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Microsoft Word 文档

血液系统疾病Microsoft Word 文档
血液系统疾病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浆细胞病

【学习纲要】

1. 掌握多发性骨髓瘤的的临床表现。

2. 掌握多发性骨髓瘤诊断、鉴别诊断及Bataille分期。

3. 掌握多发性骨髓的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改变和骨骼X线改变。

4.了解多发性骨髓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其治疗。

5.了解浆细胞病的概念和分类。

【思考题】

1.多发性骨髓瘤引起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2.多发性骨髓瘤引起肾功能损害的机制是什么?

3.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有哪些?

4.Bataille分期依据的指标是什么?为什么?是如何分期的?

5.多发性骨髓骨骼X线有哪些改变?

6.什么是POEMS综合征?

【多选题】

A3型题

女性,50岁。不规则发热伴腰痛4个月就诊。化验:Hb 72g/l,WBC 5.6×109/l,分类中见4%浆细胞,尿蛋白(+++),尿本周蛋白(+),白蛋白35g/l,球蛋白24g/l,β2微球蛋白6.3g/l,蛋白电泳未见M带,IgG 6.0g/l,IgA1.0g/l, IgM0.5g/l, IgD0.01g/l。骨髓涂片原浆细胞加幼浆细胞占32%,胸腰椎摄片见多发性溶骨性破坏。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7.该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是哪一种?

A. IgG型;

B. IgA型;

C. IgD型;

D. 轻链型;

E. 不分泌型。

8.其 Bataille分期属于哪一期?

A. Ⅰ期;

B. Ⅲ期;

C. Ⅴ期;

D. Ⅳ期;

E. Ⅱ期。

A2型题

9.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血的原因:

A. 血管壁损伤;

B. 血小板数量减少;

C. 纤溶亢进;

D. 凝血因子Ⅷ的活性降低;

E. 纤维蛋白多聚化障碍。

【参考答案】

1.出血的原因有:(1)血小板减少,和因M蛋白包裹血小板而影响血小板功能;(2)凝血障碍,M蛋白与纤维蛋白单体结合,影响纤维蛋白多聚化,M蛋白还可直接影响因子Ⅷ的活性;(3)血管壁因素: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和淀粉样变性对血管壁的直接损伤。

2.肾功能损害的机制是:(1)游离轻链(本周蛋白)被肾近曲小管吸收后沉积在上皮细胞浆内,使肾小管变性,功能受损,如蛋白管型阻塞,则导致肾小管扩张;(2)高血钙引起多尿,以致少尿:(3)尿酸过多,沉积在肾小管,导致尿酸性肾病。

3.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依据为:(1)骨髓中浆细胞>15%,且有形态异常;(2)血清中有大量的M蛋白(IgG>35g/l,IgA>20g/l, IgM>15g/l, IgD>2g/l, IgE>2g/l)或尿中本周蛋白>1g/24h;(3)溶骨性病变或广泛的骨质疏松。诊断IgM型时一定要具备3项,仅(1)、(3)有两项属不分泌型;仅(1)、(2)有两项者,须除外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及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4.Bataille分期依据的指标是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和血清白蛋白浓度。因为前者与骨髓浆细胞总数密切相关,后者与骨髓瘤细胞生长因子IL-6的活性呈负相关。Bataille分期如下:(1)Ⅰ期:血清β2微球蛋白<6.0g/l,血清白蛋白>30g/l;(2)Ⅱ期:血清β2微球蛋白>6.0g/l血清白蛋白>30g/l;(3)Ⅲ期:血清β2微球蛋白>6.0g/l血清白蛋白<30g/l。

5.多发性骨髓骨骼X线有以下三种改变:(1)早期为骨质疏松,多在脊柱、肋骨和盆骨:(2)典型病变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的溶骨性改变,常见于颅骨、盆骨、脊柱、股骨、肱骨等处:(3)病理性骨折:常发生于肋骨、脊柱、胸骨。

6.POEMS综合征是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同时有多发性神经病变(P)、器官肿大(O)、内分泌病(E)、单株免疫球蛋白血症(M)和皮肤改变(S)。

7. D 8.E 9.C

【多选题题解】

7.(D)多发性骨髓瘤根据血、尿免疫电泳可分为IgG型,IgA型, IgM型, IgD型, IgE 型,不分泌型及轻链型。本例骨髓涂片中原浆及幼浆细胞占32%,骨骼摄片见多发性溶骨性破坏,故符合多发性骨髓瘤。但本例特点为血清中IgG、IgA、 IgM和IgD均在正常范围内,即血中无M蛋白,但尿中本周蛋白(+),表示尿中有轻链蛋白,故符合轻链型骨髓瘤诊断。

8.(E)本例患者血清白蛋白35g/l(>30g/l;),β2微球蛋白6.3g/l(>6.0g/l)。故属于Bataille分期中的Ⅱ期。

9.(C)多发性骨髓瘤引起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血小板减少;因M蛋白包裹血小板、结合纤维蛋白单体及因子Ⅷ而影响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多聚化及因子Ⅷ的活性;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和淀粉样变性对血管壁的直接损伤。但与纤溶亢进无关。

(罗绍凯)

第十二章恶性组织细胞病

【学习纲要】

1.掌握恶性组织细胞病主要病理改变。

2.掌握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主要依据。

3.了解恶性组织细胞病临床表现。

【思考题】

1.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什么?

2.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多选题】

A3型题

男性,26岁。高热、衰竭伴腹胀12天。肝肋下4cm,质中,轻度压痛,脾肋下7cm。血红蛋白9g/dl,白细胞2400/ul,中性39%,嗜酸性4%,淋巴57%,血小板8.2万/ul。骨髓红系、粒系和巨核细胞无明显异常,多形性的异常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组织细胞占15%,并可见吞噬血细胞的组织细胞,NAP减低。血AFP测定阴性,肥达氏反应阴性。

3.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一种疾病?

A.粒细胞缺乏症;

B.恶性组织细胞病;

C.急性白血病;

D.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

1.异常组织细胞在多器官的浸润。

2.主要依据有:(1)临床持续不规则发热,以高热为主,伴有进行性全身衰竭,肝脾和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可伴有黄疸、出血、皮肤损害和浆膜腔积液等。(2)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个别患者外周血中有异常组织细胞,或不典型的单核细胞。(3)骨髓涂片发现多种形态的异常组织细胞。(4)骨髓或肝脾、淋巴结或其他侵犯组织的病理切片中可见异常组织细胞浸润。(5)排除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3.B

【多选题题解】

3.(B)患者高热、衰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检查红系、粒系和巨核细胞无明显异常,而见到异常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组织细胞,NAP减低,故较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

(罗绍凯)

第十三章骨髓增生性疾病

【学习纲要】

1.掌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2.掌握各类红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要点。

3.了解各类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4.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的诊断。

【思考题】

1.血或尿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测定对鉴别红细胞增多症有什么意义?

2.常见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有哪些原因?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程分期如何?

4.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5.引起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常见原因有哪些?

【多选题】

A1型题

6.那种疾病骨髓穿刺时易发生“干抽”?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急性白血病。

A3型题

男性,55岁。乏力、纳差、左上腹饱胀感1年余来诊。体检:消瘦,胸骨无压痛,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8cm,移动性浊音(-)。化验:Hb 72g/l,WBC23×109/l,血小板96×109/l,外周血涂片有中、晚幼粒细胞及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泪滴状,骨髓穿刺干抽,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56%,积分162分。

7.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骨髓转移癌;

C.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E.急性白血病。

8.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Ph染色体检查;

B.换部位骨髓穿刺;

C.骨髓活检加苏木精-伊红染色;

D.骨髓活检加银染色;

E.骨骼X线摄片。

男性,55岁。纳差、乏力、消瘦半年就诊。体检:面部暗红色,肝肋下1cm,脾肋下4.5cm,质硬无压痛。化验:Hb 195g/l,WBC16.2×109/l,血小板450×109/l,红细胞压积60%。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诊断为骨髓增生性疾病。

8.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C.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9.下列何项检查最有助于诊断:

A.染色体核型分析;

B.维生素B12含量测定;

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D.骨髓活检;

E.血氧饱和度测定。

【参考答案】

1.红细胞异常增多而红细胞生成素偏低,提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可能;红细胞异常增多

而红细胞生成素偏高,提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的可能。

2.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常见原因有:(1)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常见于新生儿

红细胞增多症、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肺脏疾患(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及肺换气不良综合征)、心血管疾患(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获得性心脏病、动静脉瘘)、异常血红蛋白病(如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一氧化碳血红蛋白血症及硫化血红蛋白血症);(2)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常见于肾疾病如肾癌、肾盂积水、多囊肾,小脑成血管细胞瘤,肝癌,子宫肌瘤,嗜铬细胞瘤及卵巢癌等。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程进展可分为3期:(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期:可持续数年;

(2)骨髓纤维化期:此期血象处于正常代偿阶段,通常在诊断后5-13年发生;(3)贫血期:有巨脾、髓外化生和全血细胞减少,大多在2-3年内死亡,个别病例可演变为急性白血病。

4.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原因可见于慢性炎症疾病、急性感染恢复期、大量出血、溶

血性贫血、恶性肿瘤、脾切除术后及肾上腺素等药物反应。

5.引起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常见原因有慢性放射病、苯中毒、播散性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症、维生素D缺乏症、肾性佝偻病、恶性肿瘤尤其是有骨髓转移者,以及血液系统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

6. B

7.C

8.D

9.D 10.E

【多选题题解】

6.(D)骨髓纤维化骨髓穿刺时经常出现干抽,故其诊断多依赖骨髓活检加银染色。

7.(C)8.(D)本例病人症状无特异性,巨脾,外周血中白细胞稍高,红细胞及血小板减低,有幼红幼粒细胞,红细胞部分呈泪滴状,骨髓干抽,NAP值增高。依现有资料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均无足够证据。NAP增高可排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因此诊断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可能性大。确诊有赖于骨髓活检加嗜银染色。

9.(D)10.(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为:红细胞容量(或压积男>55%,女>50)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92%及脾大。如仅符合两项,则须再符合下述项4中2项即可确诊: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维生素B12含量及结合力均增高。本例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患者血氧饱和度正常,维生素B12含量及结合力均增加,NAP积分增高,均有助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血氧饱和度正常可排除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罗绍凯)

第十四章脾功能亢进

【学习纲要】

1.掌握脾功能亢进的病因和诊断标准。

2.理解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3.掌握脾功能亢进脾切除的指征。

【思考题】

1.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有哪些原因?

2.脾功能亢进脾切除的指征有哪些?

【多选题】

A3型题

男性,47岁。发现脾肿大3年,牙龈出血一周。查体脾肋下7cm,肝肋下3cm。入院血象提示WBC3100/ul,N0.63,L0.31,E0.06,Hb89g/l,Plt4.5万/ul,网织红细胞0.21。

骨髓穿刺顺利,有核细胞明显增生,粒系及红系增生均活跃,粒系呈核左移,红系以中晚幼阶段为主,可见嗜碱点彩,巨核细胞增多,未见转移癌细胞。自身免疫性抗体阴性。

3.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骨髓纤维化;

D.恶性组织细胞病;

E.脾功能亢进症。

【参考答案】

1.(1)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疟疾、梅毒、黑热病、血吸虫病等;(2)免疫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Felty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结节病等;(3)瘀血性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Budd-Chiari综合征、肝硬化、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栓形成等:(4)血液系统疾病: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地中海贫血等溶血性贫血等:(5)脾脏疾病:脾淋巴瘤、脾囊肿及脾血管瘤等;(6)类脂质沉积病:戈谢病、尼曼-匹克病。

2.(1)脾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2)严重溶血性贫血时;(3)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4)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

3.E

【多选题题解】

3.(E)患者脾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代偿增生,骨髓穿刺顺利,未见异常组织细胞,无嗜酸粒细胞增多。故最可能的诊断是脾功能亢进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