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器1使用总结

定时器1使用总结
定时器1使用总结

定时器 1 使用总结——溢出中断
1 目的说明
实现定时器最简单的溢出中断 实现定时器最简单的溢出中断,结合我手头的开发板,使得位于 P10 的 LED 灯, 2HZ ,以 的速度不断闪烁。这样的实验还是非常亲切的 这样的实验还是非常亲切的,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在 51 上实现了这样的代 码,自己第一次在 CC2430 上实现 上实现,依然非常激动。
2
使用方法概述
需要使用定时器的中断, 需要知道如何操作才可以产生这个中断请求 数据手册中提到 需要知道如何操作才可以产生这个中断请求。 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 IEN1.T1EN 需要置位 第二 TIMIF.OVFIM 需要置位。 需要置位, 代码中使用 modulo、 modulo 模式,使用该模式可以改变定时器溢出的频率 使用该模式可以改变定时器溢出的频率。
3
代码总览
先来看看所有的代码,然后再分 然后再分步解释。 //头文件 #include "hal.h" //函数声明 void Timer1_Init(); //主函数 void main(){ //初始化外部时钟 SET_MAIN_CLOCK_SOURCE(CRYSTAL); //P1_0 输出 IO_DIR_PORT_PIN(1,0,IO_OUT); //初始化定时器 1 Timer1_Init(); while(1){ }

} void Timer1_Init(){ //定时器 1 复位 TIMER1_INIT(); //设定定时器相关参数 //128 分频 0000 1100 T1CTL = 0x0c; //溢出值低 8 位 T1CC0L=0x24; //溢出值高 8 位 T1CC0H=0xF4; //定时器 T1 溢出中断使能 TIMER1_ENABLE_OVERFLOW_INT(TRUE); //定时器 T1 中断使能 INT_ENABLE(INUM_T1,INT_ON); //全局中断使能 INT_GLOBAL_ENABLE(INT_ON); //启动定时器 1 TIMER1_RUN(TRUE); } //定时器 1 中断函数 #pragma vector=T1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Timer1_ISR(void) { //检查中断标志位 if(T1CTL & 0x10){ //LED 灯反转 P1_0 = !P1_0; //清中断标志 T1CTL &= ~0x10; } }
4 主函数说明
//初始化外部时钟 SET_MAIN_CLOCK_SOURCE(CRYSTAL); //P1_0 输出

IO_DIR_PORT_PIN(1,0,IO_OUT); //初始化定时器 1 Timer1_Init(); 先指定系统时钟,这是一个好习惯。由于定时器时钟和系统 由于定时器时钟和系统时钟频 操作 CC2430 之前,先指定系统时钟 率有关,所以必须要设定好系统的时钟 所以必须要设定好系统的时钟。在 SET_MAIN_CLOCK_SOURCE()在这个动作宏中 在这个动作宏中, 把系统时钟设定为 32MHz。 该宏前面的文章已经提到,不多做说明) (该宏前面的文章已经提到 请注意定时器的时钟频率 默认为 16MHz,而不是 32MHz。 请注意 CLKCON 的 5:3 位, 该 3 位组成了一个定时器时钟的分频器,该参数决定了定 该参数决定了定 时器的时钟频率。在定时器 1 的相关操作中还有定时器时钟的分频系数设置 那是定时器 1 的相关操作中还有定时器时钟的分频系数设置,那是定时器 特有的,这里的定时器分频参数是分频了定时器 1,3,4 的时钟。相见数据手册或下图 这里的定时器分频参数是分频了定时器 相见数据手册或下图:
为了操作 IO 口,定义 LED 相关的 IO 口为输出。IO_DIR_PORT_PIN()的相关操作如下面的 的相关操作如下面的 代码所示: #define IO_DIR_PORT_PIN(port, pin, dir) \ do { \ if (dir == IO_OUT) \ P##port##DIR |= (0x01<<(pin)); \ else \ P##port##DIR &= ~(0x01<<(pin)); \ }while(0) 该宏操作了 PXDIR 寄存器,定义了 IO 口的方向。 定义了
5 定时器初始化操作
TIMER1_INIT()把定时器 1 的寄存器全部复位 的寄存器全部复位。具体的代码如下: #define TIMER1_INIT() \ do { \ T1CTL = 0x00; \ T1CCTL0 = 0x00; \ T1CCTL1 = 0x00; \ T1CCTL2 = 0x00; \ TIMIF &= ~0x40; \ } while (0) 从这个代码中也可以看出定时器 1 的操作和哪些寄存器有关。 看出定时器 具体的定义可以查看数据 手册,这里不多做说明。
6
设定定时器中断频率
操作代码如下

//128 分频 0000 1100 T1CTL = 0x0c; //溢出值低 8 位 T1CC0L=0x24; //溢出值高 8 位 T1CC0H=0xF4; 由于 CC2430 的运行速度比较快,所以需要对定时器 1 进行分频。由于 T1CTL 在前面的 函数中已经被全部复位,所以可以舒服的操作 T1CTL 寄存器。在这里把系统时钟设定为 128 分频,定时器 T1 的运行速度只有 125K。这个速度对于 0.5 闪烁来说,还是非常快的。 接着设定 T1CC0 寄存器。这个寄存器还是非常特殊的。请注意,T1CC0 在 modulo 模式 和 up-down 模式中,始终作为定时器 T1 计数的最大值。数据手册上说定时器 1 有 3 个比较 匹配中断,其实这个和 AVR 的定时器 1 有的两个比较匹配时一样的,因为 CC2430 没有一个 专用寄存器储存计数的最大值,那么定时器 1 的比较通道 0 就“牺牲”了比较通道的作用。 所以要产生两路频率指定的 PWM 波的时候, T1CC0 作为最大值决定 PWM 的频率, T1CC1 而 和 T1CC2 决定 PWM 的相位。 下面再讲讲计数值的计算方法。我是从分频的角度思考的,写出这个等式: Ftimer/(N*T1CC0) = Fdesi。 其中 Ftimer 为定时器的运行时钟,此处为 16,000,000Hz;N 为分频系数,此处为 128; T1CC0 为定时器的计数值;Fdesi 为期望溢出频率,此处为 2Hz。带入这个等式可以计算出 T1CC0 的值为 62500,写成 16 进制为 F424。如果计算出来的结果大于 65536,那么只能进 一步降低定时器的运行频率,在这里只能调整 Ftimer 了。
7 使能该使能的内容
//定时器 T1 溢出中断使能 TIMER1_ENABLE_OVERFLOW_INT(TRUE); //定时器 T1 中断使能 INT_ENABLE(INUM_T1,INT_ON); //全局中断使能 INT_GLOBAL_ENABLE(INT_ON); 开篇的时候就说了需要操作哪两个寄存器——第一 IEN1.T1EN,第二 TIMIF.OVFIM。操作 时分别使用了以下两个宏。具体的代码如下: #define TIMER1_ENABLE_OVERFLOW_INT(val) \ (TIMIF = (val) ? TIMIF | 0x40 : TIMIF & ~0x40) #define INT_ENABLE(inum, on) \ do { \ if (inum==INUM_RFERR) { RFERR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ADC) { ADC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URX0) { URX0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URX1) { URX1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ENC) { ENC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ST) { ST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P2INT) { (on) ? (IEN2 |= 0x02) : (IEN2 &= ~0x02); } \ else if (inum==INUM_UTX0) { (on) ? (IEN2 |= 0x04) : (IEN2 &= ~0x04); } \

else if (inum==INUM_DMA) { DMA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T1) { T1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T2) { T2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T3) { T3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T4) { T4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P0INT) { P0IE = on; } \ else if (inum==INUM_UTX1) { (on) ? (IEN2 |= 0x08) : (IEN2 &= ~0x08); } \ else if (inum==INUM_P1INT) { (on) ? (IEN2 |= 0x10) : (IEN2 &= ~0x10); } \ else if (inum==INUM_RF) { (on) ? (IEN2 |= 0x01) : (IEN2 &= ~0x01); } \ else if (inum==INUM_WDT) { (on) ? (IEN2 |= 0x20) : (IEN2 &= ~0x20); } \ } while (0) 最后还要操作一个“总”中断,这个是 51 中断的老大——全局中断 EA。有点基础的一 定知道这个东西,代码如下: // Global interrupt enables #define INT_GLOBAL_ENABLE(on) EA=(!!on) (不知道为什么来个双重否定????)
8
启动定时器 T1
准备好所有的初始化代码之后, 才开始启动定时器。 在启动定时器就是选择工作方式 (也 搞不明白为什么 CC2430 不来一个定时器启动相关的寄存器) ,把工作方式定义为 modulo 模 式。具体的代码如下: #define TIMER1_RUN(value) (T1CTL = (value) ? T1CTL|0x02 : T1CTL&~0x03) 由于默认的初始值为 00(从第 0 位开始) ,把第 1 位置位就相当于选择了 modulo 模式,清 零保留默认模式。
9
定时器中断
#pragma vector=T1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Timer1_ISR(void) { //检查中断标志位 if(T1CTL & 0x10){ //LED 灯反转 P1_0 = !P1_0; //清中断标志 T1CTL &= ~0x10; } } 所有的中断都有固定的写法, 这个大家必须牢牢记住。 先使用伪命令定义中断入口地址: #pragma vector=T1_VECTOR,然后定义函数名称__interrupt void Timer1_ISR(void)。通过检测 OVFIM(T1CTL 第 4 位)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溢出中断,最后通过软件清除中断标志位。 (但 是我发现不清除中断标志位同样可以再次进入中断, 最后查看数据手册, 如何清除这个中断 标志位还和同时处理多个中断的关系有关,在这里也不多做解释) 。

总结
在这里使用了定时器 T1 的 modulo 模式,进行了定时器溢出的相关操作,在这里需要 掌握的是定时器溢出频率的计算和中断服务函数的书写。 后面还会讲定时器比较匹配的相关 内容,如果有兴趣的话,请关注。

定时计数器的四种工作方式

在单片机中有两个特殊功能寄存器与定时/计数有关,这就是TMOD和TCON。顺便说一下,T MOD和TCON是名称,我们在写程序时就能直接用这个名称来指定它们,当然也能直接用它们的地址89H和88H来指定它们(其实用名称也就是直接用地址,汇编软件帮你翻译一下而已)。 从图1中我们能看出,TMOD被分成两部份,每部份4位。分别用于控制T1和T0,至于这里面是什么意思,我们下面介绍。 从图2中我们能看出,TCON也被分成两部份,高4位用于定时/计数器,低4位则用于中断(我们暂不管)。而TF1(0)我们上节课已提到了,当计数溢出后TF1(0)就由0变为1。原来TF 1(0)在这儿!那么TR0、TR1又是什么呢?看上节课的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9616289168.html, 希望大家常来本站学习单片机相关知识 计数脉冲要进入计数器还真不不难,有层层关要通过,最起码,就是TR0(1)要为1,开关才能合上,脉冲才能过来。因此,TR0(1)称之为运行控制位,可用指令SETB来置位以启动计数器/定时器运行,用指令CLR来关闭定时/计数器的工作,一切尽在自已的掌握中。

<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结构> 定时/计数器的四种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0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称之为13位定时/计数方式。它由TL(1/0)的低5位和TH(0/1)的8位组成13位的计数器,此时TL(1/0)的高3位未用。 我们用这个图来讨论几个问题: M1M0:定时/计数器一共有四种工作方式,就是用M1M0来控制的,2位正好是四种组合。 C/T:前面我们说过,定时/计数器即可作定时用也可用计数用,到底作什么用,由我们根据需要自行决定,也说是决定权在我们��编程者。如果C/T为0就是用作定时器(开关往上打),如果C/T为1就是用作计数器(开关往下打)。顺便提一下:一个定时/计数器同一时刻要么作定时用,要么作计数用,不能同时用的,这是个极普通的常识,几乎没有教材会提这一点,但很多开始学习者却会有此困惑。 GATE:看图,当我们选择了定时或计数工作方式后,定时/计数脉冲却不一定能到达计数器端,中间还有一个开关,显然这个开关不合上,计数脉冲就没法过去,那么开关什么时候过去呢?有两种情况 GATE=0,分析一下逻辑,GATE非后是1,进入或门,或门总是输出1,和或门的另一个输入端I NT1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开关的打开、合上只取决于TR1,只要TR1是1,开关就合上,计数脉冲得以畅通无阻,而如果TR1等于0则开关打开,计数脉冲无法通过,因此定时/计数是否工作,只取决于TR1。

单片机实验之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功能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中断、查询使用方法。 3、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二、设计要求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2、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2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三、电路原理图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弄清楚了定时/计数器计数功能的初始化设定(TMOD,初值的计算,被计数信号的输入点等等),掌握了查询和中断工作方式的应用。 七、思考题 1、利用定时器0,在P1.0口线上产生周期为200微秒的连续方波,利用定时器1,对 P1.0口线上波形进行计数,满50个,则取反P1.1口线状态,在P 1.1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答:程序见程序清单。

四、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1、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 汇编程序: ORG 0000H START: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IE, #00H MOV TMOD, #60H MOV TH1, #9CH MOV TL1, #9CH SETB TR1 LOOP: JNB TF1, LOOP CLR TF1 CPL P1.0 AJMP LOOP END C语言程序: #include sbit Y=P1^0; void main() { EA=0; ET1=0; TMOD=0x60; TH1=0x9C; TL1=0x9C; while(1) { TR1=1; while(!TF1); TF1=0; Y=!Y; } } 开始 TMOD初始化 计数初值初始化 中断初始化 启动定时器 计数溢出 清计数溢出标志 Y N P1.0口线取反

WinCC 中定时器使用方法介绍

1、定时器功能介绍 2、脚本中定时器介绍 3、使用脚本实现更多定时器功能 3.1 整点归档 3.2 WinCC 项目激活时避免脚本初次执行及延迟执行脚本1 定时器功能介绍 WinCC 中定时器的使用可以使 WinCC按照指定的周期或者时间点去执行任务,比如周期执行变量归档、在指定的时间点执行全局脚本或条件满足时打印报表。WinCC 已经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定时器,可以满足大部分定时功能。但是在有些情况下,WinCC 提供的定时器不能满足我们需求,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 WinCC 提供的脚本接口通过编程的方式实现定时的功能,因为脚本本身既可以直接调用 WinCC其他功能,比如报表打印,也可以通过中间变量来控制其他功能的执行,比如通过置位/复位归档控制变量来触发变量记录的执行。WinCC 提供了 C 脚本和 VBS 脚本,本文主要以全局 C 脚本编程为例介绍定时功能的实现。 2 脚本中定时器介绍既然在全局脚本中可以编程控制其他功能的执行,那么首先看看全局脚本的触发: 图1 脚本触发器分类如图1所示:脚本触发器分为使用定

时器和使用变量,定时器又分为周期执行和非周期执行一次,比如每分钟执行一次脚本属于周期执行,指定2012年10月1日执行一次属于非周期执行。使用变量触发脚本,即在变量发生变化时,脚本就执行一次,而变量的采集可以根据指定周期循环采集,或者根据变化采集,根据变化实际是1秒钟采集变量一次。 3使用脚本实现更多定时器功能 利用脚本自身的定时器,可以通过在脚本中编程的方式实现更多其它定时功能。 3.1整点归档 WinCC提供了变量归档,变量归档分为周期归档和非周期归档,不管是周期归档或非周期的归档,都又可以通过一些变量或脚本返回值来控制归档,比如:整点归档。下面的设置结合WinCC脚本,实现了在整点开始归档,归档五分种后停止归档,即每个小时仅归档前五分钟的数据。 软件环境:Windows 7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1 , WinCC V7.0 SP3 归档名称:ProcessValueArchive 归档变量:NewTag 归档周期:1 分钟 归档控制变量 startarchive C脚本触发周期:10秒 脚本代码: #include"apdefap.h" int gscAction( void ) { #pragma option(mbcs) #pragma code ("kernel32.dll");

用定时器T0的模式1实现长时间定时

定时器T0的模式1实现长时间定时 使用定时器T0的中断来控制引脚LED的闪烁,要求闪烁周期2s,即亮1s,灭1s。本例采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6-2所示。 1.实现方法 定时器T0工作于方式1时,其最大可计脉冲数次数为65536,对于12MHz的时钟频率,一个脉冲的宽度为μs,则最大计时长度只有×65536=65536μs,即大约65ms。所以要计时1s或更长的时间,还需采用一种被称作“软件计数”的方法:设置一个变量Countor来储存定时器T0的中断次数,即每产生1次中断,使变量Countor自加1,如果T0每50ms中断1次,那么当Countor自加20次时,所计时间就是1s。 2.程序设计 先建立文件夹“CHANG”,然后建立“CHANG”工程项目,最后建立源程序文件“”。输入以下源程序: //实例46:用定时器T0模式1的实现长时间定时 #include<> //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sbit D1=P2^0; //将D1位定义为引脚 unsigned char Countor ; //设置全局变量,储存定时器T0中断次数 /************************************************************** 函数功能:主函数 **************************************************************/ void main(void) { EA=1; //开总中断 ET0=1; //定时器T0中断允许

TMOD=0x01; //使用定时器T0的模式1 TH0=(65536-50000)/256; //定时器T0的高8位赋初值 TL0=(65536-50000)%256; //定时器T0的低8位赋初值 TR0=1; //启动定时器T0 Countor=0; //从0开始累计中断次数 while(1) //无限循环,等待中断 ; } /************************************************************** 函数功能:定时器T0的中断服务程序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interrupt”声明函数为中断服务函数 { Countor++; //中断次数自加1 if(Countor= =20) //若累计满20次,即计时满1s { D1=~D1; //按位取反操作,将引脚输出电平取反 Countor=0; //将Countor清0,重新从0开始计数 } TH0=(65536-50000)/256; //定时器T0的低8位重新赋初值 TL0=(65536-50000)%256; //定时器T0的低8位重新赋初值 } 3.用Proteus软件仿真 经Keil软件编译通过后,可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在Proteus ISIS 编辑环境中绘制好图6-2所示仿真电路图后,或打开配套光盘中的“仿真实例\第六章\ CHANG”文件夹内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rotues 仿真实验 班级:电气18 学号: 姓名:

日期: 2020.06.03 实验五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一、实验名称: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在Keil环境下建立项目、添加、保存源文件文件、编译源程序的方法; 2.掌握运行、步进、步越、运行到光标处等几种调试程序的方法; 3.掌握在Proteus环境下建立文件原理图的方法; 4.实现Proteus与Keil联调软件仿真。 三、使用仪器设备编号、部件及备件 1.实验室电脑; 2.单片机实验箱。 四、实验过程及数据、现象记录 在Proteus 环境下建立如下仿真原理图,并保存为文件;

原理图中常用库元件的名称: 无极性电容:CAP 极性电容:CAP-ELEC 单片机:AT89C51 晶体振荡器:CRYSTAL 电阻:RES 按键:BUTTON 发光二极管:红色LED-RED 绿色LED-GREEN 蓝色LED-BLUE 黄色LED-YELLOW

在Keil环境下建立源程序并保存为.ASM文件,生成.HEX文件;汇编语言参考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H ;定时器T0的入口地址LJMP TIMER0 MAIN: MOV TMOD,#01H MOV R0,#05H MOV TH0,# H ;定时器的初值MOV TL0,# H SETB ;开定时器T0的中断SETB ;开CPU的中断SETB ;启动定时器T0 MOV A,#01H LOOP: MOV P1,A RL A CJNE R0,#0,$ MOV R0,#05H SJMP LOOP TIMER0: DEC R0 MOV TH0,# H ; MOV TL0,# H ; RETI END 将以上程序补充完整,流水时间间隔为250ms。#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i=0; void int_timer0()interrupt 1 { i++; if(i==5) { i=0; P1=_crol_(P1,1); } TH0=0x3c; TL0=0xb0; } void main() { TMOD=0x01; TH0=0x3c; TL0=0xb0; ET0=1; EA=1; TR0=1; P1=0xfe; while(1); } 将.HEX文件导入仿真图,运行并观察结果;

4实验四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姓名:学号:日期: 实验四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一、实验名称: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在Keil环境下建立项目、添加、保存源文件文件、编译源程序的方法; 2.掌握运行、步进、步越、运行到光标处等几种调试程序的方法; 3.掌握在Proteus环境下建立文件原理图的方法; 4.实现Proteus与Keil联调软件仿真。 三、使用仪器设备编号、部件及备件 1.实验室电脑; 2.单片机实验箱。 四、实验过程及数据、现象记录 1.在Proteus环境下建立如下仿真原理图,并保存为文件; 原理图中常用库元件的名称: 无极性电容:CAP 极性电容:CAP-ELEC 单片机:AT89C51 晶体振荡器:CRYSTAL 电阻:RES 按键:BUTTON 发光二极管:红色LED-RED 绿色LED-GREEN 蓝色LED-BLUE 黄色LED-YELLOW 2.在Keil环境下建立源程序并保存为.ASM文件,生成.HEX文件; 参考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H ;定时器T0的入口地址 LJMP TIMER0 MAIN: MOV TMOD,#01H

MOV R0,#05H MOV TH0,# H ;定时器的初值 MOV TL0,# H SETB ;开定时器T0的中断 SETB ;开CPU的中断 SETB ;启动定时器T0 MOV A,#01H LOOP: MOV P1,A RL A CJNE R0,#0,$ MOV R0,#05H SJMP LOOP TIMER0: DEC R0 MOV TH0,# H ;重装初值 MOV TL0,# H ;重装初值 RETI END 将以上程序补充完整,流水时间间隔为250ms。 3.将.HEX文件导入仿真图,运行并观察结果; 4.利用Keil软件将程序下载至实验箱,进行硬件仿真,观察实验结果。 五、实验数据分析、误差分析、现象分析 现象:实现流水灯,时间间隔250ms,由定时器实现定时250ms。 六、回答思考题 1.定时器由几种工作模式,各种模式的最大定时时间是多少? 2.各种模式下初值怎么计算?

51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1 51单片机定时器/计时器的使用 步骤: 1、 打开中断允许位: 对IE 寄存器进行控制,IE 寄存器各位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EA : 为0时关所有中断;为1时开所有中断 ET2:为0时关T2中断;为1时开T2中断,只有8032、8052、8752才有此中断 ES : 为0时关串口中断;为1时开串口中断 ET1:为0时关T1中断;为1时开T1中断 EX1:为0时关1时开 ET0:为0时关T0中断;为1时开T0中断 EX0:为0时关1时开 2、 选择定时器/计时器的工作方式: 定时器TMOD 格式 CPU 在每个机器周期内对T0/T1 检测一次,但只有在前一次检测为1和后一次检测为0时才会使计数器加1。因此,计数器不是由外部时钟负边沿触发,而是在两次检测到负跳变存在时才进行计数的。由于两次检测需要24个时钟脉冲,故T0/T1线上输入的0或1的持续时间不能少于一个机器周期。通常,T0或T1输入线上的计数脉冲频率总小于100kHz 。 方式0:定时器/计时器按13位加1计数,这13位由TH 中的高8位和TL 中的低5位组成,其中TL 中的高3位弃之不用(与MCS-48兼容)。 13位计数器按加1计数器计数,计满为0时能自动向CPU 发出溢出中断请求,但要它再次计数,CPU 必须在其中断服务程序中为它重装初值。 方式1:16位加1计数器,由TH 和TL 组成,在方式1的工作情况和方式0的相同,只是计数器值是方式0的8倍。

2 方式2:计数器被拆成一个8位寄存器TH 和一个8位计数器TL ,CPU 对它们初始化时必须送相同的定时初值。当计数器启动后,TL 按8位加1计数,当它计满回零时,一方面向CPU 发送溢出中断请求,另一方面从TH 中重新获得初值并启动计数。 方式3:T0和T1工作方式不同,TH0和TL0按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工作,T1只能按不需要中断的方式2工作。 在方式3下的TH0和TL0是有区别的:TL0可以设定为定时器/计时器或计数器模式工作,仍由TR0控制,并采用TF0作为溢出中断标志;TH0只能按定时器/计时器模式工作,它借用TR1和TF1来控制并存放溢出中断标志。因此,T1就没有控制位可以用了,故TL1在计满回零时不会产生溢出中断请求的。 显然,T0和T1设定为方式3实际上就相当于设定了3个8位计数器同时工作,其中TH0和TL0为两个由软件重装的8位计数器,TH1和TL1为自动重装的8位计数器,但无溢出中断请求产生。由于TL1工作于无中断请求状态,故用它来作为串口可变波特 3、 为计数器赋值 计数器初值计算 TC =M ?C TC :计数器初值,M :计数器模值(2k ),C :把计数器计满的计数值 定时器初值计算 T =(M ?TC )T 计数 或 TC =M ?T/T 计数 M :模值,T 计数:单片机时钟周期T CLK (ΦCLK 的倒数)的12倍;TC 为定时器的定时初值,T 为欲定时的时间。 TC =M ?T ×ΦCLK /12 M :模值,ΦCLK :单片机时钟周期ΦCLK ;TC 为定时器的定时初值,T 为欲定时的时间。 例如:单片机主脉冲频率ΦCLK 为12MHz ,最大定时时间为: 方式0时 T MAX = 213×1us = 8.192ms 方式1时 T MAX = 216×1us = 65.536ms 方式2和方式3 T MAX = 28×1us = 0.256ms 4TR0:为0时,停T0计数;为1时,启T0计数

C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应用编程归纳总结

C51 T and C ● 80C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定时/计数器T0和T1,其核心是计数器,基本功能是加1。 ● 对外部事件脉冲(下降沿)计数,是计数器;对片内机周脉冲计数,是定时器。 ● 计数器由二个8位计数器组成。 ● 定时时间和计数值可以编程设定,其方法是在计数器内设置一个初值,然后加1计满后溢出。调整计数器初值,可调整从初值到计满溢出的数值,即调整了定时时间和计数值。 ● 定时/计数器作为计数器时,外部事件脉冲必须从规定的引脚Tx(P3.4、P3.5)输入。且外部脉冲的最高频率不能超过时钟频率的1/24 一、定时/计数器的结构 定时/计数器的实质是加1计数器(16位),由高8位和低8位两个寄存器组成。TMOD 是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寄存器,确定工作方式和功能;TCON 是控制寄存器,控制T0、T1的启动和停止及设置溢出标志。 二、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加1计数器输入的计数脉冲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由系统的时钟振荡器输出脉冲经12分频后送来;一个是T0或T1引脚输入的外部脉冲源。每来一个脉冲计数器加1,当加到计数器为全1时,再输入一个脉冲就使计数器回零,且计数器的溢出使TCON 中TF0或TF1置1,向CPU 发出中断请求(定时/计数器中断允许时)。如果定时/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模式,则表示定时时间已到;如果工作于计数模式,则表示计数值已满。 可见,由溢出时计数器的值减去计数初值才是加1计数器的计数值。 设置为定时器模式时,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计数值N 乘以机器周期Tcy 就是定时时间t 。 设置为计数器模式时,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T0或T1引脚输入到计数器。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采样T0、T1引脚电平。当某周期采样到一高电平输入,而下一周期又采样到一低电平时,则计数器加1,更新的计数值在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3P1期间装入计数器。由于检测一个从1到0的下降沿需要2个机器周期,因此要求被采样的电平至少要维持一个机器周期。当晶振频率为12MHz 时,最高计数频率不超过1/2MHz ,即计数脉冲的周期要大于2 s 。

555定时器的基本应用及使用方法

555定时器的基本应用及使用方法 我们知道,555电路在应用和工作方式上一般可归纳为3类。每类工作方式又有很多个不同的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单一品种的电路外,还可组合出很多不同电路,如:多个单稳、多个双稳、单稳和无稳,双稳和无稳的组合等。这样一来,电路变的更加复杂。为了便于我们分析和识别电路,更好的理解555电路,这里我们这里按555电路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把555电路分为3大类、8种、共18个单元电路。每个电路除画出它的标准图型,指出他们的结构特点或识别方法外,还给出了计算公式和他们的用途。方便大家识别、分析555电路。下面将分别 介绍这3类电路。 单稳类电路 单稳工作方式,它可分为3种。见图示。 第1种(图1)是人工启动单稳,又因为定时电阻定时电容位置不同而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并分别以1.1.1 和1.1.2为代号。他们的输入端的形式,也就是电路的结构特点是: “RT-6.2-CT”和“CT-6.2-RT”。

第2种(图2)是脉冲启动型单稳,也可以分为2个不同的单元。他们的输入特点都是“RT-7.6-CT”,都是从2端输入。1.2.1电路的2端不带任何元件,具有最简单的形式;1.2.2电路则带 有一个RC微分电路。 第3种(图3)是压控振荡器。单稳型压控振荡器电路有很多,都比较复杂。为简单起见,我们只把它分为2个不同单元。不带任何辅助器件的电路为1.3.1;使用晶体管、运放放大器等辅助器件的电路为1.3.2。图中列出了2个常用电路。

双稳类电路 这里我们将对555双稳电路工作方式进行总结、归纳。 555双稳电路可分成2种。 第一种(见图1)是触发电路,有双端输入(2.1.1)和单端输入(2.1.2)2个单元。单端比较器(2.1.2)可以是6端固定,2段输入;也可是2端固定,6端输入。 第2种(见图2)是施密特触发电路,有最简单形式的(2.2.1)和输入端电阻调整偏置或在控制端(5)加控制电压VCT以改变阀值电压的(2.2.2)共2个单元电路。

单片机定时器设计

摘要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行业的发展,定时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单片机以其强大的功能,成为许多功能电子产品的首选。本次电子定时器电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AT89C51单片机来实现最大99秒倒计时,采用两位数码管显示。文章的核心主要是硬件介绍及连接和软件编程两个大的方面。硬件电路主要包括AT89C51、晶振电路、数码管,发光二级管,按键。软件用汇编语言实现,主要包括主程序、倒计时、重启控制程序等软件模块。采用软硬件配合基本能实现设定定时时间倒计时功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和目的。并在Proteus软件上进行了仿真和调试。 关键词 AT89C51单片机;定时器;倒计时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定时器的发展................................................. 1.2 电子定时器的应用............................................... 1.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3) 2.1单片机简介 (3) 2.2单片机的特点 (3)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功能实现及硬件介绍 (4) 3.1 设计功能实现 (4) 3.2 C51单片机引脚介绍 (9) 3.3时钟和复位电路 3.4数码管显示 (10) 3.5键盘 (12) 3.6电气原理图………………………………………………………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软件设计 (15) 4.1 程序流程图 (15) 4.2定时1秒设计 (16) 4.3重新启动 (17) 4.4程序 (17)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总结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第一部分:51系列定时器 定时/计数器0 和定时/计数器1都有4种定时模式。 16位定时器对内部机器周期进行技术,机器周期加1,定时器值加1,1MHZ 模式下,一个机器周期为1us 。 定时器工作模式寄存器TMOD,不可位寻址,需整体赋值,高4位用于定时器1,第四位用于定时器0。 C/T:为定时器功能选择位,C/T=0对机器周期计数,C/T=1,对外部脉冲计数。 GATE:门控位,GATE=0,软件置位TRn即可启动计时器,GATE=1需外部中断引脚为高电平时才能软件置位TRn启动计时器,一般取GATE=0。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TFn:Tn溢出标志位,当定时器溢出时,硬件置位TFn,中断使能的情况下,申请中断,CPU响应中断后,硬件自动清除TFn。中断屏蔽时,该位一般作为软件查询标志,由于不进入中断程序,硬件不会自动清除标志位,可软件清除。 TRn:计时器启动控制位,软件置位TRn即可启动定时器,软件清除TRn 关闭标志位。 IEn:外部中断请求标志位。 ITn:外部中断出发模式控制位,ITn=0为低电平触发,ITn=1为下降沿触发。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E EA(IE.7):全局中断控制位。EA=1开全局中断,EA=0关闭全局中断。 IE.6无意义。 ETn:定时器中断使能控制位。置位允许中断,清除禁止中断。 ES:串行接收/发送中断控制位,置位允许中断。 EXn:外部中断使能控制位。置1允许,清0禁止。 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IP,复位后为00H IP.6,IP.7保留,无意义。 PT2:定时器2中断优先级控制,置1设为高优先级,清0置位低优先级。 PS:串行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PT1/0:定时器1/0优先级控制位,置1高,清0低。 PXn:外部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当有同级中断同时响应,按IE0—>TF0—>IE1—>TF1—IE0—>RI+TI—>TF2顺序依次响应。

定时器产品使用说明书

定时器产品使用说明书 定时设置: 1、先检查时钟是否与当前时间一致,如需重新校准,在按住“时钟”键的同时,分别按住“星期”、“小时”、“分钟”键,将时钟调到当前准确时间。 2、按一下“设定”键,显示屏左下方出现“1开”字样(表示第一次开启的时间)。然后按“星期”调整本次设定的星期组合模式,再按“小时”、“分钟”键,输入所需开启的时间。 3、再按一下“设定”键,显示屏左下方出现“1关”字样(表示第一次关闭时间),再按“星期”、“小时”、“分钟”键,输入所需关闭的日期和时间。 4、继续按动“设定”键,显示屏左下方将依次显示“2开、2关、3开、3关……16开、16关”,参考步骤2、3设置以后各次开关时间。设置完成后,按一下“时钟”键返回。 5、如果每天不需设置16组开关,则必须按“清除”键,将多余各组消除,使其显示屏上显示“—:—”图样(不是00:00)。 6、按“模式”键,可以变换工作模式。总共有四种工作模式:A、液晶显示开(代表进入常开模式);B、液晶显示关(代表进入常关模式);C、由开进入自动(表示目前状态为开,等到下一组时间到后开始自动运行);D、由关进入自动(表示目前状态为关,等到下一组定时时间到后开始自动运行)。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1、定时器没有根据设定的程序开启或关闭,请检查设置程序是否正确或重新调整。 2、定时器长时间不用,显示模糊时,请将定时器接通电源充足,10分钟后无显示,按“复位”键,2-3秒。 3、如以上步骤均不能排除问题,请与公司或经销商联系维修。 注意事项: 1、对于那些因定时开关出错而可能发生的生命相关事故或者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如医疗设备等),请不要使用定时开关。 2、对于那些因定时开关出错而发生重大财产损失的设备(大型加热器或冷库),在使用本定时开关时,请务必是特性和性能的数值有足够的余量,并采取二重电路等安全对策。 3、请勿自行修理、分解或改造。 4、接通电源后请勿接触端子部分。本开关工作在无潮湿、腐蚀及高金属含量气体环境中。请勿沾染油或水。

51单片机定时器模式1使用

51单片机定时器模式1使用特殊功能寄存器如下 使用TCON和TMOD TF:溢出标志为1时表示溢出需要手工置0 TR:开始计时为1开始为0停止 M1,M0 :工作模式 01为模式1 //16位 65536 GATE门暂不使用置0 C/T:定时/计数 TH0,TL0:定时器0初始值 方法: 1、设定TMOD 2、设定初始值TH TL 3、设定TCON 开始计时

实例:共阳七段数码管0-F循环显示延时1s 七段共阳数码管真值表 const uint8 ledcode[]={ 0xC0, // 0 0xF9, // 1 0xA4, // 2 0xB0, // 3 0x99, // 4 0x92, // 5 0x82, // 6 0xF8, // 7 0x80, // 8 0x90, // 9 0x88, // A 0x83, // B 0xC6, // C 0xA1, // D 0x86, // E 0x8E // F }; 延时1s计算 溢出20次每次50ms

TH0 TL0计算: 65536-((0.05x11059200)/12)=0x4c00 TH0=0x4c TL0=0x00 #include;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16; sbit en=P1^7; const uint8 ledcode[]={ 0xC0, // 0 0xF9, // 1 0xA4, // 2 0xB0, // 3 0x99, // 4 0x92, // 5 0x82, // 6 0xF8, // 7 0x80, // 8 0x90, // 9 0x88, // A 0x83, // B 0xC6, // C 0xA1, // D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

( 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开课实验室: 2010年 5月14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定时器T0、T1的方式选择和编程方法,了解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学会实时程序的调试技巧。 二.实验原理: MCS-51单片机内设置了两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T0和T1,通过编程,可以设定为定时器和外部计数方式。T1还可以作为其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定时器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L0和TH0构成,定时器T1由TH1和TL1构成,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控制其运行。定时器的中断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权寄存器IP中的相应位进行控制。定时器T0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0BH,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BH。 定时器的编程包括: 1)置工作方式。 2)置计数初值。 3)中断设置。 4)启动定时器。 定时器/计数器由四种工作方式,所用的计数位数不同,因此,定时计数常数也就不同。 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应该清楚中断响应过程:CPU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自动

将程序计数器PC内容(即断点地址)压入堆栈保护(但不保护状态寄存器PSW,更不保护累加器A和其它寄存器内容),然后将对应的中断矢量装入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转向该中断矢量地址单元中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定时器T0和T1对应的中断矢量地址分别为000BH 和001BH。 中断服务程序从矢量地址开始执行,一直到返回指令“RETI”为止。“RETI”指令的操作一方面告诉中断系统该中断服务程序已经执行完毕,另一方面把原来压入堆栈保护的断点地址从栈顶弹出,装入到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返回到被到中断的程序断点处,以便继续执行。 因此,我们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注意。 1.在中断矢量地址单元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使中断服务程序可以灵活地安排在64K 字节程序存储器的任何空间。 2.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应特别注意用软件保护现场,以免中断返回后,丢失原寄存器、累加器的信息。 3.若要使执行的当前中断程序禁止更高优先级中断,可以先用软件关闭CPU中断,或禁止某中断源中断,在返回前再开放中断。 三.实验内容: 编写并调试一个程序,用AT89C51的T0工作方式1产生1s的定时时间,作为秒计数时间,当1s产生时,秒计数加1;秒计数到60时,自动从0开始。实验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计算初值公式 定时模式1 th0=(216-定时时间) /256 tl0=(216-定时时间) mod 256

可编程定时器使用说明

可编程定时器使用说明 每天最多设定10组开关机,最少时间段为1分钟,最大(电流10A,可正常控制2200W电器工作,是现代家庭和办公的理想产品。 二:使用说明:(如果显示屏字迹不清晰,请先充电2小时以上) 1、键盘开锁:在时钟界面下,长按[取消/恢复]键3秒中以上。键盘开锁。在非时钟界面下,若30秒内未按任何键,会自动回到时钟界面,同时启动键盘锁。上锁后显示屏会有“”符号,解开后“”符号消失。 2、当前时间设定:键盘锁解除后,按住[时钟]键不放,同时按[星期]、[小时]、[分钟]键可调整星期和时钟; 3、程序设定:键盘锁解除后,按[定时]键进入定时状态。每按两次[定时]键时会进入下一组定时界面;若连续按[定时]键;1开、1关、2开、2关、、、、、、、10开、10关、时钟界面、1开、1关、2开、2关、、、、、、反复循环在定时设定界面,按[分钟]键可调整当次定时的分钟;在定时设定界面,按[小时]键可调整当次定时的小时;在定时设定界面,按[星期]键可调整当次定时的星期;在每一“开”或“关”设定界面时都有15种星期组合模式供选择,连续按[星期]键,显示如下 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三五、二四六、六日、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六、一二三四五六日、、、、、、反复循环; 用户根据控制需要可进行星期组合的选择。 在定时设定界面,按[取消/恢复]键时会将该组定时取消或恢复出来;在定时设定界面,按[时钟]键盘、时返回时钟状态; 4、开/自动/关:若连续[开/自动/关]键:

开、自动、关、自动、开、自动、、、、、、反复循环;有输出时,显示屏有灯符号和绿灯亮,无输出时,显示屏的灯符号消失和绿灯暗。只有“自动”状态时,程序内容才有效,红灯亮表示智能保姆插脚接通电源。 5、复位键:显示有任何异常,按一下背面的复位键,即可得到解决。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doc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 篇一:单片机实验报告——定时器 实验四定时器实验 自动化121班 36 张礼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四种工作方式,掌握定时器计数初始值的计算,掌握如何对定时器进行初始化,以及程序中如何使用定时器进行定时。 二.实验仪器 单片机开发板一套,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任务 编写程序,使用单片机开发板上8位共阴极数码管的其中一位来显示0~9这九个字符,先从“0”开始显示,数字依次递增,当显示完“9”这个字符后,又从“0”开始显示,循环往复,每1秒钟变换一个字符,1秒钟的定时时间必须由定时器T0(或T1)提供。 开发板上的8位共阴极数码管与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P1的硬件接线如图4-1所示,单片机P1口的8条数据线通过J3端子同时连接到 2片74HC573D锁存器的输入端,数码管的各个同名端分别连接后再与锁存器U2的8个输出端相连,每一位数码管的位选端分别与锁存器U3的8个输出端相连。两片锁存器的输出使能端OE都恒接地,使得锁存器

的内部数据保持器输出端与锁存器的输出端保持接通。而U2的锁存使能端LE由P2.1控制,所 以P2.1是段锁存;U3的锁存使能端LE由P2.0控制,所以P2.0是位锁存。当锁存使能端为“1”时,则锁存器输入端的数据传送到输出端;当锁存使能端为“0”时,锁存器输入端的数据则不能传送到输出端;因此段码和位码通过锁存器分时输出。 汇编语言程序流程如图4-2: 四.实验步骤: 1.数码管的0~9的字型码表如下: 2.参考图4-2所给的程序流程图编写实验程序。(注:以下程序为两位60秒计数程序) #include sbit wei=P2^0; sbit duan=P2^1; char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 7f,0x6f}; int i,j,k,num,shi,ge; void delay(int a) { for(i=0;i void display(int shi,int ge){wei=1;P1=0xfe;wei=0; duan=1;P1=table[shi];duan=0; wei=1; delay(5); P1=0xfd;wei=0; duan=1;P1=table[ge];duan=0; }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 篇一: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 xxxx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开课实验室:20XX年5月14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定时器T0、T1的方式选择和编程方法,了解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学会实时程序的调试技巧。 二.实验原理: mcs-51单片机内设置了两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T0和T1,通过编程,可以设定为定时器和外部计数方式。T1 还可以作为其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定时器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L0和Th0构成,定时器T1由Th1和TL1构成,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控制其运行。定时器的中断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权寄存器Ip中的相应位进行控制。定时器T0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0bh,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bh。

定时器的编程包括: 1) 2) 3) 4)置工作方式。置计数初值。中断设置。启动定时器。 定时器/计数器由四种工作方式,所用的计数位数不同,因此,定时计数常数也就不同。 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应该清楚中断响应过程:cpu 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自动将程序计数器pc内容(即断点地址)压入堆栈保护(但不保护状态寄存器psw,更不保护累加器A和其它寄存器内容),然后将对应的中断矢量装入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转向该中断矢量地址单元中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定时器T0和T1对应的中断矢量地址分别为000bh和001bh。 中断服务程序从矢量地址开始执行,一直到返回指令“ReTI”为止。“ReTI”指令的操作一方面告诉中断系统该中断服务程序已经执行完毕,另一方面把原来压入堆栈保护的断点地址从栈顶弹出,装入到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返回到被到中断的程序断点处,以便继续执行。 因此,我们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注意。 1.在中断矢量地址单元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使中断服务程序可以灵活地安排在64K字节程序存储器的任何空

跑步计时器使用方法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很流行通过跑步来加强身体锻炼,因此跑步计时器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或者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学生体育跑步考试,大型比赛等也离不开计时器。目前使用的计时器种类主要有跑步手表、跑步APP及跑步计时系统系统。 一、跑步手表 适用人群:个人日常锻练 使用方法:直接戴在手腕即可 跑步手表是跑步者一个常用的辅助工具,一般专业跑步表可以显示跑步的速度,距离,消耗卡路里,秒表,配合无线心率带还可以显示心率等信息帮助跑步者在运动中掌握自己的速度和体力分配达到最佳的练习目的。 跑步手表可以按照其运动传感器的类型分为三大类:计步手表,GPS 手表,心率手表。也有多种传感器结合的比如计步心率表, GPS 心率表, GPS 计步表。 二、跑步APP

适用人群:个人日常锻练 使用方法:下载到手机安装,锻炼时带上手机即可 运动类App是靠获取手机GPS定位信息之后,在App的地图上画出轨迹并计算出相关数据,计步是用一个传感器来感受你身体重心的变化,然后把它计作一步,再根据你设计的步长来换算成距离:距离=步数X步长 通过重力加速计感应,重力变化的方向,大小。与正常走路或跑步时的重力变化比对,达到一定相似度时认为是在走路或跑步。手机抖动达到比对,也会被认为是在走路或跑步,手机的重力感应不是那么的准确,计步也有偏差,个人对自己的步长知道的也不准确,导致这种计算距离的方式不是很准,这准方法的优点是不受环境限制,随时随地都能用。 三、跑步计时系统 适用人群:学校体育考试、大型跑步比赛

使用方法:安装在跑到上即可 电子发令器运动员起跑,令声响起时同步启动计时系统计时,通过RPSS激光检测系统,采用802.11WLAN规范和RF数据传输技术,通过WIFI 传输接收各跑道信息,记录实时成绩并将信息同步到显示器上,可使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从其他设备将姓名、组别等信息拷贝到平板电脑上。全自动智能短跑计时系统迈佳步由铝合金龙门架、激光感应器、高清显示器、中央控制主机、电子发令器、信息处理平板电脑六个部分组成,采用舞台钢架结构设计,安装于在道之上。 主要作用有1.统计运动员成绩:比赛结束后,计算机即统计出各运动员的起讫时刻、名次以及成绩,并打印成绩单;2.显示比赛实况: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可以通过高清显示器、实时显示比赛成绩;3.储存比赛记录:由计算机记载的全部比赛记录。

定时器工作原理

定时器工作原理 通电延时型。只要在定时的时间段内(即1分钟)定时器一直得电,则常开触电就会闭合,只要定时器不断电常开触电就会一直闭合。定时器断电则常开触电断开 1,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与功能 主要介绍定时器0(T0)和定时器1(T1)的结构与功能。图6.1是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框图。由图可知,定时器/计数器由定时器0、定时器1、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 和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组成。 定时器0,定时器1是16位加法计数器,分别由两个8位专用寄存器组成:定时器0由TH0和TL0组成,定时器1由TH1和TL1组成。 图6.1 定时器/计数器结构框图 TL0、TL1、TH0、TH1的访问地址依次为8AH~8DH,每个寄存器均可单独访问。定时器0或定时器1用作计数器时,对芯片引脚T0(P3.4)或T1(P3.5)上输入的脉冲计数,每输入一个脉冲,加法计数器加1;其用作定时器时,对内部机器周期脉冲计数,由于机器周期是定值,故计数值确定时,时间也随之确定。 TMOD、TCON与定时器0、定时器1间通过内部总线及逻辑电路连接,TMOD用于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用于控制定时器的启动与停止。 6.1.1 计数功能 计数方式时,T的功能是计来自T0(P3.4)T1(P3.5)的外部脉冲信号的个数。 输入脉冲由1变0的下降沿时,计数器的值增加1直到回零产生溢出中断,表示计数已达预期个数。外部输入信号的下降沿将触发计数,识别一个从“1”到“0”的跳变需2个机器周期,所以,对外部输入信号最高的计数速率是晶振频率的1/24。若晶振频率为6MHz,则计数脉冲频率应低于1/4MHz。当计数器满后,再来一个计数脉冲,计数器全部回0,这就是溢出。 脉冲的计数长度与计数器预先装入的初值有关。初值越大,计数长度越小;初值越小,计数长度越大。最大计数长度为65536(216)个脉冲(初值为0)。 6.1.2 定时方式 定时方式时,T记录单片机内部振荡器输出的脉冲(机器周期信号)个数。 每一个机器周期使T0或T1的计数器增加1,直至计满回零自动产生溢出中断请求。 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不仅与定时器的初值有关,而且还与系统的时钟频率有关。在机器周期一定的情况下,初值越大,定时时间越短;初值越小,定时时间越长。最长的定时时间为65536(216)个机器周期(初值为0)。 6.2 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 与对定时器/计数器有关的控制寄存器共有4个:TMOD、TCON、IE、IP。IE、IP已在中断一节中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