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历史和简介

历史背景
承德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这里曾发现的石斧、网坠、陶鬲等丰富的历史文物,就是他们在这里劳动生活的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承德市东约150公里处的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出土过多件西周铜器。战国时代,承德一带隶属于燕国设置的渔阳右北闰、辽西三郡。《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国曾在这一带修筑长城,现在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特别是著名的兴隆农具铁范发现,说明当时这一带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的。秦汉以后,历代的中央政权都曾在此设置过行政管理机构。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的汉、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清朝后,热河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这里毗邻京、津、西顾张家口、东接辽宁、北倚内蒙、南邻秦皇岛、唐山,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滨重要的区域性城市。由于这里的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联络蒙古,巩固边防,于是清帝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兴建避暑山庄,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工程才告结束。山庄建立后,清朝曾有7个皇帝在此驻跸。清代康、乾年间,是山庄和外八庙的兴盛时期。帝王们在此消夏理政,使这里成为全国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随着清王朝的国势衰弱,鼎盛一时的山庄和外八庙开始败落。1976年,国务院批准了《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整修工程第一个十年规划》,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得以大规模整修。 避暑山庄
文化特色
承德历史也称热河,有特定的地域文化、深厚的底蕴。承德是亿年以前侏罗纪世界生物发祥地,也是承德历史底蕴中最浓重的一笔。 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是热河地域新石器时期的历史文化,至今已经五千多年。在新石器后期氏族社会转化时,即游牧民族从蒙古高原沿河流进入平原区过渡农耕生活。都曾经在热河地带经过,这里是人类进化、发展的转折区域。这一时期应称为燕山文化,与赵文化成为现河北的历史主体文化。 承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二百年的陪都,汇集过各民族王公大臣的朝王之所。现存有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集中皇家文化、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儒文化、是个被国人和业内人士看好的收藏宝地。近日,已着手建立了初级的杂摊市场,建立了承德古玩城,市收藏家协会与民族民俗博物馆联手在热河都统府旧址筹办热河古玩城,也包括艺术品超市。 民间

艺术品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入全世界重点文化保护的课题。我市的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中原儒文化和多民族交融的民风民俗、自然资源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宝库。 在挖掘、整理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同时,有效地利用、扩展为产业化效应是文化产业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承德市近年来已经成名的丰宁藤氏布糊画、崔晓立凿铜、雕塑、李钟奎的木雕、张冬阁民俗装饰画,泥人、根雕、竹编、核桃雕,以及享誉全国的摄影、绘画、书法等门类都有大量的重量级艺术家及其作品问世。扶持文学艺术家的创作和市场化是承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剪纸产业 剪纸是承德地域传统家庭文化和民族艺术的遗产,其遍布承德各县区,尤其丰宁剪纸最为著名。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之乡”;2005年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版了《王老太太剪纸》专集;河北省组织了部分艺术家到国外展出表演;又命名了一批工艺美术艺术家称号。但是没有当作产业来运营,滞后了艺术的发扬光大,比较起张家口蔚县剪纸产业有很大差距。 2010年河北省承德市的“承德清音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序号15。 1961年3月4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德是中国的文物大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地上地下文物文化遗存1300多处,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分布集中且保存完好,尤以清代皇家园林和全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寺庙群而著称于世。为此,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同意文化部提出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共计180处)的名单。 1982年,“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44家风景名胜”。 1985年,“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1991年,“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8年,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1998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编辑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滦河之北,东经115°55′-119°15′,北纬40°11′-40°40′;距北京254千米。总面积39519平方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