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全市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8月—10月,市委组织部组成调研组开展了基层党建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共走访7个县(市、区)20个乡镇32个村(社区)、10个非公企业和4个社会组织;分别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群众代表等座谈会10多场次;委托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做法,深入分析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谋划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政策措施。

一、近年来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基本成效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这个中心,以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主线,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理念、思路、方法和手段,较好地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是基层党建服务发展的主题鲜明突出。大力加强农村“富民党建”、社区“和谐党建”、非公企业“活力党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作用有效发挥,为建设“三个扬州”提供了有力保障,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在随机抽样调查中,党建工作总体

满意率达89.87%(加权平均)。

基层党建工作满意度评价表

二是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主动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形势,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臵,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动态保持在98%以上,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到30%,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深入开展统筹共建、结对共建,探索商圈党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模式,加快构建了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是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有效提升。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广泛开展“远学吴仁宝、近学朱快乐”、“千名支书进党校、万名党员学科技”等活动,加快建设各类党员素质培训示范基地,有力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全市“双带”及“经济发展能力强、民主法治素质强、促进和谐本领强”的“三强”型村干部达到总数的40%以上。

四是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断激发。积极稳妥开展乡镇党委公推直选试点工作,普遍实行村、社区党组织公推直选,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其他基层党组织换届中试行公推直选。创新推出“干群互动工作法”,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不断拓宽广

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

党务公开情况调查表

教育、能力作风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三问三求”、“三争当”、“四比四做”等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和落实,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新型和谐互信关系逐步建立。

创先争优活动满意度统计

二、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党员队伍结构、分布状况的调整变化,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需要我们高好65%较好

33%

一般2%

度重视、着力研究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建工作责任制需要进一步落实。各级党组织对党建工作普遍重视,但推进党建工作责任落实的机制还不够完善,考核激励措施还不多,党建工作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和实际成效还不够平衡。

2、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随着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中,还没有单独建立基层党组织,对一些规模较小的“两新”组织还没有及时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和开展党的工作迫切需要加强。

3、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一些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与经济发展贴得不紧,载体不够鲜明,活动不够正常,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先争优激情,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调查中,13%的被访者认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骨干带头作用发挥一般。

领导班子成员骨干作用发挥情况表

4、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干

部领导发展、统筹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能力还不够高,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意识还不够强,还不能完全适应“三个扬州”建设需要。调研显示,41%的被访者认为基层党建工作最迫切需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58.5%的被访者认为迫切需要提高党员能力素质,62.3%的被访者认为“提高驾驭市场经济、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最为重要。

5、基层党建的激励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落实“一定三有”、“三有一化”等做法,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初步成型。但基层党员干部的报酬待遇标准不高,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保险还没有完全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带头作用的发挥。调查中,22.4%的被访者认为在党员关怀激励方面做得一般,58.5%的被访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的物质保障。

激励关爱机制建立情况

三、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措施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及今

后一段时期,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三个扬州”建设大局,突出创先争优主线,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大力加强组织体系、骨干队伍、活动载体、工作制度、场所阵地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彰显富民惠民,组织设臵顺应转型升级,活动方式体现统筹创新,作用发挥突出争先进位,不断夯实科学发展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围绕镇村党组织换届,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抓住今年正在进行的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和2011年乡镇党委换届契机,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打造善于引领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一是建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拓宽选人视野,把熟悉农村工作、工作思路清晰、敢于真抓实干的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班子中,注重充实一批素质高、潜力大的年轻干部。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中选拔村干部,加大从县、乡两级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干部中选派村干部的力度,不断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换届后的新一届村级党组织班子,以40岁左右、大专以上学历的同志为主体。二是选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围绕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重点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着力把发展能力强、能够驾驭全局、勇于开拓创新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一把手”岗位。注重选配好村、社区、非公企业等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大力选拔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

“双带型”村党组织书记,不断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比例,“三强型”党组织书记占80%。三是培养储备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公推公选一批乡镇党委书记后备人选,完善跟踪教育管理、动态调整等措施;建立优秀大学生村官纳入乡镇和村后备干部培养的长效机制,储备一批政治素质高、作风过得硬、工作能力强的镇(乡)、村领导班子后备力量。

2、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完善基层党组织网络体系。坚持把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形成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坚强有力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有效提升。一是探索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新方式。适应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发展变化,按照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有利于活动开展、有利于党员管理的“四个有利于”原则,创新基层党组织设臵模式。继续推广在产业链、农村三大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楼宇、流动党员集中地等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加大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保持在98%以上,规模以下达到40%,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50%以上。二是拓展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领域。在全面推进农村、社区、非公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等领域党建工作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更加注重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坚持“组织单独建、活动联合搞”,推进开发园区党群工作一体化。以“竞争中提升、合作中共赢”

为主题,继续深化商圈党建工作,放大文昌商圈的带动和示范效应,推动各县(市、区)商圈党建工作,引领商圈经济繁荣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点加强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社区社团组织和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党建工作。高度重视流动党员集中区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商会、小商品市场、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行业的党组织建设。主动策应全市重点建设形成11个市级中心镇的部署和“四集中”的要求,针对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特点,切实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三是构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党建工作统筹规划、资源统筹共享、组织统筹联建、活动统筹安排、人才统筹培养、党员统筹管理、服务统筹开展”的“七统筹”要求,推进机关部门与基层组织的结对帮扶,深化国企、民企党组织统筹共建,突出沿江、沿河、沿线地区村组织结对共建,加快构建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人才培养锻炼、党员动态管理服务等机制,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管理互动、发展互惠。

3、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完善创先争优实践载体和有效机制。巩固和放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更好地服务和推动科学发展。一是拓宽创先争优的活动载体。坚持以“四比四做”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进一步打造党员志愿服务品牌。农村开展以争创富民先进党组织、争当“三强”优秀村干部、争做促进和谐好党员为主要内容的“新三争”活动;

街道社区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非公企业开展立足岗位比奉献、争当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排头兵活动;社会组织开展“党员联系社团、社团联系群众”活动。二是建立创先争优的经常性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员联系与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保持与群众经常性的沟通联系,着力构建新型的党群干群互信和谐关系。持续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定期开展公开承诺、志愿服务、设岗定责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和日常工作创先争优,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基层群众、服务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三是选树创先争优的标杆典型。坚持把培养和选树先进典型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推出一批有一定影响的党建工作示范点,分领域打造一批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注重发现和挖掘一批创先争优的优秀党员,分类选树发展型、服务型、奉献型等党员典型,为基层党员树立鲜明的学习标杆和追赶目标。结合建党90周年,分别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特色党建工作法。

4、围绕能力作风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经常化教育培训。针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对党群干群关系产生的深刻影响,高度重视党员的日常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能力建设、突出作风改进,不断提高科学发展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团结和组织群众投身科学发展实践。一是实施基层党组织带头

人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正常培训制度,每年将1100多个村、100多个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遍,每3年将2200多名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集中轮训一遍。分类别举办全面小康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及时组织换届后新进乡镇党委班子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定期选派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到县(市、区)机关部门、乡镇机关、国有企业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拓宽基层党组织书记实践锻炼的平台。二是开展党员科技素质培训。健全和完善党员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机制,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学科技”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的作用,在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提升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发展致富能力”为主题的“双提升”培训,每年新培训党员1万人左右。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在企业党员中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竞赛活动。三是突出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注重在基层锤炼党员干部的作风,深入开展“支书进家门,党员作承诺”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始终注重从基层和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出发,不断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正确看待和维护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妥善解决拆迁安臵、土地流转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中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构建出新型的党群干群互信和谐关系。

5、围绕落实管党责任,健全党建工作有序运行机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围绕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着力构建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一是

完善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书记抓、抓书记”的制度,层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承担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健全地方党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市县党委常委会每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至少1次。建立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保障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二是完善党建工作协同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业系统具体指导、有关方面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体制,形成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探索实施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建立党代表议案质询、视察调研、联系党员群众、参与重大决策等制度,充分发挥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参政议政作用。加大党务公开力度,合理确定党务公开的内容,健全党务公开的程序,建立健全党务公开评议制度,调动党员参与党内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完善党建工作基础保障机制。设立党建工作专项基金,落实党建工作经费的保障政策。加强村(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城市社区普遍建立党员服务中心,村部改造全部到位,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全部建成。建立基层干部工资收入保障机制,保证村党组织书记报酬不低于当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社区党组织书记报酬不低于当地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逐步建立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等保险,逐步解决老、退村(社区)

党员干部的生活保障问题。积极拓宽基层干部的出路,加大从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选任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有计划地选调乡镇优秀年轻干部到市、县机关工作,逐步建立完善干部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有效机制。

调研组成员:

徐志刚王佳斌曹军孙凌雷

赵苏扬孙明顾飞郭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