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查三代 用人单位为啥顶风作案?

找专业人才上一览爆破英才网

学历查三代用人单位为啥顶风作案?

博士、清华,头顶如此耀眼的光环,就一定是招聘会上的"香饽饽"?清华大学博士生陈达在经历长达七个月的求职历程中,所有的奔波与等待却没有换到任何一个心仪单位的录用通知。十次求职中的八次,他连第一道"简历关"都过不了,只因其本科学历并非985、211高校。

面对当前的就业环境,不仅低学历者受歧视,非名校毕业生被小瞧,即使是清华大学博士,也遭遇了学历被"查三代"的尴尬。这种"狠挖出身"的招聘要求,显然难以服众。

"学历查三代"不是招聘歧视?

"好出身",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但凡条件好些的用人单位,从高校、政府到事业单位以及国企、民企、外企,都在其招聘启事上明确强调:"本科非985、211高校,不予考虑".

这种"狠挖出身"的招聘要求,被毕业生们无奈地称作"学历查三代"。恰在此前,教育部明文规定,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狠刮了几年的"出身风"有望被严治。然而,清华博士陈达的遭遇,似乎又给这一禁令的实施泼了盆冷水。

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而大批用人单位计划招聘岗位数却同比下降为15%.一升一降之间,就业市场刮起的这股"出身风",就容易让人理解了,因为这样做可以使企业成本降到最低。

而且大学生已然不是稀缺资源,若要优中选优,在现阶段,只能通过品牌的标尺来进行识别,以达到相对公平。很多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是不是211高校、是不是985高校,这样的标准屏蔽一些所谓"萝卜招聘",比如子弟、家属、关系等。

尽管双向选择是人才市场的黄金法则,很难简单评说孰是孰非,但考虑到"学历查三代"这种招聘方式罔顾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与后天成绩,剥夺了普通高校毕业生平等参与就业竞争的机会,坐实了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最终它还是一种典型的学历歧视和招聘歧视。为什么用人单位仍旧"顶风作案",把985、211高校当做硬性指标呢?这里面有多方面的因素。

"查三代"是企业对研究生教育的不信任

用人单位为什么要"学历查三代"?这其实是企业等用人单位对中国当下研究生教育投出的不信任票。首先,硕博研究生不停地扩招再扩招,数量过多,"博士一走廊,硕士一礼堂",毕业生投来的简历动辄顶着名校的硕士帽博士帽,招聘者一时难辨帽子的含金量,才要去查学士

找专业人才上一览爆破英才网

帽的成色,以增加一份胜算;其次,硕博招录良莠不齐,招录过程受人为因素干扰,当官的有钱的能拉关系的,都很容易结识个导师混个学位,反倒不如高考时严密的组织应试可信、公平;再次,和相对还算扎实一点的本科教育相比,硕博教育质量确实令人不敢恭维。那些屡见报端的有关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使得用人单位认为,高考选拔的功能可能比硕博教育更靠谱,至少那些在高考中能考上"211"或"985"院校的学生,"底子"不会太差。

除了对研究生教育的不信任,用人单位也把"学历查三代"认为是在无数的毕业生中挑选人才的最省时省力的办法。"快速有效地把人才从人群中选出来"这一需求决定了用人单位还是会热衷于这类简单、易操作的评估手段,即便不公开"歧视"非"211"院校的毕业生,也会在实践中这样操作。

其实,对"查三代"现象负责的,首先应该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亲手把高校划分为三六九等,用985、211等美丽的名字,把高校切分成若干个等级,名义上扶植少数高校角逐世界著名大学,实际上为"学历查三代"埋下了伏笔。如此等差体系,使一些用人单位从中看到了契机。录用985和211院校的毕业生,有助于单位的利益,因为这些学校数量少,可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抱团谋利。这样的利益共同体越是成熟,不论其成员是否个个精英,通过学缘关系缔结的同盟军,足以应对许多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长远打算,越来越多的单位在招聘时,不惜错过一批优秀人才,也不愿错过贵族高校"血统"的毕业生。招他们进来,水平不至于太差,他们的老师同学关系也许能给单位带来意外的好处,为什么不要他们?

求职者不妨放低身段就业为先

如果说用人单位是"学历查三代"的始作俑者未免有些无辜,他们只不过是利用了教育部门划分的等级制作了一个门槛而已。真正无辜的是那些被"学历查三代"刷掉的求职者们。面对这样一个客观存在,那些非985、211院校本科毕业的求职者们该怎么迈过去呢?

没有名校的光环,求职者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说服企业需要自己的理由。求职者应当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比起高学历,好的工作能力往往更能为职业发展铺开道路。坚持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见识和涵养,为自己的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要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没有那些名校背景,在大型企业的应聘中肯定会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中小型企业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比起大型企业,应聘中小型企业成功的几率更大。中小型企业对于学历的要求往往不那么严格,而更加注重的是个人的工作能力。大企业人才济济,个人的能力很容易被埋没,而中小型企业则发展潜力更大,会给求职者更广阔的舞台。如果求职者的能力很强,在中小型企业里往往更容易崭露锋芒,获得更多的关注,为以后

的职业生涯发展增加一个重要的砝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