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增加系统调用实验

linux增加系统调用实验
linux增加系统调用实验

实验二增加系统调用实验报告一修改系统文件

1.在系统调用表中添加相应表项

# cd /usr/src/linux-2.4/arch/i386/kernel

# vi entry.S

添加.long SYMBOL_NAME(sys_pedagogictime)

见图1:

2. 添加系统调用号

# cd /usr/src/linux-2.4/include/asm

# vi unistd.h

添加# define __NR_pedagogictime 259

见图2:

3. 在文件最后添加一个系统服务例程

# cd /usr/src/linux-2.4/kernel

# vi sys.c

添加sys_pedagogictime

见图三

二.编译内核

# cd /usr/src/linux-2.4

# make mrproper

# make xconfig

Block devices → Loopback device support 选Y

SCSI support → SCSI low-level drivers → BusLogic SCSI support 选Y

File systems → Ext3 journallingfile system support 选Y

NTFS file system support 选Y

Save and exit

# make dep

# make clean

# make bzImage

# make modules

# make modules_install

从/etc/modules.conf中删除BusLogic的加载项#alias scsi_hostadapter BusLogic /* 否则make install时总报错:No module BusLogic found for kernel 2.4.22 */ # cd /usr/src/linux-2.4

# make install

三将新内核和System.map拷贝到/boot目录下

# cp /usr/src/linux-2.4/arch/i386/boot/bzImage /boot/vmlinux-2.4.20

# cp /usr/src/linux-2.4/ System.map /boot/System.map-2.4.20

# cd /boot

# rm –f System.map

# ln –s System.map-2.4.20 System.map

四修改Grub启动管理器

# cd /boot/grub

# vi menu.lst

修改menu.lst文件,将Red Hat Linux (2.4.20-8custom)部分中的

root=LABEL=/改为root=/dev/sda2

修改前见图四

修改后见图五

五重启系统:

# reboot

重启后显示如图六:

选择Red Hat Linux (2.4.20-8custom),回车

六编辑用户空间的测试程序:

.

运行结果:

linux实验_添加系统调用-完整版

实验一添加一个新的系统调用 一、实验目的 理解操作系统内核与应用程序的接口关系;加深对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理解;学会增加新的系统调用。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首先增加一个系统调用函数,然后连接新的系统调用,重建新的Linux内核,用新的内核启动系统,使用新的系统调用(2.4内核和2.6内核任选一个) 三、实验指导(2.6版本) ⑴获得源代码(本次实验的内核版本是2.6.22.5,必须是root用户) 1.从教育在线上下载内核源代码到本地磁盘;保存在/usr/src目录下 2.进入终端,输入命令cd /usr/src 进入/usr/src目录(可以输入ls命令会发现目录下有一个名为LINUX_2_6_22_5.TAR.BZ2的压缩文件) 3.当前目录下(/usr/src)输入命令tar –xjvf LINUX_2_6_22_5.TAR.BZ2 解压缩源代码,命令执行完毕后,会出现/usr/src/linux-2.6.22.5文件夹 4.修改文件夹下的3个文件 第一,编辑/usr/src/linux-版本号/kernel/sys.c文件,添加函数: asmlinkage long sys_mycall(long number) { printk(“call number is %d\n”,number); return number; } 第二,修改/usr/src/linux-版本/include/asm-i386/unistd.h 添加一行#define __NR_mycall 324 到当前的最大系统调用号之后,比如原来最大的是323,在323的这一行之后加上一行#define __NR_mycall 324 修改#define NR_systemcalls 的值,改成原来的值+1,比如原来是324 改成325 第三,编辑/usr/src/linux-版本/arch/i386/kernel/syscall_table.S,在文件最后加上一行:.long sys_mycall 5.重新编译内核 在终端输入命令,进入源代码文件夹,cd /usr/src/linux-2.6.22.5 依次执行如下命令:make mrproper make clean make xconfig (自己配置内核,出现图形对话框后,直接点保存,关闭) make (耗时最长,大约20分钟) make modules_install (安装模块) 以上命令执行完毕后,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名为System.map的文件,会在/usr/src/linux-版本号/arch/i386/boot/下生成一个bzImage文件。

操作系统实验---内核模块实现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内核模块实现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 任课教师:

module_init(初始函数名); module_exit(退出函数名 ); MODULE_LICENSE("GPL");//模块通用公共许可证 5、makefile文件内容基本格式 ifneq ($(KERNELRELEASE),) obj-m:=xxx.o else KDIR:=/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PWD:=$(shell pwd) all: make -C $(KDIR) M=$(PWD) modules clean: rm -rf *.o *.ko *.mod.c *.cmd *.markers *.order *.symvers .tmp_versions endif 说明: 1) KERNELRELEASE是在内核源码的顶层Makefile中定义的一个变量。 ifneq($(KERNELRELEASE),) 判断该变量是否为空。 2) KDIR :=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是给KDIR这个变量赋值,值为当前linux运行的内核源码。 3) 当make的目标为all时,-C $(KDIR) 指明跳转到内核源码目录下读取那里的Makefile;M=$(PWD)表明然后返回到当前目录继续读入、执行当前的Makefile。当从内核源码目录返回时,KERNELRELEASE已被被定义,kbuild也被启动去解析kbuild语法的语句,make将继续读取else之前的内容。 4) 我们可以把上述的Makefile文件作为一个模板,只需要改动obj-m := hello.o这条语句就可以了:obj-m=XXX.o。

linux系统编程试卷(答案)

凌阳教育 嵌入式培训系统编程部分测试试题 注:考试为闭卷,程序题需上机操作运行出结果,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不是Linux系统进程类型的是( D ) A 交互进程 B 批处理进程 C 守护进程 D 就绪进程(进程状态) 2)以下对信号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B ) A 信号是一种异步通信方式 B 信号只用在用户空间进程通信,不能和内核空间交互 C 信号是可以被屏蔽的 D 信号是通过软中断实现的 3)进程有三种状态( C ) A 准备态、执行态和退出态 B 精确态、模糊态和随机态 C 运行态、就绪态和等待态 D 手工态、自动态和自由态 4)不是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B) A 程序是一组有序的静态指令,进程是一次程序的执行过程 B 程序只能在前台运行,而进程可以在前台或后台运行 C 程序可以长期保存,进程是暂时的 D 程序没有状态,而进程是有状态的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2)、3)两题每空四分,其余每空一分。共23分) 1) 列举八种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无名管道、有名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内存、信号、套接字 网络上两个主机的进程间通信方式为套接字 2) 命名管道比无名管道的优势提供了一个可以访问的路径名,实现没亲缘关系的进程 间通信 3) 消息队列比命名管道和无名管道的优势可以按类型实现消息的随机查询,没必要先 进先出 4) 按照逻辑结构不同进行数据库划分,Sqlite 数据库属于哪一类关系型数据库 5) 在C语言中操作sqlite数据库,常用的2中方式是sqlite_exec(回调)、

sqlite_gettable(非回调) 6) 列举四种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调度(FCFS)、短进程优先调度(SPF)、高优先级调度 (HPF)、时间片轮转调度 三:问答题(本题共7题,每题5分,共35分) 1) 什么是系统调用?系统调用是通过什么方式陷入内核态的?请写出你对系统调用的理解。什么是文件I/O和标准I/O库?文件I/O和标准I/O库的区别? 系统调用是指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程序调用的一组特殊接口,用户程序可以通过这组接口获得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服务。 系统调用是通过软件中断方式陷入内核的 linux的文件I/O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基本IO服务, 标准I/O库通过封装系统调用,提供了一个到底层I/O的接口。 标准I/O默认采用了缓冲机制,还创建了一个包含文件和缓冲区相关数据的数据结构;文件I/O一般没有采用缓冲模式,需要自己创建缓冲区。一种是标准库封装系统调用而成,更高级,一种是系统提供的,比较低级;标准I/O可移植性高、文件I/O可移植性低。 2) 什么是进程?用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时,系统会做什么工作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的单位,不仅是系统内部独立运行的实体也是独立竞争资源的实体。 用fork()时系统会分配子进程一个ID号然后继承父进程的地址空间,包括进程上下文进程堆栈打开的文件描述符等等,他就是父进程的一个复制品。 3) 进程和线程有什么区别? 每个独立的进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进程程中,由进程提供多个线程执行的控制。 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4) 什么是线程的互斥和同步,程序应怎样写才能达到互斥或同步? 互斥:是指某一资源同时只允许一个访问者对其进行访问,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但互斥无法限制访问者对资源的访问顺序,即访问是无序的。 同步:是指在互斥的基础上(大多数情况),通过其它机制实现访问者对资源的有序访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步已经实现了互斥,特别是所有写入资源的情况必定是互斥的。少数情况是指可以允许多个访问者同时访问资源。 在写程序时可以用互斥锁和信号量实现线程同步,一个线程访问共享资源时给这个资源上锁其他线程就不能访问了直到上锁的进程释放互斥锁为止。 5) 什么是僵尸进程?孤儿进程?守护进程? 僵尸进程:僵尸进程是指它的父进程已经退出(父进程没有等待(调用wait/waitpid)它),而该进程dead之后没有进程接受,就成为僵尸进程,也就是(zombie)进程。 孤儿进程:一个父进程退出,而它的一个或多个子进程还在运行,那么那些子进程将成

探究linux内核,超详细解析子系统

探究linux内核,超详细解析子系统 Perface 前面已经写过一篇《嵌入式linux内核的五个子系统》,概括性比较强,也比较简略,现在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仅留此笔记,待日后查看及补充!Linux内核的子系统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Linux内核提供很多基本功能,如虚拟内存、多任务、共享库、需求加载、共享写时拷贝(Copy-On-Write)以及网络功能等。增加各种不同功能导致内核代码不断增加。 Linux内核把不同功能分成不同的子系统的方法,通过一种整体的结构把各种功能集合在一起,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提供动态加载模块的方式,为动态修改内核功能提供了灵活性。系统调用接口用户程序通过软件中断后,调用系统内核提供的功能,这个在用户空间和内核提供的服务之间的接口称为系统调用。系统调用是Linux内核提供的,用户空间无法直接使用系统调用。在用户进程使用系统调用必须跨越应用程序和内核的界限。Linux内核向用户提供了统一的系统调用接口,但是在不同处理器上系统调用的方法

各不相同。Linux内核提供了大量的系统调用,现在从系统 调用的基本原理出发探究Linux系统调用的方法。这是在一个用户进程中通过GNU C库进行的系统调用示意图,系 统调用通过同一个入口点传入内核。以i386体系结构为例,约定使用EAX寄存器标记系统调用。 当加载了系统C库调用的索引和参数时,就会调用0x80软件中断,它将执行system_call函数,这个函数按照EAX 寄存器内容的标示处理所有的系统调用。经过几个单元测试,会使用EAX寄存器的内容的索引查system_call_table表得到系统调用的入口,然后执行系统调用。从系统调用返回后,最终执行system_exit,并调用resume_userspace函数返回用户空间。 linux内核系统调用的核心是系统多路分解表。最终通过EAX寄存器的系统调用标识和索引值从对应的系统调用表 中查出对应系统调用的入口地址,然后执行系统调用。 linux系统调用并不单层的调用关系,有的系统调用会由

添加系统调用实验报告

一、构建基本的实验环境 1.1基本实验环境与前提条件 Windows7 、Word 2010、Vmware WorkStation 8.5、AdobeReader ReadHatLinux 9.0,gcc,vi Linux内核[V2.4.18] 1.2虚拟机的安装及使用 1.3将Linux 内核源代码及配置文件传送给虚拟机上的Red Hat Linux V9.0 系统 配置网络时遇到这个问题, Determining IP information for eth0... failed; no link present. Check cable? 通过查找资料发现是系统的Bug, 解决方法如下: 到/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在文件最后一行中加入 check_link_down () { return 1; } 另外如果存在/etc/sysconfig/networking/profiles/default/ifcfg-eth0 文件,则同样在其中加入这一段东西即可,然后重启系统。 设置网络为DHCP,重新启动就可以,啦,直接上图

最后将内核代码下载到/root目录下 二、Linux 内核编译、配置与调试 2.1 内核配置与编译 2.1.1、解压内核源代码文件 tar -zxf linux-2.4.18.tar.gz 2.1.2、解压后如下

2.1.3、拷贝linux,命名为linux-2.4.18 cp -r linux linux-2.4.18 2.1.4、移动config-2.4.18forMP.txt到linux-2.4.18根目录,替换掉.config 2.1.5、进入linux-2.4.18目录,配置和编译内核模块 make oldconfig make dep

操作系统实验1(编译内核)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虚拟机平台下的Linux内核编译 步骤一、实验准备:将windows下的Linux-2.4.32内核复制到虚拟机中。 一般有三种方法可以实现:虚拟磁盘、文件共享、网络设置。 下面介绍的是虚拟磁盘的方法: 我们已经将Linux-2.4.32内核源代码的压缩文件放入虚拟磁盘,并在FTP上共享。 1.请从FTP服务器上将实验指导书以及虚拟磁盘拷贝到E盘根目录下。 2. windows平台下启动虚拟机VMware, VMWare中安装虚拟硬盘: 1)安装前建议先把内存调大一些,这样后面编译的速度会快一些。(Memory,调到512M) 2)点击Add 3)点击Next

上述步骤完成后点击Finish 。 观察发现:虚拟机中将出现两个磁盘,一个是原有的磁盘,另一个是虚拟磁盘,相当于对本机外接了一个磁盘。(请将设置完成后的虚拟机中出现两个磁盘的界面截图,一个是6G ,另一个106M )。

4.启动Linux操作系统 在启动过程中可以见到当前只有一个可选择内核,内核版本是Linux2.4.20。我们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在虚拟机下重新编译一个新的内核,内核版本是Linux2.4.32.完成本实验后,重启虚拟机将出现两个可选择内核。 5.将虚拟磁盘安装到/mnt/mydisk目录下.(mount命令),如图: 1)先用fdisk –l命令查看虚拟磁盘是否“连接”成功。记下虚拟磁盘名称(/dev/sdb)。 2)进入到mnt目录下创建mydisk目录,该目录作为访问虚拟磁盘的入口,此时该目录为空。 3)返回根目录root,并安装虚拟磁盘:mount /dev/sdb /mnt/mydisk

linux添加系统调用实验步骤

首先,进入到内核源码目录/usr/src/linux-2.6.34中,添加自己的系统调用号。 lyh@lyh:~$ cd /usr/src/linux-2.6.34/ 系统调用号在unistd_32.h文件中定义。内核中每个系统调用号都是 以“__NR_"开头的,在该文件中添加自己的系统调用号 lyh@lyh:/usr/src/linux-2.6.34$ sudo vim arch/x86/include/asm/unistd_32.h #define __NR_pwritev 334 #define __NR_rt_tgsigqueueinfo 335 #define __NR_perf_event_open 336 #define __NR_recvmmsg 337 #define __NR_mycall 338 #ifdef __KERNEL__ #define NR_syscalls 339 在内核源文件中该行为#define NR_syscalls 338,在系统调用执行的过程中,system_call()函数会根据该值来对用户态进程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如果这个号大于或等于NR_syscalls,系统调用处理程序终止。所以应该将原来的#define NR_syscalls 338修改为#define NR_syscalls 339 其次,在系统调用表中添加相应的表项 (1)lyh@lyh:/usr/src/linux-2.6.34$ sudo vim arch/x86/kernel/syscall_table_32.S ENTRY(sys_call_table) .long sys_restart_syscall .long sys_exit ………………(这里省略了部分) .long sys_rt_tgsigqueueinfo .long sys_perf_event_open .long sys_recvmmsg .long sys_mycall (2)lyh@lyh:/usr/src/linux-2.6.34$ sudo vim arch/h8300/kernel/syscalls.S #include #include

操作系统概念LAB2—向Linux内核增加一个系统调用—实验报告

LAB2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熟悉Linux的基本命令 2.给Linux内核增加一个系统调用 实验步骤: 1.uname -a命名查看当前系统内核信息 2.分析当前内核为linux 3.13.0-66版本,所以我们下载一个接近当前的内核版本的Linux源码完成实验。尝试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source,下载当前内核源码。 3.将linux-source-3.13.0.tar.bz2包解压到/usr/src/目录下,进入/usr/src/目录,ls查看当前目录文件 4.进入红色框中的文件夹,实验在该文件夹下操作 5.修改kernel/sys.c文件:

6. 设置系统调用号:修改gedit arch/x86/syscalls/syscall_32.tbl 7.添加系统调用声明到头文件:gedit include/asm-generic/syscalls.h 8. 编译新的内核 8.1 首先安装ncurses库,这个库会在之后的编译中用到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发现系统已存在,不用继续安装 8.2 为了方便,将编译需要执行的所有内容写成批处理文件执行,写好的文件放在“/usr/src/linux-3.13.0 ”目录下 执行gedit mycall.h 保存退出。 9.编辑完成后保存,并赋给批处理文件最高的读写权限 chmod 777 mycall.sh 10. 执行编译 ./mycall.sh 11. 接下来是漫长的两个小时等待过程 12. 重启电脑, 进入已经编译完成的系统。 13. 测试新的系统调用 13.1 在新系统内核下,新建test.c文件 文件内容: #include

Linux内核中增加一个系统调用

选题要求:在Linux内核中增加一个系统调用,并编写对应的linux应用程序。利用该系统调用能够遍历系统当前所有进程的任务描述符,并按进程父子关系将这些描述符所对应的进程id(PID)组织成树形结构显示。

目录 一.程序的主要设计思路,实现方式 (1) 1.1 添加系统调用的两种方法 (1) 1.1.1编译内核法 (1) 1.1.2内核模块法 (1) 1.2 程序的主要设计思路 (1) 1.3 环境 (2) 二.程序的模块划分,及对每个模块的说明 (2) 2.1 通过内核模块实现添加系统调用 (2) 2.1.1修改系统调用的模块 (2) 2.1.2获取sys_call_table的地址 (2) 2.1.3清除内存区域的写保护 (3) 2.2 编写系统调用指定自己的系统调用 (4) 2.2.1内核的初始化函数 (4) 2.2.2自己的系统调用服务例程 (4) 2.2.3移除内核模块时,将原有的系统调用进行还原 (6) 2.2.4模块注册相关 (6) 2.3 编写用户态的测试程序 (6) 2.4 编写Makefile文件 (7) 三.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8) 3.1 进程个数确定 (8) 3.2 被更改的系统调用号的选择 (8) 3.3 获取系统调用表的地址 (8) 3.4 内核和用户态数据交换 (8) 四.程序运行结果及使用说明 (8) 4.1 将编译出来的内核模块hello.ko加载到内核中 (8)

4.2通过dmesg查看输出信息是否正确 (9) 4.3运行测试程序,输出树状打印结果(部分结果截图) (9) 4.4卸载自定义模块 (10) 五.附录 (11) 5.1 内核模块程序hello.c (11) 5.2 测试程序hello_test.c (14) 5.3Makefile文件 (14)

Linux系统调用详解之pdbedit

Name pdbedit ? manage the SAM database (Database of Samba Users) Synopsis pdbedit [?a] [?b passdb?backend] [?c account?control] [?C value] [?d debuglevel] [?D drive] [?e passdb?backend] [?f fullname] [??force?initialized?passwords] [?g] [?h homedir] [?i passdb?backend] [?I domain] [?K] [?L] [?m] [?M SID|RID] [?N description] [?P account?policy] [?p profile] [??policies?reset] [?r] [?s configfile] [?S script] [?t] [??time?format] [?u username] [?U SID|RID] [?v] [?V] [?w] [?x] [?y] [?z] [?Z] DESCRIPTION This tool is part of the samba(7) suite. The pdbedit program is used to manage the users accounts stored in the sam database and can only be run by root. The pdbedit tool uses the passdb modular interface and is independent from the kind of users database used (currently there are smbpasswd, ldap, nis+ and tdb based and more can be added without changing the tool). There are five main ways to use pdbedit: adding a user account, removing a user account, modifing a user account, listing user accounts, importing users accounts. OPTIONS ?L|??list This option lists all the user accounts present in the users database. This option prints a list of user/uid pairs separated by the ′:′ character. Example: pdbedit ?L sorce:500:Simo Sorce samba:45:Test User ?v|??verbose This option enables the verbose listing format. It causes pdbedit to list the users in the database, printing out the account fields in a descriptive format. Example: pdbedit ?L ?v

8第八章Linux下的系统调用

第八章 Linux下的系统调用 8.1 系统调用介绍 8.1.1 引言 系统调用是内核提供的、功能十分强大的一系列函数。它们在内核中实现,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库、陷入等)呈现给用户,是用户程序与内核交互的一个接口。如果没有系统调用,则不可能编写出十分强大的用户程序,因为失去了内核的支持。由此可见系统调用的地位举足轻重。内核的主体可以归结为: 系统调用的集合; 实现系统调用的算法。 8.1.2 系统调用的实现流程 这里我们通过getuid()这个简单的系统调用来分析一下系统调用的实现流程。在分析这个程序时并不考虑它的底层是如何实现的,而只需知道每一步执行的功能。 首先来看一个例子: #include /* all system call need this header*/ int main() { int i=getuid(); printf(“Hello World! This is my uid: %d\n”,i); } #include是每个系统调用都必须要的头文件,当系统执行到getuid()时,根据unistd.h中的宏定义把getuid()展开。展开后程序把系统调用号__NR_getuid(24)放入eax,然后通过执行“int $0x80”这条指令进行模式切换,进入内核。int 0x80指令由于是一条软中断指令,所以就要看系统规定的这条中断指令的处理程序是什么。 arch/i386/kernel/traps.c set_system_gate(SYSCALL_VECTOR,&system_call); 从这行程序我们可以看出,系统规定的系统调用的处理程序就是system_call。控制转移到内核之前,硬件会自动进行模式和堆栈的切换。现在控制转移到了system_call,保留系统调用号的最初拷贝之后,由SAVE_ALL来保存上下文,得到该进程结构的指针,放在ebx里面,然后检查系统调用号,如果__NR_getuid(24)是合法的,则根据这个系统调用号,索引sys_call_table,得到相应的内核处理程序:sys_getuid。执行完sys_getuid之后,保存返回值,从eax移到堆栈中的eax处,假设没有

linux操作系统内核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内核实验报告 篇一: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XX 年 05月 16 日 实验一在LINUX下获取帮助、Shell实用功能实验目的: 1、掌握字符界面下关机及重启的命令。 2、掌握LINUX下获取帮助信息的命令:man、help。 3、掌握LINUX中Shell的实用功能,命令行自动补全,命令历史记录,命令的排列、替 换与别名,管道及输入输出重定向。 实验内容: 1、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之后关闭计算机。 2、使用命令“cat /etc/cron.daliy”设置为别名named,然后再取消别名。 3、使用echo命令和输出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内容是hello,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 4、使用管道方式分页显示/var目录下的内容。 5、使用cat显示文件/etc/passwd和/etc/shadow,只有正确显示第一个文件时才显示第二个文件。 实验步骤及结果:

1. 用shutdown命令安全关闭系统,先开机在图形界面中右击鼠标选中新建终端选项中输入 命令 Shutdown -h 30 2、使用命令alias将/etc/cron.daliy文件设置为别名named,左边是要设置的名称右边是要更改的文件。查看目录下的内容,只要在终端输入命令即可。取消更改的名称用命令unalias命令:在命令后输入要取消的名称,再输入名称。 3.输入命令将文件内容HELLO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然后用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步骤与输入内容HELLO一样,然后用命令显示文件的全部内容。 4.使用命令ls /etc显示/etc目录下的内容,命令是分页显示。“|”是管道符号,它可以将多个命令输出信息当作某个命令的输入。 5 实验二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 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下文件和目录的操作命令,如pwd、cd、ls、touch、mkdir、rmdir、cp、 mv、rm等。

linux系统调用

2002 年 3 月 01 日 本文列出了大部分常见的Linux系统调用,并附有简要中文说明。 以下是Linux系统调用的一个列表,包含了大部分常用系统调用和由系统调用派生出的的函数。这可能是你在互联网上所能看到的唯一一篇中文注释的Linux系统调用列表,即使是简单的字母序英文列表,能做到这么完全也是很罕见的。 按照惯例,这个列表以man pages第2节,即系统调用节为蓝本。按照笔者的理解,对其作了大致的分类,同时也作了一些小小的修改,删去了几个仅供内核使用,不允许用户调用的系统调用,对个别本人稍觉不妥的地方作了一些小的修改,并对所有列出的系统调用附上简要注释。 其中有一些函数的作用完全相同,只是参数不同。(可能很多熟悉C++朋友马上就能联想起函数重载,但是别忘了Linux核心是用C语言写的,所以只能取成不同的函数名)。还有一些函数已经过时,被新的更好的函数所代替了(gcc在链接这些函数时会发出警告),但因为兼容的原因还保留着,这些函数我会在前面标上“*”号以示区别。 一、进程控制: fork 创建一个新进程 clone 按指定条件创建子进程 execve 运行可执行文件 exit 中止进程 _exit 立即中止当前进程 getdtablesize 进程所能打开的最大文件数 getpgid 获取指定进程组标识号 setpgid 设置指定进程组标志号 getpgrp 获取当前进程组标识号 setpgrp 设置当前进程组标志号 getpid 获取进程标识号 getppid 获取父进程标识号 getpriority 获取调度优先级 setpriority 设置调度优先级 modify_ldt 读写进程的本地描述表 nanosleep 使进程睡眠指定的时间 nice 改变分时进程的优先级 pause 挂起进程,等待信号 personality 设置进程运行域 prctl 对进程进行特定操作 ptrace 进程跟踪 sched_get_priority 取得静态优先级的上限 _max sched_get_priority 取得静态优先级的下限 _min sched_getparam 取得进程的调度参数 sched_getscheduler 取得指定进程的调度策略 sched_rr_get_inter 取得按RR算法调度的实时进程的时间片长度 val sched_setparam 设置进程的调度参数 sched_setscheduler 设置指定进程的调度策略和参数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Linux下的系统调用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 Linux下的系统调用 计算机10-4 赵俊楠10081407 实验目的:实现多个系统调用实验 实验内容:添加简单系统调用、添加随机抽牌系统调、用模块添加系统调用 实验步骤: (我是将三个系统调用添加完毕后一起编译的) 1.在usr/src/linux- 2.4/include/asm i386/unistd.h中添加#define __NR_print_info 259和#define __NR_rank 260 2.在usr/src/linux-2.4/arch/i386/kernel/entry.S中添加.long SYMBOL_NAME(sys_print_info)和.long SYMBOL_NAME(sys_rank); 3.在usr/src/linux-2.4/kernel中添加 asmlinkage int sys_rank(int value,int suit) { if (value==1) return (int)(4*13+suit); else return (int)(4*(value-1)+suit); };和 asmlinkage int sys_print_info(int testflag) { printk(KERN_EMERG " It's my syscall function!\n"); return 0; } 4.在usr/src/linux-2.4/kernel/ksyms中添加 #ifndef __mips__ EXPORT_SYMBOL(sys_call_table); #endif 至此,三个实验的系统调用添加完毕下面开始编译内核。 5.make clean make mrproper make oldconfig make dep make bzImage make modules make modules_install make install 在添加系统调用时候一定要专心、仔细,否则在编译的时候会出现错误,改起来很麻烦!! 6.重启Linux后,显示界面如下(没有改内核版本号)

linux系统调用和文件操作

零、本课程能学到的内容 1、文件系统及文件的IO操作。 2、linux的多进程编程。 3、linux的多线程编程。 4、进程及线程之间的同步和异步通信 5、linux的网络编程(编写服务器、客户端、TCP、UDP程序)。 一、linux的系统调用 用户程序通过软中断的方式,让cpu切换到内核态运行,数据就借此传输。 对于CPU来说,它不知道现在运行是用户程序还是内核程序。软中断后,cpu根据拿到的数据,进行特定的任务,然后退出中断,将任务的结果交回给用户程序。 这个任务如何描述?是通过数字来编号的。 例子:写一个打印字符串的程序,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 需要传递的参数有: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字符串的首地址),字符串的长度。 汇编写法 用int$0x80产生软中断 C的写法 直接使用syscall函数(它的本质就是用软中断来产生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编号见:/usr/include/asm/unistd_32.h里 一共有358个。其中,4号对应的write调用。 二、linux文件系统基础 扇区(sector):磁头读取的最小单位数据,在磁盘上类似一个扇子的形状。一般是512个字节。 块(block):软件读取磁盘的最小单位数据,一般来说是扇区的2的n次幂大小,常用的有4096个字节。 块就是文件存放的最小单位。如果有一个文件是15045个字节,那么就分成4个块存储,最后那个块的数据是不满的。 可以用数组的方式将一个文件的所有数据块的编号保存起来。

这个数组多大合适? 前提是数组大小要固定,才好管理。 用一个15元素的数组来保存数据块的编号。 其中0-11元素,保存数据块的前面12个,第12个元素是一个一级指针,指向另一个表格,那个表格是4096字节,可以保存1024个块的编号。 如果还不够,第13个元素是一个二级指针,指向的那个表格是一级指针表格。14个元素是三级指针,指向的表格是二级指针表格。 全部用完可以存储2G大小的文件的数据块编号。 在文件系统内部,如何来表示一个文件呢? 用一个inode结构体来表示一个文件。inode是index node的意思。也叫索引节点。一个索引节点对应一个文件,有多少个文件就有多少个索引节点。 inode结构体里面有文件的大小、文件的修改时间、文件的权限、文件的数据块的编号数组。 inode结构体数组保存了所有文件的inode,这个数组的下标就是inode编号。文件名或者目录名保存目录文件的数据块里面。在linux里面,一个目录也是一个文件,叫做目录文件,其它的叫做普通文件。目录文件里就有,inode编号和文件名的对应关系。 那么,给出文件路径时,如何找到这个文件的数据块? /usr/include/stdio.h 首先,找到根目录的数据块,从里面找到文件和inode编号关系表, 例如usr这个文件名和inode编号为10002是对应的,那么就到inode结构体数组里找出下标为10002的元素,得到对应文件usr的数据块,因为usr也是一个文件夹,既然是文件夹,它的数据块里面也会有关系表,就可以找到include这个文件的数据块,最后找到stdio.h的数据块,这个是一个普通文件,就把它的数据块全部取出来。 这里搜索的起点是根目录的数据块,那么这个文件的数据块到哪里找? 在一个磁盘里面,最开始的几个块,存储了本磁盘的很多重要数据,例如块的大小,有哪些inode下标空闲,哪些已经用了,最重要的是根目录的数据块。 所有的参数存放在其中的一个块,这个块叫做超级块(super block)。在磁盘格式化,实际就是生成一个超级块。这个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数据被损坏,则磁盘没办法使用。 三、打开文件 在linux里面,用open函数就可以打开一个文件。 函数原型:int open(const char*path,int flag) 函数如果打开成功,则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f ile d escribtor,这个描述符fd是一个非负整数。 1、文件描述符

Linux 系统调用实现机制实验报告-内核安装详解

Linux系统调用实现机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熟悉Linux系统调用过程,掌握系统调用的基本原理并在实验中实现系统调用的添加。 实验所需软件: 实验平台:VMware WorkStation; 系统环境:Red Hat Linux9.0; 传输工具:Ftp server(Serv USetup); 实验过程: 一、实验环境的搭建 (一)在Window下安装虚拟机VMware WorkStation; (二)在虚拟机上安装Red Hat 9.0系统; (三)在Window下安装Ftp Server,实现Linux与windows文件共享。 1. Ftp服务器的配置 打开Ftp Server,在[管理控制台]中选择[新建域],系统会弹出配置域向导的对话框,这里按要求填入相应信息,即可配置成功一个ftp服务器。步骤1要求用户填入域的[名称]和[说明],[名称]必须填写,[说明]可以不填。例如:在名称中输入[Linux实验],选择[下一步],便进入到域向导的步骤2。 步骤2是服务器访问协议和端口的配置,默认即可,点击[下一步]进入步骤3。步骤3是IP地址的配置,输入Windows主机的IP地址(202.112.147.176)。 确认无误后,点击[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域添加用户,根据添加用户向导,逐个填写[用户名],[密码],[根目录(即共享的文件目录)]以及[访问权限]。本次实验的配置为:tml(用户名),密码为空,E:\安全操作系统\实验材料(存放config-2.4.18forMP.txt和linux-2.4.18.tar.gz的目录),完全访问(访问权限)。到此,服务器的配置已经完成。 2. 在Linux下访问服务器,并下载文件

Linux文件系统调用

Linux文件系统调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inux提供的文件系统调用的使用方法。 (2)熟悉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用户接口。 (3)了解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 二、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文件工具filetools,使其具有以下功能: 0.退出 1.创建新文件 2.写文件 3.读文件 4.修改文件权限 5.查看当前文件权限并退出。 提示用户输入功能号,并根据用户输入的功能选择相应的功能。三、参考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 128 int chmd() { int c; mode_t mode=S_IWUSR; printf("0.0700\n 1.0400\n 2.0200\n 3.0100\n");//还可以增加其他权限printf("Please input your choice(0-3):"); scanf("%d",&c); switch(c) { case 0:chmod("file1",S_IRWXU);break; case 1:chmod("file1",S_IRUSR);break; case 2:chmod("file1",S_IWUSR);break; case 3:chmod("file1",S_IXUSR);break; default:printf("You have a wrong choice!\n"); } return(0); }

Exam02_实验2 添加系统调用

添加系统调用 实验目的 学习Linux内核的系统调用,理解、掌握Linux系统调用的实现框架、用户界面、参数传递、进入/返回过程。 实验内容 本实验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系统中添加一个不用传递参数的系统调用;执行这个系统调用,使用户的uid等于0。显然,这不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系统调用。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实用不实用,而是通过最简单的例子,帮助熟悉对系统调用的添加过程,为下面我们添加更加复杂的系统调用打好基础。 第二步,用kernel module机制,实现系统调用gettimeofday的简化版,返回调用时刻的日期和时间。 实验指导 2.1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我们开始学习系统调用这一章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好像哪个经典的编程书上都会使用到的例子一样: 1: int main(){ 2: printf(“Hello World!\n”); 3: } 我们也准备了一个例子给你: 1: #include /* all system calls need this header */ 2: int main(){ 3: int i = getuid(); 4: printf(“Hello World! This is my uid: %d\n”, i); 5: }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系统调用的例子。与上面那个传统的例子相比,在这个例子中多了

2行,他们的作用分别是: 第一行:包括unistd.h这个头文件。所有用到系统调用的程序都需要包括它,因为系统调用中需要的参数(例如,本例中的“__NR_getuid”,以及_syscall0()函数)包括在unistd.h中;根据C语言的规定,include 意味着/usr/include/linux目录下整个unistd.h都属于Hello World源程序了。 第三行:进行getuid()系统调用,并将返回值赋给变量i。 好了,这就是最简单的一个使用了系统调用的程序,现在你可以在你的机器上试一试它。然后我们一起进入到系统调用的神秘世界中去。 2.2 简单系统调用的添加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要实现一个简单的系统调用的添加。我们先给出题目: 题目:在现有的系统中添加一个不用传递参数的系统调用。 功能要求:调用这个系统调用,使用户的uid等于0。 目的:显然,这不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系统调用,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有用,而是一种证明,一个对系统调用的添加过程的熟悉,为下面我们添加更加复杂 的系统调用打好基础。 怎么样?觉得困难还是觉得太简单?我们首先承认,每个人接触Linux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因此基础也会有一点差别。那么对于觉得太简单的人呢,请你迅速地合上书本,然后跑到电脑前面,开始实现这个题目。来吧,不要眼高手低,做完之后,你就可以跳过这一节,直接进入下一节的学习了。对于觉得有点困难的人呢,不用着急,这一节就是专门为你准备的。我们会列出详细的实现步骤,你一定也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前面对整个系统调用的过程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的话,我们就顺着系统调用的流程思路,给出一个添加新的系统调用的步骤: 2.2.1决定你的系统调用的名字 这个名字就是你编写用户程序想使用的名字,比如我们取一个简单的名字:mysyscall。一旦这个名字确定下来了,那么在系统调用中的几个相关名字也就确定下来了。 ●系统调用的编号名字:__NR_mysyscall; ●内核中系统调用的实现程序的名字:sys_mysyscall; 现在在你的用户程序中出现了: #include int main() { mysyscall(); } 流程转到标准C库。 2.2.2利用标准C库进行包装吗 编译器怎么知道这个mysyscall是怎么来的呢?在前面我们分析的时候,我们知道那时标准C库给系统调用作了一层包装,给所有的系统调用做出了定义。但是显然,我们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