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简介

舒伯特的简介
舒伯特的简介

舒伯特的简介

个人简介

佛拉兹·彼得·舒柏特(F·P·Schubert,1797-1828),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里赫田塔尔一个市民阶层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学校教师。舒柏特的童年是贫苦的,但家里人都喜爱音乐,使他自幼就接触到海顿、莫扎特等人的作品和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促进了舒柏特在音乐方面的早熟。

舒柏特自幼跟随父亲和两位哥哥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1岁时,他以出色的童年担任了里赫田塔尔教堂合唱团的歌手,半进入了供给食宿的寄宿学校。在学校的五年中,由于舒柏特的艺术才能,在管弦乐队中,由第于提琴手升为首席小提琴手,并指挥演奏了不少作品。假日在家里,经常和家人举行弦乐四重奏(两位哥哥拉小提琴,舒柏特中提琴,父亲大提琴)。这一切,使他直接体会了很多古典音乐作品,得到了音乐创作方面的知识。13岁时,开始写作器乐曲,15岁谱出最早的序曲,16岁完成第一交响乐(D大调)。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很多歌曲、大合唱、奏鸣曲,和奥地利民间舞曲素质的12首小步舞曲等。这些形式多样的作品,已显露出舒柏特抒情性和歌唱性的创作风貌。

1813年,渴望做一名自由艺术家的舒柏特,毅然离开寄宿学校,但是为了谋生和逃避兵役,只好在他父亲的学校里充任代用教师(这个职务可以免服为期14年的兵役)。在1813-1817年的几年中,舒

柏特坚持自学和写作,同时受到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特别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并深入钻研了德、奥的民间音乐和维也纳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写下了大量的作品。他写了5部交响曲、15首钢琴奏鸣曲以及歌唱剧、喜歌剧、宗教音乐、室内音乐等,而收获最大的是他写了300多首歌曲,其中包括著名的《纺车旁边的玛格丽特》、《魔王》、《野玫瑰》、《鳟鱼》、《死神与少女》等,显示了舒柏特非凡的创作才能和鲜明的歌曲创作方面的特点。

1818年,舒柏特坚决抛弃了教师职务,来到维也纳,愤怒的父亲与他断绝了关系。舒柏特一直没有固定的职务(他生性讨厌礼义,更不肯做宫庭乐师而听命于显贵)。因此,1818-1828年这10年中,他是在穷因潦倒中度过的。但是,这10年也是他创作思想更成熟、更定型的时期,新的作品像洪流一般从他笔下流出。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进步的艺术家小组。宫庭歌剧院歌手佛格尔(Vogl)成为第一位“舒柏特歌手”,不断演唱和介绍他的歌曲。从25岁起舒柏特的作品才慢慢有人出版,也获得一些声誉。但是,所得的稿酬却少得可怜,天才的音乐家仍然过着贫苦的生活。

由于朋友们的调解,1822年,舒柏特和他的父亲重归于好。但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上,疾病的折磨和现实生活对他的精神折磨一起向他袭来,使他陷入深深的育痛苦之中。他在写给亲友的信中说:“我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觉得第一件事物都具有青春气息的那个幸福的时候了,来代替它的,是对悲观现实的不幸的默认,幸而我还在尽可能地用我的想像力来装饰这个现实。”“你想一想我这个人吧,灿烂的希望已化

为乌有,爱情和友谊也只能带给我痛苦,我的安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的心是痛苦的,我永远,永远也不能使它恢复了^”。

1828年3月26日,朋友们在维也纳为舒柏特举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作品演奏会,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长期的穷因生活和精神折磨,使舒柏特一病不起,同年11月19日逝世。死时还不到32岁。根据他的遗愿,亲友们把他埋葬在一年前去世的贝多芬的墓旁(一年前他曾为贝多芬的葬礼执绋)。在他的墓碑上刻着:“死亡把丰富的宝藏,把更加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了。”

舒柏特最后10年的代表作品有:《未完成的交响乐》、《C大调交响乐》、《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郎》(Die Schone Mullev)、《冬之旅》(Wintevveise)以及《天鹅之歌》曲集等。舒柏特短促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体裁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歌曲、交响乐、室内乐和钢琴小品。就其创作的一般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在反动的梅特涅政权残酷的高压政策下,舒柏特的题材是以个人的爱情和恋爱痛苦为中心主题,从中表现出社会给人们所造成的苦难。在他的一些作品中,突出地体现了失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之间的徘徊。同时,也有许多表现出人类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体验的主题。在他的作品中,普通人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生活与流浪、孤独、痛苦及漂泊的浪漫形象互相交织着。

舒柏特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他把民间音乐的素材与古典的体裁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民间歌曲和风俗舞蹈是他作品的艺术基础。

歌曲的影响贯串在舒柏特人部创作之中。他用如歌的曲调来表现器乐作品中主导的、诗意的形象。而且往往用以前创作的抒情歌曲的曲调来作为器乐作品的主题,如《“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便是歌曲“鳟鱼”主题的变奏;《d小调四重奏》采用了歌曲“死神与少女”的主题;《钢琴狂想曲》是用“流浪者”歌曲为主题等。

舒柏特的和声具有逻辑性。他充分运用大小调和各种三度调性对比以主等音转调等手法,呈述的方法也很多样。同时,通过调性、音区、和声上的色彩变化,刻画音乐形象,刻画个人心理状态的发展等,具有典型的浪漫派的音乐风格。

参考资料:世界音乐史

趣味音乐小故事二则

趣味音乐小故事二则 这只鸽子是大家的 享誉全球的歌曲《鸽子》是一首创作于19世纪的外国民歌,曲调优美活泼,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它是西班牙民间作曲家依拉蒂尔在古巴谱写的。由于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有几个国家的人都争着把它说成是自己本国的民歌,并以拥有它而感到光彩。 古巴人说,这首歌诞生在我国,因为它运用哈瓦那民间舞曲的节奏为基调写成,当然是我们的民歌了。你听,歌中第一句明明唱着“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由于依拉蒂尔是西班牙人,西班牙的同胞们把它说成是自己国家的民歌,当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是墨西哥许多人却不服气,他们说,这首歌写成后,是在为我们的皇帝、皇后祝寿时,由我国的歌唱家首演并流行起来的,难道没有我们的功劳吗? 阿根廷有人也不认输,其理由是这首歌的曲调许多地方用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与他们首都郊外的探戈音乐非常相像。既然歌曲的音?匪夭睦醋园⒏?廷,阿根廷当然就是它的故乡了。 这几个国家的人的说法都有一定理由,也肯定了这首歌

的美好。因为这种“争”,美丽的音乐作品就更容易传播开来了。 “鱼”在音乐中畅游 古今中外很多作曲家通过对鱼的观赏,创作出来大量的音乐作品,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国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创作的舞剧《鱼美人》中的《水草舞》改编成钢琴曲后,深受大家的喜欢,还被收录进了全国业余钢琴考级的曲目呢。 1817年,舒伯特创作的著名歌曲《鳟鱼》问世。歌曲以愉快的心情,生动描绘了清澈的溪水中快活游动的鳟鱼。当鳟鱼被冷酷无情的渔人诈获时,舒伯特又为它抱不平。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舒伯特又创作了《A大调鳟鱼五重奏》。 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动物狂欢节》中的第7首《水族馆》,琶音不断地出现,长笛与钢琴奏出高音的旋律,会让人联想到鱼儿的轻巧游动,十分逼真。另一位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钢琴套曲《意象集》中的第6首《金鱼》的灵感则来自于他收藏的一件日本漆器上的金鱼图像,钢琴以震音表现水波翻滚、金鱼在水中悠然自得嬉戏的情景。 除了这些名曲外,还有很多关于鱼的作品呢,比如我国民歌的《喜鱼灯》、英国作曲家塔弗纳创作的《鲸鱼》等等。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收集更多有关“鱼”的音乐作品哦!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单元标题为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旨在引导学生聆听浪漫主义音乐中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如:强调个人主观情感的表现;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在音乐中追求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趣等。本课通过聆听、鉴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艺术歌曲所表现的情绪情感和音乐风格,体验并认识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及《小夜曲》,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并对我国艺术歌曲的起源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

《魔王》的欣赏。包括其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 教学难点: 聆听《菩提树》、《小夜曲》,并了解音乐故事背景及体验音乐情绪。 教学方法:讲解法,聆听法。 备课时间:2013年3月13日 授课时间:2013年3月21日 授课班级:高一年级(1)班 授课教师:梁浩 教学过程: 一、互动环节: 播放舒伯特《摇篮曲》,让同学们听完后猜测出这首曲目的名字及曲作者是谁。 二、舒伯特简介: 弗朗茨·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他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

了1000多部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奠定了他“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他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主要作品有《魔王》、《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少女》等等,主要歌曲汇有3部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 三、介绍并欣赏艺术歌曲《魔王》: 这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是根据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谱曲而成。故事情节为:在一个狂风之夜,一位父亲怀抱儿子骑马飞奔,在此过程中,魔王不断诱惑儿子,试图夺去他的生命,而父亲则焦急的安慰儿子,但是孩子最终还是死在了他的怀中。马蹄停歇,父亲陷入悲痛的深渊。 全曲共有四个角色:叙述者、父亲、儿子和魔王。在音乐中,只有一个男声演唱,他需要用不同的嗓音、不同的语气唱出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叙事者的旁观、父亲的焦急、儿子的恐惧和魔王的诱惑。 四、介绍并欣赏艺术歌曲《菩提树》: 《菩提树》是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一首歌曲。由于这首作品的旋律优美动听,情感表达细腻,因此它成为舒伯特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歌词全部选自诗人缪勒所写的诗歌,《菩提树》是其中的一段。

高中音乐教案--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教学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 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小节: 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个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1、《魔王》 (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 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②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 (2)聆听原文《鳟鱼》 (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教学文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讲课人:宋延华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类型:音乐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内容。这一章节介绍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二)本节课内容适合音乐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 (三)本课分别从艺术歌曲《鳟鱼》和《魔王》中体验和分析艺术歌曲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能力与音乐感受能力。他们正值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歌曲《鳟鱼》和《魔王》,感受、体验音乐思想情绪,理解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兴趣,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提高辨认是非的能力,面对社会中的种种诱惑能够学会擦亮自己的双眼,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了解著名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代表作,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演唱、启发、讨论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四、教学重、难点:

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故事

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故事 维也纳的秋天是美丽而动人的。金秋十月,我们来到了这里。著名的维也纳森林被染成了金黄色,蓝色多瑙河泛着银光,一座座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维也纳,不愧为“音乐之都”,似乎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都跳动着欢乐的音符,回荡着迷人的旋律…… “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白色大理石雕像耸立在内环城路皇宫公园的入口处。雕像前的绿色草坪里,一组玫瑰花组成的高音谱号格外引人注目。 莫扎特的艺术生命短暂而又辉煌。他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音乐世家。3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6岁开始了其辉煌的艺术生涯,他不仅在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宫廷中演出,而且还被带进维也纳的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8岁开始创作,11岁写出第一部歌剧,14岁便成为著名的波伦亚学院院士。1781年他不顾父亲的劝告,辞去萨尔茨堡大主教府乐师之职,定居音乐之都维也纳。 他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歌剧,四十多部交响曲,四十多首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和其他乐器协奏曲,五十多首钢琴奏鸣曲和小提琴奏鸣曲以及大量其他类型的室内乐和声乐作品。 意大利音乐家罗西尼说:“莫扎特不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他实在是世界唯一的音乐家。”我国艺术教育家丰子恺说,莫扎特的音乐里全然没有欲望,只有美。罗马教皇十分欣赏莫扎特的天才,授予他“骑士”称号。莫扎特非常高兴,以后经常自称“骑士莫扎特。” 然而,在他短暂的35年生涯中,贫困总是伴随着他。据说,在一个寒冬的早晨,一位朋友前去拜访,看见莫扎特夫妇正携手跳舞。一问才知道,他们因为无钱买煤生火,只好以跳舞御寒。 “我一生只写了几个音符” 音乐大师贝多芬的青铜像位于内环城路一个广场的中央。他1770年生于德国古城波恩,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8岁公开表演,14岁继承祖业进入宫廷乐队。22岁离开故乡迁居维也纳,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作。 贝多芬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他的重要作品都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又都是在他耳疾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创作的,著名的《第九交响曲》就是他失聪后的杰作。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与莫扎特不同。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体现的是一种宫廷的审美风尚,而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绝唱,更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性。 据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本来是为他崇拜的英雄拿破仑所作。作曲家以希腊神州中的巨人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来刻画自己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交响曲完成后贝多芬在封面上题了“献给英雄拿破仑”几个字,打算托人转呈拿破仑。但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异常愤怒:“想不到这家伙也是平庸之辈。”于是把《英雄交响曲》撕得粉碎,扔在地板上。后在朋友的劝说下,把乐曲改题为“为一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公开出版。

舒伯特的简介

舒伯特的简介 舒伯特是伟大奥地利音乐家,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舒伯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更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 舒伯特的历史地位19世纪伟大的作曲人舒伯特,在穷尽一生把自己所有的想象和天赋都写进了他的作品里,他开创了诗歌和音乐的艺术歌曲,所以他虽然生前贫穷艰苦,但是死后舒伯特历史地位或者说在音乐领域里的意义是不可磨灭的。 舒伯特的音乐既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钝器式的单调,又加上了诗歌的抒情唯美,开创了新的音乐形式,艺术歌曲。他所给人们呈现的是巨大的美好场景,音乐渲染了人们心灵和精神世界,这种渲染是没法表达的,也无法足够丰富的表现环境张力,而诗歌可以简单的通过标题和文字将一种美好呈现在你的眼前,音乐加上诗歌之后就会带给你全新全面的感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所以舒伯特历史地位是由他的音乐贡献决定的,在19世纪的欧

洲,从来没有任何一种音乐形式可以引起这么大的人文共鸣。他合理的将音乐家和听众之间的隔阂打开,让听众和音乐家的沟通变得简单直接,也将音乐家的想象里更为完整的传达到听众的心里。艺术歌曲的出现也将音乐和诗歌完美的结合,彼此碰撞,产生了更大让人震撼的力量。 所以说舒伯特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他是跟莫扎特,贝多芬可以齐名的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又一颗闪耀新星,虽然舒伯特一生短暂,但是他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华丽的点缀了音乐星空,他让人们认识到音乐原来也可以很丰富很精彩的。 舒伯特摇篮曲的故事舒伯特摇篮曲的故事要从舒伯特19岁那年说起,当时的舒伯特生活是依旧的艰难,有一天晚上,舒伯特在大街上游荡,希望自己有足够的运气遇到一个熟人或者有人可以施舍给他一口饭吃,但是在大街上徘徊了好久,希望出现的事情还是没有出现。舒伯特实在无法忍受饥饿带来的感觉。 在矛盾和饥寒交迫的舒伯特走进了一家豪华的餐厅,他在一张桌子前坐下,看到桌子放着一张老旧的报纸,无事可做的舒伯特就翻起了报纸,他看到了上边有一首小诗吸引了他的注意,一个安静祥和的场景顿时出现在了舒伯特的脑海里,舒伯特的艺术灵感也被激发,他用自己对这首小诗的感受,快速的谱写了一首艺术歌曲,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艺术,到现在我们吟唱的摇篮曲。 写完后,舒伯特将自己即兴创作的摇篮曲交给了老板,老板对音乐显然没有足够的理解,但是他知道这首歌曲好听优美,他送给了舒

舒伯特的生平事迹

舒伯特的生平事迹 舒伯特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是当时学区学校的校长,母亲是人家的女佣,兄弟姐妹有15个人,但是却仅仅只存活了5个人而已,他的音乐创造天赋在他很小的时 候就已经显现出来了,但是由于经济状况,他一直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然而他并没 有放弃自己对音乐创作的兴趣,舒伯特一生都在钻研各种音乐创作以及练习技巧之中度过。 尽管在1820年的时候,舒伯特的名声已经遍布了整个维也纳,但是,由于没有稳定 的工作收入,舒伯特一生还是过得相当清苦,尤其是他的晚年创作期,更是因为染上的疾病,时刻在同病魔作斗争,他一方面用少得可怜的收入维持着生计,另一方面坚持不懈地 从事自己的作品创作,就好比莫扎特一样,感觉到了自己的生命力量正在衰竭,所以更加 勤奋地进行音乐创作。 在1828年的11月份的19号,舒伯特一生的创作生涯彻底结束了,他彻底离开了这 个带给他无限痛苦的世界,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音乐著作,他对于世界音 乐宝库的贡献可以说是相当的巨大,但是世界却并没有回馈他什么,只是让他带着一身的 贫瘠以及病痛溘然长逝。 当时的舒伯特虽然是一位音乐家,但是他的音乐没能支持他的梦想,仅仅只靠音乐为 生的他,日子过得相当的拮据,他只能一边创作歌曲,一边教人学习音乐,一次舒伯特练 完钢琴回家,在路上遇到了自己曾经教过的一个小男孩,男孩拿着一本旧书和一件破衣服 想要换一点钱,但是那个时候没有人愿意要一堆破衣服和一本书,看到小男孩冻得红扑扑 的脸,舒伯特掏出来了自己仅有的一个古尔盾,买下了孩子的衣服和书。 舒伯特回家的路上,边走边看从孩子那里买来的旧书,忽然,他的目光被夹藏在书中 的一首小诗吸引了,在昏暗的路灯之下,舒伯特仔细的起来,并且轻轻的朗诵了出来,舒 伯特只觉得自己的眼前盛开着一朵朵娇艳的玫瑰花,他沐浴在浓烈的野玫瑰花瓣的清香之中,脑海中响起了一段清新而又情切的旋律,回到家中立刻拿起笔纸写下了这首动人心魄 的《野玫瑰》,而这也就是舒伯特的故事了。 当然这只是舒伯特的故事之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他一生的创作生涯之中还有很多类 似的可以激发他创造灵感的故事,只是这些故事并没有广为人传,家喻户晓,他在自己落 魄的时候,却依然想要帮助更多的穷困人家,其人格就已经值得人们非常值得人们敬佩了。 舒伯特作为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很多作品就像故事一样跟我们娓娓道来,让我 们身临其境,现在我们熟知的摇篮曲,也有其中的故事在里边,看似美好,却只是希望。 舒伯特摇篮曲的故事要从舒伯特19岁那年说起,当时的舒伯特生活是依旧的艰难, 有一天晚上,舒伯特在大街上游荡,希望自己有足够的运气遇到一个熟人或者有人可以施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 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设置在《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之后,是学生在认识了解古典音乐的基础上逐步认知浪漫主义音乐的最自然顺延。共选有舒伯特艺术歌曲三首。歌曲《魔王》采用通谱歌的创作手法,一气呵成。曲中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分别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角色。其中,儿子三次叫“父亲”音乐都采用了不协和音来表现其紧张,恐惧的心理。钢琴伴奏以马蹄疾奔的节奏贯穿全曲,低声部一再出现风声,呈现出寒风呼啸,黑夜沉沉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咄咄逼人的阴森气氛。最后马蹄停歇,奔驰终止,孩子已死在父亲的怀中。宣叙调似的旋律及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了父亲筋疲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鳟鱼》是根据舒巴尔特的同名诗创作的。诗中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河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受骗上当的小鳟鱼。歌曲为三段体(可视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有精心设计的伴奏。《菩提树》是包括24首艺术歌曲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的引子用了一连串的三连音,给人以寒风呼啸、树叶沙沙的凄凉感觉。引子后歌曲在E大调上进行,表现流浪者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间转e小调,回到痛苦的现实,最后部分转回E大调,表现心存一线希望,回到故乡找平安。整首作品是作者所处时代人们生活的悲剧性映照。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

十二个音乐小故事

1、《二泉映月》的故事,80多年前,无锡街道的上空常常飘扬着阿炳卖艺乞讨所奏响的琴声。他的即兴演奏,不仅成就了《二泉映月》这支自述式的悲歌,更主要的是它摆脱了那种赏玩式的心态,上升为一种与我同在的共命运感。对人世的关怀,对自我的思考,以及遭受的磨难,使一些人很容易地把他和贝多芬相提并论。不是说人活着多么艰难,或者古人挂在嘴边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而是真切的自己的行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一部心灵史,它折射了人之所以要站立的原因。我们在阿炳音乐里常常感觉到的,在那一瞬间,就是能分清许多是非。我记忆里有过一段介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文字,说他在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流着眼泪告诉别人:“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2、小提琴《思乡曲》,马思聪曲抗战时期,马思聪听到一首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原民歌中有想念故乡的萌芽思想。马思聪创作的中他把失去土地的、离乡背井流浪于异乡的农民的离愁与别念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曲家内心的丰富而深刻的音乐内涵。在萤火烧过的地方,又奏起了思乡曲。曲子里,没有黄昏的苦烈,没有子夜的吟叹,只有灰烬中盎然破土而出的绿意,再有啊,再有的就是,

生命回归的呼唤。留恋在国土的灵魂,禁锢在他乡的身躯,浓浓的乡愁,化不开的思念,这时回忆起少时在故乡的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只有把这些,寄托于这一首《思乡曲》。 3、合唱《哈利路亚》,德国作曲家亨德尔中年经营歌剧院破产,屋漏更遭连夜雨,他又遭遇中风的不幸,身体倒了下来。但是他没有被击倒,一位词作家拿来清唱剧“弥赛亚”的脚本,他躺在床上看着脚本,凭着毅力和神奇的勇气,写完这部巨作,特别是里面的合唱《哈利路亚》,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在演出那天晚上当英国国王听到此曲时,不由自主站了起来,谦卑的聆听这首天籁乐曲。亨德尔听到合唱《哈利路亚》,也流下热泪,他说:“这不是我写的,是主的意愿。” 4、《如歌的行板》,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柴可夫斯基以音乐这种十分艺术化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悲剧的深刻感受和对光明美好前途的热切追求。体现了柴可夫斯基善良犹豫的性格特征,对身处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俄国黑暗社会下劳苦人民的同情。俄罗斯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托尔斯泰听了这首乐曲后热泪盈眶,他说:“从这首乐曲里,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舒伯特与他的音乐

舒伯特与他的音乐 摘要:浪漫主义是十九世纪产生在欧洲的一种新的音乐潮流和创作风格。在整个浪漫派时期,钢琴音乐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而在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上,浪漫主义时期是钢琴音乐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音乐文化史上最突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十分丰富而珍贵的宝藏。他的钢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常表达人和事在心中激起的反响,他继舒伯特之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风格。在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套曲的创作占有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他钢琴作品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他力图扩大音乐的范围和表现方法,用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语言,准确、具体地反映现实,形成了其独特的音乐艺术特色。本文通过阐述浪漫主义音乐的时代背景,对舒曼及其几首代表作品进行介绍,从作品的写作手法上与其他作曲家进行比较,以此来认识舒曼所做的尝试、突破和贡献,进而对钢琴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等几方面进一步分析说明舒曼的创作技法和音乐风格。 正文: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828年)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在十九世纪初的音乐名城维也纳,继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音乐家之后,又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音乐新星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于1797年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并住进神学院,成为该校乐队小提琴手,同时还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为该乐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1813年因变声离开神学院,舒伯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同时继续创作。1814年10月19日为歌德的诗《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曲,舒伯特的这第一部歌曲杰作,打开了他创作灵感的闸门。仅1815年一年,舒伯特就写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除歌曲外,他还创作了1部交响曲,2部弥撒曲和其它作品。1816年,他辞去教师的职务,专心从事作曲。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在他的一些作品里也常常反映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尽管这样,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创作了大量的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优秀作品。长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溘然长逝,他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墓旁。 舒伯特诞生在维也纳近郊赫田塔尔的一个平民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位学校教师,母亲和贝多芬的母亲一样是厨师。十一岁时他以出色的童声入教会寄宿学校学习。但是,寄宿学校的物质生活条件却十分恶劣。寒冬时,室内没有炉火,穷苦的舒伯特又冻又饿。他曾给兄弟写信说:“我们常常想吃苹果,因为从粗劣的午餐到晚餐之间,足足间隔八个小时呢!”这时他已经尝试作曲。一直到1818年他辞去教师一职为止,这是他第一个创作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舒伯特首先在歌曲领域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歌曲半数是在这几年内写出来的。这个时期他也创作了一些交响曲,但这些作品还不够成熟。1818~1827年是舒伯特创作的中心时期。在这十年中,他除了继续写作歌曲外,还创作了声乐套曲、交响曲、室内曲、钢

舒伯特即兴曲

舒伯特的钢琴独奏作品中,最优美纯洁的,便是8首“即兴曲”(impromptus)了。它们不仅旋律美,意境更美,有田园风光、小桥流水、花前月下,更有天堂般的太虚幻境。在我们听过的所有的钢琴独奏作品中,最为倾心的,除了肖邦的夜曲外,恐怕就是这些“即兴曲”了。拿来给入门者欣赏最合适,能让他们在接触更复杂的作品前先充分领略钢琴独奏音乐之美。 舒伯特的即兴曲有两组,每组四首,共八首。第一组作品90(D899),第二组作品142(D935),均作于1827年,即作曲家逝世的前一年。富有悲剧意味的是,写于舒伯特30岁的这些东西已经是他的晚期作品了!和舒伯特同期创作的“音乐瞬间”(作品94)一样,它们都是为钢琴写的抒情性短曲,5-10分钟,即兴成分很强,而曲式简单,大都是三段体或变奏曲,不采用较为复杂的奏鸣曲式。正因其旋律抒情、结构简单,也不企图表达什么复杂的内容,把它们当作浪漫小品就行了,不费心思,人人都能接受。 “即兴曲”作品90的第一首是十分自由的变奏曲,C小调,4/4拍。乐曲的开头效果别致,八度强奏的轰鸣过后,全曲的主题却以清淡安详的弱奏陈述,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十分动听的主题简单易记,既朴素又纯美,然而长达十来分钟的整首作品却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构架起来的。仔细听主题的初次陈述。第一句有意用单音弹奏,不加任何和声,如果钢琴家的音色足够柔美,那可真有点如梦似幻的意境了。第二句才加上淡淡的和声伴奏,且用断奏手法以求变化。有人把这第一句形容为河流的源头那一滴滴泉水清冷地涌出,传神之至。在主题一次次地复述变化中,和声逐渐丰富起来,回音、装饰音使旋律发生了细微的色彩变化,力度的强弱交替蕴含着深邃的诗意。这时候,滴滴泉水已汇聚成了小河,在微风吹送下奔涌向前。和一般变奏曲不同的是,这个主题的形貌始终没有很大的变化,除了个别乐句外,情绪几乎总是那么平和安详,超脱凡尘。主题的速度、节奏也没有多大变化,而每一次的和声、调性均有细致的改变。其中,左手三连音伴奏下的那次变奏最为迷人,洋溢着浪漫情调。乐曲悠缓的流淌中,主旋律忽又移到左手低音域,三连音换到右手高音区,给主题带来丰富的音色变化。乐曲末尾,主题回归原貌,以柔弱的音色向听众依依惜别,余味无穷。

觉醒的论文_觉醒的舒伯特名人故事

觉醒的论文_觉醒的舒伯特名人故事【--生日祝福语】 弗朗茨·舒伯特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一天,年轻的舒伯特受邀到维也纳一位富翁的家里,为其拉奏小提琴,以庆祝他65岁的生日。 舒伯特为富翁所拉奏的曲子都是自己谱写出来的得意之作,其中有一首令富翁心旷神怡、愉快无比。于是富翁便对舒伯特说:“从明天起,如果你能不辞辛苦、昼夜不停地连续几天为我拉奏这首曲子,我便会送给你一座大庄园!” 舒伯特听后,暗暗得意,他也知道自己的这首曲子是上乘之作,但却从未想到居然能和一座大庄园的价值画上等号。“您确定真的这么喜欢它吗?”舒伯特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是的,这是世间最美的一首小提琴曲,让我百听不厌!”富翁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于是,第二天一早,舒伯特便开始在富翁的家里反复拉奏这首曲子,富翁也随即尽情地享受着它所带来的美妙。 可到了中午,富翁的妻子开始受不了了,称其难听极了,要求舒伯特立即停下来,或者换一首曲子,但富翁不同意。到了下午,用人也觉得受不了了,纷纷偷偷地捂紧自己的耳

朵。富翁也开始有些不自在,觉得曲子的确有些不再那么好听了。 等到了晚上睡觉时,富翁终于也受不了了,他觉得舒伯特拉奏的曲子不再优美无比,反而成了令他烦躁不安、无法入睡的噪音。 “请停止吧,我听够了!”富翁对舒伯特说道,然后便将其迅速打发走,连庄园里的一根草都没给舒伯特,就连送他到门外的用人也像“躲瘟神”一般快速关上大门,生怕他再返回来。 回到家中的舒伯特一开始非常气愤和不解,自己如此杰出、动听的作品,居然让富翁及其妻子和用人如此生厌!但等冷静下来转念一想,舒伯特突然醒悟了:“这不能全怪他们呀,再动听的曲子也不能天天听、时时听,因为喜新厌旧是人们的本性!” 醒悟后的舒伯特开始不再满足已有的成就和作品。此后,每创作完一首曲子,他便会马不停蹄地创作下一首。他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包括600多首歌曲,以及其他众多如交响曲、歌剧音乐曲等作品,他因此被后人公认为“歌曲之王”! “世人最喜爱的音乐,正是我以持续不断的坚持和痛苦写成的。”舒伯特并非天生就是为作曲而生的人,而是后天“听者的厌倦”刺激警醒了他,使得他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

作曲家舒伯特是哪国人

作曲家舒伯特是哪国人 舒伯特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那么作曲家舒伯特是哪国人?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作曲家舒伯特是哪国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他出生在18世纪的奥地利,他和知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出生在同一个时代,但是很多人对舒伯特的故事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在这里做一份舒伯特简介。舒伯特被大家看作为古典音乐的最后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出生在1797年,他仅仅只有31岁的寿命,但是在这短暂的一生当中,舒伯特已经完成六百多首歌曲的创作,他也还有其他的一些作品。 舒伯特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学校长,家境并不算是特别好。舒伯特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了,在其十一岁那年,他被一个唱诗班的人所录取,之后就得到了很好的音乐教育。舒伯特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到好的音乐家,他在那个时候更是为一个知名的乐团创作了《第一交响曲》、在1813年的时候,舒伯特因为青春期变声的原因而离开了乐团,他担任了父亲的学校的老师,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音乐。在舒伯特的简介当中,音乐一直都是他最好的朋友。 1818年的舒伯特已经走上了自己的巅峰,他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其创作的歌曲也非常有深度。舒伯特在这段时间创造了

较多的好的音乐,他不仅仅只是写歌,他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一些交响曲之类的大型音乐作品。 但是舒伯特简介只能持续到1828年,1828年仅仅只有31岁的舒伯特离开了这个世界。舒伯特死后被安葬在偶像贝多芬的墓旁。 作曲家舒伯特的死因奥地利杰出的音乐作曲家舒伯特虽然创作生涯不是很长,但是在他有限的创作生涯里,为世界的音乐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总共完成了1100多部音乐著作,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音乐著作家,日子却过得相当拮据,晚年完全都是在饥寒交迫之中度过,所以很多人认为舒伯特死因是因为饥寒所导致的,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舒伯特在他创作比较旺盛的时期,他的健康情况就已经是相当的严重了,虽然他的经济状况一直都不是很富裕,但是他的身边有一群愿意时刻支持以及接济他的朋友,所以舒伯特死因绝对不会是因为饥寒交迫所导致的,对此历史上曾经有过记载,舒伯特在1822年的时候就因为不幸感染上了梅毒。 那么,舒伯特死因是因为感染梅毒导致的吗,的确有这方面的可能,但是细细追究起来,舒伯特终生都没有结婚为什么会感染梅毒,后来,有人提出它的病因可能不是因为梅毒,而是当时非常恐怖的伤寒症,因为伤寒症晚期的症状和十九世纪用来治疗梅毒的药物症状比较相似,所以舒伯特很有可能不是因为感染梅毒所导致的。 尽管后来各界对于舒伯特死因的说法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舒伯特终身没有结婚是绝对不会感染梅毒的,那么如此一

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研究

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与介绍,阐述了他对艺术歌曲创作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对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艺术歌曲创造性歌唱性功能风格 19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和封建势力的复辟,欧洲的艺术风格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艺术歌曲的创作由此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由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改变,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再用音乐来表达资产阶级蓬勃向上的理想,显然已经失去了其社会基础,他们对那种古典乐派崇尚的理性和古典乐派大师们的那种用大型音乐体裁形式来表现社会生活的重大题材,已经明显的丧失了热情。于是,他们转而寻求一些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艺术视角和新的技巧风格来开创一个新的时代。这时,用艺术歌曲这种借助于文学和音乐的结合来描绘人的精神世界和内 心活动的艺术体裁,与深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音乐家的艺术愿望之间构成了一种默契,使欧洲音乐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业已存在了数个世纪的艺术歌曲,在此时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即它不在是一种内容简单、创作形式单调的传统意义上的歌曲,而是一

种具有抒情性因素,心理意境刻画极其细致,并通常带有一种自传性的,文学与音乐达到了一种完美结合的新型艺术体裁,被后人视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以舒伯特等人为代表的艺术歌曲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源流。 舒伯特不仅在创作技巧上采用大小调相结合的调性布局,开创了钢琴伴奏艺术的功能性作用,并且在文学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上,在揭示音乐思想、内容的表达方式方法上,特别是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态度上,都较其前人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音乐与文学诗词理想结合,开创浪漫乐派艺术歌曲风格 在浪漫主义音乐流派形成之前,人们通常把艺术歌曲认知为是一种浅显的、与纯音乐格格不人的通俗音乐体裁,对于音乐与文学诗词之间的有机结合和歌词的艺术价值往往是不够重视的。尽管在歌剧、清唱剧和康塔塔出现之后,艺术家们已推动了这个缓慢的进程,而文学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和“介人”,才促使这个时期的音乐家们并创了一个艺术歌曲的新纪元。以舒伯特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音乐家,真正抛弃了旧有的美学原则,使19世纪的艺术歌曲无论在体裁形式、和声风格、旋律特征等方面较前有本质的区别,但对其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文学与音乐关系的改变。舒伯特曾说:“是歌德的音乐与诗的天才,帮助了我的成功。”可以说,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植根于浪漫主义诗人那优秀文学诗歌的丰饶的土壤里。他不仅重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简介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简介 舒伯特,伟大奥地利音乐家,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他出生在18世纪的奥地利,他和知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出生在同一个时代,但是很多人对舒伯特的故事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在这里做一份舒伯特简介。舒伯特被大家看作为古典音乐的最后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出生在1797年,他仅仅只有31岁的寿命,但是在这短暂的一生当中,舒伯特已经完成六百多首歌曲的创作,他也还有其他的一些作品。 舒伯特出生在维也纳,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学校长,家境并不算是特别好。舒伯特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了,在其十一岁那年,他被一个唱诗班的人所录取,之后就得到了很好的音乐教育。舒伯特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到好的音乐家,他在那个时候更是为一个知名的乐团创作了《第一交响曲》、在1813年的时候,舒伯特因为青春期变声的原因而离开了乐团,他担任了父亲的学校的老师,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音乐。在舒伯特的简介当中,音乐一直都是他最好的朋友。 1818年的舒伯特已经走上了自己的巅峰,他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其创作的歌曲也非常有深度。舒伯特在这段时间创造了较多的好的音乐,他不仅仅只是写歌,他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一些交响

曲之类的大型音乐作品。 但是舒伯特简介只能持续到1828年,1828年仅仅只有31岁的舒伯特离开了这个世界。舒伯特死后被安葬在偶像贝多芬的墓旁。 舒伯特被人们称为什么弗朗茨;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是相当的短暂,但是却给后人留下了非常多的经典音乐,前前后后舒伯特差不多有600多首委婉动听的音乐,可以说舒伯特为世界的音乐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舒伯特被后人亲切的称为“歌曲之王”,而这个称呼他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在看完以上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多数的人对于舒伯特被称为什么都已经了解清楚了,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上面的才能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歌曲创作能力,在他多年的创作生涯里,舒伯特为世人留下了600来首歌曲,其中了有18部歌剧,19首弦乐四重奏,10部交响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22首钢琴奏鸣。 所以舒伯特才会被称为“歌曲之王”,他留下的音乐著作要比任何人都多,而且这些音乐不但委婉动听,还能丝丝入扣,与人们的听觉而言是一种无以言妙的享受,他的伟大就为伟大在他的每一首歌曲都可以深入人心,让人听上一遍就能记忆悠久。 舒伯特舒曼之间有何关系在历史上,舒伯特舒曼存在短暂的交集,两个人也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他们都是英年早逝,并且他们都是在痛苦的疾病中死去的。 舒曼在长期的精神疾病中死去,晚期的舒曼在疾病的折磨中痛苦不堪,这一点舒伯特比舒曼看起来要好很多,舒伯特死于伤寒。但是

音乐鉴赏教案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教学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小节: 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1、《魔王》 (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 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②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 (2)聆听原文《鳟鱼》 (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摇篮曲》舒伯特教学设计剖析

《音乐家舒伯特——摇篮曲》 一、教学理念:以情育人 音乐能以真挚、生动、深刻的感情拨动人的心弦,比其他艺术更能爆发出火花,因此,音乐被誉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我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活动的美好、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情感不断丰富和深刻,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让他们的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启迪。在教学《摇篮曲》这节音乐课时,我始终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母爱的温暖,学会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听“少年舒伯特”的故事,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学习他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精神。 2、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暖、甜美的意境。感受母爱的温暖. 三、教学重难点: 体验《摇篮曲》表达的内容与情感,。 准确演唱《摇篮曲》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酝酿情绪: 1、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之旅将到欧洲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奥地利的音乐之城——维也纳。 2、学生观看课件,了解维也纳及金色大厅。 (二)自主学习,保持兴趣 1、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师:在维出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课件,读一读,说一说:从舒伯特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师小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要像舒伯特那样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三)学习歌曲,感受体验: 1、教师讲述舒伯特创作摇篮曲的故事:

舒柏特被世界人民称为“歌曲之王”。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把许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却只值两毛钱。因此,虽然不朽的作品连连问世,舒伯特却连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 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饿得昏头昏脑,但他身无分文。他试着走进了维也纳的一家饭馆。进去后,他四处张望,希望能看见一个朋友,他的眼光无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张报纸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诗。他看了看,在饭馆里来回走了几趟,为那首小诗谱上了乐曲,他把乐曲交给了饭馆老板,换了一份土豆烧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一家商行将这份手稿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售了出去,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舒伯特《摇篮曲》。 2、学习歌词: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读起这首小诗,我仿佛觉得自己是个睡在摇篮里的小宝宝,夜幕降临的时候,深兰色的天空中,星星眨着眼睛,耳边传来妈妈动听的歌声。 放歌曲范唱,学生静听《摇篮曲》。 师:听了这首《摇篮曲》你有什么感受? 提示学生谈对歌曲情绪、速度、力度的感受。

作曲家舒曼与舒伯特有什么关系

作曲家舒曼与舒伯特有什么关系 舒曼是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那么舒曼与舒伯特有什么关系?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舒曼与舒伯特有什么关系,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历史上,舒伯特舒曼存在短暂的交集,两个人也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他们都是英年早逝,并且他们都是在痛苦的疾病中死去的。 舒曼在长期的精神疾病中死去,晚期的舒曼在疾病的折磨中痛苦不堪,这一点舒伯特比舒曼看起来要好很多,舒伯特死于伤寒。但是在生活经历上讲,舒伯特远远比不上舒曼的生活状态稳定,除了有一点短暂的教书经历,舒伯特一直在流离奔波,从来没有稳定的生活收入,有时候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都很困难。相反,舒曼的生活看起来就好很多,他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最重要的是舒曼有一份真挚的爱情,他的爱人跟他在一起生死相依,并且一直支持舒曼的事业,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穷困的舒伯特死了都不知道他会跟一个舒曼的人有过交集,但是事实上,在舒伯特去世后,舒曼去了维也纳拜访了舒伯特的哥哥。他去维也纳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祭祀早就匆匆而去的舒伯特,第二个就是寻找舒伯特留下精妙的旋律。如果没有舒曼,舒伯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直到自己的音乐是什么样子,世人也一辈子不会知道有一位伟大音乐家的存在。

舒伯特舒曼在跨越了时空的鸿沟后,在音乐里有了一次完美的交集,如果可以,舒伯特可能握住舒曼的手,来自心灵的感谢,也是来自心灵的共鸣。 舒曼有哪些代表作品19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新音乐的代表性人物舒曼,将德国浪漫主义带入了一个不同的高度,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他也暴露出德国浪漫主义的缺陷。舒曼的作品用他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音乐表达形式让人们重新看待德国浪漫主义的意义。 舒曼的主要作品分为三个不同的音乐形式,第一种是奏鸣曲式,代表作有维也纳狂欢节,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种是变奏曲式,代表作有克拉克主题即兴曲,阿贝格变奏曲,交响练习曲。第三种是套曲曲式,主要的代表作有夜曲,花曲,幽默曲,阿拉贝斯克,大卫同盟舞曲等。 在舒曼的作品中,钢琴曲和歌曲的数目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受到家庭素养和自身天赋的影响,舒曼的作品往往在细腻表达音乐的同时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舒曼更注重表达人们的内心感受,而对拘泥于陈旧的老音乐不屑一顾。他主张将音乐渗透到诗歌的最灵魂深处,而诗歌也表现出音乐的渲染气氛。舒曼不仅增加了钢琴在演奏中的表现力,也更加注重诗歌的选择和歌词的修饰。 通过对舒伯特作品的继承和发展,舒曼的作品跟舒曼本人一样具有想象力,富有对新鲜事物追求的激情,舒曼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加注意了每一个细节的不同表达方式,从来更加丰富和全面的表达作品的情景,让人们在音乐中更加的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