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方案编写

解释和编写要求

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分析


主要描述本县(市、区)竹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项目建设条件、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和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等五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主要通过竹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优势与潜力以及制约因素等分析后,确定项目建设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本县(市、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是否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二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包括项目实施对发展本县竹产业的推动作用、对竹产业特别是基地建设方面的提升作用、对竹区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1、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竹产业的规模,各类竹林的面积和比例,主要分布区域和重点乡镇等,竹林的类型(材用林、笋竹两用林和笋用林)立竹量、产材量、竹加工企业的数量、最大加工企业的规模等以及竹产业的产值,包括一、二、三产值的数量和比例(指2007年的林业统计数字),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二是竹产业发展的水平,包括竹林的经营管理水平(基地集约程度、目前推广哪些先进实用的技术、平均亩产值、投入和产出比、高产典型、竹区农民组织化程度、竹农对竹林的依赖程度(2007年全县和重点乡镇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竹林的收入比重)等,企业的加工水平和主要产品、出口的比例和产品,依托竹林开展森林旅游和农家乐等三产情况;三是存在的问题,主要指制约竹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的问题,如社会经济发展不快,建设资金投入少、竹区基本设施薄弱、抗自然风险能力弱、地理位置偏僻,大交通条件差、加工企业较少,带动农民能力不强等。

2、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竹产业在本县(市、区)发展的优势,现有的基础条件包括社会经济(领导重视程度、资金投入、等)、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立地条件等)、农民对竹林经营管理的水平、竹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本地的技术推广力量等;二是潜力分析,在现有基础上新发展和低改的条件、竹材等原材料的价格情况,产量产值提升的空间等。

3、项目建设条件

主要是指项目实施完成的有利条件,包括项目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领导的重视程度、农民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等。

4、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主要包括本项目主要产品竹材、笋等生产现状,目前市场的需求情况与今后的预测等。通过项目实施,增加产量的市场前景。

5、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

主要是分析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对项目

建设的不利因素,除建设资金少、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等,还包括当地劳动力少,劳动力成本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林地资源、立地条件等发展空间)对发展项目实施的影响等。

二、建设目标

1、项目建设主要目标任务和总体布局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施项目后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包括核心区和辐射区的目标,新发展面积、低改面积、竹林道和水利等设施的数量、笋竹产量的提高、培训农民数量、推广哪几项先进实用技术等,提高多少经济效益;二是项目的总体布局,核心区和辐射区的地理位置和布局,项目实施的地点、面积和区域范围以及对本县(市、区)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核心区要求确定在竹林资源比较丰富,相对集中连片、农民对发展竹林积极性高、当地政府和村班子力量较强的乡镇和村(可在现代示范园区核心区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提升)。

2、项目实施后,当地产业提升发展的目标、规模与任务

主要指通过项目的实施,对建设区域和本县(市、区)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以及今后发展的目标、规模和下一步的任务。如今后(2010年、2015年)竹产业发展的规划包括重点发展的乡镇、新发展的面积、低改的面积、竹林道的建设以及重点推广的新技术等。

三、建设主要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

(1)核心示范基地具体建设内容

主要是建设地点、内容、数量、建设要求(规格)、实施进度以及建设主体等。

2、辐射区具体建设内容

主要是建设地点、内容、数量、建设要求(规格)、实施进度以及建设主体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建设目标任务,把建设任务落实到实地,也是考量是否完成任务的主要指标依据,必须明确;二是明确建设主体以及其基本情况。

2、项目建设具体技术方案

突出主要的技术和技术集成,应用的范围,不同类型的竹林培育采用不同实用技术,主要推广的技术和推广的方法、科技依托单位、首席专家、示范户联系制度等。

四、资金投入概算

1、项目总投入规模、资金筹措与来源

本次申报项目,是指在2008年实施至2009年完工验收的项目。项目投资总规模,指完成本项目全部建设任务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总量。资金来源包括: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就按省下达的控制指标数,不能超过),县(市、区)用于竹产业发展的资金(必须整合两项以上的专项资金),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自筹资金包括工商资本等社会资金投入。

2、项目资金具体使用内容与分项建设资金来源明细

每个项目都

需要列出资金的具体使用内容与分项建设资金的来源,按财政部门的规定和分类要求,一项一项单列。

3、省及以上资金使用重点与补助环节

根据项目指南确定的支持环节,省以上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核心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扶持示范基地深挖改造,道路硬化,蓄水池、引(输)水管道、水肥灌溉一体化系统、喷滴灌装置等节水设备,以及护坡护坎等基地生态保护措施。二是竹林道路建设。重点扶持辐射区路面清理、土石方填挖、路面铺设,基地内竹材、生产资料储运场地等。三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重点扶持核心示范基地连片开发、规模化改造,以“五统一” 经营模式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产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竹产品安全检测仪器配备和安全体系建设。四是竹林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扶持推广应用竹林深挖低改、密度控制、测土施肥、节水灌溉、“一竹三笋”和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强化科技培训,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建立和完善示范户、示范片等科技入户体系。

一些前期准备的辅助工作以及专项科研费用等不予扶持。如规划设计费用、专家咨询费用以及检查验收费用等。

4、项目资金概算表

可以套用实施方案简表格式和内容。

五、地方资金整合方案


主要是各县(市、区)出台的扶持竹产业发展(一产)和相关配套政策。包括资金名称、数量和用途,报方案时要附有关政策文件的复印件。各地至少整合两项以上的专项资金。

六、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保障

主要是加强对项目实施的领导,要求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实施小组和监管小组,配备专职人员,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建立必要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2、地方产业扶持政策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当地竹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要在原有基础上,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加大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同时鼓励工商资本等参与基地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出台有关配套政策,创造有利于发展和项目实施的环境等。

3、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根据现有技术和推广队伍的基本情况,在实施区域充实必要的技术力量,确定科技支撑单位、首席专家和当地技术人员,确定示范户等,做好有关服务工作。

4、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监管机制

建立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监管机制,配备技术和财务等有关人员组成的监管小组,开展必要的检查和抽查,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七、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预测项目实施后区域内竹、笋等

产量的增加和经济收益情况,对今后几年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竹林平均收益和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情况等。

2、社会效益

预测项目实施后区域内对提高竹林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示范和带动周边农民、开展竹区旅游和农家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建设新农村等方面的作用等。

3、生态效益

预测项目实施后区域内增加竹立量等对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作用等。

八、编制注意事项

1、关于省以上控制指标的问题

省以上控制指标包含中央资金和省级资金,省级资金中,主要有两项,一是今年下达的欠发达地区12个县(市、区)灾后重建竹林道建设资金,二是去年确定的27个县(市、区)省级竹子现代示范园区建设资金。对有竹林道和现代园区建设任务的县(市、区)而言,省控制指标包含有三项资金:竹林道、园区和中央资金;对有园区建设任务的县(市、区)而言,有园区和中央两项资金;对前期既没有竹林道又没有园区建设任务的县(市、区)而言,仅仅是中央资金。

2、建设任务和内容

(1)有竹林道建设任务的12个欠发达县(市、区),有三方面的任务量:一是竹林道建设任务量,二是2008年现代示范园区建设任务量,三是控制指标增量所确定的新任务量。

(2)有现代示范园区建设任务的15个县(市、区),有两方面的任务量:一是2008年现代示范园区建设任务量,二是控制指标增量所确定的新任务量。

(3)其他7个县(市、区),根据控制指标确定的新的任务量。

3、竹林道建设等补助和建设标准

竹林道等建设补助和建设标准统一按《财政支持竹产业生产发展项目补助和建设标准》执行,其他按实际需要确定。

九、关于方案编制的基本要求

(一)吃透项目指南的精神,明确自己要做哪些工作,理清编制思路。要求方案编制文字简洁、数字准确,文字和数表一致。

(二)格式要求

1、封面:统一用小一号宋体字加粗“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竹产业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项目主管单位、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申报时间(三号宋体)第一字对齐,具体内容(三号仿宋体加粗)第一字对齐,具体见格式样本。

2、目录:统一按下列格式

(1)关于报送《××县(市、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由财政局和林业局联合行文)

(2)××县(市、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3)××县(市、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简表

(4)××县(市

、区)竹产业基本情况表

(5)示范区地理位置和规划示意图

(6)有关图表等

(7)附件

①地方出台的有关扶持政策文件复印件

②需要附上的有关资料(证明文件,如: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资格认定文件等)

3、文本内容用仿宋四号字体,双面印。

4、有关图表要清晰、美观。

5、方案文本统一用浅蓝或浅绿皱纹硬皮纸作为封面装订,内用A4纸,不用塑料夹装订。


《财政支持竹产业生产发展项目补助和建设标准》

一、基础设施要求




1、道路:

基本要求:(1)密度:核心示范基地道路要求林道密度不低于每千亩6公里,辐射区林道密度每千亩不低于4公里。每公里控制面积核心示范基地不超过2百亩,辐射区不超过3百亩。

(2)宽度等:竹林道宽度3米以上(作业道宽度不小于1米,),竹林道应设置边沟导流,深、宽各40厘米以上。主干道最大纵坡一般不大于10%,内侧最小弯道半径不小于15米。

(3)路面:核心示范基地要求主要干道道路硬化,水泥、柏油或碎石等硬路面,其它道路至少是沙石路面。

道路都要有土石方数量、路面铺设面积、桥梁、涵洞数量、规格等。

补助标准:新建竹林道2万元/公里,改扩建0.5万元/公里,作业道4公里折竹林道1公里,0.5万元/公里。

2、水利设施:

基本要求:蓄水池要求每个30立方米以上,控制面积每个不超过100亩。引、输送管道的长度、规格,名称、数量、规格等。蓄水池砖混结构,管道、喷滴灌溉设备等要经济耐用,质量过关。

补助标准:按实际需要列出。

3、其他设备:按照分项目列出具体内容和规格要求和补助资金。

4、竹林改造和丰产培育等:

基本要求:按有关技术要求执行。辐射区的竹林改造等资金不得列入省以上补助资金范围,由地方整合资金和自筹资金解决。

补助标准:100元/亩(不含施肥)。

二、技术方案要求

要求分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区阐述具体的各项技术以及核心内容,下列技术作为参考,根据不同目标可适当调整。

1、竹林肥培管理技术:毛竹林分的施肥管理应考虑施肥效果和经济投入、产出及生态的协调。核心示范基地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立固定样地,试行数字化动态肥培管理技术。在“冬笋小年,春笋大年”年份,施肥重点在5-6月;在“冬笋大年,春笋小年”年份,按“四次施肥法”进行,重点为4-5月施发鞭肥,提倡沟施法;8-9月施笋芽分化肥,结合削草入土施孕笋肥。用肥量N:P:K=6:1:2或5:1:2,按30%有效量计算,春笋大年施

肥量为每亩30-45公斤,春笋小年施肥量为每亩75-80斤,具体根据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状况和竹林立竹密度调整施肥量。

2、竹林结构管理技术:核心示范基地实施竹林结构动态管理技术,保持最适的竹林立竹密度,改善竹林年龄结构,逐步达到1度:2度:3度竹为1:1:1或2:2:1,改善新留养新竹大小。

3、土壤管理技术:采用沟施法施肥、清理伐蔸、老鞭、竹笋采收等方式部分替代垦复作用。带状垦复,一次垦复不超过林地的20%。在冬笋大年的8-9月,对林地进行浅耕除草管理。

4、水分管理技术:辐射区建立以自然水源为主的水分管理体系,核心示范基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或滴灌,实施水分定量管理技术。水分管理的关键时期为笋芽分化期(8-9月)和孕笋期(10月至翌年2月),连续干旱25-30天应进行一次灌溉,每次土壤浇透20-30厘米深,特别干旱时每星期要灌溉一次。

5、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对竹林主要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实施以营林措施、天敌、诱杀及生物农药等为主要防治手段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6、标准化生产技术:列出具体的标准名称,按照竹林生产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森林食品标准开展生产,笋用竹林按良好农业规范(GAP)标准生产,抓好肥料和农药的登记施用,严格源头管理,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7、有关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一竹三笋”丰产培育技术、材用林培育技术、笋材两用林培育技术、冬笋丰产培育技术、鞭笋丰产培育技术、免耕施肥技术以及菜竹高产培育技术等详见《浙江省林业生产灾后恢复与富民百项技术》(浙江省林业厅编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