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区别

⑴含义和本质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⑵表现不同: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⑶成因不同: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要的货币量。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长期的产业结构及出口困难导致的。

⑷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推动经济发展。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

⑸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2、联系

⑴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造成的。

⑵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抑制。

二、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

是多方面的。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价就会上涨。

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③价格受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④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⑤商品流通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三、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必须进行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

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市场银根趋紧,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了居民“买涨不买落”心理,左居民的“惜购”,大量的资金闲置,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降,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由此看来,通货紧缩对经济发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刺激国内需求,抑制价格下滑,保持物价的基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影响以及其防范措施

一、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㈠、通胀的影响 ⑴、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收入维持生活的人,有利于有变动收入的人。比如在90年代国企的工资有的达到了一千元,这是很高的。而现在他们的工资依然是1000元,差不多是低收入了。可是那些做小买卖的,私企的职工,的收入却大幅提高了。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物价上涨,储蓄在银行里的钱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它们本来是作为防患未然和储蓄养老的,在通胀中,它们的价值也会降低。3.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当你在90年代欠别人一万,现在来还时,你就合适多了。即使存在利息,因为大多数的利息并不能正确遇见通货膨胀率。 ⑵、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1.随着通胀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使产出和收入减少,从而引致失业。 3.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首先,超级通胀使商品价格迅速上升,居民和企业都不想把钱存在银行里,因为那样会贬值。他们都把钱迅速花出去,购买商品和服务,这样会使价格进一步升高,加剧通胀。其次,员工会要求企业增

加工资,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物价。这时企业的成本就会增加,从而使商品价格进一步增加。同时企业在通胀时会力求增加存活,以便以后价格更高的时候出售。这样市面上的商品将变的紧俏,导致商品价格继续上升。 ㈡、通胀的防治措施 ⑴控制需求。 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治理通货膨胀首先是控制需求,实行紧缩型政策。紧缩型政策是当前各国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手段,是迄今为止运用得最广、最为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收入政策等。 1.紧缩型财政政策。紧缩型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削减财政支出的目的是通过限制支出而减少政府的需求,从而缩减总需求。其措施主要有:减少国家基本建设和投资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削减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支出,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等。增加税收主要是增加企业与个人的税收,增税以后,企业与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投资水平与消费水平。 2.紧缩型货币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因此要降低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实现。具体措施包括:

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从中国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2016-01-13 07:03:14来源:作者:宗华烨森德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森德究所高级研究员宗华烨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上。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根据统计局最新的数据,中国第三季度的GDP增速是%,已经跌破了7%。虽然比预期要高上%,但是在这新增的%里,有多少是过剩的产能,有多少是并不能带来任何收益的投资,又有多少是经过展期的债务,都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如果刨去这些部分,那么真实的GDP增速,可能已经令人相当不乐观了。增速下降并不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问题,令人恐惧的问题是面对增速的下降我们的政府会不会再次采用像上一届政府的4万亿投资那样误国十年的政策。宽松政策除了为以后的经济埋下更大的隐患之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新增出来的货币并没有真正流向消费端和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如果印钞票能挽救整个国家的经济,那么津巴布韦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金融帝国了。 我们一再提醒,经济的运行就像这个星球的春夏秋冬一样,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冬天已经来临。已经到了直面冬天,拿出勇气面对我们这几十年积累下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了。作为一个伴随着这个国家成长起来的人,我惊叹这个国家三十年来的奇迹,也坚信我们这个一路咬着牙,含着血和泪走过的民族一定是可以熬过这个冬天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上,下图中标记的分别是这几次通胀、通缩达到极值的年份。 我国历次通胀分析 (一)1980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恢复国内经济,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后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建设导致财政支出激增,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财政赤字,央行为了解决财政赤字,大量发行货币,货币供应量M0从1978年的212亿元扩张到1980年的亿元,上涨了%。过量的货币发行必定会引起通货膨胀,CPI物价指数从1978年的%上涨到1980年的%。 快速上行的通货膨胀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抑制通胀,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政府采取了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在1981年得到抑制,历时两年多。 (二)1985年 1984年,中央政府提倡加快改革,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地方政府响应号召,扩大投资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1983年的%上涨到1985年的%;而1984年的货币供应量M2 比1983年新增亿元,过快的社会投资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同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通货膨胀有哪些表现 表现主要有:消费品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泡沫化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在低利率下,通货膨胀上升,投资增长,投资以复制性投资为主,创新投资回落,创新投资指生产力提高或发明新产品。失业率下降,如果创新投资少人化明显,失业率下降幅度小,反之失业率下降幅度大,通货膨胀上升引起工资上涨,工资上涨不如通货膨胀快,市场收缩产品生产减少,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减少。行业间平均利润率差异达到最大化,并开始收缩。 通货膨胀达到最高,由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迫使利息率提高,复制性投资的成本上升,且投资减少;而创新投资的比重增加,投资总量减少,失业率提升,通货膨胀回落,产品生产继续减少。 利息率提到最高,复制性投资大幅度减少,创新投资占主体,投资总量降到最低,通货膨胀继续回落,达到最低值并反弹,失业率小幅上升或大幅上升,这是因为企业的资金成本达到最高,复制性投资达到最低,企业可能大量裁员,如果创新投资以少人化为目的则失业率迅速提升;相反则创新投资可以接收一部分劳动力。由于高利息率,创新投资也不会快速增长因而失业人员的增加大于就业人员的增加,失业率可能小幅上升。创新投资可能引起短期经济增长,但后期市场收缩会阻止经济增长,由于创新投资的小幅增加带来了经济增长,如果政府要减少失业率,市场预期前景好,利息率就会降低,通货膨胀开始上升。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个关键。这主要通过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减少财政赤字来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想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其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主要的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其他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

我国上世纪90年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分析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中国经济于1990~1992年经历了三年的低通货膨胀期,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开始活跃。到1993年上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又开始上升,金融业陷入无序状态。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这次通货膨胀的起因有人形象地总结为“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此次通胀的治理以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16条措施为起点。中央政府于1993年夏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朱镕基总理亲自任人民银行的行长。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金融纪律;使国有银行与其隶属的信托投资公司分离;所有专业银行必须立即取消计划外贷款;限制地区间贷款;派出工作组到各省检查执行情况等等。经过3年的治理,到1996年我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1997年下半年特别是1997年7月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感到需求不足的压力,其明显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物价水平(消费价格指数)在低位运行,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出口下降。出现需求不足的原因是:(1)1993年治理通货膨胀措施的惯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大体按照“增长—膨胀—治理---紧缩---停滞---放松---扩张”的轨迹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出现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93年夏季开始实施以抑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与联系

一、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区别 ⑴含义和本质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⑵表现不同: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⑶成因不同: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长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买方市场及出口困难导致的。 ⑷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⑸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2、联系 ⑴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⑵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抑制。 二、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④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⑤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三、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必须进行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

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学习资料

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 在

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非常复杂!如何来认识这种现象?我们已经看见了房价泡沫,而且明知许多国家的房价泡沫最后都归于破灭,而我们不去化解泡沫,却想让泡沫破灭成为可以避免的事。怎么可能?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起因一般为两种,一种我们称为内生性的,一种我们称为输入性的。当这两种通胀同时作用一个经济体时,恶性通胀不可避免。 内生性的通胀是由超量发钞引起千万种商品加权指数的上涨,包括房价、食品价格、日用品价格和其他各种商品价格的上涨。政府部门习惯用行政手段来处理价格问题,结果只能按下葫芦浮起瓢,打下了这个商品价格那个商品又涨起来了,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无法两全。所以,2010年到处是“辣死你”,“豆你玩”,“蒜你狠”,打来打去,价格越打越高,尤其是房价。 输入型通货膨胀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在人类自有经济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将发生在中国。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中美贸易。中国加入WTO以后,就开始进行汇改。汇改当时,美元对人民币为1∶8.2,当时的中国的M2为28万亿元,2005年以后,中国加快发钞速度,M2翻了一倍多,余额从28万亿元直接到了现在的68.7万亿元;而美联储的M2只是平稳增长,5年只增长24.3%,为8.6万亿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万亿。中国的M2竟然超过美国大约10万亿人民币。两国币值自然发生了变化。体现在贸易上,自然产生巨额逆差。 由于中美两国货币总量的巨大变化,人民币货币总量增长了160%,而汇率变化仅为22.4%,两国的贸易实在无法进行。而变动汇率,也就是美方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那将导致整个人民币资产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动摇中国经济的根基。所以,中美两国不可能就汇率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矛盾一触即发。 2010年,美国加快施压人民币升值,迫于压力,中国央行实行二次汇改,让人民币汇率实行一篮子货币兑换,兑美元直接升值了1.08%。由1∶6.83升值到1∶6.7就赶紧刹车,道理很简单,大量的出口企业要政府补贴才能生存,再升值下去,将不堪重负。 美国国会众议院当即通过中国汇率方案,要对中国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奥巴马在和中国总理温家宝会面时,也直接提出了汇率问题。那么,美国为什么一定要让人民币升值20%~50%呢?除了我上面讲的人民币货币发行过多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知道,美国是一个低通胀高福利的国家,最近几年,一直维持低通胀高福利与中国的贸易很有关系。几年来,中国在美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2.4万亿美元,按照2005年后的综合汇率约为1∶7左右,折合人民币为16.8万亿元。也就是说,在中美贸易中,美国从中国拿走了2.4万亿美元的货品还没有付钱,而这些货品已经被美国民众消费完了,而且价格异常低廉。试想,我

案例12:2006年中国再次应对通货膨胀(第12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案例12:2006年中国再次应对通货膨胀 一、基本原理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西方货币理论讲通货膨胀划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结构型等。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其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了解通货膨胀的发生过程和原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案例内容 据官方统计,2003年第四季度,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开始迅速上扬:10月份增长变为1.8%,11月份则一下子抬升到3.0%,12月份是3.2%。而此前从2001年11月开始到2002年全年,CPI的负增长一直延续了14个月。2006年第一季度CPI继续攀升,4月份达到了3.8%,食品价格的上涨甚至达到了两位数。中央银行在200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全面反映通货膨胀压力的GDP缩减指数变动率在2003年高达4.5%,在一年内从2002年的-1.2%骤升至2003年的4.5%,表明通货膨胀的形势不容乐观。” 面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形势,有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当前中国并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一般民众对通货膨胀也并未感到特别担心,但还是有许多人对通货膨胀心存忧虑,因为经济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投资过热。在2006年5月21日首届中国基金经理峰会大会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坦承:目前“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过度的投资和低水平的扩张现象比较严重”。而这种投资过热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这样一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上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一季度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有31.4%的储户认为物价将上涨,60.3%的储户认为物价将基本不变,只有8.3%的储户认为物价将下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统一,是因为在此之前,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过热,其表现都是全面过热和通货膨胀,而这一次,却是部分过热、部分偏冷,通货膨胀的走向也似乎游移不定,因此让人们十分迷惑。 尽管如此,央行在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还是提出了近期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并决定从2006年4月25日起,再次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即由7%提高到7.5%,同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和再贷款浮息制度,通过将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并将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再贷款利率统一加0.63%,再贴现利率加0.27%,以抑制信贷过快扩张。 5月份以后,当国家统计局对通货膨胀的统计数字逼近了5%的“警戒线”时,“过热”二字被人们用得越来越多。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可能真的来临了。第二季度物价指数上升似乎证实了人们的担心,CPI保持了快速上涨的态势。上半年,CPI同比上涨3.6%,其中第一季度同比上涨2.8%,第二季度同比上涨4.4%,6月份上涨高达5%。生产和

09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九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一、填空题 1. 是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 2.根据所选的样本数量和范围的不同,通常使用的物价指数有、和________。 3.大多数国家把指数作为衡量月、季度通货膨胀的的状况。 4.形成结构型通货膨胀有三种情况: 、和。 5.“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这是指通货膨胀。 6.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现象。 7.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和。 8.当总需求不变时,成本的上升会导致总供应曲线向上方移动,即企业会在同等产出水平上价格,或在同等价格水平上产出。 9.通货膨胀发生后,如果实物资产在货币形态的自然升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则持有实物资产的人受益。 10.通过宏观紧缩政策控制社会总需求,各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有:和。 11.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四大对策:、、和。 12.双要素通货紧缩定义包括和。 13.三要素通货紧缩定义认为通货紧缩是和的持续下降,而且伴随着。 二、单项选择题 1.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是()。 A.需求拉上论 B.成本推进论 C.开放型通货膨胀 D.隐蔽型通货膨胀 2.认为通货紧缩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的观点。 A.凯恩斯主义 B.后凯恩斯学派 C.货币主义学派 D.马克思主义 3.有关通货膨胀成因的凯恩斯的需求拉上假说的理论缺陷在于()。 A.假定通货膨胀与充分就业共生 B.假定通货膨胀与充分就业不共生 C.假定通货膨胀与失业共生 D.假定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共生 4.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经济现象 B.社会现象 C.货币现象 D.价格现象 5.通货膨胀对策中,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属于()。 A.控制需求 B.改善供给 C.收入指数化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高一政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知识 点总结 一、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区别 ⑴含义和本质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⑵表现不同: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⑶成因不同: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长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买方市场及出口困难导致的。 ⑷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

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⑸治理措施不同: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2、联系 ⑴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⑵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抑制。 二、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 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货币银行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2.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案例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及其治理 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一般性通胀指货币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指两经济体之间币值相对性降低。通货紧缩(以下简称通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通缩包括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长期的通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和经济衰退。通胀和通缩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秩序,因此都必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抑制。 一、通胀和通缩的起因 通胀是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升,主要原因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进、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以及通胀预期等。 一是需求拉动的通胀。需求拉动的通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程度,过度的需求将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因而,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总需求拉动的通胀的具体原因。 二是成本推进的通胀(又称供给型通胀)。成本或供给方面形成的原因形成的通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上升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等。 三是需求和成本混合推动的通胀。实际中,造成通胀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因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胀。假设通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体水平上涨,价格总体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动的通胀,这时通胀就成为了需求和成本混合推动的通胀。 四是预期和通胀惯性。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胀惯性,对通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胀作出的相应预期。如人们预期的通胀率为10%,在订立有关合同时,厂商就会要求价格上涨10%,而工人与厂商签订合同中也会要求增加10%的工资,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增加10%,从而通胀率按10%持续下去,必然形成通胀惯性。 与通胀相比,通缩是一个令政策制定者头疼的问题,因其更难治理。通缩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生产过剩。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大量产品销不出去,造成通缩发生。中国在2007年经济顶点的时候很多企业大幅扩张产能,但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经济增长“逆转”,经济出现下滑,需求萎靡不振,大量产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过剩。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因受投资减少、收入降低、股市低迷等因素制约,消费物价指数与以往相比下降,这也是通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互为因果。 三是欧美经济低迷。欧洲和美国是全球经济火车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打击后,美欧经济持续低迷。由于欧美是世界主要商品的消费地,欧美经济低迷对世界经济增长打击是巨大的。

中国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从中国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2016-01-13 07:03:14 来源:和讯网作者:宗华烨森德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森德究所高级研究员宗华烨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 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 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这篇文早具有一疋参考意义。 根据统计局最新的数据,中国第三季度的GDP增速是6.9%,已经跌破了7%虽然比预期要高上0.1%,但是在这新增的 6.9%里,有多少是过剩的产能,有多少是并不能带来任何收益的投资,又有多少是经过展期的债务,都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如果刨去这些部分,那么真实的GDP增速,可能已经令人相当不乐观了。增速下降并不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问题,令人恐惧的问题 是面对增速的下降我们的政府会不会再次采用像上一届政府的4万亿投资那样误国十年的政策。宽松政策除了为以后的经济埋 下更大的隐患之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新增出来的货币并没有真正流向消费端和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如果印钞票能挽救整个国家的经济,那么津巴布韦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金融帝国了。 我们一再提醒,经济的运行就像这个星球的春夏秋冬一样,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冬天已经来临。已经到了直面冬天,拿出勇气面对我们这几十年积累下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了。作为一个伴随着这个国家成长起来的人,我惊叹这个国家三十年来的奇迹,也坚信我们这个一路咬着牙,含着血和泪走过的民族一定是可以熬过这个冬天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 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上,下图中标记的分别是这几次通胀、通缩达到极值的年份。 i w-"

第14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习题及答案

第14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填空题 1.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 _______ 贬值、 ______ 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2. 产生通货膨胀的前提条件是 ____________ 流通,通货膨胀是其所特有的现象,但不能因此推断存 在 _____________ 流通就必然产生通货膨胀。 3. _______是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 4. 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按物价上涨的幅度可分为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为_____ 、______ 、______ 和 ______。 5. 在实际操作中,西方大多数国家都同时编制和公布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在对通货膨胀进行测定和分析时,一般都是以_____________ 为主,参考其他物价指数综合考虑。 6._______________ 来度量通货膨胀,能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工业投入品及非零售消费品的价格变动信号。 7 .通货膨胀对社会成员的主要影响是改变了原有 _______________ 的比例。 8 .通货膨胀时期对于债务关系中的 ________ 有利而对 __________ 不利。 9 .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是_______ 。他们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_______ ,而不是货币量。 10. 后凯恩斯学派则用________ 解释通货膨胀。把通货膨胀归咎于_______ 提高。 11. 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完全一种________ 现象,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于_______ 和________ 。 13. 通过宏观紧缩政策控制社会总需求,各国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有:_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 14. 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三大对策______ 、_______ 和 ________。 15. 国外学者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 三者同时持续下降。 16. 对温和型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有三种观点: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 17. 1997 年以来中国的通货紧缩趋势是以________ 和______ 为主要特征的。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 B.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C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上涨 D.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所特有的 2 .通货膨胀时期债权人将( B )。 A .增加收益 B. 损失严重 C .不受影响 D. 短期损失长期收益更大 3 .我国目前主要是以( A )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 GDP 平减指数

第九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参考答案

第九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物价水平 2.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3.消费物价指数 4.开放型通货膨胀(公开型)抑制型通货膨胀(隐蔽型) 爬行通货膨胀步行式通货膨胀跑步式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5.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6.货币 7.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8.左提高减少 9.大于 10. 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11.需求管理政策收入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供给政策 12.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 13.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 14.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 15. 需求转移型部门差异型外部输入型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A 5.A 6.D 7.A 8.D 9.D 10.D 11.B 12.A 13.A 14.C 三、多项选择题 1.A B D 5.B C D E 9.B C E 2.A B C D E 6.B C D E 10.B C D E 3.A B C D 7.A E 11 A B C D E 4.D E 8.A B C D 12.A B C D E 四、判断正误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11.错 12.错 13.错 14.对 15.对 16.对 17.错 18.错 五、名词解释 1.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2.通货紧缩:一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 3.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4.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产品成本的提高而推动着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5.开放型通货膨胀:又叫公开的通货膨胀,是指在物价可自由浮动条件下,货币供应量过多,完全可以通过物价变动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 6.抑制型通货膨胀:又叫隐蔽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物价受到抑制条件下,货币量过多,但不能直接.完全地通过物价反映出来,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被强制减慢下来的货币流通速度使物价长期.迂回曲折缓慢上升的通货膨胀。 六.简答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简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根据物价上涨速度快慢划分:爬行式通货膨胀.步行式通货膨胀.跑步式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 根据表现形式划分:公开型的通货膨胀.隐蔽型的通货膨胀。 根据形成原因划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2.什么是通货紧缩?简述通货紧缩的类型。 答案要点: 一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 通货紧缩按持续时间不同,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和短期性通货紧缩;按它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可分为货币紧缩情况下的通货紧缩.货币扩张情况下的通货紧缩和中性货币政策下的

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比较研究

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比较研究 1.莫善贤《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增刊 2.刘明兴、许秀兰《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中国宏观分析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人 文杂志》2001年第3期 3.王爱国《现代通货膨胀和现代通货紧缩》,《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 第4卷第5期 4.陈孝兵《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理论基础及其利益制衡》,《经济问题》1999年第 12期 5.萨奇《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相关货币政策的若干假设》,《国际金融研究》1998 年第6期 6.郑健《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1999年第3期 7.尤建强《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本对比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西南财经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2年4月 8.葛敬玉《试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的利益问题》,《安徽化工》2004年第6期 9.于学花《试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换位的条件》,《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 第19卷第3期 10.栾谨崇《通胀与通缩的交替换位及政策选择》,《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9月第4 卷第3期 黄桂田、尹福生《通货紧缩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相关关系及其形成机理——基于在通货膨胀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分析》,《金融研究》2000年第3期 12.韩文秀《通货紧缩演变为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分析——当前通货紧缩的前景》,2001年 第1期 刘珂、李晓《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转换的机理及对策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9月第2卷第3期 王建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转换的问题研究》,《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6月第15卷第2期 15.张青青《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下货币政策效力对比分析》,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5月 16.王晓《中国通货紧缩及通货膨胀问题及对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11月 17.严正《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的思考》,《发展研究》2000年第8期 王顺华《从抑制通货膨胀到治理通货紧缩——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1月 19.卫志民《繁荣与选择——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求是学刊》2002年3月第2期 20.闫成俭《略论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 21.余永定《泡沫经济与通货紧缩》,《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6期 22.王鹏、王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系数的计算》,《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3月 第6卷第2期 23.江晓薇《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政策选择还是经济转型》,《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 第2期 陈东琪《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互换位时代的政策操作——兼论中央银行如何用微调

通货膨胀有哪些表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稳定物价。就是要保持商品与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市场主体对经济运行前景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作用。在物价总水平持续较快上涨时,要抑制通货膨胀;在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时,要抑制通货紧缩。当前要重视防止通货膨胀。” 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从今年开始,中国将重点防止通货膨胀,这意味着,中国前几年开始的针对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将面临调整。 我国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20%,同年10月,通货膨胀率达到27%,创造了我国改革以来通货膨胀率的最高纪录。 1997年底开始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不断下降,它背后的原因就是生产能力全面过剩。 据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析,2003年前8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持续小幅正增长,从9月份开始快速上升,同比增幅在12月已经高达3.2%。初步估算,2004年同比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为2.2%。也就是说,2004年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全年物价上涨也会达到2.2%。有关金融专家随后分析,按照全年物价2.2%的上涨率,实际意味着个人储户存入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收益已经为负值。 结合案例和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及对社会的观察,请你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通货膨胀有哪些表现? 表现主要有:消费品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泡沫化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对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在低利率下,通货膨胀上升,投资增长,投资以复制性投资为主,创新投资回落,创新投资指生产力提高或发明新产品。失业率下降,如果创新投资少人化明显,失业率下降幅度小,反之失业率下降幅度大,通货膨胀上升引起工资上涨,工资上涨不如通货膨胀快,市场收缩产品生产减少,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减少。行业间平均利润率差异达到最大化,并开始收缩。通货膨胀达到最高,由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迫使利息率提高,复制性投资的成本上升,且投资减少;而创新投资的比重增加,投资总量减少,失业率提升,通货膨胀回落,产品生产继续减少。利息率提到最高,复制性投资大幅度减少,创新投资占主体,投资总量降到最低,通货膨胀继续回落,达到最低值并反弹,失业率小幅上升或大幅上升,这是因为企业的资金成本达到最高,复制性投资达到最低,企业可能大量裁员,如果创新投资以少人化为目的则失业率迅速提升;相反则创新投资可以接收一部分劳动力。由于高利息率,创新投资也不会快速增长因而失业人员的增加大于就业人员的增加,失业率可能小幅上升。创新投资可能引起短期经济增长,但后期市场收缩会阻止经济增长,由于创新投资的小幅增加带来了经济增长,如果政府要减少失业率,市场预期前景好,利息率就会降低,通货膨胀开始上升3.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

通胀和通缩将同时存在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非常复杂!如何来认识这种现象我们已经看见了房价泡沫,而且明知许多国家的房价泡沫最后都归于破灭,而我们不去化解泡沫,却想让泡沫破灭成为可以避免的事。怎么可能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起因一般为两种,一种我们称为内生性的,一种我们称为输入性的。当这两种通胀同时作用一个经济体时,恶性通胀不可避免。 内生性的通胀是由超量发钞引起千万种商品加权指数的上涨,包括房价、食品价格、日用品价格和其他各种商品价格的上涨。政府部门习惯用行政手段来处理价格问题,结果只能按下葫芦浮起瓢,打下了这个商品价格那个商品又涨起来了,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无法两全。所以,2010年到处是“辣死你”,“豆你玩”,“蒜你狠”,打来打去,价格越打越高,尤其是房价。 输入型通货膨胀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在人类自有经济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将发生在中国。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中美贸易。中国加入WTO以后,就开始进行汇改。汇改当时,美元对人民币为1∶,当时的中国的M2为28万亿元,2005年以后,中国加快发钞速度,M2翻了一倍多,余额从28万亿元直接到了现在的万亿元;而美联储的M2只是平稳增长,5年只增长%,为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万亿。中国的M2竟然超过美国大约10万亿人民币。两国币值自然发生了变化。体现在贸易上,自然产生巨额逆差。 由于中美两国货币总量的巨大变化,人民币货币总量增长了160%,而汇率变化仅为%,两国的贸易实在无法进行。而变动汇率,也就是美方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那将导致整个人民币资产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动摇中国经济的根基。所以,中美两国不可能就汇率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矛盾一触即发。 2010年,美国加快施压人民币升值,迫于压力,中国央行实行二次汇改,让人民币汇率实行一篮子货币兑换,兑美元直接升值了%。由1∶升值到1∶就赶紧刹车,道理很简单,大量的出口企业要政府补贴才能生存,再升值下去,将不堪重负。 美国国会众议院当即通过中国汇率方案,要对中国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奥巴马在和中国总理温家宝会面时,也直接提出了汇率问题。那么,美国为什么一定要让人民币升值20%~50%呢除了我上面讲的人民币货币发行过多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知道,美国是一个低通胀高福利的国家,最近几年,一直维持低通胀高福利与中国的贸易很有关系。几年来,中国在美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万亿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