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课程论文 《伤逝》

鲁迅课程论文  《伤逝》
鲁迅课程论文  《伤逝》

浅谈《伤逝》

文2011级1班 1101020155 张利芬

摘要:《伤逝》是鲁迅先生惟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写于1925年,完成后并没有在当时的报刊上公开发表,而是直接收录在小说集《彷徨》里。《伤逝》的创作是受易卜生的“问题小说”的影响,结合当时个性解放的时代思潮和鲁迅本人坎坷的婚恋经历而以手记的形式创作的,深情地描写了自由恋爱的涓生和子君在种种压力下的悲惨结局。对《伤逝》的解读就意味着对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思考,本文也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分别从文本概括、对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探讨、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探究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伤逝》。

关键词:《伤逝》文本爱情悲剧人物主题

写于1925年的《伤逝》是鲁迅先生惟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小说以男主人公手记的形式展现了涓生和子君两人美好而又凄婉的爱情故事。对《伤逝》的解读过程其实就是对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思考的过程,阅读《伤逝》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解读。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解读。

一、文本概括①

解读任何一篇文章都要从题目、作者开始入手,这是解读文章的第一步。题目《伤逝》是什么意思?鲁迅在写作《伤逝》这段时间发生了些什么,有怎样的情感体验?这是我们解读《伤逝》的出发点。“伤逝”到底是什么意思?读了文章过后能得出最浅显的答案:伤子君的去世;伤“我”和子君爱情的消逝。再对文章一仔细思考,还能看出有一层:“虚空”对于自我、对于生命意义的消逝。解读文本必须要熟悉文本。在自由恋爱还不被允许的时代,“我”和子君勇敢的选择了在一起,“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子君的宣言,是那么振聋发聩,连“我”也震惊了,“我”甚至觉得中国女性是有希望的。可当同居以后真正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和灵魂,对她更加了解的时候,“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子君整日地操持家务,不再看书,人也邋遢起来,手也粗糙起来,生活的困苦和思想的差距渐渐冲淡了爱情的幸福。“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我极力地想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可子君却只学到了官太太的习气,她整日地功业只是“吃饭”。在漫无天日的“虚空”的威逼下,“我”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了子君,“我”对她说了真实—我不爱她了。“我以为将真实说给子君,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坚决地毅然前行,一如我们将要同居时那样。”可等待子君的却是死,而“我”却也只有在悔恨和悲哀中、在孤独与空虚中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这样凄婉的爱情故事不禁使我们掩卷深思,是什么导致了她们的爱情悲剧?

二、对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探讨

《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凄婉的爱情故事让人惋惜,对伤逝的解读过程也是探索两人爱情悲剧的过程。很明显,两人最终悲剧的爱情结局是由外在和内在两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10—131.

种原因造成的: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两人的结合方式注定得不到认可;两人结合之后拮据、困顿的生活状况消磨了两人爱情的甜蜜;两个人因为种种生活琐事,爱情得不到更新,随之思想越来越远而最终不得不分开。外在和内在的原因共同导致了两人的爱情悲剧,而且两种原因相互交织、缠绕,外在的压力始终压迫着他们,他们极力挣脱却怎么也挣脱不掉,外在的压力使他们内心更加煎熬,越煎熬的内心越感觉到外在的强大。涓生一个人在会馆时,虽然时常被寂静和空虚袭击,但常常是含着期待的:期待子君的到来。涓生是爱子君的。破屋里充满了涓生的语声,谈家庭专制、男女平等、打破旧习惯,谈泰戈尔、雪莱……子君总是微笑点头,两眼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子君也是崇拜涓生爱涓生的。两人因为相互爱所以勇敢的“打破”了旧习惯而结合,爱情的力量能使他们勇敢战胜一切。可世俗的不理解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他们的勇敢对那些轻蔑、嘲笑、冷眼都可以不屑一顾,但他们的日子总是困顿,越来越困顿……经济的压力是他们不可以改变的,是无能为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涓生想要走出一条新路,而子君却只知道“捶着他的衣角”。子君已经没有以前温婉和顺了,她每天的功业只是吃饭而不再看书,还习得了官太太的一些习惯,还经常给涓生冰冷的神情……涓生只想逃离。两人的隔膜是真正存在的隔膜了。他们的爱情是被贫穷打败的吗?这样看来肯定是的,但也不全是,贫穷仅仅只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他们两个人就算没有经济的压力也不可能走得太久。子君因为爱或者只是因为崇拜(对于涓生的谈话,她总是微笑点头,从来不发表自己的观点,始终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勇敢地选择了与家人的决裂,对于子君这样的一个“传统”(没有独立生存能力,更没有独立生存的思想)女性来说,她现在已经一无所有,她只有涓生,涓生就是她生活的全部。而涓生呢?涓生是和朋友决裂,和子君与家人的决裂相比,涓生很明显是有后路的。再者,子君是因为涓生的启蒙才会有这样进步的思想,可在一起后,涓生再也没有过启蒙,他看到的只是他对子君的失望。两个人从一开始就不平等,且思想境界从来都没有达到同一个高度,又怎么能长久呢?

三、人物形象分析

文中除了涓生和子君,还有子君的叔子、老小东西、官太太、局里等一些人物,他们都与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处于对立面,涓生和子君是被他们孤立的存在。本文由于篇幅原因只探究涓生和子君两人的人物形象。涓生和子君两人凄婉的悲剧爱情有着他们两人内在的原因,这与他们个人的性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子君是一个怎样的女性?首先,子君不畏世俗的压力,敢于和家人决裂而勇敢地追求自由爱情,她无疑是有着进步思想的新女性。“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彻底的思想简直比涓生还透彻、坚定。可继续往下读文本,就会疑惑—子君真的是一位思想解放了的新女性吗?两人同居之后不久,涓生为何想逃离那样的生活呢?壁上的雪莱的半身像,子君却不好意思看;子君为了爱情敢于勇敢和涓生同居,但她却从来都没有独立生存的思想,她始终只想靠涓生来养活;困顿的生活使她有怨言,但却从来不和涓生沟通—隐忍;她对涓生冷漠,但当涓生以超过她的程度来回应时,她又温和了;她给小狗取名为“阿随”—还脱不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女性观念……子君总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吧。这样看来,子君只有开始是勇敢的,是在涓生的启蒙下变得勇敢起来的,当涓生停止了对她的启蒙,她的思想也就停顿了—她仍然只是一个旧女性。涓生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无疑,涓生是令人讨厌的,他给了子君希望,但在生存的压力

下又狠心的将子君抛弃,他没有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了子君,致使子君的生命的逝去。因为他的启蒙,子君才变得勇敢起来,但他又停止了他的启蒙,反而还希望子君一直朝着他理想的样子发展。在生存的压力下,他只想到了自己要开辟出一条新路,这个时候的子君对于他竟然反而是一种负担,他只想要自己独立地高飞。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他对子君只有嫌弃,只想摆脱。他可以去图书馆避寒,可他想过子君吗?一个人在冰冷的屋子里,心内也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子君又将感受到怎样的寒冷。子君为了爱情一无所有,但涓生却将他推向了绝望的境地。子君被叔子带走时,竟把剩下的所有一切都还留给了他……涓生是真爱着子君吗?与其说他爱子君,不如说他是爱自己。在寂静、空虚的会馆里,只有子君来帮他驱散空虚,还因为接受了他的启蒙理论变得勇敢,他也被震惊到了,可当在生活的困顿下,“我觉得我对子君的爱是盲目的”,子君只是他的负担。假如子君依然活着,涓生有没有如此的悔恨则又该另当别论了。

四、主题探究

小说中多次出现了“虚空”一词,从小说开头到小说结束,“虚空”始终在频繁地出现,涓生始终都感受到无尽的“虚空”,虽然曾短暂地被子君驱散。在李怡与郑家建先生主编的《鲁迅研究》中说“不是爱情驱逐了虚空,而是虚空驱逐了爱情,甚至爱情也成了虚空的一部分。”②《伤逝》不仅仅是在写爱情,涓生作为一个启蒙者而总是感到虚空肯定是有原因的,在爱情之前虚空,可同居之后反而更虚空……这是启蒙者对生命对生存的切实感悟。小说的叙述方式以手记的形式来展开,主观情感更加浓烈,也更加感人肺腑。上文已经说过,解读文章最先应该从题目、作者开始入手,作者和叙述者涓生肯定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写于1925年,这时候的鲁迅和许广平还没有生活多久,许广平也是不顾一切的选择了和鲁迅一起生活……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正是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写照,这也正是鲁迅对自己的爱情的思考。《伤逝》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作品,这一时期鲁迅思想的苦闷、彷徨在小说中也可以看出,“虚空”始终笼罩在周围,对“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现状的彷徨。

《伤逝》所想要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本文所提到的这么浅显,《伤逝》绝不仅仅只是写爱情,除了对爱情本身的思考外,觉醒者的空虚证明了只是个性解放是远远不够的—只能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社会解放才能够真正的不“虚空”。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10—131.

2:李怡,郑家健.鲁迅研究(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139-141.

②李怡,郑家健.鲁迅研究(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139-141.

分析鲁迅《伤逝》中子君涓生的形象

分析涓生,子君的形象 涓生:电影中的涓生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很正派,有思想、有活力、有激情的勇敢的向封建社会挑战的战士形象。他敢于表达自己对封建社会的不满,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新生活,敢于挑战封建思想而向子君大胆示爱,虽然是毫无新意模仿电影情节似的单膝跪地突然冲到子君面前,不过从中可以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之强烈,他为子君努力付出过,尽管艰难不易,就算当自己失去工作时仍然饱含信心,他相信他们可以一起度过难关,可是子君的表现让他失去了继续的勇气,他不知道怎么再去面对子君,以至于他最后说出了“我已经不爱你了”之类的话,他选择与子君分手,此时他已无力对抗封建社会,子君的勇气不在了,他的信心也不在了,尽管之前的他是多么有激情,最后还是无力对抗这个封建社会了,也许是封建社会的摧残让他们最后成为悲剧把!子君离开之后绝望选择了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涓生毫无疑问的要对子君的死负主要责任。书中鲁迅先生对于涓生的一系列描写让我发现涓生并不像电影中的那么好,形容涓生最多的一个词是空虚和虚空,我开始怀疑涓生对子君的爱,也许涓生只是想找到了一个可以让自己倾诉对这个世界不满的人吧,也许涓生只是想让自己可以在子君的崇拜中沉浸的久一点吧,也许涓生在子君身上看到了世人都没有的纯真和稚气吧,也许涓生对于子君并不是男女之间的爱!他的冲动让子君毫不犹豫的接受了他的爱,让子君和家人也因此决裂,让子君不顾一切和他同居生活,他让子君从天堂忽然坠入地狱,子君承受不了而选择离开,他的行为有些不负责任,先是将子君唯一可以寄托感情的阿随丢弃,可见涓生残忍,随后又将子君抛弃,文中有些句子也可以看出,在他想到对子君示爱方式的时候,他会愧,记忆上却偏有这一点永远留遗,他甚至怕子君看到他那可笑的电影一闪,他认为自己可笑甚至可鄙,而子君从未这样认为过,或许就是子君这样不同于他自己对自己看法而让涓生喜欢吧,涓生缺少子君所拥有的很多美好之处,在他们寻住所的路上会遇到讥笑和轻蔑,涓生会感到身体瑟缩,只好提起自己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而子君是自豪的大步向前,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封建社会不仅摧残了广大人民群众,就连仅有的进步青年也遭受毒害,涓生没有背负着虚伪的重担的勇气,他是一个卑怯者。 子君:无论是电影中的还是书本中的子君她都是一个勇敢,进步,充满活力的一位女性。起初受涓生影响,她常常与涓生一起谈论家庭专制,谈论男女平等,谈论泰戈尔雪莱等,是涓生给力她奋斗的希望,让她说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壮语,也是她这一句话让涓生看到了辉煌的曙色,让她一步一步的陷入爱情的深渊,是她自己选择的路,怪不得谁,她有勇气时常去找涓生谈论,不顾家人反对和旁人的冷眼,她甚至有勇气做出与家人决裂的勇气从而与涓生同居生活在一起,她的勇气的确是当时那个社会女性甚至男性都不能具备的,涓生因此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希望,可是她自由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她没有发现当她自己开始接受涓生的同时,自己已经开始在步入封建妇女后尘之中,从此她整天忙于家庭琐事,围着自己的丈夫转,就像涓生说子君的一样“子君的功业完全建立在吃饭中了,她似乎将先前知道的全部忘掉了”,可见子君思想的局限性,与其说她天真不如说她无知,她轻易的接受了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她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男人是否值得自己这样牺牲,完全不顾自己的家人,完全被爱情冲昏头脑,就连她最后的选择也让人很无语,为了这样一个男人选择了死,她这样做是否值得,也许当初她

鲁迅伤逝读后感800字1000字2000字3000字

鲁迅伤逝读后感800字1000字2000字3000字 《伤逝》读后感精选 梦想的旅程带着很多的感伤,情感的开始更于心中感悟,一副隽永幽远的画卷,几许别样浪漫的人生。 子君,两副面孔出现的子君。会馆时期的子君是恋爱时期的子君。这个子君在小说中是一个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见识,有主见。而吉兆胡同时期的子君——即同居时期的子君——却是一个旧女性的形象,怯弱和无知,带有中国旧时代烙印的传统女性。不管怎么说,子君这个女性,代表的是不只自己。世上最能打动人的是悲剧,这是很残忍。《伤逝》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悲剧。子君死了,为涓生而死了,

那是时代的悲剧,更是子君把爱情当作人生终极目标的痴情女子的悲剧。 涓生,一个拥有感情却又时时被时代所要挟的知识分子,他面对帝国主义的罪行可以义愤填膺,而面对情感却畏首畏尾,他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却是那样的脆弱却又那样的坚固:“她却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夜阑时候,是相对温习的时候了,我常常是被质问,被考验,并且被命运复述当时的言语,然而常须她补足,由她纠正,像一个丁等的学生。”这,是他对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对爱情的理解子君的悲剧在于把爱情当作人生的终极目标,真的无法承受失去。子君选择和涓生一起生活,她的压力在那个时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时代里,子君的执著,却给她带来无数鄙视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种绝

然的态度,已经注定她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的悲剧的开始。 《伤逝》是一种超越视觉和人生的冲击,们分析的永远都只是别人的爱情,而我们自己此时此刻正经历着的、心碎着的爱情却是我们自己也不愿去分析,不愿去推敲的。个中原因是经不起。 在爱情理想的追求过程中,涓生从浪漫走向实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则从果决刚强走向平庸懦弱,从希望到满足进而走向失望和绝望。在与生活所作的悲剧性抗争中,子君是弱者和牺牲品,而涓生则作为一个强者终于站起来,“向着新的生活跨进第一步去,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作我的前导……”。不能说他一定会成功,至少,他还没有失败。 读《伤逝》有感_1200字

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

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 以下是关于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 陈弥远 《伤逝》作为鲁迅笔下唯一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却是复杂又充满歧义,甚至连其弟周作人都认为此篇最为难解。然而,小说所刻画的爱情的样子与矛盾,却是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失去意义,今日读来,依旧能激起许多共鸣。 这篇小说是男主人公涓生的忏悔记。因为爱,涓生和子君不顾一切,同居、相守;因为经济问题的琐碎、心理共鸣上的矛盾,最终走向悲剧的收场。期间的深刻教训,今日看来,依然有着诸多共通之处。 爱情需要物质基础。同居之后紧随着的就是涓生的失业,经济上入不敷出的局面,让子君只能在柴米油盐上精打细算、日夜操劳;对爱情心灵契合的向往,让涓生对子君只顾通俗生活、没有精神交流而无比失望。随着生活日益困顿,这些窘迫与矛盾愈发紧迫和扩大,终致分手的结局。也许爱不需要任何理由,正如子君冲破枷锁也要和涓生在一起一样;但是爱下去,需要物质的维持。 ·

精神层面的契合也很重要。对于女主人公来说,她向往了爱情的自由,但最终的期望还是传统的家庭生活;而对于男主人公来说,却是高要求的精神交流,谈文学谈艺术,等等。精神上的不契合,所追求的东西的不一致,使得他们在共同走下去的道路上越来越难以为继。 这是一部悲剧,也是嘲讽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爱情中的虚伪的作品。小说里涓生对子君说"我不爱你了",子君离开而后死去,但男主角最后忏悔所得的体会却是"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是多令人愤慨的虚伪。从这个角度来说,"涓生"与鲁迅刻画的其他有着种种弊病的知识分子,包括孔乙己、狂人、吕纬甫等等,并无二致。 当然,我的思想并没有鲁迅先生那么深刻,读完此篇,我的感慨还是停留在"爱情需要物质基础"这一浅显层面上。这也是贫穷的我的阅读体会的写照吧。 贫乏又浅薄如我,连这篇读后感的标题都不知该如何概括,也就啰嗦至此。 《伤逝》简介 《伤逝》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收录在《彷徨》。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因为爱情而冲破 ·

鲁迅《伤逝》读后感(一)

鲁迅《伤逝》读后感(一) 悔恨、悲哀、寂静、空虚。 涓生说他爱子君--我笑了--先是无知的感动,后是鄙夷的轻蔑。 大学以前,我并未读过鲁迅先生的《伤逝》,直至现代文学课,我才有幸捧阅。而以下感受也只是个人的鄙陋之见,笔调也许不锋锐,见解也许不深刻,莫怪莫怪。 先说感动,这是被蒙蔽了的。初,我被开头沉悼遗憾的口吻所误导,以为子君逝世后,涓生内心的不舍与怀念促发他"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他是记得自己当初对子君的"牵肠挂肚"的,连渐进的鞋声也能让他思绪翩翩。然我终究是错了,爱情并没有持续,如涓生所说"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起先,我理解它为"我爱子君已经满一年了",现在,我更愿意理解为"距离我爱子君和她的离开已经满一年了",多么令人心寒的一个"满"字......他并不爱她,从她为他牺牲的那一刻开始,从他们为生活所困顿开始,从他们搬进吉兆胡同开始。 再说轻蔑,源于涓生对子君短暂的爱情。他们爱情的变质从大环境来说,源于社会。拮据的生活让让子君日夜的操劳了起来,"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是底层"庸俗"妇女的形象,在对其观察、描述改变的过程,涓生已经萌生不满情绪,正在扯动那根不爱的神经。远离罗曼蒂克的柴米油盐中,雪上加霜,涓生失业了,这无疑又在隐约中催化爱情死亡。

爱情的变质就个人来说,涓生是个卑怯之人,于生活面前,缺少责任与勇气。 涓生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然与之矛盾的是其后的描述,当他学习电影上的场景,单膝跪地求爱,他确是感到羞愧的,这足以证明涓生并未完全脱离"男尊女卑"的封建旧思想,一切的辩解也很无力。当子君坚决分明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时,他又有说不出的狂喜,想到"中国女性便要看到辉煌的曙光的"。当涓生"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而他看到子君却是大无畏的镇静坦然的缓缓前行,他便立马提起骄傲和反抗。这是多么滑稽的一"大丈夫"形象。他于先前高弹"家庭专制"、"男女平等",评价子君大概还没有脱尽旧思想的束缚,也都显得空洞和虚无,他的骨子里真有这些新思想吗?那又为何当女人昂首挺胸后他才决心"骄傲"呢? "但我的心却跳跃着。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尤其使我痛心,她近来似乎也较为怯弱了","我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涓生注意着子君的所有变化,不是以一种关怀的心态,而是以一种卑微的害怕的态度--子君可一直都是那么坚决沉静的啊,子君可是他的"精神支柱"啊……他假装对失业的状况不以为意,以一种自以为高大的身躯俯视着子君--"其实这在我不能算是一个打击"。涓生实则是焦躁不安的,挑剔着子君的一切,"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叭儿狗和油鸡之间",他已然心理极度不平衡到无聊了,拿自己与鸡狗排列位置,确实可笑。他会突然想到子

读鲁迅《伤逝》有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4665271.html, 读鲁迅《伤逝》有感 作者:叶韬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12期 摘要:文章针对鲁迅先生的《伤逝》展开分析讨论,从子君与涓生的生活轨迹出发,试图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二者爱情悲剧的根源。 关键词:鲁迅;《伤逝》;感悟 《伤逝》出自我国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笔下,著于1925年年底,属于鲁迅先生人生彷徨时期的文学作品。小说《伤逝》以特殊的笔触描述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带给读者特殊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读者带去了无尽的深思。时至今日,尽管时代变迁、斗转星移,依旧在人格塑造上发挥着指导意义。 在鲁迅先生的心中始终倡导“写真实”,但是也倡导文学创作的内容不等同于真实生活,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其必将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所以,在《伤逝》这不高度概括性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是可以读出特殊社会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情境与心灵困境的[1]。 通常我们否认为,小说《伤逝》当中涓生与子君之间的悲情爱情故事的根源在于当时社会背景下,封建势力太过强大,社会是充满黑暗与阴霾的,而社会中的民众没有经过最广泛的思想启蒙,同时在社会民众的意识形态中,过分的将目光聚焦在小家庭的幸福与安定之上,对于社会的发展认知不够清楚,没有更加远大的理想抱负去支撑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与追求,进而也就使得生活在黑暗与阴霾中的普通民众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无力回天,所以导致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是社会、是经济、是政治。而在笔者看来,如果从文化或者哲学的角度去审视,使得男女主人公爱情没能硕果累累的根源的确是他们缺少远大的理想抱负,而导致理想抱负缺失的根源在于二者生活领域存在着天壤之别[2]。 在《伤逝》当中所刻画的子君是一位经历了新思想洗礼的时代女性,在五四运动的四朝当中,在个性解放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子君的内心中布满了对于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渴望与追求,所以她勇敢的打破了封建家庭的桎梏,冲出了封建礼数的牢笼,在无数反对的声音中与涓生确立了恋爱关系并且同居。在与涓生相处之后,子君的性格发生了改变,之前子君与涓生一同去讨论雪莱、泰戈尔,一同去畅想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同去努力打破破旧习惯、家庭专制……而后来,子君由于繁琐的家务变成了一位落于俗套的家庭妇女。而对于涓生来讲,这位被繁琐庸俗家务所左右的女人来讲,精神上是具有隔阂的,同时二人的生活在经济上是捉襟见肘的,从而使得涓生不堪物质与精神的压力抛弃了子君,子君从新回到了封建的牢笼当中,最后在孤独与寂寞当中,在思念与落寞当中老去、死去。 在女主人公子君的生活轨迹当中,她首先在新思想的启蒙之下勇敢的走出了封建家庭,之后进入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与涓生同生同乐的新家当中,而后来有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

鲁迅伤逝

鲁迅伤逝 鲁迅《伤逝》读后感(一) 今晚终于把《伤逝》这部小说看完了,心里面有许多的感慨和收获。 主人公涓生、子君是受过新式思想熏陶的两个青年,他们不理会世俗的眼光,毅然的选择为了爱情的自由而走到一起。但是,爱情是需要面包的!在为生活而担忧操劳中,子君在与涓生同居之后就逐渐变回了旧式妇女的形象,“全然忘记了当初的新思想、新觉悟”,涓生面对同居后的子君,同居后的生活状况感到非常失望。这失望一天天累积,两个人之间的隔膜、矛盾越来越深,最终,涓生为了寻找他眼中的“新路”而决定把“真实”告诉子君――“我已经不再爱你”,对涓生极度依赖的子君最终离开了,离开了涓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涓生在得知子君的死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他所要的“新路”,也并不是像他之前选择的那样,出现在眼前,反倒是无尽的悔恨、空虚。 这个故事显然的,是一个悲剧。两个为了爱情自由而走到一起的人,最终得到的是凄惨的结局。在小说之中,有两个细节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其一,“子君有怨色,在早晨,极冷的早晨,这是从未见过的,但也许是从我看来的怨色。我那时冷冷地气愤和暗笑了:她所磨练的

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而对于这空虚却并未自觉。”我极其震惊于那个“冷冷的气愤和暗笑”!抛开涓生所气愤和暗笑的内容,我只讲两个人之间对待的问题。两个因为相爱而选择走在一起的人,在共同生活之后,发现彼此之间渐渐产生隔阂,却不想着去放开彼此的想法,敞开心扉的争取把隔阂早日消除,而是无所作为的让隔阂这么逐渐累积,累积,最后竟然发展到对对方“气愤”、“暗笑”的地步,尤其那“暗笑”,多么伤害人心的暗笑!涓生,你可知道,你所暗笑的可是你爱的人啊! 其二,在子君死后的一段时间,那条狗“阿随”竟然自己找回来了,来到了涓生的面前!子君,对涓生深爱而又极度依赖的女子,在涓生说出他心中的“真实”之后,怀着对涓生的爱,和对涓生的绝望而离开。她在死的那一瞬间,在死了之后,依然怀着对涓生的眷恋吗?依然怀着对涓生的深爱吗?所以,她在死后附体在阿随身上也要再去见涓生?我这么想着,对于子君的死,也对于她的生,都感到了极度的悲哀――其实,她从来也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她始终有一种依赖!而涓生,面对自己抛弃的“阿随”的回来,自然也是勾起了对子君的回忆――苦痛,悔恨,空虚! 从大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看待涓生和子君的悲剧。当时,是新旧思想激荡的时期,青年既受到了新式思想的熏陶,但是也还是没能摆脱封建残余思想的束缚,他们在新与旧之间痛苦的挣扎着。从这种角度看,这段爱情的悲剧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子君的死也是那个社会造成的。子君和涓生是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的牺牲品。鲁迅先生

从伤逝浅谈鲁迅小说的主题思想

从伤逝浅谈鲁迅小说的思想主题 鲁迅小说的主题思想可以总结为三大内容:抗争,故乡和死亡,抗争这个主题思想是鲁迅个人文学精神中反叛的体现,在《呐喊》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而如《故乡》这类逃离故乡又回归故乡的乡土情怀小说则是鲁迅受乡土文学影响的体现,在鲁迅后期小说《彷徨》中则更多的体现了鲁迅在孤独和绝望中死亡的思想主题。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它以涓生手记的形式,怀念感伤逝去的子君。小说从名字上就带有一层陷入绝境的悲哀感,里面蕴含了鲁迅在通过《呐喊》的反叛失败和抗争徒劳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怀疑与挣扎,逝去的子君正是鲁迅在这篇小说中“死亡”思想主题的缩影。 虽然陷入了绝境,虽然笼罩在阴影之下,鲁迅的思想依旧带有着批判与审视,他在《伤逝》中展现了出走失败的“娜拉”子君,用子君在追求女性个性的解放毅然出走后的悲剧来呼应其《娜拉出走之后》的观点,娜拉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子君虽然身体走出了那个封建大家族,但是她的思想并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桎梏,她高喊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但是她却没有在与涓生组成的那个家庭里面独立,她的爱使她在涓生面前低下了头,成为了涓生的附属品。在“五四”时期的社会,在宣扬个性与解放的青年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鲁迅却依旧清醒的认识到“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礼教观念依旧深植于女性的思想中,子君并没有从出走中赢得平等,或者说子君潜意识里是没有把她与涓生放在

平等地位上的,她的旧式女性思想使她在她的婚姻里“从”涓生,“从”小油鸡甚至是“从”小黄狗。鲁迅主张思想启蒙,也就是立人,正是通过子君没有彻底解放的思想,鲁迅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变革“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主题思想,唯有彻底实现青年人的意识觉醒和精神解放,才能将人成为社会的主体,而非社会的工具。 子君这位娜拉之所以只能走向逝去,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的不独立,鲁迅在《伤逝》中提出了“人只有活着,爱情才有所附丽”的思想,表明了经济地位对于女性解放自我的重要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切女子,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的好名目,都是空话。”子君为了小家庭的成立,她卖掉了唯一的金戒子和耳环,这虽是子君作为一个五四女性无畏的表现,却也是子君丢弃了经济地位的前兆,在后来的家庭生活里,子君的家庭婚姻观使她在家做菜,操劳家务,而工作则成为了男人的活,这样的家庭分工无疑是旧事的男主外女主内,在这样的分工下,子君的经济来源就只能依靠涓生,情感上和经济上的依靠,使子君彻底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即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涓生在经济地位上占了主导,那么子君便只能成为家庭的傀儡,于是子君战斗性也遍随之“死亡”。 从娜拉之死与子君和涓生的爱情被现实撕扯着破裂上,无疑可以看出鲁迅在这一时期的小说中流露出的怀疑与忏悔,鲁迅明明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个社会吃人的本性,但他却无力阻止人吃人的惨象,甚至他如同狂人一般,怀疑自己也是在吃着人的,他把自己的彷徨与绝望赋予

大学语文鲁迅《伤逝》

大学语文鲁迅《伤逝》(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1.涓生和子君生活的时代原因。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两人的爱情。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卫道士不能容忍涓生和子君叛逆地去追求爱情的自由。他们永远维护着封建伦理道德,压制人的自我和个性。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的结合应该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涓生和子君脱离了他们的准则,便生活在一个众人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环境里。正因为如此,涓生才会失业,子君的叔叔也“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两人也很难找到住的地方,“大半是被托词拒绝”。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社会重压下,两人承受着怎样的煎熬和负担,以至于子君最后不得不走向“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2.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和缺陷。同居之后,两人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起初涓生对待爱情勇敢、真诚,抛弃世俗眼光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然而随着社会和生活压力变大,涓生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渐渐显露出来。爱情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但是涓生却认为“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这种想法和做法不但非常不负责任,而且直接把子君推向了死亡。虽然涓生自己也想到过他离弃子君的结果可能导致子君的死,但他还是选择了和子君分手,而子君也同样在最初的斗争中,以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表现出非凡的果敢和坚决,但旧思想的束缚使她在和涓生同居后成了软弱、琐屑的家庭主妇,甚至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邻居吵架。最终导致了两人的爱情悲剧。(一)如何看待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其根源为何? 3.经济的困顿。我们不得不承认,美满的爱情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在起初十分深厚,但是生活的困顿渐渐使他们失去了斗志。在涓生失去工作之后,他也失去了轻松的心情,忙碌在求生的道路上,因此也与子君产生了矛盾。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拮据琐碎而同邻居争执不休,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再也没有时间讨论两人曾经孜孜以求的精神性追求,长此以往,两人的爱情也渐渐变质。(二)小说表现两人爱情悲剧的意义是什么?“五四”时期,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青年的一种追求,当个性主义成为时代思潮,青年人纷纷效仿易卜生笔下的人物,走出家庭,追求婚姻自由时,鲁迅看到个性主义的

从_弟兄_伤逝_看鲁迅小说的忏悔意识

忏悔意识源于基督教文化的“原罪”理论。在19世纪末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基督教传入中国,对五四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思想情感、审美意识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新文学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狂潮催生了他们对忏悔叙事的普遍重视与尝试。陈独秀提出:“要把耶稣崇高的、伟大的人格和热烈的、深厚的情感培养在我们的血里,将我们从堕落在冷酷、黑暗、污浊坑中救起。”[1]以鲁迅为代表的文人在面对万恶的封建文化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时,对其坚决抨击,不惜自我解剖,流露出浓厚的忏悔意识。这种忏悔意识成为作家精神的新质,也是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一 在鲁迅日记里,1925年2月21日和1928年12月12日均有购买《圣经》的记载。在早期《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人之历史》等文中,鲁迅常常提及耶稣那种为人类甘于牺牲的精神。在以后的文章中,又多次引用《圣经》中的事迹、典故、箴言,并常常引申出精辟的思想见解。鲁迅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是社会文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他不仅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而且还深入剖析自己的灵魂,让国人认识自己,警醒自己,从而获得救赎。这是他接受基督教的重要原因,并以此为参照,形成了他的忏悔意识。 鲁迅童年时期接受的是儒家文化教育,并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社会习俗必然在他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这就成为影响和制约他性格的重要因素。作为儒家思想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这种“内省”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文化的忏悔意识相近,它也必然在鲁迅身上有所体现。忏悔意识和内省意识的融合,一方面使作家走出了西方文化背景下只为自己的救赎;另一方面又走向大众,为国为民,拯救全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显示了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刻的那种深沉的忧患意识。因此,鲁迅的忏悔意识是站在历史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愿望和动机,剖析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彻底批判和否定自我。不单把目光直指自我,“我知道我自己,我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2],而且“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万不可单是不平。至于愤恨,却几乎全无用处”[3]。 二 鲁迅小说创作常常是他灵魂深处的直接呈现,他的小说既有为民族复兴的呐喊,又有为弥补自己不安的浅吟。在《弟兄》《伤逝》等小说中,鲁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强者在面对重重罪恶时追求超越的忏悔之路。 在鲁迅的一生中,兄弟失和给他造成的是一种永恒的创伤 记忆。这种记忆保留在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有《弟兄》《铸剑》和《孤独者》三篇。写兄弟之情最直接的文本自然数《弟兄》。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中认为,《弟兄》所写的大部分是鲁迅自身经历的事实。因为“大约1917年春末夏初,他和二弟作人同住在绍兴会馆补树书屋,作人忽然发高烧了……这使鲁迅非常担忧,急忙请德医悌普尔来诊,才知道不过是出疹子”,这种情况和《弟兄》中的情节如出一辙,甚至连办公室、寓所、医生的名字等也非常相似。他认为:“这篇小说的材料,大半属于回忆的成分,很可以用回忆文体来表现的,然而作者那时别有伤感,不愿做回忆的文,便做成这样的小说了。这篇小说里含有的讽刺的成分少,而抒情的成分多,就是因为有作者本身亲历的事实在内的缘故。”[4]这与后来周作人在《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所描写的内容不谋而合[5]。 张沛君是一个灰色人物,在作品中,他除了是一个被无情揭露与讽刺的对象外,同时还是一个为家族所累的缺乏自我的复杂的文学形象。他对弟弟靖甫的关爱,兄弟间的手足情谊,在工作单位和邻里之间都有口皆碑,办公室的同事们还特意拿他俩和秦益堂的几个儿子相比(秦家的几兄弟总是斤斤计较于钱物而为此大打出手),大家都夸赞沛君兄弟是“谁也没有一点自私自利的心思”,“他们两个人就像一个人”。他被这种夸赞冲昏了头脑,开始飘然了,“我们就是不计较,彼此都一样。我们就将钱财两字不放在心上”。然而当他在中医认定靖甫得了猩红热后,立即联想到了靖甫死后的困顿: ……那么,家计怎么支持呢,靠自己一个?虽然住在小城里,可是百物也昂贵起来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他的两个,养活尚且难,还能进学校去读书么…… 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 (6) 因此恶念陡生,遂起杀靖甫的念头。但他不愿意自己的恶行暴露,于是谋划了杀死靖甫后将之弃于东郊,第二天借办公事的名义收殓了靖甫后,再在义庄里装作突然发现真相一样。于是才会出现“独自背了一口棺材,从大门外一径背到堂屋里去”,即从义庄背回家里的。只要把靖甫的丧事办得体体面面,一口咬定靖甫是不堪重病自杀,自己是毫不知情的,再挤出几滴眼泪,埋怨自己照顾弟弟不周,就能让“许多熟识的人们在旁边交口赞颂”。由于沛君性格中,他看重外人对自家兄弟的评价,使得他掩盖了自己厌恶靖甫的欲望,和靖甫“两个人就像一个人”似地融洽,即所谓的“兄弟怡怡”。然而在金钱利益面前,这种感情脆弱得不堪一击。他杀了弟弟后,良心也不安,于是计划虐待靖甫的孩子,让外人指责自己,为的是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点:毕竟也被人指责了。况且,两相比较之下,这只是“家里事”,不像杀人那样需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从《弟兄》《伤逝》看鲁迅小说的忏悔意识 秦世琼胡志明 摘要忏悔意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文人在面对万恶的封建文化和黑暗的社会现实时,对其坚决抨击,不惜自我解剖,流露出浓厚的忏悔意识。鲁迅站在历史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愿望和动机,剖析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彻底批判和否定自我。在《弟兄》《伤逝》等小说中,鲁迅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强者在面对重重罪恶时追求超越的忏悔之路。 关键词鲁迅忏悔意识《弟兄》《伤逝》 ※本文为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04]284号。

论文:浅析鲁迅小说的特点

浅析鲁迅小说的特点 姓名:李晖娟(2011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20362063060005 学习中心:武威职业学院 内容摘要:鲁迅小说语言表现与结构形式独特,寓意深刻,发人深思,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 关键词: 人物分析结构形式语言特点讽刺象征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在中国“五四”时期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尖锐对垒中,鲁迅是第一个写白话文小说的人。他的作品不仅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充满了深沉的艺术张力,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以强烈的启蒙主义思想、彻底的反封建精神、深厚的思想意蕴和独特的艺术技巧,简约而不失严峻的语言、辛辣的笔调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深刻地揭露封建制度、封建道德观念、封建的等级观念窒息人的心灵、戕害人的肉体,揭示了中国社会思想的冷酷和虚伪、愚昧和麻木、沉滞和落后。本文试就鲁迅小说的特点做一分析。 一、人物形象生动深刻。 1、艺术形象高度概括。鲁迅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塑造了时代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特征。他自己说:“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所说的“拼凑”,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本质的、主要的方面,为我们塑造了阿Q、孔乙已等一个个鲜明、独特的艺术典型。在未庄、鲁镇这种生活环境里,正是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农村的缩影,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极为突出。盘踞在未庄的赵、钱两家地主及爪牙地保是剥削者、吃人者。阿Q、王胡和吴妈是被剥削者,他们之间形成尖锐的阶级对立。正是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写出了阿Q的落后和

不觉悟,他蒙受种种压榨和欺凌,又无力反抗,只好用精神胜利法自宽自解,于是渐渐形成阿Q性格。孔乙已也是在封建教育制度的残害下形成了他穷酸、迂腐的性格。 鲁迅作品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魏连殳、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风波》中的赵七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读书人的悲剧性格。《理水》中写禹及其治水的人们出场:“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写大禹不辞辛劳,长期治水,“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突出了大禹舍已为公、一心为人民治水的形象。 2、心理描写“一语中的”。如描述一无所有的农民阿Q“神往”革命的心态,当他得知“革命党便是造反”,便萌发反抗的意念,因而感到“快意”,“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于是,便有他在未庄第一个发出“造反了”的革命呼声,同时对革命产生种种奇特的幻想。阿Q 一方面迫切希望加入革命行列,幻想着“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邀他去造反;另一方面幻想着他对革命的要求,报复那“该死的小D和赵老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四处劫取财物,什么“元宝,洋钱,洋纱衫”,什么“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什么“钱家的桌椅”,而且“自己不要动手了,要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还要娶女人成家,“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至于假洋鬼子的老婆,……,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泡上有疤的”,而吴妈“可惜脚太大”。这一心理描述可谓十分生动形象逼真,正因为辛亥革命的特殊社会背景,以及阿Q革命的弱点,也就决定了“不准革命”的必然悲剧。 在心理的自我剖析方面,鲁迅小说也非常独特。《一件小事》刻画车夫形象主要描写他的行为。刻画“我”的形象则主要描写心理活动,一直在想,想了很

浅论鲁迅小说《伤逝》

《伤逝》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是鲁迅唯一的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五四”以后青年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伤逝》以独特角度,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作者以一般作为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一出社会悲剧的出发点。小说从正面着力刻画的不是黑暗势力的破坏和迫害,而是作品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本身的思想弱点。从涓生和子君冲破阻力争得了自主婚姻,婚后社会迫害的继续存在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到最后这自主婚姻的破灭的整个过程。深刻地指出了在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品采取“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的一年的经历,以小说主人公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具有很浓的抒情性。小说的细节描写也颇具匠心,油鸡和阿随的命运同子君感情变化的呼应,收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伤逝》是鲁迅惟一的爱情小说。它的思想内涵一方面在于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子君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以个性解放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是悲剧的起点。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封

建势力的压迫。封建势力视青年自由恋爱为丧风败俗,涓生的失业加速了涓生和子君感情的分裂。但子君及所信奉的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也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子君追求的只是恋爱婚姻自由,奋斗目标的实现,就把狭窄的小天地当做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做整个人生意义。这样,人的性格也就必然变得庸俗空虚,胆怯虚弱,爱情也因此褪色,这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另一方面也是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道路的探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涓生的性格悲剧说明首要的是要比较清醒地认识现实,去掉唤醒,才能在严酷的现实中站稳脚跟,不失去“现在”,才可能有未来。

《伤逝鲁迅》

“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是《伤逝》文末涓生所说的话,字字都透露着他的忏悔。而他的忏悔不仅仅是对于自己旧日错误的悔恨,过多的恐怕是对错误无法挽回的哀叹。鲁迅对个人的痛苦非常敏感。人如果意识到自己有吃人的本性,而且已经吃过了,想吐也吐不出来,要洗也洗不干净,这叫忏悔,是对人性之罪无以挽回的痛苦。 五四时代本是一个人文主义高扬的时代,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是那个时代的主题,是那个时代的共鸣。然而,鲁迅对五四时代知识分子所张扬的人道主义、人性至上、现代文明等表示了深刻的怀疑,这是鲁迅对这个时代共鸣的一种穿透,他包容了这个时代,又超越了这个时代。在小说《伤逝》中,鲁迅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勾勒出人性的复杂与心灵的深度;鲁迅同时大量吸收并引用了西方文学中所广发采用的象征和隐喻的技巧,在《伤逝》中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象系统:子君喜欢养宠物,而她养的小狗本身却又是成为了子君类女性的象征。她们敢于从生养自己的牢笼般的封建家庭的枷锁中脱身,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最终却仍然避免不了成为被从新豢养的宠物,失去了自己的梦想和独立存在的价值。鲁迅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能既看到现实,又不被现实所束缚,他从理想出发来批评中国,他的生命与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 而回到文章本身,《伤逝》则主要表现了梦的破灭,第二次清醒的孤独和失败,自己的努力和努力的失败,自己的呐喊和呐喊的误会。鲁迅把传统看成鬼魂,阴魂不散的,鲁迅反对传统,反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命,是自杀自亡式的。在反传统,告别旧时代的同时也在清理自己。鲁迅的知识分子传统是失落的,《伤逝》是个惨痛的悲剧,展开了生命力的无情、同情心的缺乏。中国人的悲剧与悲剧的仪式分不开,悲剧是人们上演的历史态度和仪式,悲剧可以没有价值,但是悲惨是有价值的。《彷徨》里作者的创作自信消失了,始终摆脱不了《伤逝》子君死的阴影,作品的调子灰暗得多,鲁迅更加彷徨了。这样的处理不仅突破了传统类型的小说,甚至超脱了同时代的某些小说,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带给人的痛苦要远远比无意义东西的毁灭所带给人的欢笑要深刻的多,这样的悲剧性不得不说是鲁迅创作的小说优越性的一大体现。 《伤逝》里的最后一句话:“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声,给予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我要遗忘;我为我自己,并且要不再想到这用遗忘给子君送葬。……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忘记亲爱的人的死,才能继续自己的新生之路。与其说他要遗忘一个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实际上是要遗忘自己的失败。鲁迅自己也面临着这些失败和失望,涓生扮演着无奈的苦闷的角色。鲁迅对现代小说的贡献还在于创造出了一些绝对超脱于传统小说所存在的人物。拿《伤逝》中涓生为例,涓生可以看成是五四时期先驱人物的隐喻,子君死的原因就是涓生说了最真实的话,这对新人物是一个很大的讽刺。人必须说谎,必须掩盖真实。从作品里,点击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走向了它的背面,从勇敢到面对说谎。鲁迅作品的批判性莫过于此,这同样也是他对现代小说创作所作出的启示之一。 “与其把鲁迅看成一个成功者,还远不如把他看成是个失败者。他给我们留下的最大的遗产就是失败:鲁迅是少数几个体验了失败感的作家之一。失败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伤逝》里,鲁迅看见了涓生也是自己的力量的渺小,他进行的那种小小的、袖珍的革命的最终结局只能是失败,而鲁迅最打动人最激励人之处,也正是在于此——对失败最深刻的体验。

浅析鲁迅《伤逝》中爱情悲剧的原因

浅析鲁迅《伤逝》中爱情悲剧的原因 陆敏红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摘要:《伤逝》是鲁迅笔下为数不多的以爱情为主题的著作,就是这为数不多的爱情著作,却把子君与涓生的爱情悲欢离合写得轰轰烈烈,他们的爱情悲剧有着深层的根源,本文将从封建社会旧势力、爱情观、经济基础这三个主要方面浅析其爱情悲剧的原因。 关键字:封建势力;爱情观;经济基础 《伤逝》是鲁迅先生于1925年发表的惟一一部反映社会青年男女爱情的短篇小说,虽然是第一部也是仅有的一部,但鲁迅先生却把子君与涓生的爱情写的轰轰烈烈,写得非常成功,它以强大的反映现实的尖锐性、思想内涵和精湛的写作手法,成为了那个时代描写婚姻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因为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巨大,许多学者不断地研究着《伤逝》,其中研究子君与涓生的爱情悲剧颇多,对于其悲剧的根源各有各的说法,笔者总结了众多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1、封建社会的黑暗势力;2、两人存在差异的爱情观;3、困顿的经济基础和生活;4、性格差异产生行为冲突;5、理想的不同,使子君与涓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1]但笔者认为子君与涓生的爱情是真诚可贵的的,从一开始也是成功的,但最终却在封建社会压迫下、在个人思想与社会产生矛盾、在窘困的经济物质基础面前最后还是失败了。所以我认为封建势力、个人的爱情观、薄弱的经济基础是造成两人爱情悲剧原因的三个主要原因,其中他们个人的爱情观是产生悲剧的根源,封建势力和经济基础是次要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爱情的发展与覆灭。 一、两人不同的爱情观是导致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 《伤逝》中造成子君与涓生的爱情悲剧是多方面,但追究其本在于两人不同的爱情观才最终造成了两人的爱情悲剧。正是两人不同的爱情观,才决定了两人对待爱情的个性心态及对待爱情的行为方式的不同,以及在社会旧势力和经济困顿冲击下注定分离的悲惨命运。笔者认为子君与涓生的爱情是真诚的,是可贵的。但他们赋予这份爱情的精神内涵却大不相同,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导致爱情悲剧的根源。 在涓生的话语:“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中看出有着明显的中国大男子主义的特征,从这也不难看出,他认为爱情是他自己一种本能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要,对他而言,爱就是找一个可以爱的人来爱并让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他认为爱就是生活的一种过程,每个人都是必须经历过的,因此好像可有可无,显得不那么真诚,爱情是生活中一种理想化的手段而非目的。在涓生眼里所谓的男女平等,自由恋爱,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舍去与不舍间的演示而已,并非男女的地位,生活方式都会一样。从他的爱情观里透着一种满不在乎、不负责任或不敢负责任的自私、怯懦与虚伪,这正是中国大男子主义的心态的最好演示。正是这种爱情观使得他以真挚热烈之情开始的自由恋爱最终转化成一场注定了的爱情悲剧。 而对于子君而言,爱情就是能够找到一个能爱自己的人并能托附终身,这是子君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想法,在她看来社会中的男女平等,自由恋爱仅是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一种权利,而不是真正的婚姻自由,那一句“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句另人极为振奋的宣言的最好诠释。子君她是把爱情当做生活的全部,是生活的归宿点,而

【课外阅读】五四落潮后鲁迅小说的文化生命意识__以《伤逝》为例

【课外阅读】五四落潮后鲁迅小说的文化生命意识——以《伤逝》为例 鲁迅小说创作中流露出很强烈的文化生命意识,从早期的《狂人日记》、《孔已己》到后期的《孤独者》、《伤逝》,这与鲁迅的思想情感和文学造诣是密不可分的。鲁迅一直关注着人的生存状况,这在“五四”落潮后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伤逝》集中体现了鲁迅小说中强烈的文化生命意识。 一 《伤逝》是一部伟大作家的充满思辨抒情色彩的诗化小说,是一曲催人泪下的人生与爱情的悲歌,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在人生之路上进行的求索。作者在小说中探讨了人生、爱情、婚姻、生与死、灵魂、人性、生存与发展、妇女解放等许多问题,简单的情节和人物,在鲁迅那神奇的笔下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抒写着诗一般的情感,揭示着深刻的哲理。 鲁迅把小说的题目定为《伤逝》,“伤逝”一词的本意是哀念死者,作品中的死者是子君,但又不仅仅指子君,正像文中所写的那样,逝去的是使涓生“希望,欢欣,爱,生活”的一切,这些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这一切都随子君而生,又随子君而逝,作品的主题更侧重于对人生和生命意义的探求。 小说以“涓生的手记”的形式展开情节。“手记”是对一般生活的回顾和总结,它形式灵活,具有日记的某些优点,可以真切地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便于自我剖析,抒发真情实感,真实地表现主人公复杂的精神世界,极具感染力。手记在结构上也可以比较灵活,既可以写生活中的片断与零星事件,也可以抒发个人感受,又可阐发哲理,增加作品的思想内涵。《伤逝》是以男主人公涓生的回忆进行叙事的,不仅生动地回忆了涓生和子君恋爱悲剧的全过程,还集中表现了“我”,兼抒情主人公个人对人生之路的探求活动,这两条线索时而重叠,时而分离,这样就增加了小说的容量,体现出不同的主题。同时,“手记”这一独特文体,不仅展示了涓生子君爱情悲剧这一现实生活层面,而且文中随处穿插着涓生的内心感受和人生感叹,这样,就拓展了作品的空间,在生活层面之上又形成了内心体验层面和哲理层面,这种立体的层次结构使作品扩大了人物活动的空间,承载了异常丰富的内涵,把人物的情感、议论、抒情和人物的经历、命运充分糅合在一起,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

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

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 导读:本文是关于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读鲁迅短篇小说《伤逝》读后感陈弥远 《伤逝》作为鲁迅笔下唯一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却是复杂又充满歧义,甚至连其弟周作人都认为此篇最为难解。然而,小说所刻画的爱情的样子与矛盾,却是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失去意义,今日读来,依旧能激起许多共鸣。 这篇小说是男主人公涓生的忏悔记。因为爱,涓生和子君不顾一切,同居、相守;因为经济问题的琐碎、心理共鸣上的矛盾,最终走向悲剧的收场。期间的深刻教训,今日看来,依然有着诸多共通之处。 爱情需要物质基础。同居之后紧随着的就是涓生的失业,经济上入不敷出的局面,让子君只能在柴米油盐上精打细算、日夜操劳;对爱情心灵契合的向往,让涓生对子君只顾通俗生活、没有精神交流而无比失望。随着生活日益困顿,这些窘迫与矛盾愈发紧迫和扩大,终致分手的结局。也许爱不需要任何理由,正如子君冲破枷锁也要和涓生在一起一样;但是爱下去,需要物质的维持。

精神层面的契合也很重要。对于女主人公来说,她向往了爱情的自由,但最终的期望还是传统的家庭生活;而对于男主人公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来说,却是高要求的精神交流,谈文学谈艺术,等等。精神上的不契合,所追求的东西的不一致,使得他们在共同走下去的道路上越来越难以为继。 这是一部悲剧,也是嘲讽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爱情中的虚伪的作品。小说里涓生对子君说\我不爱你了\子君离开而后死去,但男主角最后忏悔所得的体会却是\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是多令人愤慨的虚伪。从这个角度来说,\涓生\与鲁迅刻画的其他有着种种弊病的知识分子,包括孔乙己、狂人、吕纬甫等等,并无二致。当然,我的思想并没有鲁迅先生那么深刻,读完此篇,我的感慨还是停留在\爱情需要物质基础\这一浅显层面上。这也是贫穷的我的阅读体会的写照吧。 贫乏又浅薄如我,连这篇读后感的标题都不知该如何概括,也就啰嗦至此。《伤逝》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