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部首的演变举例及方式

汉字部首的演变举例及方式

作者:谢娇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4期

[摘要]汉字是表意系统的文字。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取其相同的表意部分归类,每类称为一部,每部的第一个部件就统称为部首。但是几千年来,汉字的部首随着汉字的演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主要对一些构字能力较强的部首的变革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部首演变方式

[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49-02

一、常见部首的演变

汉字的部首很大一部分都有表意作用,有些字保留了其部首的原义,以下只列举一小部分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部首演变情况。

(一)“火”

1.仍写作“火”:大多在汉字的左边,如“炜、烙、炮”。

2.转化为“灬”:基本在上下结构字的底部,如“热、煮、烹、烈”。

3.演变成“小()”:光、票(本义是火飞)。

但有些字是从“灬”,却与火是没有关系的。如:“燕”“魚”下部的“灬”本为鱼尾和燕子尾的象形体;“鳥”“烏”“馬”下部的“灬”本为鸟雀、乌鸦、骡马、大象的爪、尾的象形体。后来简化字把“魚、鳥、烏、馬”的“灬”都改写成了一横。

(二)“月”

1.“肉”字小篆像肉的形状。因为它的形体跟“月”的小篆十分相近,所以后来很多从“肉”的字都是月旁,这些字大都跟身体和肉体有关系。如:脚、肩、背、肚、脑、胃、肝等。

2.“月”字甲骨文像半月形,有月字旁的字大都跟月亮和时间有关系,例如:“明、期、朝、朗(指月亮明亮)、朦、胧”。

3.“舟”字小篆和“月”的形体很相近,所以一些字的“舟”旁被错写成“月”旁。如:“服”,像用手按住一个跪着的人让他降服,左边原先是“舟”,意思是用船运送降服的奴隶。“俞”字本义

是指掏空树木做的船,左下边最先也是“舟”字。“前”,古文字从舟从止,意思是脚在船上不动而前进。还有“朕”,字本义是指舟船之间的缝隙,左边最初是“舟”字。

(三)“止”

1.“止”字甲骨文,是脚趾的形状,有“止”旁的字大都跟脚或走路有关系。如:“步”是两只脚一前一后在走路,“武”像人拿着武器在行走,“此”最早的意思是人停止在那里。

2.“夂”的小篆,其实就是“止”的反写,也是像脚的形状。所以从这个偏旁的字也大都与腿脚有关系。如:“夏”,字本来就是一个手脚齐全的人形,“各”下面的“口”表示门坎,本义是到达。“复”,本义就表示返回。

3.“前”其上半部分也是“止”的变形,只是现代汉字没有建立这个部首。

(四)“刀”

1.“刀”甲骨文,字形就像一把刀,有“刀”字大都跟刀具或者使用刀具有关。如:剪、切、劈。

2.“刂”:“刀”字在右边时大都写成“刂”,如:刻、剑、割、刮。

3.还有“辨”“班”中间的部分也是“刀”的变形,只是现代汉字没有建立这个部首。(辨别、区分),(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表示分割玉)。

(五)“心”

1.“心”:像一颗心脏的形状,有“心”旁的字大都跟心理活动有关,写作“心”字时一般出现在上下结构的下部分。如:愿、意、忘、想。

2.“忄”:当“心”写在左边时往往变成了“忄”,如:恨、怕、悔、快(本义是心里愉快)。

3.“”:这个也是“心”旁的演变,如:恭、慕。

(六)“水”

1.“水”,像水流的形状,从“水”的字多跟水有关,如:浆、淼(水大的样子)、泉、汞。

2.“氵”,当“水”出现在字的左边时,往往写成“氵”,如:江、河、湖、海。

3.“”,这个部首也是“水”的变体,只是现代汉字从这个部首的字,现在看起来好像与水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它们的最初意义还是与水有关的。如:泰(从廾从水,滑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