介蝶 搬介表罢邦介档半介涤拜介宝介衬罢介伴闯敌介拜扳半介避拜介锤邦介斑介翟稗V 罢办介柴介涤拜介残稗介财罢介佃罢介拜坝半介搬柄拜介炒介差扳邦介捕邦介粹介典爸介捕邦介 碉介伴闯介蒂介搬睬罢介荡V 佃罢介拜坝半介捕邦介碉介涤拜介宝介衬罢介伴闯介扳捕稗 介斑介翟稗V 炒敌介泵搬邦V 拜扁介斌稗介卞邦介便介地扳介昌半介涤拜介办扳介地介淬介伴淳介搬V涤拜介宝介衬罢介伴闯敌介池爸介党办介捕介触拜介椿拜介斑介扳介拌拜 吵爸介差扳邦介捕邦介粹介典爸介厂爸介编介党半介伴闯敌介荡罢党半介伴闯敌介涤拜

一年级语文:《我的家》教学设计(参考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一年级语文:《我的家》教学设计(参考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一年级语文:《我的家》教学设计(参考文 本) 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录音,了解录音中那位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的。 2.能根据要点、清楚、明确地介绍自己的家,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教学时间 1教时 教学重点能根据要点、清楚明确地介绍自己的家,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按本次训练的内容与要求,课前让学生向家长询问有关情况(如家庭地址、父母的工作单位等),然后抓住“你的家可爱在哪里”这个重点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家,而且对家里的情况都十分了解,我们怎样才能把家里的情况介绍给人家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听说训练——我的家。板书:我的家 二、明确训练内容和要求。 1.介绍自己的家,要求做到什么? ①在介绍内容上,要体现“听说内容”中所提出的3个要点; ②尽言在表达上,要把事情说清楚,语句要完整前后意思连贯,家庭地址要说明确; ③对别人的介绍(包括录音中哪位同学的介绍)要认真听,吸取

查找信息教案

第六课查找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甘肃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第二单元第六课《查找信息》。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搜索引擎并掌握使用全文搜索(“关键字”搜索)方式搜索网上信息的方法,学会使用收藏夹。但是教材对细节方面不够详细,比如搜索的选项,搜索的方法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搜索引擎; 2.熟练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方法; 3.掌握收藏夹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索引擎使用关键词搜索有关的网站和信息,使学生学会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网络世界的了解,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搜索和积累知识,正确运用网络资源。 四.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网上信息。 五.教学难点 搜索技巧的灵活运用。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运用演示法、探究式教学法、协作学习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设有讲练结合、互帮互学等

环节,既注重教师学生的直观演示,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在整个教学中学生都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重视学生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引导,努力创设便于开展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主动性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七.教学准备 PPT课件,电子教室。 八.教学过程 (一)打开网络世界的大门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脑已经不再是一个打字、玩游戏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共享资源的门户,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一起来遨游网络世界,探索网络世界的奥秘。因特网上的信息浩如大海里的水一样多,我们想查找所需的资料简直如同大海捞针,这时,为了满足多种信息检索需求的搜索引擎便应运而生了。 (二)进入网络世界 1、提问:什么是搜索引擎? PPT展示:搜索引擎是因特网上查找信息的工具,它能按照用户的要求,自动从因特网检索信息,经过整理后向用户提供搜索范围以做进一步的查询。最早的搜索引擎出现在1994年4月,即是超级目录索引雅虎,并成功是搜索引擎的概念深入人心,从此,搜索引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提问:你见过的搜索引擎有哪些? PPT展示常见的搜索引擎网站: 百度: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 谷歌: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 雅虎: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 搜狗: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 网易: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

思维教案参考资料

第六章:言语与思维 第一节:概述 一、教材分析 恩格斯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思维有多远,人类就能走多远,创造的东西就能飞多远。思维在人类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节选取的是山东省五年制师范学校统编教材《心理学》第六章第一节概述,是在学习前面感知觉等认识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后面学习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掌握思维的概念及特征;掌握提高思维品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探究、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培养提高自身思维品质的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二、教法分析 根据教材分析,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发展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新课改理念,采用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演示)——激发思维兴趣(案例分析)——活动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加以引导) 三、学法分析

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时期,思维水平较高,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采用的学法设计 观察录相演示——呈现思维过程——诱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参与活动过程——提高思维品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网络图片,吸引学生兴趣,提出问题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因为网络而走红)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 一、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由此引出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讲授新课: (一)思维的概括性 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下面我们从"日本人巧探大庆油田"的故事中来了解一下思维的概括性。 大庆油田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勘探、开发的大油田,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大庆油田具体在哪里,但日本人却对大庆油田了如指掌。日本人首先从中国画报刊登的铁人王进喜的大幅相片上推断出大庆油田在东北三省偏北处,因为相片上王进喜身穿大棉袄,背景是遍地积雪。接着他们又从另一幅肩扛人推的照片上,推断出油田离铁路不远。他们从《人民日报》的一篇报导中看到一段话,这段

流动的画教案

流动的画教案 武艳 教学目标: 1、学习必认字11个,必写字6个,理解本课词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并指导个别 字的书写。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大地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 感,同时渗透环保教育。 3、继续学习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利用多种方法识字,并能争取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累;“穿梭”一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图片,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识课题。 1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坐过火车吗?(生:坐过)“呜——”火车鸣笛的声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生:火车声)这时出现火车画面。师:同学们快坐好,我们今天将乘坐这列火车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实际为组织教学。) 2师:火车开了!同学们快看!(给学生放流动的画面。)看完后师生共同小结:这真是一幅流动的画。 二、指导书写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诗歌“流动的画”,(屏幕课题)“流动”是这节课需要学习写的词,请同学们跟老师书空课题。(“流”字用红笔写。)读课题,指“流”字问: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点拨学生:用部首帮助理解这个字的意思,然后记住它,这真是一个好方法。)指导:写这个字的时候注意不丢:点。老师板书。(学生练习) 2“动”请你观察,怎么才能将字写漂亮?书写动 3请你们观察,怎么写才能将这两个字写漂亮? 4学生书写,学生写字,评价。(把学生的字展示) 5展示学生作品,然后补充完整 过渡: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这到底是一幅什么样的画。 三、感知课文,自主识字。 1打开书20页,读全文,看看和小作者一起看到了什么。遇见不认识的字,借助课后识字表的拼音争取读正确。 2谁想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读音是否正确,一会儿来评价。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价,如果他能做到读正确,并比较流利,就奖励红星给他。 4男女生分小节读,想一想和作者一起看到了哪些景色? 四、朗读课文,识词记字。 (一) 1学生汇报都看到了哪些景色,老师板书简笔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学反思

《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继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之后的又一重要光学规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如何上好这节课,这节课能达到什么效果对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学用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提出了详细要求。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完成并不容易。我平时上课自认为教材很熟,备课时常常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课堂上学生实验的实验器材的准备和改进也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心思。实验中的激光灯的光束效果不明显,所以想到了用香火制造烟雾;烟雾需要收集并保存所以想到了空盒子,并且就地取材把实验室中的光的反射演示仪的空盒子倒置过来即可;由于涉及到角度问题,想到在盒子的背面贴上自画的量角器,并且自制量角器的位置也反复斟酌改动多次。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轻松中学到了知识。我在感动的同时也对自己做了一下反思。一探究实验中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时没有设计相应的表格,只是让学生大体对比了一下,甚至有的学生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轻易地得出了结论;二反馈练习少且针对性不强,这点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很容易就看出来了。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没有画出详细的光路图来解释。没能让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概念。四课堂的各个环节不连贯,备课不精益求精,只是浮在表面上。五没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接受能力,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考虑不周全。六没有板书设计,在授课时很容易造成板书凌乱,没有条

理。 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充分在准备,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充分考虑到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好应变。 二、心中有教案,但不以教案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为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对能力,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

教学设计模板及案例62951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模板(参考)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学院及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 班级:06级教本二班 姓名:赵国杰 提交日期:2008年11月20日 题目:自己选择一节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依据系统的教学设计理论和过程模式对其进行教学设计。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学设计 一、前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基础知识中的一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本节课是其中的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部件的功能。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差距,水平高的学生和一般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教学实施规划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 ? ? ?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9课 查找资料 1教案 闽教版

第9课查找资料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从网上收集资料的方法。 (2)学习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资料。 2.知识目标: (1)培养同学们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2)培养同学们协作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 (1)让同学们从小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2)让同学们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在网上搜集信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查找各种资料,因特网不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还提供方便快捷的查找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网上收集资料的方法。 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查找有关“恐龙”的科普知识 1.做一做,查找“恐龙”的科普知识 双击桌面上的“Internet Explorer”图标,打开IE游览器,在地址栏输入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按“Enter”键,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站的首页。 操作要点:在地址栏内输入网址,按回车键。 看到“中国科普博览”网站了吗?通过这个网站,你可以做些什么事呢? 一点通:显示在网站的的主页——相当于一本书的封面,从这主页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网站上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光标变为手形的位置即是“超级链接”,点击“超级链接”即可进入相关网页(不试一下吗?)。 任务完成了吗?瞧,你已经找到了恐龙的有关知识,不难吧!

2.试一试,查找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科普知识。 活动二:查找有关“酸雨”的信息 1.做一做 信息的搜索(查找关于“酸雨”的资料) 如果我不知道有关“酸雨”的网址,怎么办? 许多的网站提供了网络信息搜索的功能——搜索引擎这样的网站有: 搜索引擎:百度: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 搜狐: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 新浪: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 雅虎: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 以“百度”为例: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关于酸雨的资料。 操作要点: (1)在地址栏内输入百度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8314293671.html, (2)找到搜索引擎的位置输入关键词:酸雨 (3)按“搜索”按钮,即可进入关于酸雨的网站 你找到刚才我们游览过的“酸雨”网站了吗? 任务完成了吗?你真行,都会自己查找信息了,还想查找什么信息呢? 2.试一试 找开“百度搜索”网站,查找“蚯蚓”和成语“兵不厌诈”的有关资料。 三、总结 1.同学们今天学会了做什么啊?(学生回答自我总结) 2.回家后,考考爸爸妈妈。

《流动的画》优秀说课稿

《流动的画》优秀说课稿 《流动的画》优秀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流动的画》。它是一首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童趣的小诗。诗中,“我”坐在车窗边观赏祖国大地,美丽的“画”是流动的,“我”的情感也随之灵动!——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流动的画,热爱祖国。诗歌文质兼美,语言形象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很适合儿童欣赏和朗读。 我从三个方面来向大家汇报: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过程。 一、教学理念 根据教材的特点,其字里行间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审美资源。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我把引导学生审美作为重点,把这节语文课上成一堂美的欣赏课。“让诗教永驻语文课堂”,这就是我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我的想法是: 1、落实“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2、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为学生创设一个“书声琅琅”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二、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

置教学目标: 1、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读通、读顺、读美课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使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感悟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培养语感。 3、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 ●教学重点 通过落实“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自读自悟”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整堂课中,力求做到: (课件显示:过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参与; 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 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究; 朗读——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评价; 诗歌——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感悟。) 三、教学过程 1、读出诗歌的形,披文入境发现美(课件显示) “读出形”即让学生通过读,在头脑中唤起语言描绘的形象,发现诗歌的美。这个环节通过3步来实施:●“猜谜激趣,读题质疑”;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观画说景,感自然美”。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新课程标准注重“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本着这一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落脚于实验探究,力争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以实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力求教学过程充满趣味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牢牢把握“兴趣”这个学习的原始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以震撼视听的电影短片开篇,引起学生集中注意,顺势引入折射现象,然后以简单而奇特方法演示光的折射路径,以分组实验带学生零距离感受光的折射,在感受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进入探究之旅,最后以美丽的海市蜃楼和神奇的传说收篇。整个流程处处有乐趣,彻底甩掉了传统物理课堂生硬枯燥的面孔,给学生以亲近,充满趣味的感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二、力求落实学生科学地自主探究 诚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项问题,由于是自己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的属他所有”。教师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节课以

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实验活动和自主探究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训练学生科学实践的能力和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和习惯。 三、力求以教学创新实现减负增效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一个国家需要创新,一项事业需要创新,一节课也需要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光的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理解难,探究更难,教学设计中采用两点定线法,简化设计难度,又充分利用学生玩乐中已有的激光枪瞄准的经验,方便实验操作,很好的攻克了这一难点。对于光的折射规律的归纳,如果老师引导不够,学生的结论就会纷乱细杂,淹没主题,如果引导过度,又会限制学生思维,甚至会自觉不自觉暗示结论,失去探究的意义。实践证明,本课用类比法引导,恰倒好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光的折射学习分析 【任务分析】 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之后,本节课学习光的折射,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为学习凸透镜的知识打基础,所以本节既是光的传播三种情况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理解凸透镜知识的铺垫。教材中用大量的图片呈现了折射现象,留有充裕的探究时间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领略物理的美妙,体会成功的快乐,体现了学生自主性探究的新课程标准。我充分领会这一教

最新综合实践-怎样查阅资料-教学设计教案资料

《怎样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需要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信息。面对大量的信息和资料,如何有效快捷地查阅,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探究。“问题与思考”部分通过一段文字和学生在图书室阅览书籍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查阅资料,引入新的探究课题。然后以三个问题——“资料有哪些类型?”“我们到哪里查阅资料?”“怎样查阅资料?”引发学生思考。“学习与探究”部分让学生了解资料的类型和查阅资料的一般步骤方法。“实践与体验”环节利用教材提供的中秋节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家乡中秋节的相关活动,例如,中秋节的习俗、诗词鉴赏、趣味故事等内容,然后与同学交流。“总结与交流”部分,通过师生的总结交流,全面理解资料查阅法,包括查阅资料的不同途径及注意事项,查阅前的准备、查阅中的记录、查阅后的保存等。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交流实践中的体验与收获,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倾听和表达。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增强反思意识。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有了查阅资料的需求和能力。本课对资料的类型、查阅资料的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增强查阅资料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资料的类型。 2、初步学会查阅资料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能查阅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3、激发问题意识,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课重难点: 重点:了解资料的类型;学会查阅资料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难点:激发问题意识,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勇

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资料 用第一人称爱国 作者:薛涌来源:浙江人民出版社《参与孩子的成长》 早春的一天,我到当地(美国某地——编者注)高中的运动场跑步。那天运动场上仅有几个当地居民在锻炼,看台上却坐着不少人。我心里奇怪:难道大家都来看我跑步吗?跑了几圈后我才发现,两个高中球队进场,马上要开始比赛。一场小小的比赛,100多号观众,还要先唱美国国歌,而且不是放录音,是请一个高中的歌手唱。他声音一起,全场肃立,大家手捂胸口,对着美国国旗跟着唱起来。操场上锻炼、散步的几个居民,包括一个修整场地的工人,都停下来对着国旗肃立。只有我一个人在那里吭哧吭哧地跑步,那份尴尬,至今记忆犹新。 这是我在美国生活的一个典型经历。美国人的爱国情怀之强烈、自觉,实在超出我的预料。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一天天地长大,她的经历使我有机会观察到美国是如何培养孩子对国家的认同的。 小女5岁上幼儿园那年,就在学校学会了对国旗宣誓,她知道要先把手放在心脏一侧的胸口,但是忘了心在哪边,便着急地问妈妈:“我的心在哪里?”我们一边笑一边摇头:“连自己的心都找不到,你怎么可能有爱国心呢?” 等小女上三年级时,情况就不一样了,她开始学习历史,而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则是我们小时候闻所未闻的。一天,她拿回作业请妈妈帮忙。他们正在学习美国建国的历史,主角自然是那些建国之父。全班同学每个人都要介绍一个历史人物。办法是自己回去找资料,做读书笔记,然后把结果写成讲稿,面对全班同学和家长介绍这个人物,而最重要的一个规定是必须用第一人称。 女儿分配到的角色是华盛顿夫人。这不仅因为她是个女孩子,还因为美国的历史观念在最近几十年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历史是男人的历史,美国建国,就是华盛顿、杰斐逊、亚当斯、富兰克林等人的故事。自女权运动和民权运动兴起之后,妇女和少数族裔的角色开始为人所注意。这种新的史学观念,也逐渐渗透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女孩子以第一人称介绍一个女性历史人物,当然也更真实些。 这样复杂的操作不可能靠孩子独立完成,学校留这样的作业,也是鼓励家长参与对孩子的教育。于是,女儿跟着妈妈到了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把有关华盛顿夫人的儿童图书全借回家。女儿的阅读能力很强,几本书很快就读完了。但是,写讲稿时才遇到了真正的挑战,这里的关键点在于“用第一人称”这个要求。用第一人称,“她”就变成了“我”,这就逼着孩子去思考:如果自己活在那个时代,将有什么感受。而且,用“我”来写历史,也避免了“揠苗助长”。一个不到9岁的孩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流动的画》教学设计之三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流动的画》教学设 计之三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识读呜、腰等10个生字,并书写流、往等9个生字。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1 / 8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有数不尽的美丽风景。昨天,姚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祖国各地风景的图片或文章,也可以是你去外地旅行拍摄的照片。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 师:姚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姚老师还没去过呢!有一个小朋友,他和妈妈一起坐着火车外出旅行,在车上,就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还把看到的美景写成了一首很美的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流动的画〉(板书:流动的画)。请大家齐读一下课题。谁来说说流动的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流动的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同桌互读。 师:姚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预习课文,你们有没有认真预习呢?课文会读了吗?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要认真听,如果你的同

桌哪个字没读好,你要帮他纠正一下。 2、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注意:小评委可要认真听,才知道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有几个小节。(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二小节。学生评,读好的奖励小红旗。) 3、小组读。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请举手的同学一起读。(读得好,掌声表扬自己。) (二)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词,自由读。 师:词宝宝看到大家读课文读得挺不错的,就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得出它们吗?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3 / 8

八年级物理《光的反射》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4.2《光的反射》教学反思 《光的反射》是物理教材光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光的反射定律也是继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之后的又一重要光学规律,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因此,如何上好这节课,这节课能达到什么效果对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物理教学用书》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提出了详细要求。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完成并不容易。我平时上课自认为教材很熟,备课时常常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课堂上学生实验的实验器材的准备和改进也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心思。实验中的激光灯的光束效果不明显,所以想到了用香火制造烟雾;烟雾需要收集并保存所以想到了空盒子,并且就地取材把实验室中的光的反射演示仪的空盒子倒置过来即可;由于涉及到角度问题,想到在盒子的背面贴上自画的量角器,并且自制量角器的位置也反复斟酌改动多次。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轻松中学到了知识。我在感动的同时也对自己做了一下反思。一探究实验中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时没有设计相应的表格,只是让学生大体对比了一下,甚至有的学生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轻易地得出了结论;二反馈练习少且针对性不强,这点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很容易就看出来了。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没有画出详细的光路图来解释。没能让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概念。四课堂的各个环节不连贯,备课不精益求精,只是浮在表面上。五没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接受能力,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考虑不周全。六没有板书设计,在授课时很容易造成板书凌乱,没有条理。 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充分在准备,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充分考虑到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好应变。 二、心中有教案,但不以教案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为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对能力,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艺术。

《搜索引擎》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搜索引擎》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信息技术 教学课题:《搜索引擎》 课时:1课时 授课班级:602 授课环境:机房,联网。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总结搜索经验 教材分析 1、这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多样性以及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和技巧,为下一节课《文件的下载》进行基础的铺垫。 2、学习本节课使学生可以直接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一些学习等等的资料。 学情分析 1、通过上节课的了解,发现一部分学生对搜索引擎有一定的了解和简单的使用。 2、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对搜素引擎更深的认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搜索引擎让学生通过网络更容易查找资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生,让学生能够使用搜索引擎的来查找需要的资料和软件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教育学生查找健康、有益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多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利用专业的搜索引擎进行查找资料。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 行为 设计意 图

1、情境导入 教师讲述:徐路同学是在“中华民 俗文化”网络协会的会员,他正在写一 篇关于“东巴文化”的研究报告,但是 报告中需要引用一幅关于纳西人宗教信 仰的图片,可是他在网上花了很长时间 就是找不到。怎么办?(请前后两桌四 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为进行讨论(以下 讨论小组安排同)。 提问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可以用 “百度”搜索等工具进行查找 进行了激 烈的讨论。随 意抽选5个小 组到讲台写出 所在小组的讨 论结果。 吸引学生注 意力,提高学 生学习搜索 引擎的兴趣, 引出课题《搜 索引擎》 2、搜索引擎 从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搜索引擎室 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它 可以划分为两个引擎。 以小组 为单位讨论, 派出代表举例 说明有什么样 的搜索引擎 让学生 回想平时搜 索资料的操 作,从而更深 一步了解搜 素引擎。让学 生体会到协 作学习的意 义。 (1)全文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观看 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教师操作: 学生继续 观看图片网站 通过图 片网站的引 入直观说明 全文搜索引 擎。让学生直 观学习并掌 握

《流动的画》教学设计

《流动的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小诗既充满了款款深情,又蕴藏着浓浓情趣。它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学生的口味。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识字12个。 2.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丽河山,并且能够以实际行动爱护她的情感。在当前情况下跟上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在火车上你们都看到过什么?今天我们就和小朋友一起登上火车,去看一幅流动的画。(板书课题)(生发言)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把预习中画出的生字读一读,看看都认识了没有。(自由读课文) 2.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实践 1.请同学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学生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并交流) 2.(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这排字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说哪一个就说哪一个。(观察思考后,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些字的。)

(2)这里有两个难字:“梭”“橘”,谁能想出记住它的办法?(出示课件,并谈认识两个字的方法。) (3)出示课件,认识“忽”“弄”,前面我们认识的那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注意“弄”字的读音。(指名读) 3.巩固识字。(游戏法检测) 看!现在开来了一列火车,满载着我们今天刚刚认识的生字朋友,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读对了,小火车就会继续前进。(指名读词语) 四、学习课文 第一小节: 1.创设情境读课文。请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火车就要开了,让我们坐上这列火车,一起去看这幅流动的画,你都看到了什么?它们都是怎样的?(学生听火车开的声音,然后自由读课文的第一小节,学生回答所看到的车窗外的景

光的反射教学目标

《光的反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5.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 【教学难点】 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改进后的《光的反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过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光的反射现象简洁、对称、和谐,从中领略到物理学中的美。 2、通过学习光的反射的应用和光污染,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乐于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与难点】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 难点: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教学设计参考书籍

1.盛群力.教学设计的涵义与价值[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2.林宪生.教学设计的概念、对象和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04). 3.高洁,杨改学.二十年来我国教学设计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08(03). 4.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0 (10). 5.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04).

6. 盛群力,马兰.简论教学设计的重要理念[J].教育科学研究,2006(09). 7.盛群力.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7). 8.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 ). 9.岳欣云,董宏建.建构主义之后——功能语境论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论争及启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10.张燕丽,周辉,谭敬德.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反思及展望[J].现代教育技术,2008(01). 11.布兰特·G·威尔逊,沈艳,盛群力.教学设计与技术的未来[J],远程教育杂志,2007(01 ). 钱旭鸯.创感时代教学设计的德性维度——教学设计者的主体性追求[J].现代教育技术,2009(03). 王竹立,蒋莉.基于教育二重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9(02). 吴宁宁.David Merrill的教学设计分代理论和教学交易理论评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9(02). 盛群力.贯通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赖格卢特论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与特征[J].远程教育杂志,2009(01). 齐媛,张生.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述评[J].现代教育技术,2009(01). 张豪锋,卜彩丽.从教育技术专业期刊分析国内教学设计发展现状[J].现代教育技术,2009(01). 盛群力,马兰,褚献华.论目标为本的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08(05). 曹贤中,何仁生,王锋,郑中梅,徐小双.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8(01). 盛群力.掌握教学设计方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J].当代教师教育,2008(01). 蔡奇杰.教学设计模式的定性及其要素构成的层次关系[J].现代教育技术,2007(01). 何晔,盛群力.为促进理解而教——掌握逆向设计[J].高校教育管理,2007(02). 王丽华.论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4(08). 李文光,何克抗.以知识建构与能力生成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理论中认知目标分类框架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 张军征,刘志华.对我国当前教学设计模式分类观点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4(03). David H. Jonassen,钟志贤,谢榕琴.基于良构和劣构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模式(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 David H. Jonassen,钟志贤,谢榕琴.基于良构和劣构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模式(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李文光,何志龙,何克抗.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理论与试验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2(10). 盛群力,马兰.试论系统设计教学中的备课程序[J].教育研究,2001(05). 陈青,乌美娜.从抛锚教学看情景学习观点对教学及教学设计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1999(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