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方法论述评

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方法论述评
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方法论述评

2001年

第一期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 annan Teachers College №11Feb.2001

?文学语言学研究?

二十世纪《中原音韵》

研究方法论述评

Ξ

方环海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江苏徐州 221009)

摘 要: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围绕《中原音韵》,研究者创造了不少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和对西方的借鉴,也有对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有所吸收。本文结合具体研究实践,归纳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所形成的几种主要方法,可以说这些方法对包括上古音、中古音在内的汉语音韵学研究形成了很大的突破,不仅对近代音韵研究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汉语音韵学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中原音韵》;二十世纪;研究;方法;述评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1)01-0018-07

二十世纪,近代汉语语音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术语和研究方法,特别是研究者们在实践中创获的许多新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音韵学研究方法框架,不但使近代汉语语音研究进一步走上科学的研究轨道,得出的结论也更为可靠,而且也对包括上古音、中古音在内的整个汉语音韵学研究都产生了一种积极的影响。

自晚唐五代宋,历元明至清,其间韵书韵图等近代汉语语音资料极为繁富。如何搞清诸多音韵资料反映出来的音系,成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领域内的当务之急。在传统的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研究者们使用的主要方法是系联法、统计法与审音法,这三种方法构成了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传统的方法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围绕《中原音韵》的研究摸索出一系列研究方法。《中原音韵》的研究,可以说是整个二十世纪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主流,随着《中原音韵》研究的逐步深入,由此衍生出研究《中原音韵》的各种行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在近代汉语语音领

域内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下面我们就拟对整

个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的方法论进行系统的评述。

1.归纳研究法———以罗常培《中原音韵声类考》为例周德清《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第十一条这样说:“音韵内每空是一音。以易识字为头。止依头一字呼吸,更不别立切脚。”这条起例说明《中原音韵?韵谱》的最小结构单位,即“空”的组织原则,难怪李文煜认为周德清是“最小对立”理论的创始人。讷庵本《中原音韵》共有1586个“空”,其中重空136个,每“空”代表一音,共计有1450个音,这种“空”的组织原则成为后来研究者运用归纳研究法分析《中原音韵》音系的基本依据。最早运用归纳研究法研究近代汉语语音的学者当推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将每“空”内各个同音单字标注出它们所隶属的中古音类,然后逐“空”进行排比,参照明清两代的音韵资料和现代汉语语音,归纳出中古音类的分布规律,从而考订出《中原音韵》的声

Ξ收稿日期:2000-03-09

 作者简介:方环海(1968—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副教授,文学博士。

类体系。1932年,罗常培发表了《中原音韵声类考),就使用归纳研究法对《中原音韵》的声类进行考订。

罗常培先从上述的《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第十一条中归纳出一个条例,即“是每音所属之字当与建首者声韵悉同,凡一音之中而括有等韵三十六母二纽以上者,即可据以证其合并,偶有单见,不害其同。”然后以此为准绳,分析《中原音韵》的声类,考出声母为二十类。罗常培所归纳的这一条例,为《中原音韵》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来的研究者大抵都在沿着他的路子走。

我们认为,罗常培这一条例因其初创,尚有许多缺漏,需要进一步完善。其缺漏之处在于,这一条例只能用来归纳“奉与非、敷”、“匣与晓”、

“邪与心”、“影与喻”等声母,而在分析“疑、影、喻”三母的合并、中古浊塞音和塞擦音的读全清或次清等问题上,未免显得力不从心,难以自圆其说。

罗常培这一条例遇到的最大麻烦是中古全浊平声字未并入全清,对全浊上声和去声他都作出清化的结论,但对全浊平声的消变语焉不详。根据语音规律无例外的原则,罗氏所言“偶有单见,不害其同”却排除了语音规律中的这些例外,这在语音理论上是不严密的。不说有以偏概全之嫌疑,最少是得出的结论尚有待于进一步证明。

后来罗常培也自知自己第一条例归纳的弊端,采取了一定的补救之法,于是创通了第二条例,作为第一条例的补充:“盖元以后之北音,全浊声母平声变同次清,而声调之高低微殊;去声变同全清,而声调之高低亦混。于是声母之清浊,乃一变为声调之阴阳。其迁变之由固与清浊有关,而声母音值己清浊不辩。故凡全浊声母去声混入全清音,则平声虽与阴调分纽,声值实与次清无别;此二例也。”

虽然罗常培提出这一条例,但是他的《中原音韵声类考》在论证全浊平声读次清时并没有从《中原音韵》一书所列韵字中归纳出自己的结论,而是从明清两代的七种音韵专书和现代国音中推衍出来的假说,中古全浊平声字在《中原音韵》中读作次清仍然是一个尚待证明的公式,《中原音韵声类考》重视对全浊入声字读成全清的考订,也只是审以今音。因此这种归纳论证就显得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大有可议之处。

不足归不足,自罗常培在《中原音韵声类考》中开始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中原音韵》音系以来,这种归纳研究法一直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后来的杨耐思等学者在研究《中原音韵》时仍然主要使用这种方法,同时也兼而采用其他研究方法以补归纳研究法之不足。在近代汉语语音研究领域中宋代词韵研究的始作俑者与集大成者鲁国尧在自己的研究中一以贯之地使用了归纳法,他对宋代13300余首词在用韵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归纳整理,得出了许多为人所重视的结论。‘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是建立在他对宋词几乎无一遗漏的考察基础之上的。

对待归纳研究法,只要充分注意语音的例外现象,就不至于以偏概全,得出的结论就是可信的,这就是说在运用归纳法进行研究时,要仔细区分一般与特殊的语音现象,对临时借用、偶然押韵等现象也要辨别清楚,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准确性。

2.比较互证法———以陆志韦的《释<中原音韵>》为例

所谓比较互证,就是将《中原音韵》等近代汉语音韵专书与它们前面和后面的韵书进行历时的比较,同时再用和它们属于同一系统的韵书进行共时的比较,通过这样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比较互证,从而得出这些韵书的音系特点。

这种方法最早是由陆志韦在他的《释(中原音韵)》中创获的,在研究中具体运用。

陆志韦在研究《中原音韵》的声类系统时,先将《中原音韵》与前期的《广韵》、后期的

91

第1期 方环海 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方法论述评

明清等韵、兰茂的《韵略易通》、徐孝的《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等韵书作纵向的渊源考察,比较考证,得出它们之间的声类区别,同时又利用与《中原音韵》同为一个音系的韵书、卓从之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等来校对,这样就可以发现这些区别并不来源于周德清自己的方言土语。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这种方法,我们来看一下陆志韦运用比较互证法研究《中原音韵》的具体操作过程。他先把《中原音韵》的音系和《广韵》作比较,认为当今国音的声调的改变至少在600年前就已经全部完成。对声母系统来说,中古的全浊音已经完全失去,重唇音三等变为纯粹的轻唇音,其他开合口、主元音、收声等都出现了变化,在具体考释声类和韵类时,又把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拿来作比较勘证,当然这种立论是建立在《中州乐府音韵类编》与《中原音韵》同出一源,而不是在《中州乐府音韵类编》为《中原音韵》改编本的认识基础上,从而把《中原音韵》放置到从《广韵》音系到现今国语音系之间较长的历史发展背景上进行综合考察,以之确定音类。

我们不得不承认,陆志韦创获的比较互证法是研究近代汉语文献材料中的书面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这里研说的近代汉语文献材料,不但包括近代汉语阶段各种音韵著作机器相关资料,同时也包括中古以来一直到现在的各种音韵著作。

近代汉语语音韵学是从古代音韵学发展而来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代汉语时期的各种韵书、韵图在很多方面仍然受到古代音韵学的深远影响,因此,分析研究任何一种近代汉语文献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书面音系时,我们都不能不考虑这种影响,这样就势必要把古代的书面文献作为比较参证的重要材料,从语音内容上看,许多近代汉语的书面音系也常常包含有古音的成分,究其因,大概是作者出于仿古的考虑,也可能是机械地归并古代音类,因而为了弄清音系的

真实面貌,也要从古书中查找作者立论的依据。这样向上追溯近代汉语音系的渊源联系,再辅之以现代北京话音系的向前代推源,就可以把近代汉语的书面音系看得更清楚。

不过,在运用这个方法进行近代汉语韵书音系的研究时,其中重要的关节是,要用同属于近代汉语时期的音韵文献进行相互参证。产生于同一方言区或者同一个次方言区,或者是具有相同来源的多种音韵著作,时代相距并不遥远,音系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往往它们所反映出来的音系内容多具有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我们考察音韵体系的焦点和重点,语言演变过程中貌似例外的情况恰恰可以更好地折射出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这些微小的差别,有的反映了各个方言点之间实际语言的歧异,有的则反映出同一个方言点内的历时语言变化,有的语言体系的差别还源于时音与仿古成分的出入。把两种或更多的音韵著作放到一起比较它们反映的音系特征的异同,相同的可以互相支持、佐证,反映的就是语言中的真实面貌,相异处则可以为我们继续研究、探究深层根源,发现语言演变的规律提供了可贵的思考线索。同时,相近地域之内的音韵文献的比较互证还有助于我们对其中音系的鉴别,使我们在研究语音史时可以顺利地排除一些非时音成分对音系的干扰。

近代汉语语音的书面音系及口语音系,都在文献材料中,我们在研究时,如果不重视文献材料之间的互相比较参证,就容易出现失误与疏漏,这也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者切切要时时注意的。

3.内部分析法———以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为例

内部分析法是宁继福在研究《中原音韵》音系中创获的,在他的《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出版之前,1980年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首次学术讨论会上,他提交的《〈中原音韵〉无入声内证》一文,已经从《中原

0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音韵》的《正语作词起例》、自序以《中原音韵》书中内容等对《中原音韵》音系无入声论进行内部分析与证明,显露出他的内部分析研究法的端倪。

对于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前贤已作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宁继福博览精思,在认真分析、鉴定前人有关论著的基础上,以历史的考察作为辅助手段,对尚未解决的一些疑难问题作出新的探索。他以内部分析法构拟出《中原音韵》音系的声韵调系统;并且全面梳理了过去学者没有充分重视的《正语作词起例》,论证了《中原音韵》音系无入声以及语音基础音系为大都话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中原音韵表稿》中,宁继福还对内部分析研究法与研究程序都源源本本地作了交待。

所谓“内部”,指的是《中原音韵》的韵书自身,包括《韵谱》、

《正语作词起例》以及与《中原音韵》同出一源的韵书。一般说来,语音都是成一系统的,一个完整音系内的任何一个音位都和其他音位具备一定的关系,而不可能独立存在,分析音位与音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可以构拟出这个音系的声、韵、调类别,甚至可以分析出元音的高低、前后、圆展和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中原音韵》书中没有反切,其音系中音位的关系就是靠空与空、字与字之间的差异表现出来的,每空代表一音,同空的必同音,不同空的必同音,如果在同一韵部中同一调类下的不同空,就可以约掉韵腹与韵尾,这样,音系的考订也就近乎明确了。在分析《中原音韵》音系特点的时候,如果过多地征引兰茂、毕拱宸、金尼阁、方以智、马自援、林本裕、樊腾凤等音韵论著,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不要说这些人已与周德清相距上百年,就是相距时代很近,他们所记的音系与周德清《中原音韵》的音系都未必是同一个方言的不同历史平面音系,宁继福认为,清两代的某些韵书出现代北方方言充其量只能算是参证材

料而已,过多的类比只会把我们的思路搞得更为混乱,批问题也就越发混沌不清。虽说时间空间都相近的两种音书或方言;确实可以用已知音系去推知未知音系,这样推测出来的只能是可能音值,而不是必然音值,时空差异大的参证韵书越多,结论的可信度反而会越小。我们的目的在于分析研究一个单独音系的内部结构,且这个音系距离今天并不十分遥远,如果我们丢开这个音系本身,倒一味去旁征博引搞类比论证,这无异于舍本逐末,因此向《中原音韵》的内部进行深挖细掘,而不需借助于与之有关但时空相距较远的音韵资料是切实可行的。

宁继福运用内部分析法对《中原音韵》音系进行条分缕析,主要工作大概有二:一是对《韵谱》所收单字逐字逐空地进行历史来源的考察,二是全面整理周德清与卓从之的审音记录。

从历史来源上分析《中原音韵》中各空各字的异同关系,就是考察中古时期汉语的声类、韵类在《中原音韵韵谱》里的分并变化,但是中古时期的汉语音类并不是我们着力研究的对象,而只是一种研究手段,分析它在《中原音韵》里的变化,目的就在鉴别《中原音韵》的因类体系,中古时期汉语的音系变化结果只是《中原音韵》音系的轮廓,要想彻底搞清《中原音韵》音系,只有靠深入分析《正语作词起例》和《韵编》才能解决,考察中古时期汉语音类得到的音类轮廓,必须用周德清与卓从之的审音自身去检验、补充、深化,才能变成一个明确的声韵系统,《正语作词起例》和《韵谱》是分析14世纪大都音系的最有权威的第一手材料,不过无论是考察中古音类的分并,还是整理周德清的审音,都要求我们对《中原音韵》全书作全面、细致的解剖,在解剖全书的过程中分析各音位之间的关系,又在分析音位关系中构拟《中原音韵》的声母、韵母体系,称之内部分析研究法,可谓中肯。

运用内部分析研究法研究《中原音韵》,

12

第1期 方环海 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方法论述评

宁继福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对《正语作词起例》。这一易为人忽略的内容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进行全面梳理,找出了《中原音韵》无入声存在的八条例证,验证了1821年戈载《词林正韵发凡》中揭示的《中原音韵》清音转上、正浊作平、次浊作去的入派三声的规律。根据《正语作词起例》20、22条,证明了以大都话为语音基础的重要结论。

从文献材料的自身入手,来证明从中得出的观点,这种内部分析法相比之下较持同样观点的人的论证更有说服力,它修订和改进了前人研究《中原音韵》音系的方法,特别是可以解决罗常培所建立的归纳研究法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它对主要分析对象作全面细致的解剖,在解剖过程中分析各个音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依据音位关系构拟音值,而不依靠过多的旁证材料进行类比,来揭示所考音系的语音真相,这些都具有方法论上的普遍性意义,正如杨耐思在《中原音韵表稿》的序中说:“这种方法对于语音史的其他课题的研究也很有参考价值。”刘静在研究《洪武正韵》时就使用内部分析法,集中分析《洪武正韵》是一部以十四世纪共同语读书音系统为语音基础的韵书。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研究近代汉语语音,因为它难以顾及其他方方面面,又是以本书证本书,易于落入循环论证的俗套,过分地排斥其他影响语音发展演变的因素,对一种研究、方法来说,又不能不说是一种偏颇。

4.数量比较法———以陆致极对“《中原音韵》声母系统”的数量比较研究为例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系统的数量比较法是属于统计研究法之列,先由陆致极提出来,并予以充分论证‘。统计法实际上也是一种古老的研究方法,陈第、顾炎武在研究《诗经》时已经运用,不过正式提出统计研究法的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的白涤洲,其后许多学者如鲁国尧、姜聿华、李爱平、程朝晖等在研究诗词曲韵时大多离不开这种数量统计。尤其

在新技术革命的今天,统计法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

本世纪各家对《中原音韵》的声类及拟音的看法颇多争论,其中最根本的分歧关键就是中古知照系声母的分合及其音值的构拟,依照传统的语音研究方法对声母系统进行研究时,探讨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各家纷呈的局面表明,《中原音韵》音系的研究在方法上已走入困境之中,呼唤新方法的出现。

陆致极的数量比较研究法运用于这个历史音韵学研究领域,利用电子计算机相关分析程序进行分析古今方音,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颇有启发性。

传统音韵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古”和“审音”两个方面,所谓“考古”就是指对古代汉语音韵资料的考证、排比与归纳,从中整理出汉语史某个时期的平面音系,或是历时音系演变的过程;所谓“审音”则与之相反,运用语音学知识,利用现代大量鲜活的言语音资料,进行参合比较,从而构拟出汉语史不同历史时期的音系的具体音值,以及制订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语音演变的规律。

我们认为,在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中,“考古”与“审音”不可分割,相辅相成。众多的近代汉语语音研究者往往也是两者兼具,许多科研成果也是这样研究出来的,对《中原音韵》的声类系统的分类与拟音就是如此。

同时也应该看到,仅仅停留在对各家分类拟音的考察、描写之上恐怕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目前近代汉语语音甚至是传统音韵学整个研究领域中共同面临的问题,描写的多,解释的少,实际上语音科学的研究中解释的作用相形之下应该比描写更为重要,如果仍一味地走与前人相同的道路,采取与前人一样的方法,最终只是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而流落为“因为是A,所以不是B”的窠臼中去,于问题的讨论无补,陆致极在这方面寻求一种新的解释方法。

2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对任何一个音系来说,共时语音都是存在于历时语音之中的,这样共时语特征就是历史音变的产物,根据现在通行的“词汇扩散”理论,语音的演变是通过词汇扩散的途径来实现的,因此以这个理论作为研究基础,针对以“语音特征”为中心的传统历史比较法的一些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我们可以通过统计“语音特征”的载体———词或字(词素)的数量,作出参合比较,来研究了解“语音演变”实现的范围及其程度,这样也才可能会破旧有的传统音韵学研究方法的局限,即仅从语音特征范畴进行单纯的比较,而深入到语音特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的量的比较中去,因此,我们不仅要仔细考察语音演变的有无或者说是语音特征的有无,而且还要比较语音演变的范围及程度和考察语音演变实现的量化情况。

这种数量比较方法必须以系统为基本前提,因为任何一种语音特征都是和它所处的共时语音整个系统密切相关,语音特征之间量的关系只有在整个音系中才能表现出它们质的规定性,也即基于这样的理性认识,运用到历史音韵学研究之中,我们才可以从共时音系出发,对古今方音语音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推断出古代语音的面貌。

陆致极将这种理论运用到《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及其音值的构拟的研究之中,这就有了这样一种研究构想:把目前对《中原音韵》声母系统的三种主要观点与音值的构拟假定为三个完整的声母系统,然后将它们分别和目前我们己共知的现代17个方音(代表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系统进行比较,研究三个假定声母系统和现代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接近程度,从而论证这三个声母系统及其拟音的合理性,这种比较不能只是声类与音值上的比较,否则音系中的各个声母仍然是在抽象的层次上,在整个共时音系中的地位与功能仍然不明,因此把各类声母及其拟测音值与它们的载体———词或字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从量的角度来探求其质的规定性,所以我们才说这种历史音韵学上的比较是一种系统的数量比较法。

陆致极首先根据杨耐思所列的《中原音韵》同音字表,作了一些校订补充,共得2496字,由此组成“共时音系”的样本,建立计算机语音数据文件,然后把上文所说的对《中原音韵》声母分类及音值构拟的主要三派观点列成三张语音比较表,并转化成计算机可以直接进行统计的数据文件形式,从而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有了相关系数值就可以用来量度和表达方音之间的相关系数的密切程度,数值越大,联系就越密切,语音特征也就越接近。陆致极分析了计算结果的数据,得出结论:就声母而言,到《中原音韵》时代,中古的知、庄、章三组声母已经完全合流,而且读作舌尖后音[ts、ts、s];所以王力才这样说:“到了14世纪(可能从13世纪起),北方话越来越和南方的方言发生分歧,同时也形成了普通话的基础。”

陆致极提出的这个系统的数量比较研究法,对我们进行对近代汉语韵书的音系基础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客观的数据。很长时间,由于受到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在汉语传统音韵学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只注意研究语音演变的性质、条件以及历史过程,虽说这样的工作对揭示语音发展演变的规律固然是必不可少,但并不能由此就忽略了运用系统论观点观察语音演变所及的范围,从而确定语音演变在整个音系发展历史中的地位,探讨不同的语音演变对整个音系的性质所带来的不同的影响,不仅要在理论上比较抽象层面的音类,而且还要比较具体层面的音类在系统中的量的构成,只有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可以完整地揭示出语音演变的真实面貌,无疑的,数量比较法在近代历时音系比较研究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在近代音研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就是

32

第1期 方环海 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方法论述评

搞清音系和构拟音值,对音系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描写。从历史来看,构拟音值主要是采取历史比较法,不过因为长久形成的惯性,虽然在六、七十年代国外音韵学研究者张琨、王士元等人提出了语音变化中的“词汇扩散理论”,近来国内学者徐通锵等人也提出了语音变化中的叠置式音变理论,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新的理论都对构拟音值的方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过这些并未改变音值构拟方法的基本格局,近代汉语时期具有比上古、中古都要丰富得多的语音文献史料,而且还有大量的韵书韵图与繁富的方言。这样看来,使用历史比较法构拟近代音的界体音值,可能要比拟构印欧语系语音的音值更可信些,所以长期以来构拟音值的理论方法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现在对音系的整理归纳上,因各人视角不一,因而在考察音系、音系构成、音系与其他音系关系连结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如果认为是结论的差异,倒不如说是研究的方法与视角的不同。

过去很少有人讨论过音韵学的研究方法,近些年来稍微有些注意。其中尤以徐通锵、叶蜚声为重。其他杨耐思、陈亚川、李永斌、冯蒸、孙建元等学者都曾经讨论过音韵学的研究方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文章讨论的主要还是上古音系和上古音系的研究方法,对近代音研究的方法涉及极少,或者没有涉及,这不能不说是近代音研究繁盛时期的一个不和谐音符,这种研究失衡的情况再也不能在近代音研究方法论中继续下去了。

邵荣芬在整理《五音文字》的过程中,形成了反切比较研究法;杨亦鸣在研究《李氏音鉴》音系时也形成了透视分离法;另外,在整理各种音韵资料、确定近代音某一语音层面音系时创获了对音比较法;李思敬在考察某一历时语音现象的发展演变过程时,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参照音标准研究法,所有这些方法与研究《中原音韵》所形成的研究方法一样,都在近代音领域内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责任编辑:林业明

Commend on the20th Century’s Study of

“Phonetic Rhyme in Central China”

FAN G Huang2hai

(L anguage S tudy Institute X uz hou Norm al U niversity,X uz hou221009,China)

Abstract:A lot of scientific study methods for“Phonetic Rhyme in Central China”have been found in modern research for Chinese phonetics.There are traditional inherit and borrowing from the western,and there are also adoption from o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In accordance with concrete study,this paper sums up some main research methods of“Phonetic Rhyme in Central China”in the whole20th century,makes great breaks in the pho2 netic study including ancient phonemes in Chinese.It will have instruction for Chinese phonetic study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n Chinese phonetic research as well.

K ey w ord:Phonetic Rhyme in Central China;20th century;reserch method;commend

42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管理研究方法论》 课程作业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年级班级1105106 姓名李雪 2011年12 月30日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全球资源的紧张,可持续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建筑的大势所趋,绿色建筑正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设计领域更深层面的体现形式。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全球化战略的时候,绿色建筑也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绿色建筑的评价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介绍了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国内外推广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讨论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国外评价体系的差别与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存在不足,应继续完善中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完善 Abstrct: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ecome apparent and tensions of global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sign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world architecture. Green building is the idea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reflected at deeper levels. Wh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globalization strategy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green building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industry,and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is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ssues.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has papers of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second describes has at home and abroa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reen building aspects of research status,through comparison at home and abroad promotion green building of evaluation system,discussion has in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abroad evaluation system of differences and common of Department,this Foundation Shang pointed out that has in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exists insufficient,should continues to perfect China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promoting China green building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ystem, perfect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难以为继,也认识到节能与环保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社会科学的理路》读书笔记 在《社会科学理路》一书中,作者首先指出所谓认识论就是一种人类认识外在世界的努力。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即人类何以认识外在世界,西方世界中,自笛卡尔建立的“主/客”对立二元论,人们便形成将认识主体(人自身)与外在世界对立起来,加以认识的传统,并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本体论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现实的本质以及世界中人类的本质,在西方哲学史里,关于世界中所存在事物之本体论,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实在论”主张外在的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观念论”则认为所谓的实在并不是独立于人的思想而存在,而是人类内在思维特根斯坦和外在事物交互作用的产物。,正是依据这两种看法,众多思想家形成各类不同面向的理论,例如“实在论”下有朴素实在论、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直接实在论(direct realism)、间接实在论(indirect realism)之分最后,方法论关注的则是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最佳途径,具体来讲,就是研究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知晓其所关注的对象。上述三种概念共同构成世界观,而三者之间又具有逻辑上的关联。一个研究者对于方法论问题的回答,必然会受到其“本体论/认识论”立场的限制.而不能随意选择任何一种方法论、在对世界观内涵进行系统阐明之后,作者便开始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为参照框架,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综合来说,就世界观的不同,该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哲学家所进行的“知识”探讨,针对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可称为客观研究途径,后半部分才可以说是纯粹社会科学的哲学,可称为主观研究途径。这两种研究途径又可细化为五种研究典范,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结构主义、诠释学、批判主义。全书即根据这五种典范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差异展开。 《社会科学的理路》第一篇,是以介绍维特根斯坦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作为起始的。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出版以来,西方的科学哲学才有了快速的发展。到了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孔德首先提出“实证主义”一词,希望用它来指称关于科学和历史的一种知识论和世界观。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逻辑是世界的镜子”,,逻辑将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结方式。随后维特根斯坦表明语言与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二者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即事实对应于命题,原子事实对应于基本命题,对象对应与名称。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由于语言与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因而语言能够真实的反映客观存在,而理论与命题也将是外在世界逻辑结构的体现。 语言游戏论:从意义上来看,语言不再是具有描述功能的事实逻辑图像,而其意义更多的是在生活实践中体现。“语言游戏根植于生活形式,归根结底是人生活实践的一部分。有多少种生活形式,有多少种生活实践,就有多少种语言游戏。”受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的影响,维也纳学圈的领军人施利克由“批判实在论”转向“逻辑实在论”,并在维也纳学圈中广为人知。施利克不再认为哲学是一个命题系统,其目标也不在于获得知识;哲学应是澄清意义的活动,旨在澄清概念以及分析陈述的意义。 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在认识论上,波普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有“可否证性”,如果一个理论的陈述或命题无法用经验的方法来加以验证,则它就不能称作“科学。”,此外,波普承认外部世界是客观实在的“实在论”者,但其不同于逻辑实证论者对理论的全盘肯定,在他看来,科学理论的本质不过是科学家们为了探究世界的一种假设或猜想,是对以往经验的一种总结,但未必能够行之

管理研究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题版

管理研究方法论 一,简答题 1,实证论文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 实证论文的结构是: 1,摘要: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论文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结论需要分条列示,由结论引出的启发是什么 2,引言:首先,说明在该方面各位学者的研究进度,所持的观点,阐述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其次,说明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再次,分条列示研究的结果,结论以及结果是否验证了假设;最后,说明自己的贡献。 3,文献回顾:是对相关文献的陈述述与评价; 对相关且重要的文献准确阐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稍作评价,但要中性客观。 4,研究设计,理论推导与研究模型构建 5,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6,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回归结果 7,敏感性检验, 8,结论

引言与摘要的区别:引言是讲打算做什么,为什么;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2,事件研究的概念 事件研究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在某一或某些事件窗口内某一事件发生对公司股价的波动的影响。 步骤:1.决定研究假说,一般假设事件对股价没有显着地影响;2.事件日的确定,通常以宣布日为事件日3.利用历史数据得到市场的收益率与公司收益率之间的固定关系,如果考察的时间窗口内的收益率不满足已经得出的方程,则说明事件对股价有显着影响,4,异常报酬率的检定 5,分析结果 3,引言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分析的关系是怎样的, 4,背诵几个中英文数据库和期刊的名字 5,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背诵几个 6,第二篇论文的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 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在列联分析中,除了考察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外,还应该考察控制变量之间协同作用时对因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当各控制变量之间的协方差不为0时。 7,含有会计、财务、经济、金融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哪个期刊在哪个数据库里)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 2018-01-12 管理研究作为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理论和文献相对匮乏。案例研究方法特别适合在中国背景下建立新理论的目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欢迎阅读。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1 我们专业该课程开在第 8 周,若仅从课时数来说,什么时候开设并无多大影响,但若从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来看,课程开设时间太迟,造成最后一次的大作业不能没能很好的完成,这无疑是一个遗憾,当然在这里面学生也有相当大的责任。 本期共做了两次应该运用到资料获取方法知识的实践课,但作为第七组的一员,我深感第二次作业完成的不足之处,没有做到全面深刻对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但两次作业都给了我许多感触,特别是第一次实践作业――了解校信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情况,下面我将从那次作业的初级资料获取上进行总结并就自己感受谈谈自己的所得。 初级资料并非原始资料,它是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使其呈有规律排列的状态,乃至从中提取出概要性的文字描述或数据描述,可以直接为研究所利用的资料,而此次最大的收获就来源于在收集原始数据时,所采用的问卷自填法的实施过程中。 问题分析 由于是在本校进行实地调查,所以在调查的方法上我们进行了仔细的斟酌与筛选,最终选择了结构化交流法中的问卷自填法,以下是我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的所感与所得: 一.关于问卷设计 对于试卷的设计工作,最初我们设想的是针对我校信管专业设计一份试卷,但在问题的设计中发现很多问题的调查对课题结论的得出很重要,但不具有通用性,即对某个年级的学生有调查的必要性,而对其他年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没有价值,比如,如果可能,是否会转专业,比如对自己所上的专业课的看法。这两个问题涉及到信管专业学生对信管专业本身的认识和所设课程的认识两个重要方面,与调研的主题有紧密联系,但却不具备通用性,所以我们组最终决定采用针对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试卷这种问卷设计方法。 二.关于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方法与选择

附录A 评价方法与选择 (资料性附录) A.1同行评议法 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及上述领域的一项事物进行评价的活动。 采用同行评议法时,应根据评价目的、项目所属领域及复杂程度等明确以下事项:——专家应具备的资质条件; ——专家组数量及构成比例; ——评价内容与规范; ——评价形式,如会议评价、通讯评价等; ——评价权利与责任义务; ——评价应准守的职业道德准则,等。 为提高同行评议质量,可以根据专家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不同专家的评议赋予适当的权重系数,建立高质量的同行专家库。 同行评议法可以与多维指数法、综合评价法等结合使用。 A.2投入产出效率法 通过计算科技项目投入产出效率对项目进行评价。通常,科技项目投入产出率等于项目的技术隐性收益、技术显性收益完成率与项目投入完成率之比。 当投入产出效率小于1时,表明该科技项目尚未达到预期目标。说明科研项目投入、技术隐性收益、技术显性收益三个要素目标值与完成值比例之间的匹配程度尚未达到预期; 当投入产出效率等于1时,表明该科技项目已经达到预期目标。说明科研项目投入、技术隐性收益、技术显性收益三个要素目标值与完成值比例之间的匹配程度完全符合预期; 当投入产出效率大于1时,表明该科技项目已经超过预期目标。说明科研项目投入、技术隐性收益、技术显性收益三个要素目标值与完成值比例之间的匹配程度已经超过预期。 该方法可以与技术报表法结合使用。 A.3技术报表法

从客观现实中采集科技项目相关数据来进行评价,反映一个项目从思想火花(形成创意)到商业成功(实现创新)的全过程。可以通过编制技术报表的方法实现,技术报表包含:工作分解结构表(WBS表)、质量成本进度表(QCD)、风险要素控制表(TRC)。 评价时应明确以下要素:, ——技术就绪水平的划分级别; ——技术就绪水平各级别的定义; ——质量里程碑定义和举证要素; ——经费总概算、关键级别的经费概算; ——对应技术就绪水平每个级别的完成节点时间。 该方法可以与投入产出效率法结合使用。 A.4多维指数评价法 通过多维度指标对科技项目进行评价,衡量和反映科研活动实际取得绩效的效率与水平。评价指标值以量化表达和定性描述两种方式表现。量化测评方法如文献计量法、C-D生产函数法、新产品销售率(NSR)法、成本节约率(CSR)等;定性的主观评价法如同行评议、回溯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评价步骤包括:评价目标界定、评估框架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基础数据收集与样本选择、缺失数据补充、指标度量、数据标准化、权重确定、指数集成、结果分析等。 该方法可以与同行评议法、科学计量法结合使用。 A.5科学计量法 对科学研究活动与结果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不受个人主观因素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评价时应明确以下要素: ——科技论文(专著)的数量 ——科技论文(专著)的引证 ——引用率 ——平均被引次数等 ——其他衍生指标 该方法可以与其他评价方法结合使用。

六年级假设法解题(一)

第十周 假设法解题(一) 专题简析: 假设法解体的思考方法是先通过假设来改变题目的条件,然后再和已知条件配合推算。有些题目用假设法思考,能找到巧妙的解答思路。 运用假设法时,可以假设数量增加或减少,从而与已知条件产生联系;也可以假设某个量的分率与另一个量的分率一样,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求出这个分率对应的和,最后依据它与实际条件的矛盾求解。 例题1 1. 乙两数之和是185,已知甲数的14 与乙数的1 5 的和是42,求两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假设将题中“甲数的14 ”、“乙数的1 5 ”与“和为42”同时扩大4倍,则变成 了“甲数与乙数的45 的和为168”,再用185减去168就是乙数的1 5 。 解: 乙:(185-42×4)÷(1-1 5 ×4)=85 答:甲数是100,乙数是85。 练习1 1、 甲、乙两人共有钱150元,甲的12 与乙的1 10 的钱数和是35元,求甲、乙两人各有多少 元钱? 2、 甲、乙两个消防队共有338人。抽调甲队人数的17 ,乙队人数的1 3 ,共抽调78人,甲、 乙两个消防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3、 海洋化肥厂计划第二季度生产一批化肥,已知四月份完成总数的1 3 多50吨,五月份完 成总数的2 5 少70吨,还有420吨没完成,第二季度原计划生产多少吨? 练1 1、 乙:(150-35×2)÷(1-1 10 ×2)=100(元) 甲:150-100=50(元) 2、 甲:(338-78×3)÷(1-1 7 ×3)=182(人) 乙:338-182=156(人) 3、 (420-70+50)÷(1―13 -2 5 )=1500(吨) 例题2 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共250台。如果彩色电视机卖出1 9 ,则比黑白电视机多5台。 问:两种电视机原来各有多少台?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假设黑白电视机增加5台,就和彩色电视机卖出1 9 后剩下的

人民大学管科-2017春上学期考试复习资料

专业外语 专业英语考题.d o c ho w t o read a research p ap er.p p t 管理研究方法论 2道简答一道论述题延续课堂作业内容 课堂作业: 1、要研究的问题 2、假设提出 3、数据怎么得到(可行性) IS领域专用:技术接收模型可持续使用模型

战略管理 考试类型:4~5个问答题,一个论述题 范围: !!注意,请大家购买《战略管理》这本书,或者下载相应的pdf版本进行复习 1、P6页的战略管理各个阶段是啥 战略管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 (1)战略制定(strategiy formulation)包括拟定公司愿景和使命,确定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建立长期目标们,提出备选战略以及从中选择战略 (2)战略实施(strategy implementation)要求公司通过设定年度目标、制定政策、激励员工和配置资源,确保战略得以实施。战略实施包括:营造一种支持战略的企业文化。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结构,确 定营销举措,制定预算,开发与应用信息系统,将员工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 (3)战略评价(strategy evaluation)包括检查作为当前战略基础的内外部环境因素;衡量战略带来的绩效;采取纠正措施’ 2、P10页的战略管理的愿景与使命,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 (1)愿景陈述(vision statement):即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 (2)使命陈述(mission statement):描述公司与众不同的长久目标,界定公司的产品和市场的经营范围。 即我们要经营怎样的企业 (3)外部机会与威胁(external opportunity and external threats):是指可能为公司的未来带来巨大收益或造成严重损失的趋势和事件,其来源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环境、政治、文化、法律、政府、 技术以及竞争对手等。大部分机会与威胁都超出企业的掌控范围。故称作外部机会和威胁。 (4)内部优势劣势(internal strengths and internal weakness):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可发挥积极作用或起消极作用的可控因素。管理、营销、财务和会计、生产和运营、研发、管理信息系统等环节, 都可能体现内部优势或劣势 3、P13页的战略管理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 管理研究作为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理论和文献相对匮乏。案例研究方法特别适合在中国背景下建立新理论的目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欢迎阅读。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 1 我们专业该课程开在第 8 周,若仅从课时数来说,什么时候开设并无多大影响,但若从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来看,课程开设时间太迟,造成最后一次的大作业不能没能很好的完成,这无疑是一个遗憾,当然在这里面学生也有相当大的责任。 本期共做了两次应该运用到资料获取方法知识的实践课,但作为第七组的一员,我深感第二次作业完成的不足之处,没有做到全面深刻对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但两次作业都给了我许多感触,特别是第一次实践作业——了解校信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情况,下面我将从那次作业的初级资料获取上进行总结并就自己感受谈谈自己的所得。 初级资料并非原始资料,它是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使其呈有规律排列的状态,乃至从中提取出概要性的文字描述或数据描述,可以直接为研究所利用的资料,而此次最大的收获就来源于在收集原始数据时,所采用的问卷自填法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是在本校进行实地调查,所以在调查的方法上我们

进行了仔细的斟酌与筛选,最终选择了结构化交流法中的问卷自填法,以下是我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的所感与所得:对于试卷的设计工作,最初我们设想的是针对我校信管专业设计一份试卷,但在问题的设计中发现很多问题的调查对课题结论的得出很重要,但不具有通用性,即对某个年级的学生有调查的必要性,而对其他年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没有价值,比如,如果可能,是否会转专业,比如对自己所上的专业课的看法。这两个问题涉及到信管专业学生对信管专业本身的认识和所设课程的认识两个重要方面,与调研的主题有紧密联系,但却不具备通用性,所以我们组最终决定采用针对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试卷这种问卷设计方法。 考虑到我们专业的特殊性,以及经费有限,我们打算采用问卷邮寄法,即使用电子邮件,向每个信管班级发送试卷,请他们在回答后,将试卷发回,但发现大多数人基本都不给予理会,最后我们小组决定发送问卷的方法,将试卷交给各个大二,大三的熟人,在他们上课前发放试卷,当场回收,而大一按照同样的方法有我们组员自己负责试卷的发放,但在整理试卷时发现,部分试卷未能收回来。 在整理问卷时发现,数据的结果只是对结果的反应,但试卷设计却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调查的结果。由于我们小组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首先在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用假设法解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用假设法解题 一、专题简析: 假设是数学中思考问题的一常见的方法,有些应用题乍看很难求出答案, 但是如果我们合理地进行假设,往往会使问题得到解决。所谓假设法就是依照 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的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 案。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就是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用假设法解答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根据题意假设几个量相同, 然后进行推算,所得结果与题中对应的数量不符合时,要能够正确地运用别的 量加以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精讲精练 例1:鸡、兔共30只,共有脚84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练习一 1、鸡、兔共100只,共有脚280只。鸡、兔各多少只?

2、鸡、兔共50只,共有脚160只。鸡、兔各几只? 例2:鸡、兔共笼,鸡比兔多30只,一共有脚168只,鸡、兔各多少只? 练习二 1、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0只。鸡、兔各几只? 2、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4元,乙种票每张3元,乙种票比甲种票多买了9张,一共用去97元。两种票各买了几张?

例3:某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有12道题,王刚得了84分。王刚做错了几题? 练习三 1、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15题,小华得了102分。小华答对几题? 2、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若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 赔偿100元。运后运费为8880元,损失了几箱? 例4 :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红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若干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原来水果糖有几块?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曾鸿,钟蕾,论网络调查与传统调查的综合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6, (12); [2].郭强,网络调查手册[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0, 7; [4].李锐,宋铁英,国内网络调查研究分析[J],情报科学,2005,23(6); [5].黄鸣刚,从媒体角度看网络调查方法[J],中国传媒科技,2004,11; [6].张润彤,曹宗媛,朱晓敏,知识管理概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7].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 [8].李乐山,设计调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25-79; [9].王雅林,生活方式的理论魅力与学科建构——生活方式研究的过去与未来 20年[J],江苏社会科学,2003,3,57-58; [10]. (美) 德尔卜霍金斯,罗格J.贝斯特,肯尼斯A·科尼著,符国群译,消 费者行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98; [11].罗格D·布莱克维尔,保罗W·米尼德著徐海,朱红祥等译,消费者行为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76-177; [12].John C Mowen. Michael S Mino,黄格非,束玉婷(译),消费者行为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42; [13].邓星,女性内衣的购买、消费与生活方式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 论文,2004:26-27; [14].卢盛忠,余凯成,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8-12; [15].刘均,李人厚,郑庆华,网络学习中学习者个性挖掘方法的研究,西安交 通人学学报,2004,6,38(6).575-578; [16].高传善,代春阳,网络测量综述,上海计量测试,2004,3.181.8-14; [17].李一,网络行为一个网络社会学概念的简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第34卷第5期,2006年9月;

(完整版)三年级知识点:用假设法解题练习30道(附答案)

三年级知识点:用假设法解题练习30道(附答案) 假设法解题1、鸡兔共50只,兔的脚比鸡的脚少4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兔:40÷4=10只,鸡:50-10=40只2、鸡兔共45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6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60÷2=30 45-30=15 兔:15÷(2+1)=5 只鸡:15-5=40只 3、共有鸡兔的脚48只,如果将鸡的只数与兔的只数互换一下则共有脚42只,鸡兔各有多少只?48÷2=24 兔(48-24)÷4=6 互换鸡变6只兔:(48-6×2)÷4=9只 4、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放着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共25个轮子。自行车(5)辆,三轮车(5)辆。 5、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45辆;用大车装载,只要36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4×36=144吨,45-36=9辆,144÷9=16吨,16×45=720吨。 6、一批货物用大卡车装要16辆,如果用小卡车装要48辆。已知大卡车比小卡车每辆多装4吨,问这批货物有多少吨?4×16=64吨,48-16=32辆,64÷32=2吨, 2×48=96吨 7、有甲、乙、丙三种练习簿,价钱分别为7角、3角和2

角,三种练习簿一共买了47本,付了21元2角。买乙种练习簿的本数是丙种练习簿的2倍,三种练习簿各买了多少本?7×47=329(角),329-212=117(角),因为把3角和2角的练习簿都看成了7角,117÷(7×3-3×2-2)=9(本)1×9=9(本),2×9=18(本),47-18-9=20(本)8、甲乙两桶油各有若干千克,如果要从甲桶中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放入乙桶,再从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这时两桶油恰好都是36千克。问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36÷2=18千克,36+18=54千克,乙54÷2=27千克,甲18+27=45千克。 9、王亮和李强各有画片若干张,如果王亮拿出和李强同样多的画片送给李强,李强再拿出和王亮同样多的画片给王亮,这时两个人都有24张。问王亮和李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24÷2=12张,12+24=36张李:36÷2=18张,王:12+18=30张 10、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45辆;用大车装载,只要36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4×36=144吨,45-36=9辆,144÷9=16吨,16×45=720吨。 11、一批货物用大卡车装要16辆,如果用小卡车装要48辆。已知大卡车比小卡车每辆多装4吨,问这批货物有多少吨?4×16=64吨,48-16=32辆,64÷32=2吨,

7 假设法解题的答案

第7讲假设法解题的答案 [题1]能力冲浪 1、①假设100只全是鸡②假设100只全是兔 100×2-=200(只)100×4=400(只) 248-200=48(只)400-248=152(只) 48÷(4-2)=24(只)152÷(4-2)=76(只) 100-24=76(只)100-76=24(只) 答:鸡有76只,兔有24只。 2、①假设全是大船②假设全是小船 11×6=66(人)11×4=44(人) 66-52=14(人)52-44=8(人) 14÷(6-4)=7(条)8÷(6-4)=4(条) 11-7=4(条)11-4=7(条) 答:大船有4条,小船有7条。 3、5.2元=52角 ①假设全是1角②假设全是5角 1×20=20(角)20×5=100(角) 52-20=32(角)100-52=48(角) 32÷(5-1)=8(个)48÷(5-1)=12(个) 20-8=12(个)20-12=8(个)答:1角的有12个,5角的有8个。 [题2]能力冲浪 1、根据“若每箱便宜2元,则这批货价值2520元”可以知道这批货有(3024-2520)÷2=252(箱),知道了箱数,这道题就可直接用假设法来解了。 (3024-2520)÷2=252(箱) (18×18-252)÷(18-12)=12(辆) 18-12=6(辆) 答:大汽车有6辆,小汽车有12辆。 2、(302.4-252)÷0.02=2520(个) (180×18-2520)÷(180-120)=12(个) 18-12=6(个) 答大萝有6个,小萝有12个。

3、(290-250)÷0.05=800(千克) (0.4×800-290)÷(0.4-0.3)=300(千克) 800-300=500(千克) 答:有500千克大桔子。 [题3]能力冲浪 1、800×3.5-2690=110(元) 110÷(24+3.5)=4(只) 答:在途中损坏了4只花瓶。 [题4]能力冲浪 1、30×5-75=75(千克) 225÷75=3(天) 3×30=90(千克) 90×5=450(千克) 答:食堂买来的米有90千克,面粉有450千克。 2、6×3-6=12(米) 48÷12=4(天) 4×6=24(米) 24×3=72(米) 答:第一根有72米,第二根有24米。 3、100×4-350=50(个) 350×1÷50=7(天) 7×100=700(个) 700×4=2800(个) 答:徒弟要做700个,师傅要做2800个。 [题5]能力冲浪 1、(5+7)÷2=6(元) 1920-3×400=720(元) 720÷(6-3)=240(张) 400-240=160(张) 240÷2=120(张) 答:3元的有160张,5元和7元的各有120张。 2、10×2+66=86(元) 14+2=16(张) (1+10)÷2=5.5(元)

西方会计史读书笔记

西方会计史读书笔记 【篇一:会计学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会计理论知识阅读 主要书目推荐】 会计学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会计理论知识阅读主要书目推荐 (2011版,供参考) 阅读要求总说明 ? 总数100项左右,重点30项左右(加粗),每年的具体书目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 ? 博士生入学后的第1学期,重点是择要阅读第五类书目,记好读书笔记以便交流,并由每人主持主办一次读书报告会(时间和导师另行商定) ? 博士生入学后的第2-3学期,重点阅读第一、二类书目,记好读书笔记以便交流,并由每人主持主办一次读书报告会(时间和导师另行商定) ? 各位博士生在第3学期将论文的选题方向确定后,由导师因人而异另拟专门的书单参考 ? 第六类书目为全程必须追踪学习的期刊,每个人每周必须有一个单元时间在中外文期刊阅览室阅读相应的期刊,了解重要期刊上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并作好相应的记录,每月集中一次报告会(时间和报告人由导师另行确定) ? 第三、四类为专业知识巩固类,各位博士生可根据各自专业知识的储备情况选择性的地查阅 ? 附1、附2为有兴趣者了解和选择性参阅的国学类书目 ? 毕业答辩前,每人需要有一次专题的读书报告和在校期间的读书总结(文字)

2. [美]加里?约翰?普雷维茨,巴巴拉?达比斯?莫里诺著,杜兴强等译.2006.美国会计史—会计的文化意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美国会计学会(aaa)著、文硕等译.1991.基本会计理论.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4. [美]r.g.布朗等,林志军等译.1988.巴其阿勒会计论.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5.[美]a.c.利特尔顿著、林志军等译.1988.会计理论结构.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6.[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娄尔行译.1992论财务会计的概念.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8. [英]c.w.诺比斯、r.h.帕克,潘琰等译.2002.比较国际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3. 陈今池编著.2007.西方现代会计理论.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4. 葛家澍、林志军著.2001.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 版社 15. 陆正飞主编.2008.会计信息和证券市场投资实证研究:重点文献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 陆正飞主编.2009.财务会计和资本市场实证研究:重点文献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 陆正飞主编.2011.公司财务实证研究:重点文献导读.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 许家林主编.2011.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和进展:经典文献赏析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 许家林.2004.西方会计学名著导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管理研究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题版精编WORD版

管理研究方法论期末考试复习题版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管理研究方法论 一,简答题 1,实证论文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 实证论文的结构是: 1,摘要: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论文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结论需要分条列示,由结论引出的启发是什么 2,引言:首先,说明在该方面各位学者的研究进度,所持的观点,阐述自己为什么要研究,其次,说明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再次,分条列示研究的结果,结论以及结果是否验证了假设;最后,说明自己的贡献。 3,文献回顾:是对相关文献的陈述述与评价; 对相关且重要的文献准确阐述学者的观点,可以稍作评价,但要中性客观。 4,研究设计,理论推导与研究模型构建 5,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6,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分析,回归结果 7,敏感性检验, 8,结论 引言与摘要的区别:引言是讲打算做什么,为什么;摘要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精

要摘写,讲做了什么。 2,事件研究的概念 事件研究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在某一或某些事件窗口内某一事件发生对公司股价的波动的影响。 步骤:1.决定研究假说,一般假设事件对股价没有显着地影响;2.事件日的确定,通常以宣布日为事件日 3.利用历史数据得到市场的收益率与公司收益率之间的固定关系,如果考察的时间窗口内的收益率不满足已经得出的方程,则说明事件对股价有显着影响,4,异常报酬率的检定 5,分析结果 3,引言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分析的关系是怎样的,4,背诵几个中英文数据库和期刊的名字 5,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背诵几个 6,第二篇论文的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 交叉变量的使用原因:在列联分析中,除了考察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外,还应该考察控制变量之间协同作用时对因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当各控制变量之间的协方差不为0时。 7,含有会计、财务、经济、金融的英文期刊数据库(哪个期刊在哪个数据库里) 二,经典论文的阅读 1,琼斯模型(盈余管理的测度)基本思想?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 管理研究作为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年轻的分支学科,理 论和文献相对匮乏。案例研究方法特别适合在中国背景下建立新 理论的目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欢迎阅读。 管理研究方法论总结1 我们专业该课程开在第 周,若仅从课时数来说,什么时候开设并无多大影响,若从该课 程的教学要求来看,课程开设时间太迟,造成最后 次的大作业不能没能很好的完成,这无疑是一个遗憾,当然 在这里面学生也有相当大的责任。 本期共做了两次应该运用到资料获取方法知识的实践 课,但作为第七组的一员,我深感第二次作业完成的不足之 处,没有做到全面深刻对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但两作业都给了 我许多感触,特别是第一次实践作业——了解校 信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情况,下面我将从那次作业 的初级资料获取上进行总结并就自己感受谈谈自己的所得。 初级资料并非原始资料,它是经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 使其呈有规律排列的状态,乃至从中提取出概要性的文字最大的 收获就来源于在收集原始数据时,所采用的问卷自填法的实施过 程中。 描述或数据描述,可以直接为研究所利用的资料,而此次由于是在本校进行实地调查,所以在调查的方法上我们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 持 .

进行了仔细的斟酌与筛选,最终选择了结构化交流法中的问卷自 填法,以下是我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的所感与所得: 对于试卷的设计工作,最初我们设想的是针对我校信管 专业设计一份试卷,但在问题的设计中发现很多问题的调 查对课题结论的得出很重要,但不具有通用性,即对某个年级的学生有调查的必要性,而对其他年级学生来说,这些 问题没有价值,比如,如果可能,是否会转专业,比如对 自己所上的专业课的看法。这两个问题涉及到信管专业学生对信管专业本身的认识和所设课程的认识两个重要方面, 与调研的主题有紧密联系,但却不具备通用性,所以我们 组最终决定采用针对不同的年级,设计不同的试卷这种问 考虑到我们专业的特殊性,以及经费有限,我们打算 采用问卷邮寄法,即使用电子邮件,向每个信管班级发送试卷,请他们在回答后,将试卷发回,但发现大多数人基本都不给予理会,最后我们小组决定发送问卷的方法,将试卷交给各个大二,大三的熟人,在他们上课前发放试卷,当场回收,而大一按照同 样的方法有我们组员自己负责试卷的发放,但在整理试卷时发现,部分试卷未能收回来。 在整理问卷时发现,数据的结果只是对结果的反应,但 试卷设计却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调查的结果。由于我们小组 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首先在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

高校科技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高校科技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23T13:36:42.653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8期作者:罗丽华郭旭 [导读] 进而根据评价模型对高校进行聚类分析,探寻理工农医类院校科技能力水平差异的原因。 (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摘要:为了高校能够对自身的科技能力进行有效的认识与改进,本文选取227所理工农医类院校应用层次分析法原理确定其科技评价指标,然后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高校个体科技能力评价模型,进而根据评价模型对高校进行聚类分析,探寻理工农医类院校科技能力水平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高校科技质量评价;评价方法;研究 一、高校科技评价模型的构建 科技评价作为科研管理和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构建科技发展竞争环境的基础,在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方面作用重大。但近些年来,科研评价却备受诟病,处境尴尬,甚至出现了信任危机。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评价体系将科技评价结果作为重要或支撑指标; 另一方面,不少批评科技评价的声音接踵而至,包括部分学者建议取消科技评价。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质疑: 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是否提供了必要的创新导向?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逐步得到重视,因此科技评价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导向性和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尤为重要。 二、高校科技评价的界定 科技评价的基点是与评价目的相联系的。通常,科技决策需要基于预测的事前评价,科技活动控制需要基于过程的事中评价,科技活动绩效考核需要基于结果的事后评价,而科技成果价值评判则基于成果对目标的贡献。科技评价可以分别从国家(或部门、地方)角度和企业角度进行。而国家和企业推动科技活动的目标是多层次的,一般可分为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战略性目标和针对具体问题的战术性目标。科技评价的层次取决于评价对象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可以用包括对象、基点、角度、层次的4维向量区分一项具体的科技评价问题的属性。由于科技评价问题属性的多样性、科技评价目标的多重性以及科技评价内容的综合性,用一种评价模式涵盖科技评价的所有因素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具有不同属性的科技评价问题,应该有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三、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的体系结构 科技评价活动需要理论支持和方法支持,人们通常理解的方法是一系列的技术、工具和原则。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完整的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应该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体现科技评价活动共性的评价方法论;二是面向不同对象的评价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模型;三是各种具体的科技评价方法及应用模型;四是科技评价实施过程管理与控制的方法和规范。面向具体问题的科技评价活动,需要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根据问题的属性、评价的要求和条件,依据相关的理论,选择和设计合适的评价方法并加以正确的运用。科技评价的实施过程也需要管理与控制。 科技评价方法包括的内容有:科技评价研究方案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科技评价信息获取与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科技评价信息分析与集成的理论与方法;科技评价实施过程管理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对科技评价结论信度与效度进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科技评价活动是一种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对评价方案进行系统的设计(包括对评价问题和前提条件的分析、评价目标和任务的界定、评价准则和参照系的确立、具体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组合等),对评价信息和评价结论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进行客观的评估。科技评价需要对评价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完善我国的科技评价体系不应忽视过程控制规范的研究。过程控制规范主要包括:科技评价活动组织规范;科技评价方案及实施计划制定规范;科技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规范;科技评价实施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和沟通管理规范;科技评价结果鉴定与检验规范等。在深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应当编制面向不同类型科技评价活动的实施操作指南。科技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还包括面向不同对象的评价基础理论和基本理论模型。这些基础理论和基本理论模型是确定科技评价准则、设计科技评价方法的依据,必须认真加以研究。 相对于基础理论和基本理论模型,人们更关心的是各种具体的科技评价方法及应用模型。科技评价使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信息获取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评价与决策方法这三大类。进一步细分,还可分为影响与效果辨识方法、操作化设计方法、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计量方法、分析方法、评价方法等。仅就评价方法而言,具体的模型、指标也数不胜数,其共同的基本要素包括准则、指标、尺度、权重、阂值等。这些方法既有定量分析方法,也有定性分析方法,绝大多数方法并非科技评价所专用。各种具体的评价方法只是科技评价的工具。作为一个体系,评价方法要服务于评价内容,并在合适的场合,以合理的程序加以正确运用。角度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不同的科技评价,其评价内容应该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科技评价可能涉及社会、经济、技术、财务、、制度等评价维度。评价的内容通常有效果、价值、、能力、条件、可行性等。针对具有不同属性的评价问境险题,将这些评价维度、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加以正确组合,并配以合理的评价程序,才能形成完整的方法体系。 四、结语 近些年,国家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更加关注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这对科研管理特别是科技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需要改革现行的科技评价和管理方式,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人员,重点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名称《应用型本科高校科技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GBC1317134。 1]陈运平,陈林心.我国中部六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38-45. [2]石善冲.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6):31-33. [3]徐晓敏.层次分析法的运用[J].统计与决策,2008(1):156-158 作者简介:罗丽华(1979.12—),女,汉族,黑龙江人,黑龙江工商学院教师,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