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数学总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江苏高考数学总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江苏高考数学总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网络

考纲要求

其中A(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最基本的认识,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B(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解决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C(掌握):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

复习策略

在近几年的江苏高考中,集合知识主要考查集合与集合之间的运算,考查中常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比如不等式、方程以及函数的性质.逻辑知识重点考查充要条件,考查方式都是出现在解答题的证明或求解的语言叙述中,简单逻辑联结词、命题和新增加的量词近几年没有

在小题中出现,它们只是以语言叙述的方式出现在题目中,说明这些了解性知识只是考查其最基本的含义.

从上述考纲要求及分析可知,集合每年都以小题形式考查,涉及集合关系和运算,常与其他知识交汇,要学会化简、转化集合.对于充要条件,要理解其概念,要会从“充分”和“必要”两个方面判断.其他知识只要求了解其含义,会处理最基本的问题,无需提高要求.

第1课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课前热身

激活思维

1.用“∈”或“?”填空:

3.14___________ Q ;π___________ R ;0___________ N ;-1____________{-2,0};1.5___________{x |-2

?, ?

2.(2010·南京市学情分析)设集合A ={x |x ≤1|},B ={x |x ≥-2},则A ∩B =___________. [答案]: {x |-2≤x ≤1-}

3.(2009·全国卷Ⅱ文)已知全集U ={1,2,3,4,5,6,7,8},M ={1,3,5,7},N ={5,6,7},则()U M N e=___________.

[答案]: {2,4,8} [解析]M N ={1,3,5,6,7}.

4.(2009·浙江卷理改编)设U =R ,A ={x |x >0},B ={x |x >1},则()U A B e=___________.

[答案]: {x |0

[解析]因为eU B =

{}1x x ≤,所以A (eU B )=

{}01.x x <≤

5.(2009·上海卷理)已知集合A ={x |x ≤1},B ={x |x ≥a },且A ∪B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 (-≦,1]

[解析]因为A B =R ,画数轴可知,实数a 必须在点1上或在1的左边,所以,a 1≤.

知识梳理

1.集合的概念

(1) 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 图法等.

(3) 集合按所含元素个数可分为:有限集、无限集;按元素特征可分为:数集、点集.

(4) 常用数集符号: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2. 两类关系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或

表示.

(2)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当A B ?时,称A 是B 的子集;当A

B 子时,称A 是B 的真子集;当A =B 时,称A

是与B 相等的集合,两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

3. 集合的运算

(1) 全集:如果集合S 含有我们所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那么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 来表示.一切所研究的集合都是这个集合的子集.

(2) 交集:由属于A 且属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即A ∩B ={}x x A x B ∈∈且.

(3) 并集:由属于A 或属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即A ∪B =

{}x x A x B ∈∈或.

(4) 补集:集合A 是集合S 的一个子集,由S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的补集(或余集),记作A S e,即

A S e={},x x S x A ∈?但.

4. 常见结论与等价关系

(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2) A ∩B =A A B ??;A ∪B =A A B ??.

(3)

eU (A ∩B )=()()U U A B 痧,eU (A ∩B )=()()U U A B 痧.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例1】设a ,b ∈R ,集合{1,a +b ,a }=0,

,b b a ??

???

?,求b -a . [思维引导] 本题通过集合相等,考查集合中元素的关系.由于集合中元素性质的无序性,必须分别对应讨论,但从特殊观察上要能抓住关键的元素0进行分析. [解答]∵a ≠0,∴a +b =0.∴b

a

=-1. ∴a =-1,b =1.∴b -a =2.

[精要点评]本题利用集合元素的互异性与无序性,先找到特殊的元素0及a 处于分母位置作为突破口,从而逐个求出a ,b .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注意观察题目的特点. 集合之间的关系2 知识点2 集合之间的关系

【例2】已知集合A ={x |-2≤x ≤7},B ={x |m +1

,求m 的取值范围.

[思维引导]本题考查集合之间的关系,所给集合是用不等式表示的关于集合的包含关系,从而得知集合之间的元素关系,然后利用数轴来处理.

[解答]∵B ?A ,且B ≠?,

∴(]12,217,24,2,4.121,m m m m m m +≥-??

-≤<≤∈??+<-?

得即 [精要点评]学会利用数轴来处理有关不等式表示的集合关系问题,要注意端点是否取到.

【变式拓展】已知集合A ={x |-2≤x ≤7},B ={x |m +1

(1) 若B=?,则m+1≥2m-1,即m ≤2;

(2) 若B ≠?,则12217,2 4.121,m m m m m +≥-??

-≤<≤??+<-?

综上所述,(],4.m ∈

-∞.

知识点3 集合的运算

【例3】已知全集U ={x |-1≤x ≤4},A ={x |x 2-1≤0},B ={x |0

[思维引导]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各种运算,首先要把集合A 化成最简单的集合形式,由于都是不等式形式,所以我们可以用数轴的方式进行处理,要注意端点的取舍.

[解答]∵A ={x |x 2

-1≤0}={ x |-1≤x ≤1}, ∴A ∩B={x |0

U A e={x |1

()U

B e A ={x |-1≤x ≤0}.

[精要点评]对集合进行运算,首先要化简集合,再根据集合的类型选择数轴,或韦恩图,或转化为函数来处理.

【变式拓展】(2009·苏、锡、常、镇二模)已知集合A ={x |x 2-2x -3≤0,x ∈R },

B ={x |x 2-2mx +m 2-4≤0,x ∈R ,m ∈R }.

(1) 若A ∩B =[0,3],求实数m 的值; (2) 若R A B ?e,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答]由已知得:A ={x |-1≤x ≤3},B={x |m-2≤x ≤m+2}. (1) ∵A ∩B=[0,3],

∴20,23,m m -=??

+≥?∴2,

2.1,m m =?=?

≥?

即m (2) R B e={x |x m +2}.

R A B ?e,∴m -2>3或m +2<-1.

∴m >5或m <-3,即∈

(),3-∞-()5,.+∞

【备讲例题】设A ={x |x 2

+4x =0},B={x |x 2

-ax -6a <0}.若A ∩B=A ,求a 的取值范围.

[解答]由A ∩B =A ,知A ?B . 而A ={0,-4},令f (x )=x 2

-a x -6a , 得()(0)60,

8,8,.(4)16460,

f a a f a a =-∈+∞?

-=+-

规范答题赏析(2009·淄博一模)(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集合A ={x ||x -2|≤a },B ={x |x 2-5x +4≥0}.若A ∩B =?,求实数a 的取范围.

[规范解答]① 当a <0时,A =?,显然A ∩B =?成立.………………………………2分 ② 当a ≥0时,A ≠?.A ={x |2-a ≤x ≤2+a },……………………………………………4分

B ={x |x ≤1或x ≥4},……………………………………………………………………………6分

由A ∩B =?,得21,

24,0,a a a ->??

+

……………………………………………………………10分

解得0≤a <1.…………………………………………………………………………………11分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为(-∞,1). …………………………………………………12分

[要点反思] (1) 空集是一种不含任何元素的特殊集合,在解题中很容易被忽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思维是否严谨的重要体现.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要从简单的讨论着手,并注意讨论的完整性,最后更不要忘记总结结论.

总结规律

1.准确把握集合的有关概念与关系,能熟练地将集合语言、数学语言和图形语言进行转化.在分类讨论时要注意空集的情况,以及在集合关系转化时要特别注意端点.

2. 解决集合问题时,一般经历化简、找关系、列式子、解答四个过程,主要思想方法是数形结合思想(利用数轴和韦恩图)、转化思

想(转化集合的表达形式或化简问题)和分类讨论思想(把问题分成几个层次来处理).

3. 高考考查本课内容时,往往会涉及其他章节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及时提取其他章节处理问题的方法. 温馨提醒

本课时结束后,请使用《配套检测与评估》相应的第1课时.

第2课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

课前热身

激活思维

1.(2009·淮安调研)已知集合A={3,m2},B={-1,3,2m-1}.若A B,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由m2=2m-1,得m=1.经验证,满足互异性.

2.(2009·重庆卷文)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

[答案]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解析]因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将原命题怕条件与结论进行交换,所以逆命题为“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3.命题“若a>1,则a2>1”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

[答案]若a2≤1,则a≤1

[解析]因为一全命题的逆命题是将原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进行交换并否定,所以其逆命题为“若a2≤1,则a≤1”

4.(2009·天津卷文改编)设x∈R,则“x=1”是“x3=x”的___________条件.

[答案]充分不必要

[解析]因为x3=x,解得x=0,1或-1.显然条件表示的集合小,结论表示的集合大,所以由集合的包含关系,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5.(2009·安徽卷文)“a+c>b+d”是“a>b且c>d”的___________条件.

[答案]必要不充分

[解析]当a>b且c>d时,必有a+c>b+d;当a+c>b+d时,可能有a>d且c>b.故填“必要不充分”

知识梳理

1. 记“若p 则q ”为原命题,则否命题为“若非p 则非q ”,逆命题为“若q 则p ”,逆否命题为“若非q 则非p ”.其中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同真假,即等价,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因此,四种命题为真的个数只能是偶数个.

2. 对命题“若p 则q ”而言,当它是真命题时,即p ?q ,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当它是假命题时,即p

q ,p 是

q 的非充分条件,q 是p 的非必要条件.

3. ① 若p ?q ,但q

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 若p

q ,但q ?p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 若p ?q ,

且q ?p ,即p ?q ,则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④ 若p

q ,且q

p ,则p 是q 的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证明命题条件的充要性时,既要证明原命题成立(即条件的充分性),又要证明它的逆命题成立(即条件的必要性).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例1】 写出“若x =3且y =2,则x +y =5”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思维引导]本题考查四种命题之间的转换,抓住条件与结论时行改写.

[解答]逆命题:“若x +y =5,则x =3且y =2”;否命题:“若x ≠3或y ≠2,则x +y ≠5”;逆否命题:“若x +y ≠5,则x ≠3或y ≠2”. [精要点评]四种命题的转换,要抓住“若p ,则q ”的结构时行转换,先写成“若q ,则p ”,其次要注意常见的否定转换. 【变式拓展】写出“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解答]将原命题改写成“若一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逆命题:“若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则这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不平行或不相等,则这个四边形不是菱形”; 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菱形,则这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不平行或不相等”. 【备讲例题】写出“若x 2<1,则-1

[解答]逆命题:“若-1

【例2】已知20,:100x p x x ?+≥???

???-≤??

??

,q :{x |1-m ≤x ≤1+m ,m >0}. (1) 若m =1,则p 是q 的什么条件?

(2)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思维引导]问题(1)考查充要条件的判定,我们需要从“充分”和“必要”两个方面考查,并且用集合方法处理;问题(2)考查充要条件的应用,根据“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出所对应集合的关系,从而求出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答](1) 因为{20,:210},100x p x

x x x ?+≥???

=-≤≤???-≤??

??

q :{x |1-m ≤x ≤1+m ,m >0}={x |0≤x ≤2},

显然{x |0≤x ≤2}{x |-2≤x ≤10}, 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 由(1)知,p:{x |-2≤x ≤10}. 因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01211012110m m m m m >??-≤-??+≥??-=-+=?与不同时相等,

解得m ≥9,即m [)9,.∈

+∞

[精要点评]处理充要性问题,要先化简,再把充要性转化为集合的包含关系,然后再列关系式解之.

【变式拓展】 把(2)中“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改为“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m 的取值范围. [解答一]直接法求出p ?={x |x >10或x <-2},q ?={x |x >m+1或x <1-m}.由“?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01211012x m m m >??-≤-?

?

+≥??-=-?得与1+m=10不同时相等

解得m ≥9,即[)9,.∈

+∞

[解答二]先根据互为逆否命题同真假把“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转化为“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再用上面的过程解答.

【备讲例题】在△A BC 中,“∠A =∠B ”是“cos A =cosB ”的什么条件? [解答]∠A =∠B ?cos A =cosB,反之也成立,所以是充要条件. 知识点3 充要条件的证明

【例3】 已知函数f (x )是R 上的增函数,a ,b ∈R ,求证:f (a )+f (b)≥f (-a )+f (-b )的充要条件是a +b ≥0. [思维引导]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证明,涉及到函数的单调性,对充分性与必要性的证明要灵活变化命题. [解答](1) 充分性,即已知a +b ≥0,求证:f (a )+f (b )≥f (-a )+f (-b ). ∵a +b ≥0, ∴a ≥-b ,b ≥-a .

∴f (a )≥f (-b ),f (b )≥f (-a ). ∴f (a )+f (b )≥f (-a )+f (-b ).

(2) 必要性,即已知f (a )+f (b )≥f (-a )+f (-b ),求证:a +b ≥0. 由于直接证明比较困难,所以可以用反证法. 假设a +b <0, ∴a <-b ,b <-a .

∴f (a )

综合(1)(2),可得f (a )+f (b )≥f (-a )+f (-b )的充要条件是a +b ≥0.

[精要点评]充要条件的证明需要注意三个方面:(1) 从两个方面来证明,即充分性和必要性;(2) 注意充分、必要的方向;(3) 当直接解答较困难时,可以考虑命题的转化和反证法.

规范答题赏析 (2008·江苏卷)(本小题满分12分)

若f 1(x )=1

3

x p -,f 2(x )=2·2

3

x p -,x ∈R ,p 1,p 2为常数,且

112212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

(1) 求f (x )=f 1(x )对所有实数成立的充要条件(用p 1,p 2表示);(2) 略. [规范解答] (1) f (x )=f 1(x )恒成立?f 1(x )≤f 2(x )

?1

3

x p -≤2·2

3

x p -?12

3

x p x p ---≤3log 2

3

………………………………………………2分

?|x -p 1|-|x -p 2|≤log 32.………………………………………………………………………3分

因为|x -p 1|-|x -p 2|≤|(x -p 1)-(x -p 2)|=|p 1-p 2|,所以,只需| p 1-p 2|≤log 32恒成立.………5分 综上所述,f (x )=f 1(x )对所有实数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p 1-p 2|≤log 32.…………………6分 (2)略.

[要点反思] 求充要条件即是求其等价条件,注意等价转化.

总结规律

(1) 写一个命题的其他三个命题时,首先要注意转化为标准的“若p 则q ”的结构,再进行转换;其次要注意否定中的“或”与“且”的转化. (2) 在判断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时,首先要分清哪个命题是条件,哪个命题是结论;其次,要从两个方面即“充分”与“必要”分别考查.判定时,对于有关范围的问题可以从集合观点看,如p ,q 对应的范围为集合A ,B ,若A ?B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 =B ,则A 、B 互为充要条件.

(3) 充要条件的证明要注意从两个方面来证明,即充分性和必要性.如果是证不必要,或是不充分,只需要举出特殊例子否定即可. 温馨提醒

本课时结束后,请使用《配套检测与评估》相应的第2课时.

第3课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课前热身

激活思维

1. 已知命题p :a ∈M ={x |x 2-x <0};命题q :a ∈N ={x ||x |<2},则p 是q 的___________条件. [答案]充分不必要

[解析]a ∈M ={x |x 2

-x <0}={x |0

2. (2009·天津卷理改编)命题“0x ?∈R ,使2x 0≤0”的否定是___________. [答案]?x ∈R ,2x >0

3. 下列是全称命题的有___________.

① 末位是0的整数,可以被2整除;② 有些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③ 正四面体中两侧面的夹角相等;④ 有的菱形是正方形. [答案]①③

4. 若命题“p ?或q ?”是假命题,则下列各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① 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② 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 ③ 命题“p 或q ”是真命题;④ 命题“p 或q ”是假命题. [答案]①③

[解析]命题“?p 或?q ”是假命题,则?p 、?q 都是假命题,所以p 、q 都是真命题,所以“p 且q ”是真命题,“p 或q ”也是真命题.

5. (2009·金陵中学三模)若“x ∈[2,5]或x ∈{x |x <1或x >4}”是假命题,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x ∈[2,5]或x ∈{x |x <1或x >4}={x |x ≥2或x <1},而“x ∈[2,5]或x ∈{x |x <1或x >4}”是假命题,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1,2). 知识梳理

1. 全称量词

我们把表示全体的量词称为全称量词.

对应日常语言中的“一切”、“任意的”、“所有的”、“凡是”、“任给”、“对每一个”等词,用符号“?”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如“对任意实数x ∈M ,都有p (x )成立”简记成“,

()x M p x ?∈”.

2. 存在量词

我们把表示部分的量词称为存在量词.

对应日常语言中的“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个”“某个”“有些”“有的”等词,用符号“?”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存在实数x 0∈M ,使p (x 0)成立”简记成“00,()x M p x ?∈”.

3. 简单逻辑联结词有或(符号为∨),且(符号为∧),非(符号为?). 4. 命题的否定:“,

()x M p x ?∈”与“,()x M p x ?∈?”互否定.

5. 复合命题的真假:对p 且q 而言,当q 、p 均为真时,其为真;当p 、q 中有一个为假时,其为假.对p 或q 而言,当p 、q 均为假

时,其为假;当p 、q 中有一个为真时,其为真;当p 为真时,p ?为假;当p 为假时,

p ?为真.

6. 常见词语的否定如下表所示: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的判定

【例1】已知命题p :对任意实数a ,都有|a |>0;命题q:存在数列{a n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试判定“p 或q ”“p 且q ”“p ?”“p ?”的真假.

[思维引导]本题考查复合命题的真假,对于复合命题的真假判定,首先要判定每一个命题的真假,再根据真值表判定复合命题的真假. [解答]由于当a =0时,命题“对任意实数a ,有|a |>0”是假命题,所以命题p 是假命题.因为数列a n =1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所以命题q 是真命题.所以“p 或q ”为真命题、“p 且q ”为假命题、“?p ”为真命题、“?q ”为假命题.

[精要点评]判断命题的真假要注意:全称命题为真要证明,为假时要举反例;存在性命题为真时要举一个例子,为假要证明全称为假.

【变式拓展】写出由下述各命题构成的“p 或q ”“p 且q ”“非p ”形式的复合命题,并指出所构成的这些复合命题的真假. (1) p :连续的三个整数的乘积能被2整除,q :连续的三个整数的乘积能被3整除. (2) p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q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解答](1)p 或q :连续的三个整数的乘积能被2或3整除; p 且q :连续的三个整数的乘积能被2和3整除;

?p :连续的三个整数的乘积不能被2整除.

∵连续的三个整数中有一个(或两个)是偶数,且有一个是3的倍数, ∴p 真,q 真.

∴“p 或q ”与“p 且q ”均为真,而“?p ”为假.

(2) 根据真值表,只能用逻辑联结词联结两个命题,不能写成简单形式. p 或q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p 且q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且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p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

∵p 假,q 假,∴“p 或q ”与“p 且q ”均为假,而“?p ”为真. 【备讲例题】(2009·辽宁卷文改编)有下列4个命题:

(1) p 1

:?x ∈(0,+∞),11;23x x

????< ? ?????

(2) p 2: ?x ∈(0,1),12log x >13

log x ;

(3) p 3

:? x ∈(0,+∞),12

1log 2x

x ??

> ???;

(4) p 4

: ?x ∈0,13, 13

1log 3x

x ??

> ???.

其中,真命题有_________. [答案](2)(4)

知识点2 含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形式,并判定其真假. (1) p :不论m 取何实数,方程x 2+x -m =0必有实数根; (2) q :存在一个实数x ,使得x 2+x +1≤0; (3) r :等圆的面积相等,周长相等; (4) s :对任意角α,都有sin 2α+cos 2α=1.

[思维引导] 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形式,要分析其是全称命题还是存在性命题,要抓住本质,然后根据其否定形式来判断其真假. [解答](1) 否定为“?m ∈R ,使方程x 2

+x -m =0没有实数根”,由于Δ=1+4m <0有解,所以 ?p 为真;

(2) 否定为“?x ∈R ,有x 2

+x +1>0”,由于x 2

+x +1=2

13024x ?

?++> ??

?,所以?q 为真;

(3) 否定为“存在一对等圆,其面积不相等或周长不相等”,由平面几何知识得知,?r 为假; (4) 否定为“?α∈R ,使sin 2

α+cos 2

α≠1”,由三角知识,显然错误,所以?s 为假.

[精要点评]要写一个命题的否定,得先分清其是全称命题,还是存在性命题,注意与否命题区别.对于真假,可以直接判定,也可以先判定原命题,再判定其否定. 知识点3 命题的真假问题

【例3】 已知命题p :方程x 2+m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负数根;命题q :方程4x 2+4(m -2)x +1=0无实根.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答]240,

: 2.0,

m p m m ??=->∴>?

-

-16=16(m 2

-4m +3)<0,∴1

∴21m m >??≤≥?

或1

故m ≥3或1

【变式拓展】(2009·通州一模)若命题“?x∈[1,2],使x2+2x+a≥0”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令f(x)=x2+2x+a.

先求其否定命题:?x∈[1,2],有x2+2x+a<0.

(1)0,3,

8.

(2)08

f a

a

f a

<<-

??

??<-??

<<-

??

所以,所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8,+∞).

【备讲例题】若命题“?a∈[1,3],使a x2+(a-2)x-2>0”是真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解答]令f(a)=a x2+(a-2)x-2=(x2+x)a-2x-2.

先求其否定命题:?a∈[1,3],有(x2+x)a-2x-2≤0,

12,

(1)0,2

1.

2

(3)03

1

3

x

f

x

f x

-≤≤

?

??

??-≤≤

??

≤-≤≤

??

?

所以,所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1)

2

,

3

??

+∞

?

??

总结规律

1. 判断一个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存在性命题时,要抓住其本质含义是全部还是部分,一般我们学过的定理都是全称命题.

2.要写一个命题的否定,得先分清其是全称命题还是存在性命题,对照否定结构去写,并注意与否命题区别;对于命题否定的真假,可以直接判定,也可以先判定原命题,再判定其否定.判断命题的真假要注意:全称命题为真需证明,为假举反例即可;存在性命题为真需举一个例子,为假则要证明全称为假.

3.要把握命题的形成、相互转化,会根据复合命题,或命题的否定来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

4.简易逻辑联结词内容的考查注重基础、注重交汇,较多地考查简易逻辑与其他知识的综合问题,要注意其他知识的提取与应用,一般先化简转化命题,再处理关系.

温馨提醒

本课时结束后,请使用《配套检测与评估》相应的第3课时.

第4课性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的综合应用

课前热身

激活思维

1.(2009·广州二模)命题“?x∈R,x2-2x+1<0”的否定是___________.

[答案]?x ∈R ,x 2

-2x +1≥0

2. 已知如图,其中A ,B 为全集U 的子集,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用含有A 、B 、U 的式子表示)为___________.

[答案]U e(A ∪B )或U U

A B

3. (2009·浙江卷文)“x >0”是“x ≠0”的___________. [答案]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解析]对于“x >0”?“x ≠0”,反之不一定成立,因此“x >0”是“x ≠0”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4. (2009·广州调研)命题“若a >b ,则a -1>b -1”的否命题是___________. [答案]若a ≤b,则a -1≤b-1

5. (2009·北京卷文)设A 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 ∈A ,如果k -1?A 且k +1?A ,那么称k 是A 的一个“孤立元”.给定

S ={1,2,3,4,5,6,7,8,},由S 的3个元素构成的所有集合中,不含“孤立元”的集合共有个___________.

[答案]6

[解析]依题意可知,“孤立元”必须是没有与k 相邻的元素,因而无“孤立元”3个元素的集合一定是相邻的3个数, 因此,符合题意的集合是:{1,2,3},{2,3,4},{3,4,5},{4,5,6},{5,6,7},{6,7,8}共6个.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集合关系与运算综合

【例1】 设A ={x |x 2+4x =0}.若B ={x |x 2+2(a +1)x +a 2-1=0},A ∩B =B ,求实数a 的值. [思维引导]本题的关键是把A B =B 转化为B ?A . [解答]A ={x |x 2

+4x =0}={0,-4}. ∵A ∩B =B ,∴B ?A .

(1) 若B =?,则Δ=4[(a +1)2

-(a 2

-1)]<0,∴a <-1.

(2) 若B ={0},则把x =0代入方程得a =±1. 当a =1时,B ={0,-4}≠{0};∴当a =-1时,B ={0}. ∴a =-1.

(3) 若B ={-4},则把x =-4代入方程得a =1或a =7. 当a =1时,B ={0,-4}≠{-4},∴a ≠1; 当a =7时,B ={-4,-12}≠{-4},∴a ≠7. (4) 若B ={0,-4},则a =1. 综上所述,a ≤-1或a =1.

[精要点评]不要忘记B =?,B =A 的情况

【变式拓展】 设A ={x |x 2+4x <0},B ={x |x 2+2(a +1)x +a 2-1<0}.若A ∩B =A ,求实数a 的值. [解答]A ={x |x 2

+4x <0}={x |-4

令f (x )=x 2

+2(a +1)x +a 2

-1, ∴(0)0,

1.(4)0,

f a f ≤?∴=?

-≤?

知识点2 常用逻辑关系的综合

【例2】(2009·广州一模改编)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 x -a >0的解集是R ,q :-1

+2a x -a >0的解集是R , ∴Δ=(2a )2

-4(-a )<0,解得-1

【变式拓展】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x 2+a x -a >0的解集是R ,q :-10的解集是R ,得Δ=a 2-4(-a )<0,解得-4

4 1.10

a a a a -<

≤-≥?或

(2)q 真、p 假10,

.40a a a a -<

≤-≥?

或 所以a ∈(-4,-1].

【备讲例题】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x 2+2ax -3a 2>0的解集为{x |-3a <x <a },q :-10的解为-3a

∴0,

131

3031a a a a a >??

-≤-?≥??≥-≤-?

与等号不能同时成立

(取等号时满足条件). ∴正数a 的取值范围为

1,.3??+∞????

知识点3 集合与逻辑关系的综合

【例3】设A ={x |-2≤x ≤a },B ={y |y =2x +3,x ∈A },C ={z |z =x 2,x ∈A },求使C ?B 的充要条件.

[思维引导] 先化简集合B ,C ,注意集合是值域,再根据子集关系利用数轴来处理,求充要条件就是找等价关系. [解答]B ={y |y =2x +3,x ∈A }={y |-1≤y ≤2a +3}.

(1) 当-2≤a <0时,C ={z |z =x 2,x ∈A }={z |a 2≤z ≤4}.由C ?B ,得234,

.20

a a a +≥??∈??

-≤

(2)当0≤a ≤2时,C ={z |z =x 2,x ∈A }={z |0≤z ≤4}.由C ?B ,得234,1

2.022a a a +≥??≤≤?

≤≤?

(3)当a >2时,C ={z |z =x 2,x ∈A }={z |0≤z ≤a 2}.由C ?B ,得2

2,2 3.23

a a a a >??<≤?

≤+?

综上所述,使C?B的充要条件是1

3. 2

a

≤≤

[精要点评]对集合问题要分清集合元素是什么,如不清楚,则先根据所涉及的知识化简、讨论,然后根据条件列关系式解答.

总结规律

本章内容处理的问题多数是以其他章节知识为核心内容,因此在解答时要联想对应章节的知识和方法.一般解题思路为:(1)认识是什么知识;(2)要不要化简转化,使命题或集合清晰化;(3)根据提供的条件列出关系式;(4)处理关系式.此外,本章知识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1)集合中的空集;(2)利用互为逆否命题进行等价转化;(3)充要条件要注意两种说法和两种方法;(4)注意量词定义的理解.

温馨提醒

本课时结束后,请使用《配套检测与评估》相应的第4课时.

高考数学集合复习知识点

高考数学集合复习知识点 通过观察历年高考数学卷子,高考数学集合一般出现在选择题或者填空题,为了 稳拿这些分数,应该具备哪些知识点?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高考数学集合复习知识点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数学集合复习知识点 1、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能给出,描述性说明:某些制定的且不 同的对象集合在一起就称为一个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元素,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来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来表示。 集合是一个确定的整体,因此对集合也可以这样描述: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全 体组成的一个集合。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元素a属于集合A,记做a∈A;元素a 不属于集合A,记做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具体对象,则x或者是A的元素, 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例如A={0,1,3,4},可知0∈A,6?A。 (2)互异性:“集合张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就是说“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它的任 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与其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无关,如集合{a,b,c}与集合{c,b,a}是同一 个集合。 4、集合的分类 集合科根据他含有的元素个数的多少分为两类: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如“方程3x+1=0”的解组成的集合”,由“2,4,6,8, 组成的集合”,它们的元素个数是可数的,因此两个集合是有限集。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如“到平面上两个定点的距离相等于所有点”“所 有的三角形”,组成上述集合的元素不可数的,因此他们是无限集。 特别的,我们把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错F,如{x?R|+1=0}。

新高中数学《集合》专项测试 (1145)

高中数学《集合》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设集合{}{}{}1,2,3,4,5,|,,,A B M x x a b a A b B ====+∈∈则M 中的元素个数为 (A)3 (B)4 (C)5 (D)6(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 2.设集合{|1A x =-≤x ≤2},B={x |0≤x ≤4},则A ∩B=A (A)[0,2] (B)[1,2] (C)[0,4] (D)[1,4](2006年高考浙江理) 3.设集合{1,2}A =,则满足{1,2,3}A B ?=的集合B 的个数是( ) (A)1 (B)3 (C)4 (D)8(2006辽宁理) 4.已知集合M ={x |x 2<4},N ={x |x 2-2x -3<0},则集合M ∩N 等于( ) A.{x |x <-2} B.{x |x >3} C.{x |-1<x <2} D.{x |2<x <3}(2004全国Ⅱ1) 5.若集合A={-1,1},B={0,2},则集合{z ︱z=x+y,x∈A,y∈B}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 A .5 B .4 C .3 D .2(2012江西理) C 6.设集合A={x|1<x <4},集合B ={x|2x -2x-3≤0}, 则A ∩(C R B )= A .(1,4) B .(3,4) C.(1,3) D .(1,2)∪(3,4) 7.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实数集R ,则a 、b 、c 应满足的条件为-----------------------------------------------------------------------( ) (A ) a >0,b 2―4ac >0 (B ) a >0,b 2 ―4ac <0 (C ) a <0,b 2―4ac >0 (D ) a <0,b 2―4ac <0 二、填空题 8.已知全集U ={1,2,3,4,5,6,7,8,9,10},集合{}321,,a a a A =,则满足

【百汇大课堂】高考数学总复习 1-1集合课下作业(一) 新课标

课下作业(一) 集 合 一、选择题 1.(2010年陕西卷)(理)集合A ={x |-1≤x ≤2},B ={x |x <1},则A ∩(?R B )=( ) A .{x |x >1} B .{x |x ≥1} C .{x |1<x ≤2} D .{x |1≤x ≤2} 解析:选D.A ∩(?R B )=[-1,2]∩[1,+∞)=[1,2],选D. 2.已知集合A ={x |x 2+x -6=0},B ={x |mx +1=0},若B A ,则实数m 的取值集合M 是( ) A .{-12,0,13 } B .{0,1} C .{-12,13 } D .{0} 解析:选A.由x 2+x -6=0得x =2或x =-3, ∴A ={2,-3}. 又∵B A ,∴当m =0时,B =?,满足条件; 当m ≠0时,B ={-1m },∴-1m =2或-1m =-3, 即m =-12或m =13 . 3.(2010年广东卷)在集合{a ,b ,c ,d }上定义两种运算⊕和?如下: 那么d ?(a ⊕c )=( ) A .a B .b C .c D .d 解析:选A.由图表可知a ⊕c =c ,d ?(a ⊕c )=d ?c =a ,故选A. 4.(2011届东北师大附中模拟)设全集U 是实数集R ,M ={x |x 2 >4},N ={x |x ≥3或x <1}都是U 的子集,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x |-2≤x <1} B .{x |-2≤x ≤2} C .{x |1<x ≤2} D .{x |x <2} 解析:选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N ∩(?U M ), ∵M ={x |x 2 >4}={x |x >2或x <-2} ∴?U M ={x |-2≤x ≤2},∴N ∩(?U M )={x |-2≤x <1}. 5.(2012年金榜预测)设集合A ={x |(x +3)(x -4)≤0},集合B ={x |m -1≤x ≤3m -2},若A ∩B =B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 A .{m |m ≤-2} B .{m |12≤m ≤2} C .{m |m ≤2} D .{m |m ≥2} 解析:选C.A ={x |-3≤x ≤4},由A ∩B =B ,得B ?A , ①若B ≠?, 结合数轴得????? m -1≥-3m -1≤3m -2 3m -2≤4?????? m ≥-2m ≥12m ≤2?12≤m ≤2. ②若B =?,A ∩B =B 一定成立,此时,m -1>3m -2,即m <12. 由①和②得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m |m ≤2}. 二、填空题 6.(2010年江苏卷)设集合A ={-1,1,3},B ={a +2,a 2 +4},A ∩B ={3},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因为A ∩B ={3},所以当a 2+4=3时,a 2=-1无意义.当a +2=3,即a =1时,B ={3,5},此时A ∩B ={3}.故a =1. 答案:1 7.已知集合A ={(0,1),(1,1),(-1,2)},B ={(x ,y )|x +y -1=0,x 、y ∈Z },则A ∩B =________. 解析:A 、B 都表示点集,A ∩B 即是由A 中在直线x +y -1=0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代入验证即可.但本题要注意列举法的规范书写. 答案:{(0,1),(-1,2)} 8.设A 是整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对于k ∈A ,如果k -1?A ,且k +1?A ,那么称k 是A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高考数学总复习(各种专题训练)Word版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各种专题训练)Word版(附参考答案) 一.课标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命题走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 预测2013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 (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 (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 三.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 b?; 记作A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 (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 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历年高考数学(集合)

1、已知集合{} R x x x M ∈<-=),4)1(|2,{}3,2,1,0,1-=N ,则M N =( )(2013 年理科数学——新课标2) (A ){0,1,2} (B ){-1,0,1,2}(C ){-1,0,2,3} (D ){0,1,2,3} 2.已知集合{}022 >-=x x x A ,{} 55B <<-=x x ,则(2013年理科数学——新课标 1) (A )A B =ΦI (B )A B =R U (C )A B ? (D )B A ? 3.已知集合{|31}M x x =-<<,{3,2,1,0,1}N =---,则M N =( )(2013年 文科数学——新课标2) (A ){2,1,0,1}-- (B ){3,2,1,0}--- (C ){2,1,0}-- (D ){3,2,1}--- 4.已知集合{1,2,3,4}A =,2{|,}B x x n n A ==∈,则A B =( )(2013年文科数学 ——新课标1) (A ){0} (B ){-1,,0} (C ){0,1} (D ){-1,,0,1} 5.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 的个数为( )(2012年理科数学——新课标) ()A 3 ()B 6 ()C 8 ()D 10 6.已知集合A={x |x 2-x -2<0},B={x |-1

2019高考数学复习专题:集合(含解析)

一、考情分析 集合是高考数学必考内容,一般作为容易题.给定集合来判定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是考查的主要形式,常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不等式(方程)的解集相结合,在知识交汇处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多出现在试卷的前3题中. 二、经验分享 (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搞清楚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白集合的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类型的集合;如下面几个集合请注意其区别: ①{}220x x x -=;②{}22x y x x =-;③{}22y y x x =-;④(){} 2,2x y y x x =-. (2)二元方程的解集可以用点集形式表示,如二元方程2xy =的整数解集可表示为()()()(){}1,2,2,1,1,2,2,1----. (3)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容易忽略,求解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常用于解决集合问题.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涉及集合关系时,必须优先考虑空集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漏解.(2)已知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条件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所满足的关系. (5)一般来讲,集合中的元素若是离散的,则用Venn 图表示;集合中的元素若是连续的实数,则用数轴表示,此时要注意端点的情况. (6)解决以集合为背景的新定义问题,要抓住两点:①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这是破解新定义型集合问题难点的关键所在;②用好集合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从试题中发现可以使用集合性质的一些因素,在关键之处用好集合的运算与性质. 三、知识拓展 1.若有限集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的个数为2n -1. 2.A ?B ?A ∩B =A ?A ∪B =B ()()U U A B A B U ?=??=痧 . 3.奇数集:{}{}{} 21,21,4 1.x x n n x x n n x x n n =+∈==-∈==±∈Z Z Z . 4. 数集运算的封闭性,高考多次考查,基础知识如下:若从某个非空数集中任选两个元素(同一元素可重复选出),选出的这两个元素通过某种(或几种)运算后的得数仍是该数集中的元素,那么,就说该集合对于这种(或几种)运算是封闭的.自然数集N 对加法运算是封闭的;整数集Z 对加、减、乘法运算是封闭的.有理数集、复数

高中数学集合历届高考题及答案解析

(A) {1,2} (B) {0,1,2} (C){x|0 ≤x<3} (D) {x|0 ≤x ≤3} (C) { x -1≤ x ≤1} (D) { x -1≤ x < 1} 3. ( 2010辽宁文)(1)已知集合 U 1,3,5,7,9 , A 1,5,7 ,则C U A 7. ( 2010山东文)(1)已知全集 U R ,集合 M x x 2 4 0 ,则 C U M = A. x 2 x 2 B. x 2 x 2 C . x x 2或 x 2 D. x x 2或 x 2 2 8. ( 2010北京理)(1) 集合 P {x Z 0 x 3},M {x Z x 2 9},则 PI M =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 语 一、选择题 1. ( 2010浙江理)(1)设 P={x ︱x <4},Q={x ︱ x 2 <4},则 A ) p Q B )Q P ( C ) p CR Q (D ) Q CR P 2. (2010 陕西文) 1. 集合 A ={x -1≤ x ≤2}, B ={ x x<1},则 A ∩B =( (A){ x x< 1} B ){x -1≤ x≤2} A ) 1,3 B ) 3,7,9 C ) 3,5,9 D ) 3,9 4. ( 2010辽宁理) 1.已知 A ,B 均为集合 U={1,3,5,7,9} 的子集,且 A ∩B={3}, eu (A ){1,3} (B){3,7,9} (C){3,5,9} (D){3,9} 5. ( 2010 江 西 理 ) 2. 若 集 合 A= x| x 1, x R , A. x| 1 x 1 B. x|x 0 C. x|0 x 1 D. 6. ( 2010浙江文)(1)设 P {x|x 1}, Q {x|x 2 4},则 P Q (A) {x| 1 x 2} (B) {x| 3 x 1} (C) { x|1 x 4} (D) {x| 2 x 1}

高考数学文科集合习题大全完美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一、选择题 1 .设全集U={1,2,3,4,5,6} ,设集合P={1,2,3,4} ,Q{3,4,5},则P∩(C U Q)= ( ) A .{1,2,3,4,6} B .{1,2,3,4,5} C .{1,2,5} D .{1,2} 2 .设集合A ={x |1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集合专题(基础题)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集合专题(基础题) 一、单选题 1.集合M={x|1<x+1≤3},N={x|x2﹣2x﹣3>0},则(?R M)∩(?R N)等于() A. (﹣1,3) B. (﹣1,0)∪(2,3) C. (﹣1,0]∪[2,3) D. [﹣1,0]∪(2,3] 2.已知R是实数集,M={x| <1},N={y|y= +1},N∩?R M=() A. (1,2) B. [0,2] C. ? D. [1,2] 3.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 A. 1 B. C. 2 D. 4.已知集合,,则等于() A. B. C. D. 5.已知集合A={x|x>0},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B,则A∩B=() A. [3,+∞) B. [2,3] C. (0,2]∪[3,+∞) D. (0,2] 6.已知集合,,则() A. B. C. D. 7.已知集合A={x|x2﹣x+4>x+12},B={x|2x﹣1<8},则A∩(?R B)=() A. {x|x≥4} B. {x|x>4} C. {x|x≥﹣2} D. {x|x<﹣2或x≥4} 8.已知M={x|x2-2x-3>0},N={x|x2+ax+b≤0},若M∪N=R,M∩N=(3,4],则a+b=() A. 7 B. -1 C. 1 D. -7 9.已知集合A={2,4},B={2,3,4},,则C中元素个数是() A. 2 B. 3 C. 4 D. 5 二、填空题 10.集合,,则的子集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D 2.D 3. A 4. C 5.B 6. D 7.B 8. D 9.B 二、填空题 10. 2 第1 页共1 页

2020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全套讲义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考点导读】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 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文氏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 集合问题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其中字母系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要复杂一些,综合性较强,往往渗透数形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 【基础练习】 1. 集 合 {(, )0 2,02,,} x y x y x y Z ≤≤≤<∈用列举法表示{ ( , ) , ( 0,. 2.设集合{21,}A x x k k Z ==-∈,{2,}B x x k k Z ==∈,则A B ?=?. 3.已知集合{0,1,2}M =,{2,}N x x a a M ==∈,则集合M N ?=_______. 4.设全集{1,3,5,7,9}I =,集合{1,5,9}A a =-,{5,7}I C 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8 或2___. 【范例解析】 例.已知R 为实数集,集合2{320}A x x x =-+≤.若R B C A R ?=, {01R B C A x x ?=<<或23}x <<,求集合B . 分析:先化简集合A ,由R B C A R ?=可以得出A 与B 的关系;最后,由数形结合,利用数轴直观地解决问题. 解:(1) {12}A x x =≤≤,{1R C A x x ∴=<或2}x >.又R B C A R ?=, R A C A R ?=, 可得A B ?. {0,2}

高考数学讲义集合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 集合的概念 1. 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若b 不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b ?; 2. 集合的性质: 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二、 集合的表示: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1,2,3,4,5},{1,2,3,4,5,}L 2.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大于3的所有整数表示为:{|3}x x ∈>Z 方程2250x x --=的所有实数根表示为:{x ∈R |2250x x --=}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 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 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3.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 整数集,记作Z ; 有理数集,记作Q ; 实数集,记作R . 三、 集合之间的关系 1. 若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或B 包含A ),记作A ?B (或B A ?); 2. 简单性质:1)A ?A ;2)??A ;3)若A ?B ,B ?C ,则A ?C ; 3. 真子集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若A B ?且.A B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A B ü(或B A Y) 4. 相等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且B A ? ,那么集合A 与B 相等,记作A B = 集合的概念及其关系 知识讲解

高考数学专题:集合

高考数学专题:集合 最新考纲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知识梳理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若对任意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则A B或B A. (3)相等:若A?B,且B?A,则A=B. (4)空集的性质:?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 符号表示A∪B A∩B 若全集为U,则集合A的补 集为?U A 图形表示 集合表示{x|x∈A,或x∈B}{x|x∈A,且 x∈B} {x|x∈U,且x?A} 4. (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 (2)子集的传递性:A?B,B?C?A?C. (3)A?B?A∩B=A?A∪B=B.

(4)?U (A ∩B )=(?U A )∪(?U B ),?U (A ∪B )=(?U A )∩(?U B ). 诊 断 自 测 1.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精彩PPT 展示 (1)任何集合都有两个子集.( ) (2)已知集合A ={x |y =x 2},B ={y |y =x 2},C ={(x ,y )|y =x 2},则A =B =C .( ) (3)若{x 2,1}={0,1},则x =0,1.( ) (4)若A ∩B =A ∩C ,则B =C .( ) 解析 (1)错误.空集只有一个子集,就是它本身,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2)错误.集合A 是函数y =x 2的定义域,即A =(-∞,+∞);集合B 是函数y =x 2的值域,即B =[0,+∞);集合C 是抛物线y =x 2上的点集.因此A ,B ,C 不相等. (3)错误.当x =1,不满足互异性. (4)错误.当A =?时,B ,C 可为任意集合. 答案 (1)× (2)× (3)× (4)× 2.(必修1P7练习2改编)若集合A ={x ∈N |x ≤10},a =2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 }?A B.a ?A C.{a }∈A D.a ?A 解析 由题意知A ={0,1,2,3},由a =22,知a ? A . 答案 D 3.(·全国Ⅰ卷)设集合A ={x |x 2-4x +3<0},B ={x |2x -3>0},则A ∩B =________. A.? ? ???-3,-32 B.? ? ???-3,32 C.? ? ? ??1,32 D.? ?? ??32,3 解析 易知A =(1,3),B =? ????32,+∞,所以A ∩B =? ???? 32,3. 答案 D 4.(·石家庄模拟)设全集U ={x |x ∈N *,x <6},集合A ={1,3},B ={3,5},则?U (A ∪B )等于( ) A.{1,4} B.{1,5} C.{2,5} D.{2,4} 解析 由题意得A ∪B ={1,3}∪{3,5}={1,3,5}.又U ={1,2,3,4,5},∴?U (A ∪B )={2,4}. 答案 D

2020年高考总复习理科数学题库第一章《集合》IH

2020年高考总复习 理科数学题库 第一章 集合 学校:__________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设S 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 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 ,a b S ∈,对于有序元素对(,)a b ,在S 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a ﹡b 与之对应)。若对任意 的,a b S ∈,有a ﹡(b ﹡)a b =,则对任意的,a b S ∈,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 ) A . (a ﹡b )﹡a a = B . [a ﹡(b ﹡)a ]﹡(a ﹡b )a = C .b ﹡(b ﹡b )b = D .(a ﹡b )﹡[]()b a b **b =(2007广东理) 2.设集合{1,2,3,4,5,6}U =,{1,3,5}M =,则U M =e A. {2,4,6} B. {1,3,5} C. {1,2,4} D. U 3.已知集合M={1,2,3,4},N={-2,2},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N ?M B.M ∪N=M C.M ∩N=N D.M ∩N={2} 4.集合{} |25A x R x =∈-≤中最小整数位 .

5.集合{1,2,3,4,5,6},U =}5,4,1{S =,{2,3,4},T =则() U S T I e等于( ) (A)}6,5,4,1{ (B) {1,5} (C) {4} ( D) {1,2,3,4,5}(2011安徽文2) 6.已知集合A ={|}x x a <,B ={|12}x x <<,且R ()A B R =U e,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a ≤ B . a<1 C .2a ≥ D .a>2(2007福建理科 3) 7.若集合{},,M a b c =中的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则△ABC 一定不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8.满足M ?{}1234,,,a a a a 且{}{}12312,,,M a a a a a =I 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2008山东理) 1.(文科1) 9.设集合A={3123|≤-≤-x x },集合B 为函数)1lg(-=x y 的定义域,则A ?B= (A )(1,2) (B )[1,2] (C )[ 1,2) (D )(1,2 ] 10.若A 为全体正实数的集合,{}2,1,1,2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2,1A B =--I B . ()(,0)R C A B =-∞U C .(0,)A B =+∞U D . }{()2,1R C A B =--I (2008安徽卷文1) 11.若集合{} 20A x x x =|-<,{|03}B x x =<<,则A B I 等于( ) A .{}01x x |<< B .{}03x x |<< C .{}13x x |<< D .?(2008福建文)(1) 12. i 是虚数单位,若集合{}1,0,1S =-,则( ). A .i S ∈ B .2 i S ∈ C . 3 i S ∈ D .2 i S ∈(2011福建理) 13.已知{}7,6,5,4,3,2=U ,{}7,5,4,3=M ,{}6,5,4,2=N ,则( )

(通用版)202x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1.1 集合讲义 文

第一节 集合 一、基础知识批注——理解深一点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元素互异性,即集合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元素,此性质常用于求解含参数的集合问题中.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元素与集合的两种关系:属于,记为∈;不属于,记为?. (4)五个特定的集合及其关系图: N * 或N +表示正整数集,N 表示自然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 (2)真子集: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但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 A B ?? ?? ?? A ? B ,A ≠B .既要说明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B ,也要说明B 中存在一个元素不 属于A . (3)集合相等:如果A ?B ,并且B ?A ,则A =B . 两集合相等:A =B ?? ?? ?? A ? B ,A ?B .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符合B 中元素的特性,B 中任意一 个元素也符合A 中元素的特性.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0,{0},?,{?}之间的关系:?≠{?}, ?∈{?},??{?},0??,0?{?},0∈{0},??{0}. 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x|x∈A,且x∈B}. (2)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x|x∈A,或x∈B}. (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 A,即?U A={x|x∈U,且x?A}.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集合A其实是给定的条件.从全集U 中取出集合A的全部元素,剩下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即为?U A. 二、常用结论汇总——规律多一点 (1)子集的性质:A?A,??A,A∩B?A,A∩B?B. (2)交集的性质:A∩A=A,A∩?=?,A∩B=B∩A. (3)并集的性质:A∪B=B∪A,A∪B?A,A∪B?B,A∪A=A,A∪?=?∪A=A. (4)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A A=?,?A?=A. (5)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共有2n个子集,其中有2n-1个真子集,2n-1个非空子集. (6)等价关系:A∩B=A?A?B;A∪B=A?A?B. 三、基础小题强化——功底牢一点 一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若{x2,1}={0,1},则x=0,1.( ) (2){x|x≤1}={t|t≤1}.( ) (3){x|y=x2+1}={y|y=x2+1}={(x,y)|y=x2+1}.( ) (4)任何一个集合都至少有两个子集.( ) (5)若A B,则A?B且A≠B.( ) (6)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关系(A∩B)?(A∪B)恒成立.( ) (7)若A∩B=A∩C,则B=C.( ) 答案:(1)×(2)√(3)×(4)×(5)√(6)√(7)×

高考文科数学集合专题讲解及高考真题精选含答案)

集合、简易逻辑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名称 记号 意义 性质 示意图 子集 (或 )A B ?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B (1)A ?A (2)A ?? (3)若B A ?且B C ?,则A C ? (4)若B A ?且B A ?,则A B = A(B) 或B A 真子集 A ≠ ?B (或B ≠ ?A ) B A ?,且B 中至少 有一元素不属于A (1)A ≠ ??(A 为非空子集) (2)若A B ≠ ?且B C ≠ ?,则 A C ≠ ? 集合 相等 A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 于B ,B 中的任一元素都属于A (1)A ?B (2)B ?A (7)已知集合 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1. 集合运算:交、并、补. 2. 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1) 包含关系: ,,,, ,;,;,. U A A A A U A U A B B C A C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Φ???????????C (2) 等价关系:U A B A B A A B B A B U ??=?=?= C (3) 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A B B A A B B A == 结合律:)()();()(C B A C B A C B A C B A ==

2019-2020最新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1讲集合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1讲集合教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课标要 求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命题走 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 预测2017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 (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 (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 a∈;若b不是集 合A的元素,记作A b?;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 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 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 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 ;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或 有的学 生对整 数包括 哪些数 还不太 清楚, 后面还 要通过 具体题 目增强 认识。

高三数学集合测试题

1.设全集I={0,1,2,3,4},集合A={0,1,2,3},集合B={2,3,4},则A C I ∪B C I =( ) A .{0} B .{0,1} C .{0,1,4} D .{0,1,2,3,4} 2.方程组3231x y x y -=?? -=?的解的集合是( ) A .{x =8,y=5} B .{8, 5} C .{(8, 5)} D .Φ 3.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0是空集; ②若Z a ∈,则a N -?; ③集合{}2210A x R x x =∈-+=有两个元素;④集合6B x Q N x ??=∈∈???? 是有限集。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4.如果集合A={x |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是( )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5.已知}{R x x y y M ∈-==,42,}{42≤≤=x x P 则M P 与的关系是( ) A .M P = B .M P ∈ C .M ∩P =Φ D . M ?P 6.设集合M=},21 4|{},,412|{Z k k x x N Z k k x x ∈+==∈+=,则( ) A .M =N B . M ≠?N C . N ≠?M D .M ∩=N Φ 7.设集合A={x |1<x <2},B={x |x <a }满足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1,∞- C .[)+∞,1 D .(]2,∞- 8.满足{1,2,3} ≠?M ≠?{1,2,3,4,5,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A .8 B .7 C .6 D .5 9.如右图所示,I 为全集,M 、P 、S 为I 的子集。 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A .(M ∩P)∪S B .(M ∩P)∩S C .(M ∩P)∩(I S) D .(M ∩P)∪(I S) 二、填空题: 1.已知{}2|1,R,R A y y x x y ==+∈∈,全集R U =,则() N U A =e . 2.已知{},M a b =,{},,N b c d =,若集合P 满足P M 且P N ,则P 可是 . 3.设全集U ={a ,b ,c ,d ,e},A ={a ,c ,d},B ={b ,d ,e}, 则?UA∩?UB =________. 4.已知{}{}22|2013(2)400x x a x a +?++-==,则a = . 三、解答题:(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 1.已知集合A ={x |-1<x <3},A∩B=Φ,A∪B=R ,求集合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