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2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2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2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教案(单元一任务2)授课题目任务2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及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

2.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对植物生产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熟悉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的基本调查方法。

2.熟悉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的基本调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和农业生产要素(重点)。

2.土壤剖面(难点)。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

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你能说出当地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吗?

[一]导入新课

任务一中我们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周期性、相关性,植物成花等知识,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同时也了解植物生产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其生长发育吗?

提出引导性问题:启发大家说说自己家中或当地农户中植物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 新课讲解

植物生产两大要素:自然要素和农业生产要素。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

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指的是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素,缺少其中一个,植物就不能生存,其组成有7个:生物、光、热、水、空气、养分、土壤。

(1)生物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的影响: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

微生物的影响: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植物的影响:是农业要素的本体;杂草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光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实;同时光也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和地理分布。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

(3)热热量是指因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一般用温度表示。主要体现在积温、极端温度、最适温度和节律性变温上。

(4)水分细胞吸水:细胞主要靠吸收水分来增加体积。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是通过不同形态、数量和持续时间三个方面的变化而起作用的。

(5)空气空气中某些成分量的变化(如二氧化碳和氧等浓度的增减)和质的改变(如有毒气体、挥发性物质的增多和水气的增减等)都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生育。

(6)土壤土壤在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中有以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营养库作用。二是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三是雨水涵养作用。四是生物的支撑作用。五是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土壤剖面: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每一层次又可细分若干层。

旱地土壤剖面一般也分为四层:即耕作层(表土层)、犁底层(亚表土层)、心土层及底土层。

一般水田土壤可分为:耕作层(淹育层),代号A;犁底层,代号P;斑纹层(潴育层),代号W;青泥层(潜育层),代号G等土层。

(7)养分养分是指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化学营养元素,主要有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和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氯)。土壤中的养分数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要想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必需投入人工养分,即肥料。

2.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

农业生产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管理等5项。

(1)土地三个特点:一是土地数量的有限性,人类不能制造土地。二是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不能移动,不能置换。三是土地生产的可持续性。

(2)劳动力主要作用有:第一,植物生产过程体现为通过劳动把自然和人工要素转化为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产品。第二,劳动力要素是其他农业要素的使用者、创新者和发展着。第三,劳动力是植物生产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节者,决定了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力与生态力。第四,农村劳动力不仅是植物生产的主力军,而且是工业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后备军。

(3)资本资本是人工的物质性要素,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活跃的现代要素。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资本属于稀缺要素,增加资本投入是提高植物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可以改善各种农业要素的质量与能力;科学技术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科学技术还可以改造传统产业、产品、农作制度,促使农业现代化、商品化。

(5)管理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农业各种要素的作用,以提高生产力;农业主体将生产与经营联系起来,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宏观管理可以将众多的生产主体联系起来,以协调、改善、提高总体的生产力与经济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三] 综合小结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

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指的是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素,缺少其中一个,植物就不能生存,其组成有7个:生物、光、热、水、空气、养分、土壤。

(1)生物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光光合作用、光照条件、日照长度。

(3)热主要体现在积温、极端温度、最适温度和节律性变温上。

(4)水分细胞吸水;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5)空气空气中某些成分量的变化和质的改变。

(6)土壤土重要作用:营养库作用、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的支撑作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自然土壤剖面: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旱地土壤剖面:即耕作层(表土层)、犁底层(亚表土层)、心土层及底土层。

水田土壤剖面:耕作层(淹育层);犁底层;斑纹层(潴育层);青泥层(潜育层)。

(7)养分主要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

2.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

农业生产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管理等5项。

(1)土地三个特点: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土地生产的可持续性。

(2)劳动力主要作用有:把自然和人工要素转化为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产品;劳动力要素是其他农业要素的使用者、创新者和发展者;决定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力与生态力;是工业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后备军。

(3)资本资本是人工的物质性要素,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活跃的现代要素。

(4)科学技术改善各种农业要素的质量与能力;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改造传统产业、产品、农作制度,促使农业现代化、商品化。

(5)管理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加经济效益;协调、改善、提高总体的生产力与经济力。

[四]课堂检测

1.请解释: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农业增长要素;土壤剖面。

2.自然土壤、旱地土壤和水田土壤的剖面层次有哪些?

[五] 课后作业:

1.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有哪些?对植物生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2.植物生长的农业增长要素有哪些?对植物生产有什么重要作用?

课后反思: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互动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强,需课后完成作业加以巩固。……

板书设计

单元1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

任务2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

(1)生物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光光合作用、光照条件、日照长度。

(3)热热量是指因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一般用温度表示。

(4)水分细胞吸水;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5)空气空气成分量的变化和质的改变。

(6)土壤土壤重要作用:一是营养库作用。二是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三是雨水涵养作用。四是生物的支撑作用。五是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自然土壤剖面;

旱地土壤剖面;

水田土壤剖面。

(7)养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

农业生产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管理等5项。

(1)土地三个特点:数量的有限性;空间位置的固定性;生产的可持续性。

(2)劳动力

(3)资本

(4)科学技术

(5)管理

《植物的根茎叶》教案

科学领域《植物的根、茎、叶——苹果树长大了》 授课教师:崔云巧 活动名称:科学领域《植物的根、茎、叶》 活动时间:2017年11月10日 活动内容:观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了解其在生长过程中各部分的作用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事物,主动思考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观察认识实物,让幼儿能掌握植物各个部分的作用。 3.提高幼儿的科学兴趣及探究能力。 活动准备:PPT课件、植物的实物、一组植物的卡片,一组手工操作贴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哪些事物属于“植物”?幼儿回答,教师 给予肯定。那我们“人”属于植物吗?桌子属于植物吗?幼儿回答 2.图片导入:请小朋友们欣赏植物图片,看看你认识它们吗? 3.引出问题:通过观察图片,请小朋友们说说,植物有哪些部分组成? 小朋友回答,教师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二)活动部分: 一、通过结构图,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 二、分别细化讲解(1)植物的根分为:直根系、须根系两类(出示实 物观察)。植物的根具有吸收贮藏养分 和水分的 作用,以及固着植株的作用。 (2)植物的茎:形态一般呈管状(观察图片)。茎能 把根吸收的水分养分运送到植物的叶、花、果实 和种子里。 (3)植物的叶子:形态各不相同(观察图片)。植物 的叶子在阳光的作用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养 料。 三、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平时吃的蔬菜是植物吗?你们知道这些都是植 物的哪个部分呢? 四、实验1:请小朋友们拿出一组植物图片,观察并思考平时吃的是植 物的哪个部分?思考并讨论。教师总结。 (土豆属于块状茎,莲藕属于根状茎) (萝卜属于根,人参属于根) 2:观察图片,说说它们又是植物的哪个部分?教师总结。 (芹菜吃的是茎和叶,白菜吃的是茎和叶,葱吃的是茎和 叶) 五、实验1:请小朋友们拿出一组植物粘贴卡片,进行动手操作,将植 物的各个部分粘贴到正确的位置,并且说一说,植物各个 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小朋友回答,教师总结。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第4章)

第4章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 教学目标: ◆掌握: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植物吸水的原理、根系吸水的动力和蒸腾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土壤水分的类型及有效性。 ◆理解:降水、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影响根系吸水的主要因素;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了解:气孔对蒸腾作用的调节及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 ◆学会:降水量与空气湿度的观测方法。 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12学时、技能训练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生长发育与水 教学重点: ◆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植物细胞与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蒸腾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植物的需水规律及合理灌溉的指标。 教学难点: ◆气孔对蒸腾作用的调节及影响蒸腾作用的条件; ◆影响根系吸水的主要因素;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一)水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对植物的生命具有决定性作用: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水是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运输物质的介质;水分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水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二)植物细胞吸水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吸水也不例外。植物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 1.渗透吸水含有液泡的细胞吸水,如根系吸水、气孔开闭时保卫细胞的吸水为渗透吸水,主要是由于溶质势的下降而引起的细胞吸水过程。 2.吸胀吸水对于无液泡的分生组织和干燥种子来说,其细胞吸水依赖于低的衬质势而引起的吸水过程。 3.降压吸水主要是指因压力势的降低而引发的细胞吸水。 (三)植物根系的吸水 1.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后,便进行运输,其运输途径为:土壤中的水→根毛→根的皮层→根的内皮层→根的中柱鞘→根的导管或管胞→茎的导管→叶柄导管→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 2.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根系吸水的动力主要有根压和蒸腾拉力两种。 (1)根压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伤流和吐水是证明根压存在的两种生理现象。

第三版《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单元测试卷Ⅱ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单元测试卷Ⅱ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40) 1.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黏粒的界限是( )粒径。 A 0.1 mm B 0.01 mm C 0.001 mm D 0.000 1 mm 2.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 )。 A 桔秆 B 动物残体 C腐殖质 D糖类 3.我国土壤pH大多数在( )范围。 A 4.5~8.5 B 3.5~8.5 C 3.5~9.5 D 4.5~9.5 4.土壤pH在( )时磷素的有效性最高。 A 5.5~6.5 B 6.0~7.5 C 7.5~8.5 D 5.5~7.5 5.对团粒结构的土壤,人们俗称其为( )。 A.鸡粪土 B.蒜瓣土 C.蚂蚁蛋 D.卧土 6.生产上常施用菌肥养地培肥土壤,是利用了( )原理。 A 物理吸收 B 化学吸收 C 生物吸收 D 离子交换吸收 7.我国目前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 A 尿素 B 硝铵 C 磷铵 D 碳铵 8.耕层土样混合样品采样深度为( )。 A 5㎝ B 10㎝ C 15㎝ D 20㎝ 9.下列不属于施用基肥的方法是( )。 A 撒施 B 条施 C 穴施 D 根外喷施 10.在酸性条件下,( )的有效性最低。 A 锰 B 钼 C 锌 D 铁 11.进行土壤分析混合土样采样点一般取( )为宜。 A 5―10个 B 5―20个 C 5―25个 D 10―30个 12.堆肥腐熟化过程中,当腐殖化过程超过矿质化过程占优势时,可判断大约处于腐熟的( )阶段。 A 发热 B 高温 C 降温 D 腐熟 13.下列属于枸溶性磷肥的是( )。 A 钙镁磷肥 B 磷矿粉 C 骨粉 D 过磷酸钙 14.番茄在苗期以( )较好,结果期以硝态氮肥较好。 A 铵态氮 B 硝态氮 C 酰胺态氮 D 有机肥

植物生产与环境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模拟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高粱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 3.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 A.生长 B.发育 C.营养生长 D.都不是 4.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5.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 B.茎尖 C.叶片 D.花 二、填空题 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再生作用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和()的形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植物,三是()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 2.发育 3.生长相关性 四、简答题 1.生长和发育有何区别 2.何为植物的极性

3.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 一、填空题 二、填空题 1.发育 2.昼夜周期、季节周期 3.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 4.长日照、日中性 5.生理休眠、生理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2.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 3.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四、问答题(要点) 1.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极性现象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3.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破坏作用,如践踏、吃食、为害植物等,造成植物减产甚至绝收;而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益处,可消灭害虫、松动土壤等促进植物生长。 微生物可通过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影响土壤养分转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生物固氮、降解毒性等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另一方面杂草影响农作物、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一方面是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业要素的本体;作物、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试地的题目

第3章自测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3.土壤质地 4.土壤有机质 5.田间持水量 6.蒸腾系数 二、填空题 1.土壤水分土壤中常以溶液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目前水土保持主要采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如________和 _________。 3.土壤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成土因素的制约。 4.土壤按其作用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是土壤最基本的特性。 5.自然土壤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固相),________(液相),_______(气相)三相物质组成。 6.土壤微生物重要的类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等。 7.土壤生物中的生物残体发生两个方面转化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土壤空气的交换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__。 9.土壤三相中最活跃的部分是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物理性沙粒和物理性黏粒的界限是________粒径。 A 0.1 mm B 0.01 mm C 0.001 mm D 0.000 1 mm 2.“发小苗不发老苗”的土壤质地是______。 A 沙土 B 壤土 C 黏土 D 都不对 3.用手测法测定土壤质地时,可搓成直径约3 mm土条,但是弯成直径2~ 3 cm圆环时断裂的是_______。 A 沙壤土 B 沙土 C 重壤土 D 中壤土 4.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_________。 A 桔秆 B 动物残体C腐殖质D糖类 5.下列适宜黏土种植的作物是_____。 A花生B薯类C芝麻D小麦 6.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_________cmol(+)/kg时表明土壤保肥力中等。 A >5 B <10 C 10~20 D >20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参考答案

植物与生产环境简答题 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1.什么叫生物膜?简述其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和细胞内膜,包括核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统称为生物膜。 结构:生物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按液态镶嵌模式构成生物膜。两列液态的磷脂分子构成膜的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层中,整个膜可以自由地作半液体流动。 功能:(1)生物膜为选择性透过膜,这样就保证了活细胞能与外界进行正常的物质交换。(2)生物膜具有屏障作用,把细胞中的细胞器与其他部分隔开,使细胞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3)细胞膜还具有接受胞外信息和识别不同生物种类的功能。 2.液泡具有哪些作用? (1)液泡与细胞需水有关,液泡中的溶液可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以利于植物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2)贮藏各种养料和生命活动的产物,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质。(3)含有水解酶等多种酶类,参与细胞内物质的降解。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核分裂1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数量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2次,但染色体只复制1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4.根尖有哪几个分区?各区的特点是什么? 根尖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四个部分。(1)根冠:根冠形似帽状,套在根的顶部,是根尖的保护结构,根冠由薄壁细胞组成。能分泌黏液,起润滑的作用,便于根尖向土壤深处伸进。(2)分生区:分生区位于根冠上方,长1-2mm,属分生组织。此区细胞体积小、壁薄、质浓、核大、排列紧密,具有强烈的分生能力。(3)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的上方,是由分生区产生的新细胞分化而成的。该区细胞剧烈伸长,成为根在土壤中向前推进的动力。(4)根毛区:位于伸长区的上方,由伸长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细胞不再纵向生长,已分化出各种成熟组织,外表密生根毛,此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有何不同?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章习题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 3.土壤肥力: 4.土壤有机质: 5.土壤通气性: 6.土壤结构性: 7.土壤孔度: 8.土壤耕性: 9.土壤缓冲性: 10.土壤保肥性: 11.指示植物: 10.土壤孔性: 11、土壤酸碱性: 12、土壤孔隙性: 13、土体结构: 14、土壤供肥性: 15、团粒结构: 二、填空题: 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五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____【土壤固相】、土壤水分____和____【液相】三相物质组成。 3、土壤矿物质可占固相部分的____%以上,它好 似土壤的____。 4、土壤质地可分为___、____和黏土三类。 5、土壤生物包括____、____和____。 6、根据微生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可分为___、_ ___和兼气性微生物。 7、____是表示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8、我国土壤的PH值大多数在____的范围内。小 麦适宜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 9、酸性土壤通常通过使用___肥料,碱性土壤通常 通过使用____、____、____等进行性酸 碱中和,改良土壤。 10在农业生产上是靠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来确定宜耕期的。 11构成土壤胶体的微粒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2土粒团聚成棱角比较明显,_________与_________ 较差,大小与团粒结构相似的土团。 13构成土壤胶体的微粒有____和___组成。 14土壤胶体按其微粒组成和来源分为____、__ __和____________,其中有机—无机 复合胶体是土壤的主要存在形式。 15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____、____、___ _、________。 16我国耕地面积约____亿。 17东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是___和____。 18土壤吸收的作用大致分为:____、____、 ____、____和____。 19土壤缓冲性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和 ____。 20生物吸收是指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养分的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在生物体中的作 用。 21在水利、农业改良的基础上,施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改良剂,也能起到改碱效果。 22“黑土一把油汪汪”是_________土壤的真实写照。 23对土壤质地的鉴别,在田间则用______、______、 ______的办法加以区分。 24土壤缓冲性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5土壤一旦受污染,就很难治理,因此应采取 ________________的防治方针。 26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供肥特性,对肥料养分 的要求和反应各异,“不施肥稻像草,多施肥立即倒” 形容___________;“饿的饱的”形容__________。 27土壤耕性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和____。 28自然土壤剖面依次分为____、____、_ ___和____。 29土壤水并不是纯水,而是含有____与____ 是植物需水的主要来源。 30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常通过____和____ 形式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 31农业生产上常通过深耕结合________、 等措施来调节土壤的通气状况。 32土体内空隙垂直分布为________。 33依据土壤结构体____、____及其____ 可分为七种土壤类型。 34粒径为____的团聚体是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结 构,俗称“____、____。” 35土壤孔隙通常有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 __、____。 36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发生两个方面转化,即__ __和____。 37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常通过____和____形 式不断的进行气体交换。 38干地耕作土壤刨面一般分为____、____、 ____和____四层。 39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有____、____。盐碱 土壤的指示植物有____、____、____、_ ___。 40土壤缓冲性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 __。 41土壤胶体有____和____存在状态。 42土壤胶体按其微粒组成和来源分为____、__ __、____其中____是土壤胶体的主要存在形 式。 43土壤、吸收的五种形式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1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 教案(单元一任务1)授课题目任务1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有关概念。 2.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3.了解植物的极性、再生、休眠和衰老等现象。 4.熟悉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等生理作用。 5.了解植物生产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 1.掌握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熟悉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调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重点)。 2.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花芽分化(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 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你能说出当地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吗? [一]导入新课 提出引导性问题:刚才大家说出了很多植物的名称,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哪些是你认识的植物,试着说出植物名称。 [二] 新课讲解 1.植物的生长 (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由于细胞分裂和伸长引起的植物体积和质量上的不可逆增加,如根、茎、叶的生长等。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也称形态建成,如花芽分化、幼穗分化等。 (2)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植物的营养生长是指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植物的生殖生长是指花、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长。花芽开始分化(穗分化)是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昼夜周期、季节周期、再生作用等。 (1)植物的生长大周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了“慢——快——慢”的规律。以一年生植物的株高对生长时间作图,所得到的生长曲线呈“S”形。 (2)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植物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温度变化而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性或温周期性。 (3)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是指植物生长在一年四季中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如温带树木的生长,随着季节的更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3.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等。 (1)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交流,还存在相互竞争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水分和营养的竞争上,可通过根冠比来反映出来。 根冠比是指地下部分根系总重量与地上部分茎叶等总重量的比值,它受土壤水分、营养状况、温度、光照等因子影响。 (2)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是指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生殖生长所需的养料大多是由生殖器官提供的;另一方面生殖器官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产生

植物生产与环境测试试卷

16农艺升学班植物生产与环境摸底考试试题班级:得分:制卷人:吴宇琛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根冠比: 2.顶端优势: 3.春化作用: 4.有效积温: 5.空气湿度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根的伸长过程可称为()。 A.生长 B.分化 C.开花 D.发育

2.农业生产上要求做到“不误农时”,任何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的措施都必须在生长速率达到最高以前采用,否则任何措施都失去意义,这是因为植物生长具有()的规律。 A.生长大周期 B.昼夜周期 C.季节周期 D.依赖自然条件 3.由于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应而引起的植物生长停滞的现象称为()。 A.衰老 B.强迫休眠 C.生理休眠 D.渡过休眠 4.在一天中,植物生长的速度表现出()。 A.夏季时,白天快 B.早春时,白天快,其它季节晚上快 C.冬季时晚上快 D.一年四季都是白天快,因为白天有光,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没有光照,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5.茶树修剪是()的原理的应用。 A.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长相关性 B.生长周期性 C.顶端优势 D.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6.下列植物中顶端优势最强的是()。 A.雪松和水杉 B.玉米和小麦 C.苹果和梨树 D.玉米和高粱 7. 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A.高温 B.低温 C.空气 D.光照 8. 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 A.生长 B.发育 C.营养生长 D.都不是 9. 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10. 有实验证明()对植物产生成花物质极为重要。 A.连续黑暗的时期 B.连续光照的时间 C.充足的氧气 D.适宜的低温 11.植物感受光周期的主要器官是()。 A.茎尖 B.叶片 C.花朵 D.根尖 12.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烟草 B.油菜 C.玉米 D.大豆 13.()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力。 A.极性 B.再生 C.休眠 D.衰老 14.关于植物生长大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2021年新版四年级下册教科版1.4《茎和叶》教案

《茎和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茎和叶》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4课。 这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茎和叶的作用。教科书从观察一株完整的凤仙花入手,聚焦到茎和叶的作用上。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工具解剖,对茎的内部构造进行观察,并通过实验现象,推想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过程,通过课前给叶片上套塑料袋和用黑色卡纸遮住叶片这两个实验,引发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与推测,得出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科学研究要尊重证据。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身边的植物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一些观察经验,已经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但存在对植物观察、描述不够具体的现象。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前,要让学生聚焦观察植物的茎、叶的变化,利用“把植物的茎泡在红墨水里、用黑色卡纸遮住叶面、用干燥的塑料袋罩住大的叶子”等课前准备活动,引发学生对茎、叶是否会变化的思考及持续观察的动机,激发学生对植物茎、叶的研究兴趣。通过学生对植物的茎和叶的对比观察、解剖,知道茎和叶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从而更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增强学生热爱植物、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茎和叶是植物体的营养器官。 ●不同环境中植物的茎、叶外部形态不同。 ●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 ●叶能蒸腾水分调节体温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观察描述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发现其生长规律。 ●能够基于观察及已有认知推测茎与叶的功能。

●能够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对茎与叶的作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尊重事实,能依据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环境影响植物生长,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植物的茎和叶的作用。 难点:1.引导学生用横切和纵切的实验方法探究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2.通过观察探究,引发学生科学思维,推测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选取一段浸泡过红墨水的凤仙花的茎,一把小刀。 2.课前一周,在凤仙花植株上选一片叶子用黑卡纸遮住。 3.选一种叶片较大的植物,在其中一片叶子上套上干燥的塑料袋。 4.课前导学:学生观察凤仙花形态特征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种植的凤仙花,茎越长越高,叶越来越多,你们想过茎为什么会长高,叶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吗?它们对植物生存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探究植物的茎和叶。 1.学生汇报课前所观察到的凤仙花的形态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推测茎和叶的作用。 二、学习新知 (一)探究茎的运输作用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把植物的茎浸泡在红墨水中。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茎有什么变化? 2.学生回答:茎的内部变红了。 3.提问:茎为什么会变红?这个红色是从哪里来的? 4.学生猜想。 5.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茎的内部呢?

植物生产与环境练习题全册

模拟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高粱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 3.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 A、生长 B.发育 C.营养生长 D.都不是 4.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5.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 B.茎尖 C.叶片 D.花 二、填空题 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再生作用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和()的形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植物,三是()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 2.发育 3.生长相关性 四、简答题 1.生长和发育有何区别? 2.何为植物的极性? 3.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 一、填空题 1.B 2.A 3.B 4.A 5.B 二、填空题 1.发育 2.昼夜周期、季节周期 3.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 4.长日照、日中性 5.生理休眠、生理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2.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 3.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生产与环境

植物生产与环境知识填空练习题 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再生作用 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和()的形 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 ()植物,三是()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 迫休眠。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6.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 ()等。 7.根据其对低温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可将春化作用其分为()类型、半冬性 类型和()类型三类。 8.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营养生长和()。 9.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 现象称()。 10.花原基在分化成花的过程中,如一朵花中的雄蕊和雌蕊都分化并发育则为两性花,如雄 蕊或雌蕊不分化或分化后败育则形成()。 11.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主要有生物、( )、热、( )、空气、养分、土壤等因 素。 12.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有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等。 1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花芽分化和花器官的形成。 14.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 ()性。 15.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称()。 16.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和生殖生长。

17.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 18.()是指地下部分根系总重量与地上部分茎叶等总重量的比值。 19.( )是指由于植物的顶端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枝或侧根生长的现象。 20.()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 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21.()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力。 22.根据其对低温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可将其分为冬性、半冬性类型和() 三类。 23.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 (),三是日中性植物。 24.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指的是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素,主要有生物、光、热、 ()、空气、养分、()等。 25.农业增长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资 本、科技、()等。 26.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 27.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28.植物组织可以分为()、()两大类。前者按其所在植物体的部位不同又分为 ()、()、()等三种;后者又分为()、()、()、()、()五种。 29.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属于()组织。树木的木材主要属于() 组织和()组织。 30.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主要功能是()。 31.周皮是()、()、()三部分组成。周皮形成后常出现一些孔状结构, 被称为(),它可以进行内外的()的交换。 32.根据机械组织的形态以及细胞壁加厚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后者又 分为()和()。 33.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其主要功能是(),而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 主要功能是()。 34.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包括()、()、()和()等部分。 35.主根是由()发育而来,侧根起源于()。 36.根尖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其中能够分裂产生新 细胞的区域是()。

植物生产与环境练习题(全册)

模拟训练一 一、选择题 1.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 A、高粱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2.水稻由南向北引种,则生育期会( )。 A.延长B.缩短 C.不变D.缩短或延长 3.一般把花芽分化的过程称为( ) A、生长B.发育C.营养生长D.都不是 4.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5.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 B.茎尖C.叶片D.花 二、填空题 1.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 )。 2.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主要包括生长大周期、()、( )、再生作用等。 3.植物的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成花诱导、( )和( )的形成。 4.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不同可将植物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短日照植物,二是()植物,三是( )植物。 5.通常将休眠分为强迫休眠和( )。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称为强迫休眠。植物本身原因引起的休眠称为( ),也称真正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 2.发育 3.生长相关性 四、简答题 1.生长和发育有何区别? 2.何为植物的极性? 3.生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答案 一、填空题 1.B 2.A 3.B 4.A 5.B 二、填空题 1.发育2.昼夜周期、季节周期3.花芽分化、花器官形成 4.长日照、日中性 5.生理休眠、生理休眠 三、名词解释 1.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恶化,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2.发育是指在植物生活史中,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组织与器官的过程3.植物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四、问答题(要点) 1.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是生长的必然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2.极性现象是指植物某一器官的上下两端,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差异,通常是上端生芽、下端生根的现象。 3.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动物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破坏作用,如践踏、吃食、为害植物等,造成植物减产甚至绝收;而有些动物对植物生长具有益处,可消灭害虫、松动土壤等促进植物生长。 微生物可通过促进团粒结构形成、影响土壤养分转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生物固氮、降解毒性等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另一方面杂草影响农作物、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一方面是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业要素的本体;作物、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模拟训练二 一、选择题 1.下面植物顶端优势不明显的是( )。 A高粱 B.甘蔗 C.小麦 D.向日葵 2.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 A.高温 B.低温 C.空气 D.光照 3.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荠菜 B.白菜 C.玉米 D.黄瓜

植物生产与环境 第三版 第四章 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 复习题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四章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复习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70) 1.能够说明植物根压存在的生理现象是() A.生长 B.发育 C.开花和结果 D.伤流和吐水 2.植物根系吸水的主要方式是() A.渗透吸水 B.吸胀吸水 C.降压吸水 D.根压吸水 3.植物每蒸腾1kg水时所形成干物质的克数称为() A.蒸腾速率 B.蒸腾效率 C.蒸腾系数 D.蒸腾强度 4.在夏季种子播后久雨不晴而造成烂种的主要原因是() A.肥力不足 B.氧气不足 C.地温过高 D.地温过低 5.24小时降水量达到30mm,则降水强度等级为()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6.据测定,植物吸收水分,只有()用于有机物质的制造和组成植物体,其他用于蒸腾作用。 A 99% B 1% C 50% D 60% 7.采集的土壤样品风干后,还有一定的水分,其水分类型是() A.吸湿水 B.膜状水 C.毛管水 D.重力水 8.小麦的水分临界期是在() A出苗期 B孕穗期和灌浆开始乳熟末期 C抽穗期 D开花前 9.土壤中对植物生命活动最有效地水分是() A.吸湿水 B.膜状水 C.毛管水 D.重力水 10.植物根系吸收水的主要动力是() A.根压 B.伤流 C.吐水 D.蒸腾拉力 11.下列降水强度(mm∕12h )()属于大雨。 A 0.1~5.0 B 10.1~25.0 C 15.1~30.0 D 5.1~15.0 12.炎热中午,用井水浇地,造成植物萎焉,这种现象属于() A.大气干旱 B.土壤干旱 C.生理干旱 D.干热风 13.适宜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第三版《植物生产与环境》测试题

第4单元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 一、名词解释 1. 质壁分离 2.植物的需水量 3.蒸腾速率 4.根压 5.蒸腾作用 6. 需水临界期 7.蒸腾系数 8.降水量 9.相对湿度 10.蒸腾拉力 二、填空题 1.植物体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尖的________部分吸收的,________的吸水功能最强。 2.植物细胞的吸水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3.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有________和_________。 4.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________作用吸水;形成液泡的细胞主要靠________作用吸水。 5.根压可由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来证明。 6.由根压引起的吸水称为_________,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称_________。 7.影响根系吸水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植物蒸腾水分的部位主要是________;叶面蒸腾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其中以_______为主。 9.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10.合理灌溉的最好依据是生理指标,如叶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降水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3.空气湿度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来表示。 三、选择题 1.当土壤的水势大于根细胞的水势时,根细胞_______。 A 吸水 B 失水 C 不变 D干枯 2.据测定,植物吸收水分,只有_______用于有机物质的制造和组成植物体,其他用于蒸腾作用。 A 99% B 1% C 50% D 60%

13用根、茎、叶繁殖教案教学设计(1)

第四单元繁殖 13用根、茎、叶繁殖 教学目标 1.能提取文字或图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来繁殖。 2.能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来繁殖植物并展示成果。 3.能分析和交流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教学重点 知道一些植物可利用根、茎、叶来繁殖。 教学难点 分析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能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红薯、菊花、宝石花、花盆、浅碟、瓷罐、土壤、小土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了解到植物依靠种子繁殖后代,植物除了依靠种子繁殖后代之外,还可以依靠什么来繁殖后代呢。 2.出示句子: 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来繁殖。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13用根茎叶繁殖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交流哪些植物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 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知道,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之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来繁殖。那么,植物的营养器官有哪些呢? 植物的营养器官主要包括根、茎、叶。 哪些植物可以分别利用自己的根、茎、叶来繁殖后代呢? 2.出示课本39页上面的6幅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6幅图片,了解这六幅图片上的植物分别是什么?再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这6种植物分别利用什么来繁殖后代的?图片1:红薯的块根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 图片2:蓟的根钻出地面,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图片3: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 图片4:把水仙的球茎浸入水中,水仙就能生根、发芽、开花; 图片5:落地生根的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苗; 图片6:长寿花的叶子插在土里就能成活。 3.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些植物分别利用的是什么营养器官来繁殖后代的? 预设: 第1行的红薯和蓟是用根繁殖后代,第二行的生姜和水仙是用茎繁殖后代,第3行的植物幼芽、长寿花是用叶繁殖后代。 4.交流讨论:除了书上列举的这6种植物之外,还有哪些植物也可以利用根、茎、叶繁殖? 预设: 用根繁殖的植物:蔷薇、茶花、杜鹃、胡萝卜、郁金香…… 用茎繁殖的植物:紫藤、桂花、夜来香、杜鹃、山茶花、吊兰、草莓、荸荠、山药……

第三章 草坪与生态环境

第三章草坪与生态环境 ?草坪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受到周围环境条件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围的环境。影响草坪草的各种环境因子称做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和生物3个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草坪草的适应性和生长状况。 ?气候因子包括光照强弱、日照长短、光谱成分、温度、降水量及分布、空气湿度、蒸发量、风速等;土壤-地形因子包括土壤结构、有机质、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土壤空气、土壤反应、海拔高度、坡向与坡度等。生物因子包括人类影响、植物因子、动物因子和微生物因子。 ?草坪草本身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与外界实际的环境条件的吻合程度称为草坪草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在草坪的建植和养护过程中,我们应用各种各样的草坪草种和品种,遇到的是千变万化的环境条件,这就要求草坪草养护管理者了解草坪草的生态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采取正确的养护管理措施,使草坪草与环境之间能够更好地相配合。 ?养护管理措施有些是直接作用于草坪草,如修剪、切边等,而更多的则是用于改善草坪草的环境或生活因子,如打孔通气、灌溉、施肥、病虫草防治等。 ?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草坪养护管理各项措施的环境友好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草坪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当我们采取某一措施以获取期望中的草坪质量时,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而且要从环境友好的角度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因此,了解草坪于环境的关系,是成功的草坪养护的基础,也是草坪养护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第一节草坪与气候 ?天气或气候因素包括光照、气温、风等气象因子对草坪草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天气是某一地区各气象要素在某一短时期内的综合。气候则是某一地区各气象要素长期的特征,即其平均状况和变异程度。太阳辐射是形成天气和气候的根本动力。?太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温度是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及周围大气加温作用的反应。风是地区表面不均匀加热的结果,风由于受地球自转运动的影响而形成复杂的地带性气压系统。降水是水汽从江海湖河蒸发、凝结的结果。湿度则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 ?一、太阳辐射 草坪草依靠从太阳获得的能量来维持生长发育。从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是通过辐射的形式传输的。太阳辐射是指单位水平面积上所受到的太阳照射量。太阳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因为水蒸气能吸收红外线、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尘埃及其他微粒可散射光线,因而,当它达到地面之时已被大大地减少。此外,它也会因季节、纬度、一天中的时刻、大气的透明度、天气的变化和地形、海拔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异。

植物生产与环境教案3

第3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 教学目标: ◆掌握: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通气性、土壤胶体、土壤保肥性、土壤供肥性、土壤缓冲性、土壤空隙性、土壤结构、土壤耕性等基本概念;土壤的基本组成及各组分的特性。 ◆理解:不同质地的农业生产特性;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土壤基本性质及对肥力的影响。 ◆了解:土壤退化、污染和低产田的改良与开发。 ◆学会: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含水量与田间技术。 教学时数:18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12学时、技能训练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的基本组成 教学重点: ◆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质地的类型及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 ◆土壤通气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及作用。 ◆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土壤肥力概念 1.土壤概念土壤即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自然土壤:自然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壤。 农业土壤:而在自然土壤基础上,人类开垦耕种和培育的土壤。 2.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固相)、土壤水分(液相)和土壤空气(气相)三相物质组成的。 二、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矿物质的组成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矿物质的风化产物,其颗粒大小差别很大。通常肉眼可见的大颗粒多是破碎的原生矿物,而细小的土粒则是经过化学风化作用改造形成的次生黏土矿物。 原生矿物是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重新形成的一类矿物,主要有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等次生铝硅酸盐矿物和铁、铝、硅等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如三水铝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