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_王珏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 第33卷第2期

2014年2月V ol.33,No.2February,2014

收稿日期:2013-07-21;修订日期:2013-11-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5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339)

作者简介:王珏(1988-),女,浙江省湖州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发展和规划。

E-mail:j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314463.html,

385-400页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

王珏1,2,陈雯1,袁丰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与地方化、区域化的背景下,物质和能量在各节点间的高速流动促进了

城市网络的形成并成为一种新的区域组织模式和空间结构,尤其是对区域一体化高度发达的

区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人口迁移的网络空间入手,从网络密度、中心势等角度对1982-2010年长三角地区人口网络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人口迁

移网络日趋成熟,但空间分布不均衡;人口迁移主要流向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和苏锡常

等核心城市,同时这些城市的人口外迁现象逐渐显现;以无锡、苏州、杭州之间人口迁移联

系为主体的省际间人口流动行为增多,空间上具有等级扩散的特征;不同空间尺度的网络结

构相互嵌套,在地方尺度下形成了江苏以邻域渗透为主和浙江的等级辐合两种网络结构。最

后从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迁移成本等方面分析了人口迁移网络的演化历经均质

离散—单核心集聚—多核心等级网络—链式空间网络四个阶段的成因。

关键词:人口迁移网络;社会网络分析;重力模型;长江三角洲

DOI:10.11821/dlyj201402016

1引言

人口迁移是城市地理学的传统关注焦点,也是研究城市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40-50年代Zipf 提出人口流动的重力模型[1],展开了对人口迁移的系统研究以来,在模型算法、数据获取以及迁移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首先在模型算法方面,Montis 等在原有的重力模型基础之上从模型的参数、变量的设定等方面对模型加以改进[2-4]。尤其是21世纪后系统工程等学科在人口迁移模型中的应用,创建出各种人流量的新算法,如Barthélémy 空间网络模型等[5-11]。近期,Simini 等根据迁移决策的随机过程,提出了无参数的辐射模型(the radiation model )。该模型通过证实人口迁移的自相似性,即在人口源地规模和迁移尺度比例变化条件下,人口迁移的概率不变,实现了在只输入人口分布信息的条件下就可较为精确地模拟人口的迁移流量的目标[12]。同时,GPS 高分辨率和社会网络(诸如Foursquare )数据的补充,大大推动了人口流动的研究。Lawlor 等通过Brightkite 的签客数据从多空间尺度构建了权重型的城市居民的迁移模式[13]。Noulas 等人利用基于GPS 智能手机定位服务获取了精确的区位数据,对全球主要34个大都市的城市人口迁移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存在差异,但迁移模式存在普遍性,表现为迁移概率与城市位序成反比[14]。在强调研究模型和方法的创新之外,

地理研究

386

33卷Skeldon等从社会平等、种族隔离、土地制度等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解释了国际移民、技术移民等迁移动机和偏好[15-18]。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也从人口预测、人口空间分布开始转向人口迁移流模式和特征研究[19-22]。但大多针对人口数量的时序特征或空间分布格局的定态分析,研究数据以属性数据为主,并以省或某一行政单元内居民点为研究尺度,缺乏对跨区域人口迁移网络模式的探讨,因此需要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社会网络分析以行动主体之间的关联为数据,通过构建主体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原有属性数据的不足,为研究人口迁移网络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因为人口的迁入或迁出并不完全取决于迁入地或迁出地的属性,而是权衡各类因素之后的结果,单纯从迁入率(量)、迁出率(量)、净迁移量都会耗损部分信息[23,24];与之不同的是,社会网络分析是从关系数据的角度出发,可以综合考察不同地区之间人口流向和流量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出人口迁移中群体集聚和联络关系的动态变迁过程,以减少属性数据的信息耗损。因此,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人口迁移网络不仅具有其特殊的优势,也是有益的探索。

人口迁移网络是指依托于城市网络并以城市为节点、人口迁移流向和流量连线表征节点间关系的结构。根据空间的依赖程度不同,还可将其进一步分为认知层、物理层、关系层三个层次[25]。其中,在认知层,人口迁移倾向于有共同文化、历史和认同感的区位,造成了潜在人口迁移偏好的空间差异;在物理层,现实的经济势能、信息和交通的可达性等外部条件将进一步决定人口是否真正迁入某一地理空间,形成实际的人口迁移流,并表现出对空间的强烈依赖性;而关系层则在物理层基础上形成基于亲缘等人际关系和企业间生产关系的社会空间,因而对空间依赖性最弱。由于人口迁移网络的多层次性,使得人口迁移网络空间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突出表现为:①移动速度上,人口迁移网络兼具内、外部性,即人口迁移在网络中移动的快慢不仅受制于运输方式、户籍管制等外部制约,还取决于行为者信息完整性、家庭决策、价值取向等内部差异;②距离对迁移的影响具有空间尺度分化的特征,即在大空间尺度范围内距离对迁移的影响较大,而在中小尺度下的影响作用会逐渐弱化;③迁移场所方面,在物理层具有相互隔离的特性,而在认知层和关系层上具有空间收敛性。

伴随全球化与地方化、区域化的进程,人口流动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显著[26,27],尤其是资源、信息、人才等跨区域自由流动的特征使得城市间联系的空间通道和生产组织方式多样化,中心地理论所强调等级性的城市经济联系和地域组织模式发生改变。在城市网络中,各种企业及组织间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横向、纵向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系构成了人口迁移网络存在的基础[28]。因此,本文基于人口迁移网络的内涵、特征及现有研究的基础,首先借鉴重力模型重构人口迁移的关系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74个城市的4个时点的人口迁移流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探讨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网络形成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口迁移网络空间模式的演化假设,旨在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分析视角。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与网络构建

根据社交网络的重力法则(gravitational law of social interaction)[29-32],本文在Taylor

2期王珏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提出的人口重力模型的基础上,假设迁入地与迁出地经济水平与迁移人口吸引力成正比,并考虑到城市间结构差异导致的引力贡献不一,将参数k 定义为城市GDP 占两个城市GDP 的比重以表征城市经济结构差异,将城市i 对城市j 的人口引力表示为:

T ij =

ji K =G i G i +G j ()i ≠j ,T ij =0,i =1,2,?,n ,j =1,2,?,n (1)

式中:T ij 是城市i 对城市j 的引力大小;P i 和P j 是城市规模(这里指人口规模)

;G i 和G j 是相应的人均GDP 水平;d ij 指i 和j 两地之间的最短交通距离,用ArcGIS 中任意两地间行政中心的直线距离代替[33];b 为距离衰减系数①。采用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长江三角洲74个地区②的人口普查数据,利用公式(1)计算4个时点任意2个城市之间的人口引力,以此得到4个74×74的矩阵X ij 作为初始矩阵。通过剔除引力异常值后的引力的均值作为人口迁移网络的切分点(当迁移人口引力达到某一切分值代表两者之间有关

系,记为1;反之则为0[35])

,得到二值化矩阵X ′ij ,表示各节点之间是否具有迁移流关系的1-mode 有向网络,从而构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迁移的网络数据。

2.2网络分析指标

(1)人口迁移网络密度:测量网络的数量指标,表示网络中节点联系的紧密程度[36]。密度值越大,节点联结数量和人口流动性也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D =L g (g -1)

(2)式中:L 为人口迁移网络中人口迁移关系数;g 表示人口迁移网络中城市数目。

(2)人口迁移网络的中心性和中心势:中心性是衡量人口迁移网络中某一城市在与其他城市互动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37];中心势是指网络的整体中心性,高数值表示网络中权利过分集中,网络结构趋于不均衡化[38]。其内外程度中心性(3)式及中心势(4)式为:

C D ,in (n i )=∑j =11r ij ,in ;C D ,out (n i )=∑j =11r ij ,out

(3)

C D =[∑i =1g

C D (n *)-C D (n i )]max ∑i =1g [C D (n *

)-C D (n i )](4)

式中:C D ,in (n i )和C D ,out (n i )分别表示内向程度中心性和外向程度中心性;r ij ,in 表示从城市节

点j 到i 的方向存在有向联系;r ij ,out 表示i 到j 方向的有向联系;C D (n *)为网络中最大的程度

中心度。

(3)关联度和聚类系数:从网络的结构维度出发,测量人口迁移网络节点间的可达性的指标。其中,关联度数的大小表示网络的连通程度,而各个点的个体网密度系数的均值等于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38]。关联度数计算公式如下:C =1-é?êù?

úV N (N -1)/2(5)

式中:V 是该网络中不可达的点对数目;N 是网络规模。

①人口具有2维变量的特点[34],因而本文中b =2。②本研究的长三角范畴仍界定为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16个城市。考虑到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扬州和泰州的数据进行了相应年份差值运算,并根据1982年后六合县、锡山市、武进、吴县等撤县并市,对其数据以2010行政区划为标准进行了整理。387

33卷

地理研究(4)QAP 相关分析:是以重抽样为基础,通过两个1-mode 的N ×N 矩阵中各个格值的相似性比较的方法,给出两个矩阵之间的相关系数[38]。由于该方法可适用于观察值存在共线性、自相关等情况,因而比OLS 更加适合于网络数据的分析[38]。鉴于不同网络数据的量纲不同,先采用极差标准化对人口迁移的自变量差值网络矩阵数据(不包括对角线)进行预处理[39],再使用QAP 对人口迁移网络的影响机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

3网络视角下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特征

根据上述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74个城市的人口迁移网络进行计算,结合地理空间的城市网络格局,其分析结果如下:

(1)总体上人口流动性增强,迁移网络日趋形成,但空间分布不均衡。表1的计算结果显示,自1982-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迁移网络整体密度、关联度和聚类系数普遍增加,其幅度分别为0.272、0.994、0.582,网络趋于紧凑,可达性提高,表明城市间人口迁移渠道和交换行为增多。拓扑结构图更明显地显示了这种变化,1982年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网络存在较多孤立节点,核心节点数目稀少、等级分明,只有少数城市间形成了一定规模人口迁移流;到2010年网络密度大幅度提高,节点的水平联系和连通度增加,在核心节点之间、边缘节点与核心节点间都建立了较紧密联系(图1)。同时,伴随着人口流动性的提高,内向度数中心势显著高于外向度数中心势,城市对人口的吸纳效应凸显,形成了人口集聚与扩散的空间投影。总体上看,人口迁移网络由萌芽阶段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上海单核心的网络模式正向多核心演变。

(2)人口流向上海、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具有明显层次。如图2所示,人口迁移网络的内向度数中心性与城市经济规模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人口主要流向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和苏锡常等核心城市,此外江阴、常熟、昆山等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实力雄厚或外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而人口扩散并没有明显的空间偏好性,随着时间变化在上海、南京、杭州以及中小城市均出现了人口的外迁现象,基本上形成了“大扩散,小聚集”的格局。按照城市的个体网络关系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观察图3可以发现四个明显的城市层次,对其进一步划分构建了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网络层级结构(表

2):上海、杭州,网络连接度>1300,是人口迁移网络的核心,与其他节点形成最广泛、最紧密的联系;无锡、南京、苏州、常州、江阴、昆山、宁波等7个城市,网络连接度>1000,是网络的副中心;南通、常熟、张家港、宜兴、吴江等11个城市,网络中心性>600,是区域内部人口迁移的枢纽,主要承担地方性功能;其余城市为一般节点,网络中

心性较低。(3)人口流动形成区域和地方两种空间尺度的网络结构。区域尺度,省际人口

流动性显著增强,原以省内迁移为主的迁

移模式正向省际、省内网络化发展。1982-2010年浙江和江苏之间人口迁移网络的密度增长了近15倍,增长幅度远超过省

内的人口网络密度(表3)。结合人口迁移的空间结构演变,进一步显示2000年后无表1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网络结构变化

Tab.1The change of network structure in Yangtze

River Delta 密度标准差中心势关联度聚类系数外向度数中心势内向度数中心势19820.0030.0560.0250.1360.0040.22819900.0160.1240.0540.3730.3830.57920000.0960.2940.1250.8610.9460.79720100.2720.4450.1680.7380.9980.810388

2期王珏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锡、苏州、杭州为主体的省际迁移网络开始向两省纵深扩展,网络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南京、宁波等城市,并出现了由较高等级城市向临安、诸暨等次等级城市扩散的趋势(图

4)。地方尺度上,形成了江苏和浙江两种不同的网络结构。主要表现为:江苏的迁移网络是以苏锡常及省会南京为核心,整体形态呈西向延展;网络中并存有苏锡常、吴江、扬州等多个迁移网络中心,因此核心—边缘结构并不显著;人口迁移以邻域渗透和核心节点间的交互流动为主。而浙江的人口迁移主要以杭州为核心,并呈现出单核心集聚向杭州、宁波双核心模式演变的趋势,核心—边缘结构明显;人口迁移以等级辐合型的空间模式为主(图5)

。而形成这种结构差异的原因与城市空间分布、经济模式、历史文脉等因素密不可图1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

Fig.1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human mobilit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注:由于1990-2010年引力值变动幅度很大,网络连线过于复杂,故图中1982年、1990年按照引力值大于均值1712切分,2000年、2010年按照引力值大于3330(2000年、2010年均值)切分。网络中弧的宽度代表不同的迁移引力大小,箭头表示迁入地对迁入地的人口引力方向,城市节点的大小表示城市人口总量。389

33卷

地理研

究图2人口迁移网络内向中心、外向中心性与城市规模关系图(只显示部分城市以为示例)

Fig.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ity and city size in the

network

图3人口迁移网络连接度排序图(只显示部分城市以为示例)

Fig.3The rank of the connection rate of cities in the network

表2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网络层级结构

Tab.2The hierarchy system of the cities in the network in Yangtze River Delta

层级

网络联系核心

网络联系副中心

次区域网络联系中心

地方网络联系节点网络中心性>13001000~1300600~1000<600城市目录上海、杭州无锡、南京、苏州、常州、宁波、江阴、昆山南通、常熟、张家港、宜兴、吴江、泰兴、镇江、湖州、扬州、如皋、丹阳靖江、江都、嘉兴、慈溪、绍兴县、桐乡、泰州等其余54城市390

2期王珏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

表31982-2010年长三角地区省际人口迁移密度

Tab.3The network density of inter-province migration from 1982to 20101982

浙江

江苏浙江0.3140.129江苏0.1290.6761990浙江江苏浙江0.6490.332江苏0.3321.2562000浙江江苏浙江1.6881.182江苏1.1822.1552010浙江江苏浙江2.2862.063江苏2.063

2.469

图4长三角地区苏浙两省人口迁移网络演化

Fig.4The evolution of inter-province migration network

注:由于2000年后城市人口引力作用大幅度增强,故对1982-1990年、2000-2010年分别以500和2000为阈值,筛选引

力强度大于阈值的人口迁移关系线并划分成5个等级,得到1982-2010

年浙江、江苏两省间人口迁移网络图。

图5江苏、浙江省内人口迁移网络演化

Fig.5The evolution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human mobility network 391

地理研究

392

33卷分。首先,从城镇布局来看,苏锡常地区是全国城市与城镇分布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且地域上分布均衡,这就为人口在邻接城市之间的频繁迁移创造了条件;而在浙江省内由于自然条件的约束及较为稀疏的城市空间布局等因素,人口聚集和迁移主要发生在核心城市,而与其他次等级城市的关联性就较小。其次,不同的经济路径也影响了人口迁移网络的特征。苏南地区发起自20世纪70-80年代的乡镇企业到90年代大规模引进外资不仅活跃和壮大了小城镇的经济和规模,还促进城镇间生产资料的交换,塑造了相对均衡的经济格局。而在此期间,浙东北利用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通过企业联营、“星期日工程师”等吸收上海经济和科技等资源的外溢,比浙西南获得先发优势,在浙江内部形成了以杭州为核心的浙东北和以宁波为中心的浙西南的发展格局。这种极化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了人口网络中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并在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下成为整个网络的骨架。此外,苏锡常地区也是吴文化发祥和传承的中心地带,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这份特殊的亲近感也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塑造了彼此渗透的人口迁移模式。

4人口迁移网络演化的动因分析

4.1人口网络化迁移动因的理论分析

人口迁移受到迁移主体的性别、教育、生命周期、年龄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迁入地与迁出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宏观背景的制约。这些因素决定了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速及城市在人口迁移网络中的地位,进而塑造了人口迁移网络的结构特征。但由于微观分析视角往往忽视了结构性外界因素,因此本文主要从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差异,从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及迁移成本等视角讨论其演化过程。

首先,就业机会对人口迁移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就业势能高的地区对人口的集聚能力强。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将“地点空间”改造成了“流的空间”,生产全球扩展与分化,促进了经济功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分散和合并,导致了资本的空间不均衡分布,在资本集聚的地区产生了更高的就业势能,从而促发了跨界人口流动的产生[40]。Clark对美国州际人口迁移的研究、Richetts对在美国的加勒比海国家移民都表明,人口总是向资本密集的地区迁移[41,42]。而对于地区而言,资本的流动性又受到地区自身的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外向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吸纳的外来投资更为丰富,就业机会也就相应增加。

其次,产业结构的转型为人口的跨界流动性提供了条件。随着制造业比重的下降、信息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的提升,一方面劳动密集型等企业逐渐将生产性部门外迁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成为了人口密集分布的中心;另一方面,以科技进步为依托的高级化的产业结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向高素质人才转变,改变了传统由工资、就业机会等要素形成的人口迁移模式和特征[43]。

同时,收入水平是直接影响人口是否落脚于该地的关键因素。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迁移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因此劳动力总是由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但高收入地区的人口集聚优势并非一成不变,人口迁移决策是收益和成本权衡之后的结果,因而又必然受到迁移成本的制约。俞路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的分析得出,当距离大于1200m以上时,空间摩擦作用将凸显[19]。这种阻碍作用不仅在于空间上的隔离,更为重要的是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心理成本及信息的不确定性。Schwartz通过实证研

2期王珏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

393究后指出物理距离、心理距离及信息流通三种距离中,信息流通是迁移决策的最主要的影响因子[44]。此外,区域的制度壁垒也会增加迁移成本,成为阻碍人口自由流动的制约因素。例如:中国长期以来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中国半开放、有限度的劳动力流动体制,而且也成为了人口迁移的心理屏障[45]。

最后,文化、语言、宗教等属性在地方、小尺度上赋予了人口迁移网络的独特性。Mitchell将这种以共享诸多共性为基础的联结而成的社会经济网络称为族裔网络[40]。它所形成的团体认同感可以创造并维持一个排他性的商务关系系统,即族裔经济,使得处于这个网络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获得特殊的社会资本。而物理邻近是族裔经济得以发挥的主要要素,自我强化和认同则是族裔经济及族裔网络存在的基础。

4.2指标选取及理论验证

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本文从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迁移成本等维度考察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网络的影响机制。其中,就业机会指标用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表示,因为固定资产投入及外商投资反映了地区资本的集聚能力,地区的资本富集程度越高,则就业岗位的供给往往越为丰富。由于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实际收入水平远远高于统计上的收入数值,而且城镇、乡村的分离统计也无法体现城市、乡村人口迁移并存的现状,因此收入水平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作为替代变量[46]。产业结构分别用二、三产业比重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表示,其高级化的过程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迁移成本包括生活成本、交通成本及边界效应三部分。其中生活成本主要通过城市的房价反映,搜集自房价网74个城市近两年的二手房均值;交通成本则以城市节点之间实际公路通行的最短时间来测度,通过百度地图查询功能共收集了2701个数据,构造了节点之间最短通行时间的O-D矩阵。边界效应测量户口门槛的限制作用,由于这个指标难以定量化,引入虚拟变量1和0分别表示迁入和迁出地同属一个省份或不同省份。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到区域差异对人口迁移的重要影响[23],本文构建了以上述要素的差异矩阵为自变量、人口迁移网络为被解释变量的分析模型[35],通过QAP相关分析检验现有研究对长三角人口迁移网络的解释力。

由表4可见,本模型与已有研究及长三角的现实状况基本相符,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由于本模型中的自变量取自各城市节点的差值,因此表中相关系数为正,表示迁入地与迁出地差异越大,人口迁移流量越大,是吸引人口迁移的拉力;反之负数表示差值越大,迁移量越小,是阻碍人口流动的约束力。相关分析说明,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生活成本及空间距离、边界效应对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产生了显著影响;而收入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没有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这与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为均质、经济形势运行良好有关。其中,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城市对人口产生明显的拉力,这主要是由于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活力强,对劳动需求大。产业结构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产业结构越相似的地区间,人口的迁移量越大。根据Lewis的部门理论,由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边际收益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工业将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部门。而随着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及上海等地区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转型,劳动力开始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2010年长三角地区服务业比重达到了45.85%,从业人员比例为40.75%,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6.1%,在这种趋势下,服务业发达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性可能将会进一步增强。房价对人口的流动具有带动作用,这主要是

33卷

地理研究

因为房价高的地区一般也是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在经济收益的驱动下,人口仍然具有向高生活成本地区迁移的可能性。空间距离的增加对人口迁移起到阻碍作用,对于长三角交通网络较为发达的地区而言,这种空间距离的制约作用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信息的损失及社会关系网络的维护成本增加。行政边界与人口迁移为正相关,表明地域属性对人口流的黏着性正在减少,这与肖群鹰等对中国省际迁移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且从长三角省际迁移网络密度的大幅增加的现实也反映人口迁移体系已经从省内迁移向省际、省内的网络化模式发展。

选取所有自变量与人口迁移矩阵进行回归分析,模型可以解释人口迁移网络的8.3%变异,一般而言,同一数据的QAP 回归分析一般比OLS 分析的确定系数要低[38]。由于此时模型中较多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通过逐步回归剔除无显著意义的变量。模型的解释力略微上升,结果显示固定资产对人口迁移有显著影响,符合人口向资本密集地区集聚的理论假设。同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作用也开始显现,在劳动生产效率普遍较高的地区,出于劳动需求的相近性,人口的流动性也相应加强。而二三产业比重对人口迁移的意义不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地区往往劳动生产效率高,经济较为发达,因此人口向产业发达地区集聚是受到经济差异的驱动。

5人口迁移网络的空间演化过程

人口迁移作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重要表现形式,早在Friedmann 的空间一体化理论中就对前工业化时代到后工业化阶段过程中的人口流动进行了论述[47],Peter Hall 在城市演变模型中又进一步详细地阐述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在城市中心区、郊区及外围地区迁移的流量、流向变化;另一方面,Ravenstein 对19世纪后期英国等欧洲国家人口迁移空表4长三角人口迁移网络动因分析

Tab.4The mechanism analysis of human mobility network in Yangtze River

Delta

注:*表示在0.05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表示在0.01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表示在0.001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394

2期王珏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间趋向的实证研究,以及近期Henrie 等对美国西海岸所形成的新人口空间分配特征的分析[48,49],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奠定了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的理论基础。同时,Dredge 基于旅游流特征提出的旅游流空间模式也为构建人口迁移网络的演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50]。因此,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和长三角人口迁移网络的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人口迁移网络的变迁过程。

假设在人口迁移网络中:①迁入地与迁出地在空间上分离;②人口迁移网络具有空间弹性等级结构;③人口迁移网络是由节点、迁移路径、通道及引力范围四部分构成。其中,节点是指由各种设施、服务等集聚而成的具有多层结构的空间体(一般指城市),包括与城市交通设施、通信条件的便利程度相关的物理层和人们对城市的感知程度和以往经历形成的认知层。通道是指包括城际公交、地铁、铁路等交通廊道在内的人口迁移的物理通道。迁移路径是伴随通道产生的城市人口迁移的入口,且相较于通道,主要受到人们对城市信息获取的完整程度、城市形象认知、政府管制等软要素的影响。引力范围区是指以节点为圆心的城市对人口吸引所达的最大影响范围,邻近的节点间会出现引力范围区重叠。人口迁移网络的演化过程如下(图6):

(a )均质离散阶段:工业发展早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和交通手段的限制,地理距离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首要因素,即随着距离的递增,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行为越少。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邻近地区之间,由于这些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势能相当、亲缘相近、文化相通,地域间可形成双向的人口迁移流。整体上迁移通道和路径较少,人口流动速度较为缓慢,没有明显的核心,网络结构尚未形成。

(b )单核心集聚阶段:在长期的城市规模等级及就业和经济的位势差的累积作用下,城市之间形成非均衡的人口“引力”

,原有离散的空间结构向等级辐合型空间模式演变,

图6人口迁移网络的演化

Fig.6The evolution of human mobility network 395

地理研究

396

33卷是人口迁移出现网络化特征的初期。在流动方向上,人口向高能量的城市(即网络中的强节点)迁移,形成与强节点连接的迁移通道和路径;在迁移速度上,流动性增强,但受到空间摩擦力、户籍管制、城市高等级人口门槛等作用,形成从乡村到集镇,再到小城市,最后汇聚于大城市的等级集聚的特征。但在边缘地区,由于信息可得性、运输条件等内外部制约仍可能存在离散的人口迁移空间结构。

(c)多核心等级网络阶段:随着一些中小城市的成长,强节点城市周边逐步发展起次人口核心(即网络中的次级节点),原有单中心的空间结构被多核心所代替,形成了次级节点和强节点引力单元嵌套的网络结构。原强节点的人口引力作用减弱,半径缩短,人口在流动方向上表现为由核心城市向邻近的乡村扩散和较远地区中小城市的人口向核心城市集聚的双流向特征,等级辐合型空间模式向辐合—扩散型演变。而次级节点与邻接地区依托便捷的交通或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仍然可形成等级辐合型的迁移模式,进入(b)阶段。总体上迁移通道多样化,距离效应减弱,流动速度进一步加快;但迁移等级性仍较为明显。

(d)链式空间网络阶段:伴随着(c)阶段所形成的多个次级节点中一些城市进一步发育为强节点,原引力范围区被分裂,区域内形成以强节点为中心的多个引力单元重叠的复杂网络结构。对于每个强节点而言,各自都具有独立的引力范围和通道,半径进一步缩小,但引力强度增大,人口主要向节点迁移,整个结构有向(b)或(c)发展的趋势,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强节点之间可形成双向的人口迁移流。区域内基本形成易通达的迁移通道,距离摩擦进一步削弱,资金、企业交流以及生产关系等路径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增强,人口在区域范围内基本实现自由流动。

6结论与讨论

人口迁移网络是一个包含成长、壮大、甚至消亡的动态过程,长三角地区的人口迁移网络就经历了上海单核心的网络模式向多核心演变的过程,并形成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嵌套的网络特征。其中,在区域尺度下具有等级扩散特性,在地方尺度下表现为邻域渗透和等级辐合型两种网络模式。按照网络的演化过程,可将研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①萌芽期(1982-1990年):人口迁移网络中只存在上海一个强核心,且城市间人口流动较少,主要以省内为主。苏浙两省间的迁移主要集中在无锡、苏州和杭州三个城市。②生长期(1990-2000年):人口迁移网络进入快速成长阶段,省际间人口交流的城市节点增多,原有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渐向多核心演化。③成熟期(2000-2010年):人口迁移网络密度大幅度提高,城市间人口流动增强,出现了“大扩散,小聚集”的格局,人口主要向上海、杭州等城市集聚。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网络结构相互叠加,多核心网络结构逐渐成熟,并出现向链式模式演化的趋势。同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网络的动因分析,发现人口迁移网络不仅受到行政边界、空间距离的分割,城市节点间的收入、外向经济差异也深刻影响到网络的演化过程。

长久以来,人口流动扮演着沟通城市之间信息交流、促进资源交换和资本流动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创新经济背景下的长三角,各种形式的面对面交流和知识的传播学习已经成为了城市创新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加之,各种企业之间建立起纵向和横向的生产网络,构

2期王珏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

397建了长三角多中心的城市网络结构。因此,人口迁移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网络的特征。但是,人口迁移网络并不是城市网络在地理空间上的简单表征。相比于城市网络中高速流动的资本和信息等物质流,人口的迁移具有强烈的“粘着性”和“依附性”。这表现为:一方面,家庭的代际纽带、乡缘亲情会“粘着”人口流,改变人口的流向和流速;各种制度环境,例如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土地征用、医疗卫生等政策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意愿。另一方面,人口的迁移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基础,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及就业保障等条件的好坏往往限制了人口的迁移。因此,人口迁移网络可以成为研究长三角城市网络和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补充。

同时,人口迁移网络的研究也为长三角城市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首先,随着长三角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人口向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高速集聚,城市拥堵、生活环境恶化、职住分离已经成为大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拦路虎。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核心人口城市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条件,增强应对人口增多可能带来的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其次,通过提高次区域人口网络中心的引力,有利于疏导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形成分散化集中的城市空间组织结构,从而遏制城市的无序蔓延,提升城市发展的空间质量和效率。同时,伴随高铁时代的到来,在城市空间规划中需要强化人口迁移流量较大的沿线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加大对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的建设,为人口迁移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可以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涓滴效应。此外,人口迁移网络还为城市的跨界合作提供了客观条件,促进了多层次多中心的区域管治模式建立。这种网络管治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区域规划和区域协调政策,也将是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由于数据的可获性约束,本文运用修正后的重力模型构建基于人口迁移网络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这种基于人口基数和城市经济总量基础之上获得的人口迁移数据只能体现相对“人口流动”,而不能完全反映出城市间实际的人口流动数量;而且,限于模型的局限,在模型的变量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影响人口迁移其他相关的制度、社会、文化等因素,所构建的人口迁移网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有待进一步探索新的数据来源、采用新方法和模型,揭示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人口迁移网络的形成及变迁过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Zipf G K.The P1P2/D hypothesis:On the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6,11

(6):677-686.

[2]Montis D A,Barthélémy M,Chessa A,et al.The structure of inter-urban traffic:A weighted network analysi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2007,34(5):905-924.

[3]Reggiani A,Vinciguerra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314463.html,work connectivity models:An overview and empirical applications.New York:Springer,

2007,147-161.

[4]Vries D,Nijkamp P,Rietveld P.Exponential or power distance-decay for commuting?An 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9,41(2):461-480.

[5]Barthélémy M.Spatial networks.Physics Reports,2011,499:1-101.

[6]Rouwendal J,Nijkamp P.Living in two worlds:A review of home-to-work decisions.Growth and Change,2004,35

(3):287-303.

[7]Wilson A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314463.html,nd-use/Transport interaction models-past and future.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1998,

32(1):3-26.

[8]Choukroun J M.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vity-type trip distribution models.Regional Science

地理研究

398

33卷and Urban Economics,1975,(5):177-202.

[9]Fotheringham A S.Spatial structure and distance-decay parameter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1,71(3):425-436.

[10]Fik T J,Mulligan G F.Spatial flows and competing central places: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hierarchical

interactio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0,22(4):527-549.

[11]Gargiulo F,Lenormand M,Huet S,et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314463.html,muting network models:Getting the essentials.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2012,15(2):6.

[12]Simini F,González M C,Maritan A,et al.A universal model for mobility and migration patterns.Nature,2012,484

(7392):96-100.

[13]Lawlor A,Coffey C,McGrath R,et al.Stratification structure of urban habitats.http://ncg.nuim.ie/content/staff/staff/

downloads/apozdnoukhov/stratified_habitats,2012-8-7.

[14]Noulas A,Scellato S,Lambiotte R,et al.A tale of many cities:Universal patterns in human urban mobilit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1,104:20167-20172.

[15]Skeldon R.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the Asian and Pacific Region.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0,52(3):369-382.

[16]Riddell J B.Beyond the description of spatial pattern:The process of proletarianization as a factor in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West Africa.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81,5(3):370-392.

[17]Bravoureta B E,Quiroga R E,Brea J A.Migration decisions,agrarian structure,and gender:The case of Ecuador.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1996,30(4):463-376.

[18]Jeanty P W,Partridge M,Irwin E.Estimation of a spatial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housing price dynamic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10,40(5):343-352.

[19]俞路,张善余.基于空间统计的人口迁移流分析: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7(5):25-31.[Yu Lu,Zhang Shanyu.Spatial analysi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The case study of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2006,37(5): 25-31.]

[20]张永庆,赵海,张文波,等.城市人口迁移的网络特征.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2):169-172.[Zhang

Yongqing,Zhao Hai,Zhang Wenbo,et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314463.html,work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opulation migration.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6,27(2):169-172.]

[21]林飞娜,赵文青,张萍.基于GIS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与应用:以长春市区为例.测绘科学,2008,33(4):

163-166.[Lin Feina,Zhao Wenqing,Zhang Ping.GIS based urban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 and application in Changchun.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2008,33(4):163-166.]

[22]郑明媚,李满春,毛亮,等.GIS支持的县域人口迁移空间模型研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15(3):281-286.[Zheng Mingmei,Li Manchun,Mao Liang,et al.The spatial model for county-scope population migration aided by GIS.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2006,15(3):281-286.]

[23]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1,25(1):56-61.[Duan Chengrong.Factor analysis

of ingoing places choice based on inter-provinces population migration.Population Research,2001,25(1):56-61.] [24]严善平.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机制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1):71-77.[Yan Shanping.Study of mechanism of

inter-provinces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07,(1):71-77.]

[25]Li F,Whalley J,Williams H.Between physical and electronic spaces:The implications for organisations in the

networked econom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1,33(4):699-716.

[26]甄峰,张敏,刘贤腾.全球化、信息化对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的影响.经济地理,2004,24(6):748-753.[Zhen Feng,

Zhang Min,Liu Xianteng.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o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s spatial structure.Economic Geography,2004,24(6):748-753.]

[27]罗震东,张京祥.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的长江三角洲演化特征与趋势.城市发展研究,2009,(9):65-73.[Luo

Zhendong,Zhang Jingxiang.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s and trend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the global city-regions perspective.Urban Studies,2009,(9):65-73.]

[28]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结构属性与功能提升:浙江省市政考察.管理世界,2005,(10):102-112.[Chi

Renyong.The formation,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ve network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2期王珏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

399

A case study of Zhejiang province.Management World,2005,(10):102-112.]

[29]Lambiotte R,Blondel V D,Kerchove D C,et al.Geographical dispers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08,387(21):5317-5325.

[30]Krings G,Calabrese F,Ratti C,et al.Urban gravity:A model for inter-city telecommunication flows.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Theory and Experiment,2009,(7):1-8.

[31]Levy M.Scale-free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geography of social networks.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2010,389(21):4913-4917.

[32]Hu Y,Wang Y,Di Z.The scaling laws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social networks.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314463.html,/abs/0802.0047,

2012-10-25.

[33]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地理科学进展,2009,28(3):353-361.[Zhu Jie.Spatial structure,

mode and the meaning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Progress in Geography,2009,28(3): 353-361.]

[34]Lee Y.An allometric analysis of the US urban aystem.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89,21(4):463-476.

[35]刘法建,张捷,陈冬冬.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地理学报,2010,65(8):1013-1024.[Liu Fajian,

Zhang Jie,Chen Dongdong.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al factors of Chinese inbound tourist flow network.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8):1013-1024.]

[36]Borgatti S P,Everett M G,Freeman L C.Ucinet for Windows: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Harvard,MA:

Analytic Technologies,2002.

[37]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4-146.[Liu Jun.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2004.94-146.]

[38]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实用指南.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54-86,134-141.[Liu Jun.Lectures on

Whole Network Approach:A Practical Guide to UCINET.Shanghai:Truth and Wisdom Press,2009.54-86,134-141.] [39]肖群鹰,刘慧君.基于QAP算法的省际劳动力迁移动因理论再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07,(4):26-33.[Xiao

Qunying,Liu Huijun.Retesting dynamical factor theories on inter-provincial labor migration with QAP algorithm.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07,(4):26-33.]

[40]凯瑟琳·米切尔,族裔网络.见:埃里克·谢泼德,特雷弗·J·巴恩斯.经济地理学指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70-488.[Mitchell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314463.html,works of ethnicity.In:Sheppard E,Barnes T.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8.470-488.]

[41]Clark G L,Gertler M.Migration and capital.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3,73(1):18-34.

[42]Ricketts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314463.html, investment and immigration from the Caribbean.Social Problems,1987,34:374-387.

[43]姚华松,许学强.西方人口迁移研究进展.世界地理研究,2008,17(1):154-166.[Yao Huasong,Xu Xueqiang.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migr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World Regional Study,2008,17(1):154-166.]

[44]Schwartz A.Interpreting the effect of distance on migration.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81(5):1153-1169.

[45]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1(5):125-136.[Li Qiang.An analysis of

push and pull factors in the migration of rural worker in Chin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1(5):125-136.] [46]杨云彦,陈金永,刘塔.中国人口迁移:多区域模型及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9,(4):20-26.[Yang Yunyan,

Chen Jinyong,Liu Ta.An analysis of Chinese population migration:Multi-region model.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1999,(4):20-26.]

[47]Friedmann J.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Cambridge:MIT Press,1966.

[48]王恩涌,赵荣,张小林.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1-90.[Wang Enyong,Zhao Rong,Zhang Xiaolin.

Human Geography.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0.51-90.]

[49]Henrie C J,Plane D A.Exodus from the California core:Using demographic effectiveness and migration impact

measures to examine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with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2008,27(1):43-64.

[50]Dredge D.Destination place planning and desig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4):772-791.

地理研究

400

33卷Human mobility and evolution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Yangtze River Delta

WANG Jue1,2,CHEN Wen1,YUAN Feng1

(1.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AS,Nanjing210008,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The fast flow of various productive assets and power among different places has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city network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reg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The city network has nowadays become a new mode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and impose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By applying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human mobility network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The density,centralization and connectedness of the networks are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uman mobility networks in this region have formed and ar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unbalance i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econdly,cities including Shanghai,Hangzhou,Nanjing,Ningbo and Suzhou-Wuxi-Changzhou areas have constituted important nodes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Meanwhile,these cities are experiencing the process of emigration of population to other adjacent areas.Thirdly,two modes of human mobility networks,inter-province network and intra-province network,coexis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Specifically speaking,the inter-province network is characteristic of hierarchical diffusion,and the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mainly occurs among Wuxi,Suzhou and Hangzhou.However,the intra-province network becomes more complex and can be further categorized two models—Jiangsu's intra-province network and Zhejiang's intra-province network.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atial pattern,Jiangsu's intra-province network is characteristic of adjacent infiltration which means the relocation of population from population cores to peripheral areas.However,Zhejiang's intra-province network exhibits a hub-and-spoke structure and primarily includes three nodes of population mobility—Hangzhou,Ningbo and Taizhou.Based on the discussion mentioned above,the mechanism of human mobility network is analyz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y,income,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mobility cost on the population mobility.The analysis manifests that factors involving the openness of cities,the ratio of 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housing price,spatial distance and institutional thickness hav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formation of human mobility network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inally,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heoretical hypothesis of the evolution of human mobility network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our stages—discrete distribution stage,single-core agglomeration stage,multi-center network stage,and chained spatial network stage.

Key words:human mobility network;social network;gravity model;Yangtze River Delta

六个主要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的比较UCINET简介

六个主要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的比较UCINET简介 UCINET为菜单驱动的Windows程序,可能是最知名和最经常被使用的处理社会网络数据和其他相似性数据的综合性分析程序。与UCINET捆绑在一起的还有Pajek、Mage和NetDraw 等三个软件。UCINET能够处理的原始数据为矩阵格式,提供了大量数据管理和转化工具。该程序本身不包含网络可视化的图形程序,但可将数据和处理结果输出至NetDraw、Pajek、Mage 和KrackPlot等软件作图。UCINET包含大量包括探测凝聚子群(cliques, clans, plexes)和区域(components, cores)、中心性分析(centrality)、个人网络分析和结构洞分析在内的网络分析程序。UCINET还包含为数众多的基于过程的分析程序,如聚类分析、多维标度、二模标度(奇异值分解、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角色和地位分析(结构、角色和正则对等性)和拟合中心-边缘模型。此外,UCINET 提供了从简单统计到拟合p1模型在内的多种统计程序。 Pajek简介 Pajek 是一个特别为处理大数据集而设计的网络分析和可视化程序。Pajek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也可以处理二模网络和时间事件网络(时间事件网络包括了某一网络随时间的流逝而发生的网络的发展或进化)。Pajek提供了纵向网络分析的工具。数据文件中可以包含指示行动者在某一观察时刻的网络位置的时间标志,因而可以生成一系列交叉网络,可以对这些网络进行分析并考察网络的演化。不过这些分析是非统计性的;如果要对网络演化进行统计分析,需要使用StOCNET 软件的SIENA模块。Pajek可以分析多于一百万个节点的超大型网络。Pajek提供了多种数据输入方式,例如,可以从网络文件(扩展名NET)中引入ASCII格式的网络数据。网络文件中包含节点列表和弧/边(arcs/edges)列表,只需指定存在的联系即可,从而高效率地输入大型网络数据。图形功能是Pajek的强项,可以方便地调整图形以及指定图形所代表的含义。由于大型网络难于在一个视图中显示,因此Pajek会区分不同的网络亚结构分别予以可视化。每种数据类型在Pajek中都有自己的描述方法。Pajek提供的基于过程的分析方法包括探测结构平衡和聚集性(clusterability),分层分解和团块模型(结构、正则对等性)等。Pajek只包含少数基本的统计程序。 NetMiner 简介 NetMiner 是一个把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探索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软件工具。它允许使用者以可视化和交互的方式探查网络数据,以找出网络潜在的模式和结构。NetMiner采用了一种为把分析和可视化结合在一起而优化了的网络数据类型,包括三种类型的变量:邻接矩阵(称作层)、联系变量和行动者属性数据。与Pajek和NetDraw相似,NetMiner也具有高级的图形特性,尤其是几乎所有的结果都是以文本和图形两种方式呈递的。NetMiner提供的网络描述方法和基于过程的分析方法也较为丰富,统计方面则支持一些标准的统计过程:描述性统计、ANOVA、相关和回归。 STRUCTURE 简介 STRUCTURE 是一个命令驱动的DOS程序,需要在输入文件中包含数据管理和网络分析的命令。STRUCTURE支持五种网络分析类型中的网络模型:自主性(结构洞分析)、凝聚性(识别派系)、扩散性、对等性(结构或角色对等性分析和团块模型分析)和权力(网络中心与均质分析)。STRUCTURE提供的大多数分析功能是独具的,在其他分析软件中找不到。MultiNet简介 MultiNet 是一个适于分析大型和稀疏网络数据的程序。由于MultiNet是为大型网络的分析而专门设计的,因而像Pajek那样,数据输入也使用节点和联系列表,而非邻接矩阵。对于分析程序产生的几乎所有输出结果都可以以图形化方式展现。MultiNet可以计算degree, betweenness, closeness and components statistic,以及这些统计量的频数分布。通过MultiNet,可以使用几种本征空间(eigenspace)的方法来分析网络的结构。MultiNet包含四种统计技术:交叉表和卡方检验,ANOVA,相关和p*指数随机图模型。

基于R语言的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R语言的社交网络分析 胡志健 ( 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上海20162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数据快速增长的年代。每天都有来自商业、科学、社交、工业生产等各个不同领域数据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中。存储技术的不断改进,加上批量化设备生产,使得数据的存储成本大大降低,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应用的大数据时代正逐步向我们走来。在互联网上,用户量最大的无疑是社交网络。网民可以在如新浪、腾讯、人人网等国内社交网络上快速发布、分享、评论信息。海量的信息存在于网络中,为数据挖掘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借助R语言与Python脚本从人人网获取好友列表,借助igraph工具包对作者的好友分布做可视化分析,绘制了好友关系拓扑图,找到了中介度最高人。 关键字:数据挖掘,社交网络,R,Python,可视化分析 A social network’s analysis based on R language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wide spread of smart mobile devices, we are living in an era of large amounts of data increases rapidly. Every day, from business, science, social,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other data of various fields stored in computer network.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torage technology, and the production of batch equipment, the storage cost of data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data mining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 data era is gradually coming to us.On the Internet, the biggest user is undoubtedly social networks. Internet users can quickly publish, share and comment on social networks such as Sina, Tencent, and Renren. The vast amount of information exists in the network, which provides the premise for data mining. With the help of R language and python scripts, I get buddy list from Renren. Using igraph kit to do the visual analysis of author's friends distribution, render the friend relationship with topological graph, and find the intermediary of the supreme. Keywords: data mining,social network,R,Python,visual analysis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互联网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出现了爆发式的发展。网络世界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管是网民的规模、上网的方式,还是上网目的等方面。尤其是最近四五年,互联网行业似乎总是绕不开社交网络这个概念。无论是国外或是国内,Facebook、Twitter、微博、QQ、人人网等,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大在线购物网站,或多或少地体现着SNS(社交网络服务)的特色。在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广大的科研人员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以往只能通过有限的调研如问卷或模拟才能进行的社会网络分析(SNA),现在却具备了大规模开展和实施的条件。本文基于国内典型SNS网站“人人网”的好友数据,借助统计分析语言R语言做了社交网络分析的一些尝试。 一、获取数据 1.Python脚本 数据分析与挖掘的第一步,便是获取数据。得益于人人网的开放平台,借助Python脚本实现自动读取人人网好友信息(ID、姓名)并保存。 人人开放平台使用OAuth 2.0作为验证与授权协议。OAuth是一个开放标准,允许第三方应用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访问其在网站上存储的信息资源(如照片、视频、好友列表),而这一过程中网站无需将用户的账号密码告诉给第三方应用。为了获取人人好友列表,需要借助脚本模拟登陆读取网页数据。# Python 读取好友列表代码: def get_list(uid): pagenum = 0 print u"开始解析好友列表" os.remove(str(uid)+".txt") ffi = open(str(uid)+".txt",'a') s = str("id"+""+"name"+'\n')

关于社会网络的指数随机图模型的介绍

介绍了指数随机图(P *)社交网络模型 (加里·罗宾斯,皮普派特森,尤瓦尔·卡利什,院长Lusher) 心理学系,行为科学,墨尔本大学商学院。 3010,澳大利亚 摘要: 本文提供的介绍总结,制定和应用指数随机的图模型的社交网络。网络的 各个节点之间的可能的关系被认为是随机的变量和假设,这些随机的领带变量 之间的依赖关系确定,一般形式的指数随机图模型的网络。不同的相关性假设 的例子及其相关的模型,给出了包括伯努利,对子无关,马尔可夫随机图模型。在社会选择机型演员的加入属性也被审查。更新,更复杂依赖的假设进行了简 要介绍。估计程序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新的方法蒙特卡罗最大似然估计。我 们预示着在其它组织了讨论论文在这款特别版:弗兰克和施特劳斯的马氏随机 图模型[弗兰克,澳,施特劳斯,D.,1986年马氏图。杂志美国统计协会81,832-842]不适合于许多观察到的网络,而Snijders等人的新的模型参数。[Snijders,TAB,派特森,P.,罗宾斯,GL,Handock,M.新规范指数随机图模型。社会学方法论,在记者]提供实质性的改善。 关键词:指数随机图模型;统计模型的社交网络; P *模型 在最近几年,出现了在指数随机图模型对于越来越大的兴趣社交网络,通常称为P *类车型(弗兰克和施特劳斯,1986;派特森和沃瑟曼,1999;罗宾斯等人,1999;沃瑟曼和帕蒂森,1996年)。这些概率模型对一组给定的演员网络 允许泛化超越了早期的P1模型类(荷兰和Leinhardt,1981年)的限制二元独立性假设。因此,它们允许模型从社会行为的结构基础的一个更为现实的构建。这些模型车的研究多层次,multitheoretical假说的有效性一直在强调(例如,承包商等,2006)。 已经有一些自Anderson等重大理论和技术的发展。(1999)介绍了他们对 P *型号知名底漆。我们总结了本文上述的进步。特别是,我们认为重要的是在概念上从依赖假设的衍生地,这些模型,模型的基本依据,然后作出了明确, 并与有关(不可观察)社会进程底层网络的形成假说更容易联系。正是通过新 的模式,可以开发一个有原则的方式,包括结合了演员的属性模型这样的做法。在模型规范和估计最近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这样做就设置结构和部分新 技术的步骤依赖的假设,不仅扩大了级车型,但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特别是,我们现在有一个更好的了解马尔可夫随机图,和有前途的新规格的性能已经提 出来克服他们的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介绍了模型,并总结当前方法的发展与扩展概念的阐述(更多技术总 结最近被沃瑟曼和罗宾斯,2005年定;知更鸟和派特森,2005; Snijders等人,出版。)我们首先简要介绍理分析社交网络的统计模型(第1节)。然后,我 们提供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基本逻辑进行了概述,并概述我们框架模型构建(第 2节)。在第3节中,我们讨论的重要概念一个依赖假设的建模方法的心脏。 在第4节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相关性假设和模型。对于模型估计(第 5章),我们简单总结伪似然估计(PLE)的方法,并检讨最近的事态发展蒙特 卡罗马尔可夫链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在第6节中,我们提出拟合模型,网络数

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7、社会网络分析的应用 一、国外的应用 社会网络分析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60年代,从1980年以后,关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论文显著增长。国外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家庭关系、交通运输、健康和医疗以及传染病传播机制等方面。 在情报学领域,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合著网络的研究和引文网络的研究。 (一)合著网络研究 1.Liuxiaoming,BollenJohan等人利用ACM和IEEE的数字图书馆会议文献建立了作者合著网络,利用中心性分指标析该合著网络,研究表明了PageRank和AuthorRank在合著网络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2.M.E.J.Newman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物理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三种学科的作者建立起了论文合著网络,分析了不同学科作者合著网络类型的区别和特点。 3.Logan和Pao则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寻找出某一个领域的最核心作者。 (二)引文网络研究 主要应用于信息资源研究中,对文献之间的引用、共引的研究。 1.HENRY KREUZMAN进行了哲学学科62位代表作者的引文网络研究,揭示了哲学科学和认知论之间的联系。 2.HowardD.white专门探讨了社会网络结构和引文网络之间的内在联

系。 3.学者们提出了二值矩阵和赋值矩阵,还构建同被引网络的研究方法,用来分析同被引情况。 二、.国内的应用 国内的社会网络分析己被运用到合著和引文网络研究、竞争情报、知识管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以及图书馆资源配置等众多领域。 (一)合著网络研究 1.李亮,朱庆华等选取《情报学报》1998一2005年之间的合著者为研究对象,对合著网络进行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核心--边缘分析的实证研究。 2.刘蓓,袁毅等选取中国期刊网里情报学、情报工作栏目下的所有作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并做了团队合作的时序变化研究。 3.鲍杨,朱庆华等选取了CSSCI数据库里近十年以来的全部情报学领域的论文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在合著网络分析中,对“小团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 (二)引文网络研究 社会网络引文分析方法与引文分析家所使用的方法是一致的并扩展了它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作者引文研究和期刊引文研究。 1.徐媛媛,朱庆华以参考咨询领域内的32名高被引作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密度、中心度和凝聚子群方面进行研究。 2.邱均平教授对编辑出版类期刊进行引文网络分析,结果说明期刊同被引方法应用于确定核心期刊是有效的。他在后来对图书馆学情报学

社会网络分析法

第十三章社会网络分析法 近几十年来社会网络分析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它已被“泛应用到了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和社会政策研究等多个领域。本章我们将侧重介绍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历史、主要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第一节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 一、什么是社会网络分析 网络指的是各种关联,而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故从这一方面来说,社会网络代表着一种结构关系,它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网络的主要要素有: 行动者(actor):这里的行动者不但指具体的个人,还可指一个群体、公司或其他集体性的社会单位。每个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被称为“结点(node)”。 关系纽带(relational tie):行动者之间相互的关联即称关系纽带。人们之间的关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亲属关系、合作关系、交换关系、对抗关系等,这些都构成了不同的关系纽带。 二人组(dyad):由两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这是社会网络的最简单或最基本的形式,是我们分析各种关系纽带的基础。 二人组(triad):由三个行动者所构成的关系。 子群(subgroup):指行动者之间的任何形式关系的子集。 群体(group):其关系得到测量的所有行动者的集合。 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又被称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因为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对关系或结构加以分析的一套技术,还是一种理论方法——结构分析思想。因为在社会网络分析学者看来,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结构,而这种结构即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社会网络分析家B·韦尔曼(Barry Wellman)指出:“网络分析探究的是深层结构——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系统表面之下的一定的网络模式。”例如,网络分析者特别关注特定网络中的关联模式如何通过提供不同的机会或限制,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行动。 韦尔曼指出,作为一种研究社会结构的基本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具有如下基本原理: 1.关系纽带经常是不对称地相互作用着的,在内容和强度上都有所不同。 2.关系纽带间接或直接地把网络成员连接在一起;故必须在更大的网络结构背景中对其加以分析。 3.社会纽带结构产生了非随机的网络,因而形成了网络群(network clusters)、网络界限和交叉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总结)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SNA分析软件 ●第一类为自由可视化SNA 软件,共有Agna 等9 种软件,位于图1 的右上角,这类软件可以自 由下载使用,成本低,但一般这类软件的一个共同缺点是缺乏相应的如在线帮助等技术支持; ●第二类为商业可视化SNA 软件,如InFlow 等3种,这类软件大都有良好的技术支持;(3)第 三类为可视化SNA 软件,如KliqFinder 等4 种,这类软件一般都是商业软件,但他们都有可以通过下载试用版的软件,来使用其中的绝大部分功能 ●第四类为自由非可视化SNA 软件,如FATCAT 等7 种,这类软件的特点是免费使用,但对SNA 的分析结果以数据表等形式输出,不具有可视化分析结果的功能; ●第五类为商业非可视化SNA 软件,只有GRADAP 一种,该软件以图表分析为主,不具有可 视化的功能。在23 种SNA 软件中,有16 种SNA 软件,即近70%的SNA 软件,具有可视化功能。 SNA分析方法 使用SNA 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时,一般需要按准备数据、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步骤进行。尽管因不同的SNA 软件的具体操作不同,但这三个步骤基本是一致的。 1.准备数据,建立关系矩阵 准备数据是指将使用问卷或其他调查方法,或直接从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自带的后台数据库中所获得的用于研究的关系数据,经过整理后按照规定格式形成关系矩阵,以备数据处理时使用。这个步骤也是SNA 分析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SNA 中共有三种关系矩阵:邻接矩(AdjacencyMatrix)、发生阵(Incidence Matrix)和隶属关系矩阵(Affiliation Matrix)。邻接矩阵为正方阵,其行和列都代表完全相同的行动者,如果邻接矩阵的值为二值矩阵,则其中的“0”表示两个行动者之间没有关系,而“1”则表示两个行动者之间存在关系。然而我们

社会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及其传播模型研究

社会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及其传播模型研究近年来,随着软件与硬件的飞速发展以及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基于熟人关系的网络如微信、基于同学关系的网络如人人网和基于关注关系的网络如微博等各类在线社交平台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占据着人们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这些平台可以产生海量的数据,给社会网络分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因此吸引了大批科研工作者对社会网络空间结构、传播规律等课题的研究和分析。其中,如何选择社会网络里影响力最大化的TOP-K节点及如何挑选社会网络传播模型这两个方向,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选择。 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里现有的算法进行了改进;其次,详细分析了独立级联模型和线性阈值模型,并引入人们在第一次接收信息和以后再次接收信息时会有不同反应这一现象以及遗忘规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网络传播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三度影响力原则的线性衰减度中心性算法。 根据三度影响力原则,影响力主要在三度分隔以内有效,超过三度分隔,影响力几乎趋近于0。因此线性衰减度中心性以节点在三度分隔以内的潜在影响力来衡量节点的实际影响力,且这种潜在影响力从源节点向外传播到距离为2时影响力衰减到原来的α倍,传播到距离为3时再次衰减β倍,其中0<α,β<1。 计算出线性衰减度中心性之后,本文从3种不同的角度分别在4个公共数据集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2)混合式传播模型。 真实的人际关系网络里存在着如下的事实:人们在第一次接触某些信息时,是否接受常常取决于信息本身;而在第一次拒绝之后,以后的每一次是否接受取决于以往所拒绝的人和现在推荐的人对其影响力的累积是否大于其自身的阈值,

虚拟社会仿真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模型研究

万方数据

“这个世界怎么这么小啊”。其实,这就是著名的“六度分离”所描述的现象:“你和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最多只有六度的分离”。“六度分离”所揭示的现象,就是典型的“小世界”现象。小世界网络的一个典型特性,是网络中的平均距离较小,即节点到另外一个节点的平均距离较小。对应到现实世界的真实个体,两个个体之间哪怕是相隔万里,总是能通过各自的人际网络中的若干个体间接认识。从这个角度看,人际关系网络,固然复杂,却存在奇怪的“小世界”现象。 图1社会关系网络示意图[7】 2.2人际关系网络的无标度特性 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每个个体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朋友或者家庭成员等数量都是不同的,特别是朋友数量,性格外向、好交朋友的个体其朋友数量势必比那些内向的个体朋友数量多。换句话说,如果把个体当作网络中的节点,个体与个体间的联系当作边的话,那么每个节点的度都是不一样的。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指出,对于那些善于交际的个体,其认识的人会随着时间的增多而不断增多,其“圈子”就越来越大,同时,大部分普通人其人际网络中的个体是比较有限的。这种现象,其实一定程度上对应了复杂网络中的“无标度”特性,即节点的度更符合幂律分布而非泊松分布。2.3虚拟社会中人际关系网络的地域特性 虚拟社会,并不是对包罗万象的自然、人类社会进行“复制”,而是针对特定问题,就特定地区的社会进行仿真研究。因此,在该“社会”下的人际关系,具有具体的、很强的“地域”特性。每个地区因其文化传承、地理气候、教育程度等等各种文明的不同,其人际关系也呈现很强的地域特性。本文所研究的某地区的人际关系,除了人际关系的一般特性外,其个体性格普遍呈现外向,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各种交流,从相关统计数据看,个体结交广泛;个体的主体意识比较强,对外来文化等各种影响比较排斥;个体十分关注本地区的整体建设,特别是事关民生的事情,参与意识很强。 3人际关系网络模型关键算法 试图构建包含所有复杂关系的人际关系网络,其难度是 可想而知的,不仅要仿真出多种多样的关系,而且每个个体所拥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因其独特的个性等特征而趋于惟一,并且会随时间动态变化。那么是否能够构建某种情况下的人际关系网络呢?需要指出的是,进行虚拟社会的仿真研究,本身就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有别于军事系统之外的属于战争系统仿真中的一部分,而且虚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多的是体现人与人之间就战争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过程,最终产生真实度较高的民意、舆论的战争环境。为此,构建虚拟社会下的人际关系网络,具体说就是在危机条件下,仿真某特定地区民众就当前发生的危机事件因交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是可能的。同时,人际关系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和“无尺度”特性,因此,研究小世界网络模型、无尺度网络模型的构造算法,对于研究人际关系网络模型的构造算法,是有一定借鉴的。 3.1小世界网络模型构造算法‘2-7】【n】 小世界网络模型,是Watts和Strogtz于1998年提出的一个基于人类社会网络的模型,称为WS模型,其网络的生成主要是在规则图的基础上,通过节点间的随机化重连来实现。“随机化”过程是WS模型的一个典型特征,这个特征却很可能破坏了网络的连通性。为此,Newman和Watts在1999年提出了一种经过改造过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在该模型中,与WS模型类似,节点先排布在一个规则环状网上,但是NW模型不断开旧的连接,而是以概率P在节点间增加边,两个节点之间不允许有多重连接,也不允许节点的自连接,即该模型是通过用“随机化加边”取代WS小世界模型构造中的“随机化重连而得到的。 WS模型和NW模型都在规则网络中增加了“长程”边,它们的另一端节点不是自己的邻居。通过变化概率P,可以得到从规则网络(P=0)到随机网络(P=1)的一个变化过程。这两个模型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都反映了复杂网络的一个性质:大部分节点只与它们的邻近节点相连,同时也有某些节点可与非邻近节点直接相连。从人际关系中,圈子的存在,其实也说明了这个特性,民众更善于在自己周围环境中结交朋友,而形成地理空间上较小的人际圈子,当然,这并不排除与地理空间较远甚至很远的个体认识的可能性。3.2无尺度网络模型构造算法"。91 Barabasi和Albert认为复杂网络具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增长性,即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自身在不断演化;优先连接性,即新的节点更倾向于与那些具有更多连接度的节点相连。这两个性质决定了复杂网络中节点的度分布更接近幂律分布。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著名的BA模型,节点间是否相连,是通过节点的度来决定的,即网络节点的度越大,新节点与其连接的概率就越大,两者成正比关系。由此生成的网络不仅具有幂律的度分布,而且同时具有较大的集聚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距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人际交往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既有小世界网络中节点间的平均距离较小,又有其节点的度 一15—万方数据

社会网络分析:发展、进展和前景

社会网络分析:发展、进展和前景 约翰·斯科特 收稿日期:2010年7月14日/录用日期:2010年8月2日/在线发表:2010年10月6日 斯普林格-出版社2010 摘要本文回顾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并探讨了其在社会学应用中的主要领域。目前的发展,包括那些外部的社会科学,都被考虑到了,并且对其进展的前景实质性知识做了考虑。最后一节着眼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影响,并强调如果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得到保证,需要跨学科合作。 1、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 明确使用“社会网络”思想的社会结构方法的起源是难以辨别的。结构化思想深深扎根于传统的社会学中,但网络思想只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真正成为社会结构的一个独特方法。德国社会理论家受Georg Simmel 的影响,提出强调正式的社会互动的性质,构建一个“正式的社会学”,社会学家们加入到调查由社会交往形成的社会关系配置中。Alfred Vierkandt 和Leopold von Wiese是这种想法的主要支持者,并明确通过一个点、线和连接的术语来描述社会关系。他们的想法影响了很多社会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者,他们对于小团体结构方式对个人的看法和行动的选择的影响感兴趣。Lewin(1936)和Moreno(1934年)是“领域”或“空间”的社会关系和其网络的特点(见Bott1928)调查的主要贡献者。Moreno 给他的做法命名为“计量法”,并推出作为社会结构描绘想法的网络图—社会关系网图—点和线。计量法成为教育和社会心理学调查的主要领域(Jennings 1948年),它给人们带来了被称为“团体动力”的途径(Cartwright和Zander1953年;Harary和Norman1953年),并在Michigan大学和在Tavistock研究所得到大力发展。 这项工作由于Lundberg(1936年; Lundberg和Steele 1938)的努力在美国主流社会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Lloyd Warner和Elton Mayo在Hawthorne在芝加哥关于电器产品的研究合作,并走上现状调查社区在美国城市和城镇的结构之后产生了一个更强有力的发展网络的思想。Radcliffe-Brown借鉴Durkheim社会学的想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团体关系结构,并开始制定网络图代表这种结构。他们可能已经受到新兴的社会经济的想法影响,但在这种思维方式特定的刺激可能已经表现在他们对工厂电线图的研究和一个群体关系的比喻。无论其起源是什么,在其研究开始十年后通过主要研究报告发表,将社会群体视为关系网的思想被坚定的确立起来((Roethlisberger and Dickson1939年)。在Newburyport开展于1930年和1935年之间的一项研究中,Warner发展了以大规模的技术矩阵形式来描绘他所谓的“集团结构”的城市社区关系(华纳伦特1941年)。George Homans在Natchez市通过对Warner关于南方女性小团体的再分析开发了这些矩阵方法(Homans1950年)。 这两个传统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从英国Manchester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人类学工作的 开展开始走到一起。尝试打破美国主流社会的一致假设,并承认在社会结构中存在的冲突和分歧,他们将网络分析视为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措施。这是Barnes(1954年)建议采取的网络关系严肃的想法,他的论点加强了Elizabeth Bott的伦敦实地考察亲属网络(Bott1955年,1956年)。在向Manchester市的研究人员提出他们的想法的同时,他们受到Nadel(1957年)的一个系统论述和非洲社会研究方案的启发(Mitchell1969b)。Mitchell对这项工作的评论(1969A)被作为正式社会网络方法论的最早的系统性总结之一。 在Mitchell的论文发表的时候,然而,大量的美国研究人员也已开始发展一个正式社会

信息传播观点演化模型

信息传播观点演化模型 摘要:以微博为主的社交网络新应用的兴起与蓬勃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 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模式。在微博中,“自媒体”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便捷的接入方 式参与在线社交,进而获取信息、交互观点、参与传播。相比于传统社会网络, 新兴的微博在线社交网络更加灵活和便捷,再加上参与主体智能化、社交网络复 杂化、影响因素多元化等影响,这使得网络舆论产生、发酵、扩散的时间大大缩短,进而增加了舆论信息传播、个体观点演化的复杂性和随机性。 关键词:网络舆论;信息传播;观点交互;微博;用户影响力分析 引言 当今信息时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微博等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进行信息分享、交流意见的主要网络平台之一。与传统社交网络相比较,微博网络具有大范围、大数据、突发性强和去中心性等特点,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的传播演化比传统舆论更复杂,传统的研 究方法和手段已无法准确的描述网络舆论的产生、传播、演化。因此,研究微博网络中信息 传播机制、演化趋势和统计特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1模型和方法介绍 1.1基本研究方法 1、元胞自动机 元胞自动机(又称为细胞自动机、格状自动机、单元自动机,它是一种离散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认为,分布在规则网络中的每一个元胞都处于有限的离散状态。每一个元胞在时 刻的状态由时刻的有界邻域状态所决定,且每次演进过程中,每个元胞都遵循同样的交互规则。在这样的模型框架下,大量微观元胞个体通过简单的交互进而在宏观层面呈现出动态演 化过程。 2、平均场理论 本属性。容易理解,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各粒子之间都存在相互的作用。而平均场理论 将这些相互作用视为一个场,并且该场的场强处处相等。基于这种假设,所有系统中的任何 粒子都受到该场强的影响。平均场理论(是统计力学、凝聚态体系等复杂系统中常用的数学 近似方法。按照平均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周围环境对物体的作用被平均化以平均效果替代单 个作用效果相加),从而避免微观角度单体加和时某些统计值存在涨落的现象发生平均场理 论通过简化系统,进而保留系统的主要信息和基本属性。容易理解,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各 粒子之间都存在相互的作用。而平均场理论将这些相互作用视为一个场,并且该场的场强处 处相等。基于这种假设,所有系统中的任何粒子都受到该场强的影响。 1.2复杂网络模型 拓扑结构复杂。网络中节点数量巨大,且节点间连接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如无标度网络 中节点的异质性非常明显存在着远超出网络平均度水平的节点;动态演化特性。在某些动态 演化的复杂网络中如万维网、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关系网络等,节点之间的可能随时建立连接 关系,也可能已有关系随时断开,从而导致网络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节点关联关系多样化。 节点之间的连接可以根据实际物理环境赋予其相应权重,同时该连接可以无向也可以有向;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是由社会学家根据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方法。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即可简单地称为社会关系所构成的结构。故从这一方面来说,社会网络代表着一种结构关系,它可反映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网络的主要要素有:行动者、结点、关系纽带、二人组、三人组、子群、群体。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的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又被称结构分析法(structural analysis),因为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网络分析不仅是对关系或结构加以分析的一套技术,还是一种理论方法——结构分析思想。因为在社会网络分析学者看来,社会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结构,而这种结构即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这种结构分析的方法论意义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应是社会结构,而不是个体。通过研究网络关系,有助于把个体间关系、“微观”网络与大规模的社会系统的“宏观”结构结合起来。按照社会网络分析的思想,行动者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他们之间所形成的关系纽带是信息和资源传递的渠道,网络关系结构也决定着他们的行动机会及其结果。 分析角度:包括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核心一边缘结构分析以及结构对等性分析等。 2.1中心性分析:中心度和中心势都可以分为3种:点度中心度/点度中心势,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势,接近中心度/接近中心势。 2.1.1点度中心性在一个社会网络中,如果一个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那么该行动者就居于中心地位,在该网络中拥有较大的“权力”。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网络中一个点的点度中心度,就可以网络中与该点之间有联系的点的数目来衡量,这就是点度中心度。网络中心势指的是网络中点的集中趋势,它是根据以下思想进行计算的:首先找到图中的最大中心度数值;然后计算该值与任何其他点的中心度的差,从而得出多个“差值”;再计算这些“差值”的总和;最后用这个总和除以各个“差值”总和的最大可能值。2.1.2中间中心性在网络中,如果一个行动者处于许多其他两点之间的路径上,可以认为该行动者居于重要地位,因为他具有控制其他两个行动者之间的交往能力。根据这种思想来刻画行动者个体中心度的指标是中间中心度,它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一个行动者在网络中占据这样的位置越多,就越代表它具有很高的中间中心性,就有越多的行动者需要通过它才能发生联系。中间中心势也是分析网络整体结构的一个指数,其含义是网络中中间中心性最高的节点的中间中心性与其他节点的中间中心性的差距。该节点与别的节点的差距越大,则网络的中间中心势越高,表示该网络中的节点可能分为多个小团体而且过于依赖某一个节点传递关系,该节点在网络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2.1.3接近中心性点度中心度刻画的是局部的中心指数,衡量的是网络中行动者与他人联系的多少,没有考虑到行动者能否控制他人。而中间中心度测量的是一个行动者“控制”他人行动的能力。有时还要研究网络中的行动者不受他人“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用接近中心性来描述。在计算接近中心度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捷径,而不是直接关系。如果一个点通过比较短的路径与许多其他点相连,我们就说该点具有较高的接近中心性。对一个社会网络来说,接近中心势越高,表明网络中节点的差异性越大,反之,则表明网络中节点间的差异越小。 2.2凝聚子群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道路网络分析

第44卷第5期 山 西建筑V〇1.44N〇.5 2 0 1 8 年 2 月SHANXI ARCHITECTURE Feb.2018 ?121 ? ?道路?铁路? 文章编号:1009-6825 (2018) 05-0121 -03 基于社会网络的道路网络分析+ 陈少鹏高贺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将道路网络抽象为无向无权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在道路网络的具体 含义,同时分析了社会网络凝聚子群聚类的具体步骤。以拉萨市主干路网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对网络中心性以 及节点派系进行分析。凝聚子群得到的两个重要节点派系是路网的枢纽,承担着对内对外交通功能,符合实际各区域之间的功能 连接。 关键词:社会网络,道路网络,中心性,凝聚子群 中图分类号:U491 〇引言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其间的关系的集合。也可描述 为是由多个点(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1]。社会网络中节点与节点之间构成的网络关系与 道路网络的结构形式有共通之处,将社会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联 系和影响抽象为道路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和影响,以社 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道路网络进行分析,识别出路网的重要节点,可为道路网现状以及服务水平评价提供依据。 目前路网研究主要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基于该方法可以 分析网络基础参数和拓扑结构特征[2],而社会网络方法主要分析 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子群。通过对中心性的分析可以了解节点在 网络中起到作用,例如节点的连通性、重要性及过渡性;而子群分 析可以划分若干个派系,通过派系内部及派系之间的稀疏关系了 解网络的组织形式。 1道路网络构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性地提出用新奇的社会网络分析 方法来分析道路网络的可行性,所以将道路网络抽象为无向图C (F,E)(忽略了道路一些属性,如流量、拥挤程度、事故等),其中F 为节点的集合,E为边的集合。用4表示道路网络G的邻接 矩阵: {Cb~~ Cb l]】l(1) 〇 2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关系是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的基础,中心性与凝聚子群是社会 网络分析常用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可以剖析道路节点之间的关系 特征[1]〇 2.1 中心性 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核心,其能够反映出个人或者组织(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以及信息在整个网络中如何传播。社会 网络中心性有三种分析方法: 1)度中心性。是指一个节点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程度,即有多少个节点与该节点直接相连。在道路网络应用中,度越大 意味着更多的路径连接到交叉口,也可能意味着度高的节点要比 度低的节点更拥堵[M]: CD(ni)=⑵ j=i 文献标识码:A 2)紧密中心性。在社会网络中,紧密度表示一个节点与其他 节点的接近程度: C c(ni)= 7= 1 (3) 无向图标准化紧密性公式: J L n C c(ni)=j=i r,_ 1(4) 3)中间中心性。表示一个节点对其他没有直接联系节点的 控制性。衡量网络中节点作为“桥梁”的能力: Csin,) = ^----------(5) Sjk 无向图标准化中间性公式: C?g“-2)⑷其中,办为节点?之间的直接路径数;取(^)为节点%到节点&的途径上有节点&的路径数。 2.2凝聚子群 社会网络分析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研究网络中存在的凝聚 子群,形象地说就是寻找网络中的小团体,或称之为派系。分析 路网的派系可以找到相互联系紧密的节点群,为区域交通问题的 改善提供依据。凝聚子群分析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于多值的矩阵,分析凝聚子群时要把多值转化为 〇,1 二值。 第二步:进行派系分析,找出所有派系,通过调整派系规模,得到理性派系结构。 第三步:分析派系重叠模式,有大量派系它们之间存在重叠,此种情况下利用“共享成员”矩阵来降低派系的数量。 3实例分析 3.1 路网选择 以西藏拉萨市主干路网为例进行分析。拉萨市城区主干路 网有51个节点,102个路段。 3.2中心性结果分析 使用UCINET软件对社会网络进行分析[5]。度中心性、接近 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结果如表1所示。 收稿日期=2017-12-05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QC2107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ZH152) 作者简介:陈少鹏(1993-),男,在读硕士

移动社会网络的用户访问模型及应用研究(可编辑)

移动社会网络的用户访问模型及应用研究 分类号 !殴塑!垒 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Modelof mobile 英文题目visiting People's 璺Q璺i垒!坠璺鲤Q£k垒塾堕i!璺垒卫卫!i£垒鱼Q望 论.文提交日期

至Q!墨!鱼!鱼论文答辩日期幽.氯25 日 年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重庆邮电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声辱、 签字醐:弦f,年厂月下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重迭邮电盔堂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重废由&电太堂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刷程名. 沁 学位敝作者答名:膨 、像 签字吼矽f;年岁月叶日 签字吼邳年多月下 摘要 摘要

移动社会网络兼具移动属性与社会属性,具有轻量级、移动性、一站式平台服 务、贴近用户及基于位置服务的特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着广阔的用户市 场与盈利空间。针对移动社会网络的学术研究,尤其是用户网络行为方面的研究对 于其网络优化、业务营销推广、用户行为预测及网络安全等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移动社会网络在近几年才开始发展,其网络架构、通信流程、用户访问模式、 内容资源及相关业务应用等都与传统的Intemet社会网络存在很大的差别,其用户 群体行为规律与流量特性也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关于传统社会网络的用户与网络行 为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关于移动社会网络的用户与网络行为的研

基于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综述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19, 8(1), 27-33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314463.html,/journal/sse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016314463.html,/10.12677/ssem.2019.81004 Research View Based on Online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odel Yanyan Luo The Glorious Su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Dec. 20th, 2018; accepted: Jan. 3rd, 2019; published: Jan. 10th, 2019 Abstract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has become a popular social media platform with its unique communica-tion advantages. According to the f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model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combined with the infectious disease dynamics model and the influence mode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esearch object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online social net-work propagation model proposed by scholars is classifi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different re-search theories are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d. The research theory is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d, and finally,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research methods, I will put for-ward my own thinking on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fluence Model, SIR Model 基于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综述 骆彦彦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8年12月20日;录用日期:2019年1月3日;发布日期:2019年1月10日 摘要 在线社交网络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针对在线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模式的形式特点,结合传染病动力学模型以及影响力模型,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将学者提出的基于在线社交网络传播模型进行分类和总结,并对不同的研究理论进行综合叙述,最后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