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三)

((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三)
((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三)

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

2

π B 、4 C 、3.14 D 、5

2.0 2、下列多项式能分解因式的是( ) A 、22y x -- B 、4

1

2+

-x x C 、542+-x x D 、22y y x ++ 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2=++q px x 的两个根分别为-3、4,则二次三项式q px x 2+-可分解为( )

A 、(x+3)(x-4)

B 、(x-3)(x+4)

C 、(x+3)(x+4)

D 、(x-3)(x-4) 4、若点M (1+a ,2b-1)在第二象限,则点N (2

1

-

a ,1-2

b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当五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后,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那么这5个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

A 、21

B 、22

C 、23

D 、24

6、在Rt △ABC 中,∠C=90°,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则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

B c a sin ?= B 、B

a

c cos =

C 、

c b ?=

B cot ? 7、如图,AB 为⊙O 的直径,CD 是弦,若AB=10cm,CD=8cm 那么A 、B 两点到直线CD 距离之和为( ) A 、12cm B 、10cm

C 、8cm

D 、6cm

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 AB=2,P 是BC 上任一点,过P 点分别作BD 、AC 垂足分别为M 、N ,则PM+PN=( ) A 、22 B 、2 C 、2 D 、4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规定,公民月工资薪水 所得不超过800元的不必纳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 纳税所得额,而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为

5%,某人纳税后的工资薪水是1180元,则他纳税( ) A 、59元 B 、29元 C 、20元 D 、19元 10、已知:如图,小半园的直径与大半园的直径AB 重合, 弦CD 与小半园相切,CD=10,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π100 B 、π50 C 、π5.12 D 、不确定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已知:函数5

2

)2(-+=k

x k y 是反比例函数,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 。

12、已知:抛物线422+-=bx x y 的顶点在x 轴上,则b 的值是 。

13、为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某初三班50名学生在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调查了各自家庭丢弃废旧废料袋的情况,有关数据如下表:

(1)50户居民每天丢弃旧塑料袋的平均数是 个;

(2)该校所在居民区有1万户,则该居民区每天丢弃的废旧塑料袋约 万个。

14、若方程组???=-+=+3)1(134y a ax y x 的解x 与y 相同,则a= 。

15、关于方程0232=+-x mx 有两个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三、(每题8分,共12分)

16、分解因式:22222)(4b a b a +-,

17、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2)14(2=-+++k x k x (1)求证:此方程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1x 、2x 是方程两实数根,且(1x -2)(2x -2

)=2k-3,求k 的值 四(每题8分,共16分)

18、如图,△ABC 中,∠ACB=90°,AC=BC ,E 为BC 上任一点,过C 点作CF ⊥AE ,垂足为F ,过B 点作BD ⊥BC 交CF 的延长线于D ,求证:AE=CD

A

D

F

19、如图,在△ABC 中,∠A 、∠B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 求证:B

b

A a sin sin

五、(每题10分,共20分)

20、近几年来,安徽某中学不断发展壮大,学生数与教职工数不断增加,经本人调查发现,取得了如下数据:

(1) 经本人对这组数据探究发现,教职工人数y 是学生人数x 的一次函数,请你求

出这个一次函数关系式。

2) 经调查知,今年初三毕业生人数为740人,明年2007年初一新生将达到900人,

在这一年中在校初一、初二学生假设不变,到2007年秋季,学校将调入多少名教师才能使这种一次函数关系不变?

21、某校初三学生开展踢毽子比赛,每班派5名学生参加,按团体总分多少排列名次,在规定时间内每人踢100个以上(含100)为优秀,下表是成绩最好的甲班与乙班5名学生的比赛数据(单位:个):

A

B

C

c

b a

经统计发现两班总分相等,此时有学生建议,可以通过考查数据中的其它信息作为参考,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计算两班优秀率 (2) 求两班比赛成绩的中位数

(3) 估计两班比赛数据中的方差哪一个较小?

(4) 根据以上条三信息,你认为应该把冠军奖状发给哪一个班级?简述理由。 六(12分) 22、已知⊙O 1与⊙O 2

相交于A 、B 两点,且点O 2在⊙O 1上,

(1) 如图①,AD 是⊙O 2的直径,连结DB 并延长交⊙O 1于C ,求证:CO 2⊥AD (2) 如图②,如果AD 是⊙O 2的一条弦,连DB 并延长交⊙O 1于C ,那么CO 2所在直线

是否与AD 垂直,证明你的结论。

七、(12分)

23、已知:某工厂有一批等腰直角三角形废料,如图:AC=BC=4,现进行废物利用,制成不同扇形,使扇形的边缘半径恰好都在△ABC 边上,且扇形的弧与△ABC 的其它边相切,画出所有可能的图形,并求出扇形的半径。

A

O 1 C

B D

·

O 2 ① O 1 C

B

D

O 2

·

A

24(共14分)

形状,折叠过程是这样的

P

A P M B

如果由信纸折成的长方形纸条(图3)长为20cm,宽为xcm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保证能够折成图(4)的形状,(即纸条两端均超出点P),试求x的取值范围。

(2)如果不但要折成图(4)形状,而且为了美观,希望纸条的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即最终图形(图4)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在图1中开始折叠时,点M应该取在什么位置?

(3)若图(4)的面积为y,求出y(cm2)与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顶点坐标。

B

C

中考模拟(三)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B

3、A

4、C

5、A

6、B

7、D

8、B

9、C 10、 C 二、

填空题

11、减小 12、2± 13、3.7,3.7 14、11 15、8

9

≤m 且0≠m 三、

16、解:原式=)2)(2()()2(22222222b a ab b a ab b a ab --++=+- =22222)()()2()(b a b a ab b a b a -+-=-++- 17、(1) ⊿=0516)12(4)14(22>+=--+k k k

∴此方程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得:

1421--=+k x x , 1221-=?k x x 由1432)2)(2(21--=-=--k k x x 即

324)(22121-=++-k x x x x

324)14(212-=+----k k k

解得:1-=k 四、 18、证明:

CD AE CBD ACE ACB

DBC BC DB BC AB BC AC CD =??????????

??

??∠=∠?⊥=∠=∠????

?=∠+∠?⊥?=∠+∠?⊥2390319021AE

19、如图:过C 点作CD AB ,垂足为D ,

B B A a B a A b B a CD a CD B A b CD b CD A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

=?==?= 五、

C A

D

F B

E

1 3

2

A B

C

c

b a

D

20、:

(1)解: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 ,由题意得:

???+=+=b k b k 158077130063 解得?????-==

2

201b k

∴所求函数关系式为220

1

-=

x y (2)由题意,得:当2600=x 时,

128220

1

2600=-?

=y ∴128-120=8

即2007年秋季,学校应调入8名新教师 21、(1)甲班优秀率:60%,乙班优秀率:40% (2)甲、乙两班比赛成绩的中位数分别为:100、97 (3)估计甲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方差较小。 (4)应把奖状发给甲班,理由是:

①甲班的优秀率高;②甲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大;③甲班学生成绩较整齐。 六、

22、(1)如图:连结AB

AD

CO C DO C D D DAB O AD C DAB B O B O ⊥??=∠??

=∠+∠????

?=∠+∠?∠=∠?=22222909090直径为圆 (2)如图,连结A 2O 并延长交⊙2O 于E ,连结BE 、AB

AD

CO E D EAB E O AE E D AB AB C

EAB B O B O ⊥??

=∠+∠???

?

??

?=∠+∠?∠=∠?=∠=∠?=22229090直径是圆 七、(12分)

A O 1 C

B

D

·

O 2 O 1 C

B D

O 2 ②

· A E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22=r

4=r 2=r 424-=r

八、(1)40<

(2)x AM 2110-=

(3)x x x x x y ?--++=)2

1

10(221)2(22

即:25

202

y x x =-+,顶点坐标是(4,40)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用心 爱心 专心 九年级(上)数学复习1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知识网络图表? ?习题练习? 1. 2)x > 2. 已知0=,求x 、y 的值。 3..已知0b > 4. 若a b == a 、 b 表示为多少? 5. - 6. 式子=x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7.当x=_____时 3的值最小,最小值是:_______. 8.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425x - 9.计算 2 1)+++ (2).22-?+-- 10.等式 :x y -=中的括号内应填入:________ 1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12.下列各式中, ( ) 13. = 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2x ≥ B.3x ≤ C.23x ≤≤ D.23x << 14.计算 结果是:( ) A. 15. 数5- 的整数部分是x, 小数部分是y, 则x-2y 的值是( ) A.1- B.1- 1 D.1--16. 已知a b = = ( ) A.5 B.6 C.3 D.4 17. 若 2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8.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1a -+ 19. 0=

九年级(上)数学复习2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 1.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①20 ax bx c ++=,②2560 k k ++=,③3 1 342 x x --=,④ 22 (3)20 m x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______(只填序号) 2.关于x的方程1 (3)50 a a x x -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 =_______. 3.如果210 x x +-=,那么代数式32 27 x x +-的值为:____________. 4.已知m是方程210 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2 m m -的值为多少? 5.用配方法解方程2410 x x ++=,经过配方得:_____________ 6.对于二次三项式21036, x x -+小明同学得出如下的结论:无论x取何值什么实数时,它的值都不可能等于 11。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并说明你的理由。 7.已知实数x满足2 4410 x x -+=,则代数式 1 2 2 x x +的值为:_____________. 8.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2680 x x -+=的两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 9.已知下列n(n 为整数)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 () () 2 2 2 2 10 201 2302 (1)0 x x x x x x n x n n -= +-= +-= ??????????????????? +--= (1)请解上述一元二次方程(1),(2),….(n); (2)请你指出这个n 个方程的根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写出一条即可。 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1)20 x m x m --++=, (1)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值。 (2)若方程的两实数根之和等于292 m m -+ 11.若一元二次方程20(0) ax bx c a ++=≠有一个根是1,则a b c ++=_____ 12.请你写出一个根x=2,另一个根满足11 x -<<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 13.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0 x px q ++=的两根为: 12 3,1 x x ==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2340 x x ++= B. 2430 x x -+= C. 2430 x x +-= D. 2340 x x +-= 14.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690 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解方程(1) 2 42560 x-= (2)26100 x x --= (3) 2 541 x x -=- 16.求证:不论x取任何实数,代数式2 485 x x ++的值总大于零. 1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0 x px q ++=的两根 12 2,1 x x ==,则分解因式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 2

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2020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B.负数没有立方根 C.无理数都是开不尽的方根数 D.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2.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对长江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某班4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 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4.一次函数y=(m﹣2)x+(m﹣1)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2B.1<m<2C.m<1D.m>2 5.将一条两边沿平行的纸带如图折叠,若∠1=62°,则∠2等于() A.62°B.56°C.45°D.30°

6.将一副三角板(∠A=30°)按如图所示方式摆放,使得AB∥EF,则∠1等于() A.75°B.90°C.105°D.115° 7.如图,在△ABC中,∠BAC=90°,AB=8cm,AC=6cm,动点P从点C出发沿CB方向以3cm/s 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B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将△APQ沿直线AB翻折得△AP′Q,若四边形APQP′为菱形,则运动时间为() A.1s B.s C.s D.s 8.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3)=m有实数根x1、x2,且x1≠x2,有下列结论: ①x1=2,x2=3;②m>﹣;③二次函数y=(x﹣x1)(x﹣x2)+m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 为(2,0)和(3,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2D.3 9.在一次训练中,甲、乙、丙三人各射击10次的成绩(单位:环)如图,在这三人中,此次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2017-2018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二十一章 二次根式 一、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把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 ” 表 示二次根号。 2.最简二次根式:若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3.化简:化二次根式为最简二次根式(1)如果被开方数是分数(包括小数)或分式,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2)如果被开方数是整数或整式,先将他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4.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5.代数式:运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 6.二次根式的性质 (1))0()(2≥=a a a )0(≥a a (2)==a a 2 )0(<-a a

(3))0,0(≥≥?=b a b a ab (乘法) (4))0,0(≥≥=b a b a b a (除法) 二、二次根式混合运算 1.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2.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中的运算顺序一样,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或先去括号)。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其中2ax 叫做二 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二、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1.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不管用什么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都是要一元二次方程降次) 2、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 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 2 =b 或b a x =+2)(的一元

2020年上海闵行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闵行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控考试 数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3.本次测试可使用科学计算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选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如果把Rt △ABC 的各边长都扩大到原来的n 倍,那么锐角A 的四个三角比值 (A )都缩小到原来的n 倍; (B )都扩大到原来的n 倍; (C )都没有变化; (D )不同三角比的变化不一致. 2.已知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P > BP ,那么下列比例式能成立的是 (A ) AB AP AP BP =; (B )AB BP AP AB =; (C )BP AB AP BP = ; (D )AB AP . 3.k 为任意实数,抛物线2()0y a x k k a =--≠()的顶点总在 (A )直线y x =上; (B )直线y x =-上; (C )x 轴上; (D )y 轴上.

4.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点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 1 3 AD AC =,AE = BE ,那么有 (A )△AED ∽△BED ; (B )△BAD ∽△BCD ; (C )△AED ∽△ABD ; (D )△AED ∽△CBD . 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经过平面内任意三点可作一个圆; (B )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一定相等; (C )相交两圆的公共弦一定垂直于两圆的连心线; (D )内切两圆的圆心距等于两圆的半径的和. 6.二次函数2(0)y a x bx c a =++≠ ①0a <;②0abc >;③0a b c -+<;④240b 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7.已知线段a = 4厘米,c = 9厘米,那么线段a 和c 的比例中项 ▲ 厘米. 8.在Rt △ABC 中,∠C=90o,AB =10,2 sin 5 A = ,那么BC = ▲ . 9.抛物线22(1)3y x =--+在对称轴右侧的部分是 ▲ 的.(填“上升”或 B C (第4题 x (第6题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目录 一、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有理数 2、整式的加减 3、一元一次方程 4、图形的认识初步 二、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5、相交线与平行线 6、实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 8、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三、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1、三角形 12、全等三角形 13、轴对称 14、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5、分式

四、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6、二次根式 17、勾股定理 18、平行四边形 19、一次函数 20、数据的分析 五、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1、一元二次方程 22、二次函数 23、旋转 24、圆 25、概率 六、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26、反比例函数 27、相似 28、锐角三角函数 29、投影与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 0()0(0) 0(a a a a a a 或???<-≥=)0a (a )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全 册 教 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2+bx+c=0(a≠0),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丰富的实例,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 使学生经历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2+bx+c=0(a≠0)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系数的识别. 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指出下面哪些方程是已学过的方程?分别是什么方程? (1)3x+4=1;(2)6x-5y=7;(3)-=0;(4)y=5;(5)x2-70x +825=0;(6)7+=4;(7)x(x+5)=150;(8)-=0. 3.什么是“元”?什么是“次”?

活动二: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的学习 自学教材第2~3页,思考教师所提下列问题: 1.问题1中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所列方程为________,化简后为________. 2.问题2中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为什么要乘?所列方程为________,化简后为________. 3.观察上面化简后的方程,会发现:等号两边都是________,只含有____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4.任何一个方程都要化成它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a≠________).为什么? 5.说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在确定各个系数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排除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的障碍,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同时,通过设问也给学生学习探究搭建了交流平台. 活动三:尝试练习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1)3x+2=5y-3;(2)x2=4;(3)3x2-=0;(4)x2-4=(x+2)2;

(完整版)2020年上海浦东初三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9 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学业质量监测 初三数学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 题,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 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 题,每题4 分,满分24 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在Rt△ABC 中,∠C=90°,如果BC=5,AB=13,那么sin A 的值为 5 5 12 12 (A);(B);(C);(D). 13 12 13 5 2.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A)y = 2x -1 ;(B)y =2 ;x2 (C)y=x2 +1;(D)y=(x-1)2-x2. 3.抛物线y =x2- 4x + 5 的顶点坐标是 (A)(?2,1);(B)(2,1);(C)(?2, ?1);(D)(2,?1).4.如图,点D、E 分别在△ABC 的边AB、AC 上,下列各比例式 不一定能推得DE∥BC 的是 (A)AD =AE ;(B)AD = DE ; BD CE AB BC 1

2 10 10 10 (C ) AB = AC ; (D ) AD = AE . BD CE AB AC 5. 如图,传送带和地面所成斜坡的坡度为 1∶3,它把物体从地面点 A 处送到离地面 3 米高 的 B 处,则物体从 A 到 B 所经过的路程为 (A ) 3 米; (B ) 2 米; (C ) 米; (D )9 米.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 (-a ) = 0 ; (B )如果a 和b 都是单位向量,那么a = b ; 1 (C )如果| a |=| b |,那么a = b ; (D )如果 a = - b ( b 为非零向量),那么a // b .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4 分,满分 48 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x + y 7.已知 x =3y ,那么 x + 2 y = ▲ . 8. 已知线段 AB =2cm ,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PA >PB ,那么线段PA 的长度等于 ▲ cm . 9.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 2∶3,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 ▲ . 10. 如果二次函数 y = x 2 - 2x + k - 3 的图像经过原点,那么 k 的值是 ▲ . 11. 将抛物线 y = - 3x 2 向下平移 4 个单位,那么平移后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 12. 如果抛物线经过点 A (?1,0)和点 B (5,0),那么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 . 13. 二次函数 y = -2( x + 1)2 的图像在对称轴左侧的部分是 ▲ . (填“上升”或“下降”) 14. 如图,在△ABC 中,AE 是 BC 边上的中线,点 G 是△ABC 的重心,过点 G 作 GF ∥AB EF 交 BC 于点 F ,那么 EB = ▲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讲义(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讲义(全册)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最简二次根式.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根式是在学完了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正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等内容的基础之上继续学习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 (3)掌握·=(a≥0,b≥0),=·; =(a≥0,b>0),=(a≥0,b>0). (4)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二次根式进行加减. 2.过程与方法 (1)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 (2)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3)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 (4)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二次根式(a≥0)的内涵.(a≥0)是一个非负数;()2=a(a≥0);=a(a≥0)?及其运用. 2.二次根式乘除法的规定及其运用. 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4.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对(a≥0)是一个非负数的理解;对等式()2=a(a≥0)及=a(a≥0)的理解及应用.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的条件限制. 3.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把一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关键 1.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规定和重要结论进行准确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单元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1.1 二次根式3课时 21.2 二次根式的乘法3课时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3课时 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2课时

上海市初三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卷

上海市初三中考数学一模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1.若a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是倒数等于它本身的自然数,则代数式a﹣b+c的值为() A.0 B.1 C.2 D.3 2.如图是一个全封闭的物体,则它的俯视图是() A.B.C.D. 3.若点A(1,a)和点B(4,b)在直线y=﹣x+m上,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A.a>b B.a<b C.a=b D.与m的值有关 4.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边DE∥AB,则∠1=() A.135°B.120°C.115°D.105° 5.不等式9﹣3x<x﹣3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等于()6.如图,在△ABC中,BC=4,BC边上的中线AD=2,AB+AC=3+,则S △ABC

A.B.C.D. 7.一次函数图象经过A(1,1),B(﹣1,m)两点,且与直线y=2x﹣3无交点,则下列与点B(﹣1,m)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 A.(﹣1,3)B.(﹣1,﹣3)C.(1,3)D.(1,﹣3) 8.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6,BC=8,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OE垂直AC交AD于点E,则DE的长是() A.5 B.C.D. 9.已知:⊙O为△ABC的外接圆,AB=AC,E是AB的中点,连OE,OE=,BC=8,则⊙O 的半径为() A.3 B.C.D.5 10.二次函数y=ax2﹣4ax+2(a≠0)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且过点B(3,6)若点B关于二次函数对称轴的对称点为点C,那么tan∠CBA的值是() A.B.C.2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计12分) 11.因式分解:x2﹣y2﹣2x+2y=. 12.如图,△ABC中,AB=BD,点D,E分别是AC,BD上的点,且∠ABD=∠DCE,若∠BEC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二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二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精心选一选 1.2的倒数是( ) A.2- B. 12 C.12 - D.1 2.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像经过点()13-, ,则k 的值为( ) A.3- B.3 C.13 D.1 3 - 3.数据24457,,,,的众数是( ) A.2 B.4 C.5 D.7 4.不等式组10 30 x x ->??- B.3x < C.13x << D.无解 5.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6.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湖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迅速.据统计,2005年本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一年增长14.2%.若2004年湖州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a 元,则2005年本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可表示为( ) A.14.2a 元 B.1.42a 元 C.1.142a 元 D.0.142a 元 7.如图,在O e 中,AB 是弦,OC AB ⊥,垂足为C ,若16AB =,6OC =,则O e 的半径OA 等于( ) A.16 B.12 C.10 D.8 8.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字母或数字,则面a 在展开前所对 A. B. C. D. (第7题)

的面的数字是( ) A.2 B.3 C.4 D.5 9.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 ) A. 122122 x y x y x y x y - -=++ B. 0.220.22a b a b a b a b ++=++ C.11 x x x y x y +-- =-- D. a b a b a b a b +-=-+ 10.在拼图游戏中,从图1的四张纸片中,任取两张纸片,能拼成“小房子”(如图2)的概率等于( ) A.1 B. 1 2 C. 13 D. 23 11.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k b ,是常数,0k ≠),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那么不等式0 kx b +< 的解集是( ) A.0x < B.0x > C.1x < D.1x > 12.已知二次函数()2 111y x bx b =-+-≤≤,当b 从1-逐渐变化到1的过程中,它所对应的抛物线位置也随之变动.下列关于抛物线的移动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先往左上方移动,再往左下方移动 B.先往左下方移动,再往左上方移动 C.先往右上方移动,再往右下方移动 D.先往右下方移动,再往右上方移动 二、细心填一填 13.请你写出一个.. 比0.1小的有理数 . (第10题 图1) (第10题 图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数学教案(七年级上册) 第1章有理数 第2章整式的加减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 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 注意:①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②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P3 练习 2、课本P4例 义。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③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习题1.1第1、2题。 1.2.1有理数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重点: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问题1:学习了负数之后,我们对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了,你能写出三个不同类型的数吗?(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上写出,其他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出,如果有出现不同类型的数,同学们可上黑板补充。)问题2:观察黑板上的这么数,并给它们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得出数的类型有5类: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二、讲授新课 1、有理数的定义 引导学生对前面的数进行概括,得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即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让学生在总结出5类数基础上,进行概括,尝试进行分类,通过交流和讨论,再加上老师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出下面的两种分类方式。 (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分类:

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初三数学一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调研 九年级数学 2018.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 化简25()a a -?所得的结果是( ) A. 7a B. 7a - C. 10a D. 10a - 2. 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 A. 10= B. 1 1x x + = C. 4230x += D. 2 11 x =-- 3. 如图,比例规是一种画图工具,它由长度相等的两脚AC 和BD 交叉构成,利用它可以把线段按一定的比例伸长或缩短.如果把比例规的两脚合上,使螺丝钉固定在刻度3的 地方(即同时使3,3OA OC OB OD ==),然后张开两脚,使,A B 两个尖端分别在线段a 的两个端点上,当 1.8CD =cm 时,AB 的长是( ) A. 7.2cm B. 5.4cm C. 3.6cm D. 0.6cm 4.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如果0k =或0a = ,那么0ka = B. 设m 为实数,则()m a b ma mb +=+ C. 如果//a e ,那么a a e = D.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AB BD -= 5. 在Rt ABC 中,90C ∠= ,如果1 sin 3 A = ,那么sin B 的值是( ) A. 3 B. C. 4 D. 3 6. 将抛物线2123y x x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与抛物线 22y ax bx c =++重合,现有一直线323y x =+与抛物线22y ax bx c =++相交,当23y y ≤时, 利用图像写出此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 B. 3x ≥ C. 13x -≤≤ D. 0x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正弦和余弦(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命题人:阿城五中周清波、杨凤丽、贺英莉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842x x x =? (B )44x x x =÷ (C )4 9223)(y x y x = (D )6 28x x x =÷ 2.下列实数0)12(- ,0 60sin ,π, 7 22 ,16,14159.3属于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4.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 5.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的是( ) (A )通过长期努力学习,一定成为数学家 (B )任买一张电影票,座号是偶数 (C )打开电视机,正播放新闻 (D )370人中至少有两个人生日相同 6.在右图Rt △ABC 中,0 90=∠C ,若绕AB 旋转一周,则所得图形的主视图是下列四个图中的( ) A B C D A B C D A B C

7.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边上有一动点P沿A B C D A →→→→运动一周,则P的纵坐标y与点P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8.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2 k- 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2 (B)k≥2 (C)k≤2 (D)k<2 9.小亮每天从家去学校上学行走的路程为900米,某天他从家去上学时以每分30米的速度行走了450米,为了不迟到他加快了速度,以每分45米的速度行走完剩下的路程,那么小亮行走过的路程S(米)与他行走的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10.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中 点E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则线段CN的长是(). (A)3cm(B)4cm (C)5cm(D)6cm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1.为了加快3G网络建设,电信运营企业将根据各自发展规划,今明两年预计完成3G 投资2800亿元左右,请将28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元 x y 2 1 1 2 P A D C B O 7题图 1 2 3 4 1 2 y s O 1 2 3 4 1 2 y s O s 1 2 3 4 1 2 y s O 1 2 3 4 1 2 y O A.B.C.D.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下几点: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是整式方程。 知识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方程的解的定义是解方程过程中验根的依据。 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 配方法 知识点一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如果方程的一边可以化成含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开平方。一般地,对于形如x2=a(a≥0)的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解得x1=a,x2=a . (2)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x2=p或(mx+a)2=p(m≠0)形式的方程,如果p≥0,就可以利用直接开平方法。 (3)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要正确运用平方根的性质,即正数的平方

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4)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①移项;②使二次项系数或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的平方项的系数为1;③两边直接开平方,使原方程变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原方程的根。 知识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的目的是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一移、二除、三配、四开。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⑵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⑶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⑷若等号 右边为非负数,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 21.2.2 公式法 知识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如果b2-4ac≥0,那么方程的两个 根为x= a ac b b 2 4 2 - ± - ,这个公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方程的系数a,b,c的值直接求得方程的解,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是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过程。 (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具体步骤: ①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a≠0),一般a化为正值②确定公式中a,b,c 的值,注意符号; ③求出b2-4ac的值;④若b2-4ac≥0,则把a,b,c和b-4ac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2018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数学一模卷

普陀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函数中,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是( ). (A)y =ax 2+bx +c ; (B) y =x (x -1); (C) 21 y x = ; (D) y =(x -1)2-x 2. 2.在Rt △ABC 中,∠C =90°,AC =2,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B =2sin A ; (B) AB =2cos A ; (C) BC =2tan A ; (D) BC =2cot A . 3.如图1,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的反向延长线上,下面比例式中,不能判断ED ∥BC 的是( ). (A) BA CA BD CE =; (B) EA DA EC DB =; (C) ED EA BC AC = ; (D) EA AC AD AB = . 4.已知5a b =r r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50a b -=r r ; (B) a r 与b r 方向相同; (C) a r ∥b r ; (D) 5a b =r r . 图1 5.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F 是边AD 上一点,射线CF 和BA 的延长线交于点E , 如果1 2EAF CDF C C ??=,那么EAF EBC S S ??的值是( ). (A) 12; (B)13; (C)14; (D)19 . 图2

6.如图3,已知AB 和CD 是e O 的两条等弦.OM ⊥AB ,ON ⊥CD ,垂足分别为点M 、N , BA 、D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联结OP .下列四个说法中,①??AB CD =;②OM =ON ;③P A =PC ;④∠BPO =∠DPO ,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图3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7.如果 那么=________. 8.已知线段a =4厘米,b =9厘米,线段c 是线段a 和线段b 的比例中项,线段c 的长度等于_________厘米. 9.化简:_________. 10.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抛物线y =3x 2+2x 在对称轴的左侧部分是_______的.(填“上升”或“下降”) 11.二次函数y =(x -1)2-3的图像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 12.将抛物线y =2x 2平移,使顶点移动到点P (-3,1)的位置,那么平移后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_. 1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一点A (3,4),点A 与原点O 的连线与x 轴的正半轴夹角为α,那么角α的余弦值是_________. 14.如图4,在△ABC 中,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BC 、AB 上,且∠ADE =∠B ,如果DE ∶AD =2∶5,BD =3,那么AC =_________. 15.如图5,某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ABCD ,坝顶宽AD 是6米,坝高是20米,背水坡AB 的坡角为30°,迎水坡CD 的坡度为1∶2,那么坝底BC 的长度等于_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 图4 图5 32a =b b a a +-b =--)2 3(4b b a ρ ρ ρ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在一个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有四个特点:(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 且未知数次数最高次数是2;(3) 是整式方程.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先看它是否为整式方程,若是,再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能整理为ax 2+bx+c=0(a≠0) 的形式,则这个方程就为一元二次方程.( 4)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 时,应满足(a≠0) 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 m)2=n (n ≥0) 的方程,其解为x=± m. 直接开平方法就是平方的逆运算. 通常用根号表示其运算结果. 2、配方法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配方的 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1.转化:将此一元二次方程化为 ax^2+bx+c=0 的形式 ( 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系数化 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 1 3.移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侧 4.配方: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5.变形:将等号左边的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形式 6.开方:左右同时开平方 7.求解:整理即可得到原方程的根 3、公式法 公式法: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然后计算判别式△=b2-4ac 的值,当 b2- 4ac≥0时,把各项系数a, b, c 的值代入求根公式x=(b2- 4ac≥0) 就可得到方程的根。 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把另一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让两个一次因 式分别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所得到的根,就是原方程的两个根。这种解一元二 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继续和发展 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来讲,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非常相似的,由于 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是一次,因此这类问题大部分都可通过算术方法来解决.如果未知数出现二次,用算术方法就 很困难了,正由于未知数是二次的,所以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面积问题,经过两次增长的平均增长率问题, 数学问题中涉及积的一些问题,经营决策问题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