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与坛的不同

庙与坛的不同
庙与坛的不同

“坛”与“庙”的不同

早在史前时代就有了对神崇拜和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儒家小心地加以改造而得到强化,就是以神权和族权来烘托皇权,成为维护封建制的重要精神支柱。

对神和对祖先的祭祀方式常常有所区别。一般祭祀祖先多在室内,这种室被称为“庙”,如太庙、孔庙,也常称为祠,如司马迁祠、武侯祠、各地的先贤祠和家族祠堂。对神的祭典仪式多在露天的一座高台上举行,该高台称为“坛”,如天坛、地坛、社稷坛。祭礼有时也常在室内举行,此时称为庙,如泰山岱庙,嵩山中岳庙等,它们合称就是“庙坛”。

坛是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

活动的台型建筑。

最初的祭祀活动在林中空地的土丘上进行,

逐渐发展为用土筑坛。坛早期除用于祭祀

外,也用于举行会盟、誓师、封禅、拜相、

拜帅等重大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

会最高统治者专用的祭祀建筑,规模由简而

繁,体型随天、地等祭祀对象的特征而有圆

有方,做法由土台演变为砖石包砌。

中国历代各种坛的建筑制度有所不同,如天和地、社和稷,有时分祀,有时合祭。都城各坛,其坐落方位,各个朝代有所不同。清代分布于北京城内外的坛有圜丘坛(天坛)、方泽坛(地坛)、朝日坛(日坛)夕月坛(月坛)、祈谷坛(天坛祈年殿)、社稷坛、先农坛、天神坛、地祗坛、太岁坛、先蚕坛等。其中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分别位于都城的南、北、东、西四郊。

坛的形式多以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依据。例如天坛、地坛的主体建筑分别采用圆形和方形,来源于天圆地方之说。现存天坛所用石料的件数和尺寸都采用奇数,是采用古人以天为阳性和以奇数代表阳性的说法。社稷坛则一反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方式,把拜殿设在坛的北面,由北向南祭拜,这是根据中国古代史书中国国君必须面南朝北接受朝拜的意思而建筑的。

现代说到“庙”,通常指所谓“和尚庙”,其大概的意思与“寺”、“禅院”等近似。而在古代,庙是专门的祭祀建筑。形制要求严肃整齐,大致可分为四类:

祭祀祖先的庙

中国古代帝王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宗庙。帝王的宗庙称太庙,庙制历代不同。史籍记载夏代5庙,商代7庙,周代7庙,当为一帝一庙。周代天子的宗庙又称

宫,可用来接待臣属,可知庙制近似宫殿。东汉以后,只立一座太庙,庙中隔成小间,分供各代皇帝神主,因而太庙间数不同。太庙是等级最高的建筑,现存明清北京太庙大殿。

家庙或宗祠

贵族、显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家庙或宗祠。它的建筑仿照太庙方位,建筑在宅第东侧,规模不一。有的宗祠附设义学、义仓、戏楼,功能超出祭祀范围。

奉祀圣贤的庙

这种庙中最著名的是奉祀孔丘的孔庙,又

称文庙。孔丘被奉为儒家之祖,汉以后历

代帝王多崇奉儒学,于是在京城和各州县

建孔庙,京城孔庙常与太学毗邻。山东曲

阜孔庙规模最大。奉祀三国时代(公元220

年~公元280年前后)名将关羽的庙称关

帝庙,又称武庙。有的地方建三义庙,合

祀刘备、关羽、张飞。许多地方还奉祀名

臣、先贤、义士、节烈,如四川成都和河南南阳奉祀三国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武侯祠”;浙江杭州和河南汤阴奉祀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岳王庙”和“岳飞庙”。

祭祀山川、神灵的庙

中国从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物并设庙奉祀,如后土庙。最著名的是奉祀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神庙,其中泰山的岱庙规模最大。还有大量源于各种宗教和民间习俗的祭祀建筑,如城隍庙、土地庙、龙王庙、财神庙等。

这些庙布局设计合理,建筑精美,是中国建筑艺术宝藏中的珍品。

中国古建筑: 古代祭天地、祖先的坛庙

中国古建筑:古代祭天地、祖先的坛庙 在后人写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当时王城的规划是:王城每边长九里,各有三个城门,城内纵横各有九条道路,路宽有九轨(二车轮之间为一轨),王宫居中,左面是祭祖宗的庙,右面是祭社稷的坛,前面是朝会场所,后面是市场。这说明庙和坛当时在都城中已经有了比较重要和固定的位置了。这种左祖右社的格局在以后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中都有体现。明、清的北京城,更是明确地将庙、坛分置于紫禁城前的左右。 世袭制的封建社会皇位代代相传,帝王自然特别重视祭祀自己的祖先。现在留存下来的祭祀祖先的太庙只有北京的一处了。中国建筑北京太庙设置在紫禁城的左前方,它的形式也是一组规则的建筑群,外面用方整的三道墙围住。 主要建筑是前、中、后殿,前殿最大,宽有11开间,坐落在三层白石基座上,是祭祀祖先的祭场,每逢大祭,把历代帝后神主的木牌移到这里举行祭祀仪式。中殿是平时供奉帝后神主木牌的地方;后殿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主之地,例如清朝把满清在东北没有称帝以前的四位君主追封为皇帝,将他们的神位供奉在这里,所以后殿又称为祧〕庙,以表示祀奉先君之意。这三座大殿都安排在中轴线

上,左右两边有配殿,形成前后几重院落。在第二层围墙的外面,种植了成排的柏树,数百年的古柏成荫,构成了庄严肃穆的环境。 我国古代称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所以很早就立社稷加以祭祀,反映了中国长期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特点。所谓立社、立稷是因土地广阔,谷类众多,不能漫无目标地广为祭祀,只能把一小块土堆为土丘坛称为太社和太稷,以此作为祭祀对象。早期社、稷分为二坛或一坛一庙分别祭祀,到了明、清则将太社、太稷合二为一,称为社稷一起祭祀了。 北京的社稷坛位于紫禁城的右前方,与太庙相对称而成为左祖右社的布局。它的形式是一块边长约15米,高近一米的方形土坛,坛面上覆盖着青、赤、黄、黑、白五种颜色的土,按照传统的分布方式是东方为青色、南方为赤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以四方之土象征着国家的疆域。在这块四方土坛的外围加筑了一圈矮墙,墙表面也按四个方位分别镶砌了青、赤、白、黑四种颜色的琉璃。祭祀社稷的仪式是由北向南设祭,所以坛在最南面,它的北面是拜殿、享殿和正门。 祭天地的活动与巩固和加强政权统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更加受到重视,到后来成了统治阶级的专门权利了,它的重要性超过了祭祀宗庙,成了国家的大礼。国家遇到像死了皇帝、皇太后这类大丧,规定停止祭宗庙,但不能停止祭天礼,并把平民百姓或其他人的祭天活动划作为越轨的非礼行为。 祭祀天地既然成了历代帝王的重要政治活动,所以这些祭祀场所在历代都城中都给予了相应的位置。按周礼规定,祭天场所在都城的南郊,因为古代以南为阳向,北为阴向,天属阳,应在南;地属阴,应在北,所以祭地的场所相应在北郊;南阳北阴,天地互为对应。另外祭日于东郊,祭月于西郊,因此统称为“郊祭”。城郊可以避开密集的街市,免除人烟凡俗的嚣闹,更接近于自然,也更适于祭祀天地日月之神了。明、清两代北京城的这些祭祀场所正是按这种格式安排的,祭天之坛位于南郊,祭地、日、月之坛分别在城的北、东、西郊。明代中叶扩建北京城,才将天坛划入北京外城墙之内。

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第六章考点:宫殿与坛庙

全国导游基础第六章考点:宫殿与坛庙第三节宫殿与坛庙 一、宫殿 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根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宫殿。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两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基址,其中第一号宫殿基址是一个长、宽各约100米的夯土台基,周围有墙,南面有门,台基上有一座东西长30.4米、南北宽l1.4米、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建筑。安阳殷墟的宫殿规模更大,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丙组共有基址17座,排列有序,左右对称,显示了建筑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发展。到了东周时期,列国宫殿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财力和建筑的技术力量,以及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大明宫、兴庆宫等。宫殿虽豪华壮丽,但大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皇位时,毁于战火或被拆毁。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得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即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一)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1.宫殿的布局 (l)严格的中轴对称 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

的建筑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有土地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喜气洋洋,手中无粮慌慌张张”“有粮则安,无粮则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人所共知的天经地义。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 (3)前朝后寝 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2.宫殿外陈设 (1)华表 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为石制,柱身通常雕有蟠龙等纹饰,上为方板和蹲兽。华表高高耸立,既体现了皇家的尊严,又给人以美的

莱阳古代坛庙寺观情况

莱阳古代坛庙寺观情况 後土廟。在縣治西南,明正統七年,游仙宮提點李志源建。社稷壇。在縣治西北里許,洪武二年,縣丞陳奎建。正統八年,知縣郭敏重建,久廢。 先農壇,在縣治東北邑厲壇東里許,清雍正四年奉詔建,道光間圮,今遺址尚存。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縣治西南二里許,明洪武二年,縣丞陳奎建。正統八年,知縣郭敏重建,久廢。 邑厲壇。在縣治東北里許,明洪武八年,知縣賈則智建,郭敏、張惟重修,久廢。 旗纛(dao)廟。舊在縣治東演武廳後,清初廢。 火德廟。在南城門上,清知縣石可章、沈鎬茅、方廉邑人劉子道等先後修,民國二十年廢,今遺址尚存。 真武廟,有二,一名北極,一名玄帝。一在城內關帝廟東,金大定初建,明永樂二年,知縣李泰重修。一在北門外,明嘉靖八年,邑人張理建。民國20年廢。 三官廟。有三,一在舊城隍廟後,一在遊仙宮內,一在南關西街,民國二十年俱廢。

八臘廟。在縣治西五里之馬山埠,明成化十五年,參政邢表檄建。清邑人李韟(同“皋”)、知縣費元衡重修。民國二十年廢。 東嶽廟。一稱天齊廟,在遊仙宮內,元元貞元年,縣尹王能建,清咸豐十一年,邑人劉振甲重修,民國二十年廢。 遊仙宮。在縣署西南,金皇統間建,元至正十七年,明洪武二十四年重修。中爲三清殿,左右爲三官、真武殿,後爲玉皇殿,前爲龍虎殿,又前爲大門,民國二十年廢。 城隍廟。在縣署東。洪武二年,縣丞陳建建,中正殿三楹,左右耳房各如之,正殿前爲左右廊,廊前爲馬殿,五楹,殿西爲旌揚祠,又西爲客廳,廳前爲陳公祠,後爲花園,殿前左側爲室三楹,又前爲福謙門,其左側爲感應門,門南爲孤魂所,所東爲戲樓,右側爲廟戶室,前爲重門,又前爲牌樓,牌樓前爲大門,嘉靖九年,邑人趙淇等,萬曆三十一年知縣蔡蘿齊重修。清知縣張可立,鍾賡起、瑞森暨荆培蕙、刘玑等又重修。民国十八年废。 马神庙。在縣治西藥王廟右。清道光九年,邑人董育昕等重建。民國二十年廢。 文廟。舊在縣治西南,唐會昌年間創建。(其遺址在現在的城廂衛生院)大德三年,縣尹王革奉詔重修,六年,縣尹程珪並建師生講授宅舍。元末又毀於兵,明洪武三年,知縣賈則智,縣丞陳奎仍元之舊而增葺之,嗣後相繼不廢。至嘉靖

坛庙

坛庙 10建工五班范林忠 一.坛庙的内涵 坛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建筑文化中更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坛庙在形式上是建筑,而在内涵上是文化,是以一定的建筑形式为载体的文化,它是“一种介于宗教建筑与非宗教建筑之间,具有一定国家宣教职能的建筑。坛庙建筑中供养对象是天上神仙或已升天的人间伟人;有一套敬神的仪轨及节日;崇拜的目的是求福保安,这些特征与宗教要求是相类似的。但它又不完全是宗教建筑,因为在坛庙中没有类似僧、道、阿訇等宗教职业者;也没有宣传神佛信仰义理的经书、道臧等。”[1] 坛庙是中国古代传统“礼”学范畴内的一类建筑,更进一步说是与儒家道统相关的一类祭祀性建筑,更多的具有国家宣教的职能。中国古代社会除以“礼”来制约各类建筑的形制之外,同时还有一系列由“礼”的要求而产生的建筑类型,庙、坛、祠等均属于这类礼制建筑。二.坛庙的种类 坛庙从建筑本身的性质上可以分为皇家坛庙和普通坛庙两类。皇家坛庙是帝王家对天、地、祖先等对象举行祭祀典礼的地方。普通坛庙多数为民间祠庙,它们遍布城内外。与皇家坛庙比起来,民间祠庙在数量上成倍超出,而在建筑规模与等级上则大大不及,表现出更多的随意与朴素。

坛庙从建筑的形制上可以分成坛与庙两个大类,坛就是祭坛,庙就是祠庙;而坛和庙又可以细分成更多的种类。本文以建筑形制的特点来讨论坛庙的分类。 1.祭坛 坛,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坛,祭场也,从土,亶声,徒干切。”原来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用土堆筑的高台。在我国古代,坛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祭祀,所以就有了“祭坛”的名称。但在盟誓、朝会、封拜大的时候,古人也经常筑坛行事以此表示郑重,例如当年刘邦就曾筑坛聚会,拜韩信为大将。后来,坛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专用的祭祀性建筑;规模由简而繁,体型随祭祀对象的特征而有变化,或是圆形,或是方形。。现存的祭坛都很有代表性,以其祭祀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天坛 天坛是以“天”作为祭祀对象的。古代对于天的称呼,据《周礼》上记载,共有三种;一是天或昊天,二是上帝,三是五帝,昊天是圜丘所祭祀的“天”。 2)地坛 地坛是以“地”为祭祀对象的。方丘祭地是对与“上天”相对的“大地”的祭祀。 3)社稷坛

中国的坛庙建筑

中国的坛庙建筑 中国坛庙建筑的起源在于祭祀。当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事情以及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于是产生了神灵鬼魂之说。而祭拜这些神灵鬼魂的活动就统称为祭祀。根据考古学考证,最早的祭祀活动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后期,而有祭祀迹象的最多在10余万年前。伴随着祭祀活动产生的场所和构筑物就称之为坛庙。 坛庙建筑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祭祀自然神的。即天地日月星辰社稷先农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如何解释呢?祭天刚才已经说过,是皇帝的专利,这无非是强调皇帝是“受命于天”的“天子”之地位,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天坛和地坛正是建成圆坛和方坛。而祭坛的方位也有说法: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社稷也是古代分开的两个词现代合用。“社”指五土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四海四渎指的是水神。 举例说明: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明嘉靖时是天地分祭。将大祀殿(大享殿)设于正阳门外东侧。三层屋檐用了三色琉璃:上层为兰,象征天;中层为黄,象征地;下层为绿,象征万物。清朝时更名为祈年殿,同时改做一色青琉璃,进一步统一了建筑形象。天坛由圜丘和祈年殿为主要两组建筑,另有神乐署和斋宫等。圜丘由坛“土遗”(找不到这个字只能分开打)

和皇穹宇两部分组成,坛“土遗”外方内圆,不封闭空间仅作分隔。皇穹宇内供奉“昊天上帝”牌位,从成贞门外望皇穹宇可成“过白”。(所谓“过白”既是从一个门外或者窗外或者屋檐下望某一建筑能见全身而形成“框景”的做法。此法在古代建筑群体布局以及园林布局中常见) 北京天坛在空间处理上独具匠心,可谓是中国古代群体建筑营造的范典。 在建筑单体上,实用性与象征性得到统一。用形与数体现古代人们对于天象和季节关系的认知,同时也体现了封建伦理观念。这一点在皇穹宇的建筑平面布局上可看出。 在环境气氛上的苦心营造也是值得称道的。人们在经过了1公里长的甬道穿过松柏林达到主甬道,形成“静敬净”的感受。而主甬道由南自北两侧地面逐渐下降,形成主甬道步步高升,逐渐接天的感受。到了祈年殿地基无形变高,台基三层,主体又有三层楼高,更是渲染“增高接天”的祭天崇高神圣氛围。 在空间尺度上有机的变化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顺眼。比如祈年殿的第三层就增加了层高以纠正视线矮墙的误差。 在色彩图像上的运用纯熟。现在的祈年殿,蓝色的屋顶,白色的台基,红色的门窗,色调鲜明,对比强烈。相对原来的祈年殿而言更显得安定宁静。同时细心注意祈年殿墙身上的彩绘飞龙:一层为平飞,二层为侧飞,到了三层则为升龙上天,使得建筑无形上有着上升拔高之趋势。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 一、宫殿 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根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宫殿。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两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基址,其中第一号宫殿基址是一个长、宽各约100米的夯土台基,周围有墙,南面有门,台基上有一座东西长30.4米、南北宽l1.4米、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建筑。安阳殷墟的宫殿规模更大,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丙组共有基址17座,排列有序,左右对称,显示了建筑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发展。到了东周时期,列国宫殿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财力和建筑的技术力量,以及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大明宫、兴庆宫等。宫殿虽豪华壮丽,但大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皇位时,毁于战火或被拆毁。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得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即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一)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1.宫殿的布局 (l)严格的中轴对称 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

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有土地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喜气洋洋,手中无粮慌慌张张”“有粮则安,无粮则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人所共知的天经地义。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 (3)前朝后寝 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2.宫殿外陈设 (1)华表 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为石制,柱身通常雕有蟠龙等纹饰,上为方板和蹲兽。华表高高耸立,既体现了皇家的尊严,又给人以美的享受。竖立于皇宫或帝王陵园之前,将其作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

第四章 宫殿、坛庙与陵墓

第四章宫殿、坛庙与陵墓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考核知识点: 1、宫殿型制的演变 2、掌握大明宫的空间营造特点;掌握含元殿的宫阙制度对创造宫殿气氛有何作用,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3、掌握明清北京故宫的艺术成就 4、坛庙建筑的内容 5、掌握北京天坛建筑群的群体空间艺术;掌握天坛单体建筑的形式特征及设计手法 6、陵墓的起源 7、了解陵墓建筑的内容 8、掌握“厚葬”、“薄葬”的历史成因;掌握不同历史时期我国陵墓制度的不同 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礼仪空间占主导地位。 第一节宫殿 一、宫殿型制演变 内容+布局 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1)、早期的宫殿型制——住屋 2)、殷商时期——纵轴线上的单体建筑 3)、商代开创宫殿先河——前朝后寝 4)、周礼考工记中的理想型制 2、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1)、秦 2)、西汉长安宫殿 3)、魏晋南北朝——东西堂制、骈列制 A、曹魏邺城北宫 B、东晋南朝建康宫殿 C、魏晋南北朝时的宫殿型制特点 a、从多宫并置到只有一宫 b、东西堂制 c、骈列制 3、纵向布置“三朝”阶段 1)、隋大兴宫:唐太极宫 A、东西堂制改变为三朝纵向排列 B、废除骈列制 2)、宋金元 A、宫前序列的发展: B、宫殿布局的变化 a、皇城在城市当中 b、元大都三殿两宫的型制对明清宫殿有直接影响 3)、明清——三朝两宫五门 A、宫殿布局继承唐太极宫以来传统,三朝纵向排列; B、宫前序列在宋金元基础上强化。 4、小结 1)朝:东西堂制——三朝纵向排列 2)宫殿和官署:骈列制——中央官署从宫内移至宫外 3)宫殿和城市:从偏居一侧到位居中央,轴线贯穿城市轴线

1、唐大明宫 1)建筑群的处理:利用地形的优秀实例;确立了纵向序列的空间组织方法 2)布局:前朝后寝,三朝南北相重 3)含元殿型制 2、明清北京宫殿 1)基本格局:布局严整、规模宏伟 A、中轴线 B. 功能分区:外朝、内廷 C、基础设施 2)形制特点:吸收前朝做法并有所创新,成为象征封建集权统治与严格礼制秩序的典范A、恢复汉族文化传统,用礼制来强化宫殿所象征的皇帝权威的合法性 a、对古制的恢复和附会,三朝五门 b、宫殿命名中体现出宇宙秩序与人间秩序的合一 B、吸收前朝各个时期的做法 a、三朝两宫五门沿轴线纵向展开 b、宫前序列进一步丰富 C、皇帝集权的强化在物质上的表征 3)设计手法特点: A、建筑序列:通过连续对称的,尺度、形式不断变化的封闭空间逐步展开 B、建筑处理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主体 C、空间有序转换: a、以门为媒介 b、以廊庑为辅助 D、屋顶、色彩、装修等细节也成为表达空间等级秩序的语言: 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 重檐〉单檐 E、文字与小品具象征意义 4)空间的意义 A、象征中心与权力中心的分离;礼仪轴线与日常路径的分离 B、神圣与世俗的分界 a、午门:紫禁城正门,皇帝的家门 午门的独特形制,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都反映了其地位的重要性。 b、天安门(承天门):金凤颁诏 3、沈阳故宫 第二节坛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一)坛庙的种类 1、明堂:展现宇宙构造和运行的象征性礼制建筑。 2、祭祀自然神 1)天地日月,风云雷雨 2)社稷坛 社:五土之神稷:五谷之神 3)山川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 3、祭祀祖先

坛庙、陵墓、宗教建筑

第四章坛庙、陵墓、宗教建筑 自发宗教与人为宗教 第一节坛庙 一、坛庙与宗教 1 自发宗教 2 儒教—礼 二、坛庙的类别: 1 祭祀天地——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2 祭祀山川——五岳、五镇、四海、四渎 五岳: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 五镇:祈山、吴山、霍山、会稽山、巫闾山 四海:莱阳、陕西永济、广东番禺、山海关 四渎:江(成都)、河(永济)、淮(山东唐县)、济(河南济原) 3 祭祀社稷——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 4 祭祀祖先——三皇五帝、太庙、孔庙、家祠 5 祭祀功臣、名人——二王庙、屈子祠、张飞庙 三、实例分析:天坛 四、坛庙的场所精神 –共性——象征性。凸出纪念意义。一般布局都轴线对称,建筑造型端庄,场地开阔,小品与绿化配置整齐严肃,以烘托祭祀气氛。 –特性——祭祀天地的坛庙建筑少台地多,空间符号化。祭祀山川的坛庙多与自然环境结合,主题突出。家庙、祖庙注重礼仪,遵守伦理秩序,布局格式化。名人祠堂更多民间色彩,造型活泼,尺度宜人,与地形结合密切,多绿化,空间环境更有人情味。 第二节陵墓 一、陵墓与宗教 1 生死崇拜与鬼神崇拜 2 祖先崇拜——祭祀、侍奉、纪念 3 不同魂灵观的两种做法 二、发展过程: 1. 地上部分——从葬而不坟到宝城宝顶 2. 地下部分——由黄土小穴发展到地下宫殿 3. 陵园建筑——寝宫、神道、护林监 三、实例介绍:秦始皇陵、唐乾陵、明长陵 四、概括: 1 建筑轴线越来越长 2 空间越来越人工化,与宫殿更加接近。 3 越来越强调礼制 第三节宗教建筑 一、佛教寺庙 1 起源 2 四大佛山和寺庙 3 佛教寺院的构成 4 佛教常用图案 5 实例:佛光寺、独乐寺、隆兴寺 二、塔、石窟 三、道教祠观、清真寺

坛庙建筑(总结)

中国的古代建筑源远流长,从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到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可以考证的实物已可上溯至7000年前。当然,战国以前,建筑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岁月,秦汉以降,随着生产的发展,国家的统一,经济实力的提升,建筑的技术和规模与时俱进,建筑艺术水平也显著提高。及至盛唐、明清的千余年间,建筑发展高峰迭起,建筑类型异彩纷呈,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制作,从构造做法到用料色调,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放异彩,独树一帜。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除了文字典籍和出土文物,最能震撼民族心灵的是建筑。今天的炎黄子孙伫立景山之巅,眺望金光灿烂雄伟壮丽的紫禁城,谁不产生民族自豪之情!晚霞初起,凝视护城河边的故宫角楼,谁不感叹先人的巧夺天工。 中国坛庙建筑的起源在于祭祀。当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事情以及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于是产生了神灵鬼魂之说。而祭拜这些神灵鬼魂的活动就统称为祭祀。根据考古学考证,最早的祭祀活动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后期,而有祭祀迹象的最多在10余万年前。伴随着祭祀活动产生的场所和构筑物就称之为坛庙。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可以看出,不论是石器时代的先民还是封建时期的帝王,都把祭祀看成头等大事。特别是在封建时期,祭祀被当作国家大事之首列。京城里是否有坛庙是立国合法与否的标准之一,这就要求古代帝王在设立首都营造自己的宫殿的同时还要建造合乎礼法的坛庙。《礼记·王制》中写道:“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尤其是祭天这一活动完全是皇帝的特权。 现在我们都把坛庙一词合用。但是在古代“坛”和“庙”则是分别形容两种不同用途的建筑。“坛”是指在祭祀天,地,日,月,星辰,社稷,五岳,四渎等自然之神时候台型的“坛”;而“庙”指祭祀祖宗,先圣先师以及山川神灵的庙。总的说来,“庙”的出现就是为了祭祀祖先的庙祭有别于祭祀天神地祗的坛祭。因为祖先生前是住在房屋里面的,因此死后也应该在房屋里面祭享。打开北京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坛类建筑之多和天坛面积之大,这就说明了“坛”在礼制性建筑中的地位突出。 坛庙建筑大致可分三类: 第一类是祭祀自然神的。即天地日月星辰社稷先农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如何解释呢?祭天刚才已经说过,是皇帝的专利,这无非是强调皇帝是“受命于天”的“天子”之地位,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天坛和地坛正是建成圆坛和方坛。而祭坛的方位也有说法: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社稷也是古代分开的两个词现代合用。“社”指五土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四海四渎指的是水神。 第二类是祭祀祖先。帝王家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者祠堂。 第三类是先贤祠庙。如孔子庙,诸葛武侯祠等。 北京的其他坛庙建筑 地坛又名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神的地方。它的位置与天坛正好相反,天坛位于内城正南方,地坛位于内城东北方安定门外。地坛建于明嘉靖九年,比天坛晚了一百多年,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祭台是一座用汉白玉砌筑的两层方坛,每层高6尺,上层面积为60平方尺,下层面积为66平方尺,祭台的尺寸和建制(如台阶数等)都是偶数,而且大都与“六”这个数字有关,正如天坛圜丘坛的尺寸和建制都是奇数,而且大多与“九”这个数字有关一样,具有某种特定的含意。祭台的北面有一个贮水池,台南有皇祗室、斋宫、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建筑。地坛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小得多,仅一百亩,为一个正方形,1925年改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市民公园”后荒废,1957年恢复公园称“地坛公园”,1981年以来,国家投资对古建筑进行了复原整修 日坛又名朝日坛,位于北京城东边朝阳门外东南方,是每年春分时皇帝祭祀太阳的地方。为一层的方台,每边长五丈,高五尺九寸。四面各有九级台阶,中心坛面砌有方砖,方台外围着高墙,四面各开一座石棂星门。此外还有具服殿,是皇帝祭祀时更衣休息的场所,位于祭台北方。日坛东北方还有神库、神厨各三间,宰牲亭、井亭各一座。 月坛又名夕月坛,位于北京城西边阜成门外西南方,是皇帝每年秋分时祭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的地方。它是一层方形祭坛,有四丈见方,高为四尺六寸。四面各有六级台阶,四周有围墙,四面各设有一座白石棂星门。北门外有钟楼,南门外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祭器库,东北角有具服殿。月坛的建筑与日坛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日坛在城东,朝西,月坛在城西,朝东。与天坛、地坛一同形成“天南地北,日东月西”的布局。 老北京有“九坛八庙”的说法,其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