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全部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小学数学全部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小学数学全部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第一章 数的认识

1、数的意义

一、整数的分类和意义 正整数

自然数 整数 0

负整数

1、整数:像-4,-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

2、正整数和负整数:像1,2,3,……这样的数叫做正整数,像-1,-2,-3,……这样的数叫做负整数。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正整数都大于0,负整数都小于0。

3、0:数物体的时候,如果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可以表示正负数的分界;0可以表示起点(如零刻度);计数时0起占位作用。最小的一位数是1而不是0。

4、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做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或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这样的1份或几份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或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的分类

有限小数:如3.2,2.37,1.78954等。 按数位分 纯循环小数:如1.373737……,2.3.2.

等。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混循环小数:如 6.93737……,2.403.2.

等。

无限不循环小数:如6.367921……,1.58632……,π等。 纯小数:如0.2,0.45,0.376,……等。

按整数部分分

带小数(混小数):如3.47, 1.003, 4.5,……等。 (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3)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纯小数小于1。

(4)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带小数大于1或等于1。

(5)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

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6)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

数的循环节。

(7)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8)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小数,叫做混循环小数。

3、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

4、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

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

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

三、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

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如1

2

,

3

5

,

12

13

,……。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如4

4

,

5

3

, ……。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如31

2

, 5

3

4

,……。

它是大于1的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在分数里,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商。

被除数÷除数 = 被除数除数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也不能为零。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四、百分数的意义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表示。百分数的分数单位是1﹪。

2、百分数和分数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而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的百分比,不能用来表示具体数。因此,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绝不能有单位名称。分数可以有单位名称。

五、正负数的认识

1、大于0的数叫正数。

2、小于0的数叫负数。

3、正负数是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生活中的收入与支出,0上温度和0下温度等。

2、数的读、写和改写

一、数位的顺序

1、计数单位: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3、整数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读一个“亿”字或“万”字。读个级时,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

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

个0,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那个数位上有几个计数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那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读法: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

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3、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1)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读带分数时,先读整

数部分,再读“又”字,最后读分数部分。

(2)写法: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写带分数时,先写整数

部分,再写分数部分,整数部分要对准分数线。

4、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度百分号前面的数。

写百分数时,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

5、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

(1)、正数的读写:在数字(0除外)前面没有“+”或“-”的数和前面有“+”

的数读作“正几”。写正数时,前面写“+”或省略不写。

(2)、负数的读写:在数字(0除外)前面没有“-”的数读作“负几”。写负数时,前面写“-”。

三、数的改写

1、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

角打上小数点,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同时添上“万”字或“亿”字。中间用“=”连接。

四、近似数

1、省略尾数求近似数:把一个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取近似数时,只

要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打上小数点,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同时添

上“万”字或“亿”字。中间用“≈”连接。

2、求小数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把小数保留到哪一位,就把这一位后面的尾数按照“四舍五入”法省略,中间用“≈”连接。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

五、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要看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如果是最简分数,就要看其分母中含有哪些质因数,如果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数的大小比较

一、比较整数的大小:

比较正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数字

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的数字也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字大,那个数就大。

二、比较小数的大小: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他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也相同的,百分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三、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四、比较百分数的大小:

比较百分数的大小,只要比较百分号前面的数,哪个大,哪个百分数就大。

五、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比较:

先把分数、百分数化成小数,再和整数、小数一起进行比较。排序时,要用原来的数

进行排列。

六、比较正数、负数的大小:

1、正数>0>负数

2、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数值大的反而小。

4、数的整除

一、整除和除尽的意义

1、整除:整数ɑ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ɑ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ɑ。

2、除尽: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没有余数,就是除尽。

3、整除一定是除尽,除尽不一定是整除。

4、数的整除,一般不包括“0”。

二、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ɑ能被数b整除,ɑ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ɑ的因数(也叫做约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因数和倍数的特点

(1)、一个数的因数(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3)、一个数既是它的因数,又是他的倍数。

三、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3整除。

4、同时能被2、

5、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是0,各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同时被2、5、3整除。

四、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1、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

做质数(也叫素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分解质因数: (1)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

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2)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3)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

最小的开始)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最后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

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五、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1、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

的最大公因数。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方法一: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这几个数的公因数(通常从最小的质数开始)连

续去除,一直除到这几个数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方法二:先把每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③、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④、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⑤、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

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⑥、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

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2、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

的最小公倍数。

(2)、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②、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③、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方法一: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这几个数公有的质因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连

续去除,一直除到每两个数都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商连乘起来。方法二:先把每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3)、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第二章数的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2、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

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这是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

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

1、整数四则运算的法则

(1)、整数加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整数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最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

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

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

得的数加起来。

(4)、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

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有余数除法的检验方法:商×除数+余数 = 被除数

2、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

(1)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小数乘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

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

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

续除。

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

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3、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

通分。

通分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

性质把每个分数化成用公分母作分母的分数。

(3)、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

合并起来。

(4)、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

约分。

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5)、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可

以了。

(6)、四则运算顺序: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进行计算;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文字题的列式要点:

用语言文字表达,由数学术语和数字编成的数学题目,叫做文字题。解文字题正确列

式的关键是理解数学术语。常用的数学术语是“的”字结构。主要有一下几种类型:

1、“甲”与“乙”的和;列式:甲 + 乙 = 和

2、“甲”与“乙”的差;列式:大数 - 小数 = 差

4、“甲”除“乙”的商;列式:乙÷甲 = 商

5、“甲”除以“乙”的商;列式:甲÷乙 = 商

6、“和”乘“差”;列式:(和)×(差)= 积

7、“积”减去“商”;列式:积 - 商 = 差

8、甲是乙的x倍;(意思是甲相当于x个乙。把甲平均分成x份,每份等于乙。

求甲列式:乙×x = 甲;求乙列式:甲÷x = 乙)。

9、甲比乙的x倍多n;求甲列式:乙×x+n = 甲,求乙列式:(甲—n)÷x=乙

10、甲比乙的x倍少n ;求甲列式:乙×x-n = 甲,求乙列式:(甲+n)÷x=乙

二、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一)、运算定律和性质

(二)简便运算

1、能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的,要写出运用过程。

2、根据算式具体情况怎样算又对又快就怎样算。

第三章 常见的量

一、长度、面积、地积、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长度单位:

2、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的规定:

边张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张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张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单位进率:

100 100 10000 1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3、体积(容积)单位: 体积单位的规定: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单位进率:

二、常用质量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1000 1000

克千克吨

三、常用时间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1世纪=100年

1年 = 12个月(1、3、5、7、8、10、12是大月,每月有31天;4、6、9、11是小月,每月有30天;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一般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计时法:

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普通计时法,一种是24时计时法。

四、人民币的单位与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五、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的概念不同,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跟物体的外形大小有关,跟物体的内

部形状无关;容积则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跟容器的内部形状有关,跟容器

的外形无关。它们都可以用来空间的大小,都以体积单位为通用的计量单位,在计量

液体的体积是时,一般用特定的容积单位“升”或“毫升”。

六、名数的改写方法:(一看单位,二想进率)

1、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看高单位的数量是几,就有几个进率,

用乘法计算。

2、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看低级单位的数量可以分成几个进率,

用除法计算。

第四章代数初步知识

1、用字母表示数

一、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用字母表示数,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很大的方便。

二、用字母表示数的规则: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在省略乘号的时候,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简易方程

一、等式:表示两个相等关系的式子。

二、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三、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四、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五、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六、解方程的依据:

1、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加数 = 和 - 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减数 = 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 = 商×除数除数 = 被除数÷商

2、等式的性质:

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3、比和比例

一、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写法和读法:表示数a与数b的比,写作a:b或a

b

,“:”是比号,读作

“比”。

3、前项、后项、比值: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0。

4、比、分数、除法三者的关系:

5、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6、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这个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7、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成与它相等的最简整数比,叫做化简比。

8、化简比的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使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

二、比的应用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和它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常用的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

求比例尺的方法一般是:

(1)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2)统一这个比的单位,去掉单位后化简成前项是1的比。

2、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份数比进行分配,这样的问题称为按比例分配。

关系式:总数量×某项份数

总份数

= 某项的数量

3、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步骤:

方法一:

(1)、求出总份数;

(2)、算出各部分数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3)、分别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得各部分的数量。

方法二、

(1)、求出总份数;

(2)、求出每份数(总数量÷总份数 = 每份数);

(3)、以每份数为标准,分别求出各部分的数量(每份数×份数 = 数量)。

小学数学新课标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标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标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公式 1、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2 2、长方形:周长=(长+宽) ×2 C=2(a+b) 面积=长×宽S=ab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高=面积÷底底=面积÷高 4、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求高:根据面积公式列出方程解答 6、圆形:周长=直径×圆周率C=πd 或周长=2×半径×圆周率C=2πr 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7、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6a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8、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 9、圆柱体:(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2πr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S=2πrh+2πr2 (3)体积=底面积×高V=πr2h 10、圆锥体:体积=底面积×高÷3 V=1 3 Sh 求高:根据体积公式列出方程解答。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 (5)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全)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开口向左读大于,尖角向左读小于,一双筷子是等于。 比较两数大和小,前面数大用大于,前面数小用小于,两边相等用等于。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2、把几部分的数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要用加法计算。如: 从总数里拿走(或去掉、吃了、飞了)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如: 3、一个数加0或减0,还得这个数。 4、6个面都相同的是正方体;长长方方的是长方体;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形的是圆柱;圆圆的,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的是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5、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都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平平的面。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是看边的长短,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是看面的形状,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6、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7、大问号,弯弯绕,问个问题不知道,一滴眼泪往下掉。 大括号,像花边,两条花边分两方,两边合起就用它。 问号挂在括号下,加法来算共多少。 问号掉在括号上,减法来算一部分。 正确使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我最棒。 8、计算连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9、计算连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10、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11、凑十法:九凑一,一凑九。八凑二,二凑八。 七凑三,三凑七。六凑四,四凑六。 双五相见就满十。 1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个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十。 读数写书都从高位起。 13、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14、确定位置时,一般横为行,竖为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如:8+7﹦7+8﹦15 15、破十法就是先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用十减去减数,减得的结果再和几合起来。 16、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7、时针最粗、最短,分针较细、较长。 认识钟面上的刻度: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时针转动1大格是1小时,分针转动1小格是1分钟。 1时=60分 认识整时与半时,先看分针指哪里。 整时分针指12,时针指几是几时。 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就在两数间, 半时时针过了几,我们就读几十半。 18、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技巧: 大数是9,用小数减1,剩几就是十几。如:9+6=?,大数是9,小数是6,用小数6-1=5,所以9+6=15。 大数是8,用小数减2,剩几就是十几。 大数是7,用小数减3,剩几就是十几。 大数是6,用小数减4,剩几就是十几。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精编合集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精编合集 ——Summaring Experience, Carrying Over To Go Forward Striving for More Achievement。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精编合集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1 1、听课不仅要听,还要思考 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候都能认真听讲,对公式和概念等基础知识有很深的记忆,但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却做不出。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讲,跟随老师的思路,还要进行思考,了解解题思路。 对于数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解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只会记忆公式和概念等基础知识,而不懂怎么运用这些知识去解答问题,那么他的数学学习能力是非常差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是非常低下。 2、扩宽解题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因此,学生要利用好这些机会,扩宽解题思路,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3、利用好错题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做错题目,这时候要将错题进行整合归纳,建立错题集。借助错题集,学生可以知道自己错误的原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学习过程中要经常翻看错题集,不断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抬升知识短板、弥补知识漏洞的目的。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2

一、“记错题法”。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记错本”,把自己平时作业、单元测试或期中、期末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并注明出错原因,做到有错必改,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实际的学习中,要经常查看这个本子,做到心中有数。 二、“1×5”学习法。做一道题要有做一道题的收获。反对搞题海战术。 做一道题,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思考: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我是如何想到的。 ④还可以怎样做,有其它方法吗? ⑤一题多变看看它有几种变化的形式,把自己当作一个出题者,领会出题人的意图,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解题思路怎么样。 三、“1×3”纠错法。 一道错题,从三个方面分析: ①错在哪里。 ②错的原因是什么。 ③符合什么条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四、“1×3”思考法。一道对题,从三个方面思考: ①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②有没有别的解法,若有多种解法,哪种解法更佳。 ③这道题还可以如何变化? 以上“四法”,既适合于学生的学,又适合于教师、家长的教。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总结3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1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l、2、3、4、5、6、7……叫做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0:0也是一个自然数。0是一个偶数。 0不能作除数,不能作分母,也不能作比的后项。 a+0= a ;a-0= a;a-a = 0;a×0= 0;0÷a(a≠0)= 0 … 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数位和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读法和写法:

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不管读和写都要进行分级。如0602读作:五千三百四十亿零 七百万零六百零二 分数: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 712的分数单位是1 12 ,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几(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 常用分数的分数值: 21 = 5.2041= 5.7043= .2051= .4052= .6053= .805 4 = 25.1081= 75.3083= 25.6085= 75.8087= 625.00161= 4.00251= 2.00501= 2121-1= 6131-21= 12 1 41-31= 20 1 51-41=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小数: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基础知识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单位:“1”是自然数的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 整数:0和自然数都叫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数位:写数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各个计数单位排列在一定的位置上,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位数:一个整数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与被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a×b=b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后得的结果不变。(a+b)×c=a×c+b×c 或a×(b +c)=a×b+a×c 整除: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叫做b能整除a,这里被除数、除数及所得的商都是整数,除数不能为0。 除尽:数a除以数b(b≠0)商是一有限小数,没有余数时,叫做a能被b除尽。或者叫做b能除尽a。

整除与除尽的区别:在整除情况下,被除数、商都是整数,除数是自然数,而且没有余数。在除尽的情况下,被除数、除数(不等于0)和商,即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有限小数,只要没有余数就可以了。 约数:如果整数a(a≠0)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b就叫做a的约数。倍数:如果整数a(a≠0)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 质数: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再也没有别的约数,这样的自然数就叫做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又叫做素数。 合数: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自然数就叫做合数。 奇数:整数中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也叫做单数。偶数:在整数中,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都叫做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人数的个位数字能被2整除,这个数就一定有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数字能被5整除,这个数就一定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在几个自然数的所有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自然数最大公约数。 互质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当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时,这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数就叫做互质数。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是互质数时,我们就说它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 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 怎样让小孩透彻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可汗学院数学小视频合集檩子:上周我们推出了一套非常有新意的书,美国小孩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是怎样一步步学写作的?如果用的好,跟着这套书可以引导小孩掌握基本的表达和写作方法。后来,就有几位网友问我:可不可以推荐类似性质的数学方面的书?当时我觉得有些奇怪,咱们国家孩子的数学技能好像比美国娃儿强太多了,为什么要看他们怎样学数学?网友告诉我,檩子,这你不知道。和国外相比,国内孩子的数学是学得又多又难;不过孩子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上还是感觉不到位;要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光光做题是不够的。况且,害怕数学的小朋友也很多。家长给孩子做数学辅导,固然在做题方面没问题,

但真的要把最基本的数学概念讲解得很清楚、让孩子彻底明白,也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儿。你会发现,越是基本的概念,越是需要大师级讲解。千言万语,归结成一句话:檩子,你有啥资料可以推荐?呵呵,这个问题容易,答案以光速逼近我的头脑。这年头,但凡和教育沾点边的,还有谁不知道可汗学院啊-Khan Academy?前段时间他的故事被编成了鸡汤文,弄得我妈都知道,因为比尔盖茨都为他唱赞歌。好吧,这个故事你多少也知道,咱们就简单回顾一下,再进入正题:萨尔曼·可汗是美籍孟加拉国移民,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萨尔曼·可汗有个小侄女叫纳迪亚,2004年她在新奥尔良上七年级,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要求可汗给她辅导。可汗和纳迪亚不在同一个城市,于是通过互联网教纳迪亚学数学,讲得生动有趣,概念清晰,纳迪亚的数学成绩提高神速。很快,他的朋友就知道了,也让可汗给孩子辅导数学。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一、平面图形的周长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4.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2πr 二、平面图形的面积 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2 3.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6.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7.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ab+ah+bh)×2 8.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 a2 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0.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2 +2πrh 三、立体图形的体积 1.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V =abh 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3 3.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2h 4.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2h ÷3 六、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四、和、差、倍问题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五、植树问题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a.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b.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c.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七、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可直接打印)

(一)加、减、乘、除口诀表一、加法口诀表 二、减法口诀表

三、乘法口诀表 四、除法口诀表

(二)小学单位换算表 一、时间 1时=60分1分=60秒1秒=1000毫秒(ms) 二、面积 1公顷=0.01平方千米约等于15亩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体积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四、长度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五、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六、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七、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八、质量单位换算 1吨(t)=1000千克(kg) 1千克=1000克(g)

(三)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一、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二、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三、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四、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五、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a a b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合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合集 一.旋转.平移.轴对称 1.平移.旋转.轴对称都是一种图形的全等变换.也就是说,经过这三种变换的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都没有改变. 2.平移是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沿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平移的基本要素就是方向和距离.方向就是 直线的方向.也就是移动路径的方向.一般我们常见的题目平移方向是向左,向右,或向上,向下.在平移问题中 确定距离是学生们易错的地方.学生总是把原图形与平移后图形之间的距离就当做了平移的距离.也就是说 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距离当做平移的距离了.其实应该在原图形上找一个关键点,这个点与平移后图形的对 应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平移的距离,原图形上的每一个点与其平移后的图形上的对应点的距离处处相等. 3.旋转是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让学生明确“绕一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多少度”这几点就可以了.“绕一个点旋转”这一点也就是旋转中心了.在 小学阶段旋转中心一般都在图形自身的一个点上.也就是一直没动的那一点就是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就是 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角度对应点与中心点所连线段的夹角. 4.轴对称是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成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我们一般 用虚线或点画线来表示.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还有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如圆. 5.时针旋转1小时是30度. 二.因数与倍数 1.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得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 倍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奇数与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奇数;个位不是0.2.4.6.8的数。 4.倍数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2.4.6.8。 3[或9]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或9]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各位是0.5。 5.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小学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一本通

小学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0、负数】 0表示。0和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 2、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自然数是0。 3、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作-4℃。“+4”读作正四。“-4”读作负四。+4也可以写成4。 4、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6、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7、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8、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9、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 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4、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6、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的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 千分位上的数,从左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7、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添 写“万”字或“亿”字。 8、求小数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 (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 (3)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9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 的分数单位。 2、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b a (b≠0) 3、从小数和分数的意义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4、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5、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完整版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小学数学概念全部归纳

小学数学概念全部归纳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数学概念全部归纳 整数概念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 【整数】在小学阶段,整数通常指自然数。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叫做数字,通常把数字叫做数码。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和】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数叫做和。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被减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数】在减法中,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 【差】在减法中,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因数】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积】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商】在除法中,未知的因数叫做商。 【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做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数位】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 【有余数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第二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整除】两个整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b不等于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 能整除a。 【约数和倍数】如果数a能被b(b不等于0)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 的约数或a的因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0也能被2整除,所以0也是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例如1、3、5、7......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 ×h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 ×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 ×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 ×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 ÷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 3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C =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 =πr 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 =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 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31底面积×高。公式:V=3 1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 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小学数学知识点集锦(打印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集锦(打印版) 第一部分:概念 (一)整数 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2、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6、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7、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 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9、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10、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11、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5、108、204都能被3整除。 12、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14、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5、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小学数学概念1-6年级汇总

小学数学概念1-6年级汇总 一、关于数的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6、因数和倍数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7、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8、奇数和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9、质数、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0、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因约数。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1、互质数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五年级)

小学数学期末复习(1-5)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