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再算()。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再算();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再算(),最后算()。

5、括号能()运算顺序。

(二)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用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得(),用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得(),用字母表示:a-0= a

4、一个数和0相乘得(),用字母表示:a×0= 0

5、0除以任何非0的数得(),用字母表示:0÷a(a≠0)= 0

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一)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加法里:一个加数=

在减法里:被减数= 减数=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

在没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除数=

除法和乘法互为()。

(二)加法运算定律:

1、(),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公式:a+b=()

2、(),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a+b) +c=()

(三)乘法运算定律:

1、(),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公式:a×b=()

2、(),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a×b)×c=()

3、(),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公式:(a+b)×c=()或a×(b+c) =()拓展:(a-b)×c=()或a×(b-c) =()或(a+b+c)×d=()

(四)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

(五)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

(六)探索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积()。

2、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

3、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积()。

(七)相遇问题

1、行程问题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未知速度=()

2、工程问题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效率和=();未知效率=()

3、关于售票问题

求人数最少,票价高的();求人数最多,票价低的()

第三单元确定位置

数对:(?,?)的前一个数表示(),后一个数表示()。

第四单元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的特征:()条边,()个角,()个顶点。

2、三角形的定义:()叫做三角形。

3、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

4、()叫做三角形的高。三角形有()条高。

画出下列三角形底上的高:

底底底

5、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6、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0、三角形按角分为:()。(每种三角形画一个)

11、三角形按边分为:()。(每种三角形画一个)

7、()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8、()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9、()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12、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13、(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说各部分的名称)

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边上的两个角叫做底角

14、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2条边相等;2个角相等;是()图形。

(在前面画的等腰三角形上画出对称轴)。

15、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有等腰三角形。(画出这几种图形)

16、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7、等边三角形的3个内角都是()。

18、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3条边相等;3个角相等,每个角都是60°;是轴对称图形;是()角三角形。(在前面画出的等边三角形上画出所有对称轴)

19、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第五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数位顺序表

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3、小数部分最高位是()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这两个数位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5、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

6、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再写小数点,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7、小数的性质:()。

8、小数的大小比较:(1) 先比较()部分;(2)如果()相同,就比较();

(3)()相同,就比较();(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看的是十分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看的是百分位;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看的是千分位;

10、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移动一位,小数就();

移动两位,小数就();

移动三位,小数就();

移动四位,小数就();……

小数点向左移移动一位,小数就();

移动两位,小数就();

移动三位,小数就();

移动四位,小数就();……

11、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向左移4位,即在万位的右小角点上小数点,并在数的后面加上"万"字。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2)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就是小数点往左移8位,即在亿位的右小角点上小数点,并在数的后面加上"亿"字。然后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即可。

12、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重量: 1吨=()千克;1千克=()克;1吨=()克

长度: 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

1千米=()米;

1分米=()毫米;1米=()厘米;1米=()毫米。

面积: 1平方米= ()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平方米=()平方厘米。

人民币:1元=()角;1角=()分;1元=()分

时间:1世纪=()年;1年=()季度;1季度=()月;1年=()月;

平年=()天;闰年=()天;大月=()天;小月=()天;

平年二月=()天;闰年二月=()天;1天=()时;1时=()分;

1分=()秒

13、生活中小数换算:

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用();低级单位聚高级单位用()

14、生活中小数换算歌谣:

单位换算有必要,先把单位看明了;

想想进率是多少,高换低乘进率;

低换高除以进率,大家一定要记牢,要记牢。

第六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叫做平行四边形。

3、平行四边形的高、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的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画高)

平行四边形一条底上有()条高,即平行四边形有()条高。

4、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对角();4个内角和是()°。(在前面画的平行四边形上指出)

5、()和()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二)梯形

1、梯形的定义:()叫做梯形。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画一个梯形再标名称)

2、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垂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梯形的高有()条。(在前面画的梯形上画高)

3、等腰梯形的定义:()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画一个等腰梯形)

4、等腰梯形的特点:两腰相等;轴对称图形;4个内角和为360°;上底的两个角相等;下底的两个角相等(在前面画的等腰梯形上画对称轴,再在图上指出相等角)

(三)探索规律

1、小平行四边形的个数与所拼图形的周长的关系

所拼图形的周长=第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增加平行四边形的个数×长边的长×2

2、小等腰梯形的个数与所拼图形的周长的关系

所拼图形的周长=第一个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增加梯形的个数

第七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要对齐也就是把()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第八单元统计

1、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形象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根据统计表制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

(1。)观察统图计,确定横轴和纵轴;

(2。)观察统计图,确定1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3、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4、把同一项目放在放在同一张条形统计图中比较,这样的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5、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1)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人或一种事物的数量变化情况,而复式条形统计图同时表示两种或几种人或事物数量的变化情况;

(2)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

(3)复式条形统计图便于把两种事物进行比较。

6、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在统计图上方的中间写上名称;

(2)确定横轴表示项目,纵轴表示人数;

(3)在统计图的右上角标明图例;

(4)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位置;

(5)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

(6)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7)按图例给直条涂上不同的颜色或条纹。

根据收集到的“三至六年级同学采集树种”数据,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三1班:8kg ;三2班:8kg ;四1班:12kg ;四2班:10kg ;五1班:12kg ; 五2班:14kg ;六1班:18kg ;六2班:16kg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 ( ( ( ( ( )

(

7、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和先总后分。

8、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 ),比( )少,比( )多。

9、平均数=( )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二)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用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用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用字母表示:a-0= a 4、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用字母表示:a×0= 0 5、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用字母表示:0÷a(a≠0)= 0 第二单元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一)乘除法的关系 1、被除数÷除法=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2、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 3、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除数能整除被除数

(二)加法运算定律: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公式:a+b=b+a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公式:(a+b) +c=a+(b+c) (三)乘法运算定律: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公式:a×b=b×a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公式:(a×b)×c=a×(b×c) 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公式:(a+b)×c=a×c+b×c 或a×(b+c) =a×b+a×c 拓展:(a-b)×c=a×c-b×c 或a×(b-c) =a×b-a×c (四)减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b-c=a—c-b (五)除法简便运算: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用字母表示:a÷b÷c=a÷c÷b (六)探索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 2.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另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积就扩大两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倍数的乘积。

最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0、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学校:班级:姓名: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一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⑴在没有括号的综合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⑵在没有括号的综合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⑶在有括号的综合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 1、乘除法的关系: ⑴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⑵在没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⑶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小于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⑷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注意:0不能作除数。 2、乘法运算律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⑴两个数相乘,交换这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可以表示为:a×b=b×a。 ⑵3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3个数;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1个数,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那么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a×b)×c=a×(b×c)。 ⑶除法的运算性质可以表示为:a÷b÷c=a÷(b×c)。 ⑷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乘法分配律。如果用a,b,c表示三个数,那么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c=a×c+b×c。 三确定位置 1、⑴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通常是以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通常是以观察者的角度从近往远数。 ⑵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是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前,行数写后,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⑶如果两个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那么这两个数对分别表示的两个点的位置在同一列。如果两个数对的第二个数相同,那么这两个数对分别表示的两个点的位置在同一行。 四三角形 1、⑴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有3条边,3个内角,3个顶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且不易变形。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对边的垂线,这个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底与它对应的高互相垂直。因为三角形有3个顶点,过每个顶点都可以画对边的高,所以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3条高。 ⑵当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最长的那条线段时,这3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当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大于最长的那条线段时,这3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根据两点之间,

【2020】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0】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3人,从这些学生上学期的数学成绩来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概念的理解过于肤浅,运用也欠灵活,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和题目,作图不用直尺等,还有极个别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总复习和三个综合与实践(制订乡村旅游计划;防灾小常识;我们长高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 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 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 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 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 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 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及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第5题第2个空2分,共20分) 1.()、()、()、()统称为四则运算。 2.计算25÷5×6和36+15-28计算时,计算的顺序都是按从()往()进行的。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法,再算()法。 4.计算15×4-36÷3的步骤是:第一步,计算(),求();同时计算(),求()。第二步,计算积-(),求()。 5.要使算式470-420÷5的计算顺序为先算减法,应该使用(),算式改为:()。 6. 在含有两种括号的算式里,运算的顺序是先算(),再算(),最后算()。 二、我会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2.18×5+(36 - 12 )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 3.49×[(15+13)÷4]的运算顺序是先乘,再除,最后加。() 4.算式5÷0没有商,算式0÷0有无数个商。() 5.四则运算中,列综合算式都要用到括号。() 三、我会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4除900的商减224,差是多少?() A.(900-224)÷4=169 B.900÷4-224=1 C.900-224÷4=844 D.(900-224)÷4=194 2.252加70除以14的商,和是多少?() A.(252+70)÷14=23 B.252+70÷14=23 C.252+70÷14=257 D.252÷14+70=88 3.120减15乘6的积,差是多少?() A.120-15×6=40 B.120-15×6=30 C.120-15×6=630 D.(120-15)×6=630 4.81加54的和再除以27,得多少?() A.81+54÷27=5 B.81÷27+54=57 C.81+54÷27=83 D.(81+54)÷27=5 5.576除以12的商再乘6。积是多少?() A.6×(576÷12)=288 B.576÷12×6=28 C.576÷(12×6)=8 D .576÷12÷6=48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32-32)×72×23= (13×5×0)÷7= 28+32÷8= 12-45÷5+3= 23×2-0×50= 42÷7÷6= [(48+32)÷5] ×0= 52-14×3= 76×(2-0)×5= 125×8= 2.递等式计算(每题3分,共18分) 5100-736÷4×25 (28+17)×(50+16)

西师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版

小学数学记忆知识 数与代数(一) 1、整数的范围: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组成。 (1)自然数 ①自然数的意义: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叫做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②自然界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1也是最小的一位数。 ③“0”的含义:“0”是最小的自然数,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这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0”也表示起点、分界点等。 ④自然数的两种意义:自然数有“基数”“序数”两种意义。如果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叫基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就叫序数。(2)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一般省略不写。 (3)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 正、负数意义的区别负数表示的意义与正数相反,即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4)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整数还包括负整数。 2、数位、位数和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 (1)数位:是指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同一个数字由于它所在的数位不同,它表示的数值也不同。 (2)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 (3)计数单位:整数、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来的数,其中个、十、百、千… 是整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4)数的分级及数位顺序表: ①、多位数的分级 整数部分,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亿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要点】: 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1kg=10 00g 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1t=1000kg 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 (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 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 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 0 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知识要点】: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 18÷9×8 200-17×7 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 35×(107-79) 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2)把小女孩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指导学生分析出右图的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合运算算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200-80÷4×7。 教师:从做灯笼这幅图的要求来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教师:就是说图中要求我们先算除,再算乘,最后算减。 教师边讲边板书:200-80③÷①4×7②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指导学生对照黑板上复习时板书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思考,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确定这道题要先算80÷4×7,再根据“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确定要先算80÷4,再算乘法。 教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与刚才分析的图中的要求一致吗? 教师:说明这个算式列对了。 同学们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吗?(指示计算,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计算) 教师指导:每算一步,要把结果写在原来这步计算相应的位置,比如80÷4这一步的结果是20,这个结果要写在原来80÷4的这个位置上。 讨论:这道混合运算和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有哪些不同? 教师:多一步计算,顺序的分析和计算过程都要复杂一些了,但是有相同的地方吗?(着重发现确定计算顺序的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对了,前面掌握确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方法,在三步计算中也同样适用。 你能用你掌握的计算知识确定下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 二、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 三、确定位置 四、三角形 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八、统计 九、总复习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备课教案(2010年修订版) 一、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 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

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18÷9×8200-17×7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 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 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把小女孩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指导学生分析出右图的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列出混合运算算式。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学校: 班级: 姓名: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一 百分数 1、⑴一条裙子的面料的羊毛含量为36%,意思是把这条裙子的面料成分看成100等份,羊毛含量占其中的36份,也就是羊毛含量是面料的36%。36%,%,21%,%,100%,…都是百分数。%是百分号。36%读作:百分之三十六。百分之二十五点六写作:%。“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用除法计算,即用一个数÷另一个数,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分数与百分数的主要区别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 ⑵求百分率实际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例如:出勤率=实到人数÷应到人数;产品的合格率=产品的合格数÷产品的总数;树的成活率=树的成活棵数÷植树的总棵数;商品的利润率=商品的利润÷商品的进价(成本价)。注意:出勤率、合格率、成活率、出油率不可能大于100%;增长率、利润率可能大于100%。 2、⑴“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这个数(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其解题方法是: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百分之几;“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这个数(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其常用解题方法是:先设这个数为x 再列方程解答。 ⑵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百分号,同时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⑶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可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3、⑴“求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甲数-乙数)÷乙数=甲数÷乙数-1,此时乙数是单位“1”的量;“求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甲数-乙数)÷甲数=1-乙数÷甲数,此时甲数是单位“1”的量。 ⑵“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这个数(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其解题方法是:这个数±这个数×百分之几=这个数×(1±百分之几)。“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这个数(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其常用解题方法是:先设这个数为x 再列方程解答。 ⑶“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以及这两个数的倍比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的两个数都是未知的,其常用解题方法是:先设“1”倍数的量或单位“1”的量为x 再列方程解答。 ⑷①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即税率=应纳税额÷收入,应纳税额=收入×税率,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②售价(现价)与标价(原价)的比率叫做折扣,即折扣=售价÷标价,售价=标价×折扣,标价=售价÷折扣。例如:八折=108=80%,八五折即八点五折=10 5.8=85%。 ⑸①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即利率=利息÷时间÷本金,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金=利息÷时间÷利率,时间=利息÷本金÷利率;本利和=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利率×时间=本金×(1+利率×时间)。 ②利润与进价(成本价)的比率叫做利润率,即利润率=利润÷进价,利润=进价×利润率,进价=利润÷利润率;售价=进价+利润=进价+进价×利润率=进价×(1+利润率)。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1,课堂活动1,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没有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想一想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计算在草稿本上。 25-15 +18 27÷9×6 100-15×6 200÷8+10 反馈时,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看计算是否正确。 小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齐读。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1,不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1)情境导入

元宵节快到了,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做大红灯笼,在做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数学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 出示例1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要求还剩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200-20×7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2)改变信息,理解题意 将上题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例1的对话框,题目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 观察题目,这道题与上题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3)列综合算式 要求还剩多少个没做?解题思路是什么呢?(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怎样才能求出7天做的个数呢?(先求每天做多少个?再求7天做了多少个?) 要求还剩多少个没有做?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00-80÷4×7 (4)尝试解答 在200-80÷4×7这个算式中,按照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除法、乘法、减法) 为什么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呢?(因为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求出每天做的个数,再算7天做的个数,最后才能求剩下的个数。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按照这样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用递等式计算在草稿本上。 请一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5)反馈 教师讲评,提示没有参加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6)讨论:这道混合运算和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 小结: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只有两步运算,今天学习的有三步运算。教师揭

西师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归纳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总归纳 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4、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5、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常用数量关系等式 1、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路程: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价量: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数据运算: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一减数=差 被减数一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常用图形计算公式

2018年最新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要点归纳第二学期全册总复习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一) (一)整数 1、整数的范围 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组成。 (1)自然数 ①自然数的意义:像0和1,2,3,4,5,6,7,8……这些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 ②非零自然数:非零自然数就是指除开0以外的全部自然数,像1,2,3,4,5,6……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非零自然数。 ③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非零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1也是最小的一位数。 ④“0”的含义:0是最小的自然数,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这个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0”也表示起点、分界点等。 ⑤自然数的两种意义:自然数有“基数”“序数”两种意义。如果一个自然数用来 小数 ⑴按它的整数部分 是否是0,可以分为 ⑵按它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否有限,可以分为 纯小数 带小数。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整数 负整数 正整数 自然数 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分为 (0除外)根据因数的个数可分为 偶数 奇数 质数 1 合数 分数 假分数 真分数 整数 带分数

表示物体的个数就叫基数;如果一个自然数用来表示排列的次序就叫序数。例如:“共5人”的“5”为基数,而“第5人”的“5”为序数。 (2)正数: 正数的定义:像+4、40、+8844.4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正数的读法和写法正数前面也可以加“+”,例如:+4读作:正四。“+”一般省略不写 (3)负数: 负数的定义:像-4、-14、-392、-155这样的数……叫做负数。“-”叫负号。 负数的读法和写法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例如:-4读作:负四。 (4)正、负数意义的区别:负数表示的意义与正数相反,即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例如:升降电梯时,若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则用负数表示。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整数与自然数的联系与区别: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整数还包括负整数。 2、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①数的分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整数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②计数单位:整数、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写出的数,其中一(个)、十、百、千、万……是整数的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③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④位数指一个数是由几个数字组成,也就是指含有数位的个数,如3548占有四个数字,就是四位数。 ⑤十进制记数法十进制是指每满十个数进一个单位。10个一进为十,10个十进为百,10个百进为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的都是“十”,这样的记数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 (2)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的读法读整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就可以了,每一级末尾的“0”都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识记部分)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的加减法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4、写数和读数都是从高位起,写数时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时,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注意:3010读作:三千零一十。 6、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7、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8、三位数的加减法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如 80+50=想:8个十加5个十等于13个十,就是130. 80-50=想: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30. 600+400=想:6个百加4个百等于10个百,就是1000. 600-400=想:6个百减4个百等于2个百,就是200. (2)、估算。把非整十、整百数看作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如 295+298=,估算时把295、298都可以看作300,也都可以看作290. 492-355=,估算时可以把492看作500或490;355看作350或360. (3)、竖式计算是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一种。在做竖式计算式,一对、二算、三检验。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在从个位开始计算,算加法时,要“满十进一”。算减法时,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借1当10,加上本位数”再减。 (4)检验加法时,可以用:和—(—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新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四则混合运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1,第2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四则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习题引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想一想这几道题的运算顺 序是什么,然后计算在草稿本上。 25-15+18 27÷9×6 100-15×6 200÷8+10 学生反馈时,要求学生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看计算是否正确。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点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学习基础,教师找准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1,不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1)情境导入。 元宵节快到了,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做大红灯笼,在做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数学问题,你能帮他们解决吗? 出示例1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要求还剩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00-20×7)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2)改变信息,理解题意。 将上题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例1的对话框,题目为:一共要做200个灯笼。4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计算,7天后还剩多少个没做? 观察题目,这道题与上题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3)列综合算式。 要求还剩多少个没做,解题思路是什么呢?(一共做的个数-7天做的个数=还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班级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能跟上的学生,上课时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生是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总复习和三个综合与实践(制订乡村旅游计划;防灾小常识;我们长高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西师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顺口溜

小学数学知识点顺口溜+基础常识汇总+应用题技巧全解析 核心提示:小学数学需要记住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看到这些知识点,很多孩子都觉得枯燥,不愿意用心去记。如果我们把一种新的、有趣的记忆方法教给孩 小学数学需要记住的知识点还是比较多的,看到这些知识点,很多孩子都觉得枯燥,不愿意用心去记。如果我们把一种新的、有趣的记忆方法教给孩子,孩子也会变得有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20以内进位加法 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加零头。 (掌握“凑十法”,提倡“递推法”。) 二、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口算方法和简单。 十位退一,个加补,又准又快写得数。 三、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两数合并用加法,加的结果叫做和。 数位对其从右起,逢十进一别忘记。 四、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从大去小用减法,减的结果叫做差。 数位对齐从右起,不够减时前位拿。 五、两位数乘法 两位数乘法并不难,计算过程有三点: 乘数个位要先算,再用十位乘一遍, 乘积末位是关键,要和十位来对端;

两次乘积相加完,层层计算记心间 六、两位数除法 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除三位。 除到那位商那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然后再除下一位,试商方法要灵活, 掌握“四舍五入”法,还有“同商比较法”, 了解“折半定商法”,不足除数商九、八。(包括:同头、高位少1)七、混合运算 拿到式题认真看,先算乘除后加碱。 遇到括号要先算,运用规律要改变。 一些数据要记牢,技能技巧掌握好。 八、加、减法速算 加减法速算你莫愁,拿到算式看清楚, 接近整百凑整数,如下处理无谬误。 加法不足减补数,超余零头加在后。 减法不足加补数,超余零头减在后。 九、多位数读法 读书方法很容易,首先四位一分级。 要从最高位读起,几千几百几十几。 级的单位读亿万,末尾有零都不读 (级末尾0不读,整个数末尾0不读) 中间夹零读一个,汉字表达没参和。 注读零的: 1、万级个级首位有零 2、整个万级是零

【2020】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2020】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班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3人,从这些学生上学期的数学成绩来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概念的理解过于肤浅,运用也欠灵活,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和题目,作图不用直尺等,还有极个别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确定位置;三角形;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平均数;总复习和三个综合与实践(制订乡村旅游计划;防灾小常识;我们长高了)。其中四则混合运算;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小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