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西法史考题 严存生

2013年西法史考题  严存生
2013年西法史考题  严存生

填空 20分

1、罗纳德·科斯是经济分析法学的创始人

2、亚里士多德属于古典自然法学

3、埃利希是自由法学的创始人

4、《法律的概念》一书的作者是哈特。

名词解释:20分

1、自然法

自然法是西方自然法学派所使用的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它似乎指的是一种法,这种法不同于国家制定法,它是自然产生和客观存在的,而且初期的自然法学家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从实际来看,它所指的并不是一种法,而是对法的一种基本看法或一种法律观。具体来说,这种法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或观点:

1,法从本质上说是人的规律,因此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其对人们行为的规定不能有悖于客观规律。

2,法根源于人的永恒不变的本性:社会性和理性(自觉性)。

3,法的功能和目的在于实现正义。所谓正义就是基于公共幸福的合理安排,就是人人在社会中“得其所哉”,即享受他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平等地承担义务。

4,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能使人们辨是非、知善恶,它应与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其中的道德观念相一致。

2、活的法

活的法又称为行为中的法,事实上的法。

1,法扎根于社会中,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秩序。

2,真正的和主要的法律不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则,而是社会立法中的秩序和人类联合的内在秩序。活的法律是在社会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能建立秩序的法律。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规,在未对人的行为发挥效力和未对社会秩序的形成发生作用前,只是一种纸上的东西;相反,非立法机关制定但对社会秩序的形成起作用的,就都是法律。因此,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成文法并不是法律的主体和根本。

3,法律和国家之间并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并非一定由国家机关特别是立法机关所制定和实施。

4,法律绝非仅仅是规则的体系,法律是很复杂的,由多种要素构成,除了规则之外,还有原则、政策等。

5,法律不是作为一种规则体系,而是作为一个过程和一种事业,在这个过程和事业中,规则只有在制度、程序、价值和思想方式的具体关系中才有意义。

3、哲理法学

哲理法学。其创始人康德认为道德就是社会,道德律就死社会率它是从人的本质——实践理性派生出来的。是实践理性给人所颁布的社会活动的准则。其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独立,而法律则是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以限制不遵守道德律者的方式保障其实现。因而法与道德的区别只是形式的和枝节的。其区别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的管制范围只限于人的外部行为,而道德则深入人心,能阻止人的恶念。(2)道德律的遵守完全是依靠人的自觉,法的遵守则离不开权威机关的强制。(3)道德是肯定的、推动人们行为,法是否定的、限制人们的行为。晚期哲理法学家在法与道德的关系上也基于继承了早期哲理法学家的衣钵。如拉德布鲁赫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法的制定和实施也必须基于道德,不能有悖于道德。他认为法与道德是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因此二者的区别只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只是针对人的外部行为,不能也不应针对人的思想。(2)道德律的被遵守出于人的自愿,而法律却离不开强制。(3)就目的而言,道德只求于内,只设定义务主体,而法律必须求于外,还必须有权利主体。(4)道德律适用于个别和具体,而法律适用于一般。

4、历史法学

历史法学派的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胡果、萨维尼、普赫塔、梅因等人的理论中。

胡果最先将历史性的实用主义批判引入法学领域,他在对“历史性的”自然法理论表示赞同的同时,反对纯理论的自然法学和法典化了的自然法思想。

系统论述历史法学派之基本观点的是萨维尼。他通过对法的产生、法的本质和发的基础三个问题的阐述,表达了该学派的代表性理论。他认为,法律只能是土生土长和几乎是盲目的发展,不能通过正式理性的立法手段来创建。在任何地方,法律都是由内部的力量推动的,而不是由立法者的专断意志推动的。法律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随着民族的壮大而壮大,当这一民族丧失其个性时,法便趋于消逝。他认为,法的发展呈现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法直接存在于民族的共同意志之中,并表现为习惯法。

第二阶段,发表现在法学家的意识中,出现了学术法。此时,法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是民族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法学家手中一门特殊的科学。

第三阶段是编撰法典。对法的本质,他认为法并不是立法者有意创制的,而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只有民族精神或民族共同意识,才是实在法的真正创造者。立法者不能修改法律,只能帮助人们揭示民族精神,帮助发现民族意识中已经村子的东西,最后,他对法的基础做了阐述。他指出,法的最好来源不是立法,而是习惯,只有在人民中活着的法才是唯一合理的法;习惯法是最有生命力的,其地位已远远超过立法,只有习惯法最容易达到法律规范的固定性和明确性。它是体现民族意识的最好的法律。

在英国,最早系统阐述历史法学的基本管低昂,并奠定其学科基础的是梅因。他试图从原始法过渡到成熟的法律体系的法的历史发展的一般理论。他是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他的论述的。

第一,他对假设的自然法理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古典资产阶级学者称的自然法虽然内容丰富但却是未经证实的理论。他的这种观点一方面反映了他对一般自认法理论的否定,以及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对立场,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对包括自然法在内的各种法律的历史主义的分析态度,以及古代法发展到资产阶级法的基本规律以及一系列资产阶级法律原则的肯定。

第二,关于法的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方法。他认为法律并不是来自于主权者的命令,而是沿着判决——习惯法——法典这样的顺序产生的。

第三,从契约发展国政概括出的人类社会运动的规律。梅因认为,契约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没有一个社会不包含契约的概念,只是表现形式和发展程度不同而已。他认为契约必须具有两个因素:一是一方当事人提出意向,要求对双方作或不作一定行为;二是另一方当事人表示接受的允诺,这种表示的结果,最初表现为协议、合约,当其受到法律规制以后,便成为契约,契约当事人之间也就产生了债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分为四类:口头、文书、要物、诺成。这四种契约的发展变化,标志着人类伦理观念的不断进步。

评价:1、历史法学派对近代民法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历史法学派在挖掘、整理、恢复人类法律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贡献。

3、在历史法学派中,人物众多且观点也非一致。如在法源理论上和对待自然法的态度上,各法学家观点并不一致,这说明历史法学派有一个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其内部成员的立场、观点也各相异,不能以萨维尼否定自然法理论,提倡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反对编纂统一的法典而否定该学派对世界法学发展的整体贡献,

4即使是萨维尼我们认为也是应当肯定的,

A萨维尼的作品对近代民法学的诞生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法学家的著作所不可替代的,

B萨维尼提出的法源自民族精神的观点是人类在认识法的形成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之一,它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促使人们在比较虚无的人类理性之外去寻找法的起源的途径,

C萨维尼的政治立场,由于其出生贵族,加上它反对自然法学派和反对编纂法典,人们往往将其视为代表了大封建主的利益,是反动保守的,但从它的学术成果以及他从政时的表现来分析,说19世纪40年代后期的萨维尼是一名资产阶级改革家和法学家并不过分。

5对人类社会进化规律进行了提炼,深化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简答:20分

1、庞德法律构成

1,社会学法学的特点:

第一,社会学法学所主义的是法律的作用,而不是它的抽象的内容;

第二,社会学法学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制度,人们既可以通过经验发现它,又可以有意识地创造它;认为法律既是由理性发展了的经验,又是由经验证明了的理性,法律作为一种社会制度通过人的智慧和努力,是可以改善的;

第三,社会学法学强调法律所要促进的是社会目的,要保障的是社会利益,而不仅仅在于制裁;

第四,社会法学从作用上看待法律制度、法律学说和法律规则,认为法律的种种形式仅是个手段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要研究如何使法律形式最适合当时当地的法律秩序问题;

第五,社会学法学的哲学观点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实证主义,又有实用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等。

2,法律的社会工程理论

第一,法律必须稳定,但又不能静止不变;

第二,人类社会发展出现了社会化进程,社会利益逐渐取代个人利益,合作开始取代竞争,综合开始取代分析,这要求法律也相应地“社会化”;

第三,法律是一种“社会工程”,人类应通过法学家、法官和立法者来设计和改造这一“社会工程”;第

四,法律作为控制人类本性的手段,是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维系和促进文明发展的工具,人类因此必须注重法律的作用和效果,而不是其抽象的内容。

3,法律的社会控制论

庞德主张的实现社会控制的法律的内涵体现在三种意义上:第一,法即法律秩序,就是通过有系统、有秩序地运用政治组织社会的强力来调整关系和安排行为的制度;第二,法即一批据以作出司法或行政决定的权威性资料、根据或指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财产法、契约法等;第三,法即司法和行政过程,指为维护法律秩序而根据权威性指示来解决各种争端的过程。

4,法律的功能:利益机制

利益机制说是庞德社会学法学的“理论枢纽”,他指出,法律作为利益保障的主要机制,主要是通过把法律权利赋予各种利益的人来发挥作用的。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最有效的工具,其任务就在于使人的合作本能与利己本能之间保持均衡,以便使最大多数的利益或我们文明中最重要的利益产生效果,同时使其他利益的牺牲降低到最低限度。

5,法律的价值论

庞德认为当前真正合理的价值评价方法应是经验论,它具有“工程学”的价值,可以从中找到一条消除或减少阻碍或浪费以实现最大社会利益效果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承认个人自我精神的社会合作——庞德称之为文明的合作。

2、分析法学派的特点

分析实证法学是19世纪在西方出现的一个法学流派,以1832年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为诞生标志。分析实证法学从广义上讲包括了以奥斯丁为代表的分析法学,以哈特为代表的新分析法学和以凯尔逊为代表的纯粹法学,其核心是对法律进行一种实证的客观分析,注重于现实法律规则或规范本身的研究,即注重对概念、原则的明确性、系统化的研究。

1.以“主权者命令”为特征的奥斯丁的分析法学

奥斯丁“将法律看做是主权者的命令,是在独立的政治社会学中单个的主权者或拥有主权的集团对其社会成员下达的直接或间接创设的一般命令”。他把法律的本质与命令、义务、制裁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总结出主权、命令、制裁三位一体的法律定义。他认为法律与道德之间不存在必要的或概念上的关系。提出了法理学是研究一般法律的普遍原则的科学。

2.以“纯粹法学”为特征的凯尔逊的分析法学

其主张要把一切非法律的因素从法学理论中剔除出去,组建一个真正纯粹的法学理论。纯粹法学是法律的科学而不是法律的哲学,它只阐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所追求的是真实的、可能的法律,法学研究的是“实际上就是这样的法。”

3.以语义分析为特征的哈特的新分析法学、

“新”表现在:a、承认社会学和自然法学的方法的合理性b、运用现代的逻辑工具包括符号逻辑和计算机科学等,以及语言科学进行论证c、对司法程序进行更严密和更详尽的调查研究。

4.重视法律体系的拉兹的新分析法学。重点对法律体系以及法律的作用和法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5.强调制度研究的麦考密克和魏因贝格尔的新分析法学

论述:40分

1、自然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自然法自公元前4世纪前后在古希腊诞生,其含义是:它是一种代表人类公平正义的精神,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的理性,是一系列高于实在法并对其进行约束引导的基本原则,是规范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使其和睦相处的法则。

2、

a、自然法产生于古希腊,最初含义来自人们对大自然的理解,自然法就是反映自然存在的秩序的发,是法律和正义的基础。

b、古罗马人的自然法观念从斯多葛学派发展而来,强调自然法就是正义,是人定法之前产生的,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它是最根本的法,是衡量一切人定法的唯一标准。

c、中世纪自然法学家认为自然法是有理性的人对上帝永恒法的理解和参与,高于实在法,是实在法通向永恒法的桥梁。

d、进入近代以后,自然法学家在宣传启蒙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自然法观念,从而使西方的自然法学说基本定型。——古典自然法。

3、古典自然法的演变 a、19世纪的衰落 b、20世纪初叶初步复兴 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全面复兴

4、早期自然法学

亚里士多德:自然法是反映自然秩序的法,是普遍的,永恒不变的法,高于内容变化不定的人定法,是人定法制定的依据。

斯多葛学派:自然法是理性的法律,不是任何特定国家的法律,也不是个别立法者所制定或编撰的,相反,它是城市的条例和习俗应遵循的准则。

5、中世纪,奥古斯丁用永恒法取代自然法,用上帝取代了斯多葛学派的理性。阿奎那指出了经典的神学自然法理论。

6、古典

7、自然法学的基本观点:a、自然法源于上帝的意志,或是人类的理性,它的存在不证自明。b、二元论的法律观,即自然法与人定法的对立统一。自然法是世俗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基础和价值准则,如果既存的法律和政治制度与自然法相违背,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人们没有遵守恶法的义务。c、人人平等d、自然权利的观念,这种权利包括人们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和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它先验的存在于人身上,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且它不证自明。e、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f、寻求和信守和平,关注社会正义。

2、西方法治观念的变迁

西方法治观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世纪中叶前地良法法治观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规则法治或硬法法治观念;当代的软法法治观念。

(一)良法法治观念,认为不仅必须依法治国,而且所依之法必须是良法。这种思想产生于古希腊,确立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其基本思想是法律是纯粹的理性,是群众智慧的结晶,它具有“集体异人”的特点,而良的法律就是由好的整体所产生的法律。真正的法律必须体现理性,表达民意和为了公众的利益。德国近代法制观念的最早记述者康德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认为法律是以实践理性为基础,是通过社会契约产生的,其目的是为了人人都自由。他们所说的良法是从道义的角度提出的,其衡量标准从表面上看是基于自然和人的本性的自然法,实际上是他们内心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当时所公认的价值观念。

可以看出,良法法治观念,虽然是最初提出的法治观念,缺乏精确性和可操作性,但却具有明显的科学性,或者说是一种比较科学,比较全面的法制观念。良法法治观念在侧重论述法治优越性和必要性,法律至上原则等问题时,突出了在实行法治时必须要有良法的思想,而衡量良法的标准是自然法或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

(二)规则法治或硬法法治、形式法治观念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分析法学逐渐取代了自然法学居于主导地位,法治观念也从良法法治观念转向了硬法法治观念。这一观念把法治只理解为严格按照国家制定出来的正式的法律规则办事。哈耶克、福勒、戴雪都持此观点。昂格尔认为法治理解为法律秩序,认为在这种状态里法律不仅具有公共性和实在性,即由中央集权的政府制定和实施,以规则作为明确的表现形式,而且具有普遍性和自治性。在这一时期,人们对法的研究侧重于形式的合理性,不再要求在执法中追求正义,只强调在执行法律时一视同仁地严格依照已有的正式规则办事,即只追求形式上的公正。它只要求依法办事,不问法之良恶;它所理解的法只是成文法或正式的规则,因此只是要求按成文法办事,并提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或罪刑法定原则;它们要求执法者机械地执行成文法,不允许其享有任何的自由裁量权;它们强调法律的自治性和中立性,把法律视为与社会完全分离的不包含任何价值目标的控制人的行为的一套技术,并要求法律职业人员客观地和独立地掌握这套技术。这样一来,法治只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应用于任何性质的社会之中,是很好地使用这套技术所产生的公共秩序。

(三)软法法治或实质法治

西方社会法学的产生意味着一种新的法律观的产生,其认为真正的法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正式的法律规则,而是存在于社会中事实上对人的行为发生作用的各种准则及其实现过程。另一方面,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出现的法西斯主义统治的惨痛历史教训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使他们开始对形式法治产生了怀疑,加上第二次世界发展后西方许多国家推行福利国家政策和合作主义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行政自由裁量权,缩小了法律规则作用的范围,这就使原有的形式法治观念与现实不符,一些法学者提出了新的法治观念。

昂格尔提出了广、狭二义的法治观念。广义的法治观念指适用法律的普遍性和一致性,和严格的依照法律规则进行行政和司法,即执法平等。狭义的法治,指的是立法的平等,即法律的适用者能平等地参与立法,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性。这样法治观念,不再把依法办事仅仅理解为依照法律规则办事,而是也包括法律原则和政策,不再完全取消执法者的自由裁量权。同规则法治相比,这种法治观念有以下特点:

①依法治国之“法”已不局限于国家制定的正式法律规则,而是包括法律原则等;

②法治所追求的已不限于形式正义,即适用法律上的平等,而是追求实质正义目标,即要求所依之法是良的,服务于统一的价值目的或能依照普遍的道德原则和政治理想组成一个统一体;

③这种法治观念不再那么严格坚持三权分立原则,允许行政和司法机关享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甚至包括在正式规则有空缺时,以判例等形式出现和创造新的法律原则,当然这一活动也得依法(法定秩序)进行。

证据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物权法》试题 第1页(共6页) 《物权法》试题 第2页(共6页) 试卷编号:5254 座位号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本科期末考试 《物权法》模拟试卷 2014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A .土地承包经营权 B .抵押权 C .土地使用权 D .地役权 2.为避免绕远,与他人协商通过他人土地直接到达自己的土地,其所享有的通行权属于( )。 A .相邻权 B .地役权 C .地上权 D .土地使用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 B .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 C .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 D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登记时设立 4.甲购买乙的一辆二手车,但双方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甲付款购车后,驾驶该车到某汽车空调配件经销部丙处,购买汽车空调配件并安装。安装好并付清款项后,甲驾车离开。途中,因空调泵线圈短路引起电源线起火造成火灾,该车被全部烧毁。经有关部门认定丙作为汽车空调提供者对火灾负有间接责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未生效,因为双方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 B .甲取得该车的所有权,因为动产所有权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C .甲不能向丙请求损害赔偿,因为其不是该车的所有权人 D .甲不可以向丙请求损害赔偿,因为该车转让没有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 5.权利质权的标的可以是( )。 A .债权、汇票、存款单、股票 B .支票、存款单、名誉权、专利权 C .商标权、仓单、债券、荣誉权 D .汇票、提单、本票、继承权 6.有关留置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承运人为取得运费对承运的扶贫物资可行使留置权 B .保管人为取得保管费对保管的救灾物资可行使留置权 C .加工人为取得加工费对加工物可行使留置权 D .在所有人未交付修理费的情况下,财产侵占人可以行使留置权 7.甲向乙借款,将自己的母马出质于乙,在交付母马时,亦交付了马鞍和马鞭。在质权存续期间,母马生下小马驹,因甲到期无力还款,乙欲行使质权。乙行使质权的范围应为( )。 A .母马 B .母马、小马驹 C .母马、小马驹和马鞍 D .母马、小马驹、马鞍及马鞭 8.根据《物权法》规定,下列财产中不可以作为抵押权的客体的是( )。 A .在建房屋 B .某大学的教学楼 C .企业的生产设备、原材料 D .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9.共有人对共有关系的性质发生争议,无法查明到底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时,应当推定为( )。 A .按份共有 B .共同共有 C .个人所有 D .公共所有 10.对于区分所有人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区分所有人对整个建筑物享有共同所有权 B .区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请求分割 C .区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的权利可单独转让 D .共有部分的修缮费用及其他分担,由各区分所有人按其专有部分所占比例分担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航空器的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 ) 2.以汽车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但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 ) 3.抵押物依法被继承或者赠与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 ) 4.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物。 ( ) 5.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 ) 6.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权属证书为准。 ( ) 7.在我国,土地只能属于国家所有,其他主体不能成为土地所有权人。 ( ) 8.当事人可以约定相邻权的内容。 ( ) 9.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 ) 10.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面积三分之二以上

2020年7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的一批诗人是() A.胡适、鲁迅、郭沫若、钱玄同 B.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 C.胡适、沈尹默、周作人、郭沫若 D.周作人、钱玄同、郭沫若、胡适 2.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提出“三大主义”的人物是() A.吴虞 B.钱玄同 C.陈独秀 D.刘半农 3.“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这是哪个文学社团对文学的一种基本态度?() A.文学研究会 B.创造社 C.南国社 D.沉钟社 4.鲁迅在留学日本期间弃医从文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纯属个人爱好 B.探索新文学发展道路 C.想以文艺唤醒国民麻木的灵魂 D.受日本文学家的引导 5.阿Q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A.纯朴 B.勤劳 C.敢于反抗 D.精神胜利法 6.表现鲁迅在探索中的苦闷及顽强战斗精神的名篇是《野草》中的() A.《雪》 B.《失掉的好地狱》 C.《过客》 D.《好的故事》 7.“五四”时期对郭沫若思想影响最大的西方哲学是() A.泛神论 B.人道主义 C.无政府主义 D.马克思主义 8.郭沫若诗集《恢复》的主要内容是() A.歌唱爱情 B.歌唱革命斗争 1

C.表现个人苦闷 D.表现个性解放思想 9.何彬是冰心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A.《两个家庭》 B.《斯人独憔悴》 C.《去国》 D.《超人》 10.贯穿闻一多《红烛》、《死水》两部诗集的思想线索是() A.唯美主义 B.爱国主义 C.人道主义 D.个性解放 11.鲁迅杂文《答有恒先生》的主要内容是() A.抨击反动统治 B.批判复古逆流 C.总结思想发展,表达继续战斗的意志 D.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 12.多多头、荷花是茅盾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A.《水藻行》 B.《林家铺子》 C.《锻炼》 D.《春蚕》 13.茅盾散文最主要的特征是() A.有浓厚的抒情性 B.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C.有深刻的哲理性 D.质朴、亲切 14.殷夫献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第一组政治抒情诗是() A.《别了,哥哥》 B.《放脚时代的足印》 C.《血字》 D.《清晨》 15.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新是怎样一个形象?() A.顽固的封建卫道者 B.腐朽堕落者 C.有新思想的怯懦者 D.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16.虎妞、刘四、小福子都出自老舍的小说() A.《离婚》 B.《骆驼祥子》 C.《四世同堂》 D.《鼓书艺人》 17.曹禺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剧作是() A.《日出》 B.《雷雨》 C.《蜕变》 D.《原野》 18.《丰收》、《电网外》、《火》等小说的作者是() A.柔石 B.叶紫 C.沙汀 D.艾芜 2

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真题

全国2009年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陈独秀、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文学革命倡导者文学思想的基本倾向是() A.浪漫主义B.自然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2.五四时期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林纾写的《荆生》是一篇()A.黑幕小说B.言情小说C.影射小说D.讽刺小说3.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 A.弥洒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 4.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所属的文学社团、流派是)A.创造社B.新潮社C.新月社D.鸳鸯蝴蝶派 5.中国诗歌会是一个() A.以抗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休 B.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C.以平民化为目标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D.以诗美为目标的现代主义诗歌团体 6.1936年左翼文学界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指的是A.抗战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B.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C.国防文学和抗日战争的大众文学 D.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7.抗战初期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A.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B.全国进步文艺家的组织 C.全国革命文艺家的组织 D.全国作家的群众性组织 8.抗战初期,提出“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引发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的是() A.沈从文B.梁实秋C.朱光潜D.萧乾 9.似匕首投枪、能以一击致敌于死命,具有这种风格的杂文作家A.茅盾B.周作人C.鲁迅D.朱自清 10.贯穿《朝花夕拾》全书的人物形象是() A.范爱农B.藤野先生C.作者“我”D.长妈妈11.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 A.人物形象鲜明B.结构严谨C.现实主义D.主情主义12.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是() A.台静农、废名、许地山、闻一多 B.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冰心 C.郭沫若、叶绍钧、沈雁冰、郑振铎 D.周作人、郁达夫、蒋光慈、徐志摩 13.张资平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是)A.反对种族歧视B.反帝反封建 C.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D.平民主义 14.下列均属于周作人的散文集是() A.《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小河》 B.《自己的园地》、《热风》、《泽泻集》 C.《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谈龙集》 D.《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踪迹》15.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属于前期的两本诗集是() A.《志摩的诗》、《云游》B.《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C.《翡冷翠的一夜》、《云游》D.《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16.李金发实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诗集是() A.《尝试集》B.《红烛》C.《微雨》D.《昨日之歌》17.在《蚀》三部曲中,曾经怀有教育救国思想的人物是()A.静女士B.方罗兰C.张曼青D.王仲昭 18.符合虎妞性格的某一方面的正确表述是() A.愚昧无知B.粗俗刁泼、善玩心计 C.固执凶悍D.自信、自尊 19.《家》的情节主线是() A.觉慧与父辈(克字辈)的冲突 B.觉新对高老太爷的妥协 C.觉慧、觉新、觉民等年青人的命运与封建大家庭的矛盾D.觉慧与冯乐山的斗争 20.曾树生这个人物出自于() A.《雾》B.《第四病室》C.《寒夜》D.《憩园》21.曹禺剧作《日出》的时代背景是() A.“五四”前后B.30年代初期 C.抗战时期D.大革命时期 22.1936年,被称为“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的作品是() A.夏衍《包身工》B.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C.丘东平《第七连》D.范长江《塞上行》 23.1930年初,殷夫将他1929年以前的诗作65首编为诗集,题名为() A.《放脚时代的足印》B.《孩儿塔》 C.《血字》D.《我们的诗》 24.沙汀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淘金记》B.《故乡》C.《春明外史》D.《围城》25.鲁迅断言“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民国”的小说是() A.萧军《八月的乡村》B.萧红《生死场》 C.叶紫《丰收》D.吴组缃《鸭嘴崂》 26.戴望舒将其1934—1945年间显示诗风变化的25首诗结集,题名为() A.《我的记忆》B.《望舒草》 C.《灾难的岁月》D.《旧锦囊》 27.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是() A.《丈夫》B.《长河》C.《边城》D.《湘西》28.小说集《传奇》的作者是() A.庐隐B.丁玲C.苏青D.张爱玲 29.《种谷记》的作者是() A.欧阳山B.柳青C.孔厥、袁静D.马烽、西戎30.《漳河水》中克服了好逸恶劳等缺点的妇女是()A.荷荷B.苓苓C.紫金英D.荷荷与苓苓

1、国际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02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A)。 A.国内运输权 B.飞行专属权 C.机场的建造权 D.航行资料专有权 2.英国的(B)在1618年写成的《闭海论》中,反对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论点,提出英国有权占有其周围的海洋。 A.格老秀斯 B.赛尔登 C.宾刻舒克 D.真蒂利斯 3.我国采取(B)方法划定领海基线。 A.正常基线法 B.直线基线法 C.自然基线法 D.几何直线法 4.根据1971年《赔偿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B )造成的损害应负有赔偿的绝对责任。 A.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 B.地球表面 C.月球表面 D.公海 5.人类的第一次外空活动是(A)。 A.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美国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C.美国宇宙飞船飞入太空 D.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6.公海自由制度意味着公海是(A )。 A.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B. “无主物” C.国家不享有任何权利的海域 D.国家享有主权权利的海域 7.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A)。 A. 1903年 B. 1783年 C. 1918年 D. 1957年 8.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D)。 A.营救协定 B.赔偿责任公约 C.东京协定 D.外层空间条约

9.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B)。 A.登临权 B.紧追权 C.执法权 D.攻击权 10.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于(B)。 A.内水 B.领海 C.毗连区 D.专属经济区 11.xx是(A)。 A.领峡 B.公海海峡 C.内海峡 D.自由海域 12.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叫做(C)。 A.内陆水 B.领海 C.内水 D.毗连区 13.()是指以海水退潮时离海岸最远的那条线做为领海的基线。 A.正常基线法 B.直线基线法 C.折线基线法 D.几何直线法 14.将“飞行中”定义为航空器从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公约是(D)。 A.东京公约 B.海牙公约 C.巴黎公约 D.蒙特利尔公约的补充议定书 1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在联合国主持下于1982年第()次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 A.一 B.二 C.三 D.四 16.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A)。 A.通过制度 B.无害通过制度 C.自由航行制度 D.条约规定的制度 17.国际海底区域是(B) A.公海海底 B.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海床、海洋及其底土 C.大陆架 D.专属经济区的海床和底土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C)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证据学精选考题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A.肯定 B.否定 C.继承 D.修正 第2题](单选题)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 A.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 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C.法定证据制度 D.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 第3题](单选题)()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 A.证据方法 B.证据力 C.证明力 D.证据原因 第4题](单选题)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真实 B.证据法定 C.自由心证 D.确定充分 [第5题](单选题)()具有证人资格。 A.法人 B.非法人团体 C.公民个人 D.企事业单位 [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 )。 A.客观性 B.关联性 C.排他性 D.合法性 [第7题](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官“内心确信”的程度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相同 B.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标志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正式确立

C.法官的心证受到许多证据规则的制约 D.以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内心确信为核心内容 [第9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 )。 A.十字形证明 B.刑讯逼供 C.决斗 D.司法认知 [第10题](单选题)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证据制度是()。 A.法定证据制度 B.神判法 C.神誓法 D.神示证据制度 [第11题](多选题)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包括()。 A.口头的 B.书面的 C.复制的 D.实物的 [第12题](多选题)在神示证据制度下,所采用的证明方式有()。 A.神誓

(完整word版)自考2016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2016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第Ⅰ部分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是()。 A.散文 B.小说 C.童话 D.诗歌 【答案】B 【解析】叶绍钧的《潘先生在难中》是小说。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 2.冯至诗歌所受浪漫主义的影响主要来自()。 A.德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答案】A 【解析】在冯至的诗艺探索过程中,可以见出德国浪漫主义诗歌尤其是海涅《还乡集》的影响。 【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诗歌创作 3.台湾作家赖和的小说《一杆“称仔”》主要写的是()。 A.台湾乡土风情 B.年轻人的爱情故事 C.商场争斗 D.台湾民众反抗日本警察 【答案】D 【解析】赖和对台湾方言的成功运用,使赖和成为台湾新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并 代表了台湾新文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一杆“称仔”》主要写的是台湾民众反抗日本警察。【考点】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小说创作 4.发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主要社团,除了创造社,还有()。 A.太阳社 B.未名社 C.文学研究会 D.沉钟社 【答案】A 【解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5.“左联”成立后,第一次向国内介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发表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理论家是()。 A.夏衍

B.周扬 C.冯雪峰 D.茅盾 【答案】B 【解析】周扬发表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第一次向国内介绍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6.30年代初文艺界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几次大的论争中,代表了自由主义文艺思想,被称 为“第三种人”的是()。 A.胡秋原 B.林语堂 C.苏汶 D.周作人 【答案】C 【解析】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苏汶自称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为胡秋原辩解,展开论战。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考点】30年代文学——概述 7.茅盾《子夜》中为资本家效劳的鹰犬形象是()。 A.赵伯韬 B.屠维岳 C.吴荪甫 D.冯云卿 【答案】B 【解析】屠维岳是一名资本家的走狗,作者对这一形象赋予了丰富复杂的人物性格,从而使形象呈现出较强的立体性和艺术性。 【考点】30年代文学——矛盾 8.曹禺笔下充满生命强力的形象仇虎出自()。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答案】C 【解析】在《原野》里,以莽莽苍苍的原野,沉郁的土地为背景,描写了“充满强烈生命力的汉子”仇虎等人物,表达了对原始生命力和野性的赞美。 【考点】30年代文学——曹禺 9.被叶绍钧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名作是()。 A.《凤凰涅槃》 B.《再别康桥》 C.《死水》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20个题,每题1分,总共20分) 1.外国人可以享有国民待遇的权利是( C ) A.选举和被选举权 B.担任政府公职的工作权 C.民事权利 D.成为军人的权利 2.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 C ) A.将月球据为己有 B.在月球进行战争 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D.先占天体 3.外国船舶在别国领海的唯一权利是享有无害通过权,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无害”一词的含义是哪项( B ) A.不违反国际惯例 B.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或良好秩序 C.不损害其他国家的领海航行权 D.不违反沿海国的法律规章 4.W因为沿海国,V国因其未发表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或声明并且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在W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W国毗连区海底进行科研钻探活动。下列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D ) A.根据海洋科研自由的原则,V国行为合法 B.因W国从未提出大陆架的主张,V国行为合法 C.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但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考试大论坛 D.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5.下列关于大陆架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C ) A.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B.国家对其大陆架的资源具有主权权利及相应的管辖权,但它又不属于国家的领土,国家对其大陆架不具有领土的完整主权,大陆架上仍允许他国保持某些权利,且不影响其上覆水域及其上空的地位 C.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但这种权利不是专属的

D.大陆架不仅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在其领海之外的延伸,而且是该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底区域 6.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如果这种实际状态持续下去,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D ) 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 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 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 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 7.甲国人兰某和乙国人纳某在甲国长期从事跨国人口和毒品贩卖活动,事发后兰某逃往乙国境内,纳某逃入乙国驻甲国领事馆中。兰某以其曾经从事过反对甲国政府的政治活动为由,要求乙国提供庇护。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关于引渡和庇护的任何条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D ) A.由于兰某曾从事反对甲国政府的活动,因此乙国必须对兰某提供庇护 B.由于纳某是乙国人,因此乙国领事馆有权拒绝把纳某交给甲国 C.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乙国领馆可以行使领事裁判权,即对纳某进行审判并做出判决后,交由甲国予以执行 D.乙国可以对兰某的涉嫌犯罪行为在乙国法院提起诉讼,但乙国没有把兰某交给甲国审判的义务 8.下列关于国籍的表达,哪一项是正确的?( A ) A.国籍实质上是一种公民资格,表明个人对特定国家的隶属关系 B.一个人取得某一国家的国籍,只有依法纳税,才能受其管辖和保护 C.国籍的主要作用是在个人和特定的国家之间建立一种一般的、临时的、表面的法律联系 D.凡是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即是本国人,否则即是外国人 9.根据国际法学理论,下列关于国际法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D ) A.国际法具有强制力,依靠国家单独或集体行动来实现 B.国际法具有强制力,依据一般认为是产生于国际交往和发展需要的、国家之间的协

2013年10月全国自考证据法学试题

2007年1月自考证据法试题答案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论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2.如何理解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3.论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意义。 4.论述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5.推定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u3 k' j% {- Y2 E8 S" B! Z 三、案例分析(20分)$ q+ }6 ?6 i- t( x0 ], ~ 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其中有一辆肖山某厂车辆。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5点55分回厂。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4 I1 R; a6 ~/ v& n+ }4 w 问:上述案例中哪些属于直接证据?哪些证据属于辩护证据?4 `, P& v3 T9 ^9 |% D6 ^ \; G |/ D 二、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 \2 Q. N U$ X. w) {% m3 P 1.论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e! j h( Q; | 1.检察机关、公安机关或自诉人承担。3 F$ k4 X d: X! v3 J/ ?4 S: ` (1)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与其承担的控诉职能相联系。检察机关决定提起公诉,必须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否则,法院将会作出无罪判决。 (2)公安机关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主要涉及有关程序法事实。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必须就所认定的犯罪事实提供准确、充分的证据。. @) R/ c2 p% t: f k7 A (3)自诉人向法院提出控诉,必须提供证据。否则法院将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即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但犯罪嫌疑人并不享有沉默权。: @& n, b, s) ^ 3.在下列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承担证明责任* k8 A1 P8 K8 G7 M; Z/ X" ~ (1)涉及"资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0 H! o, X* b" }2 ~ (2)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如果他提出反诉,对反诉要承担证明责任。 (3)对于一些程序法事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承担证明责任。3 y( Q- f" f/ H: J, G# I; g8 o: l (4)对于一些程序法事实,被害人也可提出请求,此时也负有举证责任。. I3 r/ I* t- @' g- q. ~) J2 O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任务复习题库

国际公法形成性考核第1次任务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卷,共 40 分。) 1. 甲国发生的叛乱运动已经被甲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该叛乱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区,强行掠夺或占用外国侨民和外国国家的财产。下列关于甲国政府是否承担责任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 不承担责任 2. 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 )。C. 丁韪良 3. 认为国际法的效力依据源于人类良知、理性和法律意识的学派叫做D. 自然法学派 4. 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 B. 格老秀斯 5.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 C. 新政府 6. 关于国家管辖豁免问题,()立场在19世纪末期由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的司法判例正式确认。C. 限制主义 7. (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B. 《战争与和平法》的发表 8. 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B. 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 9. 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 )。C. 随领土转移原则 10. 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B. 美国的凯尔森 11. 一国的部分领土脱离母国,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的国家被称为()。D. 分离 12. 在国家继承中,部分领土割让或某附属领土并入某一既有国家时,适用(),即被继承国参加的条约自国家继承日期停止对继承所涉领土失效,而继承国参加的条约则同时对该领土生效,除非该条约对该领土的适用不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或者根本改变实施条约的条件。B. 移动条约界域原则 13. 当条约与我国法律抵触时,()。B. 条约优先于宪法以外的法律 14.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A. 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 15. 国家可以自由决定与其他国家缔约、建交、结盟或进行其他往来,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任何形式的干涉,这是国家()的体现。D. 独立权 16. (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A. 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 17. 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D. 中国、印度和缅甸 18. 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美国是() B. 复合国 19. 下列不属于国际法的直接渊源的一项是()。B. 国际组织的决议 20. 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C. 有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21. 国际法上的承认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D. 建交是承认的一种表现形式 22. 国际法委员会于()年经选举正式成立。 A. 1948 23. 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C. 使国际法法典化 24. 联合国负责国际法编纂工作的主要机构是()。D. 国际法委员会 25. 在()的情况下,一国违反其国际义务的行为可以不被视为国际不当行为。 C. 报复他国 26. 最早将International law用来表示国际法的法学家是()。 A. 边沁 27. 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B. 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 28. 各国采用()的方式将国际法纳入国内法,使其在国内得以适用。B. 采纳或转化 29. 18世纪末,()首先提出编纂国际法的倡仪。A. 边沁 30. ( ) 可以引起国家继承。 D. 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 31. 国际法基本原则有()B. 强行法性质 32. 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A. 宣告说 33. 国家间的国际法官方编纂活动始于()。C. 19世纪初 34. 国家领土自然划界的方法有() A. 以山为界 35. 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国际习惯是指( )。C. 习惯国际法 36. 根据保护条约将本国重要的国际事务交由保护国管理,但可以在保护条约所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处理某些对外事务的国家被称为()。B. 被保护国 37. 最重要的国际法主体是()。 A. 国家 38. 由若干地方行政区域组成的拥有统一主权的国家被称为()。B. 单一国 39. 确定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文件是()。A. 《联合国宪章》 40. 最早将西方国际法著作翻译成中文的人是()。B. 丁韪良 41. 既有国家对新国家给予不完全的、有限的、临时的承认,叫做C. 事实上的承认

电视广播大学证据学网络形考一题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择一项: a. 证据法是程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b. 证据法与实体法之间不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c. 证据法为法院裁判提供正当的根据 d. 证据法受宪法指导并将其有关诉讼证明的规范具体化 法律事先对证据的形式、范围和证明力作出明确规定,法官只依据法律规定作出机械判断的证据制度是( )。 选择一项: a. 神示证据制度 b. 法定证据制度 c. 实事求是证据制度 d.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法定证据制度 诉讼证明行为不包括( ) 选择一项: a. 提起诉讼 b. 审查证据 c. 提供证据 d. 调查收集证据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提起诉讼 题干 下列不属于我国司法认知范围的是( )

a. 众所周知的事实 b. 自然科学公理和定律 c. 外国法律 d. 当事人承认的事实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外国法律 题干 “公证文书效力推定”是( ) 选择一项: a. 不可反驳的法律推定 b. 法定证据法则 c. 直接推定 d. 推测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法定证据法则 题干 关于程序法事实是否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正确的说法是( ) 选择一项: a. 程序法事实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 b. 广义上的证明对象包括程序法事实 c. 证明对象包括程序法事实,但举证责任仅仅涉及实体法上的事实 d. 程序法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 反馈

正确答案是:程序法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的范畴 题干 不属于诉讼证据基本特征的是( )。 选择一项: a. 科学性 b. 客观性 c. 关联性 d. 合法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科学性 题干 下列有关证据种类的正确说法是( ) 选择一项: a. 被害人陈述是民事诉讼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b. 证据种类是指法律规定的表现各待证事实的证据资料的各种外在形式 c. 现场笔录是刑事诉讼中特有的证据种类 d. .证据种类是法律从内容上对诉讼证据的划分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证据种类是指法律规定的表现各待证事实的证据资料的各种外在形式题干 .根据证据是否能够单位证明()为标准,可以把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选择一项: a. 全部案件事实 b. 主要案件事实 c. 次要案件事实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17.10自考真题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课程代码0053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 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鲁迅小说《狂狂人日记》发表于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0年 2.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 A.《繁星》 B.《尝试集》 C.《红烛》 D.《女神》 3.报告文学《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郑伯奇 C.李金发 D.瞿秋白 4.1928-1930年发生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作为新月派理论代表参加论争的是 A.闻一多 B.徐志摩摩 C.梁实秋 D.胡适 5.茅盾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写的《春蚕》、《秋收》、《残冬》,史称A.“革命三部曲曲 B.“农村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6.20世纪40年代,巴金的中长篇小说创作达到了新高度,其中描写旧家庭出身的杨老三因为寄生虫的习性而最后被妻儿赶出家门、死在监狱里的作品是A.《寒夜》 B.《第四病室》 C.《憩园》 D.《家》 7.老舍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长篇小说写于

A.英国 B.新加坡 C.山东 D.北平 8.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萧萧》写的是 A.乡村题材 B.都市题材 C.知知识分子题材 D.神话题材 9.创作了了《莫须有先生传》的作家废名属于 A.东北作家群 B.七月派 C.现代派 D.京派 10.下列属于九叶诗派的一组诗人是 A.绿原、阿垅、牛汉 B.穆旦、郑敏、袁可嘉 C.冯至、辛笛、陈敬容 D.田间、卞之琳、鲁藜 11.主人公喊出了“你们不晓得一个女人底日子,她挨不下去,她痛苦!”这句话,向宗法家族势力与流氓势力挑战。这部作品是 A.《何绍德被捕了》 B.《卸煤台下》 C.《饥饿的郭素娥》 D.《财主底儿女们》 12.被视为旧旧派通俗文学中社会言情小说集大成者的作家是 A.王度庐 B.张爱玲 C.陈白尘 D.张恨水 13.被茅盾誉为““民族形式’的史诗”的作品是 A.《杨高传》 B.《小二黑结婚》 C.《王贵与李香香》 D.《荷花淀》 14.《创业史》反映了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与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这部作品所表现的时代是 A.土改时期 B.农业合作化前后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5.20世纪60年代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报告文学作品,其代表作是A.《秋色赋》 B.《东风第一枝》

电大2018年《国际公法》形考题库(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干 在国家继承中,部分领土割让或某附属领土并入某一既有国家时,适用(),即被继承国参加的条约自国家继承日期停止对继承所涉领土失效,而继承国参加的条约则同时对该领土生效,除非该条约对该领土的适用不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或者根本改变实施条约的条件。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移动条约界域原则 题干 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中国、印度和缅甸 题干 确立南极法律制度的基本条约是()。 正确答案是:南极条约 题干 国际法基本原则有() 正确答案是:强行法性质 题干 国家领土自然划界的方法有() 正确答案是:以山为界 题干

在()的情况下,一国违反其国际义务的行为可以不被视为国际不当行为。 正确答案是:报复他国 题干 一国的部分领土脱离母国,建立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的国家被称为()。 正确答案是:分离 题干 既有国家对新国家给予不完全的、有限的、临时的承认,叫做()。 正确答案是:事实上的承认 题干 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国际习惯是指( )。 正确答案是:习惯国际法 题干 确立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是()。正确答案是:《联合国宪章》 题干 关于国家管辖豁免问题,()立场在19世纪初得到英美等国的司法判例的确认,19世纪末叶以前一直得到几乎所有西方国家的司法实践和学者的普遍支持。 正确答案是:绝对主义 国际法委员会于()年经选举正式成立。 正确答案是:1948

题干 根据保护条约将本国重要的国际事务交由保护国管理,但可以在保护条约所允许的范围内自行处理某些对外事务的国家被称为()。 正确答案是:被保护国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 正确答案是:新政府 题干 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 正确答案是:使国际法法典化 题干 前苏联解体后,1992年1月3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这是中国对一个()的承认。 正确答案是:新国家 题干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的性质,这表明( )。 正确答案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均应具备强行法的各种条件和特征 题干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特征之一是各国公认,这意味着( )。 正确答案是:一国不能创造国际法 国际法优先说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 正确答案是:美国的凯尔森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2.1 00370刑事证据学真题及答案(2004年4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 1.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是[ D ] A.客观性、关联性、直接性B.主观性、直接性、合法性 C.主观性、关联性、合法性D.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 B] A.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B.承办本案的司法人员 C.年幼的人D.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 3.以下关于被害人陈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被害人陈述都是直接证据 B.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他提供被窖人陈述 C.被害人陈述作为诉讼证据,可以包括严惩犯罪分子的要求 D.被害人陈述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4.有权指定医院对精神病进行医学鉴定的是[ ] A.省级人民政府B.省级公安机关C.省级人民检察院D.省级人民法院 5.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侦查实验。有权批准侦查实验的是[ ] A.公安局长B.刑警队长C.派出所所长D.检察长 6.在侦查阶段,有权依法主持勘验、检查工作的人员应当是[ ] A.鉴定人B.侦查人员C.法医D.侦查机关聘请的专家 7.依法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侦查机关将其退还邮电部门的时限是[ ] A.7天以内B.5天以内C.3天以内D.24小时以内 8.某项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没有作案时间或不具有作案的条件,该项证据属于[ ] A.“法定减免型”辩护证据B.“酌情减免型”辩护证据 C.“直接否定式”辩护证据D.“釜底抽薪式”辩护证据 9.在以下关于言词原则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言词原则即直接原则 B.言词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定案时必须具有言词证据 C.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诉讼原则 D.言词原则要求诉讼必须以言词方式进行 10.下列各事项中,属于刑事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项的是[ ] A.证据材料B.程序法方面的事实 C.预决的事实D.实体法方面的事实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英美证据法中的证据可采性规则包括[ ] A.相似事件或类似事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B.当事人的品格通常不得作为认定案情的证据 C.以非法方法获取的证据材料,不具有可采性 D.传闻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E.证人对案情所发表的“意见”,一般不得采用为证据 12.下列各项证据中属于物证的有[ ]

2007年7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试卷真题_1

2007年7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试卷 真题 2007年7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试卷真题.doc 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属于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是() A.《过客》 B.《落叶》 C.《灭亡》 D.《赵子曰》 2.属于鲁迅《呐喊》小说集的作品是() A.《伤逝》 B.《在酒楼上》 C.《阿Q正传》 D.《祝福》 3.在乡土文学之外,最早开辟现代田园小说别一支派,并对后起的沈从文有直接影响的作家是() A.台静农 B.彭家煌

C.废名(冯文炳) D.许杰 4.与徐志摩诗集同名的作品是() A.《再别康桥》 B.《红烛》 C.《雪花的快乐》 D.《翡冷翠的一夜》 5.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个性特征是() A.自我写真、感伤抒情、结构散文化、文笔清新流丽 B.自我写真、悲壮抒情、结构散文化、文笔清新流丽 C.自我写真、感伤抒情、结构严谨、文笔清新流丽 D.自我写真、感伤抒情、结构散文化、文笔清新冲淡 6.叶圣陶(绍钧)的小说中被茅盾赞誉为“扛鼎之作”的是() A.《潘先生在难中》 B.《多收了三五斗》 C.《倪焕之》 D.《城中》 7.沈从文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是() A.《绅士的太太》 B.《八骏图》 C.《有学问的人》 D.《王谢子弟》 8.人物“陶岚”出自于作品() A.《冲出云围的月亮》 B.《二月》 C.《为奴隶的母亲》 D.《三姐妹》 9.标志老舍创作幽默风格成熟的作品是() A.《二马》 B.《骆驼祥子》 C.《离婚》 D.《月牙儿》

2013年西法史考题严存生

填空20分 罗纳德·科斯是经济分析法学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属于古典自然法学 埃利希是自由法学的创始人 《法律的概念》一书的作者是哈特。 名词解释:20分 自然法 自然法是西方自然法学派所使用的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它似乎指的是一种法,这种法不同于国家制定法,它是自然产生和客观存在的,而且初期的自然法学家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从实际来看,它所指的并不是一种法,而是对法的一种基本看法或一种法律观。具体来说,这种法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或观点: 1,法从本质上说是人的规律,因此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其对人们行为的规定不能有悖于客观规律。 2,法根源于人的永恒不变的本性:社会性和理性(自觉性)。 3,法的功能和目的在于实现正义。所谓正义就是基于公共幸福的合理安排,就是人人在社会中“得其所哉”,即享受他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平等地承担义务。 4,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它能使人们辨是非、知善恶,它应与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其中的道德观念相一致。 活的法 活的法又称为行为中的法,事实上的法。 1,法扎根于社会中,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秩序。 2,真正的和主要的法律不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则,而是社会立法中的秩序和人类联合的内在秩序。活的法律是在社会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能建立秩序的法律。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法规,在未对人的行为发挥效力和未对社会秩序的形成发生作用前,只是一种纸上的东西;相反,非立法机关制定但对社会秩序的形成起作用的,就都是法律。因此,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成文法并不是法律的主体和根本。 3,法律和国家之间并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并非一定由国家机关特别是立法机关所制定和实施。 4,法律绝非仅仅是规则的体系,法律是很复杂的,由多种要素构成,除了规则之外,还有原则、政策等。 5,法律不是作为一种规则体系,而是作为一个过程和一种事业,在这个过程和事业中,规则只有在制度、程序、价值和思想方式的具体关系中才有意义。 哲理法学 哲理法学。其创始人康德认为道德就是社会,道德律就死社会率它是从人的本质——实践理性派生出来的。是实践理性给人所颁布的社会活动的准则。其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独立,而法律则是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以限制不遵守道德律者的方式保障其实现。因而法与道德的区别只是形式的和枝节的。其区别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的管制范围只限于人的外部行为,而道德则深入人心,能阻止人的恶念。(2)道德律的遵守完全是依靠人的自觉,法的遵守则离不开权威机关的强制。(3)道德是肯定的、推动人们行为,法是否定的、限制人们的行为。晚期哲理法学家在法与道德的关系上也基于继承了早期哲理法学家的衣钵。如拉德布鲁赫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法的制定和实施也必须基于道德,不能有悖于道德。他认为法与道德是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因此二者的区别只表现在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