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特低渗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特低渗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特低渗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特低渗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杨文龙1,蒋 峰2

(1.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4023;2.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摘 要:通过对实际矿场资料进行拟合,对含水上升规律进行了提炼,阐述了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特低渗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初步分析了其控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含水上升与产能关系的研究,为特低渗油藏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盘古梁区

靖安油田作为陕北特低渗油田高效开发的代表,现已开发的三叠系长6油藏储量占总开发储量的68.6%。靖安油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投入开发以来,油藏逐步从低含水期进入中高含水期。由于特低渗油藏含水上升后产能损失严重,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一直是广大油田开发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对油田开发矿场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实验分析与油藏工程理论,对低渗透油田的含水上升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对特低渗油田的开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结果为特低渗油藏开发中后期的调整、控水稳油、减缓产量递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 盘古梁长6油藏含水上升规律

低渗透油藏的含水可以明确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水-低含水采油阶段,这一阶段含水从最初的基本不含水,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在该阶段盘古梁区长6油藏经历了约3年左右的时间;第二阶段为中含水采油期,含水从20%到80%,为了更能说明问题,我们将这一阶段细分为20%~40%、40%~60%、60%~80%三个区间;第三阶段为高含水阶段。本文重点研究中含水阶段含水上升的三个时间段的变化,这会为我们制定合理的技术决策提供时间界定。在不同开发阶段提出适合油藏的具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

1.1 油藏采出程度与含水上升的关系

油田投入开发后,会随着地质储量采出程度的增多,含水逐渐上升,中高渗油藏在低含水期,一般采出程度在15%,特低渗油藏采出程度比中高渗要低得多[1]。盘古梁区长6油藏目前进入即将进入中含水期,采出程度在8%左右,仅为中高渗油藏的一半附近。在深入研究该油藏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生产数据结合该区数值模拟研究,预测了该区含水上升与采出程度的相互关系,由图1可以看出盘古梁区理论预测含水上升与实际生产比较符合,图中实际的采出程度与含水关系曲线一直在理论曲线的上部运行,分析认为是由于主向上油井见效见水快,导致含水快速上升,在2006年以来,主向水淹油井关井,使得含水下降,开发形势好转。由预测公式可以计算出含水在20%~40%阶段时,含水上升率为5. 25%;含水在40%~60%阶段时,含水上升率为5.76%;含水在60%~80%阶段时,含水上升率为5. 35%;含水大于80%

阶段含水上升速率有所减缓。

图1 盘古梁区长6油藏综合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1.2 含水上升不同阶段经历时间

统计盘古梁长6油藏目前可对比的146口含水上升井,不同含水阶段的井所处时间不同(表1)。具体来说,盘古梁长6油藏低含水采油期平均在37.3个月左右,对于目前高含水的油井,在含水经历20%~40%这一阶段时,含水上升快的井此阶段一般为4个月,含水上升慢的井此阶段一般为12个月。在含水经历40%~60%这一阶段时,含水上升快的井此阶段一般为3个月,含水上升慢的井此阶段一般为9.3个月,在含水60%~80%这一阶段,一般持续5个月左右。盘古梁区长6油藏一旦进入中含水期,一般在3年左右的时间含水即可达到80%。

表1 盘古梁区不同含水阶段采油期时间表

含水分类

井数

(口)

低含水采

油期(月)

20%~40%

含水期(月)

40%~60%

含水期(月)

60%~80%

含水期(月) 20%~40%2152---

40%~60%244116--

60%~80%3132129.25-

80%~100%70244 2.55

2 控制盘古梁长6油藏含水上升率的因素分析盘古梁长6油藏经过大规模的压裂改造,改造后的储层对含水上升有着密切的影响,渗透率的差异对含水上升控制十分明显。

2.1 渗透率级差导致的水驱不均对含水上升具有控制作用

68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年第8期 

收稿日期:2007-12-14

作者简介:杨文龙(1979—),男,在读研究生,2003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现就读于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

综合分析盘古梁区储层渗透率级差与含水存在着明确的对应关系(见图2),该图为盘古梁区长6油藏渗透率级差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主向上含水上升非常快,尤其是当级差大于7时,含水率急速上升,而侧向上当级差小于5时,含水变化相对平稳,级差大于8

时含水上升较快。

图2 盘古梁区长6油藏渗透率级差与含水上升的关系2.2 注水井吸水状况差异对含水上升具有控制作用

从全油藏看,盘古梁长6油藏2006年平均单井吸水段厚度为12.9m ,2007年平均单井吸水段厚度为13m,说明水驱状况稳定。但随着开发年限的延长,以及受剖面非均匀性和重力的影响,采出程度较高的井组吸水状况及水驱油效率逐渐下降。据统计含水上升井对应水井,盘古梁中高含水油井对应水井吸水厚度平均为6m ,大部分小于6m,占45.2%,吸水厚度大于10m 的水井最少,占9%。这说明中高含水油井对应的水井吸水状况很差,剖面动用程度低,从而导致对应油井含水上升较快。

2.3 采液强度对油井含水上升具有控制作用

由于盘古梁区长6油藏局部采液强度较大,引起含水上升加快,产量递减加快。据统计的86口含水上升井中,采液强度大于0.4m 3/d .m 的井数为46口,占53.5%,采液强度小于0.4m 3/d .m 的井数为40口,占46.5%。采液强度在0.6m 3/d.m 以上的含水全部高于70%。由此可以得出过高的采液强度会直接导致含水快速上升。因此盘古梁长6油藏的整体采液强度可以控制在0.4m 3/d.m 以下。盘古梁

采液强度大于0.4m 3

/d.m 时,含水上升就比较快。3 含水上升对产能的影响

低渗透油藏采液指数与采油指数变化有着与中

高渗油藏完全不同的特征〔2,3〕

。统计含水大于20%的121口含水上升井采液指数、采油指数与不同阶段含水率的关系可知(图3),含水逐渐上升时,采油指

数和采液指数呈现递减的趋势,且不同含水阶段递减趋势不同。进入中含水期后,无量纲采油指数有低含水期前的0.68呈平滑的曲线下降,在含水40%时,采液指数仅为0.28。含水到达70%时,采油指数下降到0.2,

产能损失严重。

图3盘古梁区综合含水与采液指数和采油指数的关系综上分析认为含水上升对产能的损失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特低渗油藏控水稳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含水上升后,采液指数和采油指数同时下降,采油指数下降得更快,这就是说在含水上升后,对于特低渗油藏单纯的提液达不到增产的目的。控制含水缓慢的上升是特低渗油藏开发的关键。4 几点认识

(1)低渗透油藏含水在40%~60%期间含水上升速度最快,需要采取控制生产压差的手段延缓含水上升率。

(2)盘古梁长6油藏在进入中含水期后,对于单井而言,含水在达到20%后,一般3年后含水会突破80%。

(3)盘古梁区渗透率级差的大小影响着油井含水上升的速度,而且主侧向不同,主向上级差大于7时,含水明显上升。侧向上大于8时含水上升较快。

(4)剖面上吸水状况差的井主水锥进容易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尤其是在锥进的同时保持高强度注水,特别容易发生暴性水淹。

(5)过大的采液强度易导致含水上升,盘古梁长6油藏采液强度应保持在0.6m 3/d.m 以下。

(6)含水上升后采油指数比采液指数下降得更快,特低渗油藏控制含水上升比提液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白玉.特低渗透性油田开发与实践[M ].北

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李道品.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 ].北京:石油

工业出版社,1997.

[3] 张英芝.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研究[M ].北

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Study on the law of water cut increasing in Pa nguliang area of Jing 'an oilf ield

Y A N G W en -long 1,J A N G F eng 2

(1.Yangt ze Univ er sit y,Jing zhou,H ubei 434023,China;2.T hird Oil P roductio n Plant o f Changqing Oilf ield Com pany ,Pet er oChina .Yinchuan ,Ning xia 750006,China )

Abstract :T hrough mat ching of act ual f ield dat a ,comparing wit h relev ant t heories proposed by prede-cessors ,t his paper discusses t he law of w at er cut increasing of P ang uliang area chang 6reser voir in ex tr a -low permeabilit y reservoirs ,analy ses t he inf luence f act ors ,and research t he rel at ionship bet w een o il w ell pr oduct ivit y and w at er cut increasing ,above research provides basis f or developing ex t ra -low permeabili-ty reserv oirs .

Key words :Ex t ra-lo w Perm eability Reser voirs;Wat er cut ;Increasing law ;Panguliang area

69

 2008年第8期 杨文龙等 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特低渗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

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及对策目前,低渗透油田储量在我国油田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近年,低渗透油田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发展和原油产量稳定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出现一些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不但影响了油田的安全生产,而且影响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 1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技术方面的影响。 1.1油层孔喉的影响 影响低渗透油层开采根本原因是储层孔喉细小和比表面积大。低渗透油层平均孔隙直径为26~43μm;油层孔喉细小,半径中值只有0. 1~2. 0μm;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在2~20 m2/g之间;三者之间直接形成了渗透率低。 1.2渗流规律的影响 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规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特点,是不遵循达西定律的。低渗透油田主要表现非达西型渗流特征:表面分子力和贾敏效应作用强烈、孔喉细小、比表面积和原油边界层厚度大。渗流直线段的延长线与压力梯度轴的交点即为启动压力梯度,是不通过坐标原点而与压力梯度轴相交,由于渗透率越低,所以启动压力梯度越大。 1.3弹性能量的影响 低渗透油田弹性能量除少数异常高压油田外,一般的油田弹性阶段采收率只有1% ~2%。弹性能量小主要是由于一般底、边水都不活跃,储层渗流阻力大、连通性差引起的。在消耗天然能量方式开采条件下,弹性能量压力和产量下降快,是由于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油田产量急剧递减,使生产和管理都非常被动。1.4见注水效果的影响 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见注水效果尤为重要。在井距280 m左右的条件下,注水效果需注水半年至一年时间才见效,见效后油井产量、压力相对稳定,但上升现象很不明显。有部分油田的注水井因注不进水转为间歇注水或被迫关井停注,从而影响开发效果。低渗透油层采油指数相当于高、中渗透油层的几十分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 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水工作的不断深入,油井逐渐见水,且含水率将不断升高,含水上升必然影响油田的产量和有关的开发技术政策,给油田开发带来一系列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研究含水上升规律,根据含水上升规律和特点,控制或延缓含水上升速度,对于保持油田稳产、降低开采成本非常重要。 (一)理论变化分析 1、理论特征3-7-1 含水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岩石的润湿性、储层的非均质性、原油性质、油藏类型、注采井网和注采条件等等,因而实际油藏含水率的变化非常复杂,只能进行宏观分析。 ⑴油藏类型影响:不同的油藏类型,含水上升规律不同。底水或边水活跃的油藏,在稳定开采、保持合理采油速度的情况下,无水采油期长、含水上升慢,但油井一旦见水,含水上升就比较快;人工切割注水开发的油藏,因受注采井距大小、油藏非均质性、注水和采油强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无水采油期短、早期含水上升速度要明显大于底水或边水活跃的油藏。 ⑵原油性质不同,含水上升规律不同:多数层状砂岩油藏,因原油性质的差异,油水粘度比不同,含水上升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都符合以上所描述的三种模式或者介于它们之间。 ⑶含水率与含水上升率的关系:含水率变化规律也就是随着地层中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油井产水率的变化情况。含水上升率则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率变化的幅度。判断一个油藏在某一含水阶段开发效果的好坏,通过评价含水上升率指标是油藏开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的做法是应用相对渗透率曲线求得

油藏的含水上升率理论曲线,然后与油藏的实际含水上升率比较,如果实际的含水上升率小于理论含水上升率,则认为油藏开发效果好,反之则认为开发效果不理想。理论含水上升率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油田测得的相渗曲线,应用分流量方程计算含水率。 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应用,将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比值表示为含水饱和度的函数。 Sw b e a Kw Ko ?-?= 从而含水率可进一步表示为:bSw e a o w fw -??+= μμ11 用含水率对含水饱和度微分得:2 )1(Sw b Sw b e a o w e b a o w Sw fw ?-?-??+???=??μμμμ 含水率对含水饱和度微分结果表示的实际意义:当含水饱和度增加1%时,含水率变化的幅度,也就是说采出程度增加1%时含水率变化的幅度,即含水上升率。应用能代表油藏的相渗曲线,根据含水上升率的理论表达式,就可以计算 o w Kw Ko o Ko w Kw w Kw Qo Qw Qw fw μμμμμ?+= +=+= 11 ///

岳湘安 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几点思考

岳湘安—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几点思考 1 如何理解低渗油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性? 答:(1)针对低渗透油藏,只有在作用压力梯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流体才会流动,这个临界值称为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成反比,渗透率越低,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当压力梯度达到临界启动压力梯度时,流体开始流动;当压力梯度达到最高启动压力梯度时,才呈现达西线性渗流。 (2)随着开发过程的进行, 储集层压力下降使储层有效压力( 上覆岩层压力与岩层内孔隙压力之差) 增加。有效压力增大时, 对储层岩石产生压实作用, 迫使储层中的一些微孔隙被压缩, 使岩心的渗透率产生明显下降。储集层渗透率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储集层的地下渗流能力, 进而影响油井产能。这种随压力的变化渗透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渗透率的压力敏感性, 因渗透率的压力敏感而影响油气藏的开发称为压敏效应。低渗储层一般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储层岩石渗透率越低,储层应力敏感性越强,但由于岩性、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的差异,即使物性相同的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也很不相同;低渗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对储层流体的流动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应力敏感性越强, 影响越大。 由于低渗透油田自身特有的低渗透率、低孔隙度、喉道细小等不利的储层条件, 使得低渗透油田开发投入大、开采难度大、产能低、效益差. 若开采方式选择不当、开发不合理等都会对低渗透油田开发造成较大的影响. 开发过程中因油藏压力的降低所诱发的渗透率的压力敏感性伤害将不可避免, 压敏效应的存在给合理开发低渗透油田提出了条件, 要求在开发低渗透油田时更应注意选择合理的生产压差、合理的注水时机, 控制好井底流压, 密切注意地层压力的下降并保持合理的地层压力。 2、如何理解低渗油藏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性? 储层颗粒细小、胶结物含量高、孔喉细微、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是超低渗透储层最显著的渗流特征,其对油田开发效果影响明显。超低渗透储层特征决定了超低渗透储层渗流能力差,开发中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特征。 应力敏感性:超低渗透油藏大多属于应力敏感性油藏,随着注入水的进入或地层流体的采出,地层岩石的有效覆压将会发生变化,岩石发生形变,从而引起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最终影响油气藏的产能和开发效果。 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油田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吼道半径小,从而相对于中高渗透油田其孔道内的毛管压力及单位表面上的界面张力要大,流体流动时要克服的渗流阻力主要以毛管压力为主;而中高渗透油藏中流体的流动渗流阻力以粘滞力为主,两者的渗流主要作用阻力不同,从而在油田开发中显示为低渗透油田存在启动压力梯度。 3 与中高渗油藏相比,特低渗油藏中的孔隙结构和水驱油效率有何主要差异? (1)孔隙结构差异:特低渗油藏渗透率1×10-3μm2≤K <10×10-3μm2 , 中高渗油藏渗透率50×10-3μm2≤K <2000×10-3μm2。特低渗油藏相对于中高渗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注水困难,致密基质中的油难以驱替,产能产量低,水窜严重,油中暴性水淹,不能应用达西公式。特低渗油藏孔喉比大(100以上),对驱油效率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中高渗油藏

特(超)低渗油藏开发技术

二、特(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延长油田石油开发近年来形成了以“精细油藏描述、油田产能建设、注水开发和水平井开发”为核心的特(超)渗油藏开发技术,为延长油田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特(超)低渗透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油藏精细描述是在油藏开发的各个阶段,以精细描述地层框架、储层和有效储层及流体空间展布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可视化地质模型的技术。延长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岩性油藏,所以储层精细描述是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的重点。特低渗透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5项重要技术:(1)、旋回厚度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层对比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特征,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传统的旋回厚度小层划分方法有机衔接,实现了分层时间域的统一,单砂体划分趋于合理。 (2)、基于流动单元的多参数储层评价技术:针对低渗-特低渗储层岩性、孔隙结构、渗流能力的定量分析,利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粒度中值、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作为流动单元划分参数,建立流动单元判别函数。 (3)、基于相控约束与随机建模的隔夹层表征技术:在测井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砂体内部隔夹层的空间展布,精细刻画和量化表征隔夹层空间展布情况。 (4)、复杂裂缝描述技术: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岩心古地磁测量和微地震监测三种手段,综合评价储层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发育特征。运用非结构性网格方法近似模拟技术实现了网格系统、裂缝单元一致性表征。 (5)、油水分布精细刻画技术: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剩余油监测、水洗检查井分析、生产测试资料等,通过数值模拟、油藏工程分析精细刻画油水分布状况,实现剩余油空间分布量化表征。 在油田的不同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应用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开发前期,侧重于前4项技术的应用,在开发后期,更多是要对油水重新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目前,在延长油田的开发中,以上技术都紧跟国内外的研究步伐,但由于测试手段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复杂裂缝描述技术应用不能达到油田精细开发的精度和深度。

低渗、特低渗油藏特征及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低渗、特低渗油藏特征及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一、引言 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的深入,许多低渗透油藏逐渐被探明,其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储量越来越大。探明低渗储量近50亿吨,已中目前已经开发近20亿吨,动用率40%左右,未动用储量近30亿吨。从近年勘探情况看,新发现储量中低品位储量,占新增探明储量的68%以上。从开发特征上看,不同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差异很大,典型的是大庆和长庆低渗透油藏在渗透率相近、油藏流体粘度接近的情况下,开发效果,注水难易程度相差非常大[1~2]。那么导致差异如此大的原因是什么呢?从我们的研究看来,主要是对低渗透油藏的特征认识不足。低渗透油藏有其特殊的微观孔隙结构,孔隙细小,喉道细微,岩石孔隙比表面大,岩石孔隙表面与流体作用力强,油藏中流体有其特殊的渗流规律。低渗透油藏特征参数不仅决定开发效果与开发难易程度,而且是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潜力评价非常关键的参数。 在中高渗透油藏评价体系中,主要的特征参数有以下八个[3]: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油藏面积(延伸长度)、油藏非均质性、粘土含量及分布、中值半径等,其中体现油藏渗流能力的参数有渗透率、中值半径两个参数。分析油藏评价特征参数可知厚度、面积、孔隙度三个参数的乘积等于油藏孔隙体积,中高渗透油藏的原始含油饱和度一般在65~75%之间,变化不大,因此以上三个参数实际上代表油藏储量的概念。油藏非均质性实际上对应于油藏的采出程度,越均匀的油藏,采出程度越高。所以这四个参数合在一起表示油藏的可采储量。对于低渗透油藏而言,虽然反映油藏可采储量的参数也很重要,但是根据油田开发看来,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能力严重制约着油藏的开发效果。即使储量再大,采不出来,导致大量的储量搁置,也没有经济效益。如果仍然采用评价中高渗透油藏的办法评价低渗透油藏就不能正确认识低渗透油藏,不能科学、客观的进行评价、分类和产能建设规划。只有在认识低渗透油藏特征的基础上,引入新的评价特征参数,才能深入认识低渗透油藏特征,低渗透油藏开发潜力分类和产能建设及投资计划决策起到科学的支撑作用。因此低渗透油藏特征参数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低渗透油藏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1、恒速压汞原理[4] 常规压汞方法是在恒定压力下向岩心中注入Hg,测试压力与进汞量的关系,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恒速压汞测量技术。恒速压汞是采用恒定的速度注入Hg,测试压力波动与体积

如何有效控制油井含水上升

如何有效控制油井含水上升 如何有效控制油井含水上升 摘要:油井生产过程中,含水急剧上升会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日益突出,产量递减加大。当油井含水上升到98%时,这就意味着油井失去了开采价值。本文提出了以控制含水上升,减缓油井水淹的速度,来促进单元持续稳定开发。 关键词:综合含水平面矛盾层间矛盾渗透率生产参数 常规稠油 一、区块基本概况 1.区块地质概况 滨8-3块位于平方王油田穹隆背斜构造中部,为低渗透常压具有气顶的穹隆背斜构造多层薄层状砂岩油气藏。有统一的油气界面 (-1510m)和油水界面(-1560m)。 1.1油层分布情况 滨8-3块沙四中储层比较发育。储层厚度60.6-85.6m,平均单井15.6层68.9m。平面上,中心部位较厚,滨4-5-52井区达85.6m 以上,在滨4-5-2井处仅为59.6m。第1砂层组为较大的原生气顶,主力油层在2、3砂层组,全区分布。4砂层组只在中部局部分布。 1.2 储层物性 滨8-3块物性较差,渗透率低,非均质严重。2砂层组渗透率为0.074μm2,3砂层组渗透率为0.089μm2 。总的是在剥蚀区的中部部位渗透率较高(滨4-3-7井渗透率为0.081μm2),四周较低,最低渗透率为0.019μm2(滨4-5-7井)。 2.开采现状 截止到2012年底,该块共投产油井45口,开井29口,日产液642,日产油56吨,综合含水91.3%采油速度0.46%。投产水井25口,开井11口,日注水量641方/天,月注采比0.98。总体处于低产能,低采油速度,高采出程度,高含水开发阶段。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分析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难点分析 摘要:我国作为石油消耗大国,承担着巨大的油田开采压力,其中,低渗透油 田的开采难度尤为艰难,这就要求石油企业尽可能的建立出一套属于自身的开采 工艺,并不断将其完善,从而加大开采力度,提高开采效率,解决日益增长的石 油资源需求所带来的的石油危机。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油田开发;开采技术;开采难点;渗透规律 前言: 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高强度的开采会大幅加重现有的石油危机,面对 巨大的市场需求,石油行业正面临着较为艰巨的行业挑战。但我国在近年来探得 的低渗透油田越来越多,并且储量较为丰富,给石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曙光,因此,基于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技术难度大,地理位置复杂等因素,要加快制定针对 性的开采方案来为石油开采做出贡献。 1.优先选择石油资源储备较为丰富的地区进行开发 在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反观我国目前已经检测到的石油资源,有三 分之二都来自于低渗透油田,这就表明在现阶段我国需要加大对低渗透油田的石 油资源的开采来应对目前的石油资源的巨大需求。但我国的低渗透油田分布相对 比较分散,并且我国的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技术型问题,需要 大力克服,例如:相较于别的国家而言,我国的低渗透油田开采起步稍晚,由于 低渗透油田的特性,开采难度本身就比较大,开采过程会发生哪些未知情况也不 容易受到具体的控制,设备相对也不是很完善等等。要想通过开采低渗透油田来 缓解目前的市场需求压力,就需要优先挑选一些石油资源储备丰富、油层发育程 度较高的区域作为开采对象,组织一批在普通油田已具备熟练开采技术的技术人 员组建新型开采团队,通过观察已选择的低渗透油田对象来总结并掌握它的油水 变化规律,帮助开采的技术工人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与建议,在设备的使用上分 享已有的先进经验,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率,帮助开发团队拓展石油开发的 规模。 2.引进先进的注水技术 基于低渗透油田的储层渗透率低、单井产能低,随着开采的深入还会伴随出 现原油产量下降、注水压力升高等问题,再加上相较于普通油田而言的弹性能量 更小,内部的渗流阻力较大,底水不活跃的特性,在低渗透油田的开采过程中, 对于注水技术的要求极为严格,注水技术又是低渗透油田开发项目中的最为重要 的重点技术之一,直接影响着石油开采的质量和开采的效率。基于低渗透油田的 弹性能量较小,在注水过程中容易出现地层压力的骤降使得注水过程停止的问题,达不到注水的目的。我国当前对于低渗透油田的开采,需要大力引入并利用先进 的注水技术来解决注水过程中会出现的相关问题。首先,需要对注水井进行排液 处理,接着检查低渗透油田是否存在裂缝,工作人员可以在油田的地层挖出裂缝,通过这道裂缝向低渗透油田进行注水,并且,在注水的过程中,时刻注意观察注 采比,适当提高注采比以保持压力的平衡。如果选择好要进行开采工作的低渗透 油田后发现此块低渗透油田的弹性能量较高,就可以大大降低开采难度,只需要 通过天然的能量进行开采操作,保障开采出来的石油是弹性无水的,大大提高低 渗透油田的采收率。 3.优化压裂技术,合理运用射孔技术以及井网部署 低渗透油田地开采工作中,压裂技术是必备基础技术,石油企业需要对其现

油井含水急剧上升的原因探讨

一般从两方面入手: 1、含水上升主要是由于注入水引起的含水上升 分析日注水量(注水强度)与含水的关系,注水强度大的下调注水,注水强度低的上调注水(特别是有孔隙水的高水饱油藏来说,这点尢为重要) 如果是因裂缝引起的含水上升,一方面化堵调剖面、封堵高含水层,动用其它层,一方面停注,另外就直接转注 如果是尖峰吸水引起注入水突进的,采用下调注水、剖面改造等方法 2、含水上升主要是由于油井引起的 分析采液强度与含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采液强度(对于底水油藏、油水粘度比大的油藏来说,非常重要) 分析流压(动液面)与含水、产量的关系,适当提高流压 如果剩余油低(一般油井含水缓慢自然上升,采出程度高)的井,提高采液量 对于油井含水上升,我认为主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1.首先分析含水上升原因,通过化验鉴定水的矿化度,从而判断水的来源。 2.若水是来自生产层位,说明是水淹或根据地质图件判断出水具体层位,若是来自地表水,说明是窜层或上部有漏点,则可以通过找漏等措施,判断漏点以后,执行堵漏。 3.生产层位出水一般根据隔层厚度的大小,采取的措施有卡堵、填砂、注灰、打桥塞等措施实现分层开采的目的。 4.水淹层则可以采取调整对应水井的注水量,调驱等措施达到控制含水上升的目的。

1、油井含水急剧上升的危害 当油井的含水达到98%时,意味着油井失去了开采价值,可见含水对油井生产的重要性,油井含水急剧上升对油井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首先是减缓了单井的采油速度,由于含水的急剧上升,造成日产油量急剧下降,从而减缓了单井的采油速度;其次是由于含水急剧上升,造成油层内大量原油开采不出来,从而降低了区块的采收率;再次,由于局部油井含水的急剧上升,造成注入水沿水线突进,一方面造成局部油层水淹,另一方面造成平面矛盾加剧,使其他区域油层注水见效慢或没有注水效果。 2、油井含水急剧上升的原因 油井含水急剧上升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分析研究以下几种情况。 2.1油井措施后含水急剧上升。 油井酸化措施后,含水急剧上升,而且一直居高不下,分析原因,一方面是酸化措施时,喷挤酸化液压力过大,造成油层裂缝增多,从而水线推进通道增多;另一方面酸液的浓度较高,酸液与疏通了高渗层或底水。所以这也是底水油藏措施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对于有高渗层的应该采取暂堵后进行措施,对于底水油藏应该控制措施强度,即酸化时控制喷挤酸化压力及酸液浓度。 2.2底水发育区域油井在热洗、修井等措施之后含水大幅上升。 在地水发育区域油井在热洗、修井等措施的时候,工作液中的滤液进入地层中,形成水相堵塞。就水湿性地层而言,油相/气相要想进入井筒,就必须克服油—水或气—水界面上的毛管压力。若地层能量太低,无法克服这个压力,造成井筒内只有水而无油气,也就是形成了所谓的水锁损害。一般来说,在低渗地层中,尤其是低渗气藏,水锁比较严重。 2.3注入水沿高渗透带突进。 2.3.1高渗透油层含水急剧上升。 在高渗透油层中,如果油水井层位对应较好,油井易受到注入水注水效果,当注入水量大大超过采出液即注采比较高时,容易加快油层水淹,待油层大面积水淹后,水驱油效率大大降低,变成了以水洗油的情况,含水居高不下。 2.3.2中低渗透油层含水急剧上升。 在中低渗透油层中,含水急剧上升大多数的原因是层间矛盾加剧,单层突进造成的。在中低渗透层,由于层与层之间渗透率不一样,注入水沿渗透率较高的油层突进,容易造成含水急剧上升。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平面矛盾造成的,同一层内地渗透层有高渗透带,注入水容易沿高渗透带突进,从而造成含水急剧上升。 2.4套破井含水急剧上升 由于油井套管破,地层水沿套破位置进入油套环形空间,在进入井筒内,动液面直接返制井口,含水急剧上升。 3、油井含水急剧上升的提前预防 3.1、预防油井酸化时造成含水急剧上升。 可以在酸化的时候控制好酸化的压力及酸液的浓度。 3.2、预防油井热洗、修井等措施后含水急剧上升。 热洗或修井前首先要了解该井的地层压力及地层高压物性等参数、油层的润湿性,防止水锁造成含水急剧上升的情况发生。 3.3.1、预防注入水沿高渗透带突进造成含水急剧上升。 这个问题很复杂,首先要搞清楚水从哪里来的?哪个方向是注水受效的优势方向,在保证合理注采比的条件下调整注采强度,应该可以收到一些效果,不过含水上升规律与流度比等油藏流体性质密切相关,应该先判断是否符合本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如果偏差不大,那进行局

油田含水规律的研究和预测

o 一、水驱油田含水采油期划分与含水上升规律 ●1.水驱油田含水采油期划分 (1)无水采油期:含水率小于2%; (2)低含水采油期:含水率2%~20%; (3)中含水采油期:含水率20%~60%; (4)高含水采油期:含水率6%~90%; (5)特高含水采油期:含水率大于90%。 ●2.含水上升规律 生产实践表明,一个天然水驱或人工水驱的油藏,当 它全面开发并进入稳定生产以后,其含水达到一定程度并 逐步上升时,将有关的两个动态参数在单对数坐标纸上作 图,可得到明显的直线关系,称该曲线为水驱特征曲线。 6-2 油田含水规律的研究和预测 油田含水规律的研究和预测

o 一、水驱油田含水采油期划分与含水上升规律 这条直线一般从中含水期 开始(含水率20%左右)出现, 而到高含水期仍保持不变。在 油田的注采井网、注采强度保 持不变时,直线性质始终保持 不弯,当注采方式变化后,则 出现拐点,但直线关系仍然成立。 人们就可以运用这一定量规律来描述和预测各油田在 生产过程中的含水变化,产油水情况,最终采收率及可采 储量等。 6-2 油田含水规律的研究和预测 油田含水规律的研究和预测 水驱曲线

o 二、水驱特征曲线的类型及基本关系式 ●1.甲型水驱曲线 水驱油藏含水达到一定程度后(一般在中、高含水期), 累积产油量与累积产水量的关系曲线在半对数坐标上是一条 直线,其基本关系式为: ★常数a的物理意义; ★水驱曲线形态与开发效果。 ●2.乙型水驱曲线 甲型水驱曲线表达式中各项分别对时间求导后,得到水 油比与累积产水量的关系为: 6-2 油田含水规律的研究和预测 油田含水规律的研究和预测 a N b W p p / lg lg + = a W Q Q WOR P w 3 . 2 0 = = ) 1 3 . 2 w w P f f a W - = ( 或:

低渗透油田开发资料

目录 一、国内国外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 (1) 二、低渗透油田地质特点有哪些? (6) 三、朝阳沟油田目前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对策? (9) 四、提高采收率原理是什么?主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有哪些? 其提高采收率机理是什么? (17) 五、外围难采储量如何经济有效动用? 要实现经济有效动用需要哪些技术攻关? (23) 六、如何搞好技术创新与应用,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 (26) 七、低渗透油田(朝阳沟油田)注水开发技术方法? (32) 八、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的内容及成果应用有哪几个方面? (37) 九、多学科油藏研究? (41) 十、油藏评价的方法(模式)有哪些?主要应用的技术? (42) 十一、“百井工程”的内容以及在零散、复杂、规摸小的 油藏评价中的作用? (44) 十二、水驱开发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有哪些? (45) 十三、目前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有哪些?哪些具有应用潜力 (48) 十四、油田开发合理采油速度、合理储采比受哪些因素,如何界定? (51) 十五、油田开发合理注水压力、合理注采比是如何界定? (53) 十六、区块分类治理的原则、思路和目标? (54) 十七、油田分几个开发阶段,不同阶段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55) 十八、如何确定注水开发中技术调控指标? (57) 十九、裂缝对低渗透油田的利弊? (58) 二十、低渗透油田怎样进行合理井网部署? (59) 二十一、如何进行低效井治理? (60)

一、国内国外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 1、低渗透油田的划分 世界上对低渗透油田并无统一固定的标准和界限,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石油资源状况和技术经济条件而制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把低渗透油田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一般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0.1~50×10-3μm2,油井一般能够达到工业油流标准,但产量太低,需采取压裂措施提高生产能力,才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第二类为特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1~10.0×10-3μm2,一般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必须采取较大型的压裂改造和其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地投入工业开发; 第三类为超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0.1~1.0×10-3μm2,油层非常致密,束缚水饱和度很高,基本没有自然产能,一般不具备工业开发价值。 2、国内低渗透油田储量动用情况 2004年,我国探明低渗透油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52.1×108t,动用的低渗透油田地质储量约26.0×108t,动用程度为50%。从我国每年提交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看,低渗透油田地质储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1989年探明低渗透油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9989×104t,占当年总探明储量的27.1%。1990年探明低渗透油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21214×104t,占当年总探明储量的45.9%;1995年探明低渗透油层的石油地质储量为30796×104t,占当年总探明储量的72.7%,年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中大约三分之二为低渗透油层储量。可见,今后低渗透难采储量的开发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如何经济有效做好难采储量的评价、动用和开发理论技术的研究是我们攻关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从我国近些年来对低渗透油田的研究和开发水平看,有了较大的进展和提高, - 1 -

油田含水变化规律分析方法

七、油田含水变化规律 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随着注水工作的不断深入,油井逐渐见水,且含水率将不断升高,含水上升必然影响油田的产量和有关的开发技术政策,给油田开发带来一系列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研究含水上升规律,根据含水上升规律和特点,控制或延缓含水上升速度,对于保持油田稳产、降低开采成本非常重要。 (一)理论变化分析 1、理论特征3-7-1 含水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岩石的润湿性、储层的非均质性、原油性质、油藏类型、注采井网和注采条件等等,因而实际油藏含水率的变化非常复杂,只能进行宏观分析。 ⑴油藏类型影响:不同的油藏类型,含水上升规律不同。底水或边水活跃的油藏,在稳定开采、保持合理采油速度的情况下,无水采油期长、含水上升慢,但油井一旦见水,含水上升就比较快;人工切割注水开发的油藏,因受注采井距大小、油藏非均质性、注水和采油强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无水采油期短、早期含水上升速度要明显大于底水或边水活跃的油藏。 ⑵原油性质不同,含水上升规律不同:多数层状砂岩油藏,因原油性质的差异,油水粘度比不同,含水上升规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都符合以上所描述的三种模式或者介于它们之间。 ⑶含水率和含水上升率的关系:含水率变化规律也就是随着地层中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油井产水率的变化情况。含水上升率则指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含水率变化的幅度。判断一个油藏在某一含水阶段开发效果的好坏,通过评价含水上升率指标是油藏开发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常的做法是使用相对渗透率曲线求得油藏的含水上升率理论曲线,然后和油藏的实际含水上升率比较,如果实际的含水上升率小于理论含水上升率,则认为油藏开发效果好,反之则认为开发效果不理想。理论含水上升率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油田测得的相渗曲线,使用分流量方程计算含水率。 实际工作中为了便于使用,将油水相对渗透率 o w Kw Ko o Ko w Kw w Kw Qo Qw Qw fw μμμμμ?+= +=+= 11 ///

低渗透油田开发

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开发 摘要 随着勘探技术与油层改造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部署,低渗、特低渗油田储量的开发己成为我国陆上石油工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潜力,是未来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向,而低渗透油田或特(超)低渗透油田的储量比较丰富,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因此,对低渗透储层的勘探开发不可忽视,而研究低渗透油田的渗流机理和开采方案,开发技术有重大的意义,针对特低渗透油层流体渗流是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以及油层具有弹一塑性形变等特点,在长期的合理开发方式探索过程中,油田提出了一种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注水开发模式,即超前注水。 关键字: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非线性渗流;注水参数; 第一章前言 1.1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研究的目的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陆上低渗透油藏的探明地质储量约为52.14?108t占全部探明地质储量的26.1%。我国已经动用的低渗透油田地质储量为26.66?108t,占全部已动用储量的25.5%。可见低渗透油田或特低渗透油田的储量比较丰富,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而根据勘探趋势,低渗透储层的比例将越来越大,低渗透储层的产量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对低渗透储层的勘探开发不可忽视,而研究低渗透油田的渗流机理和开采方案,开发技术有重大的意义。 超前注水,它是根据非达西流提出的改善这类储层开发效果的一项技术,对今后未动用的低渗油藏储量的有效开发和油田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超前注水开发方式可以合理的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的压力,使油井能够长期保

持较高的地层能量和旺盛的生产能力,产量递减从而明显减小,同时该开发方式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同时抑制油井的初始含水率,从而提高投产初期油田的产量,使得油田能够保持较长的稳产期,减缓递减,提高最终采收率。而且通过超前注水还可防止原油物性变差,从而导致渗流条件的变差,有效地保证原油渗流通道的畅通,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 1.2低(特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技术发展现状 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是世界石油关注的大问题,它关系着原油产量和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在世界石油开发历史中,由于水具有价廉、供应量充足、驱油效率高等特点,世界上绝大多数油田都把注水开发方式作为驱替地层原油、维持地层压力、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首选措施,目前世界油气田每天的注水量达数千万立方米,前苏联有260个油田采用注水开采,英国、加拿大90%的石油是通过注水采出的。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注水开发仍将是油田开发的主要方式。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国内外对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效果以及开发指标的研究很少,国内主要有长庆、大庆、吉林、新疆等低渗透油田己经开展了超前注水的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初步形成了超前注水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新方法和新手段。 1.3超前注水机理分析 1.3.1 降低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 研究认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地层压力大幅度下降后,油层孔隙度将会减小,裂缝闭合,渗透率降低。试验表明,低渗透油藏地层压力下降,渗透率下降,再恢复地层压力,渗透率只能恢复到原来的60%~80%。超前注水能提高并保持地层压力,可避免渗透率变差。 低渗透油藏开发时,地层压力降低到饱和压力以下时,地层原油开始脱气,地层原油脱气产生了两种影响:一是地层原油的粘度、密度都将增大,体积系数减小,增大了原油的渗流阻力;二是因低渗透油层中部分孔喉半径很小,部分脱

由相渗曲线推导含水与含水上升率关系公式

由相渗曲线推导含水与含水上升率关系公式 1.根据油水两相渗流的达西定律,在不考虑毛管力和重力的情况下,含水率的公式为 rw ro o w w k k f ?+ = μμ11 (1) 得到: w o w w rw ro f f k k μμ?-=1 (2) 根据: w bs rw ro ae k k -= (3) 那么: w o w w bs rw ro f f ae k k w μμ? -==-1 从而: ??? ? ??-?- =w w w o w f f a b s 1ln 1μ (4) 求导得: () w w w w f f b df ds -=11 1 (5) 所以: ()w w w w f bf ds df -=1 (6) 2.由 ()() wc o w oi s B s B R ---=111 (7) 求导: o wc o oi w s B B ds dR -=11 (8) 所以: ()wc oi o w s B B dR ds -=1 (9) 3.由式(6)和式(9) ()()oi wc o w w w w w w B s B f bf dR ds ds df dR df -?-=?=11 所以,得出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的关系为 ()()w w oi wc o w f f B s B b dR df --=11 (10) 注水开发油田B oi ≈B o 则式(10)可化简为: ()()w w wc w f f s b dR df --=11 (11)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式推导 由(7)式

()() ()()()()wc wc w wc w wc o w oi s s s s s s B s B R --=--- ≈--- =1111111 (12) 得出 ()wc wc w s R s s +-=1 (13) 则由(4)知 ()wc wc w w w o w s R s f f a b s +-=??? ? ??-?-=11ln 1μμ (14) 所以 ()[] wc wc s R s b o w w e a f +--+ = 111 μ (15) 式中: B oi 、B o ---------分别为原始和任一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 K ro 、k rw ---------油、水的相对渗透率; f w ----------------含水率,小数或百分数; s wc --------------束缚水饱和度,小数或百分数; s w --------------含水饱和度,小数或百分数; μo 、μw -------地下油、水粘度,MP a ·s ; R ----------------采出程度,小数或百分数; 备注:按《油藏工程基础》(郎兆新主编)第243页内容 定义 定义无因次采油指数和无因次采液指数为有因次的采油采液指数除以油藏初始时刻无水采油期的采油指数,其值应该等于产油量或产液量除以初始时刻的产油量。 无因次采油指数的大小只与油水相对渗透率有关,而无因次采液指数却与毛管力、启动压力、重力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油粘度比有关。 无因次采出指数 水驱开发油藏油井生产能力、采油和采液指数的变化与油层物性、流体物性以及生产条件有关。在不同条件下,油井的采油和采液能力可能很大。但其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以相对渗透率曲线为基础的理论计算可找到油井采油指数和采液指数随含水的变化规律。根据达西定律,可得无因次采油指数和采液指数随含水的变化关系式。 依据以下公式: ro o K J = w o rw ro L K K J μμ? +=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与实施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27T19:10:57.14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作者:郭自杰程广平李美欣 [导读] 如今,在对低渗透油田开采中,要想能够有较高的效率,必须实施有效先进的技术。对油田开采过程中,当进行到中后期时,由于开采高渗透油层较快,导致剩余油往往存在于低渗透油里面。要想提高油田开采效率,达到对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如今,在对低渗透油田开采中,要想能够有较高的效率,必须实施有效先进的技术。对油田开采过程中,当进行到中后期时,由于开采高渗透油层较快,导致剩余油往往存在于低渗透油里面。要想提高油田开采效率,达到对油田开采的高收率,要求实施有效技术手段。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引言: 我国低渗透油田具有地质动态特性是众所周知的。由于低渗透油田所具备的特性,现阶段我国石油工作人员通过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实验,制定了一套更为完善的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也就是把注水方法和石油开采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同步实施,从而保证低渗透油田开发的高产量。 1我国低渗透油田的特征 1.1物理特征 我国低渗透油田具有两个主要的物理特征;(1)孔隙结构低渗透油田具有变化范围较大的孔隙度((5%,-30%),美国奥卓拉油田的孔隙度平均值为11.2%,而我国广利沙四油田的孔隙度范围为5%,-15%依据油田孔隙度的不同可以将低渗透油田大致分为低孔低渗油田和高孔低渗油田。其中,高孔低渗油田岩石的主要成分为极细砂岩、白空土及粉砂岩,其具有较浅的埋层深度和较大的孔隙度(20%,-30%);而低孔低渗油田的孔隙度极低,油田主要由分散在油田储层中的{n}溶孔组成2)非均质性低渗透油田通常具有较为严重的非均质性,其蕴含的石油具有纵横向相异的物理性质,具有不稳定的岩性与产层厚度,岩性尖灭或岩相变化在较短距离范围内极有可能出现,严重时可能导致井间无法对比。 1.2地质一动态特征 我国低渗透油田具有以下地质一动态特征; 1.2.1油层呈裂缝发育 注水开发过程中水沿定向裂缝的推进速度较快。油田的主体油井中有1/3的油井在注水过程中含水上升较快,产量递减速度大,剩下的2/3的油井注水效果较差,产量较低. 1.2.2天然能量较低 油井投产之后的产量和压力下降速度较快,某油田的天然能量经过8个月开采之后,地层压力由7.9MPa迅速下降至5.3MPa,单井产量迅速由10.3t/d下降至3.1t/d。 1.2.3受断层、岩性和构造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复合型的油田,其纵向和平面均具有较复杂的油水分布,试验过程中,油井中常出现油水同现的现象,从而加大了油井布井和油田开发的难度。此外,低渗透油田的砂体规模较小,开发井网的水驱控制程度较低。 2低渗油田注水开发的特点 2.1自然产能量低,能量骤减,开采量低,油层渗透性差,直接导致油层自然产能量低,能量骤减,开采量低下。通常开采油田都使用油井压裂方式,初步获得工业原油。但油藏调控主要根据岩层自身属性进行控制,因而局限性较大,即使附近存在水源,使用率也不高。这也就导致天然能量开采量下降,油层的弹性溶解能力加大,水液供应不足,油层压力存在脱气现象,致使油层产能大幅度下降。 2.2由于裂缝存在致使注水缺乏方向性 注水系统自身所具备的注水性由于受到裂缝存在的影响,使得注水主线以及裂缝线附近的油井极易发生水淹情况,致使水驱动能力降低,从而影响了注水开发。 2.3启动压力差和驱替压力梯度大 低渗透油田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呈现非达西渗流,也就是所谓的启动压力表。这类储层在驱动压力差较小时,液体并不能自发流动,只有当驱动压力差达到一定量值时,液体才能自发开始流动。 2.4储量匮乏 油田开采过量导致可采储量降低,不能供应日常开采供应,由于开采量低,必须采取措施增加产油量。 3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研究 我国石油工作人员通过大量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初步指定出一整套完整的低渗透油田开发开采技术,也就是把注水方式和采油技术相互融合起来,进而提升低渗透油田的开采量。 3.1注水方法与采油工艺同步实施 确保油田具有较高的产油率众所周知,低渗透油田具有较小的天然能量和较差的导压性能,因而可通过采用同步注水的方法,从而有效保证地层压力并最大程度的减小渗透率损失[3]大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同步注水工艺的油井,投产5个月之后的采油强度范围为 0.59,-0.43t/(d·m),产量下降范围为27.3% 32.2%。而滞后注水6个月的采油井,采油强度范围为0.38-0.29t/ (d·m),产量下降范围为42.7%一50.-4%,这和模拟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3.2采用初期高注采比注水恢复油井产油能力和地层压力。 某油田试验区南块,从2005年3月开始注水,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平均年注采维持在2.0以上,至2008年3月底,地层压力很快恢复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