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牲口价格考

[摘要]北宋时期的牛价,经历了从2贯到10贯的清晰上升轨迹;南宋时期牛价大幅度上涨,一般价格在每头100贯左右,比北宋末期增长10倍。马的价格高于牛,但差价因马匹质量不同而悬殊,最低者7贯,高者100余贯。一匹驴子的价格约在10余贯到数十贯之间。南宋初的骡子约值100贯左右。西北游牧地区羊价十分低贱,大约是每只500文;在内地约值三四贯。1头猪约值1贯到数贯。普通的狗价钱大约在数百文到2贯数百文之间,特殊品种的狗价钱高些。公鸡在南宋大约价值300文,善斗的公鸡价钱1贯。一枚鸭蛋价值10文钱。

牲畜作为劳役辅助农业生产和重要交通运输工具,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社会

的发展,同时又为人类提供肉食,皮、骨、毛等是许多手工业的原料,粪便则

是主要的农家肥。因此说,牲畜(包括家畜、禽)与古代社会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是除了人以外最主要的生产力和土地以外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有关宋代牲畜,学术界已有不少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匹方面,其他牲畜论述不多;对其买

卖价格这一重要问题,也是只有零星论述,尚未见专论。①本文试作考述,以

衡量其价值和地位,并期盼得到指正。

一、牛

牛是宋代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买卖十分普遍。北宋时期的牛价,经历了从

2贯到10贯的清晰的上升轨迹。淮南通、泰、楚州等州的盐场,由真州榷务每

年人中耕牛,分给无牛的亭户,“先准建隆中敕,每头减放一半价钱,更于每

头上减钱一千外,余钱每一千只纳平盐二石。”②按建隆年问的规定,每头一

半的价钱是1贯,则是宋太祖时大约2贯钱可以买到一头牛。宋太宗淳化五年(994),京西路的一些州郡缺牛耕地,官府组织农民自己到江浙一带购买,“每

一牛,官借钱三千”。③每头牛3贯,大概是当时的价格。宋真宗大中祥符三

年(1010),有诏在开封的朝廷各坊、监和开封县西郭省庄,选购“纯赤黄色牛

犊可备祭祀用者”,省庄人户每犊支钱3贯,坊监每犊支钱2贯;至景佑五年(1038),据三司言,祭祀选用的牛犊每头支钱5贯。④表面上看,宋真宗时的

牛犊价格,已等于或接近于宋太宗时成年牛的价格。但宋真宗时的牛犊是特殊

毛色、特殊用途,不同于一般牛犊,价格自然高;而且是朝廷购买,一般也会

比市价高些。从景韦占五年同样牛犊的价格则可以得知,20多年间已上涨了约

1倍。大观四年(1110),“一牛之价,不过五七千。”⑤一头牛的价钱为5至7贯。宣和五年(1123),两浙收缴被掠夺的耕牛,以每头10贯的价格买给了农民。⑥牛价持续上升,但多不过10贯。大约是宋徽宗时,许景衡有《墨牛图》诗云:“一牛动是万钱值,墨指一作何纷纶。安得田家真有此,坐令四海无饥民。”⑦

说明当时牛价一般是10贯左右。北宋时也有达到100贯的事例,但,那不是正

常的市场价格,而是敲讹勒索的价格:“桐庐县一民,兼并刻剥,阊里怨之,

尽诅曰:‘死则必为牛’。一旦死,果邻村产一白牛,腹旁分明题其乡社名姓。牛主潜报,兼并之子亟往窥之,既果然,亦悲恨无计。又恐其事之暴,欲以价

求之。其民须得百千方售,其孤亦如数赠之。”后来因分赃不均,协同作案的

针工投案揭发说是他刺的字。⑧

南宋时期,牛价大幅度上涨。一般价格为每头100贯,比北宋末期增长10倍。

绍兴初,湖南诸州发生大饥荒,又值战乱之后,“田莱不辟,米价翔踊。而二

广帅司闭籴,且禁耕牛出境。一牛值钱百千”,⑨即100贯。是非常时期的价

格。绍兴三年(1133),苏州昆山农家的一头牛犊,有人欲以20贯买走,但主家不同意。⑩说明实际价值更高。洪迈记载,福建建阳的一头牛犊,可值10贯。⑾绍兴六年(1136),宣城人周紫芝言:“市一牛须百千”即100贯。⑿同年十月,都督行府言:“乞令提领江淮等路营田司于见

__________________

①诸如胡嘏《宋朝市马三题》(《中国农史》1986年第3期),程民生《略论宋代畜牧业》(《河北学刊》1990年第4期),杜建录《宋代沿边市马贸易述论》(《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张显运《宋代牧羊业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等。至于牲畜的价格,仅见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中华书局,1995年)在《军事装备及民兵支费》一节中,叙述了朝廷购买军马的价格。

②《宋会要辑稿·食货》23之31。

③《宋会要辑稿·食货》1之16,63之162。

④《宋会要辑稿·礼》26之9。

⑤《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52。

⑥《宋会要辑稿·兵》18之23。

⑦许景衡:《横塘集》卷6《墨牛图》。

⑧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

⑨薛季宣:《浪语集》卷33《先大夫行状》。

⑩洪迈:《夷坚志·丙志》卷7《大渎尤生》。

⑾洪迈:《夷坚志·丁志》卷5《师逸来生债》。

⑿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49《答田券示徐伯远》。

寄养牛内,就近支拨三百头付寿春府,一百头付濠州定远县。仰疾速计置,节次起发前去……借给归业人户耕种,免纳租课。候收成日,与作五年还纳,每牛一头,止令纳钱一百贯省。”①每头牛100贯省,合77贯足,还是官方的优惠价。乾道初,鄂州一农民家的白牛犊和母牛,被人以300贯的价格买走。②则平均每头l50贯,而实际上牛犊价格一般为10到30贯,那么主要价值就在母牛身上了,约值200多贯。乾道四年(1168),淮南地方官言:“窃尝询究淮上治田之具,盖每招一家(归正人——引按),必首给钱百二十缗,以其二买牛,一为室庐、耒耜之资。是知淮上不惟人稀,牛亦艰得,计道途之费,固应倍于内地,又绿经历商税,费亦寝重。”③以120贯的2/3买牛,就是80贯,这是淮南当时的牛价,加上了从外地购买的路费、商税等费用,“固应倍于内地”。

由此反映了当时内地牛价约40文左右,下降不少。宋孝宗时,鄂州民家的一头牛病死,地方官员“贷钱三万以买犊。”④则当地一头牛犊的价格是30贯。绍熙年间,退休在越州老家的陆游,曾打算买一头黄牛犊骑乘代步,卖主索要的价格是20余贯,陆游嫌贵,认为:“其费二万有畸,作栏、蓄童,又在此外。遂一笑而止。”⑤没有成交。南宋中期,饶州一头“毛黑头白而长”的水牛犊,卖了25贯。⑥

附带介绍一下牛的租赁价。宋真宗时,广德军管内的祠山庙,将民间布施的牛租赁给民尸,每年每牛输绢1匹。⑦按当时1匹绢1贯钱折计,平均每天不足3文,应该说相当便宜。绍兴六年(1136),寿春府、濠州定远县官方租借给归业人户耕牛,“侯收成日,与作五年还纳,每牛一头,止令纳钱一百贯省。”⑧平均每年的租价是20贯省,合15贯400文足,每天约合42文,远高于北宋时的租赁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会要辑稿·食货》2之19。

②洪迈:《夷坚志·补志》卷7《直塘风雹》。

③楼钥:《攻愧集》卷91《直秘阁广东提刑徐公行状》。

④陆游:《渭南文集》卷37《朝议大夫张公墓志铭》。

⑤陆游:《渭南文集》卷28《跋刘凝之陈令举骑牛图》。

⑥洪迈:《夷坚志·三志辛》卷7《张三公作牛》。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2,天禧二年五月壬申;《宋会要辑稿·礼》20之85。

⑧《宋会要辑稿·食货》63之107。

二、马

二、马

作为最主要交通工具和作战机动载兵的马,价格高于牛,但差价因马匹质量不同而悬殊。

宋太祖时,有人在华州以80贯钱买马一匹:“于华州八十千买之,契券分明”。⑨宋太宗端拱年问,李觉上书指出:“国家所市戎马,直之少者,匹不下二十千。往来资给赐与,复在数外”。⑩政府购买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所产的马匹,最低价格是每匹20贯。

宋真宗咸平元年(998),朝廷估定西北地区向少数民族买马价格,“每岁皆给以空名敕书,委绿边长吏择牙吏入蕃招募,诣京师,至则估马司定其直,三十

五千至八千,凡二十三等。其蕃部又有直进者,自七十五千至二十七千,凡三等。有献尚乘者,自百一十千至六十千,亦三等。”⑾在西北边疆地区招买少数民族的马匹,每匹自8贯至35贯,分23等;有少数民族直接进马者,每匹自27贯至75贯,分3等;有进献可供皇帝乘骑者,每匹自60贯至110贯,也分3等。大中祥符三年(1010),灵州的厮铎督及潘罗支男失吉遣使贡马,其中“厮铎督马三疋,估直百七十贯;潘失吉马三疋,百一十贯”。⑿厮铎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卷3《白万州遇剑客》。

⑩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端拱元年十二月。

⑾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咸平元年十一月戊辰;《宋会要辑稿·兵》24之2。

⑿《宋会要辑稿·方域》21之23。

所贡马每匹56贯余,潘失吉所贡马每匹36贯余。天禧二年(1018),并代走马承受张永和等言:“并州劲勇马社军每人置马一疋,直钱四十五千,官止给十千,望稍增其数”。①河东路并州买马,一匹直45贯。

宋仁宗景禧三年(1036),朝廷再次调整诸州买马额:

凡买马等仗,自四尺七寸至四尺二寸有六等,每差以一,给其直脚。大马自绢二十九匹端至十九匹端六等,每差以两。牝马自绢十六匹端至十一匹端六等,每差以一。旧马价有以缗钱计之,为十等,自三十八千至十八千,每差以两。②

每匹价钱自18贯至38贯不等。景佑四年(1037),河北诸军缺马,群牧司于天雄军、真定府、定、瀛、贝、沧州买马,12岁以下按等级支付价钱:“马自四尺七寸至四尺二寸,凡六等,其直自二万五千四百五十至万六千五百五十,课自万三千四百五十至八千九百五十九,六等。”③最高价25贯450文,最低价l6贯550文。宝元年间(1038—1039)朝廷括买民间马匹,分4等,每匹支付20贯至50贯不等。④康定初(1040),宋夏战争爆发,陕西用兵,军马不足。朝廷诏令京畿、京西、淮南、陕西路括市战马,“马四尺六寸至四尺二寸,其直自五十千至二十千,凡五等。”价格在20贯至50贯之间;康定二年(1041),朝廷诏令河北州军置场市马,但按其要求的标准买不到很多的马,朝廷只好降格以求并提高价格:第一等为28贯,第二等26贯,第三等24贯,第四等以下及牝马,仍按原价,标准则自第二等以下依次少减1寸。⑤庆历四年(1044),有诏西北地区以外的有关州军和开封府界,“巡检兵校听自市(马),官偿其直,毋过三十千。”⑥即开封府和内地负责治安的巡检兵校,可以自己买马,官方支付价钱,最高额为每匹30贯。意味着这些地方的马一般价值30贯。嘉祐六年(1061),群牧使宋祁说道:朝廷在河东路的麟、府州买马,原来分为5等:“第一等一十八匹端,至第五等各减一匹。”第一等马可以用18匹(端?)绢购买,至第五等

依次各减l匹。后来各减绢2匹,第一等马当时只有16匹(端?),“蕃汉兴贩人户,别无利润,致骒马转少。”要求前三等以上各特添绢2匹,第四等、五等各特添1匹。⑦嘉祐年间,欧阳修在开封与人写信说:“有人将一马来,行亦快,不见惊蹶,不知毛骨如何?云要百千为定价。”⑧要价100贯。

治平元年(1064),河东、陕西的广锐、蕃落等地方部队缺马,朝廷诏令他们可以置社购买,每匹官方给钱30贯。“久之,马不至,乃增直如庆历诏书,第三等三十五千,第四等二十八千”。仍采取提高价格的办法,第三等升至35贯,第四等升至28贯。⑨北宋中期的毕仲询载道:有医生李生遇见一骑马者,问道:“君马新市,其价几何?”回答道:“一百五十千。”⑩此马价值150贯,当属少见的良骥。

熙宁五年(1072),日本僧人成寻在开封买马2匹,价钱是1匹10贯,另1匹9贯,加上税钱815文,“合廿贯也”;又在郑州买马2匹,1匹原来价格是10贯降至8贯,1匹原来价格是9贯降至7贯。⑾其价格比朝廷买马便宜的多,显然所买不是军用的战马,而是普通的民用马。再者,官方大规模的买马行动,无疑也会造成临时的紧缺,从而导致马价上涨。韩维言,宋神宗实行保马法之前,北方地区1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1,天禧二年正月庚申。

②《宋会要辑稿·兵》24之2。

③《宋史》卷198《兵志》12。

④《宋会要辑稿·兵》22之2。

⑤《宋史》卷198《兵志》12。

⑥《宋史》卷198《兵志》12。

⑦宋祁:《景文集》卷29《论买马札子》。

⑧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152《与薛少卿二十通》之8。

⑨《宋史》卷198《兵志》12。

⑩陶宗仪:《说郛三种·说郛一百二十卷》卷41下,毕仲询《幙府燕闲录》。

⑾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第4;第5。

匹马的价格为20至30贯,后至100贯。①熙宁八年(1075),御史蔡承禧言:“闻知颍州孙永以马一匹入市骐骥院,元直六十千,而请官直百六十千。”②则开封当时l匹马的市价为60贯。元丰四年(1081),陕西买马司“会计到每年本息

钱共五十五万六千八百八十八贯六百一十八文省,计合买马二万一千三百二十八匹。”③每年用钱556880贯618文省,买马21328匹,每匹合26贯省,计20贯20文足。如果买的是上京的好马,则每匹约30贯。④元丰五年,这里买马的价格是:自身高四赤(尺)七寸至四赤一寸分七等,价钱自32贯至16贯。⑤同年,河东路麟、府州的和市马价是每匹25贯。⑥元丰六年,提举河东路保甲王崇拯,建议本路训练保甲骑马,“依麟府路和市为价,每匹官给钱二十五千,责令买及格马。”⑦麟府地区的马价大约是每匹25贯。元丰七年,调发北方户马供应西北军队,其中属于私买者分三等支给价钱:上等30贯,中等25贯,下等20贯。

⑧同年七月,“同管勾西京(应为京西——引按)路保马吕公雅言:奉手诏闻本路保马极苦难买,众既争市,价亦倍贵,至驽者不减百千。”⑨下等马也可以买到100贯以上,虽然也是市场价,却是在官府政治高压下不得不抢购以完成任务的非市场行为,比平常的价格翻了一翻。同年,知枢密院韩缜委托知石州燕复买马1匹,在石州买时为绢40匹。到开封后,韩缜先以银10两偿道里费,又偿以山东绢80匹;侍禁杨嵩在西北得1马驹,打算卖掉筹集路费,韩缜托人以30贯买下。后来发现“马不可乘,又患疥瘙。”意欲返还。⑩元丰八年,韩维上书言:由于保马法的实行,“昔时一马直钱三二十千者,今贵至百千矣。”⑾马价由20余贯增至100贯。宋哲宗时,官方购买西北少数民族的马,“其马及官格尺者,不下四五十缗。”⑿每匹40贯至50贯。建炎元年(1127),国破重建之际,严重缺马。朝廷有诏除了文臣许养马l匹外,其余官吏士民之有马者,一律交赴官方,地方官将马分为3等支付价钱,高4尺6寸者为上等,价钱100贯,以下递减。⒀

马性宜凉,所以主要产于北方,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地区不多。历史进入南宋,军马的主要来源断绝,官方只好依赖西南四川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马。正如陆游有诗云:“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瘴乡所产非权奇,边头岁人几番皮。崔嵬瘦骨带火印,离立欲不禁风吹。”⒁这一背景,就注定了马价的增长。再者,宋政府买马有意抬高价格,另有政治意图,目的在于以此羁縻笼络西南少数民族贵族。正是因此,西南地区的马价猛增数倍。绍兴二年(1132)广西经略安抚司所报告:“近年以来,马价涌贵,比年时已过四五倍。”⒂广南地区所产的小马,南宋初,每匹值10余贯。⒃绍兴二年,朝廷在广西买马,马高4尺7寸者值45贯,4尺1寸者值13贯。“然蛮马尤驵骏者,在其地或博黄金二十两,日行四百里。”⒄绍兴三年,朝廷在广西的少数民族中买马,每匹约20贯,但加上所赏的银、丝织品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韩维:《南阳集》卷26《乞罢保马保甲札子》。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4,熙宁八年五月丁亥。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55。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59。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60。

⑥《宋会要辑稿·兵》22之10。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39,元丰六年九月乙巳。

⑧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6,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宋会要辑稿·职官》27之14。

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7,元丰七年七月庚申。

⑩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9,元丰七年十月壬申。

⑾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57,元丰八年六月丙子。

⑿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242,陈次升奏。

⒀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建炎元年六月丁亥。

⒁陆游:《剑南诗稿》卷5《龙眠画马》。

⒂《宋会要辑稿·兵》22之15。

⒃《宋史》卷198《兵志》12。

⒄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5,绍兴二年六月癸巳。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8《广马》载:“马必四尺二寸以上乃市之,其直为银四十两。每高一寸,增银十两,有至六七十两者。”

则每匹实际约90余贯。①绍兴五年,朝廷在讨论广西买马时,宋高宗说:“昨计算余杭监牧一岁支费,无虑二万缗,自可收买战马百五十匹”。②可知在广西买马,大约每匹133贯余。绍兴六年,湖南的少数民族愿向朝廷献马20匹,“马直不至二百万钱”,③平均每匹不足100贯。洪迈记载,大约在南宋初,成都有人用100贯买了1匹白鼻黑马。④绍兴三十年,官方在广西“若欲买千骑,且以中价计之,亦不下十余万缗。”⑤平均每匹100余贯。

隆兴元年(1163),张浚指出:“朝廷每岁于川、广收买战马计纲起发,每匹不下三四百千,”所言包括买马和运输等费用;而在两淮买马,每匹则200贯。⑥乾道二年(1166),四川宣抚使吴璘奏:“本司又得旨买发进马五百匹,每疋价钱止是二百余贯。”⑦四川收买进发朝廷的马,每匹200余贯。淳熙八年(1181),朱熹弹劾台州知州唐仲友,其中一条是有人向其亲属行贿“马一匹,连鞍直钱一百贯”。⑧淳熙十四年(1187),四川安抚制置使赵汝愚言:“牵到马五疋,约价钱一千道”。⑨每匹200贯交子。淳熙十六年,有臣僚的调查报告指出:从川、广发纲马至临安,连同买价、运费,每匹不下500贯;而“比年京西民间产马蕃盛,其间中披带者极多,如上驷市直不过二百缗。”⑩京西民间所产的良马,价钱每匹不过200贯。宋孝宗时,辛弃疾曾以5万贯于广西买

马500匹,⑾则是100贯1匹。淳熙时的广西蛮马极优良者,超过了西北马,1匹价值黄金数十两;溪峒间有一种淡黄色马,高仅4尺,耳小如人手指,目大如吊铃,极为敏捷,曾有峒官用黄金100两从蛮王那里买一病马,医治痊愈后,蛮王又想以黄金200两买走,却遭到了拒绝。⑿属于特殊马的特殊价格。比较在西域的畜牧之国高昌,马匹非常便宜:“善马直绢一匹,其驽马充食,才直一丈。”⒀优良的马值1匹绢,而食用的马仅值1丈绢。

庆元元年(1195),茶马司报告:“已得指挥,令殿前司于襄汉州军收买土产马二百五十疋,合用价钱,先于总领所借支,却令茶马司于拖下纲马所管钱内对数拨还。照得边场买马,每疋钱引一百三十四道半,其殿司每疋约一百五十道。”⒁在边防地区买马,价钱是每匹纸币134贯余到150贯之间。嘉泰三年(1203),枢密院言:“江陵副都统制司每岁截拨广西纲马钱二万贯,收买土产马。据申到去年分已买马四百匹,每疋五十余贯。窃虑所买马,间有不及格尺或齿老病患、不堪披带。访闻民户将堪好壮阔及格尺土产马往外处就高价出卖,诚为可惜。”朝廷诏令:“湖广总领所桩管会子内支二万贯付江陵副都统制司,贴助收买土产马使用一次。每疋以一百贯为率,并要及格尺、齿嫩、堪披带”。⒂原来在湖北以50余贯会子买到的当地马,多有老弱病残,朝廷于是将价格翻番,以每匹100贯会子购买1匹合格的马。嘉定十五年(1222),枢密院言:“昨降官会一万贯,付濠州收买土产马。据申到,已节次买到战马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4,绍兴三年四月戊申。

②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99,绍兴六年三月辛未;《宋会要辑稿·兵》22之22。

③胡寅:《斐然集》卷26《左朝请大夫王公墓志铭》。

④洪迈:《夷坚志·丙志》卷3《杨抽马》。

⑤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6,绍兴三十年九月丁丑。

⑥《宋会要辑稿·兵》22之28。

⑦《宋会要辑稿·职官》43之111。

⑧朱熹:《朱熹集》卷19《奏状按唐仲友第四状》。

⑨《宋会要辑稿·兵》29之42。

⑩《宋会要辑稿·兵》26之2。

⑾《宋史》卷401《辛弃疾传》。

⑿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9《蛮马》。

⒀《宋史》卷490《高昌传》。

⒁《宋会要辑稿·兵》26之8。

⒂《宋会要辑稿·兵》23之25。

七十九匹。更乞科降会子一万贯,接续收买。”①濠州等地的马价是会子126贯。

死马也有利用价值,也能卖钱。宋人在解释马的量词为什么称匹时,有一说云:“马死,卖马得一匹帛。”②可知1匹死马,大概能卖出1匹绢的价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会要辑稿·兵》23之28。

②赵令畴:《侯鲭录》卷6。

三、驴、骡、羊、猪、狗、兔、禽蛋等

三、驴、骡、羊、猪、狗、兔、禽蛋等

驴、骡属于役畜,羊、猪、狗、兔、禽蛋等属于家畜禽,更为普遍。可惜资料不多,只好合在一起分别考察。

(1)驴程颐记载:“族父文简公应举来京师……唯乘一驴,更无余资。至则卖驴,得钱数千。”③北宋前期,开封一头驴子大约值数贯钱。熙宁年间,寿春一人“有善驴,其值数万钱。”④一匹健壮的驴子,价值数十贯。元丰四年(1081),河东转运司调夫11000人随军,坊郭上户有被差夫400人者,愿出驴者3驴当5夫,5驴别差1夫驱喝,1夫雇直约30贯以上,1驴雇直约8贯。⑤这属于特殊情况下的特殊雇价。洪迈记载:北宋末,京师妇人夏二娘死后托梦其子杜生道:“我在生时,欠某坊王家钱十二贯,某坊陈家钱三十四贯。坐谪为王氏驴,而鬻于陈。王氏所得价钱偿已足”。⑥当时开封一头驴子的价格,大约是12贯。乾道六年(1170),在金国的相州,上等的驴有值40贯者(60陌),⑦合足钱24贯,可资参考比较。

(2)骡绍兴末,黄州一官员家“马生牝骡”,即母马和公驴生出的马骡,可以抵100贯的债务。⑧大概是当时1匹小母骡子的价钱。

(3)羊天圣三年(1025),陕西沿边州军的少数民族如犯罪,按旧例输纳羊钱入官赎罪,每只羊500文。⑨在西北游牧地区,钱少羊多,羊价十分低贱,大约是每只500文。庆历四年(1044),西夏西北地区“连接诸蕃,以茶数斤,可以博羊一口。”⑩进一步说明了羊价低贱。内地羊价就大不相同了。熙宁年间,京师地区官方购买活羊的价格为每斤130文。⑾以1只中等的羊40斤计,约值5

贯余。熙宁七年(1074),朝廷规定死亡官员的赙赠中有羊,在开封者每只支钱1贯,外地者每只支钱1贯300文。⑿但这不一定是羊价,因为按前文所言购买活羊的价格为每斤130文计,1贯钱在开封还买不了10斤的小羊。两宋之际,李光有《荐羊疏文》云:“诸处馈羊,既不忍杀。十有三头,畜养滋久,遂无脱期。今转变到净财五十贯足,躬就报恩禅寺斋供佛僧,看转经文,仍设水陆,荐拔群羊超生人天者。”⒀李光信佛,得到的羊不忍杀食,养大了便买出,将价钱施舍于寺院,平均每只羊3贯846文足。绍兴二十六年(1156),临安府钱塘县的一位经营羊肉的巨商杨康,提出向朝廷进献“御膳羊七百二十口,计钱一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12《家世旧事》。

④张耒:《柯山集》卷43《任青传》。

⑤《宋史》卷175《食货志》上3。

⑥洪迈:《夷坚志·丁志》卷7《夏二娘》。

⑦楼钥:《攻愧集》卷112《北行日录》下。

⑧洪迈:《夷坚志·丁志》卷13《高县君》。

⑨《宋会要辑稿·兵》27之22。

⑩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9,庆历四年五月甲申。

⑾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6,熙宁七年九月丙午。

⑿《宋会要辑稿·礼》44之26。

⒀谢采伯:《密斋笔记》卷5。

缗。”①平均每只13贯800余文。绍兴末,平江府“羊价绝高”,羊肉每斤900文:“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②连小官员也吃不起。以一只羊净肉20斤计,价钱就是18贯,是所见最贵的价格。端平年间,吉水七里市有位叫王羊的屠户,一日有人扣门言:“吾负官钱,仅有一羊,欲卖四千,如何?”王屠户“提羊估度”后说:“止直三千。”其人恳求道:“但吾欲急用,幸以见钱酬我。”王屠户“提三千授之。”③也即以3贯铜钱成交。洪皓记载:金国境内“苦寒,故多衣皮……妇人以羔皮帽为饰,至直十数千,敌三大羊之价”。④则是1只大羊约值4贯或更多。

(4)猪淳化四年(993),京畿民牟晖击登闻鼓,声称家奴丢失了他的1头公猪,“诏令赐千钱偿其直。”⑤大概当时开封一头公猪的价格为1贯。绍兴中,台州仙居县的一头数月大的小肥猪,卖了1贯200文。⑥其成猪价格显然要

远高于宋初。

(5)狗有关狗的价钱史料,都在南宋。绍兴二年(1132),台州的一条幼犬,卖了1贯500文。⑦绍兴八年,平江府城外15里的村中,一位屠者按重量用3贯钱买了一条狗,⑧显然是为了宰杀卖狗肉。南宋时,乐平县农家养有一条9年的老狗,向路过的屠户要价500文出卖。屠户说:“此犬老瘦,能有肉几何?”还价至250文成交。⑨乾道六年(1170),秀州有1只白色幼犬,被人以1贯钱买走。⑩宋孝宗淳熙时,鄱阳一僧人花150文,买了条小黄狗喂养。⑾大约在宋孝宗时,盐官县的一位专门杀狗卖肉的屠户,用2贯500余文买了条狗。⑿鄱阳的杨一公,在县城花了200文买了条“状貌甚俊”的幼犬。⒀普通的狗,价钱大约在数百文到2贯数百文之间。特殊品种的狗,价钱高些。如嘉泰年间,湖州的田犬、猎犬,价值数贯。⒁

(6)兔宋初,庐山有人用100文买了一只死兔。⒂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等人在越州,“城中百物贵踊”,据内侍说,买一只兔子要五六贯。⒃是为非正常价格。

(7)牲畜的皮筋角牲畜的皮、筋、角,均有综合利用的独特价值,是制造兵器的重要物资,因而是朝廷的禁榷物品。建隆四年(963),二税中交纳的牛皮筋角定量为:皮1张,角1对,黄牛干筋4两或水牛干筋半斤,“可纳价钱一贯五百文”。⒄以上所有物品价值约1贯500文。宋初还规定:“中国租二十石输牛革一,准钱千。川蜀尚循旧制,牛驴死,革尽入官,乃诏蠲之,定民租二百石输牛革一,准钱千五百。”⒅大约可以推算内地的1张牛皮价值1贯,四川地区的价值1贯500文(铁钱)。绍兴末,工部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2,绍兴二十六年五月丙辰。

②洪迈:《夷坚志·丁志》卷17《三鸦镇》。

③佚名:《异闻总录》卷1。

④洪皓:《松漠纪闻》卷下,第11册第252页。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淳化四年十月丁丑。

⑥洪迈:《夷坚志·支景志》卷4《宝积行者》。

⑦洪迈:《夷坚志·甲志》卷7《张佛儿》。

⑧洪迈:《夷坚志·甲志》卷7《张屠父》。

⑨洪迈:《夷坚志·三志辛》卷2《张八道人犬》。

⑩洪迈:《夷坚志·支景志》卷5《许六郎》。

⑾洪迈:《夷坚志·三志辛》卷2《刘和尚犬》。

⑿洪迈:《夷坚志·补志》卷3《余三乙》。

⒀洪迈:《夷坚志·补志》卷4《杨一公犬》。

⒁谈钥:《嘉泰吴兴志》卷20《物产》。

⒂杨亿:《杨文公谈苑·江直木》。

⒃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建炎四年十月癸未。

⒄《宋会要辑稿·食货》70之2。

⒅《宋史》卷174《食货志》上2。

告:“自后皮剥所剥到马皮,每张估钱三百五十文省”。①每张马皮大约350文省,合269.5文足。

(8)禽、蛋海南岛上的黎族地区,一只母鸡50文,一只公鸡30文。②此价与唐代益州新昌县的价格相近:“县令夏侯彪之初下车,问里正曰:‘鸡子一钱几颗?’曰:‘三颗。’彪之乃遣取十千钱,令买三万颗。”孵成鸡数月后,又令吏将鸡卖出:“与我卖却,一鸡三十文。”③绍兴中,景德镇回香院所养的一只黄母鸡,死后被一乞丐欲用70文钱卖走,僧人同意后,实际上只支付了7文。④南宋初,广西来自南诏的长鸣鸡,“形矮而大,羽毛甚泽,音声圆长,一鸣半刻”,⑤一只价值银1两。一般司晨打鸣的公鸡,在南宋大约值300文。如陆游在越州,曾用300文买了一只大公鸡:“峩峩赤帻声甚雄,意气不与其曹同。我求长鸣久未获,一见便觉千群空。主人烧神议已决,知我此意遽见从。秋衣初缝惜不得,急典三百新青铜”;⑥另一首诗中再次提到:“青铜三百买乌鸡,辟地墙东为择栖。更聘一雌全物性,莫辞风雨五更啼。”⑦南宋中期,庆元府有一年忽然盛行斗鸡,一只善斗的公鸡价钱1贯,输赢则以10文为率。⑧

至道二年(996)的夏秋间,开封鹌鹑众多,卖者以致于用以车载,一只鹌鹑才值2文。⑨这只是特殊情况下食用鹌鹑的价格,在其它时间,用于赏玩者却大不相同,价格很贵,以至于有“开封民争鹑杀人”者。⑩绍兴初,金坛县物价上涨,鹅一只3贯,野凫一只800文。⑾建炎四年((1130)十月,宋高宗驻跸越州时,物价涌贵。主管膳食的内侍向他报告说:“一兔至直五六千,鹌鹑亦三四百。”⑿皆非正常价格。

蛋类价格仅见一例:南宋前期,在江东饶州乐平县,一只鸭子在1个月间下蛋30只,“计其值,恰三百钱。”⒀则是一枚鸭蛋价值10文钱。

以上宋代牲畜价格的考述,为认识其地位提供了金钱衡量的基础,也为与其他

朝代比较提供了便利,可以加深我们对畜牧业的了解。笔者尽管做了最大努力,但不敢说没有遗漏的资料和误谬之处,唯希方家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6之41。

②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31《四裔考》8,引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然今传《桂海虞衡志》无此条。

③元·陶宗仪:《说郛三种·说郛一百二十卷》卷32上,张蔫《耳目记》。

④洪迈:《夷坚志-支戊志》卷10《回香院鸡》。

⑤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9《禽兽门》。

⑥陆游:《剑南诗稿》卷47《新买啼鸡》。

⑦陆游:《剑南诗稿》卷59《赠鸡》。

⑧周南:《山房集》卷1《博鸡》。

⑨杨亿:《杨文公谈苑·蛙变为鹑》。

⑩《宋史》卷426《韩晋卿传》。

⑾张知甫:《可书·鹅三千凫八百》。

⑿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建炎四年冬十月癸未。

⒀洪迈:《夷坚志·甲志》卷14《许客还债》;《夷坚志·支戊志》卷8《许

客还债》。

[参考文献]

[1]胡嘏.宋朝市马三题[J].中国农史,1986,(

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

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

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

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

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就够了。

天儿蓝蓝风儿轻轻,暖和的春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我坐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我拥有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诗的李清照,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华,但我还是拿起手中的笔,用最朴实的语言,写下了一时的感受:

人生并不总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自己的人生,体会其中无尽的快乐和与众不同。

“富不读书富不久,穷不读书终究穷。”为什么从古到今都那么看重有学识之人?那是因为有学识之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那时因为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

自从看了《丑小鸭》这篇童话之后,我变了,变得开朗起来,变得乐意同别人交往,变得自信了……因为我知道:即使现在我是只“丑小鸭”,但只要有自信,总有一天我会变成“白天鹅”的,而且会是一只世界上最美丽的“白天鹅”……

我读完了这篇美丽的童话故事,深深被丑小鸭的自信和乐观所折服,并把故事讲给了外婆听,外婆也对童话带给我们的深刻道理而惊讶不已。还吵着闹着多看几本名着。于是我给外婆又买了几本名着故事,她起先自己读,读到不认识的字我就告诉她,如果这一面生字较多,我就读给她听整个一面。渐渐的,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两个人读的乐趣大,而两个人读书的乐趣远不及全家一起读的乐趣大。于是,我便发展“业务”带动全家一起读书……现在,每每遇到好书大家也不分男女老少都一拥

而上,争先恐后“抢书”,当我说起我最小应该让我的时候,却没有人搭理我。最后还把书给撕坏了,我生气地哭了,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对外婆说:“孩子小,应该让着点。”外婆却不服气的说:“我这一把年纪的了,怎么没人让我呀?”大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相让……读书让我明白了善恶美丑、悲欢离合,读一本好书,犹如同智者谈心、谈理想,教你辨别善恶,教你弘扬正义。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茶,余香缭绕。读一本好书,能使人心灵得到净化。书是我的老师,把知识传递给了我;书是我的伙伴,跟我诉说心里话;书是一把钥匙,给我敞开了知识的大门;书更是一艘不会沉的船,引领我航行在人生的长河中。其实读书的真真乐趣也就在于此处,不是一个人闷头苦读书;也不是读到好处不与他人分享,独自品位;更不是一个人如痴如醉地沉浸在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而是懂得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其中的乐趣。这才是读书真正之乐趣呢!这所有的一切,不正是我从书中受到的教益吗?

我阅读,故我美丽;我思考,故我存在。我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到:我从读书中受到了教益。当看见有些同学宁可买玩具亦不肯买书时,我便想到培根所说的话:“世界上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许许多多的作家、伟人都十分喜欢看书,例如毛泽东主席,他半边床上都是书,一读起书来便进入忘我的境界。

书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航标,读书,读好书,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

从群体上看,中专毕业生的劣势是阅历较少、知识层次相对不高;优势是学校专业设置大多贴近市场实际、贴近一线需要,且中专毕业生年青、肯吃苦、可塑性强。从个体来说,每位毕业生的优势与长项又各不相同,如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好;有些学生非常上进,上学期间还同时参加了职业资格考试或自学考试。所以,在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扬长避短,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打动聘任者。没有重点和章法的写作易使文章显得头绪不清、条理紊乱。

非常热爱市场销售

工作,有着十分饱满的创业激情。在××××两年从事现磨现煮的咖啡市场销售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客户资源。与省内主要的二百多家咖啡店铺经销商建立了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在行业中拥有广泛的业务关系。在去年某省的咖啡博览会上为公司首次签定了海外的定单。能团结自己的同事一起取得优异的销售业绩。

合理分配自我介绍的时间前文说过,自我介绍一般也就持续1—3分钟,所以应聘者得合理分配时间。常规安排是:第一段用于表述个人基本情况,中段重点谈自己的工作经历或社会实践经验,最后展望下自己的职位理想。但如果自我介绍被要求在1分钟完成,应聘者就要有所侧重,突出最有料的一点。在实践中,有些应聘者试图在短短的时间内吐露自己的全部经历,而有些应聘者则是三言两语就完成了自我介绍,这些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突出和应聘职位相关的信息自我介绍的内容不宜太多的停留在诸如姓名、教育经历等部分上,因为面试官可以在应聘者的简历上一目了然地看到这些内容。应聘者应该在自我介绍时选择一至两项跟自己所应聘的职位相关的经历和成绩作简述,以证明自己确实有能力胜任所应聘的工作职位。一个让人更有机会在面试中出彩的方法是在做一段自我介绍后适当停顿。比如在“我曾在大学期间组织过有2000人参与的大型校园活动”之后的停顿可能会引导面试官去问“那是什么样的活动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面试的深入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