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由大学生到底要不要写论文引发的

上海交通大学技术学院赵俊和

摘要大学生要不要写论文,硕士生要不要写论文?当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时,学生专业素质的下降引起了社会更多的关注。论文本是检验大学生综合专业素质的一个标尺,由于论文质量低劣及抄袭现象严重而废除这一基本功,是否就能改善教学质量。本文认为这是由于教育目标缺失而导致的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教育目标;论文写作;能力培养

2009年6月22日,中国新闻网转载了有关大学毕业生要不要写论文的文章。文章的基本意旨认为由于抄袭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大学毕业生不必写论文。甚而引用了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的博客文章观点,认为不仅本科生不用写论文,甚至硕士研究生也不必写论文。这些观点的支持都是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硕士都没有论文写作的要求。

大学生要不要写论文是基于现在大学生的论文普遍有抄袭的现象提出的,同时大学毕业生的论文质量低劣也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只是从表面来看这个问题,似乎是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了普及教育的阶段带来的问题,学生整体能力已不能和精英教育时相比,因此主张大学毕业生不用写论文。那么,大学生要不要写论文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本文认为,论文写作与否之争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问题,它的背后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教育目标缺失所带来的问题。

自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高校也逐步开始市场化运作模式,除了不包分配外,还逐渐实行了有偿教育的新的机制,甚至在一段时间内还喊出了“教育产业化”的口号,尽管直到今天国家都没有承认和允许将教育办成一个“产业”,然而“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无疑对整个教育体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各高校都在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进行专业拓展或从事各种“副业”性质的教育生产活动。如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历班等。教学计划与所谓复合型人才需要相适应,专业互跨非常普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叉重叠。整个四年中给人的感觉就是向学生灌输了诸多的“市场需要的能适应岗位要求的”各种专业知识。作者本想网上搜搜看看教育部或国家有关部门有没有明确的关于高等院校的教育培养目标是什么,结果很失望,没有专门的对高等院校教育培养目标作出基本的引导性规定。倒是在网上搜到了一些大学的所谓的人才培养目标。现随意举例看看: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武汉大学: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创造性的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科学研究人员、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管理与经营者、艺术与体育工作者、重点中学教师为目标。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一流的研究生,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信手拈来的几所高校人才目标看,没有一所的目标不高,突出的都是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尽管没有查询哪所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到底是什么,然而从人才目标中大体可窥视到一点,就是目标的空泛性。其实,如果把全国所有高校的培养目标都罗列出来,估计没有一所不是培养“三高”(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这里作

者不禁要问了,既然都是高目标高要求,怎么会出来个“要不要写论文”的问题呢?进而由此又引发了高等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的问题。这里不妨先作个插曲。

2005年8月,在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的杨振宁14日在此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全世界对大学的责任看法已达成共识,即大学有教育年轻人、做尖端研究、为社会服务三项重任。杨振宁说,“从教育年轻人的角度讲,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新华网8月14日https://www.360docs.net/doc/8218620956.html,/e/2005-08-14/23466689271s.shtml)对此,国家教育部对中国的教育问题也有明确的表态:中国的教育是成功的。(2006年2月27日...教育部称中国教育事业很成功https://www.360docs.net/doc/8218620956.html,)

既然很成功,那么表示学生在德智体等有关方面都达到或实现了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样说来,应该不会出现“大学生要不要写论文”这样的问题的。既然出了,并且众多的教育界人士和非教育界人士都认为众多大学生的论文水平达不到一个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水平,那么成功又从何谈起?且一个事物成功与否都应有一个指标或标志或或可考量的依据。以此而论,高校教育的成功是以什么为标志的呢?有人贴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在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去医院看望钱老说的一番话:“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7月31日《人民日报》)。

本文认为,高校教育成功与否,关键看高校是否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学生是否都达到或大部分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要求。根据这一点,作者认为,高校教育目标应该是立足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个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上面。

大家知道,人类共同努力的一个目标就是不断探索和发现人类尚未认识的未知世界。为了探求众多的未知领域,要求专业人员起码要具备最基本的发现问题、或认识问题、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都是以专业身份出现的学习人员,道理上都应该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比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寻找解决一般问题的具体方法。在这一点上,这本应是我们的教育目标最基本的取向,然而却由于大学生写不来论文而争吵得乌烟瘴气。由于教育目标的缺失,培养的程序就与大学生需要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合,也才导致了学生整体能力下降的问题。写不写论文仅仅是个现象问题。实质是由于教育目标不明确,没能把一个大学生所需要的能力培养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只是在大学里“潇洒走了一回”。

早在几年前,一些在美国生活、学习或工作过的一些人士考察了美国的教育模式,发现美国的小学教育就已经开始向学生进行“研究”能力的的培养了。如《素质教育在美国》和《遭遇美国教育》中都提到了小学生写“论文”的事例。我们虽然知道小学生写出的论文科技含量肯定是不高的,但是至少别人已经在培养一个未来可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专业人员了。在中国,一般的认识是,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研究能力也非人人有之。独立研究,应待有丰厚的基础知识以后,并在研究能力逐渐完善后才能进行。即便如此,我们今天还在为大学生要不要写论文而争吵不休,不知道我们的大学到底是不是在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因此,中国的教育是不是成功,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不是成功,最后检验的标准应该是学会和掌握了基本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的方法。否则,就永远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浅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浅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摘要:“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的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关键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问题。 正文 著名学者薛涌在他的著作《谁的大学》中这样说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走的其实就是中国职业足球过去10年所走过的路:地方政府和企业向足球大输血,以为钱可以换来水平。结果把队员养得肥肥的,其收入动辄上百万。”并且预言:“不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20年后会成为笑柄,而且那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危机。在最坏的情况下,中国大学的经营可能如同近10年来已经声名狼藉的中国职业足球,只追求投入,不注重产出,教育成本飞涨而教育水平下降。” 虽然说薛涌的言辞可能过于激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弊端渐现。年轻人才缺乏、经费不足、人文教育匮乏、开放性不够、评审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官本位等各种弊病长期腐蚀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秘书长张晋峰2004年8月1日召开的中美职业教育高级论坛讲话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近五年发展迅速,但在投资、师资、理念等五方面仍存在问题。 张晋峰介绍,在一九九八年到二00三年的五年中,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大学本科及专科在校生人数由三百四十一万增长为一千一百余万,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数增至八十万,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约四十五万。 同时,张晋峰还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在五方面尚存不足。其一、当前中国高

等教育整体水平离社会发展目标的差距仍较大。其二、高等教育投资不足,限制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以二00二年为例,中国高等教育所需经费二千五百亿,国家投资一千二百亿,资金缺口近一半。其三、高校教师人数、质量仍不满足要求。一方面尚缺至少三十万合格高校教师,另一方面新教师占教师总数近半、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中国学生和教师的比例总体超过二十比一,国际理想比例约为十四比一。其四、大批新建高校教学质量有隐忧。目前全国一千六百余所高校中,一九九八年后新建高校超过总数一半。其五、部分高校办学思想及理念与时代要求差距大。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梁慧星先生也表达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忧虑和思考,他认为: 中国高等教育的结症在应试教育,是人所共知。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应试教育不仅没有纠正,反而愈演愈烈。应试教育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二是培养的学生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 因为应试教育,使许许多多优秀人才,被培养、造就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的中等之才,就像工业生产线上产出的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品质的物质产品。举个例子: 伴随着高考临近,各地学子紧张备考。5日上午,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湖北孝感“吊瓶班”照片令人唏嘘,照片中,同学们在教室一边打吊针一边认真备考。跟帖中,类似“世界奇观,中国制造”、“范进,你后继有人了”的评论反复被顶。针对网友的批评,发布照片的同学在其微博中叫屈,表示发布这张照片只是出于好玩,并呼吁“不要扭曲我们想上大学的心”。 无数学子为大学梦秉烛夜读,现今高等教育制度却备受苛责,改革筚路蓝缕。5月3日,中国青年报以《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为题,报道了由多位知名教育界人士参与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会上诸位嘉宾的言论在微博上广为传播。其中,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北大等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截至5月6日下午,以这一观点为话题的微博数高达20万多条。“头条新闻”发表的相关微博,被转发近15000次,评论9000多条,引发舆论对高等教育现状的反思。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未来 【摘要】步入21世纪的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归结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采取措施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向国际接轨,加快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关键词】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 我们的党和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是宝贵资源和财富。为了带领中国人民走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党和政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对高等教育战线的支持力度。这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规模,迅速造就规模宏大的专门人才队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体现和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生于80后的我们,深刻明白教育在我们人生旅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一生中四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用切身实践感受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通过接受教育,我们从懵懂幼稚到知书达理,从盲目无知到明辨是非,从孤身截然到拥有专业技能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高等教育已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对比学校每年招收学生的人数数量,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近几年高校扩招很明显。经过几年的连续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党和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二十五亿元实施“质量工程”,大力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从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高等教育开始了扩招过程,发展迅速,在这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高等教育整体规模翻了两番。研究生教育由1998年19.8万人增加到2005年97.9万人,全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在校生由1998年的623万人增加到2005年2300万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增加到21%。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达到了1562万人,再加上其余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构成了2300万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这符合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正向我们走来,高校的扩招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信息网络的发达,使我们查询检索更加方便快捷,消息的获得更加丰富准确。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较早地在高校得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高校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多媒体教学、数字化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郑永年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 郑永年 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本次讲座主要谈一些批评。 对高等教育的批评主要是从上世纪90年代高教改革以后开始的,尤其是1998年扩招以后。现在的状况是,高等教育不仅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大师,更严重的是,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拖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浪费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高等教育的成败必将影响到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甚至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中国文明的进程。 现在整个社会有一个共识,就是高教要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希望,但是关于高等教育究竟怎样改革却没有共识。这么多年,高教改革措施不少,但却有“越改越坏”的趋势,很多人对高教改革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既然越改越坏,那不如不改”。 实质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不能单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因为高等教育只是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体系的一部分,高教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其他制度的一个衍生。因此,如果不能从总体制度出发,就会既找不到高等教育问题的症结,更难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评价及其改革的建议,需要区分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 第一类是发展性的问题,表现为教育本身的种种不足,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和科研经费不足等;第二类是体制性问题,表现为资源的配置、激励机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等;第三类是政策观念问题,表现为混淆高教改革和一般的社会经济改革,以经济改革的方式推进高教改革,将市场化作为高教改革的方向和手段。政策观念问题经常导致改革观念的错误导向,政策的错误导向进一步使高教改革误入歧途,改革越多,问题越重。 这三类问题都会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表现,但是它们需要不同的诊治方法。基于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以及中国社会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从长远来看,第一类问题不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这类问题不具有本质性,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发展得以解决。相比较而言,后两类问题更加严重,是体制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增加投入可以逐步解决第一类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后两类问题,所以后两类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评价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一、高等教育体制问题及改革方向 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体制、人才(产品)和知识创新。体制的治理过程、人才培养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构成了高等教育三个有机的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教和其所依赖的官僚体系之间的关系,即高校和外部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二是高教内部的管理体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过去建立的苏联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很多改革,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重大的突破。

谈一谈我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课程号:B0900001C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10班 学号:B11011020姓名:耿瑞昌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看法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体制上还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未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同步性,将使现有的高校体制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产生新兴的高校体制。高等学校在信息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大学不只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而应使之发展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联合体。社会发展要求未来大学决不是一个“孤立”的高等学府,它应当同工业企业、科学文化机构、管理部门等建立长期的直接的联系和多方面合作,与此相适应,未来大学将新兴一系列有关教学、科研、生产的管理、研究等联合机构,这些机构将起联系社会与学校的桥梁作用。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得到整个社会强有力的支持,增强它的生命力,而社会得到大学提供的高等教育而促进其发展。这就是未来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几乎又是同步的,高校体制的变化也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同步性。很多人推崇西式的教育风格,即想要在中国“中体西用”。我认为“中体西用”这一命题所蕴含的某些思想与中国高等教育长期所走过的道路及其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揭示“中体西用”这一命题有关的思想,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道路探索的长期曲折历程的分析,对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中国高等教育道路的进一步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与课程及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急剧增长使高等院校课程的数量在增加,内容在扩展。其直接的结果是授课时数的增加、学生负担加重、教师力量和物质保障不足,其深层的问题是它并没有带来学生质的变化。因此,改革现有的课程与教学方法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毫无疑问科研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高等院校和教师的责任。“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完成它的使命和成为整个社会可长久维持与存在下去的合作伙伴,除非它的教师和系统组织的实体——根据他们特定学校的目标、学术潜能和物质资源——也进行科研工作。这句话需要特别反复地讲,这是由于高等教育像其他科研机构一样,需要更新的、充满活力的公共支持”。这一陈述说明了高等院校科研活动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鼓励教师和学术单位开展科研工作,以提高教师和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二是不断寻求新的途径和方法与社会各界进行项目和资金的合作;三是以更高、更新的研究成果来赢得社会更大的支持。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还需要在平稳过渡中慢慢实施,毕竟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是不能脱节的,要改就得同时改。我们相信,中国这么个人口大国,如果国家对教育投入了充裕的资金与充足的关心,大学一定会逐渐向世界一流大学靠拢,甚至超越。我相信,我们能。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 潘懋元 分类不清、定位不明是当前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精英学校拼命搞大众化的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拼命往研究型、综合性的路上挤,所以变成千军万马过一条综合化、研究型的独木桥,这与社会、国家的需要是不一致的。十六大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国要实现小康社会不但需要众多的高级人才,更需要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现在大家都奔一条道,都想往综合化、研究型的大学去挤,放弃了自己应有的培养目标。几千万大学生培养出来都是一个模式,行吗?像高职高专这种学校放弃了它应该走的道路而一心想专升本,升了本以后就搞理论型的,搞了理论型的就参加评估,通过评估以后就招硕士生、博士生,然后说我要成为清华、北大。如果全中国的大学都成为清华、北大的话,中国就完了,连饭也没有吃的了,因为你不能叫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去种粮食。另外,研究型大学为了创收拼命搞大众化教育,培训班也办,成教也办,二级学院也办,冲击了精英教育。现在全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精英教育受冲击最厉害。因此,前不久我提出一个口号叫“保护精英教育,发展大众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护精英教育。 因此,中国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要定位就要先分类,分类在世界上也是个难题。在江苏高教学会的年会上四川大学老校长卢铁城介绍了卡内基的分类法。卡内基分类法就是一层层分下来,事实上是鼓励大家往高处爬。我们现在应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来考虑我们的高等教育分类,然后在高等教育分类中考虑我们的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对世界所有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是适用的。而卡内基分类法只针对美国,不一定对我们很适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既考虑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它提出一个比较普遍适用的分类。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在层次上,一般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教育、博士生教育几个层次。编号上0是学前教育、幼儿教育,1是小学教育,2是初中教育,3是高中教育,4是过渡阶段,如升大学的预备班,或高中后学点专业知识、技能,5是高等教育,6是博士生教育,这是纵向分。5字头分为5A和5B两类。 5A是理论型的(包括应用型的理论),5B是职业型的、技能型的。5A又可细分为两小类。一类是为准备搞研究工作而设置的,如4年后上博士,但是大量的是第二类,它培养的不是搞研究而是培养各种专业的应用人才,即培养高级工程师、律师、医师、教师等应用型人才。5B相当于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我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阶段应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一大类大体上是现在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有的名字是工程类,实际上也是综合类的),第二大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前几天我向教育部的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中国应该赶紧搞中国的学制。中国从1954年颁布新学制之后几十年来还没有正式颁布过新的学制。学制最困难的部分是高等教育这个层次的学制。假如颁布学制的话,应该是这三种类型。然后每所学校在它自己的类型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高职并不是一定是二年制、三年制,高职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以职业岗位为主的系统。从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浅析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走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3325万人。不少中国人认为,今天中国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上什么样大学的问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若从高考录取率看,情况似乎就是如此。统计表明,2013年福建省高考录取率达到89%,而2012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5%。但若从毛入学率看,到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0%,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就是说,中国适龄人口中绝大多数青年没有享受上大学的权利,这还不包括数以亿计的成年人因为过去高等教育规模小而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的高等教育体系还不具有接受成年人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生源不足问题困扰着高校的办学;另_方面,高等教育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能力非常有限,社会受众还只是很少部分群体。何去何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处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政策选择

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趋势相向而行,加快大众化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化进程,推进大学自主办学,建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显著提高。①在变幻莫测的当今世界,与其他国家一样,人口、经济和大众化本身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人口结构的变化 在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平问题;进入大众化以后,高等教育与人口结构之间便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关系。在整个20世纪,在适龄人口数量庞大、上大学的机会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并不明显。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能够满足近30%的适龄人口上大学的需求,高等教育政策不能继续无视人口结构的变化。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中国人口增速持续下降。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总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年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 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时期,是以日本为模式的。 第三个时期(1912年至1927年)。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1912年至1927年的十几年间,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时期。民国初年在蔡元培主持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形成的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改革。其间,教育部还陆续公布了《大学令》、《大学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立、私立专门学校规程》和《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法令。众所周知,作为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总设计师,蔡元培非常关心高等教育,《大学令》就是由他亲手制定的。他多次谈到,《大学令》中许多内容是“仿德国制”,“仿德国大学制”[2]。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借鉴德国高等教育是蔡元培多年的宿愿。但是,从实践的层面考察,蔡元培的理想并未实现。摆脱日本单一模式束缚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的条文列入了《大学令》,但在当时的高等学校中并未实行。直到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才部分地在他所主持的北京大学付诸实施。 就在蔡元培以德国高等教育为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深刻改造的同时,另一所国立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南大学迅速崛起。留美归教育博士郭秉文主持下的东南大学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延揽一批留美学生到校任教,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一体,从管理体制、系科设置、课程内容以至经费筹措等,全面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至2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声誉日隆,影响日广,成为与北京大学南北呼应、交相辉映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重镇。 第四个时期(1927年至1949年)。在此22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旋律是,在融合美国和欧洲各国特点的进程中,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如果说20年代后期曾经是美国高等教育影响最盛的时期,从对地方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模仿,到大学实行选科制、学分制,以至于大学各专业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等等都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强大影响;那么,进入30年代,则表现出一种比较主动地吸收和借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经验的倾向。如在高中毕业生中实行会考制度,以整齐大学生的入学程度;教育部制订并实行有关大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法令;强调大学毕业考试制度等等,这些举措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吸收了欧洲各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做法。但是,这一时期从总体上讲是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其间,有一个短暂的插曲,即1927年至1929年期间实行的大学区制。实行“大学区制”用蔡元培的话来说是“仿法国制度,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之单元”[3]。众所周知,大学院制试行不及两年就无疾而终,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实

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现就中国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清晰地显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要维持一段时间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局面,且这种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是很难保证的。另外中国的总人口数中,我国受教育的人口较低,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更少,这已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学生人数、高教投资、管理监控上都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远远未能适当超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8%的较快增长率,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经济上具

备了“接收更好更高教育”的经济能力,并且在心理上也产生了对高等教育的更迫切的需求。然而现有的高等教育的供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显得严重不足。当今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探讨并尽可能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的目标极为不利。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生存与竞争问题 国高等教育发端的严重滞后,发轫后的不连续性发展历程,以及一个多世纪高等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实力上远低于欧美等国高等教育的总体实力。使得我国在WTO的框架和游戏规则内,在与欧美高等教育的生存竞争中处于“历史性的弱势地位”。可以说这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整个历史阶段中,挑战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前,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从起点、过程之中,还是从结果上都是不公平的。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给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可预见的损失。而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也无疑加剧了有限的高等教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2000字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许宁生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别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动员令,是高等教育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结构也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够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谋篇布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规模、结构、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体系逐步健全。去年,中国高校数量已达2914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居世界第一,占全球规模的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已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中确定的40%的目标。 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博士培养规模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招生总数中占比不断攀升,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也逐步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及结构等方面更加注重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及特色;多种形式的高等继续教育深入发展,特别是建立了国家、地方两级开放大学;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效益也有了显著提高。 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中西部高校发展内生动力,优化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中国于2012年开始实行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通过调整资源配置,集中力量攻坚,为中西部发展提供支持,以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同时,国家和地方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等方面还加大了支持和扶持力度,使中西部高等院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发展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条件。 高校学术科研成果与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总经费达到452亿元。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项目接近全国总数的4/5,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超过全国总数的1/5,在多个领域产出了一大批服务国家急需、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各高校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加。 高校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各高校完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请谈一谈你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请谈一谈你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剑尖直指中国高等教育之问题。在我看来,原因很多,但主要如下: 一:学生学习动机不当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被父母谆谆教诲,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过上好日子,过上好日子为目的完全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太多人把好日子与钱直接等同起来,也许小学初中生没有这么强的目的性,他们大都以考更高的分以便能进入一所更好的初中或高中为目的,这样的动机也不是多么得当。但高中生就已经有好日子等于钱这个思想苗头了,大学生更现实,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就是冲着钱去的,什么性价比高就学什么,什么来钱快就学什么,看看我们每年高考前的各种所谓的专业前景分析就知道了,我们衡量一个专业前景的好坏唯一的标准就是钱!为科学而学习的学生几乎没有。 二:学校要求不严 中国的大学生对学习流行一个标准:六十分万岁。因为我们的大学大多数都是以六十分为界线来培养合格学生的,再加上大学考试并不难,想考六十分靠突击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样的合格学生,其专业能力也就不能指望过多了。 当年的国立交通大学用的大都是MIT的原版教材,要求非常严格,有硬性的不及格率,能进交大都是千里挑一。邹韬奋在交通大学读土木时由于交大理工科要求严格,读得半夜吐血,读不下去,只好转学到圣约翰大学去攻读新闻学了。交大当时教学用的全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原版教材,被世人敬称为“东方的MIT”。交大校友,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时,在与母校交通大学的教授通信时,激动地说道,这里的教材都是我原来在交通大学的上课讲义,原来交通大学把MIT搬到了中国。 MIT要求之严格世界闻名,就如他们一位教授说的“就是再优秀都还不够优秀”。有趣的是我的们大学几乎可以这样说:多差劲都不算差劲。我们拿出别人上大学的劲头去上高中,以别人上幼儿园的心态上大学,看来这种补偿性倒置效果并不好。 三:学校风气不正 有句话说,大学是半个社会,现在的大学生也表现出一个趋势,他们更热衷于交际,所谓的攒人品,积人脉。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以前无法接受的不合理,越来越会为自己做的丑事找借口,这就是他们融入社会的方法,也是他们乐于称道的成熟。实在不行了还有一句:中国就这样,社会就这样。但他们从不想想正是因为一个一个他们这样的人,中国才变成这样,社会才变成这样。而当我写出这些字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心里嘲笑我的不成熟,也不乏报心里抱着甚至略带诅咒性质的等待,等待我因为我所谓的不成熟而栽跟头的那一刻,如果那一刻真的来了,他们又回来耐心地教训或者安慰我,那时他们口气与表情里还会有些许他们认为所谓成熟者才能有的对这件事的前瞻性的优越与自豪感。 甚至他们还在向往一种人生,就是能以权谋划未来而不是用打拼来塑造未来的人生。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都会对用权来谋划未来的人投以鄙视的目光,不同的是有的人没有分泌涎,有些人咽了下去,而有些人则直接流了出来。 不否认人脉的用处不小,但我不同意在大学里纵容这种思想,我认为,成功的正确途径应该是大部分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少部分凭借人脉的催化。大学生在学校里更应该攒知识。而不是积攒玩弄权利的能力。 北大教授钱理群表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工商管理一班 040320110054 黎秀珍 论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人类进入21世纪后,在科技日新月异带动社会转型、知识对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工业经济逐渐过渡为知识经济的形势下,担负创造和传播知识任务的高等教育的地位更为突出,高等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生活质量以及个人成长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更为明显,高等教育正在从象牙塔走向经济社会建设和个人生活的中心,在国家创新中成为重要基础和引领力量。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 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环境和政策 1.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变革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影响 伴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也将进一步增加。由于入学人数的增加,大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特别是生源的类型和层次将更趋复杂化。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理念就是,努力汲取世界高等教育管理的共同经验,并实现中国式的转变与创造,在社会发展所迎来的新的战略机遇面前,深入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认真思考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积极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困境与机遇,这是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责任与使命。 2.时代的变迁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出的挑战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而且在高等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形式、

学术标准、办学模式、招生和聘请教师的政策与方法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质的变化。”特别是在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应着力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经济和社会改革而引起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由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而引起的严重的 下岗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国际性金融危机对人才的需求是要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素质等,更贴近实践的需要。因此,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职能的高校而言,如何培养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也要围绕这一主题,从而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3.大学的使命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的诉求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富于批判精神是大学的使命,1998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发表《世界高等教育宣言》,强调保护和发展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师生员工应该通过各种活动中的伦理、科学和智力方面的训练……通过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的跟踪分析,强化他们的批判功能和前瞻功能,为社会提供一个预见、警报和预防的中心”。现代的大学和大学人应强化这一使命。而20世纪以来,受国家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作为“国家主义教育”,高等教育的社会独立性和批判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11]。蕴藏在高等院校中的智力优势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已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

中国高等教育学校类型的发展趋势

中国高等教育学校类型的发展趋势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体制改革和大规模扩招,已进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新阶段。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进行归纳总结并与联邦德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做对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高等学校类型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校类型发展趋势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chools Types of Development Trend Abstract: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have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fter system reform and expanded massively, then has entered the new stage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higher school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s and with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higher compar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probes in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 a’s higher school type.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School type; Development trend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等学校数量不断增加,高校在校生人数也不断增加,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体制改革和大规模扩招,已进入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据2009年11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消息,全国普通高校由1998年的1022所增加到2008年的2263所,增长比例超过120%。其中,地方高校由1998年的759所增加到2008年的2152所,地方高校数量不断上升,而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目则锐减,主要是高校大量合并,民办院校和高职类院校不断发展所致。对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其他国家做对比,对于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高等学校类型发展等问题,对于更好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学校发展 长期以来, 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 高校分类办学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分类标准不同, 对高校划分的结果也就完全不一样。在我国根据办学经费主要来源,高校一般可分为部属院校、地方院校、私立院校;根据专业的总体性质与结构, 高校一般可分为综合类院校、分科类院校;根据学校等级划分,高校一般可分为重点院校、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高职院校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现代我国高等学校类型的发展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