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 理论依据: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

守恒定律。

2. 基本依据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定值。而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

的乘积之比。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 (O2):n(MgO)=48:32:80=3:2: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含杂质的计算,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解题时把不纯的

反应物换算成纯净物后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计算出的纯净物也要换算成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的不纯物。这些辅助性计算可根据有关公式进行即可。

2. 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指质量;必须需纯净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

量)。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气体密度(g/L)=

(2)纯度=×100%=×100%=1-杂质的质量

分数

(3)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综合计算:

1. 综合计算题的常见类型

(1)将溶液的相关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

(2)将图像、图表、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2. 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一般如下:

综合型计算题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的重点、难点。这种题类型复杂,知识点多,阅读信息量大,思维过程复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应用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它考查的不仅是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知识,也是考察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有关知识。综合计算相对对准度较大,但只要较好地掌握基本类型的计算,再加以认真审题,理清头绪,把握关系,步步相扣,就能将问题顺利解决。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题,问题情景比较复杂。解题时,应首先明确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可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最后运用公式汁算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成溶液质量的计算方法:生成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难溶性杂质(反应的混有的且不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一生成物中非溶液(生成的沉淀或气体)的质量。

(1)固体与液体反应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于固体与液体发生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首先要明确生成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反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有时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的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对于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有两种求法:

①溶液组成法:溶液质节=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溶剂水根据不同的题目通常有两种情况:原溶液中的水;化学反应生成的水。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进入液体的固体质量(包括由于反应进入和直接溶入的)+液体质量-生成不溶物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2)对于液体与液体的反应,一般是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类计算与固体和液体反应后的计算类似,自先应明确生成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应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往往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的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此类反应发生后,溶液质量也有两种求法:

①溶液组成法(同上)。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所有液体质量之和-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4. 图像、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在近几年中考题出现了以图像,表格为载体的化学计算题这类题的特点是利用数学方法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表达,常常以坐标曲线、图像、表格等形式将解题信息呈现。解答此类题目时,受求学生能够对图像,表格进行科学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化学知识将有用信息,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1)图像与化学方程式结台的综合计算

图像型计算题是常见的题型是坐标曲线题,其特点是借助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元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曲线图直观表示出来。

坐标系中的曲线图不仅能表示化学反应,还能较好地反映化学变化的过程,读图时,要善于从曲线图中捕捉到“三点”,(起点,拐点,终点),并分析其含义。特别是要重点了解拐点表示对应两种物质一定恰好完全反应,这是此类题的关键。

(2)表格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综合计算

这类题往往给出一组或多组数据或条件,通过对表格中数据或条件的分析,对比,解答有关问题或进行计算。

策略:要通过仔细阅读,探究表格中各组数据之间内在的规律,努力从“变”中找“不变”,及时发现规律之中的矛盾点,从“不变”中找“变”,进而分析矛盾的根源,解决问题。

(3)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

做实验探究的综合计算题时,学生应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紧密结合,在对实验原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理出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验数据与物质(或元素)质量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理清思路,找出正确有用数据,认真做好每一步计算。

5.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天平平衡问题:

化学计算中有关天平平衡问题的计算一般指眨应前灭平已处于平衡状态,当托盘两边烧杯中加入物质后,引起烧杯内物质净增量的变化,从而确定天平能否仍处于平衡的状态。解此类题目必须理顺以下关系:烧杯内物质净增质量=加入物质质量一放出气体质量;当左边净增质量=右边净增质量时,天平仍处于平衡状念;当左边净增质量>右边净增质量时,天半指针向左偏转;当左边净增质量<右边净增质量时,天平指针向有偏转。

6.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技巧与方法:

(1)差量法(差值法)

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但有的化学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州时,会出现固体、液体、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根据该变化的差值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可求出化学反

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这一方法叫差量法。此法解题的关键是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建立差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氧气的质量

②H2+金属氧化物金属+水,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少量为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或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③CO+金属氧化物金属+CO2,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少量为气体质量的增加量。

④C+金属氧化物金属+CO2,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⑤2H2+O22H2O,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小,其减小值为生成水的质量。

⑥金属+酸→盐+H2,该变化中金属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加,其增加值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的差值。

⑦金属+盐→盐+金属,该变化中金属质量若增加,溶液的质量则减小,否则相反。其差值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与生成的金属质量的差值。

⑧难溶性碱金属氧化物+水,该变化中固体质量减小,其差值为生成的水的质量

例:为了测定某些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甲、乙两组同学根据磁铁矿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原理,分别利用两种方法测定了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已知磁铁矿与一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Fe3O4+4CO3Fe+4CO2

(1)甲组同学取该磁铁矿10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增加了5.5g,请你根据甲组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

(2)乙组同学取该磁铁矿样品10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8g,请你根据乙组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磁铁矿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

解析:(1)甲组同学的实验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是CO还原Fe3O4生成的CO2,由5.5gCO2的质量作为已知条件,根据方程式可计算出Fe3O4的质量

(2)乙组同学的实验中10g样品被CO充分还原后剩余8g固体,减少的质量为Fe3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利用产生的差量即可求出Fe3O4的质量。也可以根据题中杂质不参加反应来建立等量关系,求出Fe3O4的质量。

答案:(1)Fe3O4+4CO3Fe+4CO2

232176

x 5.5g

232/x=176/5.5g

解得x=7.25g

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g/10g×100%=72.5%

答: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

(2)设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x

Fe3O4+4CO3Fe+4CO2△m

232168232-168=64

x10g-8g=2g

232:64=x:2g

x=7.25g

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g/10g×100%=72.5%

答:样品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72.5%

(2)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就是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等概念所包含的各种比例关系,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式直接列比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关系式法有如下两种类型.(1)纵向关系式

经过多步的连续反应,即后一反应的反应物为前一反应的生成物,采用“加合”,将多步运算转化为一步计算

(2)横向关系式

①几种不同物质中含相同的量,根据该量将几种不同物质直接联系起来进行运算

②有多个平行的化学反应即多个反应的生成物有一种相同,根据这一相同的生成物,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依此关系式进行计算可建华运算过程。

关系式法抓住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关系式,化繁为简,减少计算误差,是化学计算常用方法之一。

例: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能与稀硫酸等酸反应生成CO2,试回答:

(1)写出NaH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用98%的硫酸(密度为1.84g/mL)配制980g18.4%的硫酸溶液?

(3)现将45gNaHCO3(混有KHCO3)固体粉末加入10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是气体全部逸出,固体粉末的质量与产生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该状况下,CO2的密度为2g/L)所示,计算:

①求100mL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

②若稀硫酸为120mL时,加入固体粉末为58.5g,求产生CO2的体积。

解析:

(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的书写

(2)设配制980g18.4%的硫酸溶液需98%的硫酸(密度为t.84g/mL)的体积为x,则:

x×1.84g/ml×98%=980g×18.4%,x=100mL,需水的质量为:980g-100ml×1.84g/mL=796g;配制过程中应注意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由图像可以看出,45g固体粉爪与100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211L,11LCO2的质量为l1L×2g/L=22g,根据CO2的质量可计算出100mL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由100mL 稀硫酸能与45g固体粉末完全反应,可计算出120mL 稀硫酸能与54g固体粉未完全反应,而加入的固体粉末为58.5g,则固体粉末有剩余,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CO2气体11L,则120mL稀硫酸与54g固体粉末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答案:(1)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2)将100ml98%的H2SO4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倒入796ml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3)解:①45g固体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m(CO2)=11L×2g/L=22g

设硫酸溶液中H2SO4的质量为x

由(1)得H2SO4——2CO2

9888

x22g

x=(98×22g)/88=24.5g

②设与120mL稀H2SO4完全反应的固体粉末的质量为y

100mL/120mL=45g/y

y=54g<58.5g

所以固体粉末过量,以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V(CO2)=(11L×120mL)/100mL=13.2L

答:100mL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24.5g,产生的CO2的体积为13.2L。

(3)平均值法

混合物中确定各组分的有关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如混合物中各组分均能与某一物质反应且得到的产物中有同一种物质或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均含有同一种元素,要确定其成分的有天计算可用平均值法求解。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先找出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平均值(如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分数等),此平均值总是介于组分中对应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利用这些平均值解题的方法叫做平均值法。下面分类进行讨论:

(1)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法

由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要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或计算某一成分的质量,利用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法计算较为快捷、准确。解题时先设该混合物为一种纯净的二价金属,利用化

学方程式或其他方法求出平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混合物各组分中一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小于半均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则另一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必须大于平均二价相对原子子质量,据此求出正确答案。

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

如:Na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46

Mg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24

Al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2=18

设一种二价金属R的质量为m,其二价相对原子质量为M,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为x

R+H2SO4==RSO4+H2↑

M 2

m x

解得:x=m/M×2

即金属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该金属质量成正比,与该金属二价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若像Cu等金属与稀硫酸不反应,即产生的H2的质量为零。

注意:①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有本质区别,前者为一假设值。

②Cu、Ag等不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产生H2质量为0。

⑧金属与足量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④制取一定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为:

例:小明同学用6.5g不纯的锌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H2的质量为0.205g,已知其中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

A.铁

B.铝

C.铜

D.镁

解析:由题意可知,两种金属混合物6.5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了0.205g氢气,则混合物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为(6.5/0.205)×2=63.4,。已知Zn、Fe、Al、Cu、Mg五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5,56,18,∞(无穷大),24,混合物中含有Zn,则另一种金属的二价相对原子质量不能大于63.4,所以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Cu。

(2)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法

由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要判断混合物中各物质是否存在或计算某成分的质量,可用相对分子质量平均值法解题。解题时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其他方法求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物中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大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则另一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小于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据此可求出正确答案。

(3)质量平均值法

利用混合物中平均质量解题方法。

(4)质量分数平均值法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总是介于混合物中一种成分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另一种成分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之间,据此可确定混合物的组成。

4. 守恒法

化学变化中等量关系的简历,有一条很重要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定律演绎为:a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分子的数目虽然有的改变,但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该定律反映出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等量关系,是解化学试题的思路之一。利用化学反应前后某些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推理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称为守恒法。仔细挖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是守恒法解题的关键。下面分类进行讨论:

(1)质量守恒法

①发宁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守恒

②溶液混合或稀释前后,溶质总质量守恒

③化学反应中某些元素的质量守恒

(2)电荷守恒法

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但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3)比例守恒法

利用试题中潜在的某些量之间的比例恒定不变的原理来解题的一种方法。

例:某二价金属M的氧化物10g与9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请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上述新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题:(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30%=30g

设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x

MO+H2SO4==MSO4+H2O

M+16 98 M+96

10g x 30g

(M+16):(M+96)=10g:30g

解得M=24,可知M为镁元素

98:40=x:10g

x=24.5g

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g/90g×100%=27.2%

(2)反应后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30g,则水的质量为70g,氢元素的质量即水中氢元素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是水与硫酸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和

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0g×):(70g×+30g×)=35:352

5. 假设量法

在所给题目中缺少实例,无数据,仅有字母或仅有比值,在解答该类题设未知数之前,先假设一个题目中缺少的关键量为假设量,即一个已知量,补充解题的条件。然后,此假设量可参与整个化学计算,使计算过程简单,清晰。但该假设的已知量只帮助解题,不会影响最终结果,这种解题方法叫假设量法。具体有两种类型:

假设用具体的物质代替题目中抽象或不定的物质来解题。

②假设一具体数据代替题目中未知数据来解题。

a. 题目中给出化学反应前后某两种物质的等量关系(已知条件),求混合物中各组分间的质量比—找等量设为假设量。

b. 题目中给出某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已知条件),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分数—找条件中给出的质量分数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为假设量

例: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需100g80%的氢氧化钾溶液,若改用100g8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解析:设题目中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5g,需要NaOH、KOH的质量分别为x和y NaOH+HCl==NaCl+H2O

4036.5

x36.5g

40/x=36.5/36.5g

x=40g

KOH+HCl==KCl+H2O

5636.5

y36.5

y=56g

若用含56gNaOH的溶液与含36.5gHCl的盐酸反应,则NaOH过量,溶液pH>7,选A。

6. 比较法

解题时对题目给定的已知条件或数据,结合有关知识进行全面,仔细地分析,比较,然后确定正确答案。此法解计算型选择题时可避免对各备选答案一一进行计算。运用该法解题时有如下情况:

(1)分类比较:按被选择对象的某些特点,先分类后比较选择

(2)计算比较:解题时先做简单计算,然后比较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中某一相同原子的个数,最后选择。

(3)转化问题比较:解题之前将所求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来比较选择答案。

(4)排列比较:将被选择答案按某种顺序排列后,再分析比较选择答案。

例:铅蓄电池中需要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现将5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d1g/ml)与1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d2g/ml)按体积比1:1混合,已知d1>d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A.大于30%

B.等于30%

C.等于60%

D.小于30%

解析:当两种同溶质的溶液混合时,以m1g a%的溶液和m2g b%的溶液混合为例,且a>b。

当m1>m2时,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b%)/2

当m1=m2时,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a%+b%)/2

当m1

从题意分析知,由d1>d2,则等体积的两种溶液,50%的H2SO4溶液质量大,则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50%+10%)/2=30%

要明确解题思路解题时的一般思路:

(1)先找出题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找出题中所提供的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关系。

(3)确定哪些数据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如果所给数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关系仅仅

是间接关系,那必须分析清楚该数据是通过什么“中介”与各物质产生联系的,然后再列出相应的比例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1)设未知量,求什么设什么。

(2)正确完整地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各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总和,标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把

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址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 质量总和的下面。

(4)列比例式。

(5)求解。

(6)简明地写出答案。

应注意的问题:

(1)解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理清思路、确定解题方法、严格按解题步骤求解。

(2)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在化学方程式

中各物质的化学式一定要书写正确,一定要配平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中某元素原子的数目一

定要相等,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一定要准确。

(3)化学方程式所表明的各物质均指纯净物,参加计算的各物质的质量也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求纯净物的质量需进行换算,换算方法:纯净物的质量= 物质总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即纯度)。

(4)对题目中所给的“适最”“足量”“过量”“恰好反应”“完全反应”“充分反应”等词语,要认真对待,正确理解一般来说:“适量”—两种(或多种)反应物之间按一定量比恰好反应。“足量”—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无剩余;另一种反应物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过量。“过量”—完全反应后,有一种(或多种)反应物剩余。“恰好反应”和“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反应物无剩余。“充分反应”和“反应完全”—同“足量"。

(5)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解题格式要规范。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类型:

(1)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有关含杂质的物质质量间的计算。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含有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计算。

(4)关于过量问题的计算。

(5)多步反应的计算。

(6)其他类型的计算。

计算时常见的错误:

(1)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

(2)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

(3)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4)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5)没有统一单位;

(6)把不纯物质当成纯净物质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几个误区:

(1)化学方程式不正确就计算,这是最严重的问题。

(2)把含杂质的质量直接应用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或把体积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4)解题格式不规范,设的未知缺与求的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5)计算不准确,不按题目要求写化学方程式(方程式应用不当)。

(6)体积、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单位问题弄错等。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三个三”:

在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三个事项”,即: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结果要准确。

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3)计算质量比要准确。三个事项:(1)单位统一;(2)用纯量进行计算;(3)若是体积要换算成质量。

化学反应常见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化学反应类型 1、化学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C、CO)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 2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氧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得、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区分物质得到氧的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常见还原剂:H2、C、CO常见氧化剂: 物质反应化学方程式伴随现象 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木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检验一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O+CuO Cu+CO2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用赤铁矿炼铁、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 3CO+Fe2O32Fe+3CO2红色粉未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用磁铁矿炼铁)4CO+Fe3O43Fe+4CO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用磁铁矿炼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CO+FeO Fe+CO2

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计算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4、化学方程式1、如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 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下列四个化学方程 式中,同时符合这四位同学所描述的是 ()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B、分解了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 C、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D、每2g水分解生成2g氢气和1g氧气 4、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则a、R分别是() 5、如图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6.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学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 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共涉及三种元素 B.该反应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32 C.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氧气中燃烧 (2)氢气燃烧(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4)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6)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6)磷在氧气中燃烧(7)分解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8)水通电分解(9)铜在空气中加热 (10)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点燃 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0、如图所示密闭容器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原子。(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微粒(选填序号).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硝酸可发生反应:4HNO34NO2↑+X+2H2O.据此回答: (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反应. (2)X的化学式为,推断的依据为.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 5、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64 D、96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初中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分类总结

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分类汇总 一.化合反应 1.镁带燃烧: 2Mg + O 2 ==== 2MgO 2.铁丝燃烧及生锈:3Fe + 2O 2 ==== Fe 3O 4 ; 3.铜丝加热及生锈: 2Cu + O 2 === 2CuO ; 4.铝丝加热或形成氧化膜:4Al + 3O 2 === 2Al 2O 3 5.氢气燃烧或爆炸: 2H 2 + O 2 === 2H 2O 6.碳的燃烧:2C + O 2 ==== 2CO (不完全燃烧);C + O 2 === CO 2(完全燃烧) 7.硫的燃烧:S + O 2 === SO 2 8.磷的燃烧:4P + 5O 2 === 2P 2O 5 9.二氧化碳被碳还原:C + CO 2 === 2CO 11.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O == Ca(OH)2 12.二氧化碳溶于水:CO 2 + H 2O == H 2CO 3 13.二氧化硫溶于水:SO 2 + H 2O == H 2SO 3 15.三氧化硫溶于水:SO 3 + H 2O == H 2SO 4 二.分解反应 1.碳酸氢铵(碳铵)受热分解:NH 4HCO 3 NH 3↑+ CO 2↑+ H 2O 2.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Cu 2(OH)2CO 3 2CuO + H 2O + CO 2↑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4.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 2O 2 2H 2O + O 2↑ 5.电解水:2H 2O 2H 2↑+ O 2↑ 6.碳酸分解:H 2CO 3 == CO 2↑+ H 2O 7.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CaCO 3 CaO + CO 2↑ 三.置换反应 1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Fe 2O 3 + 3H 2 2Fe + 3H 2O ;Fe 3O 4 + 4H 2 3Fe + 4H 2O ; CuO + H 2 Cu + H 2O 2.碳粉还原金属氧化物:2Fe 2O 3 + 3C 4Fe + 3CO 2↑;Fe 3O 4 + 2C 3Fe + 2CO 2↑; 2CuO + C 2Cu + CO 2↑ 4.铝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 点 点 △ 点点点 点 点 高△ === △ === △ === MnO === 通===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 -23 Mg—24 Al—27 S—32 Cl –35.5 Fe—56 Cu—64 Zn—65 Ag -108 1、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10g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9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2、加热15.5gKClO3和MnO2的混合物至氧气不再产生,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7g。求(1)根据质量上守恒定律,生成O2的质量是多少?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3、将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有A物质12g、C物质27g和一定量的D,已知B完全反应,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32、4 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试管中放入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粉末10g,通入足量氢气并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固体质量为8.4g。求原混合物粉末中氧化铜的质量。 5、有一包CuO和木炭混合而成的黑色粉末称重50g,将其放入试管内加热,让两者充分反应停止反应并冷却,称量剩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9g,,(碳与试管内少量氧气的反应不计)。(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g(2)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是(3)混合物中氧化铜所占的百分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6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25.8g。求:(1)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7、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 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 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 溶质的质量分数. 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g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g.依次加热该混合物t1、、t2、t3、t4时间后,分别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加热时间t1t2t3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试计算:(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 (2)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是多少?.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较全)

有机化学 一、烯烃 1、卤化氢加成 (1) CH CH 2 R HX CH CH 3R X 【马氏规则】在不对称烯烃加成中,氢总是加在含碳较多的碳上。 【机理】 CH 2 C H 3+ CH 3 C H 3X + CH 3 C H 3 +H + CH 2 +C 3X + C H 3X 主 次 【本质】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总是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注】碳正离子的重排 (2) CH CH 2 R CH 2CH 2 R Br HBr ROOR 【特点】反马氏规则 【机理】 自由基机理(略) 【注】过氧化物效应仅限于HBr 、对HCl 、HI 无效。 【本质】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生成稳定的自由基中间体。 【例】 CH 2 C H 3Br CH CH 2Br C H 3CH + CH 3 C H 3HBr Br CH 3CH 2CH 2Br CH CH 3 C H 3 2、硼氢化—氧化 CH CH 2 R CH 2CH 2R OH 1)B 2H 62)H 2O 2/OH - 【特点】不对称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一反马氏加成的醇,加成是顺式的,并且不重排。 【机理】

2 C H3 3 H3 2 3 H3 2 CH CH2 C H3 2 CH CH=CH (CH3CH2CH2)3 - H3CH2CH2C 22 CH3 CH2 B O CH2CH2CH3 3 CH2CH2C 2 CH2CH3 +O H- O H B-OCH2CH2CH3 CH2CH2CH3 H3CH2CH2 B OCH2CH2CH3 CH2CH2CH3 2 CH2CH3 HOO- B(OCH2CH2CH3)3 B(OCH2CH2CH3)3+3NaOH3NaOH3HOCH2CH2CH33+Na3BO3 2 【例】 CH3 1)BH 3 2)H 2 O 2 /OH- CH3 H H OH 3、X2加成 C C Br 2 /CCl 4 C C Br Br 【机理】 C C C C Br Br C Br +C C Br O H2+ -H+ C C Br O H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练习题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练习题 一、选择题 二、1.铝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铝。在该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Al2O3+N2+3C2AlN+3CO,若要得到41 kg的氮化铝,则至少需要参加反应的氧化铝的质量为( ) A.51 kg B.18 kg C.24 kg D.68 kg 5.现有氢气和氧气共10 g,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 g水,则反应前氧气质量可能是( ) A.0.8 g B.3.6 g C.6.4 g D.7.2 g 二、应用题 1.通过电解水制得的氢气可用于电子工业上制备高纯度硅。若要制得0.4 kg氢气,理论上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100t大理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80%,求100t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3.某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则200克过氧化氢完全分解会产生多少克的氧气? 4.现有8g铜粉在空气中加热至完全反应,能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多少升?(已知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密度为1.43g/L)

5.二甲燃料具有高效率和低污染的优点。现在我国部分城市已开始使用二甲醚作为公交车的燃料。二甲醚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a H b O d(二甲醚)+3O22CO2+3H2O 请通过计算回答: (1)a= ;b= ;d= 。 (2)23 g二甲醚充分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6.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小组用200克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最后所得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2)求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 7.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颜色状态化学式及反应方程式资料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颜色状态化学式及反应方程式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 (CH3COO- 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 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 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第21讲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第十九讲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知识要点】 一、理论依据及常见题型 化学方程式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和什么是生成物,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计算都是根据化学方程式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依据进行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进行的。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质量,反之,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应物的质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的依据,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会得出错误结果。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解题格式要规范,运算要准确 (1)设未知量(如:设***的质量为x) (2)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3)求出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将已知量、未知量对准相关物质的化学式。 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 严格要求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目的是培养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2.正确处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由于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比,所以一定要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

高一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

《钠》和《钠的化合物》常用化学方程式(要求熟记) 4Na+O2====Na2O 2Na+O2====Na2O2 2Na+Cl2====2NaCl(常温下也反应) 2Na+S====Na2S(可能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HCl====2NaCl+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4Na+TiCl4====Ti+4NaCl Na2O+H2O====2NaOH Na2O+2HCl====2NaCl+H2O Na2O+CO2====Na2CO3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Ca(OH)2+CO2(少量)====CaCO3↓+H2O Ca(OH)2+2CO2(过量)====Ca(HCO3)2 CaCO3+CO2+H2O====Ca(HCO3)2 2NaOH+CO2(少量)====Na2CO3+H2O NaOH+CO2(过量)====NaHCO3 Na2CO3+H2O+CO2====2NaHCO3 Na2CO3+2HCl====H2O+CO2+2NaCl NaHCO3+HCl====H2O+CO2+NaCl Na2CO3+Ca(OH)2====2NaOH+CaCO3↓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HCO3+NaOH====Na2CO3+H2O 2NaHCO3+Ca(OH)2(少量)====Na2CO3+CaCO3↓+H2O NaHCO3+Ca(OH)2(过量)====NaOH+CaCO3↓+H2O 2NaHCO3====Na2CO3+H2O+CO2 ·1·

常见化学方程式

非金属单质:氢气H2碳C 氮气N2氧气O2磷P 硫S 氯气Cl2 金属单质:钠Na 镁Mg 铝Al 钾K 钙Ca 铁Fe 锌Zn 铜Cu 钡Ba 钨W 汞Hg 常见氧化物:水H2O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 氧化钠Na2O 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硅 SiO2二氧化硫SO2 三氧化硫SO3 一氧化氮NO 氧化镁MgO 氧化铜CuO 氧化钡BaO 氧化亚铜Cu2O 氧化亚铁FeO 三氧化二铁 Fe2O3四氧化三铁 Fe3O4三氧化二铝Al2O3 三氧化钨WO3 氧化银 Ag2O 氧化铅PbO 二氧化锰MnO2 氯化物/盐酸盐:氯化钾KCl 氯化钠(食盐)NaCl 氯化镁 MgCl2 氯化钙CaCl2氯化铜CuCl2氯化锌ZnCl2氯化钡 BaCl2氯化铝AlCl3 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铁FeCl3氯化银AgCl 常见的酸: 硫酸 H2SO4盐酸HCl 硝酸HNO3磷酸 H3PO4硫化氢H2S 溴化氢HBr 碳酸H2CO3 常见的盐:硫酸铜CuSO4硫酸钡 BaSO4硫酸钙 CaSO4硫酸钾 K2SO4 硫酸镁MgSO4硫酸亚铁 FeSO4 硫酸铁 Fe2(SO4)3 硫酸铝Al2(SO4)3 硫酸氢钠NaHSO4硫酸氢钾 KHSO4亚硫酸钠 Na2SO3硝酸钠 NaNO3 硝酸钾 KNO3硝酸银AgNO 硝酸镁Mg(NO3)2硝酸铜 Cu(NO3)2 3 硝酸钙Ca(NO3)2亚硝酸钠NaNO3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 碳酸镁 MgCO3 碳酸钾K2CO3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 Ba(OH)2 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铜 Cu(OH)2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 常见有机物:甲烷CH4乙炔C2H2甲醇CH3OH 乙醇C2H5OH 乙酸CH3COOH 常见化肥: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 硫酸铵(NH4)2SO4 碳酸氢铵NH4HCO3 磷酸二氢钾KH2PO4 常见分子式:氧气 O2氢气 H2氮气 N2氯气 Cl2氧化镁 MgO 氧化铁 Fe2O3氧化亚铁 FeO 氧化镁 MgO 二氧化碳 CO2 氯化氢 HCl 氯化钙 CaCl2氢氧化钠NaOH 碳酸钙 CaCO3 硫酸铜 CuSO4硝酸银 AgNO3氯化钠 NaCl 氯化铝 AlCl3碳酸 氢钠 NaHCO3碳酸氢铵 NH4HCO3 高锰酸钾 KMnO4 二氧化 锰 MnO2 甲烷 CH4乙醇 /酒精 C2H5OH 水 H2O 碳酸钠Na2CO3 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H2O2 常见原子团:碳酸根CO3 硫酸根SO4 亚硫酸根SO3 硝酸根NO3 氢氧根OH 铵(ǎn)根NH4 磷酸根PO4 碳酸氢根HCO 氯酸根ClO3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Cu–Zn合金可用于工艺品的制作。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取20克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均为20 g,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Cu–Zn合金属于___________材料(“金属”或“有机合成”)。 (2)计算Cu–Zn合金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金属 0.28g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Cu-Zn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金属。 (2)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20g-10.8g=9.2g。设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 SO=ZnSO+H 2442 652 9.2g x 652 = 9.2g x x≈0.28g。 Cu-Zn合金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8g。故填:0.28g。 【点睛】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确定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1)工业上若冶炼出含铁98%的生铁1000t,至少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t。 (2)取一定量该生铁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答案】1750 t 9.8%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设:至少需要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x 。 23 23CO +Fe O =2Fe +3CO 160 11280%x 1000t 98% ? 16011280%x 1000t 98% =? x =1750t 至少需要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1750t 。 (2)设: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 24 42Fe +H SO =FeSO +H 98 2y 0.2g ↑ 982y 0.2g = y=9.8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100%9.8%100g g ?=。 3.初三(112)班的小敬同学将22.5g 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到盛有100g 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18.1g , 请你帮他计算: (反应的方程式: 3222CaCO 2HCl=CaCl H O CO +++↑ ) (1)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 (2)所用100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4 7.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二氧化碳逸出烧杯,反应前后质量的减少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生

化学反应规律及方程式小结

化学反应规律及方程式小结 一、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1、2Mg+O2点燃2MgO 2、3 Fe+2O2点燃 Fe3O4 3、2Cu+O2高温2CuO 二、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1、C+O2点燃CO2 2C+O2点燃2CO 2、S+O2点燃SO2 3、4P+5O2点燃2P2O5 4、2H2+O2点燃2H2O 三、其它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氧化反应) 1、2CO+O2点燃2CO2 2、CH4+2O2点燃CO2+2H2O 3、C2H5OH+3 O2点燃2CO2+3H2O 4、2CH3OH+3O2点燃2CO2+4H2O 四、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化合反应) 1、2Na+Cl2=2NaCl 2、H2+Cl2=2HCl 五、碱性氧化物+水=碱 (限CaO、BaO、Na2O、K2O)(化合反应) 1、CaO+CO2=Ca(OH)2 2、BaO+CO2=Ba(OH)2 六、酸性氧化物+水=酸(化合反应) 1、CO2+H2O=H2CO3 2、SO2+H2O=H2SO3 3、SO3+H2O=H2SO4 七、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限CaO、BaO、Na2O、K2O)(化合反应) 1、CaO+H2O=CaCO3 2、BaO+H2O=BaCO3 八、碱+酸=盐+水:(复分解反应) 1、Cu(OH)2+2HCl=CuCl2+2H2O 2、Cu(OH)2+H2SO4=CuSO4+2H2O 3、Fe(OH)3+3HCl=FeCl3+3H2O 4、Mg(OH)2+H2SO4=MgSO4+2H2O 5、2NaOH+H2SO4=Na2SO4+2H2O 6、Ca(OH)2+2HCl=CaCl2+2H2O 九、酸+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 1、HCl+AgN O3=AgCl↓+HNO3 2、BaCl2+H2SO4=BaSO4↓+2HCl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实用版)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F2 ,Cl2 、O2 、S、N2 、P 、 C 、Si) 1.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 2NaCl === 2NaF + Cl2 F2 + 2NaBr === 2NaF + Br2 F2 + 2NaI === 2NaF + I2 Cl2 + H2 === 2HCl Cl2 + 2FeCl2 === 2FeCl3 2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NaI === 2NaCl + I2 Cl2 + Na2S === 2NaCl + S Cl2 + H2S === 2HCl + S S + H2 === H2S N2 + 3H2 === 2NH3 P2 + 6H2 === 4PH3 2.还原性 S + O2 === SO2 N2 + O2 === 2NO 4P + 5O2 === 2P2O5 C + 2Cl2 === CCl4 2C + O2(少量) === 2CO C + O2(足量) === CO2 C + CO2 === 2CO C + H2O === CO + H2(生成水煤气) 2C + SiO2 === Si + 2CO(制得粗硅) 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 Si(纯) + 4HCl) Si + C === SiC(金刚砂)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3(碱中)歧化 Cl2 + H2O === HCl + 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C + CaO === CaC2 + CO 3C + SiO2 === SiC + 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 + H2 === 2NaH 4Na + O2 === 2Na2O 2Na2O + O2 === 2Na2O2 2Na + O2 === Na2O2 2Na + S === Na2S(爆炸) 2Na + 2H2O === 2NaOH + H2 Mg + Cl2 === MgCl2 Mg + Br2 === MgBr2 2Mg + O2 === 2MgO Mg + S === MgS Mg + 2H2O === Mg(OH)2 + H2 2Mg + CO2 === 2MgO + C Mg + H2SO4 === MgSO4 + H2 2Al + 3Cl2 === 2AlCl3 4Al + 3O2 === 2Al2O3(钝化) 2Al + Fe2O3 === Al2O3 + 2Fe 2Al + 3FeO === Al2O3 + 3Fe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Al + 6H2SO4(浓) === Al2(SO4)3 + 3SO2 + 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重要计算。在初中介绍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最基本的计算,在高一介绍了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节据大纲要求又介绍了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的计算。到此,除有关燃烧热的计算外,在高中阶段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已基本介绍完。把化学计算单独编成一节,在以前学过的关化学方程式基本计算的基础上,将计算相对集中编排,并进一步讨论有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一个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也有利于复习过去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此外,还注意联系生产实际和联系学过的化学计算知识。如在选择例题时,尽量选择生产中的实际反应事例,说明化学计算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使学生能认识到学习化学计算的重要性。在例题的分析中,给出了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有些例题,从题目中已知量的给出到解题过程,都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为基础,来介绍新的化学计算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本节作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一个集中讨论,重点是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和多步反应的计算。难点是多步反应计算中反应物与最终产物间量关系式的确定。 教法建议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高一计算部分的延续。因此本节的教学应在复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本节两种计算的特点,帮助学生找规律,得出方法,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规范解题步骤,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将[例题1]采用如下授课方式:(1)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用求生成水的质量,另一组用求生成水的质量。各组分别汇报结果(学生对两组的不同结果产生争议)(2)教师让各组分别根据水的质量计算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并组织学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讨论两种计算结果是否合理。由此得出过量,不应以过量的的量进行计算。通过学生的实践,感受到利用此方法先试验再验算很麻烦。从而引出如何选择反应物的简化计算过程。并让学生注意解题步骤。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 化学方程式 1.4Na+O 2= 2Na2O 2.2Na+O 2Na2O2 3.4Li+O 22Li 2O 4.2Na+2H 2O=2NaOH+H 2↑ 5.2K+2H 2O=2KOH+H 2↑ 6.2Na2 O2+2H 2O=4NaOH+O 2↑ 7.2Na2 O2+2CO 2=2Na 2CO3+O2 8. 2NaHCO 3 Na2CO3+H 2O+CO 2↑ 9.Na 2CO3+2HCl=2NaCl+H 2O+CO 2↑ 10.NaHCO 3+HCl=NaCl+H 2O+CO 2↑ 11.Na 2CO3+CaCl 2= 2NaCl+CaCO 3↓ 12.NaHCO 3+NaOH = Na2CO3+H2O 13.Na 2SO4+BaCl 2=2NaCl+BaSO 4↓ 14. 2NaCl( 熔融 )2Na+Cl 2↑ 15.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 16.2Al+6HCl =2AlCl 3+3H 2↑ 17.Al 2O3+2NaOH =2NaAlO 2+H2 O 18.Al 2O3+6HCl = 2AlCl 3+3H 2O 19.Al 2(SO4)3+6NH 3· H2O= 3(NH 4)2SO4+2Al(OH) 3↓ 20.Al 2(SO4)3+6NaOH = 2Al(OH) 3↓ +3Na2SO4 21.Al(OH) 3+NaOH=NaAlO 2+2H 2O 22.Al(OH) 3+3HCl = AlCl 3+3H 2O 23. 2Al(OH)3 Al 232 O+3H O 24. 2Al 2O3(熔融 )4Al+3O 2↑ 25.AlCl 3 + 4NaOH =NaAlO 2 + 3NaCl+2H 2O 26.AlCl 3+3NaAlO 2 +6H 2O= 4Al(OH) 3↓ +3NaCl 27. 3Fe+4H 2O(g)Fe3O4 +4H 2 28.Fe2O3+3CO2Fe+3CO2 离子方程式 ———————— ———————— ———————— +- 2Na+2H 2O=2Na +2OH +H2 ↑ 2K+2H 2O= 2K + +2OH -+H2↑ 2Na2 O2+2H 2O= 4Na++4OH -+O2↑ ———————— ———————— CO32- +2H += H2O+CO 2↑ HCO 3-+H += H2 O+CO 2↑ CO32- +Ca2+= CaCO3↓ --2- OH +HCO 3= H2O+CO 3 SO42-+Ba 2+= BaSO4↓ ———————— 2Al+2OH -+2H 2O= 2AlO 2-+3H 2↑ 2Al+6H += 2Al 3++3H 2↑ Al 2O3+2OH -=2AlO 2-+H 2O Al 2O3+6H += 2Al 3++3H 2O Al 3++3NH 3· H2O=3NH 4+ +Al(OH) 3↓ Al 3++3OH -= Al(OH) 3↓ Al(OH) 3+OH -=AlO 2-+2H 2O Al(OH) 3+3H += Al 3++3H 2O ———————— ———————— Al 3+ + 4OH - = AlO 2- + 2H 2O Al 3++3AlO 2-+6H 2O= 4Al(OH) 3↓ ———————— ————————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 Na 2CO 3和 NaOH 。为测定废水中 Na 2CO 3的质量分数,取 50g 废水样品于烧杯中,将 40g 稀盐酸分成 4 等份分 4 次缓慢加入到烧杯中,产生气体质 量与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曲线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稀盐酸的质量 (g ) 10 10 10 10 生成气体质量 (g ) (2)上述生成气体 _______ g 。 (3)计算该废水中 Na 2CO 3 的质量分数 ______ 。 (4)测定 Na 2CO 3 的质量分数,也可用下列方法:另取上述废水样品 50g ,向废水中逐滴 加入 CaCl 2 溶液,至反应完全时,经过滤、洗涤、干燥、 ________ ,即可计算出 Na 2CO 3的 质量分数。 【答案】 0 1.2 2.2 2.2 10.6% 称 量固体质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 1)由图表信息可知:实验 2,产生气体质量为 0g ;实验 3 产生气体质量为 1.2g ;实 验 4,盐酸过量,则产生气体质量为 2.2g ; (2)上述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 2.2g ; (3)设:参加反应碳酸钠的质量为 x 。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106 44 x 2.2g 106 44 x 2.2g x=5.3g 1)请仔细分析如图数据,完成下表实验记 录:

5.3g 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100% 10.6% ; 50g (4)测定Na2CO3 的质量分数,也可用下列方法:另取上述废水样品50g,向废水中逐滴 加入CaCl2 溶液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至反应完全时,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固体碳酸钙质量,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出Na2CO3 的质量分数。 2.过氧化钙(CaO2)常用于活鱼运输时的增氧剂,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2CaO2+2H2O═2Ca(OH)2+O2↑.某过氧化钙样品中含有少量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杂质,取该样品15.0g 投入盛有108.0g 水的烧杯中,缓慢搅拌,充分反应,最终收集到氧气质量为3.20g,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96%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设过氧化钙质量为x, 2CaO2 2H2O = 2Ca(OH) 2 O2↑ 144 32 x 3.2g 144 = 32 x 3.2g x=14.4g, 14.4g 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 100%=96%, 15.0g 答: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96%。 3.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盐酸的浓度。将40 g 0.8%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 g盐酸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所用盐酸的溶质 分析】详解】

初中所有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总结(方程式)

初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一、化合反应(反应物可以有多个,生成物一定只有一个的为化合反应) 1、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4、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 SO2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空气中燃烧 (1)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8、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 9、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现象:铜丝变黑。 10、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11、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 1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高温 2CO(是吸热的反应) 1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O2 + H2O === 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九年级化学上册 5.3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 (新版)鲁教版 (2)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计算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反应中分子之间的质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的实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未来的理想能源—氢能源的制取方法,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其教学化学的热情。 2、认识化学方程式不仅反映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的变化,而且能反映出物质在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意义。 教学起点分析: 在上一单元的教学中,学生教学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道了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但学生还不知道化学反应中具体物质之间在质量方面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明确化学反应中有关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建立化学反应中宏观物质、微观粒子与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这些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是本节教学的起点。因此,教材首先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去认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建立数学比例模型的方法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最后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 教学准备: 多媒体演示台、课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